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份。随着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和全省、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工作会议的相继召开,??县非公有制企业面临前所未有、加快发展的良好机遇,同时这对进一步扩大党在非公有制经济中的影响力、工作覆盖面,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一、全县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基本情况
??县现有非公有制企业137个,从业人员4269人,其中党员262人,党员业主9人;个体工商户4430户,从业人员5122人,其中党员65人,党员业主54人;职工人数在50人以上的非公有制企业有137个。截止目前,全县符合建立党组织的非公有制企业有22个,其中21个建立了党支部。??县委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高度重视,特别是随着??陶瓷和芒硝工业的迅速发展,进一步加强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一是加强了组织领导。近年来,县委把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建工作纳入党建工作的总体规划,落实了分管领导和具体工作人员,制发了《关于加强全县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意见》,对工作的指导思想、企业党组织的设置和管理、活动经费、工作开展作了明确规定。二是强化了管理机制。合理确定党组织的隶属关系和指导关系,采取“归口”和“属地”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管理。将全县非公有制企业归口到县工商局建立党委,下设工商所党总支,对所辖区域内的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进行“属地”管理,从而形成由县委组织部牵头负总责、上下分级负责、层层管理落实的工作格局,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工作的开展创造有利条件。三是加强了制度建设和活动开展。建立健全了县级领导干部联系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制度,每个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都确定了一名县级党员领导负责联系,具体指导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开展。在非公有制企业党员中积极开展“争先创优”工作,建立了一批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
二、当前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1、党建工作认识难。部份非公有制企业主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缺乏深入了解,不能正确认识和理解党的性质、奋斗目标和宗旨及党组织的地位、作用,没有真正弄清在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党组织和开展党的工作对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意义,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的党建工作存在防范戒备心理,担心企业党组织会对其生产、经营、用工、税收等方面进行监督,影响其自主经营等。
2、党务干部选配难。大部份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无专职的党务干部,一般都是由中层干部兼任,他们大都没有受过专门的党务工作培训,对党组织的工作职责和任务知之甚少,无力搞好党务工作。况且他们与企业主存在雇佣关系,自己在企业中能工作多久也没底,无心搞好党务工作。部份党员认为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干部只是名义上好听,而实际政治上无“奔头”,工作上无“干头”,经济上无“想头”,到头来还是企业根据具体业务工作,而不是根据党务工作来判断成绩,从而导致党务干部选配难。
3、党员教育管理难。部份非公有制企业党支部活力不强,缺乏吸引力和凝聚力,教育管理滞后。非公有制企业一般党员流动性大,部份党员由于打工意识较浓,临时心态较重,收入不稳定,从而放松了对自己的教育管理和学习提高,表现出较淡的荣誉感、集体感和政治热情,影响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
4、组织活动开展难。部份建立了党组织的非公有制企业无专用规范的党支部活动室,无足够的活动经费,学习资料缺乏,活动形式单一,加之存在企业生产分班次,党员难于集中等情况。造成支部生活时断时续,有的甚至三四个月都不能开展一次活动。即便开展活动,流于形式的现象也较为普遍。
三、进一步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对策与思考
(一)以教育培训为重点,狠抓认识的提高
1、强化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三种意识”。一是强化服务意识。企业党组织在确立工作思路,寻找工作载体时,一定要自觉地融入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中去,自觉成为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润滑剂和推动力。二是强化促进意识。企业党组织的设置和建立不只是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时代需要,更是非公有制企业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通过建立企业党的组
第二篇: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调查与思考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调查与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迅猛发展,已经逐渐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区域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如何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已日益为各级领导和组织部门关注。过来,我市适时转移党建工作的重点,对非公有制经企业党建工作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着力创新,推动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向纵深发展。结合学习实践活动,我们就如何改进和完善非公有制企业党员教育管理,如何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作用这个课题进行了调研。
一、企业党建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1、主观认识上存在偏差,导致党组织建设滞后。首先,部分基层党委和有关部门思想上存在几种不良心态:一是无为心态。认为只要企业守法经营、照章纳税就可以了,抓不抓党建无所谓。在具体工作当中关心企业生产经营、经济效益、纳税情况多,过问党建工作少。二是担心心态。担心在企业中成立党组织会引起业主的反感,发挥不了党组织应有的作用。三是观望心态。不敢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坐等别 1
人的成功经验。其次,部分企业主对党建工作目的意义不明确,心存种种疑虑,对建立党组织不理解、不情愿,甚至进行抵制。尤其是一些外资企业的企业主,对党组织设臵存在一定抵触情绪。第三,从企业党员看,少数人把自己视同一般员工,忽略了党员的“政治角色”,认为只有在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上下功夫,才能得到更加丰富的报酬,至于发不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与个人没什么实惠;相当一部分党员曾经是国有企业的骨干,国企改革下岗后,更觉得低人一等,对自己党员的身份讳莫如深,不愿提也不敢提,不接转组织关系,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成为“挂名党员”、“口袋党员”和“隐性党员”。
2、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开展受许多客观因素制约。一是由于非公有制企业本身的特殊性(企业规模小、不稳定,注册地和经营地相分离)和企业中党员队伍群体的特殊性(来自不同单位、流动性大、高度分散、没有主管单位等),导致非公有制企业中一些党员长期处于“三不管”状态,即原单位管不了(长期在外经商),从业所在地无法管(没有明确管理权属),非公有制企业无人管(没有成立党组织)。由于非公有制企业中的党员教育管理没有及时跟上来,部分党员长
期外出经营,组织生活不经常,党的宗旨观念淡薄,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难以得到充分发挥。二是受时间、场所、经费等条件限制,一些私营企业有组织无活动,党员很少参加组织生活,也就谈不上争先创优,民主评议党员等活动。同时作为私营企业的党员,与企业业主的雇佣关系,削弱了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影响了他们参加组织生活和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三是忽视培养发展新党员。非公有制企业中有一部分人有共产主义理想,并为党和人民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他们追求政治上进步,希望能早日加入党组织。但是非公有制企业入党积极分子培养难、政审难、考察难等问题,长期没有得到解决,一些入党积极分子一直不能正式加入组织,导致非公有制企业中的党员出现年龄偏大,素质偏低,数量偏少的状况。
二、建议与思考
1、统一思想,提高对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充分认识加强党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领导,既是我们党占领非公有制经济思想阵地、巩固执政党地位的需要,又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客观现实的需要。各党委和有关部门要把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分类加以指导,积极慎重地建立党的基层组织。
2、因地制宜,理顺关系,建立健全党组织。针对非公有制企业分散、自主经营、随意性大、人员流动快、不便管理的特点,各级党委和有关部门应本着“便于熟悉掌握情况、便于党员教育管理、有利于企业经济发展”的原则,进一步建立健全党组织,理顺党组织隶属关系。在个体工商户党员比较集中的乡镇和市场,建立相对固定的个协分会党支部或行业党支部;对党员人数尚不足3人的企业,可按地域或行业成立联合党支部,隶属当地党委管理。还可以按行业管理隶属关系,逐步探索将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由中小企业局、工商管理局管理的体制与办法,将业务管理与党组织管理结合起来。农村零散的个体经营户党员,可由当地村党支部管理。同时,针对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负责人对企业主依附性太大,难以有效开展工作的问题,在党组织负责人的配备上要提高其独立性。尤其是在一些规模较大,生产经营较稳定的企业,要使党组织负责人的报酬要与企业主脱钩,具备条件的还应设专职负责人,脱离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
3、趋利避害,充分发挥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作用。非
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在企业中处于政治核心地位,要因势利导、趋利避害,发挥好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学习宣传作用。及时组织党员学习传达上级文件精神,积极向企业主及广大职工群众宣传贯彻党的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二是参谋作用。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当好参谋助手,帮助企业搞好决策,把握生产经营和发展方向。三是监督作用。引导企业合法经营,照章纳税,监督企业特别是企业主,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维护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同时坚决抵制侵犯私营企业合法权益的行为。四是协调作用。协调企业经营者同广大职工之间的关系,既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又依法维护企业主的地位和正当权利。五是保证作用。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营造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通过发挥党员和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的作用,为企业持续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提供思想和组织保证。
4、严格要求,切实加强党员管理。一是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开展党员重新登记工作,以彻底摸清党员底数,加强管理,对符合更新换代党员条件的劝其退党,纯洁党员队伍,保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二是加强对从事个体经营的流动党员的管理,对从事个体经营离土离乡半年以上的党员一律转
出正式组织关系,3个月以上至半年以内的转出临时组织关系,原单位党组织对这部分党员实行跟踪管理。
5、创新方法,积极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当前,相当一大批文化素质较高、积极要求进步的青年,已经或正在涌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如果把这批青年排斥在党的大门之外,无论在党员数量还是在党员质量上,无论是对企业还是对社会而言,都是不利的,从长远看还将影响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因此,必须创新工作方法,在党员的政审、考察、教育培养等环节上加强沟通,区别对待,灵活处理
6、突出重点,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员教育。一是增强党性观念,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提高自觉纳税意识和发扬奉献精神;二是增强法制观念和职业道德、社会公德意识,不做有损国家和消费者利益的事,不赚昧心钱;三是树立文明经商、优质服务新风,促使党员带头宣传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带头做好本职工作,带头联系关心和帮助群众,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作出贡献。
第三篇: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情况调查与思考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情况调查与思考
——以佳木斯市为调查对象
【摘要】为贯彻落实十七大提出的党组织全覆盖的任务,佳木斯市采取措施,在非公企业党的建设方面创新机制进行了三项大胆探索和创新,扩大了党组织的覆盖面,并且整合资源合力推进非公党建,取得了可喜成绩,解决了非公企业党建的一些难题。
【关键词】非公企业党建隶属关系破解难题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实现党组织的全覆盖,为十二五时期的各项建设提供组织保障,佳木斯市委党校组成调研组对非公企业的党建情况进行了调研。
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存在的难题
思想认识不到位,工作力度不够大。一些单位和部门对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未纳入议事日程,工作抓得不紧,推进力度不大。尤其是在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上级主管部门往往只注重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对党组织建设有所忽视,不能保证党建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如佳木斯恒远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于2004年开始转制,2007年转制完成,2008年市委组织部撤销其党委建制,改为总支,隶属市国资委党委。自2004年转制开始后,该企业的党建工作和党组织活动就基本处于停滞状态,由党委改为总支后,上级既没有任命总支书记,又没有确立组织机构,党组织形同虚设。
党组织建设覆盖面窄,基础工作薄弱。据统计,佳木斯市现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1655家,从业人员49599人,已经建立党组织的企业228个,仅占11%;党员4864人,有近200名党员处于无组织依靠、无组织管理、无组织生活的“三无”状态;入党积极分子1165人,发展对象93人。其多数存在“组建难、活动难、发挥作用难”的“三难”问题。
隶属关系复杂,管理体制不顺。全市非公企业党组织隶属关系和管理体制存在多种模式:有的按属地归属区委组织部门管理,如恒泰建设集团党委;有的归属区经济计划局管理,如千里集团党委、新天利商场党支部等;有的是县(区)个(私)协会管理,如博华机械公司党支部隶属于市农委党委、龙盐佳市公司党总支隶属市粮食局党委、丰韵轴承公司党支部隶属市经贸委党委等。虽然市个体、私营协会建立了党总支,但对辖区个体、私营企业中的党组织仅仅是指导关系,没有管理职能。这种多头管理、无序管理的体制使全市个体、私营企业党建工作缺乏统一规划和宏观指导,往往出现重管、漏管和脱管的现象,党建工作的作用发挥不出来。
党员教育管理相对乏力。因流动性大等问题致使党员找不到组织,组织找不到党员,党员教育管理相对乏力、弱化。如:佳木斯市地下商业街市场内共有个体业户840户、从业人员近2000人,市场主办单位设有党委,但对场内党员业户既不统计,也不管理,多数党员成为“口袋”(组织关系在自己手里)党员,长期脱离党组织,党性观念淡薄,起不到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党员培养发展缓慢,数量质量都难以保障。虽有些年轻有为、思想积极要求进步的从业人员向党组织靠拢,但由于党组织的不健全,使他们的愿望难以实现,严重制约了非公企业党员力量的壮大。
佳木斯市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有益做法
创建机制,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按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建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党的活动就开展到哪里”的工作思路,佳木斯市大胆地进行了三项探索和创新:第一项是创新了选派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到非公企业任党建指导员工作的做法。从2007年开展至今,佳木斯市已选派360人自主择业到非公有制企业做党建指导员,他们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着重要作用。第二项是依托市工商局成立了佳木斯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工委。为弥补军转干部不足、中小企业党建缺失的问题,市委决定成立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工委,依托工商局,既不增加人员编制和财政负担,又充分发挥了市工商局个体劳动者协会和私营企业协会与个体私营企业劳动者联系广泛、便于开展党的工作的优势。第三项是受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得到加强的启示,依托市民政局的民间组织局成立了佳木斯市社会组织党工委,彻底解决了“两新”组织党建“一手软,一手硬”的现状,对保障非公有制企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加强培养,破解党员队伍骨干不足问题。佳木斯市进一步加强党员的培养力度,把重点放在中层干部、生产一线、科技骨干和优秀员工上,指定素质高、党性强、有责任心的党员作为积极分子的培养人。在现实考察中,重点考察入党申请人的政治觉悟、思想品质和入党动机,通过找本人谈心交流,了解其对党的认识和入党动机,了解发展对象的经历和奖惩情况,一贯的政治表现,特别是在重大政治事件中的表现,与企业员工的关系,党员群众的公认度,直系亲属和主要社会关系的政治情况及对本人的影响等。严格履行入党手续,切实做好确定入党介绍人、填写入党志愿书、支部大会讨论、党委集体讨论审批、预备党员继续教育、考察及转正等工作。
统筹资源,合力破解多头管理问题。佳木斯市注重整合资源,统筹协调各相关职能部门,形成合力联动推进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共同破解以往不同职能部门在非公经济组织的行业管理上,既有单独管理、各自为政又有多头共管、交叉重叠的问题。
正确引导,破解业务主管认识偏差问题。结合非公企业和员工实际,在培养积极分子和发展党员上,把“一线、一流、青年”作为发展重点,同时,采取早选苗、早培养、早发展“三早”措施,以保持队伍的纯洁性和先进性。
围绕发展,破解非公组织应对危机挑战问题。针对当前金融危机环境下非公经济组织面临的经济萎缩、效益下滑等诸多发展难题,佳木斯市坚持党建工作围绕企业发展大局开展,着力提升非公经济组织抵御风险和应对危机的能力。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目标,制订相应的党建计划,不断加强载体建设,把党的政治优势渗透到企业的经营管理和文化建设中。
关于今后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几点建议
进一步加强领导,大力营造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外部环境。深化对非公经济党建重要性的认识。充分认识到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最具有活力的部分,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生力军,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工作,是巩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现实需要,也是加强基层党的建设的现实需要。
努力营造舆论氛围。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大力宣传,使业主明确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目的、重大意义,增强他们抓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自觉性,激发职工群众支持党建工作的热情,形成上下重视、关心和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良好氛围。
切实明确职责和作用。抓非公党建工作要明确责任、规范管理,避免过去存在的私营企业党组织在隶属关系复杂多样化的状态,形成统一有序的分级管理的体系。
抓住关键,突破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常规措施。建设高素质的党务工作者队伍。要严格选任标准,切实把党性强、作风正、组织能力强,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具有一定党务工作经验、知识和能力,并且对非公有制企业有关问题和情况比较熟悉的正式党员选任到党组织领导岗位上来。要加强培训和指导,着力提高其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进一步增强工作主动性。
建设实干管用的指导员队伍。选派政治素质较好,且有一定党务工作经验的党员到规模以上企业担任兼职党建指导员。党建指导员要积极深入非公有制企业充分调研,制定工作措施,充分发挥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的作用。
加大党组织组建的工作力度。要强化工作措施,积极为组建党组织创建条件,做到成熟一家,及时组建一家,努力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为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员夯实组织基础。
创新机制,推动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规范管理。进一步建立健全党建工作责任机制。要制定好发展党员计划,切实落实好领导干部挂钩联系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责任制度,推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发展党员工作有效开展。
要建立党员发展工作责任追究机制。要实行发展党员“谁审核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的责任倒查机制,严格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避免“凑数”,保证党员质量。
规范程序,强化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标准。进一步健全发展党员工作运行机制。要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培养、考察、审批程序和实施监督管理的党内生活制度,切实提高发展党员质量。
继续抓好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的建设。要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和方式,在广大员工中深入持久地进行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同时,鼓励业主在同等条件下,在组织技能培训、提升职务和待遇方面优先考虑优秀党员员工,增强党员的荣誉感,激发广大青年入党热情。
持续做好发展党员工作。要始终严格把好“审查关”。重点是政治审查、入党动机的审查、思想觉悟的审查、作风品质的审查。
第四篇: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既带来了经济格局的变化,也给党的基层组织带来了全新的课题,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是提高党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的需要,也是巩固和发展党的执政地位,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的需要。为了深入了解新形势下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情况,我们对全区23家非公有制企业进行了全面的调查摸底,从而为我们开展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提供更全面、更深层的企业党建工作信息。
一、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基本情况
北塔区共有非公有制企业23家,企业员工在50人以下的有13家,50—100人的6家,100—500人的3家,500人以上的1家。非公有制企业党员总数163人。
1、企业党组织设置及其活动情况。从调查的情况看:23家非公有制企业有2家设置了党组织,党员人数超过3名而未设立党支部的企业有6家,占此类企业的27%,因党员人数不足3名未设立党支部的企业有8家,占此类企业的35%。在设置了党组织的2家企业中,只有 1家经常开展活动。而未设置党组织的这类企业的党员参加所在社区活动的6家。
2、企业党员基本情况及其在员工中的印象。非公有制企业党员主要来自原国企职工、复员退伍军人、下岗职工、农村党员、学生党员,企业自身很少发展;党员人数占员工人数的比例最高达6.3%,最低的为零;党员在员工中的印象总体较好。在调查此类企业员工是否有入党想法时,极少数职员表示想加入,但是不知道如何找党组织。
3、非公有制经营者的基本情况及其对党建的认识。被调查的23家非公有制企业中,企业负责人是党员的7家,占总数的32%;无党派的13家,占总数的68%。经营者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认为有必要、有积极作用的有2家,占总数的8?? %;认为可有可无、没有多大作用的18家,占总数的80%,毫无作用的3家,占总数的12%。此问题对经营者来说比较敏感,不愿谈、缺失的比例最高为85%。
二、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我区的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目前尚处于规范和发展阶段,还存在着企业有党员无组织,有组织无活动,组织找不到党员,党员找不到组织等现象,党建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程度还不够高。
1、企业主对党建工作顾虑较多、支持较少。一些企业主对在本企业建立党组织和开展党的活动不理解或存有顾虑。有的认为建立党组织会使企业染上政治色彩,担心党组织与自己对着干;有的担心建立党组织后,生产经营会受到干扰,影响自己的决策;有的担心建立党组织后,会议多、应酬多,加重企业负担;少数企业主认为,经商办企业只要依法经营,照章纳税就行了,没有必要在企业建立党组织;更多的企业主认为若上级有规定要求建就建,不要求建就不建,对建立党组织抱无所谓的态度。
2、党员组织关系挂在原单位的较多,及时接转到现工作单位的较少。经摸底调查,全
区非公有制企业中有?? %的党员不按规定接转党的组织关系,这部分党员形成了原单位不好管,新单位管不了的局面。有的党员不暴露自己的党员身份,组织不了解,群众不清楚;有的党员不愿让原单位知道自己在非公有制企业工作的事实,不接转组织关系;有的党员出于各种原因把组织关系放在口袋里,成为“口袋党员”。这部分党员长期脱离党组织,不过组织生活,不交纳党费。
3、党组织形同“虚设”的较多,真正发挥作用的较少。从已建党组织发挥作用方面看,有些非公有制企业把党组织视为政治“花瓶”,用于装点门面,党组织由于得不到企业主的支持,党的活动没有必要的时间、场所和经费保证,工作难开展,组织形同“虚设”。企业中的多数党员由于组织生活过得较少,对自己应该发挥什么作用,如何发挥作用不清楚,也由于工作性质所限,对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员工的思想工作情况缺乏必要的了解和研究,难以为企业的发展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作用发挥不明显。还有些党员雇佣意识较浓,党性观念淡薄,为了挣钱,对企业主有很强的依附性,导致思想上出现茫然悲观情绪,对党组织的活动不感兴趣。
综合以上情况,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主要存在以下“三难”:
1、形成共识难。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是基层组织建设的一个全新领域,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要不要抓、如何抓,在社会上和部分党的组织中存在着一些模糊认识。一是不好抓。有的同志认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情况复杂,上级没有具体规定,工作缺乏依据,而且党组织在非公有制企业中无地位、无职权,工作难开展。二是不敢抓。有的同志认为非公有制企业毕竟姓“私”,怕抓党建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引起业主反感,在思想上存在疑虑。
2、建立组织难。一是企业不稳定,不便建。由于市场经济的利益驱动,有些非公有制企业尤其是规模较小的企业,哪里赚钱就往哪里去,何时赚钱就何时生产,处于“创办—发展—转移(歇业)—倒闭”的动态循环之中,给党组织设置和管理带来一定难度。二是开展工作难。一些党员自身素质不高,能力不强,对搞好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思路不宽,办法不多;党的活动缺少必要的时间、场所和经费保证,特别是无阵地,党建工作保障力量不够。
3、发展党员难。在非公有制企业中,由于员工流动快,受培养考察时间的限制,要数量就难以保证质量,要质量就达不到数量;员工存在雇佣思想,人党愿望不强,入党积极分子数量较少。
三、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1、巩固一个堡垒。为了解决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党员“群龙无首”、“无所依托”的问题,应从有利于开展党的工作,有利于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客观实际出发,根据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工作特点和党员数量等情况,采取“建、联、挂、派”等模式,以确保“政治核心”作用发挥。一是对有3名以上党员、有合适支部书记人选、生产经营比较稳定的企业,单独建立党支部;二是对党员不足3名的企业,按照就地、就近的原则,或依托产业,或依托行业,或打破行业、隶属关系界限,建立联合支部;三是仅有个别党员,或不适宜单独建立支部和联合支部的企业,实行党员组织关系挂靠辖地的乡镇机关,村(居)委会、乡镇企业或行业主管部门的党组织,进行统一教育、管理;四是对党建基础薄弱、党员人数较少的企业,在征
得业主同意的前提下,从机关、乡镇选派优秀党员到企业担任支部书记,组建党支部,具体负责党建工作。把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纳人正常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消除党建工作的“盲区”。
2、建立四项制度。一是要建立各级党组织共同抓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责任制,成立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领导小组,把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列入党建工作的整体布局,实行分工合作、目标管理、明确责任、加强考核。二是要建立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制度。从区直机关中选派熟悉党务工作、责任心强的党员干部担任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指导员,指导基层党组织建立健全党的组织生活、政治学习、民主评议、思想汇报等各项制度,帮助企业解决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注意发现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探索新路子,推广新经验。三是要建立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认真分析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加强对这项工作的宏观指导。四是建立健全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定期到联系点检查指导工作,定期交流考评,把领导干部的联系点建成党建工作的示范点,对面上的工作发挥引导和辐射作用。通过抓党建示范点、为企业党组织成立挂牌、上党课、做形势报告等形式,推动企业党建工作开展。
3、强化一支队伍。根据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党员人员分散、流动性大、教育管理难的特点,要通过小型、业余、灵活、务实的活动,并以“活动促教育”的形式,增强党员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经常性和主动性。一是强化党性教育。通过开展各种行之有效的“民主生活会”、“支部活动日”等活动,在强化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理论以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的同时,教育广大党员时刻牢记党的宗旨,牢记党员身份,“致富思源、富而思进”,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思路,为加快经济发展建功立业。二是强化政策法规教育。对个体、私营业主党员着重在依法经营、照章纳税等方面,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使之自觉接受党组织的监督。三是强化形象教育。通过“平时能看出来,关键时刻表现出来”,教育党员当好遵纪守法的模范、文明经营的模范、团结互助的模范、爱岗敬业的模范、科技创新的模范,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升华党员形象,并成为其他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业主和员工的“领航员”、“方向舵”。
4、探索新的途径。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任务重、内容新、要求高,需要改进方法,不断创新,力求既结合实际,又科学合理。一是把原则性与灵活性结合起来,以灵活性为主。党组织对涉及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和维护职工权益等重大问题,要敢干坚持原则。对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要积极提出意见、建议,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二是要积极支持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开展工作,建立党群一体化的机制。有计划地开展评选技术能手、质量标兵、先进班组等嘉奖激励型活动,激发员工爱岗敬业精神。经常组织开展一些文化体育娱乐性活动,丰富企业文化生活,寓教于乐,增强对青年员工的凝聚力。三是要创新活动方式,坚持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积极开展党的活动。在活动形式上,要从过去的集中活动为主向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以分散、灵活为主转变。在活动时间上,要从过去脱产活动为主,向业余活动为主转变。在活动内容上,要由过去的政治理论教育为主,向政治理论与知识技能相结合转变。总之,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活动,时间要短,内容要精,形式要活,不搞统一模式,采取小型、多样、分散、业余的方式,把党建活动寓于生产经营活动之中,寓于企业管理之中,寓于企业文化、企业精神形式之中,保证党组织活动的经常性和有效性。(中共邵阳市北塔区委组织部 陈海清)
第五篇: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调查与思考(范文)
??县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份。随着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和全盛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工作会议的相继召开,??县非公有制企业面临前所未有、加快发展的良好机遇,同时这对进一步扩大党在非公有制经济中的影响力、工作覆盖面,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一、全县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基本情况
??县现有非公有制企业137个,从业人员4269人,其中党员262人,党员业主9人;个体工商户4430户,从业人员5122人,其中党员65人,党员业主54人;职工人数在50人以上的非公有制企业有137个。截止目前,全县符合建立党组织的非公有制企业有22个,其中21个建立了党支部。
??县委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高度重视,特别是随着??陶瓷和芒硝工业的迅速发展,进一步加强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一是加强了组织领导。近年来,县委把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建工作纳入党建工作的总体规划,落实了分管领导和具体工作人员,制发了《关于加强全县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意见》,对工作的指导思想、企业党组织的设置和管理、活动经费、工作开展作了明确规定。二是强化了管理机制。合理确定党组织的隶属关系和指导关系,采劝归口”和“属地”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管理。将全县非公有制企业归口到县工商局建立党委,下设工商所党总支,对所辖区域内的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进行“属地”管理,从而形成由县委组织部牵头负总责、上下分级负责、层层管理落实的工作格局,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工作的开展创造有利条件。三是加强了制度建设和活动开展。建立健全了县级领导干部联系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制度,每个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都确定了一名县级党员领导负责联系,具体指导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开展。在非公有制企业党员中积极开展“争先创优”工作,建立了一批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
二、当前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1、党建工作认识难。部份非公有制企业主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缺乏深入了解,不能正确认识和理解党的性质、奋斗目标和宗旨及党组织的地位、作用,没有真正弄清在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党组织和开展党的工作对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意义,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的党建工作存在防范戒备心理,担心企业党组织会对其生产、经营、用工、税收等方面进行监督,影响其自主经营等。
2、党务干部选配难。大部份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无专职的党务干部,一般都是由中层干部兼任,他们大都没有受过专门的党务工作培训,对党组织的工作职责和任务知之甚少,无力搞好党务工作。况且他们与企业主存在雇佣关系,自己在企业中能工作多久也没底,无心搞好党务工作。部份党员认为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干部只是名义上好听,而实际政治上无“奔头”,工作上无“干头”,经济上无“想头”,到头来还是企业根据具体业务工作,而不是根据党务工作来判断成绩,从而导致党务干部选配难。
3、党员教育管理难。部份非公有制企业党支部活力不强,缺乏吸引力和凝聚力,教育管理滞后。非公有制企业一般党员流动性大,部份党员由于打工意识较浓,临时心态较重,收入不稳定,从而放松了对自己的教育管理和学习提高,表现出较淡的荣誉感、集体感和政治热情,影响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
4、组织活动开展难。部份建立了党组织的非公有制企业无专用规范的党支部活动室,无足够的活动经费,学习资料缺乏,活动形式单一,加之存在企业生产分班次,党员难于集中等情况。造成支部生活时断时续,有的甚至三四个月都不能开展一次活动。即便开展活动,流于形式的现象也较为普遍。
三、进一步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对策与思考
(一)以教育培训为重点,狠抓认识的提高
1、强化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三种意识”。一是强化服务意识。企业党组织在确立工作思路,寻找工作载体时,一定要自觉地融入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中去,自觉成为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润滑剂和推动力。二是强化促进意识。企业党组织的设置和建立不只是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时代需要,更是非公有制企业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通过建立企业党的组织,有效发挥其作用,能达到“双赢”的结果。三是强化保证意识。企业党组织要围绕经济建设中心来设计和开展活动,除及时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推动企业健康有序发展外,在企业发展的方向上起到“指向标”的作用,在企业文化建设凝聚内部职工上起到“酵母源”的作用,在企业走入误区甚至陷井的时候,起到“监视器”的作用,真正成为企业在正确轨道上前进的一种牵引力和助推器。
2、强化对非公有制企业主的思想政治教育培训。组织、~、工商、税收部门要将管事与管人结合起来,切实加强非公有制企业主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深入了解掌握企业主的思想动态、心愿呼声,及时做好疏导帮助工作。要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主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培训,使之对党的认识不断深入,从而正确全面地看待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增强全面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观念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3、强化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工作者的教育培训。做好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不仅需要党务工作者有饱满的工作热情,创造性的工作,更需要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和知识水平,这样才能确保党的领导工作主体作用的有效发挥。要通过举办培训班、派驻党建联络员等形式,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工作者的教育培训,使之进一步认识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的重要性,以及对党务工作的热心、耐心和信心,掌握新时期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增强工作的有效性、针对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