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养成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浅谈养成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格塘镇山塘中心小学 杨依
“养成教育”,顾名思义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它往往从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知、情、意、行”,最终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既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良好习惯的训练,也包括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的培养。养成教育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如培养文明礼貌习惯、学习习惯、卫生习惯、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等等。关于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我曾看过这样一篇报道:在一次世界各国诺贝尔奖得主的聚会上,有人问一位诺贝尔科学奖得主:“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是最主要的东西呢?”这位老学者回答道:“是幼儿园。”“在幼儿园能学到什么东西呢?”“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东西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事要表示道歉,午饭后休息……”这位学者所提到的这些,都属于行为养成习惯的教育范畴,可见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一个人的成功影响是多么的大呀!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作为道德素养最重要的真理在少年时期没有成为习惯,那么,所造成的损失是永远无法弥补的。”因此,在基础教育的小学阶段,德育教育应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主,把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落实到实处,扎扎实实地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意义重大。
一、如何落实学生的养成教育,班主任是关键。
“严师出高徒”。一个班级的习惯的好坏,班主任起决定性的作用。俗话说:“勉强成习惯,习惯成自然。”作为教师,特别是当代教师再难也要向“人师”努力。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请你记住,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师,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产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教师要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就不应该只教书,不见人,不能当“教书匠”。教师应当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自我,扫清“匠气”,挑起“育人”的重担,认真探索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的规律,把“教书育人”切实装到心里,落实到行动上,自觉站在育人的高度进行教学。在向学生播撒知识种子的同时播撒文明习惯养成教育的良种。现代的学生除应具有扎实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健康的体魄,一定的劳动技能外,尤其要具有文明的养成教育。小学生正是人生观,世界观逐步形成的过程,是良好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教师的教态具有极强的示范性,教师的仪表、风度、言谈举止、一举手、一投足,无不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俗话说:“学生是老师的影子”,为人师表,以身立教可以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这是教师职业特点决定的。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自身良好习惯的养成是重要的劳动工具和劳动手段。教师要把学生造就成什么人,自己本身就应该是这种人。
二、运用多种手段,多措并举促进养成教育。
1、强调校规,制定班规,规范养成教育。古人朱熹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可见知与行是不可分的。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应从学生的认知情况出发,按照先入为主的规律。向同学宣读《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学校的规范。并根据本班的特点,增补制定适合本班的班规。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联系实际逐一进行认真的学习、讨论。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常规养成教育时,注重让学生明确怎么做,为什么要这样做,以及如何去做。使学生一进学校就在头脑中深深地打下常规、礼仪之烙印,尽管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寄希望开学的第一周、第一个月的宣传教育活动就一劳永逸,要建立长效机制促进养成教育,使学生熟悉校纪班规。多数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提醒、引导下,逐渐地由“他律”发展为“自律”。
2、运用激励机制,深化养成教育。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形成的,必须反复抓,抓反复。尤其是对那些行为习惯比较差的学生。不但要通过爱的甘泉去进行入脑入心的浇灌,通过榜样、示范的力量去争取,通过同龄效应去帮拉,还应运用一定的激励去鼓起他们奋进的风帆。学生毕竟还是孩子,教师的一丁点儿表扬肯定,对他们来讲都是一种荣誉,一份骄傲的资本。在对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时,教师应适当地采用多种形式的激励方式。以表扬为主,要注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多感受成功之感。用成功的喜悦强化学生的行为,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制定评价制度,落实养成教育。制定评价制度对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起着重要的导向和监督作用。对学生进行了常规宣传,制定“自评——生评——师评”的评价制度,开展“争当小明星”的活动。每日进行常规检查,评出当天遵守常规做得好的学生,奖励一颗星。每周进行综合评价,评出一周的“学习之星”、“卫生之星”、“文明之星”“口语交际之星”、“守纪之星”等。经过一段时间的评价督导,学生在学校里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必要时延伸到“家长评”,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使学生的养成教育进一步得到落实。这种多元化评价过程,是学生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是落实养成教育的重要途径。
三、抓好养成教育,促进教学工作。
抓好小学生的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百益无害。我是小学二年级的班主任,我们班有学生36人,大部分学生都是由校车接送,但学生一早到校后不会主动在座位读书,也不会主动交作业,而是结伴玩耍,尤其个别学生不仅自己不读反而影响其他同学,还有些学生上课不认真,喜欢讲小话,今天忘记戴红领巾,明天又忘记带教科书,后天又忘记带作业本,开学不到三周,学生忘记带这带那的事情几乎天天有,这都是一种坏习惯的养成,如不及时纠正便会越陷越深。抓好养成教育,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使学生受益终生,同时促进教学工作的开展。
总之,学校教育就是为国家、为民族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道德水准高、文明层次高、思想品质高的接班人。为达此目的,养成教育在整个教育活动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孔子曰:“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就是说,小时候养成的习惯会像人的天性一样自然、坚固,甚至说就变成你的天性了。以至于以后取得的成功,创造的奇迹,很多方面都是在小的时候形成的习惯所支撑的。某种习惯形成之日,也就是某种性格形成之时。人的性格是在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人们性格中的很大部分,所表现的正是一个人的习惯的行为方式。因此,从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开始,也就能最终塑造出良好的性格。“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人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养成教育影响人的一生!所以,要想把孩子培养成才,请补上“养成教育”这一课。
第二篇: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活动的精神内涵
三、要达到的目标: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自觉性坚定性有新增强;二是推进改革创新,破解发展难题的能力有新提高;三是服务创新创业、促进科学发展;四是拒绝理由、雷厉风行、狠抓落实的作风有新改进;五是应对风险挑战、推进事业发展和各项工作有新业绩。
四、并提出“五种理念”,即:零停留理念,要求工作人员办理公文、处理事务要马上办,办得好;当日事当日毕理念,要求工作人员每天对工作来个回头看,要做到手里的活不过夜,所有事情今日毕;协作无间隙理念,完善沟通协调机制;工作无盲区理念,无论承办任何工作,都要盯住、盯紧、一盯到底,全程负责,做到谋划早、考虑全、安排细。岗位无差错理念,坚决杜绝忙中出错,不因事小而疏忽大意,不因事多而出现纰漏,整体工作的准确以每个办理环节、每个岗位的准确来保证。活动中要紧密联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实际,要针对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抓住关键环节和重点工作,努力在“两转变、一完善”上真正见到实效,即:促进机关由审批型向服务型转变,促进一些干部的思想由官本位向民本位转变;完善机关各项工作制度,靠制度管人管事。
我们这个集体是讲政治、顾大乡、能打硬仗的。同志们努力工作,默默奉献,较好地完成了各项任务。但是,在极少数干部中,确实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有的缺乏宗旨意识,缺失民本思想和责任;有的不讲标准效率不高、得过且过,有的光有“唱功”没有“做功”,热衷于摆花架子、做表面文章,讲起来头头是道、干起来没有真招,有的无视工作纪律,竟然在上班时间擅离职守、聊天、打游戏等。我们开展“三个建设年”暨“四帮四促”活动,就是要切实纠正工作中的这些不良作风,要努力做到“五个转变”,树立“五种理念”。即:由观念落后,不思进取,向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转变;由工作飘浮,得过且过,向脚踏实地,求真务实转变;由自由散漫,纪律松驰,向自觉律己,遵守制度转变;由本领不强、不讲标准,向注重学习,提高能力转变;由不尽其责、缺乏主动,向尽职尽责,勇挑重担转变
第一,讲严谨求实,就是要狠抓落实。我认为,对办公室工作,什么叫质量?落实就是质量;什么叫效率?迅速落实就是效率。办公室把党委、政府的部署和要求雷厉风行、不折不扣地落实到自身工作中,这就是办公室讲政治、有觉悟的根本体现,工作质量和效率就有了根本前提和基础。办公室工作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弄虚作假等歪风邪气,这是市委、市政府制定的改进作风两个“八条规定”的主要内容,也是办公室工作抓落实、保质量、提效率的有效措施。我们切不能停留在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这些表面文章上。如果我们以深入、全面、过细、认真的态度去求实,抓落实,办公室工作就能够出质量、出效率。
第二,靠制度,就是要以制度化、规范化来保障(转载自本网http://www.xiexiebang.com,请保留此标记。)办公室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各级党委政府办公厅室努力适应新的标准和要求,逐步规范政务管理,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仍然还存在明显不适应的问题。
在现代经济和社会高效运转,领导决策活动快节奏,经济市场化、行政法制化的条件下,各级办公室的工作必须以严格科学的制度规范来管人、管事,以好的制度出质量、出效率。一是实施全厅、全市政府系统办公室的培训工程;二是坚持公文季度审读、错情周报和优秀公文交流制度;三是实行公文业务讲评和考核制度;四是严格实行每日公文“533”审核把关制度;五是坚持退文制度,就是对不合规范要求的请示、报告等,文电室、业务处两道把关坚决退回。通过建立制度和执行制度,办公厅公文及其他文秘工作质量和效率明显提高 您可以访问本网(www.xiexiebang.com)查看更多与本文《在办公室主任会议上的讲话》相关的文章。
第三,靠知识,就是要以强化干部的业务素质来促进办公室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这就要不断加强学习。要在学好政治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同时,努力学习各种新知识,特别是现代经济管理知识、现代科技知识、文秘知识等,更新知识结构,大力提高适应现代办公室工作的各项基本能力,使办公室干部成为既是“头脑型”、“智囊型”,又是实干型、操作型的复合型人才。有的同志办文办会办事经常出现一些常识性的错误,重要的原因就是理论功底不扎实,“底子薄弱”,知识老化。面对日新月异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一往无前的新科学技术革命浪潮,我们只有勤奋学习,增加知识,才能夯实基础,练好“内功”,全面提高办公室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充分发挥“三个作用”,搞好“三个服务
“磨脑水(髓),喝墨水,流汗水,没油水”。应当说,这是对办公室工作辛苦和清苦的写照;也应当说,这是对办公室干部辛勤工作、清正廉洁的赞扬。脑水墨水汗水流在一起就是脑勤、手勤、腿勤,再加上“没有油水”,
第三篇:IT规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范文模版)
IT规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发布时间: 2005-12-2 16:32:31
按照正常的流程,企业要搞信息化建设需要经过三个阶段的工作:管理咨询、IT规划和信息化建设,我们称为信息化建设的三部曲,IT规划是不可或缺的工作。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周期长,投资大,不确定性强,只有进行IT规划才能够从总体上把握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可以把IT规划比作大厦的地基,IT规划就是“企业信息化”这座大厦的基础,没有IT规划,企业信息化大厦就像建立在沙滩上,后果可想而知。
企业如果不进行IT规划,将会产生以下一些不良后果:
(1)遗留系统繁多,信息孤岛林立,信息共享困难
(2)系统集成工作量大,导致反复投资
(3)系统维护费用高、收益低、风险大
(4)软硬件更新换代频率高,投资回报率低
(5)系统不适应新的业务而停滞不用,造成浪费
(6)信息化建设无章可循,可能导致失败
我们再看一下不同程度IT规划的结果:
(1)好的规划+好的开发=优秀的系统
(2)好的规划+差的开发=好的系统
(3)差的规划+好的开发=差的系统
(4)差的规划+差的开发=混乱的系统
(5)没有规划+好的开发=可用但难以共享的系统
(6)没有规划+差的开发=不可用的系统
从以上的结论可以看出企业进行IT规划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以从客观方面解决以上问题,同时它还可以解决主观方面的问题:通过IT规划来推动企业员工达成共识。
我们都知道,“信息化其实和企业管理的其他问题一样,一个达成共识的、没有很多创新的方案,远远好于一个有很多创新、但迟迟不能达成共识,也迟迟不能落实贯彻的方案”。反对信息化的情况大概有这样几种:(1)谨慎论者,相信信息化建设高失败率的说法,主张谨慎从事;(2)时机论者,认为信息化从长远说要做,但目前业务发展时间紧,信息化底子差,时机不成熟;(3)怀疑论者,认为信息化解决不了企业的问题,反而劳民伤财;(4)其他,担心信息化将打破现有管理格局分配,担心由其他部门负责信息化工作来唱主旋律,不利于自己的业绩突出,等等。
可以发现,这些声音在信息化建设的初期出现往往是很常见的,有它存在的合理性,而其中大多是由于沟通不足、认识不够、观念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对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关键成功因素、重点应用领域等等没有达成共识。
事实上,板子不能只打在那些反对者身上。信息化建设涉及到的问题呈现出明显的非线性,甚至可用“一团麻”来形容:战略是否明晰、流程是否理顺、组织架构的敏感、信息孤岛的当前情况、应用人员的态度/素质、技术选用的评价标准等等,如何把这些方方面面协调一致,这就是“IT规划”将发挥的作用。具体来说,就是按照IT规划方法论,逐步理清企业管理提升和信息化应用的总体方向,客观分析当前所处的位置,理智分析当前和未来之间的差距,然后制定策略、明确原则、给出路线,再明确各个信息化建设项目之间的时序关系和依赖关系,并落实每一个信息化建设项目的里程碑。同时,自始至终贯穿的,有变革管理,有对同行业、不同行业的标杆的最佳实践(Best Practice)的学习和借鉴。这个过程,关键是一个不断采集意见、论证探讨的过程,主旋律就是:“沟通,沟通,再沟通”。
第四篇:设备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设备管理是以设备为研究对象,追求设备综合效率,应用一系列理论、方法,通过一系列技术、经济、组织措施,对设备的物质运动和价值运动进行全过程(从规划、设计、选型、购置、安装、验收、使用、保养、维修、改造、更新直至报废)的科学型管理。设备管理意义
设备管理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重点
企业内部管理,是指企业为了完成既定生产经营目标而在企业内部开展的一切管理活动,它包括企业的计划管理、质量管理、设备管理、财务管理、班组管理、现场管理等等。人们常把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称作练内功。内部管理水平的高低,体现了企业内功的强弱。内功强,企业抗风雨的能力就强,市场竞争力就强,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就强。因此,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应当经常开展各项活 动,管理工作常抓不懈,千方百计地提高内部管理水平。在各项基础管理工作中,任何一项管理对于提高企业的综合素质都是非常重要的。而企业内部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只有选择好内部经营管理工作的切人点和突破口,抓住重点,以点带面,才能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设备管理就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重点之一。
生产设备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本要素之一,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的重要工具和手段,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物质财富,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物质标志。生产设备无论从企业资产的占有率上,还是从管理工作的内容上,以及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体现上,它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和十分重要的位置。管好用好生产设备,提高设备管理水平对促进企业进步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设备管理是企业生产的保证
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设备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为企业提供优良而又经济的技术装备,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建立在最佳的物质技术基础之上,保证生产经营顺利进行,以确保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增加花色品种,降低生产成本,进行安全文明生产,从而使企业获得最高经济效益。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和市场预测,决定进行产品的生产经营活动。在产品的设计、试制、加工、销售和售后服务等全过程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无不体现出设备管理的重要性。为赢得和占领市场,降低生产成本,节约资源,生产出满足用户需求、为企业创造最大经济效益的高质量的产品,设备管理是保证。设备管理水平是企业的管理水平、生产发展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开发生产先进产品,必须建立在企业具备先进设备及良好的管理水平之上。若疏于管理,用先进设备生产一般产品,会使生产成本增加,失去市场竞争能力,造成极大的浪费;有的先进设备带病运转,缺零少件,拆东墙补西墙,不能发挥全部设备的效能,降低了设备利用率;有的设备损坏,停机停产,企业虽有先进的设备,不但没有发挥出优势,反而由于设备价高,运转费用大,成为沉重的包袱,致使企业债台高筑,生产经营步履维艰。而一些设备管理好的企业,虽然没有国外的先进装备,由于管理水平高,设备运转状态良好、效率高,一样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强,企业效益也稳步增长。
设备管理是企业产量、质量、效率和交货期的保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往往是按合同组织生产,以销定产。合同一经签定,即受到法律保护,无特殊情况不能变更,违约将受严厉的经济制裁。如果没有较高的设备管理水平和良好设备运转状态做保证,是不可能很好地履行合同规定的。一旦违约,给企业带来的就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损失,还往往失去市场,对企业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
设备管理是企业安全生产的保证。安全生产是企业搞好生产经营的前提,没有安全生产,一切工作都可能是无用之功。所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和部门,无不强调安全生产,紧抓常抓安全生产。安全生产是强制性的,是必须无条件服从的,企业的任何生产经营活动都必须建立在安全生产的基础之上。根据有关安全事故的统计,除去个别人为因素,80%以上的安全事故是设备不安全因素造成的,特别是一些压力容器、动力运转设备、电器设备等管理不好则更是事故的隐患。要确保安全生产,必须有运转良好的设备,而良好的设备管理,也就消除了大多数事故隐患,杜绝了大多数安全事故的发生。
设备管理是企业提高效益的基础
企业进行生产经营的目的,就是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企业的一切经营管理活动也是紧紧围绕着提高经济效益这个中心进行的,设备管理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简单地说,一方面是增加产品产量,提高劳动生产效益;另一方面是减少消耗,降低生产成本,在这一系列的管理活动中,设备管理占有特别突出的地位。
(1)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量,设备是一个重要因素。加强设备管理是提高质量、增产增收的重要手段。因此党和政府多次提出贯彻国务院《设备管理条例》,加强设备管理一定要与企业开展双增双节活动相结合,应用现代技术,开展技术创新,确保设备有良好的运转状态;对于新设备要充分发挥其先进性能,保持高的设备利用率,预防和发现设备故障隐患,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对于老设备要通过技术改造和更新,改善和提高装备素质,增强设备性能,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从而达到提高效益的目的。
(2)提高劳动生产率,关键是要提高设备的生产效率。企业内部多数人是围绕设备工作的。要提高这些人的工作效率,前提是要提高设备生产效率、减少设备故障、提高设备利用率。
(3)减少消耗、降低生产成本更是设备管理的主要内容。原材料的消耗大部分是在设备上实现的。设备状态不好会增大原材料消耗,如出现废品,原材料浪费更大。在能源消耗上,设备所占的比重更大。加强设备管理,提高设备运转效率,降低设备能耗是节约能源的重要手段,也是企业节能降耗永恒的主题。在设备运转过程中,为维护设备正常运转,本身也需要一定的物资消耗。设备一般都有常备的零部件、易损件,设备管理不好,零部件消耗大,设备维修费用支出就高。尤其是进口设备,零部件的费用更高。设备运转一定的周期后还要进行大修,大修费在设备管理中也是一项重要的支出,设备管理抓得好,设备大修理周期就可以延长,大修理费用在整个设备生命周期内对生产成本的影响,所占的比重就可以下降,从而为降低生产成本打下基础。
第五篇:规章制度建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文档
规章制度建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制度一般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也指在一定历史的条件下形成的法令、礼俗等规范或一定的规格。制度是整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更规范的讲,它们是为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制约。规章制度的主要包括:劳动合同管理、工资管理、社会保险福利待遇、工时休假、职工奖惩,以及其他劳动管理规定。
实行制度化管理的好处是什么? 所谓制度化管理是指单位治理中强调依法治理,法制规章健全,在管理中到处都有规章制度约束,因此必须管理制度完善,并且注意管理的硬件,重视管理方法的科学化。单位的制度化管理这种模式的最大好处有这样几点:
一是可将优秀人员的智慧转化成为单位众多职员遵守的具体经营管理行为,形成一个统一的、系统的行为体系;
二是能够发挥单位的整体优势,使单位内外能够更好的配合,可以避免由于单位中的员工能力及特点的差异,使单位生产经营管理产生波动; 三是为单位员工能力的发挥制定了一个公平的平台,不会因为游戏规则的不同、评分标准的不同,对员工努力的评定产生大的误差;四是有利于员工更好的了解单位,能够更好的规范单位的工作流程,让员工能够在其中找对自己的位置,有法可依,使工作更顺畅;五是有力于单位员工的培训,有利于单位员工的自我发展,单位员工由于有统一的标准可供参考,可以自己明了自己工作需要达到的标准,能够对自己的工作有一个明确的度量,自己可以发现差距,有自我培训发展的动力和标准。
一个国家的管理靠法制,一个单位的管理靠制度,这是人人皆知的常识。但是在一个单位要真正实现制度化管理,抓好队伍建设,实现各项工作的突破,是要有一定的开创力。就如何实施好制度化管理。
1、要想实现制度化管理,必须从领导班子抓起。俗话说“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所以说,抓制度化管理首先要从领导抓起,从领导班子的制度化抓起,也就是说一个单位的制度化管理,必须从领导集体的制度建设开始。
2、要想实现制度化管理,必须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符合实际的规章制度。制度是规则,是需要大家共同遵守的,因此制度首先要让大家了解和认可,否则,就是一纸空文。有的单位制度制定的不少,可是单位成员却说不清楚,甚至有的制度制定时考虑不周全,在实践中无法执行。
3、要实现制度化管理,必须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在一个单位,只有科学合理,符合实际的规章制度还不够,还必须建立与这配套的相应的考核制度。考核是检验规章制度落实情况、评价规章制度是否合理可行和便于操作的方法
4、要实现制度化管理,必须不能放松思想政治工作。毛泽东曾经说过:“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实行严格的规章制度后,必然会有部分成员感到不适应,甚至牢骚满腹,这就需要我们有实事求是行之有效,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通过做他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既坚持制度的标准不变,消除他们的疑虑,化解他们的不满。同时我们也应把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化,使单位上下所有成员都把思想政治工作当作一种必须遵守执行的制度,使他们在工作之余能得到必要的心理慰籍,出现困难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他们就会感到无时不在的关怀,而自觉工作和执行各种规章制度,由些可见,始终坚持政治工作领先,思想工作领先的原则,是实现制度化管理的一个重要的保证
在做好基本的管理外,还会多出很多的管理记录,在公司慢慢成长起来的过程中,会有许许多多的工作要管理层的人员来做,事情多了,记在脑子里就会混乱,要将处理的方方面面事情记录在文档里,方便以后需要时进行查阅。做好记录的同时,也是规范我们前进过程中的基础。所以说管理是企业前进的保障,经营是企业的龙头,技术是企业发展的工具,这是很正确的思想,也是企业发展中的重要的概念以及理论。所以说公司到了一定程度时就必须要管理,通过公司规章制度的落实,要拿出时间,哪怕降低一定的效率,也要做好相应的记录,在经历过这些比较复杂的过程后,会得到很多的好处,对企业来讲就是得到了更好稳定发展的根基。要贯彻落实规章制度,监督和约束规章制度实施过程中的工作行为。相关的规章制度还没有具体宣贯落实时,出现的错误,不应该归责批评员工,是因为,这些责任不在员工那里,应该归属于管理层。该说的要说到,说到的要做到,如果没有该说的去说到,那么谈不上去做到,因此没有说到责任不在于员工,但是说到了不去执行,那么就是监督者和执行者的问题,保持公司规章制度的严肃性、刚性、权威性是规章制度畅行的保障手段之一。在培训规章制度的过程会用几种方式,第一种就是传阅,为了节约大家的时间,将规章制度订成册,在每一份册子的后面会让熟悉后签名,这也是双方的一种法律约束,有了这中法律约束之后,大家的心里会有一定的压力,公司也会凭着对大家这种法律约束,如果违章就要对应的进行处罚。第二种就是共同学习,可以挑一个大家都在公司的机会,来共同学习,进行强制性学习。第三种就是移动式培训,可以通过mp3或计算机多媒体的方式进行,公司也鼓励大家古人的学习方式,通过三上(枕上马上厕上)来进行学习。我们现在更应该在信息化的社会中抓紧时间学习,学习就是为了提高效率,就是为了能让学习为你带来工作上能力的提高,还是要接受公司的培训,学习紧紧结合工作,学习马上就能够学以致用,得到生产力的提高。
与员工密切相关的制度必须经过公司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如:员工任用制度、工资制度、劳动保护条例、考核制度。一般管理制度只要得到公司管理层或部门管理层通过就可以,如:劳动纪律、工作业务规定、生产作业规程等。
一句话提示:
规章制度必须经由民主程序制定,否则无效,不能作为法院审理案件依据。制定规章制度时要务必保留讨论、提案和协商的证据。有效的规章制度除了要有制度文件外,还要附带程序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