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度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基础数据统计表(5篇材料)

时间:2019-05-13 23:58: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3年度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基础数据统计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3年度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基础数据统计表》。

第一篇:2013年度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基础数据统计表

各位领导:

为进一步做好全省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发展,切实解决当前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底数不清、情况不明的现象。根据总队领导指示,现将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情况统计表发予各位,请根据表格内容仔细研读,确实弄清数据类型,再予以填写。同时,此表将作为全省第二届专职消防队业务技能竞赛活动的基础数据,各位务必认真填写,对数据填写不规范、数据不详实、态度不认真的单位将把有关情况予以通报支队领导。另:专职队员上报照片的格式大小为:

1.免冠照片大小为1.98cm*1.35cm,大小5KB左右,照片以队员名称命名,统一放在文件中。,请务必按照要求上报,数据填写不要随意、照片上报不要失真。

请将表格内容尽快发我邮箱,谢谢各位哥的辛苦与支持!

专职队指导处

第二篇:福建省教育督导评估基础数据统计表

福建省教育督导评估基础数据统计表

(教育事业发展)填报说明

一、关于教育事业发展表一

1.主要功能:统计3-18岁人口总量,分析各年龄组人口构成和流动等情况。

2.填表说明:

(1)表中“本地户籍人口”的数据来源为,户籍管理机关、县级统计部门、人口与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提供及入户调查登记。

(2)表中“本地未报户籍人口”的数据来源为,入户调查登记、学校提供、村(居)组织提供。

(3)表中“外来常住人口”的数据来源为,流动人口管理机关提供、学校提供、村(居)组织通过出租房业主调查登记。

(4)填报本表,以乡镇(街道)为单位统计时,存在“县外”和“县内外乡”的流动人群;以县为单位统计时,不存在“县内外乡”流动人群,栏目6和9的数据成等量关系,来去进出抵消,总和为零。

3.表中栏目关系:1=2+3+4,7=5+6,10=8+9,5+6≠2,10=4(乡镇统计),8=4(县统计),14=11+12+13,16=14+15。

二、关于教育事业发展表二

1.主要功能:统计九年义务教育在校学生数,分析在校学生的构成情况,本表与表一有对应和关联的关系,可以对应计算比例。

2.填表说明:

(1)表中“在校学生”,是指在本辖区内学校就读,取得学籍编列学号和列入教育事业统计年报的学生。本表的统计数据与当年教育事业统计报表(幼儿园(班)、小学、普通中学、中等职 业教育(学校)、成人教育、特殊教育综合统计报表)填报的数据应为等量或大体相当。

(2)本表“其中”栏的6个项目中,栏目9、10、11、12、19、20、21、22与表一栏目2、3、8、9有对应关系;栏目13、14、23、24“借读”指的是计入本校教育统计报表的学生数,属于学生与学籍分离情况。

(3)本表以乡镇(街道)统计填报时,“其中”栏的所有栏目都有可能存在人群;以县为单位统计时,栏目13和23“来自县内外乡”应当为零。

3.表中栏目关系:1=8+18,8=2+3+4+5+6+7=9+10+11+12,18=15+16+17=19+20+21+22。

4.本表与表一的若干关系:

(1)本表宾栏序号10和20与表一宾栏序号8的数据应当大体相当或等量。

(2)本表宾栏序号12和22与表一宾栏序号3的数据应当大体相当或等量。

(3)本表宾栏序号9、19加上表下补充统计数与表一宾栏序号2-5或2-7的统计数据,在入学率100%的情况下计算结果为等量。

(4)本表宾栏序号8和18各年级的统计数加上表下补充统计数,与表一主栏的年龄组统计数有对应的比例关系。

三、关于教育事业发展表三

1.主要功能:专项统计6-15岁三类残疾本地户籍人口接受义务教育的情况,相应分析筛查鉴定情况。

2.填表说明:

(1)本表只统计本地户籍人口。表中主栏视力、听力和智力三类残疾分年龄统计的“小计”栏数据,与表一宾栏序号11、12、13的统计数据有关联及对应关系。(2)本表各类各年级在校学生数与教育事业统计《特殊教育综合统计报表》、《小学综合统计报表》、《普通中学综合统计报表》的统计数据有关联关系。

(3)本表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包括在本辖区内特教学校、普通中小学随班就读、非教育部门举办的特殊教育机构和辖区外学校就学的学生总数。

3.表中栏目关系:1=11+16,11=2+3+4+5+6+7+8+9+10,16=12+13+14+15。本表宾栏序号1与表一宾栏序号11、12、13的统计数有比例关系,入学率100%时成等量关系。

四、关于教育事业发展表四

1.主要功能:专项统计3-5岁本地户籍人口接受学前三年教育的情况,统计分析学前教育发展格局和普及水准。

2.填表说明:

(1)“园(班)办别”,主栏序号1、2、3、4参照教育事业统计报表《幼儿园(班)综合统计报表》分教育部门办、集体办、民办、其他部门办四类;主栏序号5“乡镇中心园”包含于其中。

(2)“适龄人口数”,专指3-5岁本地户籍人口。

(3)“在园(班)人数”,只统计3-5岁本地户籍人口,未取得户籍和外来人口不统计在内。

(4)“辖区内分类别人数”,统计辖区内所有独立设置和小学附设的幼儿园(班)的幼儿总人数,不论户籍关系和年龄,其合计数应与当年《幼儿园(班)综合统计报表》的统计数大体相当或等量。

(5)“已在小学就学”,指的是经过学前教育,提前进入小学教育的人群;未经学前教育而直接进入小学的不统计在内。

3.表中栏目关系:10=11+15,24=„(12+16)÷7‟×100%,25=„(13+17)÷8‟×100%,26=„(14+18)÷9‟×100%,27=(10÷6)×100%。

五、关于教育事业发展表五

1.主要功能:专项统计15-18岁本地户籍人口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情况,分析高中阶段教育结构与比例。

2.填表说明:

(1)“学龄人口”,在16-18岁和15-17岁两个年龄段中,由县(市、区)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同一个县(市、区)内各乡镇(街道)必须统一。

(2)“本地户籍人口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数”,包括在辖区内学校就学和辖区外学校就学的两部分人群。本栏统计主要在于分析户籍人口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

(3)“辖区内高中阶段教育分类别人数”,主要统计辖区内各类高中阶段教育学校具有正式学籍的在校生总数,不论户籍关系和年龄。本栏统计数据的作用是计算毛入学率和普职比。

(4)主栏序号20“应届毕业生数”,以学校报送、县级教育行政部门验印的初中应届毕业生毕业证书为依据统计,往届生补考补发的不统计在内。

(5)主栏序号21和22的统计数据包括本地和异地就学的学生。

3.本表栏目关系:17=(14÷13)×100%﹕„(15+16)÷13×100%‟,18=„(9+10+11)÷(3+4+5)‟×100%,19=„13÷(3+4+5)‟×100%,23=„(21+22)÷20‟×100%,24=„21÷(21+22)‟×100%:„22÷(21+22)×100%‟。

六、关于教育事业发展表六

1.本表统计对象为15-50岁本地户籍人口。2.填表说明:

(1)主栏“普查确认文盲人数”,以《关于进一步加强扫盲工作的实施意见》(闽教基„2008‟57号)中“主要任务”的第一条要求,2008年下半年调查摸底的人数为基本数据。(2)主栏“批准免缓学人数”指的是完全丧失学习能力、持有医学鉴定证明、经批准的人口。

(3)主栏“分扫盲、脱盲人数”,除填写本表下方补充统计所有栏目之外,还应提供相应的脱盲测试资料,方可认定。

(4)主栏“ 年15-50文盲率”,标目前加年份,表明属动态统计性质。

(5)主栏“15-50岁人口数”,取当年的人口数填报。3.栏目关系:18=„4-7-(10+11)-……‟÷1×100%。

七、有关工作要求 1.关于学龄的界定

“统计表”中学龄的界定与学校教育的学年相对应,以适龄人口出生年月为准,上一的9月1日至下一的8月31日为一学龄。

2.关于“取证”工作

“取证”主要是获取义务教育适龄人口异地(招生服务区外)就学证明的一项工作,目的在于促进地方政府依法落实适龄人口接受义务教育,掌握具体情况。在招生服务区内就读的无需“取证”。

(1)“取证”对象:在义务教育招生服务区(招生片区)外就学的学生需要取证,否则不能视为在校生。

(2)证明形式:

——转学、休学和异地借读的学生,按省颁中小学学籍管理规定办理的申请审批材料,由学生原就读学校提供。

——学生就学证明书。必须具备下列基本信息:学生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户籍关系、监护人姓名,就学年级、班级,学号,由学生就读的学校提供,并加盖公章,“取证”工作经办人签字。

——其他证明材料。能证明学生在校的其它书面材料也可认 定。如学生就读学校开具的正式收费发票,班主任填写、学校盖章的学生综合素质报告单,学籍卡片和义务教育登记卡复印件、传真件等。

(3)“取证”要求:小学阶段教育,学生6周岁入学时取证一次,6年有效;初中阶段教育,一个学年取证一次,当年有效。学生在县(市、区)内异地就学的,可以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相关学校统一办理。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取证”参照本规定办理。

随着“福建省普通初中新课程管理系统”、“福建省小学新课程管理系统”逐步建立和完善,届时,在省内异地就读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学生将无需“取证”,相关工作另文通知。

第三篇:加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加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的几点

思考

摘要: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人流物流的加大,非传统性安全问题和因素的增多,火灾等各类灾害事故呈现上升趋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消防工作将面临着两大基本矛盾,即:消防基础建设与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相对滞后的矛盾;全社会防控火灾综合能力与公共安全保障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建立多种形式的消防队伍已经刻不容缓。白景富副部长曾经指出:“以公安消防部队为骨干,建立多种形式的消防队伍,是由我国国情决定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消防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和谐社会 消防队伍建设 安全保障 经济发展 格局制度建设管理创新

一、我国现阶段的消防局势。

目前,我国城市化率已从改革开放初的18%上升到2005年的45%以上,城市面积、容量迅速扩大,但消防警力严重缺乏、消防队(站)建设滞后,城市建城区缺消防队(站)1381个,现有消防队(站)有70%未达到最低编配标准,仍有692个县(市、旗)未建公安消防队,导致每年有十几万起火灾不能在火灾初起阶段得到有效控制。近年来,我国农村乡镇的经济格局也发生明显变化,易燃易爆、石油化工等火灾危险性大的企业大量增加,农村乡

镇个体私营经济快速发展,农村发生火灾的几率明显提高,火灾已占到全国总数的60%以上。而全国3.7万多个乡镇中有3.5万个基本没有消防力量,村屯几乎还是空白,大量火灾得不到及时有效扑救,农村火灾死伤人数占全国的65%以上。近20年来,我国GDP增长了11.4倍,火灾次数增加了6.1倍,火灾损失增加了4.2倍,特别是,随着消防应急救援职能的拓展,公安消防部队接警出动由1983年的4.5万次上升到2005年的44万次,增长了近10倍,出动警力增长了近15倍,但20年来全国消防警力仅增长了0.56倍,消防力量严重不足已成为长期制约消防事业发展、影响公共消防安全水平提高的“瓶颈”性问题。

二、加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加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时代背景。当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公共安全,坚持科学发展观,落实以人为本,把维护广大群众的利益、保障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国力明显增强,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广大人民群众维护自身安全的意识和公共安全保障的需求日益增强,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加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要求,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

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消防工作社会化的必然选择和市场经济条件下专群结合的具体体现;加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有利于促进全社会更加关注消防工作,有利于促进各方面加大对消防工作的投入,有利于促进全社会防控火灾能力的提高。

2.加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推进消防工作社会化,是新的历史条件下,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消防工作方针的重要措施。目前,全国现役消防警力仅有11万多人,且主要分布在城市,至今尚有647个县(市)未设臵公安现役消防中队,消防警力严重不足。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的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时代转变为市场经济时代,经济形式、企业经营方式、职工成分等呈现多样化趋势,个体、私营、合资、合作、独资等企业大量涌现,消防监督管理范围越来越大,原有的消防监督管理模式与现有市场经济形式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尽管近年来我国相继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公安部61号令)等法律法规,明确了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的职责,特别是对企事业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主体作出了更明确的规定。但是由于部分地区的消防安全基础十分薄弱,一些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得不到很好落实,市民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还不够强,导致火灾事故不断,特别是重特大恶性火灾时有发生,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消防安全保卫任务日益繁重。而现役消防部队的编制有限,补充困难,按照“现役为主、多种力量,多策并举、综合治理”的思路,坚持专群结合、防灭并举,因地制宜地大力发展地方、企业、民办、志愿、义务等多种形式的消防力量,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消防力量体系,筑牢预防和扑救火灾的坚固防线,构建一个由全社会人员共同参与的消防安全社会组织网络已十分必要。这也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解决目前消防力量不足,改善城乡消防站布局、增强全社会抗御火灾能力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161”工程的提出和“二十公”会议的召开,进一步促进了我国多种形式消防队伍的建设和发展。当前,具有中国特色的消防保卫力量体系正在逐步建立。根据《消防改革与发展纲要》的要求,按照“161”工程大力发展多种形式消防队伍的总体目标,今后一个时期发展多种形式消防队伍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解决消防力量不足,改善城乡消防站布局,增强全社会抗御火灾能力的需要,逐步形成以公安消防部队为主体,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并存的消防网络体系,是我国消防工作长远建设的一项重大措施。

三、树立创新意识,把握时代特征,推动多种形式消防队伍的新发展。

充分认识消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特点,用改革的思路、创新的理念,积极探索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发展的规律,不断推进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制度创新、模式创新和方法创新,推动多种形式消防队伍的新发展。

1.从提高消防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和消防安全需要出发,结合现实国情,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从体制上入手,从机制上完善,从政策上保障,下大力气积极推动建立、规范和稳步发展多种形式的消防队伍,以适应保卫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需求。

2.公安消防部门要切实加大对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的业务指导力度,采取培训班、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加强执勤训练、灭火预案制定、熟悉演练以及灭火救援技、战术等方面的培训,通过组织开展业务竞赛、评比表彰等活动,增强队伍的活力,协同作战训练和演练,提高队伍的战斗能力,更好地发挥这支队伍在保卫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3.公安消防部门要强化职能,充分发挥监督指导作用。公安消防部门要经常深入基层单位,对各种形式消防队的工作加强检查指导,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加强对专业

和义务消防队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灭火技能。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及时掌握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主动搞好服务。要积极指导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对单位、辖区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和消防宣传教育工作。消防工作社会化是我国消防工作建设和发展的总原则,要进一步贯彻“专群结合”的路线,把“人民消防为人民”切实贯彻到消防工作的各个方面,发动全社会的力量来关心支持消防工作,落实防火安全措施,发现、消除火灾隐患,切实提高服务单位和社会的能力。

4.强化组织管理,确保义务消防队伍的队伍稳定。消防队伍的建设,如果没有一系列的管理措施,其组织的建立、巩固和发展就没有可靠的保证。政府可采用聘用制组建专职消防队,对编制、经费等方面做出政策性规定,划分企业专职消防队的灭火责任区,签订灭火协议。大中型企业和乡镇政府通过招聘组建专职消防队,经费统一由组建一方承担。治安与消防合一的联防组织,应通过收取联防费来解决消防经费,不足部分政府拨款、受益企业筹资和受益的各种经营点补贴等办法解决。

5.认真总结经验,在工作中找准队伍的发展方向,并积极提请政府出台相应法规,制订发展规划。同时还要树立典型,推广经验,以点带面,推动队伍持续健康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第四篇:北碚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实施方案

北碚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重庆市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三年规划(2008-2010年)》(以下简称《三年规划》),进一步推进我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的建设和发展,切实提高我区城乡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抗御火灾的整体能力,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配套建设”的原则,充分发挥全区各级政府主导作用,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努力构建以公安消防队为主体、政府专兼职消防队、企事业单位专职消防队为辅助,村、社区义务(志愿)消防队为基础,具有北碚城乡特色的消防力量体系。

二、工作目标

从2008年起,用三年时间,将我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成为以公安消防队为主体,镇、街道专兼职消防队、企业(政企联合)专职消防队和村、社区义务消防队为辅助,有人员、有队房、有装备器材、有训练、有执勤、有经费保障,基本覆盖全区城乡的火灾防控网络。

三、组织机构及办公场所

成立以北碚区副区长谢德玖为组长,区政府督查室主任刘骥、区公安消防支队支队长石启林为副组长,区财政局、区经委、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区安监局及各镇、街道行政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推进工作和政策制定。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区政府督查室主任刘骥兼任办公室主任,区公安消防支队石启林任常务副主任,办公地点设在区公安消防支队,负责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督查及日常工作。

四、明确职责、落实责任

根据《三年规划》的要求和工作职责分工,各镇街、有关职能部门应认真制订具体工作方案,相互配合,形成合力、齐抓共管,确保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工作落到实处,各镇街及有关单位按照以下职责分工抓好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的推进工作。

(一)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职责

各镇街要高度重视本辖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工作。根据进度要求,要落实专门班子和专人负责抓好队房、人员、装备、日常训练等配套建设和经费;组织实施本辖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日常管理、考核工作,确保多种形式消防队伍

建设各项目标进度推进到位;落实区政府和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办公室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部门职责

区政府办公室:负责协调各镇街及区级有关部门抓好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各项工作。

区财政局:负责区级经费保障,对拨付的专项建设经费实施监管;按照《三年规划》要求,根据当年财力情况对财政困难的镇街适当补助费用,并将队伍建成后日常运行维护费用列入当年预算;区级保障经费购置的装备,由区财政局采购办下达采购任务,实施统一采购。

区经委:负责全面协调辖区企业专兼职消防队伍建设工作。

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负责办理多种形式消防队队员社会保障等相关手续。

区安监局:负责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消防安全的督查工作。

区公安消防支队:经区政府委托负责督查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推进工作;负责联系区财政局采购办,办理由区级保障经费采购的装备;负责全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执勤备战、业务培训等指导工作;负责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办公室日常工作。

五、工作措施

(一)目标进度

严格按照《三年规划》要求,将我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防控体系、防灾减灾和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建设统筹安排,建立完善我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运行管理和发展保障的机制。

2008年,要完成40%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专兼职消防队建设。其中,人口多、经济发达的建制镇,必须建立政府专职消防队。全区所有城镇社区和新农村建设“千百工程”中的5个示范村分别依托社区、农村警务室或治保组织建立义务消防队。

2009年,要在2008年建队基础上,进一步加快建设进度,使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专兼职消防队的建队比例达到70%以上。其中,人口相对较多、经济相对较发达的建制镇和重点镇,必须建立政府专职消防队;其他建制镇及未在公安消防队和企事业单位专职消防队保护范围内的街道,以及虽在公安消防队和企事业单位专职消防队保护范围内但火灾危险性大的街道,建立政府专兼职消防

队。新农村建设“千百工程”中的28个推进村依托农村警务室或治保组织建立义务消防队。

2010年,凡未建立政府专职消防队的建制镇和镇工业园区全部建立政府专职消防队,力争全区所有行政村依托农村警务室或治保组织建立义务消防队。

(二)建队标准

有人员。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专兼职消防队队员数量原则上按6—12人确定(具体数量可视情确定)。现阶段,队员原则上以镇、街道派出所民警、治安协勤、安监员及政府其他部门人员兼职为主;经济条件较好的镇、街道,要积极推行聘用专职队员。村和社区义务消防队,以村、社区干部和驻村、社区民警、治安协勤、治安积极分子为主。

有队房。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专兼职消防队队房,以利用现有房屋改造为主,村和社区依托农村和社区警务室配套建设消防室。有条件的建设独立的消防队房。

有装备器材。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专兼职消防队,以消防摩托车(搭载手抬机动泵)或改装消防车(搭载手抬机动泵)为主,经济条件较好的镇、街道要配备水罐消防车;村和社区义务消防队,以灭火器及其他常规灭火器材为主,经济条件较好的村、社区要逐步配备手抬机动泵或消防摩托车。

有训练。坚持专兼职消防队员上岗培训制度,新进队员必须经公安消防部门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值勤。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专兼职消防队要结合本地区火灾事故特点和现有装备,制定计划,科学施训,定期组织开展灭火实战演练。村、社区义务消防队要定期组织消防业务技能培训和灭火实战演练。

有执勤。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专兼职消防队要建立健全战备值班制度,规范战备执勤秩序,对执勤车辆和人员合理编程,定岗定位,切实提高队伍战斗力。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专职消防队由当地政府负责日常管理,村、社区义务消防队由当地村委会、居委会负责日常管理,均接受公安消防部门的调度指挥和业务指导。

(三)配置标准

距现役公安消防队超过5公里路程的镇街级专兼职消防队配置标准:购置水罐消防车1台(或三轮车搭载消防机动泵1台),消防机动泵1台,二节拉梯1把,单杠梯1把,火钩1把,消防水带10卷,开花、直流水枪各2支,4kgABC干粉灭火器10具,消防斧1把,消火栓钥匙2把,防暴防水电筒2支,救生绳3根,战斗服及个人防护装备10套。

距现役公安消防队5公里路程内的镇街级专兼职消防队配置标准:消防摩托1台,三轮车搭载消防机动泵1台,二节拉梯1把,单杠梯1把,火钩1把,消防水带10卷,开花、直流水枪各2支,推车式ABC干粉灭火器2具,4kgABC干粉灭火器10具,消防斧1把,消火栓钥匙2把,防暴防水电筒2支,救生绳3根,战斗服及个人防护装备6套。

社区义务消防队配置标准:单杠梯1把,消防水带6卷,开花、直流水枪各1支,消火栓钥匙2把,推车式ABC干粉灭火器2具,4kgABC干粉灭火器8具,消防斧1把,防暴防水电筒1支,救生绳2根。

“千百工程”示范村和推进村义务消防队配置标准:消防摩托1台(或三轮车搭载消防机动泵1台),单杠梯1把,火钩1把,消防水带10卷,开花、直流水枪各2支,4kgABC干粉灭火器10具,消防斧1把,消火栓钥匙2把,防暴防水电筒2支,救生绳2根。

普通村义务消防队配置标准:单杠梯1把,火钩1把,4kgABC干粉灭火器10具,消防桶6具,消防斧1把,消火栓钥匙2把,防暴防水电筒1支,救生绳2根。

(四)经费渠道

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专兼职消防队和村、社区义务消防队的建设费用,采取区财政补助与镇街自筹相结合解决。2008年建成的7个镇(街)级专兼职消防队,根据区财力情况,区财政给予55万元,对天府、水土、三圣、金刀峡四镇各补助10万用于购置多功能灭火救援车,剩余15万元用于购置消防摩托车配置给“千百工程”示范村消防队。其余常用器材购置和村、社区义务消防队建设费用由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自筹解决。2009年和2010年建成的8个镇(街)级专兼职消防队购置多功能消防车的费用,区财政根据当年财力情况列入预算,给予财政困难的镇街适当补助,其余所需费用由各镇、街道自筹解决。建成后的日常运行维护费用由各镇街纳入财政预算予以解决。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要切实加强对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和发展工作的领导,政府主要领导是本地消防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对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负总责。要将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作为政府消防工作责任目标考核和领导干部消防工作政绩考评的内容,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创建活动,定期检查考核,推动落实。区政府每年将对各镇街多种消防队伍建设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对工作进展快、完成任务较好的,予以通报表彰;对工作进展缓慢,未能按时完成建设任务的,将通报批评。

(二)因地制宜,科学发展。我区各辖区情况差异较大,各地在发展多种形式消防队伍时,一定要转变观念,立足实际,按照“有人员、有队房、有装备器材、有训练、有执勤、有经费保障”的“六有”基本标准,重点发展镇、街道专兼职消防队和村、社区义务消防队,继续巩固和发展企事业单位专职消防队。要本着“因地制宜,科学发展,注重实效”的原则,坚持规模与效益相结合,不搞一刀切、一个模式、一个标准,要坚决防止只讲数量不重质量;坚持需求与保障相结合、现实与长远相结合,按照先重点、后一般,先普及、后提高的原则,优先发展中心镇、重点镇、百强镇和新农村建设“千百工程”示范村、推进村的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再发展一般镇、街道的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同时,大力发展乡村和城市社区义务消防队伍。

(三)搞好规划,分步实施。各镇街要坚持“多策并举、多种形式、注重实效、逐步推进”的原则,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消防力量分布、火灾规律特点等实际,尽快制定本地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和发展规划并将其纳入当地城乡总体规划、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以及消防规划等;要根据本地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和发展规划,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分批组织实施。

(四)加强指导,规范管理。公安消防部门要切实加强指导,严格规范管理,不断提高多种形式消防队伍正规化建设的水平。要重点加强对各地专兼职消防队和企事业单位专职消防队的管理,按照准军事化要求,着力抓好管理体制、组织建设、人员编配、教育培训、执勤训练等规范化建设。要分层次制定执勤训练和管理教育计划,加强对执勤训练、预案制定、熟悉演练以及灭火救援技、战术等业务指导,切实提高战斗力。要明确多种形式消防队伍不仅要担负当地火灾扑救和抢险救援任务,还要承担组织防火安全检查、开展消防知识宣传、抗旱送水等为民服务的任务,突出消防为主、一专多能、一队多用,使之成为灭火救援的战斗队、抢险救灾的突击队、消防安全的检查队、消防知识的宣传队和为民服务的志愿队。

(五)制定政策,强化保障。各镇街、区政府有关部门要按照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的意见》(渝办发〔2006〕284号)要求,及时制定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和管理的政策、规定、标准,切实解决多种形式消防队伍人员招录、培训、管理、待遇、奖惩、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问题,保障我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全面健康可持续地发展。

第五篇:黑龙江省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和管理,提高火灾预防和灭火救援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黑龙江省消防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包括专职消防队伍和志愿消防队伍。

本办法所称专职消防队伍包括专职消防队、专职消防队员和消防文员。专职消防队是指政府专职消防队和单位专职消防队。政府专职消防队是指各级政府组建的主要承担火灾扑救工作的非公安现役专职消防队伍;单位专职消防队是指由企业、事业单位组建的主要承担本单位火灾扑救工作的专职消防队伍。专职消防队员是指在专职消防队和补充到公安消防队承担火灾预防、火灾扑救、应急救援等工作的非现役专职人员。消防文员是指在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承担消防宣传、社会培训、档案管理、窗口受理服务等辅助性任务和协助开展消防监督管理等消防工作的非现役人员。

本办法所称志愿消防队伍包括志愿消防队和志愿消防队员。志愿消防队是指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居(村)民委员会根据消防安全需要建立的群众性自防自救消防队伍;志愿消防队员是指在志愿消防队承担火灾预防、火灾扑救等消防工作的专(兼)职志愿人员。

第三条各级政府应当将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消防事业规划,逐步增加投入,保障消防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第四条公安机关及其消防机构负责专职消防队伍的业务指导和专业培训工作。

人社部门在其职责范围内负责政府专职消防队员和消防文员招录、劳动关系管理、社会保险、职业技能鉴定和劳动监察等工作。

发改、民政、财政、住建、交通运输等有关部门应依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专职消防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工作。

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应当监督供水、供电、供气、通信等单位落实公共消防安全责任,确保专职消防队依法履行消防职责。

鼓励单位和个人通过捐助等形式支持专职消防队和志愿消防队建设。

第二章队站建设

第五条各级政府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按照城乡总体规划和消防规划要求,组建政府专职消防队。下列未建立公安消防队的地方应当建立政府专职消防队:

(一)消防站数量未达到国家《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建标152-2011)规定的城市和县政府所在地的镇、街道;

(二)建成区面积超过2平方公里或者建成区居住人口超过2万人的乡(镇)、街道和其他经济较为发达、人口较为集中的乡(镇)、街道;

(三)易燃易爆危险品生产、经营单位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密集的乡(镇)、街道办事处;

(四)全国和省级重点镇、历史文化名镇、旅游小镇;

(五)省级以上的经济技术开发区、旅游度假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第六条城市和县城的政府专职消防队,其规划选址、建筑标准和消防车辆、器材、消防人员防护装备标准等应当按照《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中普通消防站标准执行,专职消防队员应不少于15人。

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组建的政府专职消防队,其规划选址、建筑标准和消防车辆、器材、消防人员防护装备标准等应当按照《乡镇消防队标准》(GA/T998—2012)中相应需求类别标准执行。

第七条下列单位应当建立单位专职消防队:

(一)大型核设施单位、大型发电厂、民用机场、主要港口;

(二)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大型企业;

(三)储备可燃重要物资的大型仓库、基地;

(四)前三项规定以外的火灾危险性较大、距离公安消防队较远的其他大型企业;

(五)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距离公安消防队较远的古建筑群的管理单位。

鼓励其他火灾危险性较大的单位单独建立或者与其他单位联合建立单位专职消防队。

第八条单位专职消防队的建设,应参照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并结合本系统、本单位的经营规模和生产性质确定专职消防队员、消防车辆、器材、消防人员防护装备配备标准。

第九条专职消防队的建立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并报当地公安机关消防机构验收。省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对验收工作给予指导。

专职消防队业务用房、人员配备、消防车辆的变更,以及专职消防队负责人的任免和队员的录用、调整、辞退等事项,应当报负责验收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备案。

第十条除本办法第五条和第七条规定以外的其他乡(镇)、街道,行政村、城市社区,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应当结合本地实际和灭火救援需求,在生产组织、民兵组织或者其他基层群众组织的基础上建立由本单位或者本区域志愿人员组成的志愿消防队。

第十一条志愿消防队应按照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结合实际,落实人员、器材装备、值班备勤等。

第十二条志愿消防队的建立或者撤销,以及志愿消防队负责人的任免,应当报当地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或公安派出所备案。

第三章职责任务

第十三条专职消防队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贯彻消防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

(二)掌握责任区的消防安全基本情况,建立必要的业务基础资料档案;

(三)完善执勤制度,维护、保养消防器材装备,制定火灾扑救、应急救援预案,定期组织演练;

(四)政府专职消防队负责本辖区范围内的消防宣传培训、防火巡查和灭火救援;单位专职消防队负责本单位的消防宣传培训、防火巡查和灭火救援;

(五)参加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建筑物倒塌事故、交通事故等抢险救援工作,积极抢救被困人员,排除险情;

(六)接受辖区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的调度指挥,参与其他地区、单位的灭火救援;

(七)依法应当履行的其他职责。

第十四条志愿消防队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宣传消防安全知识,提高群众自防自救能力,协助做好消防工作;

(二)开展防火巡查,报告火灾隐患,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

(三)掌握责任区的消防安全基本情况,建立必要的业务基础资料档案,制定火灾扑救预案,定期开展演练;

(四)扑救本责任区内的初起火灾,协助保护火灾现场;

(五)依法应当履行的其他职责。

第四章训练与执勤

第十五条专职消防队应当参照公安消防队有关规定,制定训练计划并组织实施,提高火灾扑救和应急救援能力。

志愿消防队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业务训练,提高扑救火灾的技能。

第十六条招录的政府专职消防队员应当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一)热爱消防工作,有奉献精神;

(二)年龄为18周岁以上30周岁以下;

(三)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

(四)身体健康,符合国家《消防员职业健康标准》(GBZ221-2009)规定的职业健康条件。

招用的单位专职消防队员、志愿消防队员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参照前款规定执行。优先从退役士兵和具有消防技能的人员中招录(用)专职消防队员。

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应当组织队员参加消防业务培训和在岗培训,培训合格后方可参加执勤。

第十七条招录的消防文员应当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一)志愿从事消防工作,品行良好;

(二)身体健康,年龄为20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

(三)具有大学专科毕业以上学历。

消防文员录用后应签订劳动合同,并参加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组织的岗前培训,培训合格后经试用能够胜任岗位需要、满足工作需求的方可正式上岗。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培训期包含在试用期内。第十八条专职消防队员的最高工作年龄为45周岁;消防文员的最高工作年龄为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

专职消防队员、消防文员在达到最高工作年龄或者因其他原因正常离队以后,其所属政府或者企事业单位应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订立的劳动合同给予妥善安置。

第十九条专职消防队纳入当地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日常执勤序列,实行准军事化管理。

专职消防队员在工作期间应当着制式服装,佩带统一标识。

第二十条专职消防队和志愿消防队接到报警或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的指令后,应当立即赶赴现场进行处置;在火灾扑救、应急救援等活动中,应当在县级以上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服从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的指挥。

第二十一条专职消防队和志愿消防队配备的消防器材、装备超过使用年限的,应当及时予以更新。

专职消防队和志愿消防队的消防车、消防艇、消防泵应当每月至少检查两次,并制作、填写检查记录。

第五章保障措施

第二十二条各级政府应当按照《财政部关于印发〈地方消防经费管理办法〉的通知》(财防〔2011〕330号)和省财政厅、省公安消防总队《关于印发〈黑龙江省地方消防经费保障办法〉的通知》(黑财行〔2012〕66号)的规定,对政府专职消防队所需地方消防经费纳入同级政府财政预算予以保障。单位专职消防队所需经费由所在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保障。

第二十三条专职消防队的消防车(艇)纳入特种车辆(艇)管理范围,并按照国家标准配备警报器、标识灯具。

第二十四条专职消防队和志愿消防队的消防车(艇)前往执行火灾扑救或者其他灾害事故的应急救援任务时,可以使用警报器、标识灯具,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不受行驶速度、行驶路线、行驶方向和指挥信号的限制,其他车辆、艇舶以及行人应当让行,不得穿插超越。道路或者水上交通管理指挥人员应当保证消防车(艇)迅速、优先通行。需要通行收费公路、桥梁的,免收车辆(艇)通行费,具体办法由省公安、交通运输部门制定。

专职消防队和志愿消防队的消防车(艇)不得用于与火灾扑救、应急救援工作无关的事项;非执行火灾扑救、应急救援任务时,不得使用警报器、标识灯具,并应当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二十五条专职消防队和志愿消防队扑救火灾、应急救援,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单位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参加外单位火灾扑救、应急救援所损耗的燃料、灭火剂和器材、装备等,经火灾发生地或者应急救援地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核定后,报火灾发生地或者应急救援地政府批准并给予补偿。

第二十六条各市(地)、县(市、区)政府(行署)应当根据消防安全需要,确定政府专职消防队员录用名额。

第二十七条单位专职消防队和志愿消防队的组建单位可以根据本单位需要征招消防队员,也可以委托有相应资质的服务机构录用、培训、派遣和管理消防队员。

第二十八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与专职消防队员、消防文员签订劳动合同,按照规定为其办理基本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社会保险和缴纳住房公积金,并为灭火执勤岗位的专职消防队员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解除和终止,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九条各级政府应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情况,确定政府专职消防队员的工资水平,确保政府专职消防队员的工资水平与其承担的高危职业相适应。

专职消防队员参照公安消防队员休假制度,每年应当安排20天的带薪假期,休假期间享受在岗各种福利待遇。

志愿消防队员参加统一组织的学习训练、消防宣传、防火检查、灭火救援等活动视为出勤,所在单位不得扣发其工资、奖金或者津(补)贴。

第三十条专职消防队员和志愿消防队员因公受伤、致残或者死亡的,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企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并落实各项工伤待遇;符合烈士申报条件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评定。

第三十一条专职消防队和志愿消防队及其队员、消防文员在火灾预防、灭火救援等消防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三十二条鼓励和支持专职消防队员在不影响执勤和业务训练的前提下,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培训,为队员离队再就业创造有利条件。对于具有消防行业特有职业资格的专职消防队员,在合同期满后可作为社会消防从业人员优先推荐从事企事业单位消防安全工作。

第六章责任监督

第三十三条对未按照本办法第五条、第七条规定建立专职消防队的政府或者单位,由上级政府或者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四条专职消防队和志愿消防队违反本办法,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给予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权处理的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发现火灾隐患未告知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及时整改的;

(二)消防装备、器材维护保养不善,影响灭火救援的;

(三)不落实执勤制度的;

(四)接到报警或者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调派指令,不立即赶赴现场的;

(五)在灭火救援等活动中不服从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统一指挥的;

(六)将消防车(艇)用于与灭火救援工作无关事项的;

(七)消防车(艇)在非执行灭火救援任务时,使用警报器、标识灯具或者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

第三十五条专职消防队员、消防文员在队期间,如严重违反纪律,不执行上级命令、消极怠工、无故不参加学习、训练和执勤的,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直至予以辞退。有违法行为的,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三十六条专职消防队的执勤、训练、日常管理、被装、标识等具体管理办法,由省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制定。

第七章附则

第三十七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下载2013年度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基础数据统计表(5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3年度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基础数据统计表(5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监管数据统计表》填报说明(2013)

    S3p《监管数据统计表》填报说明 第一部分:引言 本表反映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及所属集团的相关数据。 第二部分:一般说明 1.报表名称:监管数据统计表 2.报表编码:S3p 3.填报机构:企业集......

    消防队伍事迹材料

    消防队伍事迹材料 消防队伍事迹材料 1 XX,男,汉族,山东聊城人,大专学历,1992年9月出生,20xx年12月参加消防工作,中国共产党党员,现任铜仁市消防支队石阡中队排长。作为中队排长他先......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状况统计表

    附件1: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状况统计表(截至2011年4月1日)注:1.此表由高校统计填写。设区市委教育工委(教育局)不用统计填写本表,但要收集各市属高校的《统计表》并报省委教育工......

    消防 年终 数据 总结

    2012年工作总结3.1本着投资节约的原则,加强对公司消防设施、设备的精心维护和保养,保证了消防设施、设备处于良好备用状态。申请配置了部分较为经济实用的消防设施、设备,为股......

    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的必要性—以梧州市苍梧县为例 梧州市公安消防支队苍梧大队 大队长 胡小刚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火灾及安全事故进入高发期,严重威胁着人民......

    关于加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发展的意见

    关于加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发展的意见 公安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财政部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交通部 公通知〔2006〕59号 (2006年9月8日)近年来,我国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

    基础数据总结

    基础数据 1、混凝土重量2500KG/m3 2、钢筋每延米重量0.00617*d*d 3、干砂子重量1500KG/m3,湿砂重量1700KG/m34、石子重量2200KG/m3 5、一立方米红砖525块左右(分墙厚) 6 、......

    建国以来邵阳市体育各项数据统计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大典》 2011末体育场地 127处,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 1 个,省优秀运动队后备人才训练基地 6个,体育社团 18个,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 5861 人,每年定期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