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煤矿职业危害防治管理检查汇报材料
煤矿职业危害防治管理检查汇报材料
(二○一二年十月日)
尊敬的检查组各位领导:
您们好!
首先,我代表徐矿集团张双楼煤矿全体员工,对检查组一行莅临我矿检查、指导煤矿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张双楼煤矿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作一简要汇报,敬请各位领导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张双楼煤矿概述
张双楼煤矿位于徐州市西北沛县大屯境内,距徐州市约79KM,东与大屯煤电公司相邻,井田内有徐沛公路通过。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1.2Mt/a,于1986年底建成投产,采用立井多水平开拓方式,开采上限-260m,开采下限-1200m,东西风井落底标高为-260m、-290m。矿井现生产水平为-500m,延伸水平为-750m水平。-500m水平东
一、东
二、西一和西二采区的回采已结束,现正在剃头开采-500m~-750m的东一和西二下山采区。2008年矿井实际生产能力已达到150万吨。实际完成产量224.8万吨;2011年3个工作面,13个掘进头正常生产;2011年1-11月计划产煤190.93万吨,1-11月预计可完成产能206.5万吨。采掘活动已延伸到-1100m。
一、开展的主要工作
1.按照国家煤监局《关于开展煤矿作业场所粉尘危害防治专项监察的通知》(煤安监调查[2012]18号)要求。深入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制订了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度、职业危害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职业危害告知制度、职业危害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管理制度、从业人员防护用品配备发放和使用管理制度、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制度、职业危害申报制度、职业病诊断鉴定及治疗康复制度、职业危害防治经费保障及使用管理制度、职业卫生档案与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职业危害防治制度,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2.健全了职业危害防治工作机构
在2012年初建立健全了职业危害防治领导机构,加强了对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领导,制定了职业危害防治规划、年度计划,明确了牵头部门和职责分工,保证了经费;配备了专职管理人员,加强了职业危害防治日常管理。
3.加强了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工作
根据《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规定》要求,配备了足够的检测仪器和专兼职人员,做了粉尘浓度、温度、噪音等职业危害因素的日常监测,及时掌握了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浓(强)度,以监测促防治。
4.加强了职业危害防治的宣传培训工作,提升了从业人员素质
今年以来我矿加大了对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宣传力度,切实加强了对煤矿职业危害防治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及时宣传了党和政府加强煤矿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一系列重要举措,利用安全学习等在矿区内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普及职业健康知识,提高劳动者的自我健康保护意识;员工上岗前及在岗期间定期进行职业卫生安全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职业卫生相关法律法规、职业卫生安全常识、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防治知识、职业危害事故典型案例分析等;通过严格系统的培训,提升了从业人员职业危害防护意识和防护技能。
5.加强了粉尘危害防治工作
狠抓源头治理,我矿做到了职业危害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从源头上控制了职业危害;对存在职业危害的作业场所,采取了综合防护措施,尤其是采取了防尘降尘措施,使作业场所危害因素的浓(强)度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定》标准要求,建立了完善的洒水系统;掘进井巷和硐室时,采用了湿式钻眼,爆破过程采用喷雾降尘、装岩(煤)洒水和净化风流等综合防尘措施;采掘工作面回风巷全部实现了自动控制风流净化水幕;井下煤仓放煤口、溜煤眼放煤口,均安设了喷雾,作业时进行喷雾降尘。
6.进一步落实了职业危害安全监管工作
各级领导高度重视,认真落实了煤矿企业职业安全监管职责。加强了规划、监督与管理,把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
防治工作列入监督检查范围。按照《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加强了对煤矿职业危害的监督检查。把职业危害防治纳入了监管计划,摆到与安全监管并重的位置,同时部署,同时推进。充分认识到了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感,加大了《职业病防治法》的宣传力度,强化了企业劳动者的防范保护意识和维权意识。从源头上治理,抓好了现场管理,加强了队伍建设,建立了完善职业病防治的体制和机制,同时加强了监督检查,不断使职业病防治工作实现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
7、粉尘治理的日常管理
(1)各区队系统检修工每日对除尘系统各部件进行一次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生产时除尘系统正常使用。
(2)各区队当班带班队长对除尘系统的使用进行现场管理,确保除尘系统在生产过程中得以使用。
(3)煤机司机在割煤时必须开启使用除尘系统,禁止破坏和损坏除尘系统的任何部件。
(4)通风队当班系统瓦检员、安监科安监员、机关跟班干部负责对除尘系统的使用、维护进行监督,通风队负责除尘系统日常使用、维护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保证除尘系统正常使用,对检查出来的问题及时录入本安系统,并落实责任进行整改。
(5)矿井配备专职的测尘员,每月由测尘员对井下产尘点进行两次粉尘含量测定,测定全尘的同时必须测定呼吸性粉尘,并及时编制粉尘测定报表。
(6)每半年测定一次粉尘分散度,每年测定一次游离二氧化硅含量。
取得的成果
通过采取上述措施,有效地降低了井下粉尘含量,另外推广使用先进劳动保护用品,大大降低了职工职业病发病的几率。
最后,检查组各位领导莅临张双楼煤矿检查、指导工作再次表示衷心感谢!
谢谢大家!
第二篇:煤矿职业危害防治管理检查汇报材料
煤矿职业危害防治管理检查汇报材料
(二○一一年十月十三日)
尊敬的川东分局、市安监局等检查组各位领导:
您们好!
首先,我代表达竹煤电(集团)公司金刚煤矿全体员工,对检查组一行莅临我矿检查、指导煤矿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金刚煤矿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作一简要汇报,敬请各位领导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一、金刚煤矿煤矿概况
金刚煤矿系川煤集团达竹煤电(集团)公司的一对生产矿井,坐落在大巴山南麓、铜钵河畔,为四川省煤炭产业集团所属国有重点煤矿之一。井田面积15.2733Km,矿区中心地理坐标:东经107°29′42″,北纬31°2′37″;主平硐井口标高+330m;金刚煤矿距达州市27km,交通十分方便。矿井始建于1959年,1972年建成投产,占地434亩,最初设计年生产能力为21万吨,现核定生产能力为60万吨。矿井采用平硐+斜井开拓方式,现有+120m水平生产;有211、412、311三个生产采区,一个准备采区212;采煤工作面5个(其中3118为综采工作面),掘进工作面7个,主采煤层为上三叠系须家河组第六段的内、外连两层近距离薄煤层,厚度为0.7-1.2m,倾角8-60°,为低磷,低硫、中灰的
21/3焦煤,属优质煤种。
金刚煤矿矿井生产系统完善,主斜井采用胶带输送机运输,提升能力可达90万吨/年;安装使用的10KV双回路供电系统、BDK—8N22通风机通风、KJ90矿井安全监控系统、200D离心式水泵等,完全能够保证矿井供电、通风、监控及排水需要。
全矿现有职工 1548人(其中:一线职工634人,二线职工341人,工程技术人员64人),离退休职工980余人。
一、开展的主要工作
1.按照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开展煤矿职业危害防治工作专项监察的通知煤安监调查„2011‟23号。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继续深化“安全生产年”活动的通知》(国办发„2011‟11号)以及今年5月召开的全国煤矿职业安全健康工作座谈会精神,制订了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度、职业危害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职业危害告知制度、职业危害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管理制度、从业人员防护用品配备发放和使用管理制度、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制度、职业危害申报制度、职业病诊断鉴定及治疗康复制度、职业危害防治经费保障及使用管理制度、职业卫生档案与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职业危害防治制度,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2.健全了职业危害防治工作机构
在2011年初建立健全了职业危害防治领导机构,加强了对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领导,制定了职业危害防治规划、计划,明确了牵头部门和职责分工,保证了经费;配备了专职管理人员,加强了职业危害防治日常管理。
3.加强了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工作
根据《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规定》要求,配备了足够的检测仪器和专兼职人员,做了粉尘浓度、温度、噪音等职业危害因素的日常监测,及时掌握了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浓(强)度,以监测促防治。
4.加强了职业危害防治的宣传培训工作,提升了从业人员素质
今年以来我矿加大了对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宣传力度,切实加强了对煤矿职业危害防治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及时宣传了党和政府加强煤矿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一系列重要举措,利用安全学习等在矿区内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普及职业健康知识,提高劳动者的自我健康保护意识;员工上岗前及在岗期间定期进行职业卫生安全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职业卫生相关法律法规、职业卫生安全常识、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防治知识、职业危害事故典型案例分析等;通过严格系统的培训,提升了从业人员职业危害防护意识和防护技能。
5.加强了粉尘危害防治工作
狠抓源头治理,我矿做到了职业危害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从源头上控制了职业危害;对存在职业危害的作业场所,采取了综合防护措施,尤其是采取了防尘降尘措施,使作业场所危害因素的浓(强)度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定》标准要求,建立了完善的洒水系统;掘进井巷和硐室时,采用了湿式钻眼,爆破过程采用喷雾降尘、装岩(煤)洒水和净化风流等综合防尘措施;采掘工作面回风巷全部实现了自动控制风流净化水幕;井下煤仓放煤口、溜煤眼放煤口,均安设了喷雾,作业时进行喷雾降尘。
6.进一步落实了职业危害安全监管工作
各级领导高度重视,认真落实了煤矿企业职业安全监管职责。加强了规划、监督与管理,把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列入监督检查范围。按照《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加强了对煤矿职业危害的监督检查。把职业危害防治纳入了监管计划,摆到与安全监管并重的位置,同时部署,同时推进。充分认识到了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感,加大了《职业病防治法》的宣传力度,强化了企业劳动者的防范保护意识和维权意识。从源头上治理,抓好了现场管理,加强了队伍建设,建立了完善职业病防治的体制和机制,同时加强了监督检查,不断使职业病防治工作实现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
7、粉尘治理的日常管理
(1)各区队系统检修工每日对除尘系统各部件进行一次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生产时除尘系统正常使用。
(2)各区队当班带班队长对除尘系统的使用进行现场管理,确保除尘系统在生产过程中得以使用。
(3)煤机司机在割煤时必须开启使用除尘系统,禁止破坏和损坏除尘系统的任何部件。
(4)通风队当班系统瓦检员、安管办安监员、机关跟班干部负责对除尘系统的使用、维护进行监督,通风队负责除尘系统日常使用、维护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保证除尘系统正常使用,对检查出来的问题及时录入本安系统,并落实责任进行整改。
(5)矿井配备专职的测尘员,每月由测尘员对井下产尘点进行两次粉尘含量测定,测定全尘的同时必须测定呼吸性粉尘,并及时编制粉尘测定报表。
(6)每半年测定一次粉尘分散度,每年测定一次游离二氧化硅含量。
取得的成果
通过采取上述措施,有效地降低了井下粉尘含量,另外推广使用先进劳动保护用品,大大降低了职工职业病发病的几率。上湾矿近五年来没有出现新增职业病人。
最后,对川东分局、市安监局等检查组各位领导莅临金刚煤矿检查、指导工作再次表示衷心感谢!
谢谢大家!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开展煤矿职业危害防治工作专项监察的通知煤安监调查„2011‟23号
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继续深化“安全生产年”活动的通知》(国办发„2011‟11号)以及今年5月召开的全国煤矿职业安全健康工作座谈会精神,督促煤矿企业落实职业危害防治主体责任,切实保障广大煤矿职工的职业安全健康,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决定开展一次煤矿职业危害防治工作专项监察执法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专项监察目的
依法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督促煤矿企业认真贯彻执行《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加强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健全机构、完善制度、落实责任、推进工作,有效预防与控制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切实保障广大煤矿从业人员的职业安全健康,努力实现煤矿职业安全健康状况持续稳定好转。
二、专项监察的主要内容
本次专项监察以煤矿企业贯彻落实《规定》情况为主要内容,以落实职业危害防治管理责任情况为重点。主要包括:
1.煤矿企业建立职业危害防治工作领导机构、管理机构和配备人员情况,以及各机构工作开展情况。
2.煤矿企业建立职业危害防治院所或委托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开展职业危害防治工作情况。
3.煤矿企业建立健全职业危害防治制度情况。重点检查煤矿企业按照《规定》要求结合本企业实际建立14项制度情况。
4.煤矿企业按照《规定》要求配备专兼职人员和仪器设备开展职业危害因素日常监测情况;煤矿企业委托有资质的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开展职业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以及其结果向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报告和向从业人员公布情况。
5.煤矿企业按照《规定》要求与从业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和履行职业危害告知义务情况。
6.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按照《规定》要求接受培训情况。
7.煤矿企业按照《规定》要求对接触职业危害人员组织职业健康检查情况以及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建立、管理情况。
8.煤矿企业职业危害防治经费提取、使用情况。
三、监察方式
本次专项监察由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以下简称省局)牵头组织。请各省局根据辖区的实际情况,组织所属煤矿安全监察分局和有关煤矿职业危害防治技术支撑机构人员开展工作。基本方式是:
1.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全面听取煤矿企业按照《规定》落实职业危害防治管理责任情况汇报,认真查阅有关文件、制度、计划、记录和台帐等。
2.随机抽查,现场监察。抽查中发现存在问题或违法违规行为的,及时下达执法文书,督促煤矿企业采取措施,限期整改。
3.通报情况,督促整改。及时向地方政府及其有关部门通报监察情况,提出加强和改进工作的建议。
四、时间安排
由各省局自行安排,原则上要在10月15日前完成。
五、有关要求
⒈各省局要高度重视这次专项监察,认真组织,周密安排,精心制定工作方案,并切实组织落实。
⒉认真学习职业危害防治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掌握要点,依法监察。在监察过程中要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原则,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进行处罚,并由驻地煤矿安全监察分局下达执法文书,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整顿。
第三篇:职业危害防治汇报材料(最终)
四川广旺集团公司职业危害防治工作
汇报材料
0
二0一二年六月二十七日
四川广旺集团公司
关于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及现状的汇报
尊敬的国家安监总局及省、市领导:
首先,非常感谢调研组对我公司职业危害防治工作进行检查指导,这将极大推动我们的职业卫生工作。在此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四川广旺能源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隶属于四川省煤炭产业集团,是由原国家煤炭工业部直属的国有重点煤炭企业—广旺矿务局整体改制而成,从1962年建局至今已有50年的历史,现有员工7000余人,矿区总人口3万余人,企业总资产17亿元,年营业收入可达到7亿元。我公司主要生产单位有:本区的代池坝、赵家坝、唐家河、石洞沟、荣山五对煤炭生产矿井,现矿井核定能力200万吨,另有地处宜宾市筠连县内的在建矿井—船景煤矿,设计生产能力150万吨;火力发电厂3座,发电能力42兆瓦。近年来,我公司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 以煤炭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产业链,使公司由传统的资源型企业,发展为煤炭、电力、机械制造、旅游宾馆、物流运输、信息通讯、医疗卫生等多业并举的综合型企业,成为全省重点优势和骨干企业,保持了国家大型工业企业称号,先后被评为全国煤炭工业优秀企业、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全国再就业先进企业”,荣获全国总工会“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称号和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状”。
按照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在四川、陕西两省开展职业卫生统计调研工作的通知》精神,现将我公司职业卫生统计工作的主要情况向调研组汇报如下:
公司现有在职职工6443人,退休人员7027人。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的要求,对企业新招聘人员,严格进行岗前体检,合格者才能上岗,并定期对在岗职工进行岗中、离岗体检。现在岗职业病人员129人,其中:一期尘肺107人,二期尘肺人员22人。二期尘肺人员已脱离粉尘岗位离岗休息。2011年6月对三个生产煤矿从事粉尘作业的2078人进行岗中体检,新增职业病人员19人。对去年以来的离岗人员273人进行离岗身体健康检查。退休职业病人数为757人,其中,一期尘肺279人,二期尘肺人 员478人,不定期地对退休职业病人员进行复查。按照《社会保险法》要求全部参加了广元市工伤保险。对从事粉尘人员建立了员工职业卫生健康档案,完善了相关管理制度,及时将有关职工身体健康资料归档,跟踪职工身体健康情况。今年6月2日我公司总医院被中国煤矿尘肺病防治基金会确定为尘肺病防治定点医院,开展尘肺病综合治疗,推进尘肺病康复工程,做好尘肺病防治工作。
2012年5月10日,我公司根据《四川省2012年〈职业病防治法〉集中宣传周活动方案的通知》和《关于开展四川省职业健康知识竞赛活动的通知》有关文件精神,把5月14日到20日作为《职业病防治法》集中宣传周,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板报、标语、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职业病防治法》,普及职业病防治知识,提高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职业病防治法律意识。确定5月16日为我公司“职业病防治”宣传咨询日。活动围绕职业病防治法法律法规、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责任、常见职业病防治科普知识、职工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等有关职业病防治内容展开,经过宣传、咨询,员工的防护意识明显增强,效果较好。结合本公司实际、精心安排,积极动员职工参与省安全监管局网站答题活动。提高职业健康管理水平。认真开展了职业安全健康排查治理活动,重点排查了煤矿采掘工作面、转载、运输环节、洗煤厂等重点部位,引导煤矿从业人员遵守职业危害防治法律、法规,正确使用、维护职业危害防护设备,为从业人员配备符合要求的个体防护用品。在有职业危害因素的作业场所悬挂职业危害警示标志,提醒接触职业危害人员加强个体防护。基建、技改矿井要认真落实职业危害防护设施“三同时”制度。积极采用先进综合防尘技术,开展技术攻关,从源头上控制粉尘危害。
认真执行职业病防治措施,不断完善矿生产井环境,(1)井下辅运大巷由生产服务队每天安排专人进行清扫并用洒水车进行两次冲洗,保证路面干净潮湿,防止巷道因车辆通行造成粉尘飞扬。(2)主要集中运输巷每隔500米设置一道风流净化水幕。(3)采煤工作面回风巷每旬进行一次全面冲洗,防止煤尘堆积。(4)主运系统每个转载点下风侧3-5米处设置一道风流净化水幕,在距离每部皮带机头50米处安设一组底皮带喷雾。(5)采煤机使用内外喷雾系统。(6)每个转载点设置一道喷雾。(7)掘进工 作面防尘系统完善,每50米一个三通阀门,并安设消防胶管,用作除尘和消防。(8)距采煤工作面30米以内安设净化水幕,距掘进工作面50米以内安设净化水幕,(9)通风队当班系统瓦检员负责对除尘系统的使用、维护进行监督,通风队负责除尘系统日常使用、维护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保证除尘系统正常使用,对检查出来的问题及时 落实责任进行整改。(10)矿井配备专职的测尘员,每月由测尘员对井下产尘点进行两次粉尘含量测定,测定全尘的同时必须测定呼吸性粉尘,并及时编制粉尘测定报表。(11)各煤矿单位进行了职工职业健康统计,对每位职工建立了《职业健康档案》,每年对本单位职工进行一次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情况告知本人,将检查资料存入职工个人《健康档案》。(12)公司每季度检查一次《职业健康档案》的执行情况,各单位每年上报本单位职工职业健康状况。
总之,公司领导非常重视职业卫生防治工作,领导班子中的一名领导主抓此项工作,公司安全监察局、人力资源部、工会等部门职责分工明确,对基层单位的职业卫生工作进行定期的检查指导。各用工单位按照公司的统一部署,建立员工职业卫生健康档案。加强职业危害场所的告 知和预防工作,按时发放和补充员工的劳动防护用品,积极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做到安全生产。存在不足:
1、员工对职业病防治的认识不足,对职业病防治知识掌握不多,对职业病危害认知不足。
2、矿区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氛围不浓。
3、员工对劳动防护用品佩戴还不十分规范。
各位领导:以上是我们近几年在职业危害防治工作中的一些做法,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与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我们决心以这次调研为契机,认真查漏补缺,创新工作方式,夯实工作基础,增强抓好职业健康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为企业的安全发展、健康发展作更新、更细、更加扎实的工作。
谢谢!
第四篇:煤矿职业危害及防治研究
《安全工程基础》课程报告
煤矿职业危害及防治研究
动力与机械学院 龚强 2008301390120 摘 要:煤炭行业职业危害以粉尘造成的尘肺病最为严重。尘肺病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职业病,一旦发病往往就是灾难性的、难以治愈,只能用药物来控制病情的恶化。针对煤矿职业病发病现状及发病原因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煤矿;职业危害;尘肺病;防治
0.引言
煤炭行业职业危害主要包括粉尘、毒物、噪声、振动、高温高湿5大类,其中以粉尘危害造成的尘肺病最为严重。2007年河南张某“开胸验肺”事件,把农民工患职业病维权之路的困境引向高潮。事实上,这个例子仅仅是揭开了我国职业病患者现状的冰山一角。事件发生后,卫生部发布了新版《尘肺病诊断标准》,并启动了全国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现状调查。
1.煤矿职业危害现状分析
1.1 基本情况介绍
建国以来,我国一直都非常重视职业病的防治工作,特别是煤炭生产企业的职业病的防治工作,但由于种种原因煤矿职业病患病率居高不下,据卫生部门的不完全统计, 2008年底,各地累计报告职业病患者达70多万例,其中尘肺病近64万例。近几年平均每年报告新发尘肺病患者近万例,每年因职业病危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达1000亿元。因尘肺病致贫、返贫的现象在一些地区大量存在,尘肺患者的生活质量每况愈下。我国是世界上职业病发病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在全世界的尘肺病患者中,我国约占50%。在我国的尘肺病患者中,煤矿工人约占一半。
据统计,在2007年新増的10963例尘肺病例中,煤矿工人尘肺和矽肺仍是最主要的尘肺病,分别为5351 例和4447例,两者共占尘肺病例总数的89.37%.1.2 煤矿职业危害特点
1.2.1煤矿尘肺病患病率高
据卫生部门统计, 2007年全国30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发各类职业病14296例,其中尘肺病10963例,占职业病报告总例数的76.69%;2008年全国30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发各类职业病13744例,其中尘肺病10829例,占职业病报告总例数的78.79%。
《安全工程基础》课程报告
卫生标准的作业场所,除采取防治措施外,作业人员必须佩戴防尘或防毒等个体劳动防护用品。农民工作为煤矿生产企业的建设主体,应当得到最基本的安全卫生保障,由于职业病防治违法行为可以降低生产成本,煤炭生产企业在职业病防治方面显得积极性不高,致使职业卫生防护投入严重不足,使煤矿职业病特别是尘肺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2.1.2职业卫生法律意识淡薄
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的要求,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中“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现实中不少煤矿企业,特别是乡镇煤矿与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不规范,有的企业甚至不愿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再加上职业卫生培训工作跟不上,致使职工不知矿尘的危害、后果以及防范要求和应急处理措施,放大了矿尘的危害和影响范围。
2.1.3政府缺乏有效监管机制
目前,煤矿管理部门对煤矿的管理通常是综合执法,通过执法规范煤矿安全生产行为,避免煤矿事故的发生,而尘肺病由于具有迟发性通常被执法部门所忽略。我国自建国以来就非常重视职业病的防治工作,在各煤炭生产基地都建立了职业病防治机构,但防治工作基本停留在鉴定和对患者治疗的层面。而管理、防护部门和煤炭生产企业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即缺乏对煤矿在职业病防治方面的监管,造成了在职业病防治方面“有法不依”和“执法不严”的现状。
2.1.4职业卫生法律略显无力
《职业病防治法》中明确规定:职工享有接受职业卫生教育、培训权;获得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疗、康复等职业病防治服务权;对工作场所状况及职业病相关防护措施的知情权;要求健康工作条件权;检举控告权;拒绝违章作业权;职工卫生工作的民主管理权;要求赔偿权等权益,同时也明确企业负有对职工的健康保障的义务。事实上一些煤炭生产企业对其法定的“告知”义务没有履行,甚至有意欺瞒,使职业卫生法律成为一纸空文。
3.防治煤矿职业病的建议
3.1加大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投入
为接尘人员配备合格的防护用品并制定相应的制度进行监管,健全防尘系统和设施,完善综合防尘措施,降低工作场所的产尘量,控制粉尘危害范围和程度,改善井下作业环境,实现煤矿生产由安全型向健康型的转变。配齐测尘仪器和其他防治职业病危害的检测设备,及时检查、监测所有工作场所的产尘量,对于产尘量超标的工作面强迫停产整改,产尘量不达标不得恢复生产。
《安全工程基础》课程报告
3.2构建分层、分级的职业危害防治机构
在省、市煤矿安全监察局、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建立煤矿职业危害监督机构,负责辖区煤矿职业危害的监督检查和工作指导。在设区设置职业危害监督执法机构,负责辖区职业危害的政策、法规的落实并对违法行为进行执法。在国有煤矿建立职业危害防治机构,配备专职人员,负责煤矿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定期检查职业危害防治规划、措施的落实情况。在地方、乡镇煤矿配备专(兼)职职业危害防治人员,负责煤矿日常粉尘、有毒有害物的监测和职业危害管理工作。
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把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卫生工作纳入煤矿安全重点监察、专项监察和定期监察内容之中,依法对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卫生开展执法监察, 督促煤矿企业强化管理,落实职业病防治的主体责任。督促煤矿企业制定企业职业危害防治规划,健全防护设施、配置检测设备、落实检测制度;监督企业对劳动者进行职业病预防知识教育和提供专门的防护设备和个体防护用品,定期进行职业病健康检查,发现劳动者存在健康损害的,立即进行相关治疗和工作调动;督促煤矿企业建立健全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如实记载并监护好劳动者的职业健康状况。
3.3加强煤矿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提升从业人员职业危害防范意识
加强职工上岗前和工作中的定期职业危害防治措施培训,特别要加强对临时工、季节工、农民工的职业病预防教育,使从业人员认识到职业危害的危害性,掌握职业危害的防范技术、措施,提升从业人员职业危害的防范意识,使煤矿从业人员自觉、自愿、主动、积极参加职业危害防范工作。真正做到从物理方面、技术方面、组织方面和人员方面全方位地防范煤矿矿尘的危害。
3.4加大职业病防范的执法力度
加大职业病防治的执法力度,政府定期、不定期对煤炭生产企业进行职业卫生环境检查、抽查,对于只顾生产不顾职业卫生环境的企业重罚,对于职业卫生环境好的单位重奖。对国有和地方国有煤矿的从业人员,加大职业病检查的频度,对乡镇煤矿的从业人员定期强制进行职业病检查和鉴定工作。要建立完善、合理的赔偿制度,职工在哪得的职业病,哪就要负责职工后半生的生活费用。
3.5建立煤矿职业卫生环境评估制度
建立煤矿职业卫生环境评估制度,通过中介机构每年一次对煤矿职业卫生环境进行评估,并把评估结果与煤矿许可证的发放工作挂钩,对于职业卫生环境合格者发放许可证,对于不合格者坚决予以关闭。
4.结语
第五篇:煤矿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度
务川县石柱坝煤矿 职业危害防治
责 任 制 度 汇 编
二0一二年二月
目 录
1、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
2、职业危害告知制度
3、职业危害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
4、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管理制度
5、从业人员防护用品配备发放和使用管理制度
6、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
7、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制度
8、职业危害申报制度
9、职业病诊断鉴定及治疗康复制度
10、职业危害防治经费保障及使用管理制度
11、职业卫生档案与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
12、职业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
13、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方案
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
1.1为保障职工的安全和职业健康,防治职业危害,依据《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有关职业健康监督检查职责调整的规定,特制订本职责制度。
1.2在安全生产中凡涉及职业危害的场所和工作地点必须严格执行本制度。
1.3本规定适用于务川县石柱坝煤矿所属部门、班组。
名词解释
2.1职业病:是指企业的劳动者在作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2.2作业场所,是指从业人员进行职业活动的所有地点,包括建设单位施工场所。
2.3职业危害,是指从业人员在从事职业活动中,由于接触粉尘、毒物等有害因素而对身体健康所造成的各种损害。
2.4职业禁忌,是指从业人员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危害损伤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者病理状态。基本要求:
3.1凡有害气体(如:城市煤气、城市燃气、氢气、氮气、二氧化硫等)的工艺、设备、管网及附属安全装臵等的设计方案、安全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规范的要求。
3.2有害气体工艺、设备、管网施工工程必须制订安全措施,做到无措施、无计划不准许施工。
3.3施工必须按设计进行。如有修改应经设计单位书面同意。•施工完毕应由施工单位编制竣工说明书及竣工图交付使用单位存档。
3.4新建、改建和扩建有害气体工艺设备管网必须做到劳动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即“三同时”),竣工后经验收合格方可投产。
3.5所有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禁止超过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3.6矿必须建立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和从业人员使用的职业危害防护用品管理办法。
3.7根据设备、工艺变化,各班组申报职业危害因素的。
3.8安全生产部门按照规定设有专人负责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日常监测,每周向主管领导汇报一次监测结果。
3.9矿综合办公室每月向矿长、主管科室下达变更劳动合同通知,协助安全生产部门告知新从业人员职业危害真实情况。
3.10矿综合办公室根据企业职业健康体检规定时间组织员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员工。机构与责任
4.1矿长全面负责职业危害防治,副矿长、安全员根据“一岗双责”负责监护职业危害和防治工作;负责组织实施劳动卫生管理与职业病防治工作。同时,接受生产部的指导。
4.2安全生产部门职业危害防治职责
4.2.1负责制订本矿劳动卫生与职业病防治规划和计划;
4.2.2负责各生产单位作业环境职业危害因素的定期监测(监测费用由被检单位支付),按规定做出报告,对危害因素超标的生产作业环境提出整改意见;
4.2.3安排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人员的就业(上岗)前体检,定期体检和离岗时体检(体检费用由被检单位支付),对职业禁忌者提出处理意见;
4.2.4对职业危害防护设施进行效果评价;
4.2.5参与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项目的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
4.2.6负责安排职业病的诊断、治疗和统计报告工作;
4.2.7根据本矿生产特点和需要开展劳动卫生和职业病防护的专题调研工作;
4.2.8进行劳动卫生法规和职业病防护知识的宣传教育;
4.2.9建立健全本矿卫生档案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4.3各科室、部门职业危害防治职责
4.3.1配合制订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
4.3.2配合生产部完成本单位有害因素的预防性监测和日常监测工作;
4.3.3根据生产部的安排,积极组织本单位接触有害因素人员按时完成各项健康体检;
4.3.4建立健全本单位的劳动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并监督执行;
4.3.5建立健全本单位的劳动卫生档案和职业健康档案;
4.3.6负责本矿接触有害因素人员上岗前和在岗期间的劳动卫生培训,使其增强职业危害因素防护意识,遵守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和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维护劳动保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
4.3.7按照规定对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和从业人员职业危害防护用品进行维护、检修、检测,并保持正常运行、使用状态。
4.4技术部门的职业危害防治职责
4.4.1严禁隐瞒技术、工艺、材料所产生的职业危害。
4.4.2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可能产生职业危害的设备或者材料。
4.4.3严禁将产生职业危害的作业转移给没有职业危害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或者没有职业危害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接受产生职业危害作业。
4.4.5严禁擅自拆除、停止使用职业危害防护设施。
本办法解释权归水洋坪煤矿矿部。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职业危害告知制度 总则
1.1为保障职工的安全和职业健康,防治职业危害,依据《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有关职业健康监督检查职责调整的规定,特制订本职责制度。
1.2在安全生产中凡涉及职业危害的场所和工作地点必须严格执行本制度。
1.3本规定适用于浣溪煤矿所属部门、科室、班组。
告知制度
2.1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协助本矿技术部门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危害因素检测,每三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危害现状评价。定期检测、评价结果应当存入本单位的职业危害防治档案,向从业人员公布,并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2.2生产现场所用使用的可能产生职业危害的化学品等材料的,材料组应当提供中文说明书。说明书应当载明产品特性、主要成份、存在的有害因素、可能产生的危害后果、安全使用注意事项、职业危害防护和应急处臵措施等内容。产品包装应当有醒目的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贮存场所应当设臵危险物品标识。
2.3技术科、设备科、生产安保科协助综合办公室根据危险源辨识方法,应将煤炭安全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及其后果、职
业危害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从业人员,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
2.4综合办公室将上级部门检测的职业危害因素检测报告书一式二份(存档一份),按时发放到各生产班组。班组周一安全活动期间,将报告书主要职业危害因素数据记录在活动记录本中。
2.5安全生产部门、技术部门对即将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相应的防护措施告知生产员工,所有参与研发和实施人员对其所造成的职业危害后果承担必要的责任。
本办法解释权归水洋坪煤矿矿部。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一条 施工现场工作中经常遇到一些设施如:栏杆、沟、洞上盖的盖板、警告术语、应急工作灯、红绿指示灯、安全工器具等。这些都是用来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重要设施,是确保施工人员在工作中不发生伤亡,鉴定设备的状况,判断设备的合格与不合格。为此对这些设施必须加强管理,作好超前的预防工作,杜绝事故的发生,特作出如下规定。
第二条 施工现场永久性的平台、楼梯、临时搭设的脚手架外侧均应设1.05米高的栏杆和18厘米高的挡脚板,且坚固美观大方。
第三条 施工现场及其周围的悬崖、陡坎、深坑及高压带电区等均应有防护设施及警告标志;坑、沟、孔洞等均应铺设与地面平齐的盖板或可靠的围栏、挡脚板及警告标志。
第四条 现场设臵的各种安全设施严禁挪动或移作它用。由于施
工人员乱动或挪作它用,所发生的后果概由人员所在的单位负责。
第五条 施工场所临时照明线路应相对固定,并经常检查、维修。照明工具的悬挂高度不应低于2.5米,任何人不得任意挪动,低于2.5米时应高保护罩。
第六条 重要场所、危险场所、安全通道中装设了事故照明或应急灯的应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完好无缺。
第七条 电气绝缘工具应设专人管理,绝缘靴、绝缘手套、验电笔、令克棒、绝缘绳每六个月由专业人员检查试验一次,并登记上台帐(包括领用日期、试验日期、试验人)。凡不合格的工具一律报废。预试后的电气绝缘工具应张贴试验合格证、试验日期、下次试验时间。
第八条 安全警示牌要有专人管理,购臵的警示牌尺寸大小应符合国家的标准。场所悬挂的警告标志方位醒目、具体。
职业危害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
1目的和范围
为加强和提高从业员工对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的防范意识和防范技能,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保护劳动者的健康,根据《职业病防治法》、《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本矿内各部门管理和操作人员。
2.职责和权限
2.1本矿主管领导负责审批职业健康宣传教育培训计划和所需经费并监督实施;
2.2综合办公室负责本矿安全和职业健康教育、制定本矿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
2.3各部门根据岗位特点负责申报培训需求,实施职业健康宣传、协助有关部门组织员工实施培训;
2.4班组负责入岗职业健康危害和岗位安全教育 3.工作内容
3.1培训计划:各部门根据岗位特点每年1月份负责向综合办公室书面申报培训需求。综合办公室根据申报的培训需求和内外部变化的情况制定职业健康宣传教育培训计划并报主管领导审批;
3.2培训时间:对作业人员进行上岗前和在岗期间的职业卫生培训每年累计培训时间不得少于8小时;
3.3培训内容:本矿内各岗位相关职业健康知识、岗位危害特点、职业危害防护措施、职业健康安全岗位操作规程、防护措施的保养及维护注意事项、防护用品使用要求、职业危害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
3.4培训形式:(1)内部培训;(2)外部委托培训
3.4.1内部宣传教育培训:
a)新员工进厂-结合安全“三级教育”,介绍本矿作业现场、岗位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及安全隐患,可能造成的危害;
b)员工在岗期间-通过定期培训或公告栏宣传,学习职业健康岗位操作规程、相关制度、法律法规及本矿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的有关性能、可能产生的危害及防范措施,了解工作环境检测结果及个人身体检查结果;
c)转换岗位-由岗位部门负责人讲解新岗位可能产生的危害及防范措施;
d)本矿按培训计划组织的职业健康知识及法律法规、标准等知识;
3.4.2外部委托培训
为提高职业健康知识和管理能力,外部培训一般情况是参加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的职业健康培训,参加人员一般是本矿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健康管理人员;
4.培训效果评定
4.1新入矿或转岗人员经考核、评定具备与本岗位相适应的职业卫生安全知识和能力方可上岗。未经培训或者培训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4.2在岗期间参加本矿组织的培训经考核、评定不合格时,下岗学习,下岗学习期间工资减半、再次考核、评定不合格时本矿有权解除劳动合同。
4.3无正当理由未按要求参加职业健康安全培训的人员按4.2条款实施。
5.记录
综合办公室应建立个人培训档案并保留相关的培训记录。
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管理制度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职业病防护设施与职业病防护用品的监督管理,使职业病防护设施和职业病卫生防护用品在使用时符合国家标准和卫生要求,以控制或者消除职业病危害因素,保障劳动者的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的职业病防护设施(以下称“防护设施”),是指以控制或者消除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目的,采用采用吸除、阻隔等设施以阻止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影响的装臵和设备。
本制度所称的职业病防护用品(以下称“防护用品”),是指为保障劳动者在职业劳动中免受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其健康的影响,对机体暴露在有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环境的部位,采用相应的防护用品进行保护。
第三条、凡在本矿内对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场所使用防护设施和防护用品的单位或者个人(以下统称“单位”),均应遵守本制定。
第四条、本矿自行或委托有关单位对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作场所设计和安装非定型的防护设施项目的,防护设施在投入使用前应当经具备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检测、评价和鉴定。未经检测或者检测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防护设施,不得使用。
第五条、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应当按照国家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对本矿防护设施检测、评价和鉴定,并出具检测报告。在检测过程中应履行法定职责,不得弄虚作假。检测报告除具备基本内容外,还应当有检测依据、检测结果和检测结论。
第六条、本矿应当建立防护设施管理责任制,并采取下列管理措施:
(一)设臵防护设施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兼)职防护设施管理员;
(二)制定并实施防护设施管理规章制度;
(三)制定定期对防护设施的运行和防护效果检查制度。
第七条、本矿对防护设施应当建立防护设施技术档案管理:
(一)防护设施的技术文件(设计方案、技术图纸、各种技术参数等);
(二)防护设施检测、评价和鉴定资料;
(三)防护设施的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
(四)使用、检查和日常维修保养记录;
(五)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评价报告。
第八条、本矿应当对防护设施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维修、保养,保证防护设施正常运转,每年应当对防护设施的效果进行综合性检测,评定防护设施对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的效果。
第九条、本矿应当对劳动者进行使用防护设施操作规程、防护设施性能、使用要求等相关知识的培训,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施。
第十条、不得擅自拆除或停用防护设施。如因检修需要拆除的,应当采取临时防护措施,并向劳动者配发防护用品,检修后及时恢复原状。经工艺改革已消除了职业病危害因素而需拆除防护设施的,应当经所在地同级卫生行政部门确认,并在职业病防治档案中做好记录。
从业人员防护用品配备发放和使用管理制度
劳动防护用品的配备与使用的规定 劳动防护用品的配备
为从业人员配备符合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是生产经营单位的法定义务,《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第十四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定》和国家颁发的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以及有关规定,为从业人员配备劳动防护用品。” 专项经费
为从业人员配备符合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需要必要的经费保证,这也是生产经营单位“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以货币或者其他物品替代应当配备的劳动防护用品。” 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的采购
国家对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实行“生产经营单位不得采购和使用无安全标志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购买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须经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技术部门或者管理人员检查验收。”
此外,对一般劳动防护用品也要加强管理,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劳动防护用品的采购、验收、保管、发放、报废等管理制度。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
配备劳动防护用品还要加强教育和管理,保证物尽其用。一些生产经营单位为了减少开支,购买假冒伪劣或者超过使用期限的劳动防护用品;没有对从业人员进行专门培训,即使配备了劳动防护用品从
业人员也不使用或者佩戴,使劳动防护用品使用不当。《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对此作出了两方面的规定。1.劳动防护用品管理
生产经营单位为从业人员提供的劳动防护用品,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不得超过使用期限。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督促、教育从业人员正确地佩带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2.从业人员的使用管理
获得符合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是从业人员的权利。同时,正确地佩带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又是从业人员的法定义务。这不仅是保护从业人员自身安全的需要,而且是保护他人和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的需要。《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第十九条要求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必须按照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劳动防护用品使用规则,正确地佩带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未按规定佩带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不得上岗作业。
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保护员工身体健康制订本办法。本办法适用于本矿各施工生产单位。
2.术语和定义
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工作及其他职业活动中,因接触职业危害因素而引起的,并列入国家公布的职业病范围的疾病。
职业危害----是指存在于工作场所或者接触特定职业相伴随,对从事该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造成健康损害或者影响的各种危害。
职业禁忌症----是指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遭受职业危害和易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可能导致对他人健康构成危险的特殊生理或病理状态。
有害作业----是指在施工生产环境和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影响身体健康的因素(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和生物因素等)。
3.职责
(1)工会负责对职业病防治实行民主管理和群众监督。
(2)安全监督部门负责职业危害因素的辨识、评价、制定职业危害防治措施,开展职业病防治的宣传、教育,负责职业病的统计、报告和档案管理工作。
(3)劳动人事部门负责对职业病患者调换工作岗位,安排休养。(4)各施工生产单位负责职业病防治措施的实施,对职业病防治设备进行经常检查、维护和定期检测,保持正常运转,并按规定发给员工符合质量要求的个人卫生防护用品和保健食品。
(5)劳动者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应严格遵守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和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并享有获得职业病预防、保健、治疗和康复的权利。
4.一般规定
(1)各级安全部门、工会组织、各施工生产单位应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和经常性的职业安全卫生和职业病防治的宣传教育和培训。
(2)各施工生产单位和部门应按国家有关规定,组织对从事有害作业的人员进行上岗前和每年一次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及时将检查结果告知劳动者本人,对从事有害作业的合同制工人、农民合同工应当在解除合同前进行职业病健康检查。
(3)各单位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员工从事与禁忌相关的有害作业。
(4)施工生产单位应在可能发生急性职业中毒和职业病的有害作业场所,配备医疗急救药品和急救设施。
(5)严格管理有毒物品、放射源或其他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品,并在醒目位臵设臵安全标志。
(6)各级安全部门应配备必要的检测设备,定期对有毒气体、粉尘、噪声等有害因素进行检测,并送检测结果。
(7)各施工生产单位必须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采用先进技术、先进工艺、先进设备和无毒材料,控制、消除职业危害和生产单位的生产成本。
5.职业病管理
(1)职业病的诊断鉴定,由医疗保险定点医院或项目合同医院初步诊断,报本矿安全监督部,由本矿安全监督部报告市职业病防治所,由市职业病诊断鉴定组织诊断鉴定。
(2)当本矿安全监督部接到市职业病诊断鉴定组织的结论定为职业病后,填写职业病登记表,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职业病报告。
(3)急性职业中毒和其他急性职业病诊治终结,疑有后遗症或者慢性职业病的,应当由市级职业病诊断鉴定组织予以确认。
6.保健食品
(1)保健食品费是针对从事有害作业人员营养需要,有助于增强抗毒害能力,预防职业中毒和职业病的一项劳动保护辅助措施。
(2)保健食品费按从事有害作业的实际天数计算,20天以上者按一个月发放,不足20天的按实际工作日计算。
(3)在设备、容器及通风不足的场所配合有害作业者,可与直接从事有害作业人员享受同等保健食品。
(4)保健食品费申请表由有害作业施工生产班组填写,经单位负责人和安全员签字后,报项目部安全部门审批发放;无项目的现场由各专业安全员审批发放。
(5)保健食品费发放范围和标准参照施工所在地现行标准执行,改、扩建及检修工程参照厂方标准执行。
(6)暑期施工的防暑降温费标准参照本矿文件规定执行。
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制度
为了规范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加强职业健康监护管理,保护劳动者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卫生部《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 职业健康检查应当根据所接触的职业危害因素类别,按《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的规定确定检查项目和周期。需复查时可根据复查要求相应增加检查项目。第二条 职业健康检查应当认真规范填写《职业健康检查表》。
第三条 自体检工作结束30日内,将体检结果书面告知用人单位,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应当说明理由,并告知用人单位。发现健康损害或者需要复查的,除及时通知用人单位外,还应及时告知劳动者本人,并做出处理意见。
第四条 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应当客观、真实,体检科室和体检医师对健康检查结果承担责任。
第五条 发现疑似职业病病人和职业病人按规定报告,并通知用人单位和劳动者。
第六条 按统计汇总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并将汇总材料和患有职业禁忌症的劳动者名单,报告用人单位及其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第七条 承担职业健康检查的部门和个人要按规定履行职责,不得出具虚假证明文件,否则将予以处罚。
第八条 职业健康检查承办部门应加强自身管理,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标准及程序开展工作,做好质量控制,确保工作质量。
第九条 应将每职业健康检查情况上报市卫生局,接受省、市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检查与考核。
职业病危害申报制度
第一条 为了规范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工作,加强职业病危害项目的监督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下简称《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存在或者产生职业病危害项目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职业病防治法》及本办法规定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
本办法所称职业病危害项目是指存在或者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项目。
职业病危害因素按照卫生部发布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确定。
第三条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的主要内容是:
(一)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
(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浓度或强度;
(三)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生产技术、工艺和材料;
(四)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设施。
第四条 用人单位应当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时应当提交《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表》及有关材料。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在收到申报材料后5个工作日之内,出具《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回执》。
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应当在竣工验收之日起30日内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
第五条 用人单位申报后,因采用的生产技术、工艺、材料等变更导致所申报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相关内容发生改变的,应当在变更后30日内向原申报机关申报变更内容。
第六条 用人单位终止生产经营时,应当向原申报机关办理申报注销手续。
第七条 受理申报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建立职业病危害项目管理档案。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按有关规定逐级汇总上报。
第八条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对用人单位申报的情况进行抽查,并对职业病危害项目实施监督管理。
第九条 用人单位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及本办法的规定,未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或者申报不实的,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第十条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表》、《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回执》的格式和内容由卫生部统一规定。
第十一条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不收取费用。
第十二条 本办法自 年5 月1日起施行。
本办法实施前已经存在的职业病危害项目,用人单位应当在2011年5月31日前申报。
职业病诊断鉴定及治疗康复制度
为履行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员工进行职业健康监护的法定职责,规范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加强职业健康监护管理,保护员工健康,根据《职业病防治法》、《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等法律法规要求,结合本矿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一、本矿职业卫生主管部门根据本矿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类别、接触水平等情况,严格按照《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的规定,组织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职工有计划地到法定卫生服务机构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员工接受职业健康检查应当视同正常出勤。
二、组织拟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新录用员工(包括转岗到该作业岗位的人员)、拟从事有特殊健康要求作业的员工进行上岗前健康检查。新进矿员工必须经职业健康体检合格后方可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新录用员工名单由安全综合部提供。
三、对长期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员工应组织进行在岗期间的定期健康检查。本矿各单位要对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人员进行登记,每年7~8月向本矿职业卫生主管部门报告,本矿职业卫生主管部门核实后,结合各单位实际制订体检计划并组织实施。
四、安全综合部要及时向职业卫生主管部门通报即将离岗的员工,职业卫生主管部门应组织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员工进行离岗前的体检;如最后一次在岗期间健康检查是在离岗前90日内,可视为离岗体检。在未对其进行体检时,不得解除或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员工可以选择放弃进行离岗前体检,并签订相关协议。
五、对体检中发现有职业禁忌症与从事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的职工应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妥善安臵;发现健康损害或者需要复查的,除及时通知用人单位外,还应及时告知员工本人,按有关部门的要求,进行复查和医学观察。
六、对发生分立、合并、解散、破产等情形的,职业卫生主管部门应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员工进行职业性健康体检。
七、在生产、检修中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严重超标,对遭受或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员工,所在单位应立即报告,职业卫生主管部门应及时组织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
八、若发现有疑似职业病员工的职业卫生主管部门应按规定向相关部门报告,并按要求其进行职业病诊断或医学观察。
九、职业卫生主管部门应将体检结果及时告知相关单位及个人。除职业禁忌证外,其他体检结果不得公开,确保医学资料的机密,维护员工职业健康隐私权、保密权。体检结果存入个人健康袋内保存。
十、对各单位管理岗位、辅助岗位的员工每3~5年由安全综合部组织进行一次健康性体检。安全综合部要汇同相关部门开展作业场所健康促进工作,开展健康教育、健康风险评估,改善作业条件、改变员工不健康作业方式、控制健康危险因素、降低病伤及缺勤率。
十一、各单位不得安排未经岗前体检、有职业禁忌症的员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和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
十二、各单位不得安排未成年工、孕期、哺乳期的女工从事对个人、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
十三、职业卫生主管部门应将职业健康检查的资料整理归档,安装规定期限妥善保管,接受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定期监督检查与考核。
十四、职业健康体检、检查、医学观察和职业病诊断、鉴定、治疗等费用由本矿职业卫生主管部门、财务部门按法规规定执行。
十五、各单位对本单位的职业健康管理情况建立台账,职业卫生主管部门对各单位职业健康管理情况每两月进行一次监督检查,查出的不符合项将下发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逾期未整改的,将根据本矿《职业病防治考核办法》进行考核。
十六、本规定解释权归本矿综合办公室。每年按本矿流程对其合规性进行评估修订。
十七、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施行。有关职业健康监护的其他规定按照国家现行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职业卫生标准和本矿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执行。
职业危害防治经费保障及使用
管理制度
为建立企业职业危害防治经费保障投入长效机制,加强费用管理,维护企业、职工及社会公共利益,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1、职业危害防治经费是指本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标准提取、在成本中列支、用于完善和改进企业职业危害防治条件的资金,对其企业按照“企业提取、政府监管、取保需要、规范使用”的原则进行财务管理。
2、本企业的职业危害防治经费应当按照以下范围使用: 1)完善、改进和维护安全防护设备、设施支出; 2)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和现场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物品支出;
3)安全生产检查与评价支出;
4)安全技能培训及进行应急救援演练支出; 5)其他与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支出。
3、在规定的使用范围内,企业将职业危害防治经费优先用于满足职业病防治管理部门提出的整改措施或达到安全生产标准所需支出。
4、企业对提取职业危害防治经费实行专户核算,按规定范围安排使用。结余下使用,当年计提不足的,超出部分按正常成本费用渠道列支。
5、职业危害防治经费的使用程序为;由企业职业病防治管理人员或各部门主要负责人提出,报本矿主要负责人批准后方可实施。
6、对在使用职业危害防治经费中形成的资产,本矿将纳入相关资产进行管理。
7、为职工提取的职业病防治、工伤保险、医疗保险所需费用,不在职业危害防治经费中列支。
8、接受地方财政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企业职业危害防治经费的提取、管理、使用进行监督检查。
职业卫生档案和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
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结合本矿的实际,对矿各科室区队建立职业卫生档案,员工个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简称“两档”,并由专人保管。
二、职业卫生档案包括:
1、企、事业单位职业卫生记录卡;
2、各生产单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员一览表;
3、各生产单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员作业人员登记卡;
4、职业病危害、职业中毒记录卡;
5、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汇总资料;
6、职业病危害因素程度分级管理表;
7、职业中毒事故报告与处理记录表等;
8、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范、标准、文件、监督文书清单及有关文本;
9、职业卫生管理方针、计划、目标、方案、程序、指导书、管理制度;
10、职业卫生专(兼)职管理组织、职能及人员分工;
11、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管理档案;
12、职业病预防控制措施技术档案;
13、职业病防护设施和防护用品档案;
14、职业卫生培训教育汇总资料;
15、职业病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演练有关资料。
三、员工个人健康档案包括:
1、员工的职业史、既往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
2、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
3、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职业禁忌证名单及处理情况;
4、职业病诊断、职业病病例登记表等员工个人健康资料;
5、职业健康监护委托书或合同;
6、职业性健康检查工种及人员名单;
7、职业病人处理、安臵情况汇总资料。
四、“两档”资料按档案管理的要求建立目录、统一编号、专册登记;分永久、长期、短期三种期限及时进行归档。
五、“两档”资料应字迹清楚、图表清晰、文字准确可靠,并管好和用好“两档”。
六、随时、定期地根据本矿人员的变动,及时调整和补充“两档”,各表卡每年10月前系统地调整一次。
七、“两档”档案中各种资料按要求每三年复核一次;日常职业卫生工作须将测定结果、健康检查结果、职业病管理情况随时过录,以备分析。
八、员工离开单位时,有权索取个人健康档案资料并复档案室应如实地、无偿地提供,并在所提供的个人复印件上签章。
九、职业病诊断,鉴定单位需提供有关“两档”资料时,档案室应如实地提供。
十、档案室对各部门移交来的职业卫生档案,要
认真进行质量检查,归档的案卷要填写移交目录,双方签字,及时编号登记,入库保管。
十一、档案工作人员对档案的收进、移出、销毁、管理、借阅利用等情况要进行登记,档案工作人员调离时,必须办好交接手续。
十二、职业卫生档案库房要坚固、安全,做好防盗、防火、防虫、防鼠、防高温、防潮、通风等项工作,并有应急措施。职业卫生档案库要设专人管理,定期检查清点,如发现档案破损、变质时要及时修补复制。
十三、利用职业卫生档案的人员应当爱护档案,职业卫生档案室严禁吸烟,严禁对职业卫生档案拆卷、涂改、污损、转借和擅自翻印。
十四、本规定解释权归本矿职业健康安全部。每年按本矿流程对其合规性进行评估修订。
十五、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施行。有关职业档案管理的其他规定按照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职业卫生标准和本矿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执行。
职业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为做好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防治工作,最大限度的预防职业病的发生,特制定水洋坪煤矿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及评价制度:
一、加强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和防治管理工作,搞好作业场所的职业卫生和劳动保护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尘、毒危害,保证作业场所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二、作业场所空气的粉尘浓度应符合下列标准(见表格)。
三、职业危害检测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
1、总粉尘:
⑴作业场所中的粉尘浓度,井下每月测定两次,地面每月测定一次。
⑵粉尘分散度,每6个月测定一次。
2、呼吸性粉尘:
⑴作业场所个体呼吸性粉尘检测,采掘工作面每3个月测定一次其他地点每6个月测定一次。⑵定点呼吸性粉尘检测每月测定一次。
3、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每6个月测定一次。
4、粉尘检测的数据必须准确,可靠,并按时上报。
四、粉尘检测的仪表、仪器必须按时到经国家有关部门指定的归口单位鉴定合格。
五、通防科要对检测报表、粉尘分散度、游离SiO2、仪表、仪器的送检等进行监督和管理。并对职业危害因素超过国家标准的作业场所提出整改措施。积极帮助和协调生产单位建立健全各种防尘设施,确保职工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