第一篇:减少小学生错别字策略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减少小学生错别字策略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丰利镇丰西小学邵张裕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1、从身边的事实看写字教学现状
(1)我班学生的作业摘录:
a 我家周围有很多人养狗,没有一点公德,今天早晨我刚从家里出来,就看见门口有一堆不知哪条野狗拉的屎,我大吃一斤(惊)……
b 我的语文老师有一张爪(瓜)子脸,高挺的鼻子上面有一双同同(炯炯)有神的眼睛,批评起学生来可胸(凶)了……
……
小学生作业本中的错别字越来越多。学生进入中高年级后,随着识字量的增加,错别字量也随之猛增。错别字的存在,不仅影响句子意思的表达,而且对学生提高整体语文素养带来极大的障碍。试想,一个人写出来的文章、答出来的卷面题错别字连篇,那么他的阅读、写作水平高不了多少。
(2)周围环境不规范用字的负面导向:
现在很多低年级学生平时走在街头非常喜欢看广告牌认字,但街头的广告牌却时不时地出现错别字,各类城市广告、宣传画廊、招牌、店牌、标语牌可以看见各式各样的错别字,调查发现,街头路边上各种招牌、广告不规范用字普遍存在,有的故意使用错别字,有的用谐音乱改成语,用繁体字等。如“新形象”写成“新形像”,一些服装店把“一见钟情”写成“衣见钟情”、“伊拉克”写成“衣拉客”、“三国演义”写成“衫国演衣”、“挑三拣四”写成“挑衫捡饰”,这些流行屡见不鲜。滥用简体字的情况还经常存在于各种手写的告示上,有的 1
错别字如果不经琢磨、推敲甚至考究一番,还真有点难以辨认呢!这对处于母语学习阶段的儿童的学习和成长造成很大影响,纠正起来十分困难。更令人气愤的是,有些商家根本就不会写字,干脆就自己创造个字出来。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确实存在一些商家自己造字的现象,这些情况基本都出现在一些手写的广告牌上。在一家烧鸡店门前,笔者看到其手写的广告牌上出现了一个从来没有见过的字。笔者给店主指出错字时,他笑着说:“这个字是烧鸡的“烧”字,只要顾客能看懂就行了。”
(3)家长的托付:
“老师,我的孩子平时很会写错别字啊!”“是啊,我看平时很少抄词语的,是不是平时抄的太少了?”“我的孩子总是听您的话,不听我们家长的话,你多布置点作业吧。”……家长们说这话的时候,绝对是一脸的诚恳,面对这些农村家长的“重托”,我们岂能袖手旁观?
尽管新课程如火如荼地实施了许多年年,但我们的教育,尤其是写字教育,依然落后,教育方法不科学,家长不重视。随着新课程的进一步深入,小学生错别字数量的增加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已经成为一个广大教师关注的问题。面对当前极为复杂的语言环境,强化学校在学生学习使用规范语言文字的作用,让学生从小认规范字、读规范音、知规范义成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问题。我们必须针对这些问题,采用多种形式强化写字教学的规范教育。
2、顺应当前政策的深情呼唤。
2000年10月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用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这一切都确定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在学校教学中的法律地位,说明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学
校语言文字工作是遵法守法的体现。
3、贯彻《语文课程标准》精神的要求。
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以后,对通过写字实现的书面交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对写字提出了第一学段“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第二学段要求“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通过书法训练达到“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第三学段)“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第四学段)等要求。要正确、端正地书写,就要严格遵守国家主管部门发布的有关字形、笔顺等一系列语文法规的规定,写规范汉字。只有大家都按照统一的规范标准写字,社会的书面交际才能顺利、高效、快速。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课题的研究,就是要进一步提升我校语言文字工作的整体水平,推动学校在全社会更好地发挥基础作用和积极影响。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1、研究小学生错别字形成原因,探索预防和纠正错别字现象的措施。
2、培养小学生识字写字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识字写字习惯。
三、课题研究的要素
1、实验对象:丰西小学中高年级四个班级
2、实验时间:2008.11——2009.73、实验方法:a 文献资料法b 行动研究法 c 叙事、案例研究法 d 经验总结法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及内容
(一)本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
1、在课题研究读过程中,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在不加重教师负担的情况下,深入对新课程教材的研究,特别是生字部分的研究,提高教学效率。
2、通过课题研究,培养小学生识字写字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识字写字习惯,提高学校教育质量,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
(二)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1、分析新课程特点及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与心理特点,找出小学生出现错别字的原因。
2、寻找纠正小学生错别字的对策,提高学生错别字的纠正效率,为学生的书面表达铺平道路,使新课程的实施顺利进行。
3、写规范字。及时改正错别字,不使用不规范的简化字,不使用已被淘汰的异体字,不滥用繁体字。
五、课题研究策略:
1、培养查字典的习惯。
根据对学生情况的了解,本班学生在开学初几乎没有学生有把字典放书包里的习惯,这对于学生的学习是十分不利的一种现象。因为对于六年级学生,随着阅读量的不断增加,不认识的字和不能确定的人经常会发现,而如果学生一遇到这种情况,能及时拿出字典查阅,有助于学生识字量的增长和阅读能力的提高。反之,则影响学生识字能力和阅读兴趣。因此,让学生随时带着一本字典,对小学识字教学和阅读教学十分重要。另外,当学生遇到两个容易搞混的字,往往会使学生产生错觉,而这种错觉一旦成为学生的一种行为记忆的时候,就会直接给学生产生一种假象,当第二次遇到的时候,他会对之前的选择产生条件反射。因此,第一次遇到两个容易混淆的字,一定要让学生做出正确的选择,查字典就是一种十分有效的途径。
2、建立“错别字医院”,争当“错别字医生”。
现在,电视中、街道上、书籍里以及学生的作业本上错别字铺天盖地,学校专门组织学生对我们身边的规范化用字、用语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仔细观察和辨别,每位同学都在活动中提高了写规范字的意识,同时也培养了纠正自己作业中错别字的意识和能力,让他们切身体会到用规范汉字对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会产生重要影响,推动学校在全社会更好地发挥基础作用和积极影响。所谓的“错别字医院”,其实就是把平时容易写错的字收集起来,记录在专门的一本小册子里,并将正确的也记录下来,通过对学生的强化训练,减少学生写错别字的机率。同时,还可以组织全班同学开展“错别字纠正比赛”,让学生将平时写错的字一起收集起来,并开展比赛来纠正错别字,从而使学生加深印象,不写错别字。学生级别有“抓错别字护士”、“抓错别字医生”、“抓错别字博士”。
3、寻找汉字的起源。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汉字的产生也有它独特的演变过程。许多汉字的结构和写法,与它的含义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对汉字的起源的认识,可以有效减少学生写错别字的可能性。同时,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中华汉字的学习兴趣。教师可推荐学生买一些汉字解读书籍:如《说文解字》等,促进学生识字教学,减少错别字。
4、扎实识字、写字教学。
学习汉字最主要还是通过课堂教学。因此,教师在进行识字教学的时候,要有充分的课堂教学准备,有效提高课堂效率,正确引导学习方法,扎实学生的识字写字基本功。同时,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引导学生注意写字姿势,让学生把字写端正、写清楚,只有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写字习惯,错别字的产生才会得到有
效的制止。另外,教师还可以经常性组织学生开展写字比赛,对于学生的写字作经常性的评价和表扬、奖励,促进学生写字的积极性和兴趣。
写字是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文化修养的过程,能不能把字写好,通常可以考察出一个人在文化方面的悟性和修养。
六、课题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2008.11)制定研究方案、收集有关资料。
2、实施阶段(2008.11-2009.6)边研究边实践,同时借鉴他人经验,探索减少小学生错别字的策略。
3、总结阶段(2009.7)对相关的资料进行整理,总结研究成果。
七、课题研究条件:
1、错别字纠正对于学生的识字教学有阅读教学有着深远的意义,也是平时我们一直都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教师也有一定的经验和方法。
2、学生每人一本字典也是对学生学习的最基本的要求,并已经学会用三种方法查字典。
3、平时也开展过类似错别字纠正的比赛和活动,学生有一定的认识基础。
八、预期效果:
1、加强学生的意识,减少错别字,培养正确的识字习惯。
2、规范学生的汉字书写,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3、扎实学生的学习基本功,促进学生阅读、写作能力的提高。
第二篇:如何减少小学生错别字
如何减少小学生错别字
错别字是小学生语文作业中出现频率较多的错误现象。汉字中的同音字、形近字往往成为错题中的“座上客”。尽管老师在教生字时,反复强调这个字该注意什么,不要与哪个字混在一起。但是听写时学生写不对的情况时有发生;学过的常用字运用情况更让人担心,要么多笔少画,要么写成别字。例如在这次期中考卷中用“即使……也……”造句,有学生就把“即使”写成了“既使”;把“既然”写成“即然”;“蜒”字的右半部分“延”字写成“廷”;“蜿”字的右边下面的“夕”多一点;“保持”写成“保侍”“信”写成“行”。平时写作文,那错别字就更多了,“在”“再”不分;“这”“着”不分;“坐”“座”不分;“暖”写成“目”字旁等等。可以说,学生写错别字成了语文老师最为头疼的事情之一。
治病得先找到病根,我想究其原因,主要有下列六种:、自己粗心大意;
2、汉字太难,音近字、形近字混淆;
3、平时写字潦草不认真;
4、思想不重视;
5、刚学生字时没弄懂义;
6、笔误。
病根找到了,就好对症下药了。首先得从学生的书写习惯、思想上入手。
错别字是错字和别字的总称。错字就是写得不成字,多笔少画,无中生有。别字则是把甲字当作乙字写,字形不错,但用错了地方,这种情况发生的更多一些。这主要因为汉字数量多,结构复杂、字体多变,有不少字形近、音同、义易混。所以我们的教学要从学生的书写习惯、思想上重视对同音字、形近字的分辨。其次,辨析同音字要“据义定形”。同音字由于音同形异,书写时稍一疏忽,就容易张冠李戴写成别字。而且汉字的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表意,我们必须根据字义确定字形。“颂”和“诵”都“sòng”,但意义不一样。前者表示“颂扬”,后者表示“读出声”。要写赞“sòng”、歌“sòng”应选“颂”;要写朗“sòng”、背“sòng”应选“诵”。这样据义定形,别字是可以防止的。再者,形近字在字形上只有细微差别,一疏忽就会写错。这就必须在思想上十分重视,培养认真书写的习惯,杜绝“笔误”。只要平时严格要求,基本不会因为粗心写错字的。
另外,“勤查字典”“认真书写”“认真读书”“多写多练”也是减少错别字的好方法。其实,避免错别字,工夫在平时,必须自觉,对自己严格要求才行。
马家堡小学 孙娟
第三篇:《减少小学生错别字策略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减少小学生错别字策略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1、从身边的事实看写字教学现状(1)一些学生的作业摘录:
a我家周围有很多人养狗,没有一点公德,今天早晨我刚从家里出来,就看见门口有一堆不知哪条野狗拉的屎,我大吃一斤(惊)„„
b我的语文老师有一张爪(瓜)子脸,高挺的鼻子上面有一双同同(炯炯)有神的眼睛,批评起学生来可胸(凶)了„„
„„
小学生作业本中的错别字越来越多。学生进入中年级后,随着识字量的增加,错别字量也随之猛增。错别字的存在,不仅影响句子意思的表达,而且对学生提高整体语文素养带来极大的障碍。试想,一个人写出来的文章、答出来的卷面题错别字连篇,那么他的阅读、写作水平高不了多少。(2)周围环境不规范用字的负面导向:
现在很多低年级学生平时走在街头非常喜欢看广告牌认字,但街头的广告牌却时不时地出现错别字,各类城市广告、宣传画廊、招牌、店牌、标语牌可以看见各式各样的错别字,调查发现,街头路边上各种招牌、广告不规范用字普遍存在,有的故意使用错别字,有的用谐音乱改成语,用繁体字等。如“新形象”写成“新形像”,一些服装店把“一见钟情”写成“衣见钟情”、“伊拉克”写成“衣拉客”、“三国演义”写成“衫国演衣”、“挑三拣四”写成“挑衫捡饰”,这些流行屡见不鲜。滥用简体字的情况还经常存在于各种手写的告示上,有的错别字如果不经琢磨、推敲甚至考究一番,还真有点难以辨认呢!这对处于母语学习阶段的儿童的学习和成长造成很大影响,纠正起来十分困难。更令人气愤的是,有些商家根本就不会写字,干脆就自己创造个字出来。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确实存在一些商家自己造字的现象,这些情况基本都出现在一些手写的广告牌上。在一家烧鸡店门前,笔者看到其手写的广告牌上出现了一个从来没有见过的字。笔者给店主指出错字时,他笑着说:“这个字是烧鸡的“烧”字,只要顾客能看懂就行了。”
(3)家长的托付:
“老师,我的孩子平时很会写错别字啊!”“是啊,我看平时很少抄词语的,是不是平时抄的太少了?”“我的孩子总是听您的话,不听我们家长的话,你多布置点作业吧。”„„家长们说这话的时候,绝对是一脸的诚恳,面对这些农村家长的“重托”,我们岂能袖手旁观?
尽管新课程如火如荼地实施了许多年年,但我们的教育,尤其是写字教育,依然落后,教育方法不科学,家长不重视。随着新课程的进一步深入,小学生错别字数量的增加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已经成为一个广大教师关注的问题。面对当前极为复杂的语言环境,强化学校在学生学习使用规范语言文字的作用,让学生从小认规范字、读规范音、知规范义成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问题。我们必须针对这些问题,采用多种形式强化写字教学的规范教育。
2、顺应当前政策的深情呼唤。
2000年10月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用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这一切都确定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在学校教学中的法律地位,说明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语言文字工作是遵法守法的体现。
3、贯彻《语文课程标准》精神的要求。
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以后,对通过写字实现的书面交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对写字提出了第一学段“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第二学段要求“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通过书法训练达到“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第三学段)“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第四学段)等要求。要正确、端正地书写,就要严格遵守国家主管部门发布的有关字形、笔顺等一系列语文法规的规定,写规范汉字。只有大家都按照统一的规范标准写字,社会的书面交际才能顺利、高效、快速。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课题的研究,就是要进一步提升我校语言文字工作的整体水平,推动学校在全社会更好地发挥基础作用和积极影响。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1、研究小学生错别字形成原因,探索预防和纠正错别字现象的措施。
2、培养小学生识字写字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识字写字习惯。
三、课题研究的要素
1、实验对象:朝那中小一二三年级
2、实验时间:2012.10——2014.6
3、实验方法:a文献资料法 b行动研究法c叙事、案例研究法d经验总结法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及内容
(一)本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
1、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在不加重教师负担的情况下,深入对新课程教材的研究,特别是识字部分的研究,提高教学效率。
2、通过课题研究,培养小学生识字写字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识字写字习惯,提高学校教育质量,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
(二)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1、分析新课程特点及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与心理特点,找出小学生出现错别字的原因。
2、寻找纠正小学生错别字的对策,提高学生错别字的纠正效率,为学生的书面表达铺平道路,使新课程的实施顺利进行。
3、写规范字。及时改正错别字,不使用不规范的简化字,不使用已被淘汰的异体字,不滥用繁体字。
五、课题研究策略:
1、培养查字典的习惯。
根据对学生情况的了解,学生在开学初几乎没有学生有把字典放书包里的习惯,这对于学生的学习是十分不利的一种现象。因为随着阅读量的不断增加,不认识的字和不能确定的字经常会出现,而如果学生一遇到这种情况,能及时拿出字典查阅,有助于学生识字量的增长和阅读能力的提高。反之,则影响学生识字能力和阅读兴趣。因此,让学生随时带着一本字典,对小学识字教学和阅读教学十分重要。另外,当学生遇到两个容易搞混的字,往往会使学生产生错觉,而这种错觉一旦成为学生的一种行为记忆的时候,就会直接给学生产生一种假象,当第二次遇到的时候,他会对之前的选择产生条件反射。因此,第一次遇到两个容易混淆的字,一定要让学生做出正确的选择,查字典就是一种十分有效的途径。
2、开展“啄木鸟在行动”
现在,电视中、街道上、书籍里以及学生的作业本上错别字铺天盖地,学校专门组织学生对我们身边的规范化用字、用语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仔细观察和辨别,每位同学都在活动中提高了写规范字的意识,同时也培养了纠正自己作业中错别字的意识和能力,让他们切身体会到用规范汉字对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会产生
重要影响,推动学校在全社会更好地发挥基础作用和积极影响。建立“错别字医院”,其实就是把平时容易写错的字收集起来,记录在专门的一本小册子里,并将正确的也记录下来,通过对学生的强化训练,减少学生写错别字的机率。同时,还可以组织全班同学开展“错别字纠正比赛”,让学生将平时写错的字一起收集起来,并开展比赛来纠正错别字,从而使学生加深印象,不写错别字。学生级别有“抓错别字护士”、“抓错别字医生”、“抓错别字博士”。
3、寻找汉字的起源。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汉字的产生也有它独特的演变过程。许多汉字的结构和写法,与它的含义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对汉字的起源的认识,可以有效减少学生写错别字的可能性。同时,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中华汉字的学习兴趣。教师可推荐学生买一些汉字解读书籍:如《说文解字》等,促进学生识字教学,减少错别字。
4、扎实识字、写字教学。
学习汉字最主要还是通过课堂教学。因此,教师在进行识字教学的时候,要有充分的课堂教学准备,有效提高课堂效率,正确引导学习方法,扎实学生的识字写字基本功。同时,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引导学生注意写字姿势,让学生把字写端正、写清楚,只有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写字习惯,错别字的产生才会得到有效的制止。另外,教师还可以经常性组织学生开展写字比赛,对于学生的写字作经常性的评价和表扬、奖励,促进学生写字的积极性和兴趣。
写字是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文化修养的过程,能不能把字写好,通常可以考察出一个人在文化方面的悟性和修养。
六、课题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2012.10-2013.1)制定研究方案、收集有关资料。
2、实施阶段(2013.2-2014.5)边研究边实践,同时借鉴他人经验,探索减少小学生错别字的策略。
⑴、(2013.2-2013.7)分析新课程特点及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与心理特点,找出小学生出现错别字的原因。
⑵、(2013.9-2014.1.)寻找纠正小学生错别字的对策,提高学生错别字的纠正效率,为学生的书面表达铺平道路,使新课程的实施顺利进行。
⑶、(2014.2-2014.5)写规范字。及时改正错别字,不使用不规范的简化字,不使用已被淘汰的异体字,不滥用繁体字。
3、总结阶段(2014.6)对相关的资料进行整理,总结研究成果。
七、课题研究条件:
1、错别字纠正对于学生的识字教学有阅读教学有着深远的意义,也是平时我们一直都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教师也有一定的经验和方法。
2、学生每人一本字典也是对学生学习的最基本的要求,并已经学会用三种方法查字典。
3、平时也开展过类似错别字纠正的比赛和活动,学生有一定的认识基础。
八、预期效果:
1、加强学生的意识,减少错别字,培养正确的识字习惯。
2、规范学生的汉字书写,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3、扎实学生的学习基本功,促进学生阅读、写作能力的提高。
课题组
2012-10-15
第四篇:关于如何减少小学生错别字现象的课题研究
关于如何减少小学生错别字现象的课题研究
2012-11-16
作者:冯香云
所属课程: “国培计划(2012)”-小学语文河南省001班
关于如何减少小学生错别字现象的课题研究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1、目前学生识字写字的现状。
翻开班里学生的作业本:身休(体)、眼晴(睛)、知到(道)、坚(竖)式、目光炯炯(右边写成同)、……再听听学生的朗读:“我又紧张又激动,心怦怦(píng)地跳个不停。”“我沉着地操纵(cóng)着计算机。”……从中可以看出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所出现的错别字越来越多。当然,随着年级的增高,识字量的增多,错别字也会随之增多。这会严重地影响到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同时对语文素养的提高产生阻碍。试想,一个人写出来的文章、答出来的卷面题错别字连篇,那么他的阅读、写作水平高不了多少。
2、周围环境不规范用字的负面导向:
现在很多小学生平时走在街头非常喜欢看广告牌认字,但街头的广告牌却时不时地出现错别字,各类城市广告、宣传画廊、招牌、店牌、标语牌可以看见各式各样的错别字,调查发现,街头路边上各种招牌、广告不规范用字普遍存在,有的故意使用错别字,有的用谐音乱改成语,用繁体字等。如“家具城”写成“家俱城”;一些服装店把“一见钟情”写成“衣见钟情”、“百依百顺”写成“百衣百顺”;摩托车广告把“其乐无穷”写成“骑乐无穷”;蚊香广告把“默默无闻”写成“默默无蚊” ;卖烧饼的地方写着“烧(多了一点)饼”;理发店的招牌上写着“不剪不散”;……这些错别字无形中给正处于学习阶段的学生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3、家长的托付:
“老师,我的孩子平时很会写错别字啊!”“是啊,我看平时很少抄词语的,是不是平时抄的太少了?”“我的孩子总是听您的话,不听我们家长的话,你多布置点作业吧。”……家长们说这话的时候,绝对是一脸的诚恳,面对这些农村家长的“重托”,我们岂能袖手旁观?尽管新课程如火如荼地实施了许多年,但我们的教育,尤其是写字教育,依然落后,教育方法不科学,家长不重视。随着新课程的进一步深入,小学生错别字数量的增加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已经成为一个需要广大教师关注的问题。面对当前极为复杂的语言环境,强化学校在学生学习使用规范语言文字的作用,让学生从小认规范字、读规范音、知规范义成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问题。我们必须针对这些问题,采用多种形式强化写字教学的规范教育。
基于以上三方面的原因,我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每天面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越来越多的错别字,我准备开展小学生错别字的课题研究,总结一些对策,减少孩子们书写中的错别字。
二、小学生常出现的错别字的类型
错别字是错字和别字的总称,错字指写得不正确的字,即写成不可称其为字的字;而别字则是用其他字代替应写的字,语文老师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在批阅学生作业时经常会发现写错别字现象很普遍,如果你再留心观察,又会发现一些常见的形近字、同音字出错率最高。我总结了一下,小学生错别字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错字的类型
1、丢失笔画。在汉字构造部件中,丢失该有的笔画是错字产生的一大根源。如:在学生的作业本上经常会看见“裤”字中的“衣字旁”少了一点,“真、具、直”少写一横,“蒙”字秃宝盖下少写一横等等。进而分析就不难发现产生这种类型的错字,不是由于学生在教师对生字字形结构的分析时没有认真听取,深刻记住,就是学生对应该掌握的生字缺乏仔细观察所致。
2、添加笔画。
在汉字构造部件中,添加累赘的笔画是错字产生的另一大根源,如把“琴”字下半部分写成了“令”;武字多加一撇,“烧和荒”多加一点等等。这类错字与丢失笔画如出一辙,也是教师对字形分析不到位或者学生辨析不到位所引起的。
3、改变字形的某个部件。
究其原因,这种笔误大多是源于习惯的错误牵引在作祟。如学生经常会把“南”字中间部分写成“羊”字。
4、改变字形的组织结构。
如一些学生把上下结构的“落”“范”写成了左右结构,把左右结构的“满”写成了上下结构等等。这是错字类型中最具特色的一种。
预防与纠正错字,一般都是在字形上作比较;而别字则不同,它却要求我们在音、形、义上结合起来考虑。别字也有四大类型,现将它们作如下分析:
(二)别字的类型
1、音同形义不同。
如有学生将“反映情况”写成“反应情况”,可见此学生只记住汉字的读音,而对其形义没有正确地掌握与理解,以致有此错误。又如“再”和“在”,“根”和“跟”,“保”和“宝”,“悲”和“卑”,“招”和“朝”,“振”和“镇”,“意”和“义”,“决”和“觉”,“忠”和“终”等,由于乱用同音字而造成的错别字占的比例相当大。
2、音形相近义不同。
如一年级学生做生字辨析时经常将“违反纪律”的“纪”选成“记”,这显然是对“纪律”一词中的“纪”字其义没有真正理解。“纪”与“记”虽然在读音上相同,字形上也比较相似,但其含义是有所区别的。
3、形近音义不同。
形近音义不同的别字大都归咎于书写者的疏忽。比如有学生拟写“休息”时,却在不知不觉间写成了“体息”了。防止或矫正这类别字,最有效的办法莫过于书写者的检查了。
4、字序排列错位,或取附带字进行冒名顶替。
我们常常会发现有学生把 “积极”写成“极积”,出现这种现象,说来也不足为怪,因为这是学生在不经意间将那些组织强度高、搭配有紧凑感的词取附带部分作顶替了,抑或把字序排列错位了。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研究小学生错别字形成原因,积极探索预防和纠正错别字现象的措施,提高学生汉字书写的规范性和正确率。
2、培养小学生识字写字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识字写字习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1、小学生学习中容易出现的错别字类型。通过调查法、观察法等方式,了解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错别字有哪些,并进行归类总结,为以后制定相应的对策提供依据及基础。
2、了解小学生这一阶段的认知、意识及情感等心理特点,分析他们容易出现错别字的原因,以便根据这些特点制定他们乐于接受的方法。
3、制定纠正错别字现象的对策,以减少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错别字现象,让学生更准确地使用汉字,为中高年级的阅读、写作打好基础。
五、课题研究过程及方法
过程:
1、准备阶段:制定研究方案、收集有关资料。
2、实施阶段:边研究边实践,同时借鉴他人经验,探索减少小学生错别字的策略。
3、总结阶段:对相关的资料进行整理,总结研究成果。
方法:
1、调查法:通过此方法了解学生易出现的错别字类型主要有哪些。
2、文献研究法:通过阅读心理学等方面的书籍,了解小学生在这一阶段的认知等心理特点,以便制定适合他们的相应的措施。
3、行动研究法:根据所分析的原因制定出相应的对策,运用于教学实践中,观察效果,并根据效果随时做出转变。
六、课题研究策略:
(一)教学前要有预见性
据“先入为主”的效应,纠正学生的一个错误知识,要比向他传授一个正确的知识难得多,所以,在识字教学前一定要有预见性。教师在备课和复备时,把本课易错的生字及课文中的字标记出来,根据字形寻找策略,教学时使学生从一开始就会留下深刻的印象,意识到哪些地方容易写错,在写字的时候就会格外注意,可以降低错误率。
那么怎样强化第一印象呢?可以分析字形特点,并在学生容易写错的地方用鲜明的色彩、形象、比喻强化正确的写法,预防学生写错别字。例如教“滚”字这个生字时,把记住“滚”中间部分的“公”字作为掌握“滚”字的关键。先用熟字帮助记忆,三点水旁、“公”、“衣”,再用红粉笔写“公”字,利用色彩引起学生注意,刺激记忆,然后利用儿歌增强记忆。这样做,不仅增加了识字的情趣,而且还加深了对字形的印象,提高了识记的准确性。
(二)利用汉字规律巩固识字
中国的汉字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可以利用一些汉字的构字特点、发展及内涵,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1、比较字形。
随着识字量的增加,大量形近字的出现,学生往往把一些字形相近的字认错、写错。如:学会了“放”,再写“游”总爱把右边写成“放”;学会了“东”再写“练”总爱把右边写成“东”。这是由于比较牢固的旧知识对巩固程度不够的新知识起了干扰作用。针对这种情况,在识字教学一开始,就要强调对字形的差异,多观察、多比较、多分析。比较分析时既要注意细微差别,又要考虑到它们的相互间的干扰作用。在防止干扰作用所产生的消极影响,比较时不要把正误两个字同时出现,这样容易使学生越记越混淆。
2、了解字义。
有一些字学生常常用错是因为不解其义。同音字互相替代而产生的别字属于这种情况。如“再”和“在”、“望”和“忘”、“幕”和“暮”。掌握这类字,就必须让学生把字义弄清楚。如在教学认识“飘”和“漂”字时,根据课文内容,可以在黑板上画了两幅简笔画:一只风筝在天上“飘”,一块木头顺着河水“漂”。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区别,明白带“风”字旁的字和带部首三点水的字不同之处。知道很多字的部首和它本身具有的涵义有着一定关系。认识这一规律可以预防学生写很多错字。
3、形义结合。
教师把形近字,根据字形的结构特点,创设语言环境灵活而有效地建立字音、字义、字形的牢固联系,从而使学生把字记准确、用正确。如许多学生“辛”和“幸”分不清,我编了这样一句歌诀:“辛苦一点,幸福十分”,用来帮助学生区分。这句歌诀根据“辛”和“幸”上半部分的不同,用“一点”和“十分”指导学生抓住字形特点辨别,还用“辛苦”和“幸福”两个词表示出意思,组成的句子也沟通了形义联系。学生读后印象深刻,既准确掌握了字形,又学到了做人的道理。
(三)利用口诀、歌词帮助识记
口诀、儿歌、字谜幽默风趣、简单易记,符合学生好奇的特点,对一些比较顽固的错别字很适合。如学生对“未”与“末”混淆时,可根据字义编出儿歌:“未来遥远,上短下长,末日到了,上长下短。”在学习“柜”字时,根据部件就可编出一句字谜:“好大一棵树”(或“参天大树”)。在学习生字“裕”时,用口诀“有衣穿,有饭吃,生活就富裕。”学生对这样的识字方法感兴趣,学得快,记得牢。“碧”字“王大娘和白大娘并肩坐在石头上”等等。
(四)培养良好的识字习惯
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学习习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业成果。教师要注意教育学生树立责任感、自信心,力争写一字,对一字,养成细心观察、规范书写、自觉检查、及时纠正的好习惯。因此,要使学生从小养成自己检查自己修改的好习惯,促使学生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问题。我就要求学生每个人建立一个“错别字医院”,就是把平时轻易写错的字收集起来,记录在专门的一本小册子里,要写出自己写错、用错的字错在何处,找到病因后再订正、组词、解释。如“旱”读hàn,“早”读zǎo,“旱”下边是“干”,“早”下边是“十”。旱,旱灾,陆地上缺水。早,早晨,太阳出来的时候。另外,对记录下来的字,定期进行矫正训练,要求同学之间互测互评,每人只测自己错过的字。
除此之外,还要养成勤查字典的习惯,一遇到容易混淆或不确定的字,要养成勤查字典的严谨学风,可以避免写错别字。
七、预期成果:
1、加强学生的识字意识,减少错别字,培养正确的识字写字习惯。
2、课题研究报告一篇,相关的论文一篇。
第五篇:浅谈小学生常见错别字纠正策略
浅谈小学生常见错别字纠正策略
“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是新课标中明确规定的,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在阅读教学中落实语言文字的训练又是语文教学的关键所在。然而,在教学中发现:当前学生错别字的“发病率”特别高,直接影响了语言表达的效果,对落实语言文字的训练起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因此努力帮助学生纠正错别字,已势在必行。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探究汉字特点,纠正错别字
1、形近字、同音字辨析训练。汉字中的形近字、同音字较多,使学生容易混淆造成错别字。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将学生在作业中经常混淆的同音字、形近字放在一起让他们辨析。例如:(1)区别字形组词
敬告:本文版权归中山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必须保留网站名称、网址、作者等信息,不得随意删改文章任何内容,我社将保留法律追究权利。Http://www.xiexiebang.com 塞()贪()桨()已()
寨()贫()浆()己()(2)加偏旁后再组词
例:良——(粮)(粮食)(娘)(姑娘)
包——()()()()
舀——()()()()(3)选字填空
在再——正()()见
历 厉——严()()史
以上辨析同音字、形近字的练习,形式简单,可操作性强,在帮助学生纠正错别字中能起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2、寻找汉字规律,总结经验:
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其中蕴含着许多构字规律。有时,学生产生错别字是由于不懂汉字的构字规律,或不理解字义造成的。在教学中,可以将有关构字规律告诉给他们,错别字就会大大减少。比如:学生在作业中,经常把“急躁”的“躁”写成“燥”字。教师就可以告诉学生:“躁”是足字旁,当人脾气急躁时常要跺脚的,而“燥”是火字旁,火烤了当然要干燥,“燥”是“干燥”的“燥”。另外,对一些字的偏旁,如果能说出它的标义,错误就能减少。例如两点水与三点水,学生很容易搞混淆。教师就可以告诉学生,用“ 两点水 ”作偏旁的字,大都和冰有关,如“冻、冷、凉、凝、冽”等字;而用“ 三点水 ”作偏旁的汉字,则大都和水有关,如“江、河、湖、海、洋”等字。此外还可以发动学生自己去找规律,总结经验。
(二)优化识字教学,纠正错别字
1、利用课件演示汉字的书写过程,帮助学生记忆难点。课件演示时,其鲜活的画面、迷人的音响效果深深地吸引着学生。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课件演示,帮助学生纠正错别字。如 “赢”字,部件多,学生容易写错。教学中可以通过课件,帮助学生解决这一难点,让“赢”字中的各个部件一一有序地以各种方式、各种颜色出现。这样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们既清楚了书写的顺序,也记住了字形。有些字,学生容易出现多笔少笔的现象,这同样可以通过课件演示,帮助学生纠正。如“武”字,学生经常加撇,课件中首先出现了正确的“武”字,然后再加上黑色的一撇,这时下面立刻出现了一个红叉,并出现提示音:“我不需要这把刀(这一撇)。”学生看后就很少再给“武”字多加一撇了。再如,学生经常把“旬”里的“日”写成“曰”,课件也可通过演示把“曰”拉成“日”的过程,帮助学生解决这一难点。
2、运用生动活泼的记忆方法突破字形教学关。学生常见的错别字中有许多都是由于他们记不清字形而造成。过去不少老师试图通过一味地反复抄写的方法,帮助学生记住字形。这样的方法不可取,应该教给学生科学的记忆方法。在教学实践中,不少老师摸索出了许多生动活泼的记忆方法,帮助学生记住字形,编识字儿歌就是其中的一种。如:许多学生总是把“琴”字的下边写成“令“字。为了帮助学生纠正,有的教师编了一句儿歌:“大王和小王,今天来弹琴。”不仅强调了上边两个“王”字的写法稍有不同,而且还突出了“琴”的下边是“今”字,这样一来,很少再有学生写错了。同样能够帮助学生很快地纠正。当然,识字儿歌不光可以由老师编,同样可以发动学生自己编,那样效果将更好。猜谜语也是一种方法,它与编识字儿歌有相似之处,主要是让学生通过猜谜的方式来记住那些容易写错的字。比如:“一点一横长,口字在中央,大口张大嘴,小口里面藏。”让学生猜一猜,学生在知道是“高”字后,就很少写错“高”字了。当然这样生动活泼的记忆法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3、指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用字。许多错别字,教师虽然纠正多次,但学生仍然写错,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实际运用的少。因此,教师应指导学生在具体语境中识字用字。例如,教学中,发现许多学生经常把“座”和“坐”这两个字搞混淆。于是一次课上,我对一位同学说:“请你坐在一排一座上。”当这位同学坐好后,我又在黑板上把这句话写出来。学生辨别后,了解了“坐”是表示动作,“座”表示座位,两者意思不一,不能混淆,以后再用错的人就少了。像“已”和“以”,“在”和“再”等这一类易混淆的同音字,都可设计一定的语言环境帮助学生学习。另外,还可把学生经常搞错的字放在编写好的词句中,在课堂中朗读,让学生听写。例如,“她含着笑走进了宿舍。”让学生区别“含”与“舍”。由此可见,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指导学生识字用字,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纠正错别字。
(三)依据学生心理,纠正错别字
1、先入为主,积极预防。学生在大脑中形成的第一次印象是很深的。如果学生从一开始记忆的就是错误的信息,再改正就很难了。纠正学生的一个错误知识,要比向他传授一个正确的知识难的多。所以,在识字教学中一定要有预见性。在教学实践中,许多有经验的教师对容易错的字总会进行预防性的教学。如在教“浇、染、氏”等字时,教师就会提醒学生注意不要多加一点,教“隆、蒙、具”等字时就会提醒学生不要少写一横,而在教“掐、匙、览”等字时则会提醒学生不要写错部件„„这样使学生从一开始就会留下深刻的印象,意识到哪些地方容易写错,在写字的时候就会格外注意,从而大大降低错误率。
2、培养学生改错的意识。学生在作业中写错了字,自己是意识不到的,因为错字在他的脑海中是作为正确的字来记忆的。所以培养他们改错的意识尤为重要。有经验的老师在学生作业中发现错别字时,不是帮学生划出,而是在出现错字的字行末尾打上记号,提示这里出现了错别字,要求学生自己找出并加以订正。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促使学生参与了改错别字的全过程,培养了他们自己改错的意识。时间一长,学生具备了发现错别字的能力,在检查作业时能够自己找出作业中的错别字,从而为不写或少写错别字打下了基础。
3、正误对比,纠正错别字。通过正误对比,可以使学生对错误理解的更深刻,也可使学生巩固正确的认识。前面提到,小学生精细的辨别能力不高,所以在指导学生进行正误对比时要讲究方法。如把一组正误字放在一起后,可引导学生自己观察寻找错字和正确的字的差异,即错误之所在,这样会调动他们纠正错别字的主动性。另外,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分析,运用彩色笔标出容易错误的地方,这样能够给学生以更加醒目的提示,让他们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如:许多学生将“式”字写成加撇的,就可用红色的粉笔标出那斜钩。这样就会让学生在以后的作业中能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
4、激发兴趣,主动纠错。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许多学生作业中的错别字之所以很难纠正,主要是他们对此毫无兴趣。如何激发他们的兴趣,主要是要让他们主动参与。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得好:“如果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任何方法都是好的。”改错法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改错法是将学生的错别字故意写在词语或句子里,让学生自己去辨别。为了更加能调动学生的兴趣,还让学生做小医生,把词句中的病人(错别字)找出来,找出病因(分析错别字错误所在),并能把病人的病治好(订正错别字),这样的方法生动有趣,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完成了纠正错别字的任务。改错法能让学生整体上接近正确字形的错误形式,帮助学生联想正确的字形;同时它在句中出现,容易知其音义,所以容易改正。
(四)开展实践活动,纠正错别字
1、开展收集错别字,制作卡片活动。师生共同收集错别字,进行针对性的纠正。学生的错别字情况有共性,也有个性。所以,纠正错别字要有针对性。我们在批改作业时,不妨做一个有心人,即随时把学生的错别字收集起来,制成卡片,把错别字记在卡片上,同时记下错别字的出处和学生的名字。分析卡片,找出原因,定期帮助学生纠正。普遍性的错别字,就集体纠正;个别学生的错别字则让学生自己上黑板纠正,然后讲清原因,引起大家的注意。另外,还应发动学生共同参与,让他们也一起来收集错别字,也制作一些卡片。还可帮助学生设计一些表格,让他们更好地纠正错别字。如下表: 错别字 正确的字 注音 正确的字写三个 用改正的字组词、造句
这样,师生共同收集错别字,共同纠正错别字,不但能够使学生的错别字大量减少,而且培养了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真是一举两得.2、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纠正错别字。现在社会用字的不规范,也是小学生常见错别字形成的一个原因。所以,可在课外组织学生到学校附近的商店、街道、社区调查用字情况。重点调查标语、招牌用字。如发现有错别字的情况,及时记录下来,并注明何时何处发现。然后将收集到的错别字加以汇总,分类列表。这里也不妨帮助学生设计一表格,如下表:
何时发现 何处发现 病例 诊治
并让学生“送医上门”请那些用错字的单位和个人及时纠正。另外电视广告中用字的不规范,也可让学生收集起来,并让他们向播出广告的电视台里的叔叔、阿姨写封信,提醒他们注意。上述活动,趣味强,既让学生抵制了社会不规范用字的负面影响,也对净化语言环境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当然,小学生常见错别字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纠正其错别字的策略也是多种多样的,这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工作,它有待于我们今后不断地探讨,不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