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重庆市合川区太和镇蚕桑产业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重庆市合川区太和镇蚕桑产业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一、太和镇概况
太和镇地处铜梁、潼南、合川三县交界处,是合川西北部的丝绸特色镇、蚕桑大镇,2001年被重庆市列为小城镇建设示范镇,2003年被重庆市列为“百镇工程”镇,距合川主城区35公里。太和自古商贾云集、商贸活跃,近代商贸尤以蚕桑丝绸见长,是周边17个乡镇的物质集散地和交易场所。
太和镇幅圆面积为156.71平方公里,辖36个村,共261个合作社,2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8.7万人,全镇劳动力33885人。涪江水域穿镇而过,全镇地貌为浅丘地和河滩台阶地,属遂宁母质土壤,土地肥沃。本镇耕地面积62033亩,其中土面积35392亩,25度以上的坡耕地为7545亩,水域面积15294亩。至2002年,本镇完成第一期征地175000M2的丝绸工业园区,发展桑树953万株,共8720.5亩,现有投产桑约4000亩,且桑树品种多,良桑程度较高,全年四季可养蚕1万张,可产茧23吨。
二、太和镇蚕桑产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随着我国加入WTO,美国、欧洲、印度、日本、韩国及东南来等丝绸消费逐年取消丝绸关税壁垒及纺织品配额;西部开发,退耕还林,东桑西移等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建设启动,也为本镇蚕丝产业提供了难得的国内发展机遇。
太和镇是重庆最适宜蚕桑生产的地区,有丝绸生产传统习惯,是承担“百万担优质茧”工程镇。镇内有两家丝绸产业的龙头企业和重庆乡镇企业示范园区—太和丝绸工业园和聚龙蚕业发展公司。至2006年,已建成基地村14个,基地社108个,基地规模达7000亩,桑树953万株,养蚕1万张,产优质鲜茧23吨,茧款收入420.7万元。其中新建桑园1300亩已初具规模,培育10亩以上业主20户。
良好的科研机构支撑。西南农大已多次来本镇讲授桑树栽培及养蚕技术,并基本形成地、人物三落实,有科研物质基础,2001年试行“一步成园”和纸板方格簇上簇,已取得阶段性突破,蚕农特别是现代业主接受面广、影响深远,有科技推广基础。
健全的服务体系。本镇已建立蚕桑专业合作社,成立了蚕桑技术学校,每村有专职蚕桑技术员,可保证栽桑养蚕新技术的推广。
优质茧销售有市场。本镇缫丝能力达3万绪,需大量优质茧原料。聚龙公司与蚕农订有茧收购合同,制定了最低保护价收购价格,走出了“公司+基地+农户”的路子,实施了“价外补贴”和“二次返利”政策,蚕农思想稳定,市场销售无忧。
三、太和镇蚕桑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规模较小。目前,全镇形成规模养蚕,初见效益的村只有石垭村、二桥村、盐溪村、菱角村、楼房村等五个村。一季饲养3张蚕种以上的农户占全镇蚕农的10%,缺乏规模效益。二是业主推进进程迟缓。现虽有业主20多户,但年均养蚕20张以上的只有4户。三是桑树嫁接还不够普及。全镇从2001年开始发展桑树953万株,其中已嫁接的不足70%。四是市场秩序较乱。目前,由于蚕茧市场管理缺位,相关政策落实难以到位、市场准入把关不严以及对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打击乏力,一证多点、无证收购现象较为普遍,使得蚕茧收购难以体现优质优价和劣质劣价。五是经济效益较差。我镇30%的桑树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发展的多边桑、低产桑,桑叶产量、质量不高,亩桑产茧量低,经济效益难以提高,新桑园由于投入资金少等多方面的原因,致使嫁接改良率低,难以发挥作用。与此同时,还存在着发展滞后,技术落后,推广乏力等问题。
四、基地建设的保障措施及建议
1、政府转变职能。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针,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本着“小政府大服务”的原则,大力整治、改善、发展软硬环境,以优惠的政策、优良的环境、优质的服务为优质茧基地建设提供广阔的空间。
2、建立桑蚕业产业化经营机制。用发展工业的理念谋划桑蚕的发展,办好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带动桑蚕产业化。抓好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提升桑蚕科技含量,带动桑蚕产业化,带动桑农致富。围绕桑蚕办工业,办好工业促桑蚕业。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工厂”的经营模式,以龙头企业为核心,走产业化道路,建立利益共享机制,企业与蚕农结成鱼水关系,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农工贸一体化,规范市场秩序,进行有序的市场竞争。
3、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思想认识。将优质茧基地建设落到实处,加强镇情和蚕桑发展的宣传必不可少,将基地建设方案及目的、意义宣传到田间院坝,使致富前景家喻户晓,激发农户的建园热情。只有广大农户自觉接受和参与优质茧基地,基地建设才有落实的土壤。
4、推进业主示范,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农业产业化是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培育蚕桑业主,就是培育优质茧基地的个体规模。规模出管理,规模出效益,方可充分体现产业化的竞争和效益优势。
5、创新土地流转机制,为基地建设铺路搭桥。根据渝委发[2003]6号文件精神,充分享受用活“百镇工程”的土地优惠政策,积极探索土地置换,整治和流转的新途径。
6、实施科技兴蚕战略,提高基地建设科技含量。充分发挥“太和蚕桑技术学校”的科技力量,普及和推广规模养蚕实用技术,做到人人会栽桑、会嫁接、会修枝整形、会病虫害防治。大力推广蚕室蚕具集体消毒,小蚕共育、棚架蚕台育和纸板方格簇具等先进技术。
7、加大技改力度,实现贸工农一体化。大力发展“聚龙蚕业发展有限公司”和镇内缫丝企业,加强技改力度,加强优质茧基地与公司企业对接,形成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链条,走好“公司+基地+农户”的路子,促进蚕桑丝绸产业的和谐发展。
8、强化技术队伍、服务网络的建设。搞好生产技术配套服务,实施科技兴蚕,提高单产,提高质量,提高效益,关键要有一支过硬的科技队伍和结实的服务方式。当前加强蚕桑专业技术队伍建设,重点是抓好镇(乡)、村、社三级网络的健全和完善,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改善服务质量,配套相应的政策措施,解决好报酬,确保蚕桑生产技术服务不断档、不脱节。
9、不断加大扶持投入。一是“以工补农”政策:采取每吨干茧提取一定资金,建立专门发展基金,专项用于生产发展,设施设备改造和新技术推广等;二是“谁受益,谁负担”政策:采取镇(乡)、村、社和社员户几结合的办法,多方筹资解决,实行蚕农出大头,镇、村、社适当补助,谁受益,谁负担。三是用好林业政策: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退耕还林政策与栽桑养蚕结合起来,用好用活退耕还林补助资金,达到调整结构,退耕还林,保持水土,改善环境,增加收益等“一劳多益”的目的。
第二篇:重庆市南川区农业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重庆市南川区农业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南川中学高2013级18班 高翼
一、南川农业概况
南川区位于重庆南部,大娄山脉西北侧。东经106°54ˊ--107°27ˊ,北纬28°46ˊ—29°30ˊ。幅员面积2602平方公里,辖34个乡镇和街道办事处,总人口64万,其中农村人口54万,占总人口的84%。境内山岭纵横,河谷幽深,地形呈东南向西北方向倾斜。北部系平行岭谷区,南部属娄山褶皱地带。东邻武隆、道真,南连正安、桐梓,西靠万胜、綦江、巴南,北与涪陵接壤。属典型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主体性、多样性气候明显,是多种动植物生长的适宜区或最适区。农业资源富集,农村经济开发前景十分广阔,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臵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气候资源,南川历来是重庆市优质粮经作物生产地,重庆市首个绿色食品大米示范基地就落户南川。南川现有栽培作物近千种,饲养动物40多种,水稻、玉米、小麦、油菜等粮食作物和水果、蔬菜、茶叶、药材、生漆、蚕桑等多经作物遍布境内,猪、牛、羊、马、鸡、鸭、鱼等成群分布。山水开发极具潜力,境内有著名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级森林公园金佛山,极具开发价值。特别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南川农业和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全年粮食总产量33万吨,粮食生产自给有余。
二、资源状况
(一)土地资源:全市幅员面积2602平方公里,折合390万亩,主要分为7个方面:①耕地面积105.4万亩,占幅员面积的27%。其中水田面积60.9万亩,旱地44万亩,菜地0.4万亩。②园地面积9.6万亩,占幅员面积的2.5%。其中果园地1.8万亩,桑园地1.1万亩,茶地5.6万亩。③林地面积186.6万亩,占幅员面积47.9%,其中有林地面积163万亩,灌木林2万亩,疏林地0.3万亩,未成林地3万亩,采伐迹地、苗圃地0.03万亩,活立木蓄积477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37.4%。④草地(天然草场草山草坡)面积3.5万亩,占幅员面积1%,包括农作物秸杆在内理论载畜量为15.7万牛单位。⑤居民点及工矿用地面积12万亩,占幅员面积3%,其中城镇建设用地0.7万亩,农村居民点及村庄用地8万亩,工矿用地3万亩,特殊用地0.02万亩。⑥交通用地7.1万亩,占幅员面积1.8%,其中铁路用地0.08万亩,公路用地11万亩,农村道路用地7万亩。⑦水域面积6.7万亩,占幅员面积1.7%,其中河流4万亩,水库1.4万亩,坑塘0.01万亩,沟渠1.8万亩,堤坝水工建筑0.2万亩。
(二)水资源:南川境内河流众多,全市有中小河流56条,分别于乌江水系和长江上游干区上段水系。流域面积在2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26条,其中据24条河流实测,天然落差共8901米,可开发利用的理论水能为137119千瓦,可建电站83处。
(三)动植物资源:由于我市多山地形和立体气候特点,适应多种动物生长,野生动物有野猪、野羊、猴、獐、狐、獾、刺猬、水獭、旱獭、虎、豹、狸等,全市动物资源有523多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34种,濒危动物69种。养殖业中有猪、牛、马、羊、鸡、鸭等40多种,其中以猪、鸡、牛、鸭的数量大,分布范围广。生猪上南川为无疫病防治区。据不完全统计,南川境内植物资源5655种,其中全国一级保护植物71种,特有植物200余种,尤以银杉、金山方竹、金山杜鹃、金佛山大树茶、珙桐、金山竹米等最为著名。有药用植物2100多种,其中有天然名贵的天麻、黄莲、杜仲、厚朴等。
(四)气候资源:南川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南北差异大,最高海拔2251米,最低340米,立体气候明显。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既无严寒,又无酷暑,四季分明,霜雪稀少,无霜期长。热量丰富。年均温16.6℃,极端最高温度39.8℃,极端最低温度-5.3℃,年降雨量1185mm,年日照时数1273小时,无霜期308天,相对湿度80%。灾害性天气:春为低温寒潮,夏天多伏旱,秋季连绵阴雨天气突出,入冬后气温低,但均在零度以上。
(五)矿产资源:南川区矿藏资源较多,主要有煤、铝土矿、含钾岩石、耐火粘土、石灰石、硫铁矿以及锂、镓、铀、锗、方解石、大理石、水晶、铜矿、石棉、石膏、石英砂等。以煤最多,表内地质总贮量为2亿多吨。其次为铝土矿,表内贮量为2500多万吨,表外贮量300多万吨,贮量大,品质好,属优质高铝低硅矿床。硫铁矿贮量为6500多万吨,开发价值大。
(六)旅游资源:南川旅游资源丰富,开发条件优越,境内山岭绵延,河流纵横,文化积淀深厚,构成了集山、水、林、泉、峡、洞为一体的奇异自然景色。金佛山为著名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级森林公园,有旅游景点120多处,春天是花海一片,夏天是清凉世界,秋天秋叶色斑斓,冬天冬雪玉树琼枝,四季景观特色鲜明,是理想的旅游胜地。三王坪生态石林占地524亩,是目前国内已探明的面积最大、特色最显著的生态石林。石林形象厚朴,石林与各种形态各异、造型奇特的各种树木、藤蔓丛生,构成了一幅幅天然的盆景,嵯峨多姿、万状离奇,使人遐想不尽,流连忘返。金佛山古佛洞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年代最古老的洞穴之一,洞内可同时容纳5万多人。碧潭幽谷清新秀丽,楠竹山竹海婆娑,松山叠翠,这些景点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多彩多姿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文化内涵赋予了南川旅游的鲜明个性和较高的知名度。
三、2010年发展状况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5.50万公顷,比上年减少1599公顷;油料作物种植面积0.99万公顷,比上年增加2534公顷;蔬菜种植面积0.90万公顷,比上年增加248公顷。全年粮食总产量达34.49万吨,增长5.9%;肉类总产量达5.33万吨,增长8.0%。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7.8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7.0%,其中农业产值12.41亿元,增长12.1%;林业产值2.29亿元,增长12.0%;畜牧业产值12.29亿元,增长1.5%。
四、我区发展农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一)存在问题:
1.对都市农业多重功能认识不足。第一,城市优先、农村附从的发展理念占据了思想和管理领域,致使农业的阵地迅速
丢失,都市农业也就显得可有可无。第二,单纯、传统农业思想还有一定市场,忽视了成都地区人口密度大、土地———特别是耕地极为有限的现实,城市经济和工商业的快速发展,这些导致传统农业没有多少空间。第三,简单强调产业、规模、产出、税供的评价模式,当代农业对GDP、财税的贡献的确贫弱甚至需要反哺,导致其不受重视。第四,所属区县对城市化的过度向往,未能认识到都市也需要与之匹配的都市农业的支撑。第五,对都市农业的生态、就业、都市环境及生活方式支撑等功能认识不到位。
2.对都市农业的服务与引导不够。南川的都市农业是在缺乏预见和重视中比较随机产生与发展起来的,缺乏有效的服
务与引导,加之城市、工商业迅速发展需要农村土地的转化补给,城市周边的广大农村、农业地区就长时间处于待变更状态,当然就没有稳定的发展都市农业的基本条件了。农业的规模化要求、风险抵御、抱团参与市场、经营环节的分工协作、跟风与恶性竞争的避免等,都需要加以服务与引导。
3.都市农业经营管理人才欠缺。南川目前的都市农业经营管理和服务人员基本上是农家乐模式的农民就地变身,大多
只能从事小规模的种、养产业经营和低档次的农业观光旅游服务,且小农经营意识明显。而都市农业所需要的具有现代管理、服务意识的旅游、服务、产业化农业的企业管理人才相对欠缺,具有现代农业、资本运营、项目运作观念和能力的都市农业投资、经营人才更是稀少,具有适应都市消费需求、市场规律的都市农业营销能力、技巧、经验的营销人才也极为不足,具有农业观光、休闲、体验类项目的优质服务员工(人才)也缺口不小,且尚未形成有效培养机制。
4.都市农业与城市需求的对接还多有阻隔。由于长期“以城市为中心、农村服务城市”的发展理念主导,区域消费单边
集中在城市,未能关注农产品现代物流体系建设,流通、交易、加工环节多有障碍,而少有考虑都市农业消费的释放和引导,同时由于农产品自身的季节性波动大、检验检疫不规范等特点,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都市农业消费的提升与城市的同步发展。
(二)解决方案
1.重视农业的多功能性。(1)根据农业的多功能性来制定农业投入政策。(2)转变农业经营模式。
2.加强对都市农业发展的服务与引导。(1)根据南川农村的实际情况,广泛利用农业和农村空间,制定发展都市农业的中长期计划,引导发展都市农业来实现农业生产的高附加值。(2)以科技成果为依托,促进农业项目的社会化、产业化及稳定性。(3)培育农民自己的内生组织,壮大都市农业发展主体,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农业产业化。
3.加强现代农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1)以职业化为目标,引导农民转型与转变。(2)加强复合型农业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培养。加强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农业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文化知识和业务技术水平。
4.破除城乡隔阂,对接农村发展需求。(1)加强都市农业消费的释放与引导。(2)促进资源、信息、资本等的交融流动,以实现都市农业与城市需求的有效对接。(3)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兼顾保障供给、农民收入和环境保护三大目标。
第三篇:高县蚕桑产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高县蚕桑产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高县县委常委、副县长文万春
高县位于四川盆地南缘,川滇黔三省结合部,宜宾市中南部,北纬
28°11′~28°47′、东经104°21′~104°48′之间,幅员面积1323km2,辖12镇7乡285个行政村,总人口52.12万人,农业人口45.91万人。高县地势南高北低,海拔最低270米,最高1252.1米,属丘陵低山地貌;气候温和,温湿度适宜,雨量充沛,平均年气温18.2℃,相对湿度81%,年日照时数1147.8小时,大于10℃的积温5881.3℃,无霜期360天,全年降雨量1028.1毫米;土壤PH值4.5-6.5,有机质含量丰富。近年来,高县抓住“东桑西移”政策机遇,合理规划产业布局,把蚕桑产业作为山区和半山区经济发展新增长点,培育和发展产业龙头企业,带动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发展蚕桑产业。全县现有桑园18万亩,产业遍布全县19乡镇,其中基地乡镇10个,有养蚕基地村和重点村119个,1681个组,蚕农3万多户,从事种桑养蚕人口10多万人,约占全县农业人口30%。2010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高县实现了蚕桑基础稳定,产茧、产值、单产、价格等均创历史最高纪录,全年发种16.6万张,产茧11.2万担,实现蚕桑综合产值3.3亿元,其中蚕农茧款收入1.48亿元,净增长5462万元,全县农业人口人均蚕桑产值700余元,蚕业产值和丝绸工业产值占了全县GDP的10%以上。高县已成为川南产茧和缫丝第一大县、四川蚕桑产业第二大县。
一、发展现状
(一)龙头企业发展。高县蚕桑产业龙头企业——立华蚕茧有限公司,是国家商务部批准的“东桑西移”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公司拥有先进的飞宇2000型自动缫设备14组,粗丝机6台,K251织机80台,捻线设备60台(套),已形
成500吨生丝、100万米绸缎、200吨捻线丝、5000床丝棉被的生产能力,可创产值2亿多元。生丝平均等级4A级以上,双宫丝、捻线丝双特级,建立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县内建有一个年生产优质蚕种10万张的蚕种场,能满足本县50%以上的蚕种需求量。全县有蚕桑高、中级技术人员近100人,有制种、缫丝、织绸等技术人才1500人以上。
(二)产业基地建设。高县现有桑园18万亩,产业遍布全县19乡镇,产业基地相对集中在罗场镇、庆符镇、嘉乐镇、落润乡、蕉村镇等中南部乡镇。2010年,罗场镇产茧达2.18万担,继续保持川南领先地位,庆符镇、嘉乐镇也稳定在1万担以上。产茧收入200万元以上的村1个,产茧收入100万元以上的村23个,蚕茧收入5000元以上的户5000户。
(三)发展体系构建。高县建有一支250余人的技术培训和推广队伍,科技公共服务能力能基本满足基层蚕桑生产需要。形成了蚕桑科技示范园(蚕桑科技专家大院)—乡镇蚕技站—村蚕桑员(蚕桑专业合作社)—共育户(科技示范户)为主体的四级服务网络,服务体系较为健全。立华蚕茧公司负责育苗、栽桑、发种、养蚕、新技术推广;乡镇有22个蚕茧生产技术站具体实施;蚕桑基地村、共育户、科技示范户、蚕业协会(蚕桑专业合作社)作为补充,“公司+基地+协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基本形成。
同时,高县蚕桑产业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产业链条延伸不够。尽管产业龙头企业具备了一定规模,且在省内来看生产水平较高,但科技开发力量仍然不足,生产水平仍处在国内中等水平,产业发展附加值不高。企业拥有缫丝、织绸等生产能力,但蚕桑—丝绸—服装的产业链条未完全形成,印染、服装等后续产业缺乏,下游产品仍需进一步开发和延伸。二是科技含量提升不够。农民栽桑养蚕的科技含量依然不高,蚕桑单产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在农村劳动力结构性缺乏的条
件下,需要通过培训、示范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农民栽桑养蚕的科学水平,以提升蚕桑科技含量,提高蚕桑单产。方格簇、养蚕大棚、小蚕共育等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力度需进一步加强。三是综合效益发展不够。尽管蚕桑产业已经成为我县部分农民群众家庭支柱产业,但蚕桑产业“半年生产半年闲”的状态普遍存在,产业附属和配套综合开发尚在起步阶段,综合开发利用不够,蚕桑产业综合效益发展不够。
二、发展前景展望
(一)发展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特色、规模、品牌、效益”工作取向,坚持政府引导、企业带动、农户参与,全力推进高效循环蚕桑产业基地建设,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现代蚕业,推进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链条型延伸、综合性开发,促进农民增收和产业壮大,保持蚕业生产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发展目标。
实现“一增长、二优化、三提高”,(一增长:蚕茧产量明显增长;二优化:产业布局、产品结构明显优化;三提高:蚕农收入、品质效益、出口创汇明显提高)。到2012年,全县桑园面积达到20万亩,发种22万张,产茧量达到15万担,行业产值超过3亿元,税利1000万元,蚕农综合收入实现1.5亿元,蚕茧质量达到全省先进水平,创建省级蚕桑特色产业县。到2015年,桑园面积达到22万亩,发种28万张,产茧量达到20万担,行业产值超过5亿元,税利3000万元,蚕农综合收入实现3亿元(翻一番),丝绸工业上台阶,延伸产业链,打造名牌产品,推进产业升级,创建全国优质茧丝生产基地。
(三)发展举措。
一是突出示范建设,推进产业基地发展。实施“四个一工程”。即建设10个产茧1万担以上的乡镇,100个产茧1000担、综合产值超200万元的村,1000个产茧100担以上、综合产值超50万元的社,10000户产茧10担、综合产值超2万元的科技示范户。规划建设7万亩高效循环蚕桑经济产业带。在罗场镇、庆符镇、蕉村镇、嘉乐镇、落润乡、羊田乡等6个乡镇41个村集中连片区域,建成在全市范围内基地最大、生产标准、综合效益好的7万亩高效循环蚕桑经济产业带,其中核心示范区3万亩。大力发展“一步成园”。充分调动农民栽桑养蚕的积极性,2011-2012年,新建、改建桑园8万亩(其中新建2万亩,改建6万亩),桑园面积达到20万亩,达到并超过全省产业基地强县标准。2011-2015年,新建、改建桑园16万亩(其中新建4万亩,改建12万亩),桑园面积达到22万亩,高产优质桑园巩固在15万亩以上。
二是突出链条延伸,做大做强龙头企业。通过招商引资、扩能技改等方式,努力拓展蚕、丝、绸项目,千方百计延伸蚕业产业链条,发展印染、服装等后续产业,提高产业发展效益。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引导龙头企业投入资金提高技术水平、逐步扩大生产规模、壮大辐射带动能力,走区域性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链条型延伸、综合性开发的道路。实施“四个一工程”,即完善1个产丝400吨的丝厂;完善一个产绸100万米的绸厂;建成一个产丝棉被1万床的丝棉厂;筹建一个丝绸服装厂。同时,制订和完善有关指导茧丝绸产业发展的政策,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择优发展,重点扶持,规范和发展农民蚕业专业合作社,推广“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协会+农户”或“公司+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等经营模式,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和经营机制。
三是突出科技兴蚕,加强科技研发推广。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蚕业发展更要靠科技支撑。与省蚕研所、四川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建立科技研发合作机制。在工业生产上,充分发挥企业建立的茧丝工程技术中心作用,加大技改和节能降耗力度,改进现有的生产工艺,努力提升产品质量和创立产品品牌。同时,加快专业化职业蚕农群体培育,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乡镇蚕技站、村社干部、蚕农”四位一体的技术推广体系功能,加大蚕业生产科技普及力度,做到科技人员到户、良种良法到园、技术要领到人;全面推行桑蚕品种优良化、消毒防病专业化、小蚕共育化、大蚕省力化、上蔟方格蔟化等 “五化一高”工程。
四是突出综合开发,提高蚕桑发展效益。改变蚕桑“半年生产半年闲”的生产观念,大力推进蚕桑综合开发利用,努力改变单纯的栽桑、养蚕、缫丝、织绸单一模式,推进低碳、生态、高效、循环蚕业建设,提高蚕桑产业发展附加值。启动林下养殖、桑枝食用菌项目、黑花生、紫薯、雄蛾保健酒等蚕桑循环综合利用项目,在罗场镇、庆符镇、嘉乐镇等乡镇建成年产10万袋菌袋的基地;2011年推广1000亩建立果桑品种园。通过发展一系列综合开发项目,使蚕桑综合效益、蚕农收入得到较大提高,亩桑产值超过10000元。
第四篇:重庆市北碚区天府镇农业资源及产业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重庆市北碚区天府镇农业资源及产业
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课程名称:农业资源与区划
学院: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
专业:农村区域发展
组员签名:
2013年06月
重庆市北碚区天府镇农业资源及产业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摘要:本次到北碚区天府镇的调查,主要是针对天府镇农业资源及产业发展现状,通过访问式问卷的形式进行本次的调查。目前,天府镇农业资源状况、产业状况以及农业产业发展限制条件与问题,围绕这些问题我们展开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本镇的农业生产虽然有了新的发展,但农业结构不合理、农民素质偏低、农业投入不足、农产品市场销售难等因素严重制约了天府镇农业的发展。
前言
近年来,天府镇农业生产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十八”大和重庆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促进人和农业生产的五项转变为目标,即(1)从产品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2)从数量型向效益型转变;(3)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型农业转变;(4)从单一型向多种种植型转变;(5)从计划农业向效益农业转变。以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为中心,切实加强对农业的指导和支持,发展“高产、高质、高效”农业,在稳定农村双层经营承包制的基础,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提高了农业的竞争力和产品的附加值,确保农业持续稳定增长。[1]
天府镇位于北碚城东北部,地形呈典型南北走向的“一山三岭二槽”分布,东连北碚区静观镇,南临嘉陵江,北与合川区杨柳坝接壤,西与北碚区东阳镇相邻,幅员面积54平方公里,辖8个村,3个社区居委会,人口 5万余人。为了了解重庆市北碚区天府镇农业资源状况、产业状况以及农业产业发展限制条件与问题,2013年5月24号我们到了北碚区天府镇展开了调查。
一、天府镇种植业基本情况
全镇总耕地面积41455亩,其中蔬菜19846亩,粮食作物水稻5934亩,花卉1651亩,水果2476亩,鱼塘面积9756亩。农业结构调整比例为:粮食面积占耕地面积15.3%,经济作物、菜、果、花卉面积占耕地面积60.7%,鱼塘占23.5%。
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天府镇切实地把发展“三高”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从发展大农业的目标出发,按照“高产、高质、高效”的要求,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实施第二轮土地承包,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制订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计划和措施。在农作物的品种布局,产品结构,科技含量
等方面,按市场需求下功夫,在全镇41455亩耕地中,蔬菜等经济作物占84.7%;开展粮食创高产和万亩无公害蔬菜生产活动;扶持发展了一批种植,养殖能手和大户;在确保农业投入的基础上,优化资源配置,发挥地域优势,把生产、加工、销售结合起来,推广公司+农户的模式,提高了农业产值和效益,促进了农业生产的产业化、基地化、集约化经营。[2]
二、调查的基本情况与结果分析
近些年,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但在此次调查的农户中,仅有少数的农户在农业生产中使用农机具,如收割稻谷、翻地时使用的农机具和碾打、玉米脱粒时使用的农机具。可以看出,农用机械已覆盖农民农业生产的耕、种、收各环节,但是并没有在本镇普遍的推广。农业基础设施薄弱,难以强化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农业生产受水资源短缺、物质技术装备水平低、产业化进程慢等因素的制约,其生产仍然没有跳出小规模、低水平、传统粗放经营的怪圈。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低,实际机播、机收、机电灌溉率不高。农业生产局限于一家一户的小农经营模式,农业生产规模化、机械化进展较慢。农民出售农产品多以原粮、活畜为主,农产品加工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农产品初级加工多、深加工少、产品增值率低。本镇的农业的发展也深受“地力差,水资源缺乏、农业灌溉条件差”的影响。同时我也了解到,有一些地方仍然没有铺柏油路,主要是因为多数农民目前收入水平较低,筹资积极性不高,这就造成农村公路在建设过程中由于资金不足而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天府镇农业产业发展的问题有一下几点:
1、农业结构不合理,农产品相对过剩。长期以来,天府镇农产品供给严重不足,存在缺口,生产什么消费什么,生产什么卖什么,在温饱问题未能解决的情况下很少考虑农产品质量和种类,随着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农业收入稳定增长,市场需求对农业的约束作用日益突出。从农产品品种结构上看,大路品种多,优质品质少,大量积压的农产品多属普通型的农产品,而适销对路的优质农产品依然十分紧缺。就水果而言,品种雷同,品质较差,产期和上市期集中的龙眼、荔枝,烂市“烂”价情况就很突出。因此目前天府镇农产品市场的饱和,是农业结构不合理,产品质量不高的低层次饱和。[3]
2、农民素质低,制约农业结构优化。农业结构调整是对农业生产资源,生产要素的重新排列组合,最终实现农业效益增加和结构优化。农业生产的劳动者
在农业结构调整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素质越高,其收入也越高,对农业生产的调速能力也越强。根据天府镇统计部门的调查,从抽样的289个劳动力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有8人,占2.77%;高中文化程度的有65个,占22.49%;初中文化程度的有132人,占45.67%;小学文化程度的有78人,占26.99%;文盲的有6人,占2.08%;初中经下文化程度共216人,占74.74%。所以,农民由于科技文化素质较低,是很难及时掌握现有的农业科技,更谈不上把握市场,对农业进行结构优化。
3、农业产业体系不健全。由于群众消费观念尚未改变、消费水平低度徘徊,优质优价难于体现,致使农产品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农业的质量和效益提高不大。农产品质量标准监测体系和市场信息体系建设滞后。农产品交易市场建设也相对滞后,农产品流通渠道仍不顺畅。此次调查的多数农户没有涉及到龙头企业,订单合同也是寥寥无几。现代农业产业链不健全,产业体系基本没有形成。龙头企业的发展与农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息息相关。调查中,当问及“龙头企业兴衰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时,有的农民回答无影响,还有一些不知道什么是龙头企业。虽然建设了一批农村集贸市场,但这些市场布局分散,规模较小,设施简陋,功能落后,多数无信息服务网络,大部分农产品仍在露天下交易;缺乏贮藏、冷冻、周转条件,交易完全处于自然成交,多数没有涉及订单农业。
4、农业投入不足,农业基础薄弱。近几年来,镇政府财政支农支出占总比重年际间忽高忽低,起伏不定,未能形成一条稳定的轨道,镇政府对农业的投入严格受制于其经济实力。农户投入的局限性也一直没能得到根本的解决,这就造成农业生产基础薄弱,不能保证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
5、农产品大量增加,市场销售难。天府镇农村人口比例大,其中居民有17779人,农民有36626人,经济薄弱,基础设施滞后,供水、供电、道路、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远不适应经济发展和农村市场繁荣的需要,市场的流通效率低,随着农产品大量增加,市场便成为制约着农产品销售的“瓶颈”。[4]
6、农业技术落后,资源利用不合理。农业生产“一靠政策,二靠科学,三靠投入”,但目前天府镇农业科研,推广滞后。一方面,科技投入匮乏,农业基础研究滞后,缺乏一批具有突破性的技术储备;另一方面,由于体制和政策的影响,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渠道单一,活力不够,动力不足的矛盾也很尖锐,导
致农业科研成果转化不畅,推广效益低下。
7、农业产业化生产未能形成规模。天府镇产业化生产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总体上还是未能形成规模,规模化、基地化、集约化生产的路子,目前还是处于探索阶段,没有真正打造品牌,做优农业;农业生产经营形不成一定规模,不能实现规模效益,无法构成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不能保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可持续发展,高效益农业,未能真正发挥其经济效益,农村中丰富的农副土特产品无法得到有效的加工和利用,更难转为高附加值商品。
三、解决农业生产问题的建议
1、大力扩展农产品市场。目前农产品市场不十分适应时代的要求,天府镇总耕地面积41455亩,其中蔬菜等经济作物占总耕地84.2%,粮食占15.3%,根据镇统计部门的统计,农产品日上市量可达到30吨,因此建议打造一个大型的,具有农业信息化、农产品标准化的综合农贸市场。发展农业商贸体系,解决农产品销售问题。
2、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确保农业增产。农业结构不合理,种粮效益差,农产品大量增加,农产品相对过剩,农业增长缓慢,农民增产不增收较为普遍,因此,建议在以往的基础上,进一步抓好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粮食在以往调减的基础上,继续调减,蔬菜、花卉在以往增加的比例上,再增加适当的比例,力使农业结构基本更趋于合理化。[5]
3、做好农业生产管理的技术推广。科学是第一生产力,做好农业、科技的推广,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建设一支业务素质高、工作效率高、服务质量好的技术推广队伍,发挥村级农技推广员的技术推广主力军作用,定期组织农民参加技术培训,通过办好示范基地、示范户,板报、宣传资料、广播、电视、现场会等多种形式,加强农民的农业素质培养,提高农民技术水平,引导他们走科技兴农之路。
4、积极探索集约化种植发展农业生产的路子,改进千家万户分散种植的传统生产组织形式,用新的生产组织方式实现农业生产规模效益。近几年,一些村的农业示范基地通过发展集约化种植,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并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经验。集约化种植,有利于农业新技术的推广落实;稳定种植规模,有利于计划的落实和调控。尽管集约化种植这一新的生产形式仍在探索阶段,也还存在一些
不完善的地方,但方向是对的。应加强调查研究工作,积极完善各项管理措施,积极与农民建立长期稳定、相互合作、互为依赖的组织形式和减低风险的办法,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加快推进集约化种植发展进程。[6]
5、根据镇的实际,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建立食品加工厂,对各种农作物做进一步的加工。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步伐,做大农业,做“少”农民,将农民从第一产业转移到二、三产业,提高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出口产品比例,尽快改进我区加工、贮存、保鲜、包装等技术,增加农民非农收入。
6、政府要不断的引进高素质的人才,搞好基础设施的建设。吸引外资,发展第二、三产业。同时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培养人才,建立社会化的服务组织,使农民遇到困难时有路可寻,高度有效的解决困难,减少损失。利用好便利的交通条件,发展经济,创造欣欣向荣的局面。落实各种补贴项目,确保公平公正。
通过本次到天府镇的调查,发现农业结构不合理、农民素质偏低、农业投入不足、农产品市场销售难等因素严重制约了天府镇农业的发展。因此,天府镇应该着力调整农业结构,加大农业技术培训力度、吸引外资、大力发展农产品市场来促进农业又好又快的发展,最终达到让农民增产增收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刚;黄丽华;高阳.基于方法集的农业产业化综合评价模型[J].复旦大学管理学院.2009年第4期.第34~35页
[2]刘庆山.农业经济管理学[M].天津大学出版社.1994年01月.第97~99页
[3]汪懋华.精细农业发展与工程技术创新[J].中国农业大学精细农业研究中心.农业工程学报1999年01期.第45~46页
[4]吴兴.现代农业发展与农业机械化技术应用[M].宁夏黄河传媒有限公司.2009年01月.第167~169页
[5]朱明;郭红宇;周新群.现代农业产业工程体系建设方案研究[J].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农业工程学报2010年01期.第71~72页
[6]姚宝刚.现代农业与农业机械化发展[J].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农业机械学报2006年第2期.第13~16页
第五篇:渭源县党参产业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渭源县党参种植及发展现状的调查报告
实践时间:2014年7月14日---7月29日
实践团队名称:河西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特色优势产业调研团赴定西市渭源县调研中药材发展小分队
实践队成员:李斌(队长)、林松平、曹永斌、何源、李平宏、常丽娟、姚小霞、白秀坤、王盼、马丽雯、杨丽娟、张雪、李雪 摘要: 渭源县是古老渭河的发源地,地处西秦岭山脉的南部地槽与黄土高原台地的交汇地带。北部干旱山区黄土层深厚,适合种植党参,皮肉坚实,清香甘甜,质量优良,被誉为“党参故里”。素有“千年药乡”之称的渭源县,盛产党参、当归、黄芪等名贵中药材,尤以党参质量最佳,自古就有“党参故里”之说,2002年被中国农学会特产之乡组委会正式命名为“中国党参之乡”。近年来,渭源县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按照“南归北参川芪”的布局,形成了北部黄土梁峁沟壑干旱区党参种植基地。为了维护和提高“渭源白条党参”在国内外市场的信誉度和知名度,切实保护生产者、使用者和消费者合法权益,渭源县积极进行“渭源白条党参”证明性商标相关资料的收集、撰写和申报工作,2008年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正式受理,经过一年多的公告评审,正式注册。截至目前渭源白条党参被标注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关键字:渭源县、党参、GAP种植技术;
一、渭源县党参种植情况简介
定西市渭源县作为甘肃省的中药材资源大县,自古就有“千年药乡”、“天然药库”之称,是地道中药材的天然产地。如果提及到中国党参就不得不谈到有着“中国党参之乡”美誉的渭源县所产的党参,渭源党参因有着其独特的种植气候和稳增的产量而受到许多徽商药材商的青睐。中药材—党参作为渭源县重要经济支柱和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与广大党参种植户的辛勤劳动下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种植技术落后、农业基础设施不发达等因素的制约,仍未能形成有效的种植—加工—销售体系,导致现有的一些有利资源没能得到优化配置。
渭源党参具有种植范围广、产量大、品质优、农民种植经验丰富等优势。种植范围主要分布于北寨、会川、新寨、路园、七圣等乡镇,近年来年种植面积达12万亩以上,年产量在万吨以上。说起渭源党参的品质要数已经被注册成商标的“渭源白条党参”最佳,白条党参体胖梢长、皮肉坚实、色泽乳白、味甘而甜,因质优而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说到种植经验,渭源境内大部分党参种植户都是通过自身多年种植党参的实践经历而掌握了许多适合本地自然环境的经验,颇具科学性。
二、渭源党参发展及交易状况
种植党参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加农民的收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想要达到这一目的就要让渭源党参走的更远,让其走出甘肃市场,最好最快的方式就是拥有几处具有中等规模及以上规模的党参交易中心。通过交易中心提供的现场交易平台与大尺度的宣传对扩大渭源党参的名气具有不可比拟的作用。截至目前,渭源县已经建成的中药材贸易交易中心有4处,分别位于清源镇、会川镇、莲峰镇、新寨镇。其中要数位于清源镇的渭水源中药材贸易中心最具规模。以渭水源中药材贸易中心为例,渭水源中药材贸易中心作为省、市、县中药产业重点招商引资建设项目,总投资2.6亿元、占地面积200余亩,下辖有中药材、农贸综合两个专业交易市场和甘肃渭水源药业科技有限公司。目前拥有740套完全独立的产权式商铺,240套专供客商和制药厂商代表住宿或办公租用式商铺。该贸易中心内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网络全范围覆盖,有健全的中药材物流配送体系、中药材质量安全保障体系、信息网络体系以及电子结算体系。电子商务平台在该贸易中心的应用使得综合经营部有专业交易员引导和服务外地客商的交易活动,并承接了党参等中药材代购代销业务等。中心作为渭源县集中药
材交易中介、物流配送、电子结算为一体的专业化交易市场,是全国唯一的“白条党参”原药集散销售专业市场,交易量占全国“白条党参”的80%以上。各类中药材淡季日交易在150吨左右,旺季日交易量在450-750吨;交易的中药材主要有党参等渭源本土所产中药材。2011年各类中药材年交易量8万吨,年交易额90000万元。其中党参年交易量6.6万吨,年交易额67400万元;党参年交易量占总交易量的82.5%,年交易额占总交易额的79.3%。2012年各类中药材年交易量17万吨,年交易额110000万元。其中党参年交易量10.8万吨,年交易额87200万元;党参年交易量占总交易量的63.5%,年交易额占总交易额的79.3%。2013年各类中药材交易量达17万吨,交易额14亿元,党参的交易数量与年交易额依旧独占鳌头。总体来看,党参的交易金额不断增加,呈现出上升趋势。该贸易中心的不断发展已对渭源县及周边地区中药材的种植、交易和加工生产起到了带动和促进作用,尤其对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问卷调查分析
实践小组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得到了一些关于药农种植党参情况的数据,与80多位药农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对20份小组自制调查问卷所得信息进行汇总得出了以下结论:超过60%的药农选择自家党参幼苗,主要原因是自家党参幼苗可靠且会降低种植成本。在党参种植技术方面,绝大多数药农都是依靠自己的经验来对党参进行种植、灌溉、施肥及其他有关党参的农事活动。在谈到党参的销售时,超过一半的药农都是在将党参串成串之后且达到5成干后出售,只有极少数的药农选择在刚刚采挖后直接出售。实践小组调查过的几个乡镇的药农家里基本都栽种党参超过3.5亩,甚至个别药农种植党参的面积超过了10亩,在许多药农眼里目前政府对党参产业的相关政策还不是太完善。
四、2014年上半年渭源党参交易相关状况
2014年以来渭源党参行情持续疲软,呈现下滑趋势,且跌幅较大。党参从年前公斤28元左右,跌至目前公斤12元左右,跌幅达57%;党参及其他中药材价格下跌主要有以下原因:
1.是去年开始,由于天时好,收成好,加上种植面积的增加,党参及其他中药材上市产量大幅增加,造成供大于求的局面。
2.是近年中药材价格飞涨不乏商贩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前两三年,政府查出有不法商贩大量囤积党参,导致党参价格飞涨。目前,党参价格回到四五年前的水平,应该说回归到理性价位。
3.是受国际、国内总体经济形势和消费低迷的影响,也是导致中药材价格下跌的主要因素。当前党参等中药材价格下跌,关键影响到收入问题。一是个别商贩,由于未把握是市场形势,价格波 动之大,积压中药材全部亏本,个别血本无归;二是农民受损不小。从目前我县来看,近一半的农户中药材未出售,致使收入减少 一半以上。所以我们认为在目前形势下,中药材贩运商和种植户,一定要把握住时机,分析形势,见好就收,避免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五、当前渭源党参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不足
截至目前,渭源的党参产业有一定的成绩,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但发展的同时也显现出来一些不足:
1.党参GAP种植技术只覆盖于部分乡镇,到目前还没有实现大范围的覆盖;
2.农村基本的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大部分党参种植地区缺乏喷灌设备,靠的只是雨水;
3.中药材交易市场基础设施存在问题,管理较松散;
4.同其他县区相比之下,渭源县对于党参产业的相关政策太少,调动不起农户的积极性。
六、对渭源党参产业发展的个别建议及对策
1.政府应站在有利于本县特色产业发展的角度,制定好有关的法规帮助党参发展步入正轨,使其能更好的促进经济的发展;
2.党参种植农户应积极为党参办理种植保险,降低种植风险,以减少自身的损失;
3.政府为种植户实施种植党参无息贷款扶持,促进农户种植党参等积极
性;
4.大范围的普及党参GAP种植技术,让技术成为党参增产增质的关键要素。
5.抓好党参市场体系建设,加强中药材交易市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交易市场综合交易功能,逐步形成以位于县城的渭水源中药材贸易中心为中心,以会川、莲峰、新寨中药材交易市场为支撑,部分乡镇农贸市场为补充的市场体系。
6.抓好党参科研体系建设,积极开展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以及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