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减灾,和谐家园—丁公园村新闻稿

时间:2019-05-14 00:11: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防灾减灾,和谐家园—丁公园村新闻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防灾减灾,和谐家园—丁公园村新闻稿》。

第一篇:防灾减灾,和谐家园—丁公园村新闻稿

“防灾减灾,和谐家园”

——“防灾减灾手牵手实践队”进丁公园小学与村落宣传防灾知识 7月9日、10日,台州学院“防灾减灾手牵手,和谐家园心连心”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白水洋镇丁公园村,进行了为期两天的防御灾害知识宣传。丁公园村位于临海市贫困山区黄坦安基山的半山腰,海拔400多米,村里存有不少危房,根本抵挡不住台风、洪水、火灾等灾害的侵袭。

此次实践队进入丁公园小学,通过防灾知识讲堂、有奖竞猜、现场演习等一系列的过程,以“形象生动,简单易懂”为原则,让小朋友们在快乐中学习,将防御台风、洪水、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的相关知识深入小朋友内心。

实践队在取得村支书同意后,先用村广播统一宣传了防灾减灾的相关知识,推动全民防灾,接着分为三支小分队进入村庄。在了解村民日常生活的同时,队员将防灾知识包含在聊天的的内容中传授给村民,增强村民防灾意识,并且送给每户受访村户宣传手册以及小扇子。村民热情的留实践队员留宿吃饭,本着拒绝接受实践地优惠的态度,各实践队员回住宿地自行分工,统一烧饭。

着手老年人与幼小儿童宣传,关爱老一辈,紧抓新生代。共愿全民提高防灾意识,增强减灾技能,平平安安,共建和谐家园。

第二篇:公园规划和防灾减灾

1、公园规划设计

综合性公园的分类根据《城市绿地分类标准》,综合公园(G11)分为:全市性公园(Gl11)、区域性公园(G112)两类,由于各城市的性质、规模、用地条件、历史沿革等具体情况不同,综合公园的规模和分布差异较大。综合性公园活动内容多,各种设施会占去较大的园地面积,为确保公园有良好的自然环境和绿化景观,公园规模一般不宜小于10hm2。

全市性公园为全市居民服务的市级公共绿地。面积较大,活动内容和设施最完善的绿地。其用地面积随全市居民总数的多少而不同,一般在100hm2。在中、小城市设1~2处。其服务半径约2~3km,步行约30~50分钟可达,乘公共汽车约10~20分钟可达。区域性公园在大城市中,为一个行政区的居民服务。其用地属全市性公共绿地的一部分,其面积依据行政区的居民的人数而定,园内有较丰富的内容的设施。一般在区内可设1~2处。服务半径约1~1.5km。步行约15~25分钟可达,乘公共汽车约10~15分钟。

2、昆明城市绿地规划

要在居住区相对集体的区域设置居住公园及小游园,结合水系。河道及重要景观廊道设置带状公园,并按照“步行五分钟,500米达绿地”的原则布置小游园和街旁绿地。

新建居住区应严格按规范控制绿化指标,绿地率不低于45%,小区及游园人均1平米,服务半径200米的标准安排。

园林景观路绿地率不得小于40%。园林景观路应配置观赏价值高,有地方特色的植物,以凸显地方特色景观。

在环滇边通过恢复天然湿地,建设人工湿地,营造人工防护林带建设湖滨生态湿地地区,形成中心城中药的景观绿地。

3.公共厕所的相间距离或服务范围

主要繁华街道公共厕所之间的距离宜为300~500m,流动人口高度密集的街道宜小于300m,一般街道公厕之间的距离约750~1000m为宜;居民区的公共厕所服务范围:未改造的老居民区为100~150m,新建居民区为300~500m(宜建在本区商业网点附近)。

4.防灾公园体系规划

4.1城市防灾绿地规划

城市防灾绿地规划,应当在绿化带建设的基础上,完善连接大公园、河流、农田等开敞空间的避难网络系统,着重规划好城市滨水地区的减灾绿带和市区中的一、二级避灾据点与避难通道,建立起城市的避灾体系。

(1)一级避灾据点

灾害发生时居民紧急避难的场所。应按照城区的人口密度和避难场所的合理服务范围,均匀地分布于市区内;常由散点式小型绿地和小区的公共设施组成(如小学、社区活动中心、小区公园等)。为保证一级避灾据点的安全性和可达性,必须保证其与地质危险地带和洪水淹没地带的距离在500m以上,并至少有两条以上避难通道连接。

(2)二级避灾据点

震灾后发生的避难、救援、恢复建设等活动的基地,往往是灾后相当时期内避难居民的生活场所,可利用规模较大的城市公园、体育场馆和文化教育设施组成。

(3)避难通道

利用城市次干道及支路将一级、二级避灾据点连成网络,形成避灾体系。同时,为防止城市居民避灾地、城市自身救灾和对外联系等发生;中突,避难通道应尽量不占用城市主干道。为保证灾害发生后避难道路的通畅和避灾据点的可达性,沿路的建筑应后退道路红线5~10m,高层建筑后退红线的距离还要加大。

(4)救灾通道

灾害发生时城市与外界的交通联系,也是城市自身救灾的主要线路。主要救灾通道的红线两侧,应规划宽度10—30m不等的绿化带,保证发生灾害时道路通畅。

4.2防灾公园布局原则

(1)综合防灾、统筹规划原则

除了防灾公园以外,广场、体育场、操场、停车场、学校、人防工程、寺庙、空地等都可以选作避难场所。配置防灾公园应当考虑对城市多种灾害的综合防灾,配合其他各类避难场所统筹规划,”。平洋地震带,长年湿热多雨,地震、台风频发,自然环境条件极为敏感。1996年台湾“内政部营建署”总结公园绿地功能,指出功能性绿地系统包括生态绿地系统、防灾绿地系统;景观绿地系统和游憩绿地系统。防灾绿地系统主要包括防灾路径、防灾空间、防火绿道和缓:中绿地等。并指出城市公园广大的绿地空间具有阻隔噪声、防尘等促进环境卫生的功能,并且可作为防空、避灾的紧急避难场所。

台湾“9·21”大地震唤起了台湾各界对防灾相关领域的重视。强化城市防灾体系的建构随着灾后重建展开,根据城市遭受地震灾害所可能产生的避难行为与救灾作用,制定了都市防灾规划。在都市计划防灾空间六大系统中,公园是重要的避难空间和物资空间。

(2)均衡布局原则

即就近避难原则,为了使市民在发生灾害时能够迅速到达防灾公园,防灾公园应比较均匀地分布在城区。公园设置标准必须还要考虑与人口密度相对应的合理分布。

(3)通达性原则

为使灾害发生时避难人员可以顺利抵达并进入防灾公园进行避难活动,防灾公园的布局要灵活,要利于疏散,居民到达或进入防灾公园的路线要通畅。

(4)可操作性原则

防灾公园的布局要与户外开敞空间相结合、与人防工程相结合,利用作为防灾公园的场地以及连接上述场地的道路现状,划定防灾公园用地和与之配套的应急疏散通道。

(5)“平灾结合”原则

将有一定规模的已定防灾公园建成具备两种功能的综合体:一是平时履行休闲、娱乐和健身等功能;二是配备救灾所需设施和设备,在发生地震、火灾等突发公共危机事件时能够发挥避难场所的作用”'。

(6)步行原则

居民到防灾公园避难一般步行而至。因为严重灾害发生后,防灾公园用地比较紧张,内部一般不设停车场,较多的私人汽车进入其中将绐公园管理带来困难。而且,地震灾害发生后,城市道路不同程度地遭受破坏,且道路上人多、车多,避难路线甚至城市道路一般都很拥堵,乘坐私人汽车避难有可能消耗更多的时间,冒更大的风险。

4.3各级防灾公园的服务半径与规模

(1)服务半径

防灾公园服务范围的确定要考虑灾害发生规律、避难疏散的时序与救援活动,宜以周围或临近的居民委员会和单位划界,这样便于防灾公园的管理与有组织疏散。还应考虑河流、铁路等的分割以及避难疏散道路的安全状况。

①中心防灾公园 应满足步行0.5~1h之内到达的要求,服务半径2~3km以内。

②固定防灾公园 要求以步行5—10min内到达为宜,服务半径500m。

③紧急防灾公园 发生灾害后的第一阶段中人的自发避难是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的,能够步行到自己熟悉的社区周边的安全场所,然后再进行有组织地疏散转移等。因此在社区周边步行3min的距离内应该均匀设置紧急防灾公园,服务半径为300—500m。

(2)规模

防灾公园的规模与火流的性状有关,一般把大火按性状划分为3个阶段①四周被火包围;②两边被火包围;③一边被火包围。

(1)中心防灾公园 场地面积一般应达到50hm2左右或大于50hm2,即使公园四周发生严重大火,位于公园中心避难区的避难人群依然安全。

(2)固定防灾公园 场地面积一般在10—50hm2之间,若总面积为25hm2,公园两边发生严重火灾,避难者受到火灾威胁时,向无火灾的两边转移,仍有安全保障;若总面积为10hm2,公园一边发生严重火灾,避难者也有安全保障。

(3)紧急防灾公园 场地面积一般不小于1hm2,考虑至少容纳500人。

各级防灾公园用地可以各自连成一片,也可以由毗邻的多片用地构成。从防止次生灾害的角度考虑,作为固定避难疏散场所的防灾公园,宜选择短边300m以上,面积10hm2以上的区域。如果公园的面积不够10hm2,和周边的公共设施及其他设施共用一体也可以。但公园的总有效面积必须满足避难疏散的需求。

5.避难空间规划

防灾公园的避难空间规划是指从防灾减灾的角度合理利用公园的土地,以配置防火林带、应急避难疏散区、地下人防空间以及确保避难路线为中心,实现各个空间的防灾功能互补,有效利用公园内的各种空间资源。为确保居民安全避难,还必须充分考虑居民从社区到防灾公园的避难道路以及与其他道路和设施的关系。

5.1防救灾通道规划

寻求避难场所是灾害发生后人的第一反应,道路空间为这种行为提供了首要保证,在应急时城市干道和防灾公园内的主环路可作为疏散人群和应急物资供应的通道。因此,防灾公园的道路分为两种:一种是从居民住宅到紧急防灾公园再到固定防灾公园的避难疏散道路;另一种是固定防灾公园或中心防灾公园内部的避难疏散道路与消防通道。合理的路网设计将直接关系到灾害发生后的逃生路线是否通畅,因此兼作避难疏散通道的道路宽度、密度等指标应满足避难区域内的人群在避难时,能绕过最少障碍,以最快速度到达此区域内的防灾公园。

5.1.1周边避难道路

周边避难道路是从居民住宅到紧急防灾公园再到固定防灾公园的避难疏散道路,道路系统在对应灾害发生的时序上,是第一个开始运作的防灾空间系统,灾民自发性避难行动也是依靠道路完成的。另外,道路系统与其他防灾空间系统息息相关,各空间系统功能的发挥都需要借助道路的正常运作。道路系统能否在灾后发挥必要的防灾功能,直接影响避难与救灾的成效,也直接影响灾害伤亡的可能程度。

5.1.2出入口设置

依出入口所连接周边避难道路的属性,将公园出入口分为输送救援出入口、消防出入口、服务性出入口以及紧急避难出入口4个层级。

(1)输送、救援出入口 连接输送、救援通道,作为受灾地区救援人员及车辆运送物资、器材到公园内的出入口;

(2)消防出入口 连接消防通道,可作为消防车辆进出公园投入灭火行动的出入口;

(3)服务性出入口 作为垃圾车进出公园之出入口;,(4)紧急避难出入口 连接紧急避难道路,作为避难人员紧急进出公园的无障碍出入口。

6.2应急避难疏散区规划

(1)空间选择

公园内避难空间的选取及设置,就其人员避难需求及安全性来说,以公园中建筑物以外的户外或半户外开放空间较为适宜,因为公园中的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其建筑本身的耐震强度难以抵挡地震的威胁,而灾后建筑结构损坏度更无法立即评估是否适宜继续作为避难收容场所使用。因此大部分人员在遇到震灾时都会选择逃离建筑物而到户外开放空间来避难以及灾后短期生活。

(2)避难面积和安全后退距离

应急避难疏散区是确保避难者安全所、救援活动和应急避难生活的场所。应急避难疏散区的有效面积要根据避难对象的人均避难面积(1—2m2,尽量在2m2以上)来设定,同时也要考虑公园的规模。疏散区的安全后退距离有必要根据本地常年的风向和风速、周边环境的火灾危险度等因素弹性而慎重地探讨。其中设置的动力管线和救援的动力管线不能交错。对于我国防灾公园规划的优化建议

如今,我国城市化率已达到41%,城市发展进入了高速增长时期。但我国城市遭受灾害威胁的形势十分严峻。为此,我们应借鉴日本丰富的防灾经验,结合城市公园的功能,增设城市防灾公园,平灾结合,建设灾害发生时的避难场所。

5.1健全城市防灾公园的相关法律规范

完备的设计规范是防灾公园规划和建设的指导。虽然我国已经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有关防灾减灾的法律、法规,对促进我国防灾减灾事业的发展、保护公民生命财产安全、调整防灾减灾活动中各种社会关系等提供了法律保障,但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的防灾减灾立法还处于相对落后的状况。对于防灾公园的规划建设更是没有日本《城市公园法》、《防灾公园计划和设计指导方针》等具有针对性的规范。当前,建设部应该尽快组织编制类似日本《防灾公园规划》这样的防灾避难绿地系统规划及有关城市防灾公园的专项法律。而北京市地震局正在编写城市防灾公园避难设施方面的具体规范,其他城市也应相应地制定有关防灾公园等紧急避难所的法规。

5.2构建具有合理层级结构的城市防灾公园体系

在日本“防灾公园”体系中,有暂时避难的临近公园,也有避灾、救灾及灾后重建的广域公园,还有宽度10m以上的绿色避难通道。大小不同,布局合理的防灾公园在防灾、避灾、救灾及灾后重建过程中承担不同的任务、发挥不同的作用,形成一个层级结构合理、相互联系紧密的防灾公园体系。

我国的城市防灾公园体系建设,已经开展得较好的是北京市(图7)。目前已建和在建的27个避难公园里中心防灾公园、固定防灾公园、临时防灾公园均有,但是在布局上还不够合理,如50hm2以上的中心防灾公园有两个,分别布置在城市的北部和东部,而且主要的防灾公园都集中在三环以内,防灾公园的体系不平衡,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进行改善。

5.3加强绿地内避难救援设施的建设

作为应急避难场所的城市防灾公园是城市居民避难、救灾活动的中心,避难设施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如应急水装置、能源与照明设施、消防治安设施、情报通讯设施等避难基础设施及应急指挥中心、应急物资储备用房、应急直升机停机坪、应急卫生防疫用房等其他救援设施等。根据防灾公园的不同类型确定需要布置的避难设施。

公园的普通设施也要考虑防灾避难的需要,进行人性化设计。如普通公园常常采用的固定式围墙,要改以植栽或低跨栏,增加公园的可即性。对于植物的选择和配置也要注意考虑植物的防火功能,设置植物防火隔离带等。

5.4进行综合防灾规划,平灾结合

各类灾害的防治措施与支持条件,具有一定的共性。因此对各类灾害的专项防灾规划要作为一个系统整体统一规划与设计。每个城市防灾公园都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针对城市容易发生的各种灾害,对城市绿地空间资源进行整体统一的规划与设计,制定一个综合的防灾公园系统规划。主要应包括生态环境安全规划、防洪安全规划、抗震规划、恶劣气候田间规划、消防规划和备灾及救援能力规划等。同时还要最大限度地发挥防灾公园所承载的其他功能如商业、休闲、交通、娱乐等,这样才能提高城市空间资源的利用效率,真正做到平灾结合。

现阶段,我国主要是利用普通公园改造、开辟防灾公园,在公园改造的总体规划基础上,根据公园的文化定位和服务功能,通过对公园的老旧建筑、设施、道路、管网的重新翻修、布线,再结合2002年颁布的《公园管理条例》来明确公园防险避灾的功能。普通公园的一些设施,如景观设施、休闲设施、运动场所、教育设施、管理设施、餐饮设施、停车场等,加以改造利用,均可发挥防灾救灾的功能。普通公园内一般都有面积较大的可利用自由空间以及不同规模的林带、草坪、水池、水流和其他可用于防灾减灾的资源,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可以明显减少建设投资。

第三篇:防灾减灾共建美好家园2

防灾减灾共建美好家园

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同事们大家好:

六月的瓯越大地,阳光明媚,百花争艳,郁郁葱葱。我们相聚在这里,意气飞扬,共同高歌国土人的风采。我是地矿科徐湖,我演讲的题目是防灾减灾共建美好家园。

地质灾害无小事,性命攸关是大事!瓯海地质灾害隐患点多面广,地质灾害的突发性常令我们措手不及,往往我们重点监测的点并未出险,反倒相对放心的小点突发灾害。在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的今天,我们不单单要和谐人文,更要和谐自然,国土人不仅要把握好建设,更要狠抓地质灾害的防治,压力大如山啊!但这,就是我们的责任,我们的义务!

爱因期坦曾说过:“一个人的价值,不应看他取得了什么,而应看他贡献了什么”是啊!我们瓯海国土分局就有这样一群可亲可爱,甘于奉献的人,他们要经常应对地质灾害,如何防灾减灾,防患于未然是他们工作职责。和其他岗位相比,他们在工作中取得的成绩总显得默默无闻,因为他们最大的成功,就是将无形的灾害隐患扼杀在摇篮里。他们是勤劳的守护天使,挥动隐形的翅膀,守护一方国土的平安。

去年,当我幸运的考进土地整理中心进入国土局工作后,身边的朋友都在问我,你在哪个科室,在做什么,我会很自豪的回答他们:我在做好事,对,就是做好事!我在地矿科,我们科室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地质灾害防治。哪里有地质灾害哪里就有我们地矿科的工作人员,进科室不久,我就被身边同事们拼命三郎的工作精神所折服。瓯海幅员辽阔,地质灾害隐患点众多,特别是汛期一到,我们都要挨家挨户,通知地质灾害隐患点人员注意防范,通知监测人员要密切注意观测。陈晓副局长年年都要亲自下灾害多发点视察,冒雨在泥泞的山上检查地质灾害。灾害无情,每一次的巡查,工作人员都有性命之忧,项丽萍主任就曾在汛期巡查地质灾害点时,遇到突发的山体滑坡,车子前后都滑下大块的石头,被困在瞿溪大同一天一夜,这是何等的惊险啊!而我们基层所的同志们,都要在随时可能出险的山路上巡查,特别是泽雅所,他们辖区共有83处隐患点,占全区的一半还多。所里的同志每周都要迂回于十八弯的山路上,一巡查就是一个整天。与天斗,与地斗,瓯海国土每一个男同志都是铁铮铮的汉子,瓯海国土每一个女同志都堪比花木兰,巾帼不让须眉!

东风浩荡满眼春,万里征程催人急。朋友们,听,温州转型发展的号角已经吹起,看,两拆两绿行动在温州大地激荡,时代的发展需要大刀阔斧的开拓者,也需要保一方国土平安的守护者,我们要有着扬帆破浪,策马加鞭的勇气,我们也要有着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为谱写地质灾害防治新篇章,为建设三生融合幸福温州奉献国土人的青春!燃烧吧不是火焰,而是国土人的热情,用我们渺小的力量保一方国土平安!

第四篇:村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总结

气象防灾减灾创建工作总结

Xxx镇xxx位于嘉善县xxx镇北首,东接xxx村,南连xxx村,西临xxx村,北靠xxx镇xxx村。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甸洪公路南北贯穿境内1.5公里,离在建的申嘉湖高速公路和善江公路分别只有2.5公里和2公里,距县城320国道15公里。我村由河道呈岔口型包围,村内圣堂浜、倪家村、白洋滩等地地势偏低,全村房屋建筑多为90年代前期建筑,有些偏于陈旧,存在许多安全隐患,同时全村种养殖农户较多,在台风及汛期,不免会造成村民生命财产损失。防汛、防台是抗灾重点。我村高度重视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将气象防灾减灾纳入村工作重点,始终以气象防灾减灾为抓手,一抓思想建设,二抓制度建设,三抓队伍建设,四抓硬件建设,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加强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

一是成立气象防灾减灾标准村领导小组。书记任领导小组组长,主持领导开展防灾减灾工作,村长任副组长,总抓创建,各线负责人相互配合积极落实,确保创建工作稳步进行。

二是制定防灾减灾规章制度。通过两委班子讨论制定《防灾减灾工作制度》,使防灾减灾工作有制可循,树立“以制度管理人,以制度约束人,以制度规范人”的观念。

三是设立各防灾应急小分队和气象防灾信息员。全村参与抗灾减灾积极性比较高,由全村青年党员和群众组成了灾害应急救

助疏散小分队、应急救助维护保障小分队、应急救助医疗护理小分队、应急救助消防小分队、应急救助巡逻小分队、应急救助生活保障小分队等六个防灾应急小分队。村部设立气象信息员一名,组织信息员参加培训,切实掌握气象信息知识,进一步提高业务能力。通过农民信箱、村级简报等村自有信息平台发布气象信息。

四是配备防灾减灾硬件设施。为了使气象防灾减灾服务工作落实到位,有坚实的设备作后盾,我村从改善气象站办公条件和服务水平的角度出发,为气象站配备电脑、打印机等,落实专人负责气象设备的运转和维护。

xxx村委会

2011年10月

第五篇:防灾减灾知识宣讲活动新闻稿

“积极防御灾害,构建和谐社会”防灾减灾知识宣讲活动顺利举行

2009年8月15日下午,我们实践小组一行三人和其他志愿参与的同学朋友顶着烈烈炎日,向过往行人派发关于防灾减灾知识的传单。许多群众在悬挂的宣传画前驻足观看,表情认真严肃,一位阿姨边看边向旁边的小孩讲解说明,小孩侧着头仔细听不时提问。一位老大爷戴着老花镜,背着手,细细浏览。大家都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说明广大市民对防灾减灾知识的重视和关注,最大限度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具有一定的基础和条件。

两列宣传画报的中间,一条横幅在风中烈烈作响,上书:积极防御灾害,构建和谐社会。角标为:西南政法大学实践小组。主题鲜明,引人注目。几名志愿者在咨询台前为大家提供咨询服务,认真仔细,富有耐心。整个场面有声有色,活动十分热闹生动。

回想放假初期,三人壮志踌躇,雄心满腹。积极献计献策,出主意拿方案。但因成员不多,力量有限,我们遇到了许多实际的问题和困难,比如采取何种形式进行宣讲宣传,规模应该又多大,活动流程如何安排等等,经过长时间的讨论的思考,我们确定了一套方案。之后又需要考虑一些场地的选择、横幅的长短、如何固定宣传画报等等细节问题。在充分考虑实际情况的前提下,三人群策群力试验各种方案一一解决难题。在一次因天气情况进行先期准备时又取消之后的第二天,终于顺利完成任务,活动圆满举行!

在亲历亲为的实践活动中,我们抛洒自己的汗水,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竭尽全力将关于防灾减灾的知识搜集整理,向广大市民宣传普及,不仅提高了自身的实践能力、团队精神和综合素质,更重要的是对防灾减灾工作的一大促进和推动,通过对这些知识、常识、技能的普及宣传,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的意识,推动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的普及推广,以有利于各级综合减灾能力的普遍提高,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

下载防灾减灾,和谐家园—丁公园村新闻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防灾减灾,和谐家园—丁公园村新闻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丁庄防灾减灾自查报告(共5篇)

    丁庄中心校防灾减灾工作自查报告 2014年6月16日至18日,丁庄中心校按照《河南省教育厅开展教育系统防灾减灾工作专项检查实施方案》的要求,对辖区各小学开展防灾减灾工作进行了......

    “加强防灾减灾,创建和谐校园”倡议书(精选)

    “加强防灾减灾,创建和谐校园”倡议书 同学们: 在这草长莺飞、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我们充分享受着生命的愉悦,感受着生命的宝贵。是的,人最宝贵的莫过于生命。生命之宝贵,深情地呼唤......

    学校“防灾减灾,创和谐校园”倡议书

    学校“防灾减灾,创和谐校园”倡议书 老师们,同学们: 黎明送走了黑暗,晨曦迎来了阳光,我们快乐地开始新一天的生活。但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加强防灾减灾工作 共建和谐平安张

    加强防灾减灾工作 共建和谐平安张掖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二个“防灾减灾日”,为进一步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普及推广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推进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建......

    加强防灾减灾 创建和谐校园(共5篇)

    加强防灾减灾 创建和谐校园 平安街道小王小学开展“防灾减灾日”主题教育总结 今年5月12日是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纪念日,也是国务院确定的首个全国“防灾减灾日”。根据......

    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村社区(五篇范例)

    附件: 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村(社区)名单 一、杭州(共60个) 上城区 望江街道近江西园社区 清波街道清波门社区 小营街道紫金社区 下城区 潮鸣街道东园社区 东新街道万家星城社区 江......

    山海丰村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总结

    山海丰村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总结 根据国家和辽宁省减灾委关于做好国家第五个“防灾减灾日”相关工作的通知精神,5月8日至14日,我村开展了以“弘扬防灾减灾文化,提高防灾减灾意......

    西许村小学“防灾减灾”活动总结

    西许村小学“防灾减灾”活动总结 一、指导思想 每年的5月12日被国务院定为“防灾减灾日”。今年5.12活动主题是:行动起来减轻身边的灾害风险。我校根据文件精神,积极开展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