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五四精神在当代大学生中的传承
五四精神在当代大学生中的传承
九十多年前的今天,三千多北京学生高呼着“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取消卖国的二十一条”、“誓死收回青岛”、“拒绝合约签字”等口号,游行示威、激慨万分的学生们火烧赵家楼!痛打章宗祥!随后掀起了全国性的抵抗活动,工人罢工,商人忍痛罢市,在当时的中国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救亡图强的爱国运动,为中国革命吹来了一阵春风。五四运动虽然是中国学生的爱国运动,但从整个社会背景社会发展来说,它的影响远远不止于此,除了波及中国思想文化,政治发展方向,社会经济潮流,教育,它结束了旧民主革命,开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工人运动相结合,对中国共产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在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条件。而指导这次伟大运动的思想更是深远地影响了未来中国的发展,五四运动提倡科学与民主,发展出了不屈不挠、忧国忧民、甘于奉献、敢于斗争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这次于东的主力是学生和青年,他们的爱国精神、为真理和正义而战的精神、不畏强暴和黑暗政治精神值得任何时代的青年和学生学习。
虽然现在世界整体处于和平状态,但局部地区依然争端不断。我国也不例外,作为一股正在崛起的和平力量,却从经济到政治遭到美国霸权主义的重重阻挠,包括新一轮的对华反侵销案,对人民币升值的逼迫,军事力量的重返亚洲,在亚洲巩固及寻找新的联盟国家对中国形成包围,及支持日本及南海周边国家与中国挑起种种争端,特别是前几天在黄页岛上我国渔政船和菲军舰的对峙,都给我们大学生敲响警钟,即便生在和平年代,依然要传承和发展五四爱国精神,随时准备好为国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当然,作为学生,我们不必要到冲突地区去,我们所要做的只是在大学这个学习的最佳时间,努力充实自己。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五四运动以来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矢志追求并为之顽强奋斗的宏伟理想。现在,实现这一宏伟理想的光明前景已经展现在我们面前。当代青年一定要像胡锦涛总书记所要求的那样,在党的领导下,以执著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勇敢担负起历史重任,同广大人民群众一道,奋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让青春在振兴中华的伟大实践中放射出更加夺目的时代光芒!
传承五四精神,就是要更高地举起爱国和进步的旗帜,古今中外的历史已经证明,爱国主义是团结和鼓舞全国人民努力奋斗的最重要的力量;传承五四精神,我们不应该忘记高举民主与科学这两大旗帜。要发扬民主精神,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应该着重加强制度建设,真正建立起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传承五四精神,就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锐意改革,五四运动是冲破旧思想旧文化的牢笼,寻求救国救民之路的一次思想大解放。
为了更好地发扬五四精神,我们青年需要做到如下两点。
勤奋学习是青年成长成才的重要阶梯。青年时期是学习的黄金时期。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知识信息竞相涌流,现代化建设需要大批高素质人才的形势下,当代青年学习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繁重而紧迫。青年们一定要珍惜大好时光,发愤学习,刻苦钻研。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和不断学习的习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有大量新情况需要去认识,有大量新课题需要去解决,有大量新任务需要去完成。“知识恐慌”、“能力恐慌”已经成为许多人的共同感受。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始终跟上时代前进的潮流,担当起历史的责任。一个人的力量虽小,但有了所有人的努力,终能迎来国家的伟大复兴。
深入实践是青年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当代青年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基本是从书本到书本,缺乏丰富生动的社会实际知识和政治经验、生活经验。而要获得这些,非把书本知识和实际知识结合起来不可。列宁在《共青团的任务》一文中说:“学习、教育和训练如果只限于学校以内,而与沸腾的实际生活相脱离,那我们是不会信赖的。中国的老一辈革命家就是在实践中发展出一条属于中国的革命道路,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获得知识。古往今来凡成大事
者,无不经过社会实践的历练和艰苦环境的考验。高校毕业生要唱响到基层就业的主旋律,走好迈向社会的第一步,开辟事业发展的新天地。
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青年运动,五四精神哺育了一代又一代青年。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青年始终站在革命和建设的前列,为国家振兴作出了重要贡献。青春是充满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灿烂年华,历史经验告诉我们,青春只有同科学知识结合在一起,同爱国进步结合在一起,同先进的思想理论结合在一起,同国家和人民的需要结合在一起,才能建功立业,大有作为。我们深信,具有光荣传统的中国青年一定能够高擎五四精神的火炬,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老一辈开创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第二篇:五四精神在当代的传承
五四精神在当代的传承
1919年的5月4日,我们的学长学姐走上街头,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五四精神——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五四精神尚存。五四精神的核心——爱国、科学,在今天的广大青年任有所体现。钓鱼岛、南海等涉及国家领土和主权的问题会让他们气血沸腾;嫦娥奔月、天宫一号发射成功、歼20研制成功、大客机投入生产会让他们扬眉吐气;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会让他们兴高采烈„„他们很爱国,不过没有像95年前的学长、学姐一样去呐喊。他们追求高科技,他们不像老一辈那样相信牛鬼蛇神,他们乐于接受新思想,他们每天都在更新着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他们是爱科学的,只是他们没有像学长、学姐一样将“德先生”、“赛先生”挂在嘴边。今天,时代发生了剧烈的变迁,青年也随着时代的变迁发生了改变,但青年肩上承担的民族复兴的重任仍然没有改变,五四运动所形成的五四精神仍然没有改变。它依然存在广大青年的心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正式宣布以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这一政策也使得五四精神得以依附于节日得到纪念和传承。
尽管五四精神尚存,但是它也正在被人们渐渐遗忘。光阴荏苒,岁月如梭,1919年那段激荡人心的历史历经岁月的无情冲洗,已开始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特别是在当下,一部分青年人正不断被现实的生存压力所挤压,再加上消费主义商业浪潮的侵蚀,“五四运动”、“德先生”、“赛先生”这些词语渐渐淡出许多当代青年人的生活,“进步”、“爱国”等五四精神的精髓也退出了人们的记忆。提及“五四运动”,广大青年最先想起的可能不是95年前的那场如火如荼的爱国主义运动,而是五四青年节。大家更关心的是五四青年节有没有假期。按照国家规定,14周岁至28周岁的青年可在5月4日享受半天假期。然而,超过七成的适龄青年都明确表示没有或不知道“半天假”。更让人忧心的是,大多数青年不过青年节,只是在电视上看一下相关新闻,吐槽一下某地某人又发表了“五四讲话”。对于我们这些在读大学生来说,五四青年节一般都知道,高中课程也已经学过,各类考试也曾经考过。以前读中学的时候,学校一般还会组织一些活动
来纪念五四青年节。但自入大学以后,由于五四青年节赶上五一黄金周长假,正好处于放假期间,就基本没有人组织活动了,节日的气氛也逐渐地淡了。特别是当前大家的精力大多放在考证、实习、应对就业压力等方面,很少谈及五四精神这方面的话题。
既然如此,我们该如何发扬五四精神呢?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青春之歌,都有自己过节的特有方式。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传承和弘扬五四精神,就必须让传承和弘扬五四精神的形式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契合当代青年的现实需要。与先辈们相比,今天的青年成长的环境更为优越,他们能享受更好的物质条件,更多的教育机会,具备更宽广的外部视野,因此,如果传承和弘扬五四精神的方式仍然停留在表扬先进、诗歌朗诵等传统形式上,就很难吸引今天的青年人。新媒体是当今时代有效的传播载体之一,也是当代青年人最愿意接受的传播方式之一。在新的历史时代,传承和弘扬五四精神,离不开新媒体的参与。借助博客、微博以及其他即时通讯工具来纪念五四运动、弘扬五四精神,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团委在2014年的五四青年节到来之前,进行了五四评优的活动。在微信和网络社区等新媒体平台上进行了大力度的宣传。“优秀不等于高大上,评优不存在酱油党”使得南航的五四评优活动参与度很高,一大批优秀大学生参与其中,努力证明着自己的优秀。这正是五四精神中“进步”精神的体现。此外,此次评优活动采取学生网站投票的方式,推举出来的是学生公认的楷模,也是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追求的体现。然而,仅仅如此还不够,要让五四精神进一步发扬光大还需要更为宽容的社会态度。在保钓事件持续升温的时候,河南省驻马店市地区高级中学为了防止学生游行示威,特意申请当地警局分派警力驻守在校门口。据当地记者报道,每天中午有大约10名警察身着制服,佩带枪支,列队在该校门口。该校禁止学生在自行车、电动车或者背包上粘贴、挂带中国国旗,以避游行示威之嫌。曾有一名学生在出校门时因临时将插在自行车前的小国旗拔下欲放置在车篮里,而被该校看门人一把扯住,带到教务处进行批评教育。这一举动真可谓是风声鹤唳。我们每个公民享有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政治自由,该校的这一做法实在是过于谨小慎微了。如此策略只会让温室的花朵们更不敢越雷池半步,更不必说像95年前的学长学姐们一样去摇旗呐喊了。因此,发扬五四精神、让当代的年青人释放他们的血气,需要更为包容的社会态度。
少年强,则国强。在这个追求和平的时期,我们的国家仍然需要血气方刚的青年人去推
动发展。
第三篇:五四精神在传承_五四征文
传承五四精神服务东关居民
五月,柳丝正长,花开正艳;五月,微风拂面,初阳轻照。五四的书页,被风扬起的页脚,“五四”“新青年”“革命”“青年”......跃动的字眼跳进视野,跳成画面,画面不长,但满载力量。
犹记当年三千名的学生用朝气,用正义,用青春热血,涌入北京街头,用响彻晴空的呐喊,用纵下的那一把烈火,揭开了五四的序幕。
五月,沿街没有了那许多年前激昂的喧闹,有的只是平凡而日复一日车水马龙的平静。五月,在一切过去,花都开好的时节,我们似乎忘了一些当时的刻骨铭心。回首,历史下的五四精神,是革命先驱的武器,在今人看来,却是各样资料史实中的平淡的讲述。五四精神走到今日,传承到新一代手中时可曾变了模样?“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变成了脱口而出的教条,成为了历史课堂上一句无关痛痒的诵读。五四精神淌过九十五年的时光之河,流至今时,我们可曾掬起一捧,洗涤自己的心灵?
我们青年人是这个时代的新鲜血液,我们承担着继往开来的伟大使命,既要继承五四精神,又要发展五四精神。到底什么才是五四精神呢?不同的时代对五四精神有着不同的定义。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当时的背景要求我们青年人要用我们一腔的热血去投身革命,去为建立一个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而不懈的努力奋斗,这种为建立民主国家而不畏牺牲的精神就是五四精神;新中国成立之初,因为战乱和自然灾害使得国家千疮百孔,我们青年人作为新中国的中流砥柱,必须要积极投身到国家的建设中去,这种为了国家的富强而努力工作的精神就是五四精神;而当今时代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强国之一,国民的生活水平也已普遍提高,但是也出现了一些只为自己而不管他人的不和谐思想。因此,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应该从自身做起,紧跟习总书记的群众路线,舍己为人,做到真心的为人民着想,为人民服务,将人民的事情作为自己的事情来做,这种为民服务的精神就是五四精神。
五四精神并不是教条,他是一股流动的强大能量,它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进步和升华的。新时代的五四精神不仅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口号,更多的是如何让我们这些青年人投身到为人民服务的队伍中去。当抬头望见广场上红旗飘扬的时候,我们可以向着阳光温暖微笑,我自豪我是年轻的代表,我是新一代的青年,我自信我可以做的很好。这是一场用心,用爱来守诺的约定,用自己来传扬五四精神,来为东关的居民服务。五四精神没有那么大,大到对一个国家未来负责任那么飘渺,我们只需要踏实做自己,热心为人民,这就是五四精神绵延不断的传承。
第四篇:传承五四精神
传承五四精神,飞扬青春风采
五月四日令人向往,值得赞美,在新世纪的阳光和五月的鲜花播洒进每一个人的心灵的时候,五月四日,一个属于我们的节日——五四青年节。
1919年的青年已过,青春不会再回,年轮在不停的前进,但是以爱国主义,振兴中华为核心的爱国精神一直激励中国青年去争取实现祖国繁华富强,民族伟大复兴,五四精神是热血青年们自发并逐渐形成的一种神圣的精神最求,其血脉世代相传,升华为爱国主义的一种体现,在不同的环境中有着不同的主旨。五四时期,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救亡图存;新中国建立后,表现为报效国家的拳拳之心;拨乱反正时期,表现为对真理的追求,对国家未来命运的关切,想当年为了驱除黑暗,争取光明,为了祖国的独立和富强,一群意气风发的青年振臂高呼,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区壮丽的青春之歌,回城了一幅宏伟的青春图画。五四精神,他是一团火,光亮,耀眼,激励着人们在风风雨雨中走过了一个世纪;它是一声呐喊,催醒了沉睡的雄狮;它是一种精神,凝聚成了一种力量,推动力中华民族千斤顶步伐。
正值青春的我们,在这个敏感的季节,觉醒的季节,一个字一位成熟的季节,为自己以及身边的一切而感动,为自己的成长而自豪,为自己经历了的时时感到沧桑。青春是什么?青春不是人生的一段时期,而是心灵的一种状况,青春可以成为我们世界的源泉;青春是整个人生旅站中最绚丽的一站,青春孕育着无穷尽的能量去开采,去挖掘,去释放,生活是属于我们的,我们十八九点的太阳,让我们以天下事为己任,用青春热血献祖国,顽强地努力,无私地奉献,传承五四精神,去迎接新世纪的挑战,创造美好的未来,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和智慧。
第五篇:传承五四精神
传承五四精神,展望工院辉煌未来
2012年五四青年节正值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建团90周年,为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的光荣传统,弘扬中华民族伟大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我校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积极引领我校青年学子与学校同发展,充分展示我校青年学子朝气蓬勃,意气风发的精神风貌。由我校校团委主办的“传承五四精神,展望工院辉煌未来”为主题的活动,于5月4日星期五晚上19:30在报告厅播放了青春,热血,励志电影《翻滚吧!阿信》。
电影《翻滚吧!阿信》主要介绍了男主角阿信自出生便有惊人的天赋,但他患有轻微的小儿麻痹症,他的一条腿短于另一条腿,学校教练发现了阿信的跳马才能,将他带入体操队,他却只能坐在板凳没有上场的机会。终于有一天,机会来敲门,他代替受伤的队友出赛,在令人惊噗声下,拿下了跳马冠军,阿信的未来似乎充满光明。本次电影展的举办赢得了学校各个部门的高度赞誉,特别是得到学校后勤工作人员的大力支持,现场的座位是供不应求。
正如扮演阿信的演员彭于晏所说:体操是一个难度,完成度都非常高的运动,他自己在这方面花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对于我们青年学子来说,这部电影很有启发性,在我们失意,低潮,得意,高潮时看看它,会有不一样的收获。面对困难挫折,我们要有战胜它的“野心”,要有不抛弃不放
弃的毅力。青年是学校的希望,国家的未来。少年强则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