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山东卷作文分析
山东卷
【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近年来,素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杂志开设专栏,位当代著名作家的作品挑错,发现其中确有一些语言文字和文史知识差错。对此,这些作家纷纷表示理解,并积极回应。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诚恳地感谢读者对她的作品“咬文嚼字”;莫言在被“咬”之后,也表达了自己的谢意,他表示,请别人挑错,可能是消除谬误的好办法。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④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文。
【分析点评】
山东卷的这个题目从《咬文嚼字》给著名作家挑错谈起,“挑错”这一行为,是求真务实之态,面对“挑错”的态度,展现的是一个人的治学风格。材料自然没有回避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同去年孙中山名言一样,可以说紧贴时代,彰显文化,培养品格,又避免了“中国梦”等热门押题。
今年以材料作文为基本形式,之前不止一次的给学生讲过,作文以材料作文为难度顶峰,材料作文尤其以热点类和寓言类为最大难度,而今年的作文审题本身不难,符合山东卷出题“不藏考点,不考偏点”基本特征。今年的材料作文,考生们抽出稳定的审题时间完成审题,还算比较顺畅,所以,只要围绕题目书写难度都不太大。
其次今年的“咬文嚼字”,还是有值得思索的部分,在命题主旨上,继承了“不平凡的真善美”和“历史的哲学的思辨”这两大不变的主题,“向内探究人性的魅力”与“向外取得外物的倚助”的哲学矛盾,体现哲学的内蕴。山东卷语文作文出题思路在探寻考生对于社会、人生、自我的价值实现、人生定位等方面的思索与评价层面继续加深,逐步走向更广义的发展方向,更加注重成功的“内外兼修”。
从审题点上来说,材料提出主干来对考生来说并非困难,文章沿着“权威人物”——“被发现错误”——“诚恳接受错误”——“影响他人”的思维流程,这样我们就容易抽取在题目中的相应信息,在整个的思维流中,作家是一个维度而纠错人又是一个维度,也就是说,从作家角度来看强调了“改变自我寻求人生价值高度”“虚心接受错误实现自我”这两个大层次,而在纠错人的角度来说“寻求真理”与“不迷信权威”也是可以突破的内容,在内容中包含这些的属于完美审题。
关照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这三观是山东卷的常态,在去年的山东高考中,孙中山的名言体现着从关注个体到关注个人融合关注社会,“外力”也会与“自省”一样,成为生活中的重要部分,而在今年山东终于走上了“内外兼修”的道路,总得来说,今年的山东高考语文作文相对平稳,高分不易,分差不大将会是今年作文的典型状态。
今年的山东高考题作文题目不存在审题难度,可写范围很广,从杂志社方面着想:角度
一、敢于指出错误;角度
二、监督不可少;角度
三、敢于挑战权威;角度
四、让文字更规范是每个人的责任。从作家角度着想:角度
一、良药苦口利于病;角度
二、敢于承认错误;角度
三、改正错误是一种态度;角度
四、虚怀若谷是一种美德;角度
五、感谢挑错者。题目要求“选准立意”,自然莫言的话“请别人挑错,可能是消除谬误的好办法”是一定不会偏离题意。
除了这一立意,还可以从以一下角度考虑:
1、“素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杂志开设专栏,位当代著名作家的作品挑错,发现其中确有一些语言文字和文史知识差错”可以有勇于挑错的立意。
2、“作家表示理解,积极回应”可以谈面对别人指出的错误,应当有什么样的态度。
3、铁凝、莫言的行为可以引出立意“感谢挑错”。
4、整个材料意在倡导勇于挑错、勇于改错的严谨求实的治学作风。
本题对于求学的学生来说,较切合生活实际,较适合写议论文,但是也可以写自己及身边挑错的故事、对“一字师”“推敲”等进行改编。也可以思维扩张开去,悲叹面对挑错固执己见的人,上升到国家层面如何面对挑错。
【佳作展示】
接受改变,不负青云之志
也许莫言、铁凝们自己都没有发现,他们承担错误、接受改变的特质为他们的成功提供了强大的保障。“人生最大的幸运,莫过在他的人生旅途之中发现了自己生活的使命。”茨威格这样定义人生。在生活中,面对人生的困境,有的人选择了固执己见,而有的人却选择了接受改变,战胜困难与荆棘,探索生活的真正使命。承担错误彰显大师风范,人们理应接受改变,实现精彩自我。
面对征程中的困境,人们总是接受改变,赢得人生。“仁”“礼”是你毕生的追求。乱世群雄容不下你的“为政以德”“礼乐治国”,政治理想终生未遂,但这并不影响因为接纳错误,改变生命的轨迹而成为后世的模范。从政治到教育,风尘仆仆的奔波,言传身教的讲授,九尺七寸的身形渐渐佝偻,美髯青丝也挂上了霜雪;迂回漫长的逐梦路上五经、《论语》、七十二贤都是是你一路走来的见证者!孔子虽生不逢时,政治理想终生未遂,但他诚恳接受改变,实现人生抱负。纵使心中有对事业的理想坚定,若无接受改变的能力,一切终为幻影。话语擎不起理想,豪情撑不住壮志,理想的玉宇需扫除人生路上的种种错误来建造。
当人们在矛盾中迎难而上继续前行的时候,殊不知,承担错误、接受改变其实不仅仅是一种行动,更是一种大师境界。你爱山林,那里有山下兰芽,短浸明溪;那里有松间沙路,净无尘泥。那里有时时可见的翻空白鸟……可是投身官场,屡遭贬谪让你伤痕累累。面对人生的起伏,你勇敢的承受着人生的变化。接受改变,远离仕途的你依旧潇洒人生。独登山顶,感受“料峭春风吹酒醒”“山头斜照却相迎”的惬意。独涉山间,你有着“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
雨任平生”的心意。苏轼,一个于孤独中笑傲人生的勇者,纵使蛹茧中只有黑暗相伴,但坚强的蝴蝶总能接受变化守住美丽,而后刺破阴霾,实现人生价值,绽放魅力。
因为承担错误接受改变,孔子走向了人生新的高度;而因为将接受改变早已变为生活的境界,苏轼也向历史诠释了人生的真正意义。而面对事业中的艰难险阻,晚年的爱迪生却拒绝接受别人指出自己的错误,固执己见,最终电气公司走向破产,而给后人留下了无限唏嘘。“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青春不是桃面,丹唇,柔膝,而是深沉的意志,恢弘的想象,炽热的情感。青春是生命的源泉在不息地涌动。”厄尔曼这样定义青春。身处于青春的我们不乏理想与信念,但面对人生的困境,唯有扫除人生的种种障碍,接受并勇于改变,才能真正走向成功的境界,实现自己的精彩人生,将自我融入“中国梦”的实现过程中。
【点评】
作者以“接受改变,彰显自我”为主题,层层推进,先以孔子为例,阐释了人生在面对征程中的困境时,只有接受改变,才能赢得人生这一道理,接下来再以苏轼为例,进一步论证接受改变更是一种大师的境界这一观点,最后以厄尔曼关于青春的定义,联系现实,阐明处于青春期的我们,只有勇于改变,方能实现自己的精彩人生。文章论证严密,说理性强,是一篇精彩的考场佳作。
来斗雅量
雅量者,旷气宏度也。
古有魏晋名士,襟怀旷达,狂草一笔指文瑕;今有名家文豪,文甲天下,细纠别字尽笑纳。
这些大家不仅有佳作流芳百世,更有其气度蕴于字里行间。字句的锤炼需要借于他人的评价,而接受他人的批评来完善自己,更需要一样珍贵的东西——雅量。富兰克林言:“批评者是我们的益友,因为他点出我们的缺点。”莫言、铁凝等作家对《咬文嚼字》杂志指出的错别字虚心更正并表示感谢,这不单是他们对自己文章细节的完善,向大处想,这亦是对整个社会责任的一种担当——作家本人秉有严谨的治学态度,重视文字的正确性,虚心接受他人的批评,才会带动这个社会认真对待文学的风气,还感染了更多尊敬他们的读者有此“雅量”,寓于人际交往和人生行路中,更是一种无形的功德。
雅量的核心,是闻过则喜。人非圣贤,天生热爱被赞美的人性,使得闻过则喜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像高高在上的帝王和已经名扬天下的作家这样举足轻重的人。没有雅量的人屡见不鲜,不肯听从批评而带来的恶果自古有之。
初入文坛的莫泊桑,文采绝艳,年少轻狂,视批评为空物,凭着塞纳河左岸混出来的小有名气而自命不凡,结果一直没有写出真正的文章上品。直到遇到了良师益友福楼拜,一语批评点醒他行文目的要单纯、做事要专注,才有了后来的《项链》、《羊脂球》等脍炙人口的佳作。
大唐有良臣魏征,对贞观政治纠谬补缺,多所裨益。我们在回望他的成就时,更该庆幸唐太宗的宽广襟怀和海斗雅量!如果唐太宗在魏征言辞无忌上书时没有足够的雅量,真的“会须杀此田舍翁”,将会是怎样的千古憾事!赞美与恭维是铺满鲜花的深渊,批评才是被荆棘掩盖的花园。来斗雅量,在那花园里采撷力量,完善人格,完善人际,完善人事,完善人生。来壶虚心酒,来斗高雅量,不醉反醒,醒而自清!杜甫诗云:“雅量涵高远,清言见古今。”有雅量的人,自会广开言路,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虚心接受他人的批评,才能更早地弥补自己的缺陷,更迅速地成长,更全面地发展,更从容不迫地应对人生波澜,更胸有成竹地迎接挑战和把握机遇!
兄台,来斗雅量佐人生,可好?
【点评】
这是一篇充满灵气的考场作文。作者从材料中莫言虚心接受纠错,得出做人需要雅量这一中心,然后旁征博引,从现实谈到莫泊桑,再到大唐的良臣魏征,正反对比,说明雅量是完善人生的必备素质。
更为可贵的是,作者语言活泼,幽默风趣,以“斗”来论雅量,新鲜别致,又生动形象。
第二篇:2013山东卷高考作文
2013山东卷高考作文范文
【真题再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近年来,素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开设专栏,为当代著名作家的作品挑错,发现其中确有一些语言文字和文史知识差错。对此,这些作家纷纷表示理解,并积极回应。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诚恳地感谢读者对她的作品“咬文嚼字”;莫言在被“咬”之后,也表达了自己的谢意,他表示,请别人挑错,可能是消除谬误的好办法。
要求:1.选准角度,自定立意;2.自拟题目;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4.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审题立意】
审题:
1.找关键词法。可从材料里找到有关核心事件及情感态度的关键词——“确有”“差错”,“积极回应”,“诚恳地感谢”,“表达”“谢意”。那么整个事件及当事人的态度也就一目了然了:我确实有错,被别人指了出来,对此表示感谢。
2.由果求因法。铁凝、莫言都表示感谢,为何?因为他们作品中有错误,被别人指了出来;由此他们和读者都有所收获。
3.多角度分析法。就本则材料而言,可从三个角度分析:杂志角度——有错就挑,不管你名气有多大;名人角度——放下了名人的架子,虚心接受别人指出的错误;从两者的角度——你有错,我指出,你进步,我发展。
立意:
从杂志角度1.敢于向名人说“不”;2不迷信权威;3.该较真时就较真;4认真严谨是一种科学态度。从名人角度:1.放下架子更显高大;2.虚心听取别人意见、知错就改是一种美德;3赞歌只会让你停止不前;4逆耳之言会让你更清醒,促使你更进步。
从两者角度:1.双赢;2进步发展之道。
注意事项:了解并分析这则材料的含意对于高中生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但越是好分析好立意的写出的文章就越容易流于一般。就本次高考作文而言,要写出有新意的,高于其他同学的作文,就要揣摩一下高考出题人的意图了。其实材料和出题人意图之间就隔一层纸,捅破了这层纸,就会在立意上略胜一筹,这也为写下高质量的作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这层纸就是材料对现实的映射,即材料的比喻意。现实中相似的现象比比皆是:明知自己错了,也不改,如果别人再在背后或当面提出便恼羞成怒;一些明星如是,一些高官一些部门如是,即便有的普通人亦如是。而可喜的是,有些人面对这些“错”,勇敢地站了出来,就像龙应台毫不客气地说“我很生气”一样,勇敢地指出了当局的错误;而更可喜的是,被指出的一方已开始不再遮掩了,已然公开承认,已然着力改正了。一些安全生产问题,一些食品质量问题,一些百姓就医问题,等等,有关部门都在一步步改善。我们欣喜地看到大至国家,小到地方或个人都在一步步改变着,发展着,进步着。
如果从这个角度深入探究,文章就会显得有厚度、有深度,再加上一些文采,写出一篇上乘之作便不再是一件难事。
【下水作文】
1.来斗雅量
雅量者,旷气宏度也。
古有魏晋名士,襟怀旷达,狂草一笔指文瑕;今有名家文豪,文甲天下,细纠别字尽笑纳。
这些大家不仅有佳作流芳百世,更有其气度蕴于字里行间。字句的锤炼需要借于他人的评价,而接受他人的批评来完善自己,更需要一样珍贵的东西——雅量。
富兰克林言:“批评者是我们的益友,因为他点出我们的缺点。”莫言、铁凝等作家对《咬文嚼字》杂志指出的错别字虚心更正并表示感谢,这不单是他们对自己文章细节的完善,向大处想,这亦是对整个社会责任的一种担当——作家本人秉有严谨的治学态度,重视文字的正确性,虚心接受他人的批评,才会带-1-
动这个社会认真对待文学的风气,还感染了更多尊敬他们的读者有此“雅量”,寓于人际交往和人生行路中,更是一种无形的功德。
雅量的核心,是闻过则喜。人非圣贤,天生热爱被赞美的人性,使得闻过则喜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像高高在上的帝王和已经名扬天下的作家这样举足轻重的人。没有雅量的人屡见不鲜,不肯听从批评而带来的恶果自古有之。
初入文坛的莫泊桑,文采绝艳,年少轻狂,视批评为空物,凭着塞纳河左岸混出来的小有名气而自命不凡,结果一直没有写出真正的文章上品。直到遇到了良师益友福楼拜,一语批评点醒他行文目的要单纯、做事要专注,才有了后来的《项链》、《羊脂球》等脍炙人口的佳作。
大唐有良臣魏征,对贞观政治纠谬补缺,多所裨益。我们在回望他的成就时,更该庆幸唐太宗的宽广襟怀和海斗雅量!如果唐太宗在魏征言辞无忌上书时没有足够的雅量,真的“会须杀此田舍翁”,将会是怎样的千古憾事!赞美与恭维是铺满鲜花的深渊,批评才是被荆棘掩盖的花园。来斗雅量,在那花园里采撷力量,完善人格,完善人际,完善人事,完善人生。
来壶虚心酒,来斗高雅量,不醉反醒,醒而自清!杜甫诗云:“雅量涵高远,清言见古今。”有雅量的人,自会广开言路,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虚心接受他人的批评,才能更早地弥补自己的缺陷,更迅速地成长,更全面地发展,更从容不迫地应对人生波澜,更胸有成竹地迎接挑战和把握机遇!
兄台,来斗雅量佐人生,可好?
2.在批评中进步
一个人的心灵隐藏在他的作品中,批评却把它拉到亮处。
批评作为一盏明灯,往往引领的不单单是作品。批评之于社会,则可能是对人的观念与行为的提升,联想到日本战国时期,有一场著名战役发生在织田氏与松平氏之间,双方战事持续了七天之久却不见胜负,其实以织田氏的兵力早可拿下这场战事,只因织田存有歼灭所有敌人的这般野心,造成了战事的延搁。织田氏手下一士兵得知此况,勇敢向君主进言:“战事持久,必将劳民伤财,丧失民心。”君主听罢,觉之有理,遂改变了作战的方针,一天时间便大败松平氏。
接受正确批评后,要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其实,在各种事情日臻完美的同时,批评的艺术也在以同样的速度发展着,只有接受,只有在批评的筛子里寻找奥秘才能有质的飞跃与境界的升华。
破除对于批评存在隔阂的桎梏是人成功的关键。接受正确批评,在批评中寻找迷路的灵魂,并努力搜寻出口,是给心灵一个解脱,给进步存留机会。
真正的成功背后都包含着自己的美学理论,并提出了让人们藉以判断其优劣的标准,放眼国内,有些人只因个人意愿与固执情绪,致使自己在成功的高地上跌落。
大跃进时期,人们更加习惯用一个大脑代替众多大脑去思考,面对迷失与错误,人们宁愿缄闭其口,也不愿建议与思索。人们在权威之中迷失了自己,思想沉没于黑暗之中。庐山会议时,彭德怀积极提出建议,但由于国家领导人对于彭德怀不接纳,使错误延续,造成了国民经济的重大损失。
人如果面对批评而无所体会,那么自大终成进步的桎梏。不仅仅是社会中,在自然界,生物的长久存在也是在进化中有所平衡,就似人的成长有时会偏离,终究要寻找迷失的地点,将他人的批评与自身的理解完美化合,才可点染出新的光辉。
真正的文明以理解和接纳为生,而不是以憎厌和轻蔑为生。现代的文学大师,在众人面前放低了姿态,接受读者的建议,这便是一种接纳,一种理解。只有这样,文明才能在这一过程中健康活泼地生长。社会生态亦然!
成功无他路,唯有打开接纳的窗口,吸纳正确的批评,理智地解析个人。在批评中唤醒深处的自己,在接受合理批评下理性地进步,成就自己。
3.论质疑的力量
年轻的亚里士多德静立于已经被尊为“哲人”的老师柏拉图身旁,面对众人质疑的目光,平淡却坚定地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其实随着时代的发展,“师”已经作为一种社会概念被人们更广泛地理解,其含义更像是“权威”,而我们作为民众,则类似是“弟子”的存在。由此看,亚里士多德无疑具有超前的眼光,他心中所执念所追求的并不仅仅局限于“师”的教义,而是不为人的意识为转移的真理,这也就是当下人们所说的“科学精
神”。
“弟子”敢于去质疑“师”的言论,这无疑是让人欣喜的。权威不可能永远保持自身的正确性,而权威犯下的错误经过大众的追捧则可能导致更为严重的后果,这时便凸显出对权威表达质疑的价值所在。就像当年面对柏拉图都据理力争的亚里士多德在老年同样犯下了错误,也会有后起之秀站在比萨斜塔上,用明明白白的实验结果告诉所有人:两个铁球是同时落地的。
时代在发展,当下越来越多的民众与媒体敢于向权威表达质疑,而想要成为一名权威无疑也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才能够让人信服。相互监督,相互促进,处在这样良性竞争下的社会个体无疑能够提高个人素质,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
由此可见,质疑确实是万分可贵的。莫言曾对向他提出质疑的媒体表示“向一名作家提出意见也是对作者本人的帮助”,的确如此。忠言逆耳,人们大都好大喜功,而权威的耳中听到更多的是赞扬,所以权威需要听到质疑的声音才能够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成果,总结疏漏与教训,促成自身的进步。同时对于普通人而言,表达质疑无疑是一个追赶权威的绝佳机会。权威有更高的学术水平与素养,民众想要追赶,也要进行更为广泛和深入的学习。综合来看,敢于质疑不仅能够推动理论知识的进步,也能促进民众素质的提高。更为重要的是,无论权威还是普通民众,随时保持质疑精神会激发人们对于生活中每个领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学习与实践,最终能使生活变得更为美好。
我从不曾期盼每个人都会成为亚里士多德式的集大成者,因为即便是博学如斯,也不可避免地会有错误。我更希望的,是每个人都能够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保持属于自己的那份质疑精神,让每粒星点般的质疑引领修正和探索,汇聚成河,推动进步的力量不息向前。
4.正视错误
错误,像隐藏在生命中的污垢,让原本清澈的人生显得肮脏。改正错误,就像一个一个清道夫,将一个个生命河中的污点清扫干净;改正错误,像灵魂的清洁剂,教会我们如何树立优秀丰满的形象;改正错误,像一个灯塔,引领我们走向更宽阔的人生境界。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高祖取张良之谏,大破霸王,赢楚汉,登高位,纳贤士,这是何等的“大风起兮云飞扬”的生命宽度;而项羽却屡屡漠视亚父的冒死直谏,只落得与姬决绝、乌江自刎的悲惨结局,这样一个污点让生命厚度显得微薄了许多。
改正错误,不仅让我们的人生没有污点,更重要的是让我们树立了更优秀丰满的形象。博茨瓦纳,这个很有名气的非洲南部国家,以其怡人的气候吸引了众多中国人入住,而中国人也以我们的友好、热情被欢迎。可近几年来,少数几个侨民在博茨瓦纳这个安详的地方犯下了致命的错误——从事建筑业的中国侨民在此占垄断地位,于是在工程建设时便出现了偷工减料的现象,致使中国人的口碑和形象直线下滑。当中国人意识到这个问题时,便一心致力于改正错误,改变中国人形象下滑的现象。《非洲华侨周报》社长创办英文报纸,让当地人全面了解中国人;多做慈善活动,改变了当地主流社会对中国人的印象。面对所犯下的道德错误,我们没有逃避,而是选择了直面和积极改正。改正错误的力量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彰显出来——华人又以一个崭新的诚信的形象生活在世界的各个角落。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改正错误让我们丰满自身形象的同时,对我们有着更为深刻的社会影响。当数年前我们的社会经历了“瘦肉精”、“地沟油”等以食品安全为代表的严重道德滑坡时,群众以犀利的手笔指出了国家质监局和不法商贩的错误。而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这些错误正逐个得到回应,并在积极努力地改正着。尽管食品安全的问题任重而道远,但改正错误的力量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我们对食品安全重建信心,对社会道德建设有了更多美好的希冀。
每个人、每个社会阶段都不是完美无瑕的,都有着或多或少的错误潜藏着。错误并不可怕,重要的是我们拥有直视错误和改正错误的勇气。改正错误之时,我们将感受到改正错误为我们带来的撼动心灵的力量。
5.接受改变不负青云之志
也许莫言、铁凝们自己都没有发现,他们承担错误、接受改变的特质为他们的成功提供了强大地保障。“人生最大的幸运,莫过在他的人生旅途之中发现了自己生活的使命。”茨威格这样定义人生,在生活中,面对人生的困境,有的人选择了固执己见,而有的人却选择了接受改变,战胜困难与荆棘,探索生活的真正使命。承担错误彰显大师风范,人们理应接受改变实现精彩自我。
面对征程中的困境,人们总是接受改变,赢得人生。“仁”“礼”是你毕生的追求。乱世群雄容不下你的“为政以德”“礼乐治国”,政治理想终生未遂,但这并不影响因为接纳错误,改变生命的轨迹而成为后世的模范。从政治到教育,风尘仆仆的奔波,言传身教的讲授,九尺七寸的身形渐渐佝偻,美髯青丝也挂上了霜雪;迂回漫长的逐梦路上五经、《论语》、七十二贤都是是你一路走来的见证者!孔子虽生不逢时,政治理想终生未遂,但他诚恳接受改变,实现人生抱负。纵使心中有对事业的理想坚定,若无接受改变的能力,一切终为幻影。话语擎不起理想,豪情撑不住壮志,理想的玉宇需扫除人生路上的种种错误来建造。当人们在矛盾中迎难而上继续前行的时候,殊不知,承担错误、接受改变其实不仅仅是一种行动,更是一种大师境界。你爱山林,那里有山下兰芽,短浸明溪;那里有松间沙路,净无尘泥。那里有时时可见的翻空白鸟……可是投身官场,屡遭贬谪让你伤痕累累。面对人生的起伏,你勇敢的承受着人生的变化。接受改变,远离仕途的你依旧潇洒人生。独登山顶,感受“料峭春风吹酒醒”“山头斜照却相迎”的惬意。独涉山间,你有着“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心意。苏轼,一个于孤独中笑傲人生的勇者,纵使蛹蚕中只有黑暗相伴,但坚强的蝴蝶总能接受变化守住美丽,而后刺破阴霾,实现人生价值,绽放魅力。
因为承担错误接受改变,孔子走向了人生新的高度;而因为将接受改变早已变为生活的境界,苏轼也向历史诠释了人生的真正意义。而面对事业中的艰难险阻,晚年的爱迪生却拒绝接受别人指出自己的错误,固执己见,最终电气公司走向破产,而给后人留下了无限唏嘘。
“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青春不是桃面,丹唇,柔膝,而是深沉的意志,恢弘的想象,炽热的情感。青春是生命的源泉在不息地涌动。”厄尔曼这样定义青春。身处于青春的我们不乏理想与信念,但面对人生的困境,唯有扫除人生的种种障碍,接受并勇于改变,才能真正走向成功的境界,实现自己的精彩人生,将自我融入“中国梦”的实现过程中。
第三篇:2012高考优秀作文 山东卷
2012高考优秀作文-----山东卷
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惟我辈既以担当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虽石烂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既不可以失败而灰心,亦不能以困难而缩步。精神贯注,猛力向前,应乎世界进步之潮流,合乎善长恶消之天理,则终有最后成功之一日。——孙中山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满分作文
我爱这时代
我也偶尔会在文章里,畅想未来斑斓的图景;我也偶尔会在白日梦中,痴想如果我回到古代会有怎样的奇遇。但是如果时光穿梭真的能够实现,如果有人邀请我迁居到另一个时代,我一定会坚定地告诉他:我不愿意。因为我爱这个时代。
我爱这个时代,因为我的根在这里。我已经习惯了这里的电视、电脑、洗衣机,习惯了和好友在电话上的闲聊或讨论,习惯了家门口的菜市场,习惯了人满为患的公交车。更多的,已经融入血液,成为深深的依恋。我无法想象,我该怎样与古人谈论维生素或是微积分,也不知如何才能使他们接受自由乃天赋人权。我也无法想象,未来的世界究竟会怎样发达,又会怎样问题重重?我接受了这时代的滋养与教诲,注定了我对这时代无尽的依恋。
我爱这时代,因为这时代充满美与机遇。虽然,这时代里有着像药家鑫杀人、小悦悦遭遇冷漠路人、动车事故、食品安全屡出问题等危机,但这时代里也有“最美妈妈”、“最美大妈”、“最美老外”等等真善美的典型。青少年越来越多地投身社会公益,从争当志愿者到支教助学到为环保人权奔走呼吁,他们的身上彰显了品格精神之美,也让人看到,我们的舞台正在变得越来越大,我们有了越来越多的追求梦想的自由。当我看到“菜花甜妈”站在舞台上羞涩而自信地唱出《送你葱》,当我看到18岁少年已经在华为基因中从事喜欢的研究,我知道,这个时代如此美好,这个时代梦想更近,人生更加丰富多彩,机遇无穷!
我爱这个时代,因为建设它的责任已来到我们的肩上。我们从降生之时起,就承载了家庭的期望、祖国的期望。我们也无数次构想过自己的事业,遥望过自己的理想。只有我们能继承父辈的事业,只有我们能为后辈的幸福奠定基石。这份光荣的使命让我们怎能不心潮澎湃,心怀自豪!这个时代,既是我责任所在,也是我心之所在。我为这个时代而激动自豪,我为这时代而梦寐思忖。纵然还有千千万万个别的时代,它们自由热爱它们的赤子。我爱这个时代,我的根、我的梦、我的责任所在!
满分作文
百年不绝的铿锵之声
回望百年前,在列强的鲸吞蚕食瓜分豆剖中,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陷入了苦难的深渊。无数冷酷的事实把一个异常尖锐的问题摆在中国人面前:中国是不是要灭亡了?它像可怕的噩梦那样,沉重地压在每个爱国者的心头。“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山华岳低”,便是这种屈辱和愤懑的真实写照。面对亡国灭种的“时代问题”,孙中山第一个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喊出了中华民族埋藏已久的心声。
一个口号就是一面旗帜。在这面旗帜的召唤下,一代又一代中华优秀儿女奔走呼号、殊死抗争,才有了清末志士仁人的放眼向洋,才有了辛亥革命的惊雷炸响,才有了帝制的结束、民国的诞生,才有了新主义新政党的崛起……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先辈未竟的理想事业,高擎真理的火炬,在荆棘丛生的密林中走出了一条直奔光明的大道,使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如今,在中国这块古老而年轻的土地上,孙中山先生和他所代表的那一代人的理想,日渐化为辉煌的现实,中华民族日益从封闭走向开放,从保守走向改革,从贫穷走向富强,书写了历史崭新的篇章。然而,那一代人从心底里喊出的“振兴中华”的铿锵之声,那一代人苦苦思索和探索的历史轨迹,那一代人的理想信仰和精神追求,却并没有淡出人们的视野,仍然那么强烈地扣人心弦、催人奋进。
一个民族是需要有一种精神来支撑的。辛亥革命的仁人志士们对民主共和的信仰和追求,凝聚成矢志不渝的奋斗精神。用鲜血和生命去实践自己的信仰和追求,甘为“四万万同胞受死”,以求“专制永不见于中国”,这种爱国情怀和不懈奋斗的精神,具有超越时空、经久不衰的永恒魅力,是我们血液里的铁和钙,是我们的精神脊梁和力量之源。正如一位学者所说:凡是有凝聚力、向心力、进取心的民族,都对自己艰苦卓绝的奋斗传统有一种光荣感和敬畏心,都会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加以褒扬和传承。
一个国家是需要在变革中展示作为的。孙中山先生总结19世纪百年历史并思考人类文明走向时,提出“百年锐于千载”的论断。他们所开创的历史伟业,犹如在荒芜原野上开辟了一条前所未有的道路,虽然这条路不免坎坷崎岖,但它是通往中华民族的复兴之门。大国自有大定见。作为一个文化积淀深厚的大国,中国不会跟着别人亦步亦趋,不会照搬其他模式。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对振兴中华崇高理想的最生动实践,是对革命先驱的最好告慰。今天我们所走的是一条前所未有的变革之路、创新之路、特色之路。
当年,孙中山先生如是寄语:“我辈既以担当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虽石烂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既不可以失败而灰心,亦不能以困难而缩步。精神贯注,猛力向前,应付世界进步之潮流,合乎善长恶消之天理,则终有最后成功之一日。”只要我们志存高远,奋发努力,为了远大目标而心无旁骛,淡定执着,我们也会如先辈那样,在回应时代问题中不断创造新的业绩,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四篇:2016年山东卷满分作文
囊纳青书,剑指远方
路上,我扔掉了许多东西,行囊中还有最后一样沉重。将手探入行囊,指尖划过青书上的铅字,看遍千年水淌山屹。回首过往,青书为杖,耕出生命葱茏;抬眼未来,青书矢志伴我侧,古道瘦马,剑指远方……
松脂垂泪落成遍地琥珀,蚌儿有心缠裹温润珍珠,母海追忆漾成满世珊瑚,青书如刀削刻成如今的我。
母亲赠我一副躯壳,交由书精心剪裁。海的女儿最终松开了紧握船舷的手,坠入冰冷黑暗的海深处,晃晃间犹可见那双湛蓝眸子里满盛着对天空的渴望,发丝化海草,双足成海山。幽深的大海里生长出黑色的挽歌,吟唱着奉献的华美。相传那堵木墙屹立了三年,黑色丝丝钻进木髓,三分不绝,我惊呼奇事,献之微微欠身,十缸洗笔水被勤奋染成墨黑;《礼记》字字珠玑,告诫我“君子之接如水”;《邶风》高吟“谑浪笑敖,中心是悼”,震我耳目,给我“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沉稳……
阅尽前事,唯浩然长叹:母亲让我存活于世,而书的智囊让我行走于世啊!
红尘万丈,踞卧眼角,酒绿简黄,慢笼心湖,此刻我端坐于此,明天的我将迈入大学的殿堂,后天的我走在社会的路上,该如何恐惧汽车飞驰撞碎我金色的下午?该如何平息被冲天噪音惊乱的我那探访古今的脚步?该如何找回那个对李白笑,对杜甫悲,对稼轩叹为观止的率性书生?我的青书静静地躺在行囊里,书一直在。静静地,缓缓地,孔子脚下的不逝之水流进街道,渗进急促的生活里,让生活的节奏打个滑,慢一拍;庄周梦见的蝶在高地楼层间翩跹,蝶翅展合,有繁复而精致的图案在空中无限变幻;还有那头超越函谷险关的青牛,踏着悠悠的步子,载着老子,载着我,走向远方……
抚平青书上的褶皱,妥善放入行囊。如果可以,我愿拿一辈子的时光去读书!
一路上,行囊时轻时重,然轻时有书,重时亦有书。囊中有书,我有无限的韶光;囊中有书,即使尘满客袍,也可牵着瘦马,和着西风微微笑着走向远方。
纵观上下今古,夷人囊中有书,夷国位重古今;古人囊中有书,古中国腾达古世;而现时,我之族人已然身临洪川,唯有囊纳青书,才能给自己以精神的厚重,安然走过面前的独木桥,走向彼岸那明亮而美好的远方……
带着平常心上路
人生,是一场不能回头的旅行,备好的行囊再重,也总会遗漏,人生路途漫漫,谁也无法尽知前程而周密绸缪。与其期望有一个万全的行囊,倒不如将平常心打包装入行囊,淡然地对待眼前突现的一切,安然走人生。
人生,对于李清照来说是一场“戏弄”,李清照的人生之路启程时,她大概从未想到以后的自己会经历那样多的困苦,她的行囊本是为幸福生活而准备,却不曾想等待她的是颠沛流离。国破家亡夫死,人生的苦难倾注在这弱女子身上,易安易安,何处能安?可她是李清照,是那个高呼“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李清照,命运的捉弄让她措手不及,几番痛不欲生之后,她将平常心打包装入行囊再走人生,重新上路。坎坷途中,几千个挑灯不眠夜,一首首精彩绝伦的词作赫然出世,李清照的一生也因此明亮了几分。
苏轼从参加科举考试名列前茅,到欧阳修的极力举荐,忽地又到了做官后的一贬再贬,他的一生正印证了林清玄的那句:“人生大势成久必败,败久必成,是非成败转头空,几度夕阳红。”人生的行囊再完备,也无法兼备。在人生低谷的苏轼,将平常心打包装入行囊。从此,他能淡看人生风雨,即使有悲伤、有苦难,他也从未怨天尤人。“此心安处是吾乡”便是他最好的诠释。带着平常心,安然走人生,于是,才有了“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豪情万丈。
没有谁的人生之路一路平坦,史铁生在最狂妄的年纪里残疾,失去双腿,海子也在文学之路上备受煎熬,贝多芬更是失去了听力,这大概都是他们人生行囊中未曾准备的。但史铁生将平常心打包装入行囊,生死随缘走出地坛,成就了自己的文学;贝多芬也将平常心打包装入行囊,于是用振动频率辨别音律,创作出的《命运交响曲》震惊世界;可是海子在高吟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之后,则没有将平常心打包装入行囊,结果,大好的青春年华在铁轨下戛然而止……
人生之路那样长,那样遥远,别寄希望于万全的行囊,也别期望有谁能做你一辈子的挡风墙,将平常心打包装入行囊,才能安然走出最美丽的人生。
时刻准备着
作家张洁在《我的四季》曾说:“找到了水源,才发现没有带上盛它的容器。”人生之路何其漫长而艰辛,不要等到真正上路了,才发现想用的却没准备。唯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到达那个令人眺望的美丽远方。
冰心曾说:“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被称为“中国最长史诗”的《格萨尔王》横空出世,广受赞誉。人们惊羡于阿来带有藏族气息的通俗流畅的语言,可曾想到他多年的精心准备?他在川、青、藏三省边界藏区游历了20多个县,对乡野实地走访,听故事,悟民歌,他搜集了大量有关格萨尔王的文献,亲临每一个故事发生的现场,风风雨雨二十年,他扎扎实实地采风,认认真真地写作,用知识充实行囊,用行动走向远方。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朗朗为了梦想时刻准备着,哪怕是替补,哪怕上场的机会少之又少,可他仍认真学习每一点技巧,坚持练好每一首曲目,验证了“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在机遇来临之时,朗朗用早已准备好的本领在舞台上弹奏出一曲曲动人的乐章,赢得人生的荣光。
尼采曾说:“谁终将声震人间,必将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两次获得香港金像奖影帝的张家辉,刚开始只是做幕后,甚至做专门负责挨打的人肉沙袋,可他并没有丢盔弃甲,仓皇逃窜,而是默默忍受,把这些历练看作珍贵的人生财富,把一点一滴的经验积累到行囊中,以备不时之需。最终在汗水与泪水的交织中攀上人生高峰,笑傲群雄。
准备犹如音调,声声入耳,汇成美妙华章。没有徐霞客访遍名山大川,《徐霞客游记》又怎会影响深远?没有达芬奇千百次的画蛋练功,《蒙娜丽莎》又怎会魅力长存?没有弗莱明数年研究,又怎会发现青霉素? 塞涅夫曾说:“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驶向哪头,那么任何风都不是顺风。”人生也是如此,只有不断积累,不断充实,时刻准备,才能使自己的知识日益完备,经验日渐丰富,才能踏上漫漫人生征途。
有备无患,奔向远方
新的旅程,路途漫漫,回看我们的行囊,必须是充足的,古语有云:“有备无患。”而我们唯一的目标,就是奔向远方。
历史长河奔腾不息,我站在两岸,望着那一叶叶扁舟因准备充分而创造辉煌的景象。兵法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是啊,月黑风高夜,我静静地看着那运粮车先军队一步出发,到达指定的地点,可是突如其来的一场大火,剩下的只是灰烬,事先准备的粮草没有了,何谈大军出发破敌?可又看到诸葛亮重视粮草,派重兵守卫。无人敢攻的准备,我不得不佩服他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的筹谋。
田忌的智慧令人赞叹,可若没有他平日的积累,如何赢得后人赞叹?王羲之的书法纵横古今,可若没有那墨池为伴,何来《兰亭集序》名扬天下?当年被评为全球100位“未来领袖”之一的马云,若没有近二十年的酝酿与准备,何以登上“福布斯中国富豪榜”?此类例子,不胜枚举,因为他们准备了,内心再无忧患,才敢放手去做,进而奔向远方。的确,很多事情都是这样,时刻准备着,修炼自己不是在意一时的得失。谁也不可能有洞穿一切的本领,我们难免会做无用功。但这并不可怕,也完全没有必要做无谓的功利评价。
在我看来,求一个心理上的安慰更加实在,如果横向去比较的话,总比你想用却没有好得多,“三只小猪”的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物质准备是基础,强大的思想准备则为皇冠上的那颗明珠,重中之重,伴我们走向心中远方。备一颗勇敢之心,不惧前路荆棘密布;备一颗好胜之心,不患前路会有失败阻挠;备一颗慈悲之心,不患他人对你的冷嘲热讽……因为有了他们,前方的道路才会映入眼帘,有了他们,我们才会释然、放手、毫无顾忌。
而我们青少年现在正是在这个准备的过程中,学习接纳一切可能收到的东西,为我们的远方做好一切可能的准备,未来用上了,那是运气好,用不上,那是对自己生命的一种升华,千万莫有类似“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悔恨!
有备无患,远方的道路冲破乌云,呈现在我们面前。
第五篇:2011山东卷文综地理试卷分析
把传承和创新发扬光大
——评 2011 年高考山东卷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2011 年的山东文科综合地理试题依据课程标准,坚持能力立意,贴近生活,贴近时代,通过真实与鲜活的材料创设新情景,着力体现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贯彻学科素质与能力培养的原则,注重考查考生多层次和多角度应用地理原理、地理规律,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在保持较高信度的同时,显现出良好的区分功能和导向作用。.传承与变化的交融,稳定中蕴含创新
2011 年 山东高考地理试题遵循《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规定要求,坚持新课程高考改革的方向,汲取多年高考命题改革的经验,结合山东省的实际情况,稳中求新,积极探索新课程高考命题的新思路;它 不拘泥于某一版本教科书的具体表述,积极寻找和创设新的信息展示平台,选取的命题素材均来自教科书之外的地理著作,注重运用“新情景、新材料”来创设地理“新”问题,但考查的知识点却又都落脚到地理学科的核心知识内容上,可以说是意料之外的情景材料,情理之中的主干知识。
命题求稳的思想体现在:一是重视学科主干知识、基础知识的考查,内容 不偏不怪,强调 能力立意;二是 试卷结构保持不变,试题的设问具有针对性,难度与往年相当,以中等难度试题为主;三是 试题密切联系社会与生活,不回避热点,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四是 整份试卷仍然注意到了由易到难的排序和布局,有利于稳定考生情绪,落实了考纲并体现人文关怀。命题求变的思想体现在: 一是 考核内容注重挖掘地理学科本质特征,如地理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和基本理念的应用和体现,对考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素养的要求有所提高;二是新情景的创设注重体验和实践性,如学科内综合题第 26 题,以地理野外实习的综合考察为呈现方式,突显了地理知识来自于社会实践的真谛。三是今年的学科间综合试题第 29 题,体现出的文科高度综合倾向。试题围绕见证了中国近现代工业发展的汉阳铁厂的兴衰进行设题,从地理、历史、政治三个学科的角度考查汉阳铁厂的区位选择、衰落的历史、地理原因以及汉阳铁厂原址的功能转变,在历史与现实、时间与空间的交错中,将考生所学历史、地理和政治三学科知识交融在一起,真正实现了学科间综合,为今年山东文综高考试题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立足基础和主干内容,考查学科核心知识
命题设计较好地处理了学科“地”与“理”、自然与人文的比重和关系,主要选取了“时区计算、昼夜更替、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太阳光照图”“地壳物质循环、地质过程中的内外力作用”“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气候、河流、洋流、植被等要素的时空分布规律”“城市空间结构、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及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工业区位选择”“区域空间定位、区域特征的分析和评价、农业生产的比较优势条件和适宜的农业生产活动”“地貌景观与国土整治措施”等地理学科主体内容来设计题目,以其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基本思维方法的运用为解决问题的主要手段,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讨和论证问题”为考核目标,在提供信息和问题设计中表达与渗透地理学思想和价值观。.根植于区域性和综合性,强化地理学科本质特征
区域性是地理学的基本特征,处于不同地理位置的各个地区,其地理特征是各不相同的,表现出明显的区域性。同一区域各种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间又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共同构成一个整体,从而体现出了一个区域的综合性特征。所以区域性和综合性是地理学两个最基本的本质特征。
区域地理是实现高中地理与初中地理,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最好结合点,也是引导考生关注人类生存和发展进程中重大问题、展示地理事物和地理信息的最好平台,是考查考生运用地理知识、地理原理、地理规律,分析、评价、阐释和解决实际地理问题能力的最好载体。如学科内综合题第 26 题的(1)、(2)、(3)小题,考查的是美国西部地区地理位置、气候、地形与水文等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着力体现对区域自然地理事物综合性、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及区域地理分异规律的考查;第(4)小题通过对加利福尼亚谷地和大盆地两地区的对比,分析两区域发展农业生产活动的自然条件差异,进而分别提出两地适宜的农业生产活动类型,忠实、科学地体现和强化了学科的本质特征;另外,选择题第 2 题、第 6 题,学科间综合题第 29 题、选做题第 30 题、31 题、32 题等,也都较好的体现了地理学区域性和综合性的本质特征。.重视探究和体验,突显地理学习的实践价值
通过区域自然地理现象的实地观察来认识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和区域地域分异规律,在此基础上分析和评价区域人地关系,是进行地理科学研究的基本方式,而开展区域性的综合地理实习活动则是获取地理知识和认知地理规律的基本途径和方法。在中学地理新课程当中,也有“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基本理念,这两者的不谋而合,说明地理学习的实践性是培养学生地理素养的关键环节。今年地理高考试题中的第 26 题,以地理野外综合考察实习的形式和内容为设题线索,通过实习线路将沿途区域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特征贯穿起来 ;试题的创设依据实际实习过程分为野外考察和室内分析两个 情景阶段,而且在不同情境下的设问都具有一定的现场感和其合理性;在“野外考察”阶段多设计的是较为直观、单一方面的问题,试题从实习者最容易体验到的气温特征开始设题,到内华达山脉也是从感性的山地地形切入,到了大盆地地区,其景观和大盐湖的直观景象遂成为设问的落脚点;实习情景的逼真性,使得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而在“室内分析”阶段,设问则转化为抽象性和综合性的问题。整道试题,从点到面、从部分到整体、从地理要素特征的空间变化到时间变化,全方位、多角度地考查了考生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整体性认知以及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地理思维;通过对地理野外调查实习中资料收集、整理、分析和撰写报告等地理学习方法的考查,评价考生在发现问题、探究、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思维能力和地理素养,让考生在具有体验性的地理实习中,步步推进,层层深入,不断进行地理问题的探究。.坚持图表等呈现形式的多样性,彰显地理学科特色
除文字表述外,地理学还有表格、地图等众多表达呈现方式,它们共同构成了地理学的表象特征。今年的高考地理试题则继续传承了这一特点。首先,图表数量、类型众多。试题在建构与情境设计上,均采用各种原创性的图表为信息载体,全卷共有 9 幅图、表,其中图像包括区域图、统计图、示意图、等值线分布图和景观图等,而且在图像内容、类型等方面做了大量创新。如:选择题第 2 ~ 3 题组,将地貌景观图与地质剖面示意图有机地融合形成一幅图来承载两道试题的信息;选择题第 7 ~ 8 题组的我国东部地区两个城市三个年份常住人口密度分布图、第 26 题的某实习小组对美国西部考察的路线及周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相关信息图的呈现等等,都是今年高考试题图表方面的亮点。丰富多彩、不同呈现形式的地理图表,不仅增加了试题的灵活性,也有利于考查考生对地理事物数量关系和时空分布、变化规律的分析以及多渠道获取各种地理信息的能力,凸现了地理学科的特色。其次,“无图考图”在今年的高考试卷中也有充分体现。很多试题的信息虽然只以文字或表格形式呈现,但在分析与解答问题时常常题不离“图”,常需要通过阅读文字表格获取信息后,再把所得信息呈现在脑中的“地图”上,进而得出地理特征。如:第 26 题第(3)小题,考生答题时,头脑中若有一幅水循环的模式图,就能较容易的从水循环的类型及其各环节找到应答题目的角度;选择题第 2 题,以亚洲四个国家的水稻种植业发展为切入点,以表格形式给出了中国、印度、日本、泰国四国水稻收获面积、单位面积产量和总产量等信息,让考生从中总结出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试题虽然没有出现图像,但考生如果“脑中有图”将会对正确解答题目大有帮助。第三,寓动态信息于图表之中。如选择题第 7 ~ 8 题组,选用三个年份、两个城市人口密度分布图,将两个城市的城市化过程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特别有利于考查考生对数量关系和时间变化规律的分析能力。.关注社会性和时代性,体现地理学科的价值取向
今年高考地理试题的文字、图表等背景材料大多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和热点问题,通过试题设计,考查与之相关的地理核心知识、原理规律和思维方法,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关注全球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倡导学以致用,体现了地理学科强大的应用价值,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例如:选择题第 1 ~ 2 题组考查亚洲粮食生产,关注世界粮食安全问题;选择题第 3 题围绕北方山区国土整治的基本措施,关注我国北方山地丘陵区的生态环境建设问题;选择题第 5 ~ 6 题组考查南非周边地区的地理事物,关注的是南非这一新的“金砖国家”;选择题第 7 ~ 8 题组考查我国两个城市的城市空间结构和城市化进程,关注我国快速发展的城市化问题;第 29 题是学科间综合试题,考查主题是“汉阳铁厂兴衰见证中国近现代工业发展”,隐含了纪念辛亥革命 100 周年,等等。对这些现实问题和热点区域的关注,有利于培养考生的爱国情怀和全球意识,形成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充分体现了地理学科的价值取向。
总之,2011 年山东省高考地理试题的总体特点可以归纳为“图表载体,能力覆盖,知识抽样,方法支撑,思维渗透”,能极大促进高中地理素质教育的实施,有利于学生地理素质的培养,有利于高校人才的选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