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怎样减少学生的错别字
《如何减少小学生的错别字》研究计划
江源学校 张秀敏
一、课题名称:如何减少小学生的错别字
二、课题的提出: 识字写字能力是一个人语文素质的基础;识字写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所谓提高识字写字教学质量,一要尽量提高识字写字的量的水平,让学生能识更多的字,能写更多的字,并有较快的书写速度;二要提高识字写字的质的水平,即既能认得正确,写得正确,还能用得正确,并且写得漂亮.其中,写得正确, 即不写错字,不仅指写成后的字形正确,还指写的过程----笔顺正确。用得正确,即不写别字。学生“错别字”的发生率是衡量识字写字教学水平的主要指标之一;降低“错别字”发生率是识字写字教学研究的重要任务。本课题拟对识字写字教学中的“错别字”问题作一实证研究。首先从心理学,教学法的角度对“错别字”的常见类型、形成原因等进行一次问卷调查,力求发现“错别字”问题与有关识字流派、教学方法等变量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行以减少“错别字”发生率为目标的识字写字教学实验.三、研究目标:
1、寻找减少“错别字”发生的有效教学策略;探索一条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减少“错别字”、将现代教学技术与识字写字教学整合的新路;并提供相应的物化成果。
2、提高学生识字写字的质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3、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与教学研究素养。
4、力求把规范汉字的意识撒播到学生家长、社会,为规范汉字、纯洁祖国语言文字作贡献。
四、研究方法与步骤:
1.调查法
(1)调查对象:开放性调查与与封闭式调查对象分别为低、中、高年级老师和学生共80名。
(2)调查工具:课题组自拟的开放性问卷与开放问卷基础上的封闭式问卷。
(3)调查时间:2010年6月、9月
2.实验法
(1)找两个一年级班做实验班,整个实验历时一年.(2010年10月---2010年7月)
(2)实验主要自变量:运用“写字式汉字输入法”、“正规拼音汉字输入法”软件进行识字写字教学;开展识字写字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3.工作进度安排
(1)2010.3-----2010.9 成立课题组、文献研究、调查研究、制定实验方案、作好实验准备(落实教师、班级等)
(2)2010.10-----2010.7 实验研究 2010.5中期检查
(3)2010.7-----2010.12 结题工作。
成果鉴定:
1、旨在减少“错别字”发生的语文识字写字教学辅助软件若干。
2、调查报告、、论文、优秀教案。
六、课题成员:
组长:张秀敏
成员:王霞
2010.3
第二篇:浅谈如何减少学生的错别字
浅谈如何减少学生的错别字
顾晓君
【摘要】学生错别字成固繁多,令老师头疼,学生困惑;教学中教师要明确错别字的成因,有针
对性地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措施,开展丰富有趣的教学活动,以便最大限度地减少学生错别字的出 现。
【关键词】减少错别字方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错别字是令不少老师头疼的问题,也是学生语文学习及 写作中一块很大的绊脚石。为此,如何减少学生的错别字就成为大家非常关注的一个问 题。在此,我就自己在多年语文教学中对此课题探究总结的一些经验与大家交流学习。
明确错别字的成因。
错别字是错字和别字的总称。所谓错字是冈为学生对字的结构掌握不牢固、认识粗 略、部件混用、受其它字影响、识记书写不认真而将字写错不成其字。如:“薄”上下 结构成左右结构,“满”左右结构写成上下结构;“烧”多写一点,“真”少写一横:“衤” 和“衤”混用,“肺”右边写成“市”;“模糊”的“模”将“木”旁写或"米”旁,所
谓别字就是用其它的字取而代之。别字一般都出现在同音字和形近字里。例如: 将“三 经”写成“以经”,将“竞赛”写成“竟赛“等都是出于学生对字音、字形、字义联系 不强而经常发生混淆的后果。
针对错别字出现的原因,结合我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可以 有效地减少学生错别字的出现。
把好识字第一关,让学生有一个正确、全面、牢固的第一印象。
人们对事物的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的。汉字是音、形、义三位一体的结合,我们要 让学乍在初学生字时读准字音、i清字形、弄懂字义。尽可能地从根源上避免错别字的 出现。教师应尽可能做好有些字的范读、范写、释义等。结合学生易错处在第一时间给,强调讲解,防忠于未然。尤其对于低段学生要加强当堂课的认读、书写及应用练习。
注意学生识字兴趣的培养。
识字方法要多样、灵活并具有趣味性。任何单、一枯躁的教学模式都会让人感觉疲劳,不易于知识的理解消化。教学中要注意识字方法的多样性,可师教生学、小老师式的教 学、分组合作互教互学等多种方式。尤其我在课堂上经常用到小组合作瓦教互学的方式: 小组长组织好,每个同学都有展示的机会,同伴还可以补充或提问其同音字、形近字都 有哪些?这样,学生学得很轻松同时又很大程度地减少别字的出现。同时教师要善于灵 活处理学生识记书写有困难的生字。有些字可以形象化、生活化的教学。例如:在一年 级教学中“明”字可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几”和“月”都有亮光非常明亮。“休”
字可到理解为“人”靠在树“木”上是休息。“鸟”儿不能没有眼睛等。还有些字可以联 系识记。例如:学到“裁”字时可联系前面学过的“栽”字来识记:“栽树”是种植树
“木”,“裁剪”要做“衣”服。有些字司以用更加趣味性方式来编成顺口溜或是字谜等。例:“借”„半“留”一半(佃)。一个人他姓王,兜单揣着两个糖(金)。“己”开“已”
半“已”封死等。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了,变被动接受为主动研究学习,自然而然地降 低了错别字的出现概率。
培养良好的识记书写习惯。
教育学生经常在读写练习时,养成仔细观察、认真书写的好习惯。先认真观察其结 构及组成、笔画及特点,做到胸有成竹后再去写,同时要养成自觉检查并及时订正错误 的好习惯。切莫在平时为完成作业而草草了事,马虎大意,养成坏毛病。
要有一些行之有效的巩固措施。
经常用到的有找规律,归纳识记。例如:经常引导学生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 的万法来通过加减或是更换偏旁部首及笔画来巩固识记生字尤其对于纠正因形近字产 生的别字成效显著。再例如:经常开展同偏旁识字比赛。可以学生分组拟定在同样时间 内看谁写出含某个偏旁部首的字最多。
“错别字卡”集”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式。可以将学生的错别字制成卡片并开展 一些如“谁是火眼会睛”、“我是小医生”等辨字正字游戏。同时在此卡背面标出正确的 字以及音、义等,让学生做好整理便于随时提醒与区分记忆。
提倡并加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也是一种较好的方式。这对所学汉字的重复再现,加 深记忆以及增加字词积累量都有很大帮助、、我们中华汉字博大精深,出现错别字是在所难免。只要学生能有正确的态度,浓厚 的兴趣,我们有积极有效的措施,相信都能从不同程度上减少学生的错别字。
第三篇:如何减少小学生错别字
如何减少小学生错别字
错别字是小学生语文作业中出现频率较多的错误现象。汉字中的同音字、形近字往往成为错题中的“座上客”。尽管老师在教生字时,反复强调这个字该注意什么,不要与哪个字混在一起。但是听写时学生写不对的情况时有发生;学过的常用字运用情况更让人担心,要么多笔少画,要么写成别字。例如在这次期中考卷中用“即使……也……”造句,有学生就把“即使”写成了“既使”;把“既然”写成“即然”;“蜒”字的右半部分“延”字写成“廷”;“蜿”字的右边下面的“夕”多一点;“保持”写成“保侍”“信”写成“行”。平时写作文,那错别字就更多了,“在”“再”不分;“这”“着”不分;“坐”“座”不分;“暖”写成“目”字旁等等。可以说,学生写错别字成了语文老师最为头疼的事情之一。
治病得先找到病根,我想究其原因,主要有下列六种:、自己粗心大意;
2、汉字太难,音近字、形近字混淆;
3、平时写字潦草不认真;
4、思想不重视;
5、刚学生字时没弄懂义;
6、笔误。
病根找到了,就好对症下药了。首先得从学生的书写习惯、思想上入手。
错别字是错字和别字的总称。错字就是写得不成字,多笔少画,无中生有。别字则是把甲字当作乙字写,字形不错,但用错了地方,这种情况发生的更多一些。这主要因为汉字数量多,结构复杂、字体多变,有不少字形近、音同、义易混。所以我们的教学要从学生的书写习惯、思想上重视对同音字、形近字的分辨。其次,辨析同音字要“据义定形”。同音字由于音同形异,书写时稍一疏忽,就容易张冠李戴写成别字。而且汉字的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表意,我们必须根据字义确定字形。“颂”和“诵”都“sòng”,但意义不一样。前者表示“颂扬”,后者表示“读出声”。要写赞“sòng”、歌“sòng”应选“颂”;要写朗“sòng”、背“sòng”应选“诵”。这样据义定形,别字是可以防止的。再者,形近字在字形上只有细微差别,一疏忽就会写错。这就必须在思想上十分重视,培养认真书写的习惯,杜绝“笔误”。只要平时严格要求,基本不会因为粗心写错字的。
另外,“勤查字典”“认真书写”“认真读书”“多写多练”也是减少错别字的好方法。其实,避免错别字,工夫在平时,必须自觉,对自己严格要求才行。
马家堡小学 孙娟
第四篇:如何减少孩子的错别字?
如何减少孩子的错别字
问题呈现:
孩子进入中年级后,错别字特别多,该怎么办? 问题回复:
孩子容易写错别字,原因有这么几个:
一、与孩子的知觉水平有关。他们在识记汉字时只是记住汉字的大概轮廓,对于汉字之间的细微差别并未特别留意。比如:“未”和“末”,他们就容易混淆。
二、新知和旧知的干扰。学习了一组“戈”字部的字:戚、成、或,后来又学“武、腻”等字,孩子们自然就容易造成混淆而写错字。
三、集中注意力时间不长。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的有意注意时间不长,写字时不可能时刻注意,因此就容易产生错别字。
针对孩子的特点,我们教师应该怎么做呢?
一、教学中根据汉字特点选用多种形象化的教学手段。比如象形字可以让孩子借助图画来理解,教学形声字时,可以让孩子找一找汉字的构字规律。
二、采用孩子喜闻乐见的方式加强练习、巩固。平时可以开展一些比赛和游戏,帮助孩子记忆汉字。教师可以让学生听写一段话或写一篇作文,比比谁的错字少。也可以出示一段学生的作文,让大家一起找错别字,找得多、找得对的学生获得“火眼金睛”的称号。孩子们乐在其中,自然而然地强化了汉字。
三、鼓励孩子大胆地想象,识记汉字的字形。孩子的想象是丰富的,无限的。比如教学“啄”字时,教师鼓励孩子想象识记最后的一点。有的孩子说:“里面的一点就是啄木鸟捉住的虫子。”有的孩子说:“啄木鸟啄树皮时留下了痕迹,最后的一点就是痕迹。”说得多好啊!孩子说得生动有趣,其他孩子也记得牢,甚至终生难忘。
四、培养孩子良好的写字习惯。在学校里,教师要时刻提醒孩子养成认真写字的习惯。提笔写字多思考,认真书写不会错。态度端正了,用心写字,怎么可能写错字呢?
为了减少孩子的错别字,我们家长也要配合教师做好一些工作。
一、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孩子在做家庭作业的时候,家长要提醒孩子认真做作业,不可马虎。遇到不认识或不会写的字要让孩子主动地查字典。要帮助孩子树立信心,养成细心观察、规范书写、主动检查、自觉纠错的习惯。这样就大大降低了写错别字的几率。
二、为孩子准备一本错字本。每天提醒孩子将作业本中的错字记录下来,定期拿出来记一记,默一默,加强记忆。
当然,家长也可以根据孩子的特点,开设一些活动帮助孩子减少错别字。相信只要持之以恒地强化巩固,孩子的错别字一定会大大减少的。
第五篇:怎样纠正错别字
怎样纠正错别字
大石头二小学
董丽娟
小学阶段学生记忆汉字的伸缩性很大,有易学易忘的特点。而汉字字数多,结构复杂,有些字的结构部分形状相似,差别细微,因此,学生积累,运用汉字的过程中面对众多的同音字,不知该用哪个,造成同音字互相替代,或者是形近字混淆,于是出现了许多错别字,那么怎样纠正错别字让学生学好汉字呢?我在实际教学学中采用了以下做法与大家其享。
一、利用汉字的特点掌握构字规律
形声字在汉字中占80%以上,在纠正由于学生不了解字的构成而产生的错别字的时候,可把重点放在形声字偏旁的讲解上,从不同的偏旁区别字义,从而帮助学生正确运用汉字如学生在文中写“小辨子”写成了“小辩子”的时候,我就让学生观察,这两个字的异同,“纟”“”扎小辫为什么用“纟”而不应用“”呢?对了“纟”代表丝线,绳“”代表语言,从而分清了这两个字。
二、突出细微差别,加深记忆
字形相近的易引起错觉而写成错别字。如学生写“胸”字时易少写其中的小竖,把这个字大大地写在黑板上,学生发现,胸字里面是“凶”字,这个字就不会错了,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找出细微差别,然后根据自己理解,记忆的特点,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再次记忆。
成功的定律
1积极的心态度恶劣
2、明确的目标
3多走些路
4正确思考方法
5高度的自制力
6培养领导才能
7建立自信心
8迷人的个性
9创新制胜
10充满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