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测试 第8单元 |人教新课标(五篇范例)

时间:2019-05-14 10:30: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8-2019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测试 第8单元 |人教新课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8-2019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测试 第8单元 |人教新课标》。

第一篇:2018-2019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测试 第8单元 |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测试题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5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5分)

Yōu jìng

xǐng

táo zuì

chún shú

qín jiàn()

()

()()()

二、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诗意,用“√”表示。(4分)

1、这幅肖(xiāo

xiào)像画上的男人绷(bēng

běng)着脸,非常严肃。

2、我模(mó

mú)模糊糊记得那张入场卷(juàn

quàn)上有他的签名。

三、下列各组词语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A、有朝一日

大洋彼岸

古色古香

曲高和寡 B、雕梁画栋

别具一格

为所浴为

不解之缘 C、美不胜收

窃窃私语

脍炙人口

无言以对

四、选择下列词语中带点年 字正确解释打“√”。(4分)A、举世:

○1提示

○2推选

○3全

○4向上托 B、胜地:

○1超过

○2赢

○3能承担

○4优美的 C、绝弦:

○1断

○2独特

○3走不通

○4一定 D、复鼓:

○1重复

○2转过去或转回来

○3再:重新

五、下面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是()(2分)

A、伯牙 / 善鼓琴,钟子期 / 善听。

B、伯牙 / 所念,钟子期 / 必得之。

C、子期死,伯牙 / 谓世 / 再无知音。

D、乃 / 破琴 / 绝弦,终身 / 不 / 复鼓。

六、按要求必定句子。(4分)

1、我和小珍从小一起长大。我很了解小珍。(用关联词连成一句)

2、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根据你理解的意思,加上标点符号。)

七、选词填空,成语积累与运用。(选序号填空)

A、独具匠心

B、曲高和寡

C、妙笔生花

D、惟妙惟肖 我们可以用

来赞美伯牙的《高山流水》,用

来赞美达芬奇的《蒙娜丽莎》;面对一件精美的工艺品时,我们可以说

,读到一篇好文章时,我们可以说。

八、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4分)

1、“高山流水”用来比喻乐曲高妙或是知心朋友,也可以指美丽的风景。

()

2、《月光曲》是英国音乐家贝多芬创作的。

()

3、《伯牙绝弦》赞扬了朋友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

()

4、句子“詹天佑是杰出的我国爱国工程师。”没有语病。

()

九、仿照例句的写法,把句子写详细,写连贯。(3分)

读沙漠,我们读出它坦荡豪放的胸怀;读太阳,我们读出了它普照万物的无私。

十、根据情境,完成对话。(3分)

你的好朋友学画画三年了,她觉得很枯燥,想放弃学画画,改学跳舞,你会劝她:。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30分)

一、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5分)

夜晚,一位父亲和他的儿子在院子里散步。儿子已大学毕业了,在外地工作,好不容易回一趟家。父子俩坐在一棵大树下,父亲指着树枝上的一只鸟问:“儿子,那是什么?” “一只乌鸦。”

“是什么?”父亲的耳朵近来有点背了。“一只乌鸦。”儿子回答的声音比第一次大,他以为父亲刚才没有听清楚。“你说什么?“父亲又问道。“是只乌鸦!” “儿子,那是什么?”

“爸爸

那是只乌鸦

听到没有

是只乌

”儿子已经变得不耐烦了。

父亲听到儿子的回答后,没有说一句话。过了一会儿,他突然站起身,慢吞吞地走进屋里,几分钟后,父亲回到儿子身边,手里多了一个发黄的笔记本。

儿子好奇地看着父亲翻动着本子,他不知道那是他父亲的日记本,上面记载着父亲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父亲翻到25年前的一面,然后开始读出声来:

“今天我带着乖儿子到院子里走了走。我俩坐下后,儿子看见树枝上停碰上一只鸟,问我:”爸爸,那是什么呀?“我告诉他,那是只乌鸦。过了一会儿,儿子又问那是什么,我说那是只乌鸦……”

儿子反复地问我那只鸟的名字,一共问了二十五次,每次我都而心地重复一遍。很高兴能有这样的机会,我知道儿子很好奇,希望他能记住那只鸟的名字。“当父亲读完这面日记后,儿子已经泪流满面了。”爸爸,你让我一下子懂得了许多,原谅我吧!“父亲伸手紧紧抱住自己的儿子,布满皱纹的脸上有了一丝笑容。

1、在文中的“

”里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2分)

2、读句子,体会父子俩的情感变化。(3分)○1当父亲读完这面日记后,儿子已经泪流满面了。

从加点部分可以体会到儿子:

○2父亲听到儿子的回答后,没有说一句话。

从加点部分可以体会到父亲:

○3父亲伸手紧紧抱住自己的儿子,布满皱纹的脸上有了一丝笑容。

从加点部分可以体会到父亲:

3、二十五年前后,父子俩回答了同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是

儿子的态度是

父亲的态度是

。(3分)

4、这篇短文告诉我们

(2分)

5、文中的父亲是不是真的耳背,听不清儿子的回答了?(2分)

6、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本文的主要内容。(3分)

二、阅读短文《给自己锁定一个高目标》,完成练习。(15分)○1有一个普通少年有一天说了一句非常不普通的话,他说:“我某某某是为北大而生的。” ○2父亲听后在心里暗自发笑。因为父亲知道儿子的资质并不算是出类拔萃的。虽如此,父亲还是懂得不能伤害儿子的积极性,只好报以微笑首肯。○3少年继而又道:“我以前的时间都是浑浑噩噩,全部浪费了。” ○4见儿子说出这样的话,父亲有些惊讶了。父亲很慎重地看了看儿子,又想了想儿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叹。原来,儿子的一个好同学转到一所省重点中学就读去了,回来后两个人刚刚在一起聚了一次。○5看见儿子坚定的神色,父亲觉得儿子仿佛一下子就长大了。○6其后的日子,父亲发现儿子有了很大的变化。以前要钱总是买零食,如今却买各类学习资料;以前要家长督促学习,现在却要家长督促休息。而且,长时间地坚持着。○7又一天,少年在餐桌上对父亲说:“爸爸,我现在发现学习也是一种享受。” ○8父亲会心地笑了,很为儿子骄傲。因为父亲知道,当一个人锁定了一个高目标,并愉快地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努力奋斗时,这个人一定会有所作为的。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来。(2分)

出类拔萃(cuì

cù)

浑浑噩噩(hào

è)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3分)

骄傲-------()

普通-------()

慎重-------()

3、请用原文回答。(3分)(1)第○2自然段中的“如此”指

(2)第○4自然段中的“这样”指

(3)第○8自然段中的“这个人”指

4、第○6自然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这里有什么作用。(3分)

5、为文章结尾写一句话以解释父亲的见解。(2分)

6、对于本文的主题,请用古诗或名言警句加以概括。(2分)

第三部分:习作(35分)

题目:我爱

要求:○1在横线上填上一种艺术的名称,如:画画、作诗、唱歌、书法等 ○2要写出你对这种艺术的热爱。

第二篇:六年级上册语文试题-第7单元 单元测试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课时卷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检测内容:25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6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一.看拼音写词语。(12分)mófàn xúnjǐng chěngchǔ

()

()

()yǒngyuè tuījiàn chuānglíng()

()

()yíhuòbùjiě yīshānlánlǚ

()

()kēngqiāngyǒulì()

二.组词语(16分)

伯()

妇()

租(泊()

扫()

组(洽()

糊()

燥(恰()

湖()

操(三.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12分)

闯(间(页(业())))))))()的胸怀不停地()()的天气静静地()()的作家()地修改

四.照样子,填写句子。(8分)

例:小狗见了我,亲热得围着我的脚跟,汪汪地叫个不停。

1.听到北京申奥成功的消息,我高兴得____________。

2.干了一天活的爸爸回到家时,累得______________。

五.把下面词语恰当地用到短文中去。(14分)鲜红绿色 快乐 晶莹闪亮绵绵的 红红的绿绿的

()的春雨过后,太阳又露出脸来,鸟儿()地唱歌,草儿滴着水珠,好像都在赞美这场春雨。校园里的美人蕉,()花朵挺立在()的枝上,()的花瓣上满是()的水珠,轻轻一碰,就像珠子一样滚落下来,落在()叶子上,掉在地上“碎了”。

六.把下列排列错乱的句子,按顺序重新排列并将序号填在前面括号里。(7分)

()春天到了,菜园里一片绿油油。

()冬天的时候,下过一场大雪,我们的菜园变得一片洁白。()菜园如此娇美,仿佛是一幅诱人的四季画。()我家的东南边有一块长方形的菜园子。

()初夏,成行的向日葵绽(zhàn)开着一朵朵金黄色的花朵,迎着朝阳怒放。

()秋天,北边墙脚下的花丛发出阵阵芳香。()炎热的夏天到了,地里结满了累累的瓜果。

七.阅读短文,回答问题。(31分)人醉画图中

明清之际,浙江仁和县出了个小才子,叫毛先舒。他从小就很聪明,智慧超人。

8岁那年,他父亲带他去杭州,游览西湖。一般的孩子见了山,见了水,就只知道贪玩了,毛先舒可不是这样。

在堤边走着走着,父亲一回头找不到孩子了。再一看,毛先舒正坐在堤边上沉思呢。父亲问他在干什么,他说要做一首诗。父亲很惊喜,说:“好,你做吧,我在这里陪着你。”

毛先舒说:“我已经做出来了。”说完,便念道:“杨柳千条绿,桃花万树红。船行明镜里,人醉画图中。”

他父亲高兴极了,更加注重培养他。后来毛先舒10岁就能写手好文章,18岁便著出了第一本诗集《白榆堂诗》。

1.给带点的字选择恰当的字义,在上面画“√”。(6分)明清之际(1)交界或靠边的地方(2)彼此之间(3)时候(4)当,适逢其时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8分)沉思-()

惊喜-()培养-()

聪明-()

3.用“--”画出毛先舒8岁时写的诗。(8分)这首诗描写了什么季节的哪些景物?(5分)

4.分别给第一自然段和第五自然段选择主要内容,在括号中画“√”。(4分)第一自然段:主要内容:

(1)明清之际,浙江出了个小才子。()(2)小才子毛先舒从小就很聪明,智慧超人。(第五自然段:主要内容:

(1)毛先舒的父亲高兴极了,更加注重培养他。((2)毛先舒在父亲培养下,18岁出了第一本诗集。()))

第三篇:2018-2019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试题-第8单元 |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测试题

姓名:

成绩:

一、读拼音,写词语。(6分)

táo zuì fù yuē mù yù qiè qiè sī yǔ là zhú àn wú tiān rì()()()()()()

二、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A.谱(pǔ)写 幽静(jìn)纯熟(shōu)B.记录(lǜ)霎(shà)时间 有朝(zhāo)一日 C.为所欲为(wéi)莱茵(yīn)河 衬(chèn)托

三、想一想“发”字可以组成哪些词语,然后将恰当的词语填在括号里。(6分)

和许多()同家相比,我国的各项事业也在飞速()着,这饱含着多少人的心血啊!张总工程师就是其中一个,他()不怕困难的精神,充分()自己的聪明才智,经过几年的努力,终于()变色龙变色的原因,并利用这一原理()了一种变色涂料。

四、我能找出下列词语的错别字并改正过来。(9分)

近义词:清幽—()纯熟—()陶醉—()衬托—()竟然—()反义词:微弱—()随便—()怀疑—()哀伤—()矜持—()

五、我会写近义词和反义词。(10分)

微波磷磷()署去寒来()壁空如洗()一反长态()切切私语()

淹淹一息()不解之原()不在画下()抑扬顿措()

六、我会改写句子。(4分)

1.他会灵活运用词语。他每次作文写得不错。

用关联词合并成一句:

2.夜幕笼罩了房屋、树木、大街小巷。

改为“被”字句:

改为“把”字句:

改为比喻句:

3.这天气可真冷。

改为夸张句:

4.巍巍高山是英雄坚强不屈的象征。

改为反问句:

七、阅读世界。(33分)

㈠ 课内阅读。(20分)

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借着()的月光,按起了琴键。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的地方升起来。()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轻纱似和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的大海。

1.按原文填写。(7分)

2.下面不是比喻句的一句是()(2分)

A.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了银纱。B.月亮越升越高,穿过轻纱似的微云。C.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

3.用“

”在文中画出实在事物,用“

”画出联想的内容。(1分)4.皮鞋匠的第一次联想描绘了三幅画面,它们分别是:(3分)

5.为什么说盲姑娘“仿佛”也看到了她从没看见过的景象?(2分)

6.借助皮鞋匠的联想,我仿佛听到了贝多芬的《月光曲》:时而

,时而

,时而

。(3分)

7.用简练的语言概括选文第2自然段的意思。(2分)

㈡ 课外阅读。(13分)金

每一个到埃及的外国人,几乎都想去看一看金字塔的景象。去年6月的一天,我们就是带着一种好奇而神往的心情,来到埃及首都开罗西郊,参观了金字塔。车出开罗,公路尽头,仿佛出现了另一个世界:繁华喧闹的街市被茫茫无际的黄沙所代替;空气也像经烤炉加热过一样,扑到脸上,使人感到灼热难受。我们先站在高处远看,金字塔的巨影矗立在一片沙海之中,塔的周围依稀可见的人和骆驼,看起来像是一些移动的黑点。再走进一看,这里共有大小不等的三座金字塔,还有一座举世闻名的狮身人面像。其中名为“胡夫”的金字塔最大最高,也称大金字塔,是埃及金字塔的代表作。它是古埃及第四王朝(公元前2700年)胡夫王的陵墓,塔基底部有230米见方,走一圈近一公里。塔高原为146.59米,经过长年剥蚀,现在高为137米。据估算,整个塔共用了230多万块每块千瓦时达2吨半的石料,其中最大块的石料约重16吨,而且,建筑工艺水平相当高,石块之间不用任何黏合物。当我们顺着几乎需要爬行的通道进到塔的核心部分——埋葬着国王的墓室时,看到四壁的石块加工细致,合缝严密,甚至想要插进一根针去都很难。1.我能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2分)

⑴ 神往:

⑵ 举世闻名:

2.我会填空(4分)

金字塔是

(国)的建筑,在开罗西郊大小共有

座;其中,最大最高的是

,它是

的陵墓。

3.作者介绍金字塔时都用了哪些说明方法?(4分)

4.在文中找一句夸张写法的句子并仿写一句。(3分)

仿写:

5.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2分)

八、表达空间。(30分)

艺术在人的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请你写一次艺术欣赏活动,如听音乐会、看花展、参观美术馆等。回忆课文中,作者表达感受的方法,把它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相信你会完成的很好的!六年级○上第八单元测试题㈡

姓名:

成绩:

读拼音,写词语。(4分)

qín jiàn sū xǐng bù jiě zhī yuán chèn tuō()()()()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9分)

模仿(mó

mú)喝彩(hè

hē)绷着脸(běng

bēng)倒栽葱(dào dǎo)蹿上(cuān

cuàn)憋闷(mèn mēn)肖像(xiāo

xiào)有朝一日(zhāo cháo)自作自受(zuò

zuō)

三、圈出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2分)

1.既使被挤在厚厚的暮布里,憋闷的满头是汗,也兴味昂然。()2.舞台如一炉火,练就了我的勇气和意力。()

四、判断对错。(5分)

1.“伯牙善鼓琴”和“善哉”中的“善”字意思一样。()2.“志在流水”和“伯牙所念”中的“志”、“念”意思一样。()3.“入场券”和“画卷”中的“券”、“卷”字读音一样。()

4.“清秀的脸、清幽的月光、恬静的微笑”中的词语搭配完全正确。()5.“蒙娜丽莎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肖像画。”这句话没有表达错误。()

五、从课文中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4分)

1.昏暗得看不到天上的日光。

()2.比喻不能解脱的联系或关系。

()3.被问得哑口无言,什么话也回答不上来。

()

4.背地里小声说话。

()

六、用学过的成语填空。(5分)

如果一个人的作文写得很好,一下笔就“惊天地、泣鬼神”,你一定会用()这个词来夸他。

美妙的音乐总在我们的耳边响起,我时常想起了()、()等描述形容音乐的成语。

如果你深觉自己知音难觅的话,一定会想起()这个故事。

高亢的歌声使周围的树木都颤动起来,天空中的流云都停了下来,讲的成语就是()。

大自然的景色美不胜收,你会惊叹:“真是()啊!”

七、我会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4分)

我们从小就要艰苦朴素的习惯。

经过老师的帮助,我的错别字大大的降低了。

新的一代要发扬老一辈开创的革命事业。

我在舞台上慢慢逐渐长大。

八、按课文内容填空。(8分)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对以上情节,如果用一句话来说,那就是();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的地方升起来。()的海面上,()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微云。忽然,海面上()了大风,()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过来……这段话描绘的就是()的情景,充分说明了欣赏艺术可以采用()的方法。

“队伍慢慢地向前移动。我慢慢地上了博物馆门前的台阶……不知过了多久,我终于走到了陈列室门口,终于看到了她。”我发现这一段话作者在表达方法上采用了()的写法,写出了()。

《我的舞台》一文表达思路很清晰。一开始就说“舞台对我有着()”,分别写了还没有出生时、刚会走路时、后来……和舞台有着的情结;接着写了6岁时,自己的舞台从床上转移到(),暑去寒来地练习基本功;最后写自己在舞台上慢慢长大,舞台如(),练就了自己的()。

九、日积月累。(6分)

俞伯牙、钟子期的故事在我国古诗中也常有提及,如“借问人间愁寂意,”“高山流水琴之弄,”“钟期久已没,”。

贝多芬是

(国家)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尊称为“

”。贝多芬一生创作了许多不朽的作品,你知道的有

、、。

写出5个你喜欢的四字成语:

、、、、。

十、妙笔生花。(3分)

假如世界上没有了音乐,世界就会变得越来越平凡乏味。

假如世界上没有了音乐。假如世界上没有了音乐。假如世界上没有了音乐。

十一、阅读世界。(20分)㈠ 课内阅读。(9分)

全家人都惊讶地发现,我这个被宠坏了的小公主,不知从哪儿来了一股狠劲儿。六岁的小女孩柔弱的身体成了黑脸大汉手中的一块生面团,翻过来、扌周 过去、立起来、横过去,抻、拉、压、拽,为所欲为,奶奶看不过我被整得满脸的泪水和汗水,每次都目不忍视地躲到里屋。我自己倒从没叫苦、喊过疼——让观众看我哭哭啼啼地演戏,像什么话呀?

联系下上文,解释下面的词语。(4分)

⑴ 宠坏:

⑵ 目不忍视:

写出本段描写“我”练功时所用的动词。(2分)

用“

”画出文中的比喻句。(1分)

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2分)㈡ 课外阅读。(11分)母

我给报刊经常写赞美菊花的文章,有朋友问我是不是喜爱菊花?是的。在众多花草中我对菊花情有独钟,每每谈到花就想起菊花,想起那关于菊花的温馨往事。

孩提时的一个夏天,因经常下河塘凫水玩耍患上了耳炎并引发了头痛症。打针吃药也没有好转。晚上头疼得无法入睡,母亲一边哄着我一边心疼得掉泪。第二天上午,母亲不知从哪里打听到枕干菊花枕头可以减轻头痛的偏方。中午,母亲冒着40摄氏度左右的酷热跑了几十里地后才想到秋天才开菊花。以后,母亲就天天盼秋天的来临。

到了秋天,母亲开始四处采摘新鲜的菊花,整整一秋忙于翻晒它们。看着母亲为不能填饱肚子的东西整天忙碌,不懂事的我当时不理解并深深埋怨母亲。我问她好几回:“这东西又不能吃,你弄它干什么?”每次母亲都是用微笑来回答我的问题。

不久后的一天,母亲给我缝了一个塞满干菊花的枕头,至今我还清清楚楚地记得那天晚上,母亲对我说的话:“枕上它,你的头就不疼了。”母亲为我盖好被子后,坐在床边依旧微笑看着我。我问母亲为什么不早告诉我,她说:“这是个偏方,人家说必须是母亲亲自摘晒的,早告诉你就不灵验了。”那天晚上,我突然发现母亲的笑容是那么得美,如傲然绽放的菊花。

从那以后,每天晚上我总是伴着菊花的药香甜甜地进入梦中。也许是因为它饱含太多的母爱深情,我的耳炎慢慢好了,头痛症也消失了。长大后,我才领悟到,母亲只要自己的儿女健健康康,付出多少艰辛也在所不惜,多么朴实动人的愿望啊!

提到花就想起菊花,想起母亲为寻找菊花而奔走河堤时的身影…… 母爱如花,芳香一时,温暖一生。1.给加点的字注音。(2分)

埋怨()

温馨()

绽放()

河堤()2.联系下上文,解释下面的词语。(2分)

酷热:

情有独钟:

3.“我”对菊花情有独钟和文人墨客的赞赏菊花的原因一样吗?为什么?(2分)

4.“那天晚上,我突然发现母亲的笑容那么得美,如傲然绽放的菊花。”母亲的笑容为什么如菊花那么美?(3分)

5.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母爱如花,芳香一时,温暖一生。”这句话的理解。(2分)

十二、表达空间。(30分)

补充题目:我的(可以填写“歌曲、画画、杰作、舞台、梦想”……)

表达要求:围绕核心字眼,写一写自己在这方面的经历和感受,做到内容具体,条理清楚,感情真实。

第四篇:六年级上语文试题-第8单元测试卷A卷 人教新课标

第八组达标检测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一部分 积累运用(30分)

一、选择题。请选择一个恰当的答案,把序号填入“()”里。(10分)1.下列词语中,带点字读音有误的一组是()。

A.入场券(quàn)弹琴(tán)

B.肖像(xiào)

喝彩(hè)....C.绷着脸(běng)抻面(chēn)

D.蹿上床(cuàn)溺爱(nì)....2.下面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风彩 淡雅 暗无天日 不在话下

B.赴约 捉摸 窃窃私语 不落窠臼 C.造就 抗议 署去寒来 余音绕梁

D.身段 练就 雕粱画栋 响遏行云 3.“赊”字的意思与下列哪个字有关?()A.壳

B.佘

C.钱

D.余 4.下面词语中与其他三个用来形容的对象不同的是()。

A.阳春白雪

B.阳春三月

C.不同凡响

D.妙笔生花 5.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是()。

A.伯牙鼓琴(弹)

B.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断绝)..C.洋洋兮若江河(海洋)D.终身不复鼓(再、又)..6.“惮”字可能与下列哪个字的读音相似?()A.审

B.甲

C.弹

D.情 7.下面不属于贝多芬的作品的是()。

A.《命运》

B.《黄河颂》

C.《合唱》

D.《英雄》 8.下列句子中,意思与其他句不同的是()。

A.《蒙娜丽莎》是世界名画,有多少人能亲睹她的风采呢? B.《蒙娜丽莎》是世界名画,没有多少人能亲睹她的风采。C.《蒙娜丽莎》是世界名画,不多的人能亲睹她的风采。D.《蒙娜丽莎》是世界名画,有很多人能亲睹她的风采。9.下列与其他词语结构不同的一个词语是()。

A.瓜果飘香

B.别致美观

C.风雨侵蚀

D.清风徐来 10.下列句子填入的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____,你尽可转动明眸,欣赏白云蓝天,飞流激湍;________,你尽可闭目凝神,倾听莺歌燕语,春水潺潺;__________,你尽可翕动鼻翼,呼吸牡丹的浓香,黄菊的清爽;________,你尽可品评自娱,把玩深尝。

①艺术是一座姹紫嫣红的百花园 ②艺术是一杯回味无穷的香茗 ③艺术是一幅意境高远的中国画 ④艺术是一首清脆圆润的古曲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③①②④

D.④③①②

二、填字组词,再选择恰当的写在横线上。(12分)余音绕()

妙()生花 引人入()

美不胜()()俗共赏

独具()心

脍()人口

巧()天工 1.这篇文章的作者真是_______,把湄洲岛的美表现得淋漓尽致。2.音乐会上,既有_________的流行音乐,也有___________的世界名曲,一曲终了,______________,令人回味无穷。

三、按课文内容填空。(8分)1.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_________________!”志在流水,钟子期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皮鞋匠________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_____________的地方升起来。______________的海面上,____________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_____________微云。……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岸边涌过来。

第二部分 阅读欣赏(30分)(一)旅店里的琴声(11分)在乡下一家简陋的旅店里,躺着一位客人。他正闭目欣赏楼上优美的钢琴声。琴声一会儿低沉,一会儿高亢;低的时候,像珠子在盘中滚动,高的时候,像雷鸣在震撼大地。“这是谁弹的呢?”旅客想。

忽然,“滴答”一声,一滴水滴在他的脸上,他睁开眼往天花板瞧去,又滴下来一滴水,正好滴进他的眼里。他跳了起来,放开喉咙喊:“来人哪!来人哪!”

“什么事?先生!”服务员慌慌张张地跑进来。“楼上是谁,怎么往地板上倒水?”旅客生气地问。

服务员看看漏下的水,答道:“上面住的是德国当代大音乐家贝多芬先生。”

“哦!是贝多芬!难怪弹得这么好!”旅客一听,怒气立刻消了一大半。“要不要我去关照他,不要让水漏下来呢?” “不,不!你不要打扰他,我自己去看看吧。”

旅客轻步走上楼去,透过门缝,见贝多芬全神贯注地弹着琴,琴边放着一盆水。旅客正在纳闷儿,突然,他看见满身大汗的贝多芬手指往盆里一浸,又继续弹下去。啊!原来贝多芬练得手指发烫了,需要随时用水冷却一下。因为过于紧张匆忙,水溅了一地,顺着地板缝滴到楼下去了。

这位旅客站了很久才离开。他下楼时,不禁暗暗感叹道:“_______” 1.短文的主人公是()。(1分)A.旅客

B.贝多芬

C.服务员

D.作者 2.联系全文,下面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A.旅客生气的原因是天花板滴水滴在他的地板上。

B.旅客怒气消了大半的原因是服务员答应关照楼上的客人不要让水漏下来。

C.贝多芬的琴声像珠子在盘中滚动,像雷鸣震撼着大地。D.地板缝滴水是因为旅客用冷水冷却发烫的手指,太紧张匆忙,水溅了一地,顺着地板缝滴到了楼下。

3.从下面选择一个最能表达短文中心的句子。()(2分)A.通过写一位旅客在旅店看见贝多芬练琴的事,说明旅客心里很感动。

B.通过写旅店里发生的一件事,说明人与人之间要和睦相处。C.通过写一位旅客看到贝多芬全神贯注练琴的经过,赞扬了贝多芬的苦练精神。

D.通过写一位旅客在旅店看见贝多芬练琴的事,赞扬了这位旅客的宽容大度。

4.读文中的画线句,完成练习。(4分)(1)从画“——”的句子中我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画“”的句子中我能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尾处旅客会说些什么?请发挥想象在横线上补写出人物的语言。(2分)(二)用梦想弹奏生命的琴键(19分)①1996年2月,他出生在浙江萧山。因早产和先天性肺炎,在保温箱里时间过长氧气中毒,他还没来得及看一眼这个缤纷的世界就开始了与黑暗相伴的生活。没有光亮,声音就成了他生活的全部。懵懂的他喜欢敲打各种物品,聆听它们发出的声音。

②3岁多的一天,母亲带他到朋友家去玩。进门时,朋友正在弹钢琴,悠扬的旋律深深吸引了他。从那一刻起,他的心中就埋下了音乐的种子。有一次,路过琴行,他在门口听到里面传来的琴声,说什么也不走了。那次后,他经常让父亲带他去琴行玩。起初,他总是安静地聆听,在心中记下那些旋律。琴行老板见他天天来,觉得他肯定是喜欢弹琴,就让他弹一曲试试。那是他第一次摸琴,却能将听过的乐曲完整地弹奏出来。

③4岁时,父亲送他到琴行去学琴,从那时起,他每天都要练琴六七个小时。晚上去练琴,直到卷帘门快被拉下时他才恋恋不舍地离开。他对音乐的热爱和执着感动了琴行老板,在得知家里已经没有能力给他买钢琴时,琴行老板送给他一架钢琴。有了属于自己的钢琴,父亲又给他买了录音机和磁带。这些音乐就像一条河,缓缓流入他的心田。

④到了该上学的年龄,他进了省盲校。上午要上文化课,他就利用下午和晚上的时间练琴,不练够时间就不睡觉。音乐就像一缕阳光,照亮了他的生活,也明媚了他的未来。他很努力,可在琴行学习毕竟是业余的,为了让他接受最好的钢琴教育,父亲带他到北京中央音乐学院找老师学习钢琴,同时他也转入北京盲校。

⑤每天他都刻苦练习。有段时间,高强度的训练使他的指尖皮肤在弹奏时裂开了。他只专注于弹奏,全然不知鲜血已经染红了琴键,为了保护他的双手,老师命令他一个星期不要再碰钢琴。那几日对于他而言是无尽的煎熬,一周刚到他就迫不及待地练琴,而且还给自己增加了时间,他要以最快的速度把失去的那几日追回来。

⑥10岁时,他通过了钢琴业余十级。2008年,在国家大剧院里,他和郎朗同台演出四手联奏。一年后,他以全国第八名的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成为唯一一名全盲学生。2010年,他作为年龄最小的钢琴手,参加了郎朗举办的“指尖的太阳”盲童钢琴音乐会。2015年3月,他参加中央音乐学院的专业考试,取得全国第六名的好成绩,最终以超出北京艺术类本科录取线67分的成绩被中央音乐学院录取。

⑦他,就是19岁的来佳俊,北京首位全盲高考考生,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全国仅招收的20名学生中的一员。

⑧有记者采访时问他是如何取得这些不凡成绩的?来佳俊淡然地说:“天道酬勤,我相信一分耕耘必定会换来一分收获,我更相信只要自己不放弃,梦想终有一天会在我的指尖实现。”用梦想弹奏生命的琴键,只要心存梦想,为目标勇往直前,即使在黑暗中,也能奏响黎明明亮夺目的光芒。

1.来佳俊双眼失明的原因是()。(2分)A.早产

B.先天性肺炎

C.氧气中毒

D.先天性失明 2.来佳俊参加中央音乐学院的专业考试,取得全国第()名的好成绩。(2分)A.6

B.7

C.8

D.67 3.“弹钢琴带给他的不仅仅是快乐,还有源自心底的自信。”这句话是从原文中抽出来的,它最适合放在第()自然段的开头。(2分)A.④

B.⑤

C.⑥

D.⑦ 4.作者在后文才巧妙地揭示主人公是谁及其所获成就。这样安排的好处,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构思巧妙,设置悬念。

B.作者开头极不情愿说出这位全盲主人公的姓名。C.给读者惊喜,表现出意料之外,令人瞩目的成就。D.深化主题,表达作者的钦佩之情。5.你对文中画线句是怎么理解的?(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觉得来佳俊是个怎样的人?请举例说明。(至少写出两点)(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北京首位全盲高考考生》与《用梦想弹奏生命的琴键》比较,你觉得哪个题目更好?请说明理由。(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习作表达(40分)(一)小练笔。(5分)请你用不少于100字介绍一件你喜欢的工艺品,可从名称、由来、材料、造型、图案等方面来写。(二)习作。(35分)动笔写一写你学习某种艺术过程中发生的故事和感受吧。注意细节描写要具体,题目自拟,500字左右。

第八组达标检测卷 第一部分 积累运用

一、1.D 2.B 3.C 4.B 5.C 6.C 7.B 8.D 9.B 10.B

二、梁 笔 胜 收 雅 匠 炙 夺 1.妙笔生花

2.雅俗共赏 脍炙人口 余音绕梁

三、1.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2.静静地 水天相接 微波粼粼 霎时间 一缕一缕轻纱似的 一个连一个

第二部分 阅读欣赏

(一)1.B 2.C 3.C 4.(1)琴声很优美、动听,弹奏者的弹奏技巧高超(2)贝多芬练琴很刻苦

5.示例:他真努力呀,怪不得能成为伟大的音乐家!(二)1.C 2.A 3.C 4.B 5.这句话运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音乐给来佳俊带来了快乐、自信和美好的未来。

6.示例:他是一个热爱音乐、勤奋刻苦、坚持梦想、勇往直前的人。举例略。

7.《用梦想弹奏生命的琴键》这个题目更好,因为这个题目点明了文章的中心,赞美了来佳俊为了梦想勇往直前、努力奋斗的精神。点拨:能结合文本,分析得有道理就行。

第三部分习作表达

(一)示例:在我的书桌上摆着一只可爱的小瓷猪,那是我爸爸出差时买回来的,我十分喜欢它。它全身十分光滑,还闪着光晕。小瓷猪的身体是白色的,四只小脚丫支撑起它胖胖的身躯。它的尾巴是黑色的,特别短,在身子后面盘成一圈。它还是一个存钱罐,只要投入一枚硬币,小瓷猪的尾巴就会摇个不停。它的鼻子还是一个钟表,每到一个整点,它都会闭上眼睛趴下来,发出微微的鼾声。

(二)思路点拨:可以先介绍自己所学的这种艺术是什么,以及学习它的原因。再用具体的事例来说明自己学艺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收获的喜悦等。注意把故事写具体,并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例文略。

第五篇:2018-2019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试题-第3单元 |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读拼音,写词语,填空作答。

kuí wú bào yuàn yōu lǜ zhānɡ zhònɡ huānɡ tánɡ

()

()()

()

()

上面汉字中(1)整体认读音节的字是:(2)带前鼻韵母的字是:(3)带后鼻韵母的字是:(4)带翘舌音的字是:

二、辨字组词。

填()

慎()

虚()

虑()斯()

撕()

悟()

梧()

三、词语对对碰。

1、近义词:善良()抱怨()隆重()声望()

2、反义词:魁悟()僵硬()唯一()慈祥()

四、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分类。

寒风呼()汹涌()湃()空如洗 心惊()跳 脸色()白 忐()不安()梧黧黑 风平()静 1.描写人物的词语:

2.描写环境的词语:

五、补充句子,并填空。

(1)不精不诚。

《 》(2)轻诺心。

《 》(3)民无信。

《 》(4)诚者,;诚之者。

》(5),纤毫必偿;,时刻不易。《 》

六、体会下面句子中省略号的用法,写在括号内。

1、“我嘛……缝缝补补……”

()

2、“谢谢上帝,总算活首回来啦。……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来源:学。科。网]

3、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

()

4、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七、按要求写句子。(10分)

(1)楼后的小树林,一到秋天,树叶纷纷往下落。改为比喻句:

(2)我心爱的金丝雀,每天清晨都会冲我发出清脆的叫声。改为拟人句:

(3)渔夫的妻子承娜坐在火炉房补一张破网。缩写句子:

(4)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 改为陈述句:(5)老人总不怎说上一句:“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八、在下面括号里真入恰当的关联词。(1)()不注意用眼卫生,()会影响你的。(2)音乐()能给人享受,()能陶治人的视力。(3)()今天天气这么冷,()我还是出汗了。(4)勇敢的人在困难面前()畏难而退,()知难而进。

九、阅读。

(一)回想课文填空,并回答问题。

1、《唯一的听众》“她慈祥的眼神 望着我,像。”“我”从她的眼神里读出了。

2、《用心灵去倾听》一文真实地记录了“我”与问讯处工作人员苏珊 的过程,赞美了苏珊 的善良品质,表达了“我”对苏珊的 之情。

(二)迎着初夏凉爽的风,我登上了(雄伟壮观 巍然屹立 雄浑壮阔)的南浦大桥。对这座大桥,我太熟悉了。从它破土动工起,我就不断地从电视新闻中注视着它的进展;尔后,为了悼念作文素材,我也登过大桥,把它的雄姿描绘进周记里。但这一次登桥的意义却非同一般——年过古稀的外祖父特意买了观光券,领我上了桥,为了激励我以优异成绩升入中学,他要同我讲一讲我的母亲……

我记不得母亲是怎样的模样,她在我来到这个世界上才11个月的时候,就因绝症去了很远的地方。对母亲的记忆,打我懂事起,除了几张泛黄的照片外,就是旁人的叙说了。母亲是一个十分尽职敬业的医生,她就在浦东对岸一家拥有几万的钢铁厂工作。二十年来风风雨雨,她与工作的人们结下了深厚的友情,几乎年年都被评为先进人物或优秀党员。直到今天,[ ]妈妈的领导换了几茬,妈妈的同事也都白发爬上了头,[ ]年年都有人带着礼物来看望我,向我讲述妈妈当年……生怕我把妈妈(健忘 遗忘 忘怀)。

外祖父望着脚下(川流不息 永不停息 奔流不息)的江水,牵着我的手说:“你妈妈若能看到这座桥不知该有多高兴。当年,她中专毕业分到工厂工作,每日最发愁的就是过黄浦江了,刮风下雨,为了不迟到,她每天都要摸黑上路,哪像今天如此便利!今后社会更朝前发展,不好好用功读书,将来怎么做一个有用的人?这话埋在我心里十多年了,这是你母亲最后 ](遗嘱 嘱咐 嘱托)的话语啊!”

外祖父的手把我攥得紧紧的,我感受到了一种神奇的力量。母亲在离去的那一刻,也许就想到了我在母亡父残的境遇下,读书成长时会碰上重重困难。在外祖父家尽管生活得十分愉快,毕竟失去了只有母亲才能给予的爱,但我更不会忘记:当出生的我与无情的病魔一直抢夺母亲的生命时,母亲平静地再三叮嘱开刀的医生:“保住孩子。”她渴望把自己生命的一部分留在世界上,代她多看看这美丽的景色。

在回家的路上,我一边走,一边想:关心我的[ ]有外祖父等亲人,母亲工厂里的领导、工人叔叔和阿姨,[ ]有老师、同学,还有医生、街道里的干部…… 我相信,遥远的天空中,肯定会有一双慈祥的眼睛在注视着我。(1)给下面带点的字注音。观光券()泛黄()(2)查字典。

①“茬”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再查音节(),在文中的意思是();与这个字形最相近的一个字是(),读音是(),带有此字的一个成语是()。②“攥”字的读音是(),除部首外查()画。

(3)从文中的括号里选出最恰当的词语填在前面的横线上。(4)在文中[ ]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5)选择最恰当的答案填在括号里。(可选一个,也可多选)

①外祖父和“我”登桥是()。

A.为了收集作文素材 B.为了让“我”不忘母亲 C.为了激励“我”好好学习D.为了了解祖国建设成就 ②文中“哪像今天如此便利”是说()。A.有了现代化的交通工具 B.有了南浦大桥 C.社会朝前发展了

D.有了宽阔的马路(6)根据文章内容填空。①母亲是 毕业,职业是,在 厂工作,几乎年年被评为 或,最后因

而去世了。

②“这话埋在我心里十多年了”,“这话”是指文章中“

”。

(7)文章第4自然段中写到“我感受到了一种神奇的力量”。这句话中“神奇的力量”是指什么?“我”是如何感受到这种力量的?

十、习作。

大树的成长离不开大地慈爱的抚育,人生的道路上,不但有阳光雨露,也有风霜雨雪,是来自身边的爱帮我们遮风挡雨。我们爱身边的一切,我们爱爸爸妈妈,我们爱老师同学,同时,我们也感受着同样的爱。请以“爱”“感谢”为主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

下载2018-2019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测试 第8单元 |人教新课标(五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8-2019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测试 第8单元 |人教新课标(五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