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加强基层建设服务青年创业调研思考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农村的走向指明了方向,从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治、管理民主)看,生产发展放在了新农村建设的首位,显得尤为重要。要搞好生产发展,主体是农民,关键在青年农民。因为青年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在新农村建设中起着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青
年农民创业的成败,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成败与否。
为全面了解和掌握**县农村青年创业现状,共青团**县委于2008年8月深入全县各乡镇,采取召开座谈会、调查问卷、上门询问等多种形式,对全县农村青年的创业情况进行调查。在调查中,共发放调查问卷2000余份,召开基层团干部、青年农民座谈会21次,个别谈话沟通120人次,基本上摸清了全县青年农民的创业情况。
一、现状
**县位于川东北地区,大巴山南麓,全县人口100余万,其中农业人口70万余人,属典型的农业大县。农村青年有21.5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31.4%,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前期,农村青年就业渠道比较单一,基本上都是完成了初中学业的便在家务农。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农村青年创业呈现多发并举的趋势,绝大部分青年外出务工,这类青年占农村青年的76%。部分青年利用自己技能、资金上的优势,选择了在家从事二、三产业。例如运输、商贸、农家乐等,这类青年占17%,部分青年受家庭、思想观念等多方面条件影响,选择了在家从事传统农业生产,这类青年占10%。还有个别青年眼高手低,既不愿从事农业生产,又不具备另外创业的其他条件。只有在家依靠父母,过着游手好闲的生活。受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转移和市场经济逐步完善的影响,农村基层团组织功能弱化,基本形成“三无”局面,既办公无阵地,工作无经费,干事无前途。团支部的活动开展基本为零,农村青年与团组织的联系中断。农村基层团委组织对团员的管理严重脱节,形成“团找不到团员,团员找不到团”的不良格局,导致青年团员创业与团组织工作无法同轨运行,使农村青年创业路上困难重重。通过调查了解,目前**县农村青年创业呈现以下特点:
(一)创业热情高涨,但对传统农业的兴趣较低
在问卷调查中,90%的农村青年都表示,希望能在青年时创好一番事业。但在创业选择时,有84.5%的青年不愿从事农业生产。究其原因,一是太辛苦,收入低,没前途,二是大部分农村青年外出务工后,开拓了视野,通过从事较为轻松干净的工作获得了等于或大于从事农业生产的报酬。这表明农村青年有创业热情,但怕苦怕累,希望回报高付出少,同时说明传统农业已失去对农村青年的吸引力,而一些特色种养殖业、观光旅游农业(农家乐)、农产品加工业等农业新兴领域受到不少农村青年的青睐。
(二)外出务工收入不高,在家创业资金、技术、信息严重匮乏
由于受自身条件影响,外出务工人员无一技之长,在外从事的工种基本为建筑、餐饮、环保、搬运、保安、手工织造等基础工作,从事技术工种的不到10%。工作的技术含量直接决定着务工青年的收入状况。因此,不少青年在外务工一年,省吃俭用,扣除所有开支,工资所剩无几。在家从事新兴农业生产的青年和部分外出务工返乡青年,欲在家乡一施拳脚,但缺乏资金、技术和信息的支撑,只能小打小闹,难以形成气候。例如江口镇光辉村三社村民李绍永,在江苏等地务工时从事针织工作,学到了针织技术,在厂里是技术副厂长,回到家乡之后看到家乡面貌焕然一新,便在家乡办厂创业。可由于缺乏资金,目前该针织厂也仅能吸纳10余名工人,难以扩大。另一方面,由于青年农民流动性比较大,基层团组织受条件制约,缺少有效掌握青年农民去向的手段,对青年农民的创业现状知之甚少,无法对其进行帮助,无法形成需与帮之间的有效对接。
(三)法律意识淡薄,创业路上屡遇挫折
不少青年在创业时急功近利,由于缺乏沟通导致性格内向、孤僻、加上法律意识淡薄,往往铤而走险,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后悔莫及。还有部分青年对法律政策掌握不够,往往违法而不自知,而当他人侵犯自己的合法权益时,又不懂得运用法律捍卫自己,要么针锋相对,要么忍气吞声,其后果是不言而喻的。据统计,目前农村青年中法盲的比例占7.5%。
二、成因
从上述现象不难看出,目前农村青年创业举步维艰,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青年农民自身期望值与现实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在创业选择时高不成,低不就;二是基层团组织受条件制约未能采取有效的措施给予青年创业帮扶;三是青年农民自身缺乏致富本领,在创业路上遭遇挫折是在所难免的。因此,要从根本上跟除制约青年创业的不利因素,使青年农民能在创业道路上大展拳脚,发家致富,从而推动新农村建设,只有加强基层团建,充分发挥基层团组织对农村青年的带领和帮扶作用;加大基
层组织与农村青年联系沟通力度,形成团组织帮扶与农村青年之间需求的有效对接,为青年农民创业提供帮助,通过培训提高农村青年自身素质,为青年创业夯实基础。
三、建议
(一)加强基层团的建设,增强团的“三力”
首先要加强基层团的组织建设,以党建带团建。促团建,加大在非公有制企业、外出青年农民务工聚集地等地方的团支部建设力度,从而加强对流动团员的管理;其次要加强团的阵地建设,通过组织协调解决办公阵地。在有条件的地方不但要设置办公阵地,而且好想方设法备齐活动阵地,真正使团的工作和活动有展示风采的平台;再次要解决好团的工作经费和待遇问题,从源头上加大对团的工作经费投入,认真解决团干部的待遇和归宿问题,把团的干部作为党、政干部的后备军培养,从而形成人心思干的工作氛围;最后要加强基层团的队伍建设,通过公推公选乡村两级团组织班子,把有知识、有能力、有公益心、年富力强、能带动广大农村青年致富的农村青年推选到团的基层组织工作,真正使团的基层干部特别能吃苦、特别能破难,把基层团组织建设成为战斗堡垒,服务农村、服务发展、服务青年,从而增强基层团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
(二)创新联系方式,增进交流沟通
一是通过书信、电话、建立宽带qq群等方式加强与青年农民的联系,随时掌握青年农民的去向;二是针对青年农民外出务工返乡期集中在春节这一特点,由基层团组织出面开展春节青年交友会等活动,促使青年农民之间相互了解,交友谈心;三是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和文体活动,增强团的活力和影响力,引导青年农民随时找团组织交心谈心,寻求帮助。
(三)开展技能培训,夯实创业基础
由团县委牵头,采取“政府买单,部门协作”的办法,整合培训资源,大力开展各种培训活动。首先是积极取得劳动、农业、妇联、司法等部门的配合和支持,充分利用已纳入公共财政预算框架的各种培训资源;其次是明晰培训的目的,因类施教,由各级团组织在充分了解各青年培训需求的基础上,制订培训计划,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农村青年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劳动技能、乡村旅游、法律知识等方面的培训。不断丰富农村青年的知识储备,提高农村青年的创业技能,为农村青年创业创造条件并奠定基础。
(四)优化创业环境,拓宽融资渠道
一方面,团组织要积极协调关系,为农村青年创业简化审批程序,解决农村青年创业中面临的困难;另一方面要想方设法帮助解决农村青年创业中资金短缺的问题。据调查统计,有85%的农村青年都表示缺乏资金是他们面临的最大困难。因此,团的上级组织应该积极与农村金融部门(农村信用社)协调,加大针对农村青年创业的信贷资金投入力度,可采用信贷项目制。由上级团组织与农村信用社一道制订项目规划,确定信贷资金投放范围和金额,再由团的基层组织与基层信用社一道对创业青年的创业规划、信用等级和贷款金额进行考察和审定,以解决农村青年创业所面临的“瓶颈”问题。同时,基层团组织可拓宽渠道,通过开展交友活动,加强农业青年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大力开展农村青年“结对创业”活动,让有资金的青年与有技术的青年通过合作创业,形成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良性聚集。也可采取现金入股的方法吸纳社会闲散资金入股,既帮助解决了农村青年创业中资金困难,又让社会闲散资金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从而形成“双赢”局面。
第二篇:服务青年促进创业
服务青年促进创业
为切实服务农村青年就业创业,00乡团委根据团县委指导精神,结合创先争优活动,统一思想,积极行动,多措并举,切实加强与信用联社的合作,不断推动农村青年就业创业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利用传单、公示栏、手机飞信等媒体大力宣传“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并把申报条件、流程、联系电话公布于众,多渠道向农村青年进行宣传,并深入基层讲解信贷业务知识,使各项惠民政策家喻户晓,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是主动沟通联系,加强业务对接。在开展信贷扶持计划时,乡团委始终明确职责,准确定位,主动联系,争取资金。同时充分发挥团组织的组织优势,把诚信度高、创业项目成长性强的农村青年作为重点主动推报,积极协调信用联社和农村青年实行对接,提供科技指导和信息咨询。今年我乡一位竹鼠养殖专业户更被诚信青年,成功申请创业资金5万元。
三是切实加强引导,提升服务水平。乡团委不断加强对农村青年的技能培训,积极组织各村创业青年到乡农技站、畜牧兽医站学习相关种养植技术,并把专家请到田间、地头和创业项目实施地进行现场指导,同时鼓励和支持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担负起“传、帮、带”的作用,帮助青年丰富创业知识、提升创业技能,提高创业成功率。
00乡团委
第三篇:农村青年的创业思考
农村青年创业的思考
党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一直把开展农村青年“讲政治、育新人,学科技、奔小康”活动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做。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之后,为开展这项活动指明了方向,注入了新的活力。多年来,各级党委政府结合自身特点,与相关部门配合,对开展这项活动做了有益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积累了一些经验。通过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对怎样把这项活动进一步开展总结如下:
一、要不断提高对农村青年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重要作用的认识。首先,要认识到,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局。没有农民的小康,全社会实现小康是不可能的。农村青年是新农村建设主体中最有活力的组成部分,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高低,将直接影响着新农村建设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其次,从城乡人口比例看,农村人口比例大,其中青少年又占到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左右,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仍将在总人口中占相当大的比例。近年来,农村初中毕业生每年大约有20%以上未能升入高中阶段教育。不少出生在农村的高中、职业技术学校、大专院校毕业生,服役期满农村青年仍然选择回到农村就业。面对这么大一批农村青年群体,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社会组织,对他们的学习、就业、生活予以必要的关注、关爱和支持,是完全必要的。再次,根据党的十八大提出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的指导方针,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农村青年,面对农村蕴含着丰富的人文自然资源,怎样通过农村创业,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今后仍然应该成为大家继续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要抓好培训,把它作为提高农村青年素质的中心环节。近几年来,培训农村青年的发展势头比较好,表现在参加培训的人次逐年递增,培训内容越来越丰富,培训方式越来越多样,效果越来越明显。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在培训机构设置上,与相关部门联合,采取一块场地多块牌子,一套设备多家使用。二是在培训对象上做到以青年为重点。三是在培训内容上,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任务,紧密结合发展当地特色优势产业,紧密联系青年的思想和工作实际,坚持以党中央提出培养新型农民为目标,做到四个结合:政治思想、普法教育与学文化、学科技知识相结合;学习农业种养殖业知识与学习商品营销知识相结合;传授外出打工就业知识与在乡创业知识相结合;请专家传授科技知识与请本地技术能手传艺相结合。然而,就整体而言,面临加强城乡现代化农业,促进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关系协调发展的新要求,出现就业多样化,城乡劳动力流动快,对劳动者知识技术要求越来越高等发展趋势,在培训工作上还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还需要根据十八大精神,结合实际继续加大对农村青年的培训力度,为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而努力。
三、要树立先进典型,加大宣传力度,努力营造在农村创业大有可为的舆论氛围。社会各界每年对考上大学的学子给予了应有的精神上的鼓励和物质上的帮助,产生了良好影响。但是对另一部分未能继续升入上一级学校读书的青少年,特别是农村青少年,社会上(包括学校、家长、相关单位)应该怎么看待,多年来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利于他们健康成长的看法和做法,从而使他们产生了一些消极悲观情绪,例如认为“自己被人看不起”,“落榜了低人一等,人生前途渺茫”等等。针对这些情况,我认为必须通过树立先进典型,加大“到农村创业大有可
为”的宣传力度,使他们在思想上确立“榜上无名,脚下有路”的坚定志向。
四、要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发挥整体效应。在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开展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在开展科技培训方面,主要依靠农业科技部门,并与老科技工作者协会配合,在党委组织部门的指导下,充分发挥老干部作用。在开展新农村建设试点方面,主要依靠各县市新农村建设办公室,与相关单位搞好协调配合,在制定实施方案、引进项目、筹集资金、技术指导上起好参谋助手作用。
第四篇:青年就业创业专题调研报告
青年就业创业专题调研报告
政协委员 孙彦林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以创业带动就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一个重大方针,促进全民创业必将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不竭动力。目前就业创业已经成为青年最具体、最现实、最迫切的需求,特别是2009年以来,在世界金融危机的背景下,青年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尤其是在我县近年来大中专学校毕业生约1000余人,单靠政府支助式分配已显得捉襟见肘,再加上农村青年大量涌入县城,不仅给社会管理带来难度,且社会负担日趋加重,为此团县委近半年来深入全县,开展了“青年创业、就业问题”专题调研。调研情况如下:
一、存在的困难及问题
1.新增劳动力和失业人员的增加,加大了青年就业、创业压力。在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过程中,产业结构调整、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致使行业性失业人员数量增加;煤矿改制重组、小企业破产劳动合同终止造成大量青年工人失业或待岗;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快速转移。失业人员、城镇新增劳动力、大中专毕业生、农村剩余劳动力四方面相互交织,给本来就十分困难的青年就业和创业工作雪上加霜。
2.文化交流水平低、技能素质不高,影响青年创业和就业。在农村外出务工的青年中,有一定职业技能特长的属极少数,所谓的技术大多数是一些较为普通的木工、砌砖等,基本没有技术含量高的人。
在失业和待业青年中普遍存在着文化程度不高,劳动技能欠缺,适应能力不强,就业信息不灵、就业创业能力偏低等现象,制约和影响着青年就业和创业的竞争力,进而增加了青年跨行业、跨领域、跨地区就业和自主创业的难度。
3.观念陈旧落后影响青年就业、创业工作。调查表明,在农村,一些青年由于恋乡不愿离开本土,有些家长对子女外出打工不放心。另外在职业的选择上存在偏见,认为从事餐饮、宾馆、家政等服务行业低人一等,有损形象,不愿意从事服务行业工作。失业职工、待业青年受到计划经济就业观念的影响,在就业、创业问题上存在依靠政府、企业的依赖性心理。一部分青年一心想找长期稳定的工作岗位,对临时性、阶段性、弹性就业不认可,一些青年对工作环境、福利待遇期望高,挑肥拣瘦,从而在就业过程中丧失良机。同时还存在创业意识不强,对自主创业缺乏自信等问题。
4.相关政策不到位、资金不足,使服务青年就业工作缺乏长效机制。虽然团县委和信用联社、邮政银行实施了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项目,但这一项目在运作过程中存在一些弊端,不能满足青年创业资金的需求。主要表现在两方面,⑴.青年“贷款难”。主要原因是:一是无物抵押。按照国家有关金融政策,金融机构发放贷款要求借款人提供抵、质押物担保,而初创企业往往刚刚起步,大量资金用于企业的设备购置、正常运行等方面,已经没有可做抵押的财产,而企业用房一般是租用方式,不能作为抵押物进行贷款,用车等抵押物由于折旧等因素质押额极低。二是无人担保。在“无物抵押”和信用体系
不健全的情况下,青年企业贷款只能请人担保,青年靠个人力量寻找且符合金融机构要求的担保人比较少,即使找到了担保人,也要缴纳“好处费”,增加了创业青年的负担。⑵.金融机构“放贷难”。这是因为:一是放贷成本高。青年企业贷款多数是小额贷款,面广量大,分散性强。每一笔贷款,金融机构都必须进行前期信用调查、市场调查、用款监督、催促还款,信贷成本较高。二是抵押物不便。金融机构不愿接受青年创业者提供的诸如没有房产证的房屋、小企业厂房设施、知识产权、私人用车等抵押品,而且即使接受了,抵押额度也很低。三是初创企业风险大。初创企业的成果率很低,既有自然风险,也有市场风险,金融机构放贷面临青年初创企业生产经营自然风险、市场风险、贷款户信用风险等诸多风险因素,放贷谨慎。
二、促进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对策
1.政府扶持,优化青年就业创业环境。一是帮助青年更好地了解政策。可以将各级政府推出的一些诸如减免税收、就业援助、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政策,通过网站、公告等形式告知青年;二是帮助青年更好地运用政策。通过举办创业形式分析会、报告会、政策讲解课等形式,帮助青年理解政策、运用政策;三是积极帮助青年争取政策。针对青年就业创业政策的某些空白和缺位,联合有关部门制定并出台区域性的相关政策,进一步优化青年就业创业环境。
2.完善培训体系,提升青年综合素质。一是针对思想观念保守、创业意识不强的青年,通过举办创业论坛、创业讲座、创业典型报告会等形式,引导青年转变观念,增强创业意识;二是针对有创业意识、但缺乏创业能力的青年开展系统的创业素质和技能培训,完善各级青年创业夜校的建设;三是针对在创业过程中缺少经验的青年,为其配备了创业导师,进行“一对一”创业辅导。
3.政府可以选择性地在有条件的企业建立 “青年见习基地”或“创业孵化基地”,让青年熟练技能,掌握一些日常工作中的法律问题、资金问题、达理、代理等问题。这一措施目的主要是可以降低青年创业成本,减少青年创业风险,“孵化”更多创业项目,激发起更多青年的创业决心。
4.财政支持,降低青年创业门槛。缓解青年创业的资金“瓶颈”问题,建立“青年创业专项资金”,制定小额贷款“绿色通道”实施办法,对于可行项目给予不同额度的贷款,推进小额信贷帮扶工作。要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青年大力发展有市场、有效益、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微型企业;帮助开拓市场,积极引导区内市场消费青年创业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房租和房屋装修补贴,为在青年见习或创业孵化的青年创业企业给予一定比例的补助;积极争取工商、税务、卫生、城建等部门的支持,简化行政审批手续、免收行政事业性费用、减免税费等优惠政策。
第五篇:关于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情况调研
[键入文字]荆楚理工学院2015年假期社会实践报告[键入文字]
艺术学院
关于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情况调研
--荆楚理工艺术学院创新创业调研
班级:工业设计1班
姓名:杨世洁2014412010111
[键入文字]荆楚理工学院2015年假期社会实践报告[键入文字]
一、调研背景
随着我国现阶段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社会可提供的就业岗位增长缓慢,因而造成了当前十分严峻的就业形势。与此同时,毕业生就业市场化与毕业生滞后的就业观之间的冲突显得十分突出,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凸现。由于就业形势的严峻,近年来,自主创业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大学生创业在全国迅速蔓延开来。中央和地方的政府机关、税务部门以及各个高校都对大学生自主创业提到了更高的高度,给予了很多的优惠条件,鼓励创业带动就业,一时起,大学生的自主创业热情高涨,但是,真正加入自主创业行列的人却很少。通过本次实践调查,我们进一步了解并分析了现阶段大学生创新创业情况。
二、调研目的及意义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他们的就业是一个涉及全局的重大问题,这不仅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而且直接影响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日益成为高校学生重要课题,因此我们团队特对周边大学生做了网上问卷调查,了解现阶段大学生对目前就业形势的关注程,了解现在的青年大学生对创业的态度和毕业生创业现状,通过调研为在校大学生就业、毕业生创新创业情况作总结,并提出相关意见与建议。
三、调查内容
(1)调研对象:荆楚理工部分大学生。
(2)调查内容:大学生的就业意向,了解他们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的就业前景的看法,了解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想法的比重及对创业所遇的困难的考虑;着重调查大学生对自主创业的了解程度,关注程度及在自主创业遇到的困难。
(3)调查方法:此次调查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分问卷以及访谈两个部分进行。问卷部分,本次调研一共发放了200份问卷。回收160份有效问卷,有效率达80%,问卷涉及现在就业形势、大学生对自己专业前景的了解、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大学生的创业动机、创业困难、创业指导、创业培训等。访谈部分,结合对问卷的分析,邀请大学城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访谈,内容主要涉及学生对目前的就业形势的看法、影响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学生对大学生创业的看法、学生对学校在当前相关工作的评价,以及学生对大学生创业的建议等多个问题。
四、大学生就业创业现状分析
(1)大学生就业倾向分析
1、就业的岗位大多集中在国企及政府部门,就业地区主要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的城市或东南沿海城市,总体趋向稳定,求职一次到位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很多大学生仍然喜欢稳定、清闲、福利保障好的单位,2 [键入文字]荆楚理工学院2015年假期社会实践报告[键入文字] 希望以此就能选定理想的职业,而不愿意选择有风险、有挑战性的职业,更不敢去自己创业。
2、大多数大学生的择业观为“先就业后择业”,超过半数的认为专业对口对未来选择工作比较重要。
3、大多数大学生在校期间想过自主创业,但受制于资金和经验绝大部分自主创业想法中途夭折。
4、大多数大学生对于是否有意向报考村官问题上表示愿意尝试。在这一问题的先择上,3%的大学生表示已报名村官考试;60%的同学表示有意向朝村官方向发展,但自身条件不够。这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也在发生新的变化。
(2)对自身就业素质要求分析
1、大部分大学生认为在校期间对其生活影响最大、最受益的是社会实践。
2、大部分大学生认为对今后就业最为重要的素质和能力培养是社会交际能力。
3、大多数大学生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很重要。
4、大多数大学生获取就业信息的主要渠道还是人才招聘会。
5、大多数大学生希望企业成功人士、校友来学校做就业报告的主要内容分别是企业需要的人才类型和在校期间应为就业做何准。
五、调研意见及建议
经过网上浏览、网上问卷调查,搜集相关材料等形式,我们团队调查自己周边大学生,了解他们对现阶段择业观及创新创业想法。从调查问卷和与周边同学的访谈中可以了解到,大学生创业需要社会在各方面建立有效机制。我们团队分别从政府、各大高校、大学生以及用人单位四个利益相关者出发,提出几点意见及建议。
(1)政府。政府应加快经济发展,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并继续重视和推进社会就,淡化户口对劳动力市场供需双方自主选择的约束;同时提供优惠政策,鼓励并支持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和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就业;设立大学生创业专项项目基金,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资金后盾,在物质在精神上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对于支持并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政府应出台各种鼓励毕业生高科技创新创业行为的政策;可以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为创业大学生提供专业指导、法律咨询、市场分析等服务;对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提供特殊优惠等行为。
(2)各大高校。高校应该努力提高其办学水平,转变观念,加强与世界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全面提高办学水平。不断进行教育改革,以市场为导向,紧密联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快调整高校专业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以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为目标。在设制专业、课程结构上要充分结合市场所需,根据不同专业科学地制定扩招规,与此同时,加大社会急需专业的招生数量,对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理的专业要减少招生数量甚至停止招生。学校还应增设职业培训机构或增加职业素质教育课程,大胆与企业合作,为在校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高校还应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积极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新时期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手段,系统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够为学生找到适合个体发展的职业目标,而且通过细化过程分解目标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信,建立完整的就业指导目标、指导内容,形成有效的就业指导方式和3 [键入文字]荆楚理工学院2015年假期社会实践报告[键入文字] 手段,逐步推进在整个大学期间的就业指导,并且在就业指导的同时推进对学生的人生教育,提高在校大学生对素质教育的认同度和参与的积极性。
(3)大学生。要树立全新的人才观,重视创业素质的自我培养;注意在思想上和精神上锤练自己;广泛获取创业经验;注重自身能力的综合培养。青年大学生要有创业观念、有才、有胆、有识,同时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克服创业过程中的困难,重视创业素质的自我培养,注重培养自己的能力,锤炼自己的胆子。必须有把自己事业与国家进步、社会的发展及人类的文明融为一体的品格,崇尚真善美,坚持真理,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要争取知识广博,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创新精神,随机性、灵活性的思维方式,做到因人、因时、因事而异。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面临更加激烈社会竞争,能视变化为机遇,视困难为坦途,有顽强的自制力,坚定的信念,及对生活充满期望,充满热情。同时,要有良好身体素质,正确就业定位等。
(4)用人单位。用人单位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摒弃用人歧视,鼓励人人都作贡献,人人竞相成才。此外选人标准要合理,用人单位要根据自身规模、性质、发展状况、岗位实际,制定相关岗位说明书,细化岗位职责,按照岗位的要求,制定合理选人标准,确定招聘人员质与量。还要确定科学招聘程序,要确定招聘考核的程序,制定考核内容,在按程序进行考核后,择优录用。为在当代青年大学生提供阳光透明的应试制度,享受良性的竞争。
六、调研总结
毕业生数量快速增长与社会可提供就业岗位速度增长缓慢之间的矛盾造成了当下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就业难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这种情况下调查分析大学生就业状况,我们团队从中探讨现阶段青年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的想法以及从各个利益相关主体之间出发,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难提出了一些意见与建议。在本次社会调查中,我们学习到了许多知识,它不仅锻炼了我们的意志还增长了我们的见识,使我们对当下的大学生就业情况更加了解并知道创新创业难之处,与此同时,它还提高了我们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实践能力。虽然在调研中有碰到一些或小或大的困难,但都在团队的统一合作中一个个克服了,感谢此次调研使我们收获了如此之多,感谢我们的指导老师为我们提出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