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重庆市潼南县崇龛镇农村社会保障的调查报告

时间:2019-05-12 18:22: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重庆市潼南县崇龛镇农村社会保障的调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重庆市潼南县崇龛镇农村社会保障的调查报告》。

第一篇:关于重庆市潼南县崇龛镇农村社会保障的调查报告

关于重庆市潼南县崇龛镇农村社会保障的调查报告

引言:

重庆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自实施以来,依托重庆市经济的快速发展,通过制度创新,使其保持不断发展。同时,随着重庆市现代化建设的进一步加快、城市化的进一步推进,其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面临新的挑战。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农村,离不开农民,离不开农村的社会保险制度。近年来,市政府工作部署,重庆市在“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原则指导下,加快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可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在不断弱化,土地的保障功能也在减弱,再加上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趋严重,农村居民的养老问题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我们利用假期时间对潼南县崇龛镇的社会保障问题进行了调查并收集了一些真实可靠的材料,通过对这些材料的分析,为崇龛镇建立完善的社保制度提供了参考。

一、调查内容

1.调查背景

崇龛镇位于潼南县城西北部,距县城30公里,琼江河27.35公里穿境而过,东邻潼南县双江镇、南接潼南县柏梓镇、西靠四川省安岳县,北连四川省遂宁市。幅员面积87.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45728亩,12548户,52378人,其中参加社会养老保险43000人,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率已达82%以上。境内交通便捷、出行十分方便,所辖16个行政村都通村级公路。主要有5条主要出境道路,分别为崇柏路、崇双路、崇大路、崇姚路和崇龙路。201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62亿元,比上年增长1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400元,比上年增长16%;一般财政预算收入完成530万元。

2.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主要为具有本镇户籍, 当地16周岁以上的居民,总计人数3万余人。为了更全面、真实地了解问题,我还对当地政府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崇龛镇劳动与社会保障负责人、民政局的负责人以及当地的社会保障事务所进行了专门的走访调查。

3.调查方式

在准备阶段,我采取了三种调查方式:走访相关部门,走访当地居民,调查了解网上相关资料和政府相关文件查找拷贝。

二、调查成果综述

1.崇龛镇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总体评价

目前,崇龛镇养老保险体系由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个人养老保险和农民工养老保险等制度组成,覆盖了除机关,部分事业单位以外的所有城乡居民,建立起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其中崇龛镇政府民政部和崇龛镇社会保障事务所等有关部门学习潼南府办〔2010〕52号《关于建立村级社会保障服务站的通知》,制定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社会保障制度--村级社会保障服务站。

2.崇龛镇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具体情况分析

(一)对参保农民给予中央和省市县三级配套财政补贴。崇龛镇农村常住户中,农业生产经营户占总户数的92.15%,其中纯农业生产经营户比重过高,占总户数74.22%;非农业生产经营户占总户数21.05%,其中纯非农业生产经营户比重过低,只占总户数的3.12%。崇龛镇农村中,大多数农民对土地有很强的依赖性,由于地少人多,农民从土地中可以获得的收入很有限。因此,对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农民给予中央、省、市、县配套财政补贴很有必要。

(二)因地适宜地发展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贯彻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加快健全农村社会保险体系。维护广大农村老年居民的基本生活条件,使其老有所养,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必然要求。为确保农村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必须根据不同地区的发展水平、不同人群的农村养老方式、不同区域农村养老保险水平的现状,来进行分类设计和分步实施,建立与地区经济增长非均衡战略相适应的农村养老非均衡保险制度。

(三)加快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立法保障。加快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立法进程是关系到农村养老保险的可持续性和农村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的一个根本性问题。为了保证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正常运行,建议在目前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草案)》的同时,拟定《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条例》,以法律形式

明确诸如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应遵守的原则、主要内容、管理体制、资金来源、支付标准、基金的运营情况、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监督及相关部门的责任等。这样增强了崇龛镇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强制性,有利于它的稳定实施。同时,对于“保小不保老”问题,可以针对这类人设计附加政策,提供低一个级别的保障。

三、崇龛镇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社会保险应有的强制性。社会保险的基本特征是国家立法、政府强制组织实施《潼南县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规定政府组织、引导与农民自愿相结合,没有体现社会保险的强制性特征,难以形成制度。

(二)背离了社会保险的属性。现有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保险费筹集和待遇支付与商业保险相似,体现不出社会保险的社会性和优越性。在资金筹集上,虽然提出国家、集体和个人相结合,但强调重点是“个人交纳为主”,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当地集体经济基础薄弱,集体补助只能是一句空话,政府主要是政策扶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质上变成了完全个人交费。由于弱化了政府应承担的责任,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际上已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社会保险行为。如,《潼南县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规定:当地县财政按个人缴费额给予10%~20%的补贴,有条件的镇财政、村集体经济组织按个人缴费额给予5%~10%的补助。县、镇(村)两项相加原则上不低于20%。

(三)存在“保小不保老”问题。从养老金的现实支付和对农村老人的供养中让农民体会到参保的实效。现在我县的农村社会养老体系存在着“保小不保老”的严重倾向,《潼南县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规定:有潼南县户籍,从事农林牧渔业等农业生产,男18周岁至60周岁、女18周岁至55周岁的农村居民,都属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对象。这一规定使得制度实行时年龄超过60周岁的老年人无法参保。从参加村养老保险的人员结构看,也主要以中青年人为主。同时,早期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农民,有的已经到了退休年龄,但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少,时间短,退休后养老金很低,根本起不到保障基本生活的作用。

(四)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困难。《潼南县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规定:参保人员个人账户的储存额利率按照人民银行同期公布的城乡居民一年期居民定期存款利率执行。但是,受利率连续下调及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农村

养老保险基金要保值已经相当困难,更不用说增值。

(五)社会保障的宣传不是很到位,虽然当地政府对中小学校长和各个村上的领导单独开会进行了宣传,但是并没有面对面和当地的居民进行直接的沟通和交流。印发的宣传资料并没有被当地的居民所看到,使得他们在政策的了解方面很不全面,甚至根本不知道又社会保障的这些制度,以至于他们没有及时的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

四、改进措施

(一)、加大宣传力度。

1、每月利用2个逢场天,在政府门口外面设置宣传点,向群众宣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联合其他部门宣传户籍改革制度政策。

2、组织村社干部学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然后由村社干部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宣传到一家一户,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深入到家家户户。

(二)、简化办理程序。

为了减轻群众参保难,参保慢的问题,充分利用村级社保站平台,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审核、参保登记工作放到村级社保站,然后由村级社保站将参保登记资料交回镇社保所进行微机录入,这样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第一战场在最基层。

(三)、强化责任,明确目标。

1、各村、各部门要将目标任务细化到人。

2、各村要认真完成宣传工作,全面完成任务。

3、各社保站认真完成群众的参保登记工作。

4、社保所负责参保群众资料的录入、应领保群众的初审和街头宣传工作。

5、镇财政所负责各项经费的落实工作。

五、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逐步消除城乡差距与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的不公平待遇,建立与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接轨,城乡一体的国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将是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的发展趋势。而且当前,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型农村,农村养老和医疗水平是新型农村建设必须迈过的“一道坎”。崇龛镇从老农村养老保险转到“崇龛镇模式”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思想。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强调了:从重点

村庄和重点人群突破,采取个人交费、集体补助、财政补贴相结合的保险方式。

第二篇:潼南大佛寺旅游调查报告[定稿]

关于游客对潼南大佛寺满意度的调查

21020820238 夏倩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潼南大佛寺游客满意度的调查,获得游客对该景区的服务质量,门票价格,风景,接待设施,特色等方面的满意度,以作为潼南大佛寺的评价数据。经过统计分析得出游客对该景区各方面的满意度,进而指出目前该景区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以及为潼南大佛寺进一步规划发展提供参考。关键词:游客 潼南大佛寺 满意度 建议

一、研究目的

本次调查主要是分析游客对潼南大佛寺的满意度,总结游客对潼南大佛寺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为潼南大佛寺寻求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及经营中的改进之处,为潼南大佛寺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性的意见。通过对游客对该景区满意度的调查分析,可以找到景区在哪些方面做得够好,在哪些方面做得不足,从而可以取长补短,发挥其优势,弥补缺陷。这样一来潼南大佛寺会得到很好的完善,以增加客源,更好的让人们了解潼南大佛寺的文化魅力及其独具特色的一面,让更多的人了解该景区的精髓。

二、景区介绍

潼南大佛寺创于唐咸通年间(860-873年),初名“定名院”,又名“南禅寺”。后来在宋朝在寺内依山凿一大佛,改称“大佛寺”。明朝在大雕像之上覆盖七重飞阁以蔽风雨,今尚完好,大佛寺历史上曾重建三次,前两次(1151年,1278年)分别由邓利成、冯檝、清晖所建;最后一次是民国十一年重建。

潼南大佛寺今存有大佛阁、观音殿、玉皇殿、鉴亭四座木结构古建筑,多系清末遗物。玉皇殿始建于民国11年(1922),据说原是当地百姓为求雨祭天而建。玉皇殿和大佛殿之间的观音殿,建于宋元年间,1946年重建,内塑千手观音。据说,观音列于佛祖右侧,是潼南大佛寺有别于其他寺院丛林的地方。七情台下,另有一亭,叫做“了翁亭”,又称“鉴亭”,南宋理学家魏了翁先生创修,高15米,宝刹擎空,亭角飞翘,亭映碧水,秀丽壮观。七情台再往左,是沿江的丹崖绝壁,在长达里许的崖壁上,留有许多历代骚人墨客书镌的题记、诗咏、碑碣和造像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这个巨大的“佛”字。这个刻在陡峭笔立的岩壁之上的“佛”字,高8.85米,宽6.78米,占据岩面60平方米,为清同治年(1870年)云岩弗乘所书,是全国最大的石刻佛字。“佛”字质朴遒劲,刚健挺拔,笔力千钧,足踏江岸,头顶蓝天,所以也称“顶天佛字”,又叫“立地成佛”。据说,隔岸数里,也赫赫在目。而且,“佛”前江中恰好独立一石,状若双手合掌,朝 “佛”字顶礼膜拜,平添几许佛法无边,顽石点头悟禅机的灵气。

三、研究方法

此次调查是关于游客对 潼南大佛寺满意度的调查,其采用了科学的抽样方法收集资料,采取对游客的抽样调查,以问卷及面谈的方式,问卷方式为主,面谈为辅。通过与游客面对面的交谈,可以真实的了解到游客对该景区的各方面的满意度,以便更好地进行分析调查。

(一)、抽样方案

本次问卷的对象是来潼南大佛寺 旅游的游客,其问题设计主要采用结构法和非结构法相结合的方法,结构法即通过设计封闭问题,问题的答案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在之内,答案的选项讲求完备性和互斥性;非结构法即通过设计开放式问题,让受访者有自由回答的空间,得到回答的结果是不确定的,由此会得到更为丰富的调查结果。通过对不同性别,不同职业,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学历及不同地区游客的调查,能够更清晰地总结出各类游客的不同意见和建议。

(二)、抽样方法

本调查采用随机抽样街头拦截的方法,在景区或附近请求游客填写问卷。调查时注意选择受访对象的差别性,如性别,年龄,收入状况等差别,选择的对象具有代表性。本次问卷共发放50份,收回50份,其中有效是50份。

(三)、问卷设计

1、首先有个过滤问题,问游客是否有来过潼南大佛寺。

2、游客对潼南大佛寺 硬件设施的满意度,硬件包括外围环境,内部环境,景色,基础设施(如厕所,残障措施)和安全设施等。

3、游客对潼南大佛寺软件设施的满意度,软件包括门票价格,员工的服务态度,信息咨询服务,导游服务及商品价格等。

4、游客的个人信息:性别,年龄,收入,受教育程度和地区。

四、调查结果分析

(一)、游客基本资料分析

1、本次调查中,共有50份问卷有效,其中有30为男士,20位女士;分别占比重约为60%和40%。

2、本次调查中游客的收入情况是:大多数人在2500—4000元这个阶段,人数有28人,约占比重56%,收入在6000以上有 7人,在4000—5000元有4人,2000以下的有6人,说不定的有9人。

3、调查中游客的年龄阶段主要分布在18—22岁,23—28岁,29—35岁,36—45岁和46岁以上,人数分别为9人,20人,10人,5人,6人。

4、游客们的受教育程度大都分布在大专和高中两个阶段,人数分别是22和28,占比重为44%和 56%。

5、游客们职业种类很多,包括自由职业,退休人员,医生,学生,司机,机关单位,商人,工程师,企业员工,教师,和导游 等。

从以上数据中可以看出来潼南大佛寺旅游的游客男士居多,游客们收入大都在5000—4000元这个阶段,所占比重48%;他们年龄阶段分布很均匀,大都在23-28岁,29-35岁,36-45岁和46岁以上,平均比重在21%—26%;学历大多分布在大专和高中两类,比重分别为41.8%和31.6%;他们的职业各种各样,平均比重在10%左右,游客 大多来自本地及周边地区。

(二)、关于游客对潼南大佛寺满意度的分析

1、游客对该景区硬件设施的满意度分析

(1)、游客对该景区外围环境和卫生环境的满意度分析

在本次调查中,共有45位游客对其作出评价,其中对外围环境非常满意的0人,较满意的有24人,满意的有10人,一般的有5人,差的有6人。分别占比重为:0%,53%,22%,11%和 13%;另外对内部卫生环境非常满意的0人,较满意的有5人,满意的10有人,一般的12人,差的有18人。由此看出大多数游客对该景区的外围环境和内部卫生环境都在较满意和满意,但是没有人觉得非常满意,说明该景区在这两方面存在缺陷。从与游客的交谈中,我们了解到一些问题,如景区内外的死角卫生不够彻底,环境保护标语不明确,对卫生打扫不够及时,部分花草树有损坏,所以要加强对环境卫生的保护。(2)、游客对该景区基础设施满意度的分析

70%60%50%40%30%20%10%0%较满意满意一般非常满意差

图1 游客对基础设施的评价

由上图我们可看出有超过一半的游客觉得该景区的基础设施(如厕所,残障设施等)很差,很少人认为较满意 ;这就说明该景区在基础设施方面做的不够好,通过对游客面对面的访谈,我们了解到该景区的厕所建筑太陈旧,厕内卫生很差,其标识不清晰;残障设施陈旧,部分有损坏;有些建筑也有损坏的迹象等。所以要积极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以此来改善 大佛寺在人们心中的形象,以增加客源。

(3)、游客对潼南大佛寺总体评价的分析

在调查的游客当中,大多数游客是喜欢该景区的雕塑和对历史文化的感悟和烧香拜佛来的,约5%的游客因门票而来。有12人对该景区较满意,18人满意,15人觉得很一般,没有人觉得最好和最差。

据统计有55.1%的游客对潼南大佛寺总体感觉一般,说明该景区在有些方面做得很一般,基础安全设施不健全,工作人员服务不够好等。门票价格也相对较高,有近40%的游客能接受该景区现行门票价格。在和游客的交谈中,我们了解到该景区的风景和佛雕比较吸引游客,其中七情台和观音殿是最著名的,也是深受游客朋友们最喜欢的。

五、对策建议

(一)、游客对潼南大佛寺员工服务态度满意度很低,该景区应该提高员工服务质量,让游客获得更好的旅游服务,具体做法如下:

1对员工的基本素质和礼仪进行培训 2 给员工介绍服务态度的重要性。

3、加强对员工日常工作的考评和监督

4、制定相关的奖惩制度,来约束和激励员工的工作。

(二)、根据本次调查,该景区的导游服务机制不够健全,第一次来游玩的游客对本景区并不了解,需要有人讲解。所以该景区要加强导游服务质量,具体做法如下:

1、首先可以从外界招聘讲解员或从内部员工发展讲解员,确定该景区的导游服务机制。

2、加强对讲解员的讲解培训及其他方面的培训

3、加强对讲解员的监督和考核,也可以通过暗访和游客的反映来进行监督和考核。

(三)、据本次调查显示,该景区的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如厕不够干净卫生,残障设施不够健全,介于这个问题具体做法是:

首先景区内的陈旧的卫生间翻新,重新贴上提示标语;厕内卫生要时刻保持干净卫生。第二,对于那些老化的残障设施应进行修理或更新。

本景区的安全设施也不是很令人满意,应该在有危险的地方标上明显的标语,如山上危险的地方设置栏杆等安全设施;把那些模糊不清的标语或提示语重新换上清晰明确的提示语;对于老化或受损的安全设施,要及时的更换,以确保游客和工作人员的安全。如大佛寺索道的安全设备要进行维修或更换;对于游湖活动,要储备好一系列救生器材;还应做好防火工作,要储备好安全可用的灭火器等。

六、对本次调查的总结

通过对潼南大佛寺满意度的调查分析,我们了解到游客对该景区总体评价一般。该景区在外围环境,卫生环境,风景建筑和门票等方面相对好一点,但在基础设施,安全设施,员工服务,信息咨询及导游讲解服务方面不够完善。从这次调查中总结经验教训,在好的一面继续保持努力做得更好,在不够完善的地方积极采取措施去弥补,即发挥优势,弥补劣势,促进锡惠公园全面发展。以吸引更多的游客。

参考文献:钟志平旅游商品学 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5,91期

刘晓军 推动旅游业快速发展对策 中国旅游工作研究社 2004,05期

孙静 北京市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范冰,范伟达,《市场调查教程(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

附表:

游客对潼南大佛寺满意度的调查表

亲爱的游客朋友:您好!

为了提高潼南大佛寺旅游服务质量,寻找景区的环境设施和经营中改进之处,为景区进一步发展和经营管理提供参考性意见,特此调查。您的个人信息将被保密,感谢您的配合,祝您旅途愉快!

(1)你是否到潼南大佛寺旅游过?

A 是

B 否(2)你认为潼南大佛寺的外围环境如何?

A 非常好

B 较好

C 不错

D 一般

E 差(3)你对潼南大佛寺内部环境态度如何?

A 非常满意

B 较满意

C 满意

D 一般

E 差(4)你认为潼南大佛寺的景色怎样?

A 非常好

B 较好

C 不错

D 一般

E 差(5)你认为潼南大佛寺的服务感觉如何?

A 非常满意

B 较满意

C 满意

D 一般

E 差(6)你对潼南大佛寺现行门票价格可接受吗?

A 可以

B 勉强可以

C 不可以(7)你对潼南大佛寺的安保设施感觉如何?

A 可以

B 一般

C不可以(8)你对潼南大佛寺员工服务态度感觉如何?

A 非常满意

B 较满意

C 满意

D 一般

E 差(9)你对潼南大佛寺信息咨询服务满意吗?

A 非常满意

B 较满意

C 满意

D 一般

E 差(10)你对潼南大佛寺基础设施(入厕所,残障设施)感觉怎样?

A 非常好

B 较好

C 不错

D 一般

E 差(11)你对潼南大佛寺景区安全设施感觉如何?

A 非常满意

B 较满意

C 满意

D 一般

E 差(12)你对潼南大佛寺导游服务感觉怎样?

A 非常满意

B 较满意

C 满意

D 一般

E 差(13)你认为潼南大佛寺哪些方面吸引你?

A风景

B 建筑

C 门票

D 娱乐项目

E 服务(14)你对潼南大佛寺总体感觉如何?

A 非常好

B 较好

C 不错

D 一般

E 差

(15)你对潼南大佛寺有何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您的性别 A 男 B 女(17)您的年龄 A 18岁以下 B 18-22岁 C 23-28岁 D 29-35岁 E 36-45岁 F 46岁以上(18)您的职业——————(19)您的收入——————

(20)受教育程度 A 中学 B 大专 C 大学 D 研究生及研究生以上(21)您来自哪里?——————

第三篇:关于农村社会保障的调查报告

中国农村社会保障调查报告

摘要:

本文从我国农村最低社会保障、农民养老保险、农村合作医疗等方面分析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现状,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建立健全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具体对策。

民生问题,是关系到社会经济发展和稳定的重大问题,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农民的平均生活水平大大落后于城镇居民,这已经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不和谐因素。本文试图从农村社会保障的三个主要方面即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农民养老保险、农村合作医疗的现状出发,探寻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农村

社会保障

现状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0%,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对加快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农村经济与社会相互协调发展,保持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和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低、资金来源不足等问题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如何完善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成为政府相关部门当前一项急需解决的重要任务。本人生于农村,长于农村,对农村社会保障有一定的了解,现就农村社会保障现状和未来发展提出一些个人的观点和看法。

一、农村社会保障的现状

(一)、传统的农村社会保障功能削弱。在以前的旧中国,农村的社会保障是完全依赖着个人家庭的。“百善孝为先”。就是靠着这个“孝”字,靠着孝道,我们家庭中的老年人才得以有一个比较安稳的晚年。随着社会发展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农村家庭结构日趋小型化,出现了“4-2-1”和“4-2-2”家庭结构模式,即一对中年夫妇将要承担双方父母四人的“生老病死”和一个或两个子女的抚养责任,这将使未来家庭不堪重负。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远离家乡,来到大城市里打工,造成农村“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等现象。造成老年人的精神方面的照顾缺乏。

(二)、农村社会保障任务加重。

1、农村人口老年化问题日益突出。有资料显示, 截止2015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达到2.22亿,占总人口的16.15%;其中80岁以上人口3-67万人,目前,全国70%以上的老龄人口分布在农村地区,农村老龄化问题较为突出。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增长速度快于预期,并且以年均3.2%速度持续增长。人口老龄化导致社会劳动人口减少、社会负担加重等一系列问题,客观上进一步加重了农村养老的压力。

2、疾病问题依然是困扰农民的瓶颈。虽然现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已经在农村实行起来,但那毕竟还只局限在某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地方,还不能全面的实行。在经济落后的贫困地区依然数以亿计的农民处于医疗无保障的困难境地。

3、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益亟需保障。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民涌入城市,但与城市的人相比,受到种种歧视,不仅就业机会少,而且就业后待遇不公。而且在保险待遇上也与正式工存在很大的差别。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方面,据调查显示,有36.4%的农民工生过病,甚至多次生病。然而,他们生病以后有59.3%的人没

有花钱看病,而是仗着年轻,体质好,硬挺过来的。另外有40.7%的人不得不花钱看病,但看病支出绝大部分是自费,即使得到了赔偿,也往往是私了,没有按照劳动法相关规定来进行赔偿。工伤事故赔偿在农民工社会保障体制中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农民工的工作条件是非常恶劣的,工伤事故伤害的往往是农民工。

(三)、现有的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低。有关社会保障水平的研究表明,社会保障支出占GNP的比重,1991年全国是6.2%,城市是10.3%,农村是1.5%;至1994年,全国是6.0%,城市是10.8%,农村是1.3%。占我国总人口80%的农村人口,只享有社会保障支出的10%左右,占总人口20%的城市人口却占有近90%的社会保障费用。从人均社会保障费用看,城市居民是农村居民的20倍以上。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实际水平远远低于适度水平,这种状况至今一直没有大的变化。

二、现在农村社会保障的主要方式

(一)、农村最低生活保障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国家和社会为保障低收入难以维持最基本生活的农村贫困人口而建立的社会救助制度。传统的社会救济方式一般不规范,不统一,实施中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救济方式以临时救济为主,定期救济以集体救济为主,而且只对五保户和困难人口提供救济。1995年国家民政部门在部分地区开展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试点工作,改革了以往的农村社会救济工作,保障了真正困难的农村人口的生活。

(二)、农民养老保险

我国在建国初期颁布的《劳动保险条例》,就标志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已经确立,但当时农民没有被纳入保障计划之列。随着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生活水平的显着提高,农村老年人口的生活保障问题逐渐凸显出来:

1、计划生育政策实行以来,农村家庭子女逐渐减少,老年人的比例逐渐增大,家庭的养老功能相对弱化。

2、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条件的改善,农村人口平均寿命也在延长,老龄化问题也比较突出。

3、随着近年来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步伐的加快,青壮年远走他乡,留住人口中老年人占绝大多数,他们的生活保障问题逐渐呈现出来。

4、依靠土地养老面临风险,农民基本上还是靠天吃饭,况且农民失去土地是近年来我国农村一个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

上述问题的凸现,政府也正致力于寻求解决问题的方式,像我国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由国务院决定,国家民政部门曾制定了《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对农村社会保障的建立起到了一定的引导作用,是农村养老制度的一次重要突破。但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建立农民养老保险依然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有的地方有了雏形,有的地方还没有动作。究其原因:一是,部分干部对我国农村建立养老保险制度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把这项工作纳入党委和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二是,资金短缺。国家资金投入不到位;多数集体经济相对不足;部分农民,特别是老年农民的生活仍比较艰难,个人负担的部分保险资金根本无法支付。三是,农民自身对养老保险缺乏认识,目光短浅,有的农民已经参保还举棋不定,甚至退保。所以,农村养老保险有一定的难度。

(三)、农村新型合作医疗

目前我国农村的医疗保险主要有合作医疗、医疗保险、统筹解决住院费及预防保健合同等多种形式,其中合作医疗是最普遍的形式。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支持,农民群众与农村经济组共同筹资,在医疗上实行互助互济的一种有医疗保险性质的农村健康保险制度,从2006年起,中央和地方财政不断增加财政投入,加强以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和医疗救助救助体系。但是农村的医疗卫生状况并没有多大的改善,特别是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空白点仍然较多。其主要原因表现如下:

1、经验不足。农村合作医疗被当作不合理负担取消后,对于大多数农村来说,合作医疗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记忆。由于这一制度的长期中止,现在重新实施,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农民群众自己,都缺乏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经验。

2、观念难转变。对于大多数农民群众来说,一年拿10元钱并不困难,但一旦你去向他们收取这10元的合作医疗基金时,就变得十分困难。原因在于过去的农村合作医疗反反复复,许多农民对次持怀疑态度,一阵风似的搞一两年,最后还是不了了之。少部分农民群众还把对合作医疗的不信任转嫁到对干部、对医务人员的不信任,认为减免的一点医疗费还不是卫生部门又通过药费涨价,开处方给刨回去了。除此之外,农民群众寻求医疗保障的意识不强,无风险规避意识,尽管深知合作医疗的好处,一旦知道自己三五年不生病时,就是不愿掏那份“不必要”的钱,更不愿眼看自己出钱别人吃药。

3、合作医疗管理操作难。合作医疗额外成本过高。享受合作医疗的都是定点限额报销,村中心卫生室、镇卫生院、县医院都规定有不同的报销比例,连门诊费、住院费也规定有不同的报销额度,年累计报销也有最高额限制,不得突破。在报销费用的过程中,还得出示合作医疗证、身份证等证件,手续程序繁杂,而用于具体操作合作医疗的资金又不多,定点医疗单位报销的标准低,农民群众享受的报销范围和幅度都不大,对于生大病,一花就是几千元的根本无济于事,所报销的一点费用还不够往返的车费,无形之中又挫伤了部分农民群众的积极性,或许今年参保了,明年又不参加了。

归结起来,现在农村保障存在5点问题:

(一)范围小,保障性差

现有的农民养老保险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均采取农民自愿参加、政府和集体适当扶持的办法。源于农民自身对保障的认识差异、实际支付能力不足和村级集体经济扶持能力不同,以及地方公共财政缺乏对农民社会保障的现实支付能力,现有的农村社会保障形式、保障内容、保障水平等存在较大差异,总体表现为保障意识区域差异大、保障内容和形式缺乏规范、保障水平低和覆盖面小、保障功能差。另外一些地方的乡镇企业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片面强调GDP和吸引外资,不考虑农民利益,在对农村劳动者的社会保障上基本上是一片空白,这种情况,损害了劳动者的基本权益,也影响了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二)保障水平低下

由于我国农村经济长期处于极低的发展水平,农民可自由支配的收入也极其有限,所以他们用于社会保障方面的消费,也只能是一种低水平的社会保障。自1992年开始在全国推行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尽管民政部门和政府其他部门投入了相当大的精力,但距离农民最基本的养老需求的满足尚有相当距离。其次农村的医疗保障制度也基本上处于同样的境地。农民很多情况下都陷入缺医少

药、疗费昂贵、毫无医疗保障的窘境,农村集体卫生室基本承包给了赤脚医生,同时政府鼓励社会化办医,农村出现大量个体开业诊所,这为方便群众就医、缓解就医矛盾起了重要作用,但另一方面也使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已经从合作关系变成了竞争关系,县乡两级医院门诊量下降,设备利用率低,特别是乡镇卫生院人才大量外流,而非专业人员膨胀。卫生资源在市场配置中更多地倾向了城市,有些地区农村再度出现缺医少药的局面,医疗价格大幅上升,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医疗状况恶化。

(三)资金筹措困难

目前农村社会保障的资金主要由个人或集体负担,而由于国家长期对城市和工业的政策倾斜,导致农民收入水平低,多数农民没有参保能力。有些经费紧张的地方,农村社会救济工作处于停顿状态,这样不仅造成了资金来源的不足,降低了保障标准,而且也影响了农村参加养老和医疗等保障的积极性,加大了保障工作的难度。所以我国应尽快改变目前这种资金来源方式,寻找适合我国农村地区实际情况的多渠道的来源方式。

(四)社会保障管理混乱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现状是城乡分割、多头管理、各自为政。既无统一的管理机构,也无统一的管理办法。从管理机构上看,部分地区在国有企业工作的农村职工的社会保障统筹归劳动部门管理,医疗保障归卫生部门和劳动者所在单位或乡村集体共同管理,农村养老和优抚救济归民政部门管理,一些地方的乡村或乡镇企业也建立了社会保障办法。但由于这些部门所处地位和利益关系不同,在社会保障的管理和决策上经常发生矛盾。农村社会保障还存在发展不平衡,发展缓慢,对国民收入再分配功能差等问题。

(五)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缺乏法律保障

由于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尚未确立,社会保障尚未立法,更没形成法律体系,使农村社会保障工作无法可依,无章可循,致使农村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缺乏约束,资金使用存在风险大,无法解决保值增值的问题。有的将社会保障基金借给企业周转使用,有的用来搞投资,炒股票,更有甚者利用职权贪污盗窃,致使基金大量流失,严重影响基金正常运转。

三、总结 纵上所述,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现实状况存在着保障水平低、社会化程度低、政府扶持力度小、覆盖范围窄、法律制度缺失等诸多问题。农村社会保障不仅滞后于城市 ,而且滞后于农村自身对社会保障的现实需要。构建适应市场经济的社会保障,即使说农村目前尚未达到城市那样的燃眉之急的地步,但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在农村也已经是当务之急。

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和推进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健康发展,关系到农村的社会稳定,也关系到国家的社会稳定。在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条件下,要一下子就实现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太可能,但我们国家和社会要正确认识农村的实际情况,在增强农业生产能力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为更好地实现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城乡融合和共同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努力!

参考文献:

1、郑功成 :《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专家谈》,《劳动保障通讯》 2000年第10期

2、尚长风 :《农村社会保障问题》,《中国财经信息资料》2002年第3期

3、王文韬等:《农民工社会保障调查》,《半月谈》,2004年第7期

4、杨立雄:《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可行性研究》,《社会》,2003年第9期

5、李强:《城市农民工的失业与社会保障问题》,《新视野》,2001年第5期

6、翟从海:《我国民工社会保障现状与立法建议》,《社会保障制度》,2004年第6期

第四篇:关于农村社会保障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社会保障的调查报告

——以大名县为例

关键词: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大名县 存在的问题 对策

摘 要:统筹城乡就业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手段,是确保“两个率先”目标早日实现的重要举措。大名镇现行的各种保障制度在规范化程度、覆盖率、保障水平以及实际发挥的作用上差异较大,就此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适用于城镇各类企业职工和个体劳动者、管理和服务社会化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统筹城乡就业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手段,是确保“两个率先”目标早日实现的重要举措。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关系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长治久安。大名镇2005年,实现农民参保率在85%以上;2007年,实现农民参保率在90%以上。近两年来,基本做到应保尽保,制度比较成熟规范,在全省乃至全国处于比较领先的地位。在这一条件下,周文青、陆晓和我等人利用业余时间对大名镇农场社会保障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并收集了一些资料,获得了大量真实、有价值的数据,通过对所获取的信息材料及相关数据的分析研究,为大名镇建立和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一、调查内容简介

1.调查时间和地点 大名镇目前总人口数为100000人,农业人口82000人,占总人口的82%。其中已参加农保人数74000人,其他社会保险人数约11000人,参加农保的覆盖率达到90%以上。此次调查自2015年3月份开始,至4月中旬结束,我们利用业余时间对大名镇进行了集中调查。

2.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主要为具有本镇户籍,男年满18周岁不满60周岁、女年满18周岁不满55周岁,当期未参加其他社会养老保险的各类农村居民(不含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人员)。为了更全面、真实地了解问题,我们还对当地政府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大名镇劳动与社会保障局负责人、就业局的负责人以及当地的企业主管进行了专门的走访调查。

3.调查方法

在团队出发前的准备阶段,我们设计了相关的调查问卷。我们全队共分为两个小组,每组两个人。其中一个小组着重对五一村的农村社会保障情况进行调查,填写调查问卷。另外一个组对牙里果脯加工厂进行了调查,调阅其所掌握的统计数据及相关政策文件以作参考。

二、调查成果综述

1.大名镇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总体评价

大名镇现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主要由农村低保制度、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五保’制度、扶贫救济及优抚安臵制度等一系列制度构成。但各种保障制度在规范化程度、覆盖率、保障水平以及实际发挥的作用上差异较大。大名县县政府正式出台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意见》,有关部门制定了实施细则,基本做到应保尽保,制度比较成熟规范,在全省乃至全国处于比较领先的地位。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全国正在试点,大名镇与大名县同步,全面推进,但目前在实际操作中筹资困难较大,报销水平偏低,规范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农民养老仍以家庭赡养和土地保障为主,与全国大多数地区的状况相同,存在制度上的不稳定性,保障效果不尽理想。另外,各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普遍缺乏立法支持。总的来说,在目前城乡经济快速发展所能提供的基础条件上,农村社会保障建设相对滞后,全市农村社会保障事业水平亚待提高。

2.大名镇的农村社会保障具体情况分析: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农村保障对象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名镇于2007年开始实行新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目前已初现成效。

(1)初步建立了农村生活保障体系。一是实施农村五保制度,保障老人安度晚年。按照“应保尽保、分类施保”的原则,对农村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纳人救助的五保户。目前,五保户共有127户,其中集中到敬老院供养为63人,占五保户总数的49.6%。二是建立农村低保补助制度。按照“特困重保,阳光操作”的原则,大名镇自19%年起,对农村中因残、因病等因素导致的贫困户建立低保补助制度。目前,已年有275户农村贫困户纳人了农村低保补助范围,涉及1100人,占总人口的5%,根据社会生活指数和农民平均收人每户每月260-360元不等的标准进行补助。启动了农村低收人纯农户增收工程,对人均纯收人在2000元以下的农村纯农户在“增收项目”“多免多补”等方面给予全方位地资金补助,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村低收人群体的收人。

(2)着力推行农村社会保险、医疗卫生保障。一是不断增加社会养老保险参保面,同时实行村干部农保进城保制度,现已将在职的50余名村干部由农村养老保险转纳人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体系,从而彻底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二是切实保障失地农民生活。对被征地农民长远生活通过养老保险渠道进行解决,从土地征偿费中切出一块为失地农民办理养老保险。改变以往将土地征用的各种补偿一次性发放到失地农民的做法,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拥护。三是着力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大病医疗救助制度,全镇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达到21560人,占应参保人口的98。四是推行重大疾病防控机制。近几年浦口区财政持续增加投人,建立疾病防控中心,壮大了大名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善配套了医疗设施,村村建有卫生室,形成了以区为中心,以镇为纽带,以村为基础的疾病防控体系。(3)逐步健全农村教育保障体系。加大贫困学生的教育费用减免幅度。自1996年开始已对农村中小学生减免部分学杂费,对特困生发放助学券,免费提供基本学习用品,同时积极争取社会资助,利用社会资源解决贫困生的上学问题。

(4)大力实施农村危房改造,保障农民生命安全。自19%年开始实施危房改造,截止到目前已经基本完成,在改造过程中,政府按每户6000元的标准补贴,镇政府和农户各筹一半,浦口区联合大名镇共投人200.6万元,其中农民自筹占总额的一半,对农村家庭危房进行了改造,保障了农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大名镇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

1.群众参与养老、医疗保险意识不强,缺乏主动性

企业也面临较大困难,开工不足,用工减少。春节后已有so余人离开船厂回家,农民就业压力增大,农民增收的压力逐渐显现。在收人得不到保障的情况下,农民连温饱都得不到保障,更何谈参保呢?此外,还有部分大名镇的群众错误地认为保险的资金应由政府负担,不愿意自己出钱。这些种种原因使得当地的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覆盖面不广。

2镇集体经济收入低,社会事业投入负担较重,社保工作缺乏资金支持

由于新农村建设的资金严重不足。仅2008年,村投人集体道路建设、河塘清淤、办公场所建设等项目的资金达100多万元,镇集体负债较重。社会保障体系是一项投资量大、涉及面广、情况繁杂的重要工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除了省市补助、个人出资外,县级财政补贴托底是关键,因此要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做到养老、医疗保险人人惠及,大名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社会保障管理制度不够规范

目前,大名镇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还存在着体制不顺,条块分割的现实。像民政部门管社会救助,卫生部门管农村合作医疗,劳动部门管农村养老保险,这种条块分割的现实造成了政策、协调、资源共享等诸方面的矛盾,不利于社保工作的推动和开展。

4.社会保障部门人力资源有限,需要注入新鲜血液

目前,大名镇的社会保障工作主要依靠大名镇劳动和社会保障所开展,但是全所只有16名工作人员,他们又要照顾到各个村和各个组,可谓是一人多用,而且他们只拿标准工资,无专项经费,从中可以看出镇政府在对社会保障方面人力资源的配臵缺口较大。

5.缺乏完善的法律保障

社会保障制度需要有力的法律法规来支撑。从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立法的状况来看,突出的表现是立法层次低、立法主体混乱、立法层级无序,大名镇也不例外。

四、关于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议

按照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原则,以多层次的保障方式覆盖全镇农村各类人群,将有条件的农民纳人城保,被征地农民纳人征保,纯农民纳人农保,低收人贫困农民纳人低保,同时给予生活困难补助。加快建立“低水平、广覆盖、适度保障”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1.扩大宣传,在主要街道、路口悬挂横幅宣传,制作展板、宣传单,录制宣传磁带、光盘,利用宣传车巡回宣传。同时各村把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主要内容、办理手续程序在公开栏张贴,张贴到自然村,并分片召开村民代表、生产队长和有一定影响力的人员会议广泛宣传,有广播的村每天要滚动宣传和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2.完善和加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机制。在大名镇范围内,依靠各行政村和各生产队,开展普查,对无收人来源、无劳动能力的农户,一个不漏地进行登记造册掌握实情,分类确定保障对象和标准,做到“应保尽保”。同时,要建立健全动态管理机制,对农村低保制度实行动态管理,在每一个行政村设立巡礼员,积极配合好镇政府做好社会保障动态管理工作,做到及时发现,及时解决,使一些突发贫困户能有基本的生活保障。建立个人账户,确保社会保障基金保值增值,各人享受保障基金,主要靠自己的劳动积累,国家和地方财政给予大力扶持。加强规范管理,保证社会保障资金专款专用,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流失。对社会保障资金实行严格的预算管理和监督,确保社会保障基金的安全和完整。

3.大力推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障机制。建立和巩固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有效措施之一。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把合作医疗、大病医疗保险相关政策及好处宣传到各家各户,提高农民参保率。同时县镇增加财政投入,完善医疗保障救助办法,切实解决好报销手续繁琐、报销费用偏低、农户积极性不高、资金筹集难度大总量小、医疗救助面窄等具体问题,确保村覆盖面达100% ,参保率达95 %以上。大名镇应该在完善现有农村敬老院设备的基础上,加快农村敬老院建设,把分散供养的五保老人,全部集中到敬老院供养。依靠政府补助和社会资源,解决当前本镇老年人看病难问题,依法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真正解决好老年人老有所养的问题。4确定镇劳动和社会保障事务所是全镇范围内新农保工作的业务经办部门,负责新农保的组织实施、统一管理、综合协调和监督检查。其主要职责:负责本镇行政区域内新农保扩面参保和政策宣传工作;负责本镇行政区域内页渗保人员基本信息录人、参保资格审核、上报及日常信息查询工作;负责本镇新农保业务、财务档案管理,待遇领取、人员年审等工作;负责指导、督查本镇、村(社区)新农保协管员开展工作。

5建立健全社会保障相关制度。在积极推进改革实践的基础上,大名镇应当根据全国统一立法的原则精神,制定地方性法规和实施细则,适时加快农村社会保障的普及范围,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适用于城镇各类企业职工和个体劳动者、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社会责任与个人责任相结合、权利与义务相对应、管理和服务社会化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第五篇:关于农村社会保障的调查报告

中国农村社会保障调查报告

摘要:

本文从我国农村最低社会保障、农民养老保险、农村合作医疗等方面分析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现状,进而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建立健全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具体对策。

民生问题,是关系到社会经济发展和稳定的重大问题,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农民的平均生活水平大大落后于城镇居民,这已经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不和谐因素。中央政府从“三农”问题到推进新农村建设,再到十七大报告首次单列篇章阐述“民生”问题,这些无不表明中国的社会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新阶段,民生正成为我们党工作的重点,而在当代中国,积极构建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已成为解决民生问题的重中之重了。本文试图从农村社会保障的三个主要方面即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农民养老保险、农村合作医疗的现状出发,探寻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农村社会保障现状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0%,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对加快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农村经济与社会相互协调发展,保持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和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低、资金来源不足等问题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如何完善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成为政府相关部门当前一项急需解决的重要任务。本人生于农村,长于农村,对农村社会保障有一定的了解,现就农村社会保障现状和未来发展提出一些个人的观点和看法。

一、农村社会保障的现状

(一)、传统的农村社会保障功能削弱。在以前的旧中国,农村的社会保障是完全依赖着个人家庭的。“百善孝为先”。就是靠着这个“孝”字,靠着孝道,我们家庭中的老年人才得以有一个比较安稳的晚年。随着社会发展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农村家庭结构日趋小型化,出现了“4-2-1”和“4-2-2”家庭结构模式,即一对中年夫妇将要承担双方父母四人的“生老病死”和一个或两个子女的抚养责任,这将使未来家庭不堪重负。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远离家乡,来到大城市里打工,造成农村“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等现象。造成老年人的精神方面的照顾缺乏。

(二)、农村社会保障任务加重。

1、农村人口老年化问题日益突出。有资料显示, 截止2000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达到1.14亿,占总人口的10%;其中65岁以上人口1.1亿,占总人口的8.5%。目前,全国70%以上的老龄人口分布在农村地区,农村老龄化问题较为突出。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增长速度快于预期,并且以年均3.2%速度持续增长。人口老龄化导致社会劳动人口减少、社会负担加重等一系列问题,客观上进一步加重了农村养老的压力。

2、疾病问题依然是困扰农民的瓶颈。虽然现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已经在农村实行起来,但那毕竟还只局限在某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地方,还不能全面的实行。在经济落后的贫困地区依然数以亿计的农民处于医疗无保障的困难境地。

他们因长期过度劳累、日晒雨淋、缺少劳动保护、往往落下一身疾病。但医疗费用只高不低的情况下,相当多的农民无钱治病,有病难医,造成“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据全国100多个县(市)的抽样调查显示,全国农村慢性病患病率达

85%,平均每个农民年患病时间在12天以上,因病休工5天以上,每年全国农村因疾病至少损失27亿个劳动日,造成数百亿元的经济损失。导致许多的贫困农民甚至陷入这样一个循环圈:生病→医药费增加→生活更加困难→营养不良→再生病→更贫困„„

3、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益亟需保障。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民涌入城市,但与城市的人相比,受到种种歧视,不仅就业机会少,而且就业后待遇不公。而且在保险待遇上也与正式工存在很大的差别。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方面,据调查显示,有36.4%的农民工生过病,甚至多次生病。然而,他们生病以后有59.3%的人没有花钱看病,而是仗着年轻,体质好,硬挺过来的。另外有40.7%的人不得不花钱看病,但看病支出绝大部分是自费,即使得到了赔偿,也往往是私了,没有按照劳动法相关规定来进行赔偿。工伤事故赔偿在农民工社会保障体制中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农民工的工作条件是非常恶劣的,工伤事故伤害的往往是农民工。

(三)、现有的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低。有关社会保障水平的研究表明,社会保障支出占GNP的比重,1991年全国是6.2%,城市是10.3%,农村是1.5%;至1994年,全国是6.0%,城市是10.8%,农村是1.3%。占我国总人口80%的农村人口,只享有社会保障支出的10%左右,占总人口20%的城市人口却占有近90%的社会保障费用。从人均社会保障费用看,城市居民是农村居民的20倍以上。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实际水平远远低于适度水平,这种状况至今一直没有大的变化。

二、现在农村社会保障的主要方式

(一)、农村最低生活保障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国家和社会为保障低收入难以维持最基本生活的农村贫困人口而建立的社会救助制度。传统的社会救济方式一般不规范,不统一,实施中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救济方式以临时救济为主,定期救济以集体救济为主,而且只对五保户和困难人口提供救济。1995年国家民政部门在部分地区开展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试点工作,改革了以往的农村社会救济工作,保障了真正困难的农村人口的生活。二十世纪末,全国农村实行最低生活保障的县占全国总数的90%以上,覆盖农村人口近四个百分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由国家和集体筹集。但从目前来看,由于经费短缺,需要救济的人很多,因此,该制度只能按照最低标准提供待遇,在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难以贯彻落实。

(二)、农民养老保险

我国在建国初期颁布的《劳动保险条例》,就标志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已经确立,但当时农民没有被纳入保障计划之列。随着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生活水平的显着提高,农村老年人口的生活保障问题逐渐凸显出来:

1、计划生育政策实行以来,农村家庭子女逐渐减少,老年人的比例逐渐增大,家庭的养老功能相对弱化。

2、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条件的改善,农村人口平均寿命也在延长,老龄化问题也比较突出。

3、随着近年来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步伐的加快,青壮年远走他乡,留住人口中老年人占绝大多数,他们的生活保障问题逐渐呈现出来。

4、依靠土地养老面临风险,农民基本上还是靠天吃饭,况且农民失去土地是近年来我国农村一个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

上述问题的凸现,政府也正致力于寻求解决问题的方式,像我国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由国务院决定,国家民政部门曾制定了《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对农村社会保障的建立起到了一定的引导作用,是农村养老制度的一次重要突破。但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建立农民养老保险依然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有的地方有了雏形,有的地方还没有动作。究其原因:一是,部分干部对我国农村建立养老保险制度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把这项工作纳入党委和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二是,资金短缺。国家资金投入不到位;多数集体经济相对不足;部分农民,特别是老年农民的生活仍比较艰难,个人负担的部分保险资金根本无法支付。三是,农民自身对养老保险缺乏认识,目光短浅,有的农民已经参保还举棋不定,甚至退保。所以,农村养老保险有一定的难度。

(三)、农村新型合作医疗

目前我国农村的医疗保险主要有合作医疗、医疗保险、统筹解决住院费及预防保健合同等多种形式,其中合作医疗是最普遍的形式。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支持,农民群众与农村经济组共同筹资,在医疗上实行互助互济的一种有医疗保险性质的农村健康保险制度,从2006年起,中央和地方财政不断增加财政投入,加强以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和医疗救助救助体系。但是农村的医疗卫生状况并没有多大的改善,特别是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空白点仍然较多。其主要原因表现如下:

1、经验不足。农村合作医疗被当作不合理负担取消后,对于大多数农村来说,合作医疗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记忆。由于这一制度的长期中止,现在重新实施,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农民群众自己,都缺乏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经验。

2、资金筹集十分困难。按照规定,从2003年起,中央财政每年通过转移支付对西部地区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按人均10元补助,地方财政每年对参加农民的补助不低于10元,农民群众以家庭为单位自愿参加合作医疗,个人缴费以乡镇为单位按上年人均纯收入的0.8%筹资,但人均不得低于10元。其中的问题,中央财政资金到位是没有问题的,地方财政的资金能否到位或是到位后能否持久还是一个问号,同时个人缴纳的部分是以乡镇人均纯收入为基数计算的,这里就存在一个报表数与实际数的差距,如果报表数水分与实际接近,人民群众还能接受,否则将会引起人民群众的抵制和反对。

3、观念难转变。对于大多数农民群众来说,一年拿10元钱并不困难,但一旦你去向他们收取这10元的合作医疗基金时,就变得十分困难。原因在于过去的农村合作医疗反反复复,许多农民对次持怀疑态度,一阵风似的搞一两年,最后还是不了了之。少部分农民群众还把对合作医疗的不信任转嫁到对干部、对医务人员的不信任,认为减免的一点医疗费还不是卫生部门又通过药费涨价,开处方给刨回去了。除此之外,农民群众寻求医疗保障的意识不强,无风险规避意识,尽管深知合作医疗的好处,一旦知道自己三五年不生病时,就是不愿掏那份“不必要”的钱,更不愿眼看自己出钱别人吃药。

4、合作医疗管理操作难。合作医疗额外成本过高。享受合作医疗的都是定点限额报销,村中心卫生室、镇卫生院、县医院都规定有不同的报销比例,连门诊费、住院费也规定有不同的报销额度,年累计报销也有最高额限制,不得

突破。在报销费用的过程中,还得出示合作医疗证、身份证等证件,手续程序繁杂,而用于具体操作合作医疗的资金又不多,定点医疗单位报销的标准低,农民群众享受的报销范围和幅度都不大,对于生大病,一花就是几千元的根本无济于事,所报销的一点费用还不够往返的车费,无形之中又挫伤了部分农民群众的积极性,或许今年参保了,明年又不参加了。

归结起来,现在农村保障存在5点问题:

(一)范围小,保障性差

现有的农民养老保险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均采取农民自愿参加、政府和集体适当扶持的办法。源于农民自身对保障的认识差异、实际支付能力不足和村级集体经济扶持能力不同,以及地方公共财政缺乏对农民社会保障的现实支付能力,现有的农村社会保障形式、保障内容、保障水平等存在较大差异,总体表现为保障意识区域差异大、保障内容和形式缺乏规范、保障水平低和覆盖面小、保障功能差。另外一些地方的乡镇企业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片面强调GDP和吸引外资,不考虑农民利益,在对农村劳动者的社会保障上基本上是一片空白,这种情况,损害了劳动者的基本权益,也影响了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二)保障水平低下

由于我国农村经济长期处于极低的发展水平,农民可自由支配的收入也极其有限,所以他们用于社会保障方面的消费,也只能是一种低水平的社会保障。自1992年开始在全国推行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尽管民政部门和政府其他部门投入了相当大的精力,但距离农民最基本的养老需求的满足尚有相当距离。其次农村的医疗保障制度也基本上处于同样的境地。农民很多情况下都陷入缺医少药、疗费昂贵、毫无医疗保障的窘境,农村集体卫生室基本承包给了赤脚医生,同时政府鼓励社会化办医,农村出现大量个体开业诊所,这为方便群众就医、缓解就医矛盾起了重要作用,但另一方面也使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已经从合作关系变成了竞争关系,县乡两级医院门诊量下降,设备利用率低,特别是乡镇卫生院人才大量外流,而非专业人员膨胀。卫生资源在市场配置中更多地倾向了城市,有些地区农村再度出现缺医少药的局面,医疗价格大幅上升,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医疗状况恶化。有调查显示,占人口80%的农村居民,仅享受社会保障的11%,可见保障水平之低。

(三)资金筹措困难

目前农村社会保障的资金主要由个人或集体负担,而由于国家长期对城市和工业的政策倾斜,导致农民收入水平低,多数农民没有参保能力。有些经费紧张的地方,农村社会救济工作处于停顿状态,这样不仅造成了资金来源的不足,降低了保障标准,而且也影响了农村参加养老和医疗等保障的积极性,加大了保障工作的难度。所以我国应尽快改变目前这种资金来源方式,寻找适合我国农村地区实际情况的多渠道的来源方式。

(四)社会保障管理混乱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现状是城乡分割、多头管理、各自为政。既无统一的管理机构,也无统一的管理办法。从管理机构上看,部分地区在国有企业工作的农村职工的社会保障统筹归劳动部门管理,医疗保障归卫生部门和劳动者所在单位或乡村集体共同管理,农村养老和优抚救济归民政部门管理,一些地方的乡村或乡镇企业也建立了社会保障办法。但由于这些部门所处地位和利益关系不同,在社会保障的管理和决策上经常发生矛盾。由于多家分割,政事不分,缺乏监督,使本来已经够乱的管理体制更加混乱。另外,农村社会保障还存在发展不平衡,发展缓慢,对国民收入再分配功能差等问题。

(五)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缺乏法律保障

由于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尚未确立,社会保障尚未立法,更没形成法律体系,使农村社会保障工作无法可依,无章可循,致使农村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缺乏约束,资金使用存在风险大,无法解决保值增值的问题。有的将社会保障基金借给企业周转使用,有的用来搞投资,炒股票,更有甚者利用职权贪污盗窃,致使基金大量流失,严重影响基金正常运转。

三、总结

纵上所述,可以得知,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现实状况存在着保障水平低、社会化程度低、政府扶持力度小、覆盖范围窄、法律制度缺失等诸多问题。农村社会保障不仅滞后于城市 ,而且滞后于农村自身对社会保障的现实需要。构建适应市场经济的社会保障,即使说农村目前尚未达到城市那样的燃眉之急的地步,但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在农村也已经是当务之急。

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和推进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健康发展,关系到农村的社会稳定,也关系到国家的社会稳定。在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条件下,要一下子就实现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太可能,但我们国家和社会要正确认识农村的实际情况,在增强农业生产能力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为更好地实现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城乡融合和共同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努力!

参考文献:

1、郑功成 :《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专家谈》,《劳动保障通讯》 2000年第10期

2、尚长风 :《农村社会保障问题》,《中国财经信息资料》2002年第3期

3、王文韬等:《农民工社会保障调查》,《半月谈》,2004年第7期

4、杨立雄:《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可行性研究》,《社会》,2003年第9期

5、李强:《城市农民工的失业与社会保障问题》,《新视野》,2001年第5期

6、翟从海:《我国民工社会保障现状与立法建议》,《社会保障制度》,2004年第6期

下载关于重庆市潼南县崇龛镇农村社会保障的调查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重庆市潼南县崇龛镇农村社会保障的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崇龛镇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大讨论学习活动(共5则范文)

    崇龛镇“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大讨论学习活动 4月21日,崇龛镇党委中心组成员组织学习了市委书记薄熙来3月26日在市委党校培训班上的讲话和县长罗建极在我县“解放思想、扩大......

    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的调查报告

    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的调查报告社会保障是一国政府为全体国民因各种原因而失去收人来源、生活贫困时,向他们提供的生活保障。但我国目前正在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限于城镇地区......

    云和县崇头镇基本情况调查报告

    云和县崇头镇基本情况调查报告 云和县崇头镇科技特派员阮秀春来源:丽水市科技局网站 发布时间:2007-3-23 9:43根据市委办、市府办的“丽委办「2005」77号”文件精神以及市科技......

    潼侨镇宏村农村改革发展调查报告

    潼侨镇宏村农村改革发展调查报告 [日期:2009-10-13] 来源:惠城区统计局作者:钟展华近期,潼侨镇宏村驻村干部在上级组织部门的统一部署和指导下,在全村范围内开展了村情民意调查。......

    2021年关于农村社会保障现状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社会保障现状的调查报告调查时间:2013年12月调查地点:XX调查对象:XX调查人:XX调查内容:农村社会保障现状调查方式:座谈交流(主要针对一些关键问题进行深入了解)实地了解、口......

    关于余杭区崇贤镇环境保护的调查报告

    关于余杭区崇贤镇环境保护的调查报告 来源:浙江理工大学材纺学院材料与纺织学院2007-7-25 02:30:05 网友评论 条 字体:[大 中 小] 收藏本文 ※我要投稿!关于余杭区崇贤镇环......

    重庆市荣昌县农村劳动力转移调查报告

    重庆市荣昌县农村劳动力转移调查报告------------------发表日期:2007年9月6日出处:中国农经信息网作者:陈田明本页面已被访问 2280 次为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

    重庆市荣昌县农村劳动就业保障调查报告

    重庆市荣昌县农村劳动就业保障调查报告社会劳动就业保障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部分,它是劳动者的“安全网”,收人分配的“调节器,经济社会运行的“减震器”。农民集中居住区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