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知识及ESD防护基础知识试题

时间:2019-05-14 01:43: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知识及ESD防护基础知识试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知识及ESD防护基础知识试题》。

第一篇: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知识及ESD防护基础知识试题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知识试题

1.什么是ISO(国际标准化组织)

2.ISO成立于(1947年),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

3.2000版ISO9000族国际标准的核心标准共有四个(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ISO9001:2000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ISO9004:2000 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 ISO19011:2000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

4.名词解释:

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要求: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

合格(符合):满足要求

不合格(不符合):未满足要求

5.ISO的精神:说、写、做三者一致。

6.ISO的基本要求:持续改进。

7.八项质量管理原则

以客户为关注焦点;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持续改进;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互利的共方关系;管理的系统方法

8.目前公司的质量目标:交货及时率: 96%;包装前电性能抽检不合格品率≤100PPM;客户满意度>96%

ESD防护基础知识试题

1.什么是ESD?(静电泄放)

2.什么是ESDS?(静电敏感器件)

3.什么是MSD?(潮敏器件)

4.静电产生的方式:A、接触带电 B、摩擦带电 C、剥离带电D、感应带电

5.静电破坏原理:大量静电荷积蓄后,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瞬间放电,其放电电流高达几安培以上,相对于正常工作电流只有nA、μA或mA级的电子部品就会很容易被损坏。

6.静电破坏的必要条件:① 有高电压的静电荷积蓄;② 有放电电流通过电子部品

7.静电防护的目的:① 防止电子元件被静电击穿后丧失或部分机能丧失。② 防止因静电的存在而使灰尘吸附在关联产品上导致污染。

8.静电防护原则:A、不产生静电B、不带入静电C、消除静电

9.消除静电的方法:接地泄漏;离子中和。

第二篇: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知识试题

GB/T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知识试题

一、单选

1.GB/T19001-2008标准中6.3“基础设施”可以是(D)

A.生产设备B.生产场所及设施C.信息系统和通讯技术D.以上都是

2.为了产生期望得那个结果,由过程组成的系统在组织内的应用,连同这些过程相互作用及其管理,称为(C)

A.PDCA的方法B.管理的系统方法C.过程方法D.质量管理方法

3.质量管理体系可以(D)

A.帮助组织满足顾客要求B.帮助组织满足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

C.提供持续改进的框架D.a+b+c

4.餐馆的炊事员要有健康证是(C)

A.顾客隐含的要求B.顾客规定的要求

C.适用于产品的法律法规要求C.组织认为附加要求

5.在GB/T19001-2008标准中,术语“产品”适用于(D)

A.预期提供给顾客的产品B.产品实现过程所产生的任何预期输出

C.顾客所要求的产品D.以上全部

6.交付后活动是指(D)

A.保证条款规定的措施B.对产品使用飞废弃后的回收

C.按合同规定维护服务D.以上都是

7.电冰箱的以下质量特性中哪一种不是固有特性(D)

A.容积B.耗电量C.制冷效果D.价格

8.GB/T19001-2008标准中6.4“工作环境”可以包括(D)

A.工作场所的温度湿度B.半成品库的通风和防潮条件

C.工作区域布置的合理性D.以上都是

9.记录的作用是(D)

A.为产品符合要求和过程有效提供证据

B.为提供审核证据

C有需要时实现可追溯性

D.a+c

10.以下哪个活动对于设计和开发更改是必须的(D)

A.评审和验证B.确认C.批准D.以上全部

11.顾客满意是指(B)

A.没有顾客抱怨B.顾客对自己要求被满足的程度和感受

C.顾客满意度测量的结果D.b+c

12.对特定产品的质量管理体系过程和资源作出规定的文件是(C)

A.程序文件B.产品开发计划C.质量计划D.质量手册

13.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多少取决于(D)

A.组织的规模和活动的类型B.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复

C.人员的能力D.以上全部

14.对顾客反馈信息分析发现,电风扇的某个零件有问题,决定对其进行重新设计和制作,该过程是(A)。

A.纠正B.预防措施

C.纠正措施D.持续改进

15.为了确保测量结果有效、可靠,GB/T19001-2008标准要求对测量设备(C)。

A.建立测量设备台帐

B.编制测量设备周检计划

C.按规定的时间间隔或在使用前进行校准和检定

D.以上全部

16.根据GB/T19001-2008标准,下面哪些记录是要求保存的(D)。

A.内审记录B.不合格性质的记录

C.可追溯的记录D.以上全部

17.为确保产品能够满足规定的使用要求或已知的预期用途要求应进行(A)。

A.设计和开发确认B.设计和开发的策划

C.设计和开发验证D.设计和开发评审

18.设计开发输出可以是(D)。

A.图纸B.计算书

C.包装规范D.以上都是

19.GB/T19001-2008标准中7.4.3采购产品的验证内容可以是(D)。

A.产品型号规格B.产品性能

C.运输包装D.以上全部

20.审核方案(A)。

A.是针对特定时间段所策划并具有特定目的的一组(一次或多次)审核。

B.就是对审核进行策划后形成的文件

C.是审核检查方案

D.是审核计划

21.术语“审核范围”通常包括对受审核组织的(D)。

A实际位置和组织单元B.审核所覆盖的时期

C.活动和过程D.以上都是

22.八项质量管理原则是GB/T19001-2008标准的(C)。

A附加条件B.中心要求

C.理论基础D.核心内容

23.GB/T19001-2008标准7.5.3中的“标识”是指(A)。

A.针对监视和测量要求识别产品状态的标识

B.识别监视和测量装置校准状态的标识

C.文件修订状态的标识

D.设备完好状态的标识

24.GB/T19001和GB/T19004的关系是(B)。

A.都是认证标准B.都是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C.范围相同D.结构不同

25.产品实现的策划活动会涉及(C)。

A.特定项目、合同实施之前活动

B.GB/T19001-2008标准中第7章7.2-7.5的策划

C.贯穿项目、合同实施的始终

D.上述所有内容

26.GB/T19001-2008标准中术语“能力”可以指(D)的能力。

A.人员B.审核人员

C.组织、体系或过程D.以上都是

27.最高管理者的职责可以不包括(A)

A.组织内部审核B.制定质量方针

C.确保获得资源D.进行管理评审

28.生产和销售的调味品应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这是在满足(A)。

A.与产品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求

B.顾客规定的要求

C.组织确定的任何附加要求

D.顾客虽然没有明示,但规定的用途或已知的预期用途所必须的要求

29.纠正措施的形成文件的程序中不应涉及(D)。

A.评审所采取的纠正措施B.确定不合格的原因

C.评价是否需要采取措施D.识别潜在的不合格

30.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评审应在组织向顾客作出提供产品的承诺(D)。

A.之后进行B.之前之中之后进行

C.之中进行D.之前进行

31.对外包过程的控制程度取决于(D)

A.组织采用7.4要求的控制能力

B.对外包活动应承担的控制分工

C.外包过程对所提供给顾客的产品的影响

D.以上都是

32.一个组织其生产的产品的设计是国外总部提供的,其只是按图向顾客提供产品,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C)。

A.手册中可以不包括设计的有关内容

B.它可以删减7.3,因为它没有设计能力

C.不能删减7.3

D.因为总部已获得GB/T19001-2008证书,不审7.3可以发带具有设计范围的认证证书

33.质量管理评审的输出不包括(C)。

A.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改进B.体系过程有效性的改进

C.生产实施计划D.资源需求

34.设计验证的目的是(A)。

A.确保输出满足输入要求B.确认评审结果有效

C.确保满足法律法规要求D.a+b+c

35.监视顾客关于组织是否满足其要求的感受的方法包括(D)。

A.流失业务分析B.顾客赞扬

C.担保索赔D.以上全是

36.GB/T19004特别关注的是(B)。

A.质量管理的更宽范围B.系统持续改进绩效

C.满足所有相关方需求和期望D.以上都是

37.确定人员所需能力从下列哪方面考虑(D)。

A.技能和经验B.培训

C.教育D.以上都是

38.根据GB/T19001-2008标准,一个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设计和实施不受(C)影响。

A.组织的规模和组织的结构

B.组织所提供的产品

C.人员的变动

D.组织的环境、该环境的变化以及该环境有关的风险

39.外包过程不包括(A)。

A.采购原材料、标准件B.设计委托给设计院C.贴牌生产(OEM)D.同一集团公司下属的另一子公司提供的服务

40.根据GB/T19001-2008标准,质量目标应(A)。

A.可测量B.能够定量测量

C.不必包括产品要求D.在所有职能和层次上建立

二、判断

1.管理者代表可以不是本组织的管理者。F

2.原材料、半成品也是产品实现过程预期输出。T

3.一个文件仅能包含一个程序文件。F

4.形成文件的程序必须是书面的文件 F

5.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删减必须在质量手册中说明其内容和理由。T

6.组织必须在产品实现的全过程中使用适宜的方法识别产品。T

7.过程的监视和测量方法应证实过程实现所策划的结果的能力。T

8.管理评审活动仅包括评价改进的机会和质量管理体系变更的需T

9.质量手册中必须对组织的质量管理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作出说明 T

10.在质量管理体系中承担任何的人员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 F

11.所有的监测和测量设备必须进行校准和验证F

12.GB/T19001-2008标准6.4“工作环境”是指工作时所处的所有条件因素。F

13.标准要求检验记录应指明有权放行产品的人员。F

14.GB/T19004标准不能用于认证的目的,但是可以用于合同目的。T

15.基础设施包括信息系统等支持性服务

16.组织应该确保外来文件得到识别,并控制其分发。F

17.关于职责、权限的规定是质量管理体系中的重要内容 T

18.顾客财产可包括知识产权和个人信息。T

19.质量管理体系业绩的测量不包括对顾客满意的测量。F

20.组织应在产品实现的全过程中,针对监视和测量要求识别产品状态。T

21.质量方针和目标应形成体系文件。F

22.外包过程仅指为了质量管理体系的需要,由组织选择,并由外部方实施的过程 T

23.法律法规要求可称作法定要求。T

24.工作环境是指工作时所处条件,包括作业现场照明、天气等。T

25.组织策划的审核方案应考虑审核的过程和区域的状况和重要性。T

26.组织应在产品内部处理期间,必要时在交付到预定的地点期间对其提供防护。F

27.标准中8.2.3“过程的监视和测量”只适用于产品实现过程。F

28.所有测量装置必须由授权机构定期进行校准。F

29.标准规定,为了证实过程的有效性。应提供“过程的监视和测量的记录。F

30.所有的质量管理体系过程都需要进行确认。F

三、多选题

1.电视机的以下质量特性中哪些是固有特性(AD)。

A.颜色B.售后“三包”C.价格D.清晰度

2.设计开发的评审的目的是为了(BD)。

A.确定设计输出是否满足输入要求;

B.识别任何问题并提出必要的改进措施;

C.评价是否满足使用要求;

D.评价设计和开发的结果满足要求的能力。

3.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包括(ABC)。

A.质量手册;

B.标准要求形成文件的程序和记录;

C.组织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D.组织的有关行政管理文件

4.组织的管理评审的输入应包括(ABD)。

A.预防措施和纠正措施的状况

B.内部审核结果及外部顾客反馈情况

C.生产计划的平衡要求

D.过程的绩效和产品的符合性

5.产品要求可包括(BCD)。

A.相关方的要求

B.顾客提出要求

C.法规规定的要求

D.组织认为必要的任何附加要求

6.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此过程是指(BC)

A.每个生产过程

B.当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输出所存在的问题在交付使用后才出现的过程

C.当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输出不能由后续的监视或测量加以验证的过程

D.产品监视和测量过程

7.以下哪些是支持性服务(BC)。

A.售后维修服务网点B.运输工具

C.信息系统D.8.管理者代表在质量管理体系中应起到(CD)的作用

A.确保资源获得B.创造使员工参与的内部环境

C.履行其质量职责D.提高满足顾客的意识

9.在对产品实施监视和测量时,在策划的安排已圆满完成前,产品交付应(AB)

A.适用时,经顾客批准B.得到有关授权人员批准

C.不需批准D.必须顾客批准

10.根据GB/T19001-2008标准,管理评审的输出应包括(ABC)

A.与顾客要求有关的产品的改进

B.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的改进

C.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及其过程有效性的改进

D.有关产品的改进

11.不同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多少与详略程度可以不同,取决于(BCD)

A.媒体的类型B.组织的规模

C.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复杂程度D.人员的能力

12.在一个生产型企业,下列属于从事影响产品要求符合性的人员有(BCD)

A.股东B.文件资料管理人员C.售后服务人员D。产品的设计开发人员

13.组织在寻求第三方认证时,对GB/T19001-2008标准的要求进行删减的要求。(BD

A.只能是7.3、7.4、7.5.4、7.6 条款或这些条款中某些子项的要求

B.只能是第7章的要求

C.可能是任何条款

D必须要在质量手册中说明删减的细节和正当的理由

14.GB/T19001-2008标准能用于内部和外部(包括认证机构)的(ACD)

A.组织自身要求的能力B.社会要求

C.顾客要求的能力D.适用于产品满足法律法规要求能力

15.组织提出的采购产品的适用采购信息可涉及(ACD)。

A.对供方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B.顾客商业信誉

C.产品、过程和设备的批准要求D.采购产品程序的批准要求)

第三篇: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知识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知识试题

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一节(每小题2分)

1.c2.b3.c4.d5.c6.b7.d8.c9.d

10.b11.d12.d13.d14.5.315.5.4.2第二节(第1题答错一个条款扣1分,全答错不得分;第2题每个基本内容为2分)

第1题答案:5.15.25.35.4.15.4.25.5.15.5.25.5.35.6第2题答案:质量管理体系管理职责资源管理产品实现测量、分析和改进

第三节

第1 题答案: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

管理的系统方法持续改进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答错一个原则扣2分,全答错不提分)

第2题答案: a.纠正措施是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或其他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纠正措施的目是消除产生不合格或其他不期望情况的原因,防止再发生。对所有的不合格均

应予以纠正,但并非要对所发现的每一项都采取纠正措施。(3分)

b.预防措施是为消除潜在不合格或其他潜在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预防措施的目的是防止潜在不合格或其他潜在不期望情况的原因,防止其发生。(3分)

c.持续改进是增强满足要求的能力的循环活动。各级人员应从自己的岗位对产品、过程、质量管理体系作出细部和多样化的改进,使组织的绩效不断提升,是组织的一个永

恒的目标。(4分)

第3题答案: a.通过运用系统的管理方法将质量目标自上而下的分解落实到各个部门,可以更有效地

使管理人员掌握要求,制定达成分目标的具体方案和措施,才能确保自下而上保持

组织质量目标的如期实现。(8分)

b.分目标的达成情况也可作为各部门的业绩评估客观证据之一。(2分)

第4题答案: 监视应由管理者代表、各级职能人员(包括总经理、副总、经理、主管等)依职能分别

负责。内部审核,更应考虑审核员的培训和资格。(5分)其重要性在于对过程、产品、质量管理体系三方面作出监控,以便及时发现和预防问题,提出纠正和预防措施。

(5分)

第5题答案: 良好的培训可以提高组织内人员的质量意识、事业心、责任心、职业道德、归属感以及

工作能力,为其创造一个积极投入、奋发进取、充分发挥才干的工作环境,使其在工

作中更能发挥作用,为组织创造更高的效益作出贡献。(5分)同时,在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运作、维持和持续改进的活动中,都离不开各级人员(人员在质量管理体系

中始终是处于主导地位,也是最活跃的因素)的投入、沟通、协调和合作。(5分)

第四篇:质量管理体系(QMS)基础知识资料

(QMS)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知识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由各国标准化团体(ISO成员团体)组成的世界性的联合会,通常用于制定国际标准工作。

一、ISO9000族:通常听说的ISO9000族,是指ISO9000系列标准,其中,族的意思就是“系列”,例如家族中族表示的一个家庭的派系,相当于同姓的有血缘关系的一派所称家族。ISO9000族中所包含的好多标准,就是由于他们具有相关联的共性(质量管理体系),所以被统称ISO9000族。

我国将国际上流行使用的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2000版)翻译过来,编上了国家统一标准号为GB/T19001:2000,其含义为转化为国家标准的ISO9001:2000标准。

二、“BG”是(中国)国家标准的简称,“/T”表示的是推荐性国家标准,如果在看到“GB xxxxx”标准号时,表示的意思是国家强制性执行标准。

简单介绍我国的相关标准知识:

GB xxxxx国家(强制执行)标准

GB/T xxxxx 国家推荐使用标准

JB xxxxx行业(强制执行)标准

JB/T xxxxx 行业推荐使用标准

QB xxxxx企业标准

三、企业标准的由来:在没有国家标准或行业相关标准的支撑下,或者当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所制定的要求过低时,企业需要生产某些无标准产品(非标产品)时,企业可自愿制定企业标准,并申请备案。通过备案的标准,企业可执行并实施生产。

组织:指一个群体或一个单位或个人(应所处环境而定)。

供方:向组织提供产品、服务及其它的一方。

顾客:接受组织所提供的产品、服务或其他的一方。

产品:过程的结果,许多的产品,因其存在的形态不同,有的被称为服务(如运输)、有的被称为软件(如计算机程序、字典)、有的被称为硬件(如机器零部件)、有的是流程性材料(如润滑油等)。

质量:一个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不合格(不符合):未满足要求。

纠正措施:为了消除已经发现的不合格和其他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返修:为使不合格满足预期使用而对其采取的措施。

四、PDCA循环:

QMS运行的原理来自于PDCA的循环,在整个过程中都体现了PDCA的循环作用。

P:计划,在每一项工作开展之前,要有计划,即策划。

D:实施,简单的理解就是执行。当有了详细的计划时,按照计划来一步一步的去执行。

C:检查,因为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需要不断的检查,确保是在按计划执行,确保行驶方向的正确。

A:处置,当发现异常的时候,需要及时的去采取措施,纠正错误,并通过纠正的过程去发现、预防其他的错误发生,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PDCA循环是贯穿于各个环节中的,在每个节点,都可以用PDCA的循环方法去完成。

五、质量管理体系(QMS: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概念

1.质量管理(QM):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一个组织的协调的活动。

2.体系/系统(system):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

3.管理体系(MS):建立方针和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体系。

4.质量管理体系(QMS):一个在质量方面协调、指挥、控制整个组织,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并致力于实现质量目标的系统。

八、质量方针 —— quality policy 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该组织总的质量宗旨和方向

九、质量目标 —— quality objective 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的十、质量管理体系的四大特点

1.以质量为核心实施管理: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质量改进

2.建立方针—目标管理机制:设定预期要求,测量成果,考核业绩

3.形成一个有序运作的系统:具有一定结构,遵守一定规则,完成一定功能

4.拥有自我完善的改进机能

十一、认证常识

1.产品认证(专用性)和体系认证(通用性):

2.对组织质量体系的评定不能代替对产品的认证,因此通过质量体系评定的企业,其产品不能使用合格标志

十二、影响QMS的六要素:

1.组织不断变化的内外部环境及其风险

2.组织不断变化的需求

3.组织的目标

4.组织的产品

5.组织的流程

6.组织的规模和组织结构十三、八项管理原则:QMS的目的就是以顾客为中心,通过2—8条款从各个方面进行努力,最终达到顾客满意。见附件2

1.以顾客为中心(基本原则)

2.领导的作用(关键)

3.全员参与(基础)

4.过程方法(方法-控制论)

5.系统管理(方法-系统论)

6.持续改进(基本原则)

7.基于实施的决策(方法-信息论)

8.与供方互利的关系(兼顾)

八项原则的简易记法一组重要关系:与客户、与供方两股关键力量:有领导、有全员三种有效方法:过程方法、系统方法、决策方法

附件1

产品质量认证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一、概念认识

1、关于认证

ISOIEC指南2中关于“认证”的定义是:“第三方依据程序对产品、过程或服务符合规定的要求给予书面保证(合格证书)”。

2、关于产品质量认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认证管理条例》第一章第二条的定义是:“产品质量认证是依据产品标准和相应技术要求,以认证机构确认并通过颁发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来证明某一产品符合相应标准和相应技术要求的活动”。

3、关于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是指经认证机构依据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对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检查、评定、确认并颁发体系认证证书来证明该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符合相应标准要求的活动。

二、产品质量认证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相同之处

通过上述定义可以看出,产品质量认证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最大的共同点就是两者同属认证的范畴,都具有独立的第三方质量认证的特征。具体地讲相同之处:

1、产品质量认证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都具有独立的第三方质量认证的相同认证特征。

2、申请认证方都必须具有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的能力。

三、产品质量认证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不同之处

1、认证对象不同

产品质量认证的对象是批量生产的定型产品。如各品种等级的水泥产品。水泥产品质量认证可以进行等级品认证,如优等品认证、一等品认证、合格品认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对象是申请认证方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不考虑产品的等级品。

2、获准认证的条件不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认证管理条例》第三章第十条规定:“提出申请认证的企业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要求;

(二)产品质量稳定,能正常批量生产;

(三)生产企业的质量体系符合国家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及补充要求。”

水泥产品质量获准认证至少应满足以下四个条件:1)、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要求;2)、产品质量符合《水泥产品认证补充技术条件》要求;3)、产品质量稳定,能正常批量生产;

4、质量管理体系符合《水泥产品质量保证要求》。水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获准认证至少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①、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要求;②、产品质量稳定,能正常批量生产;③、质量管理体系符合GBT19001-2000(ISO 9001:2000)标准要求。

3、产品检验要求不同

产品质量认证要求在受审核方现场,按国家规定的抽样方法对认证产品进行抽

样,送认证机构指定的检验机构对产品进行型式检验。水泥产品质量认证要求:对于初次认证产品,每一认证单元抽取一个混合样,任选一认证单元抽取十个分割样,任选一认证单元抽查袋重,对于监督检查、扩大和复评(现称到期确认)认证只抽一个混合样并抽查袋重。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不论初次认证、监督检查、扩大和复评认证都不抽样,不做产品型式检验。

4、认证的性质不同

产品质量认证分为强制性认证和自愿认证两类。凡涉及人类健康和安全,动植物生命和健康,以及环境保护和公共安全的产品必须按国家规定要求进行强制性产品认证。否则,不得出厂销售、进口和在经营性活动中使用。国家规定,凡是不属于强制性认证范围的产品,实行产品质量认证自愿的原则。水泥产品目前尚属于自愿认证的范围。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全部实行自愿的原则。

5、证明的方式不同

产品质量认证的证明方式是产品认证证书和产品认证标志,证书和标志证明该产品符合产品标准和认证条件的要求。证书中允许标明产品的质量等级,如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等,而且只能一品一证,即一个产品只能发一张证书,该产品的认证证书对其他产品无覆盖性。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证明方式是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和认证标记。证书和标记只证明该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符合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证书中也不标明产品的质量等级,仅证明该组织有能力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和使用的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可以多品一证,即经认证机构确认符合要求的多个产品填写在一张证书上,它具有一证覆盖多个产品的属性。

6、证明的使用不同

产品质量认证证书不能在产品上使用,认证标志可用于获准认证的产品上。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都不能在产品上使用。

7、认证证书的有效期不同

产品质量认证证书有效期为五年。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有效期为三年。

附件2

八项管理原则

第五篇:HSE管理体系基础知识

HSE管理体系基础知识

一、安全经验分享

今天为大家分享一个主要由设施设备问题引发的生产安全事故。

辽宁―4.18‖钢水包倾覆特别重大事故

2007年4月18日7时45分,辽宁省铁岭市清河特殊钢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一个装有1500摄氏度、约30吨钢水的钢包在吊运至铸锭台车上方2-3米高度时,突然发生滑落倾覆,钢包倒向车间交接班室,钢水涌入室内,致使正在交接班室内开班前会的32名职工当场死亡,另有6名炉前作业人员受伤,其中2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866.2万元。这是多年来冶金行业最惨痛的一起事故。

一是该公司生产车间起重设备不符合国家规定,按照《炼钢安全规程》的规定,起吊钢水包应采用冶金专用的铸造起重机,而该公司却擅自使用一般用途的普通起重机。

二是设备日常维护不善,如起重机上用于固定钢丝绳的压板螺栓松动。

三是作业现场管理混乱,厂房内设备和材料放置杂乱、作业空间狭窄、人员安全通道不符合要求。

四是违章设置班前会地点,该车间长期在距钢水铸锭点仅5米的真空炉下方小屋内开班前会,钢水包倾覆后造成人员伤亡惨重。

二、HSE体系基础知识及体系推进工作要求

安全管理阶段

安全管理的发展过程

順從;只注意死亡事故;反應型的;生產力導向;不遵守規則;不分享安全目標;

管理層的承諾;害怕/懲戒;規則/程序;安全「政策」;注重設備安全;管理層設立目標; 所有员工對安全的承諾;安全內在化;自我管理;練習、養成習慣;注重自身的行為; 互相幫助遵守安全;為他人的保護者;網路的貢獻者;關心他人;為組織的榮耀;全體接受「目標為零」;

文化管理—— 突出的是“团队”

体系管理—— 突出的是“全面”

制度管理—— 突出的是“严格”

三、金字塔原理

四、冰山理论

五、中国石油反违章禁令

1.严禁特种作业无有效操作证人员上岗作业。

2.严禁违反操作规程操作;

3.严禁无票证从事危险作业;

4.严禁脱岗、睡岗和酒后上岗;

5.严禁违反规定运输民爆物品、放射源和危险化学品;

6.严禁违章指挥、强令他人违章作业。

六、中国石油HSE管理原则

1.任何决策必须优先考虑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

2.安全是聘用的必要条件。

3.4.5.6.企业必须对员工进行职业健康、安全、环境培训。各级管理者对业务范围内的职业健康、安全、环境工作负责。各级管理者必须亲自参加职业健康、安全、环境审核。员工必须参与岗位危害识别及风险控制。

7.事故隐患必须及时整改。

8.所有事故事件必须及时报告、分析和处理。

9.承包商管理执行统一的职业健康、安全、环境标准。

七、公司 HSE承诺

*遵守所在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

*以人为本,预防为主,追求零伤害、零污染、零事故的目标;

*保护环境,节约能源,推行清洁生产,致力于可持续发展;

*优化配置职业健康、安全、环境资源,持续改进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

*各级最高管理者是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第一责任人,职业健康、安全、环境表现和业绩是奖励、聘用人员以及雇佣承包商的重要依据;

*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环境培训,培育和维护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环境文化;

*向社会坦诚地公开我们的职业健康、安全、环境表现和业绩;

*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在业务的任何一个领域,我们对职业健康、安全、环境态度始终如一。

八、公司HSE方针和战略目标

公司HSE方针:

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全员参与、持续改进。

公司HSE战略目标:

追求零伤害、零污染、零事故,在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方面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

九、公 司 总 部 保 命 条 款

一是无可靠防护措施进入钢管滚动运行区域;

二是不观察置身于天车吊起的重物下;

三是使用线路未安装漏电保护器的手持电动工具;

四是不上锁、不挂警示牌进行设备检维修作业;

五是未履行作业许可管理程序进行非常规作业;

六是酒驾、超速和驾乘车不系安全带。

违反条款者,公司将进行严厉处罚,直至解除劳动合同。

十、HSE管理体系的含义

HSE

英文HEALTH、SAFETY、ENVIRONMENT(健康、安全与环境)的缩写

我们将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简称HSE管理体系

H – 健康(Health)

1、职业病;

2、职业伤害;

3、社会、心理、环境引起疾病;

S – 安全(Safety)

1、死亡;

2、受伤;

3、急救;未遂事件事件管理

E – 环境(Environment)

1、自然环境、工作环境;

2、人文环境;

3、社会环境;

十一、HSE管理体系的特点

先进性。HSE体系所宣传和贯穿始终的理念是先进的,如:从员工的角度出发,注重以人为本,注重全员参与等,方法先进、可行、多样,目前这一体系,在职业安全卫生领域是走在世界前列的,是前沿的管理体系,易于企业结合实际应用和创新。

系统性。HSE管理体系本身就是一个大系统,通过这一系统,使各要素有机结合,并由此形成各种体系文件,包括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文件等,构成一个层次分明、相互联系的文件体系。其系统性是体系的固有特点,调理清晰,密切联系,有机结合,否则就无法构成一个有效的体系,也就没有生命力。

预防性。危害辨识、风险分析与评价是HSE体系管理体系的精髓所在,它充分体系了我们经常所讲的―预防为主‖的方针。实现有效的风险分析评价和控制措施可实现对事故的超前预防和生产作业的全过程控制,真正起到预防事故,保护员工健康的作用。因此,该体系从制度上、从体系运行上规范了企业中的预防性安全工作,言之有物,不再是空洞的说教,充分体现了预防性的特点。

可持续改进和长效性。HSE管理体系的一个基础理念是实现持续改进,这是一个组织管理体系不断强化的过程,周而复始地进行―策划、实施、监测、评审‖活动,形成PDCA循环,形成了长效机制,使健康、安全与环境表现不断改进,呈现出螺旋上升的状态。

自愿性。HSE标准本身是推荐执行标准,非强制性标准,建立HSE管理体系非政府要求,而是企业在国际国内市场的驱动下自愿的行为,建立HSE管理体系也是企业管理自身生存、发展要求,是企业的管理走上科学化、规范化轨道,逐步建立起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并实现与国际惯例的衔接;同时建立HSE管理体系可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更好的保护员工和社会利益,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主动地开始推行并进行认证工作。

十二、HSE管理体系的指导原则

基本思想——着眼持续改进

重要原则——重视事故预防

根本保证——强调最高管理者的承诺和责任

重要基础——强化全员参与

根本理念——立足以人为本

管理要求——实现系统化、程序化和文件化管理。

重点要做到:写你要做的,做你所写的,记你所做的。即:标准要求的要写到,写到的要做到,做到的要记录。

十三、HSE管理体系基本原理

PDCA的循环——持续改进

P计划:领导和承诺;健康、安全与环境方针;策划;

D实施:组织结构、资源和文件;实施和运行;

C检查:检查和纠正措施;

A改进:管理评审;

十四、HSE管理体系的核心和基础;

风险管理包含四个方面内容:

识别:人、环境、声誉和财产是否有潜在危险?

评估:原因和后果是什么?风险的大小?失控的可能性有多大?

控制:需要什么控制?控制是否有效?

应急:潜在后果是否能减轻?需要何种应急措施?应急能力是否可行和充分?

十五、HSE管理体系基本要素

1.领导和承诺;2.健康、安全与环境方针;3.对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

4.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5.目标和指标;6.管理方案;7.组织结构和职责;8.管理者代表;

9.资源;10.能力、培训和意识;11.协商和沟通;12.文件;13.文件控制;14设施完整性;15承包方和(或)供应方;16顾客和产品;17社区和公共关系;18作业许可;19运行控制;20变更管理;21应急准备与响应;22绩效测量和监视;23合规性评价 ;24不符合、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25事故、事件报告、调查和处理;26记录和记录管理;27.内部审核;28.管理评审;

十六、HSE管理体系基本要素

1领导和承诺(文件);2健康、安全与环境方针(文件);3策划;3.1对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程序);3.2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程序);3.3目标和指标(文件);3.4管理方案(文件);4组织结构、资源和文件4.1组织结构和职责(文件);4.2管理者代表(文件);4.3资源;4.4能力、培训和意识(程序);4.5协商和沟通(程序);4.6文件(文件);4.7文件控制(程序);5实施和运行;5.1设施完整性(程序);5.2承包方(程序);5.3顾客和产品;5.4社区和公共关系;5.5作业许可(程序);5.6运行控制(程序);

5.7变更管理(程序);5.8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6 检查和纠正措施;6.1绩效测量和监视(程序);6.2合规性评价(程序);6.3不符合、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程序);6.4事故、事件报告、调查和处理(程序);6.5记录控制(程序);6.6内部审核(程序);7 管理评审(文件);

十七、公司HSE体系文件结构

第一层

管理手册:集中开发标准、规定、相关规章制度和各种检查记录表格

第二层:程序文件

第三层:作业文件作业计划书、岗位HSE作业指导书、现场检查表

十八、HSE―两书一表‖

1.HSE作业指导书

《HSE作业指导书》是根据设备、人员和各项常规作业的HSE风险情况(也可按工艺单元、或设备操作单元划分),在人员、工艺、设备、作业环境等因素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按照有关HSE判别标准和规范,结合历年工程施工总结出的经验教训,由管理人员、技术专家、熟练的岗位操作人员相结合进行逐项危害识别,按照―合理并尽可能低‖的风险控制原则,对各类风险制订对策措施,经过HSE管理部门组织评审后,整理汇编成相对固定的指导现场作业全过程的HSE管理文件。

《HSE作业指导书》既可作为规范基层岗位员工操作行为的指南,也可作为基层岗位员工学习、培训的工具资料。HSE作业指导书应发放到基层岗位员工,相关人员应人手一册,并在使用过程中定期实施培训。

基层单位―两书一表‖

HSE作业指导书内容包括:

1.岗位任职条件:文化素质、身体状况(职业禁忌)、资历、技能等级(技术职称)及持证要求(持操作证、HSE培训合格证或特种作业人员证)

2.岗位职责:主要工作、主要设备以及HSE责任。

3.岗位操作规程:包括风险提示及控制措施(工作内容、风险提示、控制措施三项列表)。

4.属地管理、巡回检查路线及主要检查内容

5.应急处置程序:员工在发生应急事故(事件)时,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等。

HSE工作计划书

《HSE工作计划书》是针对变化了的情况,由基层组织结合具体施工作业的情况和所处环境等特定的条件,为满足新项目作业的HSE管理体系要求,以及业主、承包商、相关方等对项目风险管理的特殊要求,在进入现场或从事作业前所编制的HSE具体作业文件。主要针对:―两新‖、―五变更‖。即:新项目、新危害;环境、设备(设施)、工艺流程、技术、工艺变更。《HSE工作计划书》应是针对新项目特有的、指导书未涉及的新增危害因素而编制的作业文件,是基层组织对动态风险管理的工作指南,是对指导书的补充。HSE工作计划书内容包括:

项目概况、作业现场及周边情况;

人员能力及设备状况;

项目新增危害因素辩识与主要风险提示;

风险控制措施;

应急预案(外部依托及应急电话)。

.HSE检查表

HSE《现场检查表》是在现场施工过程中实施检查的工具,涵盖《指导书》和《计划书》的主要检查要求和检查内容,是事先精心设计的一套与―两书‖要求相对应的检查表格。检查表的作用就是要使检查规范化、制度化,避免走马观花、盲目检查和仅凭经验检查,能够真正全面地发现问题和纠正不符合现象。

十九、体系推进重要意义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有感领导、直线责任、属地管理原则,进一步宣传、推广国际HSE先进理念和试点单位成功经验以及有效做法,纵深推进HSE体系管理,健全完善HSE制度框架,有效实施作业许可、工作安全分析等基层作业风险管理办法,打造HSE体系推进工作骨干队伍和培训师队伍,全面夯实HSE管理基础,整体提升公司HSE管理水平,持续改进HSE管理绩效,公司必须推进HSE体系管理。

二十、体系推进指导思想及原则

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引进、吸收国际HSE先进理念和试点单位成功经验以及有效做法,在集团公司HSE体系推进专家指导下,紧密结合公司HSE管理实际,以转变观念为先导,以制度建设为基础,以健全培训、绩效考核体系为保障,以彰显―有感领导‖、落实―直线责任‖、―属地管理‖和―行为观察‖为抓手,修订、完善HSE体系文件,推广、实施风险管理方法和工具,在公司本部、直属企业和控股公司分阶段、分批次推进HSE体系管理,全面夯实HSE管理基础,整体提升HSE管理水平,实现企业安全发展、清洁发展、和谐发展。

推进原则:总体设计、分步实施、循序渐进、继承创新、务求实效。

二十一、体系推进的主要工作内容

有感领导(三个―带头‖、三个―亲自‖)

带头落实个人安全行动计划;带头遵守HSE法规制度标准;带头进行安全观察与沟通; 亲自参与HSE风险管理活动;亲自参加HSE审核与评审;亲自进行安全经验分享; 感知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感受到领导工作的示范性;感悟到自身安全的必要性.二十二、直线责任、属地管理

每一位领导对分管领域、业务系统安全环保负责

每一位员工对自己工作岗位区域内安全环保负责

谁的领域谁负责、谁的区域谁负责、谁的属地谁负责。

二十三、开展安全经验分享的内容

HSE事故事件案例;环境的不良 ;人的不安全行为 ;物的不安全状态 ;管理的缺陷;HSE典型做法 ; 二

十四、安全目视化管理是指通过安全色、标签、标牌等方式区分人员、明确工器具、工艺设备的使用状态以及生产作业场所的危险状态等的一种现场安全管理方法。

道路目视化管理人员目视化管理

只有与安全有约,才能与生命有约,与幸福有约。为了你、我、他的安全,为了公司的发展,让我们共同努力!

下载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知识及ESD防护基础知识试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知识及ESD防护基础知识试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知识学习资料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知识学习资料第一、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帮助组织增强顾客满意 1、产品是否可接受由顾客决定,取决于产品是否满足顾客的需求和期望的特性; 2、顾客的需......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编写基础知识-李学方

    请加QQ1219258993下载、观看 如需观看、下载本课程,请联系QQ1219258993,保证全网最低价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编写指南使用者,应当是掌握了有关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初步知识,本讲座有......

    班组建设管理体系基础知识

    班组建设管理体系基础知识 一、班组和专业部门、单位承担的班组建设权重是如何划分的? 答:班组占30%,专业部门、单位占70%。 二、班组建设“四大体系”内容是什么? 答:责任、标准......

    HSE管理体系基础知识介绍

    HSE管理体系基础知识介绍 一. HSE含义 HSE即英文health、safety、 environment,也即健康、安全、环境。HSE管理即健康、安全、环境一体化管理。根据我国的国情及万创公司的实......

    质量保证体系基础知识

    IPQC (InPut Process Quality Control)中文意思为制程控制,是指产品从物料投入生产到产品最终包装过程的品质控制。 (属品质保证部) 1.负责首检和部分过程检查、制程中不良品的确......

    计算机基础知识试题大全

    计算机基础知识试题 一、选择题 1>计算机病毒是指( B ). (A)一种可传染的细菌 (B)一种人为制造的破坏计算机系统的程序 (C)一种由操作者传染给计算机的病毒 (D)一种由计算机......

    2014导游基础知识试题

    导游基础知识专题题库 一、单选题(50题) 1颐和园的布局和设计,在许多地方都取法于(B), 深受江南园林的影响。 A扬州瘦西湖B 杭州西湖C 嘉兴南湖D 太湖 2导游带团去西安,当看到大雁......

    保安员基础知识试题[大全]

    保安员基础知识试题:保安基础理论知识 一、保安基础理论知识 1、什么是保安服务? 保安服务是指为满足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的安全需求,依照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有关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