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重庆市荣昌县铜鼓镇蛋鸡养殖业现状调查报告
重庆市荣昌县铜鼓镇蛋鸡养殖业现状调查报告
王明春
(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动物科学系,重庆荣昌 402460)
摘要:2010年7月至2010年10月期间,笔者对重庆市荣昌县铜鼓镇蛋鸡养殖专业户进行蛋鸡养殖情况调
查,为推动该镇打造重庆市第二大蛋鸡生产基地提供事实依据和可行性论证。本文介绍了铜鼓镇蛋
鸡养殖的具体情况,从蛋鸡发展背景、养殖技术、防疫、产业链发展等方面开展如实的调查,剖析
该镇蛋鸡养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
关键词:铜鼓镇;蛋鸡;现状;调查
中国蛋鸡行业在国营规模化鸡场的示范和带动下,广大农村涌现出了大量的小规模蛋鸡养殖户,在此基础上发展了蛋鸡养殖乡镇,建立了养鸡专业合作社,形成了名副其实的蛋鸡产业,并逐渐形成蛋鸡养殖的主力军。为了解重庆市荣昌县蛋鸡养殖业的现状,西南大学顶岗支农实习生对荣昌县铜鼓镇养殖蛋鸡情况进行了为期四个月的调查。调查发现,该镇蛋鸡养殖总量不小,但问题不少。由于蛋鸡饲养分散在千家万户,面广量大,集约化、规模化水平较低,而且受饲养管理技术、财力物力条件、科技知识水平等限制,普遍存在生产水平、综合防疫水平、鸡蛋产品质量低下的问题。同时,普遍存在人、禽混杂现象,对村民的生活环境、蛋鸡的生产环境产生了双向的负面影响。为保证铜鼓镇蛋鸡产业的健康发展及农民生活环境的改善,研究推广蛋鸡健康养殖技术已成为该镇建设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将对此作初步探讨。
1铜鼓镇蛋鸡养殖发展历史及现状
铜鼓镇位于荣昌县境北部,距县城25 km,过去一直是荣昌有名的贫困乡镇。1999年底,荣昌县委为了发展该镇,经过反复研究与论证,决定在地处偏远又无矿藏的铜鼓镇发展蛋鸡产业,鸡蛋的保鲜期较长,销路尚可,且对技术和资金的要求也不太高。可尽管如此,要动员农民投入资金建规模化养鸡场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无奈之下,政府机关的10多名干部只好带头投资兴建养鸡场,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至2002年,该镇的规模化养鸡场已超过100家,蛋鸡规模超过20万只。2003年,该镇成立了养鸡专业合作社,为养殖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养殖户的养殖技术从而得到提高,市场销路被进一步拓宽,禽药、饲料厂商也纷纷进入铜鼓,一条蛋鸡产业链初步形成。2005年,该镇已有规模化养鸡场209个,存栏蛋鸡40余万只,日产鸡蛋26.5万枚。2008年,铜鼓已成为重庆有名的养鸡大县,年存栏蛋鸡200万只。鸡多了,蛋多了,但粪也多了,据测算,一只鸡每天大约产粪0.12 kg,200万只鸡每天产粪多达240 t。这么多的鸡粪除一小部分被养鸡户作肥料外,大部分长年累月堆积在路边,不仅影响环境,也污染了空气。为使鸡粪化“臭”为“香”,铜鼓镇人民政府的领导开始献策,着力构建绿色循环生产圈:通过喂养无公害饲料,确保鸡粪无农药残留物和有害物质;在此基础上,引进企业将鸡粪加工成有机肥;在全镇推广用鸡粪和有机肥种植无公害蔬菜、粮食和养鱼;再用无公害粮食加工成鸡饲料养鸡。这样良性循环使鸡粪的再利用价值越来越高,过去的臭鸡粪今天成了俏货。该镇引进重庆永丰生态农业综合开发公司,投资380万元建起了鸡粪加工厂,每天可加工120 t鸡粪。该公司还与全镇2000多户养鸡户签订鸡粪采集协议,每天为养鸡户免费掏粪,免费运输,并按每50 kg0.4元的价格进行收购。仅此一项,全镇养鸡户一年就可获得纯收入17万元。通过构建绿色循环生产圈,已使该镇形成了以蛋鸡养殖业为核心,商业和工业相配套的产业集群,年总产值超过5000万元。
在该镇人民政府组织带动下,蛋鸡产业迅速壮大,禽药、饲料厂商也纷纷进入铜鼓。目前,已有10余家禽药、饲料厂商、养殖设备配套商,在此设立了区域性销售中心,覆盖周边市场。该镇逐步成为周边地区的商业中心。在重庆,铜鼓镇成为仅次于长寿的第二大鸡蛋生产基地,每天运到重庆主城区的鸡蛋至少在18吨以上,打造出了一条荣昌独具特色的产业化之路。到2009年,只用了10年的时间,一个1.6万人口乡镇的蛋鸡产业发展到蛋鸡存栏量为200万只的规模。但是,2009年以后,铜鼓镇相距出现蛋鸡饲养户破产或停业的现象。到2010年,蛋鸡存栏量锐减到大约60万只的规模,60%的蛋鸡饲养户破产或停业。昔日家家养鸡、户户存栏的繁荣,代之以今日场空舍旧的败落,一栋栋被废弃闲置的鸡场,不能不令笔者深思。
2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蛋鸡养殖走上规模化、标准化,铜鼓镇蛋鸡养殖由于养殖户缺乏资金、养殖技术落后,蛋鸡产业体系不健全,致使蛋鸡养殖状况日趋严峻。
2.1 疫情隐患较大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引种不规范。少数蛋鸡养殖户引进鸡苗没有向当地动物检疫部门申报,而是直接从外地引进,给当地畜禽疫病防治带来毁灭性灾难。二是免疫不规范。部分蛋鸡养殖户从外地引种,按照外地提供的免疫程序实行免疫,却不结合本地实际情况,也不接受当地畜牧部门指导,导致免疫效果收稿日期:2010-12-
作者简介:王明春(1987-),男,汉族,云南宣威人,动物科学专业2007级本科生,E-mail:wangmingchunrc@163.com
不佳,加上部分养殖户贪图小利、嫌麻烦,对即将淘汰的蛋鸡免疫落实不到位,留下了暴发疫情的隐患等等。三是管理不规范。部分蛋鸡养殖户在栏舍选址、建设等方面不按照标准化规程操作,生产区与生活区没有完全分开,栏舍间距近,养殖密度高,又缺乏必备的消毒、无害化处理设施,加上极个别不法商贩违法经营,贩运病死畜禽,增加了疫情暴发的风险。值得注意的是,基层兽医人员懂技术有经验者极缺,疫病检测设备落后,缺乏有实力的大型养鸡企业带动发展,极缺乏科学的养殖体系,一般是养殖户自己联系购进幼雏鸡饲养,产蛋量下降时及时淘汰,给鸡看病、治病也多由养殖户自己解决。
2.2 养殖污染较重
大部分蛋鸡养殖户没有修建粪便处理设施,生产的鸡粪全部用编织袋装袋后堆放在道路或其他公共场所,生产污水随意排放,恶臭难闻,污水横流,污染了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对农业生产和新农村建设带来了巨大不便,路过行人及附近村民反响比较强烈。鸡粪处理问题已经成为铜鼓镇蛋鸡产业发展的瓶颈,在面对既要发展经济又要顾及环境保护的同时,无疑是给当地政府部门的决策掀起了巨大的挑战。
2.3 缺乏科学的饲养管理知识
不少蛋鸡户文化水品低,对各阶段蛋鸡的饲养管理认识不足或处于一种比较模糊状态。尤其对产蛋期、不同生长阶段,根据蛋鸡的产蛋率、体重、环境变化等调整相应日粮就更缺乏了解;对光照认识不足,操作不当。蛋鸡饲养中普遍存在着光照强度不足、时间过短或过长等操作问题,影响蛋鸡的生长、发育、开产时间及高峰持续期。如育成期未达到体成熟就增加光照,使已经达到性成熟但发育不良的蛋鸡,开产后特别是进入高峰期容易造成产蛋困难。
2.4 产业配套服务体系不健全
专门化育雏、育成,产蛋期专一饲养,饲料生产与养殖分离,鸡产品专业销售等一系列产供销配套服务体系不完善,且分工合作、风险分摊、共同提高生产意识不够。尽管在政府的组织引导下成立了几个养鸡专业合作社,但由于分工不明确、管理者缺乏责任心、没有发展蛋鸡产业的向心力、过分追求自身利益,导致合作社难以运转,缺乏为农户创造利益的服务体系,因而得不到各养殖大户的支持。由于受基层兽医人员技术的制约,在疾病治疗方面存在空白,为兽药人员提供了为养殖户“服务”的机会,其实更多的是在给养殖户推销兽药。一方面是危害了农户的利益,加快了蛋鸡淘汰更新的速度,另一方面大多数养殖户对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不太熟悉,只顾生产,不注重食品安全,鸡蛋药物残留严重,也有少部分为了眼前的小利,以次充好,对整个鸡蛋的销售产生极大的影响,削弱了“铜鼓山”牌无公害鸡蛋的市场竞争力,直接危害了市民的身体健康。
2.5 小规模、大群体蛋鸡产业结构极为典型
调查结果显示,养殖规模在1000~4000羽的养鸡户占全镇养鸡户的50%,4000-8000羽规模占40%,造成该镇蛋鸡产业小规模、大群体结构的原因很多,主要表现在:(1)以大量小农户为基本经营单位的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及偏远山区农村经济的欠发达,导致了该镇农户在资本投资方面存在缺陷,从而决定了铜鼓镇蛋鸡产业以小规模生产模式为特征客观的资本基础;(2)由于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存在,使蛋鸡产业形成以“大群体”为特征的客观人力基础;(3)蛋鸡产业投资可多可少,技术相对简单,使广大农户以小规模投资于蛋鸡产业成为可能。小规模、大群体蛋鸡产业结构造成了蛋鸡产业链的不稳定,在生产经营决策过程中带有明显的盲目性和从众性。农户把养鸡作为一种副业,鸡蛋价格和利润下降,就提前淘汰蛋鸡,其结果是一哄而下。鸡蛋价格上升或是农户认为后期利润较大时,便一哄而上,这样使得蛋鸡存栏量经常有较大的变化,养殖户处于保本或仅获微利,影响生产积极性,使鸡蛋供货波动较大,直接影响了蛋鸡业的健康发展。
3建议与发展对策
蛋鸡产业作为铜鼓镇的一个主导致富产业,前期发展势头好。各级政府部门应当把它当作全县的一个产业项目、一条增收途径、一张经济名片精心扶持和打造,着力在“产业规划、准入导向、防疫保障、规范管理和优质服务”上做好文章,实现蛋鸡产业更优更实更强发展。为此,特提出如下建议:
3.1 抓好环境改善,优质服务,促进健康发展
要多为蛋鸡产业发展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要充分发挥养殖龙头的带动功能和养殖专业合作社的纽带作用,运用“公司+基地+农户”、“专业协会+农户”产业发展模式,正确应对市场和技术上“双重风险”,集中打造市场认可的“铜鼓山”牌无公害鸡蛋,促使全镇蛋鸡产业朝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方向发展[1]。镇人民政府要及时与县人民政府沟通协调,取得县级各部门的支持,促进国土、畜牧、环保等部门的协调配合,认真抓好蛋鸡养殖的准入工作,帮助养殖户搞好产业的合理规划和布局。争取银行信贷部门支持蛋鸡养殖户的发展,优先提供小额贷款等服务。紧密联系县级商务部门,积极争取引进蛋品加工项目,进一步延伸蛋鸡产业链,实现产品转化增值。听取环保、农业等部门为该镇建设新农村做好谋划的可行性建议,极力推进鸡粪处理项目引进和建设,化害为利、变废为宝,帮助消除蛋鸡养殖对生活环境的影响。镇人民政府要按照全县防疫总要求,认真落实好疫病控防措施,从引种、养殖、防疫、销售等环节,集中精力搞好全程优质服务,让农民群众多增收入、少受损失,促进全镇蛋鸡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2]。
3.2 实现养鸡观念三大转变
要转变以下三大养殖观念:(l)从单纯追求高产向全面追求高效转变。既要降低生产成本,又要提高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治水平,重视料蛋比,从而全面追求高效。(2)由传统养殖向绿色生态、高附加值养
殖转变。从单纯追求产蛋数向既追求产蛋数又追求鸡蛋的高品质和高附加值观念转变;从单纯养殖向养殖、产品深加工并重转变;从单纯追求国内市场向追求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转变。(3)从小生产者的独立经营向农业产业化经营转变[3]。面向市场,树立优质产品的品牌战略,形成资源优势互补、提高综合竞争力、实现双赢。
3.3 优化资源配套,发挥带动作用
优化资源配套,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实行蛋鸡产业化生产在现有基础上,几年内尽快建立或组建一批实力雄厚的蛋禽企业和集团,以市场为导向,经济效益为中心,把禽产品的生产、销售等各环节连结起来,努力解决生产、加工、销售过程中各环节的风险负担、利润共享问题。实现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形成策略统一、抗风险能力强的经济联合体[4]。
3.4 强化科学养殖理念,重视服务体系建设
加强科学技术培训工作,有关职能部门应大力支持和鼓励科技人员成为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专业学会联系养殖一线的桥梁。魏忠义等(2001)[5]认为,加大科技投入,促进科技进步,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广与应用,行业引导和技术推广的重点应抓大场大户,建立集中育雏、浓缩料来料混合加工、鸡粪无污处理、产销服务、防病治病等专业场(户)或中心。逐步打破农村小而全的个体经营方式,有目的地对一些通风的旧鸡场(舍)进行改造,推广生态养殖法,实现生物能源循环利用。大力倡导养殖户组织起来,加入各级行业协会。协会一方面可以对分散零乱的养殖户进行有序的科学化管理,另一方面可以形成规模,抵御市场冲击,稳定发展蛋鸡业。
3.5 引导和鼓励蛋鸡产业向产供销一体化发展
严竞天等(2001)[6]分析提出,产供销一体化的产业组织方式有利于减少中间环节和降低交易成本,比较容易形成规模效益。特别是产供销一体化中的龙头企业,是沟通政府、小规模企业(生产者)、市场(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的桥梁。龙头企业的参与改善了产业的组织结构,疏通了政府、小规模企业(生产者)、市场之间物质、资本、信息、技术、劳动力等要素交流的障碍。
3.6 引导蛋鸡产业转变生产方式
通过生产方式的转变,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品的安全、卫生和质量水平,提高蛋鸡产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降低生产成本。吕广宙等(2005)[7]认为,生产方式的转变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由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向技术密集型生产方式转变;(2)由数量增长型向安全、质量和效益增长型转变;(3)由粗放的饲养方式向精细化、高科技含量的饲养方式转变;(4)由家庭副业型的饲养方式向规模化、专业化的饲养方式转变;(4)由牺牲或忽略生态环境、资源浪费型的生产方式向可持续发展型的生产方式转变。
4结束语
综上所述,认识清楚铜鼓镇蛋鸡养殖的基本概况,是发展该镇蛋鸡产业的关键所在,推广健康养殖模式,提高蛋品质量,辅之以品牌经营,是实现该镇蛋鸡产业由“数量型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重要途径之一。其发展要紧随我国蛋鸡产业的发展步伐,真正融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做大做强蛋鸡产业,组建和延伸相关产业链,实现共赢。
参考文献:
[1] 吕广宙.我国蛋鸡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动物保健,2005,(6):42-44.[2] 刘崇贞,俞建奎.中卫市沙坡头区蛋鸡标准化养殖的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9,(10):215-216.[3] 王成新.我国禽蛋产业的发展方向[J].中国家禽,2003,20(10):3-7.[4] 康相涛,孙桂荣.我国蛋鸡业发展的现状、存在何题及对策[J].农村养殖技术,2003,(19):7-9.[5] 魏忠义,樊凌翰,杨茉莉.我国西部地区家禽业的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J].中国家禽,2001,2(23):37-38.[6] 严竞天,陆信国,林宣芳.目前农村蛋鸡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浙江畜牧兽医,2001,(2):24-25.[7] 吕广宙,胡继连.我国蛋鸡产业平台期现状分析及发展策略[J].中国农村经济,2005,(12):61-67.
第二篇:重庆市生态环境现状调查报告(精选)
重庆市生态环境现状调查报告
一、生态环境现状
(一)土地
重庆市幅员总面积822.69万公顷,其中陆地面积97.01%,水域面积2.99%。土地构成为:农用地292.94万公顷,林地297.39万公顷,居民点、工矿及交通用地55.01万公顷,未利用土地150.61万公顷,其中农用地、林地所占比例较大,未利用土地不足20%。根据市国土部门提供的动态数据显示,与1997年比较,2000年耕地、林地、未利用土地面积减少;而园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及水域面积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其中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面积显著增加。
1、耕地截止2000年,重庆市耕地总面积为252.29万公顷,人均耕地仅0.082 公顷,低于全国人均水平(0.106 公顷)。其中15度以上坡耕地占48.2%,25度以上的坡耕地占16.1%。重庆市中低产田占耕地面积的60%-80%不等,其中中部、东部、东南部的区县大多占80%左右。重庆市耕地垦殖指数为30.74%,大足等5个县(市)的垦殖指数大于50%,渝西地区的垦殖强度大于渝东地区,西部地区的土地后备资源更为贫乏。与1997年相比,减少耕地1.84万公顷,每年减少耕地面积0.61万公顷。在减少的耕地中,城镇建成区向外围拓展与交通建设占用良田沃土的情况比较突出。
2、牧草地 2000年重庆市有牧草地23.86万公顷,在未利用地中拥有荒草地34.27万公顷。与1997年相比,重庆市草地面积增加了0.04万公顷。退耕还林还草及林地退化可能是草地面积增加的重要原因。重庆市牧草地的理论载畜量为670万羊单位,而1999年草场实际载畜量为250万羊单位,表明我市的畜牧业整体上还有发展潜力。但是,草地的生态保护工作相对滞后,受鼠害及人类活动的影响,草地退化面积接近草地总面积的19%。
3、林地 2000年,重庆市林地面积为297.39万公顷,占幅员面积的36.53%。其中有林地面积177.92万公顷,占重庆市林地面积59.83%,森林覆盖率为23.1%。林地分布极为不均,主要集中分布在东部与南部的中、低山区,中部平行岭谷区。与1997年相比,林地面积减少0.02万公顷。村镇与交通建设占用林地、毁林开荒、林地衰退等是导致林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
4、水土流失 1999年重庆市水土流失面积52130.27平方公里,占重庆市幅员面积63.26%。其中,轻度侵蚀25.11%,中度侵蚀48.42%,强度侵蚀19.41%,极强度侵蚀5.80%,剧烈侵蚀0.26%。平均土壤侵蚀模数每年每平方公里4261吨,重庆市土壤侵蚀总量为每年2.22亿吨,年侵蚀耕地厚度约7.5毫米,相当于全重庆市2.3毫米的表层被侵蚀殆尽。与1987年相比,水土流失面积扩大3226.73平方公里,侵蚀面积上升3.78个百分点,年扩展速率为0.42%。因重点流域进行治理,强度侵蚀面积下降12.15个百分点,极强度侵蚀与剧烈侵蚀的面积得到有效控制,但中度侵蚀面积增加幅度大,净增11.62个百分点。
5、矿产资源开发 据初步调查,重庆市拥有各类矿山企业6474个,矿产开发历年破坏土地总面积320012公顷,其中林地102246 公顷、耕地31641公顷、草地135851 公顷、其它类型50274 公顷,造成7995 公顷的土地受到污染,被破坏的土地仅2.8%得到恢复。
(二)水环境状况
1、水资源 境内各类水资源合计4624.42亿立方米,其中过境水资源量3981.32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当地地表水资源量511.4亿立方米。在空间分布上,西部丘陵地区水资源相对贫乏,东南部山地相对较丰。在季节分配上,夏秋多,冬春少,中小河流在伏旱期及冬季断流现象时有发生。
2、地表水水质 2000年,除黄草峡断面外,长江、嘉陵江水质都基本保持1995年水平。2001年2-3月,乌江220公里河段水质已出现严重的富营养化现象。在重庆市68条次级河流、160个水质监测断面中, 16.9%水质优于水域功能要求,20.0%满足水域功能要求,63.1%不满足水域功能要求。西部地区永川、大足等8区(市)县次级河流水质已受到严重污染,不能满足水域功能要求,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不断加剧,一些地方已出现严重的水荒。
3、水面养殖 1999年,重庆市水产养殖面积54750公顷,占重庆市水域面积的20.74%。污染严重的水库、池塘面积10601公顷,为水产养殖面积的19.27%。网箱、围栏养鱼的不合理发展,引起塘、库与河道富营养化问题日趋严重。自1986年以来,严重污染的面积以每年递增20%的速度扩展,部分水库、河道水质已不能满足水域功能要求。
4、湿地 市域内湿地面积共计1006469 公顷,以人工湿地为主体,占湿地总面积83.25%。
(三)生物多样性
1、物种 在市域内分布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5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22种,国家三级保护植物25种,分别占全国同类植物62.5%、4.1%、23.1%。珍稀濒危植物主要分布于南川、江津、巫溪、巫山,占重庆市珍稀植物种数的85.4%。在市域内分布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56种;其中一级保护野生动物13种,二级保护野生动物43种。受三峡水库影响的陆生植物物种涉及120科、358属、550种。以数量计,影响最大的是禾本科、菊科、大戟科与蔷薇科植物。三峡库区移民搬迁、人类活动区间沿淹没线上移,对土地的垦殖增加,部分动物的栖息环境受到破坏。
2、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 重庆市已建自然保护区31个,总面积606992.4公顷,占重庆市幅员面积7.32%,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6个。有各类风景名胜区42个,总面积449290公顷,占重庆市幅员面积的5.46%,其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4个,省级风景名胜区23个。森林公园49个,总面积60613公顷, 占重庆市幅员面积的0.74%。
(四)农业生态环境
1、化肥 1999年重庆市化肥使用水平445.5公斤/公顷,年使用的化肥总量(折纯)为71.03万吨。从80年代开始,无机化肥的使用成直线上升。无机化肥使用增加了90%,但粮食增产不足30%,其中增加的粮食产量仅9%左右来自化肥的贡献。由于作物吸收及土壤吸持力有限,全年有17.63万吨氮素、磷素从农田流失,造成面源污染。
2、农药 1999年重庆市农药使用水平10.01公斤/公顷,使用总量为7361吨,折纯量为2544.6吨。
3、农膜 1999年重庆市农用塑料薄膜使用总量为1.86万吨。其中地膜使用量为1.28万吨,使用面积为152358 公顷, 使用水平为84.01公斤/ 公顷。
4、畜禽养殖 据统计,1999年产生畜禽粪便9263万吨。其中,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或专业户153户年产生畜禽粪便167.8万吨。大量规模化养殖场的畜禽粪便未经处理直接排放,成为我市主城郊区次级河流被污染的主要污染源。
5、绿色食品与有机食品 主城区近郊部分土壤受到Pb、Cd、Hg等重金属污染,引起部分粮食、蔬菜产品的重金属含量超出食品卫生标准。但郊区以外的农田未受到明显的污染,尤其市域外围的山区具有发展绿色食品与有机食品的良好条件。
6、农村能源 农村生活用能的主要途径是薪柴与秸秆直接燃烧。从农村能源构成调查来看,秸秆直接燃烧占37.22%,小煤窑占31.78%,小水电占17.04%,薪柴占12.32%,生物能源-沼气占1.63%。
二、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
(一)水土流失严重,土地退化,河道淤塞
水土流失仍然严重。与1986年比较,水土流失的总面积仍在增大,侵蚀总量仍在增加,治理速度赶不上扩展速度。由水土流失引起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土地退化加剧。水土流失导致表层土壤被侵蚀,土层变薄,岩石出露增加,严重的地方表土被冲失殆尽,出现“石化”现象,尤其25°以上的坡耕地最为突出。重庆市石漠化面积已达2903平方公里,占幅员面积的3.53%。水土流失加速了土壤营养物质的流失,土壤肥力逐年降低,土地的生产力下降。如涪陵区土壤有机质含量由1958年的2.0-5.0%下降到目前的1.3%。二是水利工程受损,河道淤塞严重。水土流失使水利工程寿命缩短,工程效益降低。我市不少河流淤积现象严重,造成河床抬高,过流断面缩小,洪水位抬高,洪水危害次数增加。
(二)森林质量下降,林地分布不均,生态功能降低
--重建设轻保护,生态建设的部分成果被抵消。由于人为破坏与其他原因,林地破坏与退化速度大于植树造林速度,林地面积正在减少。由林地→灌木林→草地的逆向演替,是部分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衰退的重要标志。
--森林覆盖率上升但质量不高。由于重庆市约70%森林面积为马尾松林,有林地以中幼林为主,虽然我市森林覆盖率逐年上升,但林地质量不高,防护效益与森林抗逆力差。
--林地分布不均匀。重庆市林地相对集中于海拔500米以上的低、中山区,各地区之间的生态环境质量差异很大。人口密集的城市(镇)周遍地区的林地较少,对人居环境质量的调节作用较低。
(三)次级河流污染严重,水的供需矛盾突出
长江、嘉陵江、乌江水质基本稳定,但次级河流污染严重,主要以Ⅳ类、Ⅴ类水质为主,部分河段出现劣Ⅴ类水质,约63%的监测断面不符合水域功能要求,导致我市西部地区水的供需矛盾不断加剧,一些地方 “水荒”频繁发生。
(四)野生动植物丰富区减少,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随着人口不断增长,由于毁林开荒严重,大量森林资源被破坏,再加上长期大量使用农药以及污染物向环境中排放,使生态脆弱区域的物种受到威胁,不少资源逐渐处于濒危状态甚至消失绝迹。
--新建自然保护区质量不高。近年来,作为自然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基地,我市自然保护区建设发展迅速,但批而不建,建而不管的现象比较普遍,开发力度较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质量不高,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受到威胁。
--三峡库区濒危物种保护进展缓慢。2003年,三峡工程开始蓄水发电,库区特有的珍稀濒危物种迁地保护工作尚未有实质性的进展,大量濒危物种、渐危物种仍处于易遭受人类活动干预的状态。
(五)农村面源污染失控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养殖业快速发展,规模化畜禽养殖粪便的直接排放,成为我市主城郊区的次级河流被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加重了地表水与次级河流的污染,畜禽养殖专业户及企业逐步成为新的污染大户。尤其是水产养殖快速发展,由于大量投放富含氮、磷的饲料、化肥及畜禽粪便进行肥水养鱼,池塘、水库、河道污染面积呈高速发展之势,地表水富营养化问题日益严重。由于缺乏正确引导与监督不力,农用化学物品不合理使用,尤其大量化肥的有效养分流失进入环境,加重了三峡库区水体污染,并且使我市的部分农产品受到污染,同时还影响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六)矿产资源开发不合理,矿山地质环境受到破坏
由于矿产资源的不合理开发,矿山生态破坏严重,造成地表失稳、塌陷、地裂、崩塌,地下水位下降,井、泉、塘枯竭,局部地区居民用水困难、农业灌溉用水短缺。大量排放的矿坑水、洗煤水造成导致地下水水质超标,形成局部区域的恶性水循环体系。水土流失与泥石流、水石流使基岩大面积裸露,石漠化现象加剧,危及铁路、公路、航道的安全运行。
三、生态破坏的后果
由于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养殖污染、矿山资源开发破坏等生态问题,导致重庆市遭受了洪涝干旱、滑坡崩塌、病虫害等各种自然灾害,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据统计,1999年因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达39.43亿元,2000年上升至59.98亿元,分别占同年重庆市国民生产总值的2.64%与3.77%。需要指出的是,以上计算未包括基因、物种消失等许多难以测算的间接经济损失,而直接经济损失仅仅是生态破坏中很小的一部分。据初步估计,我市的生态损失与西部地区平均水平相当(13.07%)。从掌握的调查资料来看,自五十年代以来,自然灾害总体上呈上升趋势。70年代以后水灾影响面积显著增大,旱灾与病虫害影响面积上升趋势更为明显。同时,说明我们为抵抗自然灾害所付出的经济代价也日益增大,严重的自然灾害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生态破坏的原因分析
(一)人口对生态环境形成沉重的压力
1999年重庆市人口密度374人/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位于西部地区12省(直辖市、自治区)之首。从粮食水平来看,近15年来重庆市人均拥有粮食346-385公斤,低于粮食自给自足标准(人均400公斤),现有人口已超出土地承载力。由耕地的承载能力来看(其标准为最低耕地面积0.048公顷),由于耕地的质量较差,养活一个农村人口需要耕地面积0.13-0.17 公顷,耕地的实际人口承载量已超过其人口容量。
(二)对生态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1、重资源开发,轻生态保护。少数地方、部门、单位与个人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借发展经济、保吃饭或脱贫致富为由,为增加收入往往偏重于资源的开发利用,甚至是高强度掠夺式的开发利用,忽视了生态保护与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
2、重生态建设,轻生态保护。在处理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的关系方面,缺乏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整体合力。在实际工作中,生态建设部分项目建设没有将生态要素、生态环境问题与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有机结合起来;重生态环境破坏后的恢复与重建,轻破坏前的保护与预防,呈现边建设边破坏的局面;重项目建设,轻项目完成后的管理。
(三)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加大了环境压力
冶金、建材、采掘业等对自然资源依赖性很强的行业在重庆市GDP 中占较大的比例,不仅增加了自然资源的稀缺程度,也加重了环境压力。1999年重庆市万元GDP能耗为2.20吨标煤,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93吨标煤/万元,1998),远大于广东、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
(四)宏观决策机制不健全
生态保护是按环境要素实行各部门分工负责的资源管理体系,鉴于资源经营管理与执法仍集于一体,各行业的政策导向仍然是重开发轻保护,不利于生态保护,难以对具有有机整体性很强的自然生态系统实施有效的统一监督管理。由于生态保护缺乏制度保障,我市目前仍然有许多开发建设项目缺乏生态保护的制约措施。决策前期无生态保护评估、咨询,决策过程中未充分考虑生态保护,决策实施缺乏生态保护监督,实施后无生态保护审计或回顾性评价制度。
(五)政策法规不健全,执法不严
我国颁布的一系列资源法大都是针对自然环境中的某一特定要素制定的,没有考虑到自然环境的有机整体性与各自然要素的相互依存关系,因而出现了开发一种资源却影响与破坏了其他相关资源,造成生态环境整体恶化的现象。
在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时期,我国尚未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体系,现行的生态保护政策不能满足实际管理的需要。我国缺乏鼓励对保护生态环境进行长期投资的金融政策;没有建立起生态补偿政策体系,目前已有部分省、市开始征收生态环境补偿费,但我市还缺乏具体的征收、使用政策,更没有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缺乏有利于生态保护的科技投入政策机制;环境保护法规对破坏生态环境的法人具有较强的约束力,而对于个体约束力较软弱,尤其在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承包或转包的现象,一旦生态环境破坏行为发生后,责任人易逃避有关法规的处罚。
在生态保护执法方面,普遍存在有法不依与执法不严的现象,致使生态破坏的违法案件得不到应有的处罚与制裁。不少地方普遍存在以罚款代替执法的现象,影响了执法的效果与执法监督作用。其次,还表现在执法力量薄弱,执法手段落后,执法队伍素质不高,监测、取证、破案技术不能适应保护工作的要求,以及许多生态破坏案件因公诉人环境意识低而得不到合理处置等。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行政严重干预生态保护执法的问题。
(六)投入不足
重要生态功能区、自然保护区、生态示范区等生态保护缺乏资金投入保障,是生态破坏趋势难以得到有效遏制的关键。
五、对策与建议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以生态系统学的观点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要充分认识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紧迫性、长期性、艰巨性,增强生态环境的忧患意识与危机感,认真贯彻落实江总书记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国务院《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以及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决定》,站在全局与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把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列为重庆市必须着重解决的重大战略性问题,妥善处理好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生态环境质量继续恶化是重工程建设(包括生态建设)、忽视生态保护的结果。因此,要从思想上纠正边建设边破坏与克服重建设轻保护的倾向,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生态建设与生态保护并举”与“保护优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政策,控制生态破坏程度与范围不再扩大,是遏制生态破坏趋势的关键。生态保护主要运用生态系统学的观点,以维护生态系统结构合理、功能齐全为宗旨,而不能只依靠工程建设,不能单纯追求植被覆盖率。
(二)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建立环境与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
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实行分工负责,建立部门对生态保护与建设的目标责任制,逐步形成由多部门的分散管理协调到统一监督管理的轨道。各区县(自治县、市)政府要加强生态保护工作,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形成由市级环保、计委、农业、林业、水利、国土等部门以及区县(自治县、市)政府齐抓共管的局面。
建立环境保护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党政“一把手”要对本辖区内生态环境质量负责,将生态环境质量作为对党政领导干部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进行考核奖惩。
实行重大决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自然资源开发及生态建设等非污染性项目,必须进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对于可能造成生态环境破坏与不利影响的项目,必须做到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措施与资源开发与建设项目的同步设计,同步检查验收。对可能造成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的项目,应严格评审,坚决禁止。
(三)加强法制建设,加大执法力度,强化生态环境监督管理
加强立法,尽快制定《重庆市农村面源污染控制管理办法》、《重庆市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重庆市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法规,健全生态保护的法律体系。制定相应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标准,以弥补现有自然资源法中生态保护的不足。
从严执法,加大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的重大生态破坏案件的查处力度,尤其要加大严重影响城市、风景名胜区环境质量的开山取石行为的查处力度,严格控制重庆市大中型水库的肥水养鱼,遏制水产养殖造成水体富营养化迅速扩展的趋势。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在重庆市范围内严禁收购、出售、运输国家级濒危动植物与市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严厉打击盗猎、倒卖野生珍稀动植物的违法行为。
(四)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
尽快作好重庆市生态环境功能区划,统一编制重庆市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及其配套的专项规划。根据重要生态功能区、重点资源开发区与生态环境良好地区三种不同类型区域的生态特点与保护要求,实行分类指导、分区推进,指导自然资源开发与产业合理布局,推动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健康发展。
按照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原则,在生态脆弱的矿区、林区及重要生态功能区分期分批划定一批禁采区、禁伐区,限制不合理的开发活动。加强旅游资源开发的环境管理,严禁开展破坏生态环境、破坏生物多样性与污染环境的旅游,强化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环境监督,在重点风景名胜区推进创建ISO14000国家示范区的活动。按照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矿产资源开发对耕地、草地、林地、水土保持造成的破坏,采矿单位与个人应采取回填、复垦、植树种草等措施进行恢复。强化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引起生态破坏的环境监督。
坚持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并重的原则,加强天然林保护及坡耕地退耕还林(草)。充分利用我市水热资源条件丰富、生物初级生产力大的优势,着重加强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区域以及重要交通干线、库岸、水土流失重点监控区、重大项目建设区域进行重点植树造林。同时,通过加强生态保护,限制不合理的人为活动,充分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更新能力恢复植被,减轻水土流失,以有限的生态建设资金尽快恢复生态功能,避免生态建设项目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推动生态农业建设,合理施用农药与化肥,开发与推广生物防治技术;加强农膜的回收与再利用,积极推广可降解地膜;加强水产养殖、畜禽养殖的监督管理,严格控制肥水养鱼,规范养殖场的污染物排放行为;大力推广农村沼气、小水电等能源工程,减少生活对新炭林的采伐,逐步减轻农村环境压力。
在生态环境恶化的区域,将单纯的经济扶贫模式转向生态移民与扶贫脱困的有机结合,加大生态移民的力度,积极引导农民进入城镇,改善其生活、生产条件,减轻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五)多渠道筹集资金,建立健全长期、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
按照投资多元化,运用市场机制,多渠道、多层次筹集保护与建设资金,切实增加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投入,尤其要解决生态保护的投入问题。逐步提高其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并建立相应的考核检查制度。把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投资列入预算,建立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专项资金。除了重点加强天然林保护工程外,还应当重点加强自然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生态示范区与生态监测的投入。
坚持“谁污染、谁治理”、“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实行自然资源的有偿使用,逐步征收土地、水体、物种等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活动中的资源开发补偿费与生态补偿费,对受到破坏的生态系统恢复进行合理补偿;对从事采集、采矿者实行许可证制度,并征收资源开发税,运用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限制资源开发的无序活动。
(六)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广泛开展生态保护的宣传教育,重视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加强生态环境警示教育,努力提高重庆市人民的生态保护意识,真正把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变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充分依靠各级人大、政协的监督作用,增强各级领导的使命感,围绕生态保护的重点,有针对性地作好各项保护工作。深入开展环境国情、国策教育,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培训。
(七)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及时编制生态保护与建设项目建议书,充分利用国外的资金、技术、信息、人才及管理优势,推进重庆市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特别是加强自然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生态灾害防治等方面的合作。
(八)需要重点研究解决的生态环境问题
1.加强库区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鉴于2003年三峡工程蓄水后,库区淹没区的生物资源、地理环境等将发生重大变化,搜集淹没区的生态环境基础数据的机会将永远消失,必须尽快展开全面调查、监测及抢救工作,建立库区综合的生态环境现状基础数据库,同时加强成库后水环境容量及库区江段污染物允许排放量、水体富营养化、水库对重庆主城区大气环境的影响、水库对人群健康的影响等问题进行重点攻关研究。建议国家重点支持三峡库区尽快建立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以及研究库区生态环境的演变趋势。
2.加强库区生态经济补偿政策的研究。重点研究因三峡工程建设,重庆库区所付出的经济代价及生态损失。建议市政府将库区生态经济补偿政策的研究作为重大研究课题,由市科委、市社科院、市环保局、市移民局等共同完成。根据“污染者付费、开发者补偿、破坏者恢复”的原则,建议国家出台三峡工程受益地区以及三峡工程发电收益对重庆生态环境保护的经济补偿政策。
3.目前,重庆市生态环境脆弱性研究、生态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等方面的研究不够深入,生态环境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对策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开展,有待于市级有关部门落实资金,给予支持。
第三篇:2011年重庆市微型企业现状调查报告
『管理前线』市长黄奇帆2011年02月17日在全市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大力发展微型企业,2011年重庆市微型企业现状调查报告。市长黄奇帆做了一个横向比较:重庆现在市场主体有90多万个,但真正的企业数量只有19万多个,而北京有80多万个、上海有70多万个,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等经济大省的企业数,基本在50万个以上,“由此看,我们重庆经济发展的一大短板,就是企业数量少。”“市委、市政府已经提出,十二五期间全市的企业数量要在现有的基础上翻1.5番,发展到50万个以上。”市长黄奇帆说,在这个市场主体的培育过程中,工商系统责任重大,要当好“企业助产师”。据了解,截至去年底,全市内资市场主体总量达到91.49万户,其中,私营企业总量达15.42万户,个体工商户总量达71.37万户。重庆润扬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积极响应市长黄奇帆的号召,历时40余天,对微型企业开办者(以下简称“创业家”)的综合素质进行了随机抽样调研,调查报告《2011年重庆市微型企业现状调查报告》。本次调研的内容涉及到对“创业的认知”、“创业资本”、“创业者的品格”等创业家必须具备的13个方面的调研。由于时间有限,本次调研的结果仅供中共重庆市委微型企业领导小组、重庆市政府、工商局、微企办等主管领导决策使用。
一、调查目的:掌握微型企业开办者的综合素质。
二、调查范围:渝中区、沙坪坝区、大渡口区、南岸区、巴南区、江北区、北碚区、九龙坡区。
三、调查时间:2011年7月20日--8月20日。
四、调查方式:访谈。
五、样本数量:随机抽样100家。
六、统计方法:数理统计。
七、调查问题及结论(一)、对题支的说明
1、了解:是指被调查者有最起码的模糊认知但未能清晰讲解。
2、清楚:是指被调查者对所调查的问题能够讲出1~2个关键点。
3、掌握:是指被调查者对调查的问题能够讲出3个以上关键点。(二)、调查问题及结论问题1:对“创业的认识”调查◇了解:85%◇清楚:13%◇掌握:2%◇无认识:0%问题2:对“创业家的认识”的调查◇了解:5%◇清楚:0%◇掌握:0%◇无认识:95%问题3:对“创业的心理准备”的调查◇了解:26%◇清楚:10%◇掌握:6%◇无认识:58%问题4:对“创业资本”认知的调查◇了解:52%◇清楚:28%◇掌握:20%◇无认识:3%问题5:对“创业者品格力”的调查◇了解:38%◇清楚:8%◇掌握:3%◇无认识:51%问题6:对“创业者创新力”的调研◇了解:26%◇清楚:10%◇掌握:4%◇无认识:60%图7:对“创业者的应变力”的调研◇了解:38%◇清楚:8%◇掌握:6%◇无认识48%图8:对“创业者领导力的认识”的调研◇了解:53%◇清楚:16%◇掌握:8%◇无认识:23%问题9:对“创业者决断力认识”的调查◇了解:5%◇清楚:2%◇掌握:1%◇无认识:92%问题10:对“小企业准确定位”的调查◇了解:16%◇清楚:7%◇掌握:2%◇无认识:75%问题11:对“小企业经营准备”的调查◇了解:20%◇清楚:15%◇掌握:5%◇无认识:60%问题12:对“小企业申办程序”的调查◇了解:65%◇清楚:10%◇掌握:15%◇无认识:20%问题13:对“小企业营销策略”调研◇了解:35%◇清楚:10%◇掌握:5%◇无认识:50%根据整个工作进展安排,“润扬咨询”预计在2011年8月底发布2011年重庆市微型企业现状调研报告
第四篇:重庆市合川区太和镇蚕桑产业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重庆市合川区太和镇蚕桑产业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一、太和镇概况
太和镇地处铜梁、潼南、合川三县交界处,是合川西北部的丝绸特色镇、蚕桑大镇,2001年被重庆市列为小城镇建设示范镇,2003年被重庆市列为“百镇工程”镇,距合川主城区35公里。太和自古商贾云集、商贸活跃,近代商贸尤以蚕桑丝绸见长,是周边17个乡镇的物质集散地和交易场所。
太和镇幅圆面积为156.71平方公里,辖36个村,共261个合作社,2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8.7万人,全镇劳动力33885人。涪江水域穿镇而过,全镇地貌为浅丘地和河滩台阶地,属遂宁母质土壤,土地肥沃。本镇耕地面积62033亩,其中土面积35392亩,25度以上的坡耕地为7545亩,水域面积15294亩。至2002年,本镇完成第一期征地175000M2的丝绸工业园区,发展桑树953万株,共8720.5亩,现有投产桑约4000亩,且桑树品种多,良桑程度较高,全年四季可养蚕1万张,可产茧23吨。
二、太和镇蚕桑产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随着我国加入WTO,美国、欧洲、印度、日本、韩国及东南来等丝绸消费逐年取消丝绸关税壁垒及纺织品配额;西部开发,退耕还林,东桑西移等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建设启动,也为本镇蚕丝产业提供了难得的国内发展机遇。
太和镇是重庆最适宜蚕桑生产的地区,有丝绸生产传统习惯,是承担“百万担优质茧”工程镇。镇内有两家丝绸产业的龙头企业和重庆乡镇企业示范园区—太和丝绸工业园和聚龙蚕业发展公司。至2006年,已建成基地村14个,基地社108个,基地规模达7000亩,桑树953万株,养蚕1万张,产优质鲜茧23吨,茧款收入420.7万元。其中新建桑园1300亩已初具规模,培育10亩以上业主20户。
良好的科研机构支撑。西南农大已多次来本镇讲授桑树栽培及养蚕技术,并基本形成地、人物三落实,有科研物质基础,2001年试行“一步成园”和纸板方格簇上簇,已取得阶段性突破,蚕农特别是现代业主接受面广、影响深远,有科技推广基础。
健全的服务体系。本镇已建立蚕桑专业合作社,成立了蚕桑技术学校,每村有专职蚕桑技术员,可保证栽桑养蚕新技术的推广。
优质茧销售有市场。本镇缫丝能力达3万绪,需大量优质茧原料。聚龙公司与蚕农订有茧收购合同,制定了最低保护价收购价格,走出了“公司+基地+农户”的路子,实施了“价外补贴”和“二次返利”政策,蚕农思想稳定,市场销售无忧。
三、太和镇蚕桑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规模较小。目前,全镇形成规模养蚕,初见效益的村只有石垭村、二桥村、盐溪村、菱角村、楼房村等五个村。一季饲养3张蚕种以上的农户占全镇蚕农的10%,缺乏规模效益。二是业主推进进程迟缓。现虽有业主20多户,但年均养蚕20张以上的只有4户。三是桑树嫁接还不够普及。全镇从2001年开始发展桑树953万株,其中已嫁接的不足70%。四是市场秩序较乱。目前,由于蚕茧市场管理缺位,相关政策落实难以到位、市场准入把关不严以及对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打击乏力,一证多点、无证收购现象较为普遍,使得蚕茧收购难以体现优质优价和劣质劣价。五是经济效益较差。我镇30%的桑树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发展的多边桑、低产桑,桑叶产量、质量不高,亩桑产茧量低,经济效益难以提高,新桑园由于投入资金少等多方面的原因,致使嫁接改良率低,难以发挥作用。与此同时,还存在着发展滞后,技术落后,推广乏力等问题。
四、基地建设的保障措施及建议
1、政府转变职能。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针,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本着“小政府大服务”的原则,大力整治、改善、发展软硬环境,以优惠的政策、优良的环境、优质的服务为优质茧基地建设提供广阔的空间。
2、建立桑蚕业产业化经营机制。用发展工业的理念谋划桑蚕的发展,办好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带动桑蚕产业化。抓好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提升桑蚕科技含量,带动桑蚕产业化,带动桑农致富。围绕桑蚕办工业,办好工业促桑蚕业。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工厂”的经营模式,以龙头企业为核心,走产业化道路,建立利益共享机制,企业与蚕农结成鱼水关系,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农工贸一体化,规范市场秩序,进行有序的市场竞争。
3、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思想认识。将优质茧基地建设落到实处,加强镇情和蚕桑发展的宣传必不可少,将基地建设方案及目的、意义宣传到田间院坝,使致富前景家喻户晓,激发农户的建园热情。只有广大农户自觉接受和参与优质茧基地,基地建设才有落实的土壤。
4、推进业主示范,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农业产业化是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培育蚕桑业主,就是培育优质茧基地的个体规模。规模出管理,规模出效益,方可充分体现产业化的竞争和效益优势。
5、创新土地流转机制,为基地建设铺路搭桥。根据渝委发[2003]6号文件精神,充分享受用活“百镇工程”的土地优惠政策,积极探索土地置换,整治和流转的新途径。
6、实施科技兴蚕战略,提高基地建设科技含量。充分发挥“太和蚕桑技术学校”的科技力量,普及和推广规模养蚕实用技术,做到人人会栽桑、会嫁接、会修枝整形、会病虫害防治。大力推广蚕室蚕具集体消毒,小蚕共育、棚架蚕台育和纸板方格簇具等先进技术。
7、加大技改力度,实现贸工农一体化。大力发展“聚龙蚕业发展有限公司”和镇内缫丝企业,加强技改力度,加强优质茧基地与公司企业对接,形成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链条,走好“公司+基地+农户”的路子,促进蚕桑丝绸产业的和谐发展。
8、强化技术队伍、服务网络的建设。搞好生产技术配套服务,实施科技兴蚕,提高单产,提高质量,提高效益,关键要有一支过硬的科技队伍和结实的服务方式。当前加强蚕桑专业技术队伍建设,重点是抓好镇(乡)、村、社三级网络的健全和完善,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改善服务质量,配套相应的政策措施,解决好报酬,确保蚕桑生产技术服务不断档、不脱节。
9、不断加大扶持投入。一是“以工补农”政策:采取每吨干茧提取一定资金,建立专门发展基金,专项用于生产发展,设施设备改造和新技术推广等;二是“谁受益,谁负担”政策:采取镇(乡)、村、社和社员户几结合的办法,多方筹资解决,实行蚕农出大头,镇、村、社适当补助,谁受益,谁负担。三是用好林业政策: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退耕还林政策与栽桑养蚕结合起来,用好用活退耕还林补助资金,达到调整结构,退耕还林,保持水土,改善环境,增加收益等“一劳多益”的目的。
第五篇:重庆市北碚区天府镇农业资源及产业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重庆市北碚区天府镇农业资源及产业
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课程名称:农业资源与区划
学院: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
专业:农村区域发展
组员签名:
2013年06月
重庆市北碚区天府镇农业资源及产业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摘要:本次到北碚区天府镇的调查,主要是针对天府镇农业资源及产业发展现状,通过访问式问卷的形式进行本次的调查。目前,天府镇农业资源状况、产业状况以及农业产业发展限制条件与问题,围绕这些问题我们展开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本镇的农业生产虽然有了新的发展,但农业结构不合理、农民素质偏低、农业投入不足、农产品市场销售难等因素严重制约了天府镇农业的发展。
前言
近年来,天府镇农业生产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十八”大和重庆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促进人和农业生产的五项转变为目标,即(1)从产品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2)从数量型向效益型转变;(3)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型农业转变;(4)从单一型向多种种植型转变;(5)从计划农业向效益农业转变。以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为中心,切实加强对农业的指导和支持,发展“高产、高质、高效”农业,在稳定农村双层经营承包制的基础,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提高了农业的竞争力和产品的附加值,确保农业持续稳定增长。[1]
天府镇位于北碚城东北部,地形呈典型南北走向的“一山三岭二槽”分布,东连北碚区静观镇,南临嘉陵江,北与合川区杨柳坝接壤,西与北碚区东阳镇相邻,幅员面积54平方公里,辖8个村,3个社区居委会,人口 5万余人。为了了解重庆市北碚区天府镇农业资源状况、产业状况以及农业产业发展限制条件与问题,2013年5月24号我们到了北碚区天府镇展开了调查。
一、天府镇种植业基本情况
全镇总耕地面积41455亩,其中蔬菜19846亩,粮食作物水稻5934亩,花卉1651亩,水果2476亩,鱼塘面积9756亩。农业结构调整比例为:粮食面积占耕地面积15.3%,经济作物、菜、果、花卉面积占耕地面积60.7%,鱼塘占23.5%。
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天府镇切实地把发展“三高”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从发展大农业的目标出发,按照“高产、高质、高效”的要求,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实施第二轮土地承包,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制订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计划和措施。在农作物的品种布局,产品结构,科技含量
等方面,按市场需求下功夫,在全镇41455亩耕地中,蔬菜等经济作物占84.7%;开展粮食创高产和万亩无公害蔬菜生产活动;扶持发展了一批种植,养殖能手和大户;在确保农业投入的基础上,优化资源配置,发挥地域优势,把生产、加工、销售结合起来,推广公司+农户的模式,提高了农业产值和效益,促进了农业生产的产业化、基地化、集约化经营。[2]
二、调查的基本情况与结果分析
近些年,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但在此次调查的农户中,仅有少数的农户在农业生产中使用农机具,如收割稻谷、翻地时使用的农机具和碾打、玉米脱粒时使用的农机具。可以看出,农用机械已覆盖农民农业生产的耕、种、收各环节,但是并没有在本镇普遍的推广。农业基础设施薄弱,难以强化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农业生产受水资源短缺、物质技术装备水平低、产业化进程慢等因素的制约,其生产仍然没有跳出小规模、低水平、传统粗放经营的怪圈。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低,实际机播、机收、机电灌溉率不高。农业生产局限于一家一户的小农经营模式,农业生产规模化、机械化进展较慢。农民出售农产品多以原粮、活畜为主,农产品加工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农产品初级加工多、深加工少、产品增值率低。本镇的农业的发展也深受“地力差,水资源缺乏、农业灌溉条件差”的影响。同时我也了解到,有一些地方仍然没有铺柏油路,主要是因为多数农民目前收入水平较低,筹资积极性不高,这就造成农村公路在建设过程中由于资金不足而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天府镇农业产业发展的问题有一下几点:
1、农业结构不合理,农产品相对过剩。长期以来,天府镇农产品供给严重不足,存在缺口,生产什么消费什么,生产什么卖什么,在温饱问题未能解决的情况下很少考虑农产品质量和种类,随着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农业收入稳定增长,市场需求对农业的约束作用日益突出。从农产品品种结构上看,大路品种多,优质品质少,大量积压的农产品多属普通型的农产品,而适销对路的优质农产品依然十分紧缺。就水果而言,品种雷同,品质较差,产期和上市期集中的龙眼、荔枝,烂市“烂”价情况就很突出。因此目前天府镇农产品市场的饱和,是农业结构不合理,产品质量不高的低层次饱和。[3]
2、农民素质低,制约农业结构优化。农业结构调整是对农业生产资源,生产要素的重新排列组合,最终实现农业效益增加和结构优化。农业生产的劳动者
在农业结构调整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素质越高,其收入也越高,对农业生产的调速能力也越强。根据天府镇统计部门的调查,从抽样的289个劳动力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有8人,占2.77%;高中文化程度的有65个,占22.49%;初中文化程度的有132人,占45.67%;小学文化程度的有78人,占26.99%;文盲的有6人,占2.08%;初中经下文化程度共216人,占74.74%。所以,农民由于科技文化素质较低,是很难及时掌握现有的农业科技,更谈不上把握市场,对农业进行结构优化。
3、农业产业体系不健全。由于群众消费观念尚未改变、消费水平低度徘徊,优质优价难于体现,致使农产品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农业的质量和效益提高不大。农产品质量标准监测体系和市场信息体系建设滞后。农产品交易市场建设也相对滞后,农产品流通渠道仍不顺畅。此次调查的多数农户没有涉及到龙头企业,订单合同也是寥寥无几。现代农业产业链不健全,产业体系基本没有形成。龙头企业的发展与农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息息相关。调查中,当问及“龙头企业兴衰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时,有的农民回答无影响,还有一些不知道什么是龙头企业。虽然建设了一批农村集贸市场,但这些市场布局分散,规模较小,设施简陋,功能落后,多数无信息服务网络,大部分农产品仍在露天下交易;缺乏贮藏、冷冻、周转条件,交易完全处于自然成交,多数没有涉及订单农业。
4、农业投入不足,农业基础薄弱。近几年来,镇政府财政支农支出占总比重年际间忽高忽低,起伏不定,未能形成一条稳定的轨道,镇政府对农业的投入严格受制于其经济实力。农户投入的局限性也一直没能得到根本的解决,这就造成农业生产基础薄弱,不能保证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
5、农产品大量增加,市场销售难。天府镇农村人口比例大,其中居民有17779人,农民有36626人,经济薄弱,基础设施滞后,供水、供电、道路、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远不适应经济发展和农村市场繁荣的需要,市场的流通效率低,随着农产品大量增加,市场便成为制约着农产品销售的“瓶颈”。[4]
6、农业技术落后,资源利用不合理。农业生产“一靠政策,二靠科学,三靠投入”,但目前天府镇农业科研,推广滞后。一方面,科技投入匮乏,农业基础研究滞后,缺乏一批具有突破性的技术储备;另一方面,由于体制和政策的影响,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渠道单一,活力不够,动力不足的矛盾也很尖锐,导
致农业科研成果转化不畅,推广效益低下。
7、农业产业化生产未能形成规模。天府镇产业化生产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总体上还是未能形成规模,规模化、基地化、集约化生产的路子,目前还是处于探索阶段,没有真正打造品牌,做优农业;农业生产经营形不成一定规模,不能实现规模效益,无法构成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不能保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可持续发展,高效益农业,未能真正发挥其经济效益,农村中丰富的农副土特产品无法得到有效的加工和利用,更难转为高附加值商品。
三、解决农业生产问题的建议
1、大力扩展农产品市场。目前农产品市场不十分适应时代的要求,天府镇总耕地面积41455亩,其中蔬菜等经济作物占总耕地84.2%,粮食占15.3%,根据镇统计部门的统计,农产品日上市量可达到30吨,因此建议打造一个大型的,具有农业信息化、农产品标准化的综合农贸市场。发展农业商贸体系,解决农产品销售问题。
2、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确保农业增产。农业结构不合理,种粮效益差,农产品大量增加,农产品相对过剩,农业增长缓慢,农民增产不增收较为普遍,因此,建议在以往的基础上,进一步抓好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粮食在以往调减的基础上,继续调减,蔬菜、花卉在以往增加的比例上,再增加适当的比例,力使农业结构基本更趋于合理化。[5]
3、做好农业生产管理的技术推广。科学是第一生产力,做好农业、科技的推广,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建设一支业务素质高、工作效率高、服务质量好的技术推广队伍,发挥村级农技推广员的技术推广主力军作用,定期组织农民参加技术培训,通过办好示范基地、示范户,板报、宣传资料、广播、电视、现场会等多种形式,加强农民的农业素质培养,提高农民技术水平,引导他们走科技兴农之路。
4、积极探索集约化种植发展农业生产的路子,改进千家万户分散种植的传统生产组织形式,用新的生产组织方式实现农业生产规模效益。近几年,一些村的农业示范基地通过发展集约化种植,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并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经验。集约化种植,有利于农业新技术的推广落实;稳定种植规模,有利于计划的落实和调控。尽管集约化种植这一新的生产形式仍在探索阶段,也还存在一些
不完善的地方,但方向是对的。应加强调查研究工作,积极完善各项管理措施,积极与农民建立长期稳定、相互合作、互为依赖的组织形式和减低风险的办法,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加快推进集约化种植发展进程。[6]
5、根据镇的实际,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建立食品加工厂,对各种农作物做进一步的加工。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步伐,做大农业,做“少”农民,将农民从第一产业转移到二、三产业,提高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出口产品比例,尽快改进我区加工、贮存、保鲜、包装等技术,增加农民非农收入。
6、政府要不断的引进高素质的人才,搞好基础设施的建设。吸引外资,发展第二、三产业。同时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培养人才,建立社会化的服务组织,使农民遇到困难时有路可寻,高度有效的解决困难,减少损失。利用好便利的交通条件,发展经济,创造欣欣向荣的局面。落实各种补贴项目,确保公平公正。
通过本次到天府镇的调查,发现农业结构不合理、农民素质偏低、农业投入不足、农产品市场销售难等因素严重制约了天府镇农业的发展。因此,天府镇应该着力调整农业结构,加大农业技术培训力度、吸引外资、大力发展农产品市场来促进农业又好又快的发展,最终达到让农民增产增收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刚;黄丽华;高阳.基于方法集的农业产业化综合评价模型[J].复旦大学管理学院.2009年第4期.第34~35页
[2]刘庆山.农业经济管理学[M].天津大学出版社.1994年01月.第97~99页
[3]汪懋华.精细农业发展与工程技术创新[J].中国农业大学精细农业研究中心.农业工程学报1999年01期.第45~46页
[4]吴兴.现代农业发展与农业机械化技术应用[M].宁夏黄河传媒有限公司.2009年01月.第167~169页
[5]朱明;郭红宇;周新群.现代农业产业工程体系建设方案研究[J].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农业工程学报2010年01期.第71~72页
[6]姚宝刚.现代农业与农业机械化发展[J].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农业机械学报2006年第2期.第13~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