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校园建设的实践与研究

时间:2019-05-13 23:50: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书香校园建设的实践与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书香校园建设的实践与研究》。

第一篇:书香校园建设的实践与研究

《书香校园建设的实践与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对于阅读,苏霍姆林斯基有这样的说法:“学校必须教学生读书,教他在读书的同时认识自己,教他从书籍里受到教育,并且生活在书籍的世界里。” 朱永新先生有这样的观点:“阅读,让贫乏和平庸远离我们!阅读,让博学和睿智丰富我们!阅读,让历史和时间记住我们!阅读,让吾国之精魂永世传承!” 的确,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为此,我们确定“建设书香校园的实践与研究”这一课题,旨在引领师生与人类崇高精神对话,从书籍中得到心灵的荡涤,享受读书的乐趣,体验精神的愉悦。

二、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

1、对教师而言,阅读可以增强人文底蕴,树立高尚师德,提高教学水平,丰富教育生活,享受学习的快乐,成为博学、善思、务实、创新、智慧而又激情的新一代教师群体。

2、对学生而言,阅读可以培养优良品德,提高读写能力,丰富闲暇生活,享受学习的快乐,享受生活的快乐,初步树立起对古今中外文化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3、对学校而言,既是落实“学习型学校”的具体实践和重要举措,也是深化学校办学特色的积极探索和自觉行动;既是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有效载体,也是加速教师专业成长的重大抉择;既是改进学校德育模式的新视角,也是丰富学校人文底蕴、凸显学校办学精神、扎实推进建设教师精神家园的积极行动。

4、对社会而言,我们相信,热爱书籍,享受阅读,热爱母语,享受经典,必将完善一个人的“精神发育”。通过“家庭亲子阅读”,必将进一步带动更多的人们,参与读书,崇尚读书,这必将有利于“学习型社区”的建设,有利于“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有利于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从而实现“书香校园建设”的示范与辐射功能。

三、该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

国内外都很重视儿童阅读教育和研究。现在国际上有一个OECD组织评估学生发展,从三个能力角度评估:第一阅读能力,第二科学能力,第三数学能力,他们把阅读能力看成是衡量一个学生发展成长的非常重要的标志,将来在基础教育改革里头,包括在学生发展评价里头,对阅读能力会越来越重视。这应该是未

来学习的一种模式。早在1995年4月,意大利教育部长就宣布了一个“促进学生阅读计划”。台湾从2000年8月到2003年8月在全岛实施儿童阅读计划。从大陆的情况来看,建国以来,很多学校和老师也在加大学生的阅读量,丰富学生的阅读实践等方面,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如朱永新先生的“营造书香校园”实验、扬州徐冬梅老师主持的“亲近母语”阅读实验、青岛开展的“2+2+2”课堂分配方案等相继产生较大影响,并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轮阅读改革实验的热潮。华中师范大学教科院夏家发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外阅读指导”,厦门市教科所苏文木等对“小学大语文课外阅读活动模式”进行了思考与实践,浙江教育学院汪潮等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进行了调查与思考。这些都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很大的参考价值与借鉴意义。

四、该课题的研究目标:

1.学生:促进“精神发育”,培养优良品德;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阅读兴趣,提高读写能力,丰富闲暇生活,陶冶精神,启迪智慧,享受学习的快乐,享受生活的快乐;培养“可持续性”学习知识的能力;培植学生热爱母语、尊重母语的情感,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和需要,为学生一生的学习和发展奠基。

2.教师:使阅读成为教师的自觉需求,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增强人文底蕴,树立高尚师德,丰富教育生活,保持教师终身学习的源动力,享受学习的快乐,享受生活的快乐。在研究实践中掌握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方法,提高有效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能力。

3.学校:满校书迷,师生共同在书香校园里诗意地栖居。通过研究,形成学校书香校园建设的一般模式,丰富学校人文底蕴,改进学校德育模式,推进新课程改革,创建特色型、学习型学校,以此加快教育内涵的发展,学校办学品位的提升。

五、该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分析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建设书香校园:建设校园读书文化,促进师生读书意识的形成,师生读书蔚然成风。将课外阅读与各学科进行融合,互相促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书香校园包含的几个要素:书籍,泛指种种健康的图书;书香,指书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人类智慧的结晶,又指浓厚的阅读氛围;校园,指学校提供的良好的读书环境,是师生共同成长的乐园。

(二)、研究内容的界定。

1.探索书香校园建设的模式:探索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策略。探索培养师生养成阅读习惯的措施和方法。探索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措施与方法。探索学生课外阅读评价的操作工具和方法。

2.编写阅读校本读本。

3.进行中华经典诗文诵读的实验。

六、已具备的工作基础和有利条件

我校自2006年启动建设书香校园活动以来,经过两年多的实践与探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校园里,在师生中,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影响。现在,我校《书香校园建设的实践与研究》已被确定为厦门市“十一五”科研课题,《中国日报》、《海峡导报》、《小学生周报》、《思明教育》、《思明社区教育》先后有十几篇文章报道了我校开展书香校园活动的经验与做法。

我校已举办两届校园读书节,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评选出一批“阅读之星”、“学习型教师”、“书香班级”、“书香家庭”,并邀请著名作家“阳光姐姐”伍美珍和《海峡导报》编辑记者来校作报告、签名售书、与师生面对面真情互动。在全校师生共同努力下,同学们的阅读兴趣增强了,阅读方法改进了,识字量、阅读量提高了,语文能力明显增强。有一大批优秀习作在《作文大王》、《作文世界》、《厦门晚报》、《厦门商报》等报刊杂志及“冰心杯”、“邮政杯”作文比赛中发表与获奖。六年2班郑苏杭同学的新书《我有一个漂亮的名字叫苏杭》还于日前正式出版发行。

七、研究思路:

(一)抓好环境建设。

1.创设宜人的读书环境。

2.建立“三位一体”读书网络,开创缤纷的阅读天地。

(1)学校读书长廊、阅览室。(2)班级图书柜。(3)家庭藏书架。

(二)开展阅读活动。

1.每天专门设立“美读时光”,继续完成好课外阅读积累本——“采蜜集”,继续开展图书漂流活动。

2.继续做好推荐课外阅读书目的工作。

3.继续开展校园读书节活动。内容有:推荐好书,亲子共读,读书征文,阅读小报评比,教师读书沙龙活动展示,以及“阅读之星”、“书香班级”和“书香家庭”的评比,与作家面对面交流等。

4.班级要定期适时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如 “小小读书沙龙”,“读书知识竞赛”,举行“走进四大名著”等主题读书会。

5.发挥学校辐射作用,推进亲子读书活动。

6.开展以“我读书、我快乐、我成长”为主题的社区阅读活动。

(三)完善组织制度建设。

1.建立学校读书工作领导小组:学校将成立以 “书香校园”创建领导小组,形成“读书先锋队”,“读书大本营”,“读书俱乐部” 三个读书组织机构。

2.成立各种文学社。

3.班级建立图书角管理制度,由各班班主任负责。

4.建立读书制度,从时间上给予保障。

5.建立课外阅读的评价机制。

(四)进行子课题研究。

教师们以子课题的方式开展研究工作,每位研究成员围绕课题确定子课题,如:书香班级的建设与研究;阅读校本教材的开发与研究;推进亲子阅读的实践与研究;创建班报、班刊的研究;学生课外阅读评价的研究;学生阅读批注、读书笔记的指导研究;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实验等。通过子课题的深入研究,促进书香校园的建设工作。

(五)开设阅读校本课程。

1.开设阅读校本课程,交流阅读感受,指导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

2.编写阅读的校本教材,引领阅读方向,拓展课外阅读。设计阅读积累本,丰富积累。

八、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个案分析法、档案袋评价法、经验总结法等。

(l)文献研究法:对国内外有关书香校园、学习型组织的历史、现状、不足、发展方向进行研究;

(2)调查研究法:对影响书香校园形成的环境因素和个人因素进行调查;

(3)档案袋评价法:对儿童的发展、教师发展变化进行动态评价;

(4)行动研究法: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改进教学行为,最后得出科学的有价值的结论。

(5)个案分析法:对研究活动过程中出现的典型的人,典型的课,典型的事,典型的活动进行现象分析,进而发现总结规律。

(6)经验总结法:对本课题实施过程中的各种经验做法进行总结,形成理论认识,每阶段撰写论文、总结、报告、案例、反思等。

九、研究的进度计划

(一)、准备阶段(2008、2——2008、8)

1.成立课题组,确定课题内容。

2.理清课题的内涵,明确其界定。

3.写出课题研究的方案,举行开题报告会。

4.实验教师收集资料,制定子课题实施方案。

(二)、实验阶段(2008、9——2010、10)

1.推荐小学生必背、必读、选读书目。

2.开展“书香校园”的各种活动,积累实验研究的有关材料、个案。

3.探索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策略,培养师生养成阅读习惯的措施和方法,研究学生课外阅读评价的操作工具和方法。

4.探索书香校园建设的模式。

5.开发校本课程的教材《阅读 积累练笔》。

6.研究校本课程的课外延伸。

7.子课题按计划进行实验。

(三)、反馈阶段(2010、11——2011、5)

1.修正实验方案,鉴别、整理、分析所收集的资料和实验研究所获得的个案等材料,形成阶段性研究成果,使研究方案进一步完善。

2.再实验论证

进一步实验研究,进一步论证阶段性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写出实验报告。

(四)、总结阶段(2011、6——2011、11)

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回顾课题研究过程,针对实验研究所获得的各类材料进行分析,总结实验研究所获得的成果,形成课题研究报告。对实验成果进行推广。

十、预期研究成果

预期成果:全校形成浓厚的阅读氛围,师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阅读兴趣、阅读能力有明显提高。初步探索出书香校园建设的一般模式,形成学生课外阅读评价的操作工具和方法。

成果形式:课题研究报告;校本课程教材《阅读 积累练笔》;课题研究论文集;教师读书随笔集;优秀学生日记集;优秀学生读书笔记集;优秀学生个人文集;校报《湖明小学校刊》;班刊班报;《小学生必背、必读、选读书目》;阅读课展示等。

第二篇:书香校园建设的实践和研究

“书香校园建设的实践和研究”课题方案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书籍,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阅读,是与我们相伴一生的精神家园。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们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朱永新教授也反复强调,书籍是文化传承的通道,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会改变人生,它虽然改变不了人生的长度,但是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可以使人变得视野广阔、胸怀博大,让人活得高贵、优雅。随着知识更新速度的不断加快和社会信息化进程的的推进,教师原有的知识结构不能跟上教育发展的要求。在学校发展中,教师的发展是关键。本课题的研究旨在不仅仅形成一种读书的氛围,书香的气息,让教师爱读,而且要步入科学有效的理性学习阶段,形成有效的管理、发展、评价机制,激发教师内在的价值认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使学习成为教师的自觉行动。优秀的学校文化才能孕育出优秀的学校教育,创建书香校园,不仅仅是改变师生的精神状态,更是作为学校发展、学校特色形成的一个品牌,通过创建书香校园,形成“用文化经营学校”的战略认识,积极走内涵式的发展之路,给学校教育以先进的理念、人文的气息、精神的意义,使学校教育以更深层次地、更持久地影响师生、感染师生,丰富校园的教育本位价值;真正对学校的办学理念、组织结构、管理制度,教师的专业成长、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作为教师,理应是孩子阅读的引路人,我们深知,开卷有益,而择卷更有益,所以,阅读,从教师开始。从广泛的阅读中汲取营养,再通过教学去感染学生、指引学生,让阅读成为师生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大兴读书之风。大力倡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让学生把自己培养成“读书人”。教育家康内尔告戒世人:“现代社会非学不可,非善学不可,非终身学习不可。”教师要学习,也离不开书籍这一阶梯,阅读可以让贫乏和平庸远离我们,让博学和睿智丰富我们。通过阅读,让教师和学生与知识为友,与大师为友,与真理为友,填实自己比天空更广阔的心灵。

二、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美国已启动旨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少儿读书计划”,列出包罗万象的书籍目录供学生阅读。芬兰早就实施学生阅读工程,在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举行的阅读能力测试中,芬兰学生的成绩名列前茅。芬兰学生不仅阅读能力强,也非常乐于阅读,有18%的芬兰中学生每天花一两小时,单纯为了享受阅读的乐趣而阅读。在我国,由苏州朱永新教授主持的“新教育实验”六大行动中,“营造书香校园”行动被称为“整个实验的灵魂”,主张以书香校园,书香家庭来教育和感染师生,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课题已经为教育界探索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与途径。

三、课题的涵义 课题所讲的“书香校园”,其实质就是要营造一个健康向上、和谐愉快、以适应和支持全体师生的发展进步和健康成长为本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是一个处处有景点,处处有经典,处处有特色,处处有品味,处处有内涵,处处有哲思,处处有文化,处处有精神的人文环境,使师生员工浸润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之中,身心受到感染和熏陶,文化积淀,修养提高,精神丰富!读书是浸润、滋养学习文化,构建书香校园的一个重要途径。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1)研究的目标:

新教育实验非常重视经典文化的汲取和传承、重视师生的生存状态,我们重视孩子的阅读研究,把“书香校园建设的实践与研究”作为学校参加新教育实验的研究课题,就是要努力帮助学生通过大量有价值有计划的阅读丰厚底蕴、传承文化、润泽心灵,并且通过这一子课题的深入研究,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打造学校教育品牌,真正高扬素质教育的大旗!(2)研究的内容

1、营造书香校园:通过创设浓郁的阅读氛围,整合丰富的阅读资源,开展多彩的读书活动,让阅读成为最日常的生活方式,进而推动书香校园的形成。计划将它细化为“学生儿童阶梯性阅读研究”、“教师专业阅读研究”、“中华经典诵读”、等若干具体的子项目,从而更有效地解决不同年级、不同性格与性别的学生、不同水平与学科的教师分别该读什么和怎么读的问题。根据“新教育文库”推荐的教师阅读书目100本,组织相关的读书及研讨活动;根据“新教育文库”推荐的小学生阅读书目100本,根据《儿童阶梯阅读丛书》36本,有计划地开展学生读书活动和《中华经典诵读本》诵背活动。

2、师生共写随笔。通过日记、读书心得、教育故事、教育案例分析等形式,记录、反思师生的日常教育、学习生活,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自主成长。研究日常教育叙事与教师专业发展成长的关系;研究如何对典型教育案例进行多角度的理解和解释;日渐积累成典型教育案例库。倡导师生立足于每一天的教育、学习、生活,在写随笔(日记)的过程中,体验生活,欣赏自己,肯定自我,评价自己,反思自己,促进师生超越自我,体验成功的快乐。

五、课题研究的思路

(一)营造书香氛围,让书香浸润校园。

学校氛围。学校氛围也是一种语言,是一种传递信息的独特的交往形式。它充满了无穷的魅力,蕴涵着巨大的潜在的教育意义,起到“润物细无声”的独特作用。因此,我们力求让环绕校园的每一面墙壁,悬挂的每一幅作品、图画,站立的每一个宣传版面,学生表演的每一个舞台,挺拔的每一颗小草,每一株花,每一棵树木,每一个角落都会说话。让情的萌动,语的呢喃,灵的呼唤,尽在其中。

班级氛围。每个班级布置一个“书香园”(书柜),让教室洋溢着书香,浸润多彩的童年;教室里开辟“书香角”,引领孩子们尽情交流阅读的收获,分享进步的喜悦。

校园氛围。发挥图书室、阅览室的最大效益,鼓励学生经常借阅;在队室设置“好书交换站”,让学生彼此交换图书,共同享受精神之旅;橱窗里展示学生优秀的读书笔记,红领巾小广播介绍“小书虫”的情况,《学校教科研信息报》发表学生的读书体会„„通过各类阵地传播多读书为荣、读好书为荣的理念;校园走廊里悬挂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标牌,让学生受到艺术和文化的熏陶。

网络氛围。充分利用校园网络的优势,在学校网站上开辟“网上图书室”、“新书介绍”“阅读指南”“读书简报”等栏目介绍相关信息,让浓浓的书香从网络中悠悠传出。

(二)师生携手共读,让书香滋润心灵

1、教师读书。

(1)学校图书室每学期购买一批教育类书籍,丰富图书室的藏书,扩大书籍选择的余地。

(2)学校要求教师每学期读指定的1-2本教育教学专著,并写出读书体会、论文等,学校组织相应的读书沙龙或论文评比活动。

(3)为每位教师办一张市图书馆借阅卡,学校鼓励教师进学校图书室和市图书馆博览群书。

(4)以教育在线和学校网站新教育为平台,每位青年教师在论坛上建主题贴,坚持参加论坛讨论,在讨论中交流思想,丰富经验,提高素质教育的实施能力。

2、学生读书。

(1)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本》诵背活动。

(2)根据新教育文库的推荐书目,组织学生开展“大阅读”活动。(3)利用中午,每天进行半小时的读书课,加强对学生读书活动的指导。(4)学校积极开展关于学生读书活动的各类竞赛与交流(如经典诵读展示、赏诗会、诵读比赛、读书笔记评比等系列活动)。(5)发动学生自带图书,各个班级成立图书角。

(6)每位语文教师利用晨会课、班队课、读书课为学生朗读经典书籍每学期1-2本。

(7)确保每位学生在家每天有半小时读书时间,制定表格,家长督促、教师检查。

(8)学校定期举办读书节活动,评选班级或学校“阅读之星”。

(三)师生一起写作,共享教育的幸福。

1、教师写作活动。

(1)35周岁以下教师每星期一篇教学随笔(包括读书笔记和读书心得体会)。要求随笔上网,建立教师随笔专栏,在学校网站及教育在线上分别帖出。(2)教师每学期撰写一篇高质量的论文,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和宏观教育教学改革进行深入的思考、探索和总结。(3)学校每学期出一本师生优秀随笔选集。

2、学生写作活动。

(1)

一、二年级学生每周至少写一篇日记(可以用拼音、图画表示),三年级以上每周写2篇日记。

(2)三到六年级学生每月写一篇读书心得体会。

(3)每班学生在学校网站上开辟班级或个人博客。精选自己优秀日记和读书心得体会上传,也可进行跟帖。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

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本课题将以“新教育实验”总课题组的实施计划为依据,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文献法、实验法、个案分析法、调查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研究方法。在研究形式上,也将积极探索并充分利用“教育在线”学校网站的“瑞博平台”,建立学校、班级、个人读书随笔主题帖,以及时搜集整理有关资料,不断总结研究成果,起到明显的激励和互相学习、交流作用。

七、课题研究的步骤

(1)准备阶段。(2009年2月—2009年6月):确定课题、完成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教育部重点课题《新教育实验与素质教育行动策略的研究》子课题申报表,成立课题组;整理学校前期实践材料,进一步确立目标、明确方向,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2)实施阶段。(2009年9月—2012年6月):根据实施计划和既定目标深入实施书香校园建设的策略。

(3)总结阶段。(2012年9月—2012年12月):基本完成实验任务,出版实践成果。在书香校园基本成型的背景下,学校的办学层次有明显提高,师生的阅读智慧发展促进其他各方面素质的提高。

第三篇:建设书香校园的实践与研究开题报告

厦门市“十一五”科研规划课题 《建设书香校园的实践与研究》开题报告

厦门市湖明小学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对于阅读,苏霍姆林斯基有这样的说法:“学校必须教学生读书,教他在读书的同时认识自己,教他从书籍里受到教育,并且生活在书籍的世界里。”

朱永新先生有这样的观点:“阅读,让贫乏和平庸远离我们!阅读,让博学和睿智丰富我们!阅读,让历史和时间记住我们!阅读,让吾国之精魂永世传承!” 的确,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为此,我们确定“建设书香校园的实践与研究”这一课题,旨在引领师生与人类崇高精神对话,从书籍中得到心灵的荡涤,享受读书的乐趣,体验精神的愉悦。

二.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

1、对教师而言,阅读可以增强人文底蕴,树立高尚师德,提高教学水平,丰富教育生活,享受学习的快乐,成为博学、善思、务实、创新、智慧而又激情的新一代教师群体。

2、对学生而言,阅读可以培养优良品德,提高读写能力,丰富闲暇生活,享受学习的快乐,享受生活的快乐,初步树立起对古今中外文化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3、对学校而言,既是落实“学习型学校”的具体实践和重要举措,也是深化学校办学特色的积极探索和自觉行动;既是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有效载体,也是加速教师专业成长的重大抉择;既是改进学校德育模式的新视角,也是丰富学校人文底蕴、凸显学校办学精神、扎实推进建设教师精神家园的积极行动。

4、对社会而言,我们相信,热爱书籍,享受阅读,热爱母语,享受经典,必将完善一个人的“精神发育”。通过“家庭亲子阅读”,必将进一步带动更多的人们,参与读书,崇尚读书,这必将有利于“学习型社区”的建设,有利于“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有利于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从而实现“书香校园建设”的示范与辐射功能。

三.该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

在应试教育的桎梏下,在分数中挣扎的教师和学生把阅读作为一种“功利性”活动,而“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些有识之士开始认识到阅读在人的一生成长中的重要意义。国内外的教育专家学者纷纷提出了以阅读为中心的“大语文”和“大阅读”理论,朱永新先生的“营造书香校园”实验、扬州徐冬梅老师主持的“亲近母语”阅读实验、青岛开展的“2+2+2”课堂分配方案等相继产生较大影响,并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轮阅读改革实验的热潮。

四.该课题的研究目标:

1、学生:促进“精神发育”,培养优良品德;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阅读兴趣,提高读写能力,丰富闲暇生活,陶冶精神,启迪智慧,享受学习的快乐,享受生活的快乐;培养“可持续性”学习知识的能力;培植学生热爱母语、尊重母语的情感,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和需要,为学生一生的学习和发展奠基。

2、教师:使阅读成为教师的自觉需求,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增强人文底蕴,树立高尚师德,丰富教育生活,保持教师终身学习的源动力,享受学习的快乐,享受生活的快乐。在研究实践中掌握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方法,提高有效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能力。

3、学校:满校书迷,师生共同在书香校园里诗意地栖居。通过研究,形成学校书香校园建设的一般模式,丰富学校人文底蕴,改进学校德育模式,推进新课程改革,创建特色型、学习型学校,以此加快教育内涵的发展,学校办学品位的提升。

五.该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分析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书香校园:建设校园读书文化,促进师生读书意识的形成,师生读书蔚然成风。

书香校园包含的几个要素:书籍,泛指种种健康的图书;书香,指书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人类智慧的结晶,又指浓厚的阅读氛围;校园,指学校提供的良好的读书环境,是师生共同成长的乐园。

(二).研究内容的界定。

1、探索书香校园建设的一般模式。

2、编写阅读校本教材。

3、探索学生课外阅读评价的操作工具和方法。

4、探索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策略。

5、探索培养师生养成阅读习惯的措施和方法。

6、进行中华经典诗文诵读的实验。

7、探索阅读批注、读书笔记的做法。

六.已具备的工作基础和有利条件

我校自2006年启动建设书香校园活动以来,经过两年多的实践与探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校园里,在师生中,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影响。现在,我校《书香校园建设的实践与研究》已被确定为厦门市“十一五”科研课题,《中国日报》、《海峡导报》、《小学生周报》、《思明教育》、《思明社区教育》先后有十几篇文章报道了我校开展书香校园活动的经验与做法。

我校已举办两届校园读书节,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评选出一批“阅读之星”、“学习型教师”、“书香班级”、“书香家庭”,并邀请著名作家“阳光姐姐”伍美珍和《海峡导报》编辑记者来校作报告、签名售书、与师生面对面真情互动。

在全校师生共同努力下,同学们的阅读兴趣增强了,阅读方法改进了,识字量、阅读量提高了,语文能力明显增强。有一大批优秀习作在《作文大王》、《作文世界》、《厦门晚报》、《厦门商报》等报刊杂志及“冰心杯”、“邮政杯”作文比赛中发表与获奖。六年2班郑苏杭同学的新书《我有一个漂亮的名字叫苏杭》还于日前正式出版发行。

七.研究思路:

(一)抓好环境建设。

1、创设宜人的读书环境。

2、建立“三位一体”读书网络,开创缤纷的阅读天地。

(1)学校读书长廊、阅览室。(2)班级图书柜。(3)家庭藏书架。

(二)开展阅读活动。

1、每天专门设立“美读时光”,继续完成好课外阅读积累本——“采蜜集”,继续开展图书漂流活动。

2、继续做好推荐课外阅读书目的工作。

3、继续开展校园读书节活动。内容有:推荐好书,亲子共读,读书征文,阅读小报评比,教师读书沙龙活动展示,以及“阅读之星”、“书香班级”和“书香家庭”的评比,与作家面对面交流等。

4、班级要定期适时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如 “小小读书沙龙”,“读书知识竞赛”,举行“走进四大名著”等主题读书会。

5、发挥学校辐射作用,推进亲子读书活动。

6、开展以“我读书、我快乐、我成长”为主题的社区阅读活动。

(三)完善组织制度建设。

1、建立学校读书工作领导小组:学校将成立以 “书香校园”创建领导小组,形成“读书先锋队”,“读书大本营”,“读书俱乐部” 三个读书组织机构。

2、成立各种文学社。

3、班级建立图书角管理制度,由各班班主任负责。

4、建立读书制度,从时间上给予保障。

5、建立课外阅读的评价机制。

(四)进行子课题研究。

教师们以子课题的方式开展研究工作,每位研究成员围绕课题确定子课题,如:书香班级的建设与研究;阅读校本教材的开发与研究;推进亲子阅读的实践与研究;创建班报、班刊的研究;学生课外阅读评价的研究;学生阅读批注、读书笔记的指导研究;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实验等。通过子课题的深入研究,促进书香校园的建设工作。

(五)开设阅读校本课程。

1、开设阅读校本课程,交流阅读感受,指导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

2、编写阅读的校本教材,引领阅读方向,拓展课外阅读。设计阅读积累本,丰富积累。

八.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个案分析法、档案袋评价法、经验总结法等。

(l)文献研究法:对国内外有关书香校园、学习型组织的历史、现状、不足、发展方向进行研究;

(2)调查研究法:对影响书香校园形成的环境因素和个人因素进行调查;(3)档案袋评价法:对儿童的发展、教师发展变化进行动态评价;

(4)行动研究法: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改进教学行为,最后得出科学的有价值的结论。(5)个案分析法:对研究活动过程中出现的典型的人,典型的课,典型的事,典型的活动进行现象分析,进而发现总结规律。

(6)经验总结法:对本课题实施过程中的各种经验做法进行总结,形成理论认识,每阶段撰写论文、总结、报告、案例、反思等。

九.研究的进度计划

(一)、准备阶段(2008、2——2008、8)(1)成立课题组,确定课题内容。(2)理清课题的内涵,明确其界定。

(3)写出课题研究的方案,举行开题报告会。(4)实验教师收集资料,制定子课题实施方案。

(二)、实验阶段(2008、9——2009、8)

1、推荐小学生必背、必读、选读书目。

2、开展“书香校园”的各种活动,积累实验研究的有关材料、个案。

3、探索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策略,培养师生养成阅读习惯的措施和方法,研究学生课外阅读评价的操作工具和方法。

4、探索书香校园建设的模式。

5、开发校本课程的教材《阅读 积累 练笔》。

6、研究校本课程的课外延伸。

7、子课题按计划进行实验。

(三)、反馈阶段(2009、9——2010、5)

1、修正实验方案,鉴别、整理、分析所收集的资料和实验研究所获得的个案等材料,形成阶段性研究成果,使研究方案进一步完善。

2、再实验论证

进一步实验研究,进一步论证阶段性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写出实验报告。

(四).总结阶段(2010、6——2010、10)

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回顾课题研究过程,针对实验研究所获得的各类材料进行分析,总结实验研究所获得的成果,形成课题研究报告。对实验成果进行推广。十.预期研究成果

预期成果:全校形成浓厚的阅读氛围,师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阅读兴趣、阅读能力有明显提高。初步探索出书香校园建设的一般模式,形成学生课外阅读评价的操作工具和方法。

成果形式:课题研究报告;校本课程教材《阅读 积累 练笔》;课题研究论文集;教师读书随笔集;优秀学生日记集;优秀学生读书笔记集;优秀学生个人文集;校报《湖明小学校刊》;班刊班报;《小学生必背、必读、选读书目》;阅读课展示等。

第四篇:书香校园的探索与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书香校园的探索与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的目的、意义

第一,读书本身的价值。书籍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是采掘不尽的富矿,是经验教训的结晶,是走向未来的基石;读书是人们重要的学习方式,是人生奋斗的航灯,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传承文明的桥梁,是延续文化的中介。在一定意义上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发育水平,在很大程度籍是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状况。纵观世界各国,凡是崇尚读书的民族,大多是生命力顽强的民族。全世界读书最多的民族是犹太族,平均每人每年读书64本。近代思想的三次革命都是犹太人创造的----马克思、爱因斯坦、弗洛伊德。

第二,读书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载体。一个学习型的民族,才是一个不老的民族;一个爱读书的华人,方能将龙的血脉相承!在一个真正的书香社会,人们拥有丰富的精神生活,健康的生活情趣,人与人的关系会更加和谐,工作环境也会更加温馨。

第三,中国青少年的阅读现状。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崇尚、热爱读书的民族。只是随着现在的应试教育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挤兑了学生读书的空间,扼杀了学生的读书兴趣。除了几本干巴巴的教科书,学生几乎不再有也不再读其他书。这就使他们的精神世界逐渐枯萎,他们的人生色彩逐渐黯淡。

第四,读书对于教育的价值。在一定意义上说,读书就意味着教育,甚至意味着学校。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校,首先意味着书籍。在学校中,老师的读书兴趣与水平影响着学生读书的兴趣与水平。因此,教师的读书不仅是学生读书的前提,而且是整个教育的前提。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每年的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提出“让世界上每一个角落的每一个人都能读到书”,让读书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世界发出了“走向阅读社会”的召唤,要求社会成员人人读书,使图书成为生活的必需品,读书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中华民族从来就是热爱学习、勤奋读书的民族,它是我们民族精神动力不竭的源泉。在21世纪,中华民族的腾飞必将以知识凝聚力量,而读书是我们知识的重要来源,是当代中国发展进程中的巨大动力和社会风尚。

三、课题研究纲要

(一)营造书香校园

1、制定科学合理的读书计划。

2、营造校园“古经典长廊”、“格言长廊”。

3、图书馆购置新书,阅览室建置。

4、营造班级文化,每个班级设立读书展板。“班级之星”、“读书成长记录”、“好书介绍”、“教师寄语”。

(二)开展多种读书活动

1、读书手抄报评比活动。

2、读书征文、演讲活动。

3、开展阅读指导课。

(三)诵读中华经典。

(四)教师读书会。

四、课题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周围环境的美感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使他们变得高尚文雅。”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具体的表现形式、建设,有利

于学生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虽然这种影响是间接的,但力量是巨大的。书香校园就是校园文化的一种具体的表现形式,可以为师生构建一种良好的读书氛围。在孩子们记忆力最佳的时代,构建一个耳濡目染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读书氛围,熟读乃至背诵一些经典文章,烂熟于胸,将成为孩子们终身受用不尽的财富。这种既能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又富有时代气息的“光明”文化,能深入到每一位“光明”人的骨髓,从光明南小学走出去的每一位师生都能成为有内涵的人。

研究方法:

文献法、调查法、研究法、实验法、活动法等。

五、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我校是省图书管理先进学校,我们拥有大量的图书资料,设计新颖的阅览室,并配备了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进行课题研究。还对本课题的研究给予大力支持,保证经费的开支。但是如何真正的让读书成为一种时尚,使读书成为师生的一种自然的生活方式,可能还存在不足。

六、预期的目标和结果(含阶段性成果)以及创新之处

预期目标和结果:

1、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变要我读为我要读,让读书成为每一个孩子的需要。

2、师生通过摘抄、读后心得体会以及手抄报,不断学习、实践、反思、超越自我。

3、通过“营造书香校园、诵读中华经典,、读书特色活动、师生共写随笔”四大行动,凝聚提炼健康、丰富、高雅的校园文化,形成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学校精神。

4、让读书成为一种时尚,经常进行读书征文、读书演讲活动,使“好读书、读好书”成为大家的生活方式,培养他们美好的思想情操和良好的文学艺术素养,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发育。

5、精心布置充满童趣,别具一格,环境幽雅的阅览室,设置“古经典长廊”、“格言长廊”,让学生一进到校园,就能感受到浓浓的书香氛围。

主 要 阶 段 性 成 果

序号

创新之处:

1、诵读中华经典,传承中华文明。

2、让读书成为一种时尚,使“好读书、读好书”成为大家的生活方式。

序号成果名称 班级手抄报 读书随笔、征文 论文 成果形式 手抄报集 读书文集 论文集 负责人 李洁 王丽莎 李洁 研究阶段 2006-5 2007-3 2006-5 2007-9 成果名称 班级手抄报 读书随笔 读书征文 师生童谣 成果形式 手抄报集 随笔集 读书文集 童谣集 负责人 李洁 李洁 王丽莎 王丽莎

经典诵读案例 活动集锦 案例集 影像光盘 李连波 李连波、魏红舟

七、课题研究内容任务分工

课题负责人:王玉梅

负责课题的全面管理工作。

课题组成员:

魏红舟

1、配合班主任营造班级文化,做好“书香班级”评比工作。

2、收集每月各班手抄报及教师、学生的读书随笔,择优在校园中展示,整理成册。

3、校园图书馆、阅览室的阅读,建设工作。

李连波

1、组织“诵读中华经典”活动,相关资料整理成册。

2、收集课题活动中的图片,录像资料,制作成册、成片。

王丽莎

1、组织开展学生读书活动的各种竞赛与交流。

2、组织课题成员学习相关理论,做好记录。

李洁

1、收集有关论文及文献简要,为课题的顺利开展与结题奠定基础。

2、组织课题成员的交流与研究,做好记录。

八、课题的经费筹措及管理

1、本课题负责人是我校管理经验丰富的市级名校长。课题组成员都是一线教师,有本校的读书会会长,有教授“诵读经典”特色的语文教师,都有较强的实践能力。

2、学校把书香校园建设作为特色项目,每班投入大量的经费建置经典班级。

3、作为省图书管理先进学校,我们拥有大量的图书资料,设计新颖的阅览室。

4、学校全力支持本课题的研究,保证经费的开支。

5、我们有进行课题研究的经验与队伍,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

九、进度安排

1、准备阶段(2006年1月——2006年4月)

① 确立研究主题,以及课题申报工作。

② 制定方案,讨论方案的可行性。

2、实施阶段(2006年5月——2008年4月)

① 组织课题人员学习有关理论,组织外出参观学习,借鉴他人的经验。

② 在实施研究过程中进行阶段性有针对性的调查研究,不断修正实施方案,促使课题研究顺利开展。③ 经常收集、整理有关资料,为归纳和分析课题提供实践依据。

3、总结阶段(2008年5月——2008年6月)

汇总本课题研究成果,完成课题结题报告及相关资料的整理。做好结题工作为成果鉴定提供服务。读书录入:木车水责任编辑:木车水

第五篇:建设书香校园

“建设书香校园,提升个人素养”读书计划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涤荡心灵、消去浮华的良方。作为一名教师,读书是一种责任、一种追求、一种情怀、一种习惯,让教师的阅读引领学生的阅读,让书香气弥漫在美丽的校园,这是学校倡导读书的目的。于我,阅读更是一种生活方式,我渴望能让经典人文充盈我的头脑,让教育理论提升我的专业素养,让交流互动促进反思让我不断成长。

教师这一特殊的职业决定了必须把读书作为一生的头等大事,在书籍的滋养下不断提升个人的文学素养和专业素养,学校倡导打造书香校园并为我们创造了良好的读书环境。作为一名从事一线教学的中学教师,要通过读书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用新思想,新理念指导与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激发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对教育问题的理性思考,根据学校要求,特制定如下个人读书计划。

一、我的读书目标

1.英国的培根说: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我希望通过阅读提升品位,提高个人修养。

2.前苏联的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差不多任何一本书都告诉我许多我所不知道的和未曾见过的人物、感情、思想和关系等,好像在我眼前打开了一扇通向未知世界的窗户。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只有知识才能使我们诚实地爱人,尊重人的劳动,由衷地赞赏伟大劳动的美好的成果,使我们成为具有坚强精神的、诚实的、有理性的人。我希望通过自己的读书带动学生读书,为营造书香校园添一份力量。

3.瑞士的凯乐斯说:书是随时在近旁的顾问,随时都可以借给你所需要的知识,而且可以按照你的心愿,重复这顾问的次数。我希望通过读书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成为与时俱进的新型人民教师。

4.法国的笛卡尔说:读一切好的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没有知识的人总爱议论别人的无知,知识丰富的人却时时发现自己的无知。我希望通过读书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为自己和学生的共同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建设文明社会,推动学习型社会和营造书香校园作出我的贡献。

二、我的读书措施

1、认真阅读冯恩洪的《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等书籍,积极写好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读书活动,抓好自身政治业务和自主研修能力的提升。

2、在读书中做到“六个结合”:读书与反思相结合,带着问题读书,在阅读中研究问题,在阅读中解决问题;读书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注重实效;读书与学校省级课题研究相结合,切实解决实践中的难题;读书与打造高效课堂相结合,理解新课程,融入新课程,实施新课程,为自己的课堂提高效率不懈努力;读书与解放思想相结合,在读书中提高认识,创新工作思路,跟上时代的步伐;个人阅读与集体阅读相结合,与同事广泛交流,相互启发,共同提高。

3、结合学校、年级组、教研组的读书计划,充分与同事交流读书感受。积极参与学校“书香校园”读书专栏活动,上传读书心得体会,参与论坛中发帖,推荐优秀书籍、报刊,撰写读书随笔。

4、全年完成不少于五万字的读书笔记,撰写读书心得体会十二篇(每月一篇),继续增加在湖南省基础教育资源网上的文字,每周完成一千字。

三、我的阅读内容:

1、名人传记:《苏东坡传》(林语堂著)

2、教育专著:《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冯恩洪著)、《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肖川著)、《新教育之梦》(朱永新)、《中国新教育风暴》(王宏甲著)

3、专业书籍:《中学历史教学参考》《大国崛起》

4、文学书籍:《平凡的世界》(路遥著)、《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著)、《毕淑敏自述人生》(毕淑敏著)、《生活的艺术》(林语堂)

5、学法教法指导书:《课程、教材、教法》(人教期刊)、《文摘周报》、《教师博览》等。

6、科普类书籍:《细节决定成败》(汪中求著)

四、读书时间安排:

1、个人自学阅读为主,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阅读,每天不少于一小时阅读,做好读书笔记,写好心得体会,及时认真进行教育教学反思,让阅读和写作成为自己的自觉行为,让阅读与写作成为有益的生活方式。

2、坚持积极参加各类培训活动,如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全员继续教育培训,认真听好每一次讲座,认真完成每一次作业,写好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认真参加学校组织的每一次培训和讲座,并做好记录,注重在培训中锻炼自己,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和个人素养,努力学习班级管理,课堂教学等先进理念,边学习,边实践,使理论联系实际落到实处。

3、读书活动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教育教学工作实践,紧紧围绕学生发展和学生需求这个中心,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学习教育理念,转变教育观念,总结教学经验,及时自我反思。

下载书香校园建设的实践与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书香校园建设的实践与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书香校园建设材料

    最 是 书 香 能 致 远近两年来,xxx县xxx学认真学习贯彻落实榆林市有关读书活动的要求,广泛宣传,精心筹划,周密安排积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组成了以校领导、教导处、大队部和图书室......

    建设书香校园

    建设书香校园,为学生成长构建一个理想的文化生态环境,进一步推进文明礼仪校园的建设,懂得爱护书籍,激发阅读热情,营造书香氛围,培养师生高尚的道德情操、高雅的审美情趣和深厚的人......

    书香校园建设

    书香校园建设 为了贯彻执行《广西壮族自治区义务教育学校常规管理规定》,海城区一积极开展书香校园的创建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学校领导班子十分重视,召开了专门的会议,并组......

    构建书香校园的实践和研究的研究报告范文

    ⨪⨪ “构建书香校园的实践和研究”课题 研 究 报 告 一、问题提出 (一)为师生构建一个理想的文化生态的需要。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就是“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发展”,要求学校不......

    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研究与实践(报告)

    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结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1.是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的要求。进入新世纪,以网络通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在社会的许多领域中......

    书香校园建设小结(精选合集)

    二(2)班书香校园建设计划一、指导思想以学校书香校园建设意见为指导思想,以建设学校文化为重点,以我校书香校园建设工作为目标,进一步加强书香校园建设,促进学校文化内涵发展。二......

    书香校园建设计划

    Xx小学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 书香校园建设计划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 书香校园是学校文化的集中显现,师生沉浸其中不仅能领略到文化的魅力,而且能感受到浓......

    书香校园建设方案

    书香校园建设方案本学期继续上学期的书香校园活动,引导师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让师生走进书香之中,与好书为友。点燃读书激情,营造书香校园,具体方案如下:一、营造”书香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