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五四精神的传承
五四精神——历史的传承
院系:会计学院
班级:09级项目管理
姓名:徐溟
学号:902076156
星期三早晨莫名奇妙的早起升旗让我们想起了久违的五四,太安逸的大学生活让人们几乎都忘记了这些重要的历史时刻,实在是有些惭愧。记得谁说过:五四精神代表的是年轻人活力招展,坚持自我,懂得抗争的精神。现在的我们可能没有那么深刻的为了改变世界而奉献一切去斗争的感情,因为我们所处的环境不需要我们做这些,也没有相同的感悟,但我们如今能得到这些却与当初的斗争不无关系,而且五四精神所传达的思想却是与雷锋精神一样永不过时,为人所用的。
翻开中国的历史,漫漫长卷似乎有数不完的动人故事,屈原爱国忠君,却在无奈的现实始终坚持自我,最终被逼投江;五柳先生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最终获得了自己的桃花源;司马迁开罪汉武帝,最后一代文人伶仃入狱,却还坚持写完了《史记》;明朝海瑞在腐败的政治环境下截然独身罢官,却在百姓心中成为真正为国为民的好官的代言人…..这些人生在不同的时代,做着不同的事情,却都坚持自己心中所想,勇敢地为自己的命运抗争,有成功也有失败,但无一例外,他们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姓名,留下了自己的足迹,为后人千古传颂。
陈独秀在“新青年”创刊号上这样写,“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芽,如利刃之新发。”他认为要“力排陈腐朽败者”,只有依靠青春的力量。似乎我们处在纯净的校园当中,觉得政治问题与我们无关。其实不然,且不说大学生是中国真正的中坚力量,即使是学习、工作也要在一个稳定发展的环境当中才能实现,若是国家以一个错误的历史走向前行,那么发展再快也是徒劳无力的。中国已经在不断的改革当中冲破了很多禁锢人们的传统,比如很受争议的女性就业问题。对比以前,别说学习、就业,连走出家门都是一件很奢侈的事,如果不是女性同胞自己的努力争取,我们现在的生活跟100年前会有多大的变化呢?92年前的5月4日走在街上不畏强权、高呼口号的大学生,尤其是那些蓝衣黑裙的女学生,在我们的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为自由、为正义、为真理、为我们所应该坚持的一切,去奋斗、去努力、去抗争、去坚持,是关于青春最美丽的节奏。
中公党中央在关于五四精神的继承与发展上也提出了相应的观点,“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是中华民族精神与五四精神的交汇点,对此我们也应作出回应。
学习,这个学生时代永恒的话题,勤于学习是是所有一切的根基,坚持这一点会让我们的人生道路宽敞无比;创造力,这是一切新事物产生的源动力,青年时期是最富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时期,勇于创造、善于创造、不断创造,才会让一切更有意义;奉献,这可不是一件吃亏的事,你付出了并且愿意为他人付出,会得到更多的回报;冒险,或者说是尝试新鲜事物,俗话说,规矩是用来打破的,并不是不要遵纪守法,而是大胆的改变生活中对你产生负面影响或是不正确的事,打破传统才会发展。这些是五四精神的延续,也是五四精神传播在当
代大学生群体中最具体的表现,不需要多么崇高与远大,切合实际并且坚持去做就好。永远不要忘记坚持、奋斗、抗争的五四精神。
第二篇:传承五四精神
传承五四精神,飞扬青春风采
五月四日令人向往,值得赞美,在新世纪的阳光和五月的鲜花播洒进每一个人的心灵的时候,五月四日,一个属于我们的节日——五四青年节。
1919年的青年已过,青春不会再回,年轮在不停的前进,但是以爱国主义,振兴中华为核心的爱国精神一直激励中国青年去争取实现祖国繁华富强,民族伟大复兴,五四精神是热血青年们自发并逐渐形成的一种神圣的精神最求,其血脉世代相传,升华为爱国主义的一种体现,在不同的环境中有着不同的主旨。五四时期,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救亡图存;新中国建立后,表现为报效国家的拳拳之心;拨乱反正时期,表现为对真理的追求,对国家未来命运的关切,想当年为了驱除黑暗,争取光明,为了祖国的独立和富强,一群意气风发的青年振臂高呼,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区壮丽的青春之歌,回城了一幅宏伟的青春图画。五四精神,他是一团火,光亮,耀眼,激励着人们在风风雨雨中走过了一个世纪;它是一声呐喊,催醒了沉睡的雄狮;它是一种精神,凝聚成了一种力量,推动力中华民族千斤顶步伐。
正值青春的我们,在这个敏感的季节,觉醒的季节,一个字一位成熟的季节,为自己以及身边的一切而感动,为自己的成长而自豪,为自己经历了的时时感到沧桑。青春是什么?青春不是人生的一段时期,而是心灵的一种状况,青春可以成为我们世界的源泉;青春是整个人生旅站中最绚丽的一站,青春孕育着无穷尽的能量去开采,去挖掘,去释放,生活是属于我们的,我们十八九点的太阳,让我们以天下事为己任,用青春热血献祖国,顽强地努力,无私地奉献,传承五四精神,去迎接新世纪的挑战,创造美好的未来,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和智慧。
第三篇:传承五四精神
传承五四精神,展望工院辉煌未来
2012年五四青年节正值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建团90周年,为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的光荣传统,弘扬中华民族伟大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我校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积极引领我校青年学子与学校同发展,充分展示我校青年学子朝气蓬勃,意气风发的精神风貌。由我校校团委主办的“传承五四精神,展望工院辉煌未来”为主题的活动,于5月4日星期五晚上19:30在报告厅播放了青春,热血,励志电影《翻滚吧!阿信》。
电影《翻滚吧!阿信》主要介绍了男主角阿信自出生便有惊人的天赋,但他患有轻微的小儿麻痹症,他的一条腿短于另一条腿,学校教练发现了阿信的跳马才能,将他带入体操队,他却只能坐在板凳没有上场的机会。终于有一天,机会来敲门,他代替受伤的队友出赛,在令人惊噗声下,拿下了跳马冠军,阿信的未来似乎充满光明。本次电影展的举办赢得了学校各个部门的高度赞誉,特别是得到学校后勤工作人员的大力支持,现场的座位是供不应求。
正如扮演阿信的演员彭于晏所说:体操是一个难度,完成度都非常高的运动,他自己在这方面花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对于我们青年学子来说,这部电影很有启发性,在我们失意,低潮,得意,高潮时看看它,会有不一样的收获。面对困难挫折,我们要有战胜它的“野心”,要有不抛弃不放
弃的毅力。青年是学校的希望,国家的未来。少年强则国强。
第四篇:传承五四精神
传承五四精神
90年前那场轰轰烈烈反帝爱国群众运动中,成群热血青年面对破碎的山河痛彻肝胆,对卖国行径义愤填膺,终于化作北京赵家楼冲天火光,燃烧成了光耀千秋的“五四”精神,从此,一批批优秀青年在党的领导下踏上了波澜壮阔的奋斗征程。“五四”精神的本质是爱国主义,是一种为了民族振兴而不断追求理想、追求真理的精神,是一种为国家兴旺而不断追求科学、追求民主的精神,是一种为祖国繁荣而勇于创新、知难而进的精神。
中国革命先驱李大钊曾大声疾呼: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从“外争国权,内除国贼”到“团结起来,振兴中华”,无不充分印证:青年的命运只有与祖国的命运息息相关,个人的需要只有与祖国的需要有机结合才会展现生命的辉煌与灿烂。
今天,我们的祖国已经彻底告别了积贫积弱的历史,中华民族正在伟大复兴的征程上阔步前进。纪念“五四”运动,就应该有“五四”青年那样的长远目光和理想,为不断追求科学、追求民主的“五四”精神赋予新的内涵,更好地服务祖国。唯有这样,“五四”精神才会永不衰竭。
更好地服务祖国,就要有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把满腔的学习热情、创造热情、奉献热情发挥出来、汇集起来,凝聚成岗位奉献的滚滚洪流,与时代同呼吸,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斗。更好地服务祖国,就要根据国家发展的实际需要,找准学习成才的立足点和切入口,不断提高成才的层次,努力成为社会急需的高素质人才。要具有强烈的创造精神和创造激情,在实践中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形成新认识,开辟新境界。要在奉献中确定人生的坐标,为祖国的建设、改革和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智慧和力量。
更好地服务祖国,就要更加自觉地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对形势的判断上来,把力量凝聚到贯彻落实中央各项决策部署上来,珍惜来之不易的大好形势,把爱国热情转化为建设祖国的实际行动,创造出无愧于祖国、无愧于人民的光辉业绩。
听从祖国的召唤,顺应时代的要求,为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不懈奋斗,这就是对“五四”运动最好的纪念。
第五篇:传承五四精神
传承五四精神成为民族脊梁
1919年5月4日爆发的那场北京学生反帝爱国运动,其革命浪潮迅速席卷全国,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这次运动是在新文化运动背景下爆发的学生爱国主义运动,在中国的革命史上有着重大意义。
它是一次追求民主、追求真理的思想解放潮流,极大地推动了科学思潮在中国的传播,为后来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基础。它唤醒了中华民族的觉醒,直接促进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在中国的开展,五四伟大的爱国精神直接影响了我们一代又一代人。
时值今天,正是五四运动发生93周年之际,这场运动已经离我们这一代人很久远了。也许有人会说,那是一个时代的精神,已经过时了,对于我们也没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了,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可以这样说,五四精神不仅没有过时,反而正是我们新的时代的所需,我们很有必要重新认识我们的意识形态,有必要在新的形式上重新认识爱国主义精神。
其实,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去发扬爱国主义精神还是有着各种各样的形式的,无须做一些轰轰烈烈的大事情,而将我们身边的小事切切实实地做好,就是一种很好的爱国主义形式。在今天我们怀念五四运动,重提五四精神,在新 1的时代背景下,还是有着远大的社会意义的,让我们重新去认识爱国主义精神,重新去审视我们的意识形态,爱国主义不是一句口号,不是一种形式,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行动。
五四精神是一面旗帜,五四精神永远不会过时,在新的时代它有新的内容,我们怀念五四精神,我们发扬五四精神,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总体精神气质。它有着鲜明的民族性和时代性,是一种超越阶级,阶层之上的全民族的精神支柱和凝聚力,中华民族是具有伟大民族精神的民族,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历经磨难而不衰,饱尝艰辛而不屈,千锤百炼而愈加坚强,靠的就是威力无比的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历史的,一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便是民族精神的积淀史。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包含着一些主要的精神要素:一是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易经》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成为无数仁人志士的人生信条,激励着人们为国家和民族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二是对正义价值的认可与执着追求,孔子的“朝闻道,夕死可矣”。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成为中华民
族的要义之一。三是忧患意识,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直激励着人们奋发有为,勤政为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感受忧患中超越忧患,并最终达到“不忧”“不惑”“不惧”的境界,四是历史责任感。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秋瑾的“他年成败利钝不计较,但持铁血报祖国”,无不表现出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在中国人的传统思想中,超越个人的衣食之利,以天下苍生为己任,是一种主流意识,这些历代精英,提倡和追求的各种高尚精神汇集在一起,便成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世代相传的国魂意识,成为炎黄子孙的立身砥行的精神支柱,成为民族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