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泉州师范学院青年骨干教师选拔培养办法
泉州师范学院青年骨干教师选拔培养办法
为进一步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加速培养青年骨干教师,使其尽快成为学科梯队的重要后备力量,促进青年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特制定本办法。
一、基本原则
择优遴选,强化培养,动态管理,滚动发展。
二、申报条件
(一)35周岁以下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讲师。
(二)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奉献精神,德才兼备,教风严谨,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三)具有较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讲授过2门以上主干课程,教学效果良好。
(四)具有相对明确的研究方向和较大的发展潜力,勇于开拓,能开展专业学术研究工作。教学科研工作成绩突出,具备下列条件中的2项:
1、近三年在《泉州师范学院核心期刊目录》中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本人为第一作者。
2、近三年参与完成省级科研课题(排名前三),或主持完成市级以上科研课题,或在科技开发中做出较大成绩,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人是主要参加者。
3、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获过校级以上教学成果奖(校级排名前二,省级排名前五),或获过校教学竞赛奖,或讲授课程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排名前三)。
三、选拔程序
(一)人事处按一定比例分配各二级学院(教研部)青年骨干教师推荐名额,并予以公布。
(二)申请人向所在二级学院(教研部)提交《泉州师范学院青年骨干教师申报表》及相关材料。
(三)申请人公开述职,二级学院(教研部)党政联席会讨论研究,提出初选意见并公示。
(四)人事处会同教务处、科研处等职能部门对推荐人选进行资格审核。
(五)校学术委员会评议,确定青年骨干教师名单。
(六)青年骨干教师名单经公示后正式公布。
四、培养措施
(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期为3年。
(二)每位青年骨干教师由所在二级学院(教研部)配备具有较强思想素质和较高学术水平的教授或副教授任指导教师。指导教师根据青年骨干教师的个人特点和学科发展情况进行精心培养,发挥“传、帮、带”作用。二级学院(教研部)根据指导教师的工作情况等,按有关规定给予指导教师教学工作量补贴。
(三)学校及二级学院(教研部)对青年骨干教师在学历与学位提高、职称评审、岗位聘任、专业培训、科研课题项目主持或参与、学科梯队建设参与、各类人才培养计划、评优评先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和推荐。
(四)学校从人才建设经费中划拨专项资金设立“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基金”,给予青年骨干教师每人1.5万元培养资助经费支持。资助经费主要用于培养期内的研究工作和进修提高,一次核定,分年度(每年0.5万元)拨款。
(五)培养期结束后,考核合格的青年骨干教师可以再次申请培养。
五、管理办法
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管理,实行分工负责、分级管理、分期考核的办法。
(一)人事处负责“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基金”的管理工作,建立青年骨干教师业务档案;并会同教务处、科研处定期检查培养情况,落实培养措施,阶段性研究分析青年骨干教师的发展情况,做好青年骨干教师培养期的考核和总结工作。
(二)二级学院(教研部)负责青年骨干教师的日常跟踪管理,解决青年骨干教师在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做好青年骨干教师的中期考核工作。
(三)青年骨干教师须签订《泉州师范学院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协议书》,明确所承担的相应职责。
(四)青年骨干教师须提交经指导教师、所在二级学院(教研部)审核同意的《青年骨干教师个人经费预算报告》,经人事处审核同意后方可启动培养经费。
(五)青年骨干教师应接受中期考核和培养期考核。中期考核在培养期第二年结束时进行,培养期考核在培养期第三年结束后进行。
(六)考核标准
青年骨干教师在接受中期考核和培养期考核时,应至少完成下列工作中的2项和3项。
1、独立承担2门主干课程的主讲工作,教学质量评价良好。
2、主持省厅级以上科研课题1项,或实际参与完成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1项。
3、在《泉州师范学院核心期刊目录》中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篇,本人为第一作者。
4、出版教材或论著,且作者排名前三。
5、获市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市级排名第一,省级排名前三)。
6、获批省级以上质量工程建设项目(排名前三)。
7、晋升副教授。
(七)考核程序
1、中期考核程序
(1)青年骨干教师向所在二级学院(教研部)提交《泉州师范学院青年骨干教师中期考核表》和相关材料。
(2)二级学院(教研部)对青年骨干教师中期教学科研等情况进行考核,作出考核结论。
(3)人事处会同教务处、科研处等部门核实考核材料,确定考核结论,公布考核结果。
2、培养期考核程序
(1)青年骨干教师向所在二级学院(教研部)提交《泉州师范学院青年骨干教师培养期考核表》和相关材料。
(2)二级学院(教研部)对青年骨干教师进行全面考核,作出考核结论,并对培养对象在培养期内的工作业绩进行公示。
(3)人事处会同教务处、科研处等部门对青年骨干教师的教学科研等情况进行全面考核,提出考核意见,公布考核结果。
六、制约办法
(一)对培养期内未能正常履行工作职责,出现学术造假、教学事故、违法违纪等问题的青年骨干教师,由所在二级学院(教研部)提出书面建议,人事处审核,报院长审批后取消其培养资格和经费资助。
(二)对中期考核不合格的青年骨干教师,由所在二级学院(教研部)提出书面建议,人事处审核,报院长审批后取消其培养资格和经费资助。
(三)培养期考核不合格的青年骨干教师,可向人事处提交延长培养期书面申请。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延长期一般为1年,延长期内不给予经费资助,延长期结束时青年骨干教师应接受考核且考核合格。否则,应赔偿50%培养资助经费。
(四)青年骨干教师培养期内和培养期满以后5年内不得调离学校(含辞职),或擅自离岗。否则,应按协议向学校赔偿所有使用的培养资助费。
七、本办法由人事处负责解释,未尽事宜由校学术委员会裁定。
八、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第二篇:骨干教师选拔培养办法
余庆县中等职业学校骨干教师
选拔培养办法
为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和能力,根据《余庆县中小学骨干教师成长计划》的要求和各级关于骨干教师(教学名师)的标准,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选拔条件
(一)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热爱教育事业,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
(二)年龄原则上不超过男50周岁、女48周岁,具有专科以上学历。
(三)在同层次教师中教学业绩优秀,在县或市级以上范围内上过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辅导课、专题讲座等,获县级以上教学成果奖,在县级以上论文评选中获奖或发表。
(四)具有较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较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一定的教育技术能力,在教育教学和教研中起到示范和指导作用,积极承担培养、指导青年教师工作,在培养提高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专业发展和教育教学能力方面成绩突出。积极参加各级部门组织的继续教育相关培训工作,并取得合格以上等次。
(五)校级领导除具备上述条件外,须兼任一门与专业技术职务一致的课程的教学工作。
(六)特别优秀的教师和在教学教研上有突出贡献的,可以破格推荐为骨干教师(教学名师)。
二、遴选办法
(一)遴选原则
1、坚持公开选拔、择优推荐。做到条件公开、程序透明、结果公示、群众公认。
2、坚持面向全体,力求学校和学科均衡。
(二)遴选办法
根据本人基本情况进行申报,学校先进行资格审查然后交教代会与教研组长联席会讨论通过后,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无异议的确定为校级骨干教师(教学名师)。然后根据上级要求与名额,择优推荐县级骨干教师(教学名师),由上级认定公布。
三、培训组织与管理
(一)培训目标要求
通过培训,帮助骨干教师(教学名师)树立现代教育观念,进一步提高教育理论和学术水平,增强知识更新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技能,形成学科教育教学风格和特色,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发挥示范、指导作用。
(二)培训内容安排
1、思想政治与师德教育: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理想、优秀教师爱岗敬业事迹学习等。
2、现代教育理论学习:现代教育思想、现代教学论、现代学习论、教育教学评价理论、教师专业化理论等。
3、课程改革实验:课程意识和课程能力的培养、国内外课程理论与实践的最新成果、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研究、课程资源开发理论与实践、新课程实施的经验与问题反思等。
4、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教育技术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应用与创新、社会责任等四大板块的内容等。
5、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教育科研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教育与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行动研究、教育科研的成果表达技能与方式等。
(三)培训模式选择
坚持集中学习与自主研修、专题报告与互动交流、实地考察与现场诊断等形式有机结合的原则,以专业成长为导向,以综合素质提高为核心。主要采取以下五种培训模式:
1、机构培训与互助研修。学科内容设置方面,要基于职业道德素质、素质教育的能力、教改科研能力、专业自主发展能力和终身学习潜能的提高;培训的形式设计要基于为骨干教师(教学名师)持续性成长奠定基础,要有利于今后自主研修的延续、校本研修的开展、远程网络学习的实施、示范辐射功能的发挥和终身学习的坚持。在培训中,要大力开展以“互动、互助、互补、互惠”为特征的互助性群体研修活动。
2、项目研修与教学实践反思。要立足于教师专业发展,借助科研载体,帮助参训教师将项目研修和教学实践探索相结合,培养他们专业自主发展的潜能,构建融“学习、研究、工作、培训”为一体的新模式。
3、远程培训与网络研修。在培训中要开设网络学习的专门研修课程,要建立骨干教师(教学名师)培训的专题视频网页,为骨干教师(教学名师)网络学习研修提供丰富的资源,要帮助骨干教师(教学名师)掌握网络学习技能。
4、专家指导与基地研修。要聘请优秀教师、县进修校和教研室的领导专家,以及其他杰出专业人士为骨干教师(教学名师)的指导教师。
5、校本培训与自主研修。要为骨干教师(教学名师)的校本培训和自主研修搭建平台和提供必要的保障条件。学校要将骨干教师(教学名师)的校本培训和自主研修绩效纳入考核的重要内容统一管理。
(四)培训要求
1、要树立先进的培训理念。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师教育理论和经验,坚持以人为本,以教师发展为本,强化专业引领、经验分享、实践探索、研培结合,使培训的过程成为省级骨干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
2、突出培训重点,讲求培训实效。以师德教育和“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新方法”为重点内容,力求科学合理地设计培训课程,精选培训内容,开发培训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教师的实际需求,使骨干教师都能在培训过程中学有所获,学有所用。
3、建立骨干教师(教学名师)培训监测与评价制度。要对培训的质量制定评价方案,并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质量监测和评估。对培训质量达不到规定要求的,责令其限期整改。
(五)培训管理
1.评选的骨干教师(教学名师),按计划进行专业发展培训。每一轮培训结束后,对评议、考核成绩不合格者,要取消其骨干教师称号。
2.学校要制定计划,负责完成培训的全部工作任务,包括培训学科计划的制定、实施和教学管理,以及提供后勤保障等,确保骨干教师(教学名师)培训工作的顺利实施。
3.参培教师要加强管理。要按照上级安排组织教师参加培训,学校要协调参培教师的自学、研修时间和经费支持,做好选派对象的培养和使用工作,要加强对骨干教师培训效果的考核。
4.骨干教师(教学名师)要积极承担学校安排的教育教学任务;每次参加培训以后,要在一定范围之内汇报、展示学习成果与体会,每年在校、市级以上范围内上一次公开课或开设一次专题讲座;三年内主持或参与一项县级以上教育教学课题研究;要认真传授教育教学经验,培养指导青年教师。
余庆县职业教育培训中心 2012年3月1日
第三篇:小学骨干教师选拔培养办法
骨干教师选拔培养办法
为进一步提高骨干教师队伍的素质和能力,根据《四川省中小学骨干教师成长计划》的要求和各级关于骨干教师的标准,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选拔条件
(一)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热爱教育事业,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
(二)年龄原则上不超过男50周岁、女48周岁,具有专科以上学历。
(三)在同层次教师中教学业绩优秀,在县或学区级以上范围内上过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辅导课、专题讲座等,获县级以上教学成果奖,在县级以上论文评选中获奖或发表。
(四)具有较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较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一定的教育技术能力,在教育教学和教研中起到示范和指导作用,积极承担培养、指导青年教师工作,在培养提高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专业发展和教育教学能力方面成绩突出。
(五)校级领导除具备上述条件外,须兼任一门与专业技术职务一致的课程的教学工作。
(六)特别优秀的教师和在教学教研上有突出贡献的,可以破格推荐为骨干教师。
二、遴选办法
(一)遴选原则
1、坚持公开选拔、择优推荐。做到条件公开、程序透明、结果公示、群众公认。
2、坚持面向全体、倾斜农村。力求学校和学科均衡。对农村学校教师在同等条件下优先。
(二)遴选办法
根据本人基本情况进行申报,学校先进行资格审查然后交教代会与教研组长联席会讨论通过后,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无异议的确定为校级骨干教师。然后根据上级要求与名额,择优推荐区级和县级骨干教师,由上级认定公布。
三、培训组织与管理
(一)培训目标要求
通过培训,帮助骨干教师树立现代教育观念,进一步提高教育理论和学术水平,增强知识更新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技能,形成学科教育教学风格和特
色,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发挥示范、指导作用。
(二)培训内容安排
1、思想政治与师德教育: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理想、优秀教师爱岗敬业事迹学习等。
2、现代教育理论学习:现代教育思想、现代教学论、现代学习论、教育教学评价理论、教师专业化理论等。
3、课程改革实验:课程意识和课程能力的培养、国内外课程理论与实践的最新成果、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研究、课程资源开发理论与实践、新课程实施的经验与问题反思等。
4、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教育技术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应用与创新、社会责任等四大板块的内容等。
5、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教育科研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教育与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行动研究、教育科研的成果表达技能与方式等。
(三)培训模式选择
坚持集中学习与自主研修、专题报告与互动交流、实地考察与现场诊断等形式有机结合的原则,以专业成长为导向,以综合素质提高为核心。主要采取以下五种培训模式:
1、机构培训与互助研修。学科内容设置方面,要基于职业道德素质、素质教育的能力、教改科研能力、专业自主发展能力和终身学习潜能的提高;培训的形式设计要基于为骨干教师持续性成长奠定基础,要有利于今后自主研修的延续、校本研修的开展、远程网络学习的实施、示范辐射功能的发挥和终身学习的坚持。在培训中,要大力开展以“互动、互助、互补、互惠”为特征的互助性群体研修活动。
2、项目研修与教学实践反思。要立足于教师专业发展,借助科研载体,帮助参训教师将项目研修和教学实践探索相结合,培养他们专业自主发展的潜能,构建融“学习、研究、工作、培训”为一体的新模式。
3、远程培训与网络研修。在培训中要开设网络学习的专门研修课程,要建立骨干教师培训的专题视频网页,为骨干教师网络学习研修提供丰富的资源,要帮助骨干教师掌握网络学习技能。
4、专家指导与基地研修。要聘请优秀教师、县进修校和教研室的领导专家,以及其
他杰出专业人士为骨干教师的指导教师,要将培训基地下移到教育教学改革的第一线,保证每一个学员三年内不得低于一周的基地现场实践培训时间。
5、校本培训与自主研修。要为骨干教师的校本培训和自主研修搭建平台和提供必要的保障条件。学校要将骨干教师的校本培训和自主研修绩效纳入考核的重要内容统一管理。
(四)培训时间安排
骨干教师培训三年为一个周期。其中每年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50学时。
(五)培训要求
1、要树立先进的培训理念。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师教育理论和经验,坚持以人为本,以教师发展为本,强化专业引领、经验分享、实践探索、研培结合,使培训的过程成为省级骨干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
2、突出培训重点,讲求培训实效。以师德教育和“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为重点内容,力求科学合理地设计培训课程,精选培训内容,开发培训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教师的实际需求,使骨干教师都能在培训过程中学有所获,学有所用。
3、建立培训信息反馈与跟踪指导制度。每次集中培训结束后,培训单位要对省级骨干教师进行跟踪调查与指导,跟踪指导要有明确的要求和可行的计划,包括专业指导、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和培训效果反馈等等。
4、建立骨干教师培训监测与评价制度。要对培训的质量制定评价方案,并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质量监测和评估。对培训质量达不到规定要求的,责令其限期整改。
(六)培训管理
1.本次评选的省级骨干教师,按计划进行专业发展培训。本轮培训结束后,对评议、考核成绩不合格者,要取消其骨干教师称号。
2.学校要制定计划,负责完成培训的全部工作任务,包括培训学科计划的制定、实施和教学管理,以及提供后勤保障等,确保骨干教师培训工作的顺利实施。
3.参培教师要加强管理。要按照上级安排组织教师参加培训,学校要协调参培教师的自学、研修时间和经费支持,做好选派对象的培养和使用工作,要加强对骨干教师培训效果的考核。
4.骨干教师要积极承担学校安排的教育教学任务;每次参加培训以后,要在一定范围之内汇报、展示学习成果与体会,每年在校、区及以上范围内上一次公开课或开设一次专题讲座;三年内主持或参与一项县级以上教育教学课题研究;要认真传授教育教学经验,培养指导青年教师。
第四篇:青年学科带头人选拔培养办法
青年学科带头人 选拔培养管理办法(草案)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 “科教兴医”战略,加快医院人才队伍建设,为医院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人才支撑,我院决定实施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工程。为切实做好这项工作,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正确的人才观,坚持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立足医疗卫生实践,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快出人才、多出成果为重点,以实现科技人才对卫生事业的强力支撑为目标,逐步形成人才选拔、培养、奖励、激励的运行机制和良好环境。
第三条 选拔业务水平较高、科技创新能力较强、学术发展潜力较大的青年医师作为培养对象,通过对其科研项目、学术交流、业务培训、技术创新等方面的重点扶持和激励,使其尽快成为有影响、有竞争力、有活力的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
第二章 选 拔
第四条 选拔范围。具有中级及以上卫生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在职人员。
第五条 青年学科带头人必须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1、具有优良的思想品德。政治坚定,遵纪守法,忠诚卫生事业,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作风正派,团结协作;求真务实,乐于奉献;创新进取,与时俱进。
2、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和较高的学术水平。立足岗位实际,刻苦钻研业务技术,出色完成本职工作;有明确的业务发展目标,掌握本学科国内外最新学术动态,能够不断提出专业发展的新思路;有丰富的业务实践经验,能够独立处理较复杂的疑难问题,具有较好的科研、教学和组织协调能力。
3、具备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和较大的学术发展潜力。治学严谨,学风端正,近5年内著书立说,科研学术成果成绩显著,且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1)取得科研项目立项1项(第1主研人)或科研项目立项2项(前三位主研人)。
(2)发表SCI论文1篇(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或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篇或主编专著1部。
(3)具有一定的外语基础,能够看懂一般专业外文资料。
4、身体健康,原则上年龄要求在40岁以下。一般应具有硕士研究生学位,获得市级及以上科技进步奖的首位人员不受学位限制。
第六条 青年学科带头人的选拔按照个人申请、专家评
审、审核确认的程序进行。
1、个人申请。个人申请并填写《青年学科带头人申请表》,按要求提供身份证、学历及学位证书、外语等级证书、科技成果鉴定证书、科技成果奖励证书、论文、荣誉证书等相关材料。
2、专家评审。选拔评审工作坚持“依靠专家、发扬民主、公正合理、择优支持”的原则,由医院学术委员会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按照评审标准对初选人员进行评议、面试答辩和综合打分,在规定限额内择优拟定入选人员。
3、审核公示。确定入选人员并予以公示。公示无异议后,公布入选人员名单。
第三章 培 养
第七条 根据培养目标和专业需要,对入选的青年学科带头人实行重点培养和扶持。
1、三年内提供1次脱产学习(半年)机会,选送到国内、外进行相关专业深造,使其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掌握最新、最先进的医学理论与技术。
2、三年内有2次在职的短期培训(不少于2周),及时补充新知识、新理论,了解本专业发展的新动态。
3、每年创造条件引导或推荐培养对象参加各种学术研讨会、交流会,使其开阔眼界,拓展思路,活跃学术思想,了解学术前沿动态。
第八条 建立“名师带教、传承互动”机制,每名培养对象应确定至少一名专家教授(可为本院专家,也可为医院聘请的客座教授)进行传帮带,形成教学相长的人才成长氛围。
第九条 重点帮助和扶持,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科技计划的立项和成果推广。提供必要的支撑条件,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和条件,支持其开展科研工作。
第四章 组织管理
第十条 建立优胜劣汰机制,对入选人员实行动态管理。选拔工作每年进行一次,培养管理周期为三年。
第十一条 青年学科带头人要根据本人专业发展方向以及承担的工作任务,制定工作目标、计划和措施,全面完成管理期内各项目标,重点在临床、科研、教学和学术方面的显著成果。
第十二条 对入选的青年学科带头人,医院每人资助 5万元培养经费,用于培养对象开展专业研究工作和相应的学术活动。
第十四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行。
第五篇:10区级骨干教师选拔培养办法(2013修订)
甘州区中小学区级骨干教师考核办法与细则
为了全面推动我区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创造优秀中青年教师脱颖而出良好条件和成长环境,多层次、多渠道培养和扶持跨世纪优秀骨干教师,带动全区中小学教师队伍素质的全面提高。根据《甘肃省中小学跨世纪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和国家、省、市《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结合我区中小学教师人才队伍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选拔范围
区级“骨干教师”选拔对象为全区在编在岗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选拔工作坚持公平公开、统筹协调、宁缺毋滥的原则,每两年举行一次。在同等条件下,长期坚持在农村教学一线,教学业绩突出的教师可适当放宽条件,优先选拔。
二、选拔条件
(一)必备条件:
1.热爱教育事业,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奉献精神;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治学严谨,作风端正,务实创新,团结协作精神强;
2.教育教学效果好,教书育人成绩优秀,所任学科教学成绩在全区或本校(直属中小学、幼儿园,乡镇中心学校)名列前茅;
3.农村工作经历5年以上(幼儿园教师可适当放宽),大专以 1 上学历,中级及以上职称,达到《甘州区中小学教师工作量参考标准》规定中的工作量标准;
4.具有国家规定的教师资格;普通话水平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完成规定的继续教育培训任务;考核均在合格等次及以上;
5.近十年内在区级以上优质课、示范课评选中获一等奖或二等奖1次;
6.无违反法律法规和教师职业道德相关规定的行为。
(二)业绩条件:
近三年内具备下列条件中四项:
1.获得区级以上优秀教师、模范班主任、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1项;
2.从事艺术类教学工作的教师,其本人在教育、体育、文化部门主办的汇演、会展或比赛中获市三等奖或区二等奖以上奖项1次;
3.特长生、优秀生培养措施有力,指导学生参加区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学科竞赛、科技评奖活动中获奖;
4.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成绩突出。在省级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过指导性较强的学术论文1篇以上;
5.本人主持的课题有1项获得区级以上奖项(含区级)或通过市级课题鉴定;
6.有效指导和积极帮助中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结对、指导的教师在区级以上优质课评比或教学比武中获奖;
7.在校级以上教育教学研究活动或区级教师培训中承担过2次以上示范课、观摩课、公开课或讲座、报告、指导等任务;
8.坚持写教学反思与教育叙事,有自己的网络博客,擅于总结并有一定的教学思想。
三、选拔程序
(一)个人申报。对照选拔条件,个人提出申报,报校(园)进行综合考核。
(二)初审考核。学校(园)根据申报人员提供的业绩材料进行严格审核,符合推荐条件的确定为拟推荐人员。通过在教职工民主测评和教学技能测试对拟推荐人员进行综合考核,定量评分。其中,民主测评满意度未达到80%或教育教学技能测试评分未达到85分以上者取消推荐资格。
(三)确定上报。学校(园)确定本校推荐人选,并将推荐报告(说明民主测评及技能测试考核情况)、事迹材料、相关证明材料上报教育局复审。
(四)资格复审。教育局工作人员对校(园)推荐人员相关业绩、证明资料进行严格审核,拟定人选。
(五)公示确定。教育局对符合甘州区“骨干教师”选拔条件的拟定人选进行公开公示,公示期满无异议后确定。
四、管理工作
(一)履行职责
被确定命名的甘州区“骨干教师”必须履行以下职责: 1.关心教育发展,了解师生心声,积极为教育事业和学校建设献计献策,为学校科学发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或建议。每年向学校提交1项关于教育教学改革的调研报告或建议。
2.带头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实践和教学改革一线,在师德师风、教育教学、班级管理、教育科研等各项工作中发挥表率作用。
3.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通过各种培训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和业务水平。每年认真阅读教育理论专著2本以上,撰写较高质量的读书笔记或随笔,努力提高自身的教育理论水平。
4.积极承担各级教育部门组织的示范课、观摩课、研究课、教师培训和送教支教任务。积极参加区内外重要学术讲座、经验交流、学习考察活动。每年至少承担1-2次示范课、观摩课任务或经验交流等。
5.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积极组织或主持各级教育科研课题的实施和教学实验,领衔承担研究项目。每至少撰写一篇能够集中反映个人教育思想或教学特色的教学反思、专业论文或科研报告,并在区级以上刊物发表或获奖。
6.承担青年教师培训培养任务,有明确的帮扶对象或结对伙 4 伴,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传、帮、带”活动,2-3年内培养和指导至少2名青年教师,制定详实的培养计划并付诸实施,且有明显效果。
(二)管理与考核
1.甘州区中小学骨干教师队伍由区教育局和各校(园)实行动态管理,跟踪考核。各校(园)建立骨干教师档案,对骨干教师的培训学习、考核、业绩情况等归档保存,及时跟踪掌握骨干教师的成长和发展。同时,认真做好“骨干教师”动态掌控、汇报工作。凡遇“骨干教师”违纪违规、工作调动、职务调整等重大事项,应及时向区教育局汇报。
2.紧紧围绕师德表现及履行职责情况,校(园)每对骨干教师进行全面的综合考评,区教育局每两年组织考核小组对“骨干教师”的工作业绩进行综合考核。合格者,继续履行骨干教师职责,享受相关待遇。不合格者,取消其骨干教师称号和待遇。
3.建立“骨干教师”一票否决制度。确定的骨干教师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取消其称号和待遇:
①在选拔、考核中经查实弄虚作假的;
②有违法违纪行为,或违反校(园)规章制度,情节严重的; ③违反师德师风有关规定的; ④履职考核不合格的;
⑤擅自离职或任期内调出本区教育系统者;
⑥有违反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规定一票否决的其它行为。
(三)培养与提高
1.注重在各层次、各学科教师中挖掘人才、培育优秀,遴选思想政治素质良好、专业基础理论深厚、教学基本功扎实、具有一定教科研和管理能力、教学实绩突出的中青年教师进行重点培养,通过拜师结对、跟踪指导等途径,多方创造条件,提供机会,搭建施展平台,大力开展中小学骨干人才培训工作。
2.遵循教师专业发展和成长规律,实施多元、开放、互动的骨干教师培训。坚持在职学习与集中培训相结合,高级研修与自主选学相结合,定期研讨与跟踪指导相结合,有计划地选派骨干教师观摩考察、学习培训,为骨干教师向更高层次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3.紧紧围绕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组织骨干教师深入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和教改探索,不断提升骨干教师教育科研和创新能力。充分发挥优秀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通过教师论坛、学术报告、经验交流及上公开课、示范课等促进骨干教师再学习、再提高,带动全区中小学教师队伍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的整体提高。
五、相关待遇
确定命名的甘州区“骨干教师”享受以下待遇:
(一)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各类先进、优秀或省、市级“骨 6 干教师”。
(二)同等条件下,在选拔任职、评聘职务、岗位设置中优先。
(三)优先参加校(园)及上级部门组织的教育考察和学习培训。
(四)优先配备教学及教育科研设备,优先改善“骨干教师”工作条件。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