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让读写训练成为“书香班级”永恒的主旋律(模版)
单位:沭阳县广州路小学学科:小学语文姓名:何伟
让读写训练成为“书香班级”永恒的主旋律
【内容摘要】在书香班级的创建中,我们不仅要让让学生享受到阅读的快乐,同时也要把阅读所掌握的知识运用到习作中。
一、对阅读教学中的经典文章熟读成诵,强化语言积累。
二、对经典阅读材料进行仿写练习。
三、从阅读材料中挖掘写作素材。
四、对阅读材料的体裁变式进行写作练习。
五、阅读教学中结合课文多写随感。
六、开展丰富的课外阅读活动,以读促写。
【关键词】 仿写多写变式练习
【正文】鲁迅先生在《给赖少其》的信中说:“文章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多看多练习,此外并无心得与方法的。”写作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智力活动,它可以反映一个人知识范围大小,认识水平高低,思维品质优劣,写作能力高下。阅读能力是指学生阅读书本,接受文化熏陶,主动培养审美情趣,为作文大量储备知识的能力。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在阅读指导中,我们不仅要让让学生享受到阅读的快乐,同时也要把阅读所掌握的知识运用到习作中。让学生持之以恒、练笔不止,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在书香班级创建的过程中,尝试将读、写两者结合起来我经常以这样去做:
一、经典文章熟读成诵,强化语言积累
中国有句古话——“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生动形象地说出了阅读中熟读成诵对写作产生的深刻而有效的影响。毫无疑问,精彩文章的写作需要多种写作技巧的运用、丰厚的词汇以及写素材的积累。除了这些在写作中有意识地运用以外,无意识地应用已有的阅读积累和写作技巧也在成功写作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那些能够被无意识应 1
用的技巧和积累一定是已经被写作者熟练掌握了的。
要想达到熟练掌握的水平,熟读成诵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由于熟读成诵耗费的时间和精力比较大,因此,教师要对这类文章进行仔细甄选,并采取一定的奖励措施来激励学生。
二、对经典阅读材料进行仿写练习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是可资欣赏的美文,这些文章不仅语言优美,在选材、构思和立意等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可以成为学生练笔中模仿和借鉴的范文。
课文内容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古诗词、历代名篇等,专供背诵、赏析、传承。学生阅读这些经典,对作文、做人无疑有深远影响。另一类是现代脍炙人口的作品,这些作品更贴近现实、贴近生活,对学生有直接的指导意义。学生可以仿写,这是由效的练习手段,是练习写作的第一步。
在进行模仿练习时,教师要根据不同年级儿童的身心特点和知识储备情况,以及阅读材料的不同特点,进行练习和恰当的引导。比如,如果是小学低年级的儿童,这一阶段的孩子原有的知识储备量还很低,对文章的整体架构也基本没有什么把握,就可以从词汇的阅读和教学入手。在阅读教学中,遇到优美的词汇,在向学生解释完之后,就可以引导学生运用词汇进行造句练习,这可以看作是模仿的最初级水平。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学生逐渐获得了对文章整体架构的能力,这个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对优秀文章的结构和写作技巧进行模仿了。对经典文章的模仿练习,可以使学生将阅读学习中领悟到的写作知识及
时得到迁移,同时还降低了学生写作困难的难度,写起来更加轻松,为独立写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从阅读材料中挖掘写作素材
小学生写作时常遇到的问题就是没有材料可以写,而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所运用的教材都是经过仔细甄选的,主题深刻且内容丰富。教师可以对这些教材进行深入的挖掘,进而使阅读的素材变为练笔的内容。这样一方面可使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同时也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素材,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实践中可以采取以下策略: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 对文中省写的内容进行补写。在阅读材料中常会有一些带省略号的地方,这些地方可以成为补写练习最直接的来源。因为通常省略号的部分虽然被省略了,但是根据文中的前后内容基本是可以推断的,但是,具体情节是如何展开的仍有很大的想象余地。这样,学生在写作中既有一定的入手点,又不必完完全全地限制在固定的框架内,同时文章整体的架构和写作语言及风格都会在潜意识中对学生的写作产生一定的影响,为学生的写作练习带来积极的影响。其次,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缩写练习。缩写练习既可以帮助学生抓住文章的主旨和要点,同时又可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最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对阅读的文章进行续写。续写可以是对原有故事情节的进一步展开叙述,也可以是文章寓意的进一步点睛。
四、对阅读材料的体裁变式进行写作练习
同样的内容和主题,变换一下文章的题材进行表达,常常可以起到
变抽象为具体,变冗长为活泼的作用。这样既可以激起学生的兴趣,又可以成为学生练笔的好素材。具体操作中可以将诗词改为记叙文。诗词由于文体的要求,语言通常十分凝练,但是题旨却常常很深刻。通过让儿童将诗词改写为记叙文,一方面使儿童加深了对诗词的理解,另一方面也给儿童提供了一个初步练习写作深刻主题文章的机会。另外,还可以将故事情节生动的课文改写为课本剧。改变成课本要求学生对文章中各个人物的个性、语言特征等有深入的理解,因此它会促使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加工;同时课本剧的改变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艺术才能,锻炼儿童另一种文体的写作能力。
五、阅读教学中结合课文多写随感
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中课文很多与学生的生活、学习及思想成长密切联系。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自然会与之产生共鸣,这是很有价值的契机,教师应紧紧抓住这样的契机,指导学生随时写下一些随想。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和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如果能让学生们逐渐养成写随想的习惯,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会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六、开展丰富的课外阅读活动,以读促写
阅读是吸收,吸收越丰富,下笔才会越有神。写作材料的来源主要有三个途径:从生活中直接获取材料;从书籍中获取材料;从对直接材料和间接材料的分析研究中获取材料。儿童的生活经历是有限的,而且在人生的这一阶段,儿童对自己生活经历的观察和反思能力也才刚刚萌芽。因此,让阅读就成为儿童写作内容的主要来源就显得很重要。而且,虽然课堂阅读教学的阅读内容都很经典,阅读训练很集中,效果也比较显著,但是毕竟课堂的时间是很有限的,阅读的内容总是有限的。因此,开展丰富的课外阅读活动,拓宽学生的阅读面,增大训练量是很必要的。
在将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时,教师可以采取专题阅读和自由阅读相结合的形式,并要对学生给予适当的引导和指导。在专题阅读活动中,教师可以分不同的专题向学生推荐一些精品的阅读材料,或协助学生选定阅读内容,因为相比较学生和家长而言,教师对特定年龄阶段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更加熟悉,对相关的阅读内容也更加了解,教师可能比学生和家长更能鉴别出适合这个年龄段的经典阅读材料。但是专题阅读可能会对不同学生的个性有所忽视,因此专题活动最好与自由阅读活动相结合。
在自由阅读活动中,应当给学生适当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无论是专题阅读还是自由阅读,即使是在课外阅读中,也建议学生在阅读中能有详有略,对精读的文章可以要求做好摘记、批注、随想等等。为了激励学生的课外阅读,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进行评比和反馈。教师可以定期地进行一些评比活动,挑选一些优秀的读书摘记、读后感在班、校宣传栏中展示学生的阅读成果。
总之,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使阅读得到运用而提高。这一点无论是在一语还是二语的学习中都已经得到了共识。所以在书香班级创建中,教师应结合已有的经验和研究有意识地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以提高阅读和写作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参考文献:[1] 《阅读与儿童发展》 王文静 罗良 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01
第二篇:让朗读成为主旋律
让朗读成为主旋律
注重朗读能吸引学生主动融入阅读情境,感受语言的神奇、内容的丰富多彩、内蕴的意味绵长,与作者心灵相通,感悟美、体验美,得到爱的抚慰、情的熏陶。从而促进学生阅读意识,能力与品质充分发展。朗读一旦成为学生的快乐,那么,就一定能唤起学生对阅读的深爱,阅读就会成为他们无限的乐趣和不断的追求。因此朗读应成为低年级阅读课的主旋律。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把学生引入最优的朗读境界,有效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语感呢?下面就以《小鹰学飞》为例,介绍指导朗读培养语感的方法。
一、找提示语,选语感点。
[教例]:
师: 当小鹰飞到了大树的上面,它说了什么?
生:我已经会飞啦!
(出示句子:小鹰飞到了大树的上面,它高兴地喊起来:我已经会飞啦!)
师: 这是小鹰飞到的第一的高度,它可高兴了,禁不住喊起来--
生:(声音响亮)我已经会飞啦!
师: 嗯,喊出来了,再高兴些。
生:(高兴、满足地样子)我已经会飞啦!
师: 是的,多高兴呀,还挺得意呢!我们学着他的语气一起读一读。(学生齐读)
[评析]:课文中有些句子,特别是引用人物语言的句子,本身就提供了感情朗读的“提示”。所以,在指导学生感情朗读时,可引导他们找出并体会文中最能表情达意的词、句、段(即语感点),然后练读,这样就能读出一定的韵味,语感也得到了训练。这里学生根据“喊”与“高兴地”提示语,便知道小鹰的话应读得响亮开心,以表现小鹰的得意。
二、联系实际,迁移情感。
[教例]:
师:当小鹰飞到了大树的上面时认为自己已经会飞了,老鹰的看法有什么不同? 生:还不算会飞。
(出示句子:老鹰摇摇头说:“飞得只比大树高,还不算会飞。”)
师:平时妈妈对你说话时是怎么样的?
生:妈妈对我说话时声音很温柔。
生:妈妈对我说话时很亲切,带着微笑。
生:妈妈是和蔼可亲的。
师:说的真好,妈妈是温柔亲切和蔼可亲的,当一回妈妈对小鹰说说这句话。
(生自由练习)
生:(温柔)飞得只比大树高,还不算会飞。
师:猜猜妈妈说这话时心里是怎么想的?
生:飞得只比大树高对于我们鹰来说不算会飞。
生:我一定要把小鹰培养成飞行高手。让它在蓝天上自由飞翔。
师:是啊!妈妈对每位孩子都寄予了美好的希望,鹰妈妈也是如此。再来读读鹰妈妈的话。师:咱们一起来当一回妈妈。(学生齐读)(师生分角色朗读)
[评析]:注意从生活入手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量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贴近,学生兴趣越高。创设妈妈教育孩子的情景使内容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调动学生生活中的情感体验,营造了浓厚的生活氛围,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把学生与妈妈之间的生活经验转移到课文的朗读指导上来,朗读自然水到渠成。
三、探究学习、自读自导
[教例]:
师:瞧这只小鹰多刻苦,多勤奋呀。飞呀,飞呀,最后累得连呼吸都变急促了。(出示句子:现在„„我总算„„会飞了吧?)谁来读一读。
生:(读,很平淡)
师:在这个句子里边什么标点符号连用了两次?
生齐:省略号。
师:它把什么给省掉了?
生:它把小鹰的呼吸声给省掉了。
生:它把小鹰的喘气声给省掉了。
师:同学们把省掉的声音补进去,再读一读。
(生有感情地放声自由朗读)
师:(出示小鹰的三句话)请一位小朋友读这三句话,其他同学边听边想:小鹰有什么变化? 生:小鹰刚开始学飞行很骄傲,刚能飞到大树和大山的上面就大叫大嚷,炫耀自己的本领。生:小鹰能接受老鹰的教育,一次又一次地练习飞行,最后能飞得很高了。
生:小鹰听从老鹰的话,在不断进步。
生:小鹰开始很骄傲,可后来虚心了,刻苦练习飞行。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是的,老鹰一次次地向小鹰提出新的要求,是希望小鹰虚心学习,永不止步。
[评析]: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没有问题,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那么学习也就只能是表层和形式的。通过让学生发现和寻找省略号中省去的部分,让其补充到朗读中,使学生在通晓了课文内容之后又有针对性地进行了精讲和品析,有效指导了朗读培养了语感。朗续训练,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全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特别是低段学生,年龄小,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短,单调的阅读方法只会使学生读得口干舌燥,昏昏欲睡。要适当地创设情境,创设气氛让学生愿读、乐读、争着读。在教学中,应尽量避免单调枯燥的技术性指导,而是引导学生入境,入情,充分体会到课文的情感因素,并在动情的基础上,通过朗读表达出自己体会到的感情。使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不难做到,但是使学生达到有感情朗读则需要花费一些心思,讲一点教学艺术,不然低年级的学生对于那种反复多次重复性的训练是排斥和不接纳的。要合理运用各种方法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走进文中,入情入境,有感情地朗读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又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因此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如叶老所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驾驭文字。”许多语文课上,老师们都不约而同地反反复复抓朗读训练,通过朗读加深理解,感悟文章的思想,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使学生能独具慧眼地发现文本的内在价值。如我上《背影》一课时,文中的感情基调是什么?找出描写背影的句子仔细品读,体会作者的情感。文中有四处描写我的眼泪,每次流泪我都想到了什么?学生带着体会再读这段话,接着再读,再通过对比朗读,使学生更能体会朱自清的复杂心情,许多学生在读时都带着眼泪,进而理解深深的父子之情。又如在《安塞腰鼓》一课的教学中,我充分发挥朗读的作用,自己范读,并引导学生反复朗读。通过训练,学生的朗读有气势有感情,可谓声情并茂,极具感染力。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朗读中体味到了语言的魅力,领会了文章的写作意图和艺术特色,而且能够将自己的看法用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述出来,课堂效果非常好。再如我在教学文言文《童趣》一课时,反复强调要读出文言文的味道来,所以我除了范读,抽生读,还适时出示了趣味十足的小动画,让学生用课文给画面配音,使初次接触古文的学生读得摇头晃脑、韵味十足。听学生有滋有味的朗读,看他们摇头晃脑的情形,怎能不叫人拍手称快呢?在教《为学》、《五柳先生传》等文言文时,针对不同的要求,安排了这样几个环节:先是读准字音和句读,再是读出轻重和语气,三是读出一点文言文的味道,再分角色读出人物的情感和态度,最后是研究性阅读,在读中发现问题。一共读七遍,在读中品味,在读中理解,在读中质疑,在读中探究。在这个过程中,我努力发挥自己应尽的作用,或是指导,或是评点,或是示范,或是领读。学生熟读以后,教师要指导学生背诵。为了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我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示范诵读。或是我在课上给学生们配乐朗诵,或是让一些有朗读特长的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或是用电教手段给学生播放名家的朗诵名品。总之,以优美的旋律感染学生,以悦耳的声音打动学生,以动人的感情激励学生,使他们跃跃欲试,急于参与,急于体验,急于模仿,达到了我让学生“想读”的目的。二是用形式多样的评价来激励学生朗读。有朗读还要有听众,新课程改变了过去学生成绩单纯由教师评价的模式,改由教师、家长、学生本人和同学等多方评价。除教师评价外,我还设计了多种多样的诵读评价方式。比如:
读给家长听。要求学生把一个自己喜爱的作品按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标准读给家长听,请家长给学生的朗读按每项1分的标准打分。这个做法使许多学生为了取得家长的好评,在课下练了又练,然后郑重其事地在家中和自己的父母进行交流,不但锻炼了能力,而且增进了与父母的感情。
两人互评。在诵读课上,以前后座的两个学生为单位互评。每人都有一张评价表,记录的是对方的朗读成绩,评价标准与以前一样,总分3分,读错一字、有停顿或不流利分别扣0.1,严格要求读出语气的轻重缓急、语调的抑扬顿挫、感情的丰富饱满。学生两人互读,读完互评。这样不但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学生们都很投入专心。他们积极地练,热情地读,认真地评。朗读水平不断提高。以小组为单位比赛。依然是六人小组,每组一个负责人,负责组织和算分。就像电视台的“歌手大奖赛”一样,每个小组成员都是评委。每人发一张评分卡,当一个成员朗读完毕,其他同学开始打分并依次出示所评成绩。负责人去掉一个最高分,再去掉一个最低分,求出这个同学的最后得分,最后评出本组前三名,由老师发给纪念品。这种评价方式对学生们来说非常新颖,他们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赛场上热闹非凡但井然有序。学生们积极参与,许多以前想读而不敢读的学生声情并茂,朗读得十分出色,“诞生”了许多老师以前没发现的朗读苗子。爱读的读得更好,不敢读的也急于表现,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用评价来激励学生,能使他们更喜爱朗诵,喜爱文学,品味语言,陶冶情操,对帮助老师进行诵读课及其他方面的教学也有不小的帮助。
采取多种形式的读如:默读、朗读,慢读、快读,单读、齐读,多人串读、学生或师生交替读、分角色读,根据文本和课堂的需要,进行多样化、有层次、有针对性的反复朗读指导更是提高课堂效率的行之有效的途径。
在语文教学中,读和写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阅读教学无疑兼具指导写作的任务。从课文入手,大量阅读,勤写勤练,让学生通过学习语文来体会语言的神韵,在发展语言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就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读写素质的提高,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毫无疑问,阅读教学的另一大任务就是要读写结合、训练到位,通过日常教学中的点滴积累,为学生日后的表达和写作搭桥铺路。如我在教学《背影》,出示句子:
“,仿写:例:父爱是送别时父亲爬月台买橘子的背影,让我倍觉感动。父爱是,给学生填空并朗读,又如上《故乡》一课时,让学生填写句子:“当闰土在的时候,我在。”这样不但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读懂了作者的心,还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朗读不仅是一项活动,更是一门艺术,是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有其重要的作用。《语文课程标准》将“朗读”作为一项培养学生能力的任务,要求教师对学生加强训练并要“注意加强对学生平日诵读的评价”,可见朗读是何等的重要。因此,我们必须对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的范读以及对学生朗读的指导与训练给予高度的重视,一定要认真对待,并要努力提高朗读的艺术水平,使语文课的特点真正得以体现,使学生在朗读中逐步形成良好的语感,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第三篇:让书香成为班级的味道
让书香成为班级的味道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本学期,我班在继续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同时,自去年上半年,我就带领学生进行海量阅读。我极力给学生营造喜读书,爱读书,乐读书的班级环境,让学生有更多时间沐浴书香,享受阅读带来的幸福和快乐,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首先,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读书氛围。在教室南墙“每周格言”板块摘录有关读书的格言、警句、诗词等,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使学生能清醒地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其次,给学生提供课外阅读的时间。每天上午七点半,学生陆陆续续来到学校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晨读(小声朗读),内容不限,如课本、美文诵读、课外书等。晨读二十分钟后,学生全部到齐,诵读领管员负责经典诵读十分钟,这样,学生们在书香中开启了新的一天。下午上课前依然按照上午的方法进行(小声朗读改为默读),晚上学生回家后也可继续阅读,但必须写出不少于一百字的阅读笔记,摘抄优美句子、词语,谈体会等均可。学生们在“晨诵、午读、暮省”的读书模式下,读书兴趣得到了提高,读写能力得到了提升。其三,给学生推荐书目和阅读方法的指导。适合学生年龄和心理成长的书,才能让他们感兴趣,也才能真正滋养他们的精神。高年级学生不再仅限于童话故事的阅读,他们的阅读范围逐渐扩大。我向学生推荐的书目:杨红樱《马小跳》系列,感悟系列(父母、朋友、自然等),文史系列(上下五千年、三十六计、少儿版西游记、水浒传等)。利用校讯通向家长倡导“亲子共读”的理念,每月至少给孩子购买一本课外书。如果给孩子一本书,让他们自由地阅读,相信他们会有收获,但是我相信他们的收获肯定不会很多。因为没有运用阅读方法进行的阅读是“盲目阅读”。如果有了正确的阅读方法进行指导,那么阅读的效率会得到很大的提高。我教给学生的方法有:摘录优美词句、边读边批注、概括主要内容、写读后感、仿写、续写等。每周一节的师生“聊书”也是不可缺少的。在“聊书”课上,学生心得相互交流,师生思想相互碰撞,学生们兴味盎然、畅所欲言,在交流中都有所收获。其四,做好组织比赛和评比。开展“读书摘录展览会”、“读书心得交流会”、“美文朗读赛”等活动,每月评出“阅读小标兵”,每学期评出“阅读之星”,既给学生提供施展才能的机会,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阅读的热情。在海量阅读理念的指导下,我班学生的阅读兴趣浓,阅读面广,同时也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培养了健康向上的阅读品位,课内的语文学习兴趣更浓厚,学习成绩自然而然也大幅度地提高。“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相信我班的书香气氛一定能书香四溢、花开满地!
第四篇:让清风正气成为主旋律(演讲稿)
让清风正气成为主旋律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朋友们:
大家好!我来自市考管中心,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让清风正气成为主旋律。
古人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句话在历史的河流中跌宕流传,带给世人多少警示,直到今天依然散发着理性的光芒。一个人要想少走弯路、少干错事、少留遗憾,就必须找到合适的参照物,不断认识和纠正自身存在的缺点,面对别人的批评意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从而成为一名作人坦坦荡荡、做事光明磊落的人。
人们常说教育招生考试事业是“绿洲”和“净土”,是社会公平的砝码,是教育公平的根基。然而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转型深化,一些不法分子蠢蠢欲动,利用各种手段拉拢腐蚀,以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他们所挑战的,正是社会公平;他们所践踏的,正是招生尊严;他们所觊觎的,正是规则以外的权益。作为一名招生考试工作者,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自觉抵制社会不正之风的侵蚀和诱惑,远离“黑中介”,不当“糊涂人”,人人都做反腐倡廉的典范。要以崇高的职业理想,构筑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火墙”,让招生这块“绿洲”四季如春,让考试这块“净土”纤尘不染。
自古以来,廉洁奉公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古人为我们提供了鲜活的正反典型。包拯、海瑞、于成龙,他们铁面无私,忠贞不渝,留芳千古;贾似道、严嵩、和珅,他们以权谋私,祸国殃民,遗臭万年。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党风廉政,涌现出数不胜数的人民公仆。焦裕禄、孔繁森、牛玉儒,他们俯首为民,两袖清风,万民景仰;王宝森、成克杰、胡长清,他们贪污腐化,中饱私囊,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作为一名招生考试工作者,我们不可能干出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但我们务必做到违反原则的话不说,破坏制度的事不做,把廉洁奉公作为第一追求,自始至终保持高风亮节,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干事,用一生书写大写的“人”字。
胡锦涛总书记在建党90周年大会上明确指出:“90年来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相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胡总书记的讲话可谓语重心长、振聋发聩,值得每一位党员干部深思。作为考试管理部门,清正廉明更是一种责任、一种义务、一种操守。当前,招生考试工作面临诸多挑战,2012年第一考——研究生招生考试发生试题泄露事件,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公安部门虽然顺利侦破案件,但造成的负面影响经久难消。也正因为如此,教育部将2012年作为“教育考试安全年”,今年的高考被称为“史上最严高考”。但即使在如此高压态势下,针对高考的违法犯罪行为并未消声匿迹。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自觉担当“卫士”,时刻保持警惕,拒腐蚀,永不沾,用党风擦亮眼睛,用正气挺起胸膛,用铁肩挑起沉甸甸的嘱托。
也许有人会说,我只是教育系统的一员小兵,与历史上的“大贪”、“大廉”八竿子打不着,自己的行为与“党风”、“政风”影响不大,没有必要那么郑重其事、大张旗鼓。孰不知“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小错不改,必累大祸,在小的事情上不注意,就有可能一步步滑向贪腐的泥淖。著名作家柳青曾说过:“人生的道路很漫长,但关键处往往只有几步。走不好会影响你人生的一个阶段,甚至会影响你的整个人生!”因此,我们千万不能抱侥幸心理,要始终做到自警、自省、自律、自尊,心存坦坦荡荡的浩然正气,抵制各种不正之风的诱惑,以一生的努力成就清廉人生,为全市教育招生事业贡献青春和力量。
古诗云: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我们要像那洁白的石灰一样,让“清白”成为标签。朋友们,让清风正气成为主旋律,这正是我们发自内心的声音,更是我们矢志不渝的追求,让我们为此而努力奋斗吧!
我的演讲结束,谢谢大家。
第五篇:演讲稿《让“蜕变”成为永恒》
演讲稿《让“蜕变”成为永恒》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我叫马存超,来自新泰市岳家庄乡东邱联小的一名普普通通的语文教师。今天,我很高兴能够站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演讲的快乐。我演讲的题目是《让“蜕变”成为永恒》。
五月的春风情深意暖,五月的花海流溢飘香,喝着春潮,伴着夏韵,在花海灿烂夺目的季节里,我们即将迎来“五四”青年节。弹指一挥间,今天,我们的祖国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让“醒狮”敢于怒吼的责任,已经落到我们肩上,擎着“五四”的火炬,作为年轻教师的我,在一次次的“蜕变”着。
1997年7月1日,对于我们中国人民来说是一个刻骨铭心的日子——香港回来了!从1842年割让香港到1997年香港回归,145年的沧桑见证了中国从衰败到复兴的历史。这一天对于马存超来说,是他梦想的开始。他即将经历他人生的第一次“蜕变”,原先 的“老马”变成了今天的“小马”。因为在新泰师范求学的时候,同学们都叫他“老马”,可能是因为他人高马大的,干活不知疲倦,也可能是因为他不善言谈,只知埋头苦干吧,“老马”这个朴实而又光荣的称号跟了他三年。这一天,他成为了一名人名教师,来到了岳家庄乡第二初级中学,同学们亲切的喊他“小马”。初为人师的他谨记着陈校长开会时经常说的一句话:我们都是本乡本土的,好好教,不能误人子弟。他勤勤恳恳的工作着,用他的热情和激情实践着他的梦想。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先后被评为乡优秀教师、十佳教师、新泰市优秀班主任、新泰市教学新星等荣誉称号。一个个光环并没有把“小马”套住,他下意识的感觉到,他即将迎来新的“蜕变”。
在2004年9月,他迎来了他人生中的第六位校长李长录。李校长语重心长的说:“改行吧,我看你教语文行。讲个优质课多好啊!”一句话敞开了“小马”那颗懵懂的心,从此,他踏上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研究”之路。一次次的登台,一次次的修改,一次次的再登台,似乎让“小马”成熟了许多。有的说:你讲课很有激情;有的说:你讲课很有条理等等。终于在2005年4月,他参加了新泰市小学语文优质课比赛,他执教的是《荷花》一课,获得了一等奖。乡教研室的王主任夸他是个“人才”。朋友们,有人开始赏识“小马”了,这难道不是一次“蜕变”吗?
从那以后,学校里公开课有他,乡里示范课有他,市里视导课有他,“小马”在课堂教学方面是一路驰骋,犹如小鸟飞向天空一般。正当他品尝着金秋的硕果的时候,2011年10月的一节课《称赞》,让他从光明走向了黑暗,又从黑暗走向了光明。《称赞》让他真正懂得,人生不光有“称赞”,还有“批评”。他又一次走在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研究”的道路上。一路走来,“小马”研习了许多教育理论书籍,一路走来,“小马”向同行、向领导学习了许多,一路走来饱受了风霜雨雪。“小马”谨记着一句话“风雨之后是彩虹”。2012年的曙光总是那么灿烂,2012年的十月总是那么辉煌,“蜕变重生”后的“小马”承载着乡各级领导的殷切希望,满怀这信心,高唱这《雨花石》,步入了新泰市向阳小学的大门。他并没有来得及和学生互动,一首《雨花石》成功的导入了新课《搭石》。“挥挥洒洒,淋漓尽致”,“小马”展现了他独特的风采。课后,新泰教研室的李主任笑了。这一次,他又获得了一等奖。而且还要代表新泰参加泰安市的小学语文优质课比赛。他简直是太兴奋了,他又在享受着“蜕变”的快乐。从定课到练课,从变课倒抽课,从在定课到在练课,李主任的每一次悉心指导,“小马”都谨记在心。
2013年春的雨露是那么甘甜,2013年春的风儿是那么柔和,2013春的阳光是那么明媚,带着这一切的美好,“小马”在泰安市大白峪小学用他那男人的特有的细腻完成了《触摸春天》一课,也就是这一课让他真正触摸到了春天的温暖。在二十五名参赛教师中,他以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获得了一等奖。泰安市教研室的刘旭主任给他打了98分,是二十五名参赛教师中的最高分。各位领导,老师们,人生中没有满分,但他坚信有99分,他想着让“蜕变”成为永恒。
“课堂教学研究”让“小马”一次次地“蜕变”着。他并没有放弃他的追求,网络研修让他继续着他的梦想。在2013年8月,山东省教师教育网公开招募“国培计划”(2013)——示范性远程培训:网络研修整合培训项目专家志愿者。近600名教师踊跃报名,经过专家们的层层遴选,“小马”第一次成为了一名专家志愿者。“弘扬无私精神,践行志愿服务”又一次让他“蜕变”。
各位领导,老师们,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成绩只能代表过去,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扬起风帆,让“蜕变”成为永恒!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