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观后感

时间:2019-05-14 00:53: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雍正王朝观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雍正王朝观后感》。

第一篇:雍正王朝观后感

雍正王朝观后感

二月河的“三部曲”早已经浏览过,比较痴迷于书中总所描写的故事情节,比较喜欢书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我甚至想亲自拜访一下老先生,请教几个我所关心的,又搞不明白的问题。曾经和一位“才女”师妹聊天,她告诉我,二月河的“三部曲”是文艺创作,是编造来的,不是写实,不是历史。这让我很惆怅。

有些人不喜欢看电视剧,因为看电视剧太简单,属于白痴型的,不用思考,而看书就恰恰相反。我也不太喜欢看电视剧。不过,《雍正王朝》确实是一部值得看的电视剧。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鉴于明朝的教训,在大清朝,有两件事情控制的比较严格:一.严禁宦官干政。二.严查结党营私。第一条做的比较到位,太监们始终没有发挥出巨大的政治作用。而第二条就不好办了。在中国历史上,这种事情就没有间断过,一直延续了下来。有一种野史说,康熙把皇帝的位子传给了十四阿哥,而不是四阿哥。我觉得,总有那么几个闲的无聊的人,而且这些人现在还比较普遍,编造,跟风一些有影无据的事情,来打发一下自己空洞的时间或者来实现某种目的罢了。康熙皇帝的谋略不是一般,雍正王朝的到来不是偶然,康乾盛世的来临就是一种必然。

电视剧是以争夺帝位开始的,也贯穿了整部电视剧。首先,是康熙的儿子们争,然后是雍正的儿子们争。皇帝的宝座是个好东西,皇帝的儿子们都愿意接着坐。其实,宝座确实是个好东西,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在面对宝座的时候,必须得有自知之明,不要犯

僭,不要给自己找麻烦,不要自掘坟墓。当然,毛遂自荐,当仁不让也是应该做的。

康熙是一位英明的皇帝,同时比较注重儿子们的培养,把他们培养成了有思想,有抱负的人。而正是这些不是蠢材的儿子们,为了帝位展开了明争暗斗。如果他们都想开一点儿,团结一点儿,明智一点儿,让有德者居宝座,会发挥出怎样的社会效应?就不会发生兄弟相残,父子反目的事情了。我个人认为,是雍正杀了自己的儿子弘时的。正因为雍正经历了与八爷党争夺帝位的斗争,深知兄弟相残的难处,杀则对不起祖宗,留恶名于天下,不杀就有人背后放火,麻烦不断。索性就杀了吧,为乾隆做皇帝铺好道路。

雍正王朝最为轰轰烈烈的人物莫过于年羹尧。其文武全才,战功显赫,是稳定新生的雍正王朝的坚强柱石。但是,在功成名就之后就很快的退出了历史舞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有多少个年羹尧在历史的轮回中不断的徘徊,又有几个大丈夫划过长河夜空?

李卫是我比较喜欢的人物之一。沦为乞丐的狗儿,人称鬼难缠,被胤禛收为家奴后改名为李卫。刚开始,李卫仅仅是一个不能再小的小人物,没读过书,不识字,等到当了清朝的封疆大吏之后,仍然认不了几个字,浑身透漏着“俗气”,但是不失雅气。李卫办事,不拘小节,不寻常理,但维护大局,事半功倍。喜欢李卫,不仅仅是因为他幽默风趣,性格随和,聪敏机变,还因为他始终阐释着“忠义”两个字。这就是他和年羹尧的区别。

田文镜是一个悲剧式的人物。作为地方大员,一省的最高长官,最终累死在任上,不得不说是一个悲剧。细想一下,河南巡抚田文镜手下有多少官员,而没有一个和他一条心,没有哪一个不是和他对着干,确实很可怕。田文镜是一个清官,难道河南巡抚之下就再也没有一个清官?田文镜不是一个好官。好官就要发挥出应有的作为。一个人是干不成事的。不能从大局着想,固执己见,累死,只能说是一个悲剧。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雍正王朝,雍正是一个好皇帝。他刷新吏治,改革弊端,减轻了老百姓的负担,推动了历史的进步。从另一个方面讲,无论雍正多么英明,都只是一个封建土地所有者。

第二篇:《雍正王朝》观后感

《雍正王朝》观后感——千古奇者邬思道

康熙最后语重心长地对他煞费苦心选出的接班人四王子说:“朕将千斤重担交付于你,望你刷新吏治,匡扶朕的过失,这串佛珠朕赐于你,你性情过于急噪,待人有欠宽和,望你善待你的兄弟,善待你的臣民,不到万不得已,不要伤害他们!”1722年11月13日深夜,康熙皇四子在畅春园继位,史称雍正皇帝。在激动人心的时刻,背后却有一位奇人在鼎力相助。

邬思道是康熙皇四子(后来是雍正皇帝)身边那位不动声色、尽算先机的极有分量的人,腿瘸,走路拄拐棍,被皇四子尊称为“邬先生”。他在康熙三十六年曾以举人身份参加应天府会试,期间率领五百考生大闹贡院,触犯国法,被康熙镇压收容了十多年,幸蒙皇四子相救,最后成为其府邸高级幕僚,潜心参谋政务十年。他虽未象诸葛孔明那样羽扇纶巾,但却有足不出户便洞明天下事态、人心善恶之智,仅凭风声耳报就能洞穿错综复杂的朝野局势,建言献策,一语中的,在皇四子走向雍正皇帝的坎坷道路上竭忠尽智,居功至伟。大功告成后又不贪恋富贵荣华,急流勇退,半隐江湖,既有散仙逍遥自在之乐,又无达官遭疑召祸之忧,常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挽狂澜于既倒,神龙现首,点到即退。仅举几例以证之:

1、皇四子提出“以不争为争”的竞争策略,切合当时实际。

康熙废掉太子后,太子之位已成空缺,一时间议举储君成为朝野关注热点。号称“八贤王”的皇八子胤祀派人到处拉选票,给老皇帝施加压力,皇四子内心也骚动不安,但苦于势单力薄,放不甘心,争又无把握,邬先生看出主子心思,经反复考虑后,献出妙计,他先讲了一个故事:

“一个大富人家,老爷子生了一大群儿子。慢慢地,老爷子逐渐老迈,这么大一个家当总得交给一个儿子来管吧。可是管家的钥匙只有一把,儿子却有一群。交给谁哪?一时拿不定主意,等等看吧。于是,儿子们争得你死我活,不可开交。这时,只有一个儿子默默站在一边,只帮老爷子干事,却从不参与争斗。争来争去,老爷子终于想明白了,这把钥匙交给这群争吵的儿子中的任何一个,都会管不好。于是,老爷子将钥匙交给了那个不争的儿子”。

邬先生讲完故事后又提炼出观点:“这就叫争是不争,不争是争,夫唯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

其实,邬思道讲的这个十分浅显的故事揭示了康熙王朝中整个夺嫡的复杂过

程。管家和治国同一道理,皇四子心有灵犀一点通,把“以不争为争”作为自己的竞争策略,使本来好象没有多少希望的他逐渐取得了皇阿玛——康熙的理解、信任和赏识,最后水到渠成。

2.忠告皇四子跳出争嫡矛盾旋涡,推荐皇十四子任“大将军王”。

康熙晚年,新疆准葛尔部叛乱,朝廷六万平叛大军因种种原因全军覆没,朝野震惊,此时众皇子夺嫡争斗如火如荼,谁能到西北带兵平叛,谁就有了兵权,皇八子、皇十四子、皇四子都志在必得,朝臣意见不一,皇上也很为难。这时邬先生忠告皇四子放弃这次没把握的机会,向皇上推荐皇十四子任“大将军王”,经略西北,并保举心腹干将年羹尧押运粮草,即向康熙表明自己无意争“大将军王”的淡泊心境,又缓和了与皇十四子的关系,也牵制了炙手可热的皇八子,同时冠冕堂皇地把自己的嫡系安插到事关平叛成败的关键职位,可谓一剑四雕!退一步海阔天高,真是高明之至!

3.在皇四子即位的惊涛骇浪中居中调度,举重若轻。

康熙传位于皇四子后归天之际,众皇子都在宫内,形势瞬息万变,皇八子早已串通军界,准备武力夺位,当时却昧着良心说未听清皇阿玛传位给谁,其党羽——皇九子、皇十子随声附和,推波助澜,两个年幼的小皇子却说了真话,诸皇子争论不休,当即打斗起来。皇四子严令九门提督隆克多守住宫门:“谁敢出宫一步,立刻锁拿”。隆克多是康熙用恩威并施之术打造的一把锋利宝刀,这时派上了用场,唯新皇之命是从,立即派人将畅春园团团围住,皇八子兵变的信息没有传出去,避免了一场大流血。

皇四子在皇上传位后,立即派人带皇帝金牌回府找邬先生,邬按事先商量好的计策,持金牌到宗人府放出最得皇四子信任的“侠义十三郎”胤祥,胤祥火速持皇上金牌进入卫戍京城的丰台大营,以霹雳手段提升三个强悍旧部为副将,杀死八爷走卒——丰台大营主帅程文远,带兵火速勤王救驾。“老十三”进宫后,皇四子一颗悬着的心才落了地。八爷见大势已去,只好在隆克多宣读康熙遗诏后,很懊丧地随同众皇子朝拜新君。

继位当晚,雍正以“乍逢大变,宫中情形不明”为由回府过夜。老谋深算的邬先生安排五路人马护驾,彼此互不统属,由“老十三”居中指挥,保证万无一失,并不准任何人接近皇上,吩咐府中人说:“公事找张廷玉,兵事找十三爷,如私事则答天子没有私事”。

每逢大事有静气,邬先生就是这样的人,他知机之明、谋事之精、成事之略

令人叹为观止!

4.功成身退,半隐自保,千古绝顶聪明之人。

综观皇四子夺嫡史,邬先生居功第一。但皇四子继位的同时,乌先生的使命也已经完成,以后怎么办?是留还是走?乌先生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选择了后者。

皇四子继位当晚,回府后第一个要找的就是邬先生,他淡淡地说,“你的名分我已经想好了”,但没说是啥,实际在观察试探邬的态度,这早在邬的预料之中,邬不假思索地说,不想做官啦,原因有三:第一是说他是残疾人,腿瘸,不宜在朝廷上行走,不符合领导干部应有的形象;第二是说他是先皇废弃之人,不宜就仕新朝;第三是说“臣虽小有才气,但以阴谋为体,皇上行光明之道,用的应是光明正大之人,臣纵有些才气,也是熬干了的药渣,何堪再用?”仔细想来,邬先生说的三条理由都是站不住脚的:当官儿靠的是脑子,身体残疾不是主要的;一朝天子一朝臣,先皇不用的新皇就不能用啦?先皇康熙为平定台湾而在东北马场启用的姚启圣不就是顺治皇帝下旨永不任用的吗?至于善于搞阴谋诡计也说不通,管人治军治国的方式都能拿到桌面上来吗?

雍正在追问归隐的方式时他说: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臣想采取半隐的方式,理由:一是不挣点银子晚年生活没有保障,二是跟随主子多年,情义难断,想主子的时候可以来看看主子;三是主子需要奴才的时候,能够找着了„„云云。

这几句话说的实在,也说到皇帝心里去了。雍正不是不明白这些道理,如果皇帝真的有心,完全可以留下邬先生,但是他没有,丝毫没有挽留的意思。邬先生提出辞职告退,他也就照准了。当晚把酒言欢,不过是客套而已。就这样,邬先生悄然离开了雍正,以后虽无大贵大富,却有衣食之源、逍遥之乐、全身之保!

5.在国家需要时,神龙现首,排忧解难。

年羹尧在西北平叛期间,月耗白银700万两,国库空虚,拖欠国家官银的达官显宦都被免职抄家,朝廷已到山穷水尽地步,此时年的20万大军虽已对叛军形成合围之势,但找不到叛军主力决战,皇上忧心如焚。而年羹尧飞扬跋扈,大肆铺张,地方运粮官因雨迟到一日就地正法。每天派一些有家室的军官打探叛军藏身之处,打探不到就杀全家,一时间,西北大营血雨腥风,人心遑遑。当此危难之时,已经半隐在河南地方官田文静幕府中的邬先生,在粮草不够、无人敢押粮去西北大营之时,主动请缨拄着拐杖去年营送粮。年知道邬有通天彻地之才,又曾是雍正红人,破例迎出帅府,寒暄之后,单独置酒,为邬接风洗尘,并诚心求教平叛之策。是夜二人秉烛查看战图,胸有成竹的邬先生谈笑间一句“灯下黑”令焦头烂额的年大将军豁然开朗。叛军主力既未钻天也未入地,就在大营附近。年羹尧在邬先生的指点下,一战功成。

邬先生表面上既帮了田文静也帮了年羹尧,待遇自然不薄,但暗地里实际上是帮了雍正度过难关,实现了自己归隐前的诺言,其见识、胆略、心智都无不令人拍案叫绝,这才是高人!

第三篇:《雍正王朝》观后感

《雍正王朝》观后感

来源: 范悦的日志 韩愈曾经讲到写文章,说“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在第三次看完电视剧《雍正王朝》后,心中实在窃为雍正不平,于是写一篇观后感算是因寄所托吧。

史学上把康熙到乾隆的历史称之为“康雍乾盛世”,民间则俗称“康乾盛世”。这一俗,非但雍正的贡献没了,胤禛更是被刻画成了一个篡位,弑父,矫诏,好色的暴君。不知道有多少人像我一样,被港台电视剧蛊惑,从小对雍正的印象就是把”传位十四子”改成“传位于四子”。第一次看《雍正王朝》电视剧是在初中,看完之后雍正的形象才在心中“拨乱反正”。后来读了二月河的小说,又二看电视剧,不过那时过分关注于九王夺嫡外在的紧张凶险,忽略了对雍正内心世界的感悟,当然,对于那时的我来说,即使有心观察,恐怕也无力感受。就像李宗盛歌里唱的那样,“这歌里的细微末节就算都体验,若想真明白,真要好几年”。终于,今天,再一次看完《雍正王朝》时,感觉自己走入了雍正的内心。思绪充盈而来,郁于中而必泄于外也。

雍正一定是孤独的。康熙曾对他说,“要有一个做孤臣的心,才能把事做好”。不知道雍正面对这道选择题内心是怎样的挣扎与翻滚。不做这个孤臣,则上可不开罪王公贵胄,下可坐享仁爱美誉;可是做了这个孤臣,则前为群臣诸公所制约掣肘,后遗千秋万代之骂名诋毁。八爷选择了第一条,遂得“贤王”美名传于天下。而雍正选了后者。从治理黄河,追缴户部欠款开始,到登基后的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士绅一体当差纳粮,雍正一步一步地得罪了各级官员,得罪了天下的读书人,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孤家寡人”。《无间道》里韩琛说,“路怎么走,你们自己挑”。雍正从那个岔路口做了决断之后,就再没有回头。他选择了前行,便一路只顾风雨兼程。古人说,“虽千万人,吾往矣”,诚哉斯言!他走向远方,这个远方叫“上无愧于国家社稷,下无愧于黎民百姓”;然而这个世界是官员和士绅的,所以他留给世界的便只有背影。我曾经自问,雍正这样做心中难道不会后悔么?然而,我现在想明白了,他一定是无怨无悔的。正所谓,“求仁而得仁,又何怨?”什么是仁?仁是心中的一个信念,一种理想,一团炙热。有了这个信念,就不会临阵而动摇;有了这种理想,就可以坚定前进的方向;有了这团炙热,就会虽九死,其犹未悔。有了这个仁,一股浩然正气就会从心底油然而生,就会凛然于天地之间,横槊于沧海之际。所以《白鹿原》中白嘉轩在面对全村人跪求为小娥立祠时可以昂头说,“我就不信,邪还能压了正!”;所以,《射雕英雄传》里,众人都不敢惩治裘千仞时,洪七公可以疾声令喝道,“老叫化一生杀过二百三十一人,这二百三十一人个个都是恶徒,若非贪官污吏、土豪恶霸,就是大奸巨恶、负义薄幸之辈。老叫化贪饮贪食,可是生平从来没杀过一个好人。裘千仞,你是第二百三十二人!”有了这个仁,就可以对自己诚,不自欺,才能不欺世而盗名。所以杨震在面对受贿时说,”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有了这个仁,就会真正的无私,而心底无私,天地始宽。儒家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以及“无一事不可对人言”,便正是如此吧。有了这个仁,才能心中有光,知行合一,真正做到无怨无悔,才能在离别人际之时像王守仁说的那样,“此心光明,夫复何言!”

斯人已逝,然而如下事实是不容忘记的:雍正即位时国库存银不足700万两,实行“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士绅一体当差纳粮”等新政,十三年后驾崩时,国库余银已超过5000万两;雍正在位时废除贱籍,使得平民有机会翻身;雍正实行“改土归流”,稳定了国家边疆;雍正的朱批有上千万字之多,平均每天要批七、八千字,自古君王勤政,未出其右者。看明白了这些,也就懂得了为什么雍正之得到一个千秋的骂名了。所有的新政,无一不是福荫于百姓,而有损于士绅。然百姓颂扬无口,而士绅毁之有笔。雍正对弘历说,“任何时候,都不要得罪读书人!”雍正得罪了天下读书人,给弘历留下一个太平盛世。所以乾隆得以和康熙并列,而雍正只能数百年来背负着如此骂名。雍正写《大义觉迷录》时内心的孤苦,岂是区区“委屈”两个字可以概括的?

必须承认,电视剧里把雍正的想象过分拔擢了,然而明知是虚,我也宁愿信其实。这不是要把雍正描绘成伟光正,而是要给心里画一个太阳,树一座高山,所谓“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有了这座山,能让我心中有杆秤,有把尺,有棵松,可以“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可以让我懂得敬畏,心中有光。叶梦得说,“此会真难偶,此醉且留连”。就让我在梦中与《雍正王朝》再会,且让我在这座深山中大醉不归。

第四篇:《雍正王朝》观后感

又把电视剧《雍正王朝》大略看了一遍,太费时间,太耗精力了。

记得我看第一遍的时候,或者说还没开始看的时候,只觉得电视剧《康熙王朝》很好,我也熬神看过。后来听说是《雍正王朝》唐国强主演的,便开始产生了兴趣。暑假实习结束后回家,开始用电脑看,“爱不释手”,专心致志。我爹问说:“看这个于学习有用吗?”我回答说:“有点用。”稍微节制了一点。去清河打了半个多月的工,回来之后便开始接着看,早怀此意。甚至一个人在房间里看到了深夜凌晨4点左右,从未“快进”,细节都仔细看了。连续两三天晚上熬夜,我娘发现了很心疼,劝我不要这样,可我是非常地爱好它啊!我本来就喜欢历史剧,而且这电视剧有很好,焉能自制?

看完之后,我果断地把它(文件夹)删了,不想再耗费精力如此了。删了便转到了电脑的回收站,回到学校后,有一天看电脑,竟把它还原了回去。在学校里忙碌事多,尽量克制自己看视频甚至是玩电脑什么的。可十月一国庆节放假之后,回家看电脑的时候又发现了它,不禁想再大略看看,以至于昨天晚上和今天晚上都没有干正事,睡得也很晚。实在惭愧!

我要把它彻底删除了,在此谈谈我的观后感吧。

此剧用一半多一点的情节描述雍正皇帝潜邸时各个皇子争权夺位的状况,康熙皇帝苦于此甚矣。从中我更看出了康熙的英明,感觉这里的康熙比《康熙王朝》中的康熙还要伟大,实乃“千古一帝”。尤其是乾隆皇帝幼时的师傅邬思道,为胤禛出谋划策,分析康熙之心思,令人感佩心服。与当时的太子胤礽、八阿哥胤祀比起来,雍亲王实在堪当大任。在十三阿哥胤祥的辅助下,四阿哥得以顺利照先帝遗命登基,大快人心。

后一半是真正的雍正王朝了,可又许多事物。先是继续追比欠款,又有西北战事,政局难稳。年羹尧胜利后,开始实行新政,火耗归公,摊丁入亩,官绅一起纳粮当差。新政虽好,天下百官不悦,士绅顾己利而怨,文人闻谣言而意气乱政。廉亲王允祀“八王党”的人一直从中作梗,最严重的一次是他们和隆科多一同谋反,这次也是亏了胤祥力挽狂澜。后胤祥死,雍正也因劳累过度不能日久,弘时在允祀的撺掇下做了很多坏事,雍正因前车之鉴,狠心将自己的儿子赐死,为弘历的登基扫清障碍。

唉!多少王朝更替,多少皇帝治理,百姓仍不能逃苦命也。雍正帝励精图治,虽有时急躁心狠,但也不失为一位明君。而且他宵衣旰食,焚膏继晷,夜以继日,以至于崩殂。嗟夫!吾念诸葛武侯之死,叹为政者之不易也。若果吾得爵禄于党国,意欲为民为国,终必如此般也。呜呼!人生之苦。

2013年10月1日星期二深夜

第五篇:雍正王朝观后感

[雍正王朝观后感]最近头脑发热刚看完李卫当官,现在最吸引我滴就是雍正王朝,老片子啦,那个时候上初中看不懂,现在看看很有感觉,雍正王朝观后感。

感觉《雍正王朝》是难得的国产好剧,作为一部历史剧,比其它什么康熙微服私访,戏说乾隆好太多,先不说剧里演员阵容强大,剧本编写也是紧扣人心。看《雍正王朝》,对我来说是因为有唐国强,呵呵,不过,里面却有一个人物不得不说,那就是四爷胤禛的军师——邬思道。

《雍正王朝》中的几股夺嫡力量:

1.太子,几乎是孤寡一人,但好歹有皇上为其撑腰,毕竟太子是皇上最喜欢的皇子。

2.四爷,孤臣自居,只有十三爷和他是同一战线,但后来皇上为了保护他,而将他关押保护,所以只有邬思道为他出谋划策。

3.八爷,号称八贤王,党羽遍布朝野,几乎收买笼络了所有大臣,呼声极高。

4.十四爷,手握兵权,十万大军在手,拥兵自重。

看这个实力分析,四爷应该是最弱的,既无兵权,又是孤臣自居,且不怎么得皇上欢心,但是最后赢的却是四爷,而他之所以能够赢,是身边有一位能够看穿任何人的心理的心理学专家邬思道,更绝的是他和皇上素未谋面,却能够很好地把握皇上的心理,帮助四爷一步一步稳扎稳打,最后赢得皇位。而在四爷的夺嫡过程中,有三步棋至关重要,这三步棋要是一旦有任何偏差,皇位就不会是他的了。第一步:上书保举废太子,表现出君子清心寡欲,不欲党争。

太子是皇上的第二个儿子,从两岁开始做太子,一直四十年,可惜这个太子是扶不上墙的烂泥,不仅没有一点才华,而且荒淫无度,和皇上的妃子郑春华私通,终于皇上下令废了太子,并且让朝野大臣们推举新太子,这时候,所有人全部推选自己这一派的首领,朝野之间立刻显出党派斗争。四爷本来正是为难的时候,不知道该推举谁的时候,邬思道为其解忧。

邬思道:我想起了一件事,有个老爷子生了一大群儿子,慢慢的老爷子老了,这么大的家当,总得交给一个儿子来管吧,可钥匙只有一把,儿子却有一大群,儿子们争得你死我活,不可开交,这时只有一个儿子,他很精明啊,从不去争这把钥匙,只是默默地帮老爷子干事儿,有一天老爷子终于想明白了,就把这把钥匙

十三爷:交给了那个不争的儿子 邬思道:对,这就叫争是不争,不争是争,夫为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邬某冒昧,私底下为四爷和十三爷写了一份奏折,你们看看,如果能用,就请马上各誊写一份,单独呈给皇上。当四爷和十三爷看过奏折之后,大吃一惊,因为奏折上正是要保举已经废了的太子,虽然看着有些荒诞,但这正好和皇上的心意不谋而合。这一举动,让皇上对四爷刮目相看,大加赞扬。

试想,没有邬思道的一席话“争是不争,不争是争”,四爷和十三爷怎么会想到保举废太子,不管他们选谁,一定会陷入党争,这只会让皇上更加厌恶,这一事件中,八爷就是最大的牺牲者。

第二步棋:放弃大将军职位,初显仁君气度 皇上为了保护十三爷,而将其软禁,四爷非常心疼,适逢西北战事,皇上想找一个大将军,四爷为了让十三爷重获自由,想上书举荐十三爷,而邬思道却因为早已看穿皇上的心思,有着不同的看法,这一席话让四爷醍醐灌顶。

邬思道:您真的要举荐十三爷出来带兵啊?

四爷:为什么不?

邬思道:难道您忘了,十三爷的外公就是克尔克蒙古大汗啊?

四爷:那又怎么样,他还是爱新觉罗的子孙呢!我就不信十三弟连这一点都分不清楚。

邬思道:人家要是以此为借口极力反对呢?

四爷:我就以百余口身家性命力保。

邬思道:那四爷这百余口性命也就断乎难保了。四爷:这话怎么讲?

邬思道:西北用兵看起来打的是兵马,其实打的是钱粮,打的是后援,茫茫荒漠,十万大军,最怕的就是粮草不济,后援短缺。查尔丹全军覆没,大家都说他是轻敌冒进,可就是没人替他想一想,兵部一个月几道兵符,责他为己观望,而应给他的粮食又找种种借口不按时供应,他坐困愁城,能不急着找叛军决战吗?如果说查尔丹轻敌冒进这恰恰是朝廷逼的,他的失败不是败在敌军,而是败在自己人手里。

四爷:可老十四也是知兵之人啊,难道他就不知道这样做会导致兵败?

邬思道:没错,十四

爷和八爷要的就是查尔丹兵败。

四爷:他们不惜牺牲朝廷六万大军,就是为了争夺这个带兵之权?

邬思道:是啊,四爷,皇上若派了十三爷为大将军,十四爷和八爷更会时时设阻,到那个时候,十三爷就是第二个查尔丹,十万大军和四爷这百余口性命,呵呵

四爷:皇阿玛圣明烛照,难道他就一点也没觉察?

邬思道:四爷问得好啊,如果说以前皇上没有察觉,现在也一定是洞若观火了,我料定,皇上心理早已经默定了大将军的人选了。

四爷:谁?

邬思道:十四爷!四爷,论才略十四爷可以胜任,但更重要的是只有十四爷带兵出征才不至于后援受制,重蹈覆辙,观后感《雍正王朝观后感》。◆分享好文◆

四爷:照你这么说,皇阿玛很快会有旨意?

邬思道:不会,他老人家还在观望。

四爷:观望什么?

邬思道:观望八爷,更是在观望四爷您。太子一位虚悬,皇上又日渐苍老,这大清的即位人才是他老人家最大的心事啊!这个即位人皇上心里早就有数了,可一直又不把他抖了出来,为什么?一是为了要保护他,以免他重蹈废太子的覆辙,二是进一步观察他,看他这个人有没有仁君的气宇,四爷,您如果真有这个气宇,这一次一定要以朝廷的大局为重,力保十四爷出任大将军,而不是去争这个大将军。

厉害啊,分析的如此透彻,在他眼中,皇上就是一个透明人,任何心思都逃不过他的眼睛,若不是邬思道的一席话,四爷恐怕拼死力保十三爷,那么不仅皇位无望,甚至连自己的身家性命都保不住了。

而正是这次四爷力保十四爷出任大将军,让皇上赞许不已,更体现出自己的仁君气概,更是让八爷一头雾水,同时也显现出八爷的心胸狭窄,一箭几雕,四爷在夺嫡路途中又近了一步。

第三步:紧急时刻,先下手为强!确保皇位在手。

皇上六十大寿,皇子们纷纷献礼,远在西北的十四爷派人送来了一块陨石,但是中途却被八爷掉包,换成一只死鹰,皇上气急败坏,却没有让人去查这件事情,只是默默说:“天知道。”于是诸位皇子纷纷猜测,皇上是否已经默定十四爷为即位人了,四爷得知后,非常沮丧。

四爷:邬先生,虽说你有房杜之才,无奈胤禛却无李世民之命啊,委屈你了,这些东西不成敬意,送给你安度后半生吧!

邬思道:(大笑,狂笑)

四爷:先生是在笑话我?

邬思道:四爷啊,四爷,你怎么就不明白皇上的一片苦心呢?

四爷:我是不明白他老人家的苦心啊,我只知道他的心里已经默定十四弟做他的继承人了。

邬思道:哦,何以见得?

四爷:就是瞎子也能看见,先不说王师傅上书举荐我,被他老人家废除,就说老十四吧,他竞给他老人家一口匣子,里面装的是一头死鹰,这是什么呀,这是连禽兽都不忍心干的事,就算不是他老十四干的,可是他老人家一声不吭,查都不查,却把我、张廷玉和马齐降级的降级,撤差的撤差,这分明是在给老十四登基扫平障碍啊!难道人一老了就真的什么都糊涂了吗?

邬思道:哎呀,四爷,您就为这个灰心?您真的该好好参详一下皇上的帝王心术啊!皇上这是在预备后事啊,龙体欠安,他已经自治不起,阿哥门逐鹿已到水火不容的地步,八爷防着您,更防着十四爷,十四爷拥兵自重,单等皇上晏驾,他兵临城下与八爷较量。您一看就知道,凡处落的都是能员干吏,这些人有陷入党争,于将来的朝局不利,这辅错了人,新主登基难免大开杀戒,辅对了人又难免侍功娇主,以后难以驾驭,所以现在统统将他们监押保护了,新主登基一纸赦书,他们就成了新皇帝得用的臣子。皇上这一计虽苦,但也是菩萨心肠了。关键是皇帝心目中默定的继承人究竟是谁?如果默定的是八爷或者十四爷,出了送死鹰的事,岂有不查之理。但皇上没有查,正是因为不查,就可以足证皇上心目中默定的人选不是八爷也不是十四爷。

四爷:何以见得?

邬思道:王爷你只要平心一想就自然明白了,送死鹰的事儿,我敢断定是八爷所为,十四爷率十万精锐在外,如果彻查他,正好给了十四爷一个清君侧的口实啊,八爷在这里联络呼应,立时就是天下大乱啊,如果查办八爷,礼物又是十四爷的,八爷起状叫屈,九爷,十爷推波助澜,立地祸起萧墙啊,到那时皇上恐怕想善终都难,如今大局稳定,对四爷有利,大局乱对八爷有利,十四爷正盼着四爷与八爷打个平手,他正好坐收渔翁之利啊!皇上的病能好自然是好,可眼见皇上灯干油尽,怎么禁得起这一场**呢?所以这一次八爷虽是走险棋,可也是瞧准了才走的,他要的就是一个乱子。(厉害,连八爷的心理都可以分析出来)

四爷:胜读十年书啊,他要的是乱,我当然要稳。

邬思道:对,只要能稳住局面,这个即位人就非王爷您莫属啊!可一个稳字谈何容易啊,八爷的党羽遍布朝野,而王爷您一直孤臣自居,手里既无人可用,也无人可派,我最担心的是隆科多啊,他佟氏一门和八爷交往最深坐不住啊!(的确如此,隆科多一直摇摆,他现在是九门提督,掌握着满北京城的兵权,如果此人倒向八爷,皇上就是传为给您,您也不定,向其六叔佟国维讨教,佟国维告诉他一定要等,静候皇上旨意)眼下只有一个人能清廷保驾。

四爷:你说的是十三弟?

邬思道:十三爷多年带兵,现在的丰台大营、西山锐键营、步军衙门统领有一半是十三爷使出来的,十三爷不出狱,就是传位给您,您也坐不住,十三爷一旦出了牢狱,就算传位给其他阿哥,四爷,你只要出其不意,先发制人,局面翻转,也未可知啊!

邬思道的这一番分析,立即让四爷茅塞顿开,试想,如果没有邬思道这席话,四爷只会怨天尤人,不会采取行动,更不会和十三爷联络呼应,到时候,恐怕真的就像邬思道所说,即使皇上把皇位传给他,他也坐不住。

这是这三步棋,让四爷胤禛登上皇位,其实,论才略,他不及十四爷,论阴险狡诈、人脉关系又不及八爷,而他幸运的是身边有这样一位足可抵挡百万大军的军师。

邬思道是聪明的,他知道一旦四爷登上皇位就是他隐退的时候,毕竟,一个可以随时看穿任何人心思的人是可怕的,四爷当了皇帝之后,恐怕也就不需要这个军师了,毕竟一个随时知道自己想什么的人是自己最大的威胁。邬思道走得好,这一走,保住了自己的性命,临走前他给十三爷说过:“这个铁帽子王,你要拼死辞掉,才能保你一世平安,你尚未看通世事,常言道,与平常人交往,共享乐易,与天子交往,共患难易,共享乐难啊!明日我的话就能验证,府里专门替四爷办秘密差事的人,恐怕就要„„” 引自——水煮清王朝

下载雍正王朝观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雍正王朝观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康熙王朝观后感

    观《康熙王朝》有感 《康熙王朝》它主要以康熙平三藩、除鳌拜、收复台湾、平定葛尔丹叛乱,统一全国为线索,带出一代帝王辉煌的一生。康熙一个气度慷慨、敢作敢为、雄才大略的......

    康熙王朝观后感,

    康熙王朝观后感文秘2011-1班袁苗苗文艺部《康熙王朝》总的来说还是比较全面的描写了康熙的一生,同样也屏蔽了康熙一些负面历史,但不管怎么怎么说,这是部不错的电视剧。史学家阎......

    《康熙王朝》观后感

    《康熙王朝》观后感历史总是值得你反复回味的。就像每一本名著,不同的时期看总会有不同时期的感悟。 印象中的《康熙王朝》还是在我读小学的时候电视里播的,那时候只记得皇帝......

    《康熙王朝》观后感

    新闻二班0801403014王 剑 夕那个王朝 那些事——《康熙王朝》的伏笔我是一个不喜欢历史的人,这一点让我在写这篇文章时,纠结了很久。因为《康熙王朝》我只听说过,并没有看过,甚......

    《天国王朝》观后感

    《天国王朝》观后感 雷德利.斯科特导演的历史题材影片《天国王朝》的背景设定在十二世纪末期,中世纪的十字军东征期间。当时的耶路撒冷被基督徒军队控制已逾百年,而另一方面穆......

    《康熙王朝》观后感

    《康熙王朝》观后感 康熙皇帝是中国封建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之一,他在位61年,创造了帝王在位时间最长的纪录。康熙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轰轰烈烈的一生。《康熙王朝》以顺治出......

    《乾隆王朝》观后感(精选)

    《乾隆王朝》观后感《乾隆王朝》正在看,很欣赏和珅,至于他是不是贪官就另当别论了。可不能否认,和珅在当官前期,是想当一个好官的,从他查出王亶望、陈辉寿就可看出。后来查办国泰......

    《宋家王朝》观后感

    观《宋家皇朝》有感 最近看了《宋家皇朝》这部电影,我对里面讲的故事人物有太多的感触,在这里仅仅就里面所看到的思想方面做一下阐述。 一 反侵略的爱国思想 发生在三姐妹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