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村碗窑土陶产业发展现状介绍

时间:2019-05-14 00:33: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镇村碗窑土陶产业发展现状介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镇村碗窑土陶产业发展现状介绍》。

第一篇:镇村碗窑土陶产业发展现状介绍

镇幕布新农村建设及碗窑土陶产业情况简介

一、幕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

幕布村居住着汉、傣、拉祜3种民族,辖1个自然村、2个村民小组,有306户1207人,有耕地面积1024亩,人均0.85亩,党支部有党员45名,下设3个党小组。20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527.6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14元;粮食总产量80吨,人均

占有粮37公斤。组建了党群致富联合体,成立了种植协会、养殖协会,成立新农村建设理事会1个,有理事7人。

自实施以“三村”工程为载体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程以来,累计投入资金561万元(其中:上级部门支持209万元,镇、村自筹352万元),完成了“四室一校”建设工程;建成5条总长3400米水泥硬板路,基本实现水泥硬板路“进村入户”的目标;建成3条总长2400米三面光沟渠,有效解决了灌溉难的问题;建成沼气池249口,81.4%的家庭用上了清洁能源,成为“沼气化村”;完成涉及225户243间、1.85万平方米琉璃瓦民居房改造,村容村貌大有改观。全村家家有新居,户户饮上自来水,通电率达100%,广播电视覆盖率达100%,基础设施得到夯实,极大地方便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

由于机场建设征用耕地3000多亩,致使幕布村耕地紧缺,加之新垦复的农田缺水、缺肥,严重制约着幕布村的经济发展。面对这一困难,村两委大力宣传党和国家的惠农政策,积极动员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并先后多次邀请省、市、区的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到幕布进行两杂种植、烤烟、茶叶、科学饲养、节能改造等实用技术培训,不断提高群众的认识,使烤烟、油菜、茶叶、畜牧养殖业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全村共种植油菜1000亩,单产239公斤,实现产值119.6万元;种植茶叶385亩,实现毛茶总产量为3.5吨,产值3.5万元;种植烤烟1302.6亩,总产量达3908担,产值305.6万元;实现畜牧业收入47万余元;历年种植核桃948亩,年内完成铁核桃籽点播500亩,核桃产业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二、碗窑土陶文化旅游村建设情况

碗窑村辖2个自然村、2个村民小组,有耕地面积1914亩,人均占有1.04亩,共有454户1846人,党支部有党员42名,下设5个党小组。200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657万元,人均经济纯收入2598元;粮食总产量494.7吨,人均占有粮食268公斤,陶器为支柱产业之一。

碗窑村有“陶器之乡”的美称,清朝乾隆年间(1738年),湖南人杨义远、罗文华、邓成和来到勐托坝子烧制陶器,并在藏有优质陶土资源的地方安家落户,繁衍后代,逐渐形成村落,世代相传烧制陶器工艺。由于当时主要是烧制盛饭菜的碗和腌制咸菜的坛罐,因此,人们把这里称为碗窑村。

碗窑村的陶器制作工艺承袭传统手工作业,其工序为取土、捣碎、稀释、揉和陶泥,再把揉匀的陶泥置于制作各类陶坯的轱辘上,用脚蹬转,用手捏制陶泥成各种类型的陶坯,风干上釉后入窑烧制。烧制陶器的灶人们称之为“龙窑”,形状象龙,建在斜坡上,用土基或砖块砌成,每窑分为10余窑仓。烧制时将陶坯装满窑仓,用松柴作燃料,由底仓到尾仓逐层点火,从点火到冷却5日左右即可出窑。

碗窑村的陶器制作从1738年开始,至今已有270年的历史。1956年,在合作化运动中,碗窑村成立了陶器手工业合作社,后改为国营陶器厂。1964年,碗窑大队开办陶器厂,年产陶器达万余件。从此,土陶产品的生产、销售已成为该村村民主要经济来源之一。200年,全村有266户生产和营销陶器,年产陶器12万余件,陶器产业总收入110万元,占全村经济总收入的16.74%。12月正式成立陶艺协会,积极探索陶器生产走规模化深加工的路子。200年,碗窑村被列入省“碗窑土陶文化旅游村”项目,共争取项目资金150万元,完成了碗窑土陶文化旅游村总体规划并着手实施。1月启动展室建设工程,现一期工程已完工,建成旅游标识1座(位于机场岔路口)、240m2陶艺展室1间。

第二篇:镇村工业和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XX县镇村工业和产业发展

调 研 报 告

根据县领导安排,调研由县委农工办牵头,县委政研室、县政府信息调研室等9部门共同参与,利用两天时间,到各镇(街)进行专题调研。

一、基本情况

调研组通过与镇(街)主要领导同志交流、与站办所负责同志座谈等方式,着重了解镇(街)对《点评办法》的考核内容、考核方式方法、考核结果运用等方面的意见建议。从调研情况来看,各镇(街)充分肯定观摩点评给地方镇村建设和产业发展带来的积极导向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地方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各镇(街)充分认识到资金投入对镇村建设和产业发展的强力带动作用,通过加大融资力度、广开融资渠道、创新融资办法,千方百计融集资金用于镇村建设和产业发展。充分挖掘社会资本潜力,通过制定各种优惠和扶持政策,引导社会资本投向镇村建设和产业发展,为城镇发展提供了更加充足的资金支持。

(二)地方经济建设有了长足发展。通过观摩点评,各镇(街)通过自评找不足、互评找差距,极大地调动起镇(街)主观能动性,激发了干事创业的积极性。通过加快发展,聚集人气,带动了地方经济跨越式科学发展。

(三)人民群众切实得到了实惠。各镇(街)以观摩点评为契机,大力开展综合环境整治、社会公益事业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民生,使老百姓切实感受到发展取得的成果、改革带来的变化。开展观摩点评后,群众感触最深的就是路宽了、水清了、绿足了。

二、关于考核办法实施情况的几点思考

镇村建设和产业发展观摩点评对镇(街)小城镇建设和地方产业集聚有着极大的助力推动作用,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镇(街)地理区位、产业结构、资源优势等方面上的不同,难免会显现出一些不尽如人意和有失科学合理的地方,具体表现在:

(一)各镇(街)经济实力上存在一定差距,单纯比较经济总量不足以体现发展变化。经济实力是日积月累、年复一年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结果,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单纯比较地区经济总量的办法不利于原来经济总量低,但现在发展速度快、变化大的镇(街),不利于激发地方加快推进镇村建设和产业发展的积极性,有违观摩点评激励导向作用的初衷。

(二)镇(街)产业发展具有差异性和特殊性,难以用一个标准来衡量不同产业类型镇(街)发展情况。由于地理区位、资源条件等因素,使得一些镇(街)工业发展十分突出,而一些镇(街)现代农业有声有色,对不同产业类型的镇(街)都用同一个标准考核,不能突出各个镇(街)产业发展特点,考核中势必导致某些单一产业主导型镇(街)的落后地位。

(三)资金投入问题不圆满解决,将直接制约观摩点评活动实效,影响地方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当前镇村建设项目多为环境整治、社会公益事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具有投入大、见效慢、政府财政负担重等特点。而目前各镇(街)普遍缺乏行之有效的融资手段,紧张的财政供应与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相比,可谓杯水车薪,发展后劲不足以支撑地区长期保持快速高效发展。

(四)全市所有镇(街)统用一个考核标准,容易忽视地方特色和地区差异。全市118个镇(街)统一考核标准,对地方城镇布局合理化、园区建设规范化、服务管理科学化起到了积极的牵引导向作用,有力地推进了各地镇村建设和产业发展。但同时存在一个问题,统一标准容易忽略镇(街)产业特色上的差异和经济实力上的差距,一些地区确实还不具备某些硬件建设条件,如污水处理厂建设,硬上马、强开工势必造成不必要的财力物力资源的浪费。因此,城镇化管理是现在镇(街)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必由之路,但也应注意地区差异,不能搞一刀切。

(五)观摩点评的时间和频率有待商榷。目前,镇(街)每年各类点评都不少于四次,年年点评、一年多评的现象比较突出,容易导致镇(街)在项目建设选择上顾及点评名次,对一些群众受益大、建设周期长、见效慢的工程不敢上、不想上,甚至可能出现专门应对点评的突击工程、形象工程。

三、几点意见和建议:

(一)关于考核内容

1、考核应该突出镇村建设、产业发展主题,不应与经济发展、社会事业点评考核一样全面考核,指标设臵更应重点突出,分值赋予方面突出重点。

2、镇街分类观摩点评。县城驻地及周边街道,在地理区位、项目引进、服务配套、园区建设等方面,都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些是乡镇所无法比拟的;而乡镇由于在自然资源、行政区划、规模产业等方面的优势,也形成了各自的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因此,建议考核按照各镇(街)发展基础加以区别,将街道与乡镇分开评比。

3、看基础更要看变化。改变单一的看总量、比数字的方法,围绕服务发展设臵考核标准,比变化、看发展,比增量、看进步,真切感受地方镇村建设和产业发展工作面貌之新、步伐之快、活力之强,彰显观摩点评的公平性。

4、合理增添加分项。镇村建设需要与地方产业相结合,体现出地域特色、产业特色、发展特色,对镇(街)在这方面取得的成绩应给予积极肯定。因此建议,对于镇(街)争创的商业品牌和获得的荣誉、称号等酌情加分,以示激励。

5、增添产业龙头企业考核内容。产业龙头企业对于加快地方现代化农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考核内容中没有,建议增加此项考核内容,并单独设立分值。

6、考核内容要体现群众受益。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改

善民生,使群众受益,而对镇村建设和地方产业发展感受最深、最有发言权的也是人民群众。因此,观摩点评办法当中应当有体现群众满意程度的项目,比如人均纯收入、人均储蓄余额、群众幸福指数等。适当减少短期行为指标权重,如垃圾箱、水冲式厕所设施。

(二)关于考核方式方法

受历史沿革、地理区位、经济基础等因素影响,为充分调动镇(街道)加快小城镇发展的积极性,建议考核采取以县(市、区)自评和市重点考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以县(市、区)自评为主,市里对各县(市区)评出的前1-2名、后1-2名进行重点考评时,考评人员与考评内容专业对口,时间要充分,打分要具体,真正考核出实际发展状况,并确保每个县(市、区)都有自己的“排头兵”。县(市、区)自评采取现场观摩和年终统计数据相结合,其中,现场观摩占40%,年终统计数据占60%。

(三)关于考核结果运用

考核结果运用要有科学性、连续性、导向性,要有利于促进各镇(街)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有效避免和杜绝短期行为、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同时在奖惩措施落实方面,应加强正面奖励,对投入大、变化快、观摩点评成绩突出的镇(街),在给予组织肯定的基础上,加大经济奖励和政策支持;削弱负面刺激,对于点评名次靠后的镇(街),应区别对待务实肯干但效果显现还不明显和确实无所作为两种情况,谨慎采用干部处理的惩罚办法,以保护地方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热情和积极性。

二〇一二年二月

第三篇:柞水县蔡玉窑镇银碗村农户增收情况的调研报告

柞水县蔡玉窑镇银碗村农户增收情况的调研报告

按照县政协的安排,9月9日至10日,我们组对蔡玉窑镇银碗村2007年农户收入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和核实,基本摸清了该村农户收入的构成、贫困原因。调查情况如下:我们调查组在蔡玉窑镇召开了乡镇领导、涉农单位负责人和银碗村村组干部座谈会,就当前农民增收缓慢的原因、影响和阻碍农民增收的因素、在农民增收方面有何意见和建议三项内容,广泛收集情况,深入开展讨论,共发放填写农户增收情况调查问卷11份。然后按好、中、差三种类型选择调查户,全村共调查了20户农户。进入农户家中细致访谈,填写了农户收入调查表20份,基本摸清了该村农民收入的基本状况。银碗村2007年末共有农户473户,总人口1610人,其中劳动力860人,外出务工劳动力400人,全村年人均总收入为2255元。抽样调查的20户农户,年均年人均总收入为2859元。

一、农民收入现状及分析

我们共抽样调查了银碗村20户农户,2007年家庭平均人口数为4.3人,家庭年人均总收入为2859元。其中家庭最高年收入达33570元,人均6714元,最低年收入仅4870元,人均974元。人均纯收入1500元以下的3户,占调查农民总户数的15%,人均纯收入1500元-2000元的5户,占调查农民总户数的25%,人均纯收入2000元-3000元的4户,占调查农民总户数的20%,人均纯收入3000元-4000元的4户,占调查农民总户数的20%,而家庭人均纯收入4000元以上的4户,占调查农民总户数的20%。

从调查情况可以看出,工资性收入是农户收入主要来源,比重占50.39%。2007年,银碗村人均纯收入2859元,其中经营性收入占42.88%,工资性收入占50.39%,转移性收入占

6.73%。全村外出务工400人,占全村总人口的25%,在我们调查的20户中,18户有1至2人在外务工,占总户数的90%。而且务工收入已占被调查农民家庭总收入50.39%,有的家庭已经占到了近90%,务工年收入最高的家庭达3万元以上。越是边远的组打工出去的人就越多,打工收入在家庭收入中所占比例也越高。

二、阻碍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

1.人多地少的矛盾阻碍农民增收。2007年银碗村人口为1610人,耕地总面积为1600亩,人均耕地面积近1亩。调查显示,该村农户耕地大部分为沙质山地,土地贫瘠,经常遭受旱、涝灾害,粮食生产靠“老天爷”,经济作物也是如此,这些农户一旦遇到自然灾害,更是雪上加霜,根本无法摆脱贫困。虽然近年来该村农民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不断调整种植结构,但在有限的土地上无论怎样调整也不可能使农民“致富”,农民靠耕种有限的土地实现增收的难度很大,种地投入大、成本高、利润小。

2.特色产业不明显,产业化水平不高。从目前情况来看,农户结构调整从眼前得失想的多,从长远利益考虑的少,对怎样从根本上解决持续增收的问题,深入研究不够,缺乏主动性,农业加工企业比较少,对农产品的拉动作用不够。农业生产经营粗放,规模化程度不高,科技含量低,形不成产业。银碗村成立了养猪专业合作社,但是,这个组织是自发组合,处于刚起步阶段,结构松散,管理不规范,规模不大,经营单一,无品牌意识。在运作过程中,它们更多地考虑自身如何获得最大的利益,而很少考虑如何把全村各户的小生产组织起来,把产前、产中、产后的各个环节联结起来。由于群众认识不高、销售不畅等多种原因,在生产经营决策时无法准确地把握市场行情,只能搞规模小而保险系数高的产业,这样难以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一村一品”或“一乡一品”的生产经营格局。

3.农业的高风险制约农民增收。与二、三产业相比,农业是高风险产业,投入大、见效慢、周期长、抗风险能力差,特别是抗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比较薄弱。银碗村是自然灾害的多发地区,由于耕地面积少,使得农业机械的应用受到较大的限制,同时也决定了农业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处于传统农业阶段;另一方面该村耕地的水土流失严重,高

产地不断减少,中低产地增加,耕地质量严重退化,加上现有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等级低、老化失修、功能不完善等突出问题,抗灾能力不强。近年来,接连遭受暴雨和霜冻天气的袭击,农作物产量受到较大影响;禽流感和猪瘟疫等病菌的传播使得传统的家庭养殖不断萎缩,这些对处于传统农业阶段的农民来讲,在较大程度上仍很难摆脱靠天增收的命运。加之近几年,物价上涨幅度较大,农业生产成本也随之上升。

4.农民总体素质不高,缺少劳动力和生产资金。从该村外出务工人员的情况来看,初中文化程度的比例最大,调查的20户中有18户家庭主要收入为劳务工资性收入,收入在10000元以上的4户,均为装潢等技术性劳务,收入低的仅是依靠体力型劳动获得。由于文化程度低,缺乏科学文化知识导致观念落后,许多农户对变化多端的市场经济不能适应,消极等待思想严重,习惯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宁愿守地受穷,也不愿外出务工,消极等待国家救济的思想依然存在。由于没有掌握生产技术,造成就业难和增收难。在调查的20户86人中,劳动力总数只有31人,有12人常年在外打工,缺少劳动能力的14户,占70%。由于缺少生产资金,不能扩大再生产或投资农业产业项目,农业生产所得只能维持温饱,一有不慎导致投资失败,根本无法摆脱贫困。

5.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急待加强。镇农业技术服务机构人才总量不足,技术落后,知识老化,整体素质不高。由于公务员法的实施,农业技术人员工资待遇没有落实到位,很难保证全身心地服务于农民,帮助农民增收。加之政府的一些行政行为不能与市场经济接轨,有的还沿用了计划经济时代的做法,有时好心办了坏事。

6.农村社会保障缺位延缓农民增收。在当前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前提下,各种生产生活资料价格的不断上涨,农民的支出却在不断增加。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子女教育和医疗费用在全年的总支出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从教育方面来看,国家虽然实施了九年制义务教育,但学前、高中和大学阶段的教育却是有偿的,教育费用的不断上涨致使许多农民家庭背上沉重的债务负担或者使许多农民子女因读不起书而辍学。从医疗方面来看,虽然该村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但由于目前合作医疗保障的覆盖面和保障水平还很低,农民医疗费用报销的最高比例只有60%。政府救济覆盖面较小,尽管每年国家都拿出相当一部分资金用于低保、扶贫,但仍有许多贫困人口得不到救助,有的得到了,也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三、促进农户增收的对策与建议

1.做强主导产业,扩大产业规模。积极推进“一村一品”、“一乡一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将农村资源优势引导转化为产业优势,坚持将传统特色的核桃产业作为农户增收的支柱产业,推广矮化优良品种,壮大支柱产业规模,以此来带动全村的经济发展。政府在指导三农工作时,应就全县适种的某个产品发展某个产业,并拿出一定的资金扶持其发展,做到连片统一,形成规模,避免一村多品、一乡杂品、全县无品牌的现状。

2.加大对农户技术培训的力度。实践证明,在没有形成明晰的主导产业区域,增加贫困农民收入的一条主要出路是户均常年输出一个劳动力,但在目前,贫困农民外出打工基本都是自发的、盲目的、无序的。政府要在引导农民外出务工方面进行合理的指导,有组织地引导,帮助他们提高劳动技能,提高文化知识水平,进行分期分批的针对性培训,使其有一技之长,使其稳定就业,增加收入。

3.进一步加大教育扶助力度。在低收入农户子女九年义务教育段继续享受“两免一补”的基础上,将此政策延伸到高中阶段,免除其子女就读普通高中、职业高中、中专、技校的学杂费、住宿费、生活费的补助,对低收入农户子女就读全日制普通高校的,每学年给予一次性补助或提供贷款助学,以此进一步缓解低收入农户的子女教育费用压力,激励贫困家庭子女改变命运,真正解决低收入农户的脱贫问题。

4.加大政府投入,改善生存环境。自然条件差是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工作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贫困地区生存环境仍然是重中之重。政

府在进行工作决策、安排资金项目时,首先要照顾到人的生存环境问题,要千方百计帮助贫困地区搞好基础设施规划,充分调动包村扶贫部门单位和社会各方面力量,改善基础设施条件。

5.提高农村基层干部待遇。落实村级班子专职化,提高工资待遇水平,关心长期在农村一线工作的乡镇干部队伍,激发他们扎根农村工作的激情,专心做好农民增收工作。

6.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要慎之又慎。国家在农村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爱民、亲民、利民、惠民政策的充分体现,解决了部分特困农户的继续问题。可从另一个角度讲,低保对象选择不准的话,滋长了少数懒汉人思想,有力不出,有心不思,等靠低保过日子。应适当降低年轻且有劳动能力的人享受低保的标准,将有限的低保资金用于最贫困的人,真正体现党和国家对弱势群体的关怀,体现社会的公开、公平、公正。

第四篇:春化镇西土门子村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情况

春化镇西土门子村经济发展

及产业结构调整情况

一、发展优势条件分析:

1、良好的区位条件:西土门子村是东边道公路的必经之地,201省道直接从村腹地穿过,同时,西土门子村是春化镇政治、经济、文化乃至军事中心,各种商业行为发达,商铺云集。

2、特色产业优势明显:木材加工业是春化镇的重要产业,也是西土门子村的重要支柱,并且具有悠久的历史。

3、种植业优势强大:西土门子村有种植黑木耳、香菇、放蚕、种植蔬菜等优越条件和销路,有固定的消费群体。

4、养牛业发展迅速:黄牛存栏数达到800多头,今年成立了养牛合作社,新建了500公顷围栏牧场,群众对养牛的热情高涨。

二、发展经济的总体方向:

1、发展特色农业

(1)建立规模化、标准化的木材加工基地和标准厂房;(2)建立规划与设计形成的区域园林特色,形成居民活动消费群和活动地;(3)建立春化特色步行街,形成蔬菜、水果批发销售中转站和集散地;(4)形成专业牧业小区,对养牛业进行大规模扶持。

2、发展生态旅游项目

(1)积极发展农家乐民俗风情游和生态观光游,利用好自然条件,开展好红松果林和山野菜采摘加工活动;(2)利用好历史

和文化遗址开展旅游和观光,并以西土门子为辐射利用好春化镇的地下森林和草帽山景色,利用农家乐的资源开展好西土门子的各项旅游开发。

春化镇西土门子村村委会

2009年5月25日

第五篇:关于永乐镇军村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关于永乐镇军村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军村共有6个村民小组,382户,1594口人,耕地面积3592亩,其中果园面积1284亩,小麦1134亩,玉米1050亩,豆类450亩,油菜210亩,中药材423亩。家畜牛存栏152头、猪637头、羊460只、鸡3153只、兔5112只。2011年,全村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46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015元,其中果业人均纯收入2085元,劳务人均收入1854元。果业和劳务输出成为该村的两大支柱产业。

二、存在问题

通过调查分析,该村经济发展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是支柱产业较少。该村经济主要依靠果品生产和劳务输出。

二是农业生产科技含量低。无论是种植业还是养殖业都是传统粗放式经营,科技含量低,导致农业生产效益低下,农民收入不高。

三是养殖业没有形成规模。当地农民素有养猪、养羊、养牛的习惯,但是该村养殖规模小而零散,对村级经济推动作用不大。

三、发展规划

1、做大苹果产业。全面推广“四大”关键技术和果园的规范化管理。到2012年,苹果挂果面积稳定到1894亩左右,总产量达到4735吨,实现产值901万元。

2、稳定粮食产业。粮食种植面积每年保持在2184亩左右,到2012年产值达到121万元,人均收入达到204元。

3、扩大规模养殖业。紧扣增加农民收入的主线,加快发展

养殖业,以建设沼气池为突破口,带动养殖业快速发展,实现“草、沼、果、养”四位一体化经营模式。重点抓好程海平、李永平规模养殖户,带动全村养殖业发展,到2012年猪存栏达到675头,牛存栏174头,羊存栏499只,家禽饲养达到5016只,产值达到153万元。

4、强化特色产业。扶持该村五组村民梁京学承包车村淤地坝40余亩发展渔业,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力争到2012年渔业产值达到15万元,成为该村的特色产业。

5、搞好中药材种植业和初加工。通过加强市场信息沟通,精选中药材品种,提高作务能力,使中药材种植到2012年种植面积达577亩,产值达到53万元。

6、加强劳务输出培训。2009年该村在外务工550人,通过农村富余劳力就业技能培训,到2012年转移劳动力611人,劳务产业收入达到423万元。

7、积极发展非公经济。加大对军村砖厂的改建,引进先进设备,扩大生产规模。大力发展餐饮、娱乐等服务业,使非公经济总产值达到2139万元。

8、落实责任,强化考核。村“两委”班子成员要齐心协力抓经济发展规划的落实,量化细则指标到人,实行月检查,季考评,年考核,奖罚兑现,加强对经济发展的责任心和紧迫感

下载镇村碗窑土陶产业发展现状介绍word格式文档
下载镇村碗窑土陶产业发展现状介绍.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