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食叶害虫防治技术方案

时间:2019-05-14 00:09: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杨树食叶害虫防治技术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杨树食叶害虫防治技术方案》。

第一篇:杨树食叶害虫防治技术方案

杨树食叶害虫防治技术方案

本方案中的杨树食叶害虫主要指发生普遍的杨扇舟蛾、杨小舟蛾、分月扇舟

蛾、杨尺蠖、舞毒蛾和杨毒蛾。目的是对主要杨树食叶害虫防治提出指导意见,相关种类的防治可参照进行。

一、防治规划设计

各级林业主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区杨树食叶害虫防治总体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结合本地杨树食叶害虫的生活史、发生规律、发生面积和危害程度等因素,以县为施工设计的基本单位,进行施工作业设计。设计内容包括作业地点、林分类型、害虫种类、危害情况(危害程度、被害株率和虫口密度)、防治范围和面积,把面积、技术措施和工程量落实到小班或林权所有者,并绘制施工作业图、表,对相关内容要附有说明。

二、虫情监测预报

在发生区以县为单位设立中心测报点,做到一县一点,固定1—2名专职或兼职测报员,在重点发生的乡(镇)、林场设立监测点,对辖区内不同类型的杨树林地开展虫情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进行虫情预报。

(一)虫情监测/ 61、踏查法在上一年(代)虫情的基础上,通过检查虫态、危害状、虫粪等方法,监测杨树食叶害虫的发生情况。

2、灯诱法在片林和带状防护林内,利用杨树食叶害虫的趋光性,在成虫羽化期,于18:00—24:00在林缘适当地点悬挂黑光灯引诱,监测杨树食叶害虫的发生情况。

3、性诱法在片林和带状防护林内,利用活体雌虫或性诱剂引诱,监测杨树食叶害虫的发生情况。县乡测报点都要进行监测,发现杨树食叶害虫在当地已经发生,要及时报告上级森防机构,组织力量开展专项调查,进一步确定虫情发生范围和危害程度。

(二)虫情预报

杨树食叶害虫防治规模大、费用高,准确掌握最佳防治时机和防治范围非常必要。因此,必须抓住幼虫期虫情预报,其它虫态的预报以定性为主。县级中心测报点从每年的越冬虫态开始,进行系统虫情调查,确定杨树食叶害虫各虫态的发生期和发生量。在立地条件相同时,对四旁树和农田防护林,按5%的比例选择标准株;对片林和海防林,采用设标准地的方法,按每400亩林地设一块2亩标准地,标准地内的标准树不少于20株。调查时,在标准地内随机抽取样树5株,设样株按东、西、南、北随机抽取50cm标准枝1枝,每2日观察一次,记载杨

树食叶害虫发育进度和发生数量。具体预报按国家和地方发布的预报方法执行。发生面积和危害程度的统计标准为:

发生面积:平均50 cm标准枝2条幼虫;危害程度:轻度为50 cm标准枝2—5条幼虫,中度为6—8条幼虫,重度为9条幼虫以上。

三、防治

(一)防治对策

根据“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杨树食叶害虫防治要坚持以适地适树和抗性树种为主的营林措施为基础,以生物制剂、仿生农药和植物性杀虫剂为主导、协调运用人工、物理和化学的防治措施,降低虫口密度,压缩发生面积,切实控制其蔓延危害。轻度发生区:以自然调节为主,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自控能力。加强害虫种群动态监测,保护天敌并发挥其控制作用;中、重度发生区:采取生物措施为主的综合治理措施。优先使用生物农药(如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等)、病毒、仿生制剂压低虫口密度,然后通过增加天敌数量,达到生物调控害虫种群密度的作用。对虫害特别严重的林分,大面积暴发成灾要采取飞机防治,地面通过化学农药打孔注药等方式及时防治。根本的措施是及时清理虫害木、更新树种、营造混交林等,改善其生态条件,增强林木生长势和林木抗虫能力。

(二)防治措施

根据系统调查结果,预测杨树食叶害虫各虫态的发生期,为防治时机的确定提供科学依据。由于大部分杨树食叶害虫一年多代,而以第一和第二代的种群增长趋势指数较高,所以重点抓好前二代的防治。防治时机应遵循虫龄低、虫态相对整齐和采取的措施要效率高、可操作性强的原则。

1、人工物理防治

越冬(越夏)是应用人工措施防治的有利时机,由于杨树树体高大,加强对蛹和成虫的防治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人工收集地下落叶或翻耕土壤,以减少越冬蛹的基数,成虫羽化盛期应用杀虫灯(黑光灯)诱杀等措施,有利于降低下一代的虫口密度。根据大多数种类初龄幼虫群集虫苞的特点,组织人力摘除虫苞和卵块,可杀死大量幼虫。也可以利用幼虫受惊后吐丝下垂的习性,通过震动树干捕杀下落的幼虫。对于春尺蠖等成虫需爬行上树产卵的害虫,可在成虫羽化前在树干绑扎塑料布等方法阻隔成虫上树产卵。

2、Bt等生物防治

在幼虫3龄期前喷施生物农药和病毒防治。地面喷雾树高在12m以下中幼龄林,用药量Bt200亿国际单位/亩、青虫菌乳剂1-2亿孢子/ml、阿维菌素6000-8000倍。高大的片林,如有机场条件,可考虑利用飞机防治。片林和海防林,卵期释放赤眼蜂防治。释放松毛虫赤眼蜂,害虫产卵初期,50个/hm2放蜂点,放蜂量25-150万头/hm2。

3、仿生等药剂防治

灭幼脲为主的仿生农药喷雾防治。20%灭幼脲Ⅲ号25g/亩,1.2%烟.参碱乳油1000-2000倍。仿生药剂使用要注意把握用药时间,虫龄越小越好。

4、打孔注药防治

对发生严重,喷药困难的高大树体,可打孔注药防治。利用打孔注药机在树胸径处不同方向打3-4个孔,注入疏导性强的40%氧化乐果乳油、50%甲胺磷乳油、40%久效磷乳油、25%杀虫双水剂。用药量为2-4ml/10cm胸径,原药或1倍稀释液。注药后注意封好注药口。

5、毒环和毒绳防治

有上下树干和越冬后上树习性的害虫,可利用将药剂在树干涂环或绑扎毒绳的方法防治。在幼虫上树前,用10ml 2.5%溴氰菊酯+10 ml氧化乐果+1kg废机油混合,在树干上涂3-5cm宽的闭合环。2.5%溴氰菊酯与废柴油1:10混合,浸泡包装用纸绳制成毒绳。在树胸径绑缚2周。

四、效果调查及评价

对幼虫期采用生物制剂或仿生农药防治的杨树林分,于防治后的5-10天调查防治效果。利用化学农药注干防治的林分,于防治后2-3天调查防治效果。以虫口下降率作为防治效果调查指标。天敌防治可在防治20天后调查寄生率或捕食率。对当年利用天敌防治的杨树片林和防护林,要连续跟踪调查寄生率和捕食率,根据调查结果,结合种群趋势预测,确定杨树食叶害虫能否再次造成危害。如果预

计危害程度在中度以下,则不需要采取防治措施;反之则根据危害程度确定防治方法和防治面积的大小。

第二篇:杨树食叶害虫防治工作的通知

关于加强美国白蛾等杨树食叶害虫

防治工作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美国白蛾、杨小舟蛾等杨树食叶害虫突发性强、危害重、损失大、防治难。去年我市局部路段和地块出现叶片被食光现象,对林业生态安全和森林景观造成了较大危害。近期气温不断升高,杨树食叶害虫危害呈加重趋势,极有可能暴发成灾。为贯彻落实好梁卫国副省长2014年1月在全省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切实做好美国白蛾等杨树食叶害虫防治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要强化组织领导,确保防治成效。按照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属地管理、政府主导”的原则,各级政府要切实担负起责任,主要负责人亲自过问,各级防治指挥部定期会商调度,紧紧抓住虫龄整齐、危害较轻的有利节点,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宣传力度,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及时组织集中防治。同时,要加大防治经费投入,保障防治工作需要。全椒县、明光市要在诱捕到美国白蛾成虫监测点区域,按照防治方案,加强监测普查,科学开展防治,确保防治成效。

二要创新工作机制,依法推进防治。各地要认真落实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政府目标责任制,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各种社会主体和市场主体共同参与的防治机制,广泛组织各有关部门和有关单位、各利益主体共同参与杨树食叶害虫防治工作。要

依据《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规定,按照“谁经营谁防治”的原则,强化防治责任意识,把防治任务落实到各林权单位和个人。对杨树食叶害虫严重发生的区域,要适时向林木所有者和经营者发出“限期除治通知书”,依法督促其开展有效防治。

三要严格督促检查,落实责任制度。各地要充分认识到防治工作重要性,加强指挥协调,层层落实责任,主要负责人亲自过问,分管负责人要具体抓;认真落实重点地段和重要部位防治责任人制,在防治过程中,对因防治不力造成重大影响的单位和个人要进行通报,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附:2014年滁州市各县(市、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重点地段和重要部位责任人名单。

2014年5月27日

第三篇:甘薯对食叶性害虫抗性鉴定技术规程.tcs

ICS

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

DB36 江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 XX/ XXXXX—XXXX

甘薯对食叶性害虫抗性鉴定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resistance identification of sweetpotato to leaf-feeding insects

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 文稿版次选择

XXXX-XX-XX 发布 XXXX-XX-XX 实施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XX/ XXXXX—XXXX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术语和定义........................................................................1 3 人工接虫鉴定......................................................................1 4 田间自然发虫鉴定..................................................................2 5 评价规范..........................................................................2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甘薯主要食叶性害虫识别特征......................................4

DBXX/ XXXXX—XXXX II 前言 本标准按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编写。

本标准由江西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应用微生物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姚英娟、徐雪亮、刘子荣、王奋山、范琳娟、吴彩云。

DBXX/ XXXXX—XXXX 1 甘薯对食叶性害虫抗性鉴定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甘薯对食叶性害虫抗性鉴定的术语和定义、人工接虫鉴定、田间自然发虫鉴定和评价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甘薯对食叶性害虫的抗性鉴定。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 甘薯麦蛾(Brachmia macroscopa Meyrick)鳞翅目,麦蛾科。

2.2 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Fabricius)] 鳞翅目,夜蛾科。

2.3 烦夜蛾(Anophia leucomelas Linnaeus)鳞翅目,夜蛾科。

2.4 卷叶类害虫 害虫幼虫吐丝将甘薯叶片卷折,幼虫隐匿在卷叶内危害的一类害虫。如:甘薯麦蛾。

2.5 暴食类害虫 害虫幼虫取食量大,可将甘薯叶片取食殆尽的一类害虫。如:斜纹夜蛾、烦夜蛾。

2.6 人工接虫鉴定 人工将食叶性害虫接到甘薯叶片上,通过甘薯叶片受害情况,测试不同甘薯品种对食叶性害虫的抗性水平。

2.7 田间自然发虫鉴定 将甘薯种植于大田中,通过田间自然发虫鉴定,测试不同甘薯品种对食叶性害虫的抗性水平。人工接虫鉴定 3.1 虫源准备 取2~3龄幼虫作为试虫,备用。

DBXX/ XXXXX—XXXX 2 3.2 供试甘薯准备 采用塑料盆钵种植供试品种,每品种设3次重复,每重复10株。正常肥水管理。

3.3 接虫 在分枝结薯期,甘薯麦蛾每株接入2~3龄幼虫10头,斜纹夜蛾或烦夜蛾每株接入2~3龄幼虫5头,接到主枝基部。

3.4 接虫后管理 甘薯苗接虫后,罩上80目尼龙网罩。正常水肥管理。

3.5 抗性调查 当甘薯麦蛾为5~6龄幼虫,斜纹夜蛾、烦夜蛾为4~5龄时,调查测试甘薯品种的抗性结果。

每株调查2~4根薯藤,每根薯藤从生长端开始调查5~10片完全张开的叶片,每株共调查10片叶。

卷叶类害虫根据每株甘薯所调查叶片的卷叶数量,计算单株卷叶率,评定每株抗性级别。暴食类害虫根据每株甘薯调查叶片的取食面积目测取食比例,计算单株平均取食比例,评定每株抗性级别。田间自然发虫鉴定 4.1 实验田选择 在甘薯害虫常发区,宜选择排灌方便、肥力均匀的田块。

4.2 播种及秧苗移栽 供试甘薯品种4月-6月均可播种,2个月后扦插。试验设3次重复,各小区随机排列。每小区面积22 m 2(7 m长×3.2 m宽),共种植4行,行距约80 cm,株距约23 cm,共种植120株。小区边缘留1行保护行。

4.3 试验田管理 正常水肥管理,整个生长期不施用杀虫剂防治害虫。

4.4 抗性调查 当甘薯在分枝结薯期,甘薯麦蛾主要为5~6龄幼虫,斜纹夜蛾、烦夜蛾主要为4~5龄幼虫时,调查田间抗性结果。

每个小区共隔行调查2行。每行从第3株开始,每隔1株调查1株,每行共调查10株,即每小区共调查20株。

每株调查2~4根薯藤,每根薯藤从生长端开始调查5~10片完全张开的叶片,每株共调查10片叶。

卷叶类害虫根据每株甘薯调查叶片的卷叶数量,计算单株卷叶率,评定每株抗性级别。暴食类害虫根据每株甘薯调查叶片的取食面积目测取食比例,计算单株平均取食比例,评定每株抗性级别。评价规范 5.1 卷叶类害虫抗性鉴定评价规范 按照供试甘薯植株受害情况评价抗性,分级规范见表 1:

DBXX/ XXXXX—XXXX 3 表1 卷叶类害虫抗性鉴定评价规范 5.2 暴食类害虫抗性鉴定评价规范 按照测试样品结薯期叶片被食面积评价抗性,分级规范见表2:

表2 暴食性害虫抗性鉴定评价规范

5.3 相对抗性差异比较 虫情指数=∑[各被害分级代表值×各被害级别株数] /(最高被害级别代表值×调查总株数)× 100 用邓肯氏新复极差(DMRT)法对虫情指数进行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品种间的相对抗性差异。分别以P<0.05、P<0.01代表差异显著或极显著。

单株被害级别(值)

甘薯植株被害状 0 未发现卷叶症状 1 轻微卷叶症状,即卷叶率为 0-20% 3 中度卷叶症状,卷叶率约为 20-40% 5 严重卷叶症状,卷叶率大于 40%-60% 7 卷叶症状极其严重,卷叶率大于 60% 9 卷叶率大于 80% 单株被害级别(值)

甘薯植株被害状 0 0 级表示未发现缺刻症状 1 有轻度危害,叶片取食面积约为 0~20% 3 中度危害,叶片取食面积约为 20~40% 5 严重危害,叶片取食面积约为 40~60% 7 极其严重,叶片取食面积大于 60~80% 9 叶片基本被取食殆尽,取食面积大于 80%

DBXX/ XXXXX—XXXX 4 A

A

附 录 A(资料性附录)

甘薯主要食叶性害虫识别特征 1.甘薯麦蛾

甘薯麦蛾又称甘薯卷叶蛾、甘薯卷叶虫,属鳞翅目,麦蛾科。一生要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虫态。

1.1

甘薯麦蛾雌虫羽化后 1-5 天开始产卵,卵单粒散产于甘薯嫩叶正面或背面中脉间或叶脉交叉处,产于叶正面的卵与产于叶背的卵几乎相等,少数卵产于新芽和嫩茎上。卵椭圆形,长约 0.6mm。初产时乳白色,后渐变为淡褐色,表面有网状纹。

1.2 幼虫

共 6 龄。纺锤形,老熟幼虫体长 15-18mm,头部稍扁,黑褐色。前胸背板褐色,两侧暗褐色,暗褐色部分呈倒八字形。中胸至第 2 腹节背面漆黑色,中、后胸前缘及第 1-2 腹节前方为白色,第3 腹节以后各节底色为乳白色,亚背线黑色,第 3-6 腹节各节有一条从亚背线分出的向后斜伸的黑色纹。腹足细长,白色。全体生有稀疏的长刚毛,着生于漆黑色的圆形小毛片上。

1.3

纺锤形,头钝尾尖,长 8mm左右。化蛹初期淡白色略带红色,其后逐渐变为黄褐色。表面散生细毛。腹部前 4 节背面节间有深黄色胶状物,第 4-7 节背面近后缘处有深黄褐色短小刺毛群,腹末有钩刺 8 个,环状排列。

1.4 成虫

黑褐色小型蛾。体长 6-8mm,翅展 15mm左右。头胸部暗褐色。前翅狭长,暗褐色或锈褐色。前翅中央有 2 个眼状纹,外部灰白色,内部黑褐色,沿外缘有 1 列小黑点。后翅菜刀状,淡灰色或淡灰褐色,外缘和内缘的缘毛长。

2.斜纹夜蛾

斜纹夜蛾又称斜纹夜盗蛾、莲纹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一生要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虫态。

2.1

卵块大多数产于寄主植物的叶片背面,叶片正面、叶柄、茎秆上着卵极少。块产,表面密被雌蛾的灰黄色体毛。每一块卵由 1-4 层卵粒组成,多数为 2-3 层,每一层卵排列整齐。初产卵黄白色,孵化前变为黑色。每一块卵平均有卵 300 粒,最少 20 粒,最多 700 多粒。卵粒近扁圆形,与基质接触的一面比反面更扁平。卵孔透明易见,成一黑点。花冠 2-3 层,第一层菊花瓣形,9-10 瓣。第二层略宽,不规则,16-17 瓣。第三层不规则,与纵棱相连接,11-16 瓣。纵棱从上部直达底部,中部共有 36-39条。横道下陷,低于格面,格为横长方形,较平坦而略凸出,几与纵棱同高。

2.2 幼虫

共 6-8 龄,以 6 龄居多。老熟幼虫体长 39-43mm。体色变化大,大发生时幼虫密度高,体色多为黑褐色或暗褐色;发生少时幼虫密度小,体色多为淡灰绿色。头部、前胸及末节硬皮板均为黑褐色,背线、亚背线黄色。沿亚背线上缘每节两侧各有一半月形黑斑。腹部第一节的黑斑大,近于菱形,两个几相连,第七、八节黑斑为新月形,也较大。中、后胸及腹部第 2-7 节半月形斑的下方有橙黄色圆点,以中、后胸的最为明显。气门线暗褐色,气门椭圆形、黑色,其上侧有黑点,下侧有白点。气门下线由污黄色或灰白斑组成。腹部腹面暗绿色或灰黄色,其上散布白色斑点。胸足胫节内侧无明显的泡突,跗

DBXX/ XXXXX—XXXX 5 节内侧刚毛不膨大。腹足俱全,但第 1 龄和第 2 龄幼虫缺前两对腹足,趾钩单序,第 1 对腹足趾钩 23-27个,第 2-4 对腹足趾钩各 26-30 个,臀足趾钩 31-35 个。

2.3

体长 18-20mm。圆筒形,末端细小。蛹体暗红棕色。头部略向腹面倾斜。唇基侧片缺如。下唇须细长,纺锤形。下颚末端达前翅芽末端前方。前足腿节、转节可见,前足的长度为下颚的 1/2 以上。中足不与腹眼相接,末端达下颚末端的前方。后足在下颚末端微露出一部分。前翅芽达第 4 腹节后缘。腹部第 4-7 节各节背面前缘及第 5-7 节腹面前缘有密而细的圆形或半圆形刻点,尤以 5-7 节背面刻点最为明显。臀刺短,末端着生刺一对,刺的基部分开,尖端不呈钩状。中胸气门不显著,腹部气门椭圆形,向后倾斜,气门片深褐色,前缘很宽,在气门之后有凹陷的空腔,空腔比气门小。

2.4 成虫

体长 14-16mm,翅展 33-35mm。头部和胸部灰褐色,额有黑褐斑。颈板有黑褐色横纹,下唇须灰褐色,各节端部有暗褐色斑。胸部背面灰褐色,具鳞片及少数毛,翅基片褐色,边缘灰黄色。前翅褐色,但雄蛾翅色较深,基线不明显,内线灰黄色、波浪状,在臀脉之后向内弯曲,中线不甚明显,外线灰色、波浪状,在第二肘脉后方向外弯曲,亚端线和端线褐色,近于平行,末端略向内弯,环纹不明显,自环纹处向后至后缘为一褐灰色斑纹,肾纹黑褐色,内侧灰黄色,外侧上角前方有一桔黄色斑,环纹和肾纹之间有一斜纹,由 3 条黄白色线组成,中室M-cu脉黄白色,将斜纹横切,内线与基线之间棕褐色间蓝灰色,除边缘处为黄色条纹外,其后有一叉形纹,外线的外方,从翅尖起迄后缘,有灰蓝色斑,向后形成一弯曲内凹的宽带(雌蛾色灰黄),端线内各纵脉间有黑色小点,缘毛黑褐色与白色相间。后翅银白色,半透明、闪紫光,翅脉及外缘淡褐色,横纹不明显,横脉黄白色,缘毛白色。足褐色,各足胫节有灰色毛,均无刺,各节末端灰色。腹部背面灰褐色,第 1-3 节背面有褐色毛簇。

3.烦夜蛾

烦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一生要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虫态。

3.1

田间卵多产在枯草等植物上,单粒散生。半球形,直径 0.74-0.81mm,表面有放射状纵隆线,线条与横隆线相交成许多方格。卵初产乳白色,近孵化时呈灰褐色。

3.2 幼虫

共 6 龄,老熟幼虫体长 36-45mm。头部黄色,有黑点。体色灰色至黄绿色,背部桔黄色,较宽,背线黄色,第八腹节背面中断,而第八腹节背面有一灰白色的斑块,边缘有 8 个褐色小斑块。亚背线,气门上线及亚腹线呈黄色。腹面有黑色斑块。胸足和腹足灰色,外侧有小黑点。气门上线桔黄色。

3.3

体长 14-19mm,化蛹初期黄绿色,其后逐渐变为红褐色。腹部第 5-7 腹节的腹面中间及腹侧分别有反弧状和倒八字形斑纹,末端有臀棘 3 对。

3.4 成虫

体长25-27mm,翅展33-35mm,喙发达。下唇须向上伸,头部及胸部黑棕色,颈部有一黑线。胸部被鳞毛,后胸有明显的毛簇。前翅长,翅尖较钝,棕黑色,基线黑色,内线双线,波浪形外弯,环纹灰黑色,边缘黑色,肾状纹较大而弯,两侧带白色,外侧中部及前后端各有一白点,中线黑色。后翅白色,基部与后缘黑色,外缘有一黑色宽带,近顶角及亚中褶处白色,缘毛亦白色,其余为黑色。前翅反面白色,中室端部有一长方形黑斑。后翅中室端部有一黑纹,外缘近顶角及亚中褶处各有一白纹,前后翅外缘有一黑色宽带。雄蛾腹部细长,向后端渐宽,臀毛簇长,腹部第二节有一对向上弯曲的侧毛簇,腹部背面基部四节有明显的毛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篇:食品工业储粮米象害虫无公害防治技术论文

粮食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消费食品,安全问题至关重要。米象(SitophilusoryzaeLinne)属鞘翅目象甲科,是最常见危害严重的储粮害虫,主要危害玉米、稻米、小麦、高粱等多种谷物及面粉等。长期以来,防治米象等仓储粮食害虫主要使用磷化铝和溴甲烷等高毒性物质,在熏蒸杀虫时,磷化氢气体也会吸附到粮食的内孔隙中,影响人畜的健康,而且,易产生抗药性。因此,选用植物源杀虫剂对储粮害虫无公害防治是非常必要的。

1试验材料

1.1供试药剂

植物源杀虫剂是防控储粮害虫较为理想的绿色农药。在防治时选用0.3%印楝素EC、5%除虫菊素EC和90%按树油3种杀虫剂对储粮害虫米象成虫的触杀和熏蒸试验。

1.2防治对象

仓储粮食主要害虫:米象成虫。

2试验方法

2.1试验设计试验共设9个处理,3次重复,并以清水做对照:①0.3%印楝素EC100倍液、300倍液、500倍液;②5%除虫菊素EC100倍液、300倍液、500倍液;③90%按树油100倍液、300倍液、500倍液。

3试验结果与分析

3.1三种植物源杀虫剂对米象成虫的触杀防效试验

每个处理供试米象30头,先将滤纸放入直径9cm的培养皿内,将印楝素乳油、除虫菊素乳油和按树油滴入滤纸上,在滤纸药膜上罩玻璃杯,预先用滑石粉处理培养皿内壁和玻璃杯底部,防止试虫上爬。每皿内接入米象成虫30头,皿内不加入饲料,置于养虫室内。处理后1d,2d,3d分别检查触杀效果,计算校正死亡率等,见表1。表1试验结果表明:3种植物源杀虫剂在相同浓度100倍液触杀米象害虫,处理1~3d后,0.3%印楝素EC对米象的校正死亡率为0~8.53%;5%除虫菊素EC对米象的校正死亡率为66.87%~93.53%;90%按树油对米象的校正死亡率为91.87%~100%。比较可知,90%按树油100倍液对米象的触杀效果最好,显著,校正死亡率最高达100%。

3.2三种植物源杀虫剂对米象成虫的熏蒸防效

用500mL三角瓶作容器,加盖软皮塞。每20头米象装入一个小布袋中。将0.3%印楝素乳油或5%的天然除虫菊乳油或90%按树油100倍液、300倍液、500倍液不同浓度的药剂,用进样器分别吸入药剂滴于直径9cm的滤纸片上,并迅速投入三角瓶中,将试虫袋悬挂在三角瓶中部,塞紧瓶口。处理后1d,2d,3d分别检查活虫数,计算校正死亡率等,见表2。表2试验结果表明:0.3%印楝素EC300倍液和500倍液,处理1~3d后,对米象的校正死亡率均为0%,仅0.3%印楝素EC100倍液,在处理3d后对米象的校正死亡率为1.87%。5%除虫菊素EC300倍液和500倍液,处理1~3d后,对米象的校正死亡率均为0%,只有5%除虫菊素EC100倍液校正死亡率均为3.53%~5.20%。90%按树油3种不同浓度,处理3d后,熏蒸效果均在88.00%以上。由此可知,按树油对米象成虫的熏蒸作用最好,除虫菊素对米象成虫的熏蒸作用次之,而印楝素对米象成虫的熏蒸作用最差。

4结论与讨论

(1)印楝素、除虫菊素、按树油对米象成虫都具有触杀效果,除虫菊、按树油对米象成虫的触杀效果好,尤其是按树油100倍液触杀效果最好,处理1d后触杀效果达91.87%,处理3d后,触杀效果达100.00%。

(2)印楝素和除虫菊素对米象的熏蒸效果不理想,而按树油的熏蒸效果最好。90%按树油在3种不同浓度的药剂处理米象成虫,3d后校正死亡率均达88.00以上,熏蒸时间越长,其毒力越高,防效越好。植物源农药具有对环境友好、残毒少、在自然环境中易降解、昆虫不易产生抗药性等优势,印楝素、按树油应用于储粮害虫的防控具有防治成本低的优点,有利于在实际工作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NY/T393-2000.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S].2000-03-02发布,2000-04-01实施.[2]白旭光.储藏物害虫与防治[M].北京:科技出版社,2008:57-61.

第五篇:柑橘苗木潜叶蛾防治技术

柑橘苗木潜叶蛾防治技术

柑橘潜叶蛾是柑橘苗木繁育中的一种重要害虫之一,它以幼虫为害柑橘苗木的新梢嫩叶、嫩枝,潜入表皮下蛀食,它所食的路径似弯曲不规则的隧道,故又名绘图虫等。该虫若防治不力,则影响苗木的生长势和质量,甚至不能按正常时间出圃,因此,加强对柑橘潜叶蛾的防治是柑橘嫁接苗繁育的重要技术之一。

1、人工控梢

在面积不大,或者人工富足的情况下可以采取这种方法,即去早留齐,去零留整,使抽梢—致。时间大概在5月底到6上旬进行,然后在整齐发芽后喷药保护。当然,这也要根据具体地区、具体的天气和具体的品种而定。

2、注意观察、提前预防

潜叶蛾一旦进入了叶片,则难以用化学农药将其杀死。所以应该采取的是预防,柑橘潜叶蛾一般为害夏、秋梢、晚秋梢,一般在6月开始发生,所以在6月15日左右,夏梢抽发整齐时喷药—次,以后每隔5天再喷一次,连续3—4次。从夏梢开始,多数幼芽在l厘米时开始喷药,三次梢要同样方法加以预防。同时,对未嫁接砧木,尤其是枳橙也应该全面喷药加以预防,否则,会严重影响砧木苗的生长势,嫁接时间推后,最终导致苗木不能按正常时间出圃。

3、注意天气、抓紧时间

由于6—9月有萌发的新梢较多,如遇多雨水年份给喷药防治带来困难,要在抢时间喷药,采取挑治,先喷嫩梢多的,再喷嫩梢较少的,建议最好用机动喷雾器在较短时间内喷完,喷后2—3个小时不下雨就能起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4、药剂选择

防治柑橘苗木潜叶蛾所选用的农有2%阿维菌素乳油和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使用机动喷雾器,应适当加大农药的浓度。气温较高,在30℃以上时用阿维菌素3000倍液,30℃以下则用阿维菌素2500倍液。一般都能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但对于杂柑天草则产生了较为严重的药害,其药害状为嫩叶叶尖坏死,黑褐色,叶片大量扭曲,甚至梢尖坏死。天草用吡虫啉防治,则没有出现药害。因此对天草防治只选用了吡虫啉,而对园内的其它品种则采取阿维菌素和吡虫啉交替使用。另外,也可使用3%的啶虫脒1000倍、20%甲铱菊酯2000倍、5%卡死克2000倍、5%农梦特1000倍等,7—10天一次,连续1—2次。

5、其他途径

采用摘心、保护天敌、加强肥水管理等都能对防治潜叶蛾起到较好的效果。

下载杨树食叶害虫防治技术方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杨树食叶害虫防治技术方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非典型肺炎防治技术方案

    非典型肺炎防治技术方案 非典型肺炎是指目前病原尚不明确,在我国部分地区发生的,通过近距离空气飞沫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肺炎,在家庭和医院有显著的聚集现象。 为......

    流感防治技术方案[范文大全]

    成都市流感防治技术方案(试行) 市卫生局 为预防流感大流行的发生,控制疫情蔓延,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

    有关杨树病虫无公害防治论文[本站推荐]

    论文关键词杨树;病虫害;无公害;综合防治措施论文摘要阐述杨树新造林病害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介绍杨树烂皮病与杨树主要害虫的防治措施,以期指导杨树产业发展。杨树是东海县最主要......

    煤矿煤尘防治技术方案

    煤矿煤尘防治技术方案为了加强我矿煤尘防治管理,防止煤尘事故,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依照《煤矿安全规程》、《平朔公司“一通三防”十三项管理制度》、《北岭煤业灾害预防和处理......

    防治技术(大全)

    2013年利民小学病媒生物防制工作 技术方案 为消除蚊子、苍蝇、老鼠、蟑螂等病媒生物的危害,防止疾病传播,保护全校师生的身体健康,根据国家、省、市、县关于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

    浅析北方杨树造林技术要点

    浅析北方杨树造林技术要点 摘要:杨树在我国北方分布很广,北起黑龙江、南至长江流域、西到新疆东至沿海都有分布,杨树在用材林和营造防护林上都是主要的造林品种。因此杨树造林......

    杨树幼林抚育管理技术

    根本木业 杨树幼林抚育管理技术 杨树生长快、成材早、材质优良、木材用途广泛,是造纸、建筑、家俱、纤维工业的优质原料。近年来,随着“四旁”植树和“通道绿化”工程的开展,我......

    食品工业储粮米象害虫无公害防治的技术论文[全文5篇]

    1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的主要作用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的作用主要表现在:①城市防洪和水污染治理的作用。给排水管道工程可以及时、有效的把工业生产废水、居民日常生活污水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