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荣昌县农村劳动就业保障调查报告

时间:2019-05-12 12:43: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重庆市荣昌县农村劳动就业保障调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重庆市荣昌县农村劳动就业保障调查报告》。

第一篇:重庆市荣昌县农村劳动就业保障调查报告

重庆市荣昌县农村劳动就业保障调查报告

社会劳动就业保障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部分,它是劳动者的“安全网”,收人分配的“调节器,经济社会运行的“减震器”。农民集中居住区居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是一个当前社会非常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对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保障制度现状进行了认真分析,并提出推进对策和建议。

一、我县促进农村劳动力外出和返乡创业的主要做法:

(一)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我县积极开展了农民工引导性培训、短期技能培训、中期技术培训、订单、定点和定向培训、技能提升培训,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当年农民培训农民工4372人,培训结业人员就业再就业率为72%。

一是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展政策法规知识、城市生活常识、就业岗位选择、基本权益保护等方面法规知识的引导性培训,增强其守法和依法维护权益的意识,树立新的就业观念。短期技能培训是在引导性的基础上,以适应岗位技能要求为目的,以职业技能为主的培训。中期职业技能培训以订单、定点和定向培训为主,有利于学员结业后的就业。

二是多渠道办班:我局采取自办、联办、委托办的方式,优化组合培训资源,全县全年办班28期,49个班,开设了电工、车工、计算机、焊工、畜牧种养殖业等十余个专业。其中,创业培训2期,人数98人。

(二)实施就业帮扶

一是为培训的农民工初次职业技能鉴定进行补贴。无论是农民工参加的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还是在岗培训,只要是初次申请职业技能鉴定的,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在考证时,一律减收20%,财政给予50%的补贴,农民工只承担30%的费用。

二是召开现场招聘会场,专场招聘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007年3月、5月、6月、10月月先后在县人力资源市场组织开展农民工现场招聘会活动,共组织56户企业进场,提供岗位2560个,求职人数4600人次。

三是倡导平等就业,促进城乡统筹就业,鼓励支持农民进入小城镇自主创业,农民进城申办企业,农村青年进城经商创业。积极建议县委县政府将农民工创业纳入小额担保贷款范围。

(三)鼓励优秀农民工转户进城

一是开展优秀农民工评比活动,对评选出的优秀农民工中持有中级职业资格证书两年以上的,由所在企业推荐参加市级职业资格培训,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三级以上的,可享受培训费30%的一次性奖励,奖励额最高可达1000元。

二是享受进城落户优惠政策。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原则,制定优惠政策。积极推动农村劳动力由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由农村向城镇和主城区转移。

(四)开展关爱农民工活动

一是以镇为单位,实行村社牵头摸清民工流动情况,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积极疏导做好春运期间农民工有序流动工作。二是县劳动保障局在各镇劳动保障服务所、职业介绍机构、车站、场镇、招聘会现场等人集密集地发送农民进城就业指南、致返乡农民工的公开信、春风卡、农民工维权手册、维权卡。三是在各公共职介机构设立农村劳动力就业服务窗口,向进城求职的农村劳动者提供免费政策咨询和职业介绍服务,并在县劳动力市场提供网上求职服务。求职登记等措施,极大地方便了农村劳动力就业。

二、我县统筹城乡劳动就业服务体系现状

(一)统筹城乡就业政策框架初步确立。

自2005年以来,县委、县政府根据上级有关精神,就城乡就业工作提出新目标,并出台优惠政策,落实专项资金,明确扶持对象,打破城乡分割的就业体制,统筹城乡就业政策框架初步确立。

(二)培训机制逐步形成。

近年来,认真开展以强化技能为主、农村就近就地就业为辅的订单式免费培训,初步形成了政府扶持引导、社会各界参与、培训与就业相结合的全县性培训网络。2008年全县共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8741人,其中被农民1113人。

(三)市场导向就业帮扶见成效。

近年来,我县市场导向机制初步形成,加快了农村富余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步伐。2005年以来,我县城镇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由42.4%上升到56%。2008年全县共有8102名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有4647名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就业再就业。

(四)统筹城乡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基本完善。

全县21个镇街均建立了劳动社会保障服务所,并配备工作人员,大部分村也配备了服务协管员(联络员),基本上做到了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制度、工作“六个到位”,登记、培训、职介等“一站式”服务功能趋于完善。

三、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两个“一高一低”,导致“两难”并存。

一是农村富余劳动力求职期望值偏高、技能素质偏低,导致就业难;二是业主用工要求偏高、劳动报酬偏低,导致企业招工难。

(二)就业竞争力较弱。

在当前整个社会就业压力增大的情况下,农民在劳动力市场中与城镇下岗职工、大中专毕业生、农村剩余劳动力等就业群体一起竞争处于劣势。据调查,农民即使找到了工作,大多是临时性、收入少的零工,难以实现稳定就业。

(三)培训与就业存在脱节现象。

目前我县开展的各类就业培训,尚缺乏一个前瞻性、指导性的全县整体培训规划,对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也不尽科学。如近几年我县机械加工行业复苏,用人需求上升,但该专业人员却难以寻觅。

(四)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尚未完全形成。

没有形成集信息发布和其它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就业机制,市、县、镇街、村(社区)上下贯通的信息网络不够健全,村(社区)未开通信息网络,应用软件系统落后,劳动力求职培训和企业用工等各种信息尚未实现充分共享。劳动就业服务的中介组织规模小,管理不够规范,信用度不够高。

四、推进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制度对策和建议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把城乡劳动力资源开发利用和合理配置纳入全县社会经济发展的优先目标之一,在招商引资时把安排就业作为项目评估的一项重要指标。加强领导,形成领导重视、部门落实的责任机制,并将统筹城乡就业工作纳入考核镇街政府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

(二)大力发展既有地区竞争优势,又能拉动就业的产业与企业。

充分利用我县现有的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并加快路孔古镇旅游、建筑房产、生态旅游、商贸餐饮、物流等产业发展,有效扩大就业容量。

(三)完善三级就业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就业服务水平。

一是注重市场建设。以县人力资源市场为核心,将岗位开发和劳动力流动工作延伸到镇街、村(社区)。二是强化服务理念。全面实施“八统一”达标建设,将面向失业人员的服务内容全部放在社保所,方便群众办事。以基层社保服务平台为主体,建立全县共享的岗位信息库。三是健全服务体系。加强社区平台建设,依托“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和“充分转移就业村”工程,由县财政划拨一定专项资金用于工程建设的同时,聘村、社区劳动保障协理员,形成遍布全县的劳动保障工作网络。

(四)建立技能培训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就业服务机制。

采取 “以产养学”、企业合作等方式,结合市场需求和荣昌实际,重点建立加工制造、焊接、数控机床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培养钳工、冷做工、维修电工、电焊工、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等方面人才。

(五)抓好创业带动就业,不断扩大充分就业范围。

将失业人员、返乡民工、普通居民、外来劳动力、大学生等各类群体统一纳入到扶持创业体系中,形成全民创业的良好氛围。从创业指导、创业培训、企业孵化等各方面加强对劳动者创业的扶持,在小额担保贷款、失业金发放、自谋职业扶持金、摊位费补贴等方面进行资金扶持。

第二篇:重庆市荣昌区人民政府文件

重庆市荣昌区人民政府文件 荣昌府发〔2018〕12号

重庆市荣昌区人民政府

关于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实施意见

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意见》(渝府发〔2018〕6号)精神,结合荣昌实际,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新时代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新要求,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城乡

统筹为抓手,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突出重点、落实责任,全面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

(一)坚持生态优先,着力建设渝西门户生态屏障。建立健全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管理制度,注重生态屏障共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协同打造绿色生态廊道。坚持一切经济活动都以不破坏生态环境为前提,在保护生态的条件下推进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适应,走出一条协同推进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新路子。

(二)坚持改革创新,着力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破除制约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加快形成以创新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三)坚持城乡统筹,着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依托区位优势,深化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协调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发展,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形成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深化成渝经济协作,强化区域间产业分工,促进产业有序转移和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形成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协同发展格局。

二、重点任务

(一)着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建设美丽荣昌。

1.加强水生态修复。坚持自然修复为主的方针,开展濑溪河两岸绿化行动,种植护岸林、水源涵养林和行道树,推进村庄绿化。改造发展特色经济林2万亩,造林1.3万亩,实施人工促进封山育林0.4万亩、森林抚育1.7万亩。到2020年,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6%以上。制定《荣昌区湿地保护修复制度实施方案》,完成荣昌区湿地红线的划定,湿地保护率提高到50%以上。扎实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构建有效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开展城镇及农村集中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建立健全地质灾害“四重网格化”管理体系,提高综合防治能力。(责任单位:区林业局、区水务局、区国土房管局)

2.加强水污染治理。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健全空间规划体系和开发保护制度。大力实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落实“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消除劣Ⅴ类断面,濑溪河出境国控断面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水质,纳入市级考核的清流河大埂断面、马鞍河天皇断面、渔箭河长岭断面达到水域功能要求。严格工业污染防治,完成荣隆、广富工业园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全面实现工业集聚区污水集中处理。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积极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加强城镇污水垃圾处置,完成镇街污水处理厂技改、镇街二、三级污水管网建设及老城区雨污管网建设。开展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实施中小河流综合整治工程。到2020年,完成濑溪河及荣峰河综合治理15.9公里、中小河流治理20.6公里。巩固

荣峰河东湖水库至濑溪河段和池水河万福寺水库至濑溪河段黑臭水体整治成果,确保城市建成区稳定保持无黑臭水体。(责任单位:区环保局、区国土房管局、区规划局、区水务局、区经济信息委、区农委、区畜牧兽医局、区城乡建委)

3.加强水资源保护。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规范化建设,依法清理违法建筑和排污口。争取上级支持,优化水资源配置,实施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等重大水利项目,基本解决我区工程性缺水问题。全面推进农业、工业和城镇节水,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高升桥水库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濑溪河黄金坡水厂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稳定达到100%;镇街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90%以上。(责任单位:区环保局、区水务局)

4.大力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促进资源集约节约高效循环利用,提高投入产出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推动产业差异化发展,严防布局低水平有污染的企业,有序淘汰落后产能,推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加快推进传统产业“绿色化”、绿色产业“规模化”,实现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差异化发展。加快打造东湖湿地公园、万福寺水库生态公园,推动广富陶瓷产业园与安陶特色小镇的深度融合发展,着力打造生产、生活、生态自然融合、宜居宜业的绿色高新区。完成3个绿色矿山建设任务,继续关小扶大,到2020年底大中型矿山占比达到40%。(责任单位:区环保局、区经济信息委、荣昌高新区管委会、区国土房管局)

5.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进河道管理改革,创新河道管护机制,全面落实河长制,实行河库分级管护,探索河道疏浚、水域保洁、岸线绿化等向社会购买公共服务的管护模式。探索建设项目占用水利设施和水域岸线补偿制度,力争开展水利设施和水域岸线有偿使用费征收。严格执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实施禁止类、限制类目录动态调整。全面压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健全环保信用评价、信息强制披露、严惩重罚等制度。深化环评审批制度和排污许可制改革,严格执行以排污许可证为核心的环境管理制度,推进环评和排污许可的有机融合。落实行政区域内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责任单位:区环保局、区水务局、区发展改革委、区财政局)

(二)着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完善综合交通网络。1.完善综合交通体系。全力推进铁路建设,推动成渝铁路扩能和货运机场铁路前期工作,力争重庆铁路二环线西环段在荣昌设站,推进利用铁路开行公交化列车。大力推进公路大通道建设。以增加高速公路覆盖面为重点,加快推动与相邻区市县公路大通道建设,开工建设成渝高速扩能(永川至荣昌段),建成潼荣高速公路、大内高速公路,加快推进机场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到2020年,全区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82公里,镇街高速公路覆盖率提高到80%,高速公路网密度达到7.6公里/百平方公里。积极推进国省干线公路改造,全面提升国省干线公路技术等级和

路面标准,完成G348升级改造。加快高速公路互通、景区连接线建设,提高交通运输保障能力。全力以赴争取布局建设航空货运枢纽机场。(责任单位:区交委、新区建设管委会、区发展改革委)

2.推进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推进4G基站、室内分布系统和光纤网络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村村通”工程,加快高速宽带网络由行政村向自然村延伸覆盖,解决农村通信“最后一公里”,实现农村地区人口聚居区的自然村4G网络全覆盖,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全面推进“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建设,建成宽带、泛在、融合、安全的新一代通信基础网络,持续提升骨干网络通信支撑能力。加快推动5G移动通信实验网建设,积极开展5G网络商用推广。(责任单位:区经济信息委)

3.构建与周边区县互联互通的能源战略通道。完成小康电示范县、广富园110千伏变电站建设,加快推进黄金坡110千伏变电站项目前期工作。推动实施自贡-隆昌-荣昌-永川-江津页岩气主供气管道工程,力争在2018年底开工建设,2020年建成投运,连通川渝地区输气管网互联互通,有效解决渝西片区的燃气供应紧张问题。加大页岩气勘探开发力度,争取实现本地页岩气量产,保证经济社会发展用气需求。(责任单位:区经济信息委、区发展改革委)

(三)着力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绿色发展质量和效益。

1.加快发展大数据智能产业。始终坚持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加快发展大数据、物联网、智能硬件、智能制造装备等智能产业,建设国家生猪大数据中心,大力推动生猪大数据全产业链智能化转化运用,重点围绕传感器、智能仪器仪表、智能管件等领域,大力发展物联网基础产业,积极引入无人机、智能耳标、智慧医疗产品,丰富产品种类,促进智能产业规模明显提升。(责任单位:区经济信息委、荣昌高新区管委会、现代农业畜牧业管委会、区科委)

2.大力推进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紧抓智能制造发展机遇,广泛开展“机器换人”行动,着力推动传统制造业智能转型,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加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支持力度,持续引导企业开展两化融合自评估、自诊断、自对标,推进智能化、数字化技术在企业生产制造、物流仓储、经营管理等关键环节的融合应用,不断提高生产装备和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水平,培育建设一批智能化工厂、数字化车间、两化融合试点(示范)企业。(责任单位:区经济信息委、荣昌高新区管委会、区科委)

3.提升大数据智能化应用水平。在产业融合、政府管理、民生服务、公共产品、社会治理等领域全面推开大数据智能化应用,建设一批重点工程,促进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在政务服务、交通安全、市政管理、商贸物流、生态环保、要素保障、灾害防控等领域的融合应用。(责任单位:区经济信息委、区行管办、区交委、区商务局、区城管局、区环保局、区城乡建委、区

国土房管局、区规划局、区农委、区畜牧兽医局、荣昌高新区管委会等区级部门)

4.夯实创新支撑能力。引导创新资源向企业聚集,激发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创新创造活力,完善国家、市、区三级研发机构培育体系,打造一批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大力推动企业技术创新,采取财政后补助奖励、科技金融支持等方式,支持企业自主决策、先行投入,重点在“3+1”主导产业领域开展新工艺新产品的研究开发,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开发一批高新技术产品,推动产业向中高端发展。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计划,推动规上企业转型为科技型企业,科技型企业升级为高新技术企业,鼓励招商引资企业将总部的研发投入、知识产权和创新人才落户荣昌。构建以科技型企业为支撑,高新技术企业为骨干的优质市场主体。到2020年,市级高新技术产品达到243个,市级科技型企业达到24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0家。(责任单位:区科委、区经济信息委、荣昌高新区管委会、区财政局、区人力社保局)

5.推进产业差异化发展。大力提升装备制造、食品医药、轻工陶瓷及农牧高新“3+1”产业集群集聚力和竞争力,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益。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完善景区配套设施,加快安陶小镇、古佛山等生态旅游景区创建国家AAAA级景区进程,丰富旅游生态和文化内涵。(责任单位:区经济信息委、区农委、区商务局、区旅 — 8 —

游景区管委会、荣昌高新区管委会)

(四)着力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1.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在黄金坡新区优先布局国内一流文化、教育、卫生、体育资源,引进医养融合产业,高水平开发黄金坡新区。实施“智能城市”行动,推进城市管理跨领域、跨平台、跨部门整合及数据共享,构建统一的城市管理智能平台,提高城市管理精细化、人性化、智能化水平。推进绿色城市建设,推进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试点,支持城市立体绿化改造,打造一批绿色生态小区,建设一批城市森林公园,有序推进城市立体开发,合理确定城市功能布局和空间形态。创新城市管理,拓展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功能,提升城市管理智能化水平。深化“街长制”改革,加大权力下放力度,推进网格化管理、信息化服务,城市管理无盲点、无空心,市容市貌达一流,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完善建成区城市功能,保留城市历史文化记忆,增加公益设施。(责任单位:新区建设管委会、区城乡建委、区城管局)

2.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引导农业规模化和产业化经营,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种猪、麻竹、生姜、茶叶、晚熟柑橘、优质稻等特色优势产业。提升“香海棠”公用品牌影响力,着力打造绿色优质农产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开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四好农村路”、农村便民道路建设、农村危旧房改造、农村

电网升级改造等便民利民工程。突出移民文化、农耕文化特色,建设一批精品农家乐,提速乡村旅游发展。培育发展安陶小镇、万灵古镇、夏布小镇等特色小镇。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健全建卡贫困户长效增收机制,重点加大对老弱病残等困难群体的帮扶力度,切实做到“两不愁、三保障”,坚决防止“返贫”现象。(责任单位:区农委、区城乡建委、区交委、区商务局、现代农业畜牧业管委会、区发展改革委)

3.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拓宽进城落户渠道,全面放开农业转移人口购买住房限制,引导农业转移人口有序落户城镇。提高城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改善基本医疗卫生条件,保障随迁子女平等享受教育权利。到2020年,全区城镇化率达到56%。(责任单位:区公安局、区发展改革委、区城乡建委、区人力社保局、区卫生计生委、区教委)

(五)着力加大对内对外开放,全面提升开放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1.推动开放平台建设。积极推动公共保税仓库建设,在公共保税仓的基础上,探索拓展货物出口保税展示、保税物流等功能,结合货运机场项目建设,适时启动保税物流中心(B型)建设,大力发展保税仓储、保税加工、国际配送、国际采购等现代物流业务。(责任单位:区商务局)

2.实施开放主体培育行动。大力引进外向型企业,力争到 — 10 —

2020年,全区外向型企业总数达200家。坚持发展夏布、红碎茶、化工、兽药、不锈钢制品、电路板等传统外向型产业,培育一批规模大、实力强、创新型龙头出口企业。大力支持发展陶瓷、电子、眼镜、服装等新兴出口产业,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做优。积极引进总部贸易、加工贸易落户荣昌,支持企业做好加工贸易扩大出口。以夏布小镇为孵化基地引进跨境电商、服务贸易企业入驻。推进实施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引进物流、环保、智慧城市等项目。(责任单位:区商务局、区农委、区经济信息委、荣昌高新区管委会)

3.务实开展国际合作。在巩固传统外贸市场的基础上,积极融入“一带一路”,以东盟、中东欧、非洲为重点,鼓励企业“走出去”参展参会,扩大对外贸易。积极组织区内知名企业、知名产品参加国内外知名会展活动,支持“荣昌造”走出去,扩大知名度。(责任单位:区商务局、区农委、区经济信息委、荣昌高新区管委会)

4.深化区域合作。完善渝西川东经济社会发展协作机制,推动渝西川东协同联动发展,推动成渝地区一体化发展,与四川内江、泸州、资阳等周边地区在生态环境联防联治、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创新协同发展、市场一体化体系建设、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等方面加强合作,建立与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对接机制,提升区域协同创新能力,深入推进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经济信息委、荣昌高新区管委会、— 11 —

区交委、区环保局)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保障。

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动全区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实施。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发挥统筹协调职能,定期对重大事项和重点工程进行动态跟踪,加强重大问题的及时协调督办。各镇街、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建立和完善工作机制,构建起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合力推进的责任体系,认真落实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工作部署。

(二)加强督查评估。

长江经济带发展工作涉及面广、任务繁重,有关部门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力求工作实效。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会同区政府有关部门开展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工作情况评估,要紧盯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工作的重点领域、关键问题和薄弱环节,组织开展监督检查,形成责任落实倒逼机制。

(三)加强宣传引导。健全长江经济带发展信息发布机制,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做好信息发布、宣传报道等工作,切实开展舆情监督。加强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宣传教育,全面深入解读长江经济带发展目标定位、政策措施和重点任务,在全社会确立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价值观。及时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树立先进典型。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 12 —

主动性和创造性,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的良好氛围,群策群力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

重庆市荣昌区人民政府

2018年6月19日

抄送:区委,区人大,区政协,区纪委,区法院,区检察院,区人武

部。

重庆市荣昌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年6月20日印发

第三篇:**镇劳动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2006年3月24日至4月22日,我镇按照区劳动与社会保障局的统一安排,为全面摸清我镇劳动就业情况,我镇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了一次调查,根据劳办[2006]2号文件的要求,为全面摸清我镇农村劳动力资源总数、年龄和文化结构、产业分布、就业地域和求职意向等基本情况,便于有针对性开展农民培训与转移就业,促进农民增收,我们会同有关部门,在镇政府、各村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开展了镇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根据调查实施方案,整个调查过程经过了准备、抽点、填表、汇总及建档四个阶段,对全镇年龄在男16至60周岁、女16至55周岁的所有劳动力资源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农村劳动力资源的现状

调查表明:全市农村总户数为 户,总人口为 人,农村劳动力人数为 人,占农村总人口的58.62%。其中男性 人,女性 人,分别占劳动力总数的54.13%和45.87%。

(一)劳动力年龄结构:男性劳动力18—35周岁的55469人,36—45周岁的57959人,46—55周岁的49168人,56—60周岁的有16192人;女性劳动力18—30周岁的27807人,31—40周岁的58304人,41—50周岁的44721人,51—55周岁的20652人。

(二)劳动力文化结构:小学及以下人数为 人,占总劳动力的23.94%;初中文化人数为 人,占总劳动力的64.29%;高中文化人数为 人,占总劳动力的11.52%,大专及大专以上文化人数仅为 人,占总劳动力的0.25%。

(三)劳动力从业结构:劳动力中从事第一产业的有 人,占总劳动力的38.79%,其中种植业119186人,养殖业8955人;从事第二产业的 人,占总劳动力的31.56%,其中工业企业46911人,建筑安装业48578人,其他8724人;从事第三产业的 人,占总劳动力的23.31%,其中机关事业单位1245人,个体工商户12163人,服务业12897人,常年外出劳务30873人,季节性劳务12431人,其他7363人。从事二三产业的劳动力(即已经转移就业的劳动力)合计 人,占总劳动力的54.87%;可供输出的农村富裕劳动力(即需要转移的剩余劳动力)人,占总劳动力的6.34%,其中男性12468人,女性8478人。

(四)劳动力从业地点: 市境内 人,占总劳动力的67.88%; 市以外 省境内61290人,占总劳动力的18.56%;省外国内 人,占总劳动力的13.47%;境外(含港澳台地区)仅298人。

2004年全镇共有农村劳动力资源数万人,其中实际从业人员万人。从业人员中从事一、二、三产业人数分别为万、万、万人,所占比率为,可谓三分天下各占其一。

在二产中,从事竹木工艺业、转椅家具业、建筑业的人员数分列前三位,分别达到万、万、万人,三项之和人数占到了二产从业人员的 %,这与我县两大支柱产业的迅猛发展密切相关;在三产中,从事批零贸易业和交通运输业的人数分别为 万和 万,高居三产行业榜首。值得一提的是我县农村劳动力中从事家政服务业的人数仅有 余人,与庞大的家政服务需求市场不相协调。就业人员的文化结构来看,初中及以下从业人员 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比率高达91.6%;高中及中专 万人,占7.5%;而大专及以上仅有 人,占了不到1%的比率。由此看来从业的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普遍低下,少有一技之长,从事工作多为简单劳动,难以获得较高收入。尤其在一产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只有区区 人,高中及中专也只有 余人。这种状况严重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机会,制约了高科技企业在我镇落户。

从就业地域来看,外出劳动力占到了总数的 %,其中在乡外内和外的从业人员数平分秋色,分别达到了 万人和 万人。有资料显示,目前我镇外来人口约为 人左右,大部分从事第三产业,少部分从事第二产业,“进口”少于“出口”。这一方面说明我镇劳动力市场被外出人口占居了相当大的份额,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镇的城市化水平。在另一方面我们可以认为被外来人口占领的这部分市场平均工资低于我镇全部劳动力市场的平均工资,以至于当地劳动力宁可舍近求远,远离家乡和亲人外出发达地区就业。这一现象也可以从某些企业尤其是通过招商引进的企业工人来源渠道得到证实,来自外地的工人数远高于来自本县的工人数,因而导致企业工人平均工资不高。根据调查资料,县属于劳动力资源范畴而未参加劳动的人数高达 人(这部分人的形成原因比较复杂,本文不加以讨论),再加上从事第一产业的 万人,全镇有近万农村劳动力在理论上有可能向二、三产业转移,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也可以认为是我县的富余劳动力。因为根据从事第一产业的特点,随着一产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无须像工厂上班一样可以天天有活干,只须在农忙季节或上山或下田劳动即可,一年里大部分时间都闲置。进一步分析,考虑年龄因素,45岁以下从事一产的劳动力为 万人,26-45岁未从业的劳动力资源数为 人,二项总计 人,可以认为是目前我县农村富余劳动力的确切数据。富余人员中女性多于男性,男女性别比为78.8:100。针对目前我镇农村劳动力供过于求,而我镇大多数企业规模偏小,考虑短期利益较多,没有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有计划地培训企业员工,通常只招收熟练工这一实际情况,政府有关部门和有关企业单位及相关培训机构在全镇范围内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农民技能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这种培训可以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以政府牵头为主,组织农民开展农、林、牧、渔业实用技术培训,有效调整产业结构,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资源,以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二是以各种培训机构为主,重点开展各项技能培训,坚持面向市场、面向用人单位的原则,采取定单培训方式,尽快使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从而最终达到增收的目的。

调查资料显示,在参加求职意向调查的 人中,有近2000 人愿意从事转椅家具和竹木工艺行业,占到了参加调查人员的20%,有近2700人愿意从事批零贸易和餐饮业,1500余人愿从事交通运输业,近1500人愿从事家政服务业。对从事二、三产业的技能培训,各中介、培训机构可以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在不同层次上开展对农民的培训。初级培训主要面向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或新办企业所需增加的劳动力;中级培训可以对熟练工在原有技能上的新突破,以满足企业技改或熟练工自身发展的需要;高级培训则主要面向省内、国内劳动力市场,让我县农民走出去后有较强的竞争力,甚至可以创劳动力品牌。如家政服务行业社会需求层次很多,在低层次上我县劳动力没有竞争优势,那么我们就可以考虑在高层次的需求领域同别人开展竞争,打造品牌。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面临的困难

上述调查数据显示:第一产业从业人员 人,加上可供输出的 剩余劳动力,两者近人,根据18周岁以下年龄段推算,每年自然增长农村劳动力 人左右,预计 人进入高等院校学习,每年净增农村劳动力 人。如果考虑超过劳动力年龄仍然活跃在农业生产第一线的退役劳动力,实际从事一产的人员将超过 人。因此,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压力和困难将越来越大。

(一)农村劳动力素质状况与就业需求不相适应。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文化教育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状况不容乐观。据统计,全市33万农村劳动力中,初中及初中以下的占88.2%,接受技术培训和有技术专长的农村劳动力所占比例也相对偏低。近年来,我市各类职业技术学校每年有2000多名毕业生,除部分考入对口高校外,大多被输送到苏州、无锡等先进发达地区,许多高职班学员被外企成建制接纳。由此可见,尽管我市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但其文化和技能不高,大多数不具备专业技能,极大地阻碍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数量和层次。

(二)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徘徊不前。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给农村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给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但乡镇企业改制后,一方面企业内部开展优化组合、减员节本增效活动,安置劳动力的数量相对减少;另一方面随着科技的发展,先进设备的引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低又制约了企业对其的吸纳。

(三)城市化水平低、城镇载体功能不高。农村劳动力存量较大与我市城市化水平不高相关,城镇就业日趋饱和已无规模吸纳农村劳动力的空间。城镇规模小、结构分散、经济聚集能力弱、产业结构层次低、功能单一,这些因素使现有的小城镇吸纳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十分有限。

(四)统一的管理和服务网络平台还没有形成。我市的劳务输出机构虽然发挥了各自的积极作用,但由于各自为政,没有形成合力,缺乏协调机制和统一用工市场调查和安排,造成信息沟通不够,不能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及时培训和输出。镇区虽然设立了劳动服务机构,但广大农村缺乏服务网络,外出务工人员仍以自发组织、“工头”带动为主,而且多数从事劳动密集型工作,收入不理想。

(五)就业观念落后导致就业行业单一,离土不愿离乡。“金窝银窝不如自己家破窝”,这句古话一直桎梏千万农民思想。从调查资料来看,全市农村劳动力有近70%在本地从业,大部分农民宁可守住自己的三亩责任田过苦日子,也不愿外出闯天下。就业观念的落后同样反映在从业结构上,农业和建安业占了总劳动力的一半以上,而服务业仅占3.9%。爱面子思想严重,一方面农村劳动力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大量饮食服务业的岗位被四川、安徽等外地打工仔(妹)占领。因此,正确的就业定位也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环节。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与建议

通过近年来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市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且呈现健康发展的态势。从业结构比例比两年前有了明显改善,但与先进发达地区相比差距十分明显。这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在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加快实现“两个率先”工作中必须按照“强化农业必须大力发展非农产业,繁荣农村必须大力推进城镇化,致富农民必须大量减少农民”的新思路,把大量转移农村劳动力作为农民增收致富的第一途径来抓,切实做到“四个加快”,充分发挥“四个作用”。

(一)加快职业培训和职介服务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劳务输出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主渠道作用。农村劳动力整体文化素质不高,专业知识、技能缺乏,对一些技术岗位难以胜任,是制约农村劳动力向较高水平二、三产业转移的直接因素。为此,一要开展农民文化教育。通过“农函大”、“农广校”等形式,实施21世纪青年农民培训工程,有计划、分层次、多渠道,让农民接受教育,提高科学文化水平。二要办好职业技术教育。为许多初高中毕业生提供就业前的技术培训,为经济发展培训大批掌握一定劳动技能、具有较高素质的劳动者。三要搞好在职培训。加强成人教育基地建设,为农村的各类从业人员提供在职教育。鼓励社会兴办电视、函授、远程教育基地,提高社会办学在教育中的比例。同时通过送出去进修,请进来办学等方式,千方百计提高在职人员的文化技术水平。四是加强职介服务组织建设。规范职介服务机构的管理和服务,建立中介资源库,开展培训单位、中介服务组织和农村劳动力求职求训的有效对接,实现全市农村劳动力资源信息共享,为农民就业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服务。

(二)加快产业结结构调整,拓展农业内部转化农村劳动力的主阵地作用。溧阳是农业大市,农村人口占全市总人口70%以上,在当前城市就业压力增大的情况下,依靠城市转移农村大批剩余劳动力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把着眼点放在农村,立足于农业内部消化,才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实选择。一是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产业化把农工贸有机地结合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实现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一体化经营。通过发展农村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带动关联产业群的发展,将产业优势和产品优势转化为农民的就业机会,拓宽农民的就业渠道。大力引进“三资”开发农业,让农民在家门口进企业、领工资。二是延伸农业开发功能,积极发展生态旅游观光产业。把我市农业综合开发与生态环境建设有机结合,整合天目湖、瓦屋山、长荡湖、南山竹海、平桥石坝等山水资源、特色农业资源、旅游资源,延伸农业的生态、社会、科教功能,加快休闲观光、生态旅游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为旅游区周边农民增加就业机会。三是加大种养业结构调整力度,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范围。立足本地资源优势,积极引导农民走农、林、牧、渔综合发展的道路,大力发展名、特、优、新、珍农产品,达到以深化农业内涵生产来消化农村劳动力的目的。市农业贷款信用担保中心要积极扶持专业大户发展特色农业,促使农村劳动力以单一种植业向其他产业的转移。通过发展生态农业、绿色有机农业、高附加值农产品来吸纳农村劳动力。四是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消化吸收农村劳动力。在注册登记、收费、技术和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鼓励、引导农民以自愿的原则组建各种合作组织和农业专业服务队,为农业发展提供资金、技术的支持和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吸收农村部分劳动力。

(三)加快小城镇建设,充分发挥小城镇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蓄水池作用。实践证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取决于城镇化水平的高低和城市化进程的快慢。在已经完成大规模镇村行政区划调整的基础上,我市各地应深入研究小城镇的经济社会定位,一二三产业以及经济社会的区域布局,增强小城镇的吞吐功能、载体功能和城乡对接的桥梁功能;探索小城镇建设的投入机制,积极鼓励农民进城定居,民间资本参与小城镇建设和开发;鼓励农民进城定居,让在城镇有固定收入和住房、有技术、有资金的农民变为城镇居民,吸引农村劳动力向小集镇集聚。繁荣集镇三产,在大力发展传统服务业的同时,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专业市场、道口经济、信息中介、房地产,以及农机、畜牧、植保等农业服务业,既为小城镇居民提供良好的服务,又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创造条件。

(四)加快农村制度创新,充分发挥制度建设作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支撑保障作用。一是创新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在认真贯彻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法》,赋予农民长期稳定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权,给农民的土地给予物权保护的基础上,按自愿、有偿、平等协商的原则,通过转让、转包、互换、入股等形式,推进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实现土地要素资本化,确保农民承包土地的经济利益,从而加快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集中的步伐。二是创新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积极开展村级社区股份制改革,在核清村级集体资产的基础上,根据村民普遍接受的方法,把集体资产的产权量化到农户,明晰产权关系,并建立健全集体资产管理制度,实行科学管理,迅速壮大集体经济实力,提高其转移能力。三是创新农村社会保障机制。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被征地劳动力进行就业前的职业技术培训,对每个被征地劳动力免费提供一次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提供职业介绍、职业指导等就业服务。加大乡镇企业的职工养老金与医疗保险金缴纳力度,使乡镇企业的职工逐步纳入全社会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体系。加强劳动执法力度,解决长期以来由于缺少劳动合同,使得农民工的利益难以得到保护,有了纠纷也难以处理的状况。从各个层面构筑保护农村劳动力利益的框架,促进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化转移。

第四篇:农村劳动就业工作总结

农村劳动就业工作总结

围绕上级的中心工作,与时具进,不断创新,本着团结、高效、务实、奋进的工作状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现实的劳动保障利益问题为重点,突出抓好就业再就业和剩余劳动力的重要性,认真做好养老保险和居民医保、未成年医保等工作。努力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

一、养老保险方面我村响应上级的号召,全体村干本着为村民谋福祉的精神,使他们”老有所养”的态度,一起大力度宣传养老保险的优越性。同时加大村民的参保信心。因此,参保率相继也比去年有所提高。我村应参保人数940人,已参保836人,参保率86.9%,完成上级下达的119%。

二、城乡医保方面为了响应十七**于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使全体群众”病有所医”的基本要求,从城乡居民医保住院报销到门诊统筹进一步优化发展思路,创新工作方法,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人享有医疗保障”,进一步深化”人人享有”的内涵,不断提高医疗保障待遇和群众健康水平,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矛盾,为在更高水平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提供更为良好的医疗环境。因此,我村全体工作人员万众一心,力争城乡医疗和未成年医保推上新的台阶。(m.depeat.com)2009年城乡居民医保除了3户9人未参外,其余基本上已经参保,参保率达99%。未成年人医保比去年也有所提高由原来83%提高到96%。

三、农村剩余劳动和就业方面在2009年期间大力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再就业的宣传,村两委领导亲自抓,与劳动协管员通力合作,建立家庭信息卡,摸清底数,与劳动事务所联系,有劳动招聘信息发下村民。使有就业愿望较强的村民及时得到就业信息,确保就业的成功率。除此以外还积极组织村民参加大型招聘会;与本村的几间企业取得联系,达成有就业意向。使我村就业转移和零就业人数达72人,其中今年安排进厂有40多人,超额完成就业任务25人。同时市、区、镇培训班一共有12人,为我村村民创造了就业机会。到目为止我村的就业率为96﹪。虽然2009年完成上级的各项任务,但还有不足之处

1、农保还有个别队的参保率比较低。

2、城乡医疗和未成年医保的参保率还没覆盖全面。因此我们还要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在新的一年里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第五篇:农村劳动就业工作总结

农村劳动就业工作总结

回顾2012年我村的工作,我村在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上级的中心工作,与时具进,不断创新,本着团结、高效、务实、奋进的工作状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现实的劳动保障利益问题为重点,突出抓好就业再就业和剩余劳动力的重要性,认真做好养老保险和居民医保、未成年医保等工作。努力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

一、养老保险方面:我村响应上级的号召,全体村干本着为村民谋福祉的精神,使他们“老有所养”的态度,一起大力度宣传养老保险的优越性。同时加大村民的参保信心。因此,参保率相继也比去年有所提高。我村应参保人数940人,已参保836人,参保率86.9%,完成上级下达的119%。

二、城乡医保方面:为了响应十七**于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使全体群众“病有所医”的基本要求,从城乡居民医保住院报销到门诊统筹进一步优化发展思路,创新工作方法,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人享有医疗保障”,进一步深化“人人享有”的内涵,不断提高医疗保障待遇和群众健康水平,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矛盾,为在更高水平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提供更为良好的医疗环境。因此,我村全体工作人员万众一心,力争城乡医疗和未成年医保推上新的台阶。2009年城乡居民医保除了3户9人未参外,其余基本上已经参保,参保率达99%。未成年人医保比去年也有所提高由原来83%提高到96%。

三、农村剩余劳动和就业方面:在2009年期间大力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再就业的宣传,村两委领导亲自抓,与劳动协管员通力合作,建立家庭信息卡,摸清底数,与劳动事务所联系,有劳动招聘信息发下村民。使有就业愿望较强的村民及时得到就业信息,确保就业的成功率。除此以外还积极组织村民参加大型招聘会;与本村的几间企业取得联系,达成有就业意向。使我村就业转移和零就业人数达72人,其中今年安排进厂有40多人,超额完成就业任务25人。同时市、区、镇培训班一共有12人,为我村村民创造了就业机会。到目为止我村的就业率为96﹪。虽然2009年完成上级的各项任务,但还有不足之处:

1、农保还有个别队的参保率比较低。

2、城乡医疗和未成年医保的参保率还没覆盖全面。因此我们还要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在新的一年里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下载重庆市荣昌县农村劳动就业保障调查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重庆市荣昌县农村劳动就业保障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重庆市荣昌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申请书

    重庆市荣昌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申请书 镇街农地证[ ]第 号 重庆市荣昌区人民政府: 我承包 镇(街道) 村(社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村 民小组农村集体土地 亩,承包方式为 ,承包期......

    重庆市荣昌县农村劳动力转移调查报告

    重庆市荣昌县农村劳动力转移调查报告------------------发表日期:2007年9月6日出处:中国农经信息网作者:陈田明本页面已被访问 2280 次为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

    2011年上半年 最新 调查报告 劳动就业 农村发展 工作总结汇报

    农村行政管理专业毕业实践 关于XXX镇推动劳动就业工作 调查报告 作者:XXX 学校:XXXXXXXX分校专业:农村行政管理 学号:XXXXXXX 指导教师:刘XX 2011年4月 9- 1 -微软用户 第......

    农村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制定的《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意见》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

    农村低收入保障状况调查报告(5篇范文)

    一、研究目的1、实习目的及意义:在本次假期实践调查中,我们应积极进行实践调查有关情况,搜集整理资料,运用所学知识处理分析数据,以达到以下实习目的:(1)运用本专业所学知识深入调查......

    广州市保障残疾人劳动就业规定(五篇材料)

    【发布单位】81905 【发布文号】以穗府[1995]120号 【发布日期】1995-10-18 【生效日期】1995-10-18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广州市保......

    横山县2012年度劳动就业保障知识竞赛试题

    横山县“迎十八大、庆国庆”劳动就业保障知识竞赛试题13.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 老金。 A、10B、15C、20 14.申请创业促就业......

    后危机时代劳动就业保障的研究(精选合集)

    后危机时代劳动就业保障研究 年初以来国内经济平稳向好态势明朗,企业用工需求量不断增大,就业的“两难问题”再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求职者与招工单位的博弈中,劳动就业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