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青岛市2005年毕业生就业新政策
一、青岛市不接待先落户后就业。
二、人事代理由市人才交流中心办理。
三、找工作、盖章审批均在青岛市毕业生就业网上进行。
四、青岛市网上接收(非师范类)毕业生来青就业流程
1、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上网登录招聘(求职)信息。
2、单位、毕业生双向选择。
3、毕业生向用人单位提交《推荐表》原件、身份证号码和申报密码,签订就业协议。
4、单位通过“青岛市毕业生就业网站”申报毕业生。
5、经网上审核、鉴证后,用人单位即可远程为毕业生打印《青岛市普通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就业接收函》。
6、毕业生持《接收函》回校办理派遣手续。
五、“毕业生服务区”使用方法
1、“录入求职简历”:毕业生点击“录入求职简历”栏,首先看到《普通大中专院校毕业生来青岛就业协议书》,该协议书旨在维护单位、毕业生双方合法权益,其内容符合国家有关管理规定,是青岛市毕业生就业的管理公约,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必须共同遵守。毕业生应仔细阅读,并点击“我同意”,就可进入下一步“录入简历”操作界面(在“单位服务区”模块中,对用人单位也设置了相同的要求)。
2、“查询招聘信息”:毕业生可按专业、学历等条件,查询青岛市区用人单位的有关招聘信息,并查看该单位的详细情况和联系方法。
3、“查看审批结果”:毕业生在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并提交推荐表原件、密码、身份证号码后,就可打开该窗口,查看是否被单位申报、青岛市人事局是否批准,批准后接受单位为毕业生打印《青岛市普通大中专院校毕业
生就业接收函》(该函交给学校,作为开具派遣报到证、办理来青岛就业等手续的依据)。
4、“报到、落户登记”:凡青岛籍未就业的应届毕业生被学校派遣回青时,都要将个人简历登录在青岛市毕业生就业网上。未按要求进行登录的毕业生,在回青办理毕业生报到、落户及二次派遣手续时,应补录;不按要求进行 登录的毕业生,市人事局将不予办理有关接收手续。
六、人事代理:档案保管费240元/年。
第二篇:青岛市毕业生就业服务指南
青岛市毕业生就业服务指南
青岛籍未就业毕业生报到、落户流程
①毕业生登陆“青岛毕业生就业网”(/qdbys),进入“毕业生服务”; ②点击“青岛籍未就业毕业生报到、落户资料登记”录入个人简历。⑴报到需要的材料:报到证(中专毕业生为就业推荐书)、本市的身份证; ⑵落户需要的材料:报到证(中专毕业生为就业推荐书)、户口迁移证(或户籍证明书)、上学之前的身份证(或迁出派出所开具的迁出证明)。注:五市三区毕业生按以上流程直接到当地人事局办理报到落户手续。
已就业毕业生落户
需要材料:
①报到证;
②户口迁移证(或户籍证明书);
③毕业证;
④学位证;
⑤就业协议书;
⑥毕业生落户证明信(用人单位盖章)。
(“青岛毕业生就业网” “帮助” “下载落户证明信”)
注:在五市三区就业的毕业生,持以上材料直接到当地人事局办理。
单位网上接收毕业生流程
流程:1)开户2)申报需求3)申报毕业生 4)远程打印接收函
(一)用人单位开户
①登陆“青岛毕业生就业网”(/qdbys),进入“帮助” “下载区”点击“单位信息表”;
②“用人单位信息表”需要用人单位盖章、单位主管部门(或人事代理部门)盖章; ③持“用人单位信息表”及单位营业执照副本原件、复印件到毕业生就业处办理单位开户手续。
(二)申报需求
①登陆“青岛毕业生就业网”,进入“单位服务” 点击“申报需求” 录入单位需求信息(注:若单位接收本市专科以下毕业生,须在备注中注明“只接收市内四区及高新区生源毕业生”);
②进入“需求查询”查询审批结果,审批通过后,对毕业生进行申报。
(三)申报毕业生
①登陆“青岛毕业生就业网”,进入“单位服务” 点击“签约报批”;
②录入毕业生身份证号码、申报密码(申报密码由毕业生登陆“毕业生就业网”毕业生服务中“录入个人求职简历”设定)申报毕业生。(若被申报的毕业生毕业时已经有接收单位需办理改派手续,申报毕业生时需在“是否改派”选项处选择“
是”)
(四)远程打印接收函
①点击“审批已通过的毕业生查询”;
②审批通过后用人单位开具介绍信到毕业生处领取“青岛市普通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就业接收函”;
③带该接收函到人才中心(单位人事代理部门)远程打印。
(以上手续办理完后,将就业协议书与“青岛市普通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就业接收函”一并送回学校办理派遣手续)
毕业生办理改派手续流程
(一)本市内改派
①登陆“青岛毕业生就业网” “帮助” “下载改派审批表”;
②改派审批表原接收单位盖章、新接收单位盖章,持报到证、改派审批表到毕业生就业处进行审核;
③经审核同意后,新接收单位进行网上申报、审批、打印“青岛市普通大中专院校
毕业生就业接收函”。
需要材料:
①报到证;
②改派审批表;
③“青岛市普通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就业接收函”;
④毕业证;
⑤学位证。
(二)外市改派至本市
①原接收单位出具放行函;
②登陆“青岛毕业生就业网” “帮助” “下载改派审批表”;
③改派审批表新接收单位盖章;
④新接收单位进行网上申报、审批、打印“青岛市普通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就业接收函”。
⑤带所需材料到毕业生就业处进行审批,通过后到原单位所在地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地市级人事局)办理改派。
需要材料:
①报到证;
②原单位放行函;
③改派审批表;
④“青岛市普通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就业接收函”;
⑤毕业证;
⑥学位证。
(三)改派到外市
①登陆“青岛毕业生就业网” “帮助” “下载改派审批表”;
②改派审批表原接收单位盖章;
③新接收单位出具接收证明(当地市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盖章);
需要材料:
①报到证;
②改派审批表;
③新接收单位证明。
青岛籍未就业毕业生办理二次派遣手续流程
办理第二次派遣的对象是毕业生在校未落实就业单位或因为接收单位落实较晚未列入第一次就业计划,而被派遣到市人事局毕业生就业处报到的本市生源毕业生。
①毕业生登陆“青岛毕业生就业网”(/qdbys);
②进入“毕业生服务”;
③点击“录入求职简历”;
④接收单位进行网上申报、审批毕业生,远程打印“青岛市普通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就业接收函”。
需要材料:
①报到证;
②身份证(或户口簿);
③毕业证;
④学位证;
⑤就业协议书;
⑥单位远程打印的“青岛市普通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就业接收函”。
中专毕业生换发就业通知书流程
①毕业生登陆“青岛毕业生就业网”(/qdbys),进入“毕业生服务”;
②点击“录入求职简历”;
③接收单位进行网上申报、审批毕业生,远程打印“青岛市普通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就业接收函”。
④若接收单位在外地,需接收单位出具接收证明,并由当地市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盖章同意。
需要材料:
①中专就业推荐书;
②身份证(或户口簿);
③就业协议书;
④单位远程打印的“青岛市普通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就业接收函”(若接收单位在外地,单位出具的接收证明)。
档案提取流程
(一)范围
(1)指已派往本市接收单位的(2)指已办理改派手续的.(3)指在校没有接收单位,派到青岛人事局毕业生就业处后,由接收单位办理了二次派遣手续的(五市三区毕业生除外).(4)指考研、专升本并已办理报到手续的.(二)流程
1)接收单位(或毕业生)通过“青岛毕业生就业网”首页的“到档查询”窗口查询毕业生档案是否已到我处。
2)提档人员持提档证明信、报到证、毕业生身份证(可复印件)、提档人身份证到我处提取档案。
3)提档人员将所提档案转到档案接收单位后,填写档案转递通知单回执并加盖公章后送回。
(三)需要材料
1)提档证明信------
1、有人事管理权限的单位(指有党委组织的)提取档案时,由单位开具提档证明信;无人事管理权限的单位(指无党委组织的)提取档案时,由人事代理单位开具提档证明信.2、与接收单位解约退回生源地或学校的,由生源地人事局或学校开具提档证明信.3、已考研或专升本的(指已被录取的)需持录取通知书及学校开具的提档证明信.2)报到证------毕业生毕业时学校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报到证”。
3)身份证------毕业生本人的、委托他人办理的,代办人也需带身份证。
办理失业登记流程
一、范围:
指青岛市内四区(含高新区)派遣期内的毕业生毕业半年以上,无接收单位且档案存放我处,可办理失业登记。五市三区的毕业生由当地人事局毕业生就业处办理。办理此失业登记,一律不予提取档案。该失业证可以免费接受劳动保障部门组织的就业指导。
二、流程
(1)毕业生先在“青岛毕业生就业网”首页的“到档查询”窗口中查询档案是否已到我处。
(2)毕业生持个人申请书、报到证、身份证(如果委托他人办理、代办人也要带身份证)到我处办理。
(3)经我处审核后,开具“青岛市大中专毕业生申请失业登记介绍信”。
(4)毕业生持开具的介绍信,到户口所在地的街道劳动保障中心办理失业证登记手续。
三、需要材料
1)报到证------指毕业时学校发派到青岛市人事局毕业生就业处(或山东省人事厅)的青岛藉毕业生并且已在“青岛毕业生就业网”上办理报到手续的。
2)身份证------学生本人的、如果委托他人代办的,代办人也要带身份证。
3)申请书------要求学生自己书写,并且签字、摁手印。申请书内容如下:
×××,××时间、毕业于×××学校的×××专业,毕业后无接受单位申请办理失业登记。
××××年×月×日
考研、专升本毕业生档案提取流程
一、范围
指青岛市内四区(含高科园)派遣期内无接收单位的毕业生。五市三区的毕业生由当地人事局毕业生就业处办理。
二、流程:
(1)毕业生首先到“青岛毕业生就业网”首页的“到档查询”窗口查询档案是否已到我处并已办理报到手续。
(2)毕业生持学校发的提档证明信或录取通知书、报到证、身份证到我处提取档案。
(3)毕业生将档案送到学校,由学校将档案回执盖章签字,然后由提档人送(寄)回。
三、材料要求
1)提档证明信------派遣期内的毕业生考研后由学校开具提档证明信;专升本的毕业生需持录取通知书或学校开具的提档证明信。
2)报到证------毕业学校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报到证”。
3)身份证------学生本人的,如有委托人的委托人也要带身份证。
应届毕业生党员关系转移流程
一、范围
1)指报到证已派到青岛辖区单位的应届毕业生党员(含预备党员)○2指青岛藉生源且在派遣期内无接收单位的毕业生党员(含预备党员)
二、流程
(1)已有接收单位的毕业生持学校开具的“党员关系介绍信”、报到证、身份证到接收单位(或人事代理单位)的党组织办理手续。
(2)无接收单位的青岛藉毕业生持学校开具的“党员关系介绍信”、报到证、身份证到户口所在区(市)的区(市)委组织部办理手续。
三、需要材料
1)党员关系介绍信------由毕业学校党组织开具。
2)报到证------毕业学校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报到证”。身份证-------学生本人的.如委托他人办理的代办人也要带身份证。
预备党员转正流程
一、范围
指青岛市内四区(含高新区)派遣期内毕业生预备党员。五市三区派遣期内毕业生预备党员由户口所在地人事局毕业生就业处办理
二、流程
(1)毕业生首先到“青岛毕业生就业网”首页的“到档查询”窗口查询档案是否已到我处并且办理报到手续。
(2)带转正地党组织开具的转正介绍信、报到证、身份证到我处办理党员材料借出手续。
(3)预备党员将借出的党员材料送到转正地党组织,转正后将材料送回。
三、需要材料
转正介绍信------由转正地党组织开具。
报到证------毕业学校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报到证”。身份证------学生自己的,如委托他人办理的代办人也要带身份证。
派回生源地办理程序
一、已签就业协议(合同)并落户的,办理退回生源地时应持以下材料:
1、单位工作人员持退回生源地申请报告(一式四份,加盖单位章、人事代理章、毕业生签字)、毕业生报到证、已签订的就业协议(合同),到青岛市人事局毕业生就业处审核,审核通过后青岛市人事局毕业生就业处在申请报告和报到证上签署意见加盖公章。申请报告毕业生就业处留存一份,装入学生档案一份,单位留存一份。
2、用人单位携带加盖青岛市毕业生就业处公章的申请报告一份和报到证到派出所办理户口迁移手续,然后将毕业生的报到证、户口迁移证、毕业生档案送交青岛市毕业生就业处,由青岛市毕业生就业处通过机要发回毕业生生源地的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
二、已签就业协议(合同)没落户的,办理退回生源地时应持以下材料:
单位工作人员持退回生源地申请报告(一式三份,加盖单位章、人事代理章、毕业生签字;申请报告毕业生就业处留存一份,装入学生档案一份,单位留存一份)、毕业生报到证、已签订的就业协议(合同)到青岛市人事局毕业生就业处审核,审核通过后青岛市人事局毕业生就业处在申请和报到证上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同时收回毕业生报到证、户口迁移证和档案,将这些材料一并装入毕业生档案,由青岛市毕业生就业处通过机要发回毕业生生源地的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没档案或缺材料的不能办理)。
第三篇:2014就业新政策宣传单
就业新政策宣传
一、税收优惠政策
1.提高个体工商户营业税起征点。
2.登记失业人员创办企业并符合条件的,可按国家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二、收费减免政策
登记失业人员、残疾人、退役士兵、返乡农民工以及毕业两年内的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的,自其在工商部门首次注册登记之日起3年内,免收管理类、登记类和征照类等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
三、小额担保贷款政策
1.有创业愿望和创业能力的城镇劳动者和进城创业的农村劳动者自主创业,可申请小额担保贷款扶持。小额担保贷款额度个人最高可达5万元,妇女创业最高可达8万元,大学生创业个人贷款最高可达10万元;对通过使用小额担保贷款成功创业、稳定经营、依法纳税,经营项目较具成长潜力且对直接带动就业有贡献的,可申请二次贴息贷款。
2.认定为劳动密集型小企业的小额担保贷款额度最高可达200万元。
四、就业困难人员认定政策
就业困难人员是指在法定劳动年龄内,已办理失业登记、难以实现就业且无其它生活来源的具有宜宾县籍城镇户口的人员(不含已享受或正在享受社保补贴、自谋职业补助费、自主创业奖和小额担保贷款贴息等的人员):“4050”人员(女年满40周岁,男年满50周岁)、残疾人员、城镇低收入或低保家庭人员、城镇人口安置的被征地农民、连续失业1年以上人员。
五、职业介绍补贴政策
在我县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职业中介机构,可按经其免费就业服务后实际就业的登记失业人数申请职业介绍补贴。每介绍成功1人补助200元;对组织化输出100人以上的,另给予100元/人的奖励。
六、职业培训补贴政策
享受职业培训(包括就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补贴的人员范围包括: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毕业高校毕业生、毕业藏区“9+3”学生、城乡未继续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职业培训补贴标准每人次最高不超过1800元。
企业新录用的上述五类人员,在劳动合同签订之日起6个月内由企业依托所属培训机构或政府认定的培训机构开展岗前就业技能培训的,培训合格并根据取得或未取得初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专项职业能力证书)以及劳动合同期限的长短给予不同额度的培训补贴;开展在岗职工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并取得高一级职业资格证书的,按补贴标准的30%给予企业职业培训补贴;对获得技师、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的在岗职工,分别给予2000元、2500元的培训补贴。
七、创业补贴和奖励
1.创业补贴。对登记失业的就业困难人员或首次创业的高校毕业生、藏区“9+3”学生自主创业的,在其首次办理工商营业执照并正常营业6个月后,可申请不高于5000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
2.创业吸纳就业奖励。
对登记失业的就业困难人员或首次创业的高校毕业生、藏区“9+3”学生自主创业成功,新增吸纳2名(含2名)以上劳动者就业(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的,每吸纳1人给予500元的奖励。
对在电子商务、数字出版、创意设计、家政养老服务等领域新创办的企业,以及组织城乡劳动者居家灵活就业的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以其登记注册后3年内对地方就业促进的贡献予以适当奖励,新增吸纳就业2名以上的给予一次性300元/人的奖励。
3.创业孵化服务。通过公开征集、委托社会服务机构开展创业孵化服务并成功创业的,按每个项目5000元的标准给予社会服务机构孵化服务费。
八、社会保险补贴政策
社会保险补贴实行先缴后补的办法。对下列两类人员的补贴,除对首次认定为就业困难对象时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就业困难人员可延长至退休外,其余人员最长不超过3年。
1.用人单位吸纳就业困难人员的社会保险补贴
对各类用人单位招用持《就业失业登记证》的就业困难人员,与之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以及在公益性岗位安排就业困难人员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按用人单位为就业困难人员实际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之和给予补贴。
2.灵活就业的困难人员社会保险补贴
对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后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按其实际缴费但不高于上省平工资计算的社会保险费的2/3给予社会保险补贴。
九、岗位补贴政策
1.对在公益性岗位安排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的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参保缴费后按其实际安排的就业困难人员人数及类别给予岗位补贴。岗位补贴的期限,除对首次认定为就业困难对象时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就业困难人员可延长至退休外,其余人员最长不超过3年。
2.对各类用人单位招用就业困难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的,在相应期限内给予岗位补贴。
3.专业技术人才到小微企业兼职兼薪的,给予优秀人才政府激励岗位奖励标准50%的岗位补贴。
十、职业技能鉴定补贴
五类人员通过初次职业技能鉴定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专项职业能力证书的,可按规定申请一次性职业技能鉴定补贴。职业技能鉴定补贴标准按高级技能260元、中级技能205元、初级技能150元、专项职业技能120元执行。
十一、就业见习补贴
就业见习基地按规定吸纳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的,由就业见习基地先行垫付见习人员见习期间的基本生活补助后,可申请就业见习补贴。就业见习基本生活补助标准为每人每月800元,见习期为3-12个月。
咨询电话:62000466202654
宜宾县人才服务和就业促进局 印制二〇一四年三月
第四篇:2014年国家鼓励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新政策
2014年国家鼓励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新政策
发布时间:2014-06-12来源:作者:
一、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的政策
1.各地区要结合城镇化进程和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充分挖掘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及残疾人服务、农技推广等基层公共管理和服务领域的就业潜力,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
2.各地区要结合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等,引导更多高校毕业生投身现代农业。
3.继续统筹实施好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等各类基层服务项目,健全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服务保障机制。高校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县以下基层单位就业的,实行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政策。
4.高校毕业生在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县以下基层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申报相应职称时,可不参加职称外语考试或放宽外语成绩要求。
5.充分挖掘社会组织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潜力,对到省会及省会以下城市的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所在地的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要协助办理落户手续,在专业技术职称评定方面享受与国有企事业单位同类人员同等待遇。
二、鼓励小型微型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
1.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14号),为小型微型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推动小型微型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创造更多岗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
2.对小型微型企业新招用毕业高校毕业生,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给予1年的社会保险补贴,政策执行期限截至2015年年底。
3.科技型小型微型企业招收毕业高校毕业生达到一定比例的,可申请最高不超过200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并享受财政贴息。
4.对小型微型企业新招用高校毕业生按规定开展岗前培训的,要求各地根据当地物价水平,适当提高培训费补贴标准。
三、激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政策
1.2014年至2017年,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通过提供创业服务,落实创业扶持政策,提升创业能力,帮助和扶持更多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逐步提高高校毕业生创业比例。
2.各地要采取措施,确保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都能得到创业指导、创业培训、工商登记、融资服务、税收优惠、场地扶持等各项服务和政策优惠。
3.各高校要广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将创业教育课程纳入学分管理,有关部门要研发适合高校毕业生特点的创业培训课程,根据需求开展创业培训,提升高校毕业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4.各地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要为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做好人事代理、档案保管、社会保险办理和接续、职称评定、权益保障等服务。
5.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工商登记、场地支持、税费减免等各项创业扶持政策。拓宽高校毕业生创办企业出资方式,简化工商注册登记手续。
6.鼓励各地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建设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和小企业创业基地,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创业经营场所支持。
7.对高校毕业生创办的小型微型企业,按规定落实好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月销售额不超过2万元的暂免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等税收优惠政策。
8.对从事个体经营的高校毕业生和毕业内的高校毕业生,按规定享受相关税收优惠政策。
9.留学回国的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符合条件的,可享受现行高校毕业生创业扶持政策。
10.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积极探索和创新符合高校毕业生创业实际需求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本着风险可控和方便高校毕业生享受政策的原则,降低贷款门槛,优化贷款审批流程,提升贷款审批效率。通过进一步完善抵押、质押、联保、保证和信用贷款等多种方式,多途径为高校毕业生解决反担保难问题,切实落实银行贷款和财政贴息。
11.在电子商务网络平台开办“网店”的高校毕业生,可享受小额担保贷款和贴息政策。
12.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的积极作用,推动改善创业环境。鼓励企业、行业协会、群团组织、天使投资人等以多种方式向自主创业大学生提供资金支持,设立重点面向扶持高校毕业生创业的天使投资和创业投资基金。对支持创业早期企业的投资,符合条件的,可享受创业投资企业相关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四、促进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
1.各地区要将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全部纳入公共就业人才服务范围,采取有效措施,力争使每一名有就业意愿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半年内都能实现就业或参加到就业准备活动中。
2.有关部门、各高校要密切协作,做好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离校前后信息衔接和服务接续,切实保证服务不断线。教育部门要将有就业意愿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实名信息及时提供给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建立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信息数据库,全面实行实名制就业服务。
3.各级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和基层就业服务平台要及时主动与实名登记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联系,摸清就业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教育部门和高校要加强对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跟踪服务,为有就业意愿的高校毕业生持续提供岗位信息和求职指导。
4.各地区要结合本地产业发展需要和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意愿及需求,扩大就业见习规模,提升就业见习质量,确保凡有见习需求的高校毕业生都能得到见习机会。要根据当地物价水平,适当提高见习人员见习期间基本生活补助标准。高校毕业生见习期间参加职业培训的,按现行政策享受职业培训补贴。
5.各地区要继续推动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技能就业专项行动,结合当地产业发展和高校毕业生需求,创新职业培训课程,提高职业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高校毕业生集中的城市,要提升改造一批适应高校毕业生特点的职业技能公共实训基地。国家级重点技工院校和培训实力雄厚的职业培训机构,要选择一批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培训项目,及时向社会公布。
五、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的政策
1.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各高校要根据高校毕业生特点和求职需求,创新服务方式,改进服务措施,提高服务质量,促进更多的高校毕业生通过市场实现就业。
2.加强网络信息服务,建立健全全国公共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加快招聘信息全国联网,更多开展网络招聘,为用人单位招聘和高校毕业生求职提供高效便捷的就业信息服务。
3.积极开展公共就业人才服务进校园活动,为高校毕业生送政策、送指导、送信息,特别是要让高校毕业生知晓获取就业政策和岗位信息的渠道。
4.精心组织民营企业招聘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就业服务周、部分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专场活动和每季度的全国高校毕业生网络招聘月等专项服务活动,搭建供需信息平台,积极促进对接。
5.高校要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和学科建设,积极聘请专家学者、企业人力资源经理、优秀校友担任就业导师。
6.各地区、各高校要将零就业家庭、优抚对象家庭、农村贫困户、城乡低保家庭以及残疾等
就业困难的高校毕业生列为重点对象实施重点帮扶。
7.要在高校毕业生离校前,将享受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毕业内高校毕业生的求职补贴全部发放到位,求职补贴标准较低的要适当调高标准。
8.鼓励各地结合本地实际将残疾高校毕业生纳入享受求职补贴对象范围。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要带头招录残疾高校毕业生。
9.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现灵活就业的,在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办理实名登记并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给予一定数额的社会保险补贴,补贴数额原则上不超过其实际缴费的2/3,最长不超过2年,所需资金从就业专项资金中列支。
六、创造公平就业环境的政策
1.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积极采取措施,促进就业公平。用人单位招聘不得设置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等歧视性条件,不得将院校作为限制性条件。省会及以下城市用人单位招聘应届毕业生不得将户籍作为限制性条件。
2.国有企业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除涉密等特殊岗位外,要实行公开招聘,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信息要在政府网站公开发布,报名时间不少于7天;对拟聘人员应进行公示,明确监督渠道,公示期不少于7天。
3.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严厉打击非法中介和虚假招聘,依法纠正性别、民族等就业歧视现象。加大对企业用工行为的监督检查力度,对企业招用高校毕业生不签订劳动合同、不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不按时支付工资等违法行为,及时予以查处,切实维护高校毕业生的合法权益。
4.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消除高校毕业生在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单位之间流动就业的制度性障碍。省会及以下城市要放开对吸收高校毕业生落户的限制,简化有关手续,应届毕业生凭《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证书》、《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报到证》、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就业协议书》或劳动(聘用)合同办理落户手续;非应届毕业生凭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聘用)合同和《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证书》办理落户手续。
5.高校毕业生到小型微型企业就业、自主创业的,其档案可由当地市、县一级的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免费保管。办理高校毕业生档案转递手续,转正定级表、调整改派手续不再作为接收审核档案的必备材料。
第五篇:青岛市引进大中专学校毕业生落户及就业工作有关问题
一、积极引进博士、硕士研究生。引进研究生不分性别、不分专业、不限时间、随到随办,对我市企业、事业单位接收引进的博士继续实行政府资助经费的政策。放开接收本科毕业生,只要落实了接收单位,不受专业、性别和生源地限制均可办理就业、落户手续。对我市紧缺急需的专用专业的非青岛生源的国家统招专科生,经有关部门审核报市政府批准后,可在市南区、市北区、四方区、李沧区及高新技术产业区(以下简称市内四区及高新区)落户。外地生源毕业生在市内四区及高新区范围内就业须具有国家普通高校全日制学士学位。
二、对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毕业生,各有关部门要按市政府有关政策规定,给予大力支持和扶持。凡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从事个体经营的,除国家限制的行业外,自工商部门批准其经营之日起2年内,免交登记类和管理类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人才服务部门要做好人事代理工作,保留其身份,连续计算工龄。对以非全日制、临时性和弹性工作等灵活形式就业以及到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就业的毕业生,要按照有关规定,在工资支付、社会保险、劳动争议处理等方面维护其合法权益。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街道)基层单位,从事教育、卫生、农技、扶贫和其他社会公益事业。积极推进“村村有大学生”工程,五市三区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派优秀毕业生充实到村级组织和村办企业工作三年,期满经考核合格后,进入所在区、市事业单位工作。在农村工作期间,户口和档案关系存放在区市人才交流中心,工资及津贴由各级财政共同承担。
三、毕业生在见习期内一般不予流动,对因特殊情况需调整工作单位的毕业生,自毕业之日起一年内到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办理改派手续。五市三区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负责本区、市范围内的调整改派,跨区、市的调整改派的,经双方区、市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同意并办理网上解约、签约手续后,由市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办理改派。跨省、市改派的须通过市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办理。各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用人单位、学校不得收取改派费。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通过网上解约后,要在6个工作日之内办理档案转递和户口迁移手续。用人单位不得扣留毕业生的档案,毕业证书等证件。
四、亦已落实就业单位且报到证签发到具体接收单位的毕业生,应持报到证、毕业证书、学位证书等材料到用人单位办理报到手续,然后持上述材料及本人留存的就业协议书、学历和学位证及接收单位出具的毕业生报到证明信,到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开具《青岛市普通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入市落户通知书》,到公安派出所办理落户手续。已落实就业单位但报到证未签发到具体接收单位的毕业生,应持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就业协议书、报到证、毕业证书、学位证书、身份证等材料,先到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办理派遣手续,再到具体接收单位办理报到、落户手续。未落实就业单位的本市生源的非师范类毕业生和师范类毕业生,应分别在青岛市毕业生就业网和青岛市师范类毕业生就业网上进行报到、落户登记后,持报到证、毕业证书、身份证、居民户口簿等材料到生源地市、区(市)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报到并按规定办理落户手续。
来源:就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