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高考试题看高中物理教学
从高考试题看高中物理教学
[摘要]:新课改下的高考,考察的依然是学生的能力。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如何更好地组织高中物理教学?本文结合2007年物理高考试题(广东卷)作出探讨。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已经走过四个年头,高考的模式也不断创新和发展。但是,不管高考如何改革,它的选拔人才的功能没有改变,它的考察核心仍然是学生的能力,包括继续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等等。对于高中物理学科而言,学生的能力,并不等同于教师多给学生讲了多少题目,也绝非意味着学生要多做多少题目。关键是,通过高中三年的物理学习培养学生的一种物理思维品质。这将是学生终身受用的,也是高考一直关注和考察的。那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当如何把握这一本质,如何更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呢?本文试结合近年物理高考题目,从中窥视高中物理教学应当注意的地方。
一、物理教学中应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物理建模能力。
模型是实际物体(原型)的近似,它仅突出物体的主要特征,是一种科学的抽象,建立物理模型,便于进行理论分析和研究。比如牛顿由于提出了质点模型,才使他有可能解决的天体间的引力问题。可以这样说,物理学中的规律、结论等都是通过对理想化的物理模型的分析和研究而得出来的。近年来,随着物理高考对能力考察力度的加大,理论联系实际的试题渐成趋势。不仅题量逐年递增,涉及的领域范围也越来越广。因此,我们在平时的物理教学中,首先应当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步入模型这个思维大门,并且通过练习、实践等方法让学生适应并掌握这种思维模式,具备初步的物理建模能力。
例
1、(2007广东卷第17题)如图所示,在同一竖直上,质量为2m的小球A静止在光滑斜面的底部,斜面高度为H=2L。小球受到弹簧的弹性力作用后,沿斜面向上运动。静止悬挂在此处的小球B发生弹性碰撞,碰撞后球B度,球A沿水平方向抛射落在水平面C上的P点,OL/2。已知球B质量为m,悬绳长L,视两球为质点,力,求:①、球B在两球碰撞后一瞬间的速度大小;的速度大小;③、弹簧的弹性力对球A所做的功。
分析:解决这一题目,关键在于能够正确地分析个运动过程中,理解其运动形式,并把这些运动形式动模型,进而快速正确地进行解题。
小球A受到弹簧弹力作用后,沿斜面向上运动。当小球A离开斜面时,小球将以一定的速度v1做斜抛运动(斜抛运动模型):当它达到最高点时,其速度仅剩水平方向的分量。然后与小球B发生弹性碰撞(弹性碰撞模型):碰撞时系统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碰撞后,小球A将做平抛运动(平抛运动模型):下落时间由竖直方向决定,水平位移由平抛初速度和下落时间共同决定。小球B将做圆周运动(单摆模型):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恰好有到达最高点的临界条件是重力提供向心力。如果能够这样充分构建出这四个常见的物理模型,题目便可迎刃而解。(详细解答过程略)。
由此可见,物理建模不仅能引导学生从简单的死搬硬套公式过渡到依据问题模型,理论联系实际,再升华到理性思维的高度上来,而且能够培养学生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解答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高考物理题时,如果能正确构建出一个适当的物理模型,将会使审题更加形象快捷,更加便于问题的分析和解题方法的突破,必将十分有利于提高解答的速度和准确率。
二、在物理教学中应注意充分与数学图形相结合,养成数形结合的习惯。
数学的广泛应用,既推动了数学学科本身的进步,也推动了物理学科的发展。可以说,数学是与物理联系最紧密的学科。在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的过程中,充分运用数学图形,可以形象直观地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物体的运动过程和运动状态,进而可以帮助学生正确地创建物理模型,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形成良好的科学习惯。因此,在高考中,时常涉及物理问题的图形化处理,综合考察学生的数形结合的能力。
例
2、(2007广东卷第6题)平行板间加如图(a)所示周期变化的电压,重力不计的带电粒子静止在平行板中央,从t=0时刻开始将其释小球A、B的运动过程,在每归纳成为平时常见的物理运离开斜面后,达到最高点时与刚好能摆到与悬点O同一高点的投影O'与P的距离为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②、球A在两球碰撞后一瞬间
放,运动过程无碰板情况。图(b)中,能定性描述粒子运动的速度图象正确的是()
分析:此题直接考察了学生对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情况的分析和判断。但是题目很巧妙,并不需要学生对粒子的运动情况做定量的计算,而只要求定性作出粒子在匀强电场中运动的情形。
考虑到题目选项中以速度-时间图象(v-t图)来呈现,故必须对v-t图的物理意义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设粒子最开始运动的方向为正方向,可以判断该带电粒子在0-T/2时间内必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而在T/2-T时间内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由于粒子运动过程中受力大小相等,故加速度大小相等。由运动的对称性可知,粒子在T时刻恰好速度变为零。此后,将进行周期性的匀加速、匀减速直线运动。由此可知,带电粒子将在此匀强电场中时而加速,时而减速,但一直向同一方向运动,直至粒子碰板为止。易知正确答案应为(A)。
数学作为一门工具学科,在物理学中的应用是极为广泛的。这种广泛应用,不仅表现在物理定理、定律的数学公式化上,更体现在分析物理问题时应充分利用数学知识和数学图形。特别是在应当处理运动学、几何光学、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等问题时,更加应该做到审题即作出草图、分析应利用图象,这才是解决物理问题的成功之路。
三、在物理教学中,应提倡学生进行题后反思,提高知识迁移能力。
物理学科是一门注重“理解”和“感悟”的学科。要学好物理,绝对需要一定数量的题目的训练,但是盲目的、机械的训练并不能培养学生的独立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应当充分发挥物理练习题(特别是教材中的练习题)的功能和作用,充分挖掘典型习题中的知识点、能力点、方法点、变化点、易错点,通过对有限数量习题的练习和反思,不断提高学生获取知识、转换信息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例
3、(2007广东卷第18题)如图(a)所示,一端封闭的两条平行光滑导轨相距L,距左端L处的中间一段被弯成半径为H的1/4圆弧,导轨左右两段处于高度相差H的水平面上。圆弧导轨所在区域无磁场,右段区域存在磁场B0,左段区域存在均匀分布但随时间线性变化的磁场B(t),如图(b)所示,两磁场方向均竖直向上。在圆弧顶端,放臵一质量为m的金属棒ab,与导轨左段形成闭合回路,从金属棒下滑开始计时,经过时间t0滑到圆弧顶端。设金属棒在回路中的电阻为R,导轨电阻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①、问金属棒在圆弧内滑动时,回路中感应电流的大小和方向是否发生改变?为什么?②、求0到时间t0内,回路中感应电流产生的焦耳热量。③、探讨在金属棒滑到圆弧底端进入匀强磁场B0的一瞬间,回路中感应电流的大小和方向。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电磁学、力学基本规律的认识和理解,考查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及获得信息的推理能力。(详细解答过程略)对于这道题目,考生的答题情况并不理想,其原因在于虽然学生对于一根棒在水平导轨上运动的题做过不少,似曾相识,但本题巧妙改变条件和设问,使人耳目一新,好多同学无法下手,有效地考查了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和灵活运用所学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实,对于这种既要考虑动生电动势又要考虑感生电动势的题目,其基本模型仍然在教材中出现,只不过这道题目是教材题目的发散和衍生的产物。因此,当要求学生做一道题目的时候,不仅要求学生会正确地把题目解出来,更要紧的时,需要引导学生从这道题目的解决过程中体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如果学生的水平达到一定的层次,还可以要求学生对题目进行适当的改变条件,对习题进行发散变化,训练学生的应变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总之,在习题教学中,应当精选练习,强调对教材练习的回归和拓展;注重基础,以点带面,强化分析,归纳方法,既要防止无谓的高难度的训练,更要防止低层次的机械化的重复操练,争取做到“温故而知新”,训练一道题目,收获一种方法,提高知识的迁移能力。
四、在物理教学中不可忽视对学生估算能力的培养。
中学物理中的估算是对物理量的大致数值范围或数量级进行科学的推算。求解物理估算题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简洁性,有利用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灵活运用物理知识对具体问题进行估算,也是学生科学
素质的重要体现。近几年来,不论在教材编写还是高考命题中,都加强了对估算题的重视程度。
例
4、(2007广东卷第16题)土星周围有许多大小不等的岩石颗粒,其绕土星的运动可视为圆周运动。其中有两个岩石颗粒A和B与土星中心距离分别位rA=8.0×10km和r B=1.2×10km。忽略所有岩石颗粒间的相互作用。(结果可用根式表示)①、求岩石颗粒A和B的线速度之比;②、求岩石颗粒A和B的周期之比;③、土星探测器上有一物体,在地球上重为10N,推算出他在距土星中心3.2×10km处受到土星的引力为0.38N。已知地球半径为6.4×10km,请估算土星质量是地球质量的多少倍?
分析:(第①、②问的分析略)对于第③问,可设地球质量为M,地球半径为r0,地球上物体的重力可视为万有引力,探测器上物体质量为m0,在地球表面重力为G0,距土星中心r0=3.210km处的引力为G0’,根据万有引力定律,有:
/
55G0M0GMm0GM0m0'95(倍)
可解得:G0'22Mr0r0一般来讲,物理估算题文字叙述简要,给出的已知数据有时很少有时过多,而且这些已知量与待求量之间的关系很不明确,也往往夹杂着某些干扰因素。因此求解物理估算题,首先要仔细分析题设的物理现象,分析给出的物理情景,抽象出物理过程的实质,从而明确解题所用的知识范围及有关概念,选用合适的物理规律实现应用物理知识的准确定位。此外,在进行估算时,还必须记住一些物理常量,如地面重力加速度、第一宇宙速度、地球自转和公转周期、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阿伏伽德罗常数、真空中的光速、地球半径等等。
在平时的物理教学中,应重视对学生进行估算方法的教学和训练,使学生在物理背景和物理过程模糊的问题中,摒弃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和物理本质,建立合理的物理模型,寻找合适的物理规律和数学关系,运用一些常识性的实际知识,建立待求量与已知量的关系式,从而合理地进行估算,这是培养学生解决物理实际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
总之,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研究性学习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高中物理教学更应当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可持续发展为本,全面提高学生物理素养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继续学习科学技术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物理科考试大纲说明》,广东省考试中心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2、《力学》(普通物理学教程),漆安慎、杜婵英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3、《给教师的建议》,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
第二篇:从高考试从高考试题看考与教之二语文
.......从高考试题看考与教之二——语文、数学
语文:
教学中要着眼于思维的优化
■周京昱
课标卷高考前行至今,要理清新课改与高考之间的关系,恐怕远非“高考胜败则课改胜败”这么简单。高考不变则课改徒劳,高考巨变则社会激荡。要处理好高考命题的“稳”与“变”,对于课标卷命题者来说,实在是一件难事。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新课标”)中,就高中语文课程教学任务有如下表述: “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同时,将高中语文课程目标表述为:“通过高中语文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在以下五个方面获得发展———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 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 上述目标也是课标卷语文命题的总原则。
探讨考与教的关系,一般来说,只能根据考对于教的意义来梳理思路,即中学语文教学,如何为适应新形态下的高考命题进行积极、主动、有效的应对? 因此,一线语文教师要以更高远的视野透视高考语文命题的内在规律,以脚踏实地的精神发现高考命题中对新课程理念的运用和考查方式。
思维能力,是考生素质的核心。尽管语文学科与数理化等学科存在很大不同,但就高考而言,思维能力的考查是各学科具有的共同点。高考呈现出来的学生能力中的弱项,无论是阅读还是表达问题,其实都是思维水平欠佳的表现。
新课标强调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体现语文素养的三根支柱———应用能力、审美能力、探究能力的核心,依然是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所谓语文积累,虽然包括字词知识的积累,但更重要的是一种思维能量的积蓄。这种能量积蓄将改变记忆再现式的解题观念,向理性、科学、动态的理解、判断、阐述、分析转化。而这种阅读和表达方面的能量积蓄,需要在日常的学习和训练中得到落实。
强调思维的自主性
【例1】(2010年高考宁夏/ 海南卷试题)袁隆平和斯瓦米纳森是同行,可他们一见面就为尊严“打了一仗”,最终又成为朋友,而且认为彼此的友谊“将更加长久”。请你就对“同行”、“尊严”、“友谊” 三个方面的理解,任选一个方面,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观点一: 同行有可能成为朋友。①彼此为同行就有机会认识并可能成为朋友;②同行的认可,又能给人带来温暖,感受到自己的价值。观点二: 维护尊严,既要斗争又要有一定的让步。①斯瓦米纳森曾因担心“丢份” 而“歧视” 袁隆平,当看到他“准备拂袖而去” 时就马上让步;②斯瓦米纳森亲眼看到袁隆平的伟大成果后主动为他正名;③袁隆平为维护中国科学家的尊严而严正抗议,斗争到底。观点三: 经过“斗争” 的朋友,友谊才会更加长久。①不打不相识,通过斗争可以加深了解,从而建立友谊;②竞争对手间要保持友谊,要真诚,让对方感到温暖。
【分析】这一探究性试题及解题思路,向学生提出了对探究的要求。我们将其概括为“两种态度” 和“两种能力”。
自主的态度。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独立的见解,是探究的前提。新课标要求: “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 没有做阅读主人的姿态,就难以从容上场。
负责的态度。新课标在课程目标中对必修课程“表达与交流” 提出了明确要求: “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育科学理性精神。” 而阅读测试中的作答,正是一种“表达”,也理应遵循这一要求。对于阅读鉴赏而言,“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 的重要表现便是: 解读,关注整体,立足文本; 作答,言必有据,言之成理。“请结合全文”,亦向我们提出了合理构建、言必有据的要求。发现的能力。就本题而言,能否自成一说,在于考生是否具有从文本中筛选、分析信息的能力。新课标中提出: “注意观察语言、文学和中外文化现象,学习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对未知世界始终怀有强烈的兴趣和激情,敢于探异求新,走进新的学习领域,尝试新的方法,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对优秀作品能够常读常新,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
发现的能力,是探究过程中最宝贵的素质。表达的能力。作为主观题,要将思维的结果文字化,就需要表达。新课标对于“表达与交流” 作出了如下规定: “书面表达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 思路清晰连贯,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 这不仅仅是在谈作文,也是在谈主观题。就本题而言,将对问题的认识和思考写明白,构成一段观点明确、说理充分、层次清晰的文字,就表达出了我们的探究成果。思维的自主,是一种权利,也是一种能力。
重视思维的合理性
【例2】(2010年北京卷)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古风(其三十九)
李白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晖①,浮云无定端。梧桐巢燕雀,枳棘② 栖鹓鸾③。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注:①徂晖: 落日余晖。②枳棘: 枝小刺多的灌木。③鹓鸾: 传说中与凤凰同类,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结合全诗,简述结尾句“剑歌行路难” 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要点:①对荣华易逝、世事多舛的人生境遇的感慨。②对黑白颠倒、小人得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③对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自身遭际的激愤。
【分析】本小题考查学生能否对作品的思想情感进行深入分析,在第一小题的基础上深化了能力考查。其中“结合全诗” 的要求,应有两层意思: 一是遵循全诗的情感基调,二是以作品语言为支撑,由言及意。题干中的“简述”二字耐人寻味: 既然要通过结尾句并结合全诗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就不能不进行必要的分析以符合题目要求。因此,如果将“简述”变为“简析”,要求就似乎更加明确了。但是,对于考生来说,完成此题应具备一种比较严谨的思维能力,而这正是本题考查的重点。整体把握,揣摩语言,合理分析,是本题的内在要求。它不仅符合课标精神,也符合阅读鉴赏的基本规律,故命题立意妥当且积极。不过,该题的作答情况不佳,其中存在着多方面原因: 由于受选择题的“诱导”,一些考生对诗歌的理解出现整体偏差,这道简述题也受到牵连,在“结合全诗” 上表现不佳。对文字背面的情感信息不够敏感,对作者复杂的情感认识不够全面,这都使得考生的理解较为浮泛,停留在“无奈”、“惆怅”、“命运坎坷” 等笼统的认识上。缺乏分析的意识及能力,罗列诗句,并由此直接生成结论,缺乏思维过程,使诗句与观点形成“两张皮”。从根本上说,以上现象都源于阅读思维和解题思维不尽合理。因此,整合文本语言信息,深入地读懂作品,明确问题指向并有步骤、有质量地表述自己的观点,是新课程情境下语文教学应着力培养的素质。
把握思维的灵活性
【例3】(2010年高考宁夏/ 海南卷试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一种热带观赏鱼,在小鱼缸里不管养多长时间只能长到三寸来长,然而把它放在大水池里,不到两个月就能长到一尺长。
狼是一种好奇心很强的动物,它们对周围环境总是充满好奇,从而不断体验,发现食物,躲避危险,顽强地生存下来。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随机挑出一批学生作为“最有前途者”,然后将名单交给班主任,由于老师对这些学生寄予更大期望,八个月后,学生的成绩有明显提高。
以上现象启示人们认识到,人才成长是有一定规律的。
要求: 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分析】高考作文试题是对考生语文能力的综合检验。这里所说的语文综合能力的实质,一方面是“思维”,一方面是“表达”。高考作文试题呼唤有水平的思考和得体的文字。首先,高考作文是脑力的创造。每一个命题,都在为这种创造搭建最宽广的平台。以上面这个作文试题为例,我们来看看这个平台的开放空间有多大。正如一些评论者所说,“以上现象启示人们认识到,人才成长是有一定规律的” 这句话是锁住三个材料的点睛之语。可这“一定规律” 是指什么规律呢? 如果我们将这三个材料简单地“合并同类项”,它们至少有两点共性:
1.动物与人,均有潜力,均可生长,均有前途。2.动物与人的成长,均与环境有关,均需提供舞台。
就此成文,当然不错。但总归简单了点,再探求这三则材料的不同,则会发现: 3.热带鱼的环境,乃他人提供 鱼儿们被动承受,也不过一尺。4.狼的环境,乃自我寻求,它们主动体验,故行者无疆。
5.“ 最有前途者” 的环境,不但是学生的,也是教师的,学生的提高也成就了教师。环境造就人,人对环境也产生作用。
可见,这三个材料实际上反映了有关“环境与成长” 的三种不同情态。除此之外——— 6.热带鱼没有因小鱼缸而沉沦,不管受制多久,依然能够生长,面对环境,需要渴求与坚韧。7.狼没有在严酷的自然中被淘汰,它们善于趋利避害,面对环境,需要好奇与发现。8.“最有前途者”没有在困难面前退却,面对环境,需要自信与努力。可见,这三个材料也呼唤着在某种环境中成长所需的三种不同品质。
看到题目材料“同” 的一面,不会偏题跑题,而看到“同” 中“不同” 的一面,才有望写得深刻,写得别致,让人眼前一亮。
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在作文一题上表现得最为分明。事实上,考场作文普遍暗淡是不争的事实———表面化、雷同化、套路化、口号化等倾向愈演愈烈。有人说这是命题使然,其实我倒认为是教学使然,因为我们没有在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上做足文章。从思维的宽度和深度上来看,考生能否根据材料提供的内容展开合理联想,找寻适合自己的写作角度,从而表现出一种深度关注和具体思考,是考场作文的关键。
从多年的高考阅卷实际情况来看,考生发现生活、认识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是很不够的。有时候,我们根据社会政治、文化热点搜集材料甚至猜题押宝;有时候,我们过分陷于文章的开头结尾、语言修辞的技术处理而难以自拔。思维的合理性、新颖性、灵活性、深刻性却被我们回避了。如果考生能够对问题进行纵深的思考,不人云亦云,一定会写出富有个性的文章,一定能够给读者以启发。因此,在复习备考中,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应试思维都亟待进化。2010年高考已然落下帷幕。在考与教之间,每一个教育从业人员都在辛苦地摸索、赶路。但只要我们秉持一种积极的心态,努力把握好命题与教学的基本规则和规律,努力实践,努力修正,就一定能达到一种教学的理想境界。(作者系北京教育学院宣武分院二部语文教研员)
数学:
既要夯实基础又要强调变通
■罗才忠
教育部依照《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为新课程实验省(区)制定了《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以下简称《考纲》)。由于各省(区)学情不尽相同,他们各自制定了《2010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考试考纲(课程标准实验版)的说明》(以下简称《说明》)。《标准》、《考纲》、《说明》之间的关系为: { 《说明》}﹤{ 《考纲》}﹤{《标准》}。因此,教学应遵照《标准》,应考应依据《说明》。
试题概览
综观今年所有的新课程高考数学试题,给人以平和清新、富有创新的感觉,体现了数学的基础性、通用性和工具性。能以重点知识主干线来挑选合理背景、构建试题的主体,既兼顾传统内容,又兼顾新教材内容,在较多的地方打上了《标准》的烙印。因此,试题效度令人比较满意,试卷结构基本合理,有必要的区分度,与中学数学教学基本吻合。
从试卷的结构上看,基本初等函数I(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基本初等函数II(三角函数、三角恒等变换、解三角形)、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平面解析几何、概率统计及其案例,是新课程中的五大主干知识块,始终是知识考查的主线。《标准》中的新增内容大都是近、现代数学的重要基础,是支撑数学学科知识体系的重点知识,因此在这些考卷中保持着较高的比例。但高考试卷也有美中不足之处。试题普遍偏难,难度太大就会缺乏较好的区分度(过分简单也是如此)。个别试题超出了《标准》的范围,某些省(区)命制的个别试题繁、难、偏旧,比较离谱。
典型分析
(一)【例】山东理科卷第17题(见附录)
【评价】本题注重基础,强调通法,不偏不怪。选择题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循序渐进,层次清晰,当属优秀试题的典范。本题把三角函数知识点在图像、性质和三角恒等变换等方面进行有机结合,考查了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及二倍角等基本公式的灵活应用、图像变换以及三角函数的最值问题,体现了新课程不但重视“知识与技能”,而且重视“过程与方法”。考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题中得到了检验。
(二)【例】海南省理科卷第19题
为调查某地区老人是否需要志愿者提供帮助,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该地区调查了500 位老年人,结果如下:
(1)估计该地区老年人中,需要志愿者提供帮助的老年人的比例。
(2)能否有99%的把握认为该地区的老年人是否需要志愿者提供帮助与性别有关?(3)根据(2)的结论,能否提供更好的调查方法来估计该地区老年人,需要志愿帮助的老年人的比例? 说明理由。
附:P(K2≥k)0.050 0.010 0.001 k 3.841 6.635 10.828
K2=n(ad-bc)2(a+b)(c+d)(a+c)(b+d)
【解析】
(1)调查的500位老年人中有70位需要志愿者提供帮助,因此该地区老年人中,需要帮助的老年人的比例的估算值为70 500=14%。
(2)K2=500×(40×270-30×160)2200×300×70×430=9.967。
由于9.967>6.635,所以有99%的把握认为该地区的老年人是否需要帮助与性别有关。
(3)由(2)的结论知,该地区老年人是否需要帮助与性别有关,并且从样本数据能看出该地区男性老年人与女性老年人中需要帮助的比例有明显差异。因此,在调查时,先确定该地区老年人中男、女的比例,再把老年人分成男、女两层并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比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更好。
【评价】该试题来源于现实的生活背景。新课程实验中的“研究性学习” 和“综合实践活动” 已普遍开展,在教师教学中和学生研究中都受到了重视。此题理论联系实际,考查了统计概率的应用价值,是新课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现”。
教学建议
如何认识高考命题超出《说明》(或《标准》)问题
新课程经历了从“一纲一本” 到“一标多本” 的转变,根据《标准》编写的教材各有千秋,社会上的高考复习资料也五花八门。我们要在色彩斑斓的表象中认清形势,把握好各省(区)的《说明》考试范围。
新课程中增加的考试内容是比较好掌握的,关键是传统内容在《说明》中有些有较大的变化,命题者也有一个适应的过程。笔者看到某些省(区)的《说明》中有十几个“ 样题” 是超《标准》的(当然也是超《说明》的),但他们命制的试题一年更比一年好,越来越全部接近《说明》的要求。
考服从于教,是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的宗旨,一线教师不能反其道而行之,让教服从于考。明年的试题和今年的肯定不同,跟在高考后面随行是无法占有主动权的。只有踏踏实实地遵照《标准》教学,依据《说明》应考,才是教学应该遵循的。
对于高考命题超《标准》问题,应对方法就是以不变应万变。高考命题超《标准》是个别现象,防不胜防,我们无法因为这超出的一个知识点而让学生做大量超额训练。同时,也希望命题评价时能客观反映试卷中存在的问题,加强沟通,促进高考命题水平的提高。
认清新课程的主干知识块
高考大题离不开主干知识块的支撑。传统的六大块中基本初等函数I(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基本初等函数II(三角函数、三角恒等变换、解三角形)、立体几何、平面解析几何、数列、不等式还是新课程的主干知识块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看看《考纲》中各知识块的教学课时统计。在对理科必考部分、理科选考部分、文科必考部分、文科选考部分中,有关函数、几何、概率等知识块的所在模块、教学课时进行总结、分析后发现:
基本初等函数I(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基本初等函数II(三角函数、三角恒等变换、解三角形)、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平面解析几何、概率统计及其案例是新课程中的五大主干知识块。
数列与不等式已被削弱。其中,与不等式相比较,数列的地位更弱。当然,如果把选修系列4中的“不等式选讲” 作为必考内容,那不等式也是主干知识块。有必要说明的是,文科中的立体几何虽然只有18学时,但由于其地位的重要性,也应该作为主干知识块,即文科的立体几何大题是不可缺少的。
关注高考改革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高考试题仍会保持高考改革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坚持以能力立意命题,突出考查能力与数学素质是命题的方向。为了“有利于中学数学教学,有利于高校选拔”,高考试题将重视对教材内容的考查,加大思维量,适当减少运算量,降低入手难度,考查主干知识和通性通法,重视考查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强调探究性、综合性和开放性。
选择题和填空题考查的方向仍是知识的广度和解题的速度,考查逻辑思维能力、直觉思维能力和对概念的理解辨析能力。“概念是否模糊不清,方法是否模棱两可” 是考生必须解决的问题。另外,选择、填空题一直是新题型的试验田,往年试验成功的“ 多选题” 和“开放性” 题型都是在这里出现的,但新题型不会是难题,只要认真分析、联想、转化、沉着应答,一般都可以解决。
解答题命题仍坚持能力立意,以考查数学思想方法、倡导理性思维为基本指导思想,以考查考生潜能为基本命题思路,加大对新增知识考查的力度。将新旧知识综合的基本精神不会变。
三角函数大题要联系基本公式、基本定理的应用。立体几何综合大题仍将可能有两种解法: 常规解法(综合法); 利用空间向量(坐标)求解(证明)。概率大题(概率统计或与生产、生活实际联系的数学建模题)。函数综合题(可以是与函数与数列、函数与不等式,函数与导数),要注意用导数来研究函数的性质和题型解法的总结。
考前模拟试题的编制
如果考前模拟试题能够编制得体,对学生应考将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考前的5月份时只需编制三套试卷便基本可以覆盖逐个《说明》的要求。所有试题都必须是来自改编或创作,拒绝成题,反对陈题。
考前模拟试题的编制要依靠高三备课组集体的力量,切忌单打独斗,否则容易导致以偏概全。另外,难度适中也非常重要,因为试题太难或太简单都没有区分度。
选择和填空题的准备过程中,要罗列出所有考点,每个考点准备两个符合难度要求的选择或填空题备用。
文、理科数学按照主干知识块设计大题。设计的大题要有区分度,前面两个大题要面向中等考生,让他们看到希望,不至于丧失斗志。(作者系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教研员)
附录: 山东理科卷第17题
中国教育报 2010-9-17
【说明——复制时,因一些表格不能复制而空;一些公式复制时格式变化,错误】
第三篇:从高考试从高考试题看考与教之一政治
.......从高考试题看考与教之一——政治、历史
【开栏的话】高中教学与高考之间的关系可谓密不可分。然而,以往一些高中学校和教师,忽视课程标准对教学的基础规范作用,把选拔性考试——— 高考直接当作教学的指南针,从而出现了在教学中一切迎合高考的不良现象。
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教与考”的关系。那么,今年的高考试题能否引导新课程教学健康发展? 为此,我们策划了“从高考试题看考与教” 系列专题,邀请了一些一线教研员与教师,分学科进行解读,希望能对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有所启发。
———编者
政治:
提要
今年高考新课程卷政治试题的探究性题目权重加大。前瞻性的问题情境,富有探究性的问题,对学生的探究能力提出了考验。
思辨性、生活性增强。运用批判性、辩证性的思维品质去创造性地认识、服务于生活,彰显了政治学科的学科价值。
实践性和开放性更为鲜明。有些题目贴近现实生活,有些题目形式新颖活泼,都给予了考生展示思维特色的空间
探寻考与教的和谐共振
丁祥云
2010年高考,山东、广东、海南、宁夏四省(区)是实施新课程第四年自主命题,江苏省是实施新课程第三年自主命题,浙江、安徽、辽宁、福建、天津是第二年,湖南、吉林、陕西、黑龙江、北京是第一年,共命制10套含有政治试题的新课程卷。纵观这10份政治试题,早进入课改的省(区)份试卷在命题思想、题目立意、分布结构、题型、难易度等方面保持相对稳定的同时,又有了一些创新,其中最明显的是探究性题目的权重加大,实践性和开放性更为鲜明;新进入课改的省份,起点较高,在体现新课程理念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笔者认为,2010年高考新课程卷政治试题有一些值得肯定的方面。
坚持能力立意,创设“新材料、新情境”,考查思维能力
绝大多数试题创设了典型实例、图表、漫画、诗句等形式多样的新材料、新情境,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思维能力,注重思维过程的考查。这是新课程教学的目标要求。国家考试中心命制的全国新课程文综卷选择题,题目题干、设问、题肢、立意融为一体,具有较高的思维价值,试题能力考查的作用突出。如第22题:在创建美好城市的过程中,人们以前对老旧基础设施一律拆除,今天却有了新的处理方式。如上海江南造船厂的老厂房被改造成世博会展馆,英国的电话亭被改造成微型图书馆、美术馆,美国芝加哥的空中铁路被改造成空中花园,荷兰的旧水塔被改造成舒适方便的别墅。人们这种处理方式变化的哲学依据在于„„
本题题肢的编制,不是简单地照搬教材知识原话,而是将教材知识与题干情境及揭示的“观念创新的意义和实现条件”这一本质问题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不仅如此,试题还通过恰当的设问(题眼)“处理方式变化的哲学依据”,将现实生活的做法与理性感悟、题干的方法论与题肢的世界观有机统一起来,凸显了学科的功能价值。
再如,安徽文综卷第37题第(3)问“在解答上述两个问题的过程中,你是如何运用矛盾分析法的?”第38题第(3)问“通过讨论,同学们认识到上海世博会是‘文化世博’、‘低碳世博’。请用实践的观点谈谈对这一探究活动的认识。”这些设问精巧,较好地考查了新课程倡导的过程与方法的维度目标。
今年试题还有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加大了辩证思维能力的考查力度。思维的批判性、辩证性、深刻性是新课程强调培养的重要思维品质。10份试卷中有6份出现辨析题。如全国新课程文综卷第39题(1)、(2)问、山东卷第28题(3)问、浙江卷第41题(3)问等。
贴近学生现实生活,体现地方特色,关注社会热点,彰显学科价值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强调,“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今年的高考政治命题在这方面有了一些新的探索,把新课程基本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考核融入社会生活题材之中。
一是命题直接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经历,将学科知识的考查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有机结合起来,这是往年没有的。如福建卷第35题:“某同学在学校感到自卑,影响了生活和学习。老师开导他,如果只看到自己的缺陷和不足,就会产生消极情绪,我们要善于挖掘自身优势与潜力,积极体验成功。该同学根据老师的指导,经过不断努力,逐渐找回了自信。这告诉我们„„”;再如广东卷第34题“关于‘学习’有两种观点:其一,‘人之岁月精神有限,诵说中度一日,习行中错一日;纸墨上多一分,身世上少一分。’其二,‘教人必欲使其读尽天下书,将道全看在书上,将学全看在读上。’这两种观点没有处理好„„”
二是命题注意选取学生熟知的地方经济社会生活中的新鲜实例。如,海南卷第25题——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北京卷第28题——退休老人组成的“志愿服务站点”;福建卷第26题——福州至厦门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开通后“乘坐动车还是汽车前往厦门”的讨论,等等。这些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题目,为考生营造了一种亲切的地域文化氛围,加深了考生对本地经济、政治、社会及生态建设采取的举措及取得成就的了解。
三是命题坚持现实问题立意,关注社会热点,反映时代特征。今年的政治试题,涉及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两会”精神、《选举法》修改、上海世博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等社会热点问题。有的是显性考查,有的是隐性考查;有的宏观把握,有的微观切入,考查了考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发挥出了政治学科的性质和价值作用。
渗透探究性学习的理念,坚持问题探究的实践性与开放性
强调实践性和开放性,是新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是新课程的一个突出目标。今年,一些政治试题很好地渗透和体现了上述新课程的理念和目标。
一是选取前瞻性的问题情境,让考生结合问题情境,调用教材知识、基本技能以及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信息,自主探究,生成新结论、新观点。如,北京卷第38题,创设物联网问题情境,让考生分析物联网对个人消费、企业经营和国民经济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而正确解答物联网这一新事物的影响和作用,对考生而言,是一个新鲜而富有探究性的问题。
二是选取重大事件、活动的素材,设置探究性课题,创设探究情境。如江苏卷第37题,围绕“世博之梦”、“世博之魅”、“世博之愿”三个相关子课题,让考生探究世博会举办的原因、如何借此提高文化软实力及如何践行世博理念三个问题。题目以发帖、跟帖形式让学生自主探究,新颖活泼,不仅渗透了新课程的自主、合作探究意识,而且考查了考生提出必要的论据、论证和创造性地提出解决方案的课题研究能力,是一道层次较高的好题。
三是题目设问、答案的设计体现实践性、开放性。如天津卷第14题(3)问“某中学组织开展‘参与,让世博更美好——志愿者服装样式设计’活动。在设计过程中,有些同学认为应突出美观,有些同学则强调实用。如果由你设计,你会突出美观还是强调实用?请说明理论依据。”这类题目贴近现实生活,尊重学生多角度、多层次的思维方式,很好地考查了考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深化新课程改革是一个日臻完善的过程,高考命题对此更要予以科学引导
总体来看,今年国家考试中心命制的两份政治试题,在体现新课程理念、题目编制规范性、科学性以及语言表述等方面,都要更胜一筹。此外,今年高考新课程卷政治试题还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
某些省份的自主命题体现新课程理念不够鲜明。如主观题素材生活化略显不足、区域特色不鲜明、选择题存在一定数量的知识立意题目,等等。
选修模块题目的考查功能模糊,命制思路过于保守。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对选修课程的定位是,基于必修课程教学的延伸和扩展,是体现课程选择性的主要环节。从今年的高考试题看,选择性体现得比较好,但如何在高考试题中呈现“延伸和扩展”要求,或者说选修模块题目的特定考查功能是什么,各个自主命题省份的考试大纲都没有明确说法,在今年的高考试题中也不明显。
个别题目考查的知识超出高中生的认知水平。虽然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但是从命题角度,知识考查的深广度还是应有所限制,要考虑学生已有知识情况。北京卷第34题涉及到大学阶段的需求交叉弹性理论,对高中生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思维障碍。
个别题目编制质量差,有拼凑感。有些题目创设的材料情境与设问主题思想关联不大,材料之间的逻辑层次关系不清晰,预设的问题缺乏整体设计,有生拉硬拽之嫌,而不能从创设的现实问题的本质、问题探究的逻辑规律来设计考查的角度、问题。
上述问题的存在,表明新课程改革不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日臻完善的过程。这就需要发挥高考命题“指挥棒”的科学导向作用,使考与教两方面协调共振。
当前,新课程改革试验区正在深化改革,积极探索构建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感悟生活,创新实践,在此基础上回归生活、服务实践。这种教学模式改革和教学理念,真正做到了从生活中生成知识,并认识、创造新生活。对此,我们的高考必须旗帜鲜明地给予及时、科学的价值评判,同时又要通过前瞻性的命题理念、高超的命题艺术,引导课堂教学改革,实现教与考的良性互动循环。
笔者认为,今后的新课程高考政治学科命题,应坚持能力立意的正确方向,注重建构生活化问题情境,突出思维过程与方法的考查;把握好高考考点考查的深广度,尽可能扩大考查的知识面,突出主干知识、程序性知识的考查;探索增强题目的开放性、实践性;重视选修模块的命题研究,突破单纯考查知识的固有思维和传统命题模式,侧重考查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以适用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
历史:
提要
今年的历史高考试题越来越多地将普通人纳入了历史叙事的视野,从这个群体身上寻找反映历史发展脉络的信息。注重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只是呈现史实,更要通过多种教与学的方式,让学生对历史的来龙去脉了然于胸。
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课程目标的明确要求。今年高考新课程卷政治试题的探究性题目权重加大。前瞻性的问题情境,富有探究性的问题,对学生的探究能力提出了考验。思辨性、生活性增强。
运用批判性、辩证性的思维品质去创造性地认识、服务于生活,彰显了政治学科的学科价值。实践性和开放性更为鲜明。有些题目贴近现实生活,有些题目形式新颖活泼,都给予了考生展示思维特色的空间。
从试题亮点中找寻教学指南
■何成刚沈为慧
高考试题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中学教师研究高考试题,应当侧重于发现试题中的积极特征 以指导教学和备考工作。根据这样的思路进行研究后发现,今年高考历史试题主要有五个亮点。
注重普通历史人物的考查
时下,许多史书不再单纯进行宏观阐释,而是逐渐重视微观叙事。叙事中心不再局限于历史伟人,普通人也越来越多地进入了历史叙事的视野。受此影响,高考题的视角也逐渐下移,不断从普通人身上寻找反映历史发展脉络的信息。
【例】全国文综卷Ⅰ第15题:
1913年,某身着日式服装的革命党人途遇一老农,老农询问其国籍,某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做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被告知亦为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 “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 这表明:A.国内民众的反日情绪强烈 B.革命党人处于不合法状态 C.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 D.农民阶级不支持辛亥革命
题中材料出自范小方的《戴季陶传》。这位老农能主动询问“身着日式服装” 者的国籍,可见他并非与世隔绝、排斥新事物的陈腐之人。尽管辛亥革命早已过去,但从老农“惊状” 与“茫然惶然” 的表情上看,他肯定没有从邻人口中听说过“中华民国”。辛亥革命对农村的影响可见一斑。此外,海南历史卷第12题引用一位英国女工的陈述,第23题中台湾民众发起返乡运动时印发的传单,都是一些普通人的心声。“老农”下意识的回答,“女工”沉淀于心底的观念,“台湾民众”朴实无华的要求,都反映了他们所代表的那个社会群体的共同认识。还有的试题直接以“社会群体” 作为考查对象,比如,广东文综卷第38题在材料中指出,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社会群体的兴衰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变迁密切相关。接下来,题目选择了不同时期的四个社会群体: 宋代市民、近代留学生、近现代工人、当代农民工,要求阐述其兴衰与社会变迁的关系,以及背景、原因或影响。这样的出题视角很有新意。以宋代市民为例,在高考试题中,这个群体往往是以“受益者” 身份出现的,比如宋词是为“适应” 市民的“需要” 繁荣起来的。而在本题中,宋代市民是以历史的“创造者” 的身份出现的: 他们推动了宋代文学艺术的发展。
教学启示: 注意普通人物(或群体)的活动,把他们的活动与历史背景、大趋势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透过鲜活的历史个体或群体来观察、分析历史。对重大历史人物的学习,还应还原其本来面目,防止脸谱化、神圣化或妖魔化现象。
注重历史思维能力考查
坚持能力立意是高考命题的基本要求之一,2010年的不少试题在这方面继续探索。比如,“战例示意图” 题多年都有,一般要求学生观察示意图,判断其所反映的战例名称,或战例发生的区域。今年的此类试题则有较大变化,有的考查所示战例发生的背景、地位、主要战况及影响,有的考查所示战例所反映的时代主题。比如,安徽文综卷第16题列举了一幅近代战争示意图,并要求选出与此对应的时代主题。这类题目在提问上增加了思考的环节,从而加大了思维的力度。
教学启示: 不能简单地呈现历史结论,任何一个事件、一种现象都不是孤立的,历史事件的发生、历史现象的出现都有着复杂的原因,可能产生牵连甚广的影响。要引导学生理清历史问题的因果关系,防止结论化、程式化现象。
注重主流价值观的考查
一份高质量的试卷不是由若干道孤立的试题拼凑而成的,而是有一个统摄全卷的灵魂,这个灵魂就是时代的主流价值观。所有试题都应避免出现消极的思想认识、不良的社会导向,并尽可能地体现积极向上、符合时代精神的思想观念。2010年高考在这个方面有许多值得借鉴的试题:
【例】全国文综卷Ⅰ第16题:
国民党《中央日报》就国共关系某一事件的影响评论道: “这一结果固然还有不能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内战之不致发生,却已有确实的保障。” 这指的是: A.国民党“一大” 召开 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双十协定》的签订 D.达成《国内和平协定》
在革命年代,斗争是追求进步的表现;在建设年代,和平理应成为政府与民众的共同愿景。历史上,维护和平与稳定的史实当然就成了高考命题的选择,而且,国共两党的和平交往还必然指向两岸关系的健康发展。教学启示: 了解中国社会甚至全人类的主流思想、核心要求等,并以此为指导,总结历史上的相关做法,从中汲取可资借鉴的内容。但要防止时政化、说教化现象。
注重对历史方法的考查
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课程目标的明确要求。为引导中学师生重视方法的教与学,2010年的高考题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比如:
【例】上海历史卷第29题:
一个历史事实可由若干事件构成,事件又可由若干小事件构成,由此可以排出一系列事 件的等级或层次。下列选项符合上述说法的是: A.经济全球化—西欧一体化—欧元启用 B.《王位继承法》—《权利法案》—光荣革命 C.苏联的现代化道路—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工业化 D.中途岛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阿拉曼战役
这个题干介绍了一种学习历史事件的方法: 等级法或层次法,并要求学生用这种方法从备选项中选取一组按照此法排列的“事件”。此外,全国文综卷第35题对中日双方历史研究者的不同记述,安徽文综卷第13题通过文学作品对茶的起源进行探究等,都是结合史实考查方法进行解读。教学启示: 知识传授、能力培养要与方法引领巧妙地结合起来,在知识学习中运用历史方法,在能力提升中训练历史方法。同时,要谨防教条化、口号化现象。
注重概念性知识的考查
一般情况下,历史知识可分为事实性知识和概念性知识。而掌握概念性知识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在解析史料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分析作出解释。
比如,安徽文综卷第21题,以“关税” 作为切入点,考查了“自由贸易” 这一历史概念,看学生是否能认识到: “零关税” 是自由贸易的突出反映。
第17题考查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这一历史概念。以“中国第一股” 作为切入点,考查学生是否能认识到: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的核心是所有制形式的改革。
进行概念考查的关键是,选择适当的切入点,选取精当的材料。这样才能集中反映历史概念的核心内涵,达到考查目的。
教学启示: 尽量把事实性知识与概念性知识联系起来,并利用具体生动的事实知识、丰富多彩的历史材料来解释概念性知识。同时要谨防定义化、注释化现象。
(何成刚为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中心博士、副研究员; 沈为慧为安徽省蚌埠市怀远三中高级教师)
中国教育报 2010-9-3
第四篇:从高铁速度看党领导一切的正确性
第四专题发言稿:从高铁速度看党领导一切的正确性
早晨在成都吃完地道的叶儿粑后出发坐高铁前往北京。7小时49分钟,到达北京,前往全聚德吃正宗的北京烤鸭。这个在今天十分正常的出行安排换作以前是多么不可思议?
2020年“十一”国庆期间,央视新闻新媒体推出的大型主题报道《坐着高铁看中国》全景式展示了“十三五”规划成就和中国之美,8天8条主线带领广大观众网友走遍大好河山,看变化、赏美景、品美食、听故事,反映高铁线路开通后给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和老百姓“双城生活”故事。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过去的“十三五”时期,中国铁路加速奔跑,车轮滚滚彰显使命担当。
科学有序,安全优质推进铁路建设,建成世界上最现代化的铁路网和最发达的高铁网。截至去年7月底,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4.14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达3.6万公里,稳居世界第一。“十三五”期间,“四纵四横”高铁网提前建成运营,“八纵八横”高铁网建设加快推进。“十三五”以来,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连续保持在每年8000亿元以上。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铁路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六稳”“六保”决策部署,全力以赴推动复工复产,努力克服各种困难,确保了铁路建设加快推进,全力服务扩大内需战略,优质高效推进铁路建设,充分发挥铁路投资拉动作用;保开通、保在建、保开工,铁路建设科学有序、步履铿锵。
实施客运提质计划,让旅客出行更舒适、更便捷、更智能。刷脸进站、Wi-Fi覆盖、无感安检、验检合一、互联网订餐、车站大屏等一系列高科技技术成为乘坐高铁的专属名词,功能齐备、智能便捷的客运服务让出行成为一种享受。目前,高铁全面实施“一日一图”,实现运力和旅客需求精准匹配,全国近2700个车站实行电子客票,“十三五”期间,从高铁到普铁,电子客票已覆盖99%以上铁路出行人群,复兴号已通达全国28个省区市及香港特别行政区。2019年底,在世界首条智能高铁京张高铁上,增加了智能模块、性能更优的复兴号“贴地飞行”,树起中国智能高铁的新标杆。
发挥铁路行业优势,助力百姓脱贫奔小康。扶贫攻坚,铁路先行。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铁路一如既往地发挥“火车头”的作用,率先垂范,冲锋在前。“十三五”以来,贫困地区铁路建设快速发展,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结束不通铁路的历史,部分贫困地区直接迈入高铁时代。81对公益性“慢火车”不断提高服务品质,154个无轨站精心服务贫困和不通铁路地区,持续加大贫困地区货运保障力度,保障重点物资供给和农产品外运需求;12306、快运商城等电商扶贫平台推动铁路消费扶贫实现新突破。铁路部门多点发力,推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机衔接,让百姓日子过得更红火、更幸福。
路网纵横、四通八达;人便其行、物畅其流;中国高铁、领跑世界……中国铁路以奋斗者的姿态,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一批批铁路新线投入运营,路网越织越密,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强有力支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了重要力量。(中华文化的统一性,决定了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必须要有一个主轴,13亿多人的中国必须有一个中流砥柱,否则就将是一盘散沙、四分五裂。这个中流砥柱,就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是严格而公正的。1840年以来,无数志士仁人探索中国走向独立富强的道路,然而“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其他“一切别的东西都试过了,都失败了”。历史和事实最有说服力。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焕发出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要强大的生机活力,无数事实无可争辩地证明,党的领导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最大压舱石,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系。
舟循川则游速,人顺路则不迷。“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是中国共产党对责任担当的郑重宣示,也是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总结。2018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把“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写入宪法总纲第一条第二款。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和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为坚持党的领导提供了强有力的宪法保障,对于巩固制度自信,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深远的意义。
第五篇:从高考评卷看高中语文复习的若干技巧
从高考评卷看高中语文复习的若干技巧 从高考评卷看高中语文复习的若干“技巧”
高中语文复习有无“技巧”?答案应该是肯定的。相对固化的考试大纲,相对一致的命题形式,相对稳定的评卷队伍,相对趋同的评卷方式„„在这种情况下,某些仅仅针对于高考且仅仅适用于高考的“技巧”的存在几乎是必然的,或许我们叫“规律”更为恰切,作为一线语文教师,主动去寻找、发现、利用这些“技巧”“规律”,无疑对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尤其是基础较差的学生的高考语文成绩有着积极的作用。从这一角度我们可以说,那种认为“高中语文复习费时多、见效慢,学生成绩高低与其个人语文知识的长期积累有极大关系”的观点是带有很大片面性的,那种“泛目的性”的“无为而治”的教学方式也是有失于简单低效的,它们使学生尤其是语文基础不理想的“偏科生”丧失了提高其语文成绩(不是提高其语文素质)的一个“良好”机遇。
以下结合近几年的高考评卷经验,谈一下高考评卷对一线语文教学的若干启示。
一,高考评卷的基本情况。
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招生考试评卷工作是在国家教育部的统一指导下进行的,由各省市自治区招办负责组织与管理,由省招办及承担评卷任务的高校(评分点)具体实施。从近几年的情况看,各评分点的组织结构一般包括领导组(由各省招办及评分点相关负责同志组成)、纪检组、学科评卷组(由高校教师、在读研究生及部分中学教师组成)、后勤保卫组等。时间安排为6月10日人员到位,11日学习分组培训,12日试评,13至20日正式评卷。评卷方式为人工流水作业。其基本情况可概括为:
1.时间紧。各省要求的时间基本是一致的,即6月20日评卷工作全面结束,各地市招办将考卷由评分点拉回并对本地市考生分数进行核对,25日前后分数与考生见面。因此,除去20日的扫尾,正式评卷时间仅为7天。
2. 任务重。近年参加高考的学生数量呈逐年递增的趋势,仅以K省为例2005年考生数量为62.7万,2006年激增为76万,而直接参加一线评卷的人员仅为800人左右,如此数量的试卷要在7天里全部完成,其任务量可想而知。
3.压力大。一是任务压力,在人工阅卷流水作业的情况下,语文知识题的任务量为每天30本,900份试卷;作文任务量为每天15本,450份试卷。每天工作时间为7小时,除去中间休息及适应时间,常态工作时间仅为6小时。这就意味着知识题的阅卷老师23秒阅一卷(每位阅卷人员审阅一大题,每大题含3至4小题,每小题阅卷时间应为5至8秒),作文题的阅卷老师45秒阅一卷(实际上,还应除去签名、作文分三项打分再和总分的时间,实际阅卷时间应不足25秒)。二是思想压力,“严肃认真公平公正选栋梁事关民族社稷,一丝不苟任劳任怨荐英才情系家长考生”,应该说,参与评卷的人员一看到这幅高高悬挂的标语一想到自己身上的担子,心里总是沉甸甸的,面对一张试卷迟迟不敢下手者大有人在,毕竟自己身边一分定忧欢的事太多了。熟悉评分标准后,天天的质量追踪,两天一次的作文测评更使阅卷人员不敢掉以轻心。二,高考评卷方式的若干特点。如此的时间、如此的任务、如此的压力迫使阅卷人员不得不去寻找一种把握标准较易、阅题速度较快、自认相对公平的评卷方式,综合阅卷人员所感,我们尝试着把这种阅卷方式的特点概括为“四重四轻”“一欺一怕”。
1,重点轻句。注意答案要点的寻找,忽略具体句子的阐释甚至病句的出现。实际上,知识题的阅卷往往成了对某几个关键词的扫描。
2,重对轻错。由于阅卷人员的注意力集中在关键词上,所以往往只注意答对部分,对于答偏答错部分只要不是截然对立常常无暇顾及。“答对得分,答错不失分”的现象非常普遍。
3,重条理轻泛谈。在繁重枯燥的评卷过程中,条理分明,眉目清晰的试卷无疑给阅卷人员平添一份好感。有些考生害怕答题不能扣点,因而,在组织语言时不分点泛泛而谈,实际上,这种做法影响了阅卷人员阅题速度,给其寻找关键词带来了一定的麻烦,极易引起其反感而导致失分。我们常常发现,类似的答题内容不同的答题形式,分点答题明显得分要高,甚至不切点的答案也往往因“言之成理”而得分。
4.重用语规范轻个性感悟。用语规范是高考试卷标准答案权威性公正性的具体体现,在各省市制定的评分细则(有别于对外公布的标准答案,有详细的得分点标示,便于阅卷人员操作)中,对标准答案里关键词的近义词替换有明确的要求,符合就得分,不符合则失分,毫不含糊。因此,那些个人感悟能力较强而用语欠规范的考生失分几乎成了必然。有人曾开玩笑说,写“用典化句”得分,写“以前人事例映射现实,活用古诗词”则失分。我感觉,失分的原因决不是阅卷人员的个人水平所致,而是阅卷人员在快速的近于机械的得分点扫描中此类个性化语言极易被其忽略。
5.“欺软怕硬”。在阅卷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阅卷人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受前后题的得分影响,当其它题的分较高时,阅卷人判分往往慎之又慎,反之则易于草率。作文评阅更为明显。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评卷时“喜欢锦上添花,决不雪中送炭”的心理表现。从这一角度出发,古诗文默写所意味的决不是仅仅5分。
三,对一线语文教学的若干启示。从以上情况我们不难看出,影响考生高考语文成绩的关键就在于能否“扣点”答题,扣点就是扣纲,因此,引导学生认识考纲,理解考纲,用考纲指导教学实践应是高考评卷对我们的最大启示。在教学实践中,那种“老师将考纲一贴了事,学生对考纲扫眼就罢”的现象相当普遍。为了切实发挥考纲作为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做到:
1.分解考纲。在全面研读考纲的基础上,把握教学大纲及高中语文全六册单元教学重点,将考纲分解为与单元教学相对应的梯次性的语文能力训练,把考纲上的每一个知识点落实到具体的常规教学中。在高三毕业班第一轮课本复习中,这种分解尤为必要,它会使考生树立全局意识,自觉参与训练,从而加强第一轮复习的针对性。实践证明,学生切纲越早,主动性越强,效果越好。
在具体三轮复习的操作中还应注意,一、二、三轮语文复习可各有侧重,但针对考纲的能力训练应层层深入、环环相扣、贯穿始终。
2. 总结题型。实际上,考纲本身就是一个基本题型库,任何题型都是其基本题型的转化组合。只有让学生认清题型的表现形式及其组合转化规律,才能使其做到较准确地判断题型并进而为下一步的扣点答题奠定基础。
3. 归纳答题要点。稍微细心一点,我们就可发现每一种基本题型都包含着相对固定的答题要点,题型的组合转化实际上就是各题型所含答题要点的组合排列筛选,语文基础较差的考生应熟记这些要点及组合运用规律,这样就可使自己在审题不清甚至不明题干的情况下,靠题型的判断结合材料进行扣点答题,尽量减少损失。
4. 规范答题用语。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规范的语言进行答题,应和学生一起积累一些答题常用术语熟语。在操作中,切记“扣点答题”不是不要具体阐释,“用语规范”不是不要个性感悟,应将二者结合起来,这是相当重要的。
5. 讲明答题规则。首先,每题的分值和得分点肯定是对应的,所以务必确立按分定点的指导思想,自觉主动地寻找答题的不同角度。其次,养成分点答题的好习惯。在高考评卷中答多答偏不扣分,因此可以练习用三点扣标准答案的两点,用四点扣标准答案的三点。个人表述不清时用原词原句组织答案不失为一个减少损失的好方法。再次,注意答案的满格书写,试卷上答题位置的设计,留多少空都是有一定依据的,答多答少都会影响得分,写满试卷预留位置后又在线外继续答题是一种得不偿失的做法。对学生古文及现代文的阅读、理解、鉴赏能力进行考查并拉开不同层次学生的分数是主观知识题的主要命题目的,它是整个试卷中“区分度”最明显的部分。在这里,我们仅仅从高考评卷这一角度挂一漏万地表示了我们对此题的关注,文中谈到的基本思路方法也可能与现今提倡的素质教育相悖,欢迎各位同仁批评指正,就其中一些具体环节的操作方法,愿与大家交流探讨。
高考语文备考:十大经典问题解析
一、高考语文中复习的面太广,应如何用一条合理的线把它连接起来?
高考试题经过十几年的锤炼,现在已经形成了一条很明朗,也非常合理的态势。就以文学学习来说,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无非是吸纳和释放,吸纳就是读和听,释放就是说和写。高考只能就读来考你的吸纳,就写来考你的释放。第一大题,第二大题、第三大题的这种选择题,考的是纯粹的吸纳。第四大题是现代文阅读的大题,是以吸纳为主,但是若要答出主观的题目,就适当的需要你的释放的能力。第五大题,需要你想好再写,依赖于一种吸纳的释放,以释放为主。第六大题作文,基本上考查释放能力。这几大题就呈现了一个由吸纳到释放的合理线索。
尽管题目的类型不一样,但是要求的考试能力无非是四个字:确认、整合,确认就是语言单位的认识,整合就是对语言单位之间关系的认识,牢牢把握住确认和整合这两点,无论做语言知识、语言表达的题目,还有文言文、现代文的题目,都应该能够取得很好的收效。
二、复习时只做卷子而没有仔细的讲解,效果好吗?
这种效果当然不好。因为老师如果大量地做题,而没有自己的甄别,很多题目不但没有好处,反而有坏处。例如现代文阅读,有些题和高考题的信息阅读的思路、能力的要求把握得比较准确。但是相当数量的题目并不是这种思路,要求的能力也很不清楚。同学们如果做那种题目,你刚做一些好的题目,形成了一种意识和思路,你再做差的题目就给冲淡了,甚至消失殆尽。因此我觉得,做题关键在于领会高考题目的一种思路和能力的要求是什么,这个题目必须经过老师的斟酌。另外,做大量的题目,如果不经过消化也是没有用的。要经过三个环节,一个是听老师讲,一个是写,就是大量做题,一个是想,三个环节想是最核心的,如果不想,听和做题都没有用处。大量地做题,往往冲淡了你想的时间,因此作用不大。争取在老师的甄别之下做题是比较合适的,当然,老师的讲评至关重要。
三、高考复习中语文课本究竟有没有作用?
高考尽管脱离课本考,但是实际上课本有很大的作用。语文考试包括三个方面,一个是语文的专项知识,尽管考题里不涉及术语,但是在理解题目和回答题目中必不可少地需要运用语文的专项知识,这些是语文课本上非常重要的内容。再有,同学们不爱听老师的课,认为老师讲得比较陈旧,例如老师讲文章的字词、段落、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等,这样讲有两个作用,一个是帮助同学积累你的背景知识,例如你对人生、对社会的认识。你不读鲁迅的小说,就和读过鲁迅的小说的同学有很大的差距。另外也是为写作服务,因为读写结合,把一篇课本的范文理解清楚,对于写作的提高是有很大的帮助的。在课堂上利用课本同样可以做信息阅读的训练,这方面需要老师很好地把握和驾驭。同学们其实自己也可以和高考题进行比较,利用课本上的材料,进行信息阅读的训练,毕竟课本在文章的规范性上与高考用的现代文阅读的文本是非常接近的,这方面,它实际上比很多那种不太好的模拟试题的意义更大。
四、语文水平不错,怎么进一步提高?
想在短期内大幅度地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可以说是不现实的。平时语文成绩很高,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能力很高,同时也已经把答题意识和解题技巧充分发挥出来了,可能这样很难真正再提高了。如果只是说语文能力很强,解题意识和解题思路还是有很大的余地可以提高的,那可以从高考题目的思路,要求具备什么样的解题意识方面多下手。比如诗歌鉴赏题,既然我们知道,它只是从某种理解上出现的错误,只是错误的选项,只是对词句理解上的错误,而不是真正的鉴赏,那我们就可以很明确地从这个意识上提高自己
五、文学常识名言名篇怎么解析?
平时学习中读名言名篇,当然是多多益善,但是应该读到确实理解了,尤其要和现实问题结合起来,这样才可能在写作中发挥作用。
另外,背一些名言名篇,背就是记得很清楚,理解得很透彻,才能背得下来。解答现代文的题目,背景知识的积累比较丰富,也是有益的。文言文考试的范围很明确,一个是世界上或者中国的一流作家的作品,再有就是客观的一种扩展。有些考题中出现的一些二流作家或者作品,多数是干扰性的,多数是正确的,用这个干扰你,看你对一流作家的作品是不是准确地把握了。
六、解答文学鉴赏题有什么技巧?
鉴赏题可能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以前高考经常考的诗歌鉴赏题,名义上是考鉴赏,但是实际上鉴赏是没法考的,因为所谓鉴赏是阅读者的主观和作品的客观相结合的产物,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答案是无法控制的。以前考的诗歌鉴赏题,名义上是鉴赏题,实质上只是对那首诗歌中的某些字句或者所用的表达方式的一种正误的判断。另一方面,是文学作品的阅读中的文学鉴赏。这方面,应该把握几个要点:第一是用什么手法,第二是这个手法的基本作用,第三就是它对于表达文章的中心有什么意义,达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当然,对阅读文章略作分析,在手法和表现的中心之间要搭一个桥梁,这样大概就能够在现代文阅读的文学鉴赏中获得比较理想的成绩。
七、社会科学文章的阅读技巧是什么?
以前的社科文强调的是文化性和文学性,现在和今后的社会科学的文章强调的是时代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类似于新闻的题材。社科文考察的也是在一定的背景知识的积累上,准确获取新鲜信息的能力,因此在阅读中做题的时候,如果陷入一种纯技巧的思考,效果是不好的。考生应该随时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和自己的知识积累建立联系,这样通过现场的解读,才能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八、做现代文阅读,特别是主观题,答题时要注意什么?
现代文阅读它首先是一种信息阅读,明确地说,就是利用阅读者的知识积累,以这个为依托,通过现场的解读,准确获取新鲜信息,从而扩展、补充或者校正自己的知识积累的过程。因为它是这么一种阅读,根据它的这种特点,我们要采取相应的对策。例如它需要依托我们的知识积累,我们就应该充分地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例如2000年春季招生北京和安徽的试题,是考克隆羊多利的诞生,这对多数阅读者来说是新鲜信息,*什么来解读它呢?文章的第一段里列举了细菌、葡萄、草莓是怎么繁殖的,这在阅读者的知识里是懂的,借助这个知识积累,我们就懂了无性繁殖,象细菌、草莓、葡萄的繁殖,就是克隆。第二段和有性繁殖的对比再次解释无性繁殖,有性繁殖又是我们知道的,两次知识的积累,使我们准确地获得信息,克隆是无性繁殖。我们读懂了克隆羊是无性繁殖,这是信息阅读的一种过程。因此我们在阅读的时候,一个是立足于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另一方面,需要准确地获取文章中的新鲜信息。准确获取新鲜信息,一个是需要对文章的整体思路进行把握,对文章的要点进行提取,另外一定要注意准确二字。
九、怎样才能总结现代文问题中的主观题的答案?
主要是吸纳和释放的结合,吸纳是需要你读懂文章,怎么样读懂文章,还要依*你的背景知识的积累,根据文章的思路和要点的把握来准确获取新鲜信息。
另一方面,要把题答好,首先要看题目问的是什么,因为人家要求你筛选的信息,是在题中做了限制,是限定你按照题目的要求筛选。对于鉴赏性的题目,首先要答出要点,另外要结合文章做分析。
十、提高阅读练习水平是否就是多读一些文章?
平时读了一些文章,但是读的目的未必和高考做题的目的是一样的,平时读可能是娱乐性的阅读,或者是专业性的阅读,和高考的阅读不是一种阅读,因此需要的能力、方法,也是不完全一样的。你应该在复习的时候,利用已经有的阅读的背景知识,转化为在信息阅读中使用,这是一个方面。另外,在考前,我觉得没有必要大量地读其他的文章,因为所能考察同学的,无论是社会科学文章、自然科学文章,或者是文学作品,所需要的背景知识的面是相当有限的,因为需要有时代感,符合中学生的特征,需要积极、健康、向上,在这个范围内,大概你所面对的十几套模拟题,就足够了,因为它所使用的知识积累的背景是一致的。所以你做一些模拟题,一方面是提高你的答题技巧,同时也应该当做背景知识进行积累。
高考语文抓分十招
1.合理分配时间,尤其要保证作文的写作“时间”
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对应的试卷总分也是150分,原则上1分钟的时间做1分的题目。阅读和写作两部分的时间必须合理分配,不能顾此失彼。许多考生往往是前松后紧,阅读部分做题太慢,时间花得太多,导致作文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一般来说,作文至少要保证在50~60分钟,否则就很难写好作文。
2.整体阅读,找准文章的思路和中心
文章的结构总是有章可循的,古今文章的结构一般都是总分结构。找到了文章的具体结构,就找到了作者的思路。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俗话说:“万变不离其宗”。有了中心,做题就不会“离题万里”了。
3.因文解题,据境释义
“理解词句在语境中的意义”这类题,考生往往失分很多,主要原因是:生搬硬套“字典、词典义”,浅尝辄止确定“感觉义”,不会依文解题,据境释义。正确地把握“语境义”,一要了解词句的含义有哪些,一般来说,词句要确定它的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或产生的特定含义、临时意义和指代意义;二要懂得“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篇归一旨”。三要掌握“因文解题”的答题方法,这类题目一般都是“因文设题”,问的是什么?答案往往就在原文中,只要据文答题即可。
4.分析文章的标题
现代文中第二篇选文,都是文学作品,阅读难度大,往往得分率低。直接原因是没读懂文章,读懂文章的办法很多,其中文章的标题千万不可忽视,它往往对文章的中心做了一些交代或暗示,或提示文章的体裁,或揭示文章的主要内容,或暗示作者的写作思路,对解题也有一定的帮助。古诗词的题目也是如此。
5.开放性试题的解答步骤
一般是总分式,先“亮”观点,后举例分析。一要细读题干,认清指向。尤其是有几问?答题的角度和要求是什么?如不能把“简评”当“简述”,把“描写”当“说明”等。二要注意语言表达,观点要清,叙述要明。三要条理清楚,言简意赅。在“简”的前提下,千万不能丢失要点,影响表意的完整性。
6.名篇名句的填空,先课内后课外
一要注意以诗文整句为主,散句为辅。二要注意落实名篇名段中的重点句。如主旨句、关键句、精彩句、描写句、哲理句等。三要注意分辨同音异义字。如“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幽”易写成“忧”,“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暗”易写出“岸”等。
7.文言文翻译的“得分点”
一要注意“直译”,不能只求“大概”。所谓“直译”,就是“字字落实,句句对应”。文言翻译题打分都是按“点”给分,“点”一般是重要的字、词和特殊句式,或通假字,或古今异义,或一词多义,或词类活用,或五种特殊句式等。愈是“难”的字、词、句,愈要“突破”,不要绕道而行。可谓“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8.作文打好“腹稿”
作文,考生一般都在最后完成,由于时间紧,心里急,看到题目不容多思考就下笔了,写到中间时只好想到哪就写到哪了,即使后面有好的构思也无力回天了,导致成了终身的“痛”。没有构思的“路径”,会导致“欲速而不达”。建议下笔前先花2~5分钟,想一想题目怎样写?怎样开头?中间怎样展开?准备引用哪些事例?结尾又该如何收?做到胸有“成竹”,然后把自己的这些想法写到草稿纸上,以免“灵感”稍纵即逝。打“腹稿”看起来耽误了几分钟,其实“磨刀不误砍柴工”。考场作文是急就章,不允许像平时作文那样精雕细琢。但要注意当慢则慢,当快则快。构思要慢,下笔要快。还要学会掌握下笔的“切入口”。作文的切入方法很多,最主要的有“逆向切入”法和“设问切入”法。“逆向切入”可以大题小作、小题大作、实题虚作、虚题实作、旧题新作等。“设问切入”是指面对“题目”,可从三个思维层面设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以此打开思路,缩小写作半径。
9.学会“链接”平时的积累
看起来作文是限时之作,其实工夫在平时。怎样把平时的习作和积累的素材,合理而迅即建立起“联系”,调动“千军万马”,为我“服务”,是一种机智。一要“链接”生活;二要“链接”书本;三要“链接”试卷;四要“链接”背诵;五要“链接”习作。作文材料,恰当而新颖的是“金子”,旧料“变新”的是“银子”,人云亦云者则是“石子”。写作时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勿忘我”,属于自己的,才是独特的。
10.注意字迹端正,卷面整洁
俗话说:字怕上墙。语文在网上阅卷,给考生提出了新的要求。卷面分不仅有1~2分,而且有时因卷面不好影响到作文的等第。文面如同人脸,给人的“第一印象”至关重要。考试所用答题纸的方格比平时的大,书写时不宜写满,可留三分之一的余地,字迹一定要端正清晰,连笔不能过多。
13名高考状元谈语文复习:课内开花课外香
对于高考生来说,语文是一门难以准备的学科。不论文科生还是理科生,都要面对同一份试卷;试题非常灵活,与课本联系较少;作文分值很大,考查学生文学知识、语言技巧、思想深度等多方面能力。因此,即使是那些高考状元,语文也很难像数学、英语一样,考一个很高的分数。不过,任何学科都是有规律可循的。
1、山西理科 陈敏
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我觉得这里的“诗书”并不仅仅是指一些比较华丽的词句,更多还是指思想上的深度。我们对人生、对社会肯定都有自己独到的一些见解,关键是如何通过训练在作文中把这些思想表达出来。比如平常很多同学都会作一些摘抄,我作摘抄的时候很注重摘抄一些比较有思想深度的东西。我们还应该多读一些文章,尤其是一些杂文,在放松精神的同时思考一些学习之外的事情,对人生、对社会形成自己的看法。有思想的人不仅下笔会透出一种深度,而且整体语文水平甚至个人气质都会有所不同。
2、北京文科 易萌
基础知识的复习需要马拉松的耐力,而非百米冲刺的短期奋战。临到考前才将语文基础复习资料匆忙地看几遍,意味着永远无法夯实这些本该稳拿的知识。
3、安徽理科 耿泉
对于语文基础,例如字音、字形、成语,我是这样复习的:先做近十年此类型的高考真题,从中摸索出规律,了解高考在这方面考查什么内容,以怎样的方式考查,分析之后,再做全面的音形练习。
文言文学习最重要的是培养语感,所以要多读、多背一些比较优秀的文言文作品。首先对课本上要求背诵的文言课文一定要能够背诵,其他课文也要熟读,并要特别留意课本上的注释和一些关键字词,掌握相关知识点。除了课堂上的学习,平时还可以多读一下《古文观止》等一些比较经典的文言文著作。
对于作文,我的方法是“拿来主义”。我平时非常注意阅读一些有名的书刊、文章,像《三国演义》、《红楼梦》等名著,《读者》、《青年文摘》、《作文与考试》等期刊,以及历年的高考满分作文,并随时把其中优美的段落和句子摘录在一个本子上,早读时就拿出来背一背。这样时间长了,就可以积累丰富的素材,并拓展你的想象空间,在写作文时,就可以借鉴他人,化为己用,帮助你写出比较优美的句子。
4、湖北理科 朱师达
高考所选取的文言文虽来自课外,知识点却均出自课内。实词、虚词、句式、古今异义等,知识点零散,但如果善于分类,善于总结,并且活学活用,就一定能够“课内开花课外香”。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分类总结,把课文中所涉及的知识点都记录下来,进行强化记忆。当你读到来自课外的一些文段时,就不会感觉陌生。
5、湖南文科 陈博
我从小就有意识地注意语文知识的积累,比如我们在读报纸、看杂志、看某些文章的时候,都可以有意识地把一些自己认为好的句子、词语,或者有意思的人物事迹记录下来。比如电视中有很多人物专访,他们的事迹在很多方面对我们都是很有帮助的,以后我们在面对考试的时候,这些内容就会自然地成为很好的作文素材。
6、贵州理科 罗远航
阅读是语文学习中比较重要的方面,尤其是文学阅读,可能很多同学都觉得自己可以读懂那篇文章,但一到做题的时候就不知所措,我也有过这样的经历。根据老师的建议,我找来了一些比较规范的参考书,然后按照平时做题的速度阅读上面的文章,在大脑中构思出答题的要点,最后再和参考答案来对比,久而久之,我就发现了一些术语或者某一类型题目的答题思路。通过不断地总结和训练,在后来做文学作品阅读题时我的下笔非常快,回答问题也得心应手。
7、吉林文科孙田宇
我主要通过日记来练笔,把平时生活中发生的那些大事小事都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或者把日记写成读后感、观后感。比如看完一本书、一些杂志、某个电视节目,会有一些感受,那就写出来,记在日记本上。你平时经常写日记的话,写作文的思路往往来得很快,可以从平时的日记里获得很多素材,要是灵感一下子和日记契合上了,下笔就觉得不费事,写得顺畅。
8、黑龙江理科 刘诗泽
怎样去精选试题,我可以提供两条思路:第一,往年的高考题。我认为高考题的思路是最正的,它不会把你的思路引偏,每年考查的方向也基本差不多,都是很基础的知识,不会出那种太偏太难的题让你去做。高考题给你指明的是方向,告诉你应该往哪个方向努力,哪些知识点应该掌握,这些都是其他练习册无法告诉你的。第二,从模拟试题里挑题。高三下半年,老师会发下来全国各地的模拟卷,你根本就不可能全部把它们做完,这个时候就只能从卷子里挑题做。有的题在脑海里想一想就可以了,不用写在卷子上,比如古诗鉴赏、现代文阅读等,最后再和答案进行对比。
9、河南文科 杨楠楠
对于语文学习,尤其是作文来说,积累无疑是个重要的途径。但如果只积累而不学会灵活运用,学习效果也不太好,即便掌握了丰富的材料,也只能老虎吃天一样无从下口。所以在这方面我主张灵活运用重于大量的积累,要善于挖掘素材中的隐藏信息,写作时,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以不变应万变。在高三作文训练中,我建议用几个比较熟悉的例子,然后去挖掘它的深层内涵,再来套用到不同的作文题目当54中。这样比较节省收集材料的时间,而且可以灵活地运用,效果也比较好。
10、河南理科 王轩
语文的学习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长期的积累和沉淀。然而积累并不仅限于字音、字形、近义词、成语、病句、作文素材。对于阅读,也应该像学习数理化那样用错题本来不断地积累、总结做错的题目,特别是现代文阅读的客观题。做完一篇阅读后,要像对数学题一样仔细分析做错的地方,看看自己掉进了出题人精心布下的哪一个陷阱中,并引以为戒。
11、四川文科 邱汛
人们常说语文学习重在积累。具体应该怎么积累呢?其实很简单,准备一个饼干大小的本子,把学习生活中那些琐碎的语文知识都记在小本子上,随身携带,随时复习。
首先,积累材料的直接来源是语文课本,包括课文中注音的生字、释意的词语,课文里新学的成语、典故等。其次,要从考试中积累。每次评卷时,都应做好笔记,把试题里的形近字、同音异义字、错读字、错别字记下。再者,我们所有的课本都是用汉字编写,周围所有的人都说汉语,这里面可积累的东西就更多了,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等,甚至在看电视剧(尤其是古装戏)的时候,屏幕下方的字幕都有好些成语、俗语,而且我认为这样积累下的东西往往印象最深刻,理解最准确。
当然,积累得有选择性。对于生僻的东西应放弃,着重积累那些常用的;对积累下的东西也应时常温习,以达到积累的目的。
12、浙江理科 章捷琼
语文试卷中前面90分是我高考复习的重点。如文言文阅读中的翻译,是我的弱项。复习时老师告诉我们,高考中要求翻译的字在课本中都是有的,关键是记住这个字在课本中已出现的句子中是什么意思。所以,虽然语文外延广,但是注重课本,可以收到奇效。
13、吉林理科 吴茗
平时多读书,有选择地读书。我平时经常看科幻、旅游等杂志,以前还读过很多名著。多读书可以开阔视野,阅读不同观点的文章的过程,就是体会不同视角、不同世界的过程。它会潜移默化地影响自己的笔风、人生态度,对作文也有帮助。
语文关键是找感觉。要找技巧,多揣摩每种题的答案,想想采分点通常设在哪里。比如诗词鉴赏,要多记住一些文学术语,我们可以通过揣摩答案找到一些答题得分的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