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角度阅读指导

时间:2019-05-13 23:51: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多角度阅读指导》,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多角度阅读指导》。

第一篇:多角度阅读指导

多角度阅读指导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于阅读教学,“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阅读”,对于写作,则要求“多角度的观察生活”。而在“综合性学习”中,则提出“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样化的探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含有同样的内容。对于阅读,要求“学习多角度、多层次的阅读”,“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对于写作,则要求“学会多角度的观察生活”。

角度观察问题的重要性。所谓“多角度”究竟意味着什么?怎样才算是“多角度”?由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的《〈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一书,本应该对此作出正确解释,然而在“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一节中,竟然没有一句相应的回答,不知是忽略了还是同“有创意”的阅读混为一谈?对于什么是“多角度”的观察,苏轼的《题西林壁》可说是作了恰当而又形象的回答:“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个“各不同”就是观察者所处位置和角度“各不同”。鲁迅在《〈绛洞花主〉小引》中这样说过:“《红楼梦》是中国许多人所知道,至少,是知道这名目的书。谁是作者和读者姑且勿论,但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密事...”显然是由于读者的社会身份和立场而形成的不同“眼光”。

一、阅读顺序的多角度

1.循序阅读

所谓循序阅读,就是按文章的叙述顺序沿着作者的思路去读。阅读时,可以把课文分为几个部分,然后一部分一部分深入地阅读。每篇课文都可以用循序阅读的方法。

2.变序阅读

所谓变序阅读,就是不按课文的叙述顺序,而是先抓住文章结尾或文中的重点部分,如对重点段、过渡句的阅读理解,然后在其牵动下,理解全篇。变序阅读,从重点的地方突破,有利于培养思维的变通性和深刻性,也有得利于提高阅读效率。如《赵州桥》一文的教学,可以先抓住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这一过渡句,然后分别找出写“坚固”和“美观”的部分加以领会。

3.以点带面

所谓以点带面,就是抓住文中可以领起全文的关键词句,把全文的主要内容串起来,把文章的主要思想抓住。如《桃花心木》一文,通读全文后,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哪个词语最重要?找到“不确定”这个词语以后,再启发学生去思考:课文写了哪两个方面的“不确定”?应该怎么做?

二、阅读方法的多角度

1.朗读涵咏

所谓朗读涵咏,就是动情朗读和揣摩体味。朗读,能得语言的声韵之味、情趣之味;揣摩,能得语言的思辨之味,体会到语言的表达之美。如《向往奥运》一文激情飞扬,应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作者发自内心的民族自豪感和对奥运精神的向往。此文又具高超的语言表达技巧,应引导学生很好地揣摩体会。如“这一天终于到来了”是一句很平常的话,作者却用它在篇末独立成段,戛然而止。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可以这样引导学生思考:这一天指的是哪一天?为什么用上“终于”这个词?通过对课文的揣摩,使学生认识到,我国申奥成功的不容易,当这一天终于到来时,作者再也抑制不住澎湃的激情。

2.疑问思辨

疑问思辨,就是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首先是从疑入手。其次是带疑读书,要带着问题认真读书,寻找答案。敢于质疑、善于质疑,是真正阅读的开始,也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前提。

3.比较阅读

比较阅读,可以是同一篇文章中的遣词造句的比较、思想内容的比较,也可以是同别的文章在内容上、形式上的比较。如,《荔枝》的结尾句是“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可以让学生想想去掉这句话和保留这句话,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同。又如,细节描写是这篇课文在表达上的另一个显著特点。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细节描写的作用,可以把课文中描写母亲吃荔枝的一段话同概括语段(后面的一段话由教师设计)加以比较。

4.表达阅读

表达阅读包括口头表达阅读和书面表达阅读。二者均可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

口头表达可以是复述,可以是模拟导游、模拟采访,也可以是模拟辩论。书面表达可以是缩写,可以是扩写,可以是续写,可以是仿写,也可以是写读后感、导游词、采访记,还可以是小剧本等等。

三、阅读角色的多角度

在对话的过程中,可以进行角色的换位,或把别人当别人、或把别人当自己、或把自己当别人、或把自己当自己。

1.把别人当别人

所谓把别人当别人,就是在阅读的时候,尽量不带个人的主观色彩,尽可能客观地理解文本的原意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如阅读一篇文章,先通读全文,了解大意;再一部分一部分地读,了解每一部分的意思;最后把各部分的意思连起来想一想,文章究竟要表达什么思想。

2.把别人当自己

把别人当自己,就是在阅读的时候,要把自己摆进去,想像文中的一个角色(或作者)就是自己,会怎么想、怎么做、有什么感受等。如《小抄写员》,读的时候把自己摆进去:假如我是这位小抄写员,蒙受那么多的委屈,还能坚持下去吗?

3.把自己当别人

把自己当别人,就是在阅读的时候,把自己当成作者,根据作者的描述,和作者一起去感受,去体验。如《荷花》一文,可以想像自己就是池塘里的一条鱼,小荷上的一只蜻蜓,想像看到的景象。把自己当做作者或文中的一个角色,凭借文字描述去体会,有助于入境入情,提高对语言的感受力。

4.把自己当自己

把自己当自己,就是保持自己的本色,假想在文章所描写的情境中,自己会怎么想怎么做,唤醒主体意识、个性意识。如《登山》一文,可以 “ 假如和列宁一起去登山,你会怎么做 ” 为题,让学生谈谈学习体会。

提出多角度观察、思考问题比提出分层次地思考问题还要重要。它是新新课程标准的精华内容之一,其意义非同一般。它可导致从单一文化向多元化文化发展;它可引导人们从简单的思维活动走向复杂的思维活动。在我们国家,它有冲破历史传统的破天荒意义。

从不同的角度寻求问题如此重要,却又十分困难。这有其历史的客观原因,又有个人的主观原因。然而也正是由于要做到很困难,所以才能成为教育的课题,才能成为语文科教育要承担起的任务。

从作品的题材、体裁、结构、语言等不同方面着眼,算不算不同角度?应该算。但大家早已是这么做的,“标准”提倡不同角度必不会指这些。

随着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可能不断形成看问题的新角度。这里只能是例举性质。

一、转换读者的社会地位(立场)形成多角度

可以从作者、编者、教育者和社会人士的角度去认识同一事物,还可以让作品中的人物从各自的立场去看同一事物。比如:

1、指导学生阅读《鸿门宴》,就不妨引导学生分别从刘邦、项羽、张良和范增各自的角度去看这同一事件。

2、同样的,学生看过一部影视作品,除要求学生从观众的角度抒发感想外,还可引导学生分别从导演、演员、评论家乃至影视作品经营者的角度评论它。

二、转换学科形成多角度

义务教育语文“课标”的理念之一:“应拓展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意跨学科的学习。”普通高

中语文“课标”在“应用拓展”部分,也表述了同样的理念:“注意跨领域学习,拓宽语文学习范围。”比如:

1、如下一组四篇文章提供了比较好的例证。它们分别是:《在美学层面上的〈荷塘月色〉》、《在价值层面上的〈荷塘月色〉》、《在意识层面上的〈荷塘月色〉》、《在结构层面上的〈荷塘月色〉》等。这来自四个方面的视角,就不仅会扩展学生的感受和理解面,也会给学生一种思维方法的启示。

2、阅读《过秦论》,可以有论文、韵文、历史等不同的认识角度。

3、阅读富有格律和立体感的古典诗词,就可以有诗词、音乐、绘画等不同的欣赏角度。

三、转换时空形成多度角度

时间和空间是一切物质存在的形式,因此,任何课文也就都体现出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而随着时间或空间的转换,也就呈现出不同的视角。记叙文特别的文学作品都会体现出时间的顺序性和持续性,因而可以依据时间的变换而导致观察的多角度,说明文和书写景物的文章都会体现出空间的广延性和伸展性,因而随着空间位置的变化而导致不同的视角。当然引起思考的不同角度应该是也还在文字里面的富有价值的时空角度。比如转换时间,利于形成写作的多角度。

1、阅读《内蒙仿古》就可以从古代和现代两个角度表明对长城或民族关系的不同认识,以及从散文、历史、地理、建筑和民俗等诸多角度来认识。

2、转换空间视角则可更多的适应于写作。比如观察同一景物,可引导学生站在不同的空间位置,以获得不同的视觉效果。

四、设置假定问题形成多角度

假定性思考是逻辑思维的重要方式之一,可以至少产生一个新视角,在教学和研究中都不可少。假设性思考往往以既有的事实为基础,进行种种设想。文学作品的阅读指导包括议论文的阅读指导,都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从另一角度进行思考,导致得出另一结论。我们应充分利用语文科具备的条件,进行假设性问题的多角度思考。这类问题的表现形式可以是:假如某一事件的进程发生了某种变化,其结果将会如何,以及假如向课文内容相反的方向思考又会怎样

1、指导阅读《鸿门宴》,就不妨假设“如果项羽听了范增的话,那么后来的历史又将会是怎样”的问题。

2、指导学生学习《愚公移山》可让学生设想:假如不考虑“移山”而是考虑“搬家”如何?

第二篇:话题作文多角度立意指导三则

话题作文多角度立意指导三则

浙江省温州中学 郑可菜

325014

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如果要给“英雄”下一个明确的定义,那么一百个人可能有一百个不同的答案。各式各样的答案便构成形形色色的英雄观。

欧美影片的英雄是神秘的,强大而不可战胜的。他们往往可以在最后一刻化险为夷,成为孤胆英雄。而中国武侠小说中的英雄侠肝义胆、除强扶弱,最后总成就一世美名。

请你以“英雄”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自拟题目,文体不拘。[思维点拨]

思考一:中国是一个崇尚英雄不乏英雄的国家,秦皇汉武将相文治豪杰武功„„他们或用自己的力量,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或诠释着个人对国家、社会应该担当起的责任;或用自己的生命,解读人与人之间应有的情感,带给人们感人至深的心灵冲击。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个解不开的英雄情结。可由自己认同敬仰的英雄人物的具体事迹挖掘其精神实质内涵,并兼及其它类似的人、事,使文章有纵有深,有厚重感。进而阐发“英雄”所蕴含的深层内涵,表现积极的价值取向。

思考二:由所示的材料探究中西英雄观不同的成因、文化背景。现实的英雄永远没有那些欧美匪夷所思的能力,可以说是人的自负、欲望、以及对自然的挑战精神创造了欧美的英雄。中国武侠故事中侠士的成长也具有十分戏剧性:遇到高人或得一秘笈,练就一身无下无敌的好功夫。传奇色彩的英雄人物寄寓了人们美好理想。武侠式的英雄根本特点是除强扶弱,“弱”者不“自扶”而须别人“扶”,也许这在一定程度体现了弱者对强者的依赖和弱者在压迫下失去血性,人们把要完成的希望寄托在英雄身上,可见普遍的投机心理,可见人性。

思考三:这是一个英雄泛滥的时代,举目皆是“××感动人物”“十大杰出人物”“全国百强××能手”,“英雄”成为各媒体最频繁使用的词汇,英雄的名号,总是被轻易地频繁地拿出来使用。铅华洗尽,繁华落去,我们得思考这个喧嚣浮躁的时代,英雄意味着什么?英雄不“英雄”!古代英雄因为年代的久远,身影日趋遥远;因为过于崇高的英雄情结,使他们在我们的心中日渐模糊,成了只可遥望而不可接近的神。我们在站着看英雄,平视英雄,让英雄走下“神坛”来重新审视。

思考四:司马迁不以成败论而秉笔直书的英雄观多少给我们一些启示,他以人格的魅力作为抑扬的标准,对成者王败者的传统观念一次深刻颠覆,司马迁赋予了项羽种种的悲剧风格,竭力表现其个人的人格力量。“我”的英雄观体现个体的价值观,要对胜利者出风头者多一点分析,对失败者默默无闻者多一分思考,行狭仗义是英雄,易水寒的壮士是英雄,拔剑长啸是英雄,那些没有豪言壮语、没有建功立业的人呢?他们的恬淡平凡、质朴无华,他们救人于水火,帮人于无名,在某种意义上是否也能称英雄呢?“战胜自我是英雄”、“平凡的英雄”、“人人都是英雄”等都是不错的立意。

思考五:对于英雄,“我们为什么会仰视?”那是因为我们做得太少,因为见死不救是正常见义勇为是超常,因为我们远离了正义、勇敢,只有遥望别人以 此来保全自己,我们要反省自己,可悲的正是“不为”而非“不能”。

思考六:《杂文选刊》刊登了一篇名为《英雄当死》的文章,提到两位实打实的英雄,他们衣食无着甚至靠讨饭度过余生,面对窘境,他们“立在大堤上,英雄泪双行”„„让人触目惊心:英雄难道不能活着的,还活着就不是英雄吗?果真“英雄当死”吗?给人当头一棒:我们如何对待英雄如何学英雄?除了清明扫墓祭奠英雄之外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在给英雄送上鲜花与掌声和崇敬的目光之外,我们还要为英雄献上什么?我们要做些什么?

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百事孝为先”,中国是讲“孝”的国家,有王祥“卧冰求鲤” 的《二十四孝图》,因而有人说“孝”是我国传统美德,是先辈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要继承与发扬;也有人说“孝”是封建渣滓,现代社会就应主张一种平等的人际关系,“孝”的意义有了新的诠释;也有人传统的观念早已与竞争激烈现实的社会格格不入,唯有用心经营事业,事业成功是对父母的最好回报。

请以“孝”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题目自拟。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思维点拨] 思考一: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一个被追问了千年的问题。父母的爱像一条潜伏在海洋最深处的一股暖流,无声息地永恒流动。生于世,长于世,生命源于父母。养育之恩,须用终生来回报。“夫孝,德之本也”孝敬父母,是天经地义的美德,是人类最原始最本能的情感,是一个人善心、爱心和良心形成的基础情感,也是今后各种品德形成的基本前提。余秋雨说“一个缺失思想道德的国家就如野兽。”从“扬”的角度来立意。思考二:

《卧冰求鲤》的莽撞,《母埋儿》《尝粪心忧》荒唐,惟父母之命是从,明知错误仍非常虔诚顺从或坚决执行的不必要的行孝等种种的“愚孝”行为,应当摒弃。现代社会应该主张朋友式的平等对话理解尊重的父子母女关系,可从“弃”的角度来谈“尽孝”。思考三:

老龄社会,出现众多空巢老人渴望“精神赡养”的社会问题,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出版的《倾听中国》中《白发的期盼》一文,不但真实地展现了被年轻人忽视的现实陈红演唱《常回家看看》呼唤亲情回归,唱出人们对真情的企盼和渴望,呼唤人性在商业化日益发展的今天回归劝诫忙碌奔波的人们不要忘记操劳一生的父母。思考四:

现今社会有种种“变味的孝”,许多人为了装点门面,为了亲戚朋友面前捞个“孝子”的好名声而做尽表面文章。也经常出现子女因继承房屋、财产等问题与父母闹翻的情形,甚而个别子女希望父母早些闭眼,以早日圆他们的财产之梦。类似的丑行不断见诸报端„„呼唤用“温暖的心”尽孝,用精神来赡养。针对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人性淡漠和漠视亲情等一些社会性的问题出发,从针砭时弊的角 度来切入话题。

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元宵节的汤圆遥见灯会的热闹,清明节坟前祭拜寄托对亲人的思念,中秋节的明月见证团团圆圆的浓厚亲情,七月七因鹊桥相会流传千古……这些都包含很深的民族底蕴,体现了中国独有的文化理念。

而今,中国人春节串门拜年的风俗日淡,剩下的就是喝酒搓麻了。中秋节只剩短信问候了,各类节日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反倒是圣诞节越来越红火,遍地都是圣诞快乐,情人节满大街都是玫瑰和“我爱你”,母亲节、万圣节,各类节日纷纷登场。

针对这一现状,你有什么看法?请以“过节”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题目自拟。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思维点拨]

思考一:传统节日是一个民族的特色,是一个民族最有凝聚力文化表征,端午节被韩国申遗的痛楚依然在郁积在胸,如果我们的中华民族连这些都淡漠了,我们拿什么面对世界?是黄皮肤,还是强势英语之下几无立足之地的汉语?立意为必须重振传统节日,守护民族的根。

思考二:话题涉及的范围很大,材料提供得也很多,落笔时要找到一个小的切入点,不能将材料所提及的所有节日都一一提及,可就一个节日切入话题。台湾作家龙应台《全球化了,我在哪里》一文有言“全球化跟国际化这样子排山倒海而来的时候,它对我们最大的挑战可能是,你到底找不找得到那一个铁轨跟铁轨衔接的地方。”思考外来节日的红火的实质是全球化的前提下文化入侵,这是一种必然。因而文章可以思考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这种无形的文化入侵,是欢迎,还是抗拒?我们大可以对外国节日实行“拿来主义”。思考三:写这个话题要从深处挖掘对话题的个性化认识与体验。北大教授孔庆东《圣诞与荒诞》一针见血指出,“过节,应该是一种精神的洗礼,灵魂的检阅。而在中国,节的本质意义大都被消解、遗忘或者扭曲了。”大多数的节日都变成了“饮食节”。中国传统节日一言以蔽之:“吃”——春节吃分岁洒、吃新年酒,元宵节吃汤圆,端午节吃粽子,中秋吃月饼,重阳吃重阳糕„„“人散后,天如水”(丰子恺),繁华落尽,谁还会摸着肚皮关注精神?关注传统?要使得传统节日能够发展传承,或许是改变自己的传统节日的陈旧形式来迎合大众口味,提升到精神层次。

思考四:外国节日在中国的红火不过是商家促销、赢利之下的“造势”,是表象,是假象,有的人是冲着“折价”“清仓”去赶趟儿,有的人是在繁忙快节奏里的生活里借“节日”来找乐子,但传统节日不同,它根植于骨髓、烙于心间,自有一份凝重感,国人大可不必为此大呼小叫传统节日之岌岌可危。

思考五:中国人向来含蓄、内敛,不善于表达情感。外国节日的到来,让我们在母亲节、父亲节、感恩节终于对父母、师长说声“谢谢”、说声“你辛苦了,我爱你”,让我们懂得表达、懂得感恩,这是文化融合之下莫大的进步。

第三篇:多角度观察

多角度观察

蚌湖小学

陈侃

在我读书时,作文一直是最令我头疼的事情了,每次语文考试和作文课时,我总会因为无话可写而烦恼,而现在,我的学生也面临着与当时的我一样的问题。每次我布置作文,班里总会一片唉声叹气。同学们都抱怨无话可说,不知道该怎么写。而今天听了郑国民教授的《语文课题标准解读》,我听到了“多角度”这三个字,也知道了“多角度阅读”这个词。郑教授在讲座中提到关于写作的问题,并分析了原因,提出了“多角度观察”这个写作方法。的确如教授所说,写作文时无法可写,也往往有这些尴尬情况。同学们肚中缺少作文的材料,而当读到一篇好的作文的时候,却发现别人写的人和事自己身边也有发生。可却不知道为什么别人看到了,而自己却没有看到。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是自己没有认真观察。对于我们来说,不是缺少好的素材,而是缺少发现,缺少观察能力。所以要写好作文,第一要学会观察,学会在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发现作文的材料,并要学会多角度观察。

多角度的观察,离不开习惯和认真。观察时要做到细致入微,才会真正察有所获。例如,英国的医生约瑟夫·贝尔一次给病人看病,遇到一个有个腰疼的病人,那人一言未发,贝尔医生就说出了他的病因和职业:“您是腰疼吧?如果继续拉砖,您就会疼得更厉害。”这个泥瓦匠目瞪口呆。他哪里知道,医生一见他那双手就知道了他的职业。写作文也需要像贝尔医生那样善于观察的眼睛,观察地越细致,越深刻,写出的作文就愈生动逼真。

同时,多角度观察,从字面意思来看,就是要我们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进行观察。在我们生活当中,观察事物课从方面出发。例如四年级的单元作文,是要求同学们写一篇观察植物的作文,我要求学生写时,提出建议,让学生可以从植物的多个方面出发来写,例如:植物的外形特征、植物的物种、植物的作用等几个方面写。其次,也建议学生可从不同时间上写植物的外形特征变化等。总之,就是要求学生用多角度的眼光去观察事物,再从它们的各个方面入手写作文。

多角度写作不仅可以让学生们有话可写,让他们学会仔细观察,也会提高他们看问题的能力,因为如果他们将来走出社会,去接触形形色色的人,至少会能更好的分清一个人的真实面目,看人看事都会更加透彻。所以,多角度观察室很有必要的,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教会学生多角度观察人、物!

第四篇:多角度浅谈慈禧

多角度浅谈慈禧

14级 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2)班 林芝 学号:1140100062 摘要:慈禧作为帝制时代中国史上,少数长期当政的女性,她的一生极具传奇色彩,也引起了后人的众说纷纭。她17岁从入宫的秀女何止千百脱颖而出被皇帝看中,她曾经三度垂帘听政、两决皇储、乾纲独断、运大清国脉于她的股掌之上,并且极大地影响了中国近代历史的走向。作为历史人物她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一个女人,在勾心斗角、杀机四伏的皇宫,她凭着自己的聪明机巧,终达权力巅峰;作为人妻她权倾一时,却青年丧夫;作为人母,她中年丧子、令人扼腕吧息;作为皇太后,她工于心计,在男人的权力世界里纵横捭阖,令权柄于股掌之中;作为晚清王朝最高统治者,她不仅要面对世界列强的欺凌,更要应付国内日薄西山、摇摇欲坠的局面,她百般挣扎,却难挽颓势。在此通过不同的角度,运用有限的知识,浅谈慈禧不同寻常的一生。关键词 慈禧近代历史 多角度 成功与失败

一、慈禧简介

叶赫那拉·杏贞,满族,咸丰二年(1852年)被选秀入宫,赐号兰贵人。咸丰六年(1856年)生皇长子爱新觉罗·载淳(同治)诏晋封懿妃,次年晋封懿贵妃。

1861年,咸丰崩逝后,与慈安太后两宫并尊,称圣母皇太后,又称西太后,上徽号曰慈禧皇太后,后联合恭亲王发动辛酉政变,除掉顾命八大臣。同治即位后,以圣母皇太后的身份垂帘听政,为自1861年至1908年间清朝的实际统治者。自光绪年间,宫中及朝廷开始以“老佛爷”尊称之。1908年,光绪帝崩逝后,即日尊为太皇太后,次日崩逝,葬于定东陵,为清代中国历代皇后之最。

二、作为女人——深受皇宠 丧父失子

从作为一个女人的角度来看,慈禧无疑是最幸运的也是最不幸的。她十七岁选秀入宫,从千百名秀女中脱颖而出,深受皇帝的宠爱。慈禧进宫后的第一个封号为“兰贵人”,相传是因为咸丰最喜欢玉兰花,因此给她这样一个封号,以表示自己对杏贞的爱慕之意。十九岁,晋封懿嫔。两年后,生下咸丰帝唯一的皇子载淳(即同治皇帝),晋封懿妃。咸丰七年正月初,二十二岁,晋封懿贵妃。她幸运得获得了那个时代女人难以得到的地位,并且“母以子贵”,成为皇太后,并藉此“垂帘听政”四十七年。她在勾心斗角的宫廷生活中充分利用自己的智慧步步为营,并赢得了皇帝的青睐。

以此看来作为妻子她是无疑是成功的,然而她也有她的不幸。她拥有至上的权力,使无数王公大臣匍匐在脚下顶礼膜拜,却无法得到一个普通女人所能得到的男欢女爱,也无法获取一个正常的母亲所拥有的儿女绕膝、含饴弄孙的幸福。很难想象她是如何在被高高宫墙所围筑的禁宫中孤独地度过那漫长的日日夜夜。她少年丧父、青年丧夫、中年丧子。身边至亲至爱的男人一个个离她而去。咸丰帝一直体弱多病,内忧外患又让他心力憔悴,他逐渐变得懒惰,懿贵妃工于书法,于是咸丰帝时常口授让懿贵妃代笔批阅奏章,使慈禧有机会接触政治。二十五岁时咸丰帝驾崩,她失去了一辈子最爱的男人成了寡妇,这无疑是上天对她施予的莫大不幸。而年轻的同治皇帝荒唐可笑,他继承了他父亲的浪漫风流,根本不是治国之才。根据史料,同治皇帝在财政紧缺之时,修复圆明园坚持开工,引起王公大臣反对,同治帝竟做出将他们全部革职的荒唐决定。同治十三年,同治帝因天花英年早逝。又一次的上天将她推向了痛苦的深渊。也许做为一个女人,慈禧的失败,是在孩子教育上的失误。对独生子同治,她任母爱泛滥,过分娇纵,使这个孩子成了清朝十二代帝王中最没出息的一个,自制力奇差,整天热衷于微服出游,泡茶馆妓院。而对继子光绪,她又矫枉过正,管束过严,教育出一个过于懦弱的孩子。这样的继承者实在无法承担起拯救破坏帝国的重任。家庭教育的失误,无疑是慈禧这个聪明女人的最大败笔之一。

作为一个女人来说,慈禧像所有的普通女人一样追求美与安逸。曾近为她画过画像的美国女画家凯瑟琳·卡尔在其回忆录《一个美国女画师眼中的慈禧》中写到:她的个性是那么有魅力,那么不同寻常;她的声音非常好听,令人完全想象不到她是这样年纪的人。她优美的手势,以及她的微笑中所蕴涵的魅力,使看的人和听的人都感到莫大的享受。我很难将眼前这位慈眉善目、面貌那么年轻、笑容那么有魅力的贵妇人与1000年以来全世界都在议论的残酷无情的暴君、令人感到棘手的“老”太后联系起来。可见她是相当亮丽的。《宫女谈往录》中的老宫女也回忆说:“太后就是讲精气神儿,一天到晚那么多的大事,全得由太后心里过,每天还是那么悠游自在,腾出闲工夫,又讲究吃,又讲究穿,又讲究修饰,又讲究玩乐,总是精神饱满,不带一点疲倦的劲儿。”无论是外表还是内质,都颇为光彩照人。她不象那个时代的大多数女子一样,自甘柔弱地依附在男人身上,因为习惯的强大而自我压抑,在不公正的自我牺牲中委委屈屈麻麻木木地消磨掉一生。她无所畏惧地向男在上女在下的传统进行挑战,冒着生命危险,冲破重重阻碍来张扬自己的生命热量。她身上具有许多现代女性的品质。她极其自信,敢做敢当,从不压抑自己,也不委屈自己。

与此同时也是因为她的爱好享乐,奢侈,让她在在近现代史上留下昏庸腐败的骂名。她不断向列强妥协并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国家处于危难之时,她行事仍然铺张浪费,为庆祝自己的六十大寿,给包含海军军费在内的国家财政带来无建设性的负担。甚至在战败签约、割地赔款之后,1895年又大兴土木,重新修建自己的陵墓,整个工程长达13年之久,直到她死前才完工。这些高昂的花费,给本就经济紧张又急需钱财的中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她生活极尽奢靡,就连死后的殉葬也是珍宝无数。庚子事变后中国面临辛丑和约的巨额赔款时,其奢靡之风仍未见明显收敛,使晚清已捉襟见肘的财政问题更加恶化,民生凋闭。于是留下的奢靡亡国千古罪名。

三、作为政治人物——权倾朝野 背负骂名

作为一个政治人物,作为当时中国最高的统治者,“精于治术而昧于世界大势”,这是目前学者们给慈禧太后最公允的评价。作为当时中国最高统治者的慈禧运用她的权力操弄亲贵朝臣之间的权力平衡,稳固清朝的统治,凭借自己的能力让清朝续命数十年。她本应该引领中国度过那段动荡的岁月,遗憾的是,她却因为对于权利的过分偏执,没有看清世界潮流,思想顽固的想要维持封建社会,结果让中国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一路走来,她的身上拥有过赞誉,也背负了不少的骂名。

作为统治者慈禧对近代中国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不能不承认她有其成功之处。在晚清风雨飘摇的半个世纪,慈禧能够始终牢牢地掌控政局,能够基本确保国土完整,能够让国家机器一直正常运转。慈禧执政的四十余年中,历经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太平天国运动、中法战争、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一系列多如牛毛的战乱纷争变革贯穿始终。列强侵略,朝廷腐败,各方势力虎视眈眈欲染指我华夏大地。清廷的中央集权以及中国主权面临来自内部及外国的种种威胁,她从捍卫清帝国权威及其本身权力的立场出发,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虽不尽成功,但放在历史脉络下做持平之论,多数是合理的。慈禧重用汉人,开明专制。重用李鸿章、张之洞等汉族重臣。慈禧大力支持开办洋务运动,是中国发展近代化工业的开始。在洋务自强运动成果的支持下,清政府得以消灭内部反叛势力,在帝国体制下维系中国相对稳定的局面,并且建设近代化陆军海军军备,造就“同治中兴”的气象。并且容许清廷推展多种新政措施比如:官制改定、派遣留学生、以新式教育代替科举,甚至立宪准备。社会改革方面亦有成就,比如:1906年下令禁止妇女缠足等。

然而,慈禧作为统治者对近代中国的衰落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对于权力近乎偏执的追求,对于世界局势的见识有限,导致了她的许多决策是失误的。这些都使她背负了许许多多的骂名。为了追逐至高无上的权力慈禧是自私的。她为夺权残害忠臣,后为建立及维系其独裁权力,即使对亲生儿子同治皇帝,以及继位皇帝光绪皇帝的操控及管制,亦极为高压严峻。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反对革新,残杀谭嗣同等爱国的仁人志士;她的新政和立宪都要以不损害自己的个人利益和统治为目的,包括推行新政,都带着浓厚的个人利益和权力欲。慈禧虽然熟谙权力场上的帝王术,却昧于世界潮流,思想依旧停留在封建社会,虽然提议立宪但那也只是一种形式,不肯放下手中的权力。面对险象环生的时局,或视而不见,或反应迟钝,或判断及决策一错再错,结果让中国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她不谙国际局势,向西方列强屈服1885年在对法战争中赢得镇南关大捷,并成功阻止法军登陆台湾的优势局面下,却用主动求和、签订令清政府丧失安南宗主权的中法天津条约为手段来结束战争。此外,令中国丧失重大利权的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1901年辛丑和约的签订,因为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的战败,以及1900年的义和团之乱。与此同时的慈禧想维持君主专制政体,在戊戌变法之后,禁止言论自由,查封报刊,不准改革科举考试办法。又由于她对中外局势不甚了解,支持义和团,围攻使馆,后而向八国宣战,导致联军入侵,几乎亡国。就这些来说她在政治生涯中又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失败者。

总而言之,慈禧这位传奇的女性,以一种傲然的姿态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此已不同的角度看待慈禧的一生,认为作为女人也好,作为统治者也罢,慈禧总是以独特的魅力站在历史的风口浪尖上。功也好,过也罢,哪一个也不能完全诠释她的一生。当历史的车轮卷起阵阵尘埃,我们反思历史,铭记历史。同样也尊重的心态仰视前人,不仅仅纠结于功过,而是吸取教训,继续向前。

参考文献

1、向斯.女人慈禧.吉林出版社.67~68

2、凯瑟琳·卡尔《一个美国女画师眼中的慈禧》 中国工人出版社

3、金易《宫女谈往录》紫禁城出版社

4、高阳.慈禧全传.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05~106页.

第五篇:多角度作文文档

(1-3打印一份)如何多角度作文教案如何多角度作文教案如何多角度作文教案如何多角度作文教案 教学内容: 旭日弘文作文教程六年级下第三讲——多角度作文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读例文,师生讨论、生生讨论,理解可从多个角度来思考同一个问题; 2.学会运用多种表达方式、以及用不同人称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学重点: 用不同人称、不同表达形式来阐述自己的观点。

教学难点:从多个角度思考同一个问题,并表述出来。

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作文力求有创意的表达。有“创意”就是要有新意,不落俗套。要做到有创意,就必须具备创新思维,就必须多角度观察生活,表达出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一)在马市上看到一匹马,不同的人看到的内容是不同的。

动物学家看到

马贩子看到

喜欢养马的人看到

三种不同职业的人,站在不同的立场,其视角和结论迥然不同。

(二)一个老太太有两个女儿。大女儿是卖雨伞的,二女儿是晒盐的。每到晴天,老太太就愁大儿女的雨伞卖不出去。每到雨天,老太太就愁二女儿的盐晒不出来。你有什么办法让老太太高兴起来吗?

(三)从多角度思考同一个问题你会有更多的发现,在横线上面试着填一填

红色代表着热情,代表还代表着

零代表没有,代表还代表

冬天代表代表还代表

火代表代表还代表

二、例文赏析。

快乐

一朵刚刚开放的玫瑰花闷闷不乐,总是在想:别人为什么很快乐,而我却快乐不起来呢?正当她百思不得其解时,耳边传来了一阵阵“唰、唰、唰”的扫地声,它顺着声音抬头望去,原来是一个清洁工。它急颠颠地跑去问清洁工:“清洁工,你快乐吗?”

清洁工放下扫帚,说:“我当然快乐了。我每天给城市打扫卫生,使这座城市越来越美。” 玫瑰花“哦”了一声,但并没有明白。又看见了天上的太阳公公,它想从太阳那儿得到答案,于是,它又跑去问:“太阳公公,你每天都挂在天上,累吗?”

太阳公公微笑着说:“不累啊。我每天把阳光给大地上的一切,使他们很开心啊!”“那你快乐吗?”

“我当然快乐啦。”

可怜的玫瑰花又没有找到答案,垂头丧气地走着,它忽然猛地一抬头,差点和正在拉客的车夫撞着。它又神气活现地问车夫:“车夫,你每天都这样吃力地拉车,一定很累。那你快乐吗?”

车夫停了停,笑呵呵地回答它的话:“我虽然拉车吃力,但是我很快乐啊!”

玫瑰花又问:“为什么啊?”

“因为我每天把那些路远的乘客拉到他们想要去的地方,我这样做多值呀!”

哦,玫瑰花终于明白了,只要能为别人做事情,就是最快乐的。我不是也在为美丽的人间增添色彩吗?我应该快乐才对呀!

从此,玫瑰花一直快乐到凋谢。

快乐

我就是快乐,我存在于人们的心中,走遍了五洲四海,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欣喜。我看不见、摸不着,谁要是拥有了我,就像有了法宝一样,甩掉了烦恼,净化了心灵。这次,我又要到哪去呢?有谁又需要我的帮助呢?啊,就是她吧——一个名叫张晶晶的小女孩儿。

她呀,是个小提琴手,从三岁就开始学练小提琴,拿弓、夹琴、拉琴,反反复复地练。

有一次,去上琴课,因为课前没有好好练,拉得不好而受到了老师的批评,她不高兴地回了

家。从此以后,每晚写完作业,她就会与小提琴为伴;每天清晨,她的房间就会传来琴声。

小女孩儿的肩膀上印下了几道痕迹,但她始终在努力地练着。不知不觉地,我已经来到了她的身旁,陪伴着她,小女孩儿把练琴当成了快乐,感觉比别人过得更充实、更美好。

2002年元旦这一天,全班同学和老师围坐一圈,欣赏着每个同学带给大家的节目。小

女孩儿表演的节目当然是她最拿手的拉小提琴。只见她精神抖擞地走到中央,左手把小提琴

端正地放在肩头,右手把琴弓轻轻地搭在琴弦上面,试拉了几下后,开始了表演。顷刻间,优美的旋律响彻整个教室。刚才热闹的场面顿时安静了下来,同学们睁大了眼睛,伸长了耳

朵静静地听着,他们被他的琴声所感染,被他的琴技所折服,连老师也不敢相信这样的琴声

来自于一个不满十岁的孩子之手。声音戛然而止,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也不能闲着,赶紧去找他吧!小女孩儿的嘴角泛起了微笑。

过了两个月,又传来了喜讯,小女孩儿参加区艺术节比赛获得了一等奖,并代表区参加

北京市的比赛,从中他获得了很多快乐。我是快乐,我不是一下子就能得到的,要经过许

多困难和挑战。有一句话说得好:“先有苦后有甜。”只有经过磨难获得成功,滋味才是最甜的,拥有的快乐才是最多的,才是真正的快乐。

快乐

我从小到大,都是个快乐的女孩。有时我常常幻想着:快乐,到底是什么颜色的„„

小时候,妈妈带我去奶奶家。我最喜欢和小朋友们一起去小河沟捞小鱼小虾,我们赤着

脚,挽着裤腿,两眼死死地盯着水面,冷不防,把手一合,一条小鱼就被我捉住了。“哈,抓到啦!抓到啦!”——我总能拎着沉甸甸的水桶回到家。——那时的快乐,是金色的,充

满了笑声。

上小学了,开始了我的学习历程。妈妈让我读些课外书,有故事,有作文,还有唐诗。

每当这时,我就兴奋极了,一会儿去拜访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一会儿观看各地的小朋友

举行的申奥活动;一会儿又去欣赏那“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的美丽景色——

在书的海洋中,我漫游着,使自己更加充实。——那种快乐,是蓝色的,充满了幻想。

在课堂上,我总是认真地听老师讲课,积极思考,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在同学之

间,我总是暗自和他们比学习、比成绩,努力做一名好学生。有一次全年级语、数、外三科

统考,我第一次没太在意,结果名次出来了,全年级60余人,我滑落到第15名。当时,我心里难过极了,说不出是什么滋味。记不清是谁说过这么一句话:“被一块石头绊倒不愚蠢,愚蠢的是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两次!”我还有机会。终于第二次统考来临了,我结合平时所有的课本知识来回答每道题,而且反复算好几遍„„名次出来了,我跃居全年级第三,当时,我有说不出的喜悦,更重要的是我战胜了自己!——成功的快乐,是绿色的!充满了希望。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别人帮助我,我快乐;我帮助别人,我更快乐!在学校里,我就是

这么做的。一天放学,我帮助一位同学改错题。我俯下身来,耐心地给她讲解。错题很多,可是我总是不厌其烦,又是画图又是整理算式。终于,作业本上的“×”号都变成了鲜红的“√”,可天已经很晚了„„ 那天晚上,我走在回家的路上,一片漆黑,可快乐释放出来的光芒却为我照亮了天边的黑暗!现在我明白了,快乐是五彩缤纷的。愿这种绚丽的色彩永

远照耀每个人!愿快乐围绕在每个人身边!

三、例文讲解。师:同学们,以上三篇作文从不同的角度来阐释了快乐的意义。我们

一起来分析一下吧。生1:第一篇以花儿对快乐的理解写出了自己对快乐的看法,角度新

颖。生2:第二篇以快乐为第一人称,从另一角度来写快乐会何时光临。生3:第三篇以

“快乐是什么颜色”为主线,表达了生活中充满快乐,愿每个人都拥有快乐的美好情感。师:

多个角度写作文来自多个角度思考同一个问题,多角度看问题可以避免片面。以上三篇作文

从几个角度来阐述同一个事物,但每个角度都有说服力。可以看出,要想写好多角度作文是

不能循规蹈矩的,必须打开思路。换人称,换表达形式,阐明不同的道理,选择不同的故事

来说明等等。

四、动笔实践。

小草是大自然中最常见的一种植物,然而对于小草很多人都有自己独到的认识,同学

们眼中的小草也一定是不相同的,先请大家来讨论下你们眼中的小草吧。

生1:小草的生命力很强。

生2:小草很平凡,但是对人类的贡献却很大,草坪非常柔软,人们可以躺在上面休

息„„

(打印十份)

作文力求有创意的表达。有“创意”就是要有新意,不落俗套。要做到有创意,就必须具

备创新思维,就必须多角度观察生活,表达出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一)在马市上看到一匹马,不同的人看到的内容是不同的。

动物学家看到

马贩子看到

喜欢养马的人看到

三种不同职业的人,站在不同的立场,其视角和结论迥然不同。

(二)一个老太太有两个女儿。大女儿是卖雨伞的,二女儿是晒盐的。每到晴天,老太太就

愁大儿女的雨伞卖不出去。每到雨天,老太太就愁二女儿的盐晒不出来。你有什么办法让老

太太高兴起来吗?

(三)从多角度思考同一个问题你会有更多的发现,在横线上面试着填一填

红色代表着热情,代表还代表着

零代表没有,代表还代表

冬天代表代表还代表

火代表代表还代表

二、例文赏析。

快乐

一朵刚刚开放的玫瑰花闷闷不乐,总是在想:别人为什么很快乐,而我却快乐不起来

呢?正当她百思不得其解时,耳边传来了一阵阵“唰、唰、唰”的扫地声,它顺着声音抬头

望去,原来是一个清洁工。它急颠颠地跑去问清洁工:“清洁工,你快乐吗?”

清洁工放下扫帚,说:“我当然快乐了。我每天给城市打扫卫生,使这座城市越来越美。”

玫瑰花“哦”了一声,但并没有明白。又看见了天上的太阳公公,它想从太阳那儿得到答案,于是,它又跑去问:“太阳公公,你每天都挂在天上,累吗?”

太阳公公微笑着说:“不累啊。我每天把阳光给大地上的一切,使他们很开心啊!”

“那你快乐吗?”

“我当然快乐啦。”

可怜的玫瑰花又没有找到答案,垂头丧气地走着,它忽然猛地一抬头,差点和正在拉

客的车夫撞着。它又神气活现地问车夫:“车夫,你每天都这样吃力地拉车,一定很累。那

你快乐吗?”

车夫停了停,笑呵呵地回答它的话:“我虽然拉车吃力,但是我很快乐啊!”

玫瑰花又问:“为什么啊?”

“因为我每天把那些路远的乘客拉到他们想要去的地方,我这样做多值呀!”

哦,玫瑰花终于明白了,只要能为别人做事情,就是最快乐的。我不是也在为美丽的人间增添色彩吗?我应该快乐才对呀!

从此,玫瑰花一直快乐到凋谢。

快乐

我就是快乐,我存在于人们的心中,走遍了五洲四海,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欣喜。我看不见、摸不着,谁要是拥有了我,就像有了法宝一样,甩掉了烦恼,净化了心灵。这次,我又要到哪去呢?有谁又需要我的帮助呢?啊,就是她吧——一个名叫张晶晶的小女孩儿。

她呀,是个小提琴手,从三岁就开始学练小提琴,拿弓、夹琴、拉琴,反反复复地练。

有一次,去上琴课,因为课前没有好好练,拉得不好而受到了老师的批评,她不高兴地回了

家。从此以后,每晚写完作业,她就会与小提琴为伴;每天清晨,她的房间就会传来琴声。

小女孩儿的肩膀上印下了几道痕迹,但她始终在努力地练着。不知不觉地,我已经来到了她的身旁,陪伴着她,小女孩儿把练琴当成了快乐,感觉比别人过得更充实、更美好。

2002年元旦这一天,全班同学和老师围坐一圈,欣赏着每个同学带给大家的节目。小

女孩儿表演的节目当然是她最拿手的拉小提琴。只见她精神抖擞地走到中央,左手把小提琴

端正地放在肩头,右手把琴弓轻轻地搭在琴弦上面,试拉了几下后,开始了表演。顷刻间,优美的旋律响彻整个教室。刚才热闹的场面顿时安静了下来,同学们睁大了眼睛,伸长了耳

朵静静地听着,他们被他的琴声所感染,被他的琴技所折服,连老师也不敢相信这样的琴声

来自于一个不满十岁的孩子之手。声音戛然而止,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也不能闲着,赶紧去找他吧!小女孩儿的嘴角泛起了微笑。

过了两个月,又传来了喜讯,小女孩儿参加区艺术节比赛获得了一等奖,并代表区参加

北京市的比赛,从中他获得了很多快乐。我是快乐,我不是一下子就能得到的,要经过许

多困难和挑战。有一句话说得好:“先有苦后有甜。”只有经过磨难获得成功,滋味才是最甜的,拥有的快乐才是最多的,才是真正的快乐。

快乐

我从小到大,都是个快乐的女孩。有时我常常幻想着:快乐,到底是什么颜色的„„

小时候,妈妈带我去奶奶家。我最喜欢和小朋友们一起去小河沟捞小鱼小虾,我们赤着

脚,挽着裤腿,两眼死死地盯着水面,冷不防,把手一合,一条小鱼就被我捉住了。“哈,抓到啦!抓到啦!”——我总能拎着沉甸甸的水桶回到家。——那时的快乐,是金色的,充

满了笑声。

上小学了,开始了我的学习历程。妈妈让我读些课外书,有故事,有作文,还有唐诗。

每当这时,我就兴奋极了,一会儿去拜访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一会儿观看各地的小朋友

举行的申奥活动;一会儿又去欣赏那“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的美丽景色——

在书的海洋中,我漫游着,使自己更加充实。——那种快乐,是蓝色的,充满了幻想。

在课堂上,我总是认真地听老师讲课,积极思考,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在同学之

间,我总是暗自和他们比学习、比成绩,努力做一名好学生。有一次全年级语、数、外三科

统考,我第一次没太在意,结果名次出来了,全年级60余人,我滑落到第15名。当时,我心里难过极了,说不出是什么滋味。记不清是谁说过这么一句话:“被一块石头绊倒不愚蠢,愚蠢的是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两次!”我还有机会。终于第二次统考来临了,我结合平时所有的课本知识来回答每道题,而且反复算好几遍„„名次出来了,我跃居全年级第三,当时,我有说不出的喜悦,更重要的是我战胜了自己!——成功的快乐,是绿色的!充满了希望。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别人帮助我,我快乐;我帮助别人,我更快乐!在学校里,我就是

这么做的。一天放学,我帮助一位同学改错题。我俯下身来,耐心地给她讲解。错题很多,可是我总是不厌其烦,又是画图又是整理算式。终于,作业本上的“×”号都变成了鲜红的“√”,可天已经很晚了„„ 那天晚上,我走在回家的路上,一片漆黑,可快乐释放出来的光芒却为我照亮了天边的黑暗!现在我明白了,快乐是五彩缤纷的。愿这种绚丽的色彩永

远照耀每个人!愿快乐围绕在每个人身边!

三、例文讲解。师:同学们,以上三篇作文从不同的角度来阐释了快乐的意义。我们

一起来分析一下吧。生1:第一篇以花儿对快乐的理解写出了自己对快乐的看法,角度新颖。生2:第二篇以快乐为第一人称,从另一角度来写快乐会何时光临。生3:第三篇以“快乐是什么颜色”为主线,表达了生活中充满快乐,愿每个人都拥有快乐的美好情感。师:多个角度写作文来自多个角度思考同一个问题,多角度看问题可以避免片面。以上三篇作文从几个角度来阐述同一个事物,但每个角度都有说服力。可以看出,要想写好多角度作文是不能循规蹈矩的,必须打开思路。换人称,换表达形式,阐明不同的道理,选择不同的故事来说明等等。

四、动笔实践。

小草是大自然中最常见的一种植物,然而对于小草很多人都有自己独到的认识,同学们眼中的小草也一定是不相同的,先请大家来讨论下你们眼中的小草吧。

生1:小草的生命力很强。

生2:小草很平凡,但是对人类的贡献却很大,草坪非常柔软,人们可以躺在上面休息„„

下载多角度阅读指导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多角度阅读指导.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多角度写景

    多角度描写景物 一、教学目标: 1、由课文中的景物描写片段,感受不同角度的观察和描写。 2、提升观察能力,掌握描写方法。 3、写作训练 二、教学重点: 提升能力,学会观察和描写 三......

    语段赏析题多角度赏析及答题套路指导

    语段赏析题多角度赏析及答题套路指导 题型及析题:用“这篇文章写得美,美在……”的格式对文章进行赏析;任选一个角度对文章进行赏析;从(语言、修辞、结构……)的角度给文章写一段......

    多角度(小编推荐)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杜甫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尼采曾说,不要爬上山顶去,也不要站在山脚,从半高处去看,这个世界真美好。 其实,站在哪里看世界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识......

    多角度描写景物

    多角度描写景物 1.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观察景物。 2.通过课堂小练笔,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提升审美情趣。 大部分学生在写作的时候会适时的融入景物描......

    多角度认识自己

    4多角度认识自己 教材分析:自我认识是指主体我对客观我的认识和评价,即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自我认识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在不断发展,到了三年级时,他们开始......

    多角度运用素材

    从“真维斯”到“雅典娜” 通山县第一中学 朱忠海 素材快线 2011年5月23日,清华大学第四教学楼被命名为“真维斯楼”。据悉,“真维斯”是一个多年致力于休闲服饰的服装品牌,第......

    观后感多角度作文

    观后感多角度作文 一千个人看《哈姆雷特》,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要学会多角度思考,多角度提炼主题。一篇文章的解读会有很多角度,一部优秀电影从思想内容上对不同的人也会有......

    多角度写一个人

    多角度写一个人。 【经典例文】 有这样一个人 有这样一个人,他有一米八四的高个子,肌肉发达,身强力壮,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为他增色不少,这,便是我的哥哥——何XX。 哥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