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艺术节绘画类作品主题介绍和创作过程
中国画《荷塘》主题介绍和创作过程
那荷塘上面,是一张张的荷叶。这些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玉立站着的人的衣裙。层层的叶子之间,点缀着一些或粉嫩,或素洁,或艳红的花朵。出水之花,秀丽挺拔,有正大开着的,有只是骨朵的,有羞涩的半开半掩的。如一颗明珠,又如那天上的星星。微风吹过,送来一陈沁人心脾的芳香。叶子和花也都颤动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的,宛然间有了一道碧绿的波痕。叶子下是波光荡漾的流水,被遮住了。而那叶子更见风致了,荷塘的景色可谓迷人啊!
那幼时玩耍过的荷塘,可真是能够引起人们无尽的遐思。
篆刻艺术主题介绍和创作过程
1、逸夫小学校徽:大眼睛放眼看世界,儿童快乐的玩耍。
2、崇德有为:本校以崇德有为的办学目标,打造知书达理、健康向上的好儿童办学理念,让孩子在校园里快乐的成长。
3、气象万千:出自宋·范仲淹《岳阳楼记》:“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意思为:形容景象或事物壮丽而多变化。寓意为:美丽的校园、三园(百草园、行路园、励志园)风景的建设更加美丽,四季变化莫测。
素描主题介绍和创作过程
学校本着以下三点进行开展艺术教育工作:
1、艺术教育要为提高学生审美修养、丰富学生精神世界、发展形象思维、激发创新意识,形成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奠基。
2、艺术活动要因地制宜,讲究实效。要大力开展小型、灵活、多样的艺术活动,吸纳全体学生都参与到艺术活动中来,提高全体学生艺术品位。
3、艺术教育要常抓不懈,形成特色。艺术教育工作要渗透到学校工作的整个过程,逐步培养起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而掌握基本的艺术技能,发挥学生的潜能。
儿童画主题创作介绍和创作过程
《快乐的小蜜蜂》:我们都准备好了,开始新的一天的工作。我们成群结队地去找食物。我们飞呀飞,飞到一个大花园,这个大花园里的食物可真多啊!馋得我们的口水直往下流。我们被这个大花园里丰盛的大餐给迷住了,都纷纷一头扎进花园之中。大家不停地吃,不停地吸取花蕊里的营养,这个花园里的食物可太美了。
小蜜蜂红红从花朵上飞起来说:“大家快跟我走,山的那边还有更多、更美的食物在等着我们呢。”此时此刻大家还沉迷于这个花园中,我们都忙碌着采蜜,生怕有一朵花没采着,错过了这次甜蜜的机会。
我是一只快乐的小蜜蜂,大家用辛勤的劳动换来丰硕的果实。
第二篇:主题摄影作品创作心得
《摄影技艺》课程作业之三
——主题摄影与创作心得
系
别
教育技术系
专业班级
13级数字媒体1班
学生姓名
游向阳
主题摄影作品《冬日》创作心得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在不知不觉的时候,已经又到了冬季。冬天的景色是别有味道的,冬天的景也是很富有味道的。于是在某一天,我拿起了相机走到了外面。摄影是通过记录生活来表达美的,走在外面的空间,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去拍摄,拍摄什么,我的主题是什么?走了许久,也看了许久,我一直犹豫着。来来往往的车流与熙熙攘攘的人群在我的镜头中反复的出现,交替。如果说“艺术是有意味的艺术”,那么摄影师就是去发现美和提炼美的。当我在准备拍摄的时候,我首先想到的是什么主题,什么主体。在一边走一边看的时候,这些生活中最常见的事物给了我几大的启发。于是我选择了“冬日”这个主题展开了拍摄。
作品一:《背影》
这个照片是在走到文瀛湖边的时候偶尔看到了一个大娘在眺望远方,她默默的在原地站立了许久,不知道是在想什么亦或是在在看什么。带着我的疑惑,我拍下这个背影开始了我的寻找发现之旅。
在拍摄这个照片的时候,我在构图上有意的将人物放在了三分线上,并且将背景虚化了一部分从而突出主体人物。这种方法在教材和各种资料上都有提及,在实际的操作中也是很有效果的。一方面画面中的人物符合人眼的视觉感受,另一方面对背景的简化也有很大的帮助。在拍摄的时候总是有这样的一个想法,认为在课堂上所学习到的用不上,但是在越来越多的实践中发现,其实这些学习到的内容并不是用不上,而是经常的在用,只是自己不知道它叫什么,在经过相对全面的学习后,对这些的感觉已经几乎不见了,在欣赏别人的作品时候,也不由的将这些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在欣赏和拍摄中,让我感受到了许多。
作品二:《爸爸和儿子》
在拍摄这个照片的时候犹豫了许久。虽然我拿着相机走在人群中去拍摄,但是总会有这样的感觉在我心里消除不去:“我是谁?为什么这些人不去注视我的镜头?为什么这些人当作看不到我?„„”这样如同隔世的感觉让我慌乱了好久。但是在走回来开始写这篇新得的时候,我突然间想明白了,并不是这些人不去关注,而是我在拍摄的时候缺少对人物和景物的交流。
我把自己遗忘在拍摄这个过程中,不知道自己要去做什么。
在这个照片中,我记录了一对父子,他们是即将准备回家的。父亲正在为自己的小儿子整理衣服,而小孩子的眼睛此刻却停留在了我的身上。虽然离的他们两个人很近,但是这位父亲的眼神一直停留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全然没有注意到我的存在。这样的感觉突然让我想到了自己的父亲,那时候的他也是这样的对孩子神情专注。于是我轻轻的按下了按钮,将这些记录下来。
画面的设计上,我在拍摄的时候留意了他们的服装颜色与环境颜色,一方面这些是无法改变的,但是在其他的角度去想,摄影有时候并不是需要去过多的设计的。顺其自然也是一种方法。但却并不是意味着自己可以不去观察。在思考这张照片色彩的时候,我留意了它的颜色,小孩子的服装颜色为橘色,大人以及树木等的背景都为灰褐色。这样的搭配可以让画面的色彩有对比,有一些意味。
摄影与文学创作有一些相似点,文学创作中的一些是可以引入摄影中的,如文学写作中的主题思想,对比手法,排比手法等在摄影中同样是可以借鉴的。不同形式的艺术形式在某些时候总是殊途同归的。他们都常常在反应一个大的相同的主题。可见,要想学好摄影这门艺术,必须在各个方面都要涉及。做一个有思想的人,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很有实际意义和美的意义的。
作品三:《相伴》
在这张照片中,照片的主题便是陪伴。在拍摄的时候,看着远处草地上的两个人,我的心中突然有了一种孤独的感觉。有时候,朋友见的友谊总会给彼此莫大的勇气。我不知道在他们的身上发生了什么,两个人在那片空旷的草地上做了许久。围绕着两个人我了一圈,在最后,在离他们一两百米处,我找到自己的位置,将他们缓缓的拉入了镜头。
作品四:《花瓣》
这张照片主要想表现的是线条的柔和。在文瀛湖有一处铁制的雕塑,它一直在水中,没有近距离的去看它,蹭着冬天水枯竭后,我走到了离它最近的地方。拍摄的时候,我将相机垂直,这样去拍是为了避免画面一直保持一个水平形式。拍摄照片的时候,要在拍摄的角度,拍摄的方向,光线等方面。在平时总是习惯将镜头与地面保持水平,但在后来发现许多的作品中,摄影师将镜头中的事物以各种角度去布置。不落俗套的构造总是可以吸引观众的眼球。
作品五:《不舍》
在走着走着的时候,无意中在镜头中看到了这一幕。有时候不想去拍摄这样有些沉重的画面。我给这张照片起名为“不舍”。在经历过许多后,会发现生命的重量。不知道在小麻雀的身上发生了什么。即使在最后的时候,它依然不舍得放下。那个简单的巢穴里面究竟发生了什么?我一直想去弄明白。我在那棵树下站立许久。为这个小生命去默哀。
在这个时候,我突然问自己为什么去拍摄这些东西。我一直想简答我的主题。什么是冬日?为什么去拍冬日?这个时候,我终于给了自己一个答案。我想记录的“冬日”就是这个宽广世界中平凡和容易被忽略的事物。那些可能并不是惊天动地的大事,也许每一刻世界上此刻正在发生着千千万万相似的画面。但是正是这些,也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艺术是源于生活,“有意味”,其实是一种引导。引导人们去思考生命和生活。
作品六:《等待》
在不知不觉的时候来到这里已经一年多了,我在这棵树前走过了许多次。春夏秋冬,每个季节的它都是不一样的。我喜欢这棵树。我喜欢树的坚强。在拍摄的时候,我采用了仰拍。这样可以使画面更加简洁。一张照片的主题,主体,简洁是很重要的。时刻留意这些东西,可以避免画面的繁杂。让人看起来自然亲切。
作品七:《悲伤》
在一边走一边拍的时候遇到了一家人在拍合影。于是我被邀请给他们一家拍张合影。在拍摄完后,一边走,一边聊。无意见我看到了这位老人的神情。那种感觉给人不知道是什么样的感受。不知道是在感动,还是悲伤,亦或是被沙子迷了眼睛。我想,这就是属于老人的那种情感吧。说不出来,但是能去体会。
我很喜欢布列松摄影的决定性瞬间理论。“相机是素描本,直觉与自发性反应的工具,是我对疑问与决定同时发生的瞬间驾奴。为了赋予影像意义,摄影者必须感觉得到自己有涉入取景器中获取事物……摄影者需凭借极为精简的方法才能达到表现上的单纯……必须永远秉持对被摄者与对自己的最大尊重!”
作品八:《眺望》
一直以来喜欢这样朦朦胧胧的感觉,所以子啊最后选择了这张照片作为结束。我起名这张照片《眺望》,希望在将来的学习中,不断的去努力。站的高才能看的远。
在这次主题拍摄中遇到了许多的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便是对单反相机的操作不熟练。由于使用的相机机会少,在借用别人的相机后不知道怎样去调节,于是很多都是采用自动模式拍摄的。摄影需要大量的实践才能达到自己的目标。不得不说我需要努力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不仅仅是在拍摄的基本功上,在表达技巧以及艺术思想上都需要更多的培养。
参考文献:
李昱宏 《灰色的隐喻》
第三篇:作品创作说明书(参考)
作品创作说明书(示例)
作品名称:***** 作品类型:*****
一、创作目的(描述作品的创作起因或者用途)
为了更有效地宣传推广以及销售香瓜产品,本人欲设计此作品用于香瓜产品的外包装上,作为该产品独特的产品标识使用,以方便消费者在购买使用该产品时能够更准确的将其区别于其他同类或近似的产品。
二、创作过程((①描述创作开始和完成时间、地点,且精确至年月日;②描述创作手法如手绘或者电脑软件绘制;③描述整个作品的结构、组成部分以及色彩等;④描述作品创作的特殊意义或者独特之处)
该图于
年 月 日开始构思,着手创作。
整幅图运用电脑绘制出来,图案由
等部分组成,主要采用
三种颜色。最初,“******”考虑由电脑的艺术字形成;在设计过程中,本人为了更突出“***”的标识,把图左侧的香瓜以流线型的图案方式,通过绘图工具photoshop绘制而成。
历经____次修改,于
年
月
日在广州市创作完成。
三、作品独创性(描述作品创作的特殊意义或者独特之处)
该图经过本人的独特构思,充分运用美工设计,将文字,英文字母及图片配上特有的颜色做背景,主要采用***三种颜色设计出来。图片左端是一个切开了的香瓜的图案,形象生动的体现了箱内的产品,香瓜。采用流线型的与英国国旗颜色相仿的图案,暗指了该西瓜是来自欧洲的品种。
整幅图生动形象地体现了产品的独特寓意,具有独创性。
四、发表情况(如有发表,必须注明首次发表的时间和地点;如无,则写没有发表)
该作品于
****年**月**日,首次发表于**。
申请人(签章):
****年**月**日
第四篇:作品介绍
《甘蔗糖厂锅炉烟道气CO2浓缩系统》
作品介绍
学校名称
广西大学
专业名称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编写
赵加庆 王智洋 杨凡 周培凡 罗孝丰 指导老师
黄世钊 覃全伦
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2012年8月27日 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过程装备实践与创新大赛
甘蔗糖厂锅炉烟道气CO2浓缩系统
前言
本次“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过程装备实践与创新大赛”突出了“实践”和“创新”两大主题,作为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参赛队之一,我们重点关注广西经济建设和谐发展中的环境、能源、资源问题,历时3个多月,我们终于完成了作品《甘蔗糖厂锅炉烟道气CO2浓缩系统》。通过参赛,我们的创新思维和工程能力得到了提高,激发了科技创新、实践成才的热情,进一步掌握了核心专业知识、拓展了知识视野,锻炼了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和开拓市场的能力。
谨此,衷心感谢大赛组委会提供的参赛平台,感谢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领导的支持,感谢黄世钊、覃全伦老师的指导。
2012年8月26日
甘蔗糖厂锅炉烟道气CO2浓缩系统
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过程装备实践与创新大赛
一、绪论
1.1 项目提出背景
近20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CO2的生产和应用作了深入的研究,它几乎可以用于各个工业领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发展中国家,CO2的节能减排也越来越受到关注。CO2导致了温室效应和全球变暖。在中国,CO2的排放量日益增加,中国政府在温室气体减排方面面临前所未有的国际压力,但对CO2的研究起步较晚,对CO2应用开发工作做的更少,为了解决能源紧张,消除污染,大力开展CO2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显得十分重要。
在传统的制糖工艺中,常用碳酸法即用CO2和石灰乳作为主要清净剂的方法处理蔗汁。但是会产生大量的碱性滤泥,造成严重环境污染。最新研究表明,还可以从甘蔗糖厂的锅炉烟道气中富集CO2并将其应用于亚硫酸法制糖澄清工艺。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久贮变黄的问题,只要控制加入适量的CO2就不会造成滤泥污染。1.2 广西制糖业的发展优势和现状
甘蔗产业是广西的特色优势产业之一,也是支柱产业之一。自1992年以来,广西的甘蔗种植面积、产糖量一直位居全国首位,甘蔗产量和食糖产量均占全国的60%以上,对我国食糖的供求平衡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广西有51%的县市种植甘蔗,糖业的税收占全区财政收入的13%~17%。
近十多年来是广西甘蔗种植发展最快的时期。自从1992-1993年榨季,甘蔗种植面积达到42.8万吨,产糖量226万吨,跃居全国首位,广西甘蔗不仅仅从种植面积上有所突破,从单产和含糖量等标准上有很大的提高,并且先后培育出“桂糖11号”、“桂糖17号”、“桂糖22号”等一批高产高糖的优良品种。2015年广西预计将突破产量1100万吨的大关,并建成全国最大的糖业制造和储备基地。
本项目来源于广西区经委2009年第一批千亿元产业和重点产业发展资金技术改造项目计划中的企业技术改造项目(桂经投资[2009]132号)。
二、生产工艺及流程特点
2.1 生产工艺特点
我们进行本设计的特点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从锅炉烟道气中净化脱除二氧化碳, 利于环境保护; 另一目的是从锅炉烟道气中富集二氧化碳, 并应用于甘蔗混合计和糖浆的澄清工艺。从烟道气中脱出二氧化碳,可以减少工厂碳的排放量,有利于环境保护,也符合当下的国情国策。将二氧化碳用于制糖的澄清工艺过程,既可以提高糖的品质,又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可谓是变废为宝。2.2 生产流程工段特点
本设计包括三个工段:预处理工段、加压工段、吸附工段。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过程装备实践与创新大赛
甘蔗糖厂锅炉烟道气CO2浓缩系统
预处理工段是对来自糖厂锅炉的烟道气进行预处理,由引风机将烟道气抽送至旋风分离器和冷却器Ⅰ,进行除尘和降温,然后进入稳压罐缓冲后送入加压工段。预处理工段所用设备主要有旋风分离器、引风机、冷却器Ⅰ、稳压罐。
加压工段是先将来自预处理工段的烟道气通入水环式压缩机,对其进行加压,然后经过冷却器Ⅱ进行再次降温,使烟道气达到变压吸附所需要的压力和温度。加压工段所用的设备主要有水环式压缩机、冷却器Ⅱ。
吸附工段是对烟道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变压吸附。来自加压工段的烟道气先经过气液分离器除去烟道气中含有的水分,然后进入吸附塔进行二氧化碳的吸附,得到的产品CO2被送入储气罐进行储存或直接用于工艺生产。2.3 作品形式
本参赛作品成果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作品介绍(2)设计图纸(3)设计说明书
根据大赛规定,作品成果中文字、数据本文采用Microsoft Office 2003版进行建档;设计制图按照《机械制图》及《CAD工程制图规则》等国家标准,采用AutoCAD2007版进行图纸绘制。
三、工程设计
工程设计包括工艺流程图、设备平面布置图、设备装配图及其设备零部件图,具体内容如下。3.1 工艺流程图
(1)设备机器图形按照HG2059-92规定图样进行绘制,未作规定的设备机器图形根据实际外形和内件结构特征绘制,同时还反映了每根管道的物料流向。
(2)包括所有的工艺管道,包括阀门、管件、管道附件等,并标注出所有的管段号及管径大小。
(3)标注出所有的检测仪表,调节控制系统,分析取样系统。代号、符号的表示方法均符合自控专业规定。
(4)图签包括了设计单位名称、工程项目名称、设计阶段、设计项目、专业、比例、图号及签字栏。3.2设备平面布置图
厂房设备平面布置图的绘制按照了国家工业制图标准《CAD工程制图规则》——GB/T18229-2000和化工行业标准《化工装置设备布置设计规定》(HG/T20546-2009)进行绘制。在设备布置设计中除了满足生产工艺要求外还充分考虑了要便于装备的安装与维修,保障安全生产,节省基建投资。甘蔗糖厂锅炉烟道气CO2浓缩系统
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过程装备实践与创新大赛
设备布置中保证了工艺流程在水平方向上的连续性。为了方便集中管理和统一操作将泵和风机集中布置并保持了必要的间距,便于维修与操作。设备的布置保证了管理的方便和安全,留出了操作、运输、安装和维修的位置;装备与装备之间、与墙之间留出运送装备的通道和人行道。将设备集中布置,可简化厂房的体形,充分的利用土地,使在最可行的前提下节约基建的投资。3.3设备装配图及其零部件图
设备装配图的绘制主要按照《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和GB/T18229-2000《CAD工程制图规则》及《化工工艺制图》等相关规定进行绘图。设备装配图中视图表达完整,装配关系表达清楚,技术要求按TCED41002-2000《化工设备图样技术要求》编制。
设备图纸共绘制了14张,其中固定管板式冷却器Ⅰ、固定管板式冷却器Ⅱ、稳压罐、旋风除尘器、储气罐、气液分离器五台设备的装配图6张,冷却器Ⅰ、Ⅱ上的零部件图8张。3.4设计说明书
设备机械设计说明书总共分八章来进行介绍。
第一章是绪论,整体上介绍了本次作品的选择理由和其可行性。也简单介绍了CO2的排放和带来的危害,分析了广西制糖业的发展现状和以后的发展前景。同时还简单介绍了PSA(变压吸附法)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第二章简单的介绍了甘蔗糖厂锅炉烟道气CO2浓缩系统的流程和设备,分析了设备设计的理由与流程的制定过程。
第三章主要介绍旋风除尘器及稳压罐的设计计算,旋风除尘器主要详述其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及其选型,稳压罐则主要介绍其尺寸外形、结构特点及其补强的计算,这其中还涉及到其出口接管、人口及其相应法兰的设计,最后还进行了水压试验的校核验算。
第四、六章是对固定管板式冷却器进行工艺及机械设计计算。这部分主要参照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GB151-1999《管壳式换热器》、JB/T4700~2000《压力容器法兰》、JB/T4710-2005《钢制塔式容器》、HG/T20592~20635-2009《钢制管法兰、垫片、紧固件》等标准及规范,先从设备型式和材料选取入手,利用化工设备强度计算专业软件(SW6-1998)对固定管板式冷却器的壳程圆筒、管板、封头、管箱和开孔补强等计算,计算结果由计算软件自动形成表格,确保冷却器满足强度和刚度条件。
第五章简单的介绍了引风机、压缩机的选型。选择这两个设备的型号。
第七章是吸附塔、气液分离器、储气罐的设计。前一小节主要介绍吸附塔的吸附特点和操作流程及其塔设备的设计计算。后面两小节主要介绍了有关气液分离器和储罐的相关计算,如开孔补强、接管的选用方法、丝袜除沫器的选型等,还有气液分离器的工作原理,在此过程,参考GB150、JB/4735等标准及规范,合理的选用材料、封头、接管、法兰,最后通过水压试验进行校核。
第八章是总结。总结我们这段时间来在设计作品中的心得体会。
第五篇:作品创作说明书(电影作品)[范文]
作品创作说明书
作品名称:《身体动态讲解》
作品类型:电影和类似摄制电影方法创作的作品
一、创作目的
本公司主要通过网络的途径,教授绘画课程。本视频以少年儿童美术教育创新为背景,通过讲解水浒叶子,让学生能够理解线描造型的知识,目的在于更好的指导学生用线条来表现造型。网络教学的方式也结合了现代互联网的思维,突破了地域限制,让更多的用户得到我们的教程。
二、创作过程
该作品于2014年8月6日开始构思,着手创作。
作品通过摄影机录制和拍摄,经过多次剪辑而成。在最初录制时,作品的内容相对比较单一,对于作品绘制的过程不能清楚的解析。在录制过程中,考虑到内容的完整和充实性,对于作品进行了分步解析,且在过程中用红笔圈划出重点,让绘画过程更加清晰。作品最终通过EADUS软件录制而成。
历经5次修改,于2014年8月15日在北京市创作完成。
三、作品独创性
作品一共时长为68分钟,是一年级艺术造型课。课程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通过陈洪绶的叶子学习线条的知识,让学生临摹为主;第二部分是写生部分,实践大家的学习成果。
作品从一分钟开始讲述线条的概念、发展,介绍线条的表现形式。视频中告诉学生,艺术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只有合适、非常合适,艺术更加感性。描述了在基础的绘画技巧和水浒中三个人物绘制的分解步骤。从3分15秒开始,具体讲述绘制线条的方式。然后从4分20秒开始,介绍了水浒中的画家陈洪绶的绘画风格,他绘制了《水浒叶子》这一作品,共计40位水浒英雄人物,作品中充分体现了线条的转折、变化的所具有的个人特色。作品中具体介绍了人物“武松”的绘制特点,教授了由外到内、由简到繁、由整体到局部的观察方式。作品通过3张图进行作品分解,详细的说明了武松的绘制过程。重点表达了数学中的线和艺术中的线的不同。从17分钟开始,介绍的是李应这个人物,加强大家对观察方法的认识。从22分左右开始,介绍了人物“秦明”的绘制步骤分解,虽然外形复杂,可是经过上、中、下三块分解,且用红色的线条区分开,建立起外
轮廓和内部结构的联系,绘画的时候更能抓住人物形态。期间老师详细的教授了作品的细节和需要注意的地方,让人对于绘画的注意点把握的更加精准。从34份3秒左右开始讲述的是身体的动势,需要大家发挥立体思维,介绍人物是“戴宗”。戴宗的动作幅度大,动势突出,故称为课程的案例。从38分24秒开始,介绍了人物“萧让”读书时的姿态。因为人物有弯腰姿态,故还考虑到左右脚承受的压力不同,衣服、佩剑都需要考虑到。然后老师介绍的是“樊瑞”这个人物的动势,看上去和萧让差不多,但是比萧让弯的幅度更大,外形线条流畅。课程的46分25秒开始,介绍的是“石秀”的练拳的姿势,主要提示的是我们通过线条的变化,来体会人物的动作。老师还介绍了一些方式,对于人物的绘制还可以自己面对镜子做动作,或者让家人摆动作,仔细去体会动作的细节之处,寻求作品的准确。作品的51分钟左右,以“扈三娘”的形象举例,讲解了线条方法的把握、线条的转折规律,任何一个线条都会影响人物的神态。作品从55分钟开始讲述“施恩”这个认为的绘画特点,这是讲述的线条的方向,是指表示人物动势和力量的方向,不是说画线条的方向。课程到1小时时,讲述的是“花荣”这个认为的绘制特点,他在做弯弓拉箭的动作,比施恩的动作难度大的多。这个人物重点是让学生学习,在绘画的时候要观察清楚人物身上的物品,也承担着指示人物动作、方向,也引导人物视线的作用,我们要利用起来。“扈三娘”和“花荣”是高明的作品。1小时4分钟开始,介绍的是“刘唐”,他是背对着的形象,然后扭过来,向自己的后下方射箭,扭曲幅度较大。这个人物是要同学注意线条的松紧。在课程讲述中,老师提示了绘制中的几个难点,作品均通过红色线条勾勒重点、示范动作,分析绘制方式。
本作品通过多个水浒人物绘制的分解,讲解了绘制中的几个重点。并且课程中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去实践课程理论知识。具有本公司的独创性。
四、发表情况
该作品于2014年 8月 15日,首次发表于北京市。
申请人(签章):
2015年3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