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的几点研究
关于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的几点研究
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东风,沐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之春雨,近一时期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以来,广大教育工作者,肩负着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之历史使命,以前所未有的积极性,投身于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各种新观念新方法不断提出。从单纯的传授知识,到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并重,从知识与能力一维评价模式,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评价模式。这些新理念新方法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并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老师也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习的组织者,推动者,帮助者和评价者。课堂活动中单调的教师“一言堂”转变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群言堂”。学生对教育教学活动的主动参与,使课堂教学多姿多彩,极大的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探究式办学法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探究式教法是实施新课改以来发展迅速的一种新教学方法。以初中物理为例,此法不主张把知识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提出猜想与假设,再设计实验去证实这些猜想与假设的正确性。无疑此方法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而且锻炼了学生的思维。然而,笔者以为,这些观点都是最浅显的,最直接的。其中还有更深刻的东西,值得我们去发掘。2002年暑假后,笔者执教九年级物理,即开始了此项研究,至今已近三年。实验中我认识到,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对于打造学生高水平的思想素质,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这正是本文的写作目的所在。
一、探究式教学有利于促使学生主动地复习旧知识,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复习,是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二千多年前,孔子就说过:“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说明了古人早已认识到了复习的极端重要性。作为学习上的一个重要环节,复习起着承前启后,以旧带新的作用。然而,多年以来的应试教育,使复习的作用发生了某种程度的改变。在某些人眼里,复习仅仅是用来应付考试的手段。我们常听学生说:“该考试了,快复习复习吧!”即使有的时候,教师在讲一堂新课前,经常复习一下旧知识,但这种形式的复习,主动权掌握在老师手中,学生以被动接受为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强,不能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和传统做法相比较,探究式教法在这个问题上就灵活的多。按照此种教学方法,教师不直截了当地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去思考去猜想,并组织学生利用一定的方法,如实验,去验证其猜想的正确性,并通过分析概括,构建新的知识体系。显然此法能较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声动性,更促使他们自觉地复习旧知识。请看下例:在讲解《电磁感应》时,我启发学生展开联想:“奥斯特实验说明电流可产生磁场,那么可以利用磁场产生电流吗?然后让学生讨论并提出猜想。经过观察,我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首先思考的是下列问题。如: I、磁场是怎么回事?用什么表示?
2、磁场有没有方向?如何规定的?
3、电流产生磁场的例子还有哪些? 显而易见,学生提出这些问题就是对相关知识的一次全面复习,是完全自然而然的,是无须教师去刻意安排的。学生的主体作用十分突出,教师要做的就是去引导去帮助学生完成探究。主导作用与主体作用相辅相承,相得益彰。
二、探究式教学有利于学生相互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中国传统上是一个农业国,小农经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占据统治地位。小生产者以一家一户构成生产单位,自给自足,排斥分工与交换,更不注重合作与竞争。这种生产生活方式,在我们的意识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当实力雄厚、规模庞大的跨国公司,在全世界大行其道时,我们的众多小企业却仍然陶醉在“宁为鸡头,不为凤尾”的自豪中。一万只小舢舨,也拼凑不成一艘航空母舰。缺乏相互合作,无法形成规模教益,是我国经济落后的原因之一。再反观我们的教育方式,我们给学生灌输了过多的竞争意识。而对于团队精神的培育就苍白的多。台湾作家柏杨先生说过:“一个中国人是一条龙,一个日本人是一头猪;而十个日本人则是十条龙,十个中国人就变得连一头猪都不如了。”从一定程度上,柏杨先生指出了我们团队精神的严重缺失。因此,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促使学生相互合作,培养团队精神。探究式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我们传统方法上的不足。科学探究不同于演算习题,具有很强的开放性,个人往往不易独自完成。必须相互协作,相互补充,互通有无,发挥集体智慧。我们仍以《电磁感应》一节的教学为例,从奥斯特实验引出电流的磁效应入手,学生联想到如何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问题。在这次探究实验中,学生们的猜想也是不尽相同。如: 甲同学提出,把磁铁放入螺线管中。乙同学提出,让导线在磁场中摆动。丙同学提出,让导线在磁场中转动。……
把这些设想加以整理,就组成了研究电磁感应的完整实验步骤。如果我们要求这些设想都由一个学生提出,他做得到吗?恐怕有好多学生做不到。那么,教师就可以因势利导,让他们认识到一个人无论多么聪明能干,他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必须团结协作,众志成城,才能走向成功。可见,探究式教育对于团队精神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探究式教育有助于学生思维活跃,培养创新意识。科学技术的每一次发展,人类文明的每一次进步,都发韧于人们在各方面不断的创新。二十一世纪我们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是需要大量具备开拓创新素质的人才。在刚刚闭幕的十届人大三次会议上,人大代 表疾呼,要使我国由“制造大国”走向“创造大国”。可见,创新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强音。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探究式教学法在培养学生创新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在探究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不再局限于公式,概念和计算,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大胆的创新。在《研究电磁铁》一节教学中,学生动手做实验,探究磁性大小与电流、匝数的关系。受这次探究实验的启发,有的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要是把电磁铁的铁芯换成条形磁铁,线圈中会有电流吗?”这个想法非常新奇,事实上电磁感应的发现,就是以此为出发点的。
在以前的教学中,我们通常把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现成的东西,无须独立思考。想象的翅膀被折断,思维的萌芽被摧残。而反观探究式教学,学生不再充当留声机的角色。面对生动鲜明的物理图景,他们还会满足于人云亦云吗?上述的事例为我们做了最好的回答。可见,探究是活跃思维,大胆创新的前提条件。可以想象,如果我们的学生都具备了极强的创新意识,我们的教育教学水平会再次得到提升,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实到了实处。
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在理论上、实践上还有许多重要作用,有待我们去钻研、去探索。以上论述仅是其中一个方面。本文从三个不同的角度。阐述了探究式教学法对于提高学生思想素质所产生的重大作用。“路漫漫兮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相信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将会对此问题,产生更加清楚的认识。
关于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的几点研究
单位: 宝坻区史各庄中学 姓名: 叶文会
郭金玉
第二篇: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研究课程体会
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在我们教学实践中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传统教育中,学生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忽视学生主体的学习地位,对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的发挥、调度不够。即使一些学生勤奋好学,基础扎实,他们可以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回答得有条有理,但是很少能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以接受为主学生的学习方式,确实存在很大的局限,需要改革。而探究式教学:在教学中,教师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景,引导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研究、搜集和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方法、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了一些具体的操作程序,很受启发!探究教学模式主要分为两大类
• 自由探究:开放度大、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课题、自己决定探究方法、不追求结论统一和完善。容易做激励性评价。
• 定向探究:开放度有限、根据教学目标和条件,由教师确定课题、决定探究方法的因素主要有教育者确定、最终的结论要跟教学目标一致。做评价的方法多种。
专家介绍了,20 世纪美国在课程改革运动中,由美国科学教育促进会提出了 13 种探究过程基本技能:
观察、分类、应用数字、测量、应用空间与时间关系、交流、预测、推理、下定义、形成假设、解释数据、控制变量、实验等。
上述各项大都可以运用于初中探究式教学中,是设计探究教学的基础。具体对探究式教学的要求有: • 1 .探究问题有深度、有层次 • 2 .探究问题有教育意义 • 3 .探究方式恰当可行 • 4 .探究过程合理有序 • 5 .引发学生激烈争论
• 6 .探究结果有反馈、有交流
专家还提出探究式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改进: 问题一:探究式教学表面化、形式化 在探究式教学中,提出教师的角色是重要的, 也是微妙的。教师要掌控全局,又得时隐时现,是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 ”,即让学生通过 “ 观察、比较、分析,发现、提出问题,做出解决问题的猜想,尝试解答并进行验证 ” 的过程去揭示知识规律,求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其实质是让学生学习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从而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否达成这样的教学目标,关键在于教师对于探究性教学的认同和对于有效的物理教学的责任感。同时,教师自身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引导学生开展科学探究的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二:探究式教学资源不完善。
对此我们可以灵活采用两种探究教学模式,1、观察探究:根据学习目标,结合学生生活和社会现实吸取具有典型意义的 “ 案例 ”(事例或背景材料),让学生进行观察、分析、思考、论证、评价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活动,培养探究能力的方法。老师从中引导,适当评价解决一些学生困惑。
2、案例探究:根据学习目标,结合学生生活和社会现实吸取具有典型意义的 “ 案例 ”(事例或背景材料),让学生进行分析、思考、论证、评价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活动,培养探究能力的方法.老师让学生独立完成探究后,再做评价.实验是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的主要方法,学校实验设备尚不完善的情况,提倡利用身边的物品,生活中的用具,创设实验环境,开发实验资源。低成本、小制作、粗加工同样能够满足
实验探究教学需求。
问题三:探究式教学课时紧、进度慢。对此一定要备足课,有一个完善的教学设计。并且实践中不要脱离课时的核心,老师要有一个大局上的控制,而不是让学生没有目的性,完全自由。
问题四:探究式教学与评价机制不同步。对此评估交流,重在过程: • 培养提出问题的意识 , 这是探究精神的重要表现
• 为了培养学生的提出问题的意识 , 教材设置栏目:我还想知道
• 有价值的问题:有助于理解科学、能经历过程获得体验和感悟,对于知识结构构建、形成终身学习能力有意义。
目的:让学生乐于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并把问题表达出来。教师应积极引导和鼓励提问,并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至于问题恰当与否并不是最重要,教师也无需每问必答。
第三篇: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研究的阶段总结
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研究的阶段总结
青河县中学物理组
刘尊毅
本学期忙碌有序的教学工作即将结束,我们物理组申报的课题已经进入了阶段总结的时间了,在这个学期里,为了贯彻落实新一轮课程改革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和课堂效率的全面提高,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高自主创新性学习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教育的要求。在学校领导的的支持帮助下,按照各学期的计划逐步实施并在各学期期末进行阶段性总结,解决了在实施课题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取得了教好的效果。本课题在实施过程中主要目的是对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性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进行积极的研究和探索,我认为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我在实施此课题的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的问题,也解决了一部分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使我不断的学习、查阅资料,以便能够更好的排除问题,总结经验,经过不断努力和坚持实施,我总结了一些素材,作为阶段性总结。
一、课题研究
为了有效地实施自主探究式学习,必须弄清自主创新学习的内涵、探究式教学条件和策略,教师在组织学生探究式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为此,我认真学习了《新课程标准解读、《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心理学》、《课堂教学论》、《现代教育技术》,尝试教育理论等有关文章,了解了探究式教学的涵义、特征和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自主创新性的策略,为科学地开展研究提供了理论保障。探究式教学是指教学条件下学生高品质高质量的学习和所有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都属于探究式教学。只有探究式教学,才能帮助学生确立自主的尊严,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和主要方法: 研究内容:
1、定期进行理论学习和研讨活动。
学习课题有关的著作、文章,研讨课题进展问题。通过学习与课题研究有关的理论和方法,提高研究的效率。
2、交流经验,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虚心向其他申请课题的成员学习,并相互观摩各自组织的研究活动,相互学习、听课,协商课题进展情况。研究教材、学生和学习方法,探索用何种方法对提高学习效率更有效。
3、取其精华,提高研究质量。在实施课题之初,制定详细的研究计划、研究目标、内容和措施,有步骤按计划的研究并及时进行总结、反思,定期将取得的成果在课题组内交流。将有关的内容先在实验班级认真组织实验,取得成绩和经验后,再逐步推开。
本学期我任初二的物理课,在教学中,我大胆的进行了教改实验,面对初二的教材,我在教学中设计了很多探究式的教学环节,例如:对一些物理现象、物理规律,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这些重点内容学生能否掌握的更好些是学生很关注的问题,处理这些题时,我把问题层层深入,每一个过程都设计成探究实验的形式,先让学生观察并讨论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或结果,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让学生理解和明白,在理解的基础上,教师把结论或现象展示给大家,并得到验证,使学生能够记忆深刻。在这个探究环节中,我觉得学生们肯于配合老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肯于动脑去解决,尤其是在我设计了一些带有探究性的实验教学时,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当老师把实验结论或实验现象展示出来时,一部分得初正确结论的学生会由衷的高兴,另外一部分同学也会从中找出差距,得到正确的认识。每次当我看到学生发自内心的喜悦时我就感到很欣慰,这不仅是因为学生们掌握了知识,更因为我的探究环节设计的较好,使学生多能有所得。
课上讲授部分:留出设疑时间,让学生都有主动提问的机会,对于基础问题可以请层次好的同学给予解答。对于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则由教师来讲解。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使其得到了锻炼和表现的机会,信心倍增。
在课题研究中,我采取了以下一些方法:
1.文献研究法:对自主探究式学习的有关理论及相关研究进行系统的学习,对自主探究式学习,探究学习的特征、条件、培养的目标评价等进行初步的界定。
2.调查研究法:对学生的探究式教学情况和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模式进行系统调查、分析,明确课题研究的起点,为客观地评价研究成果提供事实依据。
3.实验研究法:对初步确定的研究内容运用比实验的方法,检验其效度。例如:在初二物理《蒸发》教学中,我们将教学内容与日常化工生产联系起来,设计了关于生产生活中的请你探究、向你请教的教学探究情景,让学生合作研究,探究式教学相关知识。在课堂上学生讨论热烈,见解独特,很有创新意识,通过探究,我发现学生的知识面很广,对一些常识和现状也能紧紧的联系起来。在请你探究过程中,学生通过讨论研究发表了自己的见解,赢得了学生的青睐,和老师的赞赏,极大的鼓舞了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使学生在经过自己努力后,充满了获得知识的喜悦。探究过程中教师、学生之间的互动,更增添了教学过程的生动性、参与性。
在设计自主探究教学情境中,教师必须敢于打破常规,重新找到自己的位置,积极配合学生完成整个教学过程,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新思想。
五: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我制作收集多媒体课件,收集典型的教案和教学案例及教学反思,从教学模式对物理教学进行优化,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同时针对不同教材选取各方面的素材来优化我们的教学内容,事实证明,我们的实验确实取得良好的效果。
六、实施课题过程中遇到的困惑与对策(一)课题研究中存在的困惑:
由于受传统的教育评价的影响,我对课题研究缺少足够的经验,不能很好的真正的把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研究工作还停留在底层的层面上。担心让学生过多的进行探究式教学会影响教学效率,故有时欠主动的去实验。
(二)针对课题研究中困惑的对策:
1、防止与新课标脱节的现象。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对初中学生而言,这种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在采用自主探究式教法的的同时配以多媒体技术可以利用自己强大的功能,降低难度,突破难点,但是,如果只是简单地以生动形象的画面把本来应该在学生头脑中的想象再现出来,那么,势必会影响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不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
2、自主探究彻底解放学生。解放学生的大脑,让他们多想一想;解放学生的双手,让他们多做一做;解放学生的嘴,让他们说一说;解放学生的眼睛,让他们多看一看;解放学生的空间,让他们多动一动,这对我们进行物理创新教育十分有益。
总之,教育需要改革,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面向现代化,因而教学中必须运用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我在欣喜地应用自主探究式教法和多媒体教学时,结合学科的特点和教学的规律,恰当合理地运用自主探究式教法,发挥其优越性来优化物理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益。例如在物理教学中可以给学生留下更多的“空白”,让学生自己去开发、创新,运用智能化传递信息的功能,将课本中的结论性内容变为具有探究性质的资料和信息,让学生按自己的方式将获得的信息加工组织,使学生亲身体验人类取得成果的过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就可以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篇: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研究结题报告草稿
《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探究教学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大岭中学
宋卓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学,学生基础较差,对物理的认识较少,经过一段时间学习之后,学生对物理的认识仍然不足,难以有较高的学习兴趣,甚至厌学。为改变这一现状,尝试使用探究式方法教学,使尽可能多的学生越来越喜欢学习物理。
物理课堂探究式教学不仅不忽视物理知识的学习,而是又注重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自主建构过程,科学探究与知识的建构是在同一过程中发生的。探究式教学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情境中,产生学习的需要,并通过学习合作成员之间的互动、交流、协作完成,凭借学生主动探索、亲身体验,完成对知识意义的建构过程,就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学生的大脑去独立思考、探究、交流、学习,不断发现事物变化的起因和内部联系,从中找出规律。使学习内容有更强的内在联系、更容易理解,同时实现学生认知策略的发展。
二、问题的提出:
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过分强调了传授知识的重要性,忽视学生的学习兴趣,淡化了学生的学习思维、创造性的培养,制约了学生的主动参与,主动探究知识的活动忽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偏重记忆和理解,立足接受教师知识传输的学习方式,帮助他们形成一种主动探究知识,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的学习方式,忽视了学生的经历、体验、认识和运用探究的过程,从而难以激发学习,探究物理学的内在积极性。
而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科学,它既有科学的思维,数学的方法,又有实际动手能力的训练,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科学方法,科学素质,已成为物理教学的一项主要任务,不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而是要让学生会发现问题,会提出问题,会用科学的实验方法和实践的方法去探究这个问题,去解决这个问题,从科学的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所以我们物理教学的方法和方式必须进行大规模的变革。
三、课题研究的依据:
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指出:“物理的构建应注重让学生经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践,注重物理学科与其它学科的融合,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从国际科学教育的改革趋势看,科学教育的目标不仅关注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而且越来越倾向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探究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语言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得过程的积极参与者、探究者”。所以我校物理教研组据初中学生好奇、好问、好动的特点,从提高学生学习为兴趣切人点,采用“以学带玩,以玩促学”的方法确定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实验活动的教学模式的研究”。
四、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实施步骤及内容: 1.准备阶段
2010年11月———2011年1月
(1)搜集相关资料,确定课题,拟定课题实施方案。
(2)根据方案的要求进行小范围试点,论证方案的可行性,积累经验,掌握基本的数据,信息。
(3)根据初中物理教材和大纲的要求确定探究的素材,设计指导的方案,准备必要的硬件设备。
2.实施阶段
2011年2月———2011年10月
(1)指导选题。指导学生在拟定的素材中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课题或根据教材的某一个问题确定探究的课题。也可以是依据学生在自己实际生活中提出问题确定探究的课题。课外实验活动的原则是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和生活实际选题绝不可以强加和硬性分配。
(2)组建课题组。课内活动小组一般以学生的座位就近为原则兼顾学生能力水平做适当的调整。课外活动小组一般由学生自由组合,在人员人数上视情况对个别组织适当调配。每个教师担任4—6个小组的指导工作,保证小组的探究活动合理有序的进行。
(3)活动的开展。发动更多的学生积极地、热情地、全身心地参与到活动中,指导教师则更要在课题方案的设计与提出,自身的参与,过程的调控,小组的分工与合作上精心准备,积极投入,研究探讨上下工夫。
(4)活动的阶段性小结。在活动开展一端时间后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交流活动,表彰先进,鼓励后进、推广经验以利于活动的进一步开展。
(5)课题组中题小结。对工作进行回顾与检讨,调整方案积累数据并撰写中期课题报告
3.总结阶段
2011年9月——2011年11月 总结研究成果,文成研究论文。
五、实施方法:
科学探究是学生参与式的学习活动,根据物理学科的教学特点,不同的课型,及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程序也不同,而科学探究要渗透在教学各个环节之中,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渴望,使学生体验探究乐趣,形成和发展探究能力。
1.概念课中的探究
概念课教学以往的传统教学主要是教师讲授,学生机械地背诵定义,但对概念理解十分肤浅,处理问题盲目,运用时因而经常出错,症结在于他们对概念的理解不透,缺乏探索与实践的认知,因此,在概念教学中进行探究式教学是必要的。如“杠杆”的教学中,学生觉得简单,但很难表述清楚、完整、准确。那么教师应创设情景,撬石头的棒,跷跷板,压水井的柄等,让学生观察、研究、探索这些材料的共同点及共性知识,通过观察思考、实验探究,每组都归纳出杠杆的定义,在集中讨论分组的成果同时,采用实验加以验证,比如有的同学用圆珠笔撬书本的实验来验证,有的同学用打开的小刀当铡刀切纸片等来验证杠杆是一个硬棒,能绕着固定点转动,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曲的,最后讨论归纳出杠杆的定义,并指出杠杆的要素,使学生有良好的认识方法,学到的知识印象更深刻,重视个性发展,使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2.实验课教学中探究
初中学生都具有强烈的操作兴趣,希望亲自动手多做实验,注重探究,探究是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通过探究可以大大激发学生认知驱力。实验课中,应先提示学生如何作好实验计划的制定和安排,自由设计实验,选择好必要的器材,注意科学的实验方法的运用,引导学生对实验的不同的方案进行评估、交流、取长补短,比如“研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教师不直接告诉学生探究的结论,先让学生独立地假设、猜想,让学生充分的想象,引导学生运用发散思维等方法进行猜想。有的同学提出“物体所受的浮力的大小可能跟物体的密度有关”这一猜想,学生们有一致的共鸣,于是抓住这一问题,引导学生求异质疑、探究方案,此时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空前高涨,通过讨论确定运用控制变量法,在液体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的条件下,物体的密度不同,研究所受的浮力是否相同,简略步骤:用弹簧测力计称出铁块和铝块在空气中的重力,然后使铁块和铝块浸没在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根据两次示数求出浮力,然后进行比较。通过以上实验的探究,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了阿基米德原理,同时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活动,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对于一些探索的实验,学生对于观察到的现象,实验所揭示的物理事实感到惊奇,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心理,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学生思维,促使他们去寻求答案。新颖有趣的问题,特别是学生自己提出的耐人寻味的问题,又是学生参与探究活动的基础。即使对于一些验证性实验,通过实验表达出来后,也更为生动形象,易于被学生接受,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要我们老师树立一种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的思想,充分利用物理实验教学的特点,就能培养学生对自然,对科学的兴趣和终身学习意识,使其成为终身的学习者和科学探究者。
3.习题课教学中的探究
习题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让学生巩固知识、掌握解题技巧,通过组织学生讨论,辨析的探究活动,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发展了他们的创造性和实践能力。如:“日常生活中许多常见的物品可以用来做物理小实验,现有玻璃杯、铅笔、白纸、玻璃和水,从中选用器材可以作哪些实验?要求:至少设计二个实验,并简要写出实验方法,步骤及原理。”学生根据上述要求进行一系列实验的设计和训练,设计出许多种实验方案,每个方案都闪烁着创造思维的火花,充分体现了“以培养能力为主,以发展学生为本”,注重考查学生活学活用的知识,多思少算的思考能力这一中考命题导向。
4.活动课教学中的探究
重视知识的应用,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是培养学生个性,能力的具体体现。开展活动课中的探究是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取得最佳效果的必要环节。而物理与生活,社会有着极为紧密联系,因此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认识水平提供或指导挖掘生活中的探究课题,开展课外探究活动。在讨论与社会发展、生活生产、科学技术、自然等领域相联系的课题中考虑,如“温室效应”“热岛效应”“人体与物理”“交通与物理”“厨房与物理”“杂技中的物理”等等。根据课外阅读、网上查询、收集资料、观察记录、解决问题,增长知识,获得成功。实践是一个学习、研究、创造的过程,学以致用,这是物理学科的特点,关注生活,走进社会,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意识,让学生对自己探究的课题产生兴趣,有成就感,学会探究、学会创造,更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开阔学生的视野和思路。
六、实践应注意的问题:
1、要有明确实验活动的目的:
开展探究活动的目的不是重在通过学生的活动让学掌握了多少科学知识,而是重在探究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会提问题,会着手对问题去进行探究,会进行证据的收集,归纳和分析。让学生在活动中不断地获取科学知识和能力。通过活动让学生领悟科技人员是用什么方法进行科学研究的,打破科学研究的神秘感,认识到原来我们也能进行科学研究
2、实验活动小组的组织:
把学生组织起来组成研究小组时,如在课堂上进行的,一般按教室里学生就座的座位为准组织小组,这样可以减少因组织小组而对课堂教学的干扰,使课堂教学能有序地进行,也便于课堂教学的组织。如是在综合活动课或课外活动中,可以问题或兴趣为为核心,对这个问题有兴趣的同学组成 2 — 4人的小组,人数一般不宜太多,多了往往会造成一部分人无所事事,甚至反而干扰活动的进行。(如对问题感兴趣的同学较多,可以组织几个小组同时探究。)有时教师也可以对小组进行适当的调整,对那些思维不活跃,还没有“问题”的学生插入其他小组中去,带动这些学生共同投入探究活动中去。也可以提供一些“问题”让他们选择探究的课题。总之要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探究活动中去,尽可能让班级里的学生人人都成为探究活动小组的成员。
3、教师在活动中的引导:
探究性实验活动中,教师引导的好坏是活动成败的关键。首先教师要做到善于发现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及时的给以培育不要因学生问题太简单而不给予支持,也不要因学生 的问题太简单、太浅显而不给与支持。同样对那好高骛远或因知识和能力的还不能解决的问题要给以适当的疏导,使学生不因问题过难或过复杂而失去探究活动中的乐趣。其次不要忘记教师在活动中不是活动的主体,从思维的形成,探究方案的落实,实验活动进程及最后结论的形成都主要应有学生来完成。教师在这儿是起着引导者、促进者、参与者和评价者的的作用。但在整个活动的过程中又必须时时刻刻注意和关心学生活动的情况,在最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信心动摇的时候给予支持、促进,有时教师也可以成为学生中平等的一员,共同研讨,让学生树立信心,克服困难把实验进行到底。
4、重在鼓励:
活动能否持续开展下去,保持学生的兴趣是成败的关键。学生的兴趣一是来源于活动的本身,二是来源于外界的评价。对任何一个活动,只要能开展起来,总能从中找到成功的有用的地方,抓住这些优点给予表扬和鼓励是重要的手段。对那些有创意的思维和活动则可以以班级或学校的名义,给以适当的奖励,使那些先知先觉者向更高的层次跃进,也给后进者树立了榜样,促进他们比学赶超。
七、活动开展后获得的效果:
1、活动开展以来,保持了学生对自然界的好奇心,增强了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许多同学在活动中始终有一种兴奋感、满足感,激发了学生质疑和探究的兴趣。许多学生学习物理的劲头提高了,喜爱物理学科的人数更多了。
2、某些所谓的“差生”也在实验活动中崭露头角,使得其他同学刮目相看。问问题的人多了,学生的分析和观察能力提高了,学生中常常可以看到为了某一个物理问题许多人为它争论的面红耳赤,学生间的交流多了,相互合作多了,关系更融洽了,更自信更富于挑战了。原来很难开展的小制作,小论文的活动现在日益增多,逐渐丰富起来了。
3、探究性活动开展以来,特别是那些活动积极份子的观察能力,思辩能力,捕捉有用信息的能力,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4、活动开展以来,学生所提的问题不局限于课本,不局限于初中物理知识,对我们教师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和新的要求,使得教师去不断的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不断地要去改变自己教学和辅导的手段及方法,来适应新的情况。
八、实验结论:
1、通过实验说明了探究性实验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会提问题,善于提问题,使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更浓了。
2、通过实验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讨论的兴趣,活动中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作用。
3、通过实验让学生体验了科学探究的乐趣,领略了科学探究的方法,初步学会了自主的用探究的、实验的方法去研究物理问题。
4、通过实验活动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获得信息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
5、通过实验活动培养了学生勇于克服困难和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了学生应用物理知识为社会服务的意识。
6、通过实际的操作说明了探究性实验活动在现行的条件下,在大家的努力下是切实可行的。
十、需要研讨的问题:
1.由于受现行教材和考试制度的限制,探究性实验活动目前还未能在大面积的在课堂全面推开,特别是初三年级下学期因中考的压力,课后的探究性实验活动也因学生没有时间而无法正常进行了。所以迫切希望使用新的教材和实行新的评价制度。
2.要在课堂上大量的开展探究性实验活动,实验仪器要做到尽可能基本配套,取用方便,现有的实验仪器已经能够满足大部分探究实验的需求,但仍有一些探究实验需要自制教具。
3.随着活动的不断开展,有的同学越干越有劲,而有的同学有兴趣下降的趋势,这就需要我不断的努力,不断的研究,把活动开展的更精彩,更丰富,不断地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这方面我感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总之,探究式学习是适应农村中学的现状与未来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但由于我对探究式学习认识还比较粗浅,做法还不成熟,不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仍有不少地方值得进一步探讨和完善,有必要进行科学的总结和反思。所以,我真诚地希望各位专家提出宝贵意见,不当之处给予批评指正。以便我共同深入探索中学物理教学中的新途径、新方法、新模式,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取得更大实效。其它参考文献:
1、阎金铎主编,查有梁等著:物理教学论,—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
2、郑桂华主编,刘莹箸:探究性学习教学示例,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4月版。
3、骆红梅 物理教学探讨 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题委员会期刊2009年5月版
4、刘玉廷: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科学教育出版社 2011年第三期、5、徐丽波: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科学教育出版社 2011年第三期
第五篇:初中化学探究式教学研究
初中化学探究式教学研究 铁岭市实验学校
崔学深
关键词:初中
化学
探究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而具体的目标,就是要改变至今仍普遍在的学生被动接受、大运动量的反复操练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式学习。探究式学习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它涉及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过程。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进对科学的情感,理解科学的本质,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初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
一、化学探究式教学的意义
1、有利于“面向全体”教学目标的实现
我国进行的基础教育改革中,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传统的化学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差异。通过探究式教学,学生以自己的经验和思考方式来完成学习,可促使每个人都能得到积极的发展。
近些年来美国在化学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也是考虑如何面对全体学生,强调科学为大众的思想。美国的《教育周刊》报道:“一项民意测验表明,在理科课堂中使用身边实验的学生和参加问题解决小组的学生,比那些通过讲授和阅读教材的方式学习的学生来说具有较好的态度。年龄在10-17岁的中学生中,60%的学生说,如果他们能做更多的实验,并且和同学极其他人进行交流,就会觉得科学更加直观。有54%使用以探究为基础方法的学生说理科是他们感兴趣的学科之一。相对而言,接受传统教育的学生这样认为的比率为45%。同时,在传统教育中接近25%的学生认为理科是他们比较难学的学科,而经历探究教学的学生这样的情况仅占18%。”
2、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探究式教学,在一定情景下进行科学知识学习,可有利的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通过亲自动手参与,可以加强学生的设计能力,以及加深对科学和技术的理解,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的学习,可以对科学在环境、能源、健康等方面的作用的两面性问题有更深刻的认识,可以更深刻的认识到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的历史,可以培养批判性思维,学会合作,形成自己的观点,尊重其他人的观点和经验。
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按不同层次设计问题,分组既注意组内间的配合,更注意组际的合作,相互关注,共同感受探索的焦急、艰辛,承受探索失败的挫折。一起分享成功的快乐和喜悦。
3、有利于学生在体验成功经验的同时体现自我价值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A.H.Waslow)认为:人类的所有需要中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在探究活动中,教师在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同时,也让他们感觉到了自我价值。
在《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一课中,学生探究出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和装置后,对探究结果是否可行还有疑惑。此时让学生亲自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制取出气体并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根据观察的现象学生马上就可以马上判断自己的探究结果是可行的。当学生真正体验到成功所带来的喜悦后,自我体现的需要得到了满足,这种满 足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着不可低估的、积极的影响。
二、探究式教学的特征
通过对探究式教学内涵的研究与分析,笔者认为,探究式教学具有以下五方面的特征。
第一,以问题为中心,激发学生的思维
探究是从问题开始的,发现和提出问题是探究式学习的开端。心理学研究表明:问题意识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被动的思维,只有当个体活动感到自己需要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麽办”的时候,思维才真正启动。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情景,通过实验、观察、阅读等途径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将新知识置于问题情景中,使获得新知识的过程成为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第二,强调自主参与
探究式教学不是教师直接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活动,实现自身主体构建与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就是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与发现者,成为主体构建与发展的主宰者,并在每次参与过程中实现其自主性、生动性与创造性的发展。学生通过各种各样的探究活动如观察,调查,制作,收集资料等亲自得出结论,使他们参与并体验知识的获得过程,可以使学生从多角度深入的理解知识,建立知识间联系,从而他们面队实际问题时,能更激活知识,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第三,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
认知理论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不是从空白开始的,已有的经验会影响现在的学习,教学上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实际出发,才会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学习才能是主动的。
例如,做酸雨危害的模拟实验来开展探究时,让学生从已掌握的“化学反应时常会看到气泡”这一知识,在探究实验时从金属和大理石分别与酸反应放出气泡,探究出酸雨对金属制品和建筑物等会造成腐蚀。第四,注重合作交流
在探究活动中,常常需要分组制定探究计划,分组实验和调查,需要讨论,争论和意见综合等合作学习。在探究活动中学生都以自己的方式,基于已有的经验来构建对客观事物的理解,由于已有的经验和知识背景不同,思考问题的方式也有着不同,学生对事物的理解也各有不同。合作学习能拓展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反思和批判,从而构建起新的和更深层次的理解。
第五、重视收集实证资料
实证是科学与其他知识的重要区别。科学探究学习中,学生要根据实证资料作出对科学现象的解释。如开展“酸雨对植物的危害”的探究时,除了部分同学的资料介绍,教师还可以准备好用“酸雨”浸泡时间较长的植物叶子,让同学们观察到较为明显的现象,这样学生的认识就更真实了。
二、探究式教学的途径与方法
(一)创设情景,诱发探究
这一点对学生的学习来说是很重要的,初中学生刚刚接触化学,一切化学知识对于他们都是新奇而陌生的,但是他们对自己身边的事物都是非常熟悉的。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取一些贴近学生生活,接近社会的实例或现象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让他们产生探究的欲望。例如在探究酸碱中和实验时,先出示给学生一束白颜色的绢花,就像魔术师在变戏法一样先给它喷上一点“水”(无色的酚酞试液)然后再喷上氢氧化钠溶液,学生就会惊奇地发现白花变成了红色,带着悬念继续上喷稀盐酸,红花又奇妙地变成了白色,这一反一复的颜色变化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产生了酸碱反应的欲望。
(二)激发问题意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疑问是思维的先导。学生只有善于质疑、提出问题,才能形成善于动手和动脑的好习惯。因此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为学生创造质疑问难、发表不同意见的条件。例如,第一个探究实验“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中,按教材中的做法,检验水时烧杯发烫,且学生难掌握倾倒石灰水的时机,看不到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有的学生提出: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最后师生经过不断的尝试,研究出不同于课本的实验方案:(1)将蜡烛放在装有石灰水的烧杯中点燃。(2)在三角架上放一张铁丝网,将蜡烛点燃放在铁丝网上,蜡烛另放在一盛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中,在小烧杯和火焰上方罩一个大烧杯。两套实验装置都能看到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学生第一次体验到创新的喜悦,这种喜悦要比学生照方抓药做完实验后的感受更加猛烈和持久,更加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三)利用管理策略,促进科学探究
在管理、教学和学习之间存在着重要的联系。在探究活动中,应用有效的管理技能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以探究为基础的教学允许学生有更多的自由去创造,但学生的探究应该在一定的框架之内,教师利用管理策略为学生提供良好、积极、和谐的环境框架。在这里,学生能学习和理解核心内容。
教师通过在教学中的走动和与个别学生谈话的方式来积极的管理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保证在多样化的学习的前提下,与尽可能多的学生进行合作,教师强调学生要积极的参与,并选择保证他们积极思考的活动,鼓励学生自主解决问题,查找资源。在探究活动中,教师去指导学生学习,使学生完成任务,知道什么时候进行讨论和转化新的问题,保证课堂进程向学习目标前进。
(四)通过教师对话,鼓励学生探究
在师生对话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诉说与表达。教师的听和说同等重要,有时教师的听比说还重要,教师真诚的倾听,可以使学生觉得自己受到重视,价值得到肯定,即使教师没给学生什么指点和帮助,但有了耐心的倾听,教师就是心灵上给了学生十分丰厚的精神馈赠,它的意义原远远不是仅仅给了学生一个表达的机会,更深层次的意义,它带给了学生的人格尊严,点燃的是思维的火炬,铸就的是价值与信念的追求,倾听是理解,沟通是尊重,是接纳是期待。教师与学生对话过程中,要善于宽容,允许学生出错,不求全责备,不能使学生感到气馁,要使 探究性学习有一个宽松的环境。对话要善于等待,尊重学生的差异,相信每个学生都会取得成功,对学生要说“你能行”,对于学生说错的问题,要鼓励学生再想一想,用另一种方式再试试。
所以,我们在实施化学新教材,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教学过程中,要把学生的学习活动作为一种教学资源进行开发,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进行有效的整合与提升,改变传统的教师一桶水,注满学生一碗水的教学行为方式,让学生自己取水,而教师要在引导学生自己寻找水源在哪里,自己寻找取水的途径和方法。
参考文献:[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
[2]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化学培训资料 [3]《中学化学教与学》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