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角度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本

时间:2019-05-15 01:27: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多角度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本》,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多角度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本》。

第一篇:多角度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本

多角度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本

文本是我们语文课堂教学的一种凭借,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的一个载体。既然是一个载体,老师在教学中就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文本,真正走进文本,深入解读文本,在阅读中感悟体验,逐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所谓的文本解读是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时凭借感受力和想象力而披文入情、动情关照的独特的精神活动。文本解读不但要解读文本的字面意,更要体会文本的字中意、字外意。

一、把文章还原到历史中,站在作者的角度阅读文本

孟子曾经说过:“读其书,颂其诗,不知其人,可乎?是以知人论世也。”要想成功解读文本,追溯作者的写作目的或写作背景,应该首当其中。因为作家要表达思想,抒发情感,一定要有一个空间。作者所选取的自然的、生活的图景,经过思想的渗透、情感的倾注,就不再是原先的个别的生活图像的复现,而形成了有情有境、能诱发读者想象和思考的一种典型生活空间,一种艺术境界。当教师通过语言和直观手段,引导学生进入这种境界,让学生试着站在作者的角度阅读文本,学生便会产生与作者所抒发的情感相似的或者相一致的情感体验。如在讲《背影》一文时,一定要让学生明白,这次分别发生在1917年的南京浦口车站,“当时祖母刚刚去世,父亲又失业了,家中变卖典质,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家境十分惨淡”。只有了解了这些,学生才有可能设身处地地站在作者的角度,去体验作者的感受:分别那一刻,社会的动荡、家境的惨淡、前途的渺茫、生存的无助,这一切都如同千斤重担压在父亲的心头。就在这种处境之下,父亲事事以儿子为中心,处处为儿子做考虑,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保护儿子,安慰儿子。这样,学生才可以理解父亲那深刻的爱。

二、教师要深入解读文本,读出个性化的见解

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文质兼美,意蕴深远,作为语文老师,首当应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和字面上的文本及文本后面的作者认真对话,静心凝神地加以研读,做好解读文本的第一人。教师高屋建瓴,方可引导学生正确解读文章。教师在解读文本时,要深入思考,能找到打动自己的点,能读出文章的文眼,能思考出自己教学的文眼,读出自己个性化的见解,这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才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解读

文本读出自己的感受。

如在讲《背影》时,我抓住一个“攀”字,引导学生体会父亲攀爬月台的艰难与努力,想象那一瞬间父亲的面部表情,从而挖掘出父亲背影中蕴含着对儿子多少的爱;在讲《幽径悲剧》时,我抓住“微笑”一词,我引导学生想象:茂盛的紫藤萝下半部分已经被砍断了,失去了生存的机会,上面的花儿却不知道,依然在向世人绽放着最灿烂的微笑,学生可以想象出在以后几天里,鲜艳的花朵是怎样一点一点地枯萎,一点一点地失去生命。从而更深刻的理解深爱着紫藤萝的作者,把它当作精神支柱的作者,看到这一幕,是多么地痛心!在想象的画面中,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紫藤萝的不幸。

三、在有层次的教学设计中解读文本

课堂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的一个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的学习活动。这就要求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同时因为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已有知识经验是有限的,课堂学习时间是有限的,这就决定着学生的自主探究、自主发展应该是简约的,是在教师的适度引领下进行的,这样,学生的体验和感悟才可能更加深刻,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才可能更高。因此,教师要在自己个性化解读文本的基础上,抓住文本的核心内容,精心设计一两个有层次、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静下心来,细细的品读文本,咀嚼语言,体验作者的经历与感受,从而收获自己的人生感悟。如在教《藤野先生》一文时,我设计了四个层次的问题:找到“伟大”,说说鲁迅对藤野先生的评价,引导学生切入文章;探究“伟大”,说说我们眼中的藤野先生,引导学生品读文章,说说自己对藤野先生的评价与感受;深化“伟大”,说说鲁迅心中的藤野先生,引导学生联系鲁迅出国的目的、当时的背景,从而站在鲁迅的视角来看藤野先生;提升“伟大”,说说我们心中的鲁迅,引导学生联系鲁迅的为人、读过的鲁迅的作品,来认识站在作品背后的鲁迅的伟大人格魅力。这样有层次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一点一点加深了对文本的解读,对人物的解读,读懂了藤野先生,读懂了鲁迅,也读出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再如教《紫藤萝瀑布》一文时,我设计了与紫藤萝对话、与作者对话、与自己

对话几个环节,效果也很好。

四、在生成中引导学生解读文本

我们的课堂因为有预设内的生成而逻辑有序,更因为有预设外的生成而精彩诱人。我们每天面对的学生,是鲜活的生命个体,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的。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表现出情感、态度和认识的差异。于是,课堂上往往会出现教师想不到的“意外”,这就要求教师要关注课堂的生成,善待生成,适时地进行调控、筛选、升华生成,使这些新生成的课堂资源能够更加有效的引发学生的思考,深入探究,把文本的解读引向深入。如在讲《安塞腰鼓》一文时,有学生问,文章结尾处的“她”是指什么?为什么用“她”而非“它”?这个问题是我没有预设的,但细细地引导学生思考,就不难读出作者对黄土高原的热爱,读出作者的黄土高原情结,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了作者前面对安塞腰鼓的描绘。再如讲《伟大的悲剧》一文时,学生提出“英国国王为什么下跪”的问题,这更是一个很精彩的生成机会,经过学生的讨论,学生明白了这一“跪”,恰好表现出了英国人民对英雄们的尊敬与热爱,他们“跪”的就是他们身上伟大的精神,从

而更理解作者为什么用“伟大的悲剧”做题目了。

第二篇:美文《散步》的多角度解读

美文《散步》的多角度解读

美文是新文学领域最亮丽的一方新土地,具有可意会难言说的韵味。它唯美、精致、隽永、智慧,发人深省,感人至深,既充满生活情趣,又不乏理性光芒,尤其受到青少年朋友的喜爱。选入初中语文课本的《散步》(人教版七年级 上册第23课、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22课在入选的所有美文中放射着令人瞩目的光辉,堪称美文中的美文。于是,关于《散步》的解读自然成了此类文本研究的热点和焦点。

莫怀戚的《散步》辞文并茂,美不胜收,篇幅极其精巧。全文仅683个字(人 教版683,苏教版698个字),通过“一家人散步”的寻常家事,却表现出亲情、生命、使命的深刻命题。这样回味无穷,感动常在的作品选入新教材,为初中语文增添的不只是美丽。

一篇耐人寻味的极美之作,自然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了。倘若众口一词,抑或用一两句话就能说出其全部的“美”,恐怕也算不得美文了。真正的好是说不清好在哪里的好,真正的美是看不透美在何处的美。《散步》就是这样-篇从不同侧而欣赏,从不同角度解读,都能折射出不同美的当之无愧的美文。不必问《散步》一文在歌颂谁,不必求《散步》的主角到底是谁,也不必争《散步》的主题到底是什么。可以尝试从多角度解读美文,这样才能发掘出《散步》多重的美。

简约曲折的情节——故事美

《散步》讲述了一个平淡无奇却出奇、看似寻常无比实则感动无穷的故事。故事极尽简约,简约到两个字就能概括无遗——“散步”一家四口,二代同行,在南方初春的田野上散步故事情节简单,然而故事的发展并没有像我们想象的 那样平顺。先是年迈身体又不好的“母亲”不愿意出来,在“我”的说服下“母亲”才答应和我们一起散步:“我和母亲走在前而,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 而”,“前而也是妈妈和儿子,后而也是妈妈和儿子”祖孙二代互敬互爱,其乐融融,相携走在生命复苏的日野上不想行至半途却“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而在我己经决定“委屈儿子”、“走大路”时,“母亲”又“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于是,一家人“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角塘走去”至此和谐的一家定格在充满诗情画意的极尽唯美的镜头里。

“文似看山不喜平”。不足700字的故事,却有如此起伏跌宕的曲折之美,我们为莫怀戚先生尺水兴波的功力深深折服。

温暖多重的主题——亲情美、生命美、自然美、社会美

《散步》一文叙写了祖孙三代人在一起散步的平凡小事。通过仔细研读,我们发现:对一家三代散步整个过程的描述,意在讴歌亲情之美、人性之美、家庭和谐之美,这里有“我”和母亲之间、妻子和儿子之间的母子情,也有“我”和妻子之间的夫妻情,还有母亲和孙子之间的祖孙情;对南方蓬勃春景的描绘,则意在赞美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社会和谐之美;文章用较多笔墨着力叙述在“去不去散步”、“走哪条路”时“大家”的表现以及“我”的决断,意在

体现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以及作为家庭核心力量的“我”勇于担当的使命感和责任心。

由此可见,《散步》主题鲜明多重。既是亲情、生命、使命的交响,又是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社会和谐的乐章。尺幅小文,却能兴惊天大波,我们不能不惊叹于莫怀戚先生对人、对生命、对家庭、对社会,甚至对自然风物超敏锐的洞察与体味。

鲜明入心的人物——角色美

一篇精致的叙事性美文首先要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其次便是个性鲜明、到位入心的人物。《散步》人物不多:“我的母亲”、“我”、“我的妻子”和“我的儿子”。显然,“我”是整个家庭的核心,所有人物都与“我”相关。作为中坚力量的“我”是家里的“主心骨”、“顶梁柱”。对“母亲”,我是强壮、孝顺的儿子,对“妻子”,“我”是可以依靠、可以信赖的大山,对“儿子”,“我”是高

大、可敬的父亲。“母亲”善解人意,相信儿子,爱护孙儿,是一个可尊可亲的谦谦长者。文中描写“妻子”和“儿子”的笔墨虽不多,但人物形象清晰可见。“妻子”温柔贤惠,对“儿子”她是慈爱的妈妈,对婆婆她是孝顺的儿媳,对丈夫她是贤妻至宝。“儿子”大真活泼、聪明乖巧,当爸爸做出“走大路”的决定时,他并没有反对,小小年纪也懂得识大体。

文章以其超短篇幅,能做到每个人物都真切鲜明,每个角色都贴切动人,实在难得。作者巧用“亲情”的线将三代人、四个人物串在一起,组成一张温馨和美的“全家福”,全家福里的每个人都闪耀真善美的光辉。

生机盎然的景色——意境美

常言道“好花也要绿叶扶”。莫 怀戚先生把一个动人的故事、四个闪 光的人物形象,放在南国生机盎然的 春色里,营造了一个超美的意境,让 《散步》的所有情节都在优美的环境 中铺JF。文中那洋溢着生命律动的景 物,让人陶醉。笔墨简省,却有传神 之韵。景为情设,情由景生,情景交 融。文中两个写景的段落不能不提: 一是第四自然段对南方初春日野的描 写,“新绿”、“嫩芽”、“冬水”的 水泡分明是春的讯息和不可遏比的新 生的力量,这是对自然的礼赞,是对 春大的礼赞,更是对生命的礼赞。第 七自然段描写母亲目之所及的景象,“金色的菜花”、“整齐的桑树”、“水波粼粼的鱼塘”表现母亲对美好 与新生活的憧憬与渴望,这是一种对 生命的眷恋与挚爱。这两处倾情的写 景,为《散步》增添了欣欣向荣的妩 媚之色

《散步》之所以感人、之所以美 丽,景物的烘托、意境的营造功不可 没。否则《散步》便不会J「始在充满 希望的J「始,也不会有向更加充满希

望的所在走去的浪漫了。

朴素优美的表达——语言美

《散步》的语言风格也跟“散 步”一样的潇洒尽情,时而家长里 短,娓娓道来,极尽朴素,“母亲本 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 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 此,才应该多走走”时而郑重其事,妙语连珠,第四段景物描写最后有句 点睛之笔“这一切都使人想起一样东 西——生命。”,还有文章最后那句 “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更是情理交融,意 味深长。此外,《散步》用语还有骄 散结合的特点。文中不少语句大致对 称,具有一种和谐的对称美:如“母 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 走小路,小路有意思”“我的母亲 老了,她早己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 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 高大的父亲”“到了一处,我蹲下 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 起了儿子”这些句子形式整齐匀称,读来流畅悦耳。也有一些语句又构成 不对称的美:“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 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 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 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

来,就是整个世界”显然最后一句 句式有了变化。假如作者采用一贯到 底的相同句式来表达(p}C像有些语文 同仁主张的那徉,那只是寻常笔法,甚至有些欠妥。一是形式上显得单 调,自然也就没有了可贵的不对称 美;_是前而两句整齐的铺垫后作者 最想表达的那句极富哲理的内容也就 得不到突出了。这样行文看似不经 意,实则匠心独运。正是这种变幻的 节奏才更加形象地体现出“我”和 “妻子”重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散步》语言朴素优美,内涵丰 富。一词一语都像是从作家心里流淌 出来的甘泉,吸引我们由外而内地去 品尝它所有的美

有人说《散步》像一首动人心弦 的诗,有人说《散步》是一支感人肺 腑的歌,我说《散步》是一杯用平常 心酿造的生活的美酒。《散步》的故 事美、主题美、人物美、景色美,语 言也美。其实《散步》的美远不比这 些。回望《散步》的行文,表而看由 “事”(一家人散脚贯穿,实际上 则是由“情”(亲青统领,表而写 景实则为人,表而叙事实则抒情寓 理。《散步》的事感人,《散步》的 情醉人,《散步》的理更加地动人 《散步》集自然美、人情美、理性美

于一身,是一幅极美的生活画卷虑 李清瑛,广西贺州学院中文系副教

第三篇: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积累和梳理解读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积累和梳理:

积累和梳理是语文学习中必须要养成的习惯,语文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不断积累、梳理的过程。新课标明确指出:能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注重梳理。通过对语文知识、能力、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要素的融汇整合,切实提高语文素养。

语文积累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显形积累,是事实性的、知识性的。它包括字词句篇等语言材料、知识、素材、典型的语言运用案例,包括用得精彩的巧妙的实例,有代表性的错误用例和语言修改范例,通过运用、积累成为自己的“语言库”。二是隐性积累,包括思想的积累,方法的积累,情感的体验,生活的经验,方法的积累等。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积累和梳理,指导学生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习惯。我在教学中是这样指导做的:方法一:诵读。记诵是有效的积累方法。典范的语言材料,包括古今诗文名篇,名言警句等,必须记诵。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通过记诵大量古今中外名篇美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方法二:做笔记、记卡片、剪报纸。老师帮助学生分类归纳,指导学生运用做笔记、记卡片、剪报纸的方法进行积累。

方法三:阅读。通过课外阅读,让学生去感受、体验,并在阅读过程中写读书笔记,记录自己的感受、体验、和思考。

方法四:测试。测试也是一种较好的积累、梳理的方法。对所学知识进行专项整合,帮助学生在头脑中构件完整的知识体系。

总之,教师要指导学生积累和、梳理的习惯,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积累、梳理的良好的学习品质。教师要注重方法的归纳,不能搞成大运动量的操作,不能泛而无序,乱而无章,引导学生对具体语言材料、素材、规则、方法等观察归类,不宜搞成学科知识条纹识记。

“追问式”语文课堂教学艺术:

关键词 追问式 设计原则 问题形式 意识

有效教学是师生合作性与生成性的活动,也是通过师生对话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的过程。二十多年的语文教学生涯里,笔者一直倡导用问题贯穿教学全过程以实施有效教学,让学生在一系列问题的探究中,完成文本的解读并内化为语文能力。笔者将之定义为“追问式语文课堂教学方法”。

追问,是在对问题深入探究的基础上追根究底地继续发问。就语文教学来说,追问就是围绕教学总目标,设置一系列问题,将系列问题与课堂临时生成的问题进行整合,巧妙穿插,进行由浅入深,由此及彼地追问,以形成严密而有节奏的课堂教学流程。

追问的优势,在我看来就是启发学生再思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追问意识,以期对学生高层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实施“追问式”课堂教学过程中,我力求遵循如下原则设计教学: 1.学生主体性原则。教学就是个对话的过程,追问,其实就是对话,只不过它是层次较高的思维对话。因此要以平等心态,充分体现对学生是尊重;问题是针对学生的基本能力有层次地设置,新问题也是学生在思考中自然产生,也要在与学生思维碰撞中自然解决。

2.学科知识系统性原则。追问的问题,可以有两类:一类是教师既定的问题,是由老师针对教学重点难点设置的问题,这些问题连贯起来极大,其实就是系统知识或者系统知识的一个大环节;另类就是在既定问题中自然产生的新问题,这些问题既是学生的疑难,也自然是系统知识的部分,教师要有高超的应变能力与迅速的判断能力,能立刻判断出哪些是这个系统知识中学生疑而需要解的,并将这新问题立刻不着痕迹地并入课堂流程中。

3.情感驱动原则。追问,必须设置问题情境,而问题情境又必须由教师的情绪调动来点燃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老师的感染下形成和谐心理,形成对问题探究的欲望并能迅速进入问题思考并能在深入思考中产生新问题。一节情感平淡的课是很难用追问的方式完成的。

4.诱思探究原则。追问,其实就是启发,就是诱导学生探究,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又在解决中发现新问题。这样可以使课堂环节严密紧凑,张弛有度,形成课堂的节奏感和严密的逻辑性。

在具体追问式教学中,我首先强调自己的问题意识,然后能通过我的问题意识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的问题是围绕中心目标而设置的,是主线,是启发引导,因此问题要有价值,小而精;学生的问题是课堂生成的问题,我的作用就是组织、引导、启发,将众多衍生的新问题准确判断,迅速纳入且与主线丝丝入扣,以推动主线问题环节深入进行的,使课堂主线分明张弛有度。

问题设置的形式多种多样。有假设式提问,如在《高考小说阅读导引》的课上我提出:“如果让你参加高考命题,你会从哪个角度命题?为什么?”再如“如果《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里,没有风雪,那景况又会怎么样?” 这种问,似虚而实,能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反问式提问题,如“以武松的出身与地位,又怎么会如林冲一样婆婆妈妈的激不起怒火?” 这种提问是对问题的认可与强调,也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设问式提问,即教师自问自答,如“既然是伟.大的诗人,杜甫会只为自己的疾苦而悲苦吗?……自然不会。”这种问需要将...重音读准,并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却不需要展开深入讨论;一般性提问,既有问题的引入,如“你对小说的知识了解多少?”又有对问题的追问,如“你怎么忽然产生了这样的感觉?”。

有时候,“由现象到本质”的问题在教学上就比“由本质求现象”的问题有效的多。如问“在文学作品里,以动衬静的艺术手法是指……,你举几个例子看看”,就远不如这样问:“上面几首诗,都有动也有静,那么读完全诗,给你的整体感觉最终是静还是动?(学生答“静”)明明有动啊,你怎么会感觉是静,你觉得合理吗?……如果这也是艺术手法,你觉得该叫什么手法好?(学生归纳“以动写静”)”效果更好。

在追问中,我力求注重三个意识:1.问题生成意识,用大问题贯穿课堂,并尤其关注问题生成性;强调问题间环环相扣,自然过渡,不露痕迹,使课堂充满思辩性,逻辑性;2.规律意识,我习惯于将知识上升成规律,然后用具体的例子做实证;3.归整意识,喜欢调动学生的原感知,整理学生的零散思维与知识,形成一个知识体系。这样可以使学生感觉,我所想给予他们的一切,都原本存在于他们的大脑里,我只是帮助他们整理了而已。这样就调动学生的原感知原思维,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并将规律灵活运用于实际操作中而形成一种语文能力。

当然,教师的深厚的文化素养,娴熟的课堂驾驭能力,喜思善辩的理性思维,热情洋溢的情绪感染,都是追问式教学必不可少的基本质素。

如何教给学生读书方法: 新标准对学生课外阅读量作了具体的规定,这就把学生课外阅读提到了一个重要的位置。然而学生阅读能力的水平并不让人乐观,为此,教给学生有效的读书方法十分有必要。读书是语文学习的一种很好的方法,教会了学生读书也就教会了学生对语文的自主学习。

一、读通一篇好的文章到手,对于喜欢读书的学生当然是先睹为快,然而由于小学生识字量的限制,不可能对文章中的每一个字都能认识,这就需要首先扫除文字障碍。而要解决文字障碍,可以求教于老师、同学,也可以借助于工具书。我们常说:字典是一位不会说话的老师。小学生在低年级就已经学习了汉语拼音,又学习了常用的查字典的方法,完全可以通过字典来扫除文字障碍。因此,对于独立进行课外阅读的学生,利用工具书既可以读通课文,又可以在查到字音的同时,了解一下字意,为下一步读懂课文做一下铺垫。待每一个生字都已经被你克服,你不仅读通了文章,同时,还增大了识字量,为以后进行课外阅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一步克服了孩子们在读书中抄近路,想偷懒的做法,那种在读书中念偏旁、漏生字的情况得到了控制。

二、读熟课外阅读的一个重要的作用是为写作积累素材。由于小学生的读书能力有限,很难做到读一遍文章就可以读准确,因此,在读通课文之后,必须趁热打铁把文章读熟,才能不至于很快遗忘。根据心理学中有关记忆规律的原则:及时的复习是克服遗忘的最好方法。而且,扫除文字障碍之后,多读几遍达到能够熟练地朗读,做到一字不错,可以保证在以后能准确运用。在这一环节中还可以鼓励学生摘抄文章中的好词佳句,扩大自己写作词汇的积累,以备在自己的写作中运用。

三、读懂在前面两步读的基础上,孩子们凭借自己已有的语感,对文章有了一个大概的印象。如果能进一步地展开阅读,并能努力地去理解每一个句子,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文章内容,进而体会文章思想,达到真正读懂文章。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孩子们在大量阅读中自然地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也就形成了较强的语感。这样,必然会伴随着他们读书量的增大而让读书变得轻松,读书的兴趣也就会越来越高,理解能力也会得到很大提高。在真正读懂了文章的基础上,再鼓励孩子们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这样学生既进行了小练笔,提高了写作能力,又进一步扩大了语言的积累,充分起到了课外阅读的作用。

四、读美读美,即美读,也就是有感情地朗读。当孩子们对文章的内容能够真正理解之后,也就有了自己的认识。这时,要求能够有感情地把文章读出来,也就完成了自己对文章的再创造。我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这就告诉我们对于同一篇文章来说,每个人的理解可能不同。当你能够把自己对文章中情感的把握完整地表达出来的时候,也就真正地学会了这篇文章。这时再进一步鼓励孩子们写出自己对文章的看法,大胆对文章的各个方面进行评价,又可以在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的同时,强化个性,使之逐步形成独立写作的能力。

如何指导学生对作文进行审题:

作文课上,或者考场上,有的同学一见作文题便匆匆忙忙拿起笔就写。由于事先没有经过仔细审题,写起来非常吃力,想一点写一点,像挤牙膏似的,这样写出的文章就很难符合题目的要求,有时写了很长一篇,才发现写跑了题,于是不得不从头写起,结果事倍功半,欲速不达,作文也得不到好成绩。

那么,怎样审题呢?

一、审清对象。

当老师出题以后,先不要急于下笔,应该先仔细地看看题目,确切理解题目的要求。是写人,还是记事;是写景,还是状物;是日记,还是书信;是实用文,还是想象文……这些弄清楚了,作文就有了基本的方向。有的题目很明显,写人记事,一看就知道。如《我的妈妈》、《我尊敬的老师》,一看就知道是写人的。又如《一件难忘的事》、《发生在暑假中的一件事》,一看就知道是写事的。再如《美丽的小河》,一看就知道是写景的。《可爱的小狗》,一看就知道是状物的。《一封倡议书》,属于应用文,《我在2000年》,属于想象文。但是,有些题目,如《冬天的早晨》,既可以写景,也可以记事;《上学路上》,既可以写上学路上发生的事,就是以记事为主,也可以写通过发生的事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那就是以写人为主了。

请看顾忆恩小朋友写的《书伴我成长》一文:

高尔基曾经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我还没上学以前,我每天缠着妈妈讲《365夜》里的故事。因为只有这些故事,才使我懂得更多的知识。上学后,我会翻出书橱里的书自己看。有趣的故事可把我迷住了,不论外国的,中国的,我都爱看,整天钻在书堆里。当然罗,“书呆子”的绰号自然就落在我的身上。

我在亲戚中最小,在大家的眼里我是个小不点,但有一件事使他们改变了对我的看法:我并不小,还挺“大”呢!

那天,亲戚们都聚在一起说说笑笑,一阵濛濛细雨,打断了我们的话语。无意中,我和表哥同时发现屋檐下垂下来的几串鲜花:娇嫩的花瓣红中带白,色彩艳丽,花瓣丛中陪衬着许多嫩绿的叶子,绿叶和花瓣上垂着无数珍珠般的水珠,晶莹透亮,微动欲滴。啊!真美啊!表哥也神情激动,哟,他也被迷住了。表哥思索了一会儿,讲道:“飞花入檐数枝香。”表哥想不出第二句,故意考我。我望着这美丽的花朵,想到书中讲过诗句可以用比喻、拟人的手法,我回答道:“朱唇玉肤纤裙绿。”表哥微微一惊,看得出这是他没有预料到的。亲戚们都夸我说得好。在他们眼里,以前的我是无知、幼稚的。现在,我还真有点“一鸣惊人”呢!我真要感谢那些伴我成长的书。

读书不仅给了我许多文学知识,还使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记得有一次数学考试,由于计算错误错了两道计算题。一下子,我就觉得一切都没劲,坐在座位上发呆。正巧,数学老师因为有事叫我去批考卷。我带上了笔,来到办公室门口喊了声“报告!”没有回音。我推开门一看,办公室里空荡荡的一个人也没有,我拿出第一张考卷认真地批起来。当我批到自己的一张时,心“嘣嘣”地乱跳,是批对呢?还是批错?要是批错了,那分数一定很低,要是批对了……我最后决定就批对,就这一次,反正没有人看见。我刚想批,手却不自觉地抖起来。这时,有一个人跑进了办公室,我一看,原来是数学老师的女儿,才读一年级。她一看见我便说:“姐姐,你批考卷够辛苦的了,给我讲个故事吧!”说完,便塞给我一本书,我接过书一看题目是《诚实》。我一惊,连忙讲了这个故事,我也不知怎么的,慌得讲错了好几处,故事好不容易讲完了。“这个故事,是不是讲因为小羊诚实了,所以羊妈妈原谅了它。是吗?”“是的,我们都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我含含糊糊地回答道。“那我要把这个故事讲给小朋友们听,让他们都做诚实的孩子。”说完,她便一跳一蹦地走了。我接着又拿起这张考卷,批了两个*,在分数一格写了87分。写完后,觉得轻松多了,懂得了什么是诚实,多亏了这本书,才使我没做错事。

是啊,是书在伴我成长,我要读更多的书,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做一个博学多才的人,去建设我们美丽的祖国。

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书,因为书是人们实践的总结。本文开头引用高尔基的话直接点题,并引起下文。作者选材恰当,剪裁合适。文章中记叙了两件事,第一件事是略写,说明了书给人以知识的作用;第二件事是详写,其中包括心理活动的描述,突出了书对人们道德品行修养的作用。文章自始至终扣紧“我”和“书”的关系,以及“书”如何帮助“我”成长。

二、审明范围。

审题时,我们还要明确题目对作者所选材料在时间、空间、数量、对象及内容上有哪些限制。如果搞不清楚这些范围,忽视了题目对某方面的限制,作文时就很容易走题。比如,《暑假生活片断》,限制了选材的范围——暑假生活;《我的好朋友》,点明了记叙的对象——好朋友;《快乐的星期天》,规定了选材的时间——星期天;《游香山》,规定了选材的地点——香山;《记小学生活中的一件事》,限制了数量——一件事,不能写两件或三件事。

对于复杂的作文题目,要学会从语法结构上进行分析。比如《我所经历过的一段有意义的生活》,这个题目比较复杂,它包括四个方面的要求:

①文章内容应以“我”为主;

②要求写“所经历过的”一段生活,不能单纯写感想;

③要求写“一段生活”,不能只写一天或一件事;

④要求写的这段生活应当是有意义的,而不是一般的、平淡的。

审明作文范围,还包括用哪一种文体来写比较合适。比如,《要做一个讲文明礼貌的好学生》,这个题目要求写成论说文,讲清楚为什么要讲文明礼貌;《我所见到的新风尚》,要求写一篇记叙文,具体描写在社会上或者在学校里自己亲眼看见的新风尚;《怎样养兔》,要求写一篇说明文,告诉养兔的一般常识;《启事和便条》,要求写一篇应用文,介绍启事和便条的重要性和写法。

请看吴铭小同学写的《我心目中的妈妈》一文:

啊!亲爱的妈妈,您生我,养我,哺育我,您是我的启蒙老师,是我最亲爱的人。可近年来我对您有了意见,您一定不理解,也许会伤心,可我说的都是实话呀!

自记事起,我就知道妈妈您的不幸——有两个女儿,而妹妹却是个痴呆。您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了我的身上,我成了您的“掌上明珠”。

记得我6岁那年,您带我到黄山游玩。我看见许多和我同龄的小朋友,都是自己梳小辫,心里羡慕极了,便轻声对您说:“妈妈,我自己试着梳小辫好吗?”可您却奇怪地看着我:“你怎么会扎小辫呢?还是妈妈替你梳,妈妈梳得又快又漂亮。”妈妈呀,尽管当时我对您笑了,可心里十分不高兴,我总想自己会梳头多好,即使梳得不漂亮,也是高兴的。

妈妈,每当看见您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回到家中时,女儿我心里难受极了。我下决心,自己的事自己做,决不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一个星期天,写完作业,我有些渴,拿起杯子准备倒水。“别倒!”一声呼叫把我吓了一跳。您几步走到我身旁,拿起暖水瓶,边往杯里倒水边说:“不行,不行,要烫着手的。你安心学习吧,我来给你倒。”我无可奈何地坐下来。唉!六年级了,还不能自己倒水喝。这和“小皇帝”有什么两样呢!

那次班级举行“钉钮扣”比赛,我好不容易把线结打好,却见别的同学已经把钮扣钉上了。我一着急,扎破了手。顿时,鲜血直流,好痛哟!我忍不住哭了起来。从此,“小公主”、“娇小姐”的外号便在同学中传开了。我的自尊心受到了挫伤——妈妈呀,那时,我好恨您呀!

妈妈,亲爱的妈妈,您疼我,爱我,女儿领情,但我并不满意,我觉得我俩之间似乎存在一条沟。您只是让我钻题海,啃书本,不让我做事,不让我劳动,更不让我玩耍,简直要把我变成一个机器人了。我想:如果您能让我甩掉“小公主”、“娇小姐”这些不光彩的绰号,那您就是我心目中最理想的妈妈了!

这篇作文题目要求从“我”的角度、“我”的“心目”中来写“妈妈”。吴铭同学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从亲身经历出发,把妈妈对自己的疼爱和自己对妈*的感激之情写得恰到好处。同时也把自已渴望独立,渴望学会一些生活本领,渴望甩掉不光彩的绰号,渴望得到妈*的理解的愿望表露得恳切自然。在妈妈溺爱的教育方式下,小作者深深感到缺乏生活自理能力、被同学瞧不起的痛苦,在妈妈爱的“监视”下的孤独。“简直要把我变成机器人了”,是小作者对妈*的禁锢方式发自心底的反抗呼喊。文中所举的不让自己梳头,已经上了六年级了还不让自己倒水喝的事例,是典型的溺爱教育方式的写照,而钉钮扣落后扎手正是这种教育方式的不良后果。文章扣题紧密,取材典型,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深刻的教育意义。

三、审准重点。

看了作文题,要想一想题目的重点应该写什么。比如《雷锋的事迹教育了我》,这个题目的重点要求在“教育”二字上,既要写“雷锋的事迹”,又要写“我”从中受到哪些“教育”。如果只写雷锋的事迹,而没有写对“我”的教育,那就成了雷锋的故事;如果写了对“我”的教育,只是表表决心,也是轻重倒置,重点不突出。

有一年,小学升学考试出了这样一个作文题:《我进了考场之后》。要求:写片断。把一次语文考试开始时,监考老师的神态、语言、动作及自己的心情续写出来,写到开始答卷为止(开头一节是统一写好的,要求接下去续写)。湖南省一位考生写了一篇考场作文,得了满分。这篇作文是这样写的:

我久久盼望的升学考试终于来到了。今天下午,我怀着激动的心情,以迎战的姿态,健步走进了考场。整个考场的气氛是严肃而又平静的。

监考老师首先对同学们说:“你们不要紧张,静下心来再发试卷。”监考老师面带微笑,也带着对我们的无限希望。他是那么温和亲切,使我这个一进考场就忐忑不安的学生,也慢慢地平静下来。

接着,监考老师拿起一叠试卷,随着轻快的步子,一张张试卷发到了同学们手中。我坐得笔直,两眼盯着卷子,生怕得不到似的……随着一声轻微的纸响,一张将要决定我命运的卷子便来到了手中。

拿起卷子,我便迫不及待地先看作文题《我进了考场之后》,啊,是续写!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作文题呢!我又把整个卷子展开,呀!上面的字密密麻麻,还有许多空格,真叫人眼花缭乱。见了这张考卷,我仿佛到了另一个热闹非凡的国家,令人应接不暇;见了这张试卷,看到那些难题,又仿佛见到恶魔要征服自己。看着、看着……我的头就像给什么东西猛击了一下,疼痛起来——这么多的题,该如何做起呀?

“同学们,做题之前,先好好看看试题,看看每题的要求。你们第一次参加这样的考试,要沉着、清醒。一会儿,听到铃声再动笔做题。”监考老师说得很清楚,真是一位好老师。望着他那慈祥的眼睛、花白的头发,使我想起我们的班主任老师。他多像我们的班主任老师啊!听了他的嘱咐,我仿佛在困难的时候受到了鼓舞,增添了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力量,要跳出胸膛的心安静了下来,于是我又细细地看起题来。

“铃……”铃声响了,我赶紧拿起笔,作起题来。

小作者经过认真审题,用第一人称写,先记录监考老师的语言、神态以及发卷子时的动作,而重点描述自己阅读试题时的复杂心情。最初,是“迫不及待”,看到是“续写”,用“啊”,表示惊讶,因为这是他第一次见到这样的作文题,接着,他把整张卷子展开,看到密密麻麻的字,看到许多空格,他感到“眼花缭乱”,感到“仿佛到了另一个热闹非凡的国家”,让人“应接不暇”;他“又仿佛见到了恶魔”,他的头“就像给什么东西猛击了一下,疼痛起来……”这一系列形象逼真的描写,把小作者临场那种复杂的心情惟妙惟肖地描述出来,写出了真实的感情。最后一段也是文章的重点,由监考老师“慈祥的眼睛”和“花白的头发”的外貌描写,引起联想,监考老师像自己的班主任,从而受到鼓舞,增添了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力量。文章始终扣紧考题的要求,点面结合,重点突出。

在审题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有一类题目范围比较广,可写的内容比较多,各有侧重点,同学们既要认真推敲题意,又要打开思路,展开联想,把文章写活。比如,《校园的早晨》,可以描写早晨校园里师生锻炼身体的火热场面,也可以写同学们刻苦学习的动人情景,还可以摄取若干小镜头、小片断,表现同学们新的道德风尚,或者是热情歌颂园丁为培育新苗不辞辛苦……总之,审题的时候,既要准确地理解题意,紧扣题目来写,又不要把思路限制得很死,避免千篇一律。

为了提高审题能力,同学们平时可以进行这样一些训练:在课内外阅读中留心各种文章是怎样定题目的,细心领会题目与文章中心和内容的联系;在写各种文体的作文时,注意练习怎样给文章起个醒目而又恰当的题目。经过不断努力,就能逐步掌握审题方法,增强审题能力。

第四篇:贴近学生多角度理解文本——关于《羚羊木雕》的主题解读

贴近学生,多角度理解文本——关于《羚羊木雕》的主题解

《羚羊木雕》既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课文,同时也被编入沪教版六年级(第二学期)第二单元“少年心事”中,课文的题材十分贴近中学生生活,讲述的是子女和父母之间发生的一场小矛盾:“我”把羚羊木雕送给了最要好的朋友万芳,父母发觉了,坚决要“我”去讨回来,无奈之下,“我”只得硬着头皮让万芳归还羚羊,最终万芳还原谅了“我”,为此“我”感到极不光彩。在进行《羚羊木雕》一课的教学时,师生常常会在主题理解这个环节产生一些争议。我对照了人教版和沪教版教师参考用书中对于此文的重点解读,发现关于文章主旨,两书的描述略有差异。沪教版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父母固然要为孩子着想,理解孩子;但作为子女,更要理解父母,尊重父母”作为文章的教学目标;而人教版在“整体把握”中关于文章的主旨有这样的阐释:“子女靠父母培养。父母是主导的方面。子女的缺点也是父母的缺点,与其怪孩子自作主张,不如怪自己事前没有讲清楚。作者的倾向主要是批评父母的。若从‘我’这一面去看,也有教训可以吸取。小时候毕竟幼稚,做什么事情跟大人商量商量是十分必要的。”品词析句,不难揣摩出两者的区别。沪教版的教学目标中用了“固然”、“更要”两词,显然把子女理解父母、尊重父母作为文本主题把握的重点;而人教版是将父母主导作用的重要性以及作者的批评倾向和盘托出,至于孩子应接受的教训则一带而过。

两种版本对于主题解读的差异,其实在实际教学中也是师生产生分歧的关键。那么到底如何把握《羚羊木雕》一文的主旨,能让学生通过文本解读正确认识生活,获得有价值的收获呢?

我想,首先有必要追根溯源地了解一下作者创作这部作品的缘起和目的。《羚羊木雕》原名《反悔》,由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张之路先生创作,最初发表于1984年《东方少年》第10期。从作者的角度我们来解读这部作品,显然其创作意图不仅是为了揭示父母与孩子互相沟通理解、相互尊重的意义,更重要的是想揭示一种文化现象。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远不是个体的独立行为,社会的因素在其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千百年来,孩子对父母、对师长总是惟命是听的,这似乎约定俗成地成为我国的一种传统文化现象。这里,孩子的主导行为不是努力适应社会文化而是恪遵长辈的训诫,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这必然会受到冲击以致发生变化。文中的“我”有自己的好朋友,并且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友情的认识,拿木雕送人正是“我”主体意识的反映,况且这木雕父母已赠予“我”并归属于“我”。但是,文中的父母仍要求孩子以长辈的意志为意志,对孩子和朋友之间的礼物交换和情感交流表现出家长式的限制和训诫,这不得不引发我们的思索:在父母眼中孩子是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父母应该怎样尊重孩子的情感?而孩子又该如何处理好敬重父母与诚信待友之间的矛盾和关系?追根究底,作者似乎是在拷问读者,金钱和友谊孰轻孰重。张之路在《语文学习》2007年第10期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关于〈羚羊木雕〉》的文章,其中有这样一段叙述:“我萌生了这样一个想法,送礼物的事情可以写成一篇小说,礼物就是眼前这只比较贵重的羚羊木雕。至于是不是告诉孩子要讲信用?是不是表现家长不理解孩子?以至于是不是批评家长重财轻义?说实话,在写作的时候还来不及想,要想的就是写出人物之间的关系和矛盾以及他们的矛盾心理!争取做到每个人的行为和语言站在他的角度上似乎都是很合理的。文章写得有意思了,意义可能就在其中了。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作者的立场是站在同情孩子一方的!”“在这期间许多杂志的编辑希望我讲讲写这篇作品的背景和动机。我没有动笔,总觉得写作是件很‘偶然’的事情,并没有什么明确的想法,似乎没有什么好说的,书写在作者,而理解在读者!”从作者自身对于作品的理解,我们可以知道作者是同情孩子的,但是故事背后所反映出的社会意义可以允许读者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人生价值进行丰富的解读。

既然如此,那么对于《羚羊木雕》的主题理解就无须受到教师参考用书的限制,不妨将这一故事放在真实生活的背景下,让学生设身处地地、多角度地进行思考。生活本来就是多维度的、复杂而丰富的,不能够简单地以“对和错”来判断,父母、“我”、万芳等这些人物也都是立体的,他们对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于事件的看法、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会有着这样那样的不同,一旦读者的生活经历与其中某人某一点吻合,便会产生共鸣,进而他就会理解某人的所作所为,得出与之相关的结论,最终形成自己的阅读感受和体会,那么我们对于文本的主题解读也就会有更多更丰厚的内涵。

说到这,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张之路这部作品被选入教材后,其文题被改动了,由原先的“反悔”改为了“羚羊木雕”,或许就是因为以“反悔”为题,作者的主观意向太明显,鲜明而强烈的感情已经在题目中显露了出来,这就给学生阅读带来了限制。事实上,这个故事很耐人寻味,如果过早地在题目上就定下了调子,那么无疑会妨碍学生的多元解读,束缚学生的思维,学生个体的独特体验在文本阅读中就得不到充分的尊重和体现。而教材改为以“羚羊木雕”为题,用此客观,没有附加上任何主观的情感色彩,这就为学生的文本解读创造了自由的空间。

既然教材的编者如此用心良苦,那么我们在教学中就更应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独特的生活体验对文本进行多角度的思考和解读。我觉得对于《羚羊木雕》一文的主题把握,至少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加以观照:

一是对于友谊的正确认识。在教学中,有同学认为友谊应该建立在诚信和平等的基础上,一旦诚信缺失,平等打破,那么友谊将不复存在。从表述本身看,无可厚非。但是如果引导学生细致地品读文本,就会发现文中并非如此。“我”向万芳要回了已经送出的羚羊木雕,没有遵守彼此的承诺;在父母眼中,贵重的羚羊木雕是不该送给像万芳这样的普通而年少的孩子的,原本“我”和万芳平等的朋友关系也遭到了质疑,那么俩人的友谊是否就此土崩瓦解了呢?且看故事的结尾,万芳追上了“我”,将小藏刀塞到“我”手中,然后表示“咱俩还是好朋友”,这样的结尾值得我们好好思索。面对“我”要回送出的羚羊木雕,并且归还作为交换的藏刀这一举动,万芳也有最初的不理解和气愤,甚至她还要遭到妈妈不知原委的训斥,这样的伤心和委屈完全可以打破彼此的友谊,但是万芳最终选择了谅解和宽容,相信她们的友谊会日久弥坚的。如果将万芳作为突破口去解读文本主题,不过多地去评判和指责父母或者“我”是否诚信,是否有代沟,而是通过万芳这一角色从正面进行引导,让学生去体会应该怎样对待朋友、当朋友有不妥当行为时如何面对、怎样正确处理好亲情与友情的关系等,学生一定能够体会到友谊所包含的丰富内涵,诚信和平等固然重要,但是摆脱个人的得失,以宽容和谅解之心对待朋友无疑能够使友谊愈加的坚不可摧。相信这一点能让学生们在未来的人生路上受益匪浅的。

二是对于两代人沟通理解的正确认识。两代人的沟通理解是双向的心灵互动,是心与心最终达成和谐的过程,不是委曲求全的单方面退让,也不是固执己见的任性坚持,更不是剑拔弩张的彼此争执。《羚羊木雕》一文中,面对“孩子对于自己的物品是否有支配权”、“贵重的礼物能否送给同学”、“送出的礼物该不该要回”等一系列问题,两代人都存在着不同的认识和理解。就说对于“礼物是否该要回来”这个牵动全文的关键问题吧,绝大多数同学是持否定态度的,他们有的认为羚羊木雕虽然贵重,但友谊更是无价之宝;也有的认为如果要回木雕则破坏了彼此间的诚信;还有的认为对父母的要求也应该有辨别与选择,不是一味听从,毫无原则……即便有个别同学赞成要回木雕,他们也大多觉得是屈从于父母逼迫的无奈之举。从上述绝大多数同学的反应看,他们只是站在某一方的立场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很少顾及到父母与孩子双方的心理感受,对于文本的解读也没有跳出诚信的视野。究其原因,学生缺乏真实生活的体验,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学生还是更多地被告知要听父母的话,父母在家庭中还是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一旦孩子与父母遇到问题和矛盾,家长的强势与孩子的个性逆反便会造成强烈的冲突,甚至形成僵持对立的局面。因此,在学习《羚羊木雕》一课时,不妨将礼物事件作为契机,引导学生通过角色互换体会人物的不同情感,不过多地纠缠在“礼物该不该要回来”,而是让学生设身处地地为父母、“我”和万芳着想,体会他们的所思所想,理解文中人物所作所为的动机和原因,最终达成理解和沟通的目的,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知道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同类问题该如何面对于解决。

三是鼓励学生挖掘故事背后的社会内涵。在教学中引领学生品读结尾部分十分重要,作者描述了“我”当时的内心感受:“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伤心的人!因为我对朋友反悔了。我做了一件多么不光彩的事呀!”“我”听从了父母的话向万芳要回了羚羊木雕,这已让我感到难堪,而万芳的宽容更让“我”无地自容,“我”的心中满是伤悲、痛苦、内疚、自责……孩子承认了自己的错误,但仅此而已。至于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错误,以后能不能避免这样的错误,这些并没有在孩子的追悔和反省中体现出来。可见千百年来,孩子对父母师长必须惟命是听,早已成为我国的一种传统的文化现象,受这种文化的长期浸染,我们的孩子已经开始容纳它、接受它。虽然爸爸早已将羚羊木雕送给了“我”,但却依然控制着羚羊木雕的赠送权,他没有想过去体会孩子的心理,去尊重孩子的人际交往,而是用家长式高高在上的口吻发号施令;虽然妈妈知道要回礼物是多么的不合适,但是她觉得仅仅用一盒糖便可以解决,在她心中,孩子的友情何其之轻;虽然奶奶通情达理,但是人微言轻。这只是一个小家庭里发生的小故事,但是折射出的却是厚重的社会话题,甚至是对一种文化现象的深思和反省,值得好好地研读探究。

同一文本,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解读,不同的年龄阶段也会有不同的认识,即便是同一读者在不同阶段也可能有不同的感受和体验。作为语文教师,不能够简单地按照教师参考用书来设计教学,以求暂时的稳妥;不该将自己的阅读体验强加给学生,而无视学生作为生命个体的独特生活体验;也不可以将教学当作漫无目的的“放羊”,天马行空,课堂上热热闹闹,实际上学生没有得到有价值的收获。语文教学是一项充满智慧的活动,引导学生沉浸文本,和文本对话,并且从中得到有价值的收获,这样的教学才是富有活力和意义的。

第五篇:《诗经》中学语文教材选文的多角度解读

《诗经》中学语文教材选文的多角度解读

摘要:《诗经》从编著之初就具有教化作用,在历朝历代的教学中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诗经》作为教本,也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演变。时至今日,《诗经》选文在当下各个版本语文教材中都占有一席之地,出现于初高中各个年级。本文分析当下各个版本语文教材《诗经》选文,并就《蒹葭》、《关雎》两篇为例,对文本进行多角度解读,以求对于当下《诗经》篇目的教学有所启发。

关键词:《诗经》;语文教材;多角度解读

在当下语文教材中,古代诗歌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诗经》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在教材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同的教材对于《诗经》选文数量并不相同,纵览人教版、苏教版、沪教版、粤教版、语文版、北师大版六个版本的教材,《诗经》选文累积起来仅仅只有8篇,且出现次数并不相同,具体如下图排列(按初高中出现顺序):

选文篇目《关雎》《蒹葭》《静女》《氓》《采薇》《伐檀》《无衣》《鹿鸣》

选取次数34233111

从上表不难发现,《蒹葭》篇目是出现次数最多的,无论是初中教材还是高中教材都有其身影。《关雎》、《氓》出现三次,不过《关雎》无论在何版教材中都出现在义务教育阶段,而《氓》均出现在高中阶段,由此可见这两篇选文在内容和赏析上具有难易之分。《静女》、《采薇》都作为高中选文出现。《伐檀》、《无衣》、《鹿鸣》只出现在语文版高中教材中。

对于《诗经》,闻一多先生提出“《诗经》中的诗,却是‘可求甚解’的。” 可字句的阐释来推测出古意,也可从先人的解读给我们以启迪。这给我们就多策略解读《诗经》选文指明了一条方向。依重要程度,下面以《蒹葭》、《关雎》两篇文章为例,进行多策略解读,并对学生进行多方面引导,从而得出多种结论,让学生对《诗经》选文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

一、《蒹葭》选文内容分析

苏教版的九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版的九年级下册,和沪教版高一都收录《蒹葭》为教材课文,由此可以看出语文教材对于《蒹葭》的重视程度。苏教版的定位在于诵读,这主要体现在音乐性方面。人教版、语文版主要从诗句如何体现情感、重章叠句的引入、重点实词的考察这三方面。而沪教版则更为深入,介绍了表现手法,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教材中给出了三个角度,分别是:思念情人、招贤诗与理想境界说。

《蒹葭》之所以被如此之多教材所接受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其在语言上通俗易懂,并没有太晦涩的字眼,另一方面,《蒹葭》一诗所塑造的浓郁的抒情韵味,创造了“求而不得”的企慕情境一再被后人所推崇。

1.刺襄公诗。“刺襄公诗”说源自于《毛诗正义》。《毛传》本着《诗序》提出的“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的原则,认为其主旨是“刺襄公也。”完全是将《蒹葭》当成一首比喻象征诗。这种解读影响了两千多年,许多研究《诗经》的名家如马瑞辰等人都对其亦步亦趋,将之奉为圭臬。

从这个角度进行解读,则得出的结论,无非是让学生对汉代的礼教制度有大概了解,进而看《诗经》产生初始,人们是如何对它进行解读。

2.求贤诗。关于“求贤诗”苏辙言道:“不以其道求之也,则道阻且长,不可得而见矣。如以其道求之,则宛在水中耳。”认为诗中所言“伊人”求贤者,乃襄公求贤。清代姚际恒也认为如此,“自是贤人隐居水滨,而人慕而思见之诗。‘在水之湄’,此一句已了,重加‘溯徊’、‘溯游’两番摹拟,所以写其深企愿见之状。”

若从这个角度对学生进行引导,则是为了让学生拓宽思维,不局限于一家之说,借助先贤所言,进行自己的独立判断。

3.怀人诗。朱熹对《蒹葭》的诠释则转变为“怀人诗”。认为《蒹葭》说的是“秋水方盛之时,所谓彼人者,乃在水之一方,上下求之而皆不可得。然不知其何所指也。”朱熹虽然也强调礼教,但却撼动了汉人的学说,让《蒹葭》更回归于文本,认为“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只是赋的手法,如实地描写景物而已。

4.爱情诗。“五四运动”后,大陆学者颠覆旧经学体系,对《蒹葭》做出了全新的解释,认为是一首“爱情诗”。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则说:“这是一首描写思慕、追求意中人而不得的诗。”诗人在这时候、这地方寻找那心中难向人说的‘伊人’。伊人彷佛在那流水环绕的洲岛上,他左右上下求索,终于是可望而不可得。

这种角度更符合近代学说,学生更加易于接受,从《蒹葭》所描绘的画面感而发,让学生由文到情做出自己的判断感受。

二、《关雎》选文内容分析

人教版、语文版九年级下册均录有《关雎》,苏教版九年级上册也有收录,不过仅仅作为诵读篇目。可以看出,《关雎》在语文教材的定位,仅仅在与义务教育阶段之末,说明其内容并不是太深奥,语言也较为易懂。在课后习题中,人教版引导学生自主赏析,并介绍了重章叠句的艺术手法;语文版则是作者通过哪些语言表达了爱慕之情,并对重点实词“寤寐”做了考察。

1.“后妃之德”说。《毛诗序》言此诗主旨在于以后妃之德风化天下。《关雎》篇序有言:“《关雎》 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故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朱熹也将《关雎》之旨落实为对于文王、大姒的赞美,并进一步谓诗中的“淑女”盖指文王妃大姒为处子时。“君子”,指文王。

2.男女情爱说。近代学者多认为《关雎》诗歌的本意,在于对爱情的诉求。学者们或谓“这首诗歌唱一个贵族爱上一个美丽的姑娘,最后和她结了婚”,或谓“这是一个青年热恋采集荇菜女子的诗”。专家的认识趋于一致者在于断定诗中的“君子”、“ 淑女”皆为贵族中人,而此诗则表现了男女表达爱慕的场面。

从这个角度进行切入,大部分学生都能接受,可以开放型让学生自主体会其情感,从何句子体现出来。

3.婚礼说。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关雎》表现的并不仅仅是爱情,而是为贵族的婚礼赞歌,琴瑟、钟鼓本就不是寻常人家所有之物,及时贵族也很少会拿出来肆意使用,只有在十分盛大的节日时,才会拿出,作为一种礼器出现。

从此角度切入,可以让学生对于《关雎》一篇能有更加全面的体会,一方面不仅仅是颂德,其中也有爱情存在;另一方面,更有古代典礼的盛大场面。

三、小结

由前文可见,《蒹葭》至少可从四方面进行解读,即:刺襄公诗”、“求贤诗”、“怀人诗”与“爱情诗”由不同的角度解读,也可得出相应的不同结论。也可加入沪教版《蒹葭》“思考与练习”中可望而不可即的理想境界,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诗歌所体现出对理想的无尽追求。对于《关雎》在内容上进行多策略解读,一方面通过“后妃之德”,可以让学生形成《诗经》的整体化概念,对《诗经》在中国古代文学乃至社会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另一方面,通过男女情爱的角度,让学生通过诗文体会情感,最后通过“婚礼说”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自主辨别,自主发现作品情感的能力。(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闻一多:《闻一多诗经讲义》,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54页。

[2]王国维:《人间词话新注》,齐鲁书社1986年版,第127页。

[3]《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毛诗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85页。

[4]苏辙:《诗集传?卷六?文渊阁四库全书第70册》台湾上午印书馆1986年版,第523页。

[5]邵禹铭:《<诗经?秦风?蒹葭>研究》,山西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13届。

[6]朱熹:《诗集传》,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第243、354页。

下载多角度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本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多角度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本.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引导学生阅读

    如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 我们知道,阅读对语文的学习很是重要,可是在实际教学中,发现许多学生不重视语文学科的学习更不重视读书,不管是课内的还是课外的读物。尤其是等他们分科以......

    引导员工作职责解读

    引导员工作职责解读1、在台席外为用户提供走动服务,微笑大方迎送用户,主动上前询问用户,及时了解用户的需求,解答用户有关业务问题和受理流程的咨询: (1)主动咨询用户需求,对用......

    多角度写景

    多角度描写景物 一、教学目标: 1、由课文中的景物描写片段,感受不同角度的观察和描写。 2、提升观察能力,掌握描写方法。 3、写作训练 二、教学重点: 提升能力,学会观察和描写 三......

    多角度观察

    多角度观察 蚌湖小学陈侃 在我读书时,作文一直是最令我头疼的事情了,每次语文考试和作文课时,我总会因为无话可写而烦恼,而现在,我的学生也面临着与当时的我一样的问题。每次我......

    如何引导学生节约粮食

    如何引导学生节约粮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就是在于提醒人们:节约粮食要从我们每个人日常生活做起。营盘路小学作为城区唯一一所公办寄宿制小学,每天都许多学生在学校......

    引导学生自学习数学

    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性学习初中数学 在新课标下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总结小学一至六年级的数学学习方法、成果和不足。七年级要特别注重小学与初中的衔接教学,认真引......

    如何引导学生多读书

    如何引导学生多读书 、读好书 国家教育部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把在校学生的课外阅读提到了重要学习日程,并明确提出了各学段学生的阅读总量。比如: 1-2年级,“积累自己喜欢......

    如何引导学生学习

    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我觉得如何引导学生学习这个话题确实得进行深入研究,这几年的教学经验让我略懂了些,再加上通过这次网上学习,更是使我受益匪浅,现就说说我是如何引导学生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