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公民意识养成教育的行动研究》课题设计

时间:2019-05-14 10:27: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学生公民意识养成教育的行动研究》课题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学生公民意识养成教育的行动研究》课题设计》。

第一篇:《中学生公民意识养成教育的行动研究》课题设计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公民意识的研究》课题设计

一、研究背景

(一)改革形势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自提出以来,在广大人民群众之间产生了巨大的反响。追求“中国梦”,实现“中国梦”不仅是执政党在新时期的重要任务,更是包括中学生在内的每一个中国人建设美丽中国、追求幸福生活的共同期盼和责任。中国为适应新时代的发展继续推进新课程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和具备较强人文素质的现代公民成了课程改革新的出发点和目标,这给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提出了新的任务。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受市场经济、独生子女政策、西方价值观和互联网的日益普及等因素的影响,有相当多的初中生迷失了方向,表现在社会责任感和公德意识缺失,权利、义务观念等公民意识不强。青少年是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希望,而初中生公民意识的缺失,必将影响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因此,能否通过思想品德课教育增强包括初中生在内的广大青少年的公民意识,在当前显得尤为重要。

(二)现实意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可见,随着我国经济、政治体制的转型,公民教育的重要性逐步凸显。

初中生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在学习和生活中得到有效帮助和正确引导。利用思想品德课特有的德育功能,结合开展“新闻发布会”、“时政沙龙”及各类综合实践活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加强对学生的公民教育,引导他们去关注这个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使他们的视野从生活的家庭、学校、社区,拓展到社会、国家、国际环境。帮助学生认清时代发展的要求,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学做负责任的合格公民,对促进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这也有利于促进教师、学校的教学观念转变,促使他们在关注学生知识目标达成的同时,将更关注过程、方法,尤其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更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这也有利于形成具有特色的本校公民教育课程。

(三)已有基础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较标准(实验稿),增加的主要内容是与公民意识及其教育、信息化等相关内容。其体现的核心理念是:“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的公民。”可见,加强对学生的公民教育,培养合格公民,是初中思想品德学科的内在要求。顺应这一要求,我校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公民教育的开展结合“新闻发布会”、“时政沙龙”及各类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区活动、志愿服务等活动来进行。这样,就把公民教育实践由课堂扩大到课外、由校内延伸到校外。但之前的尝试并未进行系统的提炼和总结,希望通过本次课题研究,形成系统的戴溪初中公民教育模式。

二、理论思考

(一)概念界定

1、公民意识:是现代社会的成员对作为公民角色及其价值理想的自觉反映。它包括公民的主体意识、权利意识、责任意识、规则意识以及由此产生的平等意识、公共精神、自主理性等。个体是否具有公民意识,能否扮演好公民角色,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能否得以顺利推进的重要条件。公民意识有三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公德意识;第二层含义是法律意识;第三层含义是国家意识。

2、公民教育:公民教育应以培养公民的民族意识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为首要任务,以公民权利和义务教育贯穿于整个教育的始终,以培养文明守法、自尊自爱,具有平等意识、权利意识、责任意识、参与意识、竞争意识、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等公民意识为核心;以培养具有高度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精神,具有团体精神和祖国民族意识的好公民为宗旨。

(二)研究动态

国内外发达国家或地区公民教育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英国公民教育非常注重学生公民意识的养成,注重公民知识的传授和公民技能的培养。美国的公民教育除了规范的课堂教学之外,更加注重实践教育和服务学习。课堂教学仍然是美国公民教育的主要途径,课外活动也成为开展公民教育的有效途径。美国的教育者认为,公民教育要使学生“经历”民主,而不仅是“传授”民主,因而公民教育必须延伸到课堂外。“服务学习”正日益成为美国公民教育的突出特色,社区活动、志愿服务吸引了大量年青一代的加入。反省探究式教学是香港公民教育的特点,强调培养公民的决策能力和积极参与社会事务的能力。如小学生会学到“香港市民的权利与义务”,同时要思考“我认为哪些是香港公民最重要的权利和义务?”;初中学生会学习“香港的政府与结构”,同时要考虑“我们的政府结构是否为促进香港的公共利益提供了公平而有效的机制?”。这种思考不仅限于对学习内容和社会现象的认识,还扩展到学生本人的实际行动。

常州市作为江苏省公民教育实践活动项目的第一批试点城市,常州市教育局于2007年印发《关于常州市普通高中公民教育的指导意见》,之后公民教育在常州蓬勃开展。有的学校在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公共事务方面做出了很多有益尝试。但长期以来,有些学校的公民教育,仅仅通过简单讲解课本内容的形式教授公民教育课。这种单纯依靠说教和死记硬背传授公共知识的教学形式不但不能增加学生对于公民教育的认同感,甚至会扼杀学生参与公共事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创新之处

1、加强对学生的公民教育,培养合格公民,是初中思想品德学科的内在要求。本课题以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渗透公民意识教育为切入口,教师借助学科优势,挖掘教材内容,同时结合各类综合实践活动、社区活动、志愿服务等活动,研究学生公民意识的养成、公民技能的培养和公民美德的形成的途径和方法。坚持以人为本,抓住教育之本,体现了理念上的创新。

2、以本课题研究作为载体,引领本课题组成员教师的课堂教学改革,从而促进学校主动发展及教师专业发展,最终实现学生的主动发展,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三、研究目标

通过研究与实践,力求达到如下目标:

1、探索出一套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公民意识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2、促使学生主动关心社会生活,强化对“公民权利、义务”等与公民意识相关知识的学习和了解;提高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参与社会实践、社区活动的能力;激发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去传播公民知识,维护公民权利,履行公民责任,养成公民美德。

3、促使参与研究的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知识目标达成的同时,更关注学生公民能力和公民意识的培养;同时促使相关教师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有较大提高。

4、创建具有农村中学特色的戴溪初中公民教育模式,形成具有推广价值的公民教育校本课程。

四、研究内容

1、调查研究本校学生对公民意识的认识及践行情况,研究其存在这种状况的原因,研究相应的对策,调动学生争做合格公民的积极性。

2、调查研究本组思品课教师对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其存在这种状况的原因,研究相应的对策。

3、调查研究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公民意识所要达到的目标,探索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公民意识的有效途径,转变思品课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方法,促使学生懂得维护公民权利,履行公民责任,养成公民美德。

4、运用初中公民意识教育的一般规律,调查研究本校各年级不同层次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策略,包括课堂教学中的培养策略和延伸至课堂外的培养策略。

5、通过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公民意识的研究,促使师生转变观念,在注重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更关注公民能力和公民意识的培养。通过研究,基于培养学生公民意识去改进教学策略,改进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评价。

五、课题的研究措施和保障

建立课题研究的相关制度,按阶段向课题组汇报课题进展情况,接受课题组的具体指导。

(一)加强理论学习:

(1)、认真学习培养公民意识的教育理论。学习当前培养公民意识教育新动向,努力吸取各种教育思想的优势,学习各种教学方法,借鉴各种教育模式,吸取前沿的教育理论和思想。

(2)、更新观念,开阔眼界,走出去、请进来,不断学习、探索,勤于反思、总结。在反复探索中逐步总结出规律性的认识。(3)、为使课题研究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学校将建立课题运作管理制度,课题组活动与业务学习相结合,每两周一次。

(二)制定课题管理制度,形成规范的研究机制:

(1)、学习培训制度。课题组成员和参加课题研究的学校教师要按时参加各种学习培训等活动,并自学相关理论文章,交流经验体会。

(2)、交流研讨制度。每一阶段完成后,课题组成员和参加课题研究的教师都要交流汇报阶段性的课题研究情况。

(3)、总结反思制度。课题组成员要按照阶段研究要求进行阶段性课题总结,形成文本资料。

(三)课题实施的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学校成立课题领导小组,组长负责课题研究的日常管理工作,职责明确到人。

(2)、学校已经建立了完善有效的教科研机制,在教科研的组织管理、资金投入、考核奖励等方面都形成了有效的管理机制。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学校要求各课题组要定时间、定地点、定主题、定支持人开展课题的研究,并且以项目推进的方式下拨研究经费。

六、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搜集整理与本课题有关的信息和资料,拓宽思路,提供更为完善的方法。

2、调查研究法:运用采访、座谈、问卷、一般统计等方法,对课题实施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现状调查分析,对课题实施的情况及时了解掌握,不断加以校正,以期收到良好的效果。

3、个案分析法:对实施过程中的个例进行跟踪分析,掌握规律,探索经验。

4、行动研究法:注重在学生的具体行动和实践中考察评价和探究培养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规律。

5、经验总结法:在研究的过程中,研究人员随时对研究的过程中的方法进行总结,贯穿于整个过程中。

七、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对象为我校七、八、九年级学生。

我们这些学生,都生活在农村,受生活环境的影响,他们的公民意识,更多只局限于他们生活的社区和学校。因此,探究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来拓宽他们的公民视野,培养他们作为社会公民、国家公民、甚至是世界公民的意识,并促使他们明确公民的权利和责任,自觉亲近服务社会,意义重大。

八、研究计划

第一阶段:课题准备阶段(2013年11月—2013年11月)

(1)根据课题要求成立课题研究组。

(2)确定课题组人员分工。发动教师献计献策,为课题研究的开展创设良好的氛围。(3)明确课题组成员职责,积极做好准备工作。第二阶段:文献研究阶段(2013年12月—2013年12月)

加强理论学习,完成开题报告的撰写。

第三阶段:行动研究阶段(2014年1月—2015年11月)

(1)各部门按照分工进行逐步深入研究,(2)定期进行理论指导,加强课题开展活动的研究和监督,注意研究资料的积累,理论联系实际,务求实效。

(3)经常性的集中讨论,总结前期的研究情况巩固研究成果,及时解决研究过程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好前期工作的计划和实施步骤,做好课题中期论证工作。第四阶段:分析总结阶段(2015年12月—2016年1月)

(1)对预期目标进行评估,作课题总结;在具体的实践后进行理论总结。(2)撰写结题报告,提请有关部门进行课题鉴定。

(3)在不断的总结探索、实践之后完成课题目标,同时,将课题成果在本校进行推广,形成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公民意识的有效方法,确立多元的、发展的、过程性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公民意识的增强和公民能力的提升与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九、研究组织

课题组组长:陆洪涛、钱 珍

课题组成员:陆洪涛、翟丽群、钱 珍、吴 杰、谈凌燕、张 峰、罗银燕

十、课题研究预期成果

1、培养学生公民意识的有关论文。

2、有关课题研究的教师成果汇编。

3、有关课题研究的学生成果汇编。

4、形成中学生公民意识养成教育的校本教材

5、学生的精神面貌、社会责任感发生较大改变。

执笔者:陆洪涛

2013.12 5

第二篇:新时期中学生道德行为养成教育研究课题

“新时期中学生道德行为养成教育研究”课题设计论证

一、选题

(一)本课题研究是对中学传统德育理念与模式的反思

1、中学传统德育理念的滞后性。传统的中学德育是以说服教育为主手段,“教会顺从”为主目标的灌输式德育。中学生被学校、家庭、社会要求无条件地认同既定道德规范和价值取向。中学生未被作为具有独立人格的“主体”,不允许他们对各种价值取向进行独立判断、独立思考,他们对德育的理解是“只能是这样”、“只能这样做”。

2、中学传统德育目标的单一性。传统的中学德育忽视学生个体道德取向的多样性和道德水平的层次性,远离学生实际、远离社会实际,人为拔高德育目标,导致“小学共产主义、中学社会主义、大学文明礼仪”的怪现象出现。

3、中学传统德育内容的封闭性与狭隘性。传统的中学德育以书本为限,学校为界,强调正面教育,回避负面影响。学生在开放的社会生活环境中,对纷繁复杂、变幻不定、千差万别的社会现象束手无策、无所适从。

4、中学传统德育手段的强制性。传统的中学德育以灌输为主要特征,主要运用说服、批评、考试、奖惩等手段,忽视学生知情意行的统一性,违背德育规律和学生心理发展规律。

5、中学传统德育主体的错位性。传统的中学德育,教师扮演着“社会代言人”的角色,处于上位;学生处于消极被动状态,仅仅被看成是受教育者,处于下位。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师生平等关系,忽视师生的互动作用。

6、中学传统德育评价的片面性。传统的中学德育评价是人为拔高的高大全标准,采取一刀切的方法,忽视学生道德的层次性和个体差异性;评价的内容高度思想政治化,忽视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忽视对学生道德实践能力的评价;评价主体为教师、学校、家长、社会,忽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之间的互评;评价内容重结果轻过程、重现实轻发展、重表象轻本质。

(二)本课题研究是落实党的德育指导思想,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加入WTO的需要

高度重视对下一代的教育培养,努力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邓小平同志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面向全体学生,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强化了中小学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首要位置和核心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四个方面的主要任务: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从提高基本素质做起,促进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党和政府的这些方针政策无疑为本课题的提出、研究与实验指明了方向。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加深,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中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既面临新的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为广大中学生了解世界、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与此同时,国际敌对势力与我争夺接班人的斗争也日趋尖锐和复杂,他们利用各种途径加紧对我国学生进行思想文化渗透,其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直接影响着我们的学生。我国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样化,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与社会进步相适应的新思想新观念正在丰富着中学生的精神世界。与此同时,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假冒伪劣、欺骗欺诈活动有所蔓延;一些地方封建迷信、邪教和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成为社会公害;一些成年人价值观发生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以权谋私等消极腐败现象屡禁不止等等,也给学生的成长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给学生的学习和娱乐开辟了新的渠道。与此同时,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也通过网络传播,腐蚀他们的心灵。在各种消极因素影响下,少数学生精神空虚、行为失范,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歧途。这些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使之如何把德育首位落到实处,增强德育的主动性、时代性、针对性、实效性,面临着艰巨的任务,艰苦的探索,艰难的实践。

(三)本课题研究是增强德育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培养一代又一代“四有”公民的需要

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培养和造就千千万万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既是一项长远的战略任务,又是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知识是力量,道德也是力量,人格、理想、情感都可以产生力量。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学校的道德教育是提升全社会公民道德水准的基础性工作,它不但关系到青少年的全面、健康成长,而且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我们针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国内学校德育研究的现状以及社会观念和思潮的更迭起伏,对青年学生多方面的影响,确定了我们的选题“新时期中学生道德行为养成教育研究”,探讨继续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系统对策,提高对中学德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认识,探索加强中学生道德行为养成的方法、途径、策略,为培养德才兼备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贡献。

二、内容

(一)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

本课题研究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中央文件精神,结合西部地区特别是重庆市实际,着眼于现实问题,为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而开展本课题研究与实验。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新时期中学生道德行为基本要求;

2、新时期中学生道德行为现状分析;

3、影响中学生道德行为养成的因素分析;

4、中学生道德行为养成教育的对策研究。

(三)课题研究的原则

1、坚持与培育“四有”新人的目标相一致、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原则。既要体现优良传统,又要反映时代特点,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

2、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既要遵循思想道德建设的普遍规律,又要适应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的特点和接受能力,从他们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出发,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循序渐进。多用鲜活通俗的语言,多用生动典型的事例,多用喜闻乐

见的形式,多用疏导的方法、参与的方法、讨论的方法,进一步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

3、坚持双主互动,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本课题研究与实验中,教师与学生都是德育的主体,而且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关系、互相促进的关系。本课题研究与实验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持续性的发展和完善,终身性的发展和完善。

4、坚持育德与育心“协调发展”的原则。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密不可分关系,两者在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等方面有区别与差异,但殊途同归,都是为了发展人、完善人、培养“四有”新人。

5、坚持知行统一,实践第一的原则。德育的根本意义在于实践。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都是在实践中检验、实践中形成、实践中巩固、实践中发展的。本课题研究既要重视课堂教育,更要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注重自觉实践、自主参与,引导学生在学习道德知识的同时,自觉遵循道德规范。

6、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不断完善思想道德教育与社会管理、自律与他律相互补充和促进的运行机制,综合运用教育、法律、行政、舆论等手段,更有效地引导未成年人的思想,规范他们的行为。

7、坚持德育“创新”的原则。本课题是对传统德育的目标、内容、途径、方法、评价等方面的反思与批判、创新与发展。应该允许和鼓励师生在宪法范围内,在学习和实践基础道德规范的同时,允许和鼓励他们对现存的道德规范、现实社会学习、生活工作中遇到的道德冲突与价值取向进行思考与探索、判断与选择、保护他们这种自主参与自主选择、自主适应、自主创新的精神,即使“出轨”,也应采取引导、商椎、探讨的态度与方式解决,切忌简单裁决,生硬处理。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和途径

本课题研究将通过调查研究、个案研究等方法途径,对新时期中学生道德规范、道德价值观、道德理想、道德心理能力等方面进行研究。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促进中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三、价值

(一)理论价值

本课题研究将填补新时期重庆乃至西部地区中学生道德行为养成教育研究方面的空白。上个世纪,全国对德育、特别对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研究还是比较多的,也有很多成果。但是,那时的研究侧重于在构建学生品德体系等方面,而对品德的培养,行为习惯的养成较弱。另外,从市教科院提供的1998年以来立项的重庆市教育科研课题目录中也未搜寻到类似课题。因此,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将补充国内在这方面的缺陷和遗憾。

(二)实践价值

研究本课题对于当前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精神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今世界,高科技以惊人的速度刷新人们的生存方式、生活面貌和人生姿态,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综合国力竞争实质是人才的竞争,对新时期中学生道德行为养成教育的研究既是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和造就我国21世纪一代新人的迫切要求,关系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国民素质,把青少年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新一代接班人的千秋大业。该课题对于培养中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改进中学德育工作方法,研究新时期中学德育内容有先进性和创新价值,对于提高中学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实效性有指导意义。

第三篇:公民意识

怎样加强公民意识教育

公民意识即是公民对自身的政治地位和法律地位应履行权利和应承担义务的自我认识。公民意识的核心内容包括国家意识、民主法治意识、平等意识、权利与义务统一的责任意识。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命题,具有重要意义。在农村,培养和造就具有现代公民意识的新型农民不仅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出路,也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的途径有很多。

一、当前我国农民公民意识普遍缺失的原因分析“公民”是一个法律概念,与封建社会的“臣民”和“子民”有着根本的不同。中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没有公民而只有统治者和臣民的封建社会,广大农民长期处于受压迫、受剥削的附属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民意识得到普遍增强,但整体上还是比较淡薄,尤其在广大农村,农民的公民意识普遍缺失,具体表现为:农民的科学文化意识仍需提高,独立主体意识亟待增强,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比较淡薄,民主法治意识相对薄弱,团队协作意识尚需加强。我国农民公民意识普遍缺失的根本原因,主要在于以下两个方面。

二、农民公民意识教育的主要内容困家现代化的核心问题是人的现代化,其标志就是人成为公民并具有公民意识。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更须具有现代公民意识,凶此,加强农民公民意识教育,提高农民公民意识,是培养新型农民的必然要求。当前,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注重培育农民的科学意识、权利意识、责任意识、民卡意识、法治意识、市场意识、生态意识和健康意识等公民意识,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健康发展。

三、加强民主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民主法治意识公民意识的薄弱直接影响政治运行中制衡机制的形成和完善,阻碍政治的民主化进程。目前,在一个日益市场化的社会中,传统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正在降低,利益的分配和调整,更多不再是通过熟人社会的传统习俗来实现,而是通过制度化的法律实现。因此,要积极培养农民的民主意识,为人民当家作主奠定必要的思想文化基础。面对我国农民的法律素质和参政议政意识普遍不高的情况,要通过加强全民普法、送法下乡和对农民的法律援助等普法活动,引导广大农民自觉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要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保证广大农民群众拥有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不断提高农民的民主法治意识。

总之,现代化国家的基本构成单位是公民而不是臣民,公民身份的觉醒与公民意识的培育是中国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必经之路。农民现代公民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紧密结合新农村建设实际,从科教文化、经营管理、卫生健康、思想道德、民主法治等方面全方位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培育农民的公民意识,树立农民的崭新形象,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 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第四篇:浅谈加强中学生公民意识教育

浅谈加强中学生公民意识

教育

调兵山市第七中学

邓岩

浅谈加强中学生公民意识教育

公民意识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不仅直接表明了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程度,而且对经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等有着重大的促进作用。增强全社会每一个人的公民意识,无疑是扩大人民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基础。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中小学生进行公民意识教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什么是公民意识

公民意识是指公民对自己在政治生活中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是公民以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为依据,以自身作为国家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等活动主体的一种心理感受与理性认知。公民意识的实质是强调一个人在社会、国家中所处的地位及个人对自己政治地位和法律地位的自我认识。它不仅能直接表明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程度,而且对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重要作用。

公民意识的对立面是臣民意识。公民意识的制度基础是民主政治,臣民意识则是君主专制制度的产物;公民意识强调法治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臣民意识则主张人治和君权之下的等级序列;公民意识推崇人的尊严和自由,臣民意识则漠视个体尊严而强化人身依附。在我国,君主制早已终结,“臣民”也已经彻底成为了一个历史概念。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臣民意识”在现实生活中已经彻底绝迹。这是因为,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社会意识固然依赖于社会存在,同时又对社会存在表现出一定的独立性;由于人们对变化了的社会存在需要有一个认识过程和社会意识本身具有巨大的历史惯性,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往往落后于社会存在。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曾经延续了2000多年,臣民意识可谓根深蒂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成员的公民意识虽然有所增强,但是,臣民意识仍然以其巨大的历史惯性影响着一些人的思想观念,成为培育公民意识的顽固障碍。比如,目前我国仍有一些人对自己在社会、国家中所处的地位及个人对自己政治地位和法律地位并不明确,权利义务意识、责任公德意识、民主法治意识缺失;认为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等不能当饭吃,所以不必关注;认为别人的、公众的事情与己无关,可以冷漠视之。总之,他们内心感觉不到自己是国家真正的主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对全体社会成员尤其是中小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缺失。由此可见,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进行公民意识的教育,很有必要。

二、公民意识的主要内容

公民意识的内容非常丰富,其主要内容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公民身份意识和国家意识。公民身份是指公民在法律上的角色,特指在公民社会中,个人作为参与或监督国家公权力运行的独立主体的一种身份。只有公民具有了身份意识,才能产生公民主体意识。公民如果对自己公民身份没有明确的认识,就不可能认识到国家与自己之间的关系,就不可能对自己的主体地位有完整准确的认识,也就无法正确地行使政治权利和自觉履行应尽的义务。国家意识,即生活在同一国家的居民在长期共同的生活、生产、斗争中形成的对整个国家认知、认同等情感与心理的总和。国家意识是公民对国家的认同、认知意识,是社会个体基于对自己祖国的历史、文化、国情等的认识和理解,而逐渐积淀而成的一种国家主人翁责任感、自豪感和归属感。它是一种政治意识,同时也是一种文化意识,它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公民的责任心和义务感,有利于国家的昌盛和民族的强大。

第二,社会公德意识和责任意识。社会公德简称“公德”,是指在人类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要求每个公民在履行社会义务或涉及社会公众利益的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与“私德”相对,“公德”是指与国家、组织、集体、民族、社会等有关的道德;而“私德”则指个人品德、作风、习惯以及个人私生活中的道德。社会公德意识就是人们对在公共场合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的认知、理解和态度。社会公德意识的有无或强弱,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反映出了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对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公民的社会公德意识如何,直接与该国家或民族的经济、政治、文化发达程度息息相关。所谓责任意识,就是清楚明了地知道什么是责任,并自觉、认真地履行社会职责和参加社会活动过程中责任,把责任转化到行动中去的心理特征。责任意识是一种自觉意识,表现得平常而又朴素。责任意识也是一种传统美德。我国自古以来就重视责任意识的培养。只有每个人都认真地承担起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社会才能和谐运转、持续发展。

第三,权利义务意识。公民的权利是指公民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以作为和不作为的方式取得利益。每个公民都应意识到自己依法享有各种权利,并懂得权利的正当性、可行性,在法定范围内主动追求和行使自己的权利,勇敢地捍卫自己的权利,但不可无视社会所能提供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以及社会的承受能力而盲目主张权利和滥用权利。公民的义务是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民必须履行的责任。每个公民都应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否则就会受到法律的追究。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具有一致性,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权利义务意识不是权利和义务观念的简单综合,而是公民对国家生活与社会生活中权利义务关系的价值评判及规范化认同。这种价值评判和规范化认同,能够促进公民对法律规则内在价值的认可,培育公民自觉的守法意识和用法行动。

第四,民主法治意识。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讲,民主是一种国家制度,是统治阶级为实现其当家作主的权力而采取的管理国家的制度、形式。民主有内容与形式之分。就其内容来说,有作为国家权力的民主,有作为国家制度形态的民主,有作为公民权利的民主,但民主的核心内容是保证人民的权利如何实现、国家的权力如何健康运行。人民民主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我们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法治即法的统治。法治强调法律作为一种社会治理工具在社会生活中的至上地位,并且关切民主、人权、自由等价值目标。民主是法治的前提,法治是民主的保障,民主与法治有机统一构成法治国家的政治基础。增强公民的民主法治意识,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政治保障。

第五,自由平等意识。自由是公民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的权利。自由是相对的,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自由。自由本来就以不侵害别人的自由的为前提,是有限制的和有条件的。平等是人类的终极理想之一。人和人之间的平等,不是指物质上的“相等”或“平均”,而是在精神上互相理解,互相尊重把对方当成和自己一样的人来看待。现代社会的进步,就是人和人之间从不平等走向平等过程,是平等逐渐实现的过程。自由与平等是对立统一的。自由和平等的统一性表现在:自由增加,平等也会增加,自由减少,平等也会减少;或者平等增加,自由也会增加,平等减少,自由也会减少,即自由与平等正相关。自由与平等对立性表现在:自由与平等负相关。自由平等是现代社会的价值理想。公民自由平等意识的增强,是社会进步和表现。自由平等观念最为核心的内容是依法享有和行使自由的观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

第六,公平正义意识。公平正义,是人类追求美好社会的一个永恒主题,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一种价值取向,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和奋斗目标。现代意义上的公平指的是一种合理的社会状态,它包括社会成员之间的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正义的内涵与公平存在若干重叠,但它更多的指向是社会的是非观及荣辱观。它呼唤社会正气,谴责歪风邪气,与各种社会丑恶现象更是水火不容。公平正义是古往今来人们衡量理想社会的标准之一,也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价值取向。在公平与正义之间,公平是前提,正义是结果,正义是公平的灵魂,公平是正义的支撑,将二者割裂开来,往往容易偏离公平正义理念的要求。在当代中国,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三、当代中学生的公民意识现状

从整体上看,当代中学生积极要求上进,他们的公民意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而逐步增强,表现在:(1)具有一定的公民身份意识。绝大多数中学生都知道自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知道自己在国家生活中的主体地位。(2)国家意识较强。从总体上看,当代中学生热爱祖国,对自己祖国的历史、文化、国情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具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国家主人翁的责任感。(4)具有一定的权利义务意识。大多数中学生对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与义务有所了解,并知道应该怎样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4)具有一定的社会公德意识。大多数中学生知道在公共场合应该尊重社会公德,遵守公共秩序,讲文明,懂礼貌。(5)初步树立了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等理念。大多数中学生初步树立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理念,并希望这些理念在现实生活中得以实现。

但是,部分中学生的公民意识还比较淡薄,表现在:(1)部分学生对自己公民身份的认识还处于不自觉状态,他们将自己作为“公民”的这一现代社会中最常见的角色忽视了、淡化了,根本没有认识到自己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和身份。(2)部分学生的国家意识还不够强,对国情不够了解,对自己的祖国也不十分热爱,缺乏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的社会责任感。(3)部分学生的权利义务意识还有待增强,有些学生对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缺乏了解,不懂得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有些学生只想行使权利,却不愿履行义务;有些学生不能正确地行使权利。(4)在社会道德意识方面,不少中学生仅仅停留在遵守社会公德的层面,却不愿意主动地制止不尊重社会公德的行为。(5)大多数中学生的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意识比较淡薄。他们对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理念缺乏了解,即使对这些理念有所了解,也不全面、不准确的。

当代中学生在公民意识方面存在的最大的问题,就是他们不能在行动中体现出应有的素质,理论和实践脱节、知行不统一。有些学生往往是说的是一套,做的是另一套;有些学生虽然知道应该怎样做,却在现实生活中不这样做。因此,当代中学生的公民意识亟待提高。

四、加强中小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公民意识的缺乏已成为阻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障碍之一。中学时期是人的社会化的关键时期,也是公民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注重对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往往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加强中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可从以下几方面作出努力。

1、注重在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中渗透公民意识教育

目前,我国还没有在中学开设专门的公民意识教育课程,只是中学的各个学科中不同程度地渗透了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应把公民意识教育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注重在各个学科,尤其是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语文》《历史》等学科的课堂教学中,渗透对学生进行公民意识教育。

2、把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公民道德建设的过程,是教育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因此,我们应把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学校可结合实际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社会公益活动、社会调查以及参观考察、团队活动、主题班会、学生干部的竞争和选举、法制宣传教育、演讲比赛、辩论等活动。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接触社会,了解国情,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掌握技能,增强公民意识。

3、把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与行为习惯的养成结合起来

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不仅要将公民意识内化为学生的信念,更重要的是要将公民意识外化为学生的行动。学校只有把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与行为习惯的养成结合起来,才能使对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为此,学校应当严格按照《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来规范学生的行为,将公民意识教育与行为习惯的养成结合起来,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加强对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例如,在升国旗时要求学生必须肃立且衣着整洁;唱国歌时要求学生保持立正姿势,两眼平视前方,且要精神饱满,庄重肃穆,歌声宏亮、准确、整齐;在校园内要求学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爱护校园内的树木花草;鼓励学生对学校工作和教师的教育教学情况进行客观的评价、提出合理建议;等等。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增强学生公民意识的有效途径。

4、把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

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公民意识的培养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我们要努力建设校园文化,尤其是要在重视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同时,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如加强学校的校风建设、教风建设、学风建设、人际关系建设、组织机构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充分利用黑板报、板报、宣传专栏、校园网渗透对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这样做能收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

第五篇:中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研究课题中期报告

中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研究课题中期报告

一、及时成立课题组。

课题一确立,我校及时成立了课题组,由肖淑斌担任课题组组长,成员有李振宁老师组成。课题组的人员进行课题开展的认真研究和详细分工,尽量调动起各位成员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二、确定课题研究的内容。

1.文明礼仪教育与学习新《规范》、《守则》有机结合,在融合中深化学生礼仪认识。要让学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为,就必须首先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只有让《规范》深入人心,才可能更好地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学校积极进行“学规范,学做人”的宣传,营造良好气氛。有计划地进行“学习规范”专题教育活动,专设礼仪教育篇让学生学习礼仪常规和待人接物。

2.构建完整的学生文明礼仪要求,使文明礼仪教育向家庭、社会延伸。学校根据新《规范》与《守则》中对于学生礼仪教育的基本要求作为独立的内容提出来,并按“学校礼仪”、“家庭礼仪”、“社会礼仪”三个方面加于细化,逐一开展训练。

3.以“争当礼仪标兵”的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礼仪修养。在整个“争做礼仪标兵”活动中,“十佳礼仪标兵”的评选、“学做文明礼貌中学生”礼仪知识竞赛、制作礼仪宣传卡、自制礼仪小报、漫画等活动的开展,促使学生加强情感体验,实现知行统一,并促使学校文明礼仪基本情况的提高。4.学习中华传统礼仪,将礼仪教育纳入到学校德育教育工作之中,实现学校德育特色化发展与德育课题研究相互促进的德育新模式。

三、积极开展实践与研究。

1.学习宣传。什么是“礼仪”?学什么样的礼仪?这两个问题是此课题实践与研究首先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我们首先组织学生学习《规范》、《守则》、“坐、立、行”正确姿势、待人接物的规范等等,然后发动学生查找中华传统礼仪知识,把历史上知礼仪,懂礼仪的名人故事收集起来,利用班会时间交流学习。通过这两个步骤活动的开展,学生对礼仪有了较全面的认识,明白了懂礼仪、有礼仪对一个人来说是很重要的,从而产生主动参与学礼仪的活动的想法,既调动起积极性,又为以下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2.评议辨析。各班根据礼仪教育内容和要求,组织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事例、道德行为和学生的思想、行为现象进行评议辨析。通过辨析,使学生分辨美丑善恶,知道好与不好,遇到问题懂得思考“为什么、怎么办”,以加深对礼仪要求的进一步理解,强化学生的行为意向,也能锻炼学生的思考、分析、辨别能力,从而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3.学科渗透。课堂中渗透文明礼仪的知识,切合时机地进行文明行为礼仪的引导与教育。充分挖潜教材中的礼仪教育因素,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资源,引导学生和同伴合作时、参加各种学习讨论时、回答问题时要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同时也和师德建设相结合,要求教师保持应有的教学礼仪,不体罚、变相体罚、谩骂侮辱学生,注重教学中教师文明礼仪的诱导作用。

4.榜样示范。首先由教师示范,通过直观形象的示范,指导和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行为方法,给学生树立行为的榜样,如:升国旗时要严肃,立正站好,目视国旗;接待客人来访要有礼貌,主动问好;上课举手发言,起立回答问题,向他人请教习题,上下楼梯右行,让路右退一步,请长辈或客人先走等等,教师以规范化的动作示范,学生仿照老师的示范动作进行练习。再请做得好的学生示范,各班自行比赛,选出班级“礼仪之星”,张榜表扬。

5.实践体验。实践体验,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在礼仪行为规范训练时,我们将礼仪行为进行分解、逐一强化练习,以达到学生能掌握具体行为技能的目的。由班长把每周模拟训练的项目罗列计划出来分发给各班,然后利用班会课进行模拟行为训练,如在进行“如何做客”的行为训练时,教师首先创设情境,然后指导学生参加“做客”练习,要求学生准确用“您好”、“谢谢”、“再见”等文明用语。由教师细心指导学生,让座、开门、走姿、坐姿等,使其不仅语言文明而且行为文明。当学生掌握基本要点之后,可以由各班开展各种竞赛,推选出“礼仪之星”上报学校德育室。

6.故事启迪。爱听故事是小学生的一大特点。在礼仪教育中,我们提倡教师充分发挥语言和情感的作用,恰到好处地讲礼仪故事,对学生深明道理,强化道德认识有较大帮助。再请学生收集交流中华传统美德故事、我们身边的礼仪小故事等,用故事中人物的正确礼仪来感染熏陶学生,把外因作用逐步转化为内因动力。

7.活动竞赛。这是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比赛形式进行训练的方法。五月份我们开展了“文明礼仪伴我成长”故事比赛,高三一班的王思琪同学被评故事大王擂主。各班教师针对中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以小组或个人为单位,开展礼仪规范比赛,如“礼仪知识知多少”、“看看谁的仪表美”、“礼仪演讲赛”、“礼仪小品表演”等。根据实际表现,评出“文明礼仪示范班”、“礼仪之星”。

8.环境熏陶。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不仅具有情感陶冶的作用,而且具有心理行为的制约作用,学校努力创设传统美德、行为规范、礼仪教育的育人氛围。如悬挂伟人像、礼仪教育格言,黑板报、等围绕礼仪教育进行宣传。

9.家校合力。礼仪教育要取得整体效应,就要使家庭教育影响与学校教育取得一致,形成合力,做到教育原则一致,内容互补,时空充实。因此在礼仪教育中,我们利用各班家长会向家长提出礼仪教育的目的、要求、家庭礼仪规范,使家长意识到良好的行为养成教育对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并掌握一定的礼仪训练的内容和方法,从而自觉地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

四、下阶段计划与打算。

总之,通过实践与研究,《中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研究 》课题已经顺利开展起来,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其中实践活动形式的多样性是我们今后还要继续坚持的。但课题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对理论的研究学习还不够深入,开展单项活动后的小结和课题阶段性的总结工作做得还不够到位,今后还将在这些方面加以改进。另外,礼仪教育的实践活动方面,我们还将开展“礼仪值周”等活动,力争在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中进行《中学生文明礼仪习惯的培养研究》课题的实施,在活动过程中注意文字材料和过程材料的收集,使课题研究工作更加规范化、系统化。

下载《中学生公民意识养成教育的行动研究》课题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学生公民意识养成教育的行动研究》课题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公民意识--韩雪

    浅谈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公民意识 韩雪 摘要:公民意识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不仅直接表明了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程度,而且对经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等有着重大的促进作用......

    公民意识论文

    如何对小学生进行公民意识的培养 群力实验小学 张卓玲 公民意识是一种现代意识,在基础教育阶段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是顺应时代要求的,是21世纪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公民环保意识

    随着让社会的发展,社会生产力大力发展的同时,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而同时大量的各相态废弃物也被制造出来,它们严重破坏了我们的生活环境危及我们的生存。如: 1930年马斯河谷烟......

    公民意识5篇

    摘要:公民意识是指社会成员对公民资格及其价值的认识,在小学生中实施公民意识教育是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笔者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为引领,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

    公民意识(5篇范文)

    “辛亥革命与中国宪政”演讲观后感“要打破专制的窠臼,首先必须唤醒普罗大众作为公民的主人公意识”,在近一百年之前我们的前辈就已经深刻的意识到了这一点,并且为之奋斗,展开了......

    公民纳税意识

    内蒙古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税务专业暑期社会调查报告巴彦淖尔市临河地区公民纳税意识的调查报告姓名张 斌班级2010级税务学号102014102指导教师张 贵导师职称教 授指导教师......

    现代公民意识

    老师让我们谈现代公民意识,如果光谈意识,范围有点广。按我们上马克思时书本上介绍的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主观印象,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这样一说,貌......

    论公民意识

    论关于学生的公民意识应用生物技术1201,黄健,2012304200315公民意识,是指社会成员对自己在国家中所处地位的自我意识。具体地说,就是公民对于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有足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