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建章立制规范管理(3稿)
建章立制规范管理
——九原区非公企业党组织规范化建设综述
(2012年4月18日星期三)
九原区现有非公企业1744家,从业人员0.88万人,已建立党组织40个。其中,党委2个,独立党支部38个,共有在册党员426人,流动党员46人。29个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全部建立了党组织,组建率达到100%。
近年来,九原区努力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和管理,积极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在非公企业和新社会组织中深入开展“五个规范”建设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党组织在非公企业和新社会组织中凝聚人心促发展的政治核心作用。区委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章规定和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的要求,以“教育引导、延伸触角、服务拉动、典型示范”为工作思路,坚持在实践中抓规范、塑精品、创特色,积极探索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和谐发展的党建新思路,促进了非公企业党的建设。通过对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梳理和完善,在运行程序、队伍素质、管理意识等方面实现了较大的提高,并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有力推进了非公企业党组织规范化建设扎实有效地开展。
一、主动实施、稳步推进,规范化建设有步骤
(一)加强建设、积极协调,实现组织活动有阵地。为
了保证党组织工作有阵地、党员活动有场地,积极协调和争取业主支持,为党组织建设办公场所、为党员提供活动阵地。在规范非公企业党组织阵地建设上,坚持成熟一家、建设一家,主要内容涉及办公场地、党员活动室、党务公开栏、宣传标语、宣传牌、制度牌、档案管理和活动经费等。做到阵地建设标准统一,上墙牌匾格式划一。
(二)提升素质、创新载体,实现党员队伍有活动。一是加强党员教育培训。结合我区非公企业党员实际情况,通过举办党课、开设业务理论大讲堂、开展技能竞赛、建言献策等多种方式,开展学习培训活动,为党员发放科学发展观知识读本、党员学习手册和笔记本,提高党员素质,增强服务经济、服务企业、服务群众的本领。二是创新活动载体。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方式方法,深入开展“四联四帮四评”、“党员先锋示范岗”、“创先争优明星岗”等活动,切实加强党员管理。组织企业开展“三争三创”主题实践活动,通过树典型、抓示范,看业绩、重奖励,兴企业、做表率等活动,发挥了党员职工的模范带头作用,增强了企业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三是抓好发展党员工作。按照区委要求,非公企业党组织每年至少发展1名党员,培养2名入党积极分子,努力将素质好、能力强、年纪轻的优秀员工培养成党员,将党员培养成优秀党务工作者。四是选强非公企业党组织负责人和配好党务人才。建立非公企业党务工作者人才库,把长期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能力强、热情高的离退休党员干部吸收到人才库,并加大培训、选派和管理力度,积极做好做实非公企业党务工作者配备问题。配
合市委组织部下派科级非公企业党建指导员14名,集中培训后,现已进驻企业开展工作。五是深入开展“三个培养、两个提倡”活动。近三年,申请入党的业主10人、新入党的业主3人、但任党组织书记的业主4人、新入党的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21人、任用到重要管理岗位的党员骨干23人、专职党务干部28人、“两新”党建经费总投入55万元。
二、领导支部、服务党员,规范化建设见成效
为达到“党建工作氛围更加浓厚,党组织活动方式得到改善、良好形象充分展示、推动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的目标,我们因地制宜、开拓创新,努力实现非公企业有作为。通过规范化建设活动,我区涌现出一批党建示范点,如包头朝聚眼科医院集团、杜氏集团、大圣鹿业、万科现代农业、兴胜老年公寓、开元乳业等企业,他们都在各自领域内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随着非公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从业人员不断增多,党组织和党员积极找准企业经济发展的切入点,在开展活动和参与管理时,找准定位,开展了“我为企业献一计”、“岗位练兵”、“节能减排”、“党员生产线”等与非公企业发展息息相关的党建主题活动,实现了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的有机结合。为企业实现节能降耗128万余元,技术革新成果570万余元,让业主和企业负责人切实感受到党组织的价值和作用,实现了党组织与非公企业协调发展的双赢局面。
三、加强领导、落实责任,规范化建设有保障
为进一步抓好非公企业和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区委成立了非公企业和新社会组织党工委,建立健全了党工委各项工作制度,为非公企业党组织规范、高效运行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党工委积极开展工作,努力争取企业业主对党建工作的支持,采取区委补助一部分、“结对共建”单位支援一部分、企业自筹一部分等多种途径,为规范化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同时,把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纳入全区大党建工作整体部署,与各级党组织的党建工作同规划、同安排、同部署;将非公企业党建纳入各级党组织领导班子目标实绩考核体系,与各领域党建工作同检查、同考核。建立区、镇(街道、园区)两级责任体系,明确区委书记是抓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区委副书记是直接责任人,调动多方力量,发挥整体合力,逐步形成了多方聚力、联手推进非公企业规范化建设新格局。近年来,出台了《关于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组织规范化建设的意见》、《关于下拨党费支持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通知》等文件,为非公企业统一印制并下发了“五簿七册”,为规范化建设奠定了软件基础;出台了《非公企业党建考评细则》,对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使用统一的尺度、标准和口径进行考核评价;积极实施了“抓管理、抓规范、促提升”的“二抓一促”活动,使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有目标、有制度、有措施,逐步规范;在非公企业中积极开展“三个培养、两个提倡”活动,围绕非公企业发展实际和业主需求,注重把握宣传方向和宣传力度,努力提高入党积极分子特别是业主积极分子的思想意识,开展活动以来有效调动了企业业主和职工的积极性,形成了争先恐后要求入党的浓厚氛围。非公企业是我区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区委高度重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不断强化“抓好党建工作是本职,抓不好是不称职,不抓就是失职”责任意识,按照非公企业发展到哪里,党的组织就延伸到那里;哪里有非公企业,哪里就要有党的工作的要求,把非公企业党的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力争出实招、见成效。开展“建章立制,规范党的工作基础”活动,健全和规范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制度和表册,保证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有章可循。同时,建立了“一季一例会、半年一督查、年终一考核”的“三个一”动态监督机制,切实增强了一把手抓好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和自觉性。针对非公企业点多面广、党务工作力量薄弱的实际,大力开展选派兼职党建指导员工作。确定15名科级后备干部兼职规模以下非公企业党建指导员。指导员按照“指导不领导、到位不越位、帮忙不添乱”的工作要求,将工作定位在沟通政企关系、协调劳资关系、密切党群关系上,把推动非公企业和谐稳定、健康发展作为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党组织建设和党的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
通过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团结教育群众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激发了职工比贡献、创效益的热情,促进了企业的和谐发展,夯实了党的执政基础,扩大了党的群众基础,巩固了党的执政地位。我区认真领会和贯彻全国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扩大组织覆盖,壮大党员队伍,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建立健全非公企业党建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大经费投入和阵地建设力度,广泛开展“双强六好”党组织创建活动,积极探索非公党建工作新模式。
四、存在问题
一是由于统计口径不统一,统计主体不明确等原因,非公企业底数不够清晰,影响了党组织关系的建立和其他各项工作的开展。
二是党建带工建、团建、妇建在非公企业中作用不明显。面对社会转型、体制转轨的新形势,党建带工建、团建、妇建工作与新形势的要求不相适应,在思想认识、领导力度、队伍建设、工作机制等方面亟需改进和加强。
三是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个别行业和窗口单位还是存在轻视服务质量、漠视群众意愿的心理和现象,影响了全区整体的工作质量,需要在今后加强对他们的整顿和指导。
第二篇:建章立制 规范管理 创新提高 突出特色
建章立制 规范管理 创新提高 突出特色
玉林实验中学
学生资助管理工作是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上得起学接受教育,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兴国战略,优化教育结构,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的有效手段。我校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结合新形势,不断探索资助工作的新模式,以“阳光手拉手、温暖心连心”为宣言,围绕“国家资助政策,让每一个家庭贫困的学子都能享受平等的教育”为工作理念,切实从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创新提高、突出特色两方面着手,扎实推进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各项工作,进一步完善资助体系,积极创新学生资助工作理念,多管齐下努力加强加大学生诚信、感恩、自强教育,牢固树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对党和国家、社会的诚信、感恩之心。
一、建章立制,规范管理,为资助工作展开新局面
1.领导重视,分工明确。玉林实验中学的入校学生来自玉林各县市的乡镇,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占有比例相当大。对于一个新成立短短几年的学校来说,资助工作责任相当大。但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学生资助工作,专门成立学生资助管理办公室,制定资助工作职责,提供独立的办公场所和齐全的办公设备,任定专门的办公人员,还成立玉林实验中学学生管理领导小组,校长担任组长,亲自领导指挥全面工作;副组长由副校长担任,并设定常务副组长,负责监督具体资助工作的落实情况;所有的中层领导和年级组长都是组员,负责协助落实资助材料的宣传、审查、认定、公示、上报工作。做到一把手亲自办,分管领导具体办,其他部门协助办,相关部门配合办的工作格局。2.提高认识,增强素质,及时适应资助工作,走向专业化制度化。随着国家对惠民工程的投入不断加大,学生资助工作更需趋向于专业化和制度化发展,对相关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了及时适应这一趋势的要求,我们迅速对工作进行展开部署。一是专门对全校各班主任在学生资助工作上进行工作流程培训,并对资助工作常见的问题和难题进行了政策方面和技术层面的指导和讲解。因为学生资助工作的最有效最基层的工作者是我们的班主任,他们掌握了家庭贫困学生的第一手材料,他们的工作素质如何,直接影响整个资助工作,所以对各班主任的培训和要求是相当重要的。二是对我们负责资助工作人员进行了工作理念、法律法规、工作态度等方面进行了培训和完善。
3.规范管理,探索思路,加强资助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学生资助工作是一个繁琐,枯燥的工作,但也是一个需要“沉得下心”的细致工作。为使每一个学生不因贫困辍学,学生资助工作规范化是关键。我校在具体的评审过程中,我们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流程和认定方法,无论校级领导还是班主任都是本着“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认真组织实施受助学生的评审工作。流程由学校展开宣传----学生本人书面申请-----填写申请表格----提交家庭经济困难证明材料----班级评审小组评议-----班级公示----校内信息录入公示一周------上报市级审核,逐步进行。每个环节我们都想着如何要求严格把关,认真操作,确保信息准确,程序规范,评议公开等等。材料整理处理上,通过多方位学习和实践,我们对学生的材料及时按类别、时间、工作流程等进行分册装订、打包存放,确保材料能保存完整查阅方便快捷。
二、创新提高,突出特色,使得资助工作更具成效。
1.政策宣传更具广泛。为使得让每位学生都能够了解国家和学校的各项资助政策和措施,确实把党和政府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怀送到学生手中。一是我校组织人力资源针对学生开发一项“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对在校学生特别是新入学的学生的家庭情况、学习情况、行为情况等方面进行采集,该系统发布在玉林实验中学网站,方便师生和家长了解学生基本信息。二是将《国家资助政策简介》和《家庭经济困难情况调查表》发放到每一位新生手上,让其系统了解政策资助内容和我校特设的资助项目。三是通过广播、海报、宣传栏、教育局协同办公平台和每班指定的宣传员进行多角度多方位宣传,扩大影响确实做到资助政策深入人心。
2.升华教育,突显特色。(1)结合各项资助金的发放,我校在全校范围内展开了“诚信、感恩、自强”主题教育。通过学生先进事迹的巡展,班级主题教育,走访受助学生家庭情况等多项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诚信感恩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讲诚信,懂感恩,会自强,努力构建和谐文明校园。1108班甘武全同学和其父亲甘开源亲自手写一篇充满感激之情的《感谢信》到学校,非要亲自送到学校领导的手中,甘全武同学郑重承诺以后一定报答国家和学校的资助教育之恩。(2)育人在于导行,导行在于塑心。做好学生的知心人和贴心人,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与关爱,是我校坚持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的作风。1106班学生杨谋钧同学的父亲因车祸离去,原本困难的家庭落在下岗多年体弱多病的母亲身上。得知此事,校资助办迅速组织老师和同学对他进行关心和帮助,给他送去慰问金,解决生活问题,并积极多方位筹集资金解决他的其他问题,让他尽快恢复信心,投入学习。今年三月考试杨谋钧以586分获得年级第一名的好成绩。(3)继承勤工俭学的传统,发扬互助互爱的精神。我校“每周一毛钱”互帮互助的勤工俭学活动自1977年(玉林市师范学校)以来一直坚持到现在,2011我校参加勤工俭学达96人次,发放资金4万多元,许多同学在此项活动中得到了锻炼,更能与老师们加强了联系和沟通,帮助他们提高成绩。
总之,2011年我校学生资助工作在市教育局的领导下,在兄弟学校领导老师的指导下,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学校老师配合帮助下,我们坚持全面贯彻落实国家资助政策,经过艰苦努力,打开了我校一个好的工作局面。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扎实推进各项工作,提高资助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努力使我校资助工作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第三篇:建章立制强管理
建章立制强管理。为切实开展好群众工作站工作,县委、县政府下发了《关于在全县村(社区)设立群众工作站的意见》明确了工作要求,建立了工作机制;同时印发了《洞口县村(社区)群众工作站管理办法》等九个群众工作文件,制定了工作纪律和六项管理制度,在实际工作中还要加强创新、不断完善,建立新的、具体管用的制度和行之有效的办法。一是工作流程制度。规定每月25、26、27日为群众工作站集中工作日,遇有节假日依次顺延。要求每个工作人员自觉做到“每月25、26、27日必进、有事必进”。群众工作站人员进站后,按照以下程序开展工作:一是先与村党支部书记、社区居委会党支部书记沟通,开启群众工作站信箱;二是协助村(社区)搞好群众工作站办公地点室内外卫生;三是查看群众工作站公示牌、制度、守则、工作流程图等,看是否按县要求在指定位置张挂上墙。如有群众信访,工作站人员要在群众工作站接待群众,处理问题;如无来访,可留一人在村委会(社区居委会)值班,其他人员按要求开展工作或走访群众,并在留言板注明去向,以便及时联系。二是学习调研制度。群众工作站经常组织人员学习邓小平理论、党的十七大精神,学习党在乡镇、村(社区)的各项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有关科技知识,不断提高理论、政策和工作水平。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乡镇、村(社区)工作实践中去,用所学知识指导乡镇、村(社区)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工作。明确规定工作队员要记学习笔记,并结合工作实际撰写心得体会。三是工作调度制度。县群工办每季度召开一次由各乡镇主管群众工作站工作负责人参加的工作会议;乡镇群工办每月最后一个工作日下午,召开各村(社区)群众工作站调度会,听取各村(社区)群众工作站对驻村(社区)工作的情况汇报,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梳理汇总,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措施,明确时限,及时解决。县直派出单位每月月底由“一把手”主持召开会议,听取本单位群众工作站人员的工作汇报,研究分析问题,指导安排部署好下一步工作。四是工作报告制度。县、乡镇驻各村(社区)群众工作站人员在每月的2 5日、2 6
日、2 7日工作日结束后,要在2 8日向乡镇群工办上报《洞口县村(社区)群众工作站工作报告》,及时向乡镇群工办汇报工作,以便乡镇及时掌握情况,更好的服务群众。各群众工作站每月要向本单位主要领导、县群工办及所在乡镇党委以书面的形式汇报一次工作。群众工作站人员每人都要建立工作日志,必须达到人手一册,详细记录每个工作日的工作、服务情况。县群工办定期要对日志的填写情况进行检查、评比。五是信息报送制度。各群众工作站每月向县、乡镇群工办报送1条以上信息,信息内容包括工作开展、工作经验、工作成效、工作建议、心得体会、工作日志摘抄等。乡镇群工办每月要向县群工办报送5条以上信息。各群众工作站对所驻村(社区)发生的重大突发事件及其它重大事项,必须及时报告。六是全员考勤制度。各乡镇群工办及时登记各村(社区)群众工作站人员每个工作日的在岗在位情况,并填写考勤表备查。乡镇为各群众工作站统一建立考勤表,对所有群众工作站人员到岗到位和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考勤,各群众工作站也要建立自己的考勤记录,详细记录每一个工作队员在岗时间、工作时间和请假时间。群众工作站人员严格执行请销假和补课制度,在工作日不准请假,群众工作站人员确因工作需要、生病等特殊原因不能到村(社区)开展工作,要提前向乡镇群工办和县群工办请假,请假时要提交重要公务证明和书面请假条,写清何人代替、职务、联系方式、电话号码等,凡被准假的单位必须安排不低于本人职级的人员代替,确保每月达到3个工作日。对群众工作站工作进行经常性的督导检查和定期考核,并把结果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
第四篇:建章立制 规范管理 认真落实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
建章立制 规范管理 认真落实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
发布时间:2006-06-15来源:浙江林业网
我市从2001年开始实施国家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试点项目,并同时开展省级生态公益林建设。五年来,在省林业厅的直接指导帮助下,先后开展了公益林区划界定、重点公益林界定、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落实、生态公益林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等一系列工作,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备的生态公益林保护管理制度,初步构建了“户籍”体系、政策体系、管护体系、补偿金管理体系和信息管理体系等“五大体系”,使公益林得到有效保护,补偿资金得到较好落实。2004年起,全市实施重点生态公益林61.7万亩,涉及17个乡镇、街道和林场的7218个经营单位,每年落实补偿资金400多万元,资金拨付率达100%,公益林受损面积控制在0.5‰以内。现将我们的主要做法汇报如下:
一、细致界定,建立详实的公益林“户籍”体系
公益林建设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之一是区划界定是否准确到户,我们把山场与经营户的对应关系称为“户籍”。为建立准确的“户籍”体系,我们在公益林界定过程中实行了分户认定与界定公示制度,对每块山场所涉及的经营单位(包括农户)逐一签署界定意向书,各经营单位全部同意界定并对界定面积无异议的方可明确为拟界定山场。拟界定山场确定后,将界定意向书在本村予以公示,公示结果无异议的才正式签订界定书。这样,既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又有效避免了因山场界址不清引发的各类纠纷,形成了一个比较稳定的、山与户一一对应的公益林“户籍”系统,为下一步公益林管护和补偿资金发放等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二、建章立制,建立规范的公益林政策体系
政策体系是公益林建设的重要保障。根据上级的有关精神,我市先后出台了《江山市生态公益林建设纲要》、《江山市生态公益林实施细则》、《江山市生态公益林建设管理办法》、《重点生态公益林建设实施方案》、《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实施细则》等规范性文件,明确了公益林规划、建设、管护、资金补助、责任追究、考核奖励等一系列政策,使整个工作有章可循,达到“用好钱、管好林”的工作目标。
三、分级管理,建立网络化管护体系
公益林管护实行市管乡、乡管村、村管护林员、护林员管山场的四级管理制度,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网络。网络管理实行单位责任制与个人监管相结合的双轨考核制度。
市政府与各乡镇签订管护责任书,乡镇与各行政村(或其他管护组织)签订管护责任书,实行责任制考核。考核的主要内容是公益林管护成效、管护制度落实情况和资金使用和管理情况。近几年每年都安排10万元用于表彰奖励,并把考核结果作为资金发放的重要依据。
同时,市、乡镇配备监管员,市级监管员分片监管乡镇监管员的工作,乡镇监管员监管护林员的工作。市林业主管部门与市级监管员签订监管责任书,乡镇政府与乡级监管员签订监管责任书,各行政村(或其他管护组织)和乡镇监管员共同与护林员签订管护合同,层层落实责任制,将每个公益林小班的管护及监管责任落实到具体人。监管员每季至少开展一次全面监管活动,活动情况作记录备查;护林员实行天天巡山制度,并填记巡山记录本备查。全市共划分5个市级监管责任区、67个乡镇级监管责任区,组建了176支护林队,安排护林员488人。为协调两个大型水库移民山场的公益林管护,市里还专门成立了大型水库库区山场管护领导小组,组建了4个专门护林委员会,招聘护林员47人。
基层护林组织多数以村为单位,有的以几个村联合护林,也有的实行委托护林(主要是插花山和移民山)。护林员队伍由各基层护林组织负责组建,按严格的条件进行公开选拔。护林员上岗前由市林业局统一组织业务培训,对培训合格者发给护林员证,做到持证上岗。
四、资金直拨,建立封闭式的补偿金发放及管理体系
2005年起,公益林补偿资金管理按省里的新规定执行。上级拨入资金存入国库,由市财政配套后将损失性补助和管护费直拨到用款单位,将三项费用和管理费用拨到市林业局统筹使用。具体办法是:
补偿性资金按7元/亩下达给农户和护林组织,由市财政委托市信用联社直接拨付,损失性补助直拨到经营者存款账户,对没有个人存款账户的,提供身份证号码及相关证明后统一开户,发放标准为个人经营山场5元/亩,集体、国有山场4元/亩,全市2005年实际发放总额238.9万元,涉及农户和单位7218个。
护林人员劳务费则直拨至护林机构,单独建帐管理,全市2005年实拨154.2万元,涉及176个管护组织。两项合计393.1万元,拨付率100%。为确保管护费的规范使用,乡镇监管员要对管护费的支出把关,未经监管员认可签字不得支出管护费。
“三项费用”则根据实际需要列支。
管理费主要用于宣传、会议、培训、考核奖励等。
五、建档立案,建立电子化的信息管理体系
重点公益林资源数据、“户籍”档案、资金发放、数据更新等数据量都很大,电子化管理势在必行。在省厅的安排下,由国家林业局资源监测中心、浙江林学院等单位帮助开发了一套管理系统。将公益林属性数据、地理信息和管理资料全部输入了电脑,并按照公益林管理要求开发了数据查询、图形显示、数据更新与编辑等功能,实现了方便、快捷、高效、准确的管理要求。
以上是我市在重点公益林建设工作中所做的一些探索,以此抛砖引玉,恳请各位领导和同行多多指教。
第五篇:建章立制抓好规范 扎实推进业务公开
油田业务公开工作现场会材料
建章立制抓好规范 扎实推进业务公开
清河采油厂
自去年油田开展业务公开工作以来,我们以提升管理、强化监督、规范操作、提高效益为目标,建章立制保运行,强化监督抓规范,初步建立起了一套“科学严密、完备管用、便于操作”业务公开制度保障体系,推动了我厂生产经营和反腐倡廉建设的深入发展。2009年,全厂新增石油地质储量1046万吨,累计生产原油66.80万吨,储量和产量双双超额完成任务,在集团公司信息平台上,公开业务信息2090条,涉及金额2.86亿元。2009年8月,化学助剂的采购管理、井下作业技术服务及外协施工等业务公开工作接受了集团公司的专项检查并受到好评。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制定“一个办法”,抓好“三个配套”,保证业务公开有序运行
业务公开是加强企业管理、规范对外业务、搞好监督制约的一项全新举措。为了让业务公开运行有据、操作有序、过程受控,我们以制定“一个办法”、抓好“三个配套”为抓手,保证了业务公开
实现了由总部集中采购,生产用抽油杆、抽油泵公开招标采购金额达6272万元,节约采购资金397.4万元;油田化学药剂公开招标采购33个品种,涉及金额1030万元,节约采购资金40万元。
二是完善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监督机制。2009年9 月,我们在查处工程大队队部办公区整体改造工程违规拆分合同、规避招标等问题后,举一反三,对房屋维修、新井井场及道路施工改造等工程建设项目的招标及业务公开工作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制定了《清河采油厂工程维修项目管理制度》、《清河采油厂新井井场道路施工管理规定》、《清河采油厂施工单位管理规定》等制度,完善了工程建设项目的招投标监管机制。2009年,全厂完成工程建设投资项目459项,已进入工程收尾阶段的投资项目28项,完成各类维修项目2000余项,投资总金额达4800余万元,工程建设项目基本做到了程序合法、手续完备、公开及时。
三是完善井下作业施工及技术服务外协管理监督机制。开展井下作业技术服务外协是我厂近几年作为引进新技术、新工艺的一个主要渠道,也是我厂业务公开的一个重要内容。由于起步较晚、认识缺乏、监管薄弱等问题,一直是现场管理工作的难点。为抓好对这项工作的监管,通过实施“三定”办法,较好地解决了问题。一是定管理规定,明确操作规范。通过对近三年来井下作业施工和技术服务外协项目管理、费用支付等情况调查,我们制定《清河采油厂井下作业施工及技术服务外协管理规定》,明确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工作职责、准入程序、施工程序、验收程序,强化了操作规范。二-
是定监察方案,严格过程监管。通过制定《井下技术服务及外协项目效能监察实施方案》,让双方明确工作要求和标准,自觉接受过程监管。同时,出台了《外协队伍考核办法》,及时签订《技术服务合同》,明确“制约条款”,强化甲乙双方责任,加强相互监督。三是定评估标准,及时进行业务公开。坚持将井下作业施工及技术服务外协项目名称、工作量、外协队伍、验收情况、结算情况等内容按要求上网公开,防止暗箱操作。为把好项目结算关,我们明确要求结算部门必须以《井下作业工程交接书》、施工设计、施工小结为依据,以《石油专业工程定额—井下作业工程》为结算标准,认真做好项目结算工作。2009年,我厂公开井下技术服务及外协项目20项,合同金额247.4万元,引进套管加固补贴、套管堵漏和滚压整形等新技术,恢复油水井正常生产20口,增油0.8万吨,使过去的“难点井”变成了今天的“亮点井”。
三、强化惩防约束机制,构建内外诚信保障体系,增强业务公开整体效果
为规范业务人员的行为,我们内外使力,建章立制,初步建立起了监督保障体系,确保业务公开工作的整体效果。
一方面,对内“约法三章”,严肃纪律,规范行为,筑牢内部“防火墙”。通过举行反腐倡廉教育报告会、举办了首届廉洁文化成果展、举办预防职务犯罪专题讲座、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月等系列教育活动,加大了廉洁从业理念的宣讲力度。通过组织学习《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和《中国石化物资供应系统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