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3、陶渊明
第二单元人物长廊
陶渊明
教学目标:
1、简要了解陶渊明极其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理解陶渊明思想的复杂性,学习他积极用世、兼济天下的积极思想。
3、背诵课本《归去来兮词》节选部分诗句,阅读欣赏陶渊明的其他作品。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人物剪影:多媒体出示陶渊明的自传小体。学生读文言文部分,鼓励他们熟读并背诵。
教师大概讲解:陶渊明(365~427),东晋诗人。又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人。曾做过几任地方小官,后辞官回家,隐居不仕。田园生活是陶诗的重要题材,因此后世称他为“田园诗人”。
二、今天我们要欣赏的是他的一篇辞赋《归去来兮词》
介绍辞和赋是两种不同的文体。辞属于一种抒情的赋体,偏重于抒情;赋偏重于叙事。汉代以来,一般习惯于辞赋并称,皆有诗歌散文的特点。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这首辞赋。不认识的字词查工具书。
2、每个小组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读给大家听。
3、根据译文大体了解辞赋的意思。
4、采用小组比赛的形式,看哪个组读的好,背的快
第二课时
一、复习《归去来兮词》,继续认识陶渊明。
二、温馨点击:学生自读,了解陶渊明艺术成就和复杂思想。
他的诗大致分为两类,田园诗和咏怀、咏史诗。
三、讲故事:陶渊明弃官归隐的故事。了解他“不为五斗米折腰”、洁身守志、不受羁束的高尚志趣和个性。
四、鼓励学生课下到图书馆或互联网上查阅陶渊明的著作。
五、成长阶梯:进行自我评价。
第二篇:陶渊明
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是乡里小人也——陶渊明。
很早就听说陶渊明很了不起,有骨气,不向权贵低头。
陶渊明又名潜,是东晋伟大的诗人,出生在没落的地主家庭,他青年时代有远大的抱负,曾经三次做官,但由于官场的黑暗和腐朽,他最终选择了辞官回乡,过隐居生活。
陶渊明归隐后,生活变得十分贫困,要过年了,别人都是忙忙碌碌的,而他家却还冷冷清清的,由于他爱写诗,于是他挥笔写下一副传于后世的对联,上联是:“二三四五”,下联是:“六七八九”横批是:“南北”。读过书的人一看就知道他的意思,上联缺“衣”下联少“食“横批没有“东西”,陶渊明用自己的只是创去连宣泄困苦,虽然身苦,看心态乐观,不改初衷。
他那“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更是勉励后人以天下苍生为重,以节义贞操为重,折腰时心已愧,不趋炎附势,保持善良纯真的本性,不为世上任何名利和浮华所改变。
比如他的《五柳先生传》中,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写出了他不涉官场的尔虞我诈,不陷入世俗的恩恩怨怨,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娴静少言,不慕容利,点点风骨,跃然纸上,从不为“五斗米折腰”到“娴静少言,不慕容利”陶渊明在我心中一直以一个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立居。
人生在世,始终一帆风顺是天方夜谭的,面对挫折坚信,我们绝不能望而生畏,徘徊不前,生活的积极者,应像陶渊明一样为自己的志向“不为五斗米折腰”不求名利,保持一颗快乐的心,于浊世中,洁身独立。
第三篇:浅谈陶渊明
五柳先生与陶渊明
一道菜与厨师息息相关,厨师的味觉嗅觉决定一道菜的品质,诗文也同样,他的好坏被创作他的诗人,深深的影响着。五柳先生的作品,无论是在黑暗现实和官场丑恶下,对生活依旧怀有恬淡闲适的情趣与悠然心境的田园诗,对个人理想坚定不移,坚守个人品质的咏怀咏史诗,还是为赠答朋友,带着深切情感的诗歌,都极其具有陶渊明自己的性格特点与创作风格。
恬淡自然、意蕴醇厚。隽永无穷的艺术风格,贴近日常生活的题材与内容,不假雕琢,不尚辞采的语言风格,以淡淡的白描镌刻出无穷的绮丽,表达出诗的形象与意境。苏轼在《朱子语类》与《与苏辙书》中评他的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真实自然而又韵味无穷,不看则已,一看就想再看,再看了,还想看,无生厌之时。朱熹评价为“渊明诗平淡,出于自然。”这些精神在他的诗文中凝结成一个“千载”情节。
陶渊明生活的年代,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空前尖锐,政治极为黑暗、腐朽。陶渊明出生在一个衰落的官僚家庭,从小就喜爱读书,对儒家对经典有特别浓厚的兴趣,而除了儒家经典,他对两晋时代盛行的《老子》、《庄子》,还有大量的先秦至汉魏的史学、文学著作,广泛地接触了古代文化遗产。东晋玄风和如见的精神同时影响着陶渊明。他的诗文,表现出对田园的热爱,对自然的向往,无论是老庄的逍遥自在还是儒家的乐道不忧都有体现。年青时的陶渊明,颇具“大济苍生”的宏伟抱负,希望有一番大作为。然而他正直耿介的性格与当时官场腐败的风气格格不入,他纵然没有力量移风易俗,起码也不肯同流合污,把自己的人格丧失掉。这是陶渊明弃官最主要的动机,环境的污浊使他最终,走上了“躬耕”的道路。
高远拔俗、天然浑成的艺术境界,天然本色的语言都促成了陶渊明独特的诗文魅力,开拓了以自然平淡朴素为美的意境,陶渊明的诗,有如一副趣味盎然的田园生活画,山清水秀、清风拂面,看见炊烟袅袅,听见了飞鸟啼鸣,令人忧烦扫尽,陶然忘机,不禁心醉意迷,心驰神往。这样高的境界,这样的亲和异常,更源于陶渊明的天性,他的天性是快乐的,这样“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天趣,与他家道中落,中年丧妻,晚年乞食,一生理想不得的敏感一同,使他特别的在自然中寻找寄托,田园、旷野、酒、书、松、菊,甚至游云、飞鸟都是陶诗中的隐逸,都是他的生活。
当时社会的黑暗,使得陶渊明向往着一个与内心相契的社会,哪怕贫穷,那也是快乐的。而这个相契的社会就是桃花源。在这里,没有赋税,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鸡犬之声相闻,不与外人相往还,却是快乐无比,闻说世外之事,反表叹惋,而不愿外出,凡五百馀年。在陶渊明看来,既然内外有别,淳薄各异,自然终究不得往还。最后,颇有几分神秘色彩,也是在强调这个道理。故在记中三次出现“外人”一词,表明那里正是渊明心目中的一片圣土。这样的桃花源,不只是陶渊明心中的净土,也是后代文人墨客与不得志的政客内心的向往。
陶渊明的作品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对黑暗腐败封建政治的揭露和批判
陶渊明早期宏伟的建功立业的抱负与当时黑暗腐朽的政治环境形成了反差与对抗。在文中表达自己个人高尚廉洁品质的同时揭露了当时社会的虚伪之风盛行,道德败坏,持不同意见遭到诽谤,善良正直的人遭受污蔑,廉洁退让的节操丧失以尽,是非颠倒,奸贤莫辨。并通过描写桃花源的理想社会,与他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形成鲜明的对比。不论是“恨不及周穆,托乘一来游”少年抚剑而游的猛气,“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的无奈,还是“临没告饥渴,当复何及哉。”的嘲讽。都是陶渊明对当时政治的态度和内心的申诉。
参考资料:《陶渊明集》山西古籍出版社
《千古绝唱系列:桃花源记(千古文人桃源梦)》作者:马炜
(二)对农村田园生活的描写
远离尘嚣的田园生活自由浪漫,春游、饮酒、读书、写诗每天做着自己喜爱的事情,陶渊明的内心的欢愉且幸福的。而对农村的现实,他也如实诉说,战争下的农业遭到极大的破坏,厚重的徭役与赋税,让本就“靠天吃饭”的农业生产更加困难,处在这个环境下的陶渊明,产生了桃花源这个美好社会的雏形。“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中愉快轻松的生活态度。“在世无所须,唯酒与长年。”与“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求。”的豁达自然的人生态度。都是陶渊明的内心世界,个人品质与作品的结合。
(三)对人生哲理的探索
个人曲折的政治经历与在乡村田野中闲暇时间的思考使得陶渊明对人生有了自己的想法。人的价值在哪里,人的一生究竟要怎样度过,生与死,时间的流逝都是陶渊明不断思考探索的事情。而他对死亡豁达自然的态度,使得他在作品中的豁达更加深厚。“自古皆有没,何人得灵长?不死复不老,万岁如平常。”在《读山海经》中,陶渊明这样表达过自己对生死的看法,长寿不死难道就是人们的最终追求吗?这样的人生难道不是显得无趣无聊吗? 陶渊明虽然生活在东晋时代,但他却是自认为属于千载以前的理想社会,他的心系于那些纯朴自然、率真无比的人们。所以,造就了陶渊明纯朴自然的诗风。其作品本身对于“率真”、“任情”的美学追求,平淡质朴的语言风格以及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的自然魅力。归隐却不感伤厌世,心中的热血豪气使他直到晚年都显得高贵而意气飞扬。而这样的豪气中带着他内心里最细腻的缠绵悱恻的多情。两种交错的感情中带着他本身具有的正义和刚正,组成了陶渊明独特的内心世界,使得他的诗文独具魅力。而这些魅力,也是后人不断模仿与无法超越的美。
逃离人类法则,自己选择生活,主宰生活,是陶渊明不一样且闪光的地方,逃脱规则与体制的牢笼,运用自己的艺术表达、思想表达和生活方式的选择,倔强地存在下去。他在逃离中完成了自己,取得了个人主义的胜利,表现了生命的不屈、强悍以及抵抗到底的强韧精神。晚年的陶渊明生活在生活的压迫下,不得不乞食为生,然而,即使是乞食,依旧显得高贵而有尊严,有如他在《乞食》中所说,“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主人解余意,遗赠副虚期 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情欣新知欢,言咏遂赋诗;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韩才。衔戢知何谢,冥报以相贻。”对于志向不合的人,尤其是权贵们,陶渊明也是不肯低头的,与那位主人属于“新知欢”大致两人也是意气相投的,又与其进行一番真挚的谈话,诗名虽以“乞”字略显卑贱,而诗文的内容与作者的感情,让人阅读起来不自觉尊敬起来。
对生活的挑剔与极强的韧劲和忍耐力,让陶渊明表现的更加独特而赋有灵魂,对尊严强烈且敏感的要求与对自由的向往和热爱,使陶渊明的文字,透露出精神洁癖,也正是这种精神洁癖,吸引了读者,打动了文人,因为人一旦有了这样的素质和特有性就有了强大的人性力量,这种独特而难得的对尊严与自由的坚守,使得陶渊明的内心更加的坚韧,富有忍耐力。内心深处与精神方面强烈的需求,使得其他世俗利益变得无关紧要。正如《陶渊明的遗产》一书中所说“有的人只是浅睡,所以总有一天还会醒来。醒来的频率和时间也就决定了生命的品质。陶渊明的可贵之处,在于他的尊严常常是醒着的。”
自由的他,看重尊严的他,不屈的他,自然的他,忍耐的他,高贵的他,可怜的他。都是那个陶渊明。
参考资料:《陶渊明的遗产》作者 张炜《陶渊明诗文选译》凤凰出版社
第四篇:陶渊明作文
陶渊明的飘淡,即使到了今天,也仍能从几页文字中读出,一种隐逸之美。他就是隐士,在残破简陋的草庐里也能饮酒赋诗自得其乐的人。
很难想象,在一个无米无炊的境地怎么才能活得如此自在。没有大悲大怨,反而还透出几分乐的味道。也许这正是陶渊明之所以为陶渊明的原因吧!东晋,一个遥远且陌生的年代,从容不迫地走出了中国文化屈指可数的几个人物,陶渊明首当其冲。《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无不是脍炙人口的佳文,而每一篇的内容虽不一样,但作者对美好的向往却始终如一。正因为这种追求,他才毫不犹豫地辞官隐居。
后来的中国文人仕途失意时首先想到的便是陶渊明,苏东坡也曾说过“渊明吾师也”是否也是因此?恐怕更多程度上还是他的文章吧!陶渊明从来就是为自己而写,这在中国是为数不多的。因为隐居才可能这样,以此来舒展自己。读别人文章的时候,总觉得有一道门槛客客气气地把人挡在外面,而读陶渊明的,却就像在叩问自己的心灵,使得心灵深处无法表达的部分得以舒缓。正是这种心灵的共鸣,才让这千百年来无数的士大夫这么推崇陶渊明。陶渊明的文章就像是冷雨的街头永远温馨的客栈,暴雨狂风大海上的安宁港湾。
可以这样说,整部中国历史上像陶渊明这样的,仅此一人。上古隐士的残文断章古怪而深奥,竹林七贤又有一股反叛的情绪。论隐士之文,陶渊明是当之无愧的无冕之王。当然,在西方还是找得出相似的,在千年后的美国,梭罗独自来到了瓦尔登湖旁住下,像极了当年的陶渊明。而他的《瓦尔登湖》也与陶渊明的意向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陶渊明身上,我看到了很多人的影子以及那早已消散的品格。可是这样的人现在却越来越少,这不可谓不是一个悲哀。
当看着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时,是否听到了一个高亢嘹亮的声音在舒啸?“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是乡里小人也——陶渊明。
很早就听说陶渊明很了不起,有骨气,不向权贵低头。
陶渊明又名潜,是东晋伟大的诗人,出生在没落的地主家庭,他青年时代有远大的抱负,曾经三次做官,但由于官场的黑暗和腐朽,他最终选择了辞官回乡,过隐居生活。
陶渊明归隐后,生活变得十分贫困,要过年了,别人都是忙忙碌碌的,而他家却还冷冷清清的,由于他爱写诗,于是他挥笔写下一副传于后世的对联,上联是:“二三四五”,下联是:“六七八九”横批是:“南北”。读过书的人一看就知道他的意思,上联缺“衣”下联少“食“横批没有“东西”,陶渊明用自己的只是创去连宣泄困苦,虽然身苦,看心态乐观,不改初衷。
他那“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更是勉励后人以天下苍生为重,以节义贞操为重,折腰时心已愧,不趋炎附势,保持善良纯真的本性,不为世上任何名利和浮华所改变。
比如他的《五柳先生传》中,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写出了他不涉官场的尔虞我诈,不陷入世俗的恩恩怨怨,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娴静少言,不慕容利,点点风骨,跃然纸上,从不为“五斗米折腰”到“娴静少言,不慕容利”陶渊明在我心中一直以一个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立居。
人生在世,始终一帆风顺是天方夜谭的,面对挫折坚信,我们绝不能望而生畏,徘徊不前,生活的积极者,应像陶渊明一样为自己的志向“不为五斗米折腰”不求名利,保持一颗快乐的心,于浊世中,洁身独立。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是如此地脆弱,需要精心的呵护,无视安全,就无视生命的存在。
当我们在安静的教室中听课时,安全的概念或意识在我们的脑海里荡然无存,就体会不到安全的重要性。而每分每秒都有一些人出生或意外死亡,季节可以轮回,而生命的逝去就如一江春水向东流——一去无返了。
在我们的周围演绎着一场场血淋淋的教训:车祸、火灾、坠楼等等,一个个美好的生命就这样悄然殒失了。
安全第一,警钟长鸣。
我们学校的新校区坐落于郊外,由于缺乏严格的管理,交通秩序异常纷乱,司机超速行驶,学生交通安全意识模糊,在短短的两个月里三个年轻鲜活的生命灰飞烟灭,全校师生陷入了悲痛之中,而受害者的家长更是倍尝生死离别的巨大悲痛和创伤,谁之过?这三起事件引起了上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大力投资修建路面设施,给学生安上了一道生命的防护线。此后,再也没有发生类似事件,每当看到那长长的防护栅栏,每个本校学生都深深地懂得那是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为什么只有当事情发生了才想到去修治?防患于未然,它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思考。
有一则事例让我终生难忘:在一次交通宣传课上,放映了许多真实的车祸事件,其中有一个七岁的女孩在一次车祸中失去了下肢,整个上身被安置在一个疲软的蓝球里,两只手拄着木屐一样的木板蜗行爬索,面对记者的采访,她却笑得那么的天真无邪,说她的愿望就是再要一个篮球,在场的每一个人无不为之动容,泪如泉涌,教室里一片抽噎哭泣,心酸,心痛。
当你正愁你的身体不够好时,你有没有想过一个没有下肢的人是怎样度日的?你不觉得惭愧吗?你的烦恼又算得了什么?
认真地遵守交通法则,即是对自己的生命的珍视,也是对他人生命的负责。避免一场车祸的发生,就会避免两个家庭的残损和悲痛。
悲剧,我们谁也不愿看到!
怎样避免,你我他,大家都有责任,都有义务。维系生活的美妙,就要珍视自己的生命,而安全就是第一位的。
点评:
安全第一,警钟长鸣!一念之中,一个鲜活的生命就会消失在这个美丽的星球上,留下的是永远的伤痛的回忆。音容笑貌宛在,而生命却逝,抓之不着,欲罢不能,这是一种真正的痛楚,生命是如此的
第五篇:论文陶渊明
内容摘要:本文系统的论述了陶渊明田园诗平淡自然的艺术特点,陶渊明的田园诗自然恬淡,不加雕饰,却又匠心独运,意境悠远,他开创了田园诗,为古典诗歌开辟了新境界,同时还做到了情景理的有机融合。
关键词:陶渊明
平淡自然
意境
艺术特色
情景理
陶渊明(365—427)生于东晋末年,字元亮,名潜,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浔阳人。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极具影响力的著名诗人和散文家,尤其是他的田园诗,开辟了一个新境界,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诗人将情景理三者结合起来描写农村风光和田园生活,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功不可没。
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特征,大体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语言自然恬淡,回味无穷。
陶渊明笔下的大多作品语言平淡自然,摒弃雕饰,朴实无华,极尽语言之美,其主要原因是由诗人平和散淡的心境决定的。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年,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门阀制度控制着整个社会上层,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大多数人在仕途上很难得到发展,这对家庭败落,非世族的陶渊明的生活道路和文学创作产生很大的影响。他生活在封建官宦家庭,从小受儒家思想影响,也曾有过理想追求,为生计所迫,他先后几度出仕,但终为“不能为五斗米的乡里小儿”,毅然归隐,躬耕自给。“人生归有道,衣食固自端。孰是都不营,而已求自安。”这是他思想变化的真实写照。在《归去来兮辞》中想象田园生活的自由美好。归耕后,他心情愉快,夙愿得酬。他躬耕垄亩,虽早出晚归,披星戴月,但心情舒畅,闲暇则饮酒赋诗,登山临水,自由自在。虽有困厄,但他都处之泰然,安贫乐道,真正做到与自然融合一体,正是陶渊明这种处世态度,其诗令人觉得亲切平和:
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
问子与谁欤,田父有好怀。(《饮酒》其九)
其次,陶渊明诗中选用的意象多为田园风光的景物,描绘的多是隐逸的田园生活,表达了向往隐逸生活的愿望。诗句清新自然,这与玄言诗泛滥的晋宋诗坛形成鲜明的对照。陶渊明刻画田园山水,绝不追求华丽的词藻与表面的形似,看似随意点染,却有无尽的神韵。如: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饮酒》之五)
最后,陶渊明诗语言恬淡的原因在于诗人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生活环境,诗人躬耕垄亩自身嫁穑,他和淳朴的农民相往还,由此多写田家生活中的日用之景之物,语言平淡无奇,多用白描的手法,表现平常的田园风光,作者好像从生活中信手拈来,没有丝毫的斧凿痕迹。如“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微风从东来,好风与之俱。”等等。看似农家的田家语,没有惊人的想象,没有大胆的夸张,读来毫不费力,给人清新自然的感觉。其实,这是陶诗外部的特征。事实上,陶渊明诗句并非是未经锤炼的,反而是高度精炼,去芜存精后才显得平淡而自然,从这一角度看,陶渊明对文字的提炼运用可以说达到了极高的造诣。
陶诗不用夸张的铺排和绮丽的色彩,不用刻意雕琢的对仗和深僻的典故,却有如此的魅力,全在于他以性情中自然流露出的言语,在于内在的感情力量,我认为真诚的感情流露是写诗必不可少的,而陶渊明的田园诗就是最自然.最真诚的。陶渊明去世后,他的至交好友颜延之,为他写下《陶征士诔》,给他一个“靖节”的谥号。颜延之在诔文中褒扬了陶渊明一生的品格和气节。这也是诗人言出必行,一如既往的坚持自己理念的结果,陶渊明“不能为五斗米的乡里小儿”毅然归隐。这与太康诗人潘岳形成鲜明的对照,潘岳有一篇《闲居赋》,貌似给人一种很清高淡泊的印象,可他言行不一,追求功名利禄,逢迎权贵贾谧,竟到望尘而拜的地步,虽然他在诗坛有一定的名气,但其诗始终未达到更高的境界。
陶渊明诗语言的自然恬淡,质朴无华,如钟嵘说陶渊明“文体省诗,殆无长语,笃意复古,辞兴婉惬。”这句话准确地指出陶渊明诗语言简洁纯净,就是对他的田园诗语言风格而言的。如《归园田居》其二:“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曰掩荆扉,虚实绝尘想。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成草基莽。”诗人通过对荆扉、披草、桑麻极为朴实的语言表达出形象生动的画面,不加雕饰,而是惯用朴素自然的语言和疏淡的笔德精炼地勾勒出生动的形象,传达出深厚的意蕴,从而达到写景的传神艺术效果。像“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除了精选的名词、动词之外,几乎看不见什么形容词,可见其诗的自然恬淡。再如陶渊明写风景的诗篇,《时运并序》,其一:“迈迈时运,穆穆良朝。袭我春服,薄言东郊。山涤馀霭,宇暖微霄,有风自南,翼彼新苗”。写风“有风自南,翼彼新苗”只一个“翼”字便将南风微拂新苗摇曳之态写得和煦暖人。
陶渊明的田园诗,读来初觉平淡,再咏则有“平中蕴厅、枯木茂秀”之感,诗人把自己对自然和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融入到诗作之中,使人读之仿佛身临其境,给人无穷遐想,让人回味无穷。如《饮酒》之王”。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中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意言。
这是悠然自得,怡然自东的乡村生活的写照,诗人不愿与世俗同流,极力向往自然和田园生活的愿望也可表现一斑。寥寥数字将人对生活的态度,对自然的热爱,对事物的描写对世事的鄙视,表现得一览无余。
苏轼曾说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这是他的诗平淡之中的无限丰采,简练之中有浓厚的情味。
二、意境深远
陶诗从表面上看很简单朴实,实际上却很复杂,他的诗是从低层次的需求发展到高层次的需求,有一个渐进的过程,陶渊明的田园诗正好反映了他已到“自我实现”之境界所经历的一个复杂、艰难、曲折的过程。正如大诗人苏轼《与苏辙书》中说:“吾於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要、杜诸人,毕莫及也”。“质”是质朴,“绮”是华美,“癯”本来是瘐,引申为单薄简单,“腴”本来是肥胖,引申为丰富。这句话是说陶诗外表上很质朴,实际上很华美,外表上很简单,实际上很丰富。这就说明他的诗平淡,不是淡而无味,而是意境深远。如“日入室内暗,荆薪代明烛。”(《归园田居》其五),不过是极平常的一来照 的荆条,但诗人写出来就增强了亲邻之间欢聚淡笑的生活气氛。“敝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移居二首》其一)诗人具体描述了他安贫乐道的生活,在平淡中透露出一种超然洒脱。再如“凄凄发暮风、翳翳经日雪。倾耳无希声,在日洁已洁。”(《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也从弟敬远》)诗人的笔触似乎是毫不经意的,却写出人们在冬雪的一切细微感觉。这种感觉所体现的是和谐,人与自然泯合为一,其中最能体现陶诗意境的一首诗是《归园田居》(其一),“少年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指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暖暖远人村,依依虚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细细读来,仿佛我们也置身其中,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方宅、草屋、桃李、炊烟、狗吠等景物的背后,似乎又是一幅极其美好的画面,宁静安谧,淳朴自然。在此,我们应该能看到陶渊明田园诗并不在于客观的描摹田园生活,而着重强调和表现生活中的情趣。因此,他在创作时并不是随意摄取田园生活的景象,而是把那些最能引起自己思想感情共鸣的东西摄取到诗中来,在平凡的生活素材中含有极不平凡的思想境界,字里行间流露出亲切,又让人感到崇高。苏轼说:“观陶彭译诗,初若散缓不收,反复不己,只识其奇趣。”“奇趣”正是从意境中产生的。对于陶诗的意境,李建中在《魏亚文学与魏亚人格》一书中,可谓精辟“南山的主人,不需要像邺下或金谷文人那样依附于权贵,也无须像竹林或兰亭文人那样耽溺于某种玄思。他是独立的自由个体,他身后是自然温馨而神秘的拥抱。”
三、情景理浑融,充分体现了对田园风光和生活的挚爱 情景理的浑融使陶渊时田园诗冲淡自然之美,陶渊明描写景物并不追求物象的形似,叙事也不追求情节的曲折,而是透过人人可见之物,普普通通之事,表达高于世人之情,写出他人未必能够悟出的道理。他善于将深刻的哲理融入诗歌的形象中,使平凡的素材表现出不平凡的意境,这种情景理交融形成的意境十分和谐,往往令人神往,陶诗重在写心,写真诚,写那种与景物融而为一的,对人生感悟明彻的心境。他无意于模山范水,只写自己胸中的一片天地。陶诗发乎事、缘乎性,而以理为统摄,在南风下张开翅膀的新苗,伴随他锄草归来的月亮,依依升起的炊烟,不嫌他门庭荒芜重返旧巢的春燕,在中夏贮满了清阴的堂前林,床上的清琴,壶中的浊酒,以及在他笔下常出现的青松、秋菊、孤云、飞鸟,都已不是寻常的事物,它们既是客观的又是体现诗人主观感情与个性的,既是抽象的又是生动的。在诗歌创作中,情、景、理的浑融是至关重要的。离开情的景是没有生气的,离开情的理更是淡乎寡味的空理。景与理如果没有浓厚的感情渗透,便失去了作品的生命力。在陶渊明的田园诗中,飞禽走兽、花卉草木和山山水水都饱含了强烈的思想感情,同时,诗人又善于寓情于理,把自己对人生、对现实的深刻认识形象化,把诗情与哲理、与景物紧密结合起来,因而给人以清新自然,毫不顶替燥的感觉。如《归鸟》诗中,全篇寓意明显,这只倦飞的归鸟,飞是作者人格的象征,日鸟的一举一动,都体现着诗人的思想和性格,诗中的每一项景物,无不带上陶渊明的感情色彩。梁启超评价陶渊明时曾经说,“自然界是他爱恋的伴侣,常常对着他笑”。确如其言,陶渊明在自然与哲理之间打开一条通道,在生活的困惑与自然的旨趣之间达到一种和解。景中生情,情中寓理,情、景、理浑融天成。如诗人《饮酒》其王。
结庐在人镜,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匹地自编。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己忘言。
本诗写景一气呵成,不加雕饰,却神韵十足,如“山气日夕佳,悠然见南山”。直抒胸臆。如“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说理阐明了自己隐居的情与境。如“此中有真意,欲辨己忘言。”这三者巧妙的融为一体,表达了作者怡然自得,心情欢快。也体现了诗人躬耕的情趣。让读者很难区分是咏怀诗还是哲理诗,因为情景理浑融,互相渗透和衬托,可以让我们从不同角度领略其中的情趣,享受无尽的美。
陶渊明的诗几乎都是情景理融合的佳作,《拟挽歌辞》其三是情景理浑融的佳作:“荒草何莽莽,白杨亦萧萧。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四面无人居,高坟正焦,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幽室一己闭,千年不复朝。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它。亲戚或馀悲,他人亦己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这首诗先写亲友为自己送葬的情事,“荒草”、“白杨”烘托出悲凉的气氛。在后说人皆有死,谁也不能避免,而一个人的死去,对活着的人来说并无太大的影响,不必过于执着,最后两句以理清作结,统摄了全诗,死亡是人的一大困惑,这个困惑被陶渊明勘破了。
陶渊明诗中的“理”不是抽象的哲学说教,而是作者从生活中的亲身体验,其中也不乏包含了生活的情趣。他的田园诗表现了他对宇宙、历史和人生的认识,是探求其奥秘和意义的结晶,而这一切又是用格言一样既有情趣又有理趣的语言表现的,正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如“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瘐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杂诗》其一)“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杂诗》其二)“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杂诗》其一),“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饮酒》其十四)“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归园田居》其四)这些诗句言浅意深,富有启示性。清人潘德舆说陶渊明“任举一境一物,皆能曲肖神理”(《养一斋诗话》),是中肯之论。
陶诗大量描写农村风景事物,字里行间流露着对农村、对土地的热爱,当然,这种热爱是打心底里的,真诚的,试想一个对农村、土地热爱的人,能不热爱生活吗?
纵而观之,其田园诗的题材和内容多采自归隐后的生活,带动是诗人自然的生活方式,自躬自耕的生活虽苦且累,然而却是最贴近田园的纯自然性质的生活。其诗所描述的对象,亦是司空见惯的树舍、鸡犬、桑麻、豆苗等,都是直写其物其事,而不讲究词藻上的华美、粗略几笔即句勒出景物的神韵,形似更神似。此种白描功底于平淡中透出丰富联想,于联想中生出诗的“淡水”意境。可谓“极平常之景,各生趣味。”“无一修饰之语,而其间无穷妙味”。
可以说,陶渊明把自己的才华和精力全部倾注在田园诗的创作上,同时,也取得了无与伦比的成就,是他将田园诗推向了巅峰,更以其平淡自然的风格在亚宋等坛独树一帜,其诗内容丰富、充实、意蕴深厚,读者可以从各个角度贪图诗人所描述的田园生活。诗人高洁脱俗的人生志趣,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真切实在而又深怀远意的心灵世界。他的田园诗,有其赖以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反映了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也反映了他的出仕与归隐,希望与失望,痛苦与欢乐的思想矛盾。
陶渊明田园诗平和散淡的心境、朴实无华的语言、情景理浑融的内容成功地将自然提升为一种美的意境,他开创了中国诗歌意境中一种新的、美的类型,一种韵味极为醇厚而朴实无华的冲淡自然之美,他的人格、他的志向、他的诗情在今天对于我们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中国历代文化精选》北京大学出版社。[2]《陶渊明集》人民文学出版社。
[3]《中国古代文学史
(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4]《陶渊明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