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课程下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

时间:2019-05-14 10:28: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谈新课程下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谈新课程下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

第一篇:谈新课程下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

谈新课程下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

【摘 要】新课程下的初中物理教学中采用探究式教学,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主动学习和创新学习的精神,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获得终身受益的自学能力,成为需要的创造性人才。

【关键词】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

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序幕已经拉开,每一位物理教育工作者都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应该迎难而上,以培养适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人才为己任,积极投身到物理课程改革中去。

一、物理教学中实施探究式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从物理课程改革的理念上可知,探究式教学已成为课程改革的一大特色。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实施探究式教学,这是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应该探索的重要内容。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提高,成为现代研究性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要不断地反思,经常阅读教育理论,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把握新的教学技能和现代教学手段,对学生要信任,碰到问题引导他们进行讨论,活跃思维、开发潜能,增强他们的学习乐趣和信心,从而使学生学到获取知识的方法,提高探究未知世界的能力。

二、营造有利探究的情境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要创设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努力创设“教师――学生”及“学生――学生”间民主、平等、自由、宽容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消除探索学习过程中的恐惧心理,有一个心理安全感,全身心投入学习探索与创造之中。在学生做实验进行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与各小组进行交流,倾听学生的问题和想法,不时评价学生的探究进程并确定适合学生学习的下一步计划。要改变传统的“学生被老师牵着走”的做法。教师

(下转第193页)

(上接第192页)

要充分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探索学习的潜能,激励学生探索学习,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观点和思维。建立师生间、学生间的密切合作关系,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沟通与合作。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神秘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动机,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参与性和实践性。必要时,教师把学生集中起来,通过演讲、示范或讨论等形式提供其他信息。

三、善于通过物理实验探究自然过程

在物理学中,许多自然事物的本质属性要通过实验才能揭示。所以对于实验的宏观现象,对于实验中数据的变化,要善分析,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通过数据的变化来抽象出概念或规则,所以探究实验的过程,往往就是获得知识的过程。例如在欧姆定律教学中开展探究式学习,在掌握电流强度、电压和电阻三个物理概念基础上,根据实际引导学生利用控制变量法,改变电流的大小,分别研究电流与电压,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从实验数据得出欧姆定律,并在应用中加以巩固和深化,没有实验来学习是很抽象的,若通过仪器的数据变化来分析,就容易理解了。物理实验是引导探究性教学取得成功不可缺少的“桥梁”和“中介”。在教学中应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物理仪器,让学生主动积极地进行实验探究。同时,在学生做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应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发问的时间和批判的时间。

四、重视探究中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对学生的要求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更要有创新的能力,所以现代学校教育不仅要有文化传递的功能,更要有发展人的个性,提高人的素质,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功能。一个人的创造性思维离不开一定的知识基础,而这个基础应该是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有机结合。间接经验是前人直接经验的总结和提炼。直接经验则是学习者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的感悟和体验。间接经验只有通过直接经验才能更好地被学习者所掌握、运用,才能转化为个人经验体系的一部分。探究活动中,学生对问题也会出现不同的理解和看法,会有不同的感受和体验,这些学习体验可以弥补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缺口。因为“创造”不仅仅是一种行为、能力、方法、而且是一种意识、态度、观念和精神,有创造的意识,才会有创造的实践。“探究式教学”应强调学习体验的重要地位。探究过程中的挫折、错误、弯路甚至失败,对学生都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在亲历探究过程中,学生经历挫折与失败、成功与兴奋,这其中的许多感受和体验是他们理解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精神的意义与价值的基础。

五、用“问题”来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是多方面的,直接兴趣就是一个方面,而“问题”又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动力。“问题”是由生活和学习活动本身产生的。对于学习活动有兴趣的人,不辞劳苦和用功读书,把“学习”这种艰苦的脑力劳动,当作必不可少的兴趣活动。可见善于用优化学习活动的策略,来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激发学习动机,可使学生兴趣盎然地学习,培养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教师通过创设的问题情景使学生思考探究,并通过探究知识的奥妙,尝试成功解决问题的甜蜜,从而帮助学生发现自我,认识自己。让他们都跃跃欲试并尝试探究本来认为深奥的、难懂的知识,尝试探究获得原来认为高不可攀的技能。

我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尝试“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主要是想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希望达到培养学习方法的目的,进而希望把这种良好的习惯引入到其它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我也注意到,要适当地指引学生,而不急于给学生现成的结论,要让学生自己动脑思考,让学生进行独立地分析和解决问题,学生解决不了的难点问题,最后才由教师帮助解决。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又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人教版)

[2]张昌平.《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中旬刊)》.浅谈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2012年第7期

第二篇:小议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

小议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

摘 要:现在是知识迅猛发展的时代,人们要具备从大量信息中分析并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也就是创新能力。探究式学习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初中物理教师要重视运用探究式教学,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初中物理教学改革在不断推进中,教师要大胆改革教学方法,让学生活起来,动起来。新课程理念提倡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传统物理教学方法单一,教师讲授学生听,教学效果不好。在改革的春风下,教师要大胆摸索,推进教学方式的改变。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

新课程标准提出,物理教学的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掌握终生发展的学习能力。初中物理教师要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教学中要大胆探索,积极改进教学方法。教学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身边的物理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探究物理现象背后的本质,并能把物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以提高我们生活的质量,让物理走进学生的生活,让物理服务社会。教学要以物理知识与技能为主线,让学生体会科学家发现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学生在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等方面得到发展。探究式教学应运而生。探究式教学最关键的是教师必须从讲授者的角度走出来,充分调动学生动手探究,教师的作用是组织与指导。

一、探究式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方式

新课程理念提倡学生探究式学习。探究式教学已成为课程改革的一大特色。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实施探究式教学,这是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应该探索的重要内容。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提高,成为现代研究性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要不断地反思,经常阅读教育理论,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把握新的教学技能和现代教学手段,对学生要信任,碰到问题引导他们进行讨论,活跃思维、开发潜能,增强他们的学习乐趣和信心,从而使学生学到获取知识的方法,提高探究未知世界的能力。

二、营造探究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能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努力创设“教师――学生”及“学生――学生”间民主、平等、自由、宽容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消除探索学习过程中的恐惧心理,有一个心理安全感,全身心投入学习探索与创造之中。在学生做实验进行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与各小组进行交流,倾听学生的问题和想法,不时评价学生的探究进程并确定适合学生学习的下一步计划。要改变传统的“学生被老师牵着走”的做法。教师要充分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探索学习的潜能,激励学生探索学习,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观点和思维。建立师生间、学生间的密切合作关系,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沟通与合作。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神秘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动机,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参与性和实践性。必要时,教师把学生集中起来,通过演讲、示范或讨论等形式提供其他信息。

三、让学生动手实验,探究物理现象与本质

实验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对于实验的宏观现象,对于实验中数据的变化,要善分析,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通过数据的变化来抽象出概念或规则,所以探究实验的过程,往往就是获得知识的过程。例如在欧姆定律教学中开展探究式学习,在掌握电流强度、电压和电阻三个物理概念基础上,根据实际引导学生利用控制变量法,改变电流的大小,分别研究电流与电压,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从实验数据得出欧姆定律,并在应用中加以巩固和深化,没有实验来学习是很抽象的,若通过仪器的数据变化来分析,就容易理解了。物理实验是引导探究性教学取得成功不可缺少的“桥梁”和“中介”。在教学中应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物理仪器,让学生主动积极地进行实验探究。同时,在学生做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应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发问的时间和批判的时间。

四、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

重视学生与众不同的感受,让学生个性化发展。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对学生的要求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更要有创新的能力,所以现代学校教育不仅要有文化传递的功能,更要有发展人的个性,提高人的素质,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功能。一个人的创造性思维离不开一定的知识基础,而这个基础应该是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有机结合。间接经验是前人直接经验的总结和提炼。直接经验则是学习者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的感悟和体验。间接经验只有通过直接经验才能更好地被学习者所掌握、运用,才能转化为个人经验体系的一部分。探究活动中,学生对问题也会出现不同的理解和看法,会有不同的感受和体验,这些学习体验可以弥补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缺口。因为“创造”不仅仅是一种行为、能力、方法、而且是一种意识、态度、观念和精神,有创造的意识,才会有创造的实践。“探究式教学”应强调学习体验的重要地位。探究过程中的挫折、错误、弯路甚至失败,对学生都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

五、用问题引领、指导学生的探究过程

学生自主探究要有方向,教师要加强指导。引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是多方面的,直接兴趣就是一个方面,而“问题”又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动力。“问题”是由生活和学习活动本身产生的。对于学习活动有兴趣的人,不辞劳苦和用功读书,把“学习”这种艰苦的脑力劳动,当作必不可少的兴趣活动。可见善于用优化学习活动的策略,来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激发学习动机,可使学生兴趣盎然地学习,培养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教师通过创设的问题情景使学生思考探究,并通过探究知识的奥妙,尝试成功解决问题的甜蜜,从而帮助学生发现自我,认识自己。让他们都跃跃欲试并尝试探究本来认为深奥的、难懂的知识,尝试探究获得原来认为高不可攀的技能。

总之,探究式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形成个性的学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当地指引学生,而不急于给学生现成的结论,要让学生自己动脑思考,让学生进行独立地分析和解决问题,学生解决不了的难点问题,最后才由教师帮助解决。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又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第三篇:谈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浅谈物理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通城县塘湖中学 葛望年

探究式课堂教学就是以科学探究为主的教学。它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由于它旨在让学生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相似的探究过程,主动获取物理知识,领悟科学探究方法,发展科学探究能力,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因此更具有明显的科学性、实用性和高效性。

一、课堂实施的策略与步骤

基本思路是: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学生主动参与为前提,自主学习为途径,合作、交流、讨论为形式,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构建教师导、学生学的教学程序。具体操作程序和要求,可分为几步进行。

第一步:情景引入

情景引入是指教师的课堂导入,这一环节起着影响全局、辐射全课的作用。教师一堂课的开头用几分钟时间,通过各种具有观赏性,又具有疑惑性、知识性的情景引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如在讲《光的反射》时利用师生游戏引入新课:老师与学生进行一场特殊的射击比赛。老师先问:2000年悉尼奥运会我国选手获得的第一块金牌是什么项目?学生回答:射击。老师再问:射击用的光学原理是什么?学生回答:三点一线,光的直线传播。教师:下面我们进行一场特殊的射击比赛,怎样将外面的阳光射向靶子?然后老师和学生进行一场特殊的射击比赛,从而引入新课。这样引课不仅复习了上节课的知识,又引入了这节课的内容,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承上启下,为下一阶段自主探究作好了铺垫,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进人自主探究阶段。

第二步 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就是学生主动参与式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的“探究、思考、疑问”的有机结合。它的目标是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情感,使其终身受益。在自主探究过程中要注重学生之间的交流与讨论,允许学生提出和实施不同的探究方案。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能把“探究、思考、疑问”连结在一起,就会给自主探究增添无限的乐趣和动力。因此,不必担心学生有没有自主探究能力,能不能达到预期效果,重要的是教师相信不相信学生,给不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权利。能相信学生,也能给权利,学生自主探究水平肯定会得以提高。如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由于探究的操作并不复杂,同时学生对于平面镜成像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有较丰富的感性认识,学生根据日常生活的经验猜想可能是像的大小与物到镜的距离有某种关系、物和像到镜的距离可能相等等,并会提出各种不同的实验方案。这时我们应尊重学生所设计的实验方案,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器材,以满足学生的主体意识。特别是对那些学困生,更要尊重他们的实验方案,在教师的引导与点拨的基础上从实验器材方面尽量满足他们的实验设计要求,以使他们也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当然,教师在学生自主探究过程中要通过巡视、点拨、查看等形式了解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分析归类,为下一步合作交流作准备。

第三步:合作交流

学生的一般问题均可以在自主探究过程中自行解决,不理解或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可集中在这一阶段解决。让学生简要表述各自探究中的难点,要求不提重复性、与主题无关的问题。对学生的疑问,教师不必过早解释,只要综合大家的提问,提出一两个重点问题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交流讨论的形式可分为三种,教师可根据需要确定选用哪一种更好。这三种形式:一是同桌间交流。即让同桌学生发挥各自的学探优势,就相关疑难问题,相互启发,相互研讨,然后四人小组再交流一下相互探讨的结果;二是小组交流。交流小组视班上学生数情况而定可分为若干个小组。交流讨论是利用学生集思广益、思维互补、思路开阔、分析透彻、各抒己见的特点,使获得的概念更清楚、结论更准确;三是大班集体交流。即抓住中心议题或关键性问题,让学生各自发表见解,集中解决难点。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与学生面对面,切不可搞成问答或对话形式,要让学生之间进行对话、答辩、争论、教师只需在关键处加以指点或导拨。交流讨论能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构建民主和谐气氛,养成良好个性品质。以往组织课堂讨论,主题不明确,时间不充分,气氛不和谐,图形式走过场,讨论探究效果很不理想,这需要尽力避免。学生交流讨论时教师应该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做巡视指导工作,不断点拨强化学生的交流合作。

第四步:归纳、矫正

这一阶段既要归纳总结前三步探究活动的基本收获,对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究给予充分肯定,又要根据教学目标得出科学结论,对学生在探究中出现的偏差进行矫正,为学生今后解决类似或相关问题导向指路。这是影响探究式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的一步,其作用一方面在于进一步让学生牢记探究的方法,养成自主探究的习惯,把学习探究变成自己生活的第一乐趣;另一方面要使学生达到教学目标要求,该理解的,讲清一个为什么,该掌握的则要指导学生在理解基础上学会运用,并且知道在运用应避免出现哪些错误。这一步激励评价可由教师进行,也可以让学生自评、互评,大家总结,教师补充。如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中,得出电阻一定时I∝U、电压一定时I∝1/R的关系诚然是重要的,但这个探究活动的重点应是学生体会如何控制变量,如何分析与论证电流与电压、电阻的正、反比关系,而大多教师只关注知识目标,草率在处理分析与论证的过程,而急于给出I=U/R的关系式。显然I∝U、I∝1/R与I=U/R关系式之间还是有一段距离的,如果不分析清楚这种不完全归纳的局限性、不对欧姆是如何通过艰苦的研究过程才得出欧姆定律的过程进行必要的说明,而急迫的总结出I=U/R关系式,一方面学生的分析与论证过程中能力的培养难以落实;另一方面学生会感到得出物理规律并不难,并会将这种简单的总结方法盲目地推广;同时也失去了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的良好时机。

第五步:反馈、训练

通过当堂练习,巩固知识和形成能力,活化即时反馈机制,及时调控教学。训练内容紧扣教学目标,重在方法和能力培养,要求学生独立、快速、当堂完成,教师通过巡视或当堂批改及时发现具有共性的问题,力求当堂解决。

二、注重实验的有效性

1、注重实验材料的有效性

一套好的材料,会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会促成一节好课。

(1)探究材料应具有典型性和简易性。

典型简易的材料可以起到“一材多用”的作用,但教师在选择典型的材料时,也不能把一个单一的材料搞得过于复杂,致使学生无从下手,无法自主探究,因此,选择材料时,我们必须注重实验材料简单易操作,便于学生建立与科学问题、探究结论的联系,已成为不少物理教师的共识,这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获得成功体验的重要保证。如我校焦耳定律实验装置,是利用电热丝发热使得空气柱膨胀推动液柱上升。整个实验装置体积较大,实验前要花很多时间交待器材的组成及使用原理。而且数量少,不能让学生分组实验,只能教师演示。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一道用加热电阻丝点燃火柴的中考实验题,就想到:为了实验效果更明显,可以利用实验室里那个废弃的插式电阻箱。于是我将其中的两个电阻丝串入电路,放入相同的火柴,接通电源,一分钟左右电阻较大的的电阻丝火柴先点燃了。通过对实验材料进行简易化的处理,不但使实验得以顺利进行,而且使实验效果更加明显。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能力,又使学生有了强烈成就感、满足感,膨胀了学生继续深入探究的欲望和内在动力。实验课能否成功、效果能否达到,不仅仅取决于实验材料是否充足,还取决于实验材料选择是否科学,搭配是否精当。实验材料选择科学、搭配精当,学生操作起来得心应手,观察方便,现象明显,实验效果好。

(2)探究材料应具有丰富性和层次性。

材料是引起和形成学生探究发现经历的工具,是学生实践活动的对象。学生需要在使用和改造材料的过程中完成发现,并改变自己的原有认识,材料应该是蕴涵着比较典型的科学概念,能让学生的思维碰撞出火花。关键在于通过这些材料,带给不同水平的学生不同层次的体验和经历。因此材料要有丰富性和层次性。如《沉浮条件》一课,提供了泡沫塑料块、木块、石块、瓶子、橡皮筋、钩码、气球、塑料袋、等探究材料。当学生感知了上浮和下沉的物体都受到浮力的作用,且了解了浮力的方向、物体上浮和下沉的规律后,就让学生自选材料,想办法使下沉的物体上浮。有的学生用泡沫塑料块或木块把沉在水底的钩码吊上来,有的倒去瓶子中的水使瓶子上浮,……这样既能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各项科学探究活动,还能为学生探究过程的创新提供条件。

(3)探究材料应具有开放性。

在实验材料准备的过程中应具有开放性。特别是在经济条件较差的农村中学,教具短缺,不可能完成教材中或其它参考书中的每一个实验。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发挥学生的优势,让学生参与实验材料的准备工作,使实验材料更加充足。如用装葡萄糖的瓶子可以做成烧杯、溢水杯、漏斗、气压瓶等;再如教学《探究—不同物体的导电性能》中“哪些是导体?哪些绝缘体”时,教师除准备好一些导体与绝缘体材料外,让学生各自准备一些材料(比如硬币、橡皮擦、铅笔芯、小木棍等),使实验材料更加充足。在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探究下,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将准备好的各式各样的材料进行实验,从而知道这是导体还是绝缘体。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构建导体与绝缘体的概念,达到实验目的的同时,不仅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更培养了学生的能力与大胆尝试的意识和精神。

2、注重实验过程的有效性:

在教学中为了让实验探究过程真正达到科学探究的目的,增强实验探究过程的有效性,科学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让实验探究过程避免盲目性。

教学不要低估学生学习物理的潜能,但也不能高估,过高或过低估计学生实际能力,都会适得其反。在实验课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地设计物理探究活动的内容、目标、形式、方法和评价等方面的内容,特别是要根据具体的探究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落实物理教育的三维目标来全面考虑,充分挖掘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因素,突出科学探究的重点环节,而不必对科学探究全部要素都面面俱到。如探究熔化与凝固的条件,由于教材对此教学内容安排比较靠前,学生尚没有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同时学生对不同物质的熔化与凝固现象缺少必要的感性认识,因此对于“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等要素可以由教师直接给出,而应将学生探究的重点放在“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和“交流与合作”等要素上。这样可以充分地让学生体验他们力所能及的科学探究过程,从而有效地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使探究过程更有针对性,避免盲目性。

(2)注重学生实验习惯的养成。

在指导学生实验操作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形成安全操作、规范操作要求的习惯。如酒精灯、天平、温度计、电流表、电压表等使用的方法。

(3)让学生做到“动”、“静”结合。

学生实验时,可能由于某种好奇的驱使,一时忘却了实验的目的;或者由于一个实验的成功体验,而继续注意这个实验,不再进行下面实验;或者实验现象出现后,没有思考。这样学生的实验结果得不到交流、不能进行讨论,很难得出科学的结论,掌握正确的规律。所以,在实验课中教师必须要求学生做到“动”、“静”有序,要“动中求静、静中求动”。如《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中电阻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与那些因素无关,放手让学生动手实验时,学生研究出一种因素后,如果出现上述情况,这是教师可适当“导”、“点”、“拨”,让其继续深入探究,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与学习的习惯。

总之,实施探究式教学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科学探究中,我们不仅应关注让学生通过探究发现规律,而且应注重在探究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提高探索兴趣,增进对探究本质的理解,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第四篇:谈新课程理念下探究式教学的实践和体会

谈新课程理念下探究式教学的实践和体会

仙居横溪中学 陈桂统 尹沧浪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探究式教学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接受和认同,并在教学实践中加以应用。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也作了一些积极的尝试,取得一定的成绩,本文从创设情境,激发探究;激发元认识,激活探究;精心设题,引导探究;探究过程,注重交流合作等几个方面实践和体会作肤浅探讨。[关键词]新课程 化学教学 探究式教学

新课程的核心指出:以学生为本,充分关注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个性特征发展;关注学生在教学和学习中参与和体验过程;要始终坚持民主、科学、开放的原则;坚持把学生看成是教育的真正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探究式教学强调让学生在多元、动态、开放、探究、创新中主动地感悟知识,获取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探究教学作为一种新型而实用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它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本文就探究式教学谈谈个人的几点实践和体会。

1、创设情境 激发探究

研究始于问题,问题产生于情境,创设一个好的情境是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使学生明确探究方向和目标的首要问题。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罗杰斯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主动的、积极的探索者,教师的作用是要形成一种使学生独立探究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因此,教师应通过创设具有启发性、趣味性、现实性和挑战性的学习情境,使学生进入“心欲求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状态,促使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探求知识与真理的迫切而强烈的欲望。例如:在新教材必修1第二单元《铁、铜及其化合物的应用》一节中,学习了Fe+

2+

和Fe

3的性质后,可以问:为什么苹果削皮不久,颜色就会变锈呢?这一问题就如同在学生

2+平静的脑海中,投下了一颗石头激起了疑问的浪花。然后点拔Fe和Fe的颜色,引出

3+了思维之路,使学生得知:苹果中的二价铁离子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三价的铁离子呈黄色。所以,市场上出售的苹果汁中常掺入维生素C等还原剂,以防止二价的铁离子氧化。通过这样的探究,让学生在课堂所学的知识得以应用和延伸,学生的求知欲望特别强烈,课堂氛围活跃。

为了激发学生探究,在教学中应注重以下几个问题:

(1)教师创设的学习情景要“新”,要键接生活中的化学,身边发生的化学事件,跟踪最新化学研究成果,了解最新的科学发展趋势,向学生传达最新信息。否则学生就感到没有新颖之意,达不到探究的兴趣。

(2)教师设计的学习情景要“奇”,设计的情景要使学生感到不落俗套,有新奇之感,达到出奇制胜的目的,使学生听了,由新奇感受唤起探究欲。

2、激发元认知 激活探究

在知识、情景、信息进行整合转化的过程中,学生有时出现僵化状态,影响思维的变通性、流畅性,此时我们教师可以采用一些引导性材料或概括性说明或者举一些尽可 能与第个学生的经验相关的实例,激活学生的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策略,提供一个能容纳和统领新旧知识的更高层次的概括性知识,唤醒学生认知结构中与新学习任务有关的旧知识与旧观念,沟通知识、情景、问题之间的联系,促进知识转化和重组。例如:Mg—Al原电池在NaOH溶液的正、负的电极反应,先让学生回忆在H2SO4的正、负的电极反应。通过提供一些引导性提问作为已知与未知或新知的超级链接,来促进学生回忆思考,激活已有知识,使学生的思维结构产生突变。

所以,为了使学生在处理问题时的相关知识经验处于激活状态,在教学中应注重以下几个问题:

(1)要注重培养学生将已有学到的知识进行分类、归纳、整理,把散装的知识结构化、系统化、条件化,使学生认知结构中知识表达形式整齐有序且具有一定的可辨别性,便于学生能将知识在不同场合灵活运用和迁移。

(2)加强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一题多联的训练,培养学生举一反三,建立知识间新的使用模式。

(3)教学中注重思维方式、思维方法训练,提高学生认识活动的效率,对难以解决的问题,要设法激活学生的元认识方法和策略,善于对问题、情景、信息、知识进行分解、重组、变换,将复杂问题分解化为简单问题,陌生的问题转化为熟悉的问题,抽象的问题转化为具体的问题,充分运用等效,对称、守恒、极端、平均、整体、假设的方法,对问题、情景进行转换变通,通过多向思维、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的有机结合,把知识和方法进行整合,将知识变成智慧,开发学生的潜能。

3、精心设题 引导探究

设计问题是指教师在启发引导学生思维活动的过程中,不应是单纯的告知,有时应将告知的内容隐藏在具有启发性的问题之中,使学生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动获得指向问题解决的有效信息,例如,在必修1氯水成分的教学过程中,请同学拉探究和推测可能的化学反应。

1、观察氯水的颜色,小心闻其气味。推测1:氯水中含有Cl2。

实验:将氯水滴入KI-淀粉溶液中,出现特殊的蓝色。(教师提示:有I2析出。)

2、用pH试纸或蓝色石蕊试纸测氯水的酸碱性。推测2:氯水呈酸性可能有盐酸生成。

实验:在氯水中滴加AgNO3溶液,析出白色沉淀。再滴入数滴稀HNO3,白色沉淀不溶解

3、发现蓝色石蕊试纸在氯水中先变红后变白。推测3:氯水可能有漂白作用。

实验:a、将干燥的红色布条投入干燥的氯水中,无明显变化;氯水滴在红色布上布条褪色。b、将氯水慢慢地滴入少量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至pH≤7,溶液溶液褪色;上述溶液中反滴NaOH至过量,溶液不变红。

推测4:氯水的漂白是氧化作用。按氯水的组成和已有HCl生成的事实推测,有可 能生成具有氧化性的HClO。

通过分层引导,层层深入,学生很轻松的掌握氯水的成分,这样的引导不仅从实验中获得知识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还能养成了严谨的科学思维。

为了让学生的探究得以持续进行,在设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设计题应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由形象到抽象,层层递进,将学生的思维由“未知区”向“最近发展区”最后到“已知区”转化。

(2)设计题要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梯度,对于学习困难学生可采用“小坡度,密台阶”,对于优秀学生则采用“大跨度,跳跃式”。

4、探究过程 注重合作交流

合作交流过程是教学动态(师、生)的互动为促进学习的基本动力。从现代教育信息论的角度,其互动关系如下:

可见,师—师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三个重要关系是影响交流合作探究学习三大基本要素,在课堂教学中分别占有特殊的地位。因此,要精心处理好三者的关系:

(1)师—师互动探究成功的前提

师—师互动体现在对教学程序的整体设计上。教师之间在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和教学方法各自有其风格和差异,这种差异是设计合作交流探究教学程序的宝贵资源。教师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在集体研究的基础上对教学资源进行优化组合,设计科学有效的教学程序。例如:优化重组教学程序,将授课后的验证性实验改为引入新知的探究性实验,以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精心设计具有各种特色的思考题,其中既有简单的知识重视,又有开放性的原理应用,还有诱导学生深入探索的思维等等。灵活的教学方式、精彩的探究论题是教师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合作交流中启谛学生认识升华的催化剂。

(2)师—生互动探究成功的关键

教学过程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矛盾运动过程,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建课堂教学氛围是搞好合作探究的基础。师生关系应是良师益友、平等交往良性互动,共同发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劳动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引导他们“学会、会学和乐学”。学生是教师和知识的接受者,但又是教师和知识的挑战者。因此教师随时准备接受学生的提问和质疑。合作探究将师生关系由“权威—服从”的被动关系改变为“指导—参与”互动关系,这种升华了师生关系正是课改中追求教育民主的基础,是激发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源运动力,是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并获得成功的保证。

(3)生—生互动探究成功的保证 弘扬人的主体性是现代教育的核心和灵魂,学生活动旨教学过程最重要的活动。生—生互动在课堂教学中居重要的地位,是合作交流学习最宝贵的教学资源。搞好生—生互动的关键是要创建一个健康和谐的合作氛围,教师既要关注学生个体,也要重视学生群体的合作精神。合作探究小组有多种形式,但都应包括不同层次和特点的同学,以确保优势互补。这样不仅能使学生互相促进提高认知能力,对于培养团队精神和社会交往能力都有表现出的机会。

探究式教学的研究,正如“探究”一词的本意一样,是一个开放的课题,“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谨以此文抛砖引玉。

参考文献:

1、王祖浩,王磊.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2、紫西琴.探究式教学的认识与思考[J].课程.教材.教学,200,(6):22.

第五篇: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方法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方法

来源: 《地球人网》 发布时间: 2008-10-06 [字号:大 中 小]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应创设一种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应该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并不断地自我反思,最终能灵活解决数学问题。在几年的数学教学中,就课堂教学的方法改革方面有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1.创设情境,培养兴趣

以创设情境为主线,根据教材的特点、教学的方法和学生的具体学情,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让学生通过观察,不断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让学生在实践感受中逐步认知,发展,乃至创造,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情境教学的运用,可以达到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的目的。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也是最好的老师。在实践中,我经常巧妙地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害怕数学到爱学数学,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常常用实际问题或设置悬念导入新课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或者在教学过程中为研究需要而临时产生一些尝试性的研究活动,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提出了意想不到的观点或方案等。显然,关键在教师要创设好问题情境,必须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要从知识的形成过程出发,要贴近学生生活,要带有激励性和挑战性。只有这样,才能引发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使学生的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统一起来。

2.自主探究,建构新知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新课程理念的最高境界,要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的位置,教师所做的备课、组织教学、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用等等工作,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要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尽量地使学生动口、动手、动脑,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培养刻苦钻研精神。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如果创设的情境达到了前面的要求,那么学生会自然地产生一种探究的欲望。教师只要适当地组织引导,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地尝试、操作、观察、动手、动脑,完成探究活动。因为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

3.合作交流,完善认知

在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合作小组内自主探索、交流、对话,获得成效。小组之间互相交流、评价,达到教学互动、互促,形成比、学、赶、帮的学习氛围,从而使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体会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和感受获得成功的喜悦。组织学生合作交流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合理分组。按学生学习可能性水平与学生品质把学生分成不同层次,实行最优化组合,组建 “学习合作小组”;②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合作技能。即要提出合作建议让学生学会合作,小组合作交流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而且要求学生按一定的合作程序有效地开展活动;③教师的激励性的评价是进一步促进合作的催化剂。评价应是更多地重视对小组的评价,注重小组成员的参与度及活动结果中的成果,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缩小优差生的距离;④教师要参与学生的小组活动。教师既要巡视并检查学生对问题的解决情况,又要收集学生的学习信息,以便适时引导、点拨,促进其思维的不断深化,完善认知。

4.自我反思,深化认知

在教师组织下,引导启发学生进行思维过程的重新整理总结,达到认识的深化与认知结构的完善,通过反思可以有效的控制思维操作,促进理解,提高自己认知水平,促进教学观点的形成和发展,更好的进行建构活动。通过实施激励评价,让学生反思探索过程,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与掌握探究学习的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建构知识,勉励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将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感以及克服困难的精神化成主动发展的动力,并使其提高。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可以使学生进行自我总结、自我评价,使认识上一个台阶,逐步完善认知结构,并进一步开拓探究的空间。使学生在这些环节中,或质疑问难,或自我展现,或答疑解难。让他们对自身活动进行回顾、总结以及具有批评性的再思考,就能求得新的、深入的认识或提出疑问作为新的教学起点。从而他们的思维得到了碰撞,认识得到了升华,体验得到了丰富。

下载谈新课程下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word格式文档
下载谈新课程下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基于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地理探究式教学分析

    基于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地理探究式教学分析 摘 要:新课程倡导初中地理采用探究式的方式进行教学,因为此种教学方式可以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让学生对地理学科更加感兴趣。再加之......

    新课程下的初中物理教学

    新 课 改 下 的 初 中 物 理 教 学 顾县一中 胡晓云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在我们面前展开,这给我们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课程改革,需要一批有改革意识的教师来操作。从理......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探究式教学新亮点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探究式教学新亮点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社会需要更多的高素质的人才。而作为人才的培育者——教师,责任更是责无旁贷。今天的教育,不仅仅是培养知识型人......

    浅谈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的实施

    浅谈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的实施 红河州泸西县中枢镇初级中学 马一高 内容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改革的深入,探究教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在国家教育部最近......

    初中物理实验探究式教学探讨论文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世界最基本结构、最普通的相互作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和使用的实验手段、思维方法的自然科学。初中生刚接触物理,接触物理实验处于新鲜状态,为以后物理学习奠......

    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专题讲座(精选5篇)

    主题:“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专题讲座 时间:2016年9月21日 地点:阶梯教室 主讲人:吴安岗 记录人:陈霞 一、试验的基本情况 (一)第一阶段 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探索课堂教学中(包括新授......

    新课程下高中生物探究式教学模式探讨(大全五篇)

    新课程下高中生物探究式教学模式探讨 汤云斌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 摘要:结合当前新课程实施进度,阐述了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涵义、优势和对教师的要求;并结合自身教学情况,介绍......

    初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分析

    初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分析 作者:硕士论文网-http://www.xiexiebang.com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