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天路教案 - 副本
天路
一、教学目标:
1、词、文比较,理解“天路”的神奇和“天路”修建之艰难,体会青藏铁路建成后藏族同胞欢欣鼓舞的心情。
2、学生在阅读说明性的文章能抓住要点,初步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二、教学过程:
1,导入:学生演唱“天路”。
昨天咱们学习了屈塬的歌词“天路”,现在哪位同学能为大家演唱一下呢?
(播放MV+生演唱)
感谢...的深情演唱,其他同学听完后有什么感受呢?
(生:这首具有高原藏民族特色的曲调吸引着我,使我产生了一种向往的心情,很想去青藏那边看看。)
是的,这一首极富感染力的抒情歌曲,凝练的歌词和优美动听的旋律旋律深深打动着我们,真想有机会一定去西藏看一看那心中的天堂。
今天谢老师就邀请同学们一起乘坐着列车,奔向这条修建在世界屋脊上与众不同的路,请齐读课题“青藏铁路简介”。
2,初读课文,了解文体
翻书,1--4大组分别读1--4自然段。
边读边思考:什么是简介?
(简介,即简明扼要的介绍。是全面而简洁地介绍情况的一种书面表达方式。也是说明文中的一种。)
简介在生活中有哪些运用呢?
(说明书、求职个人简介、公司简介......)
3,自读课文,四人小组交流概括段意
本文是青藏铁路的简介,文中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关于青藏铁路的哪些信息呢?请运用之前学过的概括段意的方法概括段意。
(PPT)金钥匙
(1)摘句法: 把能概括全段主要内容的句子摘录下来作为段意。(2)连串法:抓关键词,用自己的话将段意概括出来。
(3)取舍法:一个自然段讲几层意思,抓住主要的,舍去次要的。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运用摘句、连串、取舍等方法概括每段段意。(时间约4分钟)
要求:(1)默读做好批注。
(2)小组交流,修改批注。
(3)请重点发言人做好汇总。(生交流发言,师板书)
第一自然段:青藏铁路海拔高、线路长、沿途艰险。
第二自然段:青藏铁路修建艰难。
第三自然段:青藏铁路创造奇迹。
第四自然段:青藏铁路有很重要的意义。
4、学习课文,深入理解。
(1)学习第一部分
A、图文结合理解青藏铁路海拔高、线路长、沿途艰险。
B、渗透说明文方法:列数字、打比方。
C、歌词和文本对照:
PPT“它犹如一条巨龙,穿崇山峻岭,越草原戈壁,过盐湖沼泽,奔腾在莽莽的“世界屋脊”上。”
请在歌词中找出相对应的地方,有感情地读一读。
(2)学习第二部分,图文结合理解青藏铁路修建艰难。
(3)学习第三部分
A图文结合理解青藏铁路创造奇迹。
B、渗透说明文方法:列数字、打比方。
(4)学习第四自部分
A,图文结合青藏铁路有很重要的意义。
B,歌词和文本对照
青藏铁路的建成,沟通了西藏、青海和内地的联系,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这条钢筋大动脉的贯通,彻底解决了人员和物资“进藏难”“出藏难”的问题,必将有力地促进藏族人民与其他各族人民的交流和友谊。
请在歌词中找出相对应的地方,有感情地读一读。
5、回归整体、总结全文
A(歌词:押韵、句子不能太长、需有浓厚的感情、歌词可以用重复的方法增加感情、比简介短小、语句精炼、艺术效果强、给人想象的空间......)
说明文:
内容的科学性:客观地说明事物,有说服性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结构的条理性:结构严谨,按照一定的顺序。
语言的准确性:语言平实、直接,内容具体,实用性很强,使人读了就能明白。)
(团结路:各族儿女欢聚一堂,载歌载舞。人民平等友爱,互帮互助,这是一幅多美的画卷啊。
发展路:从此山不在高路不再漫长,青藏高原上的特产通过青藏铁路运往全国各地,藏族人民和我们一起奔小康。
幸福路:青藏铁路的修建为藏家儿女带来吉祥,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藏族人民幸福的歌声传遍四方。)(板书)
6、(如有时间)全班演唱“天路”。
学习完这篇青藏铁路的简介,最后让我们再次用歌声演绎这令世人惊叹的神奇天路吧!
第二篇:天路教案
课题:欣赏《天路》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理解《天路》的歌词内容,进一步了解藏族民歌的音乐风格;
2、学生能运用恰当的速度、力度、音色有表情地演唱;
3、在理解和掌握歌曲的基础上,能够运用其它艺术形式对歌曲进行诠释和表现,提高创造力。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都接触过一些藏族音乐,但由于个人的知识,结构以及爱好,他们对藏族音乐了解比较片面,对于音乐的作用及特点只是停留在一般的感性了解基础上。在本节课中通过音响、音像的视听以及教师的讲解中需要引导学生懂得:藏族音乐的不同表现手法对藏族人民生活的重要意义和所起重要的作用。在本节课的教学实践活动中需要安排一定比例的鉴赏感受时间,引导学生在聆听、感悟藏族音乐的基础上,体验、领会天路对藏族人民的意义。
教学重点:学唱《天路》,并了解歌曲所要表现的内容和音乐风格。
教学难点:能运用恰当的速度、力度、音色自信的有表情地演唱。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法、讲授法、视听结合法、练习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一)播放歌曲《走进西藏》;
(二)学生随音乐进教室,初步感受藏族音乐风格(目的:创设良好的音乐氛围,为下一步学唱新歌作好情感铺垫。);
(三)师生问好!
二、导入:
(一)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里,生活着五十五个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和汉族一样,民歌也是各少数民族音乐中最基本的音乐形式。它们流传最广,数量最多,始终伴随着各民族群众的生活,表达他们喜怒哀乐的情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理想。少数民族民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藏族歌曲——《天路》(多媒体显示)
(二)请学生描述一下青藏高原的地貌特征,再由教师补充。(青藏高原是我国四大高原之一,它被称为“世界屋脊”,“远看是山,近看成川”是青藏高原地表形态的真实写照。
(三)多媒体显示青藏高原风光画面。
三、新课教学:
(一)教唱歌曲。
1、播放韩红演唱的《天路》视频,整体把握藏族民歌的音乐风格特点、感情气质;
2、分两部分跟录音哼唱;
3、在分段练习的基础上,完整演唱全曲,并分析该歌曲的曲式结构(二段体);
4、欣赏合唱曲《天路》(右手挥拍),让学生分析比较,更喜欢哪种形式的演唱,为什么?(韩红的
演唱能将个人风格、歌唱技巧及时代特点完美地融为一体,表现力和感染力特别强。而巴桑的演唱声音纯 净,藏族风格比较鲜明。)
5、分析促使藏族民歌音乐特点形成的因素:
(1)分布区域及地理环境。
(2)生活特点及风俗习惯。
6、提问:“除了用歌唱,我们还能用什么形式来表现歌曲《天路》?
7、根据学生的建议,采用朗诵、舞蹈、器乐、歌唱相结合的形式,有表情地演唱。
(二)歌曲欣赏。
1、藏族民歌《翻身农奴把歌唱》。(歌唱家才旦卓玛高超的演唱技巧及独特的音色,拨动同学们的心
弦,一幕幕感人的画面使学生联想到藏区的生产、生活及藏胞在奴隶制下牛马不如悲惨历史,入情、入境
地体会和感受歌曲的情绪,理解歌曲的主题思想。)
2、欣赏歌曲《公仆赞》,并讲述人民的好公仆孔繁森的感人故事。
四、拓展学习:
欣赏萨克斯版《天路》
五、教师总结:
太阳和月亮同有一个母亲,那就是光明。藏族和汉族同有一个母亲,那就是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最后,学生在歌曲《爱我中华》的歌声中离开教室。
“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腔热血洒高原。”孔繁森用生命书写了共产党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新篇章,为新时期党员领导干部树立了光辉榜样。
孔繁森出生于1944年出生,是山东人。1994年,他完成任务返回阿里途中,不幸发生车祸,以身殉职,时年50岁。
:“一尘不染,两袖清风,17岁的孔繁森参军,在部队连年被评为“五好战士”。部1979年,国家要从内地抽调一批干部到西藏工作,时任地委宣传部副部长的孔繁森主动报名,并写下了“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作千秋鬼雄死不还乡”的条幅。1979年,孔繁森第一次赴西藏工作,担任日喀则地区岗巴县委副书记。在岗巴工作3年,孔繁森跑遍了全县的乡村、牧区,与藏族群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1988年,山东省再次选派进藏干部,组织上认为孔繁森在政治上成熟又有在藏工作经验,便决定让他带队第二次赴藏工作。进藏后,孔繁森担任拉萨市副市长,分管文教、卫生和民政工作。到任仅4个月的时间,他就跑遍了全市8个县区所有的公办学校和一半以上的村办小学,为发展少数民族的教育事业奔波操劳;为了结束尼木县续迈等3个乡群众易患大骨节病的历史,他几次爬到海拔近5000米的山顶水源处采集水样,帮助群众解决饮水问题;了解到农牧区缺医少药的情况后,他每次下乡时都特地带一个医疗箱,买上数百元的常用药,工作之余就给农牧民群众认真地听诊、把脉、发药、打针,直到小药箱空了为止。
1992年,拉萨市墨竹工卡等县发生强烈地震,孔繁森在羊日岗乡的地震废墟上,还领养了3名藏族孤儿——12岁的曲尼、7岁的曲印和5岁的贡桑。收养孤儿后,孔繁森生活更加拮据,为此他曾3次以“洛珠”的名义献血900毫升,900毫升的鲜血蕴含着孔繁森对藏族孤儿深深的爱。
1992年底,孔繁森第二次调藏工作期满,西藏自治区党委决定任命他为阿里地委书记,这一任命意味着孔繁森将继续留在西藏工作。面对人生之路又一次重大选择,他毫不犹豫地服从了党的决定、人民的需要。
阿里地处西藏西北部,平均海拔4500米,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这里地广人稀,常年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下,最低温度达零下40多摄氏度,每年7级至8级大风占140天以上,恶劣的自然环境、艰苦的生活条件使许多人望而却步。
人们在料理孔繁森的后事时,看到两件遗物:一是他仅有的8元6角钱;一是他去世前4天写的关于发展阿里经济的12条建议。这就是孔繁森留下的遗产,体现出一名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怀。
2009年9月孔繁森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青藏高原的风光
西藏的布达拉宫图
第三篇:天路教案
本单元以“路”为主题组合单元,从道路、商路、求学路、人生路等几个角度选编课文。《天路》介绍了青藏铁路称为天路的原因。字里行间包含了对西部建设者们的歌颂与赞,把人们耳熟能闻的歌曲引入到课文中,要把资料巧妙地结合到歌曲中去。《丝绸之路》向读者介绍了丝绸之路的开辟过程和意义。《邓稼先的人生之路》《蜀鄙二僧》两篇自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天地”。
学情分析
1.天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为什么犹如一条神奇的天路,是修建它时所遇到的的三大的难题即多年冻土、生态脆弱与高寒缺氧,也使这条铁路的诞生具有重大的科技意义。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学生对青藏高原会有一些认识,但对青藏高原的气候环境没有亲身体会,只听电视说,都是听的和看的,对于“天路”的称谓只是模糊的概念;特别是在建设这个铁路中显现出中国科学技术、工程技术的实力,学生会感受不深。让学生先完成“唱所欲言”——看课件(青藏高原的美景)——教师表演唱“天路”——看青藏铁路简介——学生讨论——说一说看法——看歌词,理解字、词意思——学生跟唱“天路”——激起
3.学生认知障碍点:青藏高原的气候环境;“天路”的称谓。
教学目标
1.掌握本科课生字及组成的新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天路》。3.资料的充分利用为理解做准备。4.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诵,让学生读准节奏,读出感情,自读自悟,受到熏陶。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青藏铁路是一条怎样的铁路,建设者在修建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2.学生感受新一代建设者遇到的困难以及克服困难的艰巨与顽强毅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由《天路》引出,激发兴趣
1.教师放《天路》的歌曲,学生听后谈出感受。
2.学生看„畅所欲言‟:说一说你知道的路(水路、空中走廊、邮路、海上航路等);
3.思考:你为什么喜欢它?为什么认为它重要?修建它的过程是怎样?在这条路上发生了什么事情?
4.再放这首歌曲;板书并齐读课题:天路。
二、介绍西藏,青藏铁路
1.学生反馈收集的资料,教师整理归纳。
2.课件出示一些青藏铁路以及修青藏铁路的画面。
三、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注意生字的音、形、意。
2.指名读课文,看谁读得流利。
3.抽读生字,检查读音。
4.强调字形。
5.理解词语的意思。
6.自由读歌曲。
7.指名逐节读歌词,正音,小组轮读。
四、快速浏览,歌曲写了什么?资料中又写了什么?
五、课堂小节
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从此山不在高路不在漫长,各族儿女欢聚一堂。为什么说它是神奇的天路呢?
六、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学唱《天路》
第二课时
一、再唱歌曲,感受“天路”
1.播放歌曲,请同学们跟着哼唱。2.请同学们说一说这是一条怎样的铁路。
二、研读“天路”,仔细感悟
1.思考:为什么称青藏铁路为神奇的天路呢?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找答案。
2.小组交流,回报自己的学习情况。
3.集体交流:
(1)汇报第一自然段。
(2)汇报建设者遇到的困难以及克服困难的艰巨与顽强毅力。
(3)汇报建设者在这样的困难面前创造了哪些奇迹。
(4)汇报青藏铁路建成的意义。
【彻底解决了人员和物资“进藏难”、“出藏难”的问题。
有力地促进藏族人民与各族人民的交流和友谊,促进西藏的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
三、拓展延伸
思考:面对着这样一群铁路工人,你想对他们说什么?
【彻底改写了西藏不通铁路的历史】
四、总结全文
这是一条以人为本、努力建设世界一流高原铁路的奉献之路。
李白: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五、布置作业
1.办一期青藏铁路的手抄报。
第四篇:《天路》教案2
《天路》
教学目标
1、资料的充分利用为理解做准备。
2、采用多种形式学习歌曲,让学生把握准节奏,唱出感情,受到熏陶。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把握准音乐的节奏。
2、了解青藏铁路是一条怎样的铁路,建设者在修建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3、学生感受新一代建设者遇到的困难以及克服困难的艰巨与顽强毅力。
教学过程
一、由《天路》引出,激发兴趣
1、教师放《天路》的歌曲,学生听后谈出感受。
2、说一说你知道的路(水路、空中走廊、邮路、海上航路等)。
3、你为什么喜欢它?为什么认为它重要?修建它的过程是怎样?在这条路上发生了什么事情?
4、再放这首歌曲。
二、介绍西藏,青藏铁路
1.学生反馈收集的资料,教师整理归纳。2.课件出示一些青藏铁路以及修青藏铁路的画面。
三、学习歌曲
1、自由读歌曲。
2、指名逐节读歌词,正音,小组轮读。
3、快速浏览,歌曲写了什么?
4、播放歌曲,同学们跟着哼唱。
四、课堂小结
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从此山不在高路不在漫长,各族儿女欢聚一堂。为什么说它是神奇的天路呢?因为它是一条以人为本、努力为世界奉献的一流高原铁路。
第五篇:《天路》赏析
《天路》赏析
雄 师 范 学
课题名称:《天路》赏析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 班级: 指导教师:
2009年12月27日
-0
《天路》赏析
连续在羽调式主音上方三度音和下方二度音作了短暂延留后,突然将五度音大跳至下方八度,再上行回落主音,显得更开阔、明亮又撼动人心。《青藏高原》从上方属音开唱,《天路》则由低八度主音开声,这就有效地避开了模仿重复的“雷区”。该作品结构为带反复的二段体,4/4拍,羽调式,中速稍慢。A段基本在中低音区徘徊,“清晨我站在青青的草场,看见神鹰披着那霞光……”第一个音以全曲最低的中央C为起点,第一人称开始温和平静地独白:前4句反复再接后4句,为B段的发展做了足够充分的铺垫,A段终结与起始在同一高度,舒缓悠扬的节奏,表达出一种蓄势待发的情感;B段是全曲的核心和高潮。经过一个2/4拍子的短暂过渡,音乐直接冲向制高点,“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吔)……”作曲家把这个“天”字,放在高潮的巅峰。这个制高点的设置,突破了歌曲创作的常规,一般写法把高潮安排在结尾部分,而印青的处理犹如神山奇峰拔地而起。这里g2的出现并不让人感觉生硬突兀,而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为豁然高涨的情绪开通了一个喷发宣泄的闸口。A段和B段的对比,除了音区的落差外,在歌词“摆字”上也做了精心设计,A段字宽松稀疏,B段字密集紧凑,十分巧妙地利用相同的节拍速度,形成不同的节奏语感的变化。而乐句之间重复音的运用以及句头句尾起音落音的安排,无不体现作曲家的个性语言。“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各族儿女欢聚一堂”,特别耐人寻味,前半句拉开与藏谣的距离,后半句又不露痕迹落叶归根。作曲家的深厚造诣可见一斑,令人敬佩。
注释:作曲:印青,1971年入伍.大校军衔,1970年他考入江苏省军区某部业余演出队成为了一名小提琴手。演唱:韩红,全国政协委员、全国青联常委、中华海外联谊会理事,当今流行乐坛创作、演唱实力派歌手,其藏文名“央金卓玛” 原唱:巴桑,韩红已买断演唱版权。
参考文献: 一、六十年稿件:《天路》
二、国庆60周年献礼大片《雪域天路》 主演:刘威 奇道 江涛 尹铸胜 夏力薪
集数:40集
语言:中文字幕
类别:国庆60周年大庆的献礼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