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年级科学下册 面包发霉了教学实录 教科版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记
第三单元 食物
5.面包发霉了
上完《生的食物与熟的食物》,我把熟的马铃薯放在实验室等着它发霉变质。为下个星期上《面包发霉了》时学生能看到霉菌,我把4个面包放在盘子里放在厨房间,过了几天,没见面包长霉,用手一摸,很硬,快成石头了。(说来好笑,我以为面包这么放着时间长了就会发霉。因为我还没有仔细钻研过教材,不知霉菌发霉的条件。)这几天天气干燥,风又大,面包这么放着自然干了。那可怎么办?儿子说往面包上滴几滴水,我就照办,第二天就看到发霉了。但霉菌不明显,我怪自己太不仔细了,一时去哪里找霉菌去。
放了五天的面包干得成石头,滴水之处有一些霉菌。
星期一到学校,看到桌上的蚕卵竟然孵出小蚕来。我急忙去实验室拿饲料,打开箱子,意外地看到饲料外面长满霉菌。
长有各种霉菌的饲料,有丝状,有粒状;有黄色、白色、黑色等。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我一阵兴奋,今天的课可以上了。我先拎出一根饲料洗去外面的霉菌送到办公室给小蚕吃,再回到实验室准备今天课的材料。马铃薯已经变质发霉,我为每个小组准备一个放大镜、一根牙签,一个盆子,里面一份变质的马铃薯和一根外面长满霉菌的饲料。
发霉变质的马铃薯,气味难闻,有些已腐烂。
为每个小组准备的材料:牙签、放大镜、发霉的马铃薯和饲料。
我看书本插图中有显微镜,用显微镜看霉菌,我是第一次用显微镜,对着说明书看很久,知道反光镜光对着孔,我从饲料中挑一些霉菌放显微镜中看,却什么也没看到。我怀疑显微镜有问题,琢磨来,琢磨去,自己也搞不懂怎么教学生,时间又不多,最后决定不让学生看,只是展示一下,让学生认识了解一下显微镜。
上课:
1、学生回忆食物变质时的情景,猜测食物发霉与什么有关?
你见过变质的食物吗?在哪里见过,是怎样的一种状况?猜测食物变质的原因:与空气、温度、水分、时间长短等有关。
2、介绍霉菌,与霉菌亲密接触观察各种霉菌。
学生观察霉菌实物。用牙签挑一些在放大镜下观察,描述霉菌的样子、颜色。
3、设计实验,怎样验证自己的猜测?
进行对比实验设计,从水分、温度、光照三方面进行考虑。注意控制变量,哪些条件要相同,用心爱心专心 1
那些条件不同?
回家实验,观察记录霉菌的生长情况。
通过这一课的教学,我知道了世界上霉菌约有3万多种,其中大约有200多中可致癌。霉菌本身并不致癌,致癌物是霉菌污染谷物或食物后,在其繁殖生长过程中所产生的代谢产物,即霉菌毒素。霉菌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繁殖速度最快。
遗憾的是我和学生没能通过显微镜亲眼看到霉菌的菌丝和孢子囊。
用心爱心专心 2
第二篇:四年级科学--5.面包发霉了教案范文
5、面包发霉了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面包的变质发霉是霉菌大量繁殖引起的,霉菌的生长需要适宜的环境和条件。通过对霉菌的培养可以进行霉菌生活条件的研究活动。
过程与方法
根据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假设,并设计实验研究霉菌的生长与环境的关系。坚持记录霉菌的生长情况,分析、整理自己记录的数据。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霉菌的观察,拓宽观察周围世界的视野,保护并发展对事物的好奇心。在对霉菌生长的实验活动中,锻炼长周期实验观察的意志品质。
教学重点: 观察发霉的面包,了解霉菌;探究面包发霉的条件。教学难点:观察霉菌的生长情况。
教学准备:为每组学生准备: 放大镜,载玻片,有条件的学校准备显微镜;
发霉的面包(装在密封好的口袋中),干面包四小块、滴管、水、塑料袋、实验记录单(参见教科书第53页)。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我们可能注意到食物在保存的过程中也会发生变化。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与哪些条件有关呢?
二、探究过程
1、观察发霉的面包
(1)分组观察老师提供的面包,说说你的发现? 面包发霉了!(揭示课题)
(2)怎样才能看清楚面包上霉菌的样子?用放大镜把面包发生的变化记录下来。
学生讨论,小组尝试。师引导学生用牙签取一些面包上的霉菌放在载玻片,用放大镜进行观察。
有条件的话引导学生利用显微镜观察,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指导——一提(提镜筒)二转(转换器)三调光
四载(标本置载物台)五降(降镜筒)六反向(升镜筒)
(3)汇报交流:投影仪展示各组记录单,学生代表用语言来描述你看到的霉菌的样子。
2、面包发霉的条件
(1)讨论:面包上怎么会长出霉菌?面包发霉与哪些因素有关?观察活动中得到的哪些信息能够帮助我们进行分析?还需要得到哪些方面的信息?
(2)小组探讨,作出推测
(3)全班交流:霉菌长在面包上,而离面包最近的塑料袋上并没有霉菌生长,这可能说明霉菌的生长需要面包提供养分;面包如果是放在了温暖的地方发的霉,这说明霉菌的生长与温度的高低有关;发霉的面包还是软软的,有一些水分,这说明霉菌的生长需要水分„„
3、哪一块面包上的霉菌生长得快
(1)过渡:刚才的讨论只是我们的一种猜想,霉菌的生长还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请各组根据老师为你们提供的材料,你能设计一个实验证明霉菌的生长与温度的关系?你能设计实验证明霉菌的生长与水的多少有关?霉菌的生长还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你还能用实验来证明吗?
(2)选择实验条件
拿出材料袋的四块烘干的面包,用牙签在每块面包上放一些霉菌。(这是一组对比实验,用牙签在每块面包上放一点儿霉菌,目的是为了创设在四块面包上都有霉菌这样一个相同的条件。)
第一组:让第一块面包保持干燥,在第二块面包上滴10滴水,分别装在两个塑料袋里,用线扎紧袋口后放在桌上。(探究霉菌的生长和水分多少的关系)
第二组:在第三块和第四块面包上都滴10滴水,也分别装在两个塑料袋里,并扎紧袋口。然后,把第三块面包放进冰箱的冷藏室中,第四块面包放在温度较高的地方。(创设不同的温度条件,以观察霉菌的生长速度。)
也可以自主选择,例如空气、光照„„条件对霉菌生长速度的影响
(3)分组准备对比实验
这组的两块面包中,哪一块面包上的霉菌生长得快?写下我们的推测:
每天观察记录一次面包上霉菌的生长情况,检验我们的推测。
4、后续观察活动
根据你的实验方法,注意每天观察记录两块面包上霉菌的生长情况,认真填写“实验记录”表。
板书设计:
面包发霉了
营养 温度
霉菌——生长条件
水分
空气
光照 „„
第三篇:四年级自然与科学下册 面包发霉了(第二课时)教案 教科版
面包发霉了(第二课时)
【
一、引入
本周我们进行了几天的实验观察,记录了不同条件下面包上的霉菌生长的情况。今天我们来进行一下汇报交流。
二、交流活动
1、小组活动
整理记录,分析实验,归纳总结。各组选定代表在全班汇报交流。
2、展示交流
(1)投影仪展示小组记录表、总结,学生代表汇报(2)相互补充,探讨交流。
师适时归纳板书。
3、小结:
面包发霉是因为在它的上面生长了一种生物——霉菌,与其他生物一样,它的生长需要获取营养和适宜的生长环境。
因为霉变过程中产生的霉菌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所以发霉变质的食物是绝对不能食用的。
三、总结评价
1、小组自评
谈谈本次观察实验活动中的收获,自身表现,合作情况…… 评出优秀观察记录员。
2、班级总评(1)小组汇报(2)评出优秀实验组
【板书设计】 面包发霉了
营养
温度
霉菌——生长条件 水分 空气 光照 …… 【教学反思】
第四篇:小学科学《面包发霉了》参考教案
面包发霉了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面包的变质发霉是霉菌大量繁殖引起的,霉菌的生长需要适宜的环境和条件。
通过对霉菌的培养可以进行霉菌生活条件的研究活动。过程与方法
根据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假设,并设计实验研究霉菌的生长与环境的关系。坚持记录霉菌的生长情况,分析.整理自己记录的数据。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霉菌的观察,拓宽观察周围世界的视野,保护并发展对事物的好奇心。在对霉菌生长的实验活动中,锻炼长周期实验观察的意志品质。教学重点
观察发霉的面包,了解霉菌;探究面包发霉的条件。教学难点
观察霉菌的生长情况。教学准备 为每组学生准备: 放大镜,载玻片,有条件的学校准备显微镜;
发霉的面包(装在密封好的口袋中),干面包四小块.滴管.水.塑料袋.实验记录单(参见教科书第53页)。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
我们可能注意到食物在保存的过程中也会发生变化。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与哪些条件有关呢?
二、探究过程 1.观察发霉的面包(1)分组观察老师提供的面包,说说你的发现? 面包发霉了!(揭示课题)
(2)怎样才能看清楚面包上霉菌的样子?用放大镜把面包发生的变化记录下来。
学生讨论,小组尝试。师引导学生用牙签取一些面包上的霉菌放在载玻片,用放大镜进行观察。
有条件的话引导学生利用显微镜观察,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指导——一提(提镜筒)二转(转换器)三调光 四载(标本置载物台)五降(降镜筒)六反向(升镜筒)
(3)汇报交流:投影仪展示各组记录单,学生代表用语言来描述你看到的霉菌的样子。
2.面包发霉的条件
(1)讨论:面包上怎么会长出霉菌?面包发霉与哪些因素有关?观察活动中得到的哪些信息能够帮助我们进行分析?还需要得到哪些方面的信息?
(2)小组探讨,作出推测
(3)全班交流:霉菌长在面包上,而离面包最近的塑料袋上并没有霉菌生长,这可能说明霉菌的生长需要面包提供养分;面包如果是放在了温暖的地方发的霉,这说明霉菌的生长与温度的高低有关;发霉的面包还是软软的,有一些水分,这说明霉菌的生长需要水分„„
3.哪一块面包上的霉菌生长得快
(1)过渡:刚才的讨论只是我们的一种猜想,霉菌的生长还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请各组根据老师为你们提供的材料,你能设计一个实验证明霉菌的生长与温度的关系?你能设计实验证明霉菌的生长与水的多少有关?霉菌的生长还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你还能用实验来证明吗?
(2)选择实验条件
拿出材料袋的四块烘干的面包,用牙签在每块面包上放一些霉菌。(这是一组对比实验,用牙签在每块面包上放一点儿霉菌,目的是为了创设在四块面包上都有霉菌这样一个相同的条件。)
第一组:让第一块面包保持干燥,在第二块面包上滴10滴水,分别装在两个塑料袋里,用线扎紧袋口后放在桌上。(探究霉菌的生长和水分多少的关系)
第二组:在第三块和第四块面包上都滴10滴水,也分别装在两个塑料袋里,并扎紧袋口。然后,把第三块面包放进冰箱的冷藏室中,第四块面包放在温度较高的地方。(创设不同的温度条件,以观察霉菌的生长速度。)
也可以自主选择,例如空气.光照„„条件对霉菌生长速度的影响(3)分组准备对比实验
这组的两块面包中,哪一块面包上的霉菌生长得快?写下我们的推测: 每天观察记录一次面包上霉菌的生长情况,检验我们的推测。4.后续观察活动
根据你的实验方法,注意每天观察记录两块面包上霉菌的生长情况,认真填写“实验记录”表,下一次上课时带上你的观察研究成果。
【下一课时进行的时间可根据实验进展情况灵活安排】
第二课时
一、引入
本周我们进行了几天的实验观察,记录了不同条件下面包上的霉菌生长的情况。今天我们来进行一下汇报交流。
二、交流活动 1.小组活动
整理记录,分析实验,归纳总结。各组选定代表在全班汇报交流。2.展示交流
(1)投影仪展示小组记录表.总结,学生代表汇报(2)相互补充,探讨交流。
师适时归纳板书。3.小结:
面包发霉是因为在它的上面生长了一种生物——霉菌,与其他生物一样,它的生长需要获取营养和适宜的生长环境。因为霉变过程中产生的霉菌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所以发霉变质的食物是绝对不能食用的。
三、总结评价 1.小组自评
谈谈本次观察实验活动中的收获,自身表现,合作情况„„ 评出优秀观察记录员。2.班级总评(1)小组汇报(2)评出优秀实验组
第五篇:《面包发霉了》教学反思
为了上这节课,半月前我特意留了一块面包,让它发霉。本以为放置一段时间,自然会长出很多霉菌,所以,从放置在那里开始,直至上课前一天我才拿起来看。由于家里温度湿度都不够,面包上只长出了黑斑,导致上课时的实验材料不够典型。主要是面包上的霉菌生长太少,孩子们在观察的时候,对于霉菌的整体形态、结构认识不够,直接影响了学生思维的激发和活动参与的积极性。以后实验材料的准备应当更加充分,激发孩子们的思考和探究的兴趣。
另外,对比实验——验证水分、温度对于霉菌生长速度的影响,都是我来口述这个实验的过程,如果能引导孩子们自主地提出问题,开发他们的思维,尝试着设计合理的方案,然后强调对比实验应该注意的条件。在引导孩子们说出该怎样控制这些条件的变化,如何操作应当放手让学生做进一步的探讨。
好在孩子们对实验的结果做出了预测,也有一大部分孩子跃跃欲试,想要自己动手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另外孩子们的表达能力以及条理性,还需要随时关注并及时反馈,使孩子们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