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防震减灾日活动方案
5.12-防灾减灾日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活动方案
“5.12”这人难忘的日子,时刻勾起我们对灾区亲人的怀念,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子弟兵的讴歌,对灾后重建美好家园的欢欣,更对伟大祖国的强盛而自豪。难忘“5.12”,难忘民族魂!我校为了贯彻落实市文件精神,做好防灾减灾科学宣传教育工作,经学校研究,结合本校实际,特制定这次活动方案。
一、加强领导,责任到人。
把这次“防灾减灾日”科普宣传教育作为学校安全工作、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学校专门成立这次活动领导小组具体负责。
组长:刘早良组织学习,提高认识,强化责任,落实细节。副组长:卢诚协调布置,层层落实,指导整改,检查督促。成员:所有班主任正面引导,科学宣传,开展活动,总结汇报。
二、明确方向,有效开展
按照“正面引导,配合借力,把握分寸,科学宣传”的要求,切实宣传5月1日起正式实施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地震等自然灾害的科学知识和防灾意识。增强学校安全工作、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创造性。
三、布置活动,扎实开展。
1、利用升旗仪式、课间集会、年级集会宣传: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5月7日至13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
2、5月8日集中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3、分年级开展“纪念‘5.12’,展望美好明天”的主题班团队活动。
4、由少先队大队部办一次团队刊,加大防灾减灾、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力度。
5、由德育处负责,在校门口、教学楼通道处、操场前,宣传教育活动的口号。
6、张贴标语,印发相关资料,形成学校领导班子→全体教师→所有学生→每个家庭→各个社区的宣传教育链。
8、5月12,全校举行一次防震减灾紧急疏散演练,并对全体师生进行宣传、总结、教育。
第二篇:学校防震减灾日活动方案
大姚县六苴镇明德小学“防震减灾”活动方案
为了进一步宣传防震减灾知识,保护学校师生生命和财产安全,增强广大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与能力,提高在校学生的防震减灾意识和地震发生时的应急、自救互救能力。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经我校研究、决定结合学校实际,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活动。具体活动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运用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手段,在校园内进一步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活动,有效地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发动广大师生共同参与防震减灾活动,全面提高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努力构建和谐平安的校园环境。
二、成立防震减灾宣传领导小组
组
长:
校长
副组长:副校长 总务主任
组
员:全体教师
三、活动时间:
全年
四、活动要求:
1、加强领导,完善学校各项安全条例,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学校各部门及全体教师密切配合,努力将活动落到实处。
2、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通过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活动和演练活动,不断提高师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各班将开展“安全教育活动”的情况做好小结,上报校长室
五、活动安排:
1、充分利用班队会、国旗下讲话、黑板报、校园广播等载体,开辟“防震减灾”教育活动。
2、全校进行安全逃生演练,通过演练,巩固安全逃生的知识。
3、每班各出一期以宣传“安全知识”为主要内容的黑板报。通过开展本次活动,普及安全知识,强化学校安全教育工作,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帮助学生掌握安全知识,保证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健康有序的进行。
4、每月组织一次全校性的安全专项大检查,将对教室、供电设施、阅览室、实验室、电脑室、多媒体教室等重要部位进行全面细致地检查,不留“死角”,发现安全隐患,能立即进行整改的要马上整改,一时不能整改的要限期整改。
5、组织一次以“安全教育”为主题的班会活动。
6、观看一部防震减灾宣传教育片。
大姚县六苴镇明德小学
2013年11月2日
第三篇:“防灾减灾日”防震减灾宣传活动方案
“防灾减灾日”防震减灾宣传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以保障广大师生生命安全为根本,以提高学校预防和应对突发灾害、突发事件的减灾能力为重点,全面增强师生的防灾减灾观念,切实提高师生的避灾自救能力。
二、活动时间
5月12日为“防灾减灾日”,5月7日至13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
三、活动内容
(一)大力营造防灾减灾宣传活动的浓厚氛围 紧紧围绕今年“防灾减灾日”主题,大力弘扬近年来在应对汶川、玉树、雅安地震中凝聚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抗震救灾精神。通过开展有针对性的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活动,普及应急避险知识,提高逃生避险基本技能,提升学生在紧急情况下自救互救能力,最大限度减少生命财产损失。
1、在校园内书写标语,营造防灾减灾活动的浓厚氛围。
2、出一期以防灾减灾为主题的防灾减灾黑板报、手抄报等,宣传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及有关法律法规。
3、联合家长、社会力量,配合学校做好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
(二)扎实开展防灾减灾系列教育活动
通过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专题教育等活动,利用黑板报、手抄报等形式,以观看灾害题材影视片、应急逃生演练等为内容,推进学校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深入进行2018“5.12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方案2018“5.12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方案。提升紧急情况下自救互救能力,最大限度减少生命财产损失。
(三)认真开展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
活动期间,我们要树立“隐患就是事故”的观念,对教室、微机室、过道、厕所、围墙等公共建筑设施,以及校园周边环境进行一次全面排查,做好排查记录,做到不走过场、不留死角,发现隐患及时整改,防患于未然。
(四)积极开展防灾减灾应急演练活动
我校要根据《太原市教育局关于开展纪念“5.12”汶川地震十周年、国家防灾减灾日防震减灾宣传系列公益活动的通知》文件精神,紧紧围绕今年“防灾减灾日”主题,进一步完善各类防灾减灾应急预案,因地制宜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活动,提高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进一步规范各类灾害的应对处置程序,确保师生熟悉灾害预警信号和应急疏散路径,责任明确到人、落实到位,提高校园综合防灾减灾能力。
四、活动要求
(一)各年级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日”活动,加强领导,认真策划,周密部署,保证防灾减灾活动顺利开展。
(二)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各年级采取适合学生特点、寓教于乐的方式,多题材、多角度、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教育,防止图形式、走过场,确保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取得实效。
(三)要广泛发动,加强联系,主动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借助社会力量共同做好学校防灾减灾工作。
(四)要认真总结“防灾减灾日”活动的经验和取得的成效,保存好活动资料。并在集中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的基础上,把一些行之有效的形式和方法制度化、经常化,建立健全防灾减灾工作的长效机制,推动我校防灾减灾工作长期有效地开展。
娄烦县天池店乡第二寄宿制小学
2018年5月7日
第四篇:学校防震减灾日活动方案
程庄中学“防震减灾日”活动方案
为了进一步宣传防震减灾知识,保护学校师生生命和财产安全,增强广大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与能力,提高在校学生的防震减灾意识和地震发生时的应急、自救互救能力,迎接国家“防灾减灾日”的到来,经我校研究、决定结合学校实际,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活动。具体活动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运用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手段,在校园内进一步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活动,有效地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发动广大师生共同参与防震减灾活动,全面提高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努力构建和谐平安的校园环境。
二、成立防震减灾宣传领导小组
组
长:张振栋
校长
副组长:许文民
刘义会
组
员:杨光启
张华军
杨
梅
各班班主任
三、活动时间:
2012年5月10日——5月18日
四、活动要求:
1、加强领导,完善学校各项安全条例,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学校各部门及全体教师密切配合,努力将活动落到实处。
2、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通过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活动和演练
活动,不断提高师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各班将开展“安全教育活动”的情况做好小结,上报校长室
五、活动安排:
1、充分利用班队会、国旗下讲话、黑板报、校园广播等载体,开辟“防震减灾”教育活动。
2、全校进行安全逃生演练,通过演练,巩固安全逃生的知识。
3、每班各出一期以宣传“安全知识”为主要内容的黑板报。通过开展本次活动,普及安全知识,强化学校安全教育工作,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帮助学生掌握安全知识,保证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健康有序的进行。
4、每月组织一次全校性的安全专项大检查,将对教室、供电设施、阅览室、实验室、电脑室、多媒体教室等重要部位进行全面细致地检查,不留“死角”,发现安全隐患,能立即进行整改的要马上整改,一时不能整改的要限期整改。
5、组织一次以“安全教育”为主题的班会活动。
6、观看一部防震减灾宣传教育片。
2012.02
第五篇:“防震减灾日”活动安排及材料
焦家会小学2011年 “防震减灾日”活动安排
一、介绍“防震减灾日”的目的意义
二、回顾三年前“5。12大地震”
三、防震减灾知识讲座
四、安全紧急疏散模拟演练
防震减灾日
1989年,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将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确定为“国际减灾日”,旨在唤起国际社会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视,敦促各国政府把减轻自然灾害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在设立“国际减灾日”的同时,世界上许多国家也都设立本国的防灾减灾主题日,有针对性地推进本国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如日本将每年的9月1日定为“防灾日”,8月30日到9月5日定为“防灾周”;韩国政府自1994年起将每年的5月25日定为“防灾日”;印度洋海啸以后,泰国和马来西亚将每年的12月26日确定为“国家防灾日”;2005年10月8日,巴基斯坦发生7.6级地震后,巴基斯坦政府将每年10月8日定为“地震纪念日”等。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损失影响之大,举世震惊。设立我国的“防灾减灾日”,一方面是顺应社会各界对我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也是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国家设立“防灾减灾日”,将使我国的防灾减灾工作更有针对性,更加有效地开展防灾减灾工作。意义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在全球气候变化和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损失不断增加,重大自然灾害乃至巨灾时有发生,我国面临的自然灾害形势严峻复杂,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
在这种背景下,设立“防灾减灾日”,既体现了国家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重视,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平稳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通过设立“防灾减灾日”,定期举办全国性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有利于进一步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普及推广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提高各级综合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
5.12汶川地震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四川汶川、北川,8级强震猝然袭来,大地颤抖,山河移位,满目疮痍,生离死别……西南处,国有殇。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此次地震重创约5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大地!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名称: 5〃12汶川地震
时间: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
震级:
地理位置: 四川汶川、北川
震中经纬度: 30.986°N 103.364°E 震源深度: 14km
经济损失
(截至2008年9月4日)
这次汶川地震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8451亿元人民币。四川最严重,占到总损失的91.3%,甘肃占到总损失的5.8%,陕西占总损失的2.9%。国家统计局将损失指标分三类,第一类是人员伤亡问题,第二类是财产损失问题,第三类是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问题。在财产损失中,房屋的损失很大,民房和城市居民住房的损失占总损失的27.4%。包括学校、医院和其他非住宅用房的损失占总损失的20.4%。另外还有基础设施,道路、桥梁和其他城市基础设施的损失,占到总损失的21.9%,这三类是损失比例比较大 的,70%以上的损失是由这三方面造成的。2008年5月22日,民政部下发紧急通知,确定由北京等21个省份分别对口支持四川省的一个重灾县,通知要求,各地对口支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区,提供受灾群众的临时住所、解决灾区群众的基本生活、协助灾区恢复重建、协助灾区恢复和发展经济,提供经济合作、技术指导等。
20个省份的对口支援情况是:
1.山东省——四川省北川县
2.广东省——四川省汶川县
3.浙江省——四川省青川县
4.江苏省——四川省绵竹市
5.北京市——四川省什邡市
6.上海市——四川省都江堰市
7.河北省——四川省平武县
8.辽宁省——四川省安县
9.河南省——四川省江油市
10.福建省——四川省彭州市
11.山西省——四川省茂县
12.湖南省——四川省理县
13.吉林省——四川省黑水县
14.安徽省——四川省松潘县
15.江西省——四川省小金县
16.湖北省——四川省汉源县
17.重庆市——四川省崇州市
18.黑龙江省——四川省剑阁县
19.广东省(主要由深圳市)——甘肃省受灾严重地区
20.天津市——陕西省受灾严重地区
21.海南省——四川省宝兴县
各省又把对口任务分解到地区一级,一般是一个地区援建一两个乡镇,都有援建指挥中心,指导协调援建,取得了卓越的成绩!对此四川各族人民对全国人民的无私的支援表示衷心的感谢!
防震减灾基本常识
1、什么是地震直接灾害?
地震直接灾害是地震的原生现象,如地震断层错动,以及地震波引起地面振动,所造成的灾害。主要有:地面的破坏,建筑物与构筑物的破坏,山体等自然的破坏(如滑坡、泥石等),海啸、地光烧伤等。
2、地震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最主要直接灾害是什么?
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的破坏和倒塌。
3、教育部门震前应做好哪些工作?
(1)加强对学生的地震和应急避震知识教育,并通过学生宣传到家长和社会中去;
(2)学校领导和教师要制定震情应急措施,建立制度,做好避震防灾的演练;
(3)检查学校次生灾害隐患(如实验室、楼梯、疏散区道),并采取切实措施,防患于未然;
(4)检查学校危害建筑,做好抗震加固工作;
(5)发现地震传闻或谣言在学校和社会流传时,应及时与有关部门联系,采取适当措施,并做好辟谣和宣传教育工作。
4、学校人员应如何避震?
地震时最需要的是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冷静与果断。有中长期地震预报的地区,平时要结合教学活动,向学生们讲述地震和防震抗震知识。震前要安排好学生转移、撤离的路线和场地。震时在比较坚固、安全的房屋里,可以躲避在课桌下、讲台旁;教学楼内的学生可以到开间小、有管道支撑的房间里,绝不可让学生们乱跑或跳楼。震后沉着地指挥学生有秩序地撤离。
5、住平房遇震时如何应急避震?
住平房避震,在行动果断,就近躲避,或紧急外出,切勿往返。如果处于房门附近,室外无障碍,无危房或狭巷,可立即跑离室内,已冲出室外的人在短时间内,不要急于返回室内。要避开高大建筑物、窄巷、大烟囱、水塔、高压线、变压器,及时转移到空旷的场地;要避开桥梁
6、陡崖、危岩滚石地带,到桥下避震更是错上加错。来不及跑出房,要迅速贴屋角趴下,脸朝下,头近墙壁,两只胳膊在胸前相交,右手正握左臂,左手反握右臂,鼻梁上方、两眼之间的凹部枕在臂上,闭上眼、嘴,用鼻子呼吸。这样地震时即使房屋倒塌,由于有残墙和家具支撑、亦可避免伤亡或窒息。
6、地震是在楼房内如何应急避震?
地震一旦发生,首先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及时判别震动状况,千万不可在慌乱中跳楼,这一点极为重要。其次,可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处,亦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开间小的厨房、厕所去暂避一时。因为这些地方结合力强,尤其是管道经过处,具有较好的支撑力,抗震系数较大。总之,震时可根据建筑物布局和室内状况,审时度势,寻找安全空间和通道进行躲避。因熟睡来不及躲避者,应当“伏而待定”,切勿仰卧,侧过身来也能争得生存的机会。
另:避震百度百科
面临地震,如何做好防震减灾?
地震发生时,至关重要的是要有清醒的头脑,镇静自若的态度。
假若地震时你正在室内,如离门窗较远,暂时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处,是较安全的。另外,也可以转移到承重墙较多、开间较小的厨房、卫生间等处暂避。躲过主震后,应迅速撤到宽敞的户外。撤离时注意保护头部,最好用枕头、被子等柔软物品护住头部。
假若地震时你正在室外空旷的地方,这是最庆幸的事情。如果在建筑物密集的地方,最好将手或皮包等柔软物品护住头部,尽可能做好自我防御的准备。并迅速离开变压器、电线杆和围墙、狭窄巷道等。
地震会有层出不穷的次生灾害发生,每个人应根据不同情况,审时度势,采取灵活的应急对策。
二、发生险情时,如何救助?
地震中被埋在废墟下的人员,应用手巾、衣服等捂住口鼻,避免被烟尘呛闷窒息,还应尽可能清除压在身上的各种物品,最好朝着有光线的地方移动。无力脱险时,尽量减少气力的消耗,坚持时间越长,得救的可能越大。此外,外面的人废墟下的声音不容易听见,因此要等到听到外面有人时再呼救或敲击墙壁等。营救他人时应先确定伤员的头部位置,使头部先暴露,迅速清除口鼻内的尘土,再使胸腹部暴露,不要强拉硬拽。如有窒息,应及时施以人工呼吸。
地震时如何进行个人防护?
当你感到地面或建筑物晃动时,切记最大的危害是来自掉下来的碎片,此刻,要动作机灵的躲避。
1、在房屋里,则赶快到安全的地方,如躲到书桌、工作台、床底下。单元楼内,可选择开间小的卫生间、墙角,依靠上下水管道和煤气管道的支撑,减小伤亡。对于户外开阔,住平房的职工,震时可头顶被、枕头或安全帽逃出户外,来不及时,最好在室内避震,要注意远离窗户,趴下时,头靠墙,使鼻子上方双眼之间凹部枕在横着的双臂上面,闭上眼和嘴,用鼻子呼吸,一般来说,不要跑出建筑物,最好就近找个安全处躲避,待地震后,如果需要疏散,再沉着离开。
2、地震时,门框会因变形而打不开,所以在防震期间,最好不要关门。夜间地震时,要争分夺秒向安全地方转移,不要因寻找物品和穿衣而耽误时间,如有可能,要立即拉断电源,关闭煤气,熄灭明火。照明最好用手电筒,不要用火柴、蜡烛等明火。
3、地震时,如已被砸伤或埋在倒塌物下面,应先观察周围环境,寻找通道,千方百计想办法出去。若无通道,则要保存体力,不要大喊大叫,要静听外面的动静,如听到有人走过的声音,可敲击铁管或墙壁使声音传出去,以便救援。同时要在狭小的空间里,寻找食物维持生命。
2011年“防震减灾日”教育活动资料
焦家会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