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同伴阅读”访谈
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同伴阅读”访谈
在北师大实验小学的教室里,记者看到,五年级的学生和二年级的学生成对地坐在一起,津津有味地读着同一本书,并且不时地还在交流着什么。你看,五年级的孩子俨然一副小老师的样子指指点点,二年级的孩子则是一脸的诚意,虚心地点头。这是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正在进行一项北京市“十五”规划课题的实验——“阅读策略与同伴阅读在课外阅读中的应用”的课堂,孩子们已经进入了角色。
“同伴阅读”,听来很有新意。什么是“同伴阅读”?北师大实验小学的这个实验是否有普遍意义?记者就“同伴阅读”的有关问题采访了参加该实验课题组的程海春、李新月老师。
问:关于“阅读”方面的名词已经很多了,你们现在又搞了一个“同伴阅读”。从字面上看,就是找个伙伴一起读书。这值得耗费那么大的精力去实验吗?请你们谈谈,什么是“同伴阅读”?为什么要开展“同伴阅读”?
答:同伴阅读是同伴合作学习在阅读领域的应用。在同伴阅读中,两名学生一起阅读学习材料,强化和掌握阅读技巧,共同完成阅读任务。根据学生的年龄不同,同伴阅读可以分为同年龄同伴阅读和跨年龄同伴阅读。
各国关于阅读策略的研究最新结果表明,并不是每个学生都可以自发地找到有效的阅读方法,许多学生需要在阅读技巧和阅读策略上接受专门的指导。传统的语言教学认为,如果教会了学生语言基本构成单位,例如,字、词、句等,学生就能够自然而然地学会阅读,自发地探索出有效的阅读方法。传统的阅读教学多注重阅读的内容,对于阅读的一般方法和技巧则有所忽视,对于如何把这些方法灵活迁移到学生的阅读活动中指导得还很不够。在小学日常的语言教学方面,虽然有些教师自发地对学生传授了一些阅读方法,但是系统地、自觉地介绍有效的阅读方法,使学生灵活运用到他们的一般阅读活动中去的做法还不多见。简而言之,传统的语言教学对于学生阅读技巧和阅读策略缺乏系统的指导。
而同伴阅读能同时提高参与双方的学习效果,在一对一的合作和交往之中,学生能够更加有效地利用阅读时间,提高阅读理解的效率和效果,可以使他们更多地尝试到成功感,因而有利于自我成就感和自信心的培养。合作阅读的过程也进一步强化了他们对阅读的自我监控和指导能力,锻炼了他们学习的独立性。总之,同伴阅读对参与的双方能产生“双赢”的效果,对他们的阅读能力都有促进。开展同伴阅读对于培养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能力,培养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促进学生间的交往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当前,小学生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很多。前不久,《中国教育报》刊登的关于学生感染“文字恐惧症”的报道,我们也深有同感。从当前语文教改形式来看,多种途径开展阅读符合语文课标的要求。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语文课时不断缩减,语文教师的任教课时逐步增加,工作量增大,使得相当多的教师对学生的阅读指导不够重视,造成学生的阅读水平不高,阅读量小,知识面窄,语言积累不够,这不仅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阅读习惯的养成,更不利于学生智力、品德和人文素质的发展,势必导致社会精神文明和整个民族基础文化素质的退化。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即将进入以阅读能力为基础的信息网络时代,每个民族都需要整体提升学习能力以缔造学习化社会,在这种条件下,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学习者自主阅读能力的发展。因此,我们越来越感到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质和量的迫切性。开展“同伴阅读”,就是想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新思路。
问:思路有了,还得有实施的方法。你们是怎样开展“同伴阅读”的?
答:从2002年始,我校正式启动了实验,在吴建民校长和王莹副校长的大力支持下,6名老师参与了此项实验。把二年级和五年级的学生结成一对一的关系,共同学习。主要内容是充分利用课外阅读的时间,以寓教于乐的形式向二至五年级学生传授6种基本阅读策略,并让他们以同伴合作阅读的形式练习和强化这6种阅读策略。活动每周开展两次。
策略一:激活已有的相关知识。主要包括:看到文章的题目,想一想:文章的题目让你想到了什么?你对此已经知道多少?再通过看文章的插图、目录、简介等,想一想,这篇文章是讲什么的?
策略二:扩大词汇量。也就是当你遇到不认识的词时,要停下来,想一想这个词什么意思?可以和同伴一起解决,可以从文章中寻找线索,还可以查字典或者请教别人等理解这个词的意思。
策略三:进行预测。读过文章的题目后,想一想:这篇文章将讲什么故事?读文章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停下来,问自己:故事将发生什么?故事是如你所想的那样吗?这样做可以调动读者的想象力,对已经阅读和将要阅读的内容有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策略四:关注文章的主要内容。包括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以及这些人物为什么那样做等。
策略五:你读懂了吗?读文章时,当你感觉到文章比较难时,就要停下来,想一想:你读懂了吗?发现不懂时,想一想:是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不明白还是句子之间的关系不明白,或者有不认识的生词等,理解之后,再接着阅读。
策略六:分析文章的类型。根据标题,想一想:这是一篇什么样的文章?为什么?快速浏览文章,再想一想:这是一篇什么样的文章?为什么?当仔细阅读文章后,想一想:文章的各部分主要写了什么?你判断的文章类型对不对?
问:开展“同伴阅读”估计主要是学生与学生间的合作问题。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还有别的什么阻力?
答:您估计得有道理。开展“同伴阅读”
想法虽然好,但并没有完全得到学生和家长的认可。学生自愿报名时,两个年级的反差很大。二年级的学生和家长欢天喜地,有的学生说:能和别人一起读书就不会
感到寂寞了。也有的说:如果读书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有人帮助了。李碧瑶的家长说:孩子虽然在二年级,但是能和大孩子在一起读书,不亚于有家长在陪读,这样读书效果好。但是,五年级的学生和家长却不这样认为,学生认为和二年级小孩一起读书,太没有意思。家长则认为,自己的孩子和低年级孩子一起读书,不会有长进。所以,五年级并不积极。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又对学生和家长进行动员。告诉他们这项研究在国外的结果。也就是:五年级的孩子的进步大于二年级,并会持续增长。因为他们在阅读中,不仅自己要学会阅读策略,还要检查和督促二年级的学生。这样,他们就会更加有效地利用阅读时间,提高阅读理解的效率和效果,可以使他们更多地尝试到成功感,有利于自我成就感和自信心的培养。同时,也告诉家长:对于参加同伴阅读的学生,我们还要进行培训,具体指导社会交往技能。内容包括:怎样表现出对别人的兴趣?怎样学会倾听?怎样对待好的回答?怎样对待错误的回答„„
经过多方面的努力,我们终于开始实验了。
刚开始,老师和学生的热情都很高,每堂课都一丝不苟地按照实验过程操作,一个月后,在授课教师中,对阅读策略产生了疑问。比如:学到阅读策略三(进行预测)时,有的老师问:我们为什么要进行预测?平时读书的时候谁会总是停下来进行预测呢?学习这样的策略对学生的阅读有帮助吗„„由此也产生了一些懈怠情绪。于是,我们专门请到对阅读策略深有研究的专家为老师们进行相关培训,解开疑团。并以此为契机,引领老师深入探讨,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工作,走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路子。老师的问题刚刚平息,学生中的问题又暴露出来。二年级的王尧和五年级的张超性格都比较内向,两人在合作读书时,谁也不开口,谁也不理谁,达不到同伴阅读的目的;吴笑天和苏杨却总是争得面红耳赤,不可开交;二年级的赵洁总是唯大班学生是听,从没有自己的观点;五年级的康健却管不住二年级的学生,无法学习„„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使得学生的学习效率并不高,我们也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
经过一段时间的细致观察,我们发现:合作较好的学生往往是他们的阅读能力在同龄孩子中相当,性格互补,性别相同。于是,我们根据学生的阅读水平和性格特点,重新组合,并在实践中不断调整,使以后的学习得以顺利进行。
问:你们开展“同伴阅读”的实验已经很长时间了,效果如何?价值如何?从哪些方面体现出来?
答: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们都感到收获很大,老师们也认为成效显著。首先,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了。学生通过对阅读策略的学习及在阅读实践中的运用,逐渐领悟到阅读的魅力,激发起阅读的兴趣。尤其是五年级的学生,手不释卷的越来越多,即使在课间或吃午饭的时候,也不愿把书放下。班中图书箱的书流动量加快,图书馆的借阅量加大。图书管理员都快忙不过来了。随着阅读兴趣的提高,学生的阅读量明显加大。
其次,学生的阅读水平提高了。学生在刚刚学习阅读策略时,对比较简单的策略感到学不学无所谓,可是在阅读中,尤其是遇到难懂的文章或章节时,学生用阅读策略解决了问题,慢慢体会到阅读策略的作用,并且把运用策略由老师督促逐渐变成阅读过程中的自觉行动。这样,学生不仅能够读懂一般的文学读物,甚至一些对同龄学生有一定难度的读物也能在阅读策略的指导下读懂,期末测试的时候,大部分参与实验的学生语文试卷中,阅读题部分的得分有了明显提高。在学生品味成功的同时,我们也感到由衷的欣慰。
另外,学生的性格有一些变化。以“淘气多动”著称的王浩看起书来半天不动,那专注劲儿谁会想到与“淘气”一词连在一起呢?沉默寡言的张超变得开朗了,你看,他正在给同学们讲笑话呢„„从学生们的变化中,我们感到同伴阅读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影响也是重大的。在同伴阅读过程中,学生逐步学会了与人交往的一些技巧,对学生的社会化进程起到了积极影响。
随着学生阅读能力增强,阅读量增大,必然会使学生的认知水平上一个新的台阶,有效地推动了学生多方面的进步。
看到学生的进步家长自然喜上眉梢,全力支持学校的工作,甚至自发地给班级捐书、买书。通过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努力,营造出了良好的读书氛围。
另一方面,我们老师通过近两年的实验,在教学和教研中都有收获。语文课堂教学中,王雅萍、贾红斌老师在教学语文时,把阅读策略融入其中,丰富了语文课堂。王志霞、王崇娥老师把同伴合作学习的理念进一步拓展,使小组合作学习更具有实效性。教学相长,有利地促进了师生双方的共同发展,“阅读策略”与“同伴阅读”的概念在北师大实验小学已经深入人心。
《中国教育报》2004年2月19日第5版
第二篇:北京师范大学奥林匹克花园实验小学
北京师范大学奥林匹克花园实验小学 北京师范大学奥林匹克花园实验小学是北京师范大学和朝阳区教委合作举办的一所公办小学,由北师大选派资深优秀管理人员,经朝阳教委任命,担任该校校长和校领导班子。该校的成立开创了北师大与北京市地方政府合作开发优质教育资源新模式的先河。学校地处朝阳区东坝北京奥林匹克花园小区内,占地24200平方米,建筑面积14915平方米,36个教学班规模。
作为一所朝阳区直属小学和北师大的附校,学校教师由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选派的优秀教师和从其他学校选聘的优秀教师组成,还有北京师范大学等名牌大学的应届毕业生作为教师队伍的后备力量,师资雄厚,是一所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的新式小学。
学校配备了先进的教育教学设备、创设了优美的校园环境、浓郁的书香氛围,辅之以规范化的管理,为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础。办学理念
以人为本、和谐发展
校风校训
校训:乐学、会学、健康、向上
校风: 勤学、笃行、快乐、健康
学风: 专心、善问、探究、博览
教风: 乐教、会教、公心、博爱
育人目标
让每一位学生乐学、会学、健康、向上地和谐发展,让奥林匹克精神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动力,让卓越成为学生不懈追求的目标,使之成为有爱心、知礼仪、会学习、讲诚信、亲自然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发展目标
形成书香学校文化特色,创建规范化、现代化、人文化的社会主义学校。
第三篇:北京师范大学--遵义双语实验小学共建“教改实验基地”
北京师范大学--遵义双语实验小学共建“教改实验基地”
签约暨授牌仪式主持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来宾、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
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北京师范大学--遵义双语实验小学共建“教改实验基地”签约暨授牌仪式。这标志着我校将会在北京师范大学的引领下,走向教育的先进路线,也将开创遵义乃至整个贵州西南地区的教育先河。在此,请允许我介绍出席本次仪式的领导有:
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校长,北京师范大学珠海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陈光巨先生。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副校长,教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吴忠魁先生。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教育学院院长、教授、北师大教育学博士,王建成先生。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产学研领导小组秘书,发展部产学研事务办公室主任,杨晟先生。
遵义市政府副市长申楚先生。遵义市教育局副局长孙逐先生。汇川区政府XX 汇川区教育局XX 遵义双语实验小学校长秦楠女士。
让我们大家以最热烈的掌声欢迎各位领导和嘉宾的盛情光临。我宣布,北京师范大学—遵义双语实验小学共建“教改实验基地”签约仪式暨授牌仪式现在开始。
仪式进行第一项:有请遵义市汇川区双语实验小学校长秦楠女士致欢迎词。
仪式进行第二项:有请遵义是政府XX讲话。仪式进行第三项:有请北京师范大学XX致辞。
仪式进行第四项:有请北京师范大学XX,遵义汇川区双语实验小学校长秦楠女上台签约。
仪式进行第五项:有请授牌,遵义汇川区双语实验小学校长秦楠女接牌。当这金灿灿的“教改实验基地”铭牌从北京师范大学XX手上接过的这一刻,意味着我们将迎来崭新且辉煌的明天。
老师们,让我们在这“教改实验基地”铭牌的引领下,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办学水平和质量,让这里真正成为为祖国输送栋梁的基地。同学们,让我们借此机会认真努力学习,为祖国的明天贡献力量,谱写新的辉煌篇章。
北京师范大学—遵义汇川区双语实验小学共建“教改实验基地”签约仪式暨授牌仪式到此结束。
第四篇: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2012年一年级新生入学工作通知
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2012年一年级新生入学工作通知
师大各部门、院系所:
我校2012年新生入学工作已经开始,凡师大正式教职员工,其子女已经达到入学年龄的(2006年8月31日以前出生)均可报名。
具体安排如下:
(一)6月2日:向师大各部门、院系所发布新生入学工作通知
(二)6月3日:师大各部门、院系所派人到小学A楼传达室,按适龄儿童人数集中领取《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新生入学资格证明》。由各部门、院系所初步审核符合入学条件的适龄儿童,填写《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新生入学资格证明》,由该单位行政部门盖章,并由经办人签字。
(三)6月5日:各单位将填写好的《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新生入学资格证明》,集中送到小学教务处(A楼一层)。
(四)6月10日:小学将各单位上报的符合条件的适龄儿童名单,报大学人事处审核。(五)6月13日:上午9:00—11:00,下午1:30—3:00,符合入学条件的学生由家长(父亲或者母亲)带领,持全家户口簿、师大工作证、孩子出生证明(“三代”子女还需准备老人离退休证)(原件),到小学做进一步审核。
(六)6月17日至6月24日:在实验小学校门口及网站公示符合入学条件的师大子弟名单。
(七)6月25日:上午9:00—11:00,下午2:00—3:30,符合入学条件的学生家长需携带儿童预防接种证、幼儿园最近一次体检材料到小学教务处办理入学手续,并完成以下事宜:
(1)领取新生入学通知书
(2)查验儿童预防接种证及体检证明
(八)实验小学是师大子弟学校,义务教育服务的范围为师大教职工子女,即“二代”子女。为了照顾师大已离退休的老教职员工,根据大学的相关要求,现允许部分“三代”子女进入实验小学学习,对“三代”子女入学事宜补充说明如下:
(1)师大教职员工“三代”子女指教职员工的直系孙子、孙女、外孙子、外孙女,入学程序同“二代”子女。
(2)因实验小学办学空间的限制,对每户师大家庭,只照顾解决一个“三代”子女入学,并且要求小孩从出生之日起户口在师大。
请各单位具体负责同志严格把关,尤其是对于“三代”条件的审核更要认真对待。对弄虚作假者,除取消入学资格外,小学将会把相关情况报送大学有关部门。
招生咨询电话:58807835
第五篇:优秀师生访谈
优秀师生访谈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师弟:你认为你对大学生活有什么感想?
师兄:我认为大学生活是比较自由的,一天之中,除了上课或者其他讲座之外,剩余的时间都是属于自己的。可以充分的利用这些时间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充实自我,因此大学生活好或者不好完全取决于自己。
师弟:你认为你在学习上取得那些成功?在学习的哪些方面存在不足?
师兄:成功:在专业课取得小小的成功,之所以可以取得成功,只能用一句名言来说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没有付出努力,哪来的成功。就像马云一样,没有遇到那么多的挫折以及付出那么多的汗水怎能创建阿里巴巴。学习亦是如此。
不足:对某些课程不够细心吧,还有对一些知识了解的不够深入,除此之外,应该就是在课堂上不够积极,有时甚至会开小猜,降低课堂的听课效率。
师弟:当你失败的时候是怎样面对的?是否曾经有放弃的想法?师兄:对我来说,失败并不可怕,有时候失败是必然的,对结果有时候并不用那么的在意,最好就是坦然面对,因为自己已经尽全力了。但是我还是会冷静下来分析,我为什么会失败?是不是在那些细节上处理的不够?思考是那些因素导致失败?然后,在重振旗鼓,再次努力。有过,但是后来还是继续努力的区去完成。师弟:你对以后有什么打算?
师兄:首先,努力学习,不要脱离学习的轨道;其次。确定目标,向着自己确定的目标前进,努力奋斗。最后,不要浪费大学的美好时光,珍惜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