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的思考
关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的思考
全镇“创先争优”活动大调研活动开展以来,通在对宫河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我查阅了大量关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的资料,同时对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进行了一些分析和思考。由于能力水平有限,难免有偏颇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效果,直接关系党和国家各项政策的落实,影响农村的稳定,影响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影响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一、影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主要问题和原因
农村基层组织在解决了无人办事,无钱办事的难题后,又呈现出“无大钱办事,无能人办事和无法集中精力办事”等三大难题。
1、经济基础薄弱,无大钱办事。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大多数村集体 1的资产被全部分光,使村级经济发展缺“根基”;
(2)村一级受素质、能力、环境等因素的制约,招商引资工作难度极大,使村级经济发展缺“外力”;
(3)基础建设缺少资金投入,难做大做强,难形成自有品牌,难开拓外部市场,使村级经济发展缺“内力”。
村级经济发展的这三大缺失,使村级组织无大钱办事的问题十分突出。
2、干部结构失衡,无能人办事。
村级干部队伍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及50岁以上的仍占相当比例,他们在领导方法上保守落后,在致富能力上无所适从,在理解执行国家政策、法规有一定难度,在联系实际谋划发展上力不从心,使能人办事的要求难得到有效落实。
二、措施和建议
要按照强组织、强头脑、强机制的三强工作目标,努力解决上述三大难题,加强农村基层组
织建设,为农业农村的现代化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1、强组织,打牢基础。
(1)选齐配强村两委班子。加大村干部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力度,按照不断优化村两委班子的年龄、学历和技能知识结构的方向,把想干事、能干事、干大事的干部选进村两委班子,做到用事业留人,用事业锻炼人。坚持村级干部个人利益社会保障原则,加大村干部参加养老保险、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的工作力度,实现用待遇留人,用待遇吸引人。
(2)加大干部下基层的工作力度。从市、县、乡选派干部至村一级挂职锻炼,充实村“两委”班子,做到好人好马上一线,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供坚强的组织领导保证。
(3)发挥好帮扶单位优势。充分利用机关单位联合包村、对口帮扶的政策,由乡镇根据帮扶单位的优势,结合本乡镇特点,整合对口帮扶单
位的资源,制定出符合双方实际的帮扶计划,使帮扶在引资、引商、引智上,在提供信息、培训干部、理清发展思路上真正取得实效,提高帮扶对象的“造血”功能。
2、强头脑,更新观念。
(1)加强学习培训。一是开展菜单式培训。集中有共性的实际问题,邀请有关专家进行菜单式培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力求学有所得、学以致用。二是加强提高式培训。发挥好党校、农广校等教育机构的作用,进行提高式培训,想方设法提高农村干部和致富带人的学历水平。三是经常组织村、组干部和农业示范户去外地考察学习,进行拓展式培训,拓宽村、组两级干部壮大集体经济,提高致富思路。
(2)引导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壮大集体经济与农民增收放到同等重要位臵,作为“三级联创”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考核、评价、使用、奖励乡村干部的重要依据,并提出量化标准和时
限要求,建立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壮大集体经济责任制,引导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3)引导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把省、市、县在退耕还林、深山移民、小城镇建设、水利建设、村级道路建设、壮大集体经济等方面的政策、资金、项目与乡村产业结构特点结合起来,因地制宜的制定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壮大发展集体经济的长远规划,确定适合当地发展的项目,做好示范带头工作,逐步壮大集体经济,引导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3.强机制,齐抓共管。
(1)以深化三项创建活动为契机强化村组党员教育。要在村组干部中长期开展“不抓集体经济的发展就是失职,抓不好集体经济就是不称职”的责任意识教育。发挥村组干部在种植、养殖、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宣传示范作用,为壮大集体经济提供科技支持。发挥村组干部在组织协调农产品销售方面的优势,把村组干部个人利益与
组织协调农产品销售有机结合起来,组建产品协会、建立交易市场,增加集体收入。
(2)充分发挥各组织机构的优势和作用。要充分发挥好妇女、共青团组织在观念更新、移风易俗等方面的优势,群策群力,共同努力,积极引导、组织农民创家业、创事业、创企业,为发展乡村经济发挥他们的才智。
(3)充分发挥“五老”人员的作用。通过加强老年人活动中心建设,建立党风监督员制度等方式,发挥好“五老”人员的作用,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第二篇: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几点思考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几点思考
农村税费改革在给基层组织建设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给基层组织建设带来新的挑战。面对税费改革后出现的新情况,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彻底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全面推进农村小康建设为出发点,积极探索农村经济发展新路子,开创基层党建工作的新局面。
一、在发展上要有新思路。基层党组织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用发展绩效来检验党建工作成效。要紧紧围绕资源优势,引导和扶持群众发展特色产业,当好发展农村经济的“领路人”。基层党组织要引导农民增强市场意识,围绕市场做文章,因时因地搞好农业结构调整,制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真正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出主意、想办法。
二、在助农增收上要有新手段。基层党组织要积极动员部分致富农民和党员致富能人率先开拓市场,自我发展,以先富带后富,形成户带户、邻帮邻的联动效应。要把发展和壮大集体经济作为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号召力的物质基础,动员组织基层干部深入到村、组,扎扎实实帮助农民寻
找增收项目,开辟增收门路,积极探索让农民增收的新手段、新途径,把帮助农民掌握一门或几门先进实用技术作为帮助农民增收的主要手段。
三、在经营方式上要有新途径。基层党组织要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把农民组织起来,将单家独户经营联合起来,依托特色农产品龙头企业和基地建设,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让农民分享加工增值特别是深加工带来的利润,大力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壮大乡村集体经济实力。
四、把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关键环节,充分激活整体活力。一要探索有效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要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标兵,把党员致富标兵培养成村干部,把村干部培养成农村小康建设带头人。积极推行“两推一选”,注重改善村级班子的整体结构。拓宽村干部选拔渠道,放宽视野,从应届大中专毕业生、机关干部和事业单位中发现、选派优秀人才到农村施展才华;要改进干部选任方式,注意挑选年纪轻、文化程度高的党员致富带头人担任村干部,把更多的村干部培养成小康建设的带头人,增强基层党组织的生机与活力。二要以保持共产党
员先进性为目标,强化对党员的教育培训和管理。应把“学教”活动中让干部受教育、农民得实惠的好做法、好经验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大力推广,使党员学习教育活动向经常化、制度化转变。同时,要结合农村党员的自身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为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提供有效载体。既要抓好党校和党员冬训等阵地教育,更应注重实践培训和技能培训,使每一位党员真正成为学科学、用科学、发展农村经济的带头人。三要建立有效的激励竞争机制。如采取上调下派的方式加大对村干部的培养力度,采取公推公选的办法选拔特别优秀的村干部充实到乡镇领导干部队伍中去,使他们感到政治上有“奔头”;通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减少村组干部人数,提高补贴等办法,使他们感到经济上有“想头”;通过建立村组干部养老保险金的落实保障机制,使他们感到生活有“靠头”。从而调动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保持基层干部队伍的稳定性。四要形成抓落实的工作机制。近几年,基层党组织在加强作风建设方面,措施硬、办法多,相继采取了“乡镇干部进村入户制度”、“民情日记”、“政务公开”、“首问责任制”等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基层干部的作风转变,保证了中央、省、市、县发展农村经济的各项方针
政策落到实处。今后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党员领导干部联乡包村帮扶责任制和党员联系群众等制度,探索转变作风抓落实的新机制。五要把创新工作方法作为基层组织建设的着力点,积极推进农村集体生产和公益事业的发展。农村税费改革后,要求村内的集体生产和公益事业,实行一事一议,由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这是加强农村民主管理的必然要求。基层组织要把群众反映强烈、群众迫切要求做的事摆在“一事一议”的首位,充分调动大家议事、决事与行事的积极性,形成“大家的事大家议、大家办”的民主氛围。村党支部或村委会提出的议案,要量力而行,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充分体现群众的意愿。对大多数群众不认同、不接受的事情,不要硬办,最大限度地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要努力提高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水平,对“一事一议”所议项目在事前、事中、事后都要公开,特别是对筹款项目、工程进度情况、完工后的资金使用情况等,要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第三篇:关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思考
关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思考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事关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推动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加快农村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必须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通过配强班子、带好队伍、搭建平台、完善机制等措施,进一步提升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增强党在基层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一、配强一个班子,增强村级组织领导核心。农村要进步,关键在支部,主要看支书。做好农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重点是加强村党组织书记考评和管理,由乡镇党委根据村党组织书记职责和任务,科学设定考评内容,每年分层次由党员群众、乡村干部和乡镇党委分别对村党组织书记的工作进行评定,评定结果为优秀的,进行表彰和鼓励;确定为基本称职的,对存在问题进行诫勉谈话,限期整改;确定为不称职的,经组织考核认定后予以调整。针对部分矛盾问题突出或班子软弱涣散的“难点村、重点村”,要创新选拔机制,拓宽选人视野,从现有村干部中遴选,从复员退伍军人中选用,从务工经商创业人员中请回,从区和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中选派,从机关(事业、企业)单位退休、离岗干部、工人中推选等途径,大胆启用各种党员“能人”,切实把引领发展、服务群众能力强的人选拔到村党组织书记岗位上。加大后备人才选拔力度,建立动态村级干部后备人才库,通过推荐、考核择优纳入后备人才,届中优先安排上岗,通过给任务、压担子,发现培养一批有素质、有潜力的优秀人才,及时培养使用。
二、带好两支队伍,夯实村级组织中坚力量。一是抓好党员队伍建设。全面推行发展党员预审制、公示制,加大在农村优秀青年、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专业协会负责人、致富能手中发展党员力度,逐步改善农村党员队伍的年龄结构、文化结构,建立高素质党员队伍。创新党员作用发挥新平台,根据党员的年龄、文化、从事行业、技术专长等情况,推行设岗定责、依岗进行承诺,使每个党员立足实际创先争优,在致富帮富、维护稳定等方面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二是抓好农村“六大员”队伍建设。要把“六大员”纳入村干部范畴进行集中管理,定期对履行职责、协管能力、工作态度等情况进行综合考评,建立绩效与工资待遇、续聘相挂钩制度,对不胜任、不在岗在位、考核不称职的“六大员”及时解聘和增补改聘。对带头试验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带动农民发展新产业的“六大员”,在政策、项目、技术、资金等方面给予倾斜,鼓励他们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传、帮、带,让更多的农民掌握新知识,使用新技术,推广新品种。
三、搭建三个平台,打牢村级组织工作基础。一是搭建教育培训平台。充分利用党校、农技校和远程教育站点等载体,定期举办各种培训班,通过专技人员授课、实地培训、外出参观等形式,对农村基层干部、“六大员”进行政策法规、市场营销、产业调整等培训教育,提高发展集体经济、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依托远程教育平台,探索建立“站点+基地+农户”、“站点+基地+协会”等远教“学用”模式,引导党员干部提升致富本领。二是搭建发展富民平台。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合理有效地把当地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不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平原乡镇农村可利用交通、信息、人才资源丰富,兴办二、三产业;山区乡镇农村利用山地、水等自然资源,发展一些集体统一经营的种养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针对农村经济“分得过多,统得较少”的实际,可采取返租倒包、合股经营等形式,对村级集体资源和农户个人资源重新规划、整理和开发,实施规模和品牌战略,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壮大村集体经济。三是搭建服务设施平台。探索资金投入、设备配套、建设管理等新措施,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规范化建设。积极构建办公、远程教育、文体活动、综治民调、文化阅览、计生服务等多项功能合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充分发挥村级组织场所的政治活动、经济服务、综治维稳、文化娱乐等阵地作用。
四、完善四项机制,强化村级组织规范管理。一是完善村级组织工作运行机制。全面推广“168”党建工作模式,学习借鉴“四议两公开”工作方法,不断完善村党组织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健全党员定期评议村党组织班子成员制度,加强对村党组织负责人的民主监
督。完善村级党务公开制度,进一步深化公开内容,规范公开程序和形式,提高公开质量。广泛开展“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创建活动,重点抓好村务公开难点村治理工作,提升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水平。二是完善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乡镇党委要坚持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工作会议,专门分析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形势,检查工作任务完成进度,研究解决党建工作的有关问题。推行村党组织书记党建工作述职制度,切实增强抓党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三是完善城乡党组织共建机制。建立健全区直机关部门党组织与农村党组织结对共建常态化机制,把部门职能、行业优势和农村实际需要联接起来,帮助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群众发展生产、改善民生、构建和谐,努力形成以城带乡、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城乡统筹互助的党建工作新格局,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四是完善村干部保障激励机制。探索建立以村干部报酬正常增长、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离任补偿)为主要内容的村干部“三位一体”激励保障机制,切实解决村干部后顾之忧。加大从优秀村干部中考录乡镇公务员、招聘乡镇事业编制人员的力度。
(中共涵江区委常委、组织部长陈凤珠)
第四篇:关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思考
对当前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思考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既是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需要,也是进一步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的需要。近年来,全县各级基层党组织按照上级党委、县委的部署和“五个好”、“六个好”的目标要求,对农村基层组织进行整顿和建设,做了大量有针对性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用“五个好”和“六个好”的目标要求全面衡量,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标准来对照,依然存在很大不足和很多突出问题。因此各级党组织,认真研究当前我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方法、新路子,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一、目前我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突出问题 客观地分析形势,当前我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突出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部分基层干部的现有素质与领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基层党组织强化领导和服务的作用,而部分农村基层干部尤其是经济相对贫困地区的干部在这方面的素质相对较弱。主要表现为:从思想素质看,一部分基层干部传统的思想观念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适应;从政治素质看,在部分基层干部中存在着淡化政治的不良倾向;从能力素质看,少数同志领导工作水平与所肩负的历史重任不相适应;从作风素质看,一些基层干部的领导作风与群众的期望和要求不相适应。
(二)农村党组织设置的模式化与农村经济形态的多元化之间的矛盾。目前村党组织设置基本停留在按地域划分的模式上,党组织设置形式与多元化的经济组织形式不相一致,给党组织活动和党员的教育管理带来诸多不便,影响了农村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的发挥,也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农村经济薄弱村转化的艰巨性与农民实现共同富裕愿望的迫切性之间的矛盾。“既要有人办事,还要有钱办事”。农村基层党组织只有在加快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为广大农民群众办实事、谋福利中,才能真正确立它的核心领导地位,党组织才有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但目前,在我县还存在着很多经济薄弱村,甚至是“空壳村”。由于集体经济相对贫困,党支部缺乏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必要的物质条件,修桥、铺路等社会公益事业无力去办,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不高。这一点在自然条件差,人口稀少且居住分散的牧区表现得尤为突出。
(四)新时期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创造性与党建工作的传统方式发生碰撞。目前部分农村党组织对变化了的形势仍然认识不够,研究不够,改进不够,有的习惯于“单打一”,就党建抓党建的现象仍很突出;有的党员活动内容和形式单一化,适应不了党员日益增长的多方面的需求;有的在评价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着“三重三轻”的现象,即重形式、轻内容,重过程、轻结果,重共性、轻个性,既影响了对党建工作的正确估价,也容易产生错误的工作导向。
(五)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弱化与市场经济对农村党建工作的更高要求之间的矛盾。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党员干部以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现实要求都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们既需要市场经济知识,又需要实用技术的武装;既追求丰富的物质生活,又追求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生活。与此同时,市场经济对农村党员尤其是广大农民的思想价值观念和道德文化水准,也产生了一些负面的影响。特别是少数富裕起来的农民集体观念淡薄,精神生活空虚,有的甚至热衷于宗教迷信活动,这些都给农村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但近年来,农村的思想政治工作却出现了相对弱化的趋势,一些基层党组织对党员的教育管理抓得不紧,对农民群众的教育重视不够;一些地方机关“会多为患”;一些党员干部在传达上级的指示精神中也有层层打“折扣”,结果是群众“有一半听不懂”、“听懂的有一半不会做”、“会做的有一半没效果”。从实践来看,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方面的因素,也有客观环境的影响,主要可以概括为“四个不足”:一是农村改革开放发展势头迅猛,在干部和思想的准备上显得不足;二是对市场经济产生的负面效应以及市场经济对农村党建工作的挑战认识不足,相应的措施没有跟上,也不配套;三是少数基层干部“两手抓”的素质具备不足,农村党建工作摆不上位置,削弱了党的领导,造成了实际工作中的一手硬、一手软,出现“两张皮”的现象;四是党的建设上理论准备不足,党建工作的理论研究相对滞后,在实际工作中产生了一些偏差。
二、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及对策近年来,我们解放思想,大胆实践,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路子。通过几年的农业、农村工作实践和理论学习,我以为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应从以下几外方面抓起。
(一)以党的基本路线为指针,准确把握农村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方向。第一,在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全局中,县委必须首先把农村基层党组织这个前沿指挥部建设好。从我们且末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实际来看,经济建设和党的建设表现出了明显的一致性,哪里的基层党组织战斗有力,那里的工作就扎实有效,经济建设就能迅速发展。反之,一些地区之所以长期发展不起来,经济落后,就是因为这些地区的基层党组织战斗力不强,缺乏一个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好的带头人,缺少一个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好路子;一些地方人心涣散,治安混乱,思想文化道德水准下降,宗教氛围不断浓厚,也是因为基层党组织作用弱化,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钝化所致。实践证明,基层党组织强,一强百强;党员干部作用好,一好百好;集体经济富,一富百富。因此,农村工作千条万条,首先一条就是要把农村基层党组织这个“前沿指挥部”建设好、巩固好,这是搞好农村工作、推动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关键环节和首要前提。第二,在农村党建工作
科学划分,定出量化指标,层层分解落实,纳入基层党委班子特别是一把手的目标责任制,以责任书的形式予以确定,年终检查考核,逐项评比打分,变“软任务”为“硬指标”。同时,以齐抓共管为目标,形成党建工作的强大合力。最终通过完善各项制度,并转化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进而推进我县基层党建工作的扎实有效地开展
关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思考(第3页)一文由www.xiexiebang.com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五篇:关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思考
对当前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思考
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既是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需要,也是进一步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的需要。近年来,全县各级基层党组织按照上级党委、县委的部署和“五个好”、“六个好”的目标要求,对农村基层组织进行整顿和建设,做了大量有针对性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用“五个好”和“六个好”的目标要求全面衡量,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标准来对照,依然存在很大不足和很多突出问题。因此各级党组织,认真研究当前我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方法、新路子,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一、目前我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突出问题
客观地分析形势,当前我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突出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部分基层干部的现有素质与领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基层党组织强化领导和服务的作用,而部分农村基层干部尤其是经济相对贫困地区的干部在这方面的素质相对较弱。主要表现为:从思想素质看,一部分基层干部传统的思想观念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适应;从政治素质看,在部分基层干部中存在着淡化政治的不良倾向;从能力素质看,少数同志领导工作水平与所肩负的历史重任不相适应;从作风素质看,一些基层干部的领导作风与群众的期望和要求不相适应。
(二)农村党组织设置的模式化与农村经济形态的多元化之间的矛盾。目前村党组织设置基本停留在按地域划分的模式上,党组织设置形式与多元化的经济组织形式不相一致,给党组织活动和党员的教育管理带来诸多不便,影响了农村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的发挥,也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农村经济薄弱村转化的艰巨性与农民实现共同富裕愿望的迫切性之间的矛盾。“既要有人办事,还要有钱办事”。农村基层党组织只有在加快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为广大农民群众办实事、谋福利中,才能真正确立它的核心领导地位,党组织才有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但目前,在我县还存在着很多经济薄弱村,甚至是“空壳村”。由于集体经济相对贫困,党支部缺乏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必要的物质条件,修桥、铺路等社会公益事业无力去办,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不高。这一点在自然条件差,人口稀少且居住分散的牧区表现得尤为突出。
(四)新时期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创造性与党建工作的传统方式发生碰撞。目前部分农村党组织对变化了的形势仍然认识不够,研究不够,改进不够,有的习惯于“单打一”,就党建抓党建的现象仍很突出;有的党员活动内容和形式单一化,适应不了党员日益增长的多方面的需求;有的在评价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着“三重三轻”的现象,即重形式、轻内容,重过程、轻结果,重共性、轻个性,既影响了对党建工作的正确估价,也容易产生错误的工作导向。
(五)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弱化与市场经济对农村党建工作的更高要求之间的矛盾。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党员干部以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现实要求都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们既需要市场经济知识,又需要实用技术的武装;既追求丰富的物质生活,又追求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生活。与此同时,市场经济对农村党员尤其是广大农民的思想价值观念和道德文化水准,也产生了一些负面的影响。特别是少数富裕起来的农民集体观念淡薄,精神生活空虚,有的甚至热衷于宗教迷信活动,这些都给农村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但近年来,农村的思想政治工作却出现了相对弱化的趋势,一些基层党组织对党员的教育管理抓得不紧,对农民群众的教育重视不够;一些地方机关“会多为患”;一些党员干部在传达上级的指示精神中也有层层打“折扣”,结果是群众“有一半听不懂”、“听懂的有一半不会做”、“会做的有一半没效果”。从实践来看,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方面的因素,也有客观环境的影响,主要可以概括为“四个不足”:一是农村改革开放发展势头迅猛,在干部和思想的准备上显得不足;二是对市场经济产生的负面效应以及市场经济对农村党建工作的挑战认识不足,相应的措施没有跟上,也不配套;三是少数基层干部“两手抓”的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