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团市委青年人才工作交流材料
营造环境拓宽渠道
扎实做好青年人才工作
——共青团潜江市委
青年人才是国家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后备力量,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需要大批的青年人才充分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抓紧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新世纪的合格人才,构建有利于青年人才成长发展、脱颖而出的工作机制,是共青团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年来,我们按照市委人才强市战略的要求,把青年人才开发作为工作重点,通过抓典型、抓载体、抓平台、抓机制,努力营造青年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不断拓宽培养青年人才的渠道,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抓典型,努力为青年人才的脱颖而出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青年人才的发展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各方面的重视和关注。近几年来,我们通过评选先进典型、加大宣传力度、改善人才成长环境等方式,在全社会营造了关心、爱护、支持青年人才的良好氛围。一是通过各种形式的表彰活动,树立一大批青年典型。近年来,我们连续几年开展了“十大杰出青年”、“十佳青年再就业明星”、“十佳青年致富能手”、“青年农民百业产业大王”、“青年干部建功立业标兵及先进个人”、“优秀青年志愿者”、“优秀团干部”、“优秀少先队辅导员”、“青年岗位能手”、“新长征突击手”等奖项的评选,在不同层次、不同行业、不同领域选树典型,为广大青年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在全市掀起了比学赶超的热潮,也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二是加大宣传力度。我们与《潜江日报》、潜江电视台联合开办了《青春在明星市闪光》、《昨日明星今日栋梁》专题栏目,在共青团网站上开辟了“青年人才工作”论坛,通过这些大规模、有影响的宣传报道青年人才创业的事迹,讨论如何建立、寻找有利于青年成才的环境、途径等,展现青年风采,反映青年呼声,传递社会需求,促进青年成才,营造处处需要人才、人人皆可成才的~氛围,激发带动了更多的青年发奋成才。
二、抓载体,在丰富的实践中培养造就高素质的青年人才
近年来,我们以丰富的主题活动为载体,不断提高青年的职业技能,引导广大青年在回报社会和服务人民的实践中自觉奉献、增长才干。
1、深入实施“青年致富行动”。在农村,各级团组织结合青年致富行动的开展,抓好“四个带头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带头人、农业科技知识传播人、农产品营销带头人、农村青年创业带头人)的培养,通过领办科技推广项目、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等有效形式,带动广大农村青年走上了致富成才的道路。近几年来,各级团组织共举办各类农技培训300多场次,培训青年农民15000人次,在团组织的大力培养、扶持下,全市涌现出了一大批青年致富人才,3人(次)分别荣获全省1998、2002、~年十大杰出青年农民称号,2人被评为全国农村青年星火带头人,16人(次)获得全省青年致富带头人标兵、全省农村青年“产业大王”、全省农村青年星火带头人荣誉称号。
2、大力实施创业行动。近几年来,各企业团组织深入开展导师带徒、“五小攻关”、技术比武、争当青年岗位能手等一系列岗位实践活动,有效地提高了青工技能素质,激发了广大青工立足岗位、建功成才的积极性,培养了一大批有知识有技能的复合型青年劳动者,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近五年来,全市涌现出新长征突击手1000多名,青年岗位能手100名,30名青工荣获“全省青年岗位能手”称号,3名青工被评为全拾优秀青年卫士”,1名青年被评为~年“全省十大杰出青年岗位能手”。今年,我们又根据我市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大力实施青工技能振兴计划,并确定了五年内培养青年高级工200名,青年技师20名,青年高级技师8名的工作目标,以办事业的思路来加强和提升青工技能。
3、不断推进科技创新行动。一是努力强化服务职能,积极引导和帮助青年科技人才通过开展科技攻关、课题研究等形式参与经济建设。在为企业创造效益的同时,培养了一大批青年科技人才。如潜江制药、华盛铝电科技攻关小组发挥人才优势,攻坚克难,近几年累计完成科技攻关课题180余件,为企业创造效益近千万元,28项课题分别荣获省级科技创造二、三等奖及科技重大成果奖。潜江制药集团滴眼剂车间QC小组科研成果“降低F57-A灌封机灌封空漏率”在~年全国医药质量管理小组成果发表交流会中荣获一等奖及最佳制片奖。二是广泛开展青年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少先队组织广泛开展“启明星”科技活动,各学校团组织也通过科技讲座、科技知识竞赛、小发明、小制作竞赛等形式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科技交流和科技发明,培养了青少年科技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年,团市委联合有关单位在全市开展了“长江路桥杯”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大赛历时3个多月,收到作品405篇,评选产生了一至三等奖作品134篇,其中有20项作品获得了国家专利局颁发的专项受理书和专利号,此外,在竞赛中获奖的4名教师和学生的专利项目于~年11月在福建省石狮市参加了首届“海峡两岸高新技术博览会”。通过此次比赛,促进了大批青少年创新人才脱颖而出。
4、深入开展青年干部建功立业行动。1998年,团市委和市委组织部联合开展青年干部建功立业活动,全市1000多名青年干部踊跃参加,立足岗位,扎实工作,奉献自我,开拓创新,充分展现了我市青年干部不怕困难,敢打硬战,勇于接受磨练和挑战的无畏风彩。周厚军等十位同志被评为“青年干部建功立业标兵”,三十名同志被评为“青年干部建功立业先进个人”,一大批优秀团干部脱颖而出,部分优秀青年干部走上了各级党政领导岗位。
5、广泛开展“一助一”活动。我们在市直团组织和青年企业家中广泛开展“一帮一”、“一带一”、“一助一”活动,加大政策服务、项目带动、资金支持等方面的力度,扶持青年兴企领头人创办微型企业,引导下岗失业青年走自主创业之路,加强对下岗失业青年的就业培训和服务,为他们实现再就业创造条件。今年,团市委又依托青年文
明号,全面启动了“创岗助业”行动。号召青年文明号集体为企业下岗青工的再就业和创业提供资金、信息、岗位支持。
6、扎实推进素质拓展计划。学校团组织以素质拓展为核心,通过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促进了青年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市文昌中学团委积极引导学生刻苦学习现代科技知识,进行发明创造,增强了学生科技意识,开展“读名著、品名画、学名人、赏名曲”的活动,提高了学生艺术素养,实验中学团委以团校为阵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潜江中学团委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让学生在服务社会中增长实践能力。浩口中学团总支成立了读书俱乐部,在学生中广泛开展评选读书明星、举办读书征文等活动,提高了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卫校、技校等单位以职业教育为重点,锻炼学生职业技能。在团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提高。几年来,全市有多名学生被评为省市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
7、切实抓好基层团干部队伍建设。一是严把选拔关,配齐配强各级团干部。严格按照“干部四化”原则和德才兼备的条件,通过公开招考、组织选派等方式,将一大批年龄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工作热情主动的优秀青年选拔到团的工作岗位上来。目前,我市各区、镇、处、场,市直各口团干部中,平均年龄26.5岁,全部具备大专以上文化。二是加大培训力度,切实提高团干部综合素质。充分利用党校的阵地依托作用,将团干部的培训列入全市干部培训计划之中,有组织地对团干部进行培训。市委组织部每年都和团市委联合举办一期团干培训班,几年来,共培训基层团干部800人次,同时,积极选送团干部参加上级团委培训。大大拓宽了团干部的视野,促进了工作能力的提高。此外,创新培训形式。通过以会代训、现场观摩、举办座谈会等形式对基层团干部进行培训。市委组织部每年都与团市委联合举办一次团干部座谈会,根据不同时期的形势与要求,选择不同的主题,组织团干部交流学习、工作的体会,对他们提出更高要求。三是严格管理。在培养和锻炼中促进团干部不断成长。大力开展作风建设,培养团干部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2002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共青团作风建设的意见》,并加强制度建设,推行团干部驻点联系责任制、过失追究制、年终量化考核责任制等,形成了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
三、抓平台,不断拓宽培养、聚集、举荐青年人才的渠道
为党不断输送新鲜血液,向各个行业举荐青年人才,是共青团神圣而光荣的使命。近年来,我们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的优势,努力搭建工作平台,不断推进优秀青年人才的举荐和凝聚工作。
1、不断完善青年社团建设,把青年人才凝聚在团组织周围。~年,我们经多方调研,积极争取领导支持,成立了潜江市青年联合会,网络了全市各行各业的优秀青年人才。一年来,市青联充分发挥联系面广的优势,发现、培养了一大批优秀青年人才,将其建成了市委、市政府“引才”的重要基地。
2、建立青年人才库,促进优秀青年人才的交流。为了加大青年人才交流力度,团市委建立了青年人才库,由各地各行业层层推荐及团市委储备的200多名青年人才入库其中。团市委将其推荐至市政务网进行交流,并在潜江共青网上将其基本情况予以公布交流,实现人才资源共享。
3、广泛搭建舞台,为青年人才展示才能提供机会。各级团组织通过举办科技创新大赛、演讲赛、歌咏赛、辩论会、青工技能比赛、“五斜成果展示等多种形式为优秀青年人才搭建了一大批展现风采的舞台,使各级党政领导和用人单位更为直接、方便地发现人才、引进人才。
4、扎实做好推优工作,大力举荐人才。一是向各行业举荐青年人才。组织各级团组织对那些有理想、有道德、有作为、有潜力的青年进行跟踪考察和培养推荐,使更多的人通过团组织的推荐走上重要的岗位。1998年,团市委向市委推荐市制药集团团委书记何庆胜到新疆温泉县挂职锻炼,挂职结束后,该同志担任了我市安监局副局长。近几年来,各级团组织共推荐青年人才40余名。二是积极做好推荐后备干部工作。根据市委组织部安排,我们积极推荐那些年龄轻、素质优,有发展潜力的团干部作为各级领导班子的后备干部。一大批优秀团干部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原团市委书记郑国蓉、杨遥现分别为我市的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原团市委副书记魏祥转岗到积玉口镇任党委副书记,现担任市委副秘书长。原周矶办事处团委书记王能荣转岗到杨市任副书记,现担任杨市办事处党委书记,今年初,原团市委书记刘润长转岗到高场原种场担任党委书记。三是积极做好“推优入党”工作,我们严把培养关、考察关和质量关,切实做好推优入党工作,为党组织源源不断地输送后备力量,一大批优秀青年充实到党的队伍中。近几年,我们每年均为党组织输送优秀团员青年200余名。
四、抓机制,为青年人才的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1、努力构建动态的教育培训体系,我们抓住培训这个人力资源开发的基础环节,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层次青年的需求,建立了动态的培训体系,开展了多层次、多种类、多内容的职业和实用技术培训。同时,采取团内团外联动的方式进行培训。一是充分发挥团组织优势开展培训。在企业,结合争创青年文明号和青年岗位能手活动,开展青年职工技能培训,引导青工岗位成才,提高职业技能和创新创造能力;在农村,以乡镇农技站为依托,通过举办培训班、印发农技小报,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等方式,因人施教、因地制宜,突出季节性、针对性,培训了一大批青年星火带头人和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使他们成为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生力军;在学校,积极推动素质拓展,提高广大学生综合素质。二是采取社会化运作方式进行培训。我们广泛挖掘社会资源,采取与热心支持公益事业,有一定规模的经济实体联合开办的办法,共同兴建下岗青工技能培训基地,满足了不同层次的需求。98年,我们与市福尔德制衣有限公司联合开办缝纫学校,免费培训青工600余人。几年来,全
市各级团组织为青年开办了烹调、缝纫、美容、电脑等多种免费培训班30余期,培训下岗青工2000余人次。
2、努力构建有力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为青年成长排忧解难。一是大力创建“优秀青少年维权岗”。1999年,团市委联合市综治办、市公、检、法、司等执法部门在全市开展了创建“优秀青少年维权岗”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几年来各成员单位结合工作职能,通过法律服务、维权咨询、~支持等方式,积极参与青少年维权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市人民法院被评为全国“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市园林派出所被命名为全省公安系统首批十佳“青少年维权岗”。二是积极做好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近年来,我们严格按照《未成年人保障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要求,通过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举办法制培训班、图片展,配合相关部门开展学校治安整治专项活动等,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扎实做好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切实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同时,切实做好特殊青少年群体帮扶活动。自1996年以来,我们就联合市综治办、市司法局与潜江境内的广华监狱联合开展志愿者联合帮教失足青年活动。由青年志愿者、治安调解员和服刑人员所在地团组织组成三位一体的帮教小组与潜江籍服刑人员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帮教小组定期对服刑人员开展法制知识宣讲,向他们赠送书籍,同时和他们互通书信,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尽可能地为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鼓励、帮助他们加快改造,早日新生,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三是大力净化青少年成长环境。我们联合市文化局、教育局、公安局等有关部门加大对文化娱乐场所的管理与监督,净化了青少年成长环境。一方面聘请青年志愿者担任“义务监督员”,对文化市场进行监督;另一方面,大力开展集中整治活动,打击销售黄色音像制品、接纳未成年人进网吧等非法营业现象。同时,抓源头治理,开展“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组织网上征文等活动,引导广大青少年自觉参与有益的活动,抵制网上的不良信息。仅~年,就组织集中整治活动2次,查获违法销售音像制品、接纳未成年人进网吧8起,焚烧黄色音像制品5000余份。
3、努力构建适度的政策扶持体系,为青年成才提供政策支持。几年来,我们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支持,先后出台了《潜江市岗队手工程规范》、《潜江市青年职工岗位建功成才管理办法》、《潜江市少先队辅导员管理办法》、《潜江共青团系统信息报道奖励制度》、《关于进一步做好青年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意见》、《潜~年人才奖励制度》等一系列文件,为广大青年奋发成才提供了政策保障,大大激发了青年爱岗敬业,创业成才的热情。
4、努力构建健全的组织网络体系,为服务青年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矗一是加强对青联、~、少先队、青年志愿者服务站等青年社团的管理和指导,提高青年社团服务不同层次青年人才的水平和能力,网络、凝聚一大批青年人才。二是加强阵地建设,以市博物馆、福利院、烈士陵园等为依托,相继建立了5个市级德育教育基地和22个镇、区级基地。各地都结合本地实际,成立了青少年读书屋等活动阵地,使之成为青少年学习、成长、实践的第二课堂。今年,我们又积极启动了青年中心创建工作。园林办事处、高石碑镇率先行动,取得了初步成效。高石碑镇青年中心依托镇劳管所创办、下设青年职介信息室、青年技能培训基地、青年科技致富基地,迄今已发布求职信息25条,举办劳务知识和法律法规培训3期,举办各类青工技能培训3期,举办农技实用技术培训12期,共培训青年农民2000余人次,有效服务了当地青年学知识、学技能、想成才、想致富的需求。青年中心的成立,为广大青年成长成才提供了新的平台。
第二篇:团市委青年人才工作交流材料
团市委青年人才工作交流材料
青年人才是国家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后备力量,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需要大批的青年人才充分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抓紧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新世纪的合格人才,构建有利于青年人才成长发展、脱颖而出的工作机制,是共青团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年来,我们按照市委
人才强市战略的要求,把青年人才开发作为工作重点,通过抓典型、抓载体、抓平台、抓机制,努力营造青年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不断拓宽培养青年人才的渠道,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抓典型,努力为青年人才的脱颖而出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青年人才的发展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各方面的重视和关注。近几年来,我们通过评选先进典型、加大宣传力度、改善人才成长环境等方式,在全社会营造了关心、爱护、支持青年人才的良好氛围。一是通过各种形式的表彰活动,树立一大批青年典型。近年来,我们连续几年开展了“十大杰出青年”、“十佳青年再就业明星”、“十佳青年致富能手”、“青年农民百业产业大王”、“青年干部建功立业标兵及先进个人”、“优秀青年志愿者”、“优秀团干部”、“优秀少先队辅导员”、“青年岗位能手”、“新长征突击手”等奖项的评选,在不同层次、不同行业、不同领域选树典型,为广大青年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在全市掀起了比学赶超的热潮,也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二是加大宣传力度。我们与《潜江日报》、潜江电视台联合开办了《青春在明星市闪光》、《昨日明星今日栋梁》专题栏目,在共青团网站上开辟了“青年人才工作”论坛,通过这些大规模、有影响的宣传报道青年人才创业的事迹,讨论如何建立、寻找有利于青年成才的环境、途径等,展现青年风采,反映青年呼声,传递社会需求,促进青年成才,营造处处需要人才、人人皆可成才的舆论氛围,激发带动了更多的青年发奋成才。
二、抓载体,在丰富的实践中培养造就高素质的青年人才
近年来,我们以丰富的主题活动为载体,不断提高青年的职业技能,引导广大青年在回报社会和服务人民的实践中自觉奉献、增长才干。
1、深入实施“青年致富行动”。在农村,各级团组织结合青年致富行动的开展,抓好“四个带头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带头人、农业科技知识传播人、农产品营销带头人、农村青年创业带头人)的培养,通过领办科技推广项目、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等有效形式,带动广大农村青年走上了致富成才的道路。近几年来,各级团组织共举办各类农技培训300多场次,培训青年农民15000人次,在团组织的大力培养、扶持下,全市涌现出了一大批青年致富人才,3人(次)分别荣获全省1998、2002、2003年十大杰出青年农民称号,2人被评为全国农村青年星火带头人,16人(次)获得全省青年致富带头人标兵、全省农村青年“产业大王”、全省农村青年星火带头人荣誉称号。
2、大力实施创业行动。近几年来,各企业团组织深入开展导师带徒、“五小攻关”、技术比武、争当青年岗位能手等一系列岗位实践活动,有效地提高了青工技能素质,激发了广大青工立足岗位、建功成才的积极性,培养了一大批有知识有技能的复合型青年劳动者,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近五年来,全市涌现出新长征突击手1000多名,青年岗位能手100名,30名青工荣获“全省青年岗位能手”称号,3名青工被评为全省“优秀青年卫士”,1名青年被评为2003年“全省十大杰出青年岗位能手”。今年,我们又根据我市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大力实施青工技能振兴计划,并确定了五年内培养青年高级工200名,青年技师20名,青年高级技师8名的工作目标,以办事业的思路来加强和提升青工技能。
3、不断推进科技创新行动。一是努力强化服务职能,积极引导和帮助青年科技人才通过开展科技攻关、课题研究等形式参与经济建设。在为企业创造效益的同时,培养了一大批青年科技人才。如潜江制药、华盛铝电科技攻关小组发挥人才优势,攻坚克难,近几年累计完成科技攻关课题180余件,为企业创造效益近千万元,28项课题分别荣获省级科技创造二、三等奖及科技重大成果奖。潜江制药集团滴眼剂车间QC小组科研成果“降低F57-A灌封机灌封空漏率”在2003年全国医药质量管理小组成果发表交流会中荣获一等奖及最佳制片奖。二是广泛开展青年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少先队组织广泛开展“启明星”科技活动,各学校团组织也通过科技讲座、科技知识竞赛、小发明、小制作竞赛等形式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科技交流和科技发明,培养了青少年科技创新的意识和能力。2003年,团市委联合有关单位在全市开展了“长江路桥杯”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大赛历时3个多月,收到作品405篇,评选产生了一至三等奖作品134篇,其中有20项作品获得了国家专利局颁发的专项受理书和专利号,此外,在竞赛中获奖的4名教师
第三篇:团市委青年人才工作交流材料(模版)
营造环境 拓宽渠道
扎实做好青年人才工作
——共青团潜江市委
青年人才是国家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后备力量,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需要大批的青年人才充分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抓紧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新世纪的合格人才,构建有利于青年人才成长发展、脱颖而出的工作机制,是共青团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年来,我们按照市委人才强市战略的要求,把青年人才开发作为工作重点,通过抓典型、抓载体、抓平台、抓机制,努力营造青年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不断拓宽培养青年人才的渠道,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抓典型,努力为青年人才的脱颖而出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青年人才的发展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各方面的重视和关注。近几年来,我们通过评选先进典型、加大宣传力度、改善人才成长环境等方式,在全社会营造了关心、爱护、支持青年人才的良好氛围。一是通过各种形式的表彰活动,树立一大批青年典型。近年来,我们连续几年开展了“十大杰出青年”、“十佳青年再就业明星”、“十佳青年致富能手”、“青年农民百业产业大王”、“青年干部建功立业标兵及先进个人”、“优秀青年志愿者”、“优秀团干部”、“优秀少先队辅导员”、“青年岗位能手”、“新长征突击手”等奖项的评选,在不同层次、不同行业、不同领域选树典型,为广大青年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在全市掀起了比学赶超的热潮,也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二是加大宣传力度。我们与《潜江日报》、潜江电视台联合开办了《青春在明星市闪光》、《昨日明星 今日栋梁》专题栏目,在共青团网站上开辟了“青年人才工作”论坛,通过这些大规模、有影响的宣传报道青年人才创业的事迹,讨论如何建立、寻找有利于青年成才的环境、途径等,展现青年风采,反映青年呼声,传递社会需求,促进青年成才,营造处处需要人才、人人皆可成才的舆论氛围,激发带动了更多的青年发奋成才。
二、抓载体,在丰富的实践中培养造就高素质的青年人才
近年来,我们以丰富的主题活动为载体,不断提高青年的职业技能,引导广大青年在回报社会和服务人民的实践中自觉奉献、增长才干。
1、深入实施“青年致富行动”。在农村,各级团组织结合青年致富行动的开展,抓好“四个带头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带头人、农业科技知识传播人、农产品营销带头人、农村青年创业带头人)的培养,通过领办科技推广项目、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等有效形式,带动广大农村青年走上了致富成才的道路。近几年来,各级团组织共举办各类农技培训300多场次,培训青年农民15000人次,在团组织的大力培养、扶持下,全市涌现出了一大批青年致富人才,3人(次)分别荣获全省1998、2002、2003年十大杰出青年农民称号,2人被评为全国农村青年星火带头人,16人(次)获得全省青年致富带头人标兵、全省农村青年“产业大王”、全省农村青年星火带头人荣誉称号。
2、大力实施创业行动。近几年来,各企业团组织深入开展导师带徒、“五小攻关”、技术比武、争当青年岗位能手等一系列岗位实践活动,有效地提高了青工技能素质,激发了广大青工立足岗位、建功成才的积极性,培养了一大批有知识有技能的复合型青年劳动者,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近五年来,全市涌现出新长征突击手1000多名,青年岗位能手100名,30名青工荣获“全省青年岗位能手”称号,3名青工被评为全省“优秀青年卫士”,1名青年被评为2003年“全省十大杰出青年岗位能手”。今年,我们又根据我市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大力实施青工技能振兴计划,并确定了五年内培养青年高级工200名,青年技师20名,青年高级技师8名的工作目标,以办事业的思路来加强和提升青工技能。
3、不断推进科技创新行动。一是努力强化服务职能,积极引导和帮助青年科技人才通过开展科技攻关、课题研究等形式参与经济建设。在为企业创造效益的同时,培养了一大批青年科技人才。如潜江制药、华盛铝电科技攻关小组发挥人才优势,攻坚克难,近几年累计完成科技攻关课题180余件,为企业创造效益近千万元,28项课题分别荣获省级科技创造二、三等奖及科技重大成果奖。潜江制药集团滴眼剂车间QC小组科研成果“降低F57-A灌封机灌封空漏率”在2003年全国医药质量管理小组成果发表交流会中荣获一等奖及最佳制片奖。二是广泛开展青年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少先队组织广泛开展“启明星”科技活动,各学校团组织也通过科技讲座、科技知识竞赛、小发明、小制作竞赛等形式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科技交流和科技发明,培养了青少年科技创新的意识和能力。2003年,团市委联合有关单位在全市开展了“长江路桥杯”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大赛历时3个多月,收到作品405篇,评选产生了一至三等奖作品134篇,其中有20项作品获得了国家专利局颁发的专项受理书和专利号,此外,在竞赛中获奖的4名教师和学生的专利项目于2003年11月在福建省石狮市参加了首届“海峡两岸高新技术博览会”。通过此次比赛,促进了大批青少年创新人才脱颖而出。
4、深入开展青年干部建功立业行动。1998年,团市委和市委组织部联合开展青年干部建功立业活动,全市1000多名青年干部踊跃参加,立足岗位,扎实工作,奉献自我,开拓创新,充分展现了我市青年干部不怕困难,敢打硬战,勇于接受磨练和挑战的无畏风彩。周厚军等十位同志被评为“青年干部建功立业标兵”,三十名同志被评为“青年干部建功立业先进个人”,一大批优秀团干部脱颖而出,部分优秀青年干部走上了各级党政领导岗位。
5、广泛开展“一助一”活动。我们在市直团组织和青年企业家中广泛开展“一帮一”、“一带一”、“一助一”活动,加大政策服务、项目带动、资金支持等方面的力度,扶持青年兴企领头人创办微型企业,引导下岗失业青年走自主创业之路,加强对下岗失业青年的就业培训和服务,为他们实现再就业创造条件。今年,团市委又依托青年文明号,全面启动了“创岗助业”行动。号召青年文明号集体为企业下岗青工的再就业和创业提供资金、信息、岗位支持。
6、扎实推进素质拓展计划。学校团组织以素质拓展为核心,通过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促进了青年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市文昌中学团委积极引导学生刻苦学习现代科技知识,进行发明创造,增强了学生科技意识,开展“读名著、品名画、学名人、赏名曲”的活动,提高了学生艺术素养,实验中学团委以团校为阵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潜江中学团委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让学生在服务社会中增长实践能力。浩口中学团总支成立了读书俱乐部,在学生中广泛开展评选读书明星、举办读书征文等活动,提高了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卫校、技校等单位以职业教育为重点,锻炼学生职业技能。在团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提高。几年来,全市有多名学生被评为省市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
7、切实抓好基层团干部队伍建设。一是严把选拔关,配齐配强各级团干部。严格按照“干部四化”原则和德才兼备的条件,通过公开招考、组织选派等方式,将一大批年龄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工作热情主动的优秀青年选拔到团的工作岗位上来。目前,我市各区、镇、处、场,市直各口团干部中,平均年龄26.5岁,全部具备大专以上文化。二是加大培训力度,切实提高团干部综合素质。充分利用党校的阵地依托作用,将团干部的培训列入全市干部培训计划之中,有组织地对团干部进行培训。市委组织部每年都和团市委联合举办一期团干培训班,几年来,共培训基层团干部800人次,同时,积极选送团干部参加上级团委培训。大大拓宽了团干部的视野,促进了工作能力的提高。此外,创新培训形式。通过以会代训、现场观摩、举办座谈会等形式对基层团干部进行培训。市委组织部每年都与团市委联合举办一次团干部座谈会,根据不同时期的形势与要求,选择不同的主题,组织团干部交流学习、工作的体会,对他们提出更高要求。三是严格管理。在培养和锻炼中促进团干部不断成长。大力开展作风建设,培养团干部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2002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共青团作风建设的意见》,并加强制度建设,推行团干部驻点联系责任制、过失追究制、年终量化考核责任制等,形成了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
三、抓平台,不断拓宽培养、聚集、举荐青年人才的渠道
为党不断输送新鲜血液,向各个行业举荐青年人才,是共青团神圣而光荣的使命。近年来,我们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的优势,努力搭建工作平台,不断推进优秀青年人才的举荐和凝聚工作。
1、不断完善青年社团建设,把青年人才凝聚在团组织周围。2003年,我们经多方调研,积极争取领导支持,成立了潜江市青年联合会,网络了全市各行各业的优秀青年人才。一年来,市青联充分发挥联系面广的优势,发现、培养了一大批优秀青年人才,将其建成了市委、市政府“引才”的重要基地。
2、建立青年人才库,促进优秀青年人才的交流。为了加大青年人才交流力度,团市委建立了青年人才库,由各地各行业层层推荐及团市委储备的200多名青年人才入库其中。团市委将其推荐至市政务网进行交流,并在潜江共青网上将其基本情况予以公布交流,实现人才资源共享。
3、广泛搭建舞台,为青年人才展示才能提供机会。各级团组织通过举办科技创新大赛、演讲赛、歌咏赛、辩论会、青工技能比赛、“五小”成果展示等多种形式为优秀青年人才搭建了一大批展现风采的舞台,使各级党政领导和用人单位更为直接、方便地发现人才、引进人才。
4、扎实做好推优工作,大力举荐人才。一是向各行业举荐青年人才。组织各级团组织对那些有理想、有道德、有作为、有潜力的青年进行跟踪考察和培养推荐,使更多的人通过团组织的推荐走上重要的岗位。1998年,团市委向市委推荐市制药集团团委书记何庆胜到新疆温泉县挂职锻炼,挂职结束后,该同志担任了我市安监局副局长。近几年来,各级团组织共推荐青年人才40余名。二是积极做好推荐后备干部工作。根据市委组织部安排,我们积极推荐那些年龄轻、素质优,有发展潜力的团干部作为各级领导班子的后备干部。一大批优秀团干部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原团市委书记郑国蓉、杨遥现分别为我市的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原团市委副书记魏祥转岗到积玉口镇任党委副书记,现担任市委副秘书长。原周矶办事处团委书记王能荣转岗到杨市任副书记,现担任杨市办事处党委书记,今年初,原团市委书记刘润长转岗到高场原种场担任党委书记。三是积极做好“推优入党”工作,我们严把培养关、考察关和质量关,切实做好推优入党工作,为党组织源源不断地输送后备力量,一大批优秀青年充实到党的队伍中。近几年,我们每年均为党组织输送优秀团员青年200余名。
四、抓机制,为青年人才的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1、努力构建动态的教育培训体系,我们抓住培训这个人力资源开发的基础环节,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层次青年的需求,建立了动态的培训体系,开展了多层次、多种类、多内容的职业和实用技术培训。同时,采取团内团外联动的方式进行培训。一是充分发挥团组织优势开展培训。在企业,结合争创青年文明号和青年岗位能手活动,开展青年职工技能培训,引导青工岗位成才,提高职业技能和创新创造能力;在农村,以乡镇农技站为依托,通过举办培训班、印发农技小报,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等方式,因人施教、因地制宜,突出季节性、针对性,培训了一大批青年星火带头人和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使他们成为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生力军;在学校,积极推动素质拓展,提高广大学生综合素质。二是采取社会化运作方式进行培训。我们广泛挖掘社会资源,采取与热心支持公益事业,有一定规模的经济实体联合开办的办法,共同兴建下岗青工技能培训基地,满足了不同层次的需求。98年,我们与市福尔德制衣有限公司联合开办缝纫学校,免费培训青工600余人。几年来,全市各级团组织为青年开办了烹调、缝纫、美容、电脑等多种免费培训班30余期,培训下岗青工2000余人次。
2、努力构建有力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为青年成长排忧解难。一是大力创建“优秀青少年维权岗”。1999年,团市委联合市综治办、市公、检、法、司等执法部门在全市开展了创建“优秀青少年维权岗”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几年来各成员单位结合工作职能,通过法律服务、维权咨询、舆论支持等方式,积极参与青少年维权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市人民法院被评为全国“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市园林派出所被命名为全省公安系统首批十佳“青少年维权岗”。二是积极做好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近年来,我们严格按照《未成年人保障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要求,通过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举办法制培训班、图片展,配合相关部门开展学校治安整治专项活动等,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扎实做好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切实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同时,切实做好特殊青少年群体帮扶活动。自1996年以来,我们就联合市综治办、市司法局与潜江境内的广华监狱联合开展志愿者联合帮教失足青年活动。由青年志愿者、治安调解员和服刑人员所在地团组织组成三位一体的帮教小组与潜江籍服刑人员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帮教小组定期对服刑人员开展法制知识宣讲,向他们赠送书籍,同时和他们互通书信,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尽可能地为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鼓励、帮助他们加快改造,早日新生,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三是大力净化青少年成长环境。我们联合市文化局、教育局、公安局等有关部门加大对文化娱乐场所的管理与监督,净化了青少年成长环境。一方面聘请青年志愿者担任“义务监督员”,对文化市场进行监督;另一方面,大力开展集中整治活动,打击销售黄色音像制品、接纳未成年人进网吧等非法营业现象。同时,抓源头治理,开展“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组织网上征文等活动,引导广大青少年自觉参与有益的活动,抵制网上的不良信息。仅2004年,就组织集中整治活动2次,查获违法销售音像制品、接纳未成年人进网吧8起,焚烧黄色音像制品5000余份。
3、努力构建适度的政策扶持体系,为青年成才提供政策支持。几年来,我们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支持,先后出台了《潜江市岗队手工程规范》、《潜江市青年职工岗位建功成才管理办法》、《潜江市少先队辅导员管理办法》、《潜江共青团系统信息报道奖励制度》、《关于进一步做好青年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意见》、《潜江青年人才奖励制度》等一系列文件,为广大青年奋发成才提供了政策保障,大大激发了青年爱岗敬业,创业成才的热情。
4、努力构建健全的组织网络体系,为服务青年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一是加强对青联、学联、少先队、青年志愿者服务站等青年社团的管理和指导,提高青年社团服务不同层次青年人才的水平和能力,网络、凝聚一大批青年人才。二是加强阵地建设,以市博物馆、福利院、烈士陵园等为依托,相继建立了5个市级德育教育基地和22个镇、区级基地。各地都结合本地实际,成立了青少年读书屋等活动阵地,使之成为青少年学习、成长、实践的第二课堂。今年,我们又积极启动了青年中心创建工作。园林办事处、高石碑镇率先行动,取得了初步成效。高石碑镇青年中心依托镇劳管所创办、下设青年职介信息室、青年技能培训基地、青年科技致富基地,迄今已发布求职信息25条,举办劳务知识和法律法规培训3期,举办各类青工技能培训3期,举办农技实用技术培训12期,共培训青年农民2000余人次,有效服务了当地青年学知识、学技能、想成才、想致富的需求。青年中心的成立,为广大青年成长成才提供了新的平台。
第四篇:团市委青年人才工作交流材料
营造环境拓宽渠道
扎实做好青年人才工作
——共青团潜江市委
青年人才是国家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后备力量,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需要大批的青年人才充分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抓紧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新世纪的合格人才,构建有利于青年人才成长发展、脱颖而出的工作机制,是共青团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年来,我们按照市委人才强市战略的要求,把青年人才开发作为工作重点,通过抓典型、抓载体、抓平台、抓机制,努力营造青年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不断拓宽培养青年人才的渠道,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抓典型,努力为青年人才的脱颖而出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青年人才的发展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各方面的重视和关注。近几年来,我们通过评选先进典型、加大宣传力度、改善人才成长环境等方式,在全社会营造了关心、爱护、支持青年人才的良好氛围。一是通过各种形式的表彰活动,树立一大批青年典型。近年来,我们连续几年开展了“十大杰出青年”、“十佳青年再就业明星”、“十佳青年致富能手”、“青年农民百业产业大王”、“青年干部建功立业标兵及先进个人”、“优秀青年志愿者”、“优秀团干部”、“优秀少先队辅导员”、“青年岗位能手”、“新长征突击手”等奖项的评选,在不同层次、不同行业、不同领域选树典型,为广大青年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在全市掀起了比学赶超的热潮,也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二是加大宣传力度。我们与《潜江日报》、潜江电视台联合开办了《青春在明星市闪光》、《昨日明星今日栋梁》专题栏目,在共青团网站上开辟了“青年人才工作”论坛,通过这些大规模、有影响的宣传报道青年人才创业的事迹,讨论如何建立、寻找有利于青年成才的环境、途径等,展现青年风采,反映青年呼声,传递社会需求,促进青年成才,营造处处需要人才、人人皆可成才的~氛围,激发带动了更多的青年发奋成才。
二、抓载体,在丰富的实践中培养造就高素质的青年人才
近年来,我们以丰富的主题活动为载体,不断提高青年的职业技能,引导广大青年在回报社会和服务人民的实践中自觉奉献、增长才干。
1、深入实施“青年致富行动”。在农村,各级团组织结合青年致富行动的开展,抓好“四个带头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带头人、农业科技知识传播人、农产品营销带头人、农村青年创业带头人)的培养,通过领办科技推广项目、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等有效形式,带动广大农村青年走上了致富成才的道路。近几年来,各级团组织共举办各类农技培训300多场次,培训青年农民15000人次,在团组织的大力培养、扶持下,全市涌现出了一大批青年致富人才,3人(次)分别荣获全省1998、XX、~年十大杰出青年农民称号,2人被评为全国农村青年星火带头人,16人(次)获得全省青年致富带头人标兵、全省农村青年“产业大王”、全省农村青年星火带头人荣誉称号。
2、大力实施创业行动。近几年来,各企业团组织深入开展导师带徒、“五小攻关”、技术比武、争当青年岗位能手等一系列岗位实践活动,有效地提高了青工技能素质,激发了广大青工立足岗位、建功成才的积极性,培养了一大批有知识有技能的复合型青年劳动者,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近五年来,全市涌现出新长征突击手1000多名,青年岗位能手100名,30名青工荣获“全省青年岗位能手”称号,3名青工被评为全拾优秀青年卫士”,1名青年被评为~年“全省十大杰出青年岗位能手”。今年,我们又根据我市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大力实施青工技能振兴计划,并确定了五年内培养青年高级工200名,青年技师20名,青年高级技师8名的工作目标,以办事业的思路来加强和提升青工技能。
7、切实抓好基层团干部队伍建设。一是严把选拔关,配齐配强各级团干部。严格按照“干部四化”原则和德才兼备的条件,通过公开招考、组织选派等方式,将一大批年龄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工作热情主动的优秀青年选拔到团的工作岗位上来。目前,我市各区、镇、处、场,市直各口团干部中,平均年龄26.5岁,全部具备大专以上文化。二是加大培训力度,切实提高团干部综合素质。充分利用党校的阵地依托作用,将团干部的培训列入全市干部培训计划之中,有组织地对团干部进行培训。市委组织部每年都和团市委联合举办一期团干培训班,几年来,共培训基层团干部800人次,同时,积极选送团干部参加上级团委培训。大大拓宽了团干部的视野,促进了工作能力的提高。此外,创新培训形式。通过以会代训、现场观摩、举办座谈会等形式对基层团干部进行培训。市委组织部每年都与团市委联合举办一次团干部座谈会,根据不同时期的形势与要求,选择不同的主题,组织团干部交流学习、工作的体会,对他们提出更高要求。三是严格管理。在培养和锻炼中促进团干部不断成长。大力开展作风建设,培养团干部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XX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共青团作风建设的意见》,并加强制度建设,推行团干部驻点联系责任制、过失追究制、年终量化考核责任制等,形成了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
三、抓平台,不断拓宽培养、聚集、举荐青年人才的渠道
为党不断输送新鲜血液,向各个行业举荐青年人才,是共青团神圣而光荣的使命。近年来,我们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的优势,努力搭建工作平台,不断推进优秀青年人才的举荐和凝聚工作。
1、不断完善青年社团建设,把青年人才凝聚在团组织周围。~年,我们经多方调研,积极争取领导支持,成立了潜江市青年联合会,网络了全市各行各业的优秀青年人才。一年来,市青联充分发挥联系面广的优势,发现、培养了一大批优秀青年人才,将其建成了市委、市政府“引才”的重要基地。
2、建立青年人才库,促进优秀青年人才的交流。为了加大青年人才交流力度,团市委建立了青年人才库,由各地各行业层层推荐及团市委储备的200多名青年人才入库其中。团市委将其推荐至市政务网进行交流,并在潜江共青网上将其基本情况予以公布交流,实现人才资源共享。
3、广泛搭建舞台,为青年人才展示才能提供机会。各级团组织通过举办科技创新大赛、演讲赛、歌咏赛、辩论会、青工技能比赛、“五斜成果展示等多种形式为优秀青年人才搭建了一大批展现风采的舞台,使各级党政领导和用人单位更为直接、方便地发现人才、引进人才。
4、扎实做好推优工作,大力举荐人才。一是向各行业举荐青年人才。组织各级团组织对那些有理想、有道德、有作为、有潜力的青年进行跟踪考察和培养推荐,使更多的人通过团组织的推荐走上重要的岗位。1998年,团市委向市委推荐市制药集团团委书记何庆胜到新疆温泉县挂职锻炼,挂职结束后,该同志担任了我市安监局副局长。近几年来,各级团组织共推荐青年人才40余名。二是积极做好推荐后备干部工作。根据市委组织部安排,我们积极推荐那些年龄轻、素质优,有发展潜力的团干部作为各级领导班子的后备干部。一大批优秀团干部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原团市委书记郑国蓉、杨遥现分别为我市的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原团市委副书记魏祥转岗到积玉口镇任党委副书记,现担任市委副秘书长。原周矶办事处团委书记王能荣转岗到杨市任副书记,现担任杨市办事处党委书记,今年初,原团市委书记刘润长转岗到高场原种场担任党委书记。三是积极做好“推优入党”工作,我们严把培养关、考察关和质量关,切实做好推优入党工作,为党组织源源不断地输送后备力量,一大批优秀青年充实到党的队伍中。近几年,我们每年均为党组织输送优秀团员青年200余名。
四、抓机制,为青年人才的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1、努力构建动态的教育培训体系,我们抓住培训这个人力资源开发的基础环节,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层次青年的需求,建立了动态的培训体系,开展了多层次、多种类、多内容的职业和实用技术培训。同时,采取团内团外联动的方式进行培训。一是充分发挥团组织优势开展培训。在企业,结合争创青年文明号和青年岗位能手活动,开展青年职工技能培训,引导青工岗位成才,提高职业技能和创新创造能力;在农村,以乡镇农技站为依托,通过举办培训班、印发农技小报,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等方式,因人施教、因地制宜,突出季节性、针对性,培训了一大批青年星火带头人和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使他们成为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生力军;在学校,积极推动素质拓展,提高广大学生综合素质。二是采取社会化运作方式进行培训。我们广泛挖掘社会资源,采取与热心支持公益事业,有一定规模的经济实体联合开办的办法,共同兴建下岗青工技能培训基地,满足了不同层次的需求。98年,我们与市福尔德制衣有限公司联合开办缝纫学校,免费培训青工600余人。几年来,全
市各级团组织为青年开办了烹调、缝纫、美容、电脑等多种免费培训班30余期,培训下岗青工XX余人次。
2、努力构建有力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为青年成长排忧解难。一是大力创建“优秀青少年维权岗”。1999年,团市委联合市综治办、市公、检、法、司等执法部门在全市开展了创建“优秀青少年维权岗”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几年来各成员单位结合工作职能,通过法律服务、维权咨询、~支持等方式,积极参与青少年维权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市人民法院被评为全国“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市园林派出所被命名为全省公安系统首批十佳“青少年维权岗”。二是积极做好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近年来,我们严格按照《未成年人保障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要求,通过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举办法制培训班、图片展,配合相关部门开展学校治安整治专项活动等,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扎实做好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切实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同时,切实做好特殊青少年群体帮扶活动。自1996年以来,我们就联合市综治办、市司法局与潜江境内的广华监狱联合开展志愿者联合帮教失足青年活动。由青年志愿者、治安调解员和服刑人员所在地团组织组成三位一体的帮教小组与潜江籍服刑人员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帮教小组定期对服刑人员开展法制知识宣讲,向他们赠送书籍,同时和他们互通书信,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尽可能地为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鼓励、帮助他们加快改造,早日新生,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三是大力净化青少年成长环境。我们联合市文化局、教育局、公安局等有关部门加大对文化娱乐场所的管理与监督,净化了青少年成长环境。一方面聘请青年志愿者担任“义务监督员”,对文化市场进行监督;另一方面,大力开展集中整治活动,打击销售黄色音像制品、接纳未成年人进网吧等非法营业现象。同时,抓源头治理,开展“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组织网上征文等活动,引导广大青少年自觉参与有益的活动,抵制网上的不良信息。仅~年,就组织集中整治活动2次,查获违法销售音像制品、接纳未成年人进网吧8起,焚烧黄色音像制品5000余份。
第五篇:鹤岗团市委_青年创业就业工作交流材料
共青团鹤岗市委促进青年创业就业工作汇报
按照团省委要求,现就鹤岗市近年来促进青年创业就业工作开展情况和下步工作打算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1、积极开展促进青年创业就业宣传教育活动。为引导广大青年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创业观,我们制定下发了《年促进青年就业创业工作实施方案》。通过开展“企业家与青年面对面”、“职业生涯规划大赛”、“青年创业事迹报告会”、“青年就业创业论坛”等活动,为大学生培养创业意识、提高创业规划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们在鹤岗共青团网站开辟了“青年就业创业”专题,发布有关青年就业创业的政策文件,对鹤岗市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用人信息和联系方式信息、活动信息进行定期公布。2010年,我们联合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广播电视局开展了首届鹤岗市创业青年贡献奖评选活动,评选表彰了30余名对创业就业具有较强示范带动作用的优秀青年,通过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带动更多的有志青年走上创业之路,收到了较好效果。
2、积极建立青年创业就业见习基地。按照团省委统一部署,我们以市场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基础,依托各类企事业单位,积极建立“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一是充分发挥团组织联系广泛的优势,鼓励企事业单位提供适宜的见习岗位,为青年积累工作经验、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创造条件。近年来,先后建立了龙跃米业、三江平原米业、肛肠医院等35家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其中,建立国家级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2个,省级11个、市级23个,累计提供见习岗位1680个。二是加强信息宣传,多渠道招收见习人员。通过电视台、鹤岗共青团
网站、短信平台等多种渠道宣传见习工作、公布见习信息,根据见习人员的个人意向、知识水平、技能状况、年龄、性别等因素有序组织青年参加见习。今年5月,我们举办了“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集中授牌和岗位对接仪式,为10家见习基地进行了统一授牌。在双向选择的基础上,140余名大中专学生与“见习基地”签订了见习合同。三是跟踪问效,提高服务水平。我们对参加见习的人员进行定期回访,了解安全保障、食宿和工作情况,保障补贴及时发放,切实维护见习人员权益。今年以来,我们还充分利用共青团品牌优势和信息优势,积极促成共青团与劳动部门、民政部门、务工人员输出地和用工企业的“五方合作”,以设立见习基地为工作契机,不限制年龄等条件,直接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就业。本月26日,我们在天鼎纸业公司举行了“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揭牌仪式”,除了安排10余名青年开展见习活动外,还由兴山区民政局提供了20名4050下岗失业人员直接安排就业,收到良好效果。此外,我们还积极协调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总工会、市工商联等部门,先后组织开展了劳动用工洽谈会、民营企业招聘周、鹤岗师专毕业生专场招聘会等大型招聘活动11次,提供了用工岗位5300余个、并达成意向协议签约3034个,为青年就业创造便利条件。
3、加大促进青年创业就业培训力度。一是开展订单式培训。通过建立市、县、乡(街道)三级青年技能培训基地,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加大与企业的联系,广泛搜集二、三产业或城镇用工信息,开展就业订单培训,全面提升青年就业能力。在培训内容上,我们根据用人单位要求,协调市劳动保障局科学设置培训内容,以专业技术知识为重点,编写了相应的培训教材,切实保证培训时间、质量和就业。今年以来,我们利用街道、社区等团组织,积极联络进城务工青
年,以职教中心、才华专修学院和中职校为培训基地,积极订单式培训,截止目前,已经组织了六期订单式培训班,为煤矿企业、矸石电厂培训人员500余名,全部实现就业。在此基础上,我们依托市青年再就业服务中心,开展青年各类就业技能培训100余期,帮助5000余名下岗待业青年走上了就业创业之路。二是对于具备一定创业基础青年,通过举办SYB培训班、建立创业导师团,加强创业知识培训。我们结合工作实际和青年学历、经历等不同的特点,采取课堂培训和岗位练习相结合的方式,调动学员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巩固教学效果,我们邀请企业负责人为创业青年讲述创业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组织学员深入企业学习企业经营理念;我们还以青企协为主体,开展青年就业创业牵手行动,与SYB学员结成帮扶对子近300个,切实保证了培训工作取得实效。三是对于青年企业家群体,我们通过举办高端论坛和经贸交流等形式,帮助他们系统学习经营管理、法律法规和国家产业政策,提高二次创业能力。去年,我们以“青年企业家龙江东部行”为契机,以服务青年企业家成长发展为切入点,先后组织80余名鹤岗青年企业家深入全市各工业园区和鹤南工业新城,对投资环境和生产要素进行考察,开展经济项目推介和交流,动员引导青年企业家拓展事业、施展才华。大力抓好青年创业带头人培养活动。
4、加大小额贷款工作力度。我们协调市劳动保障局在鹤岗日报、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对小额担保贷款政策进行宣传,设立政策宣传专栏,累计发放宣传单10000余份。与市银监局、农村信用社、城市信用社等金融部门加强沟通,联合下发了《鹤岗市青年创业小额贷款实施意见》,金融部门在法律要素齐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对青年创业小额贷款简化流程和手续,缩短审批时限,对团组织推荐的青年创
业者,实施优先调查、优先评级、优先授信、优先发放贷款。协调市劳动保障局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制定小额担保贷款工作推进方案,与有创业愿望需要申领小额担保贷款的失业人员结对子,为其提供贷款担保,帮助其实现创业。在此基础上,我们积极借鉴其他地区在该项目上的成功实践,研究他们的好经验、好做法,组织基层团干部学习小额贷款金融知识,为我市青年创业小额贷款项目做好专业知识储备。截止目前,我市城市青年小额贷款人数已达325人,担保贷款的总金额达到了1685万元;贷款农村青年人数已达700余名。担保贷款的总金额达到了4600余万元。
二、存在问题
1、招工难现象已在我市初步显现。鹤岗市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和服务业薪资水平比较高,比如:力工每天工资在100元以上,饭店服务员、商品销售员月薪在普遍在2000元以上,劳务人员对薪资的期待值也比较高,一般而言,工资达不到平均水平是招不到工人的。在目前的金融形势下,非公有制企业赢利能力普遍下降,临时和季节用工明显,长期工数量有所减少,共青团推进青年就业创业难度日益增大。
2、小额贷款门槛依然比较高。银行在放发小额贷款时审批程序比较繁琐,团组织无法独立开展扶持青年创业活动的小额贷款工作,而且,在申办小额贷款时各个审核项目团干部都不在行,资金风险难以规避,贷款不贴息,额度也不高,对创业者吸引力不大。
三、下步工作打算
促进青年就业创业是共青团服务青年的一项长期性、战略性任务,也是共青团服务党政大局的重要切入点。在下步工作中,我们要牢牢把握工作主线、保持良好工作状态,在抓好上级团组织工作任务落实 的基础上,以创业带动就业,有韧劲、有力度、有创新地推进青年创业就业工作。
1、加大创业指导,推动青年创业就业。要继续深化开展青年就业培训,联系劳动保障部门,广泛发动青年,开展一些实用性强、容易接受的就业创业技能培训和指导;通过青年就业创业大讲堂、创业导师结对帮扶、就业创业政策解读等形式,向广大青年展示、传授创业导师成功的创业经验和创业设想,帮助不同层面的青年认清形势,转变观念,增强创业信心,激发青年创业意识。同时,充分发挥团组织优势,通过与财政、劳动人事、工商、金融等部门联合开展就业创业指导、开展创业主题教育等活动,最大限度地调动有志青年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营造鼓励青年创业、引领青年创业、帮助青年创业的社会氛围。
2、科学把握政策,支持青年创业就业。要进一步了解政府鼓励就业创业的政策机制,牢牢把握优惠政策,结合共青团自身特点,积极推进青年就业创业。要发挥青联、青年商会等青年组织的作用,举办项目资本对接会,建立创业项目库等,为青年就业创业搭建平台。要积极创办、联系、培育青年就业创业中介组织和青年创业园,打造团组织促进青年就业创业的一站式服务链,在创业指导、市场准入、创业融资、财政补贴、创业载体、创业保障等方面为创业者提供帮扶。同时,继续抓好SYB等工作,牵线搭桥、挖掘资源,为青年提供全方位的创业服务,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切实推动和服务青年创业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3、有效整合资源,创新创业融资帮扶模式。要扎实推进青年小额贷款工作,探索灵活便捷的信贷资金支持模式,引入劳动、民政部门
资金支持,对创业者开展放贷、跟踪、辅导等服务,建立服务青年的长效机制。探索担保公司贷款模式,设立创业基金,利用金融杠杆放大银行对青年创业的授信额度,加大创业项目科学审核力度,对于不能提供抵押物或担保人的青年创业项目,引入风险投资,为好项目提供无担保大额度的资金扶持。
共青团鹤岗市委员会 2011年9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