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2007—2008学年高一质量检查

时间:2019-05-14 10:35: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厦门市2007—2008学年高一质量检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厦门市2007—2008学年高一质量检查》。

第一篇:厦门市2007—2008学年高一质量检查

厦门市2007—2008学年高一质量检查

语文必修四试题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考生注意:答案全部写在“答题卷”上。

监考教师注意:只须装订“答题卷”,本“试题”让学生带回、保存。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根据注音写出正确的汉字。(4分)

①(càn)头 ②(duōduō)逼人 ③广(mào)④(jié)外生枝 ⑤残羹冷(zhì)⑥寒(xuān)⑦繁文(rù)节 ⑧拾人牙(huì)2.在下面的空格处填上合适的内容。(6分)

①霍拉旭、考狄利娅分别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的人物。

②“___________”在文学作品中常把它用做对船的美称。

③“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的作者是。

④古代诗词曲中常用典故,“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涉及的历史人物分别是、。3.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①今宵酒醒何处?。②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③江南游子。,无人会,登临意。④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4、根据上下文意,在横线上填上适当句子,使内容相对,句式一致。(2分)

江南文化与西北文化是特色迥异的两大体系。比之以人物,若江南文化是眉清目秀、伶牙俐齿的才女,西北文化则是粗犷豁达、驰骋沙场的武将;比之以宋词,若江南文化是,西北文化则是。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10分)

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⑴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宣言: ..⑵子为父死,无所恨 恨: .⑶举孝廉不行 举: .⑷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坚明: ..6.下列对句中加点字的活用情况进行分类,正确的一组是(2分)()

①舍相如广成传舍 ②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③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④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 ..⑤宁许之以负秦曲 ⑥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A.①②/③④/ ⑤⑥ B.①/②/③⑥/④⑤ C.③⑥/①②/④⑤ D.⑤/①②/③④⑥ 7.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译: ⑵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译: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25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试题。(10分)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注:尘香:尘土里有落花的香气。②双溪:浙江金华县的江名。③舴艋:小船

8.填空(2分)

“武陵春”从词的角度来说,属于 名。李清照,词风委婉、含蓄、清丽,是 派的代表词人。

9.这首词的“词眼”是哪个词?对应直接表达作者心绪的是哪一句?(4分)

答: 10.词的末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内容分析运用这种修辞手法的好处。(4分)

答: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试题。(15分)

梁彦光,字修芝,安定乌氏人也。彦光少有至性,其父每谓所亲曰:此儿有风骨,当兴吾宗。魏大统末,入太学,略涉经史,有规检(规检:规矩和法度),造次(匆忙、仓促)必以礼。及高祖受禅,以为岐州刺史。开皇二年,上幸岐州,悦其能。后数岁,转相州刺史。彦光前在岐州,其俗颇质,以静镇之(用为政安定的方式来治理),合境大化。及居相郡,如岐州法。邺都杂俗,人多变诈,为之作歌,称其不能理化。上闻而谴之,竟坐免。岁余,拜赵州刺史。彦光言于上曰:请复为相州,改弦易调,庶有以变其风俗,上答隆恩。上从之,复为相州刺史。豪猾者闻彦光自请而来,莫不嗤笑。彦光下车,发摘奸隐,有若神明,于是狡猾之徒莫不潜窜,合境大骇。初,齐亡后,衣冠(指世族、士绅)士人多迁关内,唯技巧(指从事各种技艺的人,即工匠)、商贩及乐户之家移实州郭。由是人情险诐①,妄起风谣,诉讼官人,万端千变(频繁地挑起许多事端)。彦光欲革其弊,乃用秩俸之物,招致山东(中原)大儒,每乡立学,非圣哲之书不得教授。于是人②皆克励,风俗大改。

有滏阳人焦通,性酗酒,事亲礼阙,为从弟所讼。彦光弗之罪,将至州学,令观于孔子庙。通遂感悟,既悲且愧,若无自容。彦光训谕而遣之。后改过励行,卒为善士。以德化人,皆此类也。吏人感悦,略无诤讼。

(《隋书•列传第三十八•循吏》)

〔注〕①诐,(bì)不正,邪僻。②《隋书》为唐代魏徵等撰,为避讳而改“民”为“人”。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彦光前在岐州,其俗颇质 质:质朴 .B.上闻而谴之,竟坐免 坐:因为 .C.及居相郡,如岐州法 如:按照 .D.发摘奸隐,有若神明 摘:揭发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①以德化人,皆此类也 ②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 ..B.①为之作歌 ②徒慕君之高义 ..C.①为从弟所讼 ②及卫律所将降者 ..D.①乃用秩俸之物 ②今君乃亡赵走燕 ..1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梁彦光品行和学识皆佳。他年轻时就性情纯厚,他的父亲对他寄予厚望,认为他一定会兴盛宗族;他就学于太学时,治学泛览经史,行事严守礼法。B.梁彦光性情执著,不因挫折而屈服。相州民风不淳,有些人诽谤他任刺史不善为政,使得他获罪免官。但他后来重被起用时,却不惧失败,主动请求再回相州任职。

C.梁彦光为政始终是惩恶和教化兼施。他一方面严厉打击强横狡猾、不守法纪之徒,另一方面以圣贤之道教育感化民众。他的政绩深受皇帝赏识。

D.梁彦光的德政使得过去善变狡诈的相州民众转而向善。酗酒不孝的焦通,经过教育感化而幡然悔悟,弃恶从善;相州官吏、民众的好争执的习俗也为之大改。

1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⑴庶有以变其风俗,上答隆恩。

译:

⑵彦光弗之罪,将至州学,令观于孔子庙。

译:

四、课内现代文阅读鉴赏(10分)阅读下面的课文片段,回答试题。

周朴园 那么,我们就这样解决了。我叫他下来,你看一看他,以后鲁家的人永远不许再到周家来。鲁侍萍 好,我希望这一生不要再见你。

周朴园(由衣内取出支票,签好)很好,这是一张五千块钱的支票,你可以先拿去用①。算是弥补我一点罪过。

侍萍接过支票,把它撕了。

周朴园 侍萍。

鲁侍萍 我这些年的苦不是你拿钱算得清的②。周朴园 可是你——③ 外面争吵声。„„

15.上文的“由衣内取出支票”“侍萍接过支票,把它撕了”等,属于戏剧语言中。

(2分)

16.台词是塑造人物的主要手段,有些台词还包含潜台词。上面文字中 ①②两句台词都含有潜台词,它们的潜台词分别是什么?(4分)

①的潜台词是 ②的潜台词是 &n, bsp;17.③句的破折号后面可能是什么话?(2分)

18.简要分析以上片断中鲁侍萍的性格。(2分)

答:

五、课外现代文阅读鉴赏(25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试题。

顺着石板街走到从前

⑴游淮安河下镇,运气出奇的好。一路豪雨,临近镇子时,却住了雨脚。放眼望去,到处都是青砖黛瓦的建筑。古巷弯弯曲曲,旧宅瓦椽不整,老店铺面半朽。随便走进一处宅院,都能在弥漫的湿气中嗅到浓郁的历史气息。雕花窗棂、檐兽、陶缸、红木桌椅和青花瓷器,隐隐透出了往昔的热闹和繁华。

⑵但印象最深的还是那里铺路的石板。⑶古镇里的许多铺路石板,久已废弃,被随便丢在巷子深处,或者就摆在窗前屋下。有些石板磨损严重,呈现出柔和的曲线。它们大都是土黄,或者透出点红色,一块一块,像固体的阳光,带着一点温暖,一点黯淡,与镇子的青灰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⑷这些石板皆非本地产。当初盐运兴盛时,大运河、淮河上来往的舟船,去时载盐,返回时捎带石板压舱,卸于河边,富有的盐商便购来铺路。数十年下来,这里的街道上就铺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石板。原来,这些石板都曾随船只,压着波浪,伴着涛声,最后落户在这里,成了古镇的“居民”。

⑸这曲折的石板上,走得最多的是盐车。明朝中叶以后,淮盐全部运到河下,经检验抽税后再分运到各地销售。这么一个小镇子,成了全国食盐的重要集散地之一,狭小的巷子里,竟然曾滚动过影响国民经济的商业洪流。

⑹除了盐,还有粮,还有竹木铜铁……自明代起,湖广、浙赣、江南等省漕粮必须经此地停留,等待漕署官员查验成色数量后,方可北上,而回程之船携带的商品也在此集散。永乐年间创办造船厂以后,这里更是成为造船物资的集散地。如今,在河下镇还可以看到打铜巷、钉铁巷、估衣巷、竹巷、绳巷等街巷。⑺商业的发达,带来了多少尘世浮华。“十里朱旗两岸舟,夜深歌舞几时休。扬州千载繁华景,移在西湖嘴上头。”(“西湖嘴”即今河下镇)这是明朝邱浚描写古镇盛况的诗句。琵琶刘街、花巷街、菜巷街、西湖嘴街、粉章巷、干鱼巷等众多见于典籍的街巷记载,都是从前的生活画卷留下的印痕。

⑻富庶还养护了这里的深厚文脉。从元朝起,山阳县儒学就建在这里。《西游记》作者吴承恩也生活在这里。想象吧,曲折深巷的院子里,曾飘荡过多少朗朗的读书声。而当报喜的骏马跑过,伴着清脆的马蹄声,又有多少人的心也像这石板一样,迸发出烨烨的火星。

⑼这石板上也曾有皇家的辇乘招摇而过。康熙、乾隆两帝数度南巡都经过这里。

⑽这些石板还见证过更久远的历史。这里是古代名将韩信、梁红玉的出生地。韩世忠、梁红玉曾驻兵于此与金兵对峙。金戈铁马的杂沓之声,给这座古镇平添了许多壮怀激烈的铁血内涵。

⑾所有的烟云都过去了,只有这座镇子还留在这里,只有这些老石板还留在这里。坑坑洼洼的石板上,踩来踩去的已经是现代人的脚步。要经多少脚步、车马的磨损,才能造成这些坑洼?岁月是峥嵘的,而这些石板的外表却越来越随和、温婉,棱角都已失去,像磨损了边角的古籍。⑿我们顺着一条小巷走到尽头,登上几十级台阶,就站到了古运河的大堤上。运河水在静静流淌,虽然多日下雨,河水也不见汹涌之势。一条古老的河,由于见过太多,也许已变得宠辱不惊了吧。回头看镇子,许多屋脊已落在脚下。古镇的地势低于运河,这该是镇子得名的原因吧。

⒀雨又下起来了。我们顺着来路往回走,镇子重新变得空阔。迷蒙的雨雾中,那些饱经风霜的古宅,在江南的氤氲中显出别样的风致。石板也全都湿漉漉的,晃动着明亮的水洼,像是不断闪回的古镇的记忆。物换星移,一切都变了,不变只是江南的雨。丝丝的细雨依然洒在亘古千年的石板上,默默地见证着石板曾经承载的荣耀与辉煌。脚下的石板静静地延伸着,连缀成通向新时代的路……

19.上文以 为线索贯穿全文,使文章显得衔接自然,脉络清晰。(2分)

20.(4分)作者在第⑷段中叙写了古镇石板的,第⑽段“铁血内涵”在文中的含义是。

21.本文标题是“顺着石板街走到从前”,请阅读⑺—⑽,概括“从前”在文中(l)(2)的主要内容。(6分)(3)

22.第⑾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是。(4分)23.文中开篇和结尾都描写雨水,主要作用是

⑴ ⑵(4分)

24.纵观全文,简要归纳作者的思想感情。(5分)答:

六、作文(60分)

25.从下面两个话题中选择一个,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议论文。

①得与失 ②柔与刚

厦门市2007—2008学年高一质量检测

语文必修4 参考答案

1.①孱 ②咄咄 ③袤 ④节 ⑤炙 ⑥暄 ⑦缛 ⑧慧

2.①《哈姆莱特》 《李尔王》 ②兰舟 ③帕斯卡尔 ④周瑜、孙权 3.①杨柳岸,晓风残月 ②也无风雨也无晴 ③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 ④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4.示例:(若江南文化是)缠绵悱恻、婉约柔美的柳词;(西北文化则是)铿锵雄浑、高亢豪放的苏词。

5.⑴扬言 ⑵遗憾 ⑶(被)推荐 ⑷坚守

6.B(①名词作动词 ②名词作状语 ③⑥意动用法 ④⑤使动用法)7.⑴我离开亲戚朋友来侍奉您的原因,只是仰慕您高尚的品德。

(“所以”“亲戚”“高义”各0.5分,句子不通顺、连贯的酌情扣分。)⑵张衡不趋附当时的权贵,(因此)担任的官职总是多年不被升迁。(“慕”“辄”“徙”各0.5分,句子不通顺、连贯的酌情扣分。)8. 词牌 婉约

9.愁(2分)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2分)

10.比喻。(2分)在词人笔下,抽象的东西“愁”竟有了重量,不但可随波逐流,还可以用船来承载。作者化抽象为具体,想象新颖真切,极形象地抒写出了内心的苦闷和忧愁之深。(2分)

11.B(坐:因„„获罪)

12.A(A以:介词,用。B之:代词,指梁彦光;助词,的。C所:介词,和“为”一起表示被动;助词。D乃:连词,就;却)

13.C(“为政始终是惩恶和教化兼施”)

14.⑴期望能有办法来改变那儿的民风,对上来报答陛下对我的大恩。(“庶”“有以”“上”“答”各0.5分,句子不通顺、连贯的酌情扣分。)⑵彦光没有处罚他,而是把他带到州中的学校,让(他)在孔子庙里参观。(“罪”“将”“观”各0.5分,“弗之罪”倒装句式0.5分,“令观于孔子庙”省略句、倒装句句式各0.5分,句子不通顺、连贯的酌情扣分。)

参考译文:

梁彦光字修芝,安定郡乌氏县(今甘肃省泾川县)人。彦光年轻时就性情纯厚,他的父亲常常对亲近的人说:“这个孩子品格、气概不凡,一定会使我们的宗族兴盛。”西魏大统末年,彦光进太学学习,泛览了经书和史书的要略,做事有规矩和法度,即使在匆忙之际也严守礼仪。到隋高祖接受了北周的禅让登基,任命彦光担任岐州刺史。开皇二年,皇上驾临岐州,很赏识彦光的才能。几年之后,彦光调任相州刺史。彦光以前在岐州任刺史时,那儿的民风很质朴,彦光用为政安定的方式来治理,使得一郡的风俗人心都受到了教育感化。等到了相州,依然按照治理岐州的方法治理。相州治所邺都的民风不淳,民众大多善变而狡诈,他们对彦光编了歌谣,说他不能够治理州郡、教化民众。皇上听到了这个歌谣就责备了彦光,最终因此获罪而被免官。一年多以后,被任命为赵州刺史,彦光对皇帝说:“请求再任命我为相州刺史。我将改变方法,期望能有办法来改变那儿的民风,来报答陛下对我的大恩。”皇上答应了他的请求,再次任命他为相州刺史。相州的强横狡猾、不守法纪之徒听说彦光是自己请求前来的,没有不嘲笑他的。彦光一到任,就揭发隐匿的奸邪之徒及其罪行,如神明一般明察,从此狡诈之徒没有不潜逃的,一郡之内人们都非常惊骇。当初,北齐灭亡之后,世族士绅和读书人大多迁居关内,只有工匠、商贩和乐户人家迁移聚居在州城的外城一带,因此民风险恶邪僻,无端地编造歌谣诽谤、控告官员,频繁地挑起许多事端。彦光想要革除这些弊端,就用俸禄延请中原的儒学大师,在每个乡里建立学校,不是圣贤的学说不准教授。从此民众都能够克制自励,民风大有改变。

有一个滏阳人焦通,性好酗酒,在对待父母的礼法上有过错,被堂弟告发。彦光并没有处罚他,而是把他带到州中的学校,让他在孔子庙里参观。焦通于是就受到了感化而醒悟,又难过又惭愧,无地自容。彦光就教训他,等他明白道理之后就让他回家了。后来焦通改正了过错,磨砺自己的品行,最终成为了有善行的士人。彦光用德行来教育、感化民众的行为,都如这样的情况。官吏民众都被他感化而爱戴他,相互之间都没有了争执。

四、课内现代文阅读鉴赏(10分)15.舞台说明(2分)

16.①以后需要,我再寄给你(2分)②你作的孽无法用金钱来抵消(2分)17.“需要钱。”(或“你毕竟很贫困。”或“你毕竟还要生活。”)(2分)

18.鲁侍萍从周朴园前后态度的变化中,看清了他的虚情假意,撕掉支票,表现出她的自尊和坚强。解析:对人物的分析一定要客观,符合实际。(2分)

五、课外现代文阅读鉴赏(25分)19.石板(2分)

20.来源(由来)(2分)抗敌御侮、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2分)21.(6分)(1)小镇的经济繁荣(2分)(2)小镇的文脉深厚(2分)(3)小镇的历史人物辈出(2分)

22.(4分)运用比拟和比喻的手法(2分),生动形象地表达出石板外表磨损,古韵犹存的特点(2分)

23.(4分)(1)首尾照应(2分)(2)渲染气氛,引发思古幽情(2分)24.(5分)要点:(1)对悠久历史的赞叹(2)对物是人非的惆怅(3)对美好未来的憧憬(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两点给4分,答对3点给5分)25.作文(略)

第二篇:厦门市2007--2008学年上学期末高一语文质量检查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二参考答案

1.①xiâ(屑)、②zhuì(缀)、③nì(腻)、④chuán(椽)、⑤ruǐ(蕊)、⑥yà(揠)、⑦yǎn(衍)、⑧pán(磐)

2.⑴浪漫主义离骚⑵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木兰辞

3.⑴激流觉慧⑵命运卡西莫多

4.①海 枯 石 烂②苦 心 孤 诣③ 任 重 道 远

④循 规 蹈 矩⑤闻鸡 起舞⑥按 图 索 骥

5.⑴夙兴夜寐⑵榆柳荫后檐⑶足以极视听之娱⑷侣鱼虾而友麋鹿⑸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6.D(“伸长——攀缘——舒放”表现了枝条生长的过程。)

7.B(A.“悟”通“晤”;C.“冯”通“凭”;D.“父”通“甫”。)

8.⑴属于名词作动词的是: ③ ⑤;⑵属于名词作状语的是:② ④;⑶属于使动用法的是:① ⑥。

9.⑴次:旁边⑵喻:明白⑶望:农历十五⑷夷:平坦

10.⑴许多有声望有才气的人都来了,年轻的和年长的都聚集在一起。(“毕”“咸”各1分)

⑵有位吹洞箫的朋友,按照歌声(的节拍)吹箫伴奏。(定语后置、“和”各1分)

11.A.阳:山的南面。B.乘:冒着。C.是:这。D.巅:顶峰。E.及:等到。

12.D(①以:介词,在;②③以:连词,同“而”;④以:连词,表时间的范围。)

13.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错一处扣1分)

14.⑴回过头来再看日观峰的山峰,有的受到日光照射,有的没有被照射到。(“或”“得”“否”各1分)

⑵那些偏僻不在路边的石碑,都没来得及去(看)。(“偏”“当”各1分)

15.作者不说雪盖青山,而说青山背雪,把被动者说成主动者(1分),并且运用拟人化手法,赋予苍山以生命(2分)。

16.这个句子运用了两个比喻,喻体“画”、“带”,富有生气和情趣,使人感到宁静的气息,获得美的享受。(3分)

17.登山路线:(南麓)—→中谷—→(中岭)—→(西谷)—→山巅(3分)附译文:

泰山的南面,汶河向西流去;泰山的北面,济水向东流去。南面向阳山谷中的水流汶河,北面背阴山谷中的水流进济水。正在南北山谷分界的地方,是古长城。最高的日观峰位于长城南十五里的地方。

我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从京城里出发,冒着风雪,经过齐河县、长清县,穿越泰山西北的山谷,跨过

长城的界限,到达泰安。这月丁未日,我和泰安知府朱孝纯从南边的山脚登山。行走四十五里远,道路都是石板砌成的台阶,共有七千多级。泰山正南面有三条山谷,当中那条山谷的水环绕泰安城,这就是郦道元书中所说的环水。我开始沿着中间这条山谷往里走。道路不到一半,翻过中岭,再沿着西边的那条山谷走,就到了泰山的顶巅。古时候登泰山,沿着东边的山谷进入,道路中有座天门。东边的山谷,古时候称它为“天门溪水”,是我没有到过的。现在经过的中岭和山顶,像门槛一样阻挡道路的山崖,世上人都称它为“天门”。一路上大雾迷漫、冰冻溜滑,石板石阶几乎无法攀登。等到已经登上山顶,只见深青色的山被白雪覆盖,明亮的雪光照耀着南边的天空。远望夕阳映照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山就像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停留在半山腰处的云雾,又像是一条舞动的飘带似的。

戊申日正是十二月的最后一天,五更时,我和朱孝纯坐在日观亭上,等着看日出。这时大风扬起的积雪扑面打来。日观亭东面从脚底往下一片云雾迷漫,依稀可见云中几十个小白点像“五木”骰子一样立在那里,都是远山。天边云彩上有一线奇异的颜色,一会儿又变成五颜六色。太阳升起来了,纯正的红色像朱砂一样,下面有红光晃动摇荡着托着它。有人说,那就是东海。回首观望日观峰以西的山峰,有的被日光照着,有的没有,紫红、淡白,各种深浅不同的颜色,又都像弯腰曲背的样子。

日观亭西面有一座东岳大帝庙,又有一座碧霞元君庙。皇帝的行宫就在碧霞元君庙的东面,这天看见途中路两旁刻写的石碑,是从唐显庆年间以来的;那些更古老的石碑都磨灭不清了。至于偏僻不在路边的石碑,都没来得及去看。

山上石头多,泥土少。山石都呈青黑色,大多是平的、方形的,很少圆形的。杂树很少,多是松树,松树都生长在石头的缝隙里,树顶是平的。冰天雪地,没有瀑布溪水,也没有飞鸟走兽的声音和踪迹。日观峰附近几里以内没有什么树木,积雪厚得同人的膝盖一样齐。

桐城人姚鼐记述。

18.槐树落蕊秋蝉残声(4分)

19.这与文眼一致,从视觉效果上突出了北国秋天的“清、静、悲凉”(3分),恰当地传达了作者的独特情感和心境(3分)。

20.类比(2分)马克思发现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的划时代意义(1分);对比(2分)马克思发现剩余价值的重大意义(1分)

21.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3分)

22.马克思一生在科学研究(或答:科学发现)方面的伟大贡献(成就)。(3分)

23.作者受尘嚣侵扰的心灵回归大自然的宁静之中,心中像注满了一汪清涟之水一样惬意和愉悦。“震慑”并非害怕,而是表达作者的欣喜之情。(3分)

24.①晨露滴落的轻柔凝重的声音;②森林茁壮生长的蓬勃的声音;③松涛咆哮的悲壮和磅礴的声音;④阳光变化下森林恬淡而平和的声音。(4分)

25.①因为作者对尘嚣之声异常地厌倦与唾弃,而“染绿的声音”能涤荡“我满心的尘垢”;(3分)②能帮助作者寻找充满生命的快意和心灵的悸动的人生(3分)。

26.略

第三篇:厦门市2013届高三质量检查

厦门市2013届高三质量检查语 文 试 题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女也不爽。(《诗经·氓》)

(2)

,死当结草。(李密《陈情表》)

(3)吾师道也,?(韩愈《师说》)

(4)

,江州司马青衫湿。(白居易《琵琶行》)

(5)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苏轼《赤壁赋》)

(6)箫鼓追随春社近。(陆游《游山西村》)1.(1)士贰其行(2)臣生当陨首(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4)座中泣下谁最多(5)而吾与子之所共适(6)衣冠简朴古风存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2~5题。

楚襄王为太子之时,质于齐。怀王薨,太子辞于齐王而归。齐王隘之:“予我东地五百里,乃归子。子不予我,不得归。”太子曰:“臣有傅,请追而问傅。”傅慎子曰:“献之地,所以为身也。爱地不送死父,不义。臣故曰献之便。”太子入,致命①齐王曰:“敬献地五百里。”

太子归,即位为王。齐使车五十乘,来取东地于楚。楚王告慎子曰:“齐使来求东地,为之奈何?”慎子曰:“王明日朝群臣,皆令其献计。”

上柱国②子良入见。子良曰:“王不可不与也。王身出玉声,许强万乘之齐,而不与,则不信。后不可以约结诸侯。请与而复攻之。与之信,攻之武,臣故曰与之。”

子良出,昭常入见,曰:“不可与也。万乘者,以地大为万乘。今去东地五百里,是去东国之半也,有万乘之号,而无千乘之用也,不可。臣故曰勿与。常请守之。”

昭常出,景鲤入见,曰:“不可与也。虽然,楚不能独守。臣请西索救于秦。”

景鲤出,慎子入。王以三大夫计告慎子曰:“寡人谁用于三子之计?”慎子对曰:“王皆用之!”王怫然作色曰:“何谓也?”慎子曰:“臣请效其说,而王且见其诚然也。王发上柱国子良车五十乘,而北献地五百里于齐。发子良之明日,遣昭常为大司马,令往守东地。遣昭常之明日,遣景鲤车五十乘,西索救于秦。”王曰:“善。”乃遣子良北献地于齐。遣子良之明日,立昭常为大司马,使守东地。又遣景鲤西索救于秦。

子良至齐,齐使人以甲③受东地。昭常应齐使曰:“我典主东地,且与死生。悉五尺至六十,三十余万弊甲钝兵,愿承下尘④。”齐王谓子良曰:“大夫来献地,今常守之何如?”子良曰:“臣身受弊邑之王,是常矫也。王攻之。”齐王大兴兵,攻东地,伐昭常。未涉疆,秦以五十万临齐右壤,曰:“夫隘楚太子弗出,不仁。又欲夺之东地五百里,不义。其缩甲则可,不然,则愿待战。”齐王恐焉,乃请子良南道楚,西使秦,解齐患。士卒不用,东地复全。

(选自《战国策》,有改动)

[注]①致命:致辞。②上柱国:军事武装的高级统帅。③甲:盔甲,代指军队。④下尘:谦辞,表示不敢与齐国抗衡之义。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楚襄王为太子之时,质于齐质:抵押

B.而王且见其诚然也洪培欣

诚:确实

C.我典主东地,且与死生

典:恩典

C(典,主管)

D.臣身受弊邑之王,是常矫也矫:假托

3.下列句子中,全都属于“东地复全”的原因的一组是()(3分)

①臣有傅,请追而问傅

②王明日朝群臣,皆令其献计

③遣子良之明日,立昭常为大司马,使守东地

④子良至齐,齐使人以甲受东地

⑤未涉疆,秦以五十万临齐右壤

⑥士卒不用,东地复全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①④⑥

D.②④⑤

B(楚东地得以保全,三个臣子的献计是重要原因;昭常的守卫,和秦人的援助都是三人计策的具体运用,也是原因。①是太子就是否向齐献地以返回楚国欲问计于老师;④是子良入齐后齐国的反应;⑥是结果,不是原因。)

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齐王以索取土地作为楚太子返国的条件,慎子认为太子如果爱惜土地而不能归国为父送葬是不义的。B.楚太子回国即位,齐王派使臣来索取土地。楚王不想献地,向群臣问计,得到了不同的意见。C.慎子综合各方意见,找到了最佳方法,既不用背负失信之名,又兵不血刃,就能维护国土完整。D.子良向齐国表明楚国信守承诺的态度,而昭常假托王命,誓死守卫东地,加上秦军压境,齐王无功而返。D(‚昭常假托王命‛有误。昭常是奉了王命的,子良说他假托王命只是托辞。)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寡人谁用于三子之计?(3分)

译: 我对于这三位先生的主意,该采用谁的呢?(三子,三位先生,三个人;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各1分。句意不通顺者,可酌情扣分。)

(2)夫隘楚太子弗出,不仁。(3分)

译:

阻挡楚国太子不让(他)走,是不仁道的。(隘,阻挡;出,使……出;仁,仁道,仁义。各1分。句意不通顺者,可酌情扣分。)

【参考译文】

楚襄王做太子时,在齐国做人质。他父亲怀王死了,太子便向齐王提出要回楚国去,齐王阻止他,说:‚你要割让东地500里给我,才放你回去;否则,不放你回去。‛太子说:‚我有个师傅,让我找他问一问。‛太子的师傅慎子说:‚给他土地吧,土地是用来安身的,因为吝惜土地,而不为父亲送葬,这是不道义的。所以,我说献地对你有利。‛太子便答复齐王,说:‚我敬献出东地500里。‛

太子回到楚国,即位为王。齐国派了使车50辆,来楚国索取东地500里。楚王告诉慎子,说:‚齐国派使臣来索取东地,该怎么办呢?‛慎子说‚大王明天召见群臣,让大家来想办法吧。‛

于是,上柱国子良来拜见楚王,子良说:‚大王不能不给,您说话一字千金,既然亲口答应了万乘的强齐,却又不肯割地,这就失去了信用,将来您很难和诸侯各国谈判结盟。应该先答应给齐国割让东地,然后再出兵攻打齐国。割地,是守信用;攻齐,是不示弱。所以我觉得应该割地。‛

子良出去后,昭常拜见楚王,说:‚不能给。所谓万乘大国,是因为土地的广博才成为万乘大国的。如果要割让东地500里,这是割让了东国的一半啊!这样楚国虽有万乘之名,却无万乘之实了。所以我说不能给,我愿坚守东地。‛

昭常出去后,景鲤拜见楚王,说:‚不能给。不过,楚国不能单独守住东地,我愿去求救于秦国。‛

景鲤出去后,太子的师傅慎子进去。楚王把三个大夫出的主意都告诉了慎子,说:‚对于这三位先生的主意,我该采用谁的呢?‛慎子回答说:‚大王都采用。‛楚王怒容满面地说:‚这是什么意思?‛

慎子说:‚请让我说出我的道理,大王将会知道确实如此;大王您先派遣上柱国子良带上兵车50辆,到齐国去进献东地500里;在派遣子良的第二天,又任命昭常为大司马,要他去守卫东地;在派遣昭常的第二天,又派景鲤带领战车50辆,往西去秦国求救。‛楚王说:‚好‛。于是派子良到齐国去献地,在派子良的第二天,又立昭常为大司马,要他去守卫东地;还派遣景鲤去秦国求救。

子良到了齐国,齐国派武装来接受东地。昭常回答齐国使臣说:‚我是主管东地的大司马,要与东地共存亡,我已动员了从小孩到60岁的老人全部入伍,共30多万人,虽然我们的铠甲破旧,武器鲁钝,但愿意奉陪到底。‛齐王对子良说:‚您来献地,昭常却守卫东地,这是怎么回事呢?‛子良说:‚我是受了敝国大王之命来进献东地的。昭常守卫东地,这是他假托王命,大王可以去进攻他。‛齐王于是大举进攻东地,讨伐昭常。当大军还未到达东地边界时,秦国已经派了50万大军进逼齐国的西境,说:‚你们阻挡楚太子,不让他走,这是不仁道的;又想抢夺楚国东地500里,这是不正义的。你们如果收兵则罢;不然,我们等着决战一场。‛

齐王听了害怕,就请求子良去告诉楚国,两国讲和。又派人出使秦国,声明不进攻楚国,从而解除了齐国的战祸。楚国不用一兵一卒,竟确保了东地的安全。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登快阁①

[宋]黄庭坚

痴儿②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朱弦已为佳人③绝,青眼聊因美酒横。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④。

[注] ①此诗作于元丰五年作者任泰和令时。②痴儿:作者自称。③朱弦:这里指琴。佳人:美人,引申为知己、知音。④白鸥盟:出自《列子·黄帝篇》,鸥鸟只与没有心机的人做伴。

(1)请从景和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3分)

答:①本联写了登高所见秋景:千山重叠,无边落木,江水澄明,夜月清明(或:远望群山,落木萧萧。天空开阔明朗,眺望江水,澄净江面上的月色皎洁明净);②写出了秋景高远壮阔的特点(或:营造了一种空明阔大的意境);③表现了诗人轻松明快的心情(或: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投身自然的喜悦)。(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2)请简要分析尾联的思想内涵。(3分)

答:①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归隐江湖的志趣,②暗示了诗人愿告别尔虞我诈现实社会、追求逍遥自在理想生活的心灵世界。(答出一点,2分;答出两点,3分。意思对即可。)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孙策怒斩于吉道人后,病情日益加重。临死前,他取印绶授予孙权,并嘱咐说:“倘内事不决,可问张昭;外事不决,可问周瑜。”(《三国演义》)

B.众人在芦雪庵依题即景联句,宝玉因联句最少而被罚酒。宝玉喝得酩酊大醉,误入栊翠庵妙玉处,折下了庵中一枝二尺来高的红梅。(《红楼梦》)

C.吴荪甫在老家双桥镇建设“双桥王国”的幻想,因农民暴动而破灭。吴荪甫随后与他人合作成立了益中信托公司,继续做着实业救国的美梦。(《子夜》)

D.欧也妮把私房钱送给堂弟后,很担心被父亲知道。后来,她从母亲坚定的目光中汲取勇气,面对父亲的逼问,她反唇相讥。(《欧也妮·葛朗台》)

E.在临刑忏悔仪式上,克洛德无意中望见了远处阳台上的弗比斯,便咬牙切齿地对爱斯梅拉达说:“得啦,你死吧!谁也别想得到你。”(《巴黎圣母院》)

B D(B项:应为‚众人认为要罚得又雅又有趣,李纨便要宝玉去栊翠庵妙玉处取枝梅来。宝玉喝过热酒,独自一人前去取回来一枝二尺来高的红梅‛。D项:①‚从母亲坚定的目光中汲取勇气‛应为‚在爱情中汲取勇气‛;②‚反唇相讥‛应为‚一声不吭‛。)8.简答题。(选做一题)(5分)

(1)阅读下面的《家》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接生婆抱着新生的婴儿在门缝里传出话来:“恭喜大少爷,是一位公子。”她说完就转身走开了。觉新还听到她一面拍着婴儿,一面自言自语:“可惜生下来就没有娘了。”

选段中的“娘”是谁?请简述她“没有了”的情节。

(2)阅读下面的《复活》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您去过医院了,大概那儿的人对您谈起了我„„”

“哦,那是您的事,”涅赫柳多夫皱起眉头,冷冰冰地说。

选段中的“我”是谁?请简述她在监狱医院里所遭遇的那件事的情节。

答:8.⑴瑞珏(1分)【情节要点】①高老太爷死后,瑞珏的产期临近。②为避‚血光之灾‛,高家长辈强迫瑞珏到城外去分娩。③觉新到城外租了一处简陋潮湿的房子,让瑞珏待产。④瑞珏难产而死。(4分。各1分)

(2)马斯洛娃(1分)【情节要点】①马斯洛娃奉命到药房取药,遭到一个男医士的纠缠。②马斯洛娃使劲推开男医士。③男医士撞在药架上,有药瓶从架上掉下来砸碎了。④主任医师断定马斯洛娃和男医士调情,把她赶出医院。(4分,各1分)(由于版本不同,《复活》的人物译名可酌情放宽)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9.阅读下面文化经典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①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①;使于四方,不能专对②,虽多,亦奚以③为?”(《论语·子路》)

②孟子谓高子曰:“山径之蹊间,介然④用之而成路;为间⑤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孟子·尽心下》)

[注]①达:通达;会处理。②专对:独立自主应对。当时在外交上常以背诵《诗经》章句来委婉地进行提问和回答。③以:用。④介然:特别专注的样子。⑤为间:有顷,为时不久。

孔子、孟子各提出了什么样的为学主张?请根据上述材料,用自己的话简要分析。(6分)

答:9.要点:①孔子主张学以致用(或:孔子认为,为学的目的在于经世致用)。他要求弟子们把所学知识运用到政务、外交上。②孟子主张学习要专心致志(或:孟子认为,学习要持之以恒)。他以‚茅塞‛为喻,告诫高子不可间断学业。(6分。每点3分:主张2分,分析1分)

【参考译文】①孔子说:‚熟读《诗经》三百篇,派他从政做官,却不会处理政务;派他当外交使节,却不能独立自主应对,读得虽然很多,又有什么用呢?‛

②孟子对高子说:‚山坡上人可以走的地方,只要专一地去走,就会成为一条路;隔些时日不去走,茅草就会将路堵塞住。现在,‘茅草’堵塞住你的心了。‛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喜剧,自世界三大古老剧种——古希腊戏剧、印度梵剧和中国戏曲成型之时便开始发源。古希腊著名喜剧诗人阿里斯托芬的多部重要的喜剧作品,如《鸟》、《蛙》等,对雅典城邦的重大政治社会问题进行批判和议论,与雅典市民社会初建的精神不谋而合;印度最伟大的梵剧《沙恭达罗》中,多处穿插喜剧角色的独白表演,以独具艺术魅力的手法讽刺着世袭制;在中国戏曲中,主要以“丑”这个角色行当承担喜剧任务,对戏曲故事中的人物,尤其是封建统治阶层的昏聩,进行淋漓尽致的揶揄调侃。可以说,针砭时弊,以幽默的形式揭露现实社会中陈旧的、非理性的、荒诞的现象,喜剧精神自发端起便坚持着现实主义的本质。历经多少个世纪的流变,从戏曲到话剧,从曲艺到影视剧,凡有喜剧因素大放光彩的地方,必能深刻感受到针砭时弊这一现实主义精神。

文艺学家诺思罗普·弗莱如此解释喜剧的运动方式:喜剧冲突是新旧两种道德力量或社会势力的冲突,是从一种社会形式走向另一种社会形式。马克思在这个问题上也曾指出:“历史不断前进,经过许多阶段才把陈旧的生活形式送进坟墓,世界历史形式的最后一个阶段就是喜剧。”揭露假、丑、恶的东西,以一把锋利的解剖刀对社会生活中腐朽、落后的现象进行无情鞭挞或者善意批评,喜剧的审美价值首先在于这种对现实的敏锐力和巨大的勇气。幽默,轻松,诙谐,喜剧所呈现出的外在形式特点,更表明喜剧精神所达到的拈花微笑的态度。乐观主义精神是喜剧精神另一个重要方面,认识生活,更勇于承受,善于反思,相信人的力量,以更高的智慧在现实生活错综复杂的矛盾和难以摆脱的烦恼中,保持清醒,保持理性,在嬉笑怒骂中传达一种更为深沉的快乐。

喜剧不应仅仅是滑稽逗笑、语言嘲弄或对社会表象简单夸张的再现。中国喜剧一直坚持着深刻的现实主义。著名戏剧大师陈白尘先生的作品《升官图》,把官场交易、官僚政治的复杂与丑恶揭露无遗,相对于角色人物可笑的言行举动、故事情节的荒唐与巧合,作品的生命力更基于对国统区官场现实深刻的思考,它甚至揭示了永恒的人本困境。当前,争论谁才是舞台的“一代宗师”,哪部片子堪称“喜剧之王”,何种表现形式为观众所接受,以及哪句“俏皮话”容易出彩,都或多或少偏离了喜剧的现实主义精神。喜剧作品要保持对现实的敏锐程度,对复杂现象的认识能力,保持更高的机智与理性,才能回归真正的喜剧精神,赢得观众认可,经受住时间的考验。

(选自《光明日报》,有改动)

10.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戏曲中“丑”角承担着喜剧任务,对戏曲故事中的人物进行淋漓尽致的揶揄调侃。B.喜剧发源于世界三大古老剧种。从戏曲到话剧,从曲艺到影视剧,喜剧因素大放光彩。C.喜剧幽默、轻松、诙谐,对社会生活中腐朽、落后的现象进行无情鞭挞或者善意批评。D.喜剧作品必须保持对现实的敏锐程度和对复杂现象的认识能力,保持更高的机智与理性。

10.B(原文是说,喜剧自世界三大古老剧种成型之时便开始发源。)11.喜剧精神指的是什么?请加以概括。(2分)

答:

11.①现实主义(或:针砭时弊);②乐观主义。(2分,各1分)12.请简要概括末尾一段的行文思路。(4分)

答:

12.先承接上文;然后从正面举例论证中国喜剧一直坚持着深刻的现实主义;接着从反面分析当前喜剧的存在问题;最后提出回归真正的喜剧精神的办法。(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分)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乡村英文

韩少功

玉梅是一个热心女人,与左邻右舍处得很热闹的。她家门前有一水泥坪,遇到邻家的金花来借坪晒谷,二话没说,满口答应,让出了一片明净的场地。她还兴冲冲地忙前忙后,将自家的大堂屋腾空,以便傍晚时就近收谷入门,避开露水和雾气,好第二天再晒。

不料第二天一大早,她就立在坪前高声叫骂。先是骂鸡:养不亲的货呵?吃了老娘的谷,还要上灶拉屎怎么的?就不怕老娘扭断你颈根拔你的毛?接着骂狗:你贱不贱?老娘请你来了吗?老娘下了红贴,还是发了轿子?你三尺厚的脸皮赖在这里,有本事就死回去发你的瘟呵!最后还骂到树上的鸟:你这老不死的贼!你上偷瓜下偷菜,偷惯了一双爪子还贼喊捉贼。有本事你就到法院去告,叫十八路人马来抓呵。阴计烂肚的,算哪门本事?„„

她骂得鸡飞狗跳日月无光。远处的金花听得心疑,脸渐渐拉长了,上前来问:“玉梅姐,你骂谁呢?”

玉梅没好气地说:“谁心中有鬼,就是骂谁!”

“没„„没什么人得罪你吧?”

“谁得罪了,谁知道!”

这就等于把话挑明了,把脸撕破了。

金花扭歪了一张脸,咚咚咚大步离去,叫来了帮手把稻谷搬走。她的尖声也在篱笆那边隐隐传来:“„„以为没有她一块坪,我就只能糠拌饭么?神经病,脑膜炎,一大早踩了猪粪吧?”

帮手中的一位私下问玉梅,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原来,这天早上天气不错,玉梅打算帮那妖婆子搬谷入坪摊晒,一心做点好事。却发现谷堆上画有一些弯弯曲曲的沟痕,顿时就气炸了肺:呸,什么意思呵?留暗号不就是防贼么?留在她家屋里不就是防她么?怕她认出来,居然不写汉字,还写成了英文,就是电视上那种洋字码!

冤仇就这样结下了。金花事后不承认什么暗号,声称对方血口喷人,居然诬她写洋字码!天地良心,她要是写得了洋文,还会嫁进这个倒霉的八溪峒,还会嫁给一个烂瓦匠,还会黑汗横流地晒谷?„„但因为谷堆已散,谷堆上到底有没有英文暗号,真相已没法澄清了。

一些妇人曾经想从中调解,但最后都只能摇头作罢。

据玉梅说,那贼婆子曾经送给她一条花裤,说她个子矮一点,穿着正合身。她当时还满心欢喜,现在算是想明白了:那哪是安什么好心,不就是嘲笑她的个头矮,要当众揭她的疮疤么?

玉梅还说,那贼婆子曾经约她进城去看戏,抢先掏钱给她买了车票和戏票。她当时还心怀感激,现在也算是想明白了:那哪是什么看戏?不就是要显摆娘家有人发了财并且让她沾光,要当众给她的难堪吗?

往事历历在目,件件滴血,桩桩迸泪,眼下都被玉梅想得恍然大悟。两家非但断了往来,连鸡鸭也不再互访。

„„

数日以后,住在山坳里的公公找来了,什么话也不说,要玉梅跟着走一趟。她来到了公公家的谷仓,顺着老人的手看去,发现那里的谷堆表面也有一些弯弯曲曲的沟痕,与她不久前见到的完全一样。谷仓前有两三只地蟞虫,大概是爬过谷堆的,留下沟痕,已被踩死了,散发出一种刺鼻的酸腥味。

公公嘟哝了一句,听不太清楚。

但媳妇捂住嘴,愣住了,冒出一张大红脸。

她低着头回了家。去菜园里锄草,顺手把金花家的两块地也锄了。去扎稻草人赶鸟,顺手在金花家的田边也戳了一个。

但金花没见到这一切,而且她那张门一直紧闭,悄无声息。玉梅事后才得知,收完稻谷后,金花就外出打工了,去了很远的北方。

第二年,金花没有回来。

第三年,金花还是没有回来。

第四年的一天,人们悄悄传说,可怜的金花姑娘回不来了,不久前在一次工厂的火灾中不幸遇难。丈夫怕她婆婆和女儿伤心,迟迟没有说破。不过,她女儿后来上学时骑的那辆红色跑车,玉梅知道,大家也知道——是用一个女人的赔命钱买的。女儿不知道这个来由,骑车飞驰时经常放声大笑。

(选自《新民晚报》,有改动)13.下列对作品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小说的人物语言描写形象生动,口语化。玉梅在坪前的指桑骂槐和金花在篱笆那边的尖声回击,其语言都有浓郁的乡村气息。

B.小说先写“英文事件”爆发,后通过帮手的询问交代“事件”原委。这样安排避免了平铺直叙,增加了悬念,使情节具有波澜。

C.小说插叙“花裤”和“看戏”这两件往事,对情节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它使玉梅对金花的误解加深,两人的关系更加不可调和。

D.玉梅的公公是个明理而又寡言的长者。他的出现激化了矛盾冲突,在玉梅的内心掀起波澜,也促使小说情节发生逆转。

E.面对公公的“嘟哝”,玉梅欲辩不能,只好“捂住嘴”。她“愣”在那儿仔细思量后,明白了事情的真相,于是为之脸红。

14.小说着重刻划了玉梅哪些方面的性格品质?请结合情节加以概括。(4分)

答:

15.有人认为小说的最后三段可以删去。删与不删,你认为哪一种更好?请说明理由。(6分)

答:

13.D E(D项:“激化了矛盾冲突”有误,应是缓和或解决了矛盾。E项:“欲辩不能”有误,应是恍然大悟后为之震惊,因而“捂住嘴”;“愣”在那儿主要表现的是玉梅的尴尬。)

14.要点:①情节:借坪晒谷;性格:热心助人。②情节:发现‚英文‛;性格:耿直泼辣;③情节:公公释疑;性格:知错能改。(答对一点,2分;答对两点即满分。意思对即可)15.答案示例:(1)不删更好。理由:①更突出玉梅没能及时道歉的愧疚之情;②将人物置于更大的社会背景中,使作品的内涵更为丰富(或:使主题更为深刻);③以金花女儿大笑衬托哀情,更能扣动读者心弦;④出人意表,耐人寻味。

(2)删了更好。理由:①不节外生枝,主题更加集中;②金花什么时候回来?玉梅能不能得到她的谅解?小说留下悬念,有更多的想象空间;③让玉梅留下遗憾,更能引发读者思索。

(观点1分。理由5分:答对一点,2分;两点,4分;三点,5分。言之成理即可。)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15分)齐白石衰年变法

王开林

五十七岁时,白石老人仍然有衰年变法的勇气,这一点特别值得我们敬佩。年近花甲,别的画家早已守成,门户守得严严紧紧,连只蚂蚁都休想钻进去,他却反其道而行之,一改轻车熟路的画风,去追求遥远陌生的艺境。

白石老人衰年变法,起因于他对自己的工笔画越来越不满意,且看他如何说:“余作画数十年,未称己意,从此决定大变,不欲人知,即饿死京华,公等勿怜„„”“余昨在黄镜人处获观黄瘿瓢画册,始知余画过于形似,无超凡之趣,决定从今大变。人欲骂之,余勿听也;人欲誉之,余勿喜也。”“余五十岁后之画,冷逸如雪个,避乡乱窜于京师,识者寡,友人师曾劝其改造,信之,即一弃。”

近人胡思敬说:“大约文艺之士或传或不传,亦各有命,非可以力争。死后得一知己,胜于生前十倍。”其实,生前能获知己才是艺术家之大幸。齐白石勇于衰年变法,外界强有力的赞成者和推动者是同时代的大画家陈师曾。陈师曾在欧洲学习的是西洋油画,但中国画的造诣也十分了得。他凭仗慧眼和法眼看出,齐白石具备天纵之才,若打破定式,往大写意方向发展,精进数年,成就未可限量。

几经琢磨,白石老人豁然悟出“大笔墨之画难得形似,纤细笔墨之画难得传神”,“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他曾告诉弟子娄师白:“书画之事不要满足一时成就,要一变百变,才能独具一格。”

赞成齐白石衰年变法的还有一位丹青高手,即以画马著名的大师徐悲鸿。白石老人在《答徐悲鸿并题画江南》一诗中写道:“我法何辞万口骂,江南倾胆独徐君。谓我心手出怪异,鬼神使之非人能。”可见徐悲鸿对齐白石的评价不是一般好,而是非常高。在京城,他们曾多次合作,大幅大幅的泼墨画,绘完了,相对莞尔一笑,仿佛宇宙之大,唯使君与我耳。有陈师曾和徐悲鸿这样当世无几的国手在一旁大力鼓动和促成,白石老人衰年变法就勇气十足,信心十足了。

衰年变法之后,齐白石真正达到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自由之境。这种蟒蛇蜕老皮的苦乐也只有他本人最清楚:“扫除凡格总难能,十载关门始变更。老把精神苦抛掷,功夫深浅自心明。”

齐白石特别讲求继承传统,转学多师,他最欣赏的画家有徐渭(青藤)、石涛(原济)、八大山人(雪个)、黄慎(瘿瓢)、吴昌硕(缶庐)等数位,这些丹青巨擘全都艺术个性鲜明,反对墨守成规,能够别开生面。齐白石骨子里十分高傲,却也写过崇拜前辈大师从心悦诚服到五体投地的诗:“青藤雪个远凡胎,缶老衰年别有才。我欲九泉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

愿做徐青藤门下走狗的,齐白石不是第一人,第一人是清初的大画家郑板桥,郑板桥曾刻一方印,印文为“徐青藤门下走狗郑燮”。齐白石则不啻要做青藤居士徐渭门下的“走狗”,还要做八大山人朱耷与缶老吴昌硕门下的“走狗”,轮值于三家门下,真够劳苦的,可他心甘情愿。我想,在冥府之中,齐白石见到徐渭、朱耷和吴昌硕,执意要拜他们为师,只怕那三位前辈高手都会逊不敢当,不约而同地说出“折杀老夫”的话来。

齐白石衰年变法,从自发直抵自觉和自由,追求全新的境界,他追求到了,脱却一身匠气,直抵造化之美的神秘殿堂。一个人乃至一个国家要变法图强,非得要有这种不计一时之利、务求百世之功的勇气不可。白石老人敢于锐变,而非渐变,在艺术风格上革故鼎新,表面看去,他要冒“非生即死”的危险,实则他的底气在那儿,就一定能够活得更漂亮。

白石老人衰年变法大功告成,所以他特别喜欢别人冲他翘大拇指。不老的童心固然起到作用,爆棚的自信也未加丝毫掩饰。这就对了。

(选自《广州日报》,有改动)13.下列对文章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文章叙议结合。“衰年变法”是指齐白石晚年不为名利所困,打破门户之见,反其道而行之,去追求遥远陌生的艺境。

B.齐白石避乡乱到了京师,作品不被认可,经过反思,他悟出自己的大笔墨之画过于形似,缺少超凡之趣,决定向大写意方向发展。

C.高傲的齐白石倾心于徐渭、朱耷、吴昌硕,体现了他在艺术风格上的追求,表明了他所达到的艺境已经超越前辈。

D.从齐白石衰年变法成功中作者感悟到:一个人乃至一个国家要变法图强,非得要有这种不计一时之利、务求百世之功的勇气不可。

E.齐白石衰年变法,他革故鼎新,脱却匠气,从自发到自觉和自由,直抵造化之美的神秘殿堂。他也乐意被别人认可。

14.根据全文,概括齐白石衰年变法获得成功的原因。(4分)

答:

15.本文大量引用了齐白石的诗文,请简要分析其作用。(6分)

答:

13.B C(B项,白石老人豁然悟出‚大笔墨之画难得形似……‛‚始知余画过于形似,无超凡之趣‛; C项,‚他所达到的艺境超越了前辈‛系无中生有)

14.①齐白石本人有变法的强烈愿望。②齐白石特别讲求继承传统,转学多师。③齐白石有着不老的童心和爆棚的自信。④陈师曾、徐悲鸿等国手的大力鼓动和促成。(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15.①增加了本传记的真实性;②印证了作者的观点(或:为作者的评述提供了依据);③突出了传主的精神面貌(或:表明了齐白石作为一名艺术大师具有的深厚的文化素养、不懈的艺术追求、独特魅力人格);④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强文章感染力、可读性。(从文本、传主、读者、作者四方面的作用入手,答对三点即可)

四、语言文字运用(13分)

16.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4分)

教育部2013年2月27日发布的《2012中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发展与就业报告》显示,从2007年到2011年,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5年超过95%以上。

①,与持续走高的就业率相反,中职教育在社会上并不受“待见”。高就业率与低社会认可度所形成的巨大反差,长期以来

(zǔ ài)着中职教育的发展。

(1)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改正。(2分)

改为:

(1)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5年超过95%(或: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5年95%以上。)

(2)请在文中第①处补出恰当的关联词语。(1分)

然而(或:其它表示转折的关联词)(1分)

(3)请在文中第②处根据拼音填写正确的词语。(1分)

阻碍(错一字不得分)

17.把下面这段文字改写成三个短句。要求:文意明白,内容不能删减,原意不能改动。(3分)

3月6日国家税务总局某官员基于个税起征点提高到3000元已让纳税人的人数减少三分之二的事实对全国政协会议代表们继续提高个税起征点的呼吁表示不可能。

(1)全国政协会议代表们呼吁继续提高个税起征点。

(2)3月6日,国家税务总局某官员表示不可能。

(3)个税起征点提高到3000元已让纳税人的人数减少三分之二。(一句1分,不考虑三句的先后顺序)18.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6分)

“亲,被通缉的逃犯们,徐汇公安‘清网行动’大优惠开始啦!亲,现在拨打24小时客服热线021-64860697或110,就可预订‘包运输、包食宿、包就医’优惠套餐„„”日前,上海徐汇警方微博发布的一则《通缉令》在网上被疯传,这则“通缉令”因为使用淘宝体说话方式,被称为“淘宝体通缉令”。随后,烟台警方、福州警方等也相继通过微博发布类似通缉令。

对于这种“淘宝体通缉令”,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阐述。(要求: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00字左右。)

答:示例一:‚淘宝体通缉令‛值得推广。首先,‚淘宝体‛可消除罪犯的畏惧感,解除顾虑,主动投案自首;其次,把硬邦邦的通缉令变得轻松活泼,塑造执法机关的亲民形象;再次,可以吸引眼球,起到更好的宣传效果,有利于发挥通缉令的作用。

示例二:通缉令不宜用‚淘宝体‛。首先,通缉令属于政府公文,‚淘宝体‛具有调侃意味,消除了公文的严肃性。其次,公安局是政府执法机关,发布通缉令是一件严肃的事情,面对违法犯罪需要义正词严,‚淘宝体‛和警察的形象不相符。(观点明确,2分;理由4分,阐述合理、连贯,两点即可。)

五、作文(70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70分)

有人说:真正成功的人,本质上流着叛逆的血,摆脱一切限制。

也有人说:一支笔,可以画,可以写,但必须让一只手握住。

对上述说法,你有何感悟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①必须符合文体要求;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厦门市2013届高三质量检查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1)士贰其行

(2)臣生当陨首

(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4)座中泣下谁最多

(5)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6)衣冠简朴古风存

(二)文言文阅读(15分)2.C(典,主管)3.B(楚东地得以保全,三个臣子的献计是重要原因;昭常的守卫,和秦人的援助都是三人计策的具体运用,也是原因。①是太子就是否向齐献地以返回楚国欲问计于老师;④是子良入齐后齐国的反应;⑥是结果,不是原因。)

4.D(“昭常假托王命”有误。昭常是奉了王命的,子良说他假托王命只是托辞。)

5.(1)(3分)我对于这三位先生的主意,该采用谁的呢?(三子,三位先生,三个人;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各1分。句意不通顺者,可酌情扣分。)

(2)(3分)阻挡楚国太子不让(他)走,是不仁道的。(隘,阻挡;出,使„„出;仁,仁道,仁义。各1分。句意不通顺者,可酌情扣分。)

【参考译文】

楚襄王做太子时,在齐国做人质。他父亲怀王死了,太子便向齐王提出要回楚国去,齐王阻止他,说:“你要割让东地500里给我,才放你回去;否则,不放你回去。”太子说:“我有个师傅,让我找他问一问。”太子的师傅慎子说:“给他土地吧,土地是用来安身的,因为吝惜土地,而不为父亲送葬,这是不道义的。所以,我说献地对你有利。”太子便答复齐王,说:“我敬献出东地500里。”

太子回到楚国,即位为王。齐国派了使车50辆,来楚国索取东地500里。楚王告诉慎子,说:“齐国派使臣来索取东地,该怎么办呢?”慎子说“大王明天召见群臣,让大家来想办法吧。”

于是,上柱国子良来拜见楚王,子良说:“大王不能不给,您说话一字千金,既然亲口答应了万乘的强齐,却又不肯割地,这就失去了信用,将来您很难和诸侯各国谈判结盟。应该先答应给齐国割让东地,然后再出兵攻打齐国。割地,是守信用;攻齐,是不示弱。所以我觉得应该割地。”

子良出去后,昭常拜见楚王,说:“不能给。所谓万乘大国,是因为土地的广博才成为万乘大国的。如果要割让东地500里,这是割让了东国的一半啊!这样楚国虽有万乘之名,却无万乘之实了。所以我说不能给,我愿坚守东地。”

?昭常出去后,景鲤拜见楚王,说:“不能给。不过,楚国不能单独守住东地,我愿去求救于秦国。”

景鲤出去后,太子的师傅慎子进去。楚王把三个大夫出的主意都告诉了慎子,说:“对于这三位先生的主意,我该采用谁的呢?”慎子回答说:“大王都采用。”楚王怒容满面地说:“这是什么意思?”

慎子说:“请让我说出我的道理,大王将会知道确实如此;大王您先派遣上柱国子良带上兵车50辆,到齐国去进献东地500里;在派遣子良的第二天,又任命昭常为大司马,要他去守卫东地;在派遣昭常的第二天,又派景鲤带领战车50辆,往西去秦国求救。”楚王说:“好”。于是派子良到齐国去献地,在派子良的第二天,又立昭常为大司马,要他去守卫东地;还派遣景鲤去秦国求救。

子良到了齐国,齐国派武装来接受东地。昭常回答齐国使臣说:“我是主管东地的大司马,要与东地共存亡,我已动员了从小孩到60岁的老人全部入伍,共30多万人,虽然我们的铠甲破旧,武器鲁钝,但愿意奉陪到底。”齐王对子良说:“您来献地,昭常却守卫东地,这是怎么回事呢?”子良说:“我是受了敝国大王之命来进献东地的。昭常守卫东地,这是他假托王命,大王可以去进攻他。”齐王于是大举进攻东地,讨伐昭常。当大军还未到达东地边界时,秦国已经派了50万大军进逼齐国的西境,说:“你们阻挡楚太子,不让他走,这是不仁道的;又想抢夺楚国东地500里,这是不正义的。你们如果收兵则罢;不然,我们等着决战一场。”

?齐王听了害怕,就请求子良去告诉楚国,两国讲和。又派人出使秦国,声明不进攻楚国,从而解除了齐国的战祸。楚国不用一兵一卒,竟确保了东地的安全。

6.(6分)(1)①本联写了登高所见秋景:千山重叠,无边落木,江水澄明,夜月清明(或:远望群山,落木萧萧。天空开阔明朗,眺望江水,澄净江面上的月色皎洁明净);②写出了秋景高远壮阔的特点(或:营造了一种空明阔大的意境);③表现了诗人轻松明快的心情(或: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投身自然的喜悦)。(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2)①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归隐江湖的志趣,②暗示了诗人愿告别尔虞我诈现实社会、追求逍遥自在理想生活的心灵世界。(答出一点,2分;答出两点,3分。意思对即可。)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7.B D(B项:应为“众人认为要罚得又雅又有趣,李纨便要宝玉去栊翠庵妙玉处取枝梅来。宝玉喝过热酒,独自一人前去取回来一枝二尺来高的红梅”。D项:①“从母亲坚定的目光中汲取勇气”应为“在爱情中汲取勇气”;②“反唇相讥”应为“一声不吭”。)

8.⑴瑞珏(1分)【情节要点】①高老太爷死后,瑞珏的产期临近。②为避“血光之灾”,高家长辈强迫瑞珏到城外去分娩。③觉新到城外租了一处简陋潮湿的房子,让瑞珏待产。④瑞珏难产而死。(4分。各1分)

(2)马斯洛娃(1分)【情节要点】①马斯洛娃奉命到药房取药,遭到一个男医士的纠缠。②马斯洛娃使劲推开男医士。③男医士撞在药架上,有药瓶从架上掉下来砸碎了。④主任医师断定马斯洛娃和男医士调情,把她赶出医院。(4分,各1分)(由于版本不同,《复活》的人物译名可酌情放宽)

9.要点:①孔子主张学以致用(或:孔子认为,为学的目的在于经世致用)。他要求弟子们把所学知识运用到政务、外交上。②孟子主张学习要专心致志(或:孟子认为,学习要持之以恒)。他以“茅塞”为喻,告诫高子不可间断学业。(6分。每点3分:主张2分,分析1分)

【参考译文】①孔子说:“熟读《诗经》三百篇,派他从政做官,却不会处理政务;派他当外交使节,却不能独立自主应对,读得虽然很多,又有什么用呢?”

②孟子对高子说:“山坡上人可以走的地方,只要专一地去走,就会成为一条路;隔些时日不去走,茅草就会将路堵塞住。现在,‘茅草’堵塞住你的心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10.B(原文是说,喜剧自世界三大古老剧种成型之时便开始发源。)

11.①现实主义(或:针砭时弊);②乐观主义。(2分,各1分)

12.先承接上文;然后从正面举例论证中国喜剧一直坚持着深刻的现实主义;接着从反面分析当前喜剧的存在问题;最后提出回归真正的喜剧精神的办法。(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13.D E(D项:“激化了矛盾冲突”有误,应是缓和或解决了矛盾。E项:“欲辩不能”有误,应是恍然大悟后为之震惊,因而“捂住嘴”;“愣”在那儿主要表现的是玉梅的尴尬。)

14.要点:①情节:借坪晒谷;性格:热心助人。②情节:发现“英文”;性格:耿直泼辣;③情节:公公释疑;性格:知错能改。(答对一点,2分;答对两点即满分。意思对即可)15.答案示例:(1)不删更好。理由:①更突出玉梅没能及时道歉的愧疚之情;②将人物置于更大的社会背景中,使作品的内涵更为丰富(或:使主题更为深刻);③以金花女儿大笑衬托哀情,更能扣动读者心弦;④出人意表,耐人寻味。

(2)删了更好。理由:①不节外生枝,主题更加集中;②金花什么时候回来?玉梅能不能得到她的谅解?小说留下悬念,有更多的想象空间;③让玉梅留下遗憾,更能引发读者思索。

(观点1分。理由5分:答对一点,2分;两点,4分;三点,5分。言之成理即可。)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13.B C(B项,白石老人豁然悟出“大笔墨之画难得形似„„”“始知余画过于形似,无超凡之趣”; C项,“他所达到的艺境超越了前辈”系无中生有)

14.①齐白石本人有变法的强烈愿望。②齐白石特别讲求继承传统,转学多师。③齐白石有着不老的童心和爆棚的自信。④陈师曾、徐悲鸿等国手的大力鼓动和促成。(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15.①增加了本传记的真实性;②印证了作者的观点(或:为作者的评述提供了依据);③突出了传主的精神面貌(或:表明了齐白石作为一名艺术大师具有的深厚的文化素养、不懈的艺术追求、独特魅力人格);④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强文章感染力、可读性。(从文本、传主、读者、作者四方面的作用入手,答对三点即可)

四、语言文字运用(13分)

16.(4分)

(1)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5年超过95%(或: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5年95%以上。)(2分)

(2)然而(或:其它表示转折的关联词)(1分)

(3)阻碍(错一字不得分)

17.(3分)(1)全国政协会议代表们呼吁继续提高个税起征点。

(2)3月6日,国家税务总局某官员表示不可能。

(3)个税起征点提高到3000元已让纳税人的人数减少三分之二。(一句1分,不考虑三句的先后顺序)18.(6分)示例一:“淘宝体通缉令”值得推广。首先,“淘宝体”可消除罪犯的畏惧感,解除顾虑,主动投案自首;其次,把硬邦邦的通缉令变得轻松活泼,塑造执法机关的亲民形象;再次,可以吸引眼球,起到更好的宣传效果,有利于发挥通缉令的作用。

示例二:通缉令不宜用“淘宝体”。首先,通缉令属于政府公文,“淘宝体”具有调侃意味,消除了公文的严肃性。其次,公安局是政府执法机关,发布通缉令是一件严肃的事情,面对违法犯罪需要义正词严,“淘宝体”和警察的形象不相符。(观点明确,2分;理由4分,阐述合理、连贯,两点即可。)

第四篇:厦门市2011—2012学年上学期期末高一质量检查语文必修2参考答案

厦门市2011—2012学年上学期期末高一质量检查

语文必修2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19分)

1.蓊蓊 必修2P3裾P5溘P18俜P21垣P14哺P27椽P7夙P15(每空0.5分,共4分)

2.诗经P14离骚P17孔雀东南飞P20王安石P35苏轼P32神话传说P67狐假虎威(只要是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即可)

(每空1分,共7分)

3.觉慧梅(每空1分,共2分)

4.言笑晏晏P15同心而离居P26羁鸟恋旧林P27齐彭殇为妄作P30泣孤舟之嫠妇P32契阔谈䜩P26

(每空1分,共6分)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11分)

5.①临:面对P30②一:把„„看作一样P30③存:问候,怀念P26

④所以:用来P29⑤缪:盘绕P32⑥漫:模糊。P35

(每空0.5分,共3分)

6.⑪有的人借助外物寄托情感,无拘无束地生活。

(要点:“因”“放浪形骸之外”。共2分)P29

⑫后人弄错了它流传的(文字),却没有人能够说明白情况。

(要点:“谬”“名”。共2分)P36

⑬桂树做的棹,木兰做的桨,划破月光下的清波,船在月光浮动的水面上逆流而上。(要点:“棹”“流光”。共2分)P32

⑭我知道那是不可能忽然得到的,因而只能把箫声的余音寄托给这悲凉的秋风。(要点:“骤”、“响”。共2分)P33

三、课内外古诗文阅读(24分)7.(3分)B(①④指示代词,“那,那些”:⑫③⑤⑥⑦代词,“洞”:②语气助词,无实在意义;⑧⑩表示反问语气,“难道”:⑨代词,指代自己。)

8.(3分)D(ABC都是名词作动词,D动词作名词)

9.(3分)D(D和例句都是宾语前置句:“安在”即“在安”,“何为”即“为何”,“何羡”即“羡何”;A①定语后置②省略句;B①②判断句;C①主谓倒装②被动句。)

10.(6分)⑪湿寒(2分)

⑫同意。(1分)这诗借望月抒离情,前三联描写妻子“独看”明月、久久不眠的情景,诗人想象妻子对“我”的思念及自己对妻子的怀想无不从“独看”的明月中流露出来。(2分)第4联写诗人企望夫妻并倚“虚幌”,明月“双照”。(1分)

(能联系诗歌内容恰当分析即可。)

11.(3分)A(但:只)

12.(3分)C(①赞美韩荆州有周公那样的作风;④前两句赞美韩荆州的德行与文才,后面是李白对自己才华的自信;⑥赞美韩荆州对贤士真诚相待。)

13.(3分)C(本文是干谒之作,作者虽有恭维之词,但并没有“阿谀奉承”。)

【参考译文】

我听说天下谈士聚在一起议论道:“人生不用封为万户侯,只希望结识一下韩荆州。” 您怎么令人景仰到这样的程度!难道不是因为您有周公那样的作风,亲自践行吐哺握发之事,因而使海内的豪杰俊士都奔走而归于您的门下。士人一旦被您赏识,便如跳进了龙门,声誉立即提高了十倍。所以藏龙卧虎待机而动的人士,都想从您这里获得声誉和肯定的评价。希望君侯您不因为自己的富贵而对他们骄傲,也不因为他们寒贱而轻忽他们,那么您众多的宾客中便会有毛遂那样的奇才。假使我能有脱颖而出的机会,我就是那样的人啊。

我是陇西平民,流落在楚地汉水一带。少年时期即爱好剑术,拜见了许多地方长官;三十岁而诗文有成就,拜见了很多朝中卿相显贵。虽然身高不满七尺,但心志高超,过于万人。王公大人都赞许我有志节,讲道义。这是我过去的抱负和行事,怎么敢不尽情向您倾诉呢?

您的著作堪与神明相比,您的德行感动天地;文笔阐明自然化育之大道,学问穷究天道人事之精微。希望您推心相与,和颜接待,不因为我以长揖之礼晋见而拒绝我。如若能用盛宴来接待我,任我纵情畅谈,那么请您以日写万言来测试我,我将手不停挥,顷刻可就。如今天下文士都认为您是执掌诗文命运的星君,衡量人才高下的权威,一经您的品评,就是德才兼美之士。那您何必爱惜庭阶前区区一尺之地,使我不能扬眉吐气、气宇昂扬于青云直上呢!

从前王子师担任豫州刺史,尚未到任就征召荀慈明,到任后又征召孔文举;山涛任冀州刺史,考察选拔三十余人,其中有的人官至侍中、尚书,这都是前代人所称道赞美的。而您也荐举过严协律,进入朝廷任秘书郎;其间还有崔宗之、房习祖、黎昕、许莹等人,有的由于才干名声被您知晓,有的因为操行清白受您赏识。我每每看到他们怀恩感慨,忠义奋发。我因此感动激励,了解您以至诚待人,对贤士推心置腹,故而不归向他人,而愿意把身心命运付托给国中才德至高的人。倘使您有什么紧急艰难而要用我之处,我自当献

身效命。

再说人并不是尧舜那样的圣人,谁能十全十美呢?我在谋略策画方面,怎么能自夸呢?至于我的诗文创作,已经积累成卷轴,却想呈请您抽暇过目。就怕雕虫小技,不能得到大人的赏识。如果有幸蒙受您的垂青,愿意看看拙作,那么请赏给纸墨,还有抄写的人。然后回去打扫安静的小室,誊清呈上。希望像青萍宝剑、结绿美玉一样,能够在薛烛、卞和的门下,增添身价。但愿您推恩于身居下位的人,大开嘉奖鼓励之门。还望您加以考虑。

四、课内现代文阅读(10分)

14.(3分)开头写的叶和花是静态的,微风过后就写出了它们的动态,动静结合,形象地传达出荷塘富有生气的风姿。(2分)因微风吹动叶和花,才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以及缕缕清香,引出下文。(1分)

15.(4分)⑪不可以。“参差”指“黑影”高高低低,“斑驳”指“黑影”深浅不一,这里依照从大处到细处的观察顺序。(2分)

⑫不可以。原句“弯弯”形容“杨柳”,“稀疏”形容“倩影”,抓住事物的特征,修饰恰当。(2分)

16.(3分)这个句子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由视觉向听觉转移,将宁静的光和影转化成活泼的跳跃的音符,化静为动,激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2分)光和影的和谐分布与名曲的优美悠扬相通,给读者带来温馨优雅的氛围。(1分)

五、课内外现代文阅读(26分)

17.D(3分)

18.类比马克思发现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的意义。(3分)

19.对比马克思发现剩余价值的意义。(3分)

20.B(3分)

21.这些代词的运用,使文章上下段之间结构严谨,环环相扣,具有严密的逻辑性。(2分)

22.(4分)①相知的朋友往往不在身边,生活里经常陷入一种人生寂寥的境地。②不能对境而心不起,留下满怀的惆怅、思念与惘然。③感觉在举世滔滔中,真正懂得情感,知道无私付出的人,是愈来愈少见了。(答对1点给2分,答对2点给4分。)

23.(4分)第①处,于篇首引用,点题,引起下文,引出读者思考。第②处在文章后半部分引用,前后呼应,含蓄地引出主旨。(各2分;“富有诗意”等答案,可斟情给1分。)

24.(4分)⑪怀君不只是思念,而有一种置之怀袖的情致,是温暖、明朗、平静的。⑫要学习怀珠的贝壳,有足够广大的胸怀来包容,还有足够柔软的风格来承受。(各2分)

六、作文(60分)25.(60分)略

第五篇:厦门市2007级高一语文必修四质量检查试题参考答案

厦门市2007级高一语文必修四质量检查试题参考答案

发表时间:2008-7-7 19:24:56 来源:转帖点击 651 次

厦门市2007—2008学年高一质量检测

语文必修4 参考答案

1.①孱②咄咄③袤④节⑤炙⑥暄⑦缛⑧慧

2.①《哈姆莱特》《李尔王》②兰舟③帕斯卡尔④周瑜、孙权

3.①杨柳岸,晓风残月②也无风雨也无晴③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④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4.示例:(若江南文化是)缠绵悱恻、婉约柔美的柳词;(西北文化则是)铿锵雄浑、高亢豪放的苏词。

5.⑴扬言⑵遗憾 ⑶(被)推荐 ⑷坚守

6.B(①名词作动词②名词作状语③⑥意动用法④⑤使动用法)

7.⑴我离开亲戚朋友来侍奉您的原因,只是仰慕您高尚的品德。

(“所以”“亲戚”“高义”各0.5分,句子不通顺、连贯的酌情扣分。)⑵张衡不趋附当时的权贵,(因此)担任的官职总是多年不被升迁。(“慕”“辄”“徙”各0.5分,句子不通顺、连贯的酌情扣分。)

8. 词牌婉约

9.愁(2分)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2分)

10.比喻。(2分)在词人笔下,抽象的东西“愁”竟有了重量,不但可随波逐流,还可以用船来承载。作者化抽象为具体,想象新颖真切,极形象地抒写出了内心的苦闷和忧愁之深。(2分)

11.B(坐:因„„获罪)

12.A(A以:介词,用。B之:代词,指梁彦光;助词,的。C所:介词,和“为”一起表示被动;助词。D乃:连词,就;却)

13.C(“为政始终是惩恶和教化兼施”)

14.⑴期望能有办法来改变那儿的民风,对上来报答陛下对我的大恩。(“庶”“有以”“上”“答”各0.5分,句子不通顺、连贯的酌情扣分。)⑵彦光没有处罚他,而是把他带到州中的学校,让(他)在孔子庙里参观。(“罪”“将”“观”各0.5分,“弗之罪”倒装句式0.5分,“令观于孔子庙”省略句、倒装句句式各0.5分,句子不通顺、连贯的酌情扣分。)

参考译文:

梁彦光字修芝,安定郡乌氏县(今甘肃省泾川县)人。彦光年轻时就性情纯厚,他的父亲常常对亲近的人说:“这个孩子品格、气概不凡,一定会使我们的宗族兴盛。”西魏大统末年,彦光进太学学习,泛览了经书和史书的要略,做事有规矩和法度,即使在匆忙之际也严守礼仪。到隋高祖接受了北周的禅让登基,任命彦光担任岐州刺史。开皇二年,皇上驾临岐州,很赏识彦光的才能。几年之后,彦光调任相州刺史。彦光以前在岐州任刺史时,那儿的民风很质朴,彦光用为政安定的方式来治理,使得一郡的风俗人心都受到了教育感化。等到了相州,依然按照治理岐州的方法治理。相州治所邺都的民风不淳,民众大多善变而狡诈,他们对彦光编了歌谣,说他不能够治理州郡、教化民众。皇上听到了这个歌谣就责备了彦光,最终因此获罪而被免官。一年多以后,被任命为赵州刺史,彦光对皇帝说:“请求再任命我为相州刺史。我将改变方法,期望能有办法来改变那儿的民风,来报答陛下对我的大恩。”皇上答应了他的请求,再次任命他为相州刺史。相州的强横狡猾、不守法纪之徒听说彦光是自己请求前来的,没有不嘲笑他的。彦光一到任,就揭发隐匿的奸邪之徒及其罪行,如神明一般明察,从此狡诈之徒没有不潜逃的,一郡之内人们都非常惊骇。当初,北齐灭亡之后,世族士绅和读书人大多迁居关内,只有工匠、商贩和乐户人家迁移聚居在州城的外城一带,因此民风险恶邪僻,无端地编造歌谣诽谤、控告官员,频繁地挑起许多事端。彦光想要革除这些弊端,就用俸禄延请中原的儒学大师,在每个乡里建立学校,不是圣贤的学说不准教授。从此民众都能够克制自励,民风大有改变。

有一个滏阳人焦通,性好酗酒,在对待父母的礼法上有过错,被堂弟告发。彦光并没有处罚他,而是把他带到州中的学校,让他在孔子庙里参观。焦通于是就受到了感化而醒悟,又难过又惭愧,无地自容。彦光就教训他,等他明白道理之后就让他回家了。后来焦通改正了过错,磨砺自己的品行,最终成为了有善行的士人。彦光用德行来教育、感化民众的行为,都如这样的情况。官吏民众都被

他感化而爱戴他,相互之间都没有了争执。

四、课内现代文阅读鉴赏(10分)

15.舞台说明(2分)

16.①以后需要,我再寄给你(2分)②你作的孽无法用金钱来抵消(2分)

17.“需要钱。”(或“你毕竟很贫困。”或“你毕竟还要生活。”)(2分)

18.鲁侍萍从周朴园前后态度的变化中,看清了他的虚情假意,撕掉支票,表现出她的自尊和坚强。解析:对人物的分析一定要客观,符合实际。(2分)

五、课外现代文阅读鉴赏(25分)

19.石板(2分)

20.来源(由来)(2分)抗敌御侮、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2分)

21.(6分)(1)小镇的经济繁荣(2分)(2)小镇的文脉深厚(2分)

(3)小镇的历史人物辈出(2分)

22.(4分)运用比拟和比喻的手法(2分),生动形象地表达出石板外表磨损,古韵犹存的特点(2分)

23.(4分)(1)首尾照应(2分)(2)渲染气氛,引发思古幽情(2分)

24.(5分)要点:(1)对悠久历史的赞叹(2)对物是人非的惆怅(3)对美好未来的憧憬(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两点给4分,答对3点给5分)

25.作文(略)

下载厦门市2007—2008学年高一质量检查word格式文档
下载厦门市2007—2008学年高一质量检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厦门市2013届高三质量检查 语文试题

    厦门市2013届高三质量检查 语文试题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女也不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

    厦门市2018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质量检查

    厦门市2018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质量检查 英语试题 第一部分 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

    厦门市2016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质量检查(2016 03)

    厦门市2016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质量检查 语文试题 本试题卷共10页,18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

    厦门市2010~2011学年高二语文期末质量检查试题参考答案(模版)

    厦门市2010~2011学年(下)高二质量检测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1)疏石兰兮为芳(2)酌酒以自宽(3)渔梁渡头争渡喧 (4)渌水荡漾清猿啼(5)乾坤日夜浮(6)皓腕凝......

    厦门市思明区2012届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查 语文试题

    厦门市思明区2012届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查 语文试题 第一部分口语交际(满分:7分) 一、完成第1题(7分) 据报道,最近,某小学六年级两位男生因为崇拜鲁滨孙,便瞒着师长,私自带上一副鱼钩,一......

    2014厦门市高一年下学期期末考试答案

    厦门市 2013-2014 学年下高一质量检测 I.听力理解 1. A2. A3.B4. C5.C6. B7. C8. B9. B10. A 11. B12. C13. B14. C15. B16. A17. A18. A19.C20. AII.选择填空 21.D22. C23.......

    厦门市2018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质量检查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厦门市2018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质量检查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请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在答题卡上与题......

    福建省厦门市2018届高三5月质量检查文综地理试题

    厦门市2018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查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第I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负积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