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雷雨》的创作过程
曹禺《雷雨》的创作过程
《雷雨》是曹禺的成名作和代表作,饱受赞誉,影响广泛,它同其它的文学作品一样,符合文学创造的一般性和特殊性,经历了发生阶段,构思阶段和物化阶段,创作过程复杂而细微。
曹禺,原名万家宝,字小石,创作《雷雨》时他的人生经历已经十分丰富,积累了大量可用于从事文学创造的材料。
曹禺曾在天津南开中学学习,参加过许多戏剧活动,曾担任易卜生《玩偶之家》等话剧的主角。1929年,曹禺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广泛钻研了从古希腊悲剧到莎士比亚戏剧以及契诃夫、易卜生、奥尼尔等的优秀剧作。1931年,“九•一八”事变,清华大学的学生们组织抗日宣传队开展抗日宣传,曹禺担任了宣传队队长,结识了许多不同阶级的爱国人士和思想开放的进步人士。因此,曹禺在丰富的社会生活中或有意或无意地接受了许多似乎无用的刺激和信息,通过唤醒机制和联想机制的作用,这些刺激和信息直接参与了艺术构思,并通过无意识的“改头换面”之后,悄无声息地进入了《雷雨》中。
文学材料的大量积累引发了曹禺的艺术发现,他无意识地依据自己认识生活和评价生活的思想原则和审美趋向,对外在事物进行观察和审视,从而得到了一种独特的领悟。
曹禺从见习的事务中独具慧眼地看出新成分和新特征,从别人熟视无睹的现象上察觉出潜藏于其中的非凡意蕴,从极平凡、极平淡的旧形式之间寻找到了不同的排列组合方式。比如,曹禺从自然现象雷雨中发现具有“雷雨”性格的蘩漪,创造出陷入“母亲不像母亲,情妇不像情妇“的可悲境地的人物形象;曹禺从夏天闷热、潮湿、几乎令人窒息的气氛中见出人罪的意识和救赎意识,以及不可避免的人物命运悲剧;曹禺在两个家庭间安排了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8个人物中竟有5组巧合的三角恋关系,即鲁贵—周朴园—侍萍,周朴园—侍萍—蘩漪,周朴园—周萍—蘩漪,周萍—蘩漪—四凤,周萍—四凤—周冲,这些都是曹禺独一无二的艺术发现。可以说,艺术发现是文学创造发生的契机和灯塔,没有艺术发现,曹禺心灵中的一切材料都将处于沉睡状态,没有艺术发现提供的思想火花,具有独特风貌和内在灵性的《雷雨》就不会诞生。
“在起首,我初次有了《雷雨》一个模糊的影像的时候,逗起我的兴趣的,只是/
4一两段情节,几个人物,一种复杂而又原始的情绪。”曹禺在《雷雨》的序中如是说。这种复杂而又原始的情绪,既文学创作的无意识动机,驱使着曹禺投入文学创作中,决定了《雷雨》选材和艺术沉思上的走向。
曹禺写《雷雨》缘于情感上的一种迫切需要,他对宇宙间许多神秘的事物有一种无法言喻的憧憬,这种憧憬吸引着他去思考人类的命运,结果他发现了人的可怜,从而进入了一种无名的恐惧之中,正如他所说的那样,《雷雨》是一种情感的憧憬,一种无名的恐惧的表征。就这样,曹禺创作的主导动机形成了,内心开始了激烈的子动机冲突。曹禺的另一个创作动机即子动机是塑造一个让他心仪的女人——周蘩漪。他知道像蘩漪这类中国旧式女人有她的明慧,她的哀静,更有原始的一点野。蘩漪不是所谓的温柔可爱的女性,她是辛辣的、尖锐的、强悍的,她有她的魔,她的魅惑,曹禺将她写成了一柄犀利的刀——她愈爱,愈要划着深深的创痕。当时,全国上下掀起了抗日的热潮,这个外在机缘使曹禺的内在蕴藉和奔突的热情找到了倾斜的渠道,原先焦躁不安的盲目驱力变为明确而坚定的意图,于是乎,一部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悲剧《雷雨》应运而生。随后,曹禺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文学创造阶段,即从观念上基本实现创作动机所提出的目标,为物化阶段准备好可以倾泻并保留在纸上的东西,文学创造过程中最实际、最紧张,也是最重要的构思阶段。
作为一个创作者,曹禺是理智的,虽然在感情上他同情侍萍的悲惨遭遇,怜悯四凤和周萍绝望的爱情,很想给他们一个美好的结局,但是在理智的约束下他没有违背故事悲惨的事实,依然将戏剧矛盾推向高潮,让一连串的惨剧爆发。否则,我们看到的将是一个没有深远意义,仅供娱乐的《雷雨》。
曹禺生于20世纪初,当时正是中国社会新旧交替、激烈动荡的年代,他出生在一个没落的封建官僚家庭,整个家庭的气氛压抑而沉闷,曹禺亲眼目睹了旧家庭家长统治的罪恶、妇女受压迫的痛苦和劳动者悲惨的遭遇。创作《雷雨》时,曹禺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在理性思维的参与下对自己的回忆进行了筛选和提取,经过整合、加工、改造和情感的浸润,一个描写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背景下,具有浓郁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大家庭中的罪恶统治、精神危机和最后崩溃的故事形成了。
《雷雨》运用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第三人称的叙事手法、双线发展的结构
方式提炼生活典型,组织矛盾冲突,推动剧情发展。为了创作《雷雨》,曹禺几经揣摩构思,用了将近5年的时间,而《雷雨》经过作者的濡染和驯化,多余的部分被不断剔除,不足的部分则被填充、改造、丰满、升华,所以《雷雨》充满了可玩味的盎然诗意,给人带来了审美享受。
五年间,无数灵感的火花支持着《雷雨》的创作。“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曹禺组织同学们到保定去做抗日宣传,在火车上遇到了一位姓赵的魁梧大汉,是长辛店铁厂的工人,他对学生们的抗日行动赞不绝口,说:“日本人霸占咱东三省,就像在咱国家身上割了一块肉。娘疼儿心酸,谁割咱娘的肉,咱就跟他拼!”曹禺十分钦佩那位工人大哥的爱国之心,再想起自己正在构思的话剧《雷雨》,一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渐渐清晰起来。后来,曹禺与工厂的工人座谈,工人们吃苦耐劳,勇于反抗,纯朴善良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他,经综合、突出之后,《雷雨》中的鲁大海便诞生了。曹禺的灵感来源于现实生活,一个人,一段话,一件事都会成为他的创作素材,这和他长期积累,艰难思索有着密切联系。
曹禺在《雷雨》的艺术构思过程中充分运用了联想和想象。曹禺通过雷雨的意象,联想到审视、惩罚人世间一切丑恶和罪行,高高在上、超然物外的仲裁者,同时联想到表面屈从,内心却充满了仇恨和反抗,爱的爆发和恨的宣泄交织,拥有最残酷的爱和最不忍的恨的人物蘩漪,进而联想到了非人类之力可反抗,像宿命一样紧紧纠缠,无从逃避的雷雨式惨剧。为了把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和感受转化为可被读者感知的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曹禺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想象,有时候他是专制冷酷的封建家长周朴园,有时候他是精神上饱受摧残近乎疯狂的蘩漪,有时候他又是受尽侮辱和迫害却十分坚韧的侍萍,四凤、周萍、周冲、鲁大海、鲁贵,每一个性格鲜明,生动形象的人物都经过了作者的创造性想象,才成为让人过目不忘,反复咀嚼的经典形象。
曹禺通过6个月的时间把精神性的艺术构思转化成了物质性的文本。物化过程中,人物“活”了起来,开始按照自己的性格轨道行进,成为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曹禺适时地遵从了人物性格逻辑的自由发展,于是才有虽然虚伪,残酷,专制,但是良知尚存,父爱依旧的周朴园,尽管歇斯底里,最终母爱觉醒的蘩漪。创作之初,曹禺并没有显明地意识到要匡正、讽刺或攻击些什么,然而,在文学创造“形之于手”的过程中,曹禺产生了新的动机,“写到末了,隐隐仿佛有
一种情感的汹涌的流来推动我,我在发泄着被压抑的愤懑,毁谤着中国的家庭和社会”,这种情感支配了《雷雨》创作,使雷雨成为鞭笞封建社会的剧作。
《雷雨》以高度个性化的语言进行写作,从它的台词里,读者能看得出各位角色的年龄、性别、地位、性格、心理,这都是“形之于手”的过程中反复推敲、语词提炼出来的。
曹禺的《雷雨》以扣人心弦的情节,简练含蓄的语言,各具特色的人物,和极为丰富的潜台词,如刀刃一般在读者的心弦上缓缓滑过,那抖颤而出的余音,至今未息。
第二篇:悉尼歌剧院的创作过程
一.悉尼歌剧院的创作过程 二.建筑形式与结构的对立统一 三.实务角度其价值分析 四.结论
摘要 从建设澳洲悉尼歌剧院的背景出发,详细探讨了歌剧院的拱结构理念的产生过程、基本原理,同时对歌剧院形式与结构功能的关系辩证看待,深化对建筑的认识。联系建筑实务探讨建筑师在方案创作过程中,需要考虑的方面以及如何解决实际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关键词
背景概况
形势与结构
实务角度
价值体现
无论世人到过澳大利亚没有,但是每当提到悉尼歌剧院,人们或多或少会想起这个造型奇特的白色建筑物。悉尼歌剧院位于澳洲悉尼,它占地1.84公顷,长183米,宽118米,高67米,相当于二十层楼高,耸立在新南威尔士州首府悉尼市的贝尼朗岬角上,紧靠着世界著名的海港大桥的一小块半岛,三面环海,南段与市内植物园和政府大厦遥遥相望。它是20世纪最具特色的建筑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表演艺术中心,已成为悉尼市的标志性建筑。该歌剧院1973年正式落成,2007年6月28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该剧院设计者为丹麦设计师约恩·伍重,结构工程师为世界极顶尖结构大师阿鲁普(Arup)及其领导的阿鲁普结构研究所。
这个建筑的设计始于1955年,当时澳洲政府举办了全球性的设计比赛,题目是在悉尼海港旁设计一座包括2600多人的多用途表演场地、能容纳1500人的剧场和能容纳500人左右的戏剧厅。歌剧院建筑的中标者为当年38岁的丹麦年轻建筑师约翰·伍重(Jorn Utzon)提交的方案,在全世界233份建筑设计方案中,他做的壳形方案被当时的评委会主席艾罗·萨里宁(Eero Saarinen)所欣赏并采用。
一.悉尼歌剧院的创作过程 1.草图创做的推敲: 约恩乌松提出的方案在功能和造型上都格外的吸引人。他的方案把两个大型剧院并排而设的,而且把两个主剧院的前厅安排在整座建筑物的前端,所以旅客可以先观看悉尼海港的景色后,才进入室内的场馆。这样的设计符合滨水建筑的区位作用。另外,整座建筑物的外型也是绝对吸引人的,据设计者晚年时说,他当年的创意其实是来源于橙子。正是那些剥去了一半皮的橙子启发了他。而这一创意来源也由此刻成小型的模型放在悉尼歌剧院前,供游人们观赏这一平凡事物引起的伟大构想。设计者运用采用贝壳、帆船元素,想让这个建筑得到悉尼港口的滋润,也希望这个建筑的落成能让整个悉尼港永远保持活力,它的各扇形外壳独一无二,亦无疑使这建筑物一直成为澳洲的地标。悉尼歌剧院三面临水,环境开阔,以特色的建筑设计闻名于世,它的外形像三个三角形翘首于河边,屋顶是白色的形状犹如贝壳,因而有“翘首遐观的恬静修女”之美称。
2.歌剧院的功能布局分析
平面上,歌剧院的造型与布局仍然让人叫绝。平面上看,悉尼歌剧院的外观为三组巨大的壳片,耸立在南北长186米、东西最宽处为97米的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座上。第一组壳片在地段西侧,四对壳片成串排列,三对朝北,一对朝南,内部是大音乐厅。
音乐厅:此乃全歌剧院最大的房间,拥有2,679个座位,这些座位中有2100个正面表演台,其他的12块座位席则分布在两侧。舞台呈梯形,靠近观众的部分较窄,为14米。最深处的宽度则为17米,舞台后面还有供唱诗班使用的坐席。舞台前部的85个座位还可收起,即使如此,这个深度11米的舞台总面积也不过200平方米,对于有些大型乐队来说还是略显拥挤。
第二组在地段东侧,与第一组大致平行,形式相同而规模略歌剧厅。第三组在它们的西南方,规模最小,由两对壳片组成,里面是餐厅。其他房间都巧妙地布置在基座内。
整个建筑群的入口在南端,有宽97米的大台阶。车辆入口和停车场设在大台阶下面。
3.内部功能的先天缺陷
从建筑实务的角度出发,作为一个标志性建筑物,如同许多经典名作一样,悉尼歌剧院那无懈可击的外形是有口皆碑的。但是,作为一个观演建筑,其实用与否是不可避免会被人无数次提起的问题。若它只是个演奏厅只是用作音乐性的表演,因为不用考虑视线的问题,所以观众席是可以安排在舞台的后方,俗称四面台。但是剧场则不同,因为戏剧和歌舞剧都是需要考虑视线的问题,所以观众席只会安排在舞台的前方、成扇型或马蹄形,而且最后排的坐位多数都会控制在距离舞台25m之内,务求让最后排的观众都看到表演者的面部表情。
另外,舞台的左、右、后和上、下方都需要有足够的空间来储存不同的布景,所以设计时最难就是处理后台与更衣室和储物室之间的流程,并且如何在外立面上把舞台塔(Fly tower)隐藏。
在原先悉尼歌剧院的设计,就完全不能达到以上的要求,在歌剧院的空间太大,而且天花是弯曲的,所以混响时间会很大,回音情况严重。
至于剧剧院,由于弯曲的外型令舞台之上的空间(Fly tower)不足够,一般的标准Fly tower是舞台的高度 x 2.5倍,这样才可以把整个舞台高度的布景吊在上空。
因此,整个剧院的规划要完全重新设计,但是当时决定项目的政客对剧场设计一无所知,便胡乱批准剧场的兴建,所以在工程的预备过程中出现无数的大问题,而建筑师约恩 伍重亦欠缺这方面的知识,因此最后的解决方法引用全球最出色的工程师楼—(奥雅纳)协助他们设计。
根据剧场设计规范不难发现观演建筑的设计重心,无疑是其中的歌剧院,而歌剧院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便一定是其舞台,由于演出场景的更换,演员的候场等需求,最合理的舞台结构形式应该是一个“凸”字形,由位于中心的基本台与围绕其三边的侧台与后台构成,侧台安置车台保证布景的快速更换,后台设置转台,舞台之上悬挂天幕等。舞台部分与观众厅部分的比例接近1:1而且流线复杂,各种功能缺一不可。同时,观众厅的形体与容积,则直接决定声效的各项指标。但是在分析悉尼歌剧院的平面与剖面图以后,不难发现,其空间使用及其浪费,功能上存在着极大的缺陷。虽然在声学方面众说纷纭,但是多数表演者认为歌剧院的音效不佳,且自我感知不良。
二.建筑形式与结构的对立统一
通过对悉尼歌剧院的结构分析可以知道歌剧院总体上属于拱的大跨度结构体系,而非表面上所显示的壳结构体系。可最初建筑师 的设计不单没有规律,各扇型结构都有不同的弯曲度,完全没有逻辑可言,而且不同的弯曲面是互相接触的,但在无规律弯曲面的接合上,是很难确保施工的品质管理。为了方便工程上的管理上,各扇型的单元便归一至类似的弯曲度,各部件只是比例上的不同。因此便可以用预制件的方式来制做各混凝土的部件,而不用在现场做模,品质管制方面便容易处理。至于结构承重则是更大的问题,因为在1960年时还未有任何工程师设计过这样的扇型的蛋型结构,而且由于室内是剧院的关系,是不可以在柱和梁来承担屋顶的重量。在最初的设计是把打算用混凝土作为结构外墙,但这样并不能够使这样的外型成为独立的安全结构,之后工程师不断地研究不同的方法,如在屋脊上加入钢结构框架,并屋顶建造成厚厚的结构墙。
不过,最终的方法是使用了折合式的混凝土结构墙,情况就好像一个弯曲了的屏风一样,利用折合多层的结构来支撑屋顶,每一层的折合便有如一个拱门一样,这样便能承重亦不破坏原有设计外型的弯曲度。通过薄壳结构形成的贝壳或者帆状的屋顶表达了建筑师对于这一基地的特殊理解与感受力,尽管后来由于结构上的原因,将壳结构改为拱体结构,但依然表达了设计将形式与结构相统一的设计理念。
三.从实务角度分析其价值 首先,由于这样的外型而大跨度的结构是前所未有的,工程师都未必知道折合式的结构是否适合,所以便利用了电脑作结构分析,这亦是世界第一次使用电脑作结构计算的工程,创了建筑工程的先河。
其次,可以说,倘若没有这一世界顶尖结构工程公司的鼎力协助, 约翰 伍重设计的歌剧院可能会成为“纸上谈兵”.建筑方案设计经历了从最初优美的壳形但却无法实现的结构到经过几年艰辛的探索最终采用拱结构来表达建筑师的设计理念的过程,反映了建筑师追求建筑形式与建筑结构的辨证统一,同时建筑结构亦成为了建筑设计欲表达寓意的丰富因子之一。
最后,不得不承认其实他们很幸运,因为这项目是由国家彩票基金处支持,资金方面可谓源源不绝,否则又怎可能用12年时间来修改设计,成本又大幅增加数倍,可想而知其耗资的巨大,经典不是这样容易发生。结论
如果建筑的功能与形式能够割裂分析的话,对这座建筑下评判还是相对比较容易的。因此,我们首先尝试将歌剧院这一特殊的功能形式从建筑的意义中剥离出来。从它与外部空间的对话以及它所带来的方方面面的影响的角度来讨论其价值还是很可观的。总而言之,无论总造型上,功能上,悉尼歌剧院已经达到了它的作用,成功地向人们展示了悉尼的形象,更好地代表了悉尼。悉尼歌剧院是最能代表澳大利亚的建筑物,它成了公共生活的真正焦点,更可以说是悉尼市的灵魂。
第三篇:平面广告设计创作的基本过程
平面广告设计创作的基本过程
平面广告设计的过程是一个有理念有计划有步骤的渐进式不断完善的过程。设计的成功与设计者的态度息息相关,有了正确而积极的态度,才能有正确的理念,有完备的计划,有可行的步骤,才能有美得作品产生。那么平面广告设计制作的流程是怎么样的呢?下面一品威客网给您好好的介绍。
1、调查
平面广告设计需要进行有目的和完整的调查工作,调查广告主的要求、广告主的背景、产品的定位、行业(同类企业、品牌、产品等)、市场(时令、销量、受众)、同类广告常用的表现手法等。这些调查工作是需要广告主和设计者共同完成的工作,广告主可能会为设计者提供一些相关资料和信息。
2、确定内容
通过调查和搜集,确定广告的主题内容和具体内容,包括必需的文字、图片等相关资料。
3、构思
思路是平面广告设计者不懈追求的东西,寻找设计思路也是平面广告设计中最为关键的一个步骤。
4、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是打动广告受众的的技巧,如何才能从众多的视觉作品中脱颖而出,留住观者的目光呢?一种方法是使用完整完美、中规中矩的表现手法,一般会被受众欣赏和认可;另一种方法是融入中国的传统文化,以一种深沉、博学、厚重的姿态出现,也一定为受众带来赏心悦目和赞叹;还有一种方法是使用新奇或者怪异的方式,富有个性。这样的作品可能会有争议,但却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和悠远的回味。
5、创作
根据输出要求,使用相关软件,调动视觉元素,确定背景、主题、图片、文字、留白等内容,完成一幅或者一个系列的平面广告设计作品。
6、出彩
出彩的部分是广告设计作品的视觉兴奋点,也是广告设计作品的卖点,是广告设计者们长期生存的保障。
7、收工
收尾工作也很重要,需要检查一下作品中的图形、文字、轮廓、色彩、比例等内容、确定输出稿。
第四篇:对行书创作的过程及认识
作者声明
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我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论文的完成经过了选题、查阅积累资料、撰写读书笔记、拟写论文提纲、撰写初稿、形成定稿等环节。论文所引用或参考的内容均标明出处。我遵守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对本论文负责。
签名:贺梓煖
2017年5月22日
对行书创作的过程及认识--以个人毕业创作中所感受的心得为例
(玉溪师范学院美术学院美术学2013级美2班,学号:201305
【摘要】 临摹是学习创作书法的一个开始,是一个较关键的一个环节,临贴是一个汲取古代优秀传统书法作品的一个步骤,临摹书法创作的一个基础,集字是进行创作的助力,创作是书法临摹后的创新和升华。
【关键字】临帖 创作 行书
临帖是创作过程中一个不可缺的步骤,在创作的过程中临帖能让我们在创作时更好的掌握古人的在书写时的书写技巧,没有临帖的基础缺乏对书法的规范认识。行书它存在于楷书和草书之间,楷书是学习行书的基础,对楷书不熟悉的人或不善于写楷书的人,在书写行书是有一定的困难的。行书是一种很随性的字体,不像篆书的笔画难书写难记;不像隶书有比较固定的字体;不像楷书的规范和拘谨;也不是草书独有的狂放。在行书创作练习的时候可以掺有楷体、草书,可以随性不拘一格的进行书写。
一行书创作前的构思
在创作前我看了很多行书临帖,我仔细看了他们在书写时的章法、墨色,用笔然后进行临帖,我觉得在我进行创作之前应该多临帖,从中多体验古人在书写时的节奏和气韵,只有更进一步去了解行书我才能更好的去创作,进行临帖主要是为了更好的掌握笔法、用笔、结构等问题。在继承的同时也要有创新,创新是继承的必要发展。在临帖的过程中要做到从“走进去”再“走出来”,从形似到神似,形成鲜明的个人风貌。所谓“采百家花,酿自家蜜”。其次,在创作前要有充分的准备,在借鉴题材的同时也要去构思创作,要对自己的创作有一定的想法。对书写内容的每个字的结构字体要认真考虑,尽量在书写的内容中不要出现有相同的字或笔画这样在整体结构上回比较好;在章法上要精心安排,在书写前可以事先用张尺寸小一点的纸打好小样,但是在进行书写时不能受到小样的影响,书写时的气韵和思绪也不要受到限制;在运笔时要讲究用笔节奏的快慢、力度的大小。其实创作中还可以进行集字创作,这样在创作中书写中对章法有一定的帮助。
二行书创作过程
首先我找了不同临帖来临摹,这样我在去创作时对字的结构用笔会 更好,然后临摹了一段时间后我尝试了创作,但可能是在在临摹的时 候我就只注重于字与字之间的相似度而没有真正去理解,没有用心的去感受作者在书写时的状态和气韵,所以在创作的时候写出的作品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所以我这次重新去临摹去认真感受作者在临帖时的状态,收获颇多,但我也没有急着创作,我先进行了集字对内容有进行确认,接着我又准备了小样,对章法和字的结构进行规整。这次我写的明显比上次写得有了提高,所以我写了段时间就找了我的指导老师来看,我们老师说最大的毛病是字与字的气不连贯,让我在写得时候注重气韵。老师说了后我也感受到了,所以我就在写的时候注重字与字的联系,我为解决这个问题努力进行了练习,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我终于做到了,因为我们老师说有了很大的进步。
三、行书创作后的感想
通过这次创作我感受到了不管做什么事都是万事开头难,只要我们能坚持下去就一定会有收获。其实在创作过程我有过放弃但是我坚持下 来了,这次经历对我以后有很大的帮助。我觉得行书练习书不仅仅是练习书法的一个过程,更重要的是对我们的一种心态的锤炼。在练习的过程之中我们要有良好的心态,要不慌不燥,心态平稳,去感受在练习书法时每个字给你带来不同的感受,慢慢的去融入,这样会感受倒在书写时每个字的不同魅力。就我个人觉得练习行书不仅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还可以去改变整个人的状态,也可以从中去领悟到不同的思想。
四、结论
行书的创作是临摹到创作的过程,是一个从浅到深,循序渐进的过程,要在临摹的基础上创新有新的突破,我们在创作的时候都离不开临摹,因为我们在临摹的过程中能总结我们的不足,也能发掘我们的优点,能帮助我们提高创作水平。但是我们也不能依赖临摹,要在创作中提高自身的书写水平。
指导教师:柏华 专
业:美术学
学生姓名:贺梓煖 学生学号:2013051233 班
级:美术学2班
评定等级:
二0一七年四月
第五篇:环境艺术设计是建筑的创作过程
环境艺术设计是建筑的创作过程,创作就是要创新,要有创造性。真正的设计是有自己的思想的,不应该在新的设计身上看到某个已有设计的影子。每个设计都应该体现设计师的创造性思想和设计物特定的性质,体现它既定的功能,适应其所处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从而产生其独特的个性。
室内设计创意手法可按照立意对典型素材进行提炼、加工、概括、变形等,并从空间形体语言、色彩语言、材质语言、陈设装饰语言等创意方面入手,从而创造出具有一定情调意境、地狱特征与时代气息的室内空间环境。它与人们的生活、生产、工作、休闲的关系十分密切。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居住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各类环境艺术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环境艺术的理念和实践,就是在这样的背景和基础上在我国崛起和发展的。中国当代环境艺术的崛起和发展,是我国近年来极为重要的科学文化艺术成就。回顾一下环境艺术在中国的崛起和发展,对其做出客观评价,是一件极有意义的事。
当人们置身于室内空间的瞬间,感受最强的往往是色彩,它影响和感染人的情趣,进而使人产生联想特定地区和民族的习惯用色是表达特定室内气氛的设色依据,色彩的选择和使用因地而异,因人而异,有的色彩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已成了某种象征。当我们设计一个室内空间,从事色彩计划时,要在满足不同环境一般设色要求的基础上,为了达成特定的气氛和意境,一方面可以从当地服装图案丰富变化的色彩里,将富有象征意义的色彩关系提炼出来,从而择定室内设计的主色和配色;另一方面充分运用大自然所赋予的色彩,利用材料的自然本色,创造富有“人情味”和时代气息的室内气氛。
吴良镛老先生曾经说过:“希望中国的设计师必需具备一定的基础条件,即要对中国的思想、文学、哲学、和文艺理论等有广泛的了解,以及对西方文化的了解这样才能做出好的作品”,而这些正是当今设计师所缺乏的。当今我们很多业内人士对于建筑设计和创作都感到特别的迷茫。为什么我们的设计行业会出现这种情况,其主要的根源在于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与我们文化的落后所造成的。我们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建造一座“新纽约城”,但我们的文化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赶上发达国家。我们的建筑创作也应该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有思想意识的积累,有人文景观的积累,有创作理论和手法的积累,有历史沿革的沉淀,而我们的理论似乎太少,我们的老祖宗留下的“述而不作”的思维方式使我们落后,使我们不注意积累文化与技术。而今我们的很多建筑师并没有找到基本的建筑创作方法,一味追求市场经济,这也许是更可悲的事。
强调与自然环境的相互融合在中国的古代建筑中强调人与自然的相互融合,崇尚“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这种理念深深影响到各文化领域,尤其是建筑领域从民居到宫殿;从陵墓到园林都反映了中国古建筑创作的人与自然的相互融合的观念。美国著名建筑师赖特早期在日本东京看到一本古书《老子》,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启发,吸收了中国人在造园上的“师法自然,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将人与自然很好的融合于一体。“流水别墅”是赖特的草原别墅和它的有机建筑理论的一个典型代表,他在设计的过程中强调建筑与自然的融和;强调建筑设计的整体性原则。包含了建筑与周围环境的统一;建筑外部与内部的相互统一;局部与整体相互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