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陶瓷行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我国陶瓷行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资料整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陶瓷工业随着经济复苏得到迅猛发展,如今已名副其实成为世界上陶瓷生产大国、消费大国。中国生产的日用陶瓷产量占全世界的70%左右,陈设艺术陶瓷产量是全球的65%,建筑陶瓷产量也占世界总产量半壁江山。廉价的劳动力成本和资源优势使中国企业和产品的竞争力不断增强,中国在国际陶瓷市场中的地位不断提高。
在产业日益发展的同时,并存产能过剩、矿产资源过度开采、环境污染严重等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业分布不均衡,产区发展不平衡,产销失衡
行业生产具有明显地域性,目前主要集中在广东、江西、山东、福建等省份。这些地区,陶瓷产业基础雄厚、体系完备,影响辐射面广,提供众多就业机会,成为当地传统支柱产业,为当地经济建设做出巨大贡献。同时也出现部分区域陶瓷企业过度集中现象,随着企业不断扩张、生产线不断扩充、生产总量不断扩大,造成产能严重过剩,供需失去平衡,也造成区域内污染严重,资源面临枯竭问题。而西北、东北、内蒙等地区,受限总体经济水平,尽管有资源优势,但陶瓷工业水平整体落
后,可发展空间巨大。
(二)环境污染严重,能耗高,陶土资源过度开采
陶瓷行业本身属于高能耗、高污染行业,生产过程中消耗大量矿产资源和能源,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粉尘等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在一些陶瓷产业密集度高、经济发达地区,陶瓷行业对空气、土地等环境污染现象尤为严重。我国最主要的陶瓷生产基地——广东佛山,一年消耗陶瓷原料超过4000万吨,平均每天消耗12万吨,各种污染物的排放量也相当惊人。很多地方对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过度开采,极大地破坏了生态环境,陶瓷废料的回收再利用基本处于空白状态。这种状况不仅导致国内矿产资源、能源过度消耗,也阻碍了我国陶瓷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随着全社会环保意识的增强,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各地方政府也制定相应法令、法规,整治行业污染,陶瓷行业面临资源、能源和环境问题的严峻挑战。
(三)行业利润水平低,产品低质化严重
我国虽是一个陶瓷生产大国,却不是一个强国。产品以中低档为主,附加值较低,在国际市场售价不高。陶瓷产能过剩,供大于求,企业为争夺市场,竞相压低价格,行业利润水平不
断下降。企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产品同质化严重,国际市场竞争力不强。中国陶瓷要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进行突破,从陶瓷大国成为陶瓷强国,必须提高产品档次、调整产品结构、重视产品创新。
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面对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如何在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同时,又能合理使用资源、降低能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使行业可持续发展,是我国陶瓷行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第二篇:我国小水电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小水电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姜富华 杜孝忠 2007-8-6 14:10:00
一、我国小水电开发利用历程和现状
(一)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解决农村生产生活用电问题,各地结合江河治理,开始开发利用小水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邓小平同志亲自倡导下,国家决定开发利用丰富的中小水电资源,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电气化。经国务院批准,“七五”期间开展了第一批100个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试点县建设,“八五”和“九五”期间又分别开展了第二批200个和第三批300个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县建设。到2000年底,全国共建成653个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县。目前,正在进行“十五”期间完成400个水电农村电气化县的建设工作。
在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县建设中,为促进小水电和农村电气化事业的发展,国务院分别以国发[1983]190号、国发[1991]17号、国办通[1996]2号文件,制定了一系列实践检验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方针政策,主要有:
1.小水电建设资金以地方自筹为主,国家给予必要的扶持。2.实行“以电养电”的政策。
3.小水电实行“自建、自管、自营”的方针和“小水电要有自己的供电区”的政策,建立“发、供、用”统一的管理体制。继续贯彻大电网对小水电实行扶持让利政策,国家电网不要上收和变相上收由地方建设管理的农村水电电网及其供电区。
4.在统一规划下,省、地、县可以建设容量大于2.5万千瓦的中型水电站和高于35千伏的输变电工程,实行“谁建、谁管、谁受益”的政策。
5.有条件的地方,提倡县与县之间联网,并与大电网联结,联结后与大电网是送电与售电的关系。
6.农村水电供电区可仿照国家给予大电网的政策,收0.02元/千瓦时电力建设基金,连同“以电养电”的资金和历年用于小水电建设的专项资金等,建立农村水电发展基金,实行有偿使用,滚动发展。
7.农村水电及电网企业执行缴纳6%增值税的政策。(二)开发利用现状
由于开发小水电具有一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因此各地对开发小水电的积极性较高,近几年每年以7%~13%的速度发展。据水利部统计,截至2002年底,在全国1500多个县建成小水电站4.8万座,总装机容量达2849万千瓦,年发电量947亿千瓦时,分别占全国水电总装机和年发电量的36%和36%;共建成800多个县电网和40多个地区性电网;小水电分布的地域约占全国的一半,全国1/3的县(市)和1/4的人口主要靠小水电供电;小水电供电区平均到户电价约为0.40元/千瓦时,低于全国农村平均到户电价(约0.60元/千瓦时);全行业资产达到1000多亿元,发供电年营业收入达460亿元,年实现利税81亿元;并且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管理体系、建设管理规程、规范及标准。
(三)成效和作用
1.加快了贫困山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步伐。小水电解决了大电网难以覆盖的老少边穷地区广大群众的用电困难,累计使3亿多无电人口用上了电,极大改善了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增加了农民收入,加快了农民脱贫致富步伐,促进了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第一批建成的109个电气化县,从1984年到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由79亿元增加到1489亿元,年均增长20%;财政收入从8亿元增加到96亿元,年均增长17%;农民人均年纯收入由203元增加到2303元,年均增长8%(1984年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2000年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持平)。
2.加快了中小河流治理,改善了农业和农村生产条件,提高了防洪抗旱能力,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开发小水电,使数千条中小河流得到初步开发治理,累计增加库容约500亿立方米,净增灌溉面积200万亩,近年来还解决了0.7亿多人、0.5亿多头牲畜的饮水困难,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34万平方公里,发展了以小水电为龙头的山区水利,提高了防洪抗旱和水利为农业服务的能力。
3.促进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我国小水电1年发电量相当于0.34-0.44亿吨标准煤,与相同数量的火电相比,可减少排放1亿吨左右二氧化碳。全国小水电供电地区约有0.2亿户农民使用电炊具,减少了用于燃料的木材砍伐量,保障了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生态工程的实施。同时,对推动林区经济结构的调整,实现以林蓄水、以水发电、以电保林,起到了促进作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通过电气化县建设,小水电企业一年上缴的税金,约占全州财政收入的40%,替代林业成为地方支柱产业和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并促进了森工企业的转产。
4.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小水电开发利用管理模式,小水电技术及设备制造能力达到了一定的水平。目前,我国小水电从业人员约120万人,其中设计、施工人员30多万人。全国有100多个厂家可以生产小水电设备,年产量超过150万千瓦,不仅满足了国内发展的需要,还向50多个国家出口经济适用的小水电设备。我国还为60个国家和地区培养数千名小水电专家,参与了50多个国家几百项小水电工程的建设,获得了较高的声誉。
5.开辟了国际合作的新途径。我国开发中小水电,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电气化,消除贫困、保护环境,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和广泛赞扬。世界上许多国家,包括欧美发达国家都在积极推广中国发展小水电的经验,一些与我国无邦交的国家也通过民间途径向我国学习。有60多个国家130多个政府机构和国际组织参加的国际小水电网总部以及联合国工发组织国际小水电中心设在我国杭州,为国际合作、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南南合作,开辟了新的途径和前景。
二、今后开发利用的有利条件和面临的困难
(一)资源条件
我国小水电资源十分丰富,点多面广。根据最近水能资源初步复查成果,小水电可开发量为1.246亿千瓦,占全国水电资源技术开发量的35%,居世界第一位,广泛分布在全国30个省区市的1600多个县市,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占全国的67%,中部地区占17%,东部地区占16%。而目前小水电装机容量仅占可开发资源量的23%,发展潜力很大。
(二)特点与优势
1.小水电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边远山区、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突出的区位优势。
2.小水电资源规模适中,投资省、工期短、见效快,有利于调动多方面的积极性,适合国家鼓励、引导集体、企业和个人开发。
3.小水电资源具有分散开发、就近供电、就近消纳,不需要高电压大容量远距离输电,发电成本和供电成本相对较低。
4.可为“西电东送”提供有力的支撑。小水电是电力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电站的有益补充。
5.小水电是国际公认的可再生绿色能源,与其他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相比,其技术比较成熟、造价低,非常适合于为分散的农村供电及电气化建设,其开发利用有利于能源结构的调整优化,有利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三)面临的主要困难
1.小水电上网受制约。由于小水电站大部分是径流式电站,调节能力差,因此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比较差,再加上电力体制方面的原因,致使相当多的地区存在对小水电上网电量、价格设限的现象。据贵州省反映,全省大部分小水电站上国家电网的名义电价为0.12元/千瓦时,但因为电网经营企业认定的一部分“无效电量”不计价或者只按照0.02元/千瓦时计价,实际电价往往达不到0.12元/千瓦时水平;而地方县域网络小水电的上网电价也只有0.12~0.18元/千瓦时,这个价格低于许多小水电的成本。此外,电网经营企业在丰水期还常常限制小水电上网电量,近年来小水电发电设备年平均利用只有3500小时左右,不到设计利用小时的2/3,有的小水电站每年弃水量约40%,经济效益受到严重影响。
2.国家对小水电的税收扶
持政策未完全落实。为扶持小水电发展,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在《关于调整农业产品增值税税率和若干项目免征增值税的通知》中规定,县以下小型水电发电单位生产的电力,可按简易办法依照6%征收率计算缴纳增值税,并可由其自己开具专用发票。这项政策大约只有40%的企业得到落实。主要原因是下游电网企业和用电企业要增加11%的税款而拒绝执行。
三、加快小水电发展的建议
1.区分不同情况和地区,国家采取不同的资金扶持政策。截至2002年底,我国仍有0.3亿人没有用上电。因此,对有水电开发条件的无电、贫困地区,国家要加大资金投入,帮助贫困地区的农民通过开发当地的水电资源,增加收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同时积极培育电力市场;对其他地区,国家要在认真做好水能资源开发规划基础上,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继续实行以地方自筹为主,国家给予必要的扶持政策,同时放宽市场准入,积极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资本进入小水电行业,实行投资多元化。
2.进一步落实对小水电实行的税收优惠政策。应明确单站装机在5万千瓦及以下的小水电企业,都按6%税率缴纳增值税。关于解决进项税抵扣问题,目前发电方呼声较高的解决办法是,先按17%的税率计算缴纳增值税,然后对超过6%的部分给予返还,实行即征即退,这样做,既能够解决11%的税负转嫁给购电方的问题,又可以确保增值税管理的链条不中断,也便于税务部门操作。
3.我国应借鉴国外电力体制改革的经验,抓紧研究制定扶持小水电等清洁可再生能源发展政策。从世界范围看,对包括小水电在内的可再生能源实行“配额制”已成为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有效手段。如澳大利亚包括水电在内的可再生能源实行“配额制”,1999年11月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宣布到201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要占全国总发电量12%以上。我国正在进行电力体制改革,也应配套出台类似于“配额制”的可再生能源政策,为小水电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另外,国家可以考虑实行小水电不参加竞价、电价按当时市场价确定及所发电量全部上网的政策。
第三篇: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自198}年国务院批准建立第一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来,开发区已经走过 了二十多年的风雨路程,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1992年之前可以说是开发区的探 索阶段,这一时期由于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整体发展 速度缓慢,经济总量小。引进技术方面,不仅规模小,而且技术含量低。但是经过这 一阶段经验教训的积累,开发区的功能定位得到了明确,提出了‘.三为主”的建区 宗旨。1992年至I99年是开发区历史上最为繁荣的阶段,这一时期开发区的数量扩 大到32个,覆盖了超过全国一半的省、直辖市、自治区,并开始从东部向中西部推 移。1997年开始,开发区进人到调整阶段,这是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外向 型经济的风险攀露无遗。开发区作为非可控经济系统受外界影响很大的特征开始引发 人们的思考,我国开发区存在的一些问题必须得到充分重视和有效解决。
1.法律体系不健全
虽然目前省级政府一般制定有考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条例》等地方性法规,但 是国家级关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法律还没有出台,没有国家统一的开发区法,开发区 就没有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当地方“条例”与上一层次的法律、法规相冲突时,地 方“条例”就失去法律效力,这会严重影响投资者长期投资的信心。
2.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很多企业把主要精力用于高科技产品的贸易上,忽视了技术创新,没有积极发展 高新技术产业以及应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工业,缺乏技术内拯a没有企业自主创新主 体地位。
3.土地资源的限制
如今大多数开发区都面临着土地资源短缺的局面。吸引外商投资,土地是承载 体,土地间题将会成为制约经济技术开发区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有些地区为了在引资 方的竞争中取胜,报出的土地出让金大大低于成本价,给当地财政带来了巨大的 负担。
4.“经济孤岛”的压力
中国开发区多处于城市的近郊或远郊,与周围地区的联动较少.缺少城市的依 托;而区内外资的单一结构或绝对的经济主体地位又使得开发区的经济命脉掌握在大 型外资的手上,对于外界经济波动非常敏感。具有明显的脆弱性。
在选择经济技术开发区进行投资项目的过程中,必须要全方面的进行投资项目分析,尽到投资项目分析师的职责,做全方位的评估和分析,再根据综合评分做出决策,才能获得投资项目的最佳效果。
第四篇: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987年我国第一家投资银行--深圳经济特区证券公司成立,截至目前有200多家证券公司成立。注册资本总额超过2000亿元。其中,海通证券、中信证券、银河证券、申银万国注册资本规模超过40亿。
目前中国的证券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内控机制不完善,抗风险能力差,主要表现在:
1、股本结构不合理,股权过于集中。大部分证券公司十大股东的持股比例接近60%或以上。国信证券前5大股东的持股比例高达95%。如此股权结构不利于治理结构的形成,容易造成大股东控制,损坏小股东利益。我国的证券公司大多以地区或部门作为发起人,政府和国有银行在其结构中占主导地位,股东性质单一,使投行同时带上了国企的通病。
2、股权流动性差。截至目前深沪两市只有寥寥数家上市证券公司,由此造成股东无法通过市场来监督经营者行为,而只能直接参与公司治理,加大了股东的治理成本。
3、作为国有企业或国有资产控股的证券公司,由于国有产权代表缺位等原因,董事会、监事会和股东大会形同虚设,在这种权利制衡的真空中,证券公司实际经营决策的权利由公司高管人员掌握,内部人控制。
4、激励机制不合理,激励手段落后。
第五篇:我国金融监管现状及存在问题
我国金融监管现状及存在问题
所谓金融监管是指金融主管机关根据法律赋予的权力,依法对金融机构及其运营情况实施监督和管理,以维护正常的金融秩序,保护存款人和投资者的利益,保障金融体系安全、健康、高效运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金融机构依法经营、监管当局依法监管是确保金融体系稳定的前提。金融监管的目的是防范金融风险发生,维护金融秩序稳定,保障金融体系的运行安全,保护资产所有者的利益。
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严格的分业经营和多元化监管模式限制了商业银行的发展空间,在分业监管的实施中,缺乏一套合理有效的协调机制也使金融监管不能适应现代金融发展的需要。
目前,我国在实施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分业经营的基础上,建立了银行、证券、保险分业监管的体制框架,分别由人民银行、证监会和保监会对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实施监管。这种分业监管的体制在前几年对加强金融监管特别是纠正金融业的“三乱”,防范金融风险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但其局限性也是明显的:其一,降低了监管效率,提高了监管成本。我国的存款类机构(银行、信用社)、证券机构和保险机构在资金融通、清算上都由人民银行管理,其外汇业务也由外汇管理局监管,在业务上有一定交叉,由于各监管机构之间的协作和信息交流问题未能很好解决,往往造成有的金融业务得不到有效监管,出现监管“真空”。或有的金融创新得不到监管当局的认可,阻碍了金融业的发展;其二,限制了我国银行业的发展空间。全球金融正呈一体化、综合化发展趋势,分业经营使我国银行不能开展综合业务,今后很难与国外银行平等竞争,制约了国内银行的发展步伐;其三,不符合国际金融业发展和监管趋势。目前,许多国家为适应金融一体化趋势,纷纷对过去的多元化监管体制进行改革,建立了单一的监管机构,如英国、澳大利亚、日本和韩国等。事实表明,这种做法提高了监管效率,降低了监管成本。在我国,已允许证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进入同业拆借市场进行拆借、债券回购,以股票质押从商业银行取得贷款;允许保险公司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进行回购交易,允许保险资金通过证券投资基金进入股市等。可以预见,加入WTO后,我国金融业将进一步融合,分业经营的局面不会持续太久,分业监管将失去存在的基础,成为制约我国金融业发展的障碍。
2、金融监管内容重点不突出,监管内容不全面。金融监管内容和范围狭窄,监管乎段落后。
一是对商业银行的监管偏重于合规性监管,忽视风险性监管。二是对商业银行的监管内
容过窄,仍局限于存贷款、结算、信用卡等业务,已不能涵盖全部金融业务;对金融创新业务的监管滞后,一些新的金融业务未及时纳入监管视线。三是金融监管范围缩小,一些准金融机构和准金融业务未纳入监管范围,如将彩票市场、社会集资等监管业务逐步移交给其他部门监管;社会保障体系中涉及的准金融业,如社会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农村养老保险等,分散于不同的部门经营和管理,未纳入统一的金融监管范畴。在部门和地方利益驱使下,这些业务开展的状况十分混乱,有的地方出现地方政府挪用养老保险金的现象。这些问题不解决,必然隐藏较大的金融风险。
3、金融监管方式过分依赖行政审批和现场监管,监管手段陈旧。金融监管的组织体系不健全。
首先,在市场准入、业务范围、日常业务监管、市场退出等方面,过分依赖行政审批和现场监管,虽然近两年开始试行非现场监管,但其方式还不完善,监管的有效性很低。其次,监管手段陈旧,科技水平低,与被监管机构未实现电脑联网,无法实现实时监控,使监管人员忙于监管资料的收集和层层上报工作,效率低,成本高。第三,对金融机构退出市场的监管经验不足,尤其对有问题的金融机构退出市场的处理缺乏成熟经验,许多法律和制度建设滞后。第四,利用社会力量对金融机构进行监管尚未起步,对外部审计师的利用几乎是空白,对如何利用外部中介机构实行金融监管缺乏相应的制度和法规。第五,金融监管的成本较高,导致金融监管的有效性下降。
4、金融监管人力资源严重稀缺,金融监管能力偏低。监管人员素质不全面,高素质人才缺乏。
尤其是基层人行,队伍结构上存在“四多四少”现象,即中低学历者多,高学历者少;了解传统金融业务的人多,掌握现代金融业务的人少;从事具体业务操作的人多,从事金融监管研究的人少;具有某项知识和技能的人多,全面掌握金融、法律、外语、计算机知识的人少。
基层央行的金融监管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金融监管是人民银行中心支行和县支行的主要职责,对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稳定金融秩序,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意义重大。目前,基层央行的金融监管水平较之以前有了明显提高,但还存在如下不容忽视的问题和缺陷:
1、金融监管理念尚有一定的缺失性。当前,人民银行在实现由合规性监管向风险性监管转变上成效明显,风险监管已成为工作重点。但是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①监管目标理念
较为单一。②市场约束理念不足。经济金融市场化、一体化日渐深入的情况下,市场约束有助于加强资本管制的效果,促进商业银行稳健经营。为此,新的巴塞尔协议框架把市场纪律和约束力确立为资本监管的第三大支柱。而在实际工作中,基层人民银行金融监管对市场约束理念的引入尚付阙如,社会中介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等参与对商业银行的审计、检查也乏善可陈,从而使得监管的实际效果打了折扣。③系统、持续的监管理念有待加强。
2、金融监管责任制的制度安排留有缺陷,需要改进。基层人民银行普遍推行了金融监管责任制,有利于规范监管行为,提高金融监管的工作质量和效率。但从实践来看,监管责任制度创新的实际效果与设计预期具有一定的反差,其缺陷主要表现为:①监管责任制有些规定不明确具体,实际操作有一定困难。②监管责任制中的激励约束机制不相兼容。③监管责任制的相关配套制度滞后,影响其可操作性。
3、金融监管的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与监管需求存在一定的不适应性。当前,人民银行县支行内设机构改革后,大部分县支行的原合作金融管理股、金管股、调统股已合并为金融机构监管股,由于中心支行原对应的科室仍各司其职,故县支行原各部门人员继续履行原有职能,使得某些支行员工产生了错误认识,致使县支行金融监管合力的作用难以有效发挥。另外,基层人民银行其他部门的人力、物力基本占用了支行总体力量的大部分,而履行基层央行主要职能的金融监管部门仅占支行总体的少部分,与内设机构合并后监管任务加重的实际状况不相适应。
4、金融监管的信息沟通体系和电子化建设滞后,制约监管效率的提高。依照系统论的观点,任一系统都不是独立和封闭的,其内部子系统之间是相互联系、影响的,且与其他相对独立的系统构成一个更大的系统。建立区域性金融安全区,决定于区域内的各项因素,也与邻近区域的经济金融运行质量、风险程度等相关。故而,建立起基层央行与各商业银行和中小金融机构分支机构间、基层央行分支机构间、基层央行与证监会和保监会分支机构间的信息沟通体系,实现信息共享、联手监管,有利于构建牢固的金融风险“防火墙”。
5、金融监管人员资格管理和人员素质有待改进和提高。当前,基层人民银行金融监管人员的素质、能力要求很大程度上限于领导的评价和看法,监管人员的选配、调动主要取决于各级领导的意见,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难以全面、准确地考察选配人员的业务监管能力,缺乏一套有效的监管人员资格管理办法来实现监管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的冲击和震荡将是全面的、深刻的、久远的。我们要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直面挑战,勇于开拓,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的监管经验,结合我国实际,迅速提高
央行金融监管水平。
1、加强对国际金融知识、国外金融法律、国际金融监管原则、国际金融组织规定等知识的学习和研究。要改变目前对国际金融发展和监管动态的研究集中在人民银行总行的现状,人行各大区分行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增加对国际金融形势的了解;各基层人行要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学习研究国际上关于银行业监管的有关规定,特别是要根据我国金融工作的实际需要,学习、研究、借鉴国际清算银行关于银行业监管的有关规定;对巴塞尔委员会制定的《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等国际通用的监管准则,要认真学习和研究,并结合我国实际制定出具体的、操作性强的监管细则,指导我国的银行监管工作。
2、修改完善现有法律框架。现行《商业银行法》和《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的部分条款已不适应加入WTO后我国银行业的发展和对银行业监管的需要。要根据金融市场开放的现状、加入WTO后外资银行的设立和经营情况、国际金融监管趋势的变化,进一步修改、完善现有法律框架。
3、改进和完善多元化的金融监管体制。应加强人民银行与证监会、保监会在金融监管方面的协调工作,合理划分各监管机构的监管范围和职责;同时,在保持分业的基础上加强各监管机关的沟通,避免出现监管“真空”和重复监管。针对金融业必将实行混业经营的趋势,未雨绸缪,为金融监管实现混业监管做好法律上、制度上、组织上和人才上的准备。
4、合理确定监管内容,改进监管方式,鼓励金融创新。首先,要转变监管理念,将谨慎的风险监管确定为央行监管目标,对金融机构法人以风险监管为主,实行并表监管,对其分支机构以合规监管为主。其次,要实现监管方式由行政审批和现场监管为主向非现场监管为主的转变,一方面建立健全完善的非现场监管网络,加强对金融机构法人的风险监管,及时有效地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另一方面,减少金融管制,正确区分金融创新和金融违规,保持金融机构的竞争活力。第三,扩大金融监管范围,将金融创新业务和准金融业务纳入监管范围,加强央行对全社会金融风险的防范能力,防范金融创新和准金融业务可能导致的金融风险。第四,要尽快实现金融监管手段的现代化,加强金融监管的电子化建设,充分发挥计算机辅助管理,尤其是实时清算系统在金融监管中的作用。第五,要充分发挥外部审计师在金融监管中的作用,制定相应的法规和程序,促进非现场监管、现场监管和外部审计的有机结合。
5、加强中央银行监管队伍建设,切实提高监管水平。
6、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在外资银行的监管方面,要加强与在华外资银行的母国中央银行或监管当局的联系,严格审查外资银行的经营水平,经营业绩和风险状况;
严格审查其拟任分支机构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防止国外金融风险在我国的扩散。同时要加强与国际性金融监管组织的合作,及时掌握国际上先进的监管准则、方式和手段,在人才培训、信息沟通、工作交流等方面提供国际合作,促进我国金融监管制度与国际通行做法接轨,大力提高监管水平。
同样根据基层人民银行金融监管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可以提出以下对策思路以供探讨:
(一)更新金融监管理念,树立和增强监管中的“效益、市场、系统、持续”意识。正确的监管理念是指导金融监管的有力指南,亦须顺应经济金融环境的变迁而作出适应性的调整。
由此,我们认为,在坚持原有合理的监管理念基础上,应结合新的形势需要,适当引入和增强新的监管理念内涵。①适当引入监管中的“效益”理念。对一些经济金融运行质量较差、金融风险积累突出的地方,人民银行应强化金融监管,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稳定金融秩序,及时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对一些化解显性金融风险已有明显成绩、经济金融运行较为平稳的地方,人民银行在履行好风险性监管职责的同时,监管重点宜有所倾斜,适度突出对金融机构经营效益的指引,带动商业银行金融业务的创新,较好地实现金融监管宏观刚性和银行微观经营灵活度的协调统一。②树立“市场约束”的监管理念。有效的市场约束,是商业银行实行审慎经营的驱动力,也促使商业银行保持雄厚的资本基础以抵御风险,故可以作为有效银行监管的重要手段,因而受到了国际金融界的日益关注和重视。市场约束要求较高的信息披露水平,对于市场化程度较低的我国银行业而言,宜采取渐进式的逐步推进方式。同时,人民银行实施金融监管时,可以充分发挥市场力量的制约作用,引入一些社会中介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公司等,对银行等金融机构检查、监督、资信评级等,以提升金融监管的效能。③增强“系统、持续”的监管理念。人民银行在监管时应统筹规划,注意现场监管和非现场监管的衔接和良性互动,发挥非现场监管的风险预警机制和现场监管的查误纠错机制的作用,减少监管工作的随意性、突击性;深入研究银行业务的周期性规律,把握好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管特征,尽可能减少或杜绝无效监管,在持续监管中逐渐提高监管工作的质量。
(二)改进和完善金融监管责任制的制度安排。①完善监管责任制体系,增强责任制的可操作性。从实际工作中看,实现“授权定责、权责平衡”是确保监管责任制落实到位的关键因素。按照监管权限来划定责任,谁失误由谁承担相应的责任。同时,划分责任应明确、细致、具体,各级、各类监管责任人对哪些金融风险承担责任及责任的种类,应具体细化,使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②改进责任制中的激励约束机制,充分调动监管人员的积极性。实行监管责任制后,监管者责任重大,从事监管工作具有风险性,应当建立绩效挂钩式的激励机制。同时,可施行监管过错责任追究制、消极作为追究制等,实现激励与约束的有机兼容,使金融监管活力不断激发出来。③加快责任制的相关配套制度建设。及早制定统一、规范、具体的监管岗位操作规程,以明确分解和定位岗位责任;建立以内审、监察部门为主实行的监督制衡机制,以预防、纠正和处罚执法失当等行为。为减少年终考评的主观随意性,可采取以科学设定的指标考核为主、结合抽查核实、个人述职的方式,区别各级不同责任人而分类考核,并辅之以平时累积的监管过程情况材料、表格等进行综合性的监管考评。
(三)优化监管机构内部的人员配置,增强金融监管力量。目前,多数县支行的金融监管仍采取分组的方法,这不利于金融监管整体力量的有效发挥,可以将监管业务划分为现场监管、非现场监管和日常监管三个部分,以此来配备监管人员,发挥监管合力。与此同时,在人力资源上向监管部门倾斜,增加监管人员所占的比例,以强化人民银行的监管职能。
(四)加快金融监管信息沟通体系和电子化建设的步伐,切实提高金融监管效率。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之间应当建立起有效的金融监管信息沟通体系和渠道,及时就区域内的金融动态、风险状况、违法违规行为等互通有无、数据共享,密切监视毗邻地区的金融风险对本区域的可能影响,防范金融风险的蔓延;人行分支机构应在现有的分业监管格局下加强与证监会、保监会分支机构的联系、磋商,逐步加以规范化、制度化,实行信息共享、资源互通,以大大提高金融监管的效率。
结合辖区和监管自身实际,尽早开发实用、有效的监管业务软件,提高工作效率,为辖内金融监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科技支持;尽快实现人民银行与商业银行的计算机联网,强化实时信息联系与数据集成,适时建立起商业银行监管信息系统,形成较为完整的监控网络,促进监管效能的提升。
(五)加强金融监管人员的资格管理,提高监管队伍的整体素质。实施金融监管人员的资格管理,应当朝标准化、规范化的方向迈进,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的主观性。为此,要制定金融监管人员的任职资格管理办法,逐步形成资格考试、竞争上岗的监管人员选任机制,把好监管人员的“入口关”。在此基础上,人民银行应把加强监管队伍建设、提高监管人员素质放在工作的突出位置,采取多种方式培训员工,注意好前瞻性、应时性和基础性培训的结合,鼓励员工深造,吸收学历高、能力强的优秀人才,使得监管人员素质有较大的提高,以适应加入WTO后金融监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