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东北的三宝导游词简介
东北三宝简介导游词
关于东北三宝,有“新三宝”和“旧三宝”之分。现在,人们把人参、貂皮、鹿茸角称作东北三宝,这是所谓“新三宝”。其实,文化价值更深厚的,还应该是“旧三宝”----人参、貂皮、靰鞡草。
因为,“新三宝”把靰鞡草换成了鹿茸角只是单纯的从经济价值上的贵贱来加以认定;而“旧三宝”则把所谓的穷人之宝靰鞡草放在里面,这就是从人性化考虑,有 人文精神在里面。其实那个年代,东北也有鹿茸角,但是却没有把它放在里面。当时也还有更多的好东西可以称作宝,但也没把它们放在里面,而是单单选择靰鞡草,就是因为,这种神奇的小草,看似平常不起眼,但是却给那个年代的穷苦百姓带来多么大的“温暖”,庇护了成千上万双穷苦人的双脚,从这个角度讲,靰鞡草的价值无论如何要在鹿茸角之上。
靰鞡草,又名乌拉草,莎草科,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叶片灰绿色,细长柔软,紧密丛生于沼泽地上。其实,所说的靰鞡草并非单单是一种草,具体有塔头草、羊胡子草等几种,在沼泽地里长靰鞡草的多年的草根子叫塔头墩子。我们这里的通肯河还有呼兰河的湿地里就有很多的塔头墩子。把塔头墩子弄回来,再经过腐烂腐熟,就是很好的养花的花土。我家里现在还有呢。话题扯远了,无论是哪种靰鞡草共同的特点都是茎叶细长,干燥后柔软、韧性强,主要是极其保暖。
过去常常听到人们讲“东北虎,西北狼”。这句民间言语道出了不同地域的人的性格特点。东北人生长在长白山下,东北松辽平原之上,独特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是东北人逐渐养成了威猛豪爽的性格,今天,大家来到俺们这“疙瘩”,我们一定会尽到地主之谊,让您的旅游生活愉快顺利。来到这里,自然要先给您介绍吉林省以及长春市的概况。吉林省简称“吉”,位于中国东北的中部,处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带,欧亚大陆的东部,是显著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更替明显。主要表现为春季干燥多大风,夏季热多雨,秋季晴冷温差大,冬季寒冷漫长。历史上最高气温出现在1965年的白城市为40.6摄氏度,最低气温出现在1970年的桦甸市为零下45摄氏度。全省全境总面积18.74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百分之二,居全国第14位,是东三省中面积最小的一个省份,却是产粮大省,居全国第一。素有“黄金玉米带”和“大豆”之乡的美称。亚洲最大的大成玉米基地便建在这里。全省总人口约为2700万人,有汉、朝、蒙、满回等46个民族。
吉林省版图呈现为东宽西窄的三角形。地形复杂多变,地势东高西低,山地、平原各踞东西。山地约占全省面积的五分之三,平原约占全省面积的五分之二。具有经度地带性规律,自东向西依次是:长白山地、丘陵地带、山前台地、松辽平原。东部与俄罗斯接壤,东南部以图们江、鸭绿江为界,与朝鲜隔江相望,边境线总长1438.7公里。东部珲春市处于东北亚地理位置的几何中心点,距日本海15公里。边境最近处距俄罗斯的波谢特湾仅4公里。吉林省是中国通向俄罗斯,朝鲜东岸,日本西海岸以及海上通向北欧,北美的最近点。省会长春市位于东北亚十字交通线的交汇点。驻足珲春防川,可“一眼望三国”。所以说,我们吉林省是名副其实的边疆近海省。
大家可能知道,吉林省的省鸟是丹顶鹤。如果各位留心,由吉林两个字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组成的图案就是一只鹤。吉林省电视台的台标,以及吉林省外办、台办甚至吉林大学的校徽上,都可以看见这个美丽的图案,我们吉林人喜爱“仙鹤”。因此,吉林人把自己生活的地方称为“仙鹤爱恋的土地”。丹顶鹤主要生活在吉林省的西部,那里有大湿地,大草原,大湖泊。
吉林省河流纵横,湖泊奇异,仅30千米以上的河流就有200余条,主要有松花江、图们江、鸭绿江、辽河及绥芬河等五大水系。吉林省的湖泊成因类型很多。长白山天池是我国最高的火山口湖和最深的湖泊,最深处可达373米;查干湖是我国十大淡水湖之一;松花湖是我国第二大人工湖,属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吉林省境内生物资源多种多样,森林资源丰富,植被类型多种多样,是我国重要的林区之一。木材产量居全国第二位,森林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二分之一。草地资源肥沃,是全国八大牧区之一。野生动植物资源也十分丰富,有野生植物2700多种,可利用的药用滋补植物70多种,食用菌类80多种,包括人参、灵芝、不老草、田鸡油等土特产品。其中人参产量居全国首位。全省主要的观赏植物有长白美人松、通榆蒙古黄榆、包拉温都杏树林等。陆生动物437种,还有珍贵的毛皮动物有梅花鹿、紫貂、东北虎、金钱豹等;名贵药源动物有马鹿、熊、田鸡、林蛙等。正因为自然资源丰富,因此有四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别是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伊通火山群自然保护区、向海自然保护区、莫莫格自然保护区及1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
吉林省地域辽阔,土地肥沃,山川纵横,资源充沛,经济发达。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经历了曲折发展和振兴腾飞的历史进程。提到吉林大家都会想到漫山遍野的大豆、玉米、高粱、水稻。是的,吉林是全国的农业大省,更是中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吉林省农业主要有四大产业即: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水产业。今天,吉林省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环节,工业现已形成了五大主导产业即:汽车行业、石化工业、食品加工业、医药工业、电子工业。还构成了5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长春高新技术开发区、吉林高新技术开发区、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公主岭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在吉林省的南部,就是我们行程所要抵达的中国十大名山之一的长白山。长白山是联合国确定的“世界自然资源保留地”,是一个天然生物王国。那里有世界上海拔最高最深最大的火山湖长白山天池,有莽莽苍苍的原始森林和气势磅礴的大峡谷,以及惊险刺激的长白山激情漂流和我国著名的长白山温泉群。长白山天池便是松花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的三江源头。长白山的温泉水则来自长白山天池。所以,吉林省是全国首批生态省之一。
说到吉林的历史,可谓久远。早在距今4万年前以上吉林境内就有人类活动遗迹;两汉、南北朝时期主要有夫余人、高句丽、肃慎人;隋唐时期有肃慎人后裔建立的少数民族权渤海国;辽金元明时期有契丹族、女真族、蒙古族人在此生活;清朝认为是祖先“龙兴”之地和皇室贵族独占东北特产而将次“封禁”起来;1907年设省;民国成立后设行政辖区;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沦为傀儡政权满洲国的属地,被肢解为19省,吉林省当时仅辖一市一旗17个县,;1948年末全境解放,省会设在吉林市,1954年迁至长春。“吉林省名源于吉林省的第二大城市吉林市。“吉林”满语全称音译为“吉林乌拉”,“吉林”为“沿着”“乌拉”为“江”,“吉林乌拉”意思是“沿江之城”,后来简称吉林。而且,以省内城市名定为省名在我国仅此一例。
吉菜是选用吉林黑土地野生、绿色、天然、滋补、保健原料与特有的烹饪工艺,集吉林省民族饮食文化和习俗而形成的具有特殊风味的一系列菜式,口味以香为主。代表菜有:松茸飞龙、沙锅鹿宝、白肉血肠、清蒸松花江白鱼、人参沙锅鸡等。
吉林省有46个民族,可称得上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大家庭,其中以满族,朝鲜族,蒙古族最具有特色。
满族人的居室多为四合院。代表性的服饰为旗袍,满语称“衣介”,喜爱食肉、乳类,满族人忌讳打狗、杀狗、吃狗肉,还有有趣的“关东 三 大 怪”:“窗户纸糊在外、大姑娘叼个大烟袋、养活孩子吊起来”。
蒙古族人所居住的地方称为“蒙古包”。在饮食方面喜欢奶制品和肉食,其中奶茶和手抓肉最具特色。蒙古族有自己独特的节日,著名的有那达慕大会和成吉思汗纪念日。
朝鲜族是吉林省最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最大的聚居区延边朝鲜族自治洲。拥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在居室方面很特别。室内过门槛就是平地炕,有“炕大地小”的说法;谈到朝鲜族的饮食,就是最吸引人的冷面、打糕、辣白菜、辣酱、狗肉等都是非常美味的食品;朝鲜族人酷爱体育运动,如足球、摔跤、压跳板、荡秋千等;在穿着方面有“裤子大,衣服小”的特点;在婚礼上,要举行两次,第一次在女方家,第二次在男方家,十分热闹。
如果听我讲了这些您还是不太了解吉林省的话,那么就请记住我下面的这句话吧!一定会让您爱上吉林:
“白山松水蔚为大观,林海雪原闻名东亚,关东民族风情万种,影都车城享誉中华,参茸貂皮独傲东北,黑土田园锦绣大地。”
吉林省辖1个副省级城市——长春市,是吉林省的省会,素有“北国春城”的美誉,也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商业的中心。还有吉林市、四平市、白城市、白山市、通化市、辽源市、松原市7个地市级城市,以及1个少数民族自治洲——延边朝鲜族自治洲。一句话概括“两白加两原,长吉通四边”。长春是吉林省的省会,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素有“北国春城的美誉”,长春位于中国东北的中心,东北松辽平原的中部。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她成为吉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市区面积3583平方公里,总人口700万,市区人口300万,除汉族以外主要居住着汉、满、朝鲜、回、蒙古等38个民族。长春地理位置比较优越。作为中国北方区域性中心城市之一,处于中国东北地区辽、吉、黑、蒙四省区通衢的十字要冲,南可联结中国辽东半岛沿海城市,北可通过黑龙江省向独联体和东欧各国拓展,东可经珲春、图们江口岸通往朝鲜、韩国、俄罗斯,西可由吉林省白城地区与蒙古交往。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使长春成为中国东北地区巨大经济链条中最关键的一环,成为东北地区重要的交通、通讯枢纽和物流中心。长春市的气候属于大陆性半干燥、半湿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而漫长,历史上极端最低温曾达到过-39℃,听到这儿,各位团友恐怕有点吃惊,也可能不禁要问:“长春既然这么冷,却为什么叫长春呢?长春真是四季如春的意思吗?”关于这个问题有很多说法:
一是,1799年清朝嘉庆四年,清王朝在长春堡,也就是今天的新立城设立了行政管理机关,名为长春厅,长春厅又升为长春府、长春县。城市的名字由此而来,长春堡是清乾隆年间流人开辟的屯落,当时一个较大的自然屯落。长春之名直接源于长春堡地名。“长春”两个字寓意“吉祥如意,长存久安”。
二是,乾隆几次在夏季到长白山祭祖路过这里的时候,发现这里气候比盛京凉爽,风景宜人,便顺口说出“长白山下春常在,伊通河畔人人爱”。“长春”二字便取自第一句话中的两个字。
三是,相传,一队满清骑兵在伊通河畔安营扎寨的时候,发现到处盛开月季花,姹紫嫣红,美不胜收,而月季花又名长春花,官兵们非常欣喜,就把营寨扎到了这里,同时命名长春,虽然这只是一个传说,但是花园城市的魅力就像长春的名字一样,一代代的传了下来。
四是,清朝时期,此处是长白山人参、鹿茸、貂皮、虎骨等名贵土特产交易及散之集市。因为清政府规定每年春季这里见面税收,所以参客、商人就总希望春季能长一些,他们可以少交一些税,多赚一些钱,久而久之,这里边被称为长春,如今的长春就已经成为中草药批发城。我们都知道南药的检测基地在四川成都,而北药检测基地则建在我们长春。
关于长春名字的由来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古时候,人类抵抗大自然的手段是比较原始而软弱的,而东北每年受西伯利亚寒流的影响又很大,有一年,西伯利亚寒流又一次大举南下,只是这次寒流格外强烈,伊通河畔这个小村庄中的很多老年人和儿童便因饥寒疾病离开了人间,于是剩下的村民便向上苍祈求,希望天上的众仙能够体察民间的疾苦,不要每年都这么寒冷,不要每天都夺去那么多亲人的生命。他们的至诚终于感动了天上的一位善良的仙女,她飘然来到了人间,送给村民们两把种子,并告诉他们:“你们把它播种下去,当它们都成熟以后,你们将不用再惧怕寒冷,你们的生活中也会充满欢乐。”于是村民们小心地收下了种子,并播洒在伊通河岸边。次年春天的时候,饱含着村民们汗水和希望的种子终于发出了嫩芽。不久以后,第一把种子开出了美丽的花朵——月季花,村民们欣喜若狂,名之曰长春花,希望春天能永远眷顾他们。春天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是温暖而美丽的,到了冬天
该怎么办呢?当秋风吹起时,村民们又有了新的哀愁。正当他们愁眉不展时,突然想起了仙女给的第二把种子,这把种子并没有长出什么美丽的花朵,只是越长越高的一蓬蒿草。村民们相信仙女不会欺骗他们,于是他们就来到河边,割下了大把的蒿草并把它们晒干,结果他们发现这种草又细又长,又非常柔软,于是冬天便把他们垫到鞋里,铺到火炕上,再也不怕寒风的侵袭。讲到这里,我不说大家恐怕也已经猜到了,这草就是老东北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中的乌拉草啦。
长春辐员总面积20571平方米,辖九区,三市,一县(朝阳、南关、二道、宽城、绿园、双阳、新增高新、经济、净月、农安、九台、德惠、榆树市县),其中市区面积约3583多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713万人,其中市区人口约300多万人。除汉族外,还居住着朝、回、蒙、满等37个少数民族。由此可以看出,长春市一个很有包容力的城市。
长春是一座年轻的城市,自清嘉庆五年(1800年)设治至今,仅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在这二百多年的历史中,长春走过了艰辛的发展历程。长春设治前,长春地方属于郭尔罗斯前旗蒙古王公的封地。由于乾隆、嘉庆年间关内受灾汉民大量“闯关东”来到东北,形成以汉族人为主体“流民”潮。然而,这座城市却经历了历史的沧桑和战火的洗礼。直到1948年10月18日才获得解放。而她今天的名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在这里成功制造出中国第一辆汽车,这里摄制的电影曾给几代中国人以愉悦和洗礼,再老一辈的人知道,在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年代,这里曾经被叫做“新京”,一个代表着耻辱的名字。
老一辈的长春人说到祖籍,多半还记得是山东、河北等辽远的地方,尽管许多人连爷爷辈都生在长春,长在长春,一辈子也没有去过山东,河北。但是,对祖居地却执着的记忆着。而这一切或许就要从长春的东南郊的田野中时隐时现的土墙讲起了,这些土墙就是东北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绿色万里长城”---柳条边的残迹。据历史记载,沿柳条边遗迹两侧,曾经有以“云南村”、“贵州村”、“福建村”为名的古老村屯。堂堂省名冠于小村,这在中国历史上大概绝无仅有的。这些古老村屯,300多年前聚居着来自云南,贵州,福建等遥远南方的流人。在长春,像何、马、石、赵等姓氏的人,大多数是他们的后裔。柳条边始筑于清朝入关之初的顺治年间,它是清政府对东北地区实行“封禁”政策的有形见证,清入关后,将其发祥东北地区视为皇家的私产,严谨汉人进入,封禁东北,清廷是想独占东北丰富的自然资源---“关东山”,三样宝:人参、貂皮、乌拉草。清朝统治者认为,白山,黑水间的宝贝都是他们的,别人不得染指。讲到这里,可能有人心里有疑问了,我们常说的东北三宝是人参、貂皮、鹿茸。什么时候变成乌拉草了?其实最早的东北三宝指的就是人参,貂皮和乌拉草。在那个年代,东北也有鹿茸,但是却没有把它放在里面?就是因为,这种神奇的小草,看似平常不起眼,但是却给那个年代给穷苦的百姓带来无比大的温暖,庇护了成千上万双穷苦人的双脚,从这个角度上讲,它的价值无论如何要在鹿茸之上,随着时代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把乌拉草换成了鹿茸,鹿茸则从医药价值和经济价值上的珍贵来加以认定的,而乌拉草则是从人性化考虑,有人文精神在里面。
长春拥有“汽车城”、“电影城”、“森林城”、“科技文化城”、“雕塑城”和“君子兰之都”的美誉。长春是新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是新中国电影事业的摇篮。新中国第一辆红旗牌轿车,第一辆解放牌载重汽车,第一辆中外合资的小轿车都诞生在这篇神奇的土地上,同时,第一代铁路客车、货车和地铁电动客车,第一台电子显微镜,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第一块光学玻璃和第一块合成橡胶等等都是在长春研究和生产制造出来的。
长春也是一座文化氛围十分厚重的城市,科研究和大学林立,人们喜欢读书,热心种植君子兰,中国科学研应用化学研究所、光机所、物理所等80多个科研单位都设在这里,很多国内外都著名的大学,像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包括全国唯一一所专门设立了一个特殊教育部,面向全国招收残疾学生的大学-长春大学,都坐落在这里。有人形象的比喻长春就像大学城,为什么这样比喻呢?是因为吉林大学,以及东北师范大学及附属小学,中学遍
布与长春市市区主要地方。使整座城市有一种书香门第的氛围。
近年来,长春大力发展旅游业,在保持谷幽的园林城市特色的同时,还建设了长春电影世纪城,长春国际雕塑公园,并在亚洲最大的人工森林公园---净月潭连续举办了国际性的瓦萨滑雪节。为迎接2007年的亚洲冬运会,长春建设了莲花山滑雪场。长春这座美丽的城市首批进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行列。
在长春市东北角,有一座与现代建筑截然不同的建筑群,它就是中国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充当伪满州国傀儡皇帝时的宫廷旧址——伪皇宫。它作为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国东北和溥仪及其后妃皇家悲剧的历史见证保留下来,经吉林省政府批准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已成为长春市内重要的旅游观光景点。伪皇宫的前身实际是吉黑榷运署,由此当年的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小皇帝住盐仓,闲鱼一条”。溥仪从1932年至1945年八•一五光复的前夕,在此度过了十四年的傀儡生涯,就是在这里,傅仪先后同日本关东军签定了《日满密约》和《日满议定书》,将中国东北的大好江山拱手奉献给了日本人。一般皇宫的建筑格局大家想必非常清楚,那就是前朝后寝,左祖右社,三朝午门以及严格的中轴对称形式,然而溥仪的宫殿却是前寝后朝,寝宫跑到了办公楼的前面,该祭祀祖宗的地方却供上了12万平方米,在日本战败后,伪皇宫在不同程度上被破坏了,还有一些建筑被附近的单位、居民占用,如今我们参观的面积大约有4.5万平方米,市政府下令投资来恢复伪皇宫的原貌
来到东北,很多人都会问起东北三大怪:窗户纸糊在外,养个孩子吊起来,大姑娘叼个大烟袋。
窗户纸糊在外,东北地区冷,所以冬天时候都会用纸条把窗户的缝隙糊起来,这不奇怪,但是奇怪的是糊在外,都是因为东北的冬天长达4、5个月,糊在屋里容易被水弄湿,也容易被窗户缝的风吹坏,所以早些年在没有现在的铝合金窗户之前,东北家家都是这样。
养个孩子吊起来,说起小孩子睡的摇篮大家都不陌生,但是以前东北人给孩子睡的摇篮和别的地方一样,是用绳子把摇篮吊起来,一般都是吊在房梁上,这样母亲在屋里做活的时候偶尔抽空推一下,摇篮就可以自己晃好长时间,这个习俗是源于东北最早的居民都是满族和蒙古族,这两个民族都是马背上的民族,是游牧民族,所以当大家逐水而走的时候,经常把孩子放在摇篮里挂在马背上迁移,就有了现如今东北第二大怪。
大姑娘叼个大烟袋,现在的人们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所以就控制了很多不去吸烟,尤其是女孩子吸烟更是被大家认为不雅观,但是,就在几十年前的东北,妇女抽烟时很平常的,很多没嫁人的姑娘也是叼带烟袋,被世人称为东北的第三怪,任何地方的风土人情都是与当地环境离不开,这第三怪也是如此,因为东北的冬天非常冷,当人们在外面劳作的时候,为了驱除寒冷,人们就往往抽上一袋旱烟,这根本就不关乎男女的问题,这是一种生存的本能。
第二篇:东北虎林园导游词
东北虎导游词
尊敬的游客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要游览的景点就是东北虎林园,从我们下榻的酒店到东北虎林园行车还需一段时间,借此机会我就向大家简要的介绍一下东北虎林园。
东北虎林园坐落于美丽的松花江北岸,与太阳到毗邻,占地面积100多万平方米,是一个集饲养、繁育、科研、保护、野化训练和观赏为一体的综合性林园。园内自然放养着数十只成年猛虎,另外还建有幼虎园,是我国唯一的,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东北虎野化训练基地。那么为什么要建东北虎林园呢?众所周知,由于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以及人类的过量捕杀等原因,东北虎的数量急剧下降,目前在中国境内仅有15只左右,东北虎正面临着灭绝的危险。为了使东北虎的野外种群得到恢复,也为了能够对东北虎进行各进一步的保护和科研。1996年元月成立了黑龙江东北虎林园。
为了大家更好的游览虎园,我就向大家介绍一下东北虎的情况。据考古学的考察,现今世界虎的祖先,大约是在新生代第三纪早期出现的一种叫“古猫类”的动物。真正虎的自然历史,已经有300万年——400万年的时间了。在人类诞生200多万年以前,虎——这种世界陆生动物中凶猛的“百兽之王”,就已经开始了在地球上的游荡生涯了,并且在不断的迁徙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亚种。根据分布地区不同,分别成为华南虎、印度虎、巴厘虎、苏门答腊虎、孟加拉虎、和里海虎等。然而,还有一部分固守家园,并没有向远方迁徙的就是我们现在的东北虎了。它们在虎种中形体最大,是最凶猛、最矫健,最可爱的一族。
东北虎又叫满洲虎、西伯利亚虎、长白山虎和长毛虎。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东部山区、吉林省长白山地区和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地区。
老虎是夜行动物,大多是在夜间出来活动,但在严寒的冬天,老虎白天也会出来寻找食物。我们都知道老虎属于猫科动物,大多数猫科动物都属于半避水动物,唯独老虎擅长游泳,一口气游到五六公里那是不成问题的。它也可在短时间内潜到四米多深的水中将鸭子捕到。如果您仔细观察,将可以发现在我们的每一个园区内都为老虎修建了1-2个游泳池,以供老虎夏天在池中戏水纳凉。老虎生性凶猛,在野外大多捕食大中型食草动物,像野猪、鹿。其次是野兔、狐狸、野鸡等中小型动物。老虎会将捕获到的猎物拖到或者叼到隐蔽的地方开始享用它的美餐。如果是大型动物,多会选皮薄肉多的地方开始撕咬,饱餐一顿之后,无论剩下多少均弃之而去,不再返回。老虎生性高傲,是不会吃自己剩下的食物的。
老虎具有很强的择偶性。东北虎的发情期大约是在当年的12月下旬到第二年的1月上旬,发情期一到,体质健壮的雄虎会漫山遍野的奔跑,还会不时的发出洪亮的吼叫声。其目的就是为了呼唤正在发情的母虎,雌虎会闻声而至,两虎相见如果一见钟情,情投意合则会双双摇头摆尾表示满意,然后互相追逐嬉戏,最后进行交配。
东北虎的怀孕期大约是三个月左右,分娩期多在三四月份,每胎产2-4崽,有时也产五崽。在大森林的成年东北虎都有自己独立的生活领域,从三十公里到一百公里,根据食物的丰厚程度来确定。老虎会用尿液划定一个区域,约两个月气味消失后,再进行重新划定。此外,每一个成年雄虎都会有杀死青年雄虎的本能倾向。所以,能存活下来的虎都是最优的。好了,大家听我讲了这么多老虎的故事,是不是很期待见到它们呢,现在大家请带好随身物品随我下车,去见见我们既凶猛又可爱的东北虎吧。
第三篇:东北虎林园导游词
各位游客你们好!欢迎大家光临东北虎林园参观游览,您的光临就是对保护濒危物种所献的爱心。我是本车的讲解员×××,非常高兴能有幸陪同大家一起来欣赏,了解这些美丽威武神奇的猫科动物,希望我的讲解能让您感到满意。
东北虎林园座落于美丽的松花江北岸,与太阳岛毗邻。占地面积144万平方米,是一个集饲养、繁育、科研、保护、野化训练、观赏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是哈尔滨市独具特色的标志性旅游景点。同时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东北虎种源繁育基地。整个游览过程我们将依次穿行8个乘车游览区、观虎台和步行区,您将可以观赏到不同年龄的纯种东北虎及非洲狮、白虎、白色非洲狮、黑虎、狮虎兽等世界上极为稀少的大型猫科动物。
现在我们所处的一号园区叫野化训练区,顾名思义这个园区担负着对虎进行初期野化训练的职能。作为“百兽之王”的东北虎,其威武的形象,乃至于象征勇敢者的精神,早已植根于世界文化之中。很久以前虎就同我们的祖先生活在一起,后来作为某些部落的图腾象征,自此以后,中华民族的文化就与虎结下了不解之缘。由于人类人口的增长和经济活动的加剧,及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使适合老虎生存需要的森林遭到大面积的砍伐,栖息地面积逐步缩小;同时由于环境变化导致虎的食物匮乏,自然界中野生虎的数量急剧减少。八十年代初,通过林业部门的调查显示:野生的东北虎全世界仅有400余只。目前在中国境内仅有15只左右,东北虎正面临着灭绝的危险。为了使东北虎的野外种群得到恢复,1986年在国家林业部、国家濒管办的支持下,在牡丹江海林境内建立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东北虎饲养繁育基地----中国横道河子猫科动物饲养繁育中心。“猫科中心”的成立,拉开了我国大种群人工饲养繁育东北虎的序幕。当时的目的是要通过人工繁育手段有效地保护濒临灭绝的东北虎,同时考虑在种群达到一定数量以后,开展国内、国际间的贸易,开发相关产品加工、销售的商业价值。
1992年中国作为国际野生动物保护公约的缔约国在国际公约上签字。1993年国务院下达了《禁止虎骨和犀牛角贸易的通知》,由于国家政策的调整,银行拒绝向“猫科中心”贷款。因为没有资金,虎的饲料问题无法解决,使东北虎的保护工作和一度陷入了困境。为了对濒危的东北虎进行更好的保护和更进一步的科学研究,1996年元月成立了黑龙江东北虎林园,开发利用东北虎的旅游观赏价值,走以虎养虎的道路,用旅游收入支持保护、科研和野化训练工作,所以我们说每位参观者都是在间接地为保护东北虎捐款,您的爱心一定能得到回报。
IUCN的物种生存委员会的重引入专家组,1995年制定的“重引入指南”中指出:“大多数哺乳动物和鸟类的生存,必须严格依赖于其积累的经验和幼年所学的知识。”这就要求圈养种源放归自然之前必须进行野化训练。东北虎林园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人工饲养东北虎的种群,而发展的最终目标就是将其放归自然。因此,在最大限度地模拟野生东北虎栖息生境的条件下,进行东北虎的野外生存训练,将有助于恢复东北虎的野性,识别猎物、捕食技能和生存能力。通过近七年的不断摸索和实践,东北虎林园在广大科研和饲养人员的不懈努力下,终于探索出了较为成功的半散放条件下东北虎的饲养管理和野化训练的模式,虎的种群数量逐步扩大。从建园初期的二十八只扩大到现在的300多只,而且使人工饲养的东北虎在自身的生存能力、野外适应能力、奔跑速度、捕食技能等方面都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为今后“放虎归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东北虎的放归是中国政府向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但要实现这个目标任重道远。首先要在自然界恢复东北虎的栖息地;第二要在栖息地内恢复虎的食物链体系;第三还要经过养成虎人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努力。东北虎学名为“西伯利亚虎”,起源于亚洲东北部,即我国东北和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有300万年的进化史。它与世界上里海虎、孟加拉虎、苏门达腊虎、爪哇虎、巴里虎、印支虎、华南虎等7个亚种比较,身长体重,凶猛强悍,称为“王中之王”。其它亚种均为东北虎向地球其它地区扩展分化出来的。
虎属食肉目,猫科,豹属,是由古食肉类进化而来的。在第三纪早期,古食肉类中的猫形类有数个分支:其中一支是古猎豹,贯穿各地质时期而进化为现今的猎豹;一支是犬齿高度特化的古剑齿虎类;一支是与古剑齿虎类相似的伪剑齿虎类;最后一支是古猫类。古剑齿虎类和伪剑齿虎类分别在第三纪早期和晚期灭绝,古猫类得以幸存,其中类虎古猫就是现今虎的祖先,后来古猫类又分化为三支:真猫类、恐猫类和真剑齿虎类,后二者均在第四纪冰河期灭绝,只有真猫类幸存下来,并分化成猫族和豹族两大类群而延续至今,现今的虎就是豹族成员之一。
虎只分布于欧亚大陆,世界上的虎都属于一个种,分8个亚种。因人为的影响,虎的分布区逐步缩小,虎的数量也急剧下降。巴厘虎、里海虎、爪哇虎分别于上世纪30年代、70年代和80年代绝种,其余的5个亚种也濒临险境。产于我国的东北虎和华南虎也已极度濒危,所以1989年颁布实施的《野化动物保护法》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备忘录》把虎作为一类保护动物严格予以保护,从而进一步确定了对老虎所有亚种的保护地位。
东北虎在我国的东北地区曾广泛分布,但近30多年来,东北虎的分布区已大缩小,到八十年代初仅见于东北部山区(张广才岭和老爷岭)。东北虎是典型的森林中栖息的动物,它生存的环境主要是针阔叶混交林或原始阔叶林,它也经常到高草灌丛中寻找食物或者在山脊、山顶有石砬子的地方活动。
老虎是夜行性动物,多在夜间出来活动,而白天大多躲在隐蔽的地方休息,所以人们白天看到的老虎多是正在睡懒觉。老虎活动最频繁的时候是在清晨或者黄昏,但在严寒的冬天,白天老虎也出来寻找食物。色彩斑斓的东北虎在白雪的映衬下,显得分外耀眼,尤现虎之威武,如果天公作美,还可见到罕见的“霜虎奇观”。
大多数猫科动物都属于半避水动物,唯独老虎擅长游泳,而且水性极好,一口气游到五六公里不成问题。它也可短时间内潜入4米多深的水中将鸭子捕到。如果您注意,将可以看到在我们的每一个园区内都为老虎修建了1-2个大型游泳池,以供老虎夏天在水中嬉戏和纳凉。
老虎生性凶猛,在野外主要猎获大、中型食草动物,如野猪、鹿,其次是野兔、狐狸、野鸡之类的中、小型动物;偶尔也捕杀熊、狼这类猛兽充饥,当然没有足够的把握老虎是绝对不干的。
东北虎捕食多采用两种方式:一是伏击法。利用它发达的嗅觉和听觉确定目标,然后静静地潜伏在灌木丛中,等猎物走近时骤然跳起,猛扑过去用尖刀般的利齿咬断猎物的喉管和颈椎,很快将猎物置于死地。二是跟踪追击。当老虎发现动物活动的新鲜痕迹,可以是足迹,也可以是气味,随即循迹跟踪,直到接近猎物,一旦发现目标,便小心翼翼地匍匐前进,直到确认猎物在有效的攻击距离内,老虎便拼力扑去,一般偶蹄动物在虎的猛扑擒拿下很难逃离虎口。老虎的奔跑速度可达20米/秒以上,百米远的距离瞬间即到。据资料记载,老虎的捕食不是每次都成功的,在野外一般捕食10次,能捕到一、二次就很不容易(因为体大,虽然爆发力很强,奔跑速度很快,但其耐力不足)。通常老虎会将捕获的猎物叼到或拖到隐蔽的地方开始它的美餐。捕获大型动物,多数先在皮薄肉多的地方撕咬,饱餐以后无论剩下多学科少残体,均弃之而去,不再返回。老虎的性情高傲,不吃自己剩下的食物,更不吃腐肉。
在东北虎林园经过野化训练的老虎在捕捉大型食草动物(如牛、梅花鹿)的时候,还是非常讲究技巧的。它们往往潜行跟踪,大约在猎物距自己20-30米的时候,突然加速,猛然跃起,用前胸压在牛的背部,以锐利的牙齿紧咬住牛的脖子,一个翻身,顺势就将几百公斤重的牛掀翻在地。如果遇到挣扎,它们会死死咬住牛的喉咙,直到牛窒息死亡。
现在我们所处的园区是2号园区,也叫成虎园。这里放养着十只左右6---7岁的老虎。这群虎是东北虎林园成立后在哈尔滨繁殖的第一批东北虎。一般我们称4岁以上的虎为成虎,虎的平均年龄寿命为二十年左右,2岁半至3岁性成熟,6---7岁的虎相当于人30岁左右,正值壮年。
纯正的东北虎皮毛颜色为淡黄色,并且有黑色条纹。条纹相对也较其它亚种稀疏,腹部到腰窝的毛为白色,头部的黑纹较密,吻部短而宽,额骨两侧隆起中央凹陷呈圆拱型。头骨的重量雄虎一般在2500---2700克,雌虎为1200---1750克。额部有三至五道黑色的横纹中间变粗相连成一?quot;王“字,戏剧中的许多脸谱都来源于虎的脸谱图案。很有意思的是老虎的脸谱和人类的指纹一样,是个体所特有的,也就是说世界上没有两只虎的脸谱是完全相同的,这也是过去工作人员在区分老虎时所必须熟悉和掌握的。现在随着种群数量的增加,为了便于识别,我们在虎的耳朵上都安上了耳号,请大家注意,在下一个园区虎耳朵上的圆牌号码就是虎的编号。耳号是按照国际惯例,雄左雌右,雄单雌双来安放的。如果耳号上的编号为单号那一定是雄虎了。东北虎有火一样神灵的目光,眼球呈黄褐色,瞳孔圆形,与家猫的纵向狭缝状不同,它可以根据光线的强弱扩大或缩小,眼上有一白色毛区,故?quot;白额吊睛”之称。其眼睛的特征确定了虎有着较宽的视野,但在一般情况下,对静止的物体反应不敏锐。由于虎最频繁的活动时间大多在傍晚或黄昏,因此造就虎具有极佳的夜视能力。如果夜间有灯光照射时,一双眼睛会呈现出鲜艳的绿色反光,很远就可以看到。东北虎最发达的感觉器官是它那具有非常敏锐听力的耳朵,虎凭借着高度的听觉能力能够捕捉到森林中最微妙的声音,感觉出不同的动物、树枝、花叶等发出的种种声响,一旦分辨出它所喜爱的猎物声音,耳朵会立刻转向响声发出的方向,神情也跟着变得专注起来。在野外东北虎能够听到几公里以外的动物的叫声。更神奇的是它竟能分别出园内不同种车辆发动机的声音,当投食车还没有进园的时候,它就已经感觉到了。虎的耳朵具有猫科动物的明显特征,短而圆,耳被为黑色,中央有一块白斑,这是东北虎特有的标志和警戒色,也是虎夜晚在丛林中幼虎跟随母虎的标记。虎在相互打斗或发现猎物准备进攻时,两只耳朵都有会背过去,两块白斑向前,一般的动物如果看到这对白斑都会望而却步。
东北虎共有30颗牙齿,像一把锋利的餐刀,各司其职,四颗犬齿粗壮有力,长3---5厘米,相当于拇指粗,可以将野猪等大型动物颈椎骨咬断,也可咬住喉部,将猎物的气管切开,是虎极其重要的攻击武器;上下颌各有6颗门齿,用于撕咬猎物的毛皮和拉扯,拖运猎物;还有14颗臼齿,用于切断猎物,它的咬合力非常强,可达400公斤,甚至可以咬断猎物的大腿骨。虎的四肢十分粗壮,强健有力,周身肌肉群非常发达,它的肌肉重量可占全身重量的70%左右。
请大家注意看老虎的脚,也极具猫科动物的典型特征,前足五趾,后足四趾,趾端连有坚硬锐利的虎爪,虎爪也是虎捕杀猎物的有力武器,一爪下去可将猎物撕得皮开肉绽。并且虎爪能自由伸缩,在行走时爪缩回爪鞘,避免磨擦地面。虎爪也象人的指甲一样不断地生长,为了不影响自身的行动,刺破掌垫造成行动困难,因此虎常有磨爪的习性。掌垫或趾垫柔软而有弹性,虎依靠其厚实的掌垫在行走时落地无声,其它动物很难听到老虎脚步声,往往听到时,虎已潜伏在眼前了。在野外动物学家往往依靠在雪地上的足迹来判断老虎的年龄、性别,一般成年雄虎的掌垫宽度在10.5---11.5㎝之间,雌虎的掌垫宽度在8.5---9.5㎝左右。
虎的尾长约1米,占体长的一半,尾上有黑色的环纹,尖端为黑色。传说中虎尾巴也是它自身的防御武器,但据我们多年的观察,虎尾巴的主要功能还是调解身体在高速运动中保持平衡和控制转向。仔细观察虎尾处于何种表现,便能分析出此时老虎所处的状态和心情。如果尾尖微微翘起,并不停的抖动,还伴有低沉的吼声,这是危险的信号,此时它已处于戒备状态,不允许靠近,否则将会遭到攻击;如果尾巴轻轻摆动,并伴有“喷、喷”鼻音,那就是表示亲昵、友好,另外在休息时虎的尾巴还起着挥打蚊虫、防叮咬的作用。俗话说“老虎的屁股摸不得”,这是由老虎的习性所决定的。虎天生谨、多疑,它的攻击往往是在猎物的后部发起,所以它深知后部是全身防守最薄弱的地方,因此在有感觉的情况下,从不把后部让给对手。
虎的体长在1.6---3米之间,在体型上雄虎要远远大于雌虎。一般成年雄虎的体重在250---300公斤左右,最大的可达320公斤,雌虎体重在150---200公斤左右。
东北虎的皮毛在5个虎的亚种中颜色最浅,皮毛最厚,在冬季被毛增厚,依靠其较厚的皮下脂肪,能抵御零下40℃---50℃的严寒,到夏季便脱去厚厚的绒毛,毛变短变薄。
刚才我给大家介绍了东北虎的形态特征。虎是大自然的杰作之一,它的身体厚实而完美,背部和前肢上的强劲肌肉在运动中起伏,巨大的四肢推动向前,是那样平稳和安静,看起来就像在丛林中滑行一样,它优雅美丽,神秘凶猛,是自然界中力与美的最佳融合。虎在生态环境系统中处于食物链金字塔的顶级。在动物王国中它是无可争议的王者,它唯一的天敌就是我们人类自己!国际老虎政策委员会科学部主任,美国人乔治·夏勒曾说过这样一段发人深省的话:“未来的一代将为本世纪缺乏远见,缺乏同情,缺乏对未来慷慨的精神,使这世界上最令人激动而又漂亮的动物消失,而感到真正的悲哀”。
现在我们进入的是3号园区,也叫育成虎园。这里大家观赏到的虎,年龄全是在两岁半左右。所谓育成虎,就是介于幼虎与成虎之间的虎,这个阶段的虎从体貌上看和成虎没有什么大的差别,已经达到了身体成熟,但还未完全达到性成熟,也是最难管理的阶段。
东北虎生性机警、孤独多疑、强壮有力、动作敏捷,行走能力强,一昼夜行走可达80-90公里,在雪层较厚的时候一般也能走20-50公里,虎的跳跃能力也很强,一跳长度约5-7米,高度可达2米。虎没有固定的巢穴,一般四处游荡,但它具有领域性,野生东北虎每只都有自己的势力范围,一般在500-900平方公里,最大的可达4200平方公里以上。虎划分它们各自的领地、区域是靠它们排泄在树干、岩石、标志物上的尿液、唾液、咬痕、抓痕的气味,这些气味会保持很长的时间,虎一旦嗅到这些气味,便会立即区分出是不是同类或某种其它动物,此地是否属于自己的领地。在一般情况下,虎不会轻易触犯其它虎的领地,雄虎的势力范围是允许雌虎通过的,但不允许居住(交配期除外),其它雄虎若想居住或通过是绝对不允许的,一旦他们触犯领地则会遭到无情的驱逐。
虎的胃有很强的消化功能,大家以前都知道狼吞虎咽这个成语,是用来形容人吃东西的时候又急又猛。虎通常吃小块食物的时候,往往吞食而且速度的确很快,十多斤的牛肉条,用不上三两分钟就已经进肚了。东北虎不光吃的速度快,而且食量大的惊人,一次可吃30-40公斤,饱食一顿后可数日不食。在人工饲养条件下,我们的饲养员每天给两岁以上的老虎喂6---8公斤的牛肉,1---2只鸡,还要添加奶、蛋、钙及各种维生素。为了保持虎的自然食性,每周要给老虎绝食1天,这样平均每天每只老虎的饲料费在100元左右,全年每只虎光饲料费就将近4万元,也正是我们在虎的饲料上舍得投入,始终坚持高标准、高质量的饲料投喂,您才能看到今天这样强壮膘悍,威风凛凛的老虎。这也正是我们的老虎和您在其它动物园看到的虎不一样的原因所在。
现在我们进入的园区是4号园区,也叫种虎园。这里放养着10多只年龄在11---15岁的成虎。它们老当益壮是东北虎林园元老级的功臣;在虎园刚成立的时候,它们就在这里展出了,我们经过的所有园区的虎几乎都是它们的子孙后代。
野生的虎一般4岁才性成熟。在人工饲养的条件下,个别雌虎在两岁半就发育成熟了。虽然虎常年都可以发情交配,但主要集中在当年的11月份至翌年3月,一般一个发情期持续7---10天左右。情窦初开的雌虎在一个发情期内如果受孕,就不会再次发情。在交配期,首先是雌虎表现出明显的特征:温顺、拒食或少食,经常在地上打滚,外阴红肿,通过气味和吼叫吸引雄虎。雌雄虎相遇后,雌虎主动接近雄虎,亲吻并用鼻子去接触雄虎,发出“喷、喷”的声响。在雌虎的刺激下,雄虎也变得非常温柔,它以爱抚、舔舐雌虎来赢得对方的亲昵和信任。这段时间里,作为情侣的雄虎始终寸步不离地紧跟在雌虎的左右,由于雌虎求偶信息的吸引,很可能招来几只雄虎,这时雄虎之间就免不了为争夺配偶发生暴力。关于虎的交配实行一夫一妻制的说法是不准确的,雌雄虎对配偶都有选择性,雌虎表现更强烈些,有的雌虎在发情期内只允许一只所喜爱的雄虎交配,有的则允许多个雄虎与之交配。如果雌虎不情愿,即使是虎王也不会达成交配。虎的妊娠期为105---108天,每胎产仔2---5只。在野生的自然状态下,一只雌虎一生中产不了几次,因为雌虎一旦怀孕,产仔就要靠自己抚养、照料,直到幼虎2岁左右,能完全独立生活才与幼虎分离。此后,这只雌虎才有可能在再一个发情期达成交配和受孕。但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为了提高虎的产仔率,在雌虎哺乳100天左右,就给幼虎断奶,与雌虎分别饲养,使各自独立生活,这样雌虎恢复后会在下一个发情期里再次受孕。人工饲养条件下雌虎平均每年可以繁殖一胎,有的甚至每年可产两胎,这就大大地提高了虎的繁殖率,使雌虎的育龄期可延至10年左右。我们坚持的是一年一胎或3年两胎。
对于初产的雌虎,会经常出现没有经验不会护理或产后没有奶水的情况,这时我们就得采取人工哺乳的方法,即模仿雌虎哺乳喂养的全过程,用奶粉代替虎奶,同时还得补充一些其它营养物质,如维生素、钙和微量元素。饲养员每天24小时监护,对幼仔每隔1---2小时就补喂奶一次。同时还得经常人工刺激幼仔的胃肠蠕动、消化,刺激排粪、排尿。新闻媒体亲切地称这些幼虎的饲养员为“虎爸爸”、“虎妈妈”。
东北虎林园在饲养、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多年来一直保持着繁育成活率高于90%,人工哺乳成活率在80%以上,每胎产仔数平均三只以上,远远超过了国际1.8只和国内2.2只的最高记录,从而确立其在饲养、繁育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预计到2005年我们园内的东北虎种群数量将达到500只,2010年达到1000只。
2003年10月,东北虎林园投资80万元与国家林业局动植物检测中心合作开展了“虎DNA谱系档案及遗传管理系统的开发”项目。因为目前东北虎林园采用的饲养方式是人工控制下的关散放方式,当母虎发情时,有时有几只雄虎轮流与其交配。因此,人工记录谱系档案时,一些后代的生物学父亲就难以确定。这个项目的目标就是利用微卫星技术,通过基因水平的分析,建立东北虎种群的DNA谱系档案。然后再通过与免疫有关的基因的分析,摸清整个种群对疾病的抗性,在这些基因数据的基础上,编制一套遗传管理软件,实现种群遗传管理的电子化和智能化,即对给定的一只雄虎,通过软件对基因数据的分析,可以自动提供哪些雌虎可与之交配,产生的后代近交系数最低,抗病能力最强。
现在我们所处的园区为5号园区,也叫狮虎园。这里的狮子和老虎同为两岁,它们从小就被混放在一起饲养,目的是为了让它们彼此之间相互熟悉,培养感情,长大后通过自然交配的方式繁育出狮虎兽。这也是我们林园的一项重要科研内容,从目前看狮子和老虎相处得还算和睦,但这个项目能否成功,我们将拭目以待。
东北虎和非洲狮同属于猫科,豹属,体形和体重相近,一个被人类喻为“兽中之王”,另一个被喻为“百兽之王”。人们经常会问:如果把这两种在自然环境中根本生活不到一起的动物放在一起,哪个会成为胜利者?在动物学家的眼里,虎比狮子更厉害。主要理由是:虎比狮子更残忍、狡猾。雄狮比雄虎更懒散,虎捕食技能比狮子高,非洲狮的社会性较高,是靠群体的力量战胜其它动物,而虎是单独行动的,对付外界以及捕杀猎物完全依靠单独的力量取胜。如果同等质量的虎与狮子真的打斗起来,狮子绝不是老虎的对手,但在自然界,这种情况是不可能出现的。
现在我们所处的园区是6号园区,也叫非洲狮园。这是2000年我园从非洲引进的十五只非洲狮。经过三年的繁育,数量增加到30多只,非洲狮生活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喜欢群居生活,这是猫科动物中唯一以居群方式生活的物种。这里的狮子年龄在6---7岁。我们在区分雄狮与雌狮方面主要看被毛的长短。大家看,这只脖颈上长着长长的棕毛,像带着一条围脖,体形大的是雄狮;这只脖颈上没有棕毛,干净漂亮短毛的是雌狮。狮子在捕捉猎物时没有老虎文明,它们之间经常会争抢食物,从它们脸上留下的伤疤便可以清楚地看到,旧伤未去,新伤又来。由于狮子是群居生活的,它们中就必须有一个统治者“狮子王”。“狮子王”是在群狮中经过数次的争斗,最终获胜的、最凶猛的狮子,在它的身旁经常会有一只漂亮的雌狮陪伴。野生狮子可以在水中将羚羊、斑马等猎物捕获,但水性比虎差得很远,很少见到狮虎园子在水中游上几公里的情景。在野生条件下,雌狮是捕猎能手,雌狮捕到猎物,供自己吃饱后,会让给雄狮吃。
非洲狮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还是比较强的,这些源于非洲热带地区的狮子,到了我国北方,也基本适应了这里寒冷的气候条件,在冬天它们常常会挤在一起相互取暖来抵御严寒。
现在我们来到了7号园区,也叫虎王区。咱们看到的就是园区中的“虎王”,编号为52号的雄虎以及“虎后”37号雌虎。在虎王旁边的是它的同胞兄弟,编号是53号。虎王兄弟今年已经十一岁了,体重都在320公斤以上,它们不但长得威武,强壮膘悍,而且兄弟俩特别团结,很有合作精神。单打独斗它们从未遇过对手。如果遭到围攻,兄弟俩会联手退敌,非常勇猛。在长期的群虎争斗中,它们靠自身实力逐步确立了虎王地位,所到之处群虎无不胆颤心惊,四散逃窜。为了保证其它虎的生命安全我们只得把它俩单独放在一个园区了。给大家讲个故事:前面我为大家介绍了虎一般是吃独食的,谁先捕到就是谁的,不争不抢。可有一次“虎王”52号捕到一只鸡,自己没舍得吃,它叼着鸡走到附近53号身旁,和弟弟头碰头蹭了几下,把鸡留给了弟弟,转身又去捕了一只,这时兄弟俩才开始享用美餐。还有一次,那是在2000年的一个冬天,当时弟弟正患皮肤病,身上的被毛大面积脱落,全身奇痒难忍,可是背部的地方怎么也舔不着,这时虎王就走到弟弟身旁帮助弟弟舔,由此可见兄弟俩的手足情深。
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虎后”,“虎后”今年13岁,哈尔滨人为它冠名“大美人”,是喜欢它的人们所赠之雅号。“大美人”皮毛光亮,毛色纯正,花纹清晰,体态优美,尤其喜好洁净,经常进行“梳洗打扮”,因此得其美名。“大美人”也是东北虎林园所有雌虎中产仔最多的一只,母性极强,7年时间共繁育成活后代30只,被喻为“英雄妈妈”。它的照片曾多次出现在关于虎的书刊、画册的封面上,颇具明星风采。
现在我们所处的园区是8号园,也叫“幼虎园”,这里放养着近三十只1.5岁左右的幼虎。别看它们个头挺大,可它们在虎的生长期还处于儿童阶段。这个阶段的老虎最顽皮,好动,对任何事物都感到新奇。在野生状态下,雌虎要带养幼虎到2岁多,这么大的老虎还没脱离母亲的监护。而在这里它们在三个月大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独立生活了。它们在相互嬉戏、打闹中锻炼着体能,学习捕食、争斗的本领。新生幼虎的体重一般在1000---1800克左右,体长在30---40㎝,但它们的生长速度非常快。最初的一个月内每天以100---250克的速度增长,一百天时体重已达到10---15公斤。这时幼虎已经能够独立采食和活动了,在人工饲养的情况下,就可使它们断奶,与母亲隔离,幼虎在1岁时体重就已经超过成人的体重,达80---100公斤。
虎是独居动物,在野生状态下,除了同胎的幼虎与母虎之外,虎是不会在一起群居的,只有个别时期也有三五成群的现象。但在人工饲养条件下,这种现象经常出现,主要是受虎群密度大,散放区域面积相对较小的限制,在这种人为的虎的王国中,把同年龄段的幼虎从小散放到一起,其目的是使它们彼此间相互熟悉和了解,平日才能够和睦相处。
东北虎一般是吃独食的,在捕食方面很有“君子风度”。虽然个体间有强弱之分,但在捕食猎物时,谁捕到的就属于谁,其它虎则卧在四周,不争不抢,很有涵养。如果在捕捉大型猎物时,由两只虎共同捕到,就会在一起享用。无论饥饿到何种程度,大多数虎都能够自觉遵守纪律,因为它们从小就懂得虎口夺食是非常危险的,仅此就足见其王者风范。
虎与生俱来就有爱清洁的本性,它在两个月时就学会借用水、唾液,像家猫一样洗脸,梳理毛发。冬季它们常常在雪中翻滚,通过雪浴来清理皮毛。在它们每次用完美餐后,便会用舌头不停地舔舐嘴巴、前爪,把血迹、残渣、污迹清理掉。东北虎的舌头比较特殊,正面布满角质化的倒刺。虎的舌头非常重要,它不仅是味觉器官,同时还起着饮水、舔食、调解体温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它相当于人类的双手,尤其在虎产仔、哺乳期,舌头的功能在母虎身上发挥的就更加淋漓尽致了。此时舌头竟能起到比我们人类双手更细腻的爱抚和照顾幼仔的作用。它先把刚出生的幼虎身上的血迹、胎液全部舔舐干净,又把幼虎的胎毛舔干,平日里还经常舔幼仔,刺激幼虎的生长、发育、胃肠蠕动、排泄尿、粪便等;正是在母虎的这种爱抚刺激下,幼虎才能健康的成长。
人们普遍认为虎不会爬树,传说是因为它的师傅-猫没有教它这一绝招。其实,这种说法并不正确,虎在幼龄阶段非常喜欢登高爬树,而且动作非常灵活,但到了成年阶段,由于体重过大,爬树才显得困难起来。然而在特殊情况下,如遭到攻击、惊吓或捕捉树上的猎物,或攀高作标记等,成年的虎为应急也会爬到一定的高度,我们就曾亲眼目睹过一只雌虎为了捕捉树上的野鸡,爬上了4米多高的树干。
各位游客,咱们前八个乘车观赏的园区结束了,请各位将自己的随身物品都拿好,咱们下一个进入的园区是步行区。
这个园区主要散放的是不到1岁的东北虎以及世界上非常罕见的白虎、雪虎、白狮子、美洲虎、狮虎兽。咱们首先见到的是将近1岁的东北虎,它们非常活泼好动。幼虎经常把树枝、木棍当作玩具来玩耍。之所以将这些虎散放在步行区内,是因为它们还不具有大园区内东北虎的生存能力,这里的老虎在晚上的时候还需要将它们放回舍里休息,也便于饲养员对它们的生活状况能更好的了解和观察。您可以给小虎喂上一条肉,近距离地观察虎的表情和各种神态。
现在我们走上的是刚刚落成并对外开放的大型观虎台。这个观虎台长180米,宽7米,可以容纳千人在上面观看老虎的表演,也是为使游客能换个角度,从高处俯视老虎的雄姿而修建的。观虎台中央有一个专门用于投食的长廊。如果您有兴趣,不妨试一试,亲身体验一下给老虎喂食的乐趣。在我们的脚下是新修建的50间设施齐全的多功能虎舍。和着微风,听几声远处传来的虎啸,悠闲地散步于观虎台上,我想您一定会有一种融入大自然的感觉。
2500年前,我国古代就有白虎的传说,但人类是首次发现白虎是在1951年印度的中部。白虎是孟加拉虎遗传变异所产生的,它是杂合性动物的基因与白色基因杂合(异性杂合)的结果。目前世界上仅存白虎200只左右。咱们所见的这只身上几乎没有条纹的是一只雌性的雪虎,它是白虎与白虎交配后再次变异而产生的。它更为珍贵,目前世界上仅存5只左右,一只价值在10万美金以上。白虎十分稀有,它们性情温顺,被喻为“君子”和“淑女”。白虎不同于白色动物,如白天鹅、北极熊和白化动物如人工繁育的小白鼠。白虎的眼睛是淡蓝色的,而东北虎的眼睛是黄褐色的,但夜间它们都会反射出绿色的光。我们园区的白虎是分别从瑞典和意大利引进的,到现在已经繁殖了九只小白虎。
白狮子是今年从阿根廷引进的,是同胞兄妹。它们同非洲狮无异,也喜欢生活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喜欢群居生活。之所以它的毛色呈白色是由于隐形性基因经过杂合后形成的,它的父本和母本也可以是白色的,也可能是黄色的。白狮子在雌雄的区分上,没有非洲狮那么明显,主要以体态大小来区分。
美洲豹又称美洲虎、银狮,它是2001年从斯洛伐克引进的,它的毛色呈黑色,在阳光的照射下,能显示出金钱状花纹。美洲豹喜欢生活在热带地区,并且同老虎一样喜欢独居,非常善于攀爬、游泳,咱们游客往上面看,只有美洲豹的笼舍上面有铁网罩着,这是防止它爬到隔壁的笼舍里。豹与虎的主要区别是:
1、尾长超过体长的一半;
2、犬齿与虎比较更加细长。美洲豹的奔跑速度也比老虎快得多,时速可达80公里左右。这三只美洲豹是两雄一雌,之所以美洲豹毛色呈黑色,是由于隐形基因所造成。目前世界上美洲豹有15000只左右,但黑化的极少。
狮虎兽来自韩国,它是雄狮与母虎交配所生的后代,是人为制造出的一种动物。在自然界中根本是不存在的。它聚集了老虎和狮子的优点,长相更多的像老虎。它的身上有网状花纹,是老虎和狮都不具有的。但狮虎兽有一个缺点,它没有生殖能力,同骡子一样不具备生育能力,但从外观上可分辨出雌雄。之所以没有繁育能力,是因为老虎和狮子的染色体不同,不能结合在一起,也就是所说的种间隔离。咱们现在所见的狮虎兽都是人工受精培育的,自然交配繁殖出的比例是相当低的,在1‰---4‰的比例。世界上也仅存有十几只左右的狮虎兽,所以狮虎兽也越发珍贵了。
尊敬的各位游客,黑龙江东北虎林园是以企业的行为,承担着国家的责任,担负着全人类的使命,“还虎啸于山林”是我们养虎人真诚的呼吁和执着的追求,我们会继续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进一步改进现有园区的自然环境,为所饲养繁育的东北虎提供更好的生活空间和地域,同时我们还将陆续引进其它珍贵的猫科动物,增加新的旅游观赏热点,您的爱心我们将以百倍的工作努力给予回报,我们期盼着您的再次光临,再见!
第四篇:东北虎林园导游词
各位游客你们好!欢迎大家光临东北虎林园参观游览,您的光临就是对保护濒危物种所献的爱心。我是本车的讲解员×××,非常高兴能有幸陪同大家一起来欣赏,了解这些美丽威武神奇的猫科动物,希望我的讲解能让您感到满意。东北虎林园座落于美丽的松花江北岸,与太阳岛毗邻。占地面积144万平方米,是一个集饲养、繁育、科研、保护、野化训练、观赏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是哈尔滨市独具特色的标志性旅游景点。同时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东北虎种源繁育基地。整个游览过程我们将依次穿行8个乘车游览区、观虎台和步行区,您将可以观赏到不同年龄的纯种东北虎及非洲狮、白虎、白色非洲狮、黑虎、狮虎兽等世界上极为稀少的大型猫科动物。现在我们所处的一号园区叫野化训练区,顾名思义这个园区担负着对虎进行初期野化训练的职能。作为“百兽之王”的东北虎,其威武的形象,乃至于象征勇敢者的精神,早已植根于世界文化之中。很久以前虎就同我们的祖先生活在一起,后来作为某些部落的图腾象征,自此以后,中华民族的文化就与虎结下了不解之缘。由于人类人口的增长和经济活动的加剧,及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使适合老虎生存需要的森林遭到大面积的砍伐,栖息地面积逐步缩小;同时由于环境变化导致虎的食物匮乏,自然界中野生虎的数量急剧减少。八十年代初,通过林业部门的调查显示:野生的东北虎全世界仅有400余只。目前在中国境内仅有15只左右,东北虎正面临着灭绝的危险。为了使东北虎的野外种群得到恢复,1986年在国家林业部、国家濒管办的支持下,在牡丹江海林境内建立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东北虎饲养繁育基地----中国横道河子猫科动物饲养繁育中心。“猫科中心”的成立,拉开了我国大种群人工饲养繁育东北虎的序幕。当时的目的是要通过人工繁育手段有效地保护濒临灭绝的东北虎,同时考虑在种群达到一定数量以后,开展国内、国际间的贸易,开发相关产品加工、销售的商业价值。IUCN的物种生存委员会的重引入专家组,1995年制定的“重引入指南”中指出:“大多数哺乳动物和鸟类的生存,必须严格依赖于其积累的经验和幼年所学的知识。”这就要求圈养种源放归自然之前必须进行野化训练。东北虎林园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人工饲养东北虎的种群,而发展的最终目标就是将其放归自然。因此,在最大限度地模拟野生东北虎栖息生境的条件下,进行东北虎的野外生存训练,将有助于恢复东北虎的野性,识别猎物、捕食技能和生存能力。通过近七年的不断摸索和实践,东北虎林园在广大科研和饲养人员的不懈努力下,终于探索出了较为成功的半散放条件下东北虎的饲养管理和野化训练的模式,虎的种群数量逐步扩大。从建园初期的二十八只扩大到现在的300多只,而且使人工饲养的东北虎在自身的生存能力、野外适应能力、奔跑速度、捕食技能等方面都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为今后“放虎归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东北虎的放归是中国政府向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但要实现这个目标任重道远。首先要在自然界恢复东北虎的栖息地;第二要在栖息地内恢复虎的食物链体系;第三还要经过养成虎人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努力。东北虎学名为“西伯利亚虎”,起源于亚洲东北部,即我国东北和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有300万年的进化史。它与世界上里海虎、孟加拉虎、苏门达腊虎、爪哇虎、巴里虎、印支虎、华南虎等7个亚种比较,身长体重,凶猛强悍,称为“王中之王”。其它亚种均为东北虎向地球其它地区扩展分化出来的。虎属食肉目,猫科,豹属,是由古食肉类进化而来的。在第三纪早期,古食肉类中的猫形类有数个分支:其中一支是古猎豹,贯穿各地质时期而进化为现今的猎豹;一支是犬齿高度特化的古剑齿虎类;一支是与古剑齿虎类相似的伪剑齿虎类;最后一支是古猫类。古剑齿虎类和伪剑齿虎类分别在第三纪早期和晚期灭绝,古猫类得以幸存,其中类虎古猫就是现今虎的祖先,后来古猫类又分化为三支:真猫类、恐猫类和真剑齿虎类,后二者均在第四纪冰河期灭绝,只有真猫类幸存下来,并分化成猫族和豹族两大类群而延续至今,现今的虎就是豹族成员之一。虎只分布于欧亚大陆,世界上的虎都属于一个种,分8个亚种。因人为的影响,虎的分布区逐步缩小,虎的数量也急剧下降。巴厘虎、里海虎、爪哇虎分别于上世纪30年代、70年代和80年代绝种,其余的5个亚种也濒临险境。产于我国的东北虎和华南虎也已极度濒危,所以1989年颁布实施的《野化动物保护法》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备忘录》把虎作为一类保护动物严格予以保护,从而进一步确定了对老虎所有亚种的保护地位。东北虎在我国的东北地区曾广泛分布,但近30多年来,东北虎的分布区已大缩小,到八十年代初仅见于东北部山区(张广才岭和老爷岭)。东北虎是典型的森林中栖息的动物,它生存的环境主要是针阔叶混交林或原始阔叶林,它也经常到高草灌丛中寻找食物或者在山脊、山顶有石砬子的地方活动。
老虎是夜行性动物,多在夜间出来活动,而白天大多躲在隐蔽的地方休息,所以人们白天看到的老虎多是正在睡懒觉。老虎活动最频繁的时候是在清晨或者黄昏,但在严寒的冬天,白天老虎也出来寻找食物。色彩斑斓的东北虎在白雪的映衬下,显得分外耀眼,尤现虎之威武,如果天公作美,还可见到罕见的“霜虎奇观”。
xiexiebang.com范文网[CHAZIDIAN.COM]
第五篇:东北农业大学科技园简介
东北农业大学科技园简介
2012-01-09
东北农业大学科技园依托于东北农业大学,是黑龙江省重点建设的省级大学科技园之一。2008年开始筹备建设,2011年正式落成,同年注册成立黑龙江东北农业大学科技园有限公司。
科技园以有效整合学校与社会综合资源为主导,以发展农业生物科技产业、强化现代农机装备开发为主要特色,坚持政府引领、市场化运营、公司化管理,政、产、学研三方合作,社区、校区、园区三区联动发展的建设模式。重点强化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生物兽药、生物饲料及添加剂、生物制剂等领域及其配套支撑领域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相关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及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截止到2011年7月,科技园累计有入园企业40家,涉及生物农业、生物医药、生物制造、生物肥料及制剂及服务行业5大类,其中教师创办企业30家,约占75%。学生创办企业2家、校友创办企业4家和4家配套服务性企业。全部企业中36家为科技型企业,约占90%,这些企业科技含量高,产业化前景好;且企业在技术、成果、人才方面均与东北农业大学有实质性的联系。
园区现有管理人员9人,本科生以上学历占100%,年龄结构合理,管理人员素质高,学历高,凝聚力强,业务水平高。园区下设企业发展部、科技信息部、教育培训部和财务部4个部门,各职能部门相互联系,互为依托共同承担科技园各项工作。
东北农业大学科技园已具备一定规模的孵化能力,将逐步形成以科技园为引擎,三个专业园(化工路农业示范专业园、黑龙江省畜牧业科技园区、江北食品科技产业专业园)为骨干,若干个产业基地为联动的三维一体化纵深部署格局。科技园将在校东侧化工路与闽江路交叉口处规划建设约5万平方米的科技园大厦和约1万平方米的仓储物流中心,利用强大的平台优势,撬动大学资源与社会资源的有机结合,立足龙江,辐射全国,面向世界,使东北农业大学科技园成为资源集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现代化生物产业科技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