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雅酉镇山洪地质灾害防御预案
雅酉镇山洪地质灾害防御预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地质灾害防止条例》等国家公布的有关法律、法规,预防降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滑坡等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的灾害,贯彻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防,抢,救相结合的方针,以坚持科学发展,体现以人为本,有效地防御山洪灾害,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避免群死群伤事件的发生,特制定本预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地质灾害防灾工作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遵循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和完善群策群防网络,强化对突发性地质灾害的防御。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行党政一把手负责制,防灾工作由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分级负责,落实岗位责任制。通过监测、预警、预报,控制不合理的人为工程活动,有效减轻地质灾害造成人民生命财产损失,促进我镇社会经济建设顺利进行。
二、地质灾害基本情况及2010年趋势预测
我镇存在的重点地质隐患点位于下水村6组7.12山体滑坡处。经过省、县地质专家组织的险情排查和观测确认,地裂缝2处,缝长共60余米,缝口最宽处10公分,最窄处5公分,缝深处达0.6米,险情处于危险状态。据预测,造大雨袭击,随时都有可能再次滑坡。根据我镇实际,对下水村 1
隐患点指派专人负责,组织人员监测,汛期加强巡查,及时
排险,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三、地质灾害防御措施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为保障防灾减灾工作顺利开展,镇政府成立地质灾害防
灾领导小组,负责防灾抢险工作的领导、决策、协调和指挥。
领导小组由镇长石维钧任组长,副镇长麻勇、候远星和人大
副主席麻昌海任副组长,成员有本镇全体干部职工及下水村
村支两委成员,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龙云芝兼任。小
组成员要从大局出发,树立有备无患意识,服从统一指挥,统一调配,保证防灾抢险工作责任到位,措施到位,落实到
位,确保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2、加强监测预报
明确专人对地裂缝定期进行观测,及时掌握水平和垂直
变化情况,做好记录,随时根据新情况推断隐患体变化趋势。
落实防治、监测责任人,具体监测人,预报预警方式,进入
汛期,监测组必须加强巡回检查,全面掌握险情变化,及时
做出预测预报。
3、加强监管,控制人为活动诱发地质灾害
镇人民政府依法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及时查处引发地质
灾害的不规范行为。坚决禁止对存在地质隐患的山体、斜破
开挖取土、加重负荷,在危险区内疏通排水,确保畅通。不
得在易发区内修建民房和安排其他新的建设项目。
4、落实经费,保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镇政府将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发展的计
划,安排一定的资金,列入本级预算,用于抵制灾害防治管
理,灾变险情监测,预报预警系统建设,突发性地质灾害调
查处理及治理工作。
5、完善和落实各项工作制度,制定紧急避灾预案,提
高应急反应能力
严格执行汛期地质防治值班,险情巡视和灾情速报等制
度。进入汛期,及时安排值班人员,设立专线通讯,实行24
小时值班,确保信息畅通。制定紧急避灾预案,以应对灾害
发生的紧急情况,在预案中确定监灾时的鸣警方式、撤离路
线、灾情速报方式和应急抢险救灾组织和责任,以便能迅速
抢救灾工作,并采取应急处理措施,防止灾害进一步扩大。
6、宣传普级地质灾害防治知识
加强对灾害工作的领导和宣传,实现群策群防,使广大
群众掌握地质灾害监测、预防、避险、治理等有关知识技能,提高人民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实现自觉防灾,全民防灾。
雅酉镇人民政府
二0一0年七月五日
下水村山体滑坡抢险防灾应急预案
为确保在我镇下水村六组7.12出现的山体滑坡灾害后类似情况再次发生,使镇救灾应急工作及时高效的开展,提高对自然灾害的应变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一、组织领导
为熟稔掌握的对抢险防灾工作的领导,特成立抢险防灾领导小组,行使抢险防灾的领导工作。
组长:李梦涛镇党委书记***
副组长:石维钧镇长***
麻勇副镇长***
候远星副镇长***
麻昌海镇人大副主席***
成员:龙云芝麻树齐张明磊石全清
观测员:龙绍兴*** 吴成保***
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龙云芝
值班电话:75811181、加强值班,实施监测预报工作
编制轮流值班表,落实值班责任制。并定下水村龙绍兴和退休老师午吴成保为日常观测员,定期对下水村7.12发生的山体滑坡后的山体进行观测,做好记录,及时汇报险情,有事报事,无
事报平安。在雨期特别是暴雨期,增加观测人员和观测站次数,如发现有变化,每天一次或24小时看守监测。办公室必须坚持24小时值班,保持信息的畅通。
二、应急措施
为使救灾应急工作及时高效的开展,特组建了疏散组、抢险组、后勤组、医疗组、联络办公室。
1、信息组:负责人胡焕群,负责对各种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掌握暴雨洪水预报、降雨、泥石流、滑坡,及时为领导指挥决策提供依据.2、转移组:负责人麻勇,负责按照指挥部的命令及预警通知,做好受威胁群众按预定路线和地点转移的组织工作,负责转移的责任要一个也不漏地动员到户、到人、同时确保转移途中和安置后的人员安全。
3、调度组:负责人候远星,负责抢险人员的调配、调度并管理抢险救灾物资、车辆等,负责善后补偿的处理等。
4、保障组:负责人石林安,负责转移群众的基本生活和医疗保障的组织工作,负责被安置户原房屋搬迁建设及新的房基地审批手续的工作。
5、应急抢险队:负责人龙新辉,负责在紧急情况下听从命令进行有序的抢险救援工作。
6、医疗组:负责人王建军,负责受伤群众的治疗和转医治疗工作。
7、信号发送员:吴五金,在获得险情监测信息和接到紧急避灾转移命令后,立即按预定信号发布报警信号。
五、转移路线
1、沿村级公路向北方向转移。
2、向寨后高善坡东北方向开阔地转移。
雅酉镇人民政府
二0一0年七月十五日
第二篇:山洪地质灾害防御知识
山洪地质灾害防御知识 第一节 山洪灾害防御的基本知识
一、山洪及山洪灾害的基本概念
洪水是河流、湖泊、海洋等一些地方,在较短的时间内水体突然增大,造成水位上涨,淹没平时不被水淹没的地方的现象,常威胁到有关地方安全或导致淹没灾害。洪水一般包括江河洪水、海滨河口的风暴潮洪水、山洪、凌汛等。我县主要以暴雨洪水为主。天气的变化是造成暴雨,进而引发洪水的直接原因。洪水的变化具有周期性和随机性。洪水发生的周期性是由气候的四季循环所决定的,洪水发生的随机性因气候的多变而变。洪水发生的时间、地点、量级常难以准确预知。
山洪是指山丘区小流域由降雨引起的具有突发性、暴涨暴落的地表径流。按其成因,山洪可分为暴雨型山洪,溃水型山洪(拦洪设施),融雪型山洪,冰川融化型山洪。我县主要是前两种。
山洪灾害是指由降雨在山丘区引发的洪水及由山洪诱发的泥石流、滑坡等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的灾害。
二、山洪灾害的基本特征
1、季节性强,频率高。山洪灾害主要集中在汛期,尤其主汛期更是山洪灾害的多发期。据统计,全国汛期发生的山洪灾害达到全年山洪灾害的80%以上。
2、区域性明显,易发性强。山洪主要发生于山区、丘陵区、岗地区,特别是位于暴雨中心的地区,暴雨时极易形成具有冲击力的地表径流,导致山洪暴发,形成山洪灾害。
3、破坏性强,危害严重。山洪灾害发生时往往伴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并造成河流改道、公路中断、耕地冲淹、房屋倒塌、人畜伤亡等,损坏财产,伤亡人命。2005年新邵“5.31”洪灾,造成19人死亡,26人失踪;新邵、邵东两县10个乡镇近10万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8.2千公顷,成灾面积4.2千公顷,绝收面积2.5千公顷;冲毁倒塌房屋3560座,淹死牲畜1.1万头,冲走水产4300吨,22个工矿企业停产;两县有28.7公里公路被冲毁,太芝庙、潭府两个乡镇交通中断,损坏输电线路140公里,损坏通讯线路35千米;洪水损坏堤防140处34.1公里,损坏护岸620处,冲毁塘坝144座,损坏灌溉设施588处,损坏机电泵站18座。直接经济损失1.85亿元。
三、山洪灾害的表现形式
1、溪河洪水暴涨
溪河洪水也叫山溪性洪水,是山丘区溪河由暴雨引起的突发性及暴涨暴落的洪水。当流域普降暴雨时,流域各处所形成的地面径流,依其远近先后汇集于河道。就某一处河道(断面)而言,当近处的地面径流到达该断面时,河水流量开始增加,水位相应上涨,这时洪水起涨。随着远处的地表径流汇集到此处河道(断面)时,河水流量增至最大值,即为此处的洪峰流量。其相应的最高水位,称为洪峰水位。山丘区溪河由于地面和河床坡降都较陡,雨后产流、汇流都较快,山洪过程线一般为急剧涨落,涨也快,退也快,因此径流过程短,洪峰流量大、水位高。这种现象在隆回县高坪地区特别典型。
2、泥石流
泥石流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化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其特征往往突然暴发。这种浑浊的流体沿着陡峻的山沟前扑后拥、奔腾咆哮而下,地面为之震动,山谷声如雷鸣,在很短时间内将大量泥砂石块冲出沟外,在宽阔的区域横冲直撞、恣意漫流,形成堆积,常常给人类生命财产造成很大危害。泥石流的形成必须同时具备三个基本条件:有丰富的松散固体物质,短时间内有大量水的来源和有一定坡度的利于集聚水和松散固体物的沟状地形。人类工程活动也是诱发泥石流的因素之一。形成泥石流的地形一般为山高坡陡,沟床纵坡大,汇流地形有利于大量水源汇集,而且多为碎屑岩、浅变质岩及花岗岩风化强烈的地区,或者坡面、谷槽、溪沟堆积大量废土碎石的地方。泥石流的形成与降水关系密切,降雨量越大,形成泥石流的机率就越高。虎形山青山坳的“6.25”灾害就是这样发生的。
3、滑坡
土体、岩块或残坡积物在重力作用下沿软弱贯通的滑动面发生滑动破坏的现象,称之为滑坡。滑动的岩块、土体称为滑动体,下滑的底面称为滑动面。滑坡多发生在坡度25°~50°的斜坡上。据研究,约有10余种地层最容易发生滑坡,称为易滑地层。
滑坡是长期地质作用的结果,滑坡的形成受各种条件的控制。它的形成因素多而复杂,大致可分为自然因素、人为因素以及由此两类因素迭加而成的综合因素三大类。雨水作用是产生滑坡的最主要原因,一是水渗透进土体孔隙或岩石裂隙,使土石的抗剪强度降低。二是水渗透补给地下水,使地下水位抬升或地下水压增加,对岩土体产生浮涨作用,使土体因水饱和而软化,在重力作用下产生滑坡。此外,坡脚掏蚀、溶解和软化裂隙充填物、人工切坡、堆填加载、植被破坏等人类工程活动,也能直接诱发滑坡的形成。2008年小沙江镇的多处滑坡就是充分的说明。
4、崩塌
崩塌是在较陡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在土体中产生的崩塌称土崩,在岩体中产生的崩塌称岩崩,规模巨大、涉及到山体的崩塌称山崩。大 小不等、零乱无序的岩块(土块)呈锥状堆积在坡脚的堆积物,称崩积物,也可称为岩堆、石堆。
崩塌的成因类型多而复杂。按其动力成因大致可分为自然因素、人为因素以及由此两者因素迭加而成的综合因素三大类。在自然作用下,常见的巨大岩土体,以垂直节理或裂隙与稳定岩体分开,随着节理、裂隙的不断加深和坡脚不断冲刷掏蚀,在长期重力作用下,当岩土体逐渐向外倾斜,或者遇较大水平力作用时,即会产生崩塌。除重力作用,雨水参入岩土体的节理裂隙中,可产生的静水压力和动水压力以及雨水软化软弱面,也可导致崩塌发生。
四、山洪灾害的成因
1、特殊的气候和降雨
引起我县山丘区山洪暴发及其伴随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的水源主要是暴雨。我县属于季风气候区,每到汛期,副热带高压北跳南移,西风带环流南侵北退,以及东南季风与西南季风的复合交汇,形成了山丘区不稳定的中尺度天气系统,如台风、气旋、高压低涡、低槽、切变线等天气系统。在此种不稳定的天气系统的作用下,造成降水年内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同时受地形地貌等因素的影响,极易形成局部地域的强暴雨。高强度的降雨,作用于地形地质复杂多样的山丘区,往往极易造成泥石流、滑坡、山崩和溪河、塘库暴满横溢,发生惨重的山洪灾害。岩口镇“6.6”洪灾中石坳村泥石流和太平水库险情就是这种状况。
泥石流、滑坡与降雨量、降雨强度及前期降水有着密切的关系。据有关部门统计,我省发生的泥石流绝大多数是降雨诱发。通过对发生泥石流的降雨分析,降雨量和降雨强度越大,形成泥石流的机率越高,规模也越大。
2、复杂的地貌地质条件 我县由于群山林立,沟谷纵横,坡陡沟深(山坡坡度一般为30°~45°,最大可达60°以上),沟床纵坡大,以及因新构造运动而形成大量有利于汇流的瓢状或斗状围谷地形,发育了大面积的有利于山体滑坡、泥石流发生的地形地貌。又由于山地区域的多雨特性,经常出现长历时降水甚至大暴雨,雨水入渗,土体中的水使其抗剪强度降低,导致土体抗滑力降低并使土体下滑力增加,同时饱和土体的渗流和坡面汇流也增加土体下滑力,土体中的抗滑力与下滑力失去平衡,从而激发山体滑坡或泥石流的发生。
复杂的地质结构是诱发山洪地质灾害的重要条件。我县地表露出的岩石概括为变质岩、砂质岩、石灰岩(泥灰岩)、花岗岩、红岩、松散岩六大类。山丘区分布广泛的土壤主要是由砂质岩、泥岩、红砂岩、板页岩等岩石经风化发育而成的抗蚀性较弱的土壤,这类岩石的风化带和风化物结构松散、容易风化,风化壳厚度常达20~30m。植被破坏后,水土流失极其严重,滑塌沟、崩岗、侵蚀沟等甚为发育,沟头溯源侵蚀发展迅速。这种土壤土层薄、蓄水能力差、汇流时间短,受地形、水流切割作用影响明显,容易形成具有较大冲击力的地表径流,容易导致山洪暴发。特别是岩石强烈风化后,表面岩层破碎,抗冲能力极差,一遇暴雨容易发生泥石流。我县的虎形山就是这种典型的地质结构,山坡上到处都是强烈风化后的乱石,随时都有可能滑动。
3、生态环境与人类活动影响
森林植被遭受破坏,加重了山洪灾害的危害。森林植被在保护土层免遭洪水冲刷、截留雨水径流、调节产水汇流和恶劣天气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随着人口急剧增长,人多地少,过度的开发土地、开发自然资源,侵占水面、河道,必将导致土地退化、水土流失、环境系统失衡,山洪频繁发生。人类活动对自然破坏加剧了山洪灾害损失。河道是山丘区泄洪唯一通道,由于山洪伴随着山体滑坡、泥石流,大量泥沙淤积河道中,河道的泄洪能力严重减弱。又由于人们对山洪灾害缺乏了解,在河道边、滑坡体下建住房、搞建设,不断侵占河道,向河床乱弃、乱倒、乱建、乱挖,河道千疮百孔,河道的泄洪严重受挫,往往造成小洪水大灾难,大洪水大泛滥的严重后果。部分工程规划时,不尊重自然规律,不考虑防洪安全,没有区域内水文、气象等数据的支持,因而造成了山洪地质灾害的惨痛教训。
第二节 山洪灾害防御的基础性工作
根据山丘地区山洪灾害的成灾原因和特点,山洪灾害的防御重在“防、避”,主要是采取预防和躲避措施。山洪害害的防御必须科学论证,全面规划,逐步治理,从根本上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具体措施落实应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党委、政府要从实践科学发展观,确保稳定和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山洪灾害防御,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山洪灾害防御工作指挥机构。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是同级人民政府防灾减灾的指挥机构。计划、财政、水利、国土、气象、水文、交通、农业、林业、地矿、城建、保险等各个部门要在政府及其防汛抗旱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切实履行各自职责,密切配合,协同作好山洪灾害的防御工作。
二、科学编制应急预案
山洪灾害防御应急预案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①成立防御组织机构,确定责任人,明确职责,强化行政指挥手段和责任人的责任意识;
②阐述本地区地形地质存在的险病隐患、暴雨洪水特性,列出历史 上发生的山洪灾害等情况;
③明确安全区、警戒区、危险区的划分范围,具体到村组、到人; ④划定成灾暴雨等级,确定避灾的预警程序、信号发送的手段和责任人,转移路线、转移人员安臵办法和地点,转移安臵任务的分工,制定人员转移安臵的原则和纪律;
⑤提出防御治理的工程措施及其规划设计方案;
⑥提出防御工程资金的来源和筹措办法,以及其他非工程措施的制定和实施办法。
三、落实工作重点
一是落实汛期值班制度。山洪灾害易发区每年汛期都要坚持24小时值班制。
二是落实预警信号制度。每个村、组、院落都要确定1~2名信息员来发布信号。信号一般为预定的如口哨、打锣、警报器等。当地政府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来提高信息员的工作责任心和积极性。
三是搞好避灾演习。对预案规定的各项防御措施,汛前要有针对性地加以演练,既可增强干部群众的防灾意识,又能使大家熟悉和掌握防灾和逃生的具体措施,避免仓促上阵,手忙脚乱,手足无措。
四、加大宣传力度
各级要广泛宣传,增强意识。做到家喻户晓,老幼皆知,提高自防、自救、互救能力。通过电视广播、流动宣传车,出标语、横幅、宣传栏,设立警示牌,编印发送山洪灾害防御手册等活动,来普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山洪灾害防御常识。
五、加强监测预警系统建设
通过监测预警系统实时监测降雨和洪水过程、监视山洪灾害发生征兆、预测山洪灾害的发生,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这是减少或避免山洪 灾害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有效措施。
六、强化配套工程措施建设
为全面落实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在落实各项非工程防御措施的同时,还须大力强化工程措施。通过山洪灾害易发区内的工程措施规划,在自力更生、生产自救的形式下,逐年实施工程措施。搞好水毁工程恢复,治理水土流失,加大病险水库、山塘治理力度,开展退耕还林还草工作,构建优良的生态系统。
第三节 山洪灾害时的避险
一、躲避暴雨山洪灾害的转移时间和有效措施
1、有效转移时间。
据目前气象、水文预测技术,人类能在山洪暴雨发生前3—5小时感着有山洪暴雨发生,当出现1小时降雨50—100毫米,洪峰至山脚约2—3小时。从倾盆大雨开始发展到造成灾害,有效转移救生时间约4—5小时。
2、避灾救生的有效措施。
大气流影响形成的大面积降雨的云团中心区,当预报可能发生山洪暴雨的地带,人员要提前一天转移;局部地区天气突然变化,县气象局预报有大雨或有暴雨,当地气温闷热潮湿,且已出现1小时降雨50毫米,人员应立即自行转移,不能等待洪水进了居住地再走。
二、如何在山洪灾害发生时组织安全转移
1、坚持汛期值班制。进入汛期,特别是主汛期,各级政府的防汛抗旱指挥部门要实行24小时值班。指挥长、值班工作人员要牢固树立“严密防范,常备不懈”的思想,做到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密切关注气象信息和上级部门发布的灾险情预报,时刻关注和了解所在地的雨情、水情变化,在暴雨山洪发生前2—3小时判断决策和指挥转移及时避开山洪 袭击。
2、准确及时发出测报。山洪预报是防御山洪灾害,降低或减轻山洪灾害损失的一项重要工作。气象、水文部门要提前发出暴雨预报,镇村要密切注意暴雨前兆,加强观测,及时掌握雨水情。
3、及时发出安全转移警报。在4—9月份汛期,镇、村两级必须明确若干责任心强的信号员,在接到县、镇指挥部紧急避灾转移命令或获得严重的监测信息后,信号员必须立即发布防御山洪地质灾害预案约定的报警信号。
4、居民及时转移。暴雨突降,洪水水位陡涨,洪流奔腾聚至,可以撤移救生时间一般为3—5小时。当山洪突发,山洪区居民接到转移信号或听到警报后,必须像听到防空警报那样自行迅速转移到预定安全地点。转移时应往两岸山丘高地跑,不逆水流、不顺水流方向跑。转移责任人应负责组织指挥,维护秩序和转移安全。
第三篇:关于印发澄江镇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应急预案的
澄府发[2010] 号
澄江镇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澄江镇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应急预案》的
通
知
各村委会、镇属各单位:
现将《澄江镇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应急预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澄江镇人民政府 2010年 月 日
主题词:山洪 地质灾害 防御预案 通知
抄 送:县政府办 县防汛抗旱指挥部 澄江镇党政办公 2010年 月 日
(共印30份)
澄江镇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应急预案
总则 1.1 目的
山洪灾害是指由于降雨在山丘区引发的洪水灾害及由此诱发的泥石流、滑坡等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的灾害。为有效防御山洪灾害,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避免群死群伤事件的发生,特编制我镇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1.2 编制依据
本预案制定依据有:《中华人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办法》、《江西省防汛抗旱应急预案》、《中共江西省纪委、省监察厅关于在防汛抗洪工作中加强监督严肃纪律的规定(试行)》等。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全镇范围内山洪灾害及其引发的山塘及水库垮坝、堤防决口、水闸倒塌等次生衍生灾害。
1.4 工作原则
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观,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首要目标。
贯彻“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工作方针。
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分级责任制、分部门责任制、岗位责任制、技术责任制和值班责任制。
概况 2.1 自然状况 2.1.1 地理位臵
我镇位于寻乌县东北部,西邻福建省武平县城,北接会昌县城。
2.1.2地形地貌土壤植被
我镇地处东江源中上游的丘陵山区,总土地面积191平方公里,地势北高南低,境内河流纵
横交错,植被较差,水土流失较严重,具有雨水汇流时间短,河水易涨易退的特点。一旦遇到暴雨,易引起山洪暴发,尤其是山区村,傍山建房的农户较多,随时都有发生山体滑波、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可能。
2.1.3气象水文
我镇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
暴雨类型一般有锋面气旋雨和台风雨等。全年各月均有出现。3—6月以锋面气旋雨为主,7—9月受台风影响,暴雨历时短,强度大。
区域内河半蓄能力低,常常因暴雨导致山洪突发。洪水过程陡涨陡落,洪水最时出现在三月份,大洪水大部出现在四至六月。
2.2社会经济
澄江镇是寻乌县北部重镇,206国道横贯该镇,正建的济广高速公路也经过该镇,距寻乌县城仅半个小时车程,西邻福建省武平县城,北距会昌县城,4
中心位臵突出。总面积191平方公里,其中有耕地1.8万亩,山地20万亩,下设14个行政村,18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84万人。
澄江是果业大镇,全镇已有果业面积9万余亩,人均超过3亩。2009年果业总产量达8万吨,产值达2.2亿,农民人均收入超过3800元。同时,通过招商引资、激活民间投资,全镇已有果品加工企业24家。
2.3水利工程
我镇境内水利工程众多,有水电站2座,水库1座,山塘3座,河堤15公里。
2.4山洪灾害防御现状
基于山洪灾害的突发性和不确定性,从我们近几年来进行山洪灾害防御工作来看,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特殊的地理位臵,防灾信传递困难。区域内山高坡陡,群众居住分散,交通不便,村与村之间有的未通公路,如斗晏村含塘小组。且大多数公路与通信通电线路均靠近山沟溪河边,每次
遇山洪灾害发生,公路补冲毁中断、通信及输电杆线被倾倒毁坏,对信息传递造成相当大的困难。
汛期暴雨信息全靠县防汛办与县气象局电话通知我镇,再由镇电话通知到各村书记或村长家里,再由村里电话通知各组长家里,最后由组长或组上信号员步行通知到各农户。对没有通电话的村,每次暴雨信息传递靠镇政府专人去通知村民。目前这种靠电话或派人通知群众的信息传递后的方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山洪灾害紧急避险的需要。
2、防御工程措施较少非工程措施薄弱,防御工作难度大。经实地调查,我镇区域内真正能防御山洪灾害的工程措施比较少,即使有防护堤,在山洪灾害发生时河堤防洪能力相当差,不能抵御洪水侵袭,同时,由于没有建筑挡砂坝,排洪渠山塘等水利工程设施,致使每次发生山洪灾害时,只能听天由命,任山洪泛滥成灾。
非工程措施相当薄弱,我镇区域内仅有1处雨量观测站点。
3、违章建筑也是导致山洪灾害的原因之一。随着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山区人民也不断在改变自己的衣食住行条件。由于山区受地形地貌的限制,不少群众不经过水行政主管部门、国土部门等单位的批准,随意将房子修建在溪河边上乱建、乱采、乱挖、乱倒等“四乱”现象严重,造成溪河行洪能力降低。
总之,山区山洪灾害防御工作是社会全民性工作,是一项较为复杂的防御系纺工作是社会全民性工作则一项较为复杂的防御系统工程,要搞好山区山洪灾害防御工作,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使洪水损失减小到最低限度,必须对村小组的群众进行群策群防的知识宣传,加强现代化通讯网络建设,做到能随时掌握区域内的雨情 水情 灾情,传递山洪避险信息。
3、山洪灾害区域划分
危险区是指受山洪灾害威胁的区域,一旦发生山洪暴发泥石流、山体滑坡等情况,将直接造成区内人员伤亡以及房屋、设施的破坏。危险区
一般处于河谷、沟口、河滩、陂坡下、低洼处和不稳定的山体下。安全区是指不受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威胁,地质结构相对缥缈较稳定,可安全居住和从事生产活动的区域,安全区是危险区人员的避灾场所。安全区一般应选在地势较高、平坦或坡度平缓的地方,避开河道、河口、陡坡、低洼地带。
4组织指挥系统 4.1组织指挥机构
为了建立我镇防汛快速反应机制,切实贯彻中央、省、市、县的有关防汛文件精神,减轻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组织和领导山洪灾害防御工作,成立澄江镇防汛指挥部。领导和组织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山洪灾害防御实行统一领导,各村、各部门单位协作配合的原则,共同做好防山洪和抢险救灾工作。
镇长任指挥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指挥部下没信息监测、转移、调度、保障4个工作
小组和1个应急抢险队。各行政村成立以村主任为责任人的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组。同时,各村成立以基干民兵为主体的应急抢险队每队不少于20人。每个村、组均要落实降雨和水位、工程险情、泥石流、滑坡监测人员,确定一名或几名信号发送员,并造花名册报送镇防办及县防办备查。信号发送员向相应工作组报送有关情况。
4.2职责和分工
在县防汛抗旱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全镇的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其职责如下:
指挥长:由林石泉镇长担任,负责全镇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与指挥。检查督促山洪灾害预害及各级职责的落实,并根据山洪预警汛情的需要,指挥、调度 命令、调集抢险物资器材和人员。
副指挥长:由人武部部长潘其樟、分管水利副镇长张俊波担任,协助指挥工作。
镇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具体负责全镇山洪灾害防御日常工作。负责拟订全镇山洪灾害防治的发展规划并贯彻实施;制定全镇防御山洪灾害防御预案、洪水调度方案;指导推动各行政村制定和实施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督促指导境内河道 渠道内阻碍物清除;负责抗洪抢险技术指导和水毁工程的修复值班,确保防灾避灾信息及时上情下达下情上报。
镇人武部:具休负责民兵参加抗洪抢险工作。镇民政所:负责灾民生活救济工作,及时向县防汛办和县民政局上报洪涝灾情统计资料。
镇土管所:负责监测预报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并制订好预防防治方案。
镇水管站:全力配合防办做好各项工作。镇卫生院:负责做好灾区卫生防疫和医疗救护工作。
镇电信所:负责电信通讯设施防洪安全,保证雨水情和抗洪抢险调度命令传递及时准确,保证防洪指挥联络畅通。
镇供电所:负责所辖电力工程的运行安全,保证抗洪救灾的电力供应。
信息监测组;负责对县、镇防指、气象、水文等部门各种信息的收集与传递。掌握本镇(镇(区域各村组信号发送员反馈的山体开裂 降雨等信息,及时为指挥长决策提供依据。
澄江镇信息监测组人员名单: 组 长:潘 建
成 员:钟亦鉴 凌艺莎 谢孙华 转移组:负责按照指挥长和县、镇防指的命令,组织群众按预定路线转移,一人不漏地动员到户到人。
澄江镇转移组人员名单: 组 长:钟伟民
成 员:袁燕珍 袁忠武 陈群忠 谢 君 调度组:负责与交通、农机、林业、粮食、民政、水电、电信、物资等部门与单位的联系,调度并管理所有抢险救灾物料 车辆等,且负责善后补偿与处理。同时,在抢险中经指挥长同意,有权紧急征用抢险所需的一切物料及车辆,确保灾民的生活生产。
澄江镇调度组人员名单: 组 长:林石泉
副组长:潘雪梅 张俊波
保障组:负责转移人员的安臵,逐户逐人落实,确保灾民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的水喝、有病能得到医治。
澄江镇保障组人员名单: 组 长:刘永斌
成 员:刘军生 汪承浩 王 雄 应急抢险队:由镇政府组织成立一支以基干民兵和乡镇政府机关干部等组成的约30人的抢险队。每个村也建立一支20人的抢险队。在紧急情况下,各抢险队员自备电筒 雨衣等工具,听从命令进行有序有抢险救灾工作。
澄江镇应急抢险队人员名单: 总 指 挥:林石泉 副总指挥:潘其樟 张俊波
分队长:黄育连
一班:古小青(班长)凌佛明(副班长)
王星辉 王宏刚 袁燕征 温林浩 刘建生 袁忠武
二班:谢承龙(班长)蓝群圣(副班长)
廖福康 王永贵 凌 华 凌 峰 凌琼浩 凌桂明 蓝彩斌
三班:王奇荣(班长)王佳京(副班长)
王扬帆 王世平凌宏辉 戴 林 凌宏治 王昌富 王庚林 安全转移方案
第一条转移线路206国道沿线群众往高山上转移,第一条转移线路东门街群众向圩镇高地和牛坪岽转移,第一条转移线路汶口坝子街群众向国道旁山上和粮管所转移。
5.1监测预警
在一般情况下,按县——镇——村——组——户的次序进行预警,紧急情况下按县——村——组的次序进行预警。县防指在接到水文、气象
部门的雨情、水情信息之后,电话通知乡镇防办,乡镇压防办应立即报告指挥长并通过电话通知至各村、组,各村在预警期内二十四小时连续监测,发现险情应立即 发出警报信号,通知到各户,并将各有信息反馈给乡镇防汛办,乡镇防汛办立即 报告县防办,如遇紧急情况(大面积滑坡 水库山塘溃坝等村组可直接报告县防汛办,由县防指统一指挥。部门在救灾款中解决一部分,镇政府和村委会给予适当的补贴,除特殊灾民外,不足部分由灾民自行负担。
对可能造成新的危害的山体建筑物等,指挥部要安排专有监测、防御。
如有人畜伤亡,及时抢救受伤人员,及时处理人畜尸体。
洪灾发生后,镇卫生院和相关村医疗站必须迅速组织防疫医疗队带足医疗器械及防病药品到灾区,对灾区人民进行防病工作,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做好医疗病工作,防止疾病的流行漫延,确保灾区人民的身体健康。
有关单位迅速组织力量抢修水 电 路 通信等基础实施。
6保障措施 6.1汛前检查
鉴于各应急组人员每年可能有变动,规定每年汛前将新的应急抢险队伍组建好,并登记造册。
对所辖区域进行全面普查,发现问题做好登记并及时处理,同时对可能引发山洪灾害的工程 区域等安排专人负责防守。
做好安全隐患排查,发现新问题,要建立好明白卡工作,同时采取整改措施,该搬迁,该治理的令其治理。
水利、国土、规划部门严禁审批沿河、切坡建房。
6.2宣传培训及演练
对本预案内的主要内容,将利用会议、墙报 标语等多种形式向辖区内群众进行宣传。
各村组织危险区内有群众熟悉转移路线及安臵方案。
乡镇防汛指挥部每年汛前要组织乡镇应急抢险队,村应急分队开展至少一次的实战演练工作,为在抢险救灾工作中提高效率和增强抢险救灾过程有适应能力。
6.3纪律
1、在汛期内,安排24小时值班制,值班人员不得擅自离岗,并做好值班记录,主要领导24小时不关机,确保防汛信息畅通。
2。在山洪防御和抢险救灾过程中,任何单位 部门和个人不得擅自离岗,并且要服从防汛指挥部的安排做好各自的工作。
3。我镇与各村签订防汛责任制,把具体的责任人落实到村、到组、到人,实行层层责任包干制,形成责任网络。
4,汛期过后,乡镇政府对山洪灾害防御工作进行总结 评比、表彰。对山洪灾害防御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对表现突出而英勇献身的人员,按有关规定报请上级追认烈士;对山洪灾害防御工作中玩忽职守造成损失有,依
照有关规定,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并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7附则 7.1预案管理
预案一般为每2年修订一次,情况有;较大变化时应及时修订。
7.2实施时间
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第四篇:小学防御山洪与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高桥小学防御山洪灾害应急预案
为高效、有序地做好防御山洪灾害工作,避免或最大限度地减轻山洪灾害造成的损失,及时有效的处置山洪灾害,确保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学校和社会的稳定,根据《关于抓紧实施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项目的紧急通知》特制定本预案。
一、组织机构及部门主要职责
(一)高桥小学防御山洪灾害抢险救灾指挥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班主任为组员。
(二)领导小组及各成员单位主要职责:
1、领导小组主要职责:根据山洪灾害险情或灾情,决定是否启动本预案;统一指挥和组织防御山洪灾害工作;执行上级下达的其他有关防灾救灾的任务。
二、应急准备
(一)领导小组及各成员,应根据本预案和职责,制定具体的抢险救灾应急方案,并备案。
(二)领导小组各成员,应根据应急预案和行动方案的要求,保证应急设施、设备、救灾物品、器械等物质储备。
(三)各班主任,应根据各自的职责,切实做好防御山洪灾害工作,健全防灾方案,落实隐患点监测、险情巡查、汛期值班、灾害预警、灾情速报及工作督查等制度。在主汛期,要对学校所有可能发生山洪与地质灾害的隐患点和校舍进行一次实地检查,对排查出存在安全隐患的教室要停止使用,必要时可以临时停课。要立即无条件停止使用已经确认的危房,密切注意并指派专人定期观察使用中的破旧校舍。要按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落实校舍的防雷措施,采取防护措施,防止校舍因强暴雨造成破坏。
(四)领导小组要建立监测和预警机制,制定详细的师生避险工作预案,预案要明确责任人,并根据学校实际,确定预警方法、避险转移路线、临时安置点,把防御措施落实到每个学校、每个班级、每个学生。要设置临灾预警信号,要将涉及山洪与地质灾害防治内容的“防灾明白卡”,发到存在灾害隐患的学校师生手中,做好具体的防范工作,提出可行的防灾措施。
(五)学校通过各种有效形式在师生中开展防灾减灾知识、应急预案和自救措施的宣传和教育,及时开展预案的演练,以保证预案应急正常启动;要以多种形式加强学生应对洪水、泥石流等突发事件的应急训练,增强师生的防范意识,提高师生应对事故和自救自护的能力。学校必要时要落实教师或家长接送学生上学、放学。
三、临灾应急
(一)接到山洪与地质灾害临灾险情报告后,领导小组应迅速组织应急调查组赶赴现场,调查、核实险情,提出应急抢险措施建议,并向领导小组提出是否启动临灾应急预案建议。
(二)领导小组接到启动临灾应急预案的建议后,应立即召开紧急会议,进行险情会商,研究部署抢险救灾各项工作,并根据实际情况宣布启动本预案。
(三)启动本预案后,有序地组织抢险救灾工作:
1、调查险情,组织专家会商,提出应急抢险救灾措施建议,确定抢险避灾方案。
2、根据灾害成因、类型、规模、影响范围和发展趋势,划定山洪与地质灾害危险区,设置危险区警示标志;确定预警信号和撤离路线;组织危险区内师生和重要财产撤离,情况危急时,强制组织避灾疏散。
3、对灾害隐患进行动态监测,分析、预测其发展趋势,根据险情变化及时提出应急对策,并做好灾害突发的报警工作。
4、组织专业技术和施工队伍,实施应急避险工程,减轻和排除灾害险情发展。
(四)及时向市、镇报告险情和抢险避灾情况,取得指导和支援。
(五)灾害险情得到有效控制,应当根据调查组的建议,宣布结束临灾应急期,提出下一步防灾、搬迁避让或工程治理方案措施,移交当地乡镇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组织实施。
四、灾害应急
(一)发生山洪与地质灾害后,领导小组应立即派出应急调查组或工作组,赶赴灾区调查、核实灾情,指导有关采取有效应急措施,防止灾情扩大,并向领导小组提交启动灾害应急预案的建议。
(二)领导小组接到启动预案的建议后,立即召开紧急会议,进行灾情会商,宣布启动灾情应急预案,研究部署抢险救灾各项工作。
(三)发生山洪与地质灾害后,应先行组织自救、互救工作,并采取紧急避让和抢险救灾措施。
(四)灾情、险情已经消除或者得到有效控制,应当根据调查组的建议,宣布结束灾害应急期,撤消抢险救灾特别管制区,提出下一步防灾、搬迁避让或工程治理方案措施,移交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组织实施。
防御山洪灾害应急预案
高桥小学 2011年6月
第五篇:山洪地质灾害防御演习方案
飞 仙 桥 乡 金 童 村
洪 地 质 灾 害 防 御
演
习
方
案
飞仙桥乡防汛抗旱指挥部
2011年5月10日山
金童村位于飞仙桥乡东南部,是新宁县主要山洪灾害易发村之一。辖2个组,84户,349人,总土地面积4.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11亩,其中水田40.1 亩,旱土170.9亩,林地785亩,人年均收入980元。现有河坝2 座,山塘2 座,桥梁3 座,公路13公里。装有程控电话60门,无线电视机80台,警报喇叭1套,锣1面,口哨2个。为搞好本次演习,特制订本方案。
一、演习目的本次山洪地质灾害防御演习旨在进一步提高全乡干部、群众的防汛安全意识,提高人民群众遇到山洪地质灾害时的自救能力和逃生能力,检验我乡防汛预案和防汛措施的可行性,锻炼我乡防汛抢险队伍和民兵应急能力,通过演练,提高干部群众和乡属各部门的协调能力,使干部群众掌握有效的逃生自救技能。
二、演习任务
根据山洪地质灾害防御的要求和《飞仙桥乡金童村山洪灾害防御预案》,演习从雨情发布到山洪地质灾害发生至灾害结束,乡属各部门、村、组要协同完成预警、警报、组织群众安全转移,逃生自救、及时救治受伤群众、抢险受伤人员,直至警报解除。
三、演习时间
2011年5月12日上午9时开始,下午17:30结束。
四、演习地点:
飞仙桥乡金童村
五、参加演习单位和参加演习人员
参加演习单位和人员:飞仙桥乡人民政府、金童村委会、金童村小学、乡国土所、乡卫生院、乡林业站等单位和金童村部分村民。
六、指挥机构
根据乡山洪灾害防御预案,乡政府成立演习工作指挥部,由喻建平同志任政委,文德贤同志任指挥长,赵满红、赵桂红、张柏云、彭相华、黄朝润、邓大松、邓莉君、李玉龙等同志为副指挥长。主要职责是:负责避灾演习调度指挥。指挥部下设五组一队,各自职责如下:
1、政委、指挥长:负责全乡山洪灾害防御全盘工作,检查督促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及各级职责的落实,并根据山洪预警汛情的需要,指挥调度、发布命令,签发调集抢险物资器材和全乡总动员等指挥权。
2、副指挥长:负责山洪灾害危险区、警戒区的监测、洪灾抢险、随时掌握雨情、水情、灾情、险情动态,落实指挥长发布的防御抢险等命令,指挥群众安全转移、避灾躲灾,并负责灾情灾后各种应急抢险、工程设施修复等工作。
3、信息组:张柏云同志任组长,龙小军、冷雄、危学义、郑远芳、夏兴长等同志为信息员。具体职责是:收集和
传递县防指、气象、水文、地质等部门汛前各种信息。掌握本乡区域各村组危险区域和负责人,为指挥长指挥提供依据,联系村组信息员并传递、发布预报警信号。
4、转移安置组:由彭相华同志任组长,邓大伦、陈满华、江泽焰、危学义、郑远芳等同志为成员。主要职责是:按照指挥长和县防指的命令及预报通知,组织群众按预定的安全转移路线,一个不漏地动员到户到人。转移时,按现人员后财产、先转移老、弱、病、残、少儿妇女,后转移一般人员的原则进行。必要时可强制其转移,同时确保转移途中和安置后的人员安全,交负责转移后群众财产的保护。联系村组转移安置组责任人员。
5、秩序维护组:由乡政府组织干部和部门工作人员组成,黄朝润为组长,贾华才、龙小军、朱太平、李小刚、唐小平、佘勇琦、何石兵、冷雄为成员。负责安全转移过程的交通秩序,社会治安的维护,并引导观摩人员按顺序进入观摩现场。
6、卫生救护组:由邓莉君同志任组长,邹祖满、杨姣华等同志为成员,主要职责是:抢救受伤群众,保障群众的生命安全,做好受灾区域卫生消毒工作。
7、后勤保障组:由赵桂红同志任组长,倪仲光、何海玲、刘琼等同志为成员,主要职责是:购置防汛抗旱物资和生活物资,切实保障后勤供应。
8、村级民兵应急抢险分队:金童村成立民兵应急分队,负责老弱病残人员的安全转移和受伤人员的抢救。
队长:郑远芳
副队长:夏兴长、蒋香连
成员:陈贻发、阳敦发、阳敦礼、阳敦江、邓昌亮、邓大庆、郑和新、刘道文、付昭玉、王征兰、夏兴孝、阳茂友
七、演习程序
1、预警。5月12日下午2:50指挥长发布“现在正在下暴雨,请全体人员提高警惕,做好安全转移的准备”的指令三遍,参加演习的群众和工作人员到岗到位。
2、警报。下午3:00乡指挥部指挥长发布“现在正在下暴雨,可能发生山洪地质灾害,请全体人员迅速转移到安全地带”的指令三遍,拉响警报器,演习开始,各组以长鸣口哨为转移信号。
3、警报声、哨声发出后立即组织全体人员10分钟内有序快速转移至指定地点;转移原则:先老弱病残,后一般人员,先危险区后警戒区,信号员后转移到指定地点并清点转移人数。
4、演习结束。下午3时12分指挥长预警喇叭发布通知:“警报解除”三遍,全体人员有序返回。
八、演习纪律
1、服从命令,听从抗灾指挥。
2、坚守岗位,勤政务实。指挥成员、转移安置责任人、信号发送人不得擅自离岗,玩忽职守者追究责任。
3、对瞒报、漏报者必须追究其责任,对临阵逃脱者依法依纪查办,对贻误战机者酿成恶果者将绳之以法。
4、雨情报告必须及时,有险速报,会商必须及时,指挥必须果断。
5、部门分工,各司其职。团结抗灾。共同承担。
6、安全救灾,临危不惧。
7、防灾纪律勿庸置疑,如有违抗,严惩不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