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化简》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70页:比的化简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比,理解了比,知道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学会求比值,并能用比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的基础上进行的,本节的知识点将为学生后面学习比的应用打下基础,也为以后学习比例做好铺垫。
二、学生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商不变的性质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因此利用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以及两个性质的知识作为迁移,估计大部分学生应该能顺利学会比的化简,但班里还有两三个学生对分数的约分有困难,可能对化简比的学习还是有困难。
三、学习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
2、会根据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以及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3、通过自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抽象概括能力,通过知识的迁移,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使学生认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
四、教学重点:掌握化简比的方法,会把一个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难点:化简完后项为1的比的结果的正确写法。
五、教学活动
(一)明确学习目标(板书、课件)
(二)课前小实验(1)
1、学生自习70页(投影、课件)
思考:淘气和笑笑调制蜂蜜水,哪杯更甜?
2、小组互相讨论: 如何比较?
3、汇报发表看法。(学生发言并板书)
结论:两杯水一样甜,因为它们都是按水1份,蜂蜜9份的比调
制成的。
4、谁再说一说刚才用了什么方法比较的:
小结:将两个较大的整数比化成比较简单的整数比进行比较
2方法:整数比—除法---分数----约分----最简整数比
5、分数约分要注意什么?比的化简又要注意什么?[课件]分数约分时要约到分子和分母只有公约数1为止。
化简比也要化到前项和后项只有公约数1是为止。(明确什么是化简比。)[板书]
(三)化简比教学:小实验(2)[投影、课件]
1、自习70页化简比例题
2、小组讨论: 怎样化简,每一步的依据是什么?
3、学生板书、汇报计算过程
2124:420.7:0.85 :4
1224==0.7÷0.8=5÷4 42
24==7÷8=5×4 7
=7:8=
54、小结化简比的方法:[课件]8
整数比化简:化成分数,再约分成最简分数,最后把最简分数转
化成比的形式。
分数比化简:化成除法,再用最简分数表示结果,最后把最简分
数转化成比的形式
小数比化简:化成整数比,再化简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归纳:比----除法-----约分化简为最简分数----写成比的形式
3.练习
1、P51页化简下面各比。(独立完成,集体评讲)
2、判断题:(化简比与求比值的区别)
3、小测
(四)回顾总结
五、教师反思
比与除法、分数之间有如此密切的联系,利用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来化简比,这样的教学对学生掌握知识来说比较顺利,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细节的指导,还要相信学生能根据以前的知识找到适合的化简方法,充分给予学生更大的空间。
第二篇: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比的化简教学设计
比的化简
教学目标
1、理解比的基本性质。
2、正确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3、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重点 理解比的基本性质。难点正确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 导学策略 引导学生发现比的基本性质。教学准备习题准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一)复习商不变的性质
1.谁能直接说出60÷25的商? 2.你是怎么想的? 3.根据是什么?
(二)复习分数的基本性质 根据是什么?内容是什么?
(三)求比值
二、讲授新课
我们以前学过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联想这两个性质,想一想:在比中又有什么样的规律?
(一)比的基本性质
1、出示8∶4和2∶1这两个比。2.教师提问
这两个比有什么共同点吗?
这两个比有什么不同点吗? 你是怎么想的?(1)教师板书: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者同时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板书课题:比的基本性质(2)教师强调:“同时”“相同”“0除外”几个关键词
(二)化简比 1.练习引入
学校有8个篮球,12个排球,篮球和排球个数的比是多少?(1)篮球和排球的个数比是8∶12(2)篮球和排球的个数比是2∶3 讨论:篮球和排球的个数比是写成8∶12好,还是写成2∶3好? 2.最简单的整数比
最简单的整数比就是比的前项和后项是互质数,如2∶3就是最简单的整数比.
3.化简比
例1.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1)14∶21=(14÷7)∶(21÷7)=2∶3 讨论:化简整数比的方法是什么?
(2)∶ =(×18)∶(×18)=3∶4(3)1.25∶2=(1.25×100)∶(2×100)=125∶200=5∶8 1.25∶2=(1.25×4)∶(2×4)=5∶8(更好)讨论:怎样把小数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4.小结化简比的方法(1)都化成整数比
(2)利用比的基本性质把比的前、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直到前、后项互质为止.
(三)区别化简比和求比值 1.练习
化简比 :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比值 :求出商。25∶100 4.2∶1.4
1例如:25∶100化简比的结果是 1:4,读作1比4,求比值的结果是,读
4作四分之一。
2.讨论:化简比和求比值的区别是什么?
区别:化简比的结果还是一个比,是一个最简单的整数比;求比值的结果是一个数.
三、巩固练习
(一)化简比
(二)选择
(三)思考题
六一班男生人数是女生的1.2倍,男、女生人数的比是(),男生和全班人数的比是(),女生和全班人数的比是().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新知识?什么是比的基本性质?怎样化简比?
五、课堂作业:
6∶10 0.3∶0.4 12∶21 2 0.25∶1 教学反思:化简比中小数与小数的比学生掌握的不够。
第三篇: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化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新世纪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51-53页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比,理解了比并能用比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的基础上进行的,又为学生后面学习比的应用打下基础。
二、学生分析
学生对商不变的性质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已经熟练的掌握,知识的迁移学生应该很好理解。
三、学习目标(以学生为主语)
1、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
2、会运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并使学生认识事物之间都是存在内在联系的。
教学重难点:掌握化简比的方法,会把一个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四、教学活动(此环节可以是课堂实录)
1.导入
问题:淘气和笑笑各自调制了一杯蜂密水,请问哪杯水更甜?
过程:互相讨论,发表看法,如何比较。(学生发言老师板书)
小结:比较的结果一样甜,分数可以约分比也可以化简。
2.新授
①引入 最简单整数比的概念。
最简单的整数比就是比的前项、后项是互质数,像6∶5就是最简单的整数比。
②你还能举一些最简单的整数比的例子吗?如果我们能把比都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就容易计算了!
③出示问题尝试并讨论:
12:8 0.7:0.8 2/5:1/4
1.能不能把整数比化简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如何化?
2.能不能把分数比化简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如何化?
3.能不能把小数比化简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如何化?
④交流
1.化简整数比的方法是什么?(先化成分数,再约分成最简分数,最后把最简分数转化成比的形式。)(或利用商不变的性质)
2.怎样把分数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先转化成除法,再用最简分数表示结果,最后把最简分数转化成比的形式)
3.如何把小数比化简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先化成整数比,再化简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⑤介绍比的基本性质
3.练习
1、p51页化简下面各比。(独立完成,集体评讲)
2、练习:做书上练一练的第1、2题。
五、教师反思
比与除法、分数之间有如此密切的联系,利用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来化简比,这样的教学对学生掌握知识来说比较顺利,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细节的指导,还要相信学生能根据以前的知识找到适合的化简方法,充分给予学生更大的空间。
第四篇: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化简比练习
54315:2 84:168 : 0.3:2.7 0.25:1 : 8510312
1.2:0.12 3:0.5 25:1.5时 0.3:0.09 3
6千克:12千克 30分:
0.25:1 1.2:0.12
112:2 千克:500千克 2351121吨:750千克 : 39:13 6.4:8 0.6:0.3 0.25: 2696111分 1.8米米:90厘米 : 168:84 220457: 1.8:2.4 1.2吨:750千克 6838411:2 64:192 0.75:1 15分:1时 : : 79524
0.5:0.25
60厘米:1米
5:2 40:3.6 0.35:4.5 51:17 0.33:0.99 81112升:250毫升 45分:1.5小时平方米:40平方分米 : 2549632 : 0.75吨:500千克 45:0.15 36:0.9 0.5千米:200米 0.7545
第五篇: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化简》教学设计
《比的化简》主要学习化简比的方法。教材联系学生的生活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比的意义的理解,进一步感受比、除法、分数的关系,下面给大家分享《比的化简》教学设计范文,欢迎借鉴!《比的化简》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在实际情境中,让学生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
能力目标:会运用商不变的规律或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目标:在化简比的同时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体会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难点重点:会运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难点:运用比的化简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揭示课题。
1.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活中的比,谁来说说什么叫比?你能举个例子吗?
2.比与除法、分数有什么关系?
3.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关于比的知识(板书课题——比的化简)
4.看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
师:上课前很多同学一直问老师这两个杯子里面装的什么?其实这是老师课前调制好的蜂蜜水。你能判断出哪杯蜂蜜水更甜吗?
师:是的,又不能喝,光凭眼睛看不好判断,那你们需要老师给你提供些什么信息?
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相应的数据信息:
蜂蜜水
号杯:3小杯12小杯
号杯:4小杯16小杯
师:根据这些信息,现在你有办法解决“哪杯蜂蜜水更甜”这个问题吗?
预设:生1:看看平均一小杯蜂蜜用了几小杯水,再进行比较。
生2:看看平均一小杯水用了多少小杯的蜂蜜,再进行比较。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找出蜂蜜与水之间的比,并板书:
1号杯:3:12
2号杯:4:16
师:联系前面学过的分数与比的关系,想一想,3:12和4:16这两个比能不能像分数化成最简分数一样,也能化成最简比呢?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说一说,并试一试。
师:谁来汇报一下你的方法,并说说这样做的依据。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1号杯:3:12=3/12=1/4=1:4
2号杯:4:16=4/16=1/4=1:4
师:现在我们发现,两杯水中蜂蜜和水的比实际上都是1:4,说明这两杯水是?(一样甜)
2.理解化简比。
师:刚才同学们利用分数与比的关系把3:12化成了1:4,把4:16也化成了1:4,这个过程就是比的化简(指着板书),谁能看着板书再把化简比的过程说一说?
师:从刚才的化简过程中,我们知道3:12=4:16,两杯水是一样甜的。笑笑也写了两组相等的比(课件出示)仔细观察,看看有什么发现,请你也试着写一组相等的比,并和同桌交流。
(1)学生独立思考,试着写一写,并同桌交流自己的发现。
(2)结合学生汇报,课件演示每组相等的比中前项、后项是如何变化的,并引导学生发现比的化简与商不变规律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之间的联系。
3.归纳比的基本性质
师:你能根据商不变规律和分数的基本性质概括出比的基本性质吗?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强调“0除外”)
4.揭示“最简整数比”。
师:分数约分要注意什么?比的化简又要注意什么?
分数约分要约到最简分数,化简比也要化到前项和后项只有公因数1为止,这样的比就叫最简整数比。
5.化简比的方法
师:分数可以约分,比也可以化简,你能化简下面的比吗?(课件出示)
化简下面的比:
24:42120:60
1)独立尝试。(指明两人板演)
交流:说说你的思路。(方法、根据)
2)小组活动:(课件出示)
化简下面的比:
0.7:0.82/5:1/4
思考:这两组比与前面的最大区别是什么?
小组讨论:如何把这两组比化简?并试一试。
全班展示、交流:让我们一起来分享同学的智慧。(充分展示学生的不同方法。)
3)归纳:怎样化简比?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4)师小结:看来,化简比的方法不唯一,不过都有一个共同目标:最后都要化简成最简整数比。
三、巩固应用,解决问题。
1.化简比:(带的为选做)
(要求:学习有些吃力的学生可只化简前三组比,程度一般的学生至少化简四组比,程度好的学生要求全做。)
21:240.3:1.54/5:5/7
1:4/50.12:60.4:1/4
2.教材第73页“练一练”第1、2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
3.教材第73页“练一练”第4题。
(1)学生独立完成(1)、(2)两题,集体订正。
(2)小组讨论完成第(3)题,集体交流,明确:判断谁投球命中率的高低就是看比值的大小。
四、全课总结
师:回顾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利用所学的比,你能解决生活中什么样的问题?
《比的化简》教学设计2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50页51内容及练习十一的第4—7题。
教学目标:
1、理解比的基本性质。
2、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掌握化简比的方法并会化简比。
3、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理解最简单的整数比。
教学难点:利用比的基本性质正确化简比。
教学方法: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教师引导,教学准备:前置小研究,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三分钟)
1、什么叫比的基本性质?
2、什么是最简单的整数比,举例说明?
(设计意图:加强基础训练,巩固认识最简的整数比的练习,为本节课化简比做铺垫。)
汇报答案时强调最简单的整数比应具备的两个条件。
学生总结,教师板书。
1、比的前项后项必须都是整数。
2、比的前项后项必须是互质数。
以后我们写出的比应该都化简成最简整数比。
二、导入:我们已经学习了比的基本性质,今天我们一起探究利用比的基本性质把一个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板书:化简比。
三、新授:
1、拿出前置小研究分小组交流讨论
看课本第50—51页例1内容,尝试练习:
(1)15:10180;120
我发现:——————————————————————————。
我发现:——————————————————————————。
(3)2.1:3.60.75:2
我发现:——————————————————————————。
我发现:——————————————————————————。
(4)0.6:0.4:
我发现:——————————————————————————。
2、汇报展示(指名小组汇报)
(1)15:10=15180:120
生1:15:10=(15÷5):(10÷5)=3:2
180:120=(180÷60):(120÷60)=3:2
生1:我发现:化简整数比时,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师点拨观察:第一组比,前项和后项为什么同时都除以5?
生2:我发现:化简分数比时,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生3:化简小数比:2.1:3.6=(2.1×100):(3.6×100)
=21:36=(21÷3):36÷3)=7:12
0.75:2=(0.75×100):(2×100)=75:200
=(75÷25):(200÷25)=3:8
生3:我发现:化简小数比时,先把小数比化成整数比,然后再化成最简比。
生4:我发现:化简一个小数和一个分数比时,先把小数比化成分数比,然后再化成最简比;当分数能化简成有限小数时,可以把分数化成小数,再按小数比的方法进行化简。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课堂还给孩子,同时也检查孩子的预习效果,最后小结方法,渗透最优化的数学思想)
3.老师带领学生对小组汇报的内容进行梳理:
1.化简整数比时,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2:化简分数比时,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3:化简小数比时,先把小数比化成整数比,然后再化成最简比。
4:化简一个小数和一个分数比时,先把小数比化成分数比,然后再化成最简比;当分数能化简成有限小数时,可以把分数化成小数,再按小数比的方法进行化简。
四、巩固练习:
1、等比接龙:
2:3=20:30=4:6=200:300=()=()=()=()
100:50=40:20=()=()=()=()
2、一项工程,甲单独做12天完成,乙单独做10天完成,甲乙所用时间比是(),工效比是()。
3、甲是乙的1.2倍,甲与乙的比是()。
4、甲是乙的1又1/4倍,甲与乙的比是()。
五:全课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评测练习
1、判断题
(1)、比的前项乘5,后项除以,比值不变。()
(2)、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一个相同的数,比值不变。()
(3)、比的基本性质与商不变的规律是一致的。()
(4)、10克盐溶解在100克水中,这时盐和盐水的质量比是1:10.()
2、8:10==40÷()=()(填小数)
3、学校电脑小组有男生25人,女生20人。男生人数是女生的()倍,女生人数与男生人数的最简单的整数比是():(),女生人数占总人数的()
4、化简下列各比。
24:36 0.75:1
《比的化简》教学设计3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四章《化简比》。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进一步体会比的含义。
2、会运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点:比的化简的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比的化简,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讨论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三分钟。
1、比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2、什么是最简整数比?请举例说明。
(强调:比的前项和后项是互质数或比的前项和后项只有公因数1。)
二、导课
刚才我们复习了比的基本性质和什么是最简整数比,今天我们用所学的知识来学习新的知识《化简比》。请同学们拿出前置小研究。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三、出示前置小研究。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前置小研究。
(一)、我的研究
1、把下列各比化成最简整数比。
(1)15:10180:120(2):
(3)0.75:20.4:0.32(4):0.70.5:
2、请举出两个化成最简整数比的例子。
3、总结化成最简整数比的方法。
(二)、我的收获:
(三)、我的提醒:
学生合作学习,教师巡视,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点拨。
四、学生汇报:
(一)学生汇报小组内交流讨论的结果。
我们是超越三组,我是1号,第1题由我来汇报。
(1)15:10=(15÷5):(10÷5)=3:2
180:120=(180÷60):(120÷60)=3:2
我汇报完毕,谁还有不同的方法?
我有不同的方法:180:120=(180÷30):(120÷30)=6:4=3:2
我汇报完毕,请同学们补充、质疑或评价!
小结:以上两种方法都对,但第一种比的前项和后项都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比较简便。
我是超越三组的2号,第2题由我来汇报。
(2):=(×18):(×18)=3:4
提问:谁还有不同的方法?
我有不同的方法::=÷=×==3:4
谁能总结整数比的化简方法?(其它学生补充)
我是超越三组的3号,第3题由我来汇报。
(3)0.75:2=(0.75×100):(2×100)=75:200=3:8
0.4:0.32=(0.4×100):(0.32×100)=40:32=5:4
提问:谁还有不同的方法?
谁能总结整数比的化简方法?(其它学生补充)
我们小组汇报完毕请同学们补充、质疑或评价!
(二)其它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1)化简比的结果应该是怎样的?
(2)你认为化简比的结果与求比值的结果有什么区别?
(比值是一个数,可以是整数、小数或分数,比必须有前项和后项,是比的形式)。
(三)总结化简比的方法。
整数比: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化成最简整数比。
分数比: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先转化成整数比,再根据整数比的化简方法进行化简。
小数比: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依照小数的位数同时乘10、100或1000先转化成整数比,再根据整数比的化简方法进行化简。
四、拓展知识:介绍黄金比。
五、评测练习。
1、我来当小判官。
(1)16︰4的最简比是4。()
(2)5︰2.5的比值是2。()
(3)6︰0.3的最简比是20︰1。()
(4)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或都除以相同的数,比值不变。()
2、把下列各比化成最简整数比。
15:210.12:0.4:1:
(1)请四位同学上去板演,其他做在练习本上。
(2)反馈,集体订正:请这四位同学说说,你是怎么化简的?
3、我来解决。
一项工程,甲单独做20天完成,乙单独做30天完成。
(1)写出甲、乙两队完成这项工程所用的时间比,并化简。
(2)写出甲、乙两队工作效率比,并化简。
六、布置作业:练习十一4、5题。
七、板书设计:
化简比
15:10=(15÷5):(10÷5)=3:2
180:120=(180÷60):(120÷60)=3:2
0.75:2=(0.75×100):(2×100)=75:200=3:8
0.4:0.32=(0.4×100):(0.32×100)=40:3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