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煤矿工作随意性的危害及防治
煤矿工作随意性的危害及防治
一、工作随意性的现象
1、矿、科、区级工作无计划性、不科学的安排或不按照计划作业的;
2、班组工作无计划性、不合理、不具体的安排或不按照计划作业的;
3、岗位工作不规范的;
4、瞒报谎报事故的;
5、无证上岗的;
6、单项工程、零星工程无计划、无措施或不向调度室、安检科信息中心汇报的;
7、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不完善,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
8、现场管理混乱、违章操作、违章指挥和违反劳动纪律的;
9、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不健全、责任不明确、措施不落实、整改不到位的;
10、安全制度不完善、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的;
11、不按规定使用安全设施和劳动防护用品的;
12、联保互保制度不落实的;
13、其他工作安排及作业随意性现象。
二、工作随意性的危害
1、使制度失效。安全管理工作离不开严密、有效的制度,而制度有效的基础是其相对稳定性和严肃性。如果一项制度朝令夕改或随意破坏,制度和政策对人的行为的约束力就会消失。
2、影响安全诚信建设。上级的一个决定、一项制度、一个承诺,都是与员工和下属间的一种契约。如果工作中,单位领导对已做的制度不有效地组织实施,承诺不兑现,就会失信于职工,影响安全生产任务完成。
3、干部职工自套枷锁。在工作中如果随意破格、违规,实际上是给自己脖子上套枷锁;一人违规或随意破格,其他人会模仿学习,管理人员就得面对更多的违规和破格,就很难杜绝工作随意性。
4、造成工作忙而混乱。工作安排的随意,会使职工无所适从,遇事难以决定,难以根据情况及时应变,结果是从上到下都很忙、很累,但工作呈现出混乱、低效,严重影响安全生产。
5、形成不良安全文化
工作随意性造成员工对安全文化不明白,不了解、不理解、不贯彻、不落实、不执行,打击工作积极性,正气树不起来,邪气压制不住,学无榜样、赶没目标、标杆不准,该学习的没学好,不该学的挺流利,对单位安全生产的造成较
大的伤害。
6、产生安全生产隐患
因为随意,因为不规范,难免有许多漏洞,一些看似不经意的小的问题会成为隐患,经不起时间的检验,经不住安全部门的检查。
7、造成安全生产事故
大多数安全生产事故都是因为工作随意性造成的,工作随意性造成规章制度不执行、规程措施不兑现、三违现象发生,这些都是造成安全生产事故的根源。
三、工作随意性产生的原因
1、基础管理薄弱。制度不系统,制度前后标准不统一,不规范,学习不完善,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
2、干部职工随心所欲。一切工作的开展变为干部、职工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忽略了现场安全生产实际。
3、缺少必要的监督机制。基层单位内部监督形同虚设,安全生产部门监督检查不力,不管效果,只管执行。
三、工作随意性的防治
1、提高遵章守纪意识。
企业的规章制度组织全员尤其是干部要深入学习,熟知,记在脑中,要想让规定、对策落实到位,使问题不重复发生,关健是遵章守纪意识的改观,从杜绝“随意”做起,将每一件细微的工作做好。
2、全员动员,杜绝“三违”。
杜绝“随意”的思想应该形成一种全员的意识,就算真有人违规了,也是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3、利用正反典型,开展警示教育。
对于工作随意的人从严查处并进行曝光,对于坚持遵章作业的人则应给予适当的表扬或奖励,如此才能调动全员的参与热情。
4、合理安排工作计划。认真超前预控分析,合理安排工作计划,杜绝自由发挥,提高管理效率,计划一旦排定应认真兑现,严禁随意修改。
5、强化规程措施落实兑现。规程措施编制程序及内容要符合 《煤矿安全规程》及集团公司相关规定,重点单项工程必须有现场会会审纪要,施工巷道必须有设计及设计会审纪要。规程措施必须符合现场实际,否则将对措施编制、审批人员进行责任追究。强化现场措施落实情况检查,发现无措施施工、规程措施不符合现场、现场变化未及时采取或制定措施的,立即停止作业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
6、强化安全基础管理。强化重点工程、关键工序、薄弱环节现场安全盯控,坚持带班跟班、互保联保等行之有效的做法。加强自主管理,做到员工自律、班组自理、区队自治、矿井自主。加强安全诚信建设,严格按照规定汇报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并按照规定程序处理,从严查处瞒报、谎报、迟报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人员。
7、强化安全监管监察。继续采取安检员跟班检查、安全质量旬查、专项检查、重点检查、督察、重点工程盯防等多种形式,开展全方位、全覆盖的工作随意性安全检查,继续执行联合督察制度,保持安全检查高压态势。从本质安全型人员、机器设备系统的本质安全、本质安全型环境、安全管理四个方面来进行作业现场本质安全检查,督促全体员工的主动参与和自觉执行,做到系统、环境的自我检测与完善,杜绝工作安排、作业随意性,最终实现煤矿生产本质安全。继续保持“三违”治理、干部履职考核高压态势,从严从重处理各类违章指挥、严重违章、集体违章、习惯性违章现象。
8、严格责任追究。认真落实三矿发〔2012〕63 号《关于开展“两消除、两提高”活动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凡是工人随意操作的,一律按严重“三违”处理;凡是管理人员随意安排作业的,一律按严重不履职处理;凡是干部存在违章指挥,一律先停班再追查;凡是现场存在严重违章、集体违章的,区队立即停产整顿,并追究领导干部履职责任。
第二篇:煤矿职业病危害防治
煤矿职业病危害防治
塔山煤矿公司在职业卫生工作上,公司党政历来把关爱职工的安全作为职业卫生健康的首要工作来抓,深入贯彻“安全生产比天还大”的安全理念,扎实推进安全文化建设,整章建制,完善体系,完成了职业健康安全体系认证,为扎实推进职业卫生健康工作奠定了基础。下面,我就塔山煤矿职业健康情况的一些作法做一简要汇报。
一、高度重视,全面开展职业危害防治工作
在历史发展的今天,职业危害防治越来越受到国家及企业的高度重视,为了突出“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的核心,我们塔山煤矿公司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职业健康工作的通知》、《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09-2015年)》、《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23号令、《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27号令和《煤矿职业安全卫生个体防护用品配备标准》及“晋城会议”精神,依据《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煤矿职业安全卫生个体防护用品配备标准》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综合治理”的职业病防治方针,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成立了以公司主要领导为核心的职业危害防治工作领导组。
二、创新管理机制,完善职业危害防治体系建设
1、加强领导,健全机构。
建立工作领导小组,由董事长担任组长,要求生产、通风、安全、卫生、工会、劳资、物供、后勤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员参加,并下设办公室处理日常工作。领导组成员切实把防尘工作为搞好安全生产的重要内容来抓,研究制定防尘规划和措施,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有效地推动了安全工作的健康发展。
2、创新管理。
一是建立了完善的防尘洒水系统。按循环图表对巷道定期进行清扫和冲洗。特别对容易积尘的运输机两旁、转载点等每班进行冲洗灭尘;二是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安装防尘设施,责成专业人员对使用情况进行跟踪落实;三是加强对采掘工作面防尘管理,并严格执行湿式打眼、放炮喷雾、开机开水等管理制度,综掘工作面安装了除尘风机,有效的降低了割煤时粉尘浓度,综采工作面使用了架间喷雾、前后溜喷雾及机组的内外喷雾,并实施煤层
注水,从根源降低了粉尘浓度。目前,全矿井共安设净化水幕71道,转载点洒水35处,防尘设施全部能正常、有效运行。
三、加强制度管理,全面提升职业危害防治水平
为了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我公司各个不同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管理,有效控制各种生产性的职业危害,切实保障广大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总体要求,我矿出台了《塔山煤矿公司作业场所职业卫生防治工作实施细则》,并建立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和《职业危害奖惩制度》《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度》《职业危害告知制度》《职业危害申报制度》等十项制度,严格进行实施。通过有效运行,规范了员工操作和作业行为,超前地预防了事故、事件的发生。特别是本安体系的运行,完善了人、机、环、管的有机结合,把对资源可持续开发、环境保护、依法保护从业人员安全与健康的理念融入到安全管理制度中,扩大了安全管理的内涵,为煤矿企业提供了以人为本、关注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与传承、重视创新与承担社会责任的全新的安全管理方法。并通过日通报、月考核,对防尘工作突出的集体和个人进行奖励,反之则严格处罚。进一步推进了我矿对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开展。
为确保一旦发生急性职业危害事故,能做到行动迅速,救治及时,把灾害降到最低限度,我矿根据实际,制定了《急性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进行了熟悉演练。
四、加强现场监测,创造良好的作业环境
为了防治现场粉尘及其它职业危害因素对作业人员的危害,我们建立了《矿井粉尘职业危害防治措施》等管理规定。
一是加强监测监控设施的完善。为了控制作业环境中的粉尘、一氧化碳和瓦斯气体等对人体的危害,我们引进了霍尼韦尔监控系统、安菲斯束管监测系统,并进行了合理布置,对井下各区域进行连续监控,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二是加强现场监督检查。由监控部门对设备仪器进行定期调校,达到了监控有效、准确;矿通风部门严格认真进行现场检查。每半月对各扬尘点进行一次全面检查,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并下达整改通知书。
三是全矿每月还进行一次职业危害专项安全大检查,并对查出的问题及时要求整改,按日进行复查,确保隐患及时消除。
四是对重大危险源进行适时评价,制定治理措施和改进方法,确保安全工作的有序、健康发展。
五是在井下各作业场所安设职业危害警示标识237块,利用井口LED显示屏告知从业人员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及其后果。
五、加强个体防护,确保员工身心健康
由于煤矿井下作业的特殊性,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粉尘和一些有毒有害气体,严重的威胁着广大员工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对此,我矿根据实际情况,为员工配备了韩国产3M3000系列口罩和3M3701CN防尘、防雾滤棉,定期发放口罩和及时更换滤棉,切实保障了员工对粉尘的有效防治。并制定了《劳动防护用品发放管理制度》,由劳资部建立健全了劳动防护用品发放登记卡,按时对员工发放劳保用品及个人防护用具,由物资供应部严格按标准采购高质量、高标准的符合国家及行业要求带有“LA”标志的防护用品,并建立健全有关的台账及防护用品的保管制度,由安全管理监察站对员工现场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同时还加强了井口入井人员管理,对不按要求佩戴防护用品或佩戴不合格防护用品的人员一律禁止入井。
六、加强宣传教育培训,提高全员职业危害防治素质
宣传教育工作是企业安全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搞好职业危害防治必须要全员参与,上下联动,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防御网络。鉴于此,我矿首先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和宣传橱窗、标语横幅、宣传简报等阵地,对职业危害方针及其相关的内容进行了广泛的培训和宣传;二是每周二组织相关人员对劳动卫生及职业病防治政策、法律、法规进行学习,不断提高员工的劳动卫生知识水平;三是注重新员工上岗前劳动卫生知识培训,普及职业卫生知识,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防护用品,截至目前,全矿共计组织培训2500余人次;四是按照上级要求积极参加了各类人员劳动卫生知识培训班;五是建立了员工健康教育培训档案,作为每名员工的培训学习依据。六是对我公司存在的职业危害现状全员进行贯彻学习,让员工了解工作现场存在的危险因素。
七、落实安全费用,确保职业危害防治有力推进
按照集团公司规定,我公司在每年年初由基层单位、业务部门制定全年安全费用计划,经矿主要负责人审核上报集团公司批准后予以实施。我矿在职业危害防治方面做到了专款专
用,从07年至今,对劳动保护用品、职业健康体检、防护设施等累计投入3680.88万元,确保了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正常运行。
八、加强全员监护,普及职业健康检查
为了实施“以人为本,和谐发展”战略,我公司委托同煤集团职业病防治院对我矿接触粉尘人员进行定期体检和职业病诊断,确保职业病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同时,由劳资部负责,建立了个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和职业健康监护信息管理制度。今年,我公司接触粉尘人员已全部进行了体检,受检率达100%.充分显示了我矿在职业病防治方面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九、加强外委队组人员职业危害防治工作
由于我矿外委队组多,人员更换频繁,为了强化外委队组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管理,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在职业病防治上的合法权益,我矿对新来人员要求其必须在正规医院进行职业病健康检查,对体检不合格人员一律不得从事井下工作,同时还要求各外委队组在个人劳动防护用品上一律执行行业规范,与我矿员工要求一致。针对项目部员工的职业健康检查,我矿进行严格的监督,每年按时督促其接触粉尘人员到同煤集团职防院进行体检,受检率达100%。
尽管我们在职业危害防治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塔山煤矿作为一个新建的特大型矿井,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经验尚且不足,仍需我们认真地学习总结和不懈努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严格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加强对职业病危害的预防和控制,改善员工作业环境,切实保障员工身心健康和其相关权益,从而提高公司的生产效率。
努力做到:
1、全员职业卫生培训率达到100%;
2、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率达到100%;
3、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告知率和警示标识设置率达到95%以上;
4、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率达到90%以上;
5、粉尘、毒物、放射性物质等主要危害因素监测合格率达到90%以上;
6、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员工的职业健康体检率达到100%.为此,我公司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职业卫生防治工作:
1、进一步完善职业卫生管理机构;
2、认真落实职业卫生责任制,积极采取工程技术、个体防护、综合治理等措施,预防控制职业病危害;
3、加强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培训,提高全员自我健康保护意识;
4、规范开展职业健康监护,不断完善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将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演练纳入公司综合应急演练计划;
5、将人员、机构、预防和治理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配置与维护、个人防护用品配置
与维护、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健康监护、职业卫生培训、职业病诊断与管理、工伤保险等所需资金纳入公司安全资金,在财务计划投入中实施。
今后我们将严格按照工作目标做好各项工作,有条不紊、扎实推进,为全公司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塔山煤矿公司
第三篇:煤矿粉尘的危害及其防治
煤矿粉尘的危害及其防治
【摘要】煤矿粉尘的危害主要包括:导致接触工人患尘肺病、发生煤尘或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加速机械磨损,缩短精密仪器的寿命、危害矿区周围的生态环境等。我国政府十分重视煤矿尘肺病的防治工作,至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防尘工作较好的煤矿,尘肺病患病率已从60年代初的10%-30%下降至1%以下。但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煤工尘肺的发病率又有了升高趋势,防尘仍是一项重要、复杂、紧迫的任务。
【关键词】来源;粉尘危害;煤工尘肺;粉尘防治
1、煤矿粉尘的来源及特性
1.1煤矿粉尘的来源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伴随煤和岩石被粉碎而产生的混合性粉尘统称为煤矿粉尘,主要是岩尘和煤尘。它是在矿井生产如钻眼、爆破、切割、装载、落煤及运输和提升过程中,因煤岩被破碎而产生的。不同的矿井由于煤、岩地质条件和物理性质及采掘方法、作业方式、通风状况和机械化程度的不同,粉尘的生成量有很大的差异;即使在同一矿井里,产尘的多少也因地因时发生着不同的变化。一般来说,在现有防尘技术措施的条件下,各生产环节产生的浮游粉尘比例大致为:采煤工作面产尘量占45%—80%;掘进工作面产尘量占20%—38%;锚喷作业点产尘量占5%—10%;其他作业点占2%—5%,各作业点随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矿尘的生成量也将增大。我国煤矿大多数为井工开采,均为地下作业,生产环境中粉尘浓度高。1.2煤矿粉尘的特性
(1)粉尘表面吸附一层空气薄膜,阻碍粉尘间或水滴与粉尘 间的凝聚沉降;
(2)粉尘的分散度增大,吸附在其表面的氧分子增多,加快 了粉尘氧化分解过程;
(3)细微岩尘由于表面积增大,岩尘中的游离二氧化硅很容 易溶解于人体肺细胞中;
(4)采掘工作面产生的新鲜粉尘较回风道中的粉尘易带电。
2、煤矿粉尘的危害
煤矿粉尘的特性决定了其危害:易引起尘肺、易引起燃烧和爆炸、高浓度粉尘能加速机械磨损,缩短精密仪器的使用寿命、危害矿区的生态环境等。2.1尘肺
如果人体长期吸入大量的煤矿粉尘,就可能患尘肺病。在煤矿生产中,尘肺病因吸入粉尘成分不同,可造成三种主要病症:①吸入游离的二氧化硅含量较高(>10%)的粉尘引起的尘肺病是硅肺病,患者多集中于长期从事掘进工作面上的工人;②长期接触煤尘,其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多在5%以下,所引起的尘肺病是煤肺病,患者多为采煤工作面上的工人;③接触硅尘又接触煤尘的混合工种工人,其尘肺在病理上往往兼有硅肺和煤肺的特征,这种尘肺称之为煤硅肺。我国煤矿工人工种变化较大,长期从事单一工种的很少。因此,煤矿尘肺中煤硅肺比重较大。据卫生和科研部门统计:煤硅肺约占尘肺总人数的70%—80%,硅肺约占20%—30%,煤肺约占5%—10%。2.1.1煤工尘肺的病症表现
煤工尘肺病情缓和,病情演变亦较慢,多数在定期检查时通过X射线胸片发现有早期煤工尘肺。其病症表现有:
⑴ 咳嗽
咳嗽是尘肺病人最常见的主诉,早期病人咳嗽多不明显,随病情发展,明显加重。
⑵咳痰
咳痰是煤工尘肺病人的常见症状,这主要是呼吸系统对粉尘的不断清除引起的,痰多为黑色。
⑶胸病
胸痛部位不一,性质多不严重,一般为隐痛,亦有胀痛及针刺样痛等。
⑷呼吸困难
呼吸困难是尘肺的固有症状。随着肺组织纤维化程度加重,有效呼吸面积减少,呼吸困难也逐渐加重。
⑸咯血
较为少见
⑹X射线胸片表现
煤工尘肺早期以X射线胸片圆形小阴影为主。⑺其他
除上述呼吸系统症状外,还可有程度不同的全身症状,最常见的有消化功能减弱、胃纳差、腹胀、便秘等。其并发症有肺结核、肺部感染、自发性胸闷、肺源性心脏病等。2.1.2煤工尘肺的治疗
煤工尘肺应严格按国际《尘肺病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和分期,并据此进行健康监护、治疗和劳动力鉴定。煤工尘肺是一种危害工人健康,可以造成劳动力丧失的职业病。晚期尘肺病由于严重肺纤维化,呼吸面积减少,病人高度呼吸困难,十分痛苦。因此,对尘肺患者要采取积极的综合性治疗,控制纤维化病变的发展,保护肺的正常生理功能;其次是积极治疗和控制尘肺的各种并发症。
⑴病因治疗
煤工尘肺的病因治疗,是防止粉尘在肺内沉积,增强肺的廓清能力,降低粉尘毒性,保护细胞膜,抑制胶原纤维形成。
⑵大容量肺灌洗技术
大容量肺全灌洗技术能清除以吸入肺内的多种粉尘、吞噬了粉尘的巨噬细胞以及肺泡巨噬细胞吞噬粉尘后分泌的致纤维化生长因子,从而改善症状和肺功能,遏制和延缓病变的进展,延长患者生命。我国于1988年首次开展该项治疗,现已发展为一项非常成熟的技术,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
⑶对症治疗及并发症治疗 煤工尘肺患者抵抗力降低,冬春两季易发呼吸道感染,病人可在医护人员监护下做健体操、太极拳等活动以增强体质,同时给予对症治疗。
⑷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的目的在于减轻症状、减少并发症,改善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命。2.2粉尘爆炸
高分散度的粉尘具有爆炸性。发生爆炸的条件有两个:①粉尘浓度在爆炸域内;②必须具有高温。一般煤尘爆炸的下限浓度为30-50g/m³,上限浓度为1000-2000g/m³,处于上下限之间的粉尘都具有爆炸危险性,其中爆炸力最强的浓度为300-500g/m³。爆炸威力巨大,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煤矿粉尘的控制和防治
3.1煤矿粉尘浓度的工业卫生标准
对于硅尘含量小于10%的煤尘,瞬时总粉尘浓度不超过6mg/m³,时间加权平均浓度不超过4mg/m³;呼吸性粉尘瞬时浓度不超过3.5mg/m³,时间加权浓度不超过2.5mg/m³。3.2煤矿粉尘防治
防治煤矿粉尘的措施分为防尘措施、防爆措施、隔爆措施三大类。其中防尘措施包括:
⑴减尘措施 主要是减少采掘作业时的粉尘发生量,是矿井尘害防治工作中最为有效的技术措施。主要包括:改进采掘机械结构及其运行参数减尘、湿式打眼湿式凿岩、水封爆破等。减尘措施是以预防为主的治本性措施,应考虑优先采用。
湿式凿岩
在岩巷掘进过程中,将压力水通过凿岩机送入孔底,湿润并冲洗炮眼中的粉尘,使其在炮眼中变成浆液排出炮眼。这样能使绝大部分粉尘被控制在炮眼中。采用湿式打眼后,粉尘浓度可由打干眼时的500—1400mg/m³降至4—10mg/m³,降尘率可达90%—98%。因此,湿式凿岩是凿岩工作普遍采用的有效防尘措施。
⑵降尘措施
降尘措施是矿井综合防尘的重要环节。现行的降尘措施包括各生产点的喷雾洒水等。
⑶矿井通风排尘
矿井通风排尘是指借助风流稀释与排除矿井空气中的粉尘。因此,要加强掘进通风管理工作,减少漏风,提高风筒出口风量,合理控制风速。当风速过低时,粗粒矿尘将与空气分离下沉,不易排出。据试验观测,当巷道中风速达到0.15m/s时,5μm以下的矿尘能够悬浮并与空气均匀混合而随风流排出。《规程》规定:掘进中的岩巷最低风速不得低于0.15m/s,这完全可以满足最低排尘风速的要求。提高排尘风速,粒径稍大的尘粒也能悬浮并排出,同时增强了稀释作用,矿尘浓度也随之降低。风速在增高时,将扬起落尘,使风流中含尘浓度增大,因此《规程》规定:采掘工作面的最高允许风速为4m/s。在产尘量高,矿尘比重大,温度比较高的作业地点,可适度增大排尘风速。
通风排尘是合理的风速将掘进工作面所产生的矿尘排出,但应缩小其污染范围。为此,在含尘浓度较高的风流所通过的巷道中设置水幕净化风流。喷雾器的布置应以水幕布满巷道断面为原则,并尽可能靠近尘源,缩小含尘空气的弥漫范围。另一种方式是在产尘巷道中增设水幕,且之间距离以每隔20米为宜,装置保持一头(掘进头)安设三组效果最佳。据现场试验结果显示,降尘率达98.6%。
⑷个体防护
在实施多项防尘措施以后,仍有小部分的细微粉尘弥漫于空气中,因此加强个体防尘也是综合防尘的一个重要方面。
个体防尘的主要用具是防尘口罩,现目前广泛应用的有简易口罩和专用防尘口罩。根据各工作作业环境的差异选择不同的防尘口罩,并坚持正确使用,特别是采掘司机和锚喷工种的工人不能忽视个体防护的作用。
【结束语】煤矿粉尘危害的防治工作是一个长期、复杂、艰巨的任务,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采用通风除尘、喷雾洒水、煤层注水、抽尘净化、个体防护等防降尘措施进行综合治理,同时要学习和借鉴国外防尘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发展适合我国的新型技术,建立安全、清洁的作业环境,适应新形势下采煤工业的发展。
第四篇:煤矿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
沁源明鑫煤矿有限公司
煤矿生产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及职业病
防护措施
一、职业危害、煤矿职业危害
(一)职业危害
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因接触职业危害因素而对劳动者和劳动能力的侵害,称为职业危害。
职业危害分为三类:
1、生产过程中的职业危害
2、劳动组织中的职业危害
3、作业环境的职业危害
(二)煤矿职业危害
煤矿主要职业危害是生产性粉尘、有害气体、生产性噪声和振动,不良气候条件和放射性物质等。
1、生产性粉尘
煤矿生产中,采煤、掘进、支护、提升运输、巷道维修等生产环节均产尘。可引起矿工尘肺病。
2、有害气体
由于井下放炮、煤氧化、煤中放出等,存在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氮、硫化氢、二氧化硫、氨气等气体,使人中毒受伤或死亡。
3、生产性噪声和振动
煤矿噪声主要来源于井下机械化生产。如风钻和局扇,这两样东西的噪声和振动特别大。使人听力下降,甚至耳聋等。
4、不良气候条件
煤矿井下气温高、湿度大,不同地点风速大小不等和温差大等,如长期在潮湿的环境下工作的人易患风湿关节炎等。
5、放射性物质
井下的氨气及其他气体,对矿工的健康有一定的影响。此外,劳动强度大,作业姿势不良也是煤矿井下的特点,易造成矿工腰腿疼和各种外伤等。
二、职业病、煤矿主要职业病、职业禁忌症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气体,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但在法律上讲,职业病是指职工因受职业危害的影响引起的,由国家指定的医疗机构确诊的疾病。《职业病防治法》对职业病的诊断、报告等做了明确规定。
煤矿职业病主要是尘肺病,噪声引起的听力下降或耳聋,振动引起的疾患和高温引起的疾患等。
1、尘肺病 矿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在10%以上的叫矽尘,矿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越大对人的危害越严重。当人肺部吸入矿尘以后,人肺组织呈弥漫性纤维化增生,肺功能衰竭,也就是尘肺病。吸入煤尘患煤肺,吸入岩尘患矽肺,吸入水泥患水泥肺。尘肺病严重的损害人体健康和缩短人的寿命。
2、尘肺并发症
①肺结核。是尘肺常见合并症,也是尘肺病患者常见死因之一。
②肺部感染。尘肺病患者由于抵抗力降低,弥漫性肺纤维化,常容易发生肺部感染。如支气管炎、融合性小叶性肺炎、肺脓肿等。肺部感染加重了呼吸衰竭和死亡。因此,应积极预防肺部感染。
③自发性气胸。晚期尘肺病患者合并有阻塞性和代偿性肺气肿,并可出现肺大泡,当剧烈咳嗽或用力过度时肺大泡破裂突发自发性气胸。
④肺源性心脏病。晚期尘肺是广泛的弥漫性纤维化,肺毛细血管床减少,血流阻力增高,增加了右心房负荷,导致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
3、尘肺病的临床表现
①咳嗽。是常见症状,早期不严重。②咳痰。是常见症状。
③胸痛。部位不一,为隐痛,也有胀痛及针刺状痛等。④呼吸困难。是患者明显的症状。⑤咯血。咳痰中带少量血丝。
⑥其他。可有不同程度消化功能减弱,胃痛、胃胀、便秘等。
(三)职业禁忌症
职业禁忌症是指不宜从事某种作业的疾病或解剖、生理状态。在该状态下接触某些职业危害因素时可导致下列情况:
1、使原有疾病病情加重。
2、诱发潜在疾病。
3、影响子代健康。
4、对某种职业危害因素易感,较易发生该种职业病。
三、煤矿从业人员职业病预防的权利和义务
(一)从业人员职业病预防的权利
1、获得职业卫生教育、培训;
2、获得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疗、康复等职业病防治服务;
3、了解各种场所产生或者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后果和应当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
4、要求用人单位提供符合防治职业病要求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改善工作条件;
5、对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以及危及生命健康的行为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
6、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进行没有职业病防护措施的作业;
7、参与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工作的民主管理,对职业病防治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用人单位应当保障劳动者行使前款所列权利。因劳动者依法行使正当权利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的,其行为无效。
8、(第30条)劳动者有权拒绝从事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用人单位不得因此解除或者终止与劳动者所订立的劳动合同。
9、(第33条)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无偿提供,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
(二)从业人员职业病预防的义务
《职业病防治法》第31条规定:劳动者应当学习和掌握相关的职业卫生知识,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发现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应当及时报告。
因此,学习和掌握相关的职业卫生知识,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发现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应当及时报告,这些都是从业人员应当履行的义务。如果从业人员不履行上述义务,用人单位有权对其进行批评教育。
四、煤矿主要职业危害的防治
(一)职业毒害的防治
接触有毒物质时间的长短、剂量大小、发病缓急,其中毒表现是不同的,有急性、亚急性、慢性三种。
短时间内大量毒物侵入人体引起急性中毒,长时间吸入小剂量毒物引起慢性中毒;
介于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之间、在较短时间内吸入较大剂量毒物引起中毒为亚急性中毒。
防护措施有:
1、消除毒物。煤矿井下的有毒气体主要来源于炮烟和煤氧化、火灾等。因为很多有毒气体是易溶于水的,通过加强通风和喷雾洒水排除和降低有毒气体含量,净化空气,是消除毒物危害的最根本、最有效的措施。
2、加强个人防护。炮后烟未散去或作业场所空气质量太差时,不要急着进入工作面,待烟散尽、现场空气质量好转时再进入工作面,还应用好防护服、防护面具、防尘口罩、自救器等。
3、提高机体抗御能力。对于在有害物质场所作业人员,给予必要的保健待遇,加强营养和锻炼。
4、加强对有害物质的监测,掌握其浓度含量,做到心中有数,控制其危害程度。
5、对受到危害的人员及时进行健康检查。必要时实行转岗、换岗作业。
6、加强有害物质及预防措施的宣传教育。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卫生责任制和岗位责任。
(二)矿尘对人的危害及防治
煤矿粉尘主要是煤尘、岩尘和水泥尘。煤尘进入人肺使人患煤肺,岩尘进入人肺使人患矽肺,水泥尘进入人肺使人患水泥肺,通称为尘肺病。
煤矿生产大量推广使用机械化,特别是综采综掘的使用,由于综采综掘都有内外喷雾洒水降尘设施,以及湿式打眼和水炮泥的使用,矿尘大量减少,井下工作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
但是,还有个别工序和一些机械化程度还不高的中小煤矿,矿尘还是很大的。就是机械化程度很高的矿井,还有一些余尘,日积月累的危害着矿工的身体健康。因此,井下防尘是煤矿生产的长期任务,要常抓不懈。若遇水管没水或水管损坏,要及时汇报。坚持使用水炮泥,坚持使用湿式打眼,坚持洒水装渣,坚持使用各种综合防尘措施,把矿尘降到《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浓度以下。
1、减尘措施。减少采、掘作业时的粉尘产生量。包括煤层注水、采空区灌水、湿式打眼、水炮泥放炮等。
2、降尘措施。包括各产尘点设喷雾洒水装置净化风流,洒水装渣等。
3、通风排尘。调整合适的风速,加强排尘。最低排尘风速为0.25-0.5m/s;最优排尘风速为1.2-1.6m/s。在此风速范围内既可以有效的冲淡和排除浮尘,又不至把大量落尘吹起。
(三)生产性噪声的危害和防护
1、危害
噪声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三方面: ①损害听觉。短时间内在噪声环境下工作,可引起听力减弱、听觉敏感性下降为表现的听觉疲劳。长期在噪声环境下工作,可引起永久性耳聋。噪声在80db(A)以下时,一般不会引起职业性耳聋;噪声在80db(A)以上时,对听力的影响比较严重。
②引起各种病症。长时间在噪声环境下工作,除引起职业性耳聋外,还可引起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痛、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失眠等全身性病症。
③引起事故。强烈噪声可掩盖报警声、警告声和其他危险预兆声等,引起设备损坏、人员伤亡。
2、预防措施
控制和消除噪声源是根本措施,改革工艺和生产设备,以消除或降低噪声。①控制噪声传播。隔声:用吸声材料、吸声结构和隔声装置将噪声源封闭,防治噪声传播。常用的有隔声墙、隔声罩、隔声地板、隔声门窗等。消声:用吸声材料铺装室内墙壁或悬挂于室内空间,可以吸收辐射和反射声能,降低传播中噪声的强度水平。常用吸声材料有玻璃棉、矿渣棉、毛毯、泡沫塑料、棉絮等。
②采用合理的防护措施。利用耳塞防护,合适的耳塞隔声效果可达30-40db(A),对高频噪声的阻隔效果较好。
③合理安排劳动制度。工作时间穿插休息时间,休息时间离开噪声环境,限制噪声工作时间,可减轻噪声对人体的危害。
④卫生保健措施。对受到噪声危害的人员定期体检,听力下降者及时治疗,重者调离噪声作业。
就业前体检或定期体检中发现的听觉器官疾病、心血管病、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者,不得从事噪声环境工作。
(四)生产性振动的危害和防护
在生产过程中,按振动作用于人体的方式可分为局部振动和全身振动。局部振动是最常见的和危害较大的振动。
1、危害
①神经系统。表现为大脑皮层功能下降,条件反射潜伏期延长或缩短,出现膝反射抑制甚至消失;植物神经系统营养障碍;皮肤感觉迟钝,触觉、湿热觉、痛觉、振动觉功能下降。
②心血管系统。出现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传导阻滞等病症。
③肌肉系统。有握力下降、肌肉萎缩、肌纤维颤动和疼痛等症状。
④骨组织。可引起骨关节改变,出现骨质增生、骨质疏松、关节变形、骨硬化等病症。
⑤听觉器官。表现为听力损失和语言能力下降。全身振动常引起足部周围神经和血管变化,出现足痛、易疲劳、腿部肌肉触痛。常引起脸色苍白、出冷汗、恶心、呕吐、头痛、头晕、食欲不振、胃机能障碍、肠蠕动不正常等。
2、预防措施
为减轻振动对人的危害,要采取各种减振措施。①对局部振动的减振措施。改革工艺和设备,改革工作制度。合理使用减振用品,建立合理的劳动制度,限制作业人员的接触振动时间。煤矿井下的振动危害主要来于风钻、综采综掘及其他机械对操作人员的危害。
②对全身振动的减振措施。在有可能产生较大振动设备的周围设置隔离地沟,衬以橡胶、软木等减振材料,以确保振动不能外传。对振动源采取减振措施,如用弹簧等减振阻尼器,减少振动的传递距离。井下采煤机、掘进机等座椅下加泡沫垫等,减弱运行中由于各种原因传来的振动。
另外,利用尼龙件代替金属件,可减少机器的振动,及时检修设备,可以防止因零件松动引起的振动。
(五)高温作业的危害和防护
1、危害
随井下采煤深度的延伸,采掘工作面温度也在升高,有时高于30℃,甚至更高。高温条件下作业的人员,人体出现一系列生理功能改变,产生不良影响,甚至病变。
①对循环系统的影响。高温作业时,皮肤血管扩张。大量出汗使血液浓缩。造成心脏活动增加、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心血管负担增加。
②对消化系统的影响。高温对唾液分泌有抑制作用,使胃液分泌减少,胃蠕动减慢,造成食欲不振;大量出汗和氯化物的丧失,使胃液酸度降低,造成消化不良。此外,高温可使小肠的运动减慢,形成其他胃肠道疾病。
③对泌尿系统的影响。高温下,人体的大部分体液由汗腺排出,经肾脏排出的水盐量大大减少,使尿液浓缩,肾脏负担加重。
④神经系统。在高温及热辐射作用下,肌肉的工作能力、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反应速度及注意力降低。
2、高温作业的防护
井下的高温作业防护措施主要是采取降温和缩短工作时间和给予高温保健待遇等。
①通风降温。加大风速排除热量。风速与温度有一定的关系,合适的风速可使温度降到一定的程度。
②喷雾洒水降尘。在工作面喷雾洒水既可以降温又可以降尘。
③保健防护。供给含盐饮料,以补充人体所需水分和盐分。
④发放保健食品。高温环境下作业,人体能量消耗快,应增加蛋白质、热量、维生素等的摄入,以减轻疲劳,提高工作效率。
⑤个人防护。给工作人员提供结实、耐热、宽大、便于操作的工作服、工作帽、防护眼镜、隔热面具、隔热靴等。
⑥医疗防护。对在高温条件下作业人员进行就业前体检,凡有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溃疡病、肺气肿、肝病、肾病等疾病不宜从事高温的人员不安排从事高温作业或调离高温作业。
五、煤矿职业劳动者健康监护
《职业病防治法》第32条 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第33条 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按照规定的期限妥善保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当包括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职业病诊疗等有关个人健康资料。
(一)职业健康检查的内容
1、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
对新录用、变更工作岗位或工作内容的劳动者上岗前进行健康检查,特别是对该岗位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作业可能影响人体健康的相关项目检查。依检查结果,评价劳动者上岗前的健康状况,鉴定是否有职业禁忌症。检查的内容包括:
①活动性肺结核。
②慢性肺部疾病、严重的慢性上呼吸道或支气管疾病。如萎缩性鼻炎、严重的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和支气管扩张、明显的肺气肿、肺化脓症及肺原虫病等。
③明显影响肺功能的胸膜、胸廓疾病。如严重的胸膜肥厚、粘连性胸膜炎、胸腔积液,严重的先天性或后天性胸廓畸形。
④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动脉硬化、器质性心脏病等。
2、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
依劳动者所在工作岗位职业危害因素对健康的影响,选定重点检查项目,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动态观察劳动者健康变化,结合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监测和生物学监测结果,评价劳动者的健康变化是否与职业危害因素有关,及时发现疑似病患者,判断劳动者是否合适继续从事该工种作业或需进一步观察治疗。
3、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
因某种原因,准备调离从事职业危害工作岗位的劳动者,根据其所在工作岗位环境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及其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规律,选定重点检查项目进行监测,依据检查结果评价劳动者健康状况是否与职业危害因素有关,是否患职业病,以明确法律责任。
4、应急职业健康检查
当发生职业危害事故,对遭受伤残或可能患职业病的劳动者,及时组织并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依据检查结果发现危害因素,评价劳动者健康危害程度并提出预防措施,控制职业危害的继续蔓延和发展。
(二)职业健康检查的项目
按《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的规定,确定检查项目和周期,检查项目有一般检查项目、特殊检查项目、选择检查项目。
1、一般检查项目。包括内科、外科、心电图、胸腹部B超检查等。
2、特殊检查项目。按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种类确定。如接触粉尘的劳动者应拍胸部X光片,做肺功能检查。从事煤、岩尘作业的劳动者每2-3年拍胸片一次,混合工种的劳动者每3-4年拍胸片一次,纯采煤的人4-5年拍胸片一次;尘肺病患者和可疑病人每年拍胸片一次。接触噪声的劳动者,应检查耳聋。从事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检查血铅、尿铅等。
3、选择检查项目。依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的种类和程度,以及对劳动者健康损伤的程度确定要检查的项目。
检查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两点:
①详细介绍自己的职业危害因素及生产环境状况,包括劳动者从事的工种、机械化程度、粉尘浓度、防尘措施等情况。
②详细介绍自己以为的疾病史,以及有哪些不良卫生习惯和嗜好等。
第五篇:煤矿职业危害及防治研究
《安全工程基础》课程报告
煤矿职业危害及防治研究
动力与机械学院 龚强 2008301390120 摘 要:煤炭行业职业危害以粉尘造成的尘肺病最为严重。尘肺病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职业病,一旦发病往往就是灾难性的、难以治愈,只能用药物来控制病情的恶化。针对煤矿职业病发病现状及发病原因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煤矿;职业危害;尘肺病;防治
0.引言
煤炭行业职业危害主要包括粉尘、毒物、噪声、振动、高温高湿5大类,其中以粉尘危害造成的尘肺病最为严重。2007年河南张某“开胸验肺”事件,把农民工患职业病维权之路的困境引向高潮。事实上,这个例子仅仅是揭开了我国职业病患者现状的冰山一角。事件发生后,卫生部发布了新版《尘肺病诊断标准》,并启动了全国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现状调查。
1.煤矿职业危害现状分析
1.1 基本情况介绍
建国以来,我国一直都非常重视职业病的防治工作,特别是煤炭生产企业的职业病的防治工作,但由于种种原因煤矿职业病患病率居高不下,据卫生部门的不完全统计, 2008年底,各地累计报告职业病患者达70多万例,其中尘肺病近64万例。近几年平均每年报告新发尘肺病患者近万例,每年因职业病危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达1000亿元。因尘肺病致贫、返贫的现象在一些地区大量存在,尘肺患者的生活质量每况愈下。我国是世界上职业病发病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在全世界的尘肺病患者中,我国约占50%。在我国的尘肺病患者中,煤矿工人约占一半。
据统计,在2007年新増的10963例尘肺病例中,煤矿工人尘肺和矽肺仍是最主要的尘肺病,分别为5351 例和4447例,两者共占尘肺病例总数的89.37%.1.2 煤矿职业危害特点
1.2.1煤矿尘肺病患病率高
据卫生部门统计, 2007年全国30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发各类职业病14296例,其中尘肺病10963例,占职业病报告总例数的76.69%;2008年全国30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发各类职业病13744例,其中尘肺病10829例,占职业病报告总例数的78.79%。
《安全工程基础》课程报告
卫生标准的作业场所,除采取防治措施外,作业人员必须佩戴防尘或防毒等个体劳动防护用品。农民工作为煤矿生产企业的建设主体,应当得到最基本的安全卫生保障,由于职业病防治违法行为可以降低生产成本,煤炭生产企业在职业病防治方面显得积极性不高,致使职业卫生防护投入严重不足,使煤矿职业病特别是尘肺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2.1.2职业卫生法律意识淡薄
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的要求,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中“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现实中不少煤矿企业,特别是乡镇煤矿与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不规范,有的企业甚至不愿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再加上职业卫生培训工作跟不上,致使职工不知矿尘的危害、后果以及防范要求和应急处理措施,放大了矿尘的危害和影响范围。
2.1.3政府缺乏有效监管机制
目前,煤矿管理部门对煤矿的管理通常是综合执法,通过执法规范煤矿安全生产行为,避免煤矿事故的发生,而尘肺病由于具有迟发性通常被执法部门所忽略。我国自建国以来就非常重视职业病的防治工作,在各煤炭生产基地都建立了职业病防治机构,但防治工作基本停留在鉴定和对患者治疗的层面。而管理、防护部门和煤炭生产企业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即缺乏对煤矿在职业病防治方面的监管,造成了在职业病防治方面“有法不依”和“执法不严”的现状。
2.1.4职业卫生法律略显无力
《职业病防治法》中明确规定:职工享有接受职业卫生教育、培训权;获得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疗、康复等职业病防治服务权;对工作场所状况及职业病相关防护措施的知情权;要求健康工作条件权;检举控告权;拒绝违章作业权;职工卫生工作的民主管理权;要求赔偿权等权益,同时也明确企业负有对职工的健康保障的义务。事实上一些煤炭生产企业对其法定的“告知”义务没有履行,甚至有意欺瞒,使职业卫生法律成为一纸空文。
3.防治煤矿职业病的建议
3.1加大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投入
为接尘人员配备合格的防护用品并制定相应的制度进行监管,健全防尘系统和设施,完善综合防尘措施,降低工作场所的产尘量,控制粉尘危害范围和程度,改善井下作业环境,实现煤矿生产由安全型向健康型的转变。配齐测尘仪器和其他防治职业病危害的检测设备,及时检查、监测所有工作场所的产尘量,对于产尘量超标的工作面强迫停产整改,产尘量不达标不得恢复生产。
《安全工程基础》课程报告
3.2构建分层、分级的职业危害防治机构
在省、市煤矿安全监察局、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建立煤矿职业危害监督机构,负责辖区煤矿职业危害的监督检查和工作指导。在设区设置职业危害监督执法机构,负责辖区职业危害的政策、法规的落实并对违法行为进行执法。在国有煤矿建立职业危害防治机构,配备专职人员,负责煤矿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定期检查职业危害防治规划、措施的落实情况。在地方、乡镇煤矿配备专(兼)职职业危害防治人员,负责煤矿日常粉尘、有毒有害物的监测和职业危害管理工作。
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把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卫生工作纳入煤矿安全重点监察、专项监察和定期监察内容之中,依法对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卫生开展执法监察, 督促煤矿企业强化管理,落实职业病防治的主体责任。督促煤矿企业制定企业职业危害防治规划,健全防护设施、配置检测设备、落实检测制度;监督企业对劳动者进行职业病预防知识教育和提供专门的防护设备和个体防护用品,定期进行职业病健康检查,发现劳动者存在健康损害的,立即进行相关治疗和工作调动;督促煤矿企业建立健全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如实记载并监护好劳动者的职业健康状况。
3.3加强煤矿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提升从业人员职业危害防范意识
加强职工上岗前和工作中的定期职业危害防治措施培训,特别要加强对临时工、季节工、农民工的职业病预防教育,使从业人员认识到职业危害的危害性,掌握职业危害的防范技术、措施,提升从业人员职业危害的防范意识,使煤矿从业人员自觉、自愿、主动、积极参加职业危害防范工作。真正做到从物理方面、技术方面、组织方面和人员方面全方位地防范煤矿矿尘的危害。
3.4加大职业病防范的执法力度
加大职业病防治的执法力度,政府定期、不定期对煤炭生产企业进行职业卫生环境检查、抽查,对于只顾生产不顾职业卫生环境的企业重罚,对于职业卫生环境好的单位重奖。对国有和地方国有煤矿的从业人员,加大职业病检查的频度,对乡镇煤矿的从业人员定期强制进行职业病检查和鉴定工作。要建立完善、合理的赔偿制度,职工在哪得的职业病,哪就要负责职工后半生的生活费用。
3.5建立煤矿职业卫生环境评估制度
建立煤矿职业卫生环境评估制度,通过中介机构每年一次对煤矿职业卫生环境进行评估,并把评估结果与煤矿许可证的发放工作挂钩,对于职业卫生环境合格者发放许可证,对于不合格者坚决予以关闭。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