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教具在历史新课程课堂教学中的应用(附例)

时间:2019-05-14 10:31: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自制教具在历史新课程课堂教学中的应用(附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自制教具在历史新课程课堂教学中的应用(附例)》。

第一篇:自制教具在历史新课程课堂教学中的应用(附例)

自制教具在历史新课程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郑广亮

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金华二中)

[摘要]在高中新课改的大背景下,传统的自制教具如何延续自己的生命力,寻求与新课程的结合点,本文通过笔者自身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几个实例就“自制教具在历史新课程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这一点,从自制教具辅助学生形成感性认识,提高课堂感知效率;自制教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去伪求真的精神;自制教具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在动手操作中学习知识等三个角度浅谈一点经验。[关键词]

自制教具

新课程课堂教学

浙江省的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已经推行三年多了。相信在这三年的新课程课堂教学实践中,基于电脑和网络的多媒体教学方式,以其大容量和高效率等诸多优势正越来越为广大师生所认同和接受,甚至毫不夸张地说已经成为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万金油。而传统的自制教具则在课堂教学中日渐销声匿迹。

笔者认为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自制教具不但不应被改革所淘汰,且其自身的许多优势非常切合新课改的需求,广大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自制教具与新课改的结合点。

本文通过笔者自身课堂教学中的实例,就“自制教具在历史新课程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这一点与大家共同探讨。

1、自制教具辅助学生形成感性认识,提高课堂感知效率

根据特瑞赫拉(Treicheer)研究人类记忆和感官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人们一般可以记住自己阅读到的10%、听到的20%、看到的30%,看到和听到的共占50%。人类五官感知知识的比率是:视觉占83%、听觉占11%、嗅觉占3.5%、触觉占1.1%和味觉占1%。俗语“百闻不如一见”也正是说明了观察的重要作用。

但是历史学科与其它学科相比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其不可再现性,这一特性限制了历史学科的实践活动。以往的历史课程往往侧重对历史事件的讲述与分析,教师很难通过自制教具这样的媒介,引导学生通过直观的观察去形成感性认识,进而去分析和解读相关历史知识。

新课程增设了《世界文化遗产荟萃》这一部分内容,此部分内容融合历史学和建筑学等多方面的知识,特别是建筑学方面的知识给自制教具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教师通过自制教具化抽象的建筑学知识为实物的感知材料,通过引导学生直接观察教具,辅助学生形成感性认识,从而使知识深入浅出,提高课堂的感知效率。

例如《雅典卫城和奥林匹亚遗址》(人教版)一课,初次授课时笔者让学生观察教材中雅典卫城伊瑞克提翁神庙的女像柱,提问:“伊瑞克提翁神庙的女像柱蕴涵了雅典先民高超的建筑智慧,做到了力学和美学的统一,谁能来分析讲解一下?”对于这个问题除了少数学生能一知半解外,大部分学生不能理解。为此笔者在课堂上连比带划地花了近五分钟来讲解建筑学原理。

课后笔者经过反思,用粉笔制作了右图所示的教具(粉笔B为普通粉笔的横截面,粉笔A是经过加工的粉笔的横截面。加工的方法是用小刀在普通粉笔较细的一端约粉笔全长的2/5处刮去一部分)。

在另一个平行班授课时,笔者首先借助自制教具做了一个实验:在两件教具上方同时施加一个压力,学生观察发现粉笔A随着所受压力的不断增加,凹进去的细部最先发生折断的现象,而此时粉笔B依然完好。做完实验后,笔者再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雅典卫城伊瑞克提翁神庙的女像柱(特别是女像柱的脖子部分),学生很自然地对伊瑞克提翁神庙的女像柱是如何做到力与美的完美统一,屹立2000多年而不倒的问题存疑。此时引导学生观察女像柱女像脖子后的头发,学生依据力学原理就能很快分析作答:女像柱脖

子后面头发的设计有效的增加了受力面积,减小了压强,从而提高了建筑的坚固性,显示出雅典卫城建筑者的智慧。这一环节总共用时不到三分钟。

通过自制教具的一个简单的对比实验,把抽象的建筑学原理变为直观的感性认识,益于学生的理解,大大提高了感知效率。

基于同样的原理,在教授《雅典卫城和奥林匹亚遗址》一课时,笔者利用废弃的纸筒(可利用薯片的外包装圆筒)做了这样两件教具(如上图所示):在两个相同大小的圆柱体纸筒外包裹上白纸,分别绘上横(圆柱体A)和纵(圆柱体B)的条纹,课堂上请学生观察比较纸筒的粗细和长短。由于人的视觉有误差,相同大小的圆柱体,绘横条纹的在视觉上比纵条纹的略“粗”,而纵条纹的显得略“长”。

通过对比实验,学生能够很好地理解雅典卫城帕特农神庙为什么选择多力克柱式作为神庙的廊柱——在柱高一定的情况下,纵条纹能突显出神庙的高大和庄严。同时建筑者在设计的过程中考虑到了人视觉的误差,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这一点学生也在实验过程中有了亲身的体会,为说明在文艺复兴运动时,人文主义思想家为什么能从古希腊的建筑和雕塑艺术中攫取“以人为本”的精神养料做了铺垫。

2、自制教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去伪求真的精神

学习动机指的是学习活动的推动力,又称“学习的动力”。学生的学习活动是由各种不同的动力因素组成的整个系统所引起的。其心理因素包括:学习的需要,对学习的必要性的认识及信念;学习兴趣、爱好或习惯等。其中“学习兴趣”这一要素在新课程改革“快乐学习”的教学理念下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

学习兴趣指一个人对学习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与情绪状态。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学生对某一学科有兴趣,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钻研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中学生的兴趣是多方面的,且有其自身的特点:如对新奇的东西感兴趣,对参与的活动感兴趣,对历史上的悬案、名人的小故事感兴趣等等。

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一般以教师讲授为主,形式比较单一。借助自制教具开展活动,既丰富了教学形式,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通过自制教具吸引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变被动的接受知识为主动的探求,成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的驱动力。

例如《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人民版)一课,本课的课标要求之一:概述“市”在历代的发展。该部分知识基本属于识记性的内容,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变单纯的教师讲学生记的被动学习为学生主动的探究是笔者在备课时的突破口。为此笔者借鉴中央电视台《鉴宝》栏目和《正大综艺》中“是真是假”这一活动环节的思路,设计了这样一件自制教具(如下图所示): 用宣纸绘一幅国画,画的内容:依山傍水有几处古建筑,画右上角题下面这首诗:水面细风生,菱歌慢慢声。客亭临小市,灯火夜妆明(诗不能有标点)。落款为:大定元年薛道衡。为了使画更为逼真,笔者又用萝卜刻了几个名人印章加盖在画上,还特意将画做旧:如右上角缺失,其它地方有些许残破,用米醋加水稀释后喷洒在画的表面(如果能将画在阴凉潮湿处存放半年就更好了)。

课堂上笔者首先绘声绘色地描述有这样一件传家之宝——一幅古画,告诉学生笔者的祖先说这画是隋朝流传下来的,学生立即表现出对画的兴趣。然后笔者小心翼翼地展示这幅画,请学生来鉴别画的真伪。几乎全班的学生都站起来看,很多学生甚至自发地上讲台来细细观察。有一两个学生看完画之后回到座位,立即根据画上的落款年号(大定元年)对照《新华字典》后的附表《我国历代纪元表》查找判断:“老师,真的是隋朝的。”但这个判断马上被大多数学生否决,多数学生认为是假的,可是说不出理由,属于单纯的猜测。此时笔者请学生把画的真伪暂时放一边,依据教材用表格的形式整理中国古代的“市”在历代的发展这部分知识。当学生整理完成后笔者再一次展示这幅画,请学生依据自己整理的知识来判断。此时学生的判断就有理有据了:画上的诗描绘的是“夜市”的情景,而夜市是唐朝才出现的新现象,所以不可能反映在隋朝的作品中,所以画不可能是隋朝的。

通过自制教具创设的“鉴宝”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同时历史学科去伪求真的学科精神也渗透其中得到了贯彻。

以上两点是教师自制教具服务课堂教学的一点经验,下面谈一谈“学生动手制作教具”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3、自制教具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在动手操作中学习知识

高分低能,缺乏动手操作能力是传统应试教育的弊端之一,以往人们只是强调理工科要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但只要设计得当,历史学科同样可以让学生“动起手来”。

例如《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人民版)一课,本课主要介绍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学生潜意识中对于四大发明的相关内容自认是了熟于心,觉得能驾驭自如。但实际上学生对于四大发明的历史传承和影响是处于一知半解的程度,思想上的麻痹使得课堂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

如何让这个“熟悉的陌生人”吸引我们的学生,拉近学生和历史的时空距离呢?笔者想到通过学生自制教具(指南针,当然也可以选择“四大发明”中其它一项或几项发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和触摸历史,又利用教具延伸学生的感官,转换认知方式,来促进学生学习的方法。

为此笔者选取沈括《梦溪笔谈》中有关指南针制作的相关记载:

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水浮多荡摇。指爪及碗唇上皆可为之,运转尤速,但坚滑易坠,不若缕悬为最善。其法取新纩中独茧缕,以芥子许蜡,缀于针腰,无风处悬之,则针常指南。其中有磨而指北者。余家指南、北者皆有之。磁石之指南,犹柏之指西,莫可原其理。

在沈括《梦溪笔谈》的记载中介绍了4种指南针的制作方法,分别是:

1、水浮法——将磁针上穿几根灯心草浮在水面,就可以指示方向。

2、碗唇旋定法——将磁针搁在碗口边缘,磁针可以旋转,指示方向。

3、指甲旋定法——把磁针搁在手指甲上面由于指甲面光滑,磁针可以旋转自如,指示方向。

4、缕悬法——在磁针中部涂一些蜡,粘一根蚕丝,挂在没有风的地方,就可以指示方向了。

课前笔者将该材料结合在学案中布置给学生,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依据材料所介绍的古法制作指南针,可以有适当的创新,课堂上将选取学生代表来介绍自己小组制作的指南针以及指南针的相关历史。

学生要完成这一任务首先要对《梦溪笔谈》这则材料进行有效的解读,材料的阅读能力、信息的有效提取等历史学科基本素养的培养都暗含在活动中,实现了教学目标和过程与方法的有机结合。

应该说这段材料对部分高一的学生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但因为有活动的激励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学生纷纷查找相关工具书或是求教于老师来解读材料。例如笔者任教班级中有一位平时学习不是很上进的学生(该生学习欠佳,但动手能力很强,曾经获得省市航模比赛的冠军)主动来找我,要求我帮他解读材料,因为他想按材料中的方法去制作指南针。笔者耐心地帮他分析材料,事后该学生不但制作出了指南针还大胆创新,在指南针的制作材料上因地制宜,让人眼前一亮。

因为当时没把他做的指南针保留下来,这里用图解的形式加以说明(如右图所示):图中红色线条代表一个框架,该生用头发来代替蚕丝(图中B处为头发),用双面胶代替蜡粘合头发和针的接合处,用大头针代替缝衣针(图中A处为大头针),针下铺了一张他自己画的八卦图来表示方位。

课堂上该生不但成功进行了教具实验——指南针正确地指示了方位,而且介绍指南针的相关历史知识的时候也基本正确,当然在其它同学的帮助下这部分知识最后形成了完整的体系,课堂教学的效果相当不错。

通过学生自制教具这样的活动,相对静态的课堂彰显了活力,活动中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理性的思考得到了融合,最后以教具这样的实物成果表现出来。又由自制教具引导学生自我介绍这样的探究学习和互助的交流学习,可以说自制教具在其中起到了“课堂发动机”的作用。

以上几点是笔者对自制教具的一点粗浅思考和心得,希望与你就自制教具的问题共同探讨,也希望得到你的批评和指正。

参考文献:

《怎样自制教具》P58《科学课》2007年04期

《自制教具在新课程中的功能及作用》P159《宿州学院学报》2007年2月 《自制教具的特征及发展研究》P50《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07年第5期 《低成本自制教具初探》P180《企业家天地》2008年9月下旬刊

第二篇:自制教具在科学课中的应用

自制教具在科学课中的应用

《科学》是小学的基础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启蒙课程。自制教具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科技实践活动。通过这种活动,不仅能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能掌握比较丰富的科学知识,培养学生较强的动脑、动手制做能力,对科学素养的养成有重要的辅助作用。

什么是自制教具?自制教具是广大师生共同参与,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利用简单易行的方法,自己动手研制的教具、学具、标本、模型等叫自制教具。除此之外,我们还应树立大自制教具观念,大自制教具,是将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一切媒体和工具,都纳入教具的范畴。除教具、学具、标本、模型及实验训练器材外,还包括供学生学习科学技术知识所需的教具(科技作品)、生产、生活用具及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一切工具和材料等。

有人提出:“经济条件较好的地方要不要自制教具”。我认为,新形势下,自制教具还是有存在价值的。不但要自制教具,而且要大力提倡自制教具,这是为什么呢?

第一、自制教具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科技实践活动,它激发了学生学科学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老师”。兴趣对于学生学问的精进、事业的成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无庸置疑,学生的兴趣越强烈、越广泛、越持久,他们的求知欲望也就越强烈,思维也会随之活跃。可以说,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启迪学生智慧的动力,缺少了兴趣就等于缺少了学习、训练的动力。针对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心、求知欲旺的特点,我们在实验课教学中,首先要想方设法,巧妙构思,自制教具,诱发学生的好奇心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如:我校的李卓然同学,由于她是一位女生,不爱动手,特别是电路方面的组装活动不愿动手操作,通过参加自制教具的几次实践活动后,看到别人成功的喜悦后,也参加到活动中来,而且越发变得爱动起来了,对电路方面的自制教具活动感兴趣了。气象站是学生陌生的地方,在讲《风的观测》一课时,利用《气象站模型》,既可以显示出风的方向,又能模拟显示出风力的十三个等级,学生真实的见到了一个简易气象站,学习兴趣提高,对学习的知识印象深刻,使抽象的知识简单易懂。通过自制教具的直观性,简单明了,科学变得就象在身边。

第二、自制教具活动使师生学会了使用简单工具和工具的制作方法,提高了师生的动手能力。

科学课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自制教具活动满足了新课标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要求,如自制教具缺少工具,大家就千方百计去研究自制工具如:镇子、锤子、小钢锯、冲子、及画线工具等。

如:制作“风的形成演示箱”时,用的材料都是旧的,我和同学又都不会木工,缺乏技能,可是同学们和我都没有把它当作困难,边学边干,有的回家请教大人,有的干脆拿回家去做,经过一个多月的时间,我们制作完成了“风的形成演示箱”在活动中学生不怕吃苦,有着不做完成任务不罢休的劲头,体现了学生的顽强意志力,通过制作,学生学到了很多简单的技能,提高了分析设计能力。在课堂上,学生被自制的“风的形成演示箱”所吸引,把不容易观察到的现象变的一目了然,学生利用自己制作的教具很容易观察到了风形成的现象,使得他们学科学,做科学的能力提高了。

第三、自制教具过程中,制作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创造精神。

在进行教具制作的过程中,我有计划、有目的地为学生以讲故事的方式为他们讲授一些科学发明创造的事例,既有简单的事例又有十分复杂的,让学生们从中体会到,发明创造离他们并不遥远,并不是只有科学家才能做到,任何人都可以进行发明创造。只要留心身边的事物,多问为什么,把手中不方便的工具改造成方便的工具,通过这样的改造后,使之更加适用,功能更齐全、更有推广价值,也是一种发明创造,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潜能发挥的目的。

通过教具制作的实践活动,学生能自制一些简易教具,如:李想同学,他对教具制作很感兴趣,一次学校开运动会,体育教师要一条一条地画跑道,画出来的跑道线条不流畅宽度不均匀。他突发奇想制作出了画跑道的工具,利用一跟和跑道宽度一样的木条,根据三角形稳定的原理制作了一个等腰三角形框架,顶角和一根木棒相连,底边的两端钉上螺丝钉,拉着木棒便可轻松快捷地画出跑道,给体育教师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结果跑道很快就画完了。在以后的日子里,他更加留意观察身边的事物,制作出许多有价值的小创作,并且,往发明创造编辑部投稿,有的还发表在书中。

第四、师生动手自制教具有很强的参与性和实践性,培养了学生克服困难,与科学探索精神。在制作“起重机模型”时,为了使起重机能模仿真实的场景,教师和学生一起,反复实验,调整,克服了没有现成材料,塔身还要利用稀焊的方法,一根,一根的焊接成塔身,经过不断摸索,从玩具上拆下有用的部件,经过师生之间长时间的不懈努力,克服种种困难,终于制作成功“起重机模型”。在演示时,它即能让钓钩升降,也能让钓壁旋转,并且操作简便,效果直观,各部分部件工作透明,易于学生观察。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科学课程要大力推进教育方式的变革,坚持“学中做”与“做中学”共同发展,大力强化“做中学”。师生通过开展自制教具的研制活动,更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做”与“学”的关系外,还要把做出的教具更好用于实验教学,用好自制教具。

第五、利用自制教具 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早在十七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就在他的《大教学论》中提出:“在尽可能的范围之内,一切事物都应尽力地放在感官的跟前。”知识是在感知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而自制教具的使用可以将知识具体化,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如《地球上为什么会有四季》一课的教学,由于四季的成因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上比较困难,据了解,许多学生对四季的成因有着错误的认识,他们往往认为四季的形成是由于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时,和太阳的距离发生变化造成的,离太阳近时是夏季,离太阳远时是冬季。针对这种情况,教学时我就利用自制教具来突破这一重难点。即:用小地球仪代表地球,用泡沫在其上方插上四根铁丝分指四个方向表示光芒四射的太阳光,调整光线的高度与地球仪一致。由于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过程中,始终是围绕地轴倾斜转动而且倾斜角度不变,使用时通过移动地球仪观察太阳光线直射地球的位置不同,从而理解四季的成因是由于太阳光的直射或斜射造成地球上温度不同而形成了四季。这样很难用语言表达出来的,用自制教 一目了然,教学的重点、难点突破了。

第六、自制教具,增强实验教学效果

小学科学课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受经济条件限制,我校的仪器配备并不是特别完善,而有些已配备的仪器,实验效果也不够明显或理想,这就需要师生共同动手,自制教具。比如,“水力发电”模型,在讲完《电从哪里来》一课时,我们把它搬到自来水边,让大家看一看当水缓缓的冲动水轮时,小灯泡发出了闪亮的小亮光,使得孩子们高兴得跳起来,玩的可开心了.在活动中,他们不但了解了水力发电的原理与过程,而且还在玩中树立起了立志从事水电建设事业的远大理想。这样把复杂的东西变成学生和老师自己制作的教具,复杂的知识和学生的距离拉近了,变得简单起来。把学生想都不赶想的事情变成一件容易的事情,这也把教师的教育能力发挥到了极至的表现,把复杂的知识变简单了,学生易于理解了,这也就是自制教具的魅力所在。

第七、师生用自己身边的废旧材料研制教具,培养了师生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好品质。

科学课教师就像是一个“捡破烂”的,对生活更要做一个有心人,师生自制自备,即克服了缺少实验仪器、设备的困难,又能很好地利用了身边的资源,发扬了“节约光荣”的优良传统。在我们教师眼中,别人的扔掉的东西,往往是宝贝。自制教具的材料大多来自生活中的废旧的物品,玩具上的电机、电器上的导线和开关、可乐包装等等,都是自制教具的好材料。教师时刻都在收集这些材料,进行构思、制作和改进,制作出更多好的教具来。

总之:自制教具是教师为适应教学需要、改革教学方法而进行设计的形象化教学器具,它能弥补商品教具的不足,是教学科研成果的重要形式之一;是学生提高实验动手能力,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它不仅能服务于教学,还可以还原生活;而且,教师制做教具的能力和精神也能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真正发挥出自制教具的应有价值。

第三篇:自制教具在体育课中的应用

自制教具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成都市沙河源小学 张洁 摘要:

教具在体育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自制教具具有简单、轻便、针对性强、实效性显著的特点。通过自制教具,既辅助了课堂教学,让学生短时间内能掌握教学技术,又创造性活跃了课堂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利于体育高效课堂教学研究。关键词:自制教具 体育教学 应用

自制教具,顾名思义,就是教师、学生利用简便易行的方法,就地取材,自己动手制作教具。努力发挥其积极的作用,使其更加生活化,以完善教学目标,改进教学的各个环节,优化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这就是自制教具的教学理念。

通过我十多年一线的体育教学经验感悟,体育教学课堂具有特殊性,教师要求有丰富的专业理论、吸引学生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优美标准的现场动作示范,这些都还不够,根据课堂的需要设计一些教具,才更能吸引学生,才更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专家曾说过,教师是学生兴趣的指南,而兴趣是学习积极性的源泉。学生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动力及强化因素。

但是在体育教学中,教具的应用往往容易被教师所忽视,很多教师往往认为自己的漂亮的、正确的示范动作、精辟的讲解就是最好的的“教具”,其实则,一件看似普通的教具,如果运用得当,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画龙点睛的作用。如看似简单的一根跳绳中间系上一个漂亮的响铃,有利于增加力度帮助低年级学生摇绳,也有利于低年级学生记数;如在投掷小沙包时,用漂亮的彩色纸包裹起来,再系一根彩色的小绳子做尾巴,真如“会飞的小蝌蚪”,学生根据飞动的尾巴也能观察自己投掷物的高度,把整堂课的教学重点也会发挥的淋漓尽致。

一、自制教育赋予自己的内涵

自制教具的应用是一种伴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而日渐成熟的教学辅助手段。教具的应用历史悠久,但其一经问世就在教育领域显示出无比广阔的前景。国际上通常把自制教具称之为“无价”或“廉价”教具。这种命名只指花钱少,不是指教具本身的使用价值。教育发达国家教育界的人士,非但不小觑廉价教具,相反,还相当推崇它,并广为宣传提倡。许多关于廉价教具的国际研讨会都是作为教学原则和方法的学术活动来进行的。在我国教具的研究和使用仍处于探索阶段。尤其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的研究仍然很薄弱。我们查阅了国家配备的“标准”发现,竞技体育器材倒是不少,而现有的充满童趣的小学幼教教具非常匮乏,已不能满足现代素质教育的需求,无独有偶只是在教学观摩、评优活动中偶尔一见,但也是昙花一现,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份自制教具应用于体育教学之类的详尽报告。教具也不应该是单一的品种规格,同一教材内容可能有各种教学方法并出现多种教具。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决定了教具的多样化。由于教学方法的实施需要教具,反过来教具也靠教学方法的变化得以有效地利用和发展。因此,教学方法的改革必然会带动教具的改革创新。美国教育家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中指出:“教师作为传播者、模范和典型人物,他的任务可以灵活的运用种种装置来支持,用这种装置(教具)扩大经验,阐明它并使它含有个人意义。”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巧妙的利用教具,对缺乏经验的教师来讲是要有一个学习摸索的过程。教师首先要认识到教具是迎接科学技术知识的载体,要想吃透它就得充分认识它的重要性,了解它的各种功能然后才能得心应手的使用它。

二、把握当今体育课堂教学现状

2001年课程改革以来,体育教学评价方式主要关注对学生知识技能和身体素质的评价,对学生情感评价相对涉及太少。如今,《课标》中明确指出了在对学生进行学习评价时,不太强调体能、知识记忆、单个技术水平、最终成绩的评价,强调对态度行为、社会适应、技术运用、过程和进步幅度的评价等等。

1、社会认识度 小学学校体育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理与实践上越来越受到家长及学生的关注和重视。但是。由于历史的、传统的和主观的原因,人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程度深浅不一,对学校体育的本质观、目的观、价值观和质量观的认识,目前仍还处在较低水平的社会意识层次上。

2、课程开设度

学校体育课程的实施,由于条件的限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淤场地不足,资金短缺,这是多数学校的普遍问题,制约着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开展。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还没有消除,重智育轻体育的倾向突出。盂体育器材管理不善,一些学校常用的体育器材残缺不全,球场跑道坑坑洼洼,长年失修,仅有的器械长期束之高阁,闲置不用,造成散失或破损。体育教师队伍青黄不接。

3、家长支持度

忽视学校体育的功能。广大城镇和农村,因城乡的差别,“望子成龙”心切,为考取高一级学校取得铁饭碗为目标,对孩子参加体育活动不重视。这些陈旧的观念影响着学校体育工作新观念的形成与发展,影响着体育教学的改革,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智育第一”、“分数第一”、“升学第一”,忽视了“身体第一”。由于受这种观念的制约,给学校体育的决策、管理和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阻力,因此很难发挥学校体育的各种训练和作用。

4、学校领悟度

学校体育观念的落后。体育学科的教学特点是:有德育、智育、美育、身体锻炼与增强体质的教育功能,其他学科只能具备前三方面的功能,不具备后一个功能,我们应要做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人们认为体育就是跳跳蹦蹦、玩耍,而没有从提高全民素质的高度和深度去认识,观念的滞后,极大地阻碍了学校体育的发展。

三、如何在课堂中合理应用自制教具

自制教具都是根据教学需要研制的,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制作的,它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很重要的使用价值。我结合自己在近几年小学体育教学实践中设计的几种自制教具谈几点经验。

1、体育教学中投掷轻物教材练习中,经常用到横绳,挪动拉横绳的标志杆,相当麻烦,我们体育组自己制作的铁底座,然后插上一个合适的标志杆,很稳当,不但可以用来投掷轻物使用,还可以用来挂很多漂亮的气球,让学生在课堂练习挥手臂鞭打动作,体会挥臂出手力度。

2、在二年级学生利用纸盒做跳跃练习时,老师确定目标是让学生双臂摆得大、双脚用力蹬把往上跳的动作体验出来。教师不再示范,而是每人发一个纸盒让他们动脑筋跳过去。先让学生根据各自的能力特点跳过横放或竖放的纸盒,再可加两三只纸盒跳过,也可以小组交流讨论,用纸盒拼成图案越过。这一教学过程,显然提高了学生的练习热情,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合作交流等能力。

3、用矿泉水瓶或饮料瓶制作“自制保龄球”,教学生打保龄球,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将校园内废弃的矿泉水瓶或者饮料瓶回收起来,并注满水或者沙子后拿到课堂上来作为体育活动的教具——“自制保龄球”。游戏前,将学生分成4个小组,每组12人,游戏时,用篮球代替保龄球以组为单位,每人掷球一次,累计得分,一瓶一分,得分最多者获胜。

4、利用废弃广告条幅做“绑带”,开展阳光伙伴两人三足教学,将废弃的广告宣传条幅裁剪成若干小段,制作成绑腿所需要的绑带,让学生绑在腿上练习两人三足走、四人五足走等,并根据情况适时组织比赛,培养学生的合作奔跑能力。此项活动的特点,教具制作简单,学生能够全员参与,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勇于拼搏的精神,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兴趣高,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在学中玩,在玩中学”的意境。

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具与教学方法是休戚相关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的使用某种教学方法,这时教具常常成为这种教学方法的强有力的“支持者”。“因材施教”、“教无定法”,教学中虽然有各种各样的方法但不应拘泥于一种方法。同样,为使学生能达到“快速”的要求,采用小游戏“小小邮递员”。方法是将废报纸贴于胸前作为邮件,启发学生快速向前奔跑。学生为使不让“邮件”丢失肯定会拼命向前飞奔。这样的教法一定会比单纯的示范讲解或听节拍器练习的教学效果来得更好。

5、教育心理学家阿特金森认为:在学习过程中,反映倾向的强度,决定于可能获得一定的效果。学生的个性有差异,能力有大小,让他们根据自身的特点利用自制的教具,有所选择的操作,也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自主发展策略就是要求教师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提供学生自我发展的空间。在一年级掷轻物教学中,老师就可以利用一张纸与学生一起制成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纸飞机。看谁“造”的“飞机”飞得远。这样做显然要比单纯地投海面球教学效果来得好。自制教具服务于教材内容策略就是让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出相应地能适合于教材精神的教具,充分挖掘教材的内涵,使教材内容更加丰富。

四、自制体育教具应遵循的原则

1、科学:教具所反映的知识一定要符合科学规律,哪怕是很浅的、启蒙性的知识内容都不应违反科学道理,这是自制教具的首要原则。

2.教育:自制的教具要符合教育方针、教育思想、教学大纲和课程内容的要求,以及新课标的思想要求,不应该无的放失。3.简易:自制的教具要操作方便,便于练习,且很容易显效。

4.启发:自制的教具要有较强的直观性、趣味性、适合教育对象的年龄特点。

5.经济:尽可能减少经费和精力,充分发挥其使用价值。

6.安全:自制的教具要有安全保障,要考虑到在应用过程中是否可能出现学生的伤害事故。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要以学生身体、生理和心理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特点,巧妙运用自制教具进行教学,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教材内容游戏化、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要我学”为“我要学”的主动探究的理念真正落到实处,努力做好“快乐体育”模式的教学,综合提高学生的各种体育操作技能。 参考文献 :

【1】宋克林,周秀方.自制体育教具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及注意事项《中国教育》【2】2011版新课标

【3】《具体与育心》人教体育出版2003

第四篇:自制教具在教学中的应用

自制教具在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科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内容也在不断变化。传统的实验教具已跟不上教材变化的需要,很多在教材中已不适用,急需补充新的教学仪器与实验器具,这是教学改革的需要,是发展教育的需要。但是新的教具的开发、研制、定型、生产,需要有一个较长的过程,相对课本而言,具有较强的滞后性,还不能及时满足新的实验教学的需要,自制教具就成为教师填补这一空白的重要手段。自制教具所取材料,都是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品或一些废弃物,对这些物体的“再创造”,培养了学生具有变废为宝、节约资源、爱护环境、热爱自然、关心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素养,让学生在教育教学中自然而然的感受到爱护环境就在身边。我就自制教具在中学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激趣——新课的导入。

好奇作为思维和兴趣的先导,是小学生思维上的一个特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奇心是成功的起点。在教学中,利用自制教具适时适度地进行演示,有意识的创设好奇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导入新课,能收到良好的激趣效果。例如,我把电磁铁的原理加入起重机模型,设计制作了“电磁铁起重机模型”,在教学《电磁铁》一课中,新课开始,首先出示“电磁铁起重机模型”让学生猜测,这个起重机能否吸起铁块?待学生产生争议时,接着教师演示:接通电流,慢慢摇动起重机,口里念念有词:“起来,起来„„”,顿时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一起,真是奇怪了这个小小起重机为啥能吸起铁块?此时不失时机导入新课:“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这样,利用自制教具创设好奇情景,因势利导组织教学,对于激发学生求知欲,提高教学质量,有着极大

(三)扩大视野——变演示实验、小实验为探究活动

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基础。有资料显示:有半数以上的学生乐于接受老师采用实验的方法上课,并且 “也想做老师做的实验,但没有合适的器材,只好作罢。”可见中学生具有好奇、好动的特点,这需要的是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例如,我在“液化演示实验的改进”教学课后,鼓励学生课外收集材料,主动制作学具,共同探究液体的汽化以及气体的液化等实验,从而理解液化石油气在生活中的应用。这样,在教学中利用自制教具鼓励学生模仿、创新制作学具,注重科学探究精神的培养,扩大了学生活动的视野。

(四)补充实验——利于探究活动开展

在《导体与绝缘体》一课教学中,学生可以利用小电珠、导线、电池组装的电路检测器,经历一个较为完整的主动探究过程。通过预测、实验验证、讨论与交流等活动区认识什么事导体和绝缘体,在学生交流自己知道的导体和绝缘体时,有的同学达成共识,如:玻璃珠、布条、塑料尺、橡皮擦等是绝缘体,回形针、铝片、钥匙等是导体,而对有的材料学生就有分歧如大地、人体、不纯净的水、潮湿的布,学生有的说是导体,有的说是绝缘体,因为有的同学试过手、自来水等接入电路,小电珠并不亮。产生分歧时,为了让学生继续进行探究活动,我利用三极管的电流放大功能设计了“物体导电性测试器”,将流经被测物体的微小电流通过两个三极管构成的复合管放大点亮电珠。学生利用“物体导电性测试器”进行探究活动,有效解决了人体、大地、不纯净的水、潮湿的布是不是导体这一难题。让学生在认识人体、大地、不纯净的水等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的问题达成共识,为学生学习“安全用电”打下基础。自制教具的应用,补充了学生在实验中的难题,更有利于学生探究实验的开展。

(三)变抽象为直观——突破难点。

我们在指导学生认识温度计及练习正确读数时,手中的标准温度计就显得过小而不便学生观察了,这时在教具制作中就要考虑到由抽象为直观。我的做法是这样的:课前用比较大的木板、染上红色的粗线等材料先制作一个演示温度计,随着红线的拉伸可以随时更改显示温度,这样既方便教学,又提高教学效益。

又如在做斜面的实验时, 由于简单机械实验盒里的滚筒的质量较轻,用弹簧秤托着在斜面上运动,受到的摩擦力很小,弹簧称的读数也很小,这就不利于学生读数。于是,我就动员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滚筒,其制作如下:往空的小型旺仔牛奶瓶里罐入100克的沙子,再用铁丝做个拉还,用透明胶封好口子,自制滚筒就制作好了。用自制滚筒进行实验,其实验读数差别就大了,学生就容易分析实验的结果。

教师的自制教具来源于教育教学实践活动,适应性强,有新意,构思巧妙,就地取材,容易制作,节约经费,使用方便,而且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可以很好地满足教师课堂教学和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也是广大自然、科学教育工作者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际体现。在科学教学活动中,我们会看到越来越多的教师用自制教具创设孩子们的学习环境,用自制教具传递知识和文化,用自制教具愉悦孩子们的心情,用自制教具促进孩子们发展。

第五篇:历史自制教具的选题以及在教学中的应用

历史自制教具的选题及在教学中的应用

潘拓

为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为了完成社会需要高素质的人才的目标,我们改变了传统的以老师的讲述为主的单一模式,而更多地是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初中历史课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充分反映了素质教育中“素质”的基本结构,但现在大多数历史课上的很死板,让历史确确实实成了死知识了,丧失历史强大的生命力。为加强中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提高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展示历史文化知识强大的生命力,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们应更多的开发历史教学的资源,丰富教学的多样性。

一、自制教具的选题

结合历史这门学科,很多老师认为没有多少教具可以制作。实则不然,所谓处处留心皆学问我们可以结合很多方面去制作历史教具。

1、结合应试教育的考点自制教具

考试会直接考到的是给一幅图片,然后给一个空问,这是谁?结合这种题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历史人物绘画活动。通过画画让学生了解和熟悉教材中的重要历史人物,进一步可以应付考试。

另外考试还有一种最直接的考试方法——填充地图,或者給一幅再在图中用字母找出位置,给出选项让你选出正确答案。结合这种题型可以让学生自制地图,制出后可以举行拼图游戏,或者进行填充图知识竞赛。

2、结合知识的记忆特点自制教具

学生有时候会觉得历史最难的就是记忆时间和相对应的历史事件,总是忘,总是混。者也可能绝大多数老师在教学中会遇到的问题。为何解决这种问题,帮助学生记忆,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制历史大事年表,在制作大事年表时,不拘泥于形式,可以是时间轴形式、也可以使大括号行驶的、同样也可以是表格形式的。形式可以多样自体、颜色更可以丰富多彩,这样可以加速学生对于知识的整合,同时加速学生对于知识的记忆。

3、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理解进行自制教具

在历史教学中,有些知识特别的抽象,很不容易理解,这是我们可以结合自制教具来解决这些问题。如在解释打制石器和磨制石器的区别时,为了促进学生对于他们区别的理解。我们可以现场让学生自制打制石器和磨制石器

又如在讲雕版印刷术与活字印刷术的优点时,可以先让学生在课前自制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是的模型,在上课进行讲解时学生就更便于理解了。同时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激发了他们历史学习的兴趣。

二、历史教具制作特点

1.此教具取材方便,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物品,随手可得,成本低廉。2.制作简单,不需要复杂的制作,便可达到教学目标。

3.用这样的实验装置取代教材的大段描述性文字,减少了知识的枯燥性,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4.可以培养学生勤于动手、乐于动脑的好习惯,让地理与生活紧密相连,达到新课改“让地理成为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要求。

三、如何组织学生进行教具制作

我们在组织实施学生自制教具的过程中,采取两种方法进行: 当做课前预习的作业,或者设课后完成的的家庭作业。但是这种方式学生完成的效果不是很好。总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去制作,这样就失去了创新性,同时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鉴于这种缺陷我们采取了第二种方式。

以调研组活动为契机开展学生自制教具活动。让本年级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去,最终在为那些制作优秀的作品颁发奖品。这样既提高了大家的竞争意识,同时也提高了大家的积极性,还锻炼了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意识,一举数得。像这样的的活动我们已经举办了很多次,如“历史人物画像展”、“历史大事年表”、”历史地图制作极品图大赛“等,效果非常的好。

四、在教学中的应用

1、课堂导入中使用自制教具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对于一节课来说好的导入,对于整节课都起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的作用。所以每个老师到挖空心思去找一些新颖的导课方式。在这里我们结合学生的自制教具如何用于导课。

图片导入法。在历史教学中每一节课都会升级很多历史人物,在我们的历史人物绘画比赛当中基本设计到初中历史所有的重要人物。所以当你伤到某一课时觉得某个人物特别重要的时候就可以用学生的绘画作品进行导入,既新颖又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

模型导入法。在初中历史家财中每一本书中都会涉及到科学技术这一单元的知识。这时就可以结合我们让学生的自制教具进行导入。如自制金字塔、地动仪、辘轳模型、翻水车模型、长信宫灯模型、铜车马、十二字方砖、漆耳杯、四羊方尊模型、司母戊方鼎模型„„

2、突破难点中使用学生自制教具

历史教学有时候不会很直观,比较抽象,所以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结合这方面的问题我们利用自制教具来突破历史教学中抽象难理解这个问题。如在解释打制石器和磨制石器的区别时,为了促进学生对于他们区别的理解。我们可以现场让学生自制打制石器和磨制石器

又如在讲雕版印刷术与活字印刷术的优点时,可以先让学生在课前自制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是的模型,在上课进行讲解时学生直观理解了。同时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激发了他们历史学习的兴趣。

3、在课堂或课后总结中使用自制教具 历史知识的系统性、时间性都是特别强的。我们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如果只是一味的去学知识,而不去总结归纳,只是容易遗漏和混淆。而在解决整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同样的可以用到我们的自制教具,如大事年表,每一课、每一单元、每一本书口可以抽死播间进行大事年表总结,方便使用、便于记忆。

4、其他学科的推广(1)在本组内的的推广

由于地理学科和历史学科学社之间联系,以及学科特点比较相似。于是我们首先推广到了地理学科。在推广过程中,第一步还是进行教具的制作,着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活动有:”中国行政区划分布图制作大赛“、”橡皮泥世界海路分布图大赛”等:第二步,进行教学中的应用。

(2)组外推广

这种自制教具还推广到了数学组(数学模型,用水果切数学模型);物理学科(学生自制千品等)效果都非常的好。

下载自制教具在历史新课程课堂教学中的应用(附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自制教具在历史新课程课堂教学中的应用(附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自制教具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自制教具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生物学是直观性很强的一门学科。我们通常会通过实物展示、实验操作和挂图等形式进行直观教学。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自制教具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自制教具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初中物理是一门培养学生思维与动手能力的基础课程,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当前物理教学更加注重对课堂的创新性教学方法的探索。自制教具的运用会......

    物理课堂教学中自制教具的魅力

    物理课堂教学中自制教具的魅力 素质教育发展的今天,要求教师对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培养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学生联系实际生活的应用能力、操作创新能力和道德品质的培养等......

    浅谈自制教具在物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2013论文评比 浅谈自制教具在物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初中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规律、原理是通过观察实验分析总结得出的,所以做好实验教学至关重要。由于农村中学教学设备配备不......

    自制教具在农村小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自制教具在农村小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宋潇 作为教师我们深切的体会到教具在教学尤其是实验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以其直观形象的特征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兴趣,勾起学生动......

    浅谈自制教具在新课程改革中的作用(共五篇)

    浅谈自制教具在新课程改革中的作用 盈江县第一中学侯万艳【摘要】自制教具因其兼有教育性、直观性、趣味性和创新性,不仅能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培养学生......

    自制教具在中职数学课堂中的应用(合集五篇)

    自制教具在中职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摘 要:为了活跃数学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数学教师可以通过自己制作教具辅助教学工作的开展。自制教具能够将原本抽象难懂的知识点变的直......

    自制教具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摘要就如何通过发挥自制教具的作用,促进小学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展提出一些可行性措施,希望给小学科学教学以有益的启示与借鉴。关键词小学科学;自制教具;探究活动1前言新课标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