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面试的基本内涵和特点5篇范文

时间:2019-05-14 01:55: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领导干部面试的基本内涵和特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领导干部面试的基本内涵和特点》。

第一篇:领导干部面试的基本内涵和特点

领导干部面试的基本内涵和特点

——摘自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2年版《面试》

笔试通过考生对指定考题的答写,反映其具备的文化知识和能力,而面试则是通过恰如其分的表达来反映其驾驭知识的能力。关于面试的内涵,在学术界是见仁见智,有的认为面试就是见面谈话,有的认为是面对面考试,有的认为是面试就是口试,也有的认为面试是对考生以问答式、命题演作式、实际操作式和集体讨论式等方法进行的一种考试。国内学者有关面试概念的界定有很多,如北京大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萧鸣政认为,“面试,可以说是一种经过精心设计,在特定场景下,以面对面的交谈与观察为主要手段,由表及里测评应试者有关素质的一种方式。”而刘嘉林则指出:“面试是考官通过与考生直接交谈或置考生于某种特定情景中进行观察,从而对考生的知识、能力、经验、气质和性格等基本素质进行测评的考试活动。” “面试是一种在特定场景下,经过精心设计,通过主考官与应试者双方面对面地观察、交谈等双向沟通方式,了解应试者素质特征、能力状况及求职动机等的人员甄选方式。”

在国外,学术界关于面试的概念也是众说纷纭,如日本学者认为,所谓面试,“广义地来说,是在两个人或两个人以上的人与人之间的有目的的交谈”,或者说,“是应试者与雇用机构的代表之间面对面的交流,是一种彼此传达或引出彼此的态度、实质关系、感情、想法、希望等的过程。”

具体到领导干部干部选拔来说,面试的内涵可以这样概括:在一种特定场景下,经过精心设计,通过主考官与应试者双方面对面的观察、交谈等双方沟通方式,了解应试者素质特征、能力状况以及求职动机等的人员甄选方式。“在特定场景下”的特点使面试与日常的观察、考察等测评方式相区别。日常的观察、考察,虽然也少不了面对面的观察与交谈,但那是在自然场景下进行的;“精心设计”的特点使它与一般性的交谈、面谈相区别。交谈与面谈,强调的只是面对面的直接接触形式与情感沟通的效果,它并非经过精心设计;“面对面的观察、交谈等双方沟通方式”,不但突出了面试 “问”、“听”、“察”、“析”、“判”的综合性特色,而且使面试与一般的口试、笔试、操作演示、背景调查等人员素质测评的形式也区别开来。口试强调的只是口头语言的测评方式及特点,而面试还包括对非口头语言行为的综合分析、推理与判断。可以说,面试比口试、命题演作、具体操作、集体讨论式更加全面和综合,其中不乏有这几种考试的成分,但已经是经过综合的了。

因此可以认为,面试的内涵是:(1)精心和科学设计的考试形式;(2)以谈话和观察为工具,以语言和行为为媒介;(3)特定的场景和特定的人员;(4)综合的考察目的。

无论是笔试也好,面试也好,每一种考试方法既然能够存在,自然具有其不可取代的优点或特点。从测评的技术角度来看,对应试者的基本素质评估大体可采用五种方法:一是观察法;二是面试法;三是调查法;四是测验法;五是作品分析法。面试与其他方法相比,其主要特点在于它是一种直接的沟通过程。在这种直接的沟通过程中,可以填补其他评估手段的信息空白和不足。同时,面试还能评估那些只有通过面对面的相互作用才能测量的素质(如仪表、口才、体态语言提供的信息、人际交往能力等)。评估者(面试考官)可以凭借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有关的测评标准对被评估者形成基本的直观印象,而这种直观印象通过其他手段是很难得到的。

与其他考试形式相比,面试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特点:

(1)面试是一种综合、全面的考试形式,能够达到对考生全方位的考查和了解。

与笔试相比,面试突破了笔试的限制,笔试完全以纸质或机器上的答案为依据评定考生的成绩,只要考生的答案与标准答案一致,不论考生是真的解答对了还是猜对的,也不论考生的解答方法是否巧妙、熟练,花费的时间是多是少,都可得分。面试则是依据考生现场的全部表现对其素质状况作出评定。它不仅分析考生的回答是否正确,更重要的是考查考生回

答问题的灵活性、逻辑性、应变性。通过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主要考查应考者表达是否清晰、明确、简洁,是否富于逻辑性;通过考生的应变能力,主要考查应考者在有压力的情境中反应是否灵活、敏捷、快速;通过考生的分析综合能力,主要考查应考者的逻辑思维是否有条理,是否善于分析、判断和概括问题;通过考生的仪表、风度、举止,主要考查应考者的言行举止是否端庄、稳重、得体,是否有充沛的精力;通过考生的有关实际工作能力,主要考查应考者是否具备与工作匹配的专业素养;通过考生的个性特征,主要考查应考者是否具备与工作相关的个性特征。这样的综合测验,才可以真正选拔到真才实学的人才。

(2)面试是考官与考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如果说笔试是考生面对卷子(或电脑)单向输出的话,面试则是考官与考生之间的一种互动沟通。在面试过程中,作为被考者的考生也并不是完全处于被动状态。主考官可以通过观察和谈话来评价应试者,应试者也可以细致观察主考官的语言、行为,判断主考官的价值判断标准、态度偏好、对自己面试表现的满意度等,以调整自己在面试中的行为表现。同时,考生可借此机会了解自己应聘的职位情况、待遇高低等,也可以就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这样,双向的互动的交流,使考生的水平和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也使考官能够从多个角度观察、评价考生。

(3)面试具有直观性。

传统的笔试是间接地考查考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不能进一步反映考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或者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在一般的考试中,不要求考生对知识的运用,只是考察考生拥有知识的量。而作为担负重任的领导干部来说,仅仅拥有一定的知识量显然是不够的。因此,间接的笔试不能全面考查一个考生的文化素质和能力,必须通过面试——这种近距离的直观考试来考查。面试是用人单位与应考者直接接触的一项活动,在面试中,考官是通过观察考生的语言行为(应考者所表达的)和非语言行为(应考者的表情、行为举止等),来推测和判断考生的能力和个性品质的。实际上,在面试前,既然是经过“精心设计”的,用人单位实际上已经划定了自己的“入围”标准。通过面试,用人单位会对考生形成一个直观的印象,这种直观的印象对用人单位的最终聘用决策具有很重要的影响。考官通过对考生的外表举止、言谈风度、思维判断、反映快慢、特长爱好、动机愿望等直接观察,可以得出一个比较准确的判断,对是否录用考生形成了一个比较可靠的依据。

(4)面试是一种形式灵活、别具一格的考试。

面试是一种很灵活的测评方法,其方式和内容都具有较大的变通性。面试以能够准确测评考生身心素质水平为目标,考官的提问既要紧扣面试的目的要求,又要结合测评的现场情况,针对不同岗位、不同经历应试者的特点及应试过程中不同行为表现的实际测评需要,灵活把握提问的内容与方式。例如,问答式面试在规范化程度上有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之别,尤其结构化面试,其测评内容、提问方式、测试程序、时限、评判标准等,在试前已经过严密设计,测试过程中考官应按既定规程依据确定的内容提问。但面试的结构化并不等于僵固化,考官根据测试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对必须作进一步深入了解的内容,可设置少量提问,以获取客观评判考生素质所需要的足够信息。在非结构化面试中,考官的提问灵活性更大,在测试过程中提什么内容的问题,以何种方式提问,以及提问的多少,范围的大小,程度的深浅等,完全由考官根据测评的实际情况灵活掌控,以有利于测评目的实现为原则。如果应试者回答问题时引发出与拟定的题目不同的问题,主考官还可顺势追问,而不必拘泥于预定的题目。至于面试中应试者的应答则更无刻板的模式,只要不违规逾矩,应试者对问题的回答,可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阐述其观点,充分展现自己的才华,真实反映自己的个性特征,其灵活程度远非纸笔测验可比。当然,面试中提问的灵活性决不是无原则的灵活,必须从实际需要出发、符合面试活动规律和应试者的身心发展特点。能否真正做到灵活高效,还要取决于主考者的经验和水平。

(5)面试对象具有单一性。

面试的形式有单独面试和集体面试两种。在集体面试中多位应试者虽然可以同时位于考场之中,但主考官不是同时面向所有的应试者,而一般是逐个提问逐个测评,即使在面试中引入辩论、讨论,评委们也是逐个观察应试者表现的。这是因为面试的问题一般要因人而异,测评的内容也主要侧重个别特征,同时进行会相互干扰。即便是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考官也是在逐个聆听和观察的。

(6)面试时间的持续性。

面试与笔试的一个显著区别:面试不是在同一个时间展开,而是逐个地持续进行。笔试不论报考人数的多少,均可在同一时间进行,甚至不受地域的限制。例如我国每年6月份的高考,尽管报考人数达到数百万,且分布在各个地区,仍可根据事先编制好的试卷在同一时间内完成对所有报考人员的考试。这是因为笔试的内容有统一性且侧重于知识考查,考查内容具体,答案客观标准,主观随意性较小。面试则不同。首先,面试是因人而异,主考官提出问题,应试者针对问题进行回答,考察内容不像笔试那么单一,既要考查应试者的专业知识、工作能力和实践经验,又要考查其仪态仪表、反应力、应变力等,因此只能因人而异、逐个进行。其次,面试一般由用人部门主持,各部门、各岗位的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和任职资格条件等不同,差异程度较大,无法在同一时间进行。第三,对每一位应试者的面试时间,不能作硬性规定,而应视其面试表现而定。如果应试者对所提问题对答如流,阐述清楚,主考官很满意,在约定时间甚至不到约定时间即可结束面试;如果应试者对某些问题回答不清楚,需进一步追问,或需要深入了解应试者的某些情况,则可适当延长面试时间。

(7)面试评价的主观性。

与笔试有明确的客观标准不同,面试的评价标准往往带有较强的主观性。面试官的评价往往受个人主观印象、情感、知识和经验等许多因素的影响,不同的考官对同一位应考者的评价往往会有差异,而且各有各的评价依据。所以,面试评价的主观性是面试的一大弱点。但另一方面,由于人的素质评价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考官可以把自己长期积累的经验运用到面试评价中。在这个意义上,面试的这种主观性有其独特价值。

第二篇:浅析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及其特点范文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及其特点

摘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瑰宝,也是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推动 力。因此,应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中学生作为国家建设的未来栋梁,其传统文化素质如何,影响着未来我国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方向。作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阵地之一的中学,只有先廓清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以及其具有的发展创新性、融合性、凝聚性、民族性和世界性、两面性等特点,才能更好地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特点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强大和团结的源泉,是国人心灵的活水,也是国家建设和发展的推动力。中华传统文化历经艰辛,经过数千年的演绎与扬弃,已深深地融入全体华人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之中,渗透到社会政治、经济,特别是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影响社会历史发展,支配人们思想行为和日常生活的强大力量。因此,作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阵地的中学,要想更好地实现传统文化教育,首先应廓清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和特点。

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个概念,不仅是指“文化”,而是强调“文化”与“传统”的结合。

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指人区别于动物,人类社会区别于自然界的本质特征,是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生活方式,是人类生活的总和,包括精神生活、物质生活和社会生活等极其广泛的方面。狭义的“文化”,则是排除了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成果的部分,即只包括精神创造及其成果,是意识、观念、心态和习俗的总和。一般而言,我们通常使用和研究的文化,主要指狭义的文化。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在生息繁衍中形成和创造的文化,涵盖古今。所以,这里我们又要突出中国文化的传统性。

“传统”是指世代传承的具有自身特点的社会历史因素,是历史延传下来的思想文化、制度规范、风俗习惯、宗教艺术乃至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的总和,具有时间上的历史性、延续性以及空间上的拓展性和权威性的特点。

将“传统”与“文化”有机结合起来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生息繁衍过程中形成的,影响着民族发展进程的一切物质和精神,从纵向分析主要指我国传统社会的文化,到清朝晚期之前的文化。横向来看主要指中国传统社会中民族的整体生活方式和价值系统,除儒家、道家、法家和佛教学说外,还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各个门类,如艺术、法律、哲学、道德等以及历史、地理、文物、书法、服饰、陵墓、医学、天文、农学等古籍文书。总之,中国传统文化可概括为“以中华民族为创作主体,于清晚期以前,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特点和稳定结构的、世代传承并影响整个社会历史的宏大的古典文化体系”。传统文化中有精华有糟粕,我们应正确分析其精华和糟粕,在现实的基础上批判地继承,用科学的方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去旧赋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多样,居中心地位的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一种以扬善抑恶、以真善美相统一,以文化教化为目的的伦理政治型文化。“如果把西方的文化视为‘智性文化’,那么中国文化则可以称为‘德性文化’”。它是一种德智统一、以德摄政的文化,是带有一种民族的、独特的、重伦理价值取向的特色。中国传统伦理政治思想,不仅决定了中国古代人的文化人格,而且决定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特征。除了伦理政治型文化这一总的特征之外,中国传统文化还具有以下特点:

1.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发展创新性

正如毛泽东所说:“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已有了将近四千年的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中华文明是唯一延续时间最长、未曾中断的文化系统。它不像埃及、巴比伦、印度等文化那样无以后继,更不像古希腊、罗马文化那样经蹂躏以至荒芜。中华民族自夏代进入文明社会,历经各朝代,传统文化代代相传,经久不衰,这都展现了它所具有的顽强生命力和应变能力,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在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中顽强的传承下来,而且经历了无数个后人继承前人又发展前人,虚心学习前人又丰富前人,依据时代需求又超越前人,这样一个周而复始、连续不断的接力运动,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得到充实、丰富、发展和创新。而这些都付出了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和巨大心血,才逐步形成、不断补充、不断完善成熟起来的,来之不易。

2.具有较强的融合性和凝聚性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多元化的。传统中国社会,儒、道、佛等多种派系并存,这就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汇集百川优势、兼容八方智慧的显著特点。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民族在生活方式和文化理念上存在很大的差异。自秦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政权以来,各民族之间融合的步伐大大加快,出现了几次大规模的民族融合。中国文化历经艰辛,在数千年的发展中经历了多民族、各地域文化的融合发展,以汉民族文化为主体、以中原文化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逐渐融合其他少数民族文化和周围地域文化、形成了同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发展态势。

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于外来文化有着宽厚的包容性和强大的同化力。比如,西方的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各国的天文、地理、建筑、艺术、舞蹈、绘画等,还有西方自然科学的大量涌入,都被中国所接纳,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并使之中国化。中国传统文化在经过融合、包容其他文化后形成的新文化,并不是分散的、凌乱的,而是凝聚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文化,一股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尤其表现在“爱国主义”、“自强不息”、“天下为公”等精神上。正是中国文化以其海纳百川的胸怀与气魄,接受来此世界各地的先进文明,形成中国特色的文化,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才会生生不息,延续至今。

3.既具有民族性,又具有世界性

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这种文化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民族内质和思想精髓,具有区别于其它国家和民族的特点。中国的传统文化渗透着古老东方民族的睿智与特色,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性。一位大学者说的,越是民族性的东西越具有世界性,越具有全球性。确实如此,各国的传统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各个国家民族在相互的交往活动中,相互学习、相互吸收而不断充实发展自己。随着漫长的历史交往,各个国家民族的文化逐步成为多元统一体的全球文化。但各国家民族要“和而不同”。如果失去了民族性,就谈不到世界性和全球性。因为世界本身就是一个多元化的统一体,离开多元化、统一体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我国的传统文化以博大的胸怀、开阔的视野,融合了我国各民族文化、外来文化的优点和长处,逐步丰富完善了自我。随着世界文化的交融,必然很自然地走向全球化。如今中国很多非物质遗产已经在世界上广泛传播,并得到世界人民的认可。

4.传统文化具有两面性

中国的传统文化不是十全十美的,有两面性。中国传统文化维系了伟大中华民族延续几千年而不衰,我们应该充分肯定其中精华部分,但同时,也要看到它的历史局限性,明确其中的糟粕。封建性和等级性正是传统文化的缺陷和不足之处。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儒学。儒学因与皇权结合而政治化,成为为封建统治服务的工具。它的主要表现是封建专制主义思想和封建宗法等级制度,以君权、父权、夫权为核心的等级制度和人身依附关系,官本位思想和重男轻女观念,这都严重影响和禁锢了中国人的头脑。所以,对于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客观认真分析,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结合我们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不夸大、不掩盖,真正做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这对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东方内质与形态,是经过千百年的浸润、融合、撞击,超越了时代局限性而沉淀下来的珍品,但它不是博物馆里的古董,而是有着鲜活生命的东西。它所包含的各种思想文化、政治文化、制度礼仪文化、语言文化、艺术文化等不仅得到了传承,而且在此过程中不断注入新鲜的活水,得到充实和发展。所以高校传统文化教育应基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这种特质,正确地引导、教育、规范、塑造大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方式、理想人格等方面,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第三篇:浅析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及其特点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及其特点

摘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瑰宝,也是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推动力。因此,应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大学生作为国家建设的栋梁,其传统文化素质如何,影响着未来我国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方向。作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阵地的高校,只有先廓清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以及其具有的发展创新性、融合性、凝聚性、民族性和世界性、两面性等特点,才能更好地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特点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强大和团结的源泉,是国人心灵的活水,也是国家建设和发展的推动力。中华传统文化历经艰辛,经过数千年的演绎与扬弃,已深深地融入全体华人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之中,渗透到社会政治、经济,特别是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影响社会历史发展,支配人们思想行为和日常生活的强大力量。因此,作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阵地的高校,要想更好地实现传统文化教育,首先应廓清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和特点。

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个概念,不仅是指“文化”,而是强调“文化”与“传统”的结合。

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指人区别于动物,人类社会区别于自然界的本质特征,是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生活方式,是人类生活的总和,包括精神生活、物质生活和社会生活等极其广泛的方面。狭义的“文化”,则是排除了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成果的部分,即只包括精神创造及其成果,是意识、观念、心态和习俗的总和。一般而言,我们通常使用和研究的文化,主要指狭义的文化。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在生息繁衍中形成和创造的文化,涵盖古今。所以,这里我们又要突出中国文化的传统性。

“传统”是指世代传承的具有自身特点的社会历史因素,是历史延传下来的思想文化、制度规范、风俗习惯、宗教艺术乃至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的总和,具有时间上的历史性、延续性以及空间上的拓展性和权威性的特点。

将“传统”与“文化”有机结合起来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生息繁衍过程中形成的,影响着民族发展进程的一切物质和精神,从纵向分析主要指我国传统社会的文化,到清朝晚期之前的文化。横向来看主要指中国传统社会中民族的整体生活方式和价值系统,除儒家、道家、法家和佛教学说外,还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各个门类,如艺术、法律、哲学、道德等以及历史、地理、文物、书法、服饰、陵墓、医学、天文、农学等古籍文书。总之,中国传统文化可概括为“以中华民族为创作主体,于清晚期以前,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特点和稳定结构的、世代传承并影响整个社会历史的宏大的古典文化体系”。[1]传统文化中有精华有糟粕,我们应正确分析其精华和糟粕,在现实的基础上批判地继承,用科学的方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去旧赋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多样,居中心地位的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一种以扬善抑恶、以真善美相统一,以文化教化为目的的伦理政治型文化。“如果把西方的文化视为‘智性文化’,那么中国文化则可以称为‘德性文化’”。[2]它是一种德智统一、以德摄政的文化,是带有一种民族的、独特的、重伦理价值取向的特色。中国传统伦理政治思想,不仅决定了中国古代人的文化人格,而且决定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特征。[3]除了伦理政治型文化这一总的特征之外,中国传统文化还具有以下特点:

1.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发展创新性

正如毛泽东所说:“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已有了将近四千年的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中华文明是唯一延续时间最长、未曾中断的文 1 化系统。它不像埃及、巴比伦、印度等文化那样无以后继,更不像古希腊、罗马文化那样中经蹂躏以至荒芜。中华民族自夏代进入文明社会,历经各朝代,传统文化代代相传,经久不衰,这都展现了它所具有的顽强生命力和应变能力,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在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中顽强的传承下来,而且经历了无数个后人继承前人又发展前人,虚心学习前人又丰富前人,依据时代需求又超越前人,这样一个周而复始、连续不断的接力运动,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得到充实、丰富、发展和创新。而这些都付出了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和巨大心血,才逐步形成、不断补充、不断完善成熟起来的,来之不易。

2.具有较强的融合性和凝聚性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多元化的。传统中国社会,儒、道、佛等多种派系并存,这就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汇集百川优势、兼容八方智慧的显著特点。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民族在生活方式和文化理念上存在很大的差异。自秦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政权以来,各民族之间融合的步伐大大加快,出现了几次大规模的民族融合。中国文化历经艰辛,在数千年的发展中经历了多民族、各地域文化的融合发展,以汉民族文化为主体、以中原文化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逐渐融合其他少数民族文化和周围地域文化、形成了同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发展态势。

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于外来文化有着宽厚的包容性和强大的同化力。比如,西方的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各国的天文、地理、建筑、艺术、舞蹈、绘画等,还有西方自然科学的大量涌入,都被中国所接纳,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并使之中国化。中国传统文化在经过融合、包容其他文化后形成的新文化,并不是分散的、凌乱的,而是凝聚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文化,一股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尤其表现在“爱国主义”、“自强不息”、“天下为公”等精神上。正是中国文化以其海纳百川的胸怀与气魄,接受来此世界各地的先进文明,形成中国特色的文化,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才会生生不息,延续至今。

3.既具有民族性,又具有世界性

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这种文化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民族内质和思想精髓,具有区别于其它国家和民族的特点。中国的传统文化渗透着古老东方民族的睿智与特色,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性。一位大学者说的,越是民族性的东西越具有世界性,越具有全球性。确实如此,各国的传统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各个国家民族在相互的交往活动中,相互学习、相互吸收而不断充实发展自己。随着漫长的历史交往,各个国家民族的文化逐步成为多元统一体的全球文化。但各国家民族要“和而不同”。如果失去了民族性,就谈不到世界性和全球性。因为世界本身就是一个多元化的统一体,离开多元化、统一体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我国的传统文化以博大的胸怀、开阔的视野,融合了我国各民族文化、外来文化的优点和长处,逐步丰富完善了自我。随着世界文化的交融,必然很自然地走向全球化。如今中国很多非物质遗产已经在世界上广泛传播,并得到世界人民的认可。

4.传统文化具有两面性

中国的传统文化不是十全十美的,有两面性。中国传统文化维系了伟大中华民族延续几千年而不衰,我们应该充分肯定其中精华部分,但同时,也要看到它的历史局限性,明确其中的糟粕。封建性和等级性正是传统文化的缺陷和不足之处。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儒学。儒学因与皇权结合而政治化,成为为封建统治服务的工具。它的主要表现是封建专制主义思想和封建宗法等级制度,以君权、父权、夫权为核心的等级制度和人身依附关系,官本位思想和重男轻女观念,这都严重影响和禁锢了中国人的头脑。所以,对于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客观认真分析,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结合我们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不夸大、不掩盖,真正做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这对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东方内质与形态,是经过千百年的浸润、融合、撞击,2 超越了时代局限性而沉淀下来的珍品,但它不是博物馆里的古董,而是有着鲜活生命的东西。它所包含的各种思想文化、政治文化、制度礼仪文化、语言文化、艺术文化等不仅得到了传承,而且在此过程中不断注入新鲜的活水,得到充实和发展。所以高校传统文化教育应基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这种特质,正确地引导、教育、规范、塑造大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方式、理想人格等方面,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赵洪恩.中国传统文化通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2003.[2] 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232.[3] 田广林.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44.[4] 徐晓丹等.试论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内涵和功能[J].科技教育创新.2007年第6期.262-263.

第四篇:领导干部领导水平的基本内涵和评价方法

关于当前各级党政领导干部领导水平问题研究的报告

――党政领导干部领导水平的基本内涵和评价方法

一、党政领导干部领导水平的基本内涵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上指出“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增强党的执政能力的实现主体是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关键在于提高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的领导水平。在调查问卷中,经统计有62.6%的干部群众对当前各级领导干部的领导水平比较满意,说明当前干部队伍主流是好的。有56.9%的干部群众对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56.7%的干部群众对领导干部的创新意识、41%的干部群众对领导干部的民主意识表现出比较担心,说明这些方面亟待改善和提高。因此,当前开展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的领导水平问题研究是十分及时,也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领导水平是领导干部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是建立在一定素质基础和基础能力上的。领导干部的素质由多方面构成,主要有政治思想素质、道德品格素质、业务知识素质、心理身体素质等。这些方面的素质如何,往往对领导干部的领导水平产生直接的影响。比如,领导干部的决策能力,必然会受到自己知识、学识、见识和价值判断乃至自信心、意志力和决断力等心理状态的影响。领导干部的知人善任能力也会受到其政治思想、道德品格、心理素质的深刻影响。领导干部的基础能力主要包括善于学习能力,科学决策能力,团结干事、发挥团队作用能力,驾驭全局能力,创新应变能力,有效管理能力,执行落实能力等等。领导干部各项基础能力的强弱,决定了在实际工作中 领导功能的发挥,各项工作的落实和成效。

㈠领导水平的基本内容和构成

无论在哪个时代,领导工作都有其客观规律,体现在领导水平上也有其基本内容和构成。其基本内容和构成可以分解成素质和能力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解剖。

1、领导水平中应具备的素质

(1)过硬的政治素质。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是领导干部在政治方面表现出来的基本特质,是领导干部从事领导活动必须具备的政治立场、政治观点和政治品质等政治方面的基本条件。它在领导干部的素质中居首要和根本的地位,对于其他素质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毛泽东同志强调“政治是统帅,是灵魂”。所以,领导干部应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清醒的政治头脑,善于从政治上认清和判断形势,审时度势,把握全局,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和处理问题,有敏锐的政治观察力和判断力。

(2)科学的思想素质。思想素质的高低是领导干部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是领导干部的灵魂。它是领导干部理论修养、思想作风、思想观念以及思维方式等思想要素的总和。可以说,没有科学的思想素质,就不可能有合格的政治素质,其能力也就没有了根基。所以,领导干部要加强理论学习,具备良好的理论素养,增强理论思维能力;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人生观、价值观,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实事求是地观察和处理问题;要有正确的思维方法和辩证思维能力,重视调查研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3)良好的道德素质。领导干部必须德才兼备,其中德是第一位 的。其道德素质就是在领导活动中自觉遵守社会规范、恪守职业道德等行为规范的总和。具体表现为具有事业心、责任心、宽容心、诚实和信任他人的品格,以及为他人、为集体、为社会的奉献精神。领导干部的道德素质是影响目标实现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领导个人魅力及非权力影响的一种表现。因此,领导干部要具有团结协作的胸怀,宽以待人的修养,谦虚谨慎的态度;要有率先垂范的作风,廉洁自律的形象,无私奉献的精神;还要有承受责难的勇气,面对责难,不回避、不推卸,头脑冷静,从容应对。

⑷全面的科学文化素质。领导干部必须努力学习和掌握与领导有关的科学知识。一是基础文化知识。一名合格的领导干部应掌握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要按客观规律办事,用科学指导实践,这是对领导干部最基本的要求。二是专业知识。无论在什么岗位干什么工作,没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是不行的。作为领导干部,只有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才能胜任不同职位的工作要求。三是现代经济和科技知识。领导干部要学习和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代金融、现代管理等知识,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要学习和掌握计算机、网络等新技术,提高工作效率;要掌握现代的科学思维方法,学会创造性思维。

⑸健康的身心素质。作为领导干部要保持充沛的精力、强健的记忆力和丰富的创造力,能用清醒的头脑准确无误地观察和判断事物,而这要健康的身体作基础。同时,良好的心理素质也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领导干部的领导水平,直接关系到组织目标能否实现。

2、领导水平中应具备的能力

⑴善于学习能力。学习能力是党政领导干部领导水平中最基本、最核心的能力。领导水平能不能提高,关键在于学习能力的高低。领导干部总要比别的同志知识更多一些,本领更强一些,才能担当起领导的重任。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使命,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国内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必须努力学习、深入思考、善于总结,不断增长领导水平和能力。要学以致用,善于把学到的理论运用于领导工作实践,用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用新知识开拓新途径,用新知识开辟工作新境界。

⑵科学决策能力。决策是领导的一项基本功能。在工作中,任何事情特别是大事、难事、棘手的事,都需要请示领导干部,都需要领导干部来决策。在决策的时候,要尊重规律又要利用规律,要顺应民意还要引导民意,要立足现实更要超越现实。只有这种决策,才能切合实际,才能有前瞻性,才不至于脱离实际。在决策的过程中,领导干部一定要有理性思维,要谋之以众,断之以独,做到辩证统一,科学决策;在危机和紧急情况下,头脑冷静,思路清晰,决策果断,众人皆乱而领导不乱,真正成为群众和团体的主心骨。决与不决、变与不变是一种智慧,是一种能力,也是体现领导干部领导水平的重要标准。

⑶团结干事、发挥团队作用能力。领导干部要善于团结班子成员、团结同事、团结有不同意见的人,把单位建设成为互信、互助、互爱的坚强集体,大家拧成一股绳,有劲一处使,扎实有效推进各项工作。善于激励是领导干部发挥团队作用的一项重要能力。领导干部要能欣赏、会鼓励、真关心,了解同事、下属的需求和兴趣爱好,掌握激励的规律和方法,运用物质、精神、竞争、日常关爱等多种激励手段,提高大家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领导干部要知人善用、用人到位、用人所长、扬长避短,把最合适的人放到最合适的岗位上。领导干部要善于沟通协调,不断加强内部团结,要善于处理外部关系,为有效推进工作落实创造和谐的内外环境。

⑷驾驭全局能力。驾驭全局能力是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做好工作十分重要的能力。驾驭全局必须胸怀全局。“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领导干部一定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和大局观念,坚持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行动。驾驭全局必须谋划全局,善于用宽阔的眼界在全局工作中找准坐标和定位,善于准确把握宏观形势,清醒认识周边发展的竞争态势,正确判断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走势,善于把本地、本部门的发展放在宏观大背景和区域经济社会大局中去考量,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更系统的思维谋划工作、处理问题。

⑸创新应变能力。创新应变能力实际就是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的有机结合。领导干部在开展工作和开拓领域的过程中,当主客观情况发生变化时,善于机动灵活地变换原定的领导策略、计划、形式和方法等来适应这种变化,这种能力就是创新应变能力。在现代社会条件下,要善于应变、善于创新,用创新的方法应变客观条件的变化。现代领导活动,说到底也就是一种不断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追求新目标、开拓新境界的创新活动。现实的客观事物复杂多变,领导干部必须具备较高的创新应变能力,掌握“应变通则”,根据不同的变化情况灵活应用。

⑹有效管理能力。不管是哪一级领导干部,都需要管理能力,掌握管理工作的基本方法和规律。没有一定的管理能力,一个单位、部门、地区肯定是管不好的。要具备管理能力,需要智慧,需要勇敢,需要远见,有想象力,有预见力,有较强的洞察力和准确的判断力。没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就难以发挥有效的组织功能。

⑺执行落实能力。领导干部执行落实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关系到部门、地区党委决定、决策的落实。领导干部抓执行、抓落实,关键要扎实推进,一抓到底。在碰到矛盾和困难时,能始终保持旺盛的热情,充沛的激情,敢于负责,乐于奉献,敬业、勤业、精业,带头抓工作落实,带头抓棘手问题的解决,带头抓具体事情的处理,带头承担急难险重任务,做勇于担当、执行落实的表率。

㈡领导水平的时代要求

领导水平的内涵和构成随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而不断赋予新的内容。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面对信息化、全球化的新世纪新环境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新任务,必然对党政领导干部领导水平提出新的时代要求。

⑴适应社会转型、经济转轨的要求,提高构建和谐社会能力

我国改革开放已经进入了深水区,经济社会发展已经到了关键阶段,矛盾多发,利益关系难以协调。要求党政领导干部进一步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能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要善于深入实际,掌握民情民意,善于协调处理复杂的矛盾和纠纷,为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的社会环境。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要有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作保障。没有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一切无从谈起,再好的目标、规划都将难以实现。

⑵适应社会矛盾多发的实际,提高处理社会矛盾和驾驭复杂局面 的能力

当前,我国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矛盾多发,突发事件增多,这些问题处理不好,势必影响正常的社会生产生活秩序,影响社会稳定大局,影响经济发展。检验领导干部领导水平的高低,不仅要看他的一般性工作,还要看他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现在有的党政领导干部驾驭复杂局面、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还跟不上时代要求,克服各种困难的方法少,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不能让党和人民满意。要坚持在重点工作中使用干部,在突发事件中考验干部,在艰苦环境中磨炼干部,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政策宣传、政策落实能力,不断增强面对面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

⑶适应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

在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发展观,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其中就蕴含了如何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的新要求。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幅员辽阔、地区差异大,在领导工作中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于各方面的工作,从办得到的事情做起,从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事情抓起,着力解决自身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要有长远眼光和宽阔视野,坚决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生态文明,搞好环境保护,不攀比、不搞花架子,使一切工作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历史的检验和群众的检验。

⑷适应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化的局势,提高应对全球化发展的能力

信息化把整个地球连成了一体,区域信息成为全球共享的信息,使每个民族、每个国家、每个区域都无法离开他人而单独实现发展。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必须进一步树立世界眼光,以世界的眼光来观照具体的决策、具体的发展战略。自觉把工作决策放地全球坐标系中进行衡量和思考。正确处理国际化和本土化的关系,更加注重吸收世界先进的理念和做法,运用最先进的理论和技术来指导我们的工作和决策。

⑸适应信息化快速发展的要求,提高科学民主决策的能力

毋庸置疑,现在全球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化带动了技术民主、资本民主,推动了政治民主。网络无处不在,信息全球共享,在网络时代几乎所有信息都能实现共享,这一特点使党的执政环境、领导干部的行政环境与计划经济时代有了天壤之别,所有群众都有话语权,都可以参与政治生活。如果哪个领导干部不注意掌握民意,在工作和决策中不发扬民主,就会失去决策的民意基础,就会产生错误的决策,从而影响决策的执行和效果。

⑹适应新型传媒日益影响社会舆论的现实,提高领导干部面对媒体和公众的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的快速普及,互联网以其信息传递快捷、方便、高效、互动的特点,成为人们日常沟通交流的重要方式,同时也对社会舆论的引导和影响越来越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领导干部要学会与媒体打交道,提高面对媒体和公众的能力,提高公关能力、媒介素养,能正确运用媒体,发挥媒体的正面引导、促进工作、接受监督的作用。要在干部教育培训中增设媒介素养教育内容,对领导干部进行媒介素养教育,使领导干部对媒介社会功能、媒介信息本质、新闻的特性、新闻的作用等形成正确的认识,建立起自己对媒介 信息的解构能力、接受能力以及利用媒介的能力。要开展各种实践活动,遵循信息流通规律来处理重大突发事件,用新闻传播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去判断、分析、总结自己的实践,发现问题,不断改进。要向优秀的媒介从业人员学习,更加有效地利用媒体、参与媒体,提高自身面对媒体、面对公众的能力。

⑺适应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提高管理社会、服务社会、发展社会的能力

随着我国经济、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社会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民主意识不断提高,要求政府职能由集中管理向提供公共服务转变。领导干部必须适应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和谐、健康、有序的发展环境。要掌握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积极引导企业参与有序竞争,不断提高企业的效率和竞争力。要注重社会公平,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情况,进一步完善帮扶机制;要进一步发挥服务、管理的功能,实现教育机会、就业机会、择业机会的公平均等。

二、领导水平的评价办法

领导水平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随历史环境、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其评价的因素、对象、指标也不一样,评价的侧重点也不同,因此,领导水平的评价方法也是不断动态变化的。目前,领导水平的评价方法按评价功能分类主要有绩效考核评价、定期考核评价、现代人才测评方法;按评价主体分类主要有个体评价、社会评价、组织评价等方法。

㈠绩效考核评价 绩效考核评价是评价领导水平最主要、最直接的手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检验党政领导干部领导水平的试金石。党政领导干部的绩效是领导水平的集中表现和综合反映。领导水平的高低,最终要在绩效上体现出来。

绩效考核主要方法有目标责任制考核和岗位综合目标考核。它是党委政府对下级工作部门和政府通过年初设定各项具体工作目标,年终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评比的一个过程。这一方法的优点是,多以定量指标为主,操作性强,有利于形成工作导向;缺点是重结果,轻过程,对领导干部个人与整体的实绩很难界定,不能准确反映工作的实际情况。因此,要根据各地、各部门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分类,推进个性化考核,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办法。

㈡定期考核评价

定期考核评价是对领导干部任职的阶段性评价,与绩效考核评价相比更侧重于对领导干部德、能、勤、绩、廉等软性指标的评价。定期考核采取、届中、届末考核的形式进行,一般采用民主测评和个别谈话、跟踪调查等办法,由群众对领导干部的德、能、勤、绩、廉进行基本的、综合的评价。民主测评重在由群众对领导干部作基本的、综合性的、一般的评价,强调的是民主监督。定期考核以平时考核为基础,是对领导干部履行职位职责的综合评价,是一种以定性为主的综合评价。领导干部定期考核的优点是考核主体和客体、考核主体与访谈者可以互动,可以随时调整考察方向;缺点是考核内容定量不够,其结果往往受制于考核主体、访谈对象的个体素质。

㈢现代人才测评方法

现代人才测评方法在经济界已经得到比较广泛的应用,是选拔使 用高素质人才的科学方法,在考察人的实际领导能力、心理潜能、职业倾向等方面效果较好。人才评价与领导水平评价有许多共同的内容,可以作为各级领导干部领导水平的评价办法加以借鉴和应用。一些地方把其中心理测试的办法应用到干部选任工作中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现代人才测评方法是通过一整套试卷、面试、心理测试、实际操作检验、著作发明审查、业绩考核等一系列方式来衡量、评价人才能力、水平的方法。它的优点是使用定性与定量的考核方法,操作程序、内容、技术、规则等高度规范化、标准化,克服了主观随意性;缺点是需要组织一支以测评专家为主体的专门化人才测评队伍,技术要求高,在当前条件下推广使用有一定的局限性。

㈣个体评价

个体评价方法是直接与评价对象进行面对面沟通交流,能更深入、详细、及时地掌握领导干部的领导水平。个体评价是组织评价的基础,在实际工作中要十分重视主要领导和直接领导的个人评价。个体评价方法主要有个别谈话评价和领导干部自我评价两种方式。个别谈话评价一般是通过对领导干部的领导、同事、下属等知情者的直接访谈来了解领导干部领导水平的一种基本方法。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为都具有不同以往的广泛性、复杂性和隐蔽性,通过个别谈话能掌握领导干部的思维能力、心理活动、工作过程、决策动机等一些深入细致的方面,能更全面地评价领导干部的领导水平。领导干部自我评价通过个人总结、谈话的方式,由领导干部对个人德、能、勤、绩、廉等情况进行说明,能与个别谈话方式互相补充,更能深入、更细致地了解领导干部的领导水平。

㈤组织评价 组织评价主要是由党委、组织、人事部门对领导干部进行历史的、全面而具体的了解、考察,全面了解领导干部的情况,对领导干部的领导水平评价比较客观具体。领导干部民主推荐评价主要考察领导干部在群众中的公认度,考察领导干部是否具有凝聚力、号召力、亲和力,工作成绩是否得到群众的肯定。经济责任审计也是评价领导干部领导水平的重要认识方法。根据干部管理、监督工作的需要,由组织人事部门、纪检监察机关向审计机关提出对领导干部进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委托建议,审计机关依法实施审计。经济责任审计能充分反映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其所在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等情况,是评价领导干部工作绩效和廉洁自律的重要手段。

㈥社会评价

社会评价主要有民主测评、民主评议、民意调查等手段。金碑银碑不如群众的口碑,社会评价是组织评价的重要依据。领导干部水平高不高、作风好不好、政绩突不突出,群众自有公论。对领导干部领导水平的评价要充分发扬民主,走群众路线,用好“群众公认”这把尺子,运用民主测评、民主评议等方法,让更多的群众、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服务对象参与到评议中来,提高领导干部领导水平评价的准确度、公认度。要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提拔社区征询制度,强化监督意识,了解领导干部八小时外“两圈”情况,更加客观、公正、全面评价领导干部的个人素质和领导水平。

科学识别和评价领导干部的领导水平,要做到全面、客观、公正,防止片面化和简单化。要不断完善绩效考核办法,准确反映领导干部的领导水平和付出的工作努力。要对领导工作取得的绩效作全面的分析,既看绩前的基础,又要看绩后的效果;既要看“显绩”,又要看 “潜绩”。要注重考核党政领导干部在重要时期、重要工作、重大事件中的决策能力和工作成效。要不断提高领导干部考核的工作水平,在科学化、制度化、民主化上下力气、花功夫。要把个体评价、社会评价有机地结合到组织评价中,更加注重民意,提高干部考核评价的公信力;要敢于运用管理学、心理学等方面的最新成果,不断提高领导干部考核评价的科学性。

第五篇:两型社会的基本内涵与特点

两型社会的基本内涵与特点

2007年12月14日,长株潭城市群与武汉城市圈一道成功获批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两型社会指的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整个社会经济建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节约资源。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什么是资源节约型杜会

节约,意味着节减、节省、节俭、控制,与浪费相对;节约是健康文明的消费方式,也是一种价值取向;节约不是限制消费,而是提倡健康消费、文明消费;节约更是经济学范畴,是用最少投入获得最大产出。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相对于资源浪费、资源过度使用的社会而言的。本文认为,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同内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节约理念贯穿于生产、流通、消费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措施,依靠科技进步,动员和激励全社会保护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循环再生利用废弃物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取最大可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终实现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形态。

在传统经济社会形态中,资源是无限的,形成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经济范式,造成了资源浪费、环境恶化、生态危机。在资源节约型社会新经济形态中,资源是有限的,形成投入减量化、消费健康化、废弃物资源化的经济范式,达到经济、生态环境、社会效益多赢,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什么是环境友好型社会

友好,意味着亲近、和睦、协调、和谐。环境友好侧重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生态效率,其根本要求就是人类生产和消费活动与社会经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发展。它体现了对自然价值多样性的深刻认识,以及人、社会与自然、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具体来说,它是一种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核心,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坚持保护优先、有序开发,合理进行功能区划分,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追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人们既要采取生态环境友好生产方式、消

费方式和生活方式,又要用良好的生态环境来发展生产、改善生活、增进幸福,构建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和谐相处的社会。

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核心目标是将生产消费活动规范在生态环境承载力的容量限制之内,通过生态环境要素的质态变化,形成对生产消费活动有效调控的规律性反馈机制,对生产和消费全过程进行有效监督,并采取多种措施,降低污染物产生量,实现污染无害化,最终降低社会经济系统对社会生态系统的不利影响。

三、两型社会的基本内涵及特点

两型社会指的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它是以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政策调控为手段,倡导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致力于构建协调持续的发展体系。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围绕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将经济运行过程与资源运行过程、生态环境运行过程、社会运行过程结合起来,推进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全新的经济社会发展形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资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质就是追求生态文明。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以下简称两型社会)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保护资源、节约资源,而是应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它的特点总结如下:

1.和谐性。两型社会是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人之间全面和谐的社会形态,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发展模式。建设两型社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从本质上讲,资源环境问题虽然是人与自然的和谐问题,而其实质上还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和谐问题。

2.系统复合性。两型社会的突出特征是其涉及社会、经济、文化全方位变革的系统复合性。资源环境问题是自然问题,也是经济问题、社会问题、政治问题和技术问题,更是文化观念问题,这些问题相互交叉、相互影响。两型社会也是一个“复合体”,由节约友好型技术、节约友好型产品、节约友好型产业、节约友好型企业、节约友好型社会等等组成。

3.广泛参与性。两型社会是一个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以及公众广泛参与的社会。两型社会的形成和发展,不仅需要政府自上而下的推动和引导,企业积极地参与和支持,更重要的是需要在全社会自下而上培养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忧患意识和真正形成建设两型社会的广泛共识。并把这种

意识与共识付诸到日常的行为中去。

4.开放性。两型社会建设的内在要求是谋求旨在建立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科学发展体制,在体制机制创新、产业发展、各类组织及公众参与等方面,要求开放合作、改革创新,而不是那种关起门来搞建设,拒绝一切消耗资源能源、污染生态环境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生态保护区”。

5.创新性。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必须高举改革创新的大旗,突出是抓好发展模式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要扫除前进道路上的体制机制性障碍,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中心环节,以节约能

下载领导干部面试的基本内涵和特点5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领导干部面试的基本内涵和特点5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现代农业的特点和内涵

    现代农业的特点和内涵现代农业就是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所进行的社会化农业。其特点有:一是突破了传统农业仅仅或主要从事初级农产品原料生......

    大学校园基本特点

    高等校园不同功能区的园林植物绿色配置 由于高等校园学校规模。专业特点、办学方式以及周围社会条件的不同,其功能分区的设置也不尽相同。一般分为校门区,教学区,实验区,生活区,......

    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践中,在教育理论界,人们对素质教育内涵与外延的认识是众说纷纭的,甚至可以说莫衷一是的,但我始终认为,党 中 央、国 务 院 对素质教......

    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内涵和主要内容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继续教育学院 2016年09课程考试 《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内涵和主要内容》 学习中心:知金北京 学号:***13 姓名:闫玲玲 专业层次: 专升本浅谈中国......

    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内涵

    ◆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内涵 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职业工作关系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以及在这基础上所体现出......

    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内涵

    ◆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内涵 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职业工作关系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以及在这基础上所体现出......

    “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基本内涵

    “批评和自我批评”是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和确立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在当前深入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大兴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成为一个亮点。那......

    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民族精神中的“民族”是指国家层面上的“民族”。 斯大林对民族的定义是“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