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浅谈幼儿独立性的培养(定稿)

时间:2019-05-14 10:24: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文:浅谈幼儿独立性的培养(定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文:浅谈幼儿独立性的培养(定稿)》。

第一篇:论文:浅谈幼儿独立性的培养(定稿)

幼儿独立性的培养

独立性是一个人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幼儿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成就卓著者都是有坚强毅力、独立性和勇往直前等个性品质的人。因而,培养幼儿的独立性理所当然地应成为幼儿教育的重点之一。那么怎样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呢?

一、家庭是培养幼儿独立性的首要场所

1.家长做幼儿独立的表率,给幼儿树立正确榜样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有的幼儿都是受了父母和环境的影响决定他一生的性格。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如果你自己就是一个处处依赖他人、对什么事都拿不定主意、动不动就寻求帮助的人,那你怎么能指望你的孩子能够独立自主。所以,家长要给幼儿树立一个好榜样。

2.在生活中做起,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对幼儿来说,所有的事情都是从不会做到会做的。要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就要给幼儿自己实践的机会。大部分的家长都能意识到这个问题,也不反对老师要求家长能尽量让孩子做事情,然而在具体实施中,家长们却总是无意识的在帮孩子做一些看似平常的小事。家长爱孩子那是无可非议的,但过度娇惯保护反而会在无形中造成幼儿依赖、懒惰的心理。

3.顺应幼儿好奇心,让幼儿自己动手去发现

幼儿的好奇心在家长眼里看来往往是幼稚的,家长在这个时候不应嘲笑幼儿,以免伤到幼儿的自尊心,而应该更多鼓励幼儿去发现和探索。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应给予幼儿充分的想象空间,发展幼儿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并从小就告诉他们一些科学家、发明家成功的故事,以激励幼儿从小具有爱学习,爱思考,爱创造的能力,为他们长大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4.为幼儿创造机会,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家长在教育时总是认为孩子应该顺从听话,从不去倾听孩子的需要。总是认为孩子的想法是幼稚的,哪能做什么决定。其实幼儿对每件事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认识,家长应该创造机会让幼儿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5.创造良好环境,让幼儿在环境中独立

有的家长喜欢孩子,总是要抱着孩子一起睡才安心,以至于有的孩子上初中甚至是上了高中大学还跟父母一起睡,上了寄宿学校后也不能独自入睡。这些孩子到了社会上总是不能适应独自生活,反而更加缺乏安全感。所以给幼儿创造一个独立的环境,例如:从小就让孩子有一间独立的房间。让他从小就知道自己是个独立的个体,应该有自己的想法和生活。

二、幼儿园是培养幼儿独立性的重要场所

1.在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独立的意识

3—6岁幼儿的自我意识,是从对自我尊重的意识开始的,即欲摆脱成人的保护,寻求独立做一些事情而产生自尊和自爱。在家中父母的一味保护和包办代替会使幼儿产生错误的认识,以为什么事情都不用自己去做。所以,在幼儿园中,教师应为幼儿提供适合其身心发展的环境,使其自身解放,独立人格。

2.给每个幼儿自己独立的空间,不要控制他的思想和行动

我们要主动为幼儿创设宽松、自由的精神环境,不要控制他们的思想和行动,这样他们的独立意识会得到认同,他们的独立愿望会得到实现。幼儿的独立自主都是通过各项活动来感知和发展的,教师应主动为幼儿创设思考创造的机会。

3.寓教于乐,在学中玩,乐中学,传统的幼儿教育,按照孩子们的年龄划分班级、年级,以班为团体在同一时间内学习相同的课程。在教学中,以“传授”为中心,老师为主,幼儿为辅。整个课程内容、形式都由老师控制,学生通过模仿性的学习来吸收知识。这种教学往往枯燥乏味,幼儿提不起兴趣,教学效果往往不尽人意。但如果使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能感受到教师在教他们一些技能,就能帮助孩子主动掌握自理能力的技巧。

4.因材施教,根据每个幼儿的情况来定

教育家蒙台梭利一生都强调要观察孩子,每个孩子都有特有的发展时间和发展过程,人与人永远不要横向去比较。幼儿独立意识的培养是个长期的过程,不应急于求成,教师应耐心指导,利用儿童自身成长的需求,在不损害儿童快乐和自由的前提下,实现教育目的。

三、家园合作,协调幼儿园独立性的平衡

孩子上了幼儿园以后接触的就是两种不同的环境,一种是一对一的家庭教育,一种是集体的幼儿园教育。幼儿的独立能力光靠在学校的锻炼是不够的,如果家长在家里实行反向教育,两种教育就会背道而驰,产生的结果反而更加不理想。所以,教师在对幼儿进行锻炼的的同时,也要对家长的教育方式进行正确指导,取得家长们的理解和配合。因此,学校和家长应及时沟通,通过电话、家长会、家园联系册、家访,等多种形式的结合向家长反馈幼儿在校的情况,同时向家长了解幼儿在集市的情况。幼儿独立性的培养需家庭和幼儿园共同合作齐心协力,以达到教育的目的,培养出身心健康的幼儿。

鲁迅说过:孩子是自己的,又不是自己的。“是自己的”意思是说,家长要肩负起孩子成长的责任,创造良好的身心环境,为孩子的未来奠定基础;“不是自己的”则是说,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应该有自己的想法和空间,家长不应将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孩子,应该让幼儿独立思考,自己动手。教育家蒙台梭利说过这样一句话:听过了我就忘记了,看过了我就记得了,做过了我就理解了。只有让幼儿自己动手动脑做自己想做的事,加以引导,让其充分发展,幼儿将来才会各成其才,各放异彩。让我们放开拉着孩子的手,让他自己走。对于孩子,父母是指路的明灯,而不是倚靠的拐杖。相信在这样一种环境下,可以为孩子的一生带来不一样的光彩。

第二篇:幼儿论文:浅谈幼儿园如何培养幼儿的独立性

幼儿论文:浅谈幼儿园如何培养幼儿的独立性 摘 要:独立性对成功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成功的人多是一些独立性较强的人。他们善于思考,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但是,不少家长包括幼儿园老师,总是喜欢听话的孩子,事事包办代替,不放手也不鼓励儿童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幼儿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常常依赖性强,独立性差,往往经不住一点儿挫折和失败,意志薄弱,情感脆弱,创造力被无情地扼杀了。因此,家长和幼儿园老师切忌什么事情都越俎代庖,要适当地给孩子一些自由空间,让他自己动手动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使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学会独立思考,自己解决问题。

关键词:幼儿;独立性;幼儿园;家庭;教育

当今社会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独生子女身上暴露出来的诸如自私霸道、胆小怯懦、娇气自负、懒惰浮躁、冷漠、缺乏爱心等问题,应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在幼儿教育问题上,要有忧患意识、开放意识、超前意识,明确社会转型时期对人的素质的新要求,应开拓思路,努力探索幼儿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向不容改变,同时,还应着力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合作意识等等,促进幼儿及早成长。

所谓独立性,是指不依靠他人,自觉地、有目的地、独

自进行认知或行动的一种个性品质特征。它是个体应具备的良好素质之一。人的独立性应该从小培养,具体说来,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的独立性

儿童进入幼儿期后,他们的自我意识开始了萌芽,随着其身体的发育、活动范围的扩大和活动能力的增强,了解和探究客观世界的愿望也就越来越迫切,喜欢自己去探索这个新奇的世界。他们好说好动,喜欢新异刺激,认知活动日趋活跃。在这个必然的规律和必经的过程中幼儿获得了自身的发展。于是,我们就可以要求幼儿从身边的一些小事开始,让他们学着自己吃饭、穿脱衣服,自己收拾玩具,自己睡觉等等。虽然有时他们做的不是很好,但是,在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放手让幼儿自己做主,给他们一种小主人的感觉,让他们在活动过程感受独立做事的乐趣,以此来培养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同时对他们做出的努力给予充分的肯定,并鼓励和要求他们去克服困难,坚持自己去独立做事,为幼儿的自主、独立发展创造民主、宽松、愉快的气氛。

二、在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的独立性

教育家蒙台梭利十分重视幼儿的独立性的培养,她说:“教育者先要引导孩子沿着独立的道路前进。”她认为,儿童自身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我们应尊重幼儿的自主性、独立

性,放手让他们在活动中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教育者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对幼儿进行能力的培养,如,在选择游戏区域进行游戏时,放手让幼儿自己去选择游戏角色、游戏环节、游戏方式,让幼儿充分感受到自己有选择、探索、表达的自由。在孩子间发生矛盾时,不是作为权威者的来评判谁对谁错,而应把解决问题的权利交给幼儿,给予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孩子自己学会解决问题。

还有,注意鼓励和指导幼儿进行探索学习。探索学习就是教育者不急于将答案直接告诉幼儿。而是运用适当的手段,教给幼儿认知事物、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幼儿动手操作,通过手脑协调的心智活动获得知识。在幼儿教育实践中,对探索学习重视不够,成人往往习惯于将答案直接提供给幼儿,如幼儿问:“7+2等于几?”多数父母会不加思索地告诉他:“9”。在这里,成人忽略了让幼儿通过亲手操作经过思维活动获得知识的过程,而是让幼儿直接记住答案。这种状况影响幼儿的认知效果。对幼儿独立性的形成十分不利。

幼儿具有好奇好问的天性,他们对看到的事情有时都会问上一个为什么,对待他们所提出的问题,我们应注意启发他们自己动脑筋进行探索来得到问题的答案。

对知识被动地等待和消极地接受最易形成幼儿的惰性及厌学心理,探索学习恰能弥补这一缺陷。探索学习对激发

幼儿学习兴趣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幼儿的学习动机属于直接动机,学习兴趣在绝大程度上源于学习活动本身,学习活动的特点及效果直接影响着幼儿对进一步学习活动的态度。由于幼儿在探索学习中,亲身经历了寻找答案获得知识的全过程,他不仅获得了知识,更清楚答案的由来,所谓“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处于一种主动清醒的认知状态中。同时由于在操作学习中,由质疑到发现,由迷惑到顿悟,由改正到成功的一系列环节中趣味横生,引起幼儿阵阵兴奋,引起他的愉快的情绪体验:体验到成功感、体验到学习活动的乐趣,不断地燃起求知欲望,对学习活动形成心理上的期盼和向往效应,不必依赖成人的督促和压力,逐渐培养起主动自觉的学习习惯。这种主动性和自觉性还会迁移到其他活动中去。

幼儿在探索学习的活动中,教育者的指导作用显得十分重要。幼儿的探索是否成功,认知是否准确和快捷,取决于教育者的指导。教育者的指导是自始至终的,教育者要向幼儿指明探索方向,善于运用各种手段,教给幼儿操作和思考的方法,启发思路,如在“7+2”的运算中,指导幼儿从表示“2”的实物堆中依次取出实物,添加在表示“7”的实物堆上,向幼儿展示此运算的思维方法和过程,使幼儿明白“7+2=7+1+1=9”的道理。也可以反过来训练。并在探索过程中及时纠正偏差,对最后的答案及时给予认定,这样才能

确保幼儿探索学习活动的准确性和效率性。

同时,我们也应该尊重幼儿,注意对孩子说话的口气和方式,要认真的倾听孩子,使孩子感到你在尊重他。以商量的语气对孩子发出做事的要求,而不是以命令的口气来要求,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尊重孩子的人格,这并非是娇惯孩子。

尊重幼儿的情感,意味着成人要尊重幼儿谋取快乐的权利,不能剥夺幼儿创造快乐享受快乐的机会。与同伴玩耍游戏是占据幼儿生活中很大部分时间的活动,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友爱互助等社会性情感得到发展,幼儿以帮助小伙伴做事、为小朋友服务为乐事,常常在为小朋友提供玩具赠送礼物等活动中感到莫大的快乐,这是他们的权利和心理需求,成人不能剥夺他们的这种权利,不能阻止他们的这种愿望,要努力为孩子们提供和创造体验快乐的机会,要理解孩子们对游戏活动的迷恋,体谅、同情孩子离开玩伴时的孤独和苦闷,努力为孩子们共同游戏创造条件。

这种尊重、理解并爱护幼儿情感,给予幼儿情感活动以一定的“自由度”的做法,有助于幼儿情感的健康发展,有助于独立个性的形成。事实证明,受到尊重的孩子,大多是待人友善,懂礼貌,举止大方,自我独立意识强,心理学家认为这是孩子受到应有尊重的良好反应。

三、重视对幼儿良好性格的塑造和各种能力的培养 独立性,作为一种个性品质特征,它体现于人的性格上和能力中。同时,它又是通过塑造性格和培养能力的过程中形成的,两者互相依赖、互为促进,所以,要形成幼儿的独立性,要重视对幼儿良好性格的塑造和能力的培养。

要加强幼儿基本生活能力的训练和培养。现在的幼儿(尤其在城市),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由于他们在家庭中的特殊地位,由于家长的过分呵护宠爱,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普遍很差,几乎成为“抱大的一代”,这一点必须引起足够的警觉。必须加强对幼儿进行基本生活能力的训练,从饮食起居各个方面着手,培养幼儿自我料理、自我服务以及为他人服务的意识和能力,使他们习惯于“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别人的事情帮着做”。有些家长对孩子自己料理日常琐事不以为然,热衷于包揽代办,其实日常琐事对形成幼儿独立意识、独立生活能力十分重要,成人坚决不可代办。

积极鼓励孩子与外界交往,让其在交往中获得知识、行为规范、处世方式和应变能力。与同伴玩耍游戏是幼儿最经常性的一项交往活动,幼儿的许多意识和能力都是在与同伴交往中形成的,在活动中,幼儿学会了忍耐、等待、分担互助、合作共享。有些家长担心孩子在外面惹是生非,害怕自己的孩子在同伴群中打架受委屈,总是把孩子圈在家里,孩

子成了闭目塞听的孤家寡人。事实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打架未必是坏事,虽然孩子可能因此要受一点委屈,但是他至少可以通过这件事知道了分歧(打架多是因意见不一致引起),知道了意见受阻,体验到受挫的感觉,这对他形成坚韧的性格,形成耐磨难的心理素质,对他应付日后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不无益处。

与成人的交往,对幼儿的影响也很大。鼓励幼儿与成人交往,鼓励幼儿勇敢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大胆地与成人对话。成人要善于倾听幼儿的意见,不要过早评议其想法,让他畅所欲言,鼓励幼儿与自己辩论,不要对幼儿的“犟嘴”一概否定。成人不要代办与幼儿相关的事情,鼓励幼儿自己处理与他自己相关的事情:独立接收别人赠物、排解同伴间的纠份、完成教师分配的任务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学会知识和处世方法,又能运用知识和方法,而能力正是在知识、方法的获得和运用中形成和增长的,同时,幼儿的自信心也会在交往活动中建立起来。

参考文献

[1] 烨子.《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天津教育出版社.

第三篇:幼儿论文:浅谈幼儿园如何培养幼儿的独立性1

幼儿论文:浅谈幼儿园如何培养幼儿的独立性 摘 要:独立性对成功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成功的人多是一些独立性较强的人。他们善于思考,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但是,不少家长包括幼儿园老师,总是喜欢听话的孩子,事事包办代替,不放手也不鼓励儿童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幼儿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常常依赖性强,独立性差,往往经不住一点儿挫折和失败,意志薄弱,情感脆弱,创造力被无情地扼杀了。因此,家长和幼儿园老师切忌什么事情都越俎代庖,要适当地给孩子一些自由空间,让他自己动手动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使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学会独立思考,自己解决问题。

关键词:幼儿;独立性;幼儿园;家庭;教育

当今社会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独生子女身上暴露出来的诸如自私霸道、胆小怯懦、娇气自负、懒惰浮躁、冷漠、缺乏爱心等问题,应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在幼儿教育问题上,要有忧患意识、开放意识、超前意识,明确社会转型时期对人的素质的新要求,应开拓思路,努力探索幼儿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向不容改变,同时,还应着力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合作意识等等,促进幼儿及早成长。

所谓独立性,是指不依靠他人,自觉地、有目的地、独自进行认知或行动的一种个性品质特征。它是个体应具备的良好素质之一。人的独立性应该从小培养,具体说来,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的独立性

儿童进入幼儿期后,他们的自我意识开始了萌芽,随着其身体的发育、活动范围的扩大和活动能力的增强,了解和探究客观世界的愿望也就越来越迫切,喜欢自己去探索这个新奇的世界。他们好说好动,喜欢新异刺激,认知活动日趋活跃。在这个必然的规律和必经的过程中幼儿获得了自身的发展。于是,我们就可以要求幼儿从身边的一些小事开始,让他们学着自己吃饭、穿脱衣服,自己收拾玩具,自己睡觉等等。虽然有时他们做的不是很好,但是,在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放手让幼儿自己做主,给他们一种小主人的感觉,让他们在活动过程感受独立做事的乐趣,以此来培养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同时对他们做出的努力给予充分的肯定,并鼓励和要求他们去克服困难,坚持自己去独立做事,为幼儿的自主、独立发展创造民主、宽松、愉快的气氛。

二、在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的独立性

教育家蒙台梭利十分重视幼儿的独立性的培养,她说:“教育者先要引导孩子沿着独立的道路前进。”她认为,儿童自身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我们应尊重幼儿的自主性、独立性,放手让他们在活动中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教育者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对幼儿进行能力的培养,如,在选择游戏区域进

行游戏时,放手让幼儿自己去选择游戏角色、游戏环节、游戏方式,让幼儿充分感受到自己有选择、探索、表达的自由。在孩子间发生矛盾时,不是作为权威者的来评判谁对谁错,而应把解决问题的权利交给幼儿,给予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孩子自己学会解决问题。

还有,注意鼓励和指导幼儿进行探索学习。探索学习就是教育者不急于将答案直接告诉幼儿。而是运用适当的手段,教给幼儿认知事物、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幼儿动手操作,通过手脑协调的心智活动获得知识。在幼儿教育实践中,对探索学习重视不够,成人往往习惯于将答案直接提供给幼儿,如幼儿问:“7+2等于几?”多数父母会不加思索地告诉他:“9”。在这里,成人忽略了让幼儿通过亲手操作经过思维活动获得知识的过程,而是让幼儿直接记住答案。这种状况影响幼儿的认知效果。对幼儿独立性的形成十分不利。

幼儿具有好奇好问的天性,他们对看到的事情有时都会问上一个为什么,对待他们所提出的问题,我们应注意启发他们自己动脑筋进行探索来得到问题的答案。

对知识被动地等待和消极地接受最易形成幼儿的惰性及厌学心理,探索学习恰能弥补这一缺陷。探索学习对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幼儿的学习动机属于直接动机,学习兴趣在绝大程度上源于学习活动本身,学习活动的特点及效果直接影响着幼儿对进一步学习活动的态度。由

于幼儿在探索学习中,亲身经历了寻找答案获得知识的全过程,他不仅获得了知识,更清楚答案的由来,所谓“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处于一种主动清醒的认知状态中。同时由于在操作学习中,由质疑到发现,由迷惑到顿悟,由改正到成功的一系列环节中趣味横生,引起幼儿阵阵兴奋,引起他的愉快的情绪体验:体验到成功感、体验到学习活动的乐趣,不断地燃起求知欲望,对学习活动形成心理上的期盼和向往效应,不必依赖成人的督促和压力,逐渐培养起主动自觉的学习习惯。这种主动性和自觉性还会迁移到其他活动中去。

幼儿在探索学习的活动中,教育者的指导作用显得十分重要。幼儿的探索是否成功,认知是否准确和快捷,取决于教育者的指导。教育者的指导是自始至终的,教育者要向幼儿指明探索方向,善于运用各种手段,教给幼儿操作和思考的方法,启发思路,如在“7+2”的运算中,指导幼儿从表示“2”的实物堆中依次取出实物,添加在表示“7”的实物堆上,向幼儿展示此运算的思维方法和过程,使幼儿明白“7+2=7+1+1=9”的道理。也可以反过来训练。并在探索过程中及时纠正偏差,对最后的答案及时给予认定,这样才能确保幼儿探索学习活动的准确性和效率性。

同时,我们也应该尊重幼儿,注意对孩子说话的口气和方式,要认真的倾听孩子,使孩子感到你在尊重他。以商量的语气对孩子发出做事的要求,而不是以命令的口气来要

求,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尊重孩子的人格,这并非是娇惯孩子。

尊重幼儿的情感,意味着成人要尊重幼儿谋取快乐的权利,不能剥夺幼儿创造快乐享受快乐的机会。与同伴玩耍游戏是占据幼儿生活中很大部分时间的活动,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友爱互助等社会性情感得到发展,幼儿以帮助小伙伴做事、为小朋友服务为乐事,常常在为小朋友提供玩具赠送礼物等活动中感到莫大的快乐,这是他们的权利和心理需求,成人不能剥夺他们的这种权利,不能阻止他们的这种愿望,要努力为孩子们提供和创造体验快乐的机会,要理解孩子们对游戏活动的迷恋,体谅、同情孩子离开玩伴时的孤独和苦闷,努力为孩子们共同游戏创造条件。

这种尊重、理解并爱护幼儿情感,给予幼儿情感活动以一定的“自由度”的做法,有助于幼儿情感的健康发展,有助于独立个性的形成。事实证明,受到尊重的孩子,大多是待人友善,懂礼貌,举止大方,自我独立意识强,心理学家认为这是孩子受到应有尊重的良好反应。

三、重视对幼儿良好性格的塑造和各种能力的培养 独立性,作为一种个性品质特征,它体现于人的性格上和能力中。同时,它又是通过塑造性格和培养能力的过程中形成的,两者互相依赖、互为促进,所以,要形成幼儿的独立性,要重视对幼儿良好性格的塑造和能力的培养。

要加强幼儿基本生活能力的训练和培养。现在的幼儿(尤其在城市),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由于他们在家庭中的特殊地位,由于家长的过分呵护宠爱,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普遍很差,几乎成为“抱大的一代”,这一点必须引起足够的警觉。必须加强对幼儿进行基本生活能力的训练,从饮食起居各个方面着手,培养幼儿自我料理、自我服务以及为他人服务的意识和能力,使他们习惯于“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别人的事情帮着做”。有些家长对孩子自己料理日常琐事不以为然,热衷于包揽代办,其实日常琐事对形成幼儿独立意识、独立生活能力十分重要,成人坚决不可代办。

积极鼓励孩子与外界交往,让其在交往中获得知识、行为规范、处世方式和应变能力。与同伴玩耍游戏是幼儿最经常性的一项交往活动,幼儿的许多意识和能力都是在与同伴交往中形成的,在活动中,幼儿学会了忍耐、等待、分担互助、合作共享。有些家长担心孩子在外面惹是生非,害怕自己的孩子在同伴群中打架受委屈,总是把孩子圈在家里,孩子成了闭目塞听的孤家寡人。事实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打架未必是坏事,虽然孩子可能因此要受一点委屈,但是他至少可以通过这件事知道了分歧(打架多是因意见不一致引起),知道了意见受阻,体验到受挫的感觉,这对他形成坚韧的性格,形成耐磨难的心理素质,对他应付日后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不无益处。

与成人的交往,对幼儿的影响也很大。鼓励幼儿与成人交往,鼓励幼儿勇敢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大胆地与成人对话。成人要善于倾听幼儿的意见,不要过早评议其想法,让他畅所欲言,鼓励幼儿与自己辩论,不要对幼儿的“犟嘴”一概否定。成人不要代办与幼儿相关的事情,鼓励幼儿自己处理与他自己相关的事情:独立接收别人赠物、排解同伴间的纠份、完成教师分配的任务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学会知识和处世方法,又能运用知识和方法,而能力正是在知识、方法的获得和运用中形成和增长的,同时,幼儿的自信心也会在交往活动中建立起来。

参考文献

[1] 烨子.《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天津教育出版社.

第四篇:浅谈幼儿园如何培养幼儿的独立性

浅谈如何培养幼儿的独立性

张晓丽

【摘要】:独立性对成功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成功的人多是一些独立性较强的人,他们善于思考,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但是不少家长,包括我们的老师,都喜欢那些听话的孩子,事事包办,不放手也不鼓励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长此以往,使得这些孩子的依耐性强,独立性差,且经不住挫折和打击,意志力也相对薄弱,情感脆弱,创造力也被无情的扼杀了。因此,家长和幼儿老师不要尊重和满足幼儿不断增长的独立要求,避免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鼓励并指导幼儿自立、自理的尝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让他们在活动中自由飞翔。

【关键词】:幼儿 独立性 幼儿园 家庭

独立性是指一个人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是社会生存及进行创造生活必备的心理品质。又称不依赖性,通常是指善于自我决策,独立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并实施解决问题的行为所反映的个性品质,人的独立性应该从小培养。但是在我教学过程中,特别是每次进行手工活动、数学操作活动的时,我总会发现有几个小朋友会说“老师我不会”、“老师你帮我做”,“老师帮帮忙”,其实要做的都是很容易就能完成的,可是那些幼儿却只是站在边上,脸上带着悲伤、惶恐的神情看着其他在做的小朋友,不知所措。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因为现在的孩子大多是家庭中的独生子女,往往是两代人服侍小孩子一个人,父母祖辈对待他们那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抱在怀里怕碰了”,把孩子当宝贝一样的珍藏着,为孩子包办着一切。他们觉得这样是爱孩子的表现,却不知适得其反,这样的爱,让孩子不但丧失了独立性,而且变成了一个没有责任感,不用头脑且怯懦的人。而在幼儿园,老师有时为了省去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很多事情也尽量替孩子代劳。我们须知幼儿时期是培养孩子独立性的基础阶段,而这一时期,幼儿生活时间不是在家就是在幼儿园中度过。这就对我们家长和幼

儿园提出了要求,既要在家里为孩子的独立性提供环境,更要在幼儿园为孩子的独立性发展创造空间。那具体该如何做呢?我个人认为,应该从家、园两方面着手:

一、幼儿园方面

(一)在幼儿园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的独立性

2-3岁的幼儿,他们的自我意识开始了萌芽阶段,言语和动作都有了迅速发展,对周围世界的认知范围也在逐渐扩大。他们的独立意识也在点滴间逐步培养起来,喜欢自己去探索这个新奇的世界。随着他们身体的发育,大小肌肉群的逐渐成熟,心理能力的不断提高,他们开始了尝试,于是从不会做到学着做到学会做,从做的不象样到做的井井有条。在这个必然的规律和必经的过程中幼儿获得了自身的发展。于是我们就可以要求幼儿从身边的一些小事开始,让他们学着自己吃饭、穿脱衣服,自己收拾玩具,自己睡觉等等。虽然有时他们吃饭的速度很慢、他们的衣服穿的并不是很整齐,玩具收拾的不是很干净,但是我们在活动的过程中放手让幼儿自己做主,给他们一种小主人的感觉,让他们在活动过程感受独立做事的乐趣,以此来培养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同时对他们做出的努力给予充分的肯定,并鼓励和要求他们去克服困难,坚持自己去独立做事,为幼儿的自主、独立发展创造民主、宽松、愉快的气氛。

(二)在教育中培养幼儿的独立性

教育家蒙特梭利十分重视幼儿的独立性的培养,她说:"教育者先要引导孩子沿着独立的道路前进。”她认为,儿童自身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我们应尊重幼儿的自主性、独立性,放手让他们在活动中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教育者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对幼儿进行能力的培养,如:在选择游戏区域进行游戏时我们应该放手让幼儿自己去选择游戏角色、游戏环节、游戏方式,让幼儿充分感受到自己有选择、探索、表达的自由。在孩子间发生矛盾时,不是作为权威者来评判谁对谁错,而应把解决问题的权利交给幼儿,给予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孩子自己学会解决问题。幼儿具有好奇好问的天性,他们对看到的事情有时都会问上一个为什么?对待他们所提出的问题,我们应注意启发他们自己动脑筋进行探索,来得到问题的答案。在尝试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时不必担心失败和批评,可以大胆发表自己与众不同的意见,而不是教师把答案直接告诉给幼儿。同时我们也应该尊重幼儿,注意对孩子说话的口气和方式,要认真的倾听孩子,使孩子感到你在尊重

他。以商量的语气对孩子发出做事的要求,而不是以命令的口气来要求,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尊重孩子的人格,这并非是娇惯孩子。事实证明:受到尊重的孩子,大多是待人友善,懂礼貌,举止大方,自我独立意识强,心理学家认为这是孩子受到应有尊重的良好反应。

(三)在因材施教中培养幼儿的独立性

幼儿之间是存在能力差异的,具有较强独立意识的幼儿,我们应给他们创造更多的机会去探索周围世界,并在主动活动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发展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独立意识较弱的幼儿,就相对降低要求的标准,不可强求,更不可鄙视,须因材施教。记得我们在进行折纸活动《小钢琴》的教学过程中,许多能力强的孩子很快就把双三角形翻压出来了,而那些能力差的孩子却在寻求老师的帮助,这时我们就要求能力强的孩子对着示范自己作探索,完成最后两个步骤;而对能力差的孩子就让他们先学会翻压双三角形,等到孩子都学会翻压双三角形了,我们再把最后两步骤教给孩子。能力强的孩子尤思芸就在自己探索的过程中学会了折钢琴的本领,做起了小老师帮助其他幼儿完成折纸活动。所以说独立自主性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循序渐进地进行,切不可急于求成。就如画画来说,刚开始,我们的孩子对涂色练习,能力不是很强,经常涂的到处都是,后来经过反复的练习,不断的提升要求,现在大多数的孩子都能均匀的进行涂色练习了。如果我们对每个孩子的发展都做出过高的、不合理的要求,或是因为孩子一时没有达到你的要求,就横加斥责,孩子就会产生恐惧心理,然后产生依赖心理,寻求教师的帮助,久而久之,他们就会产生依赖性,而失去了主见性。因此我们应该根据孩子的差异及时的调整教学过程中的环节,让每个孩子都在学习中进行独立性的培养。

二、家庭方面

我们知道,幼儿的独立能力并不是只在幼儿园中经过教师教育锻炼就行的,他们生活中更多的时间是呆在家里的,如果家长总是帮着孩子把一切都做好,幼儿的自理能力就会很差,这也会给老师培养幼儿自理能力工作的开展带来一定难度。因此,我们需要让家长了解培养孩子独立能力的重要性,争取家长们的理解和配合,和家长统一思想,以保持家园教育的一致性。孩子独立性的培养需要家园合作,齐心协力。这样,孩子的自理能力才会得到提高,其它能力也会相应得到发展,最终实现全面发展。因此,家长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对孩子要放手

培养孩子的自我独立能力是一项长期、繁琐、细致的工作。所以,在生活中我们要把幼儿的独立能力从一件件小事中培养起来。幼儿期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我们要真正让幼儿做到:“好习惯,早养成,益终身。”

当孩子在早晨起床时,可以教孩子自已洗脸。小班幼儿喜欢游戏,我们可采用游戏的口吻说:“今天妈妈要和宝宝比赛,看看谁把脸洗得又快又干净。”然后,给孩子一块毛巾,边示范边讲解洗脸、洗手的顺序。

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有成功,也有失败和失误。只有经历过失败的洗礼才会看见成功的彩虹。孩子的成长也是一样,大人应放手让孩子在他生活的小范围内自理,让他失败,碰钉子,这样孩子就会从失败中吸取教训而成长起来。有些家长认为幼儿生活中的小事如自己学会穿脱衣服、自己叠被子等等都是些无关紧要的琐事,大人随手帮助就可以,不必让孩子自己去做,就是让孩子去做也做不好,或者认为让孩子做太费神,还不如自己做省力。这些看法当然是不正确的。因为幼儿独立生活能力主要是通过逐渐学会料理自己的生活而发展起来的,生活自理能力差,必然妨碍孩子未来的独立生活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如果从小,一切都由父母包办,孩子感到一切都可以依赖父母,形成一种“安全感”,那样反而容易出大事。

(二)让孩子学会劳动

有些大人认为那么小的孩子怎会劳动呢?还是我自己来做吧!其实从小让孩子帮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实际上是一种很好的生活教育,无形中也培养了孩子的勤劳习惯,为孩子日后的独立生活打下了基础。如当父母回家了,为他们拿拿拖鞋;吃饭时,发发碗筷;父母在扫地、洗衣时,可以帮忙拿拿簸箕、肥皂之类的东西。当孩子完成一项工作后,我们父母可以及时的给予适当的肯定和赞赏:“谢谢”,“你真棒!”,“孩子,你做的真好!”孩子听到赞扬的话语后他们会觉得自己的工作能力被肯定,会感到无比的兴奋和快乐,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增进了孩子与父母的感情。

(三)模仿效应

在家庭中父母是孩子的榜样,我们要为幼儿提供良好的行为楷模,作为父母不能以工作忙,没时间为理由拒绝和孩子进行亲子间的游戏,我们应多抽一些时

间陪孩子玩,给幼儿提供更多的接触模仿机会,这样对幼儿独立品质的形成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总之,未来是孩子的世界,孩子未来的路要靠他们自己去走,未来的生活要靠他们自己去创造。家园要想共同、全面的培养幼儿的独立性,正确引导幼儿,放手让幼儿自己去尝试、去体验、去克服、去思考,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在培养过程中积极鼓励孩子的每一点进步,帮助他们树立自信,使他们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去勇敢地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我想,只要减少或杜绝家长和老师的包办代替,才能锻炼和培养幼儿的真正独立能力,让幼儿慢慢摆脱依赖,将来成为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百度搜索

第五篇:浅谈家庭教育中幼儿独立性的培养

成都大邑阳光文化艺术培训学校专业·诚信·执着·创新 阳光核心教学模式(CMS)教研成果

浅谈家庭教育中幼儿独立性的培养

成都大邑阳光文化艺术培训学校程桂

独立性也称为不依赖性,指自我决策、独立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并实施解决问题的行为时所反映出来的个性品质。研究表明,幼儿期是独立性形成的关键期,适时对幼儿进行独立性培养,有利于幼儿良好个性形成的同时更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幼儿期的孩子好动、好模仿、独立性强,自理能力也在逐渐增强,他们喜欢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然而,家长们常常无意识会帮助孩子做一些生活琐事,比如穿衣、穿鞋等。这不仅是对孩子尝试、体验和发展机会的剥夺,也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损害孩子的自信心和独立性。正如蒙台梭利说:“我们为什么老是什么都替孩子去做?总是把孩子看成是无能的?孩子自身是有潜力的,要放手让孩子独立的去行动”。鲁迅先生说过:“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就告诉我们孩子的独立性培养需要经过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一、提高孩子的生活技能

生活技能学习应该是孩子成长的必修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我家有个小侄女,一岁的时候自己用勺吃饭;两岁时她会剥鸡蛋;再大一点,便开始模仿大人做的琐事。事实证明,从小培养孩子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等生活技能,有利于孩子独立性的养成。

二、等待孩子的成长

接受孩子成功的同时也要接受孩子失败的时候。小侄女在上小学一年级时,书写不规范,家长要求慢慢写,可老师布置的作业多,一学期下来发现小侄女居然不喜欢做作业,一说作业她总是找藉口。其实在她书写不规范的时候,家长不要急于去打断、去责备,而应用心去观察孩子、倾听孩子、研究孩子,耐心的等待孩子的顿悟与发展,这样孩子会在等待中独立、等待中成长。

独立性是衡量人才素质的一项指标,也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方面,它反映一个人适应社会能力的高低,孩子独立性的培养需要父母科学的教育,也需要激发孩子兴趣和内在需求。华服美食不是爱,包揽替代不是爱,收拢起庇护的羽翼,放开孩子的手脚,“逼”孩子吃苦受累,他们才会在磨砺中成长、成才!

(2012年9月)

下载论文:浅谈幼儿独立性的培养(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文:浅谈幼儿独立性的培养(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幼儿园对幼儿独立性的培养(推荐阅读)

    幼儿园对幼儿独立性的培养幼儿独立性是指幼儿在生活、游戏以及学习活动中具有掌握基本生活技能的信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遇事果断、自信、不轻易依赖成人,善于和喜欢积极......

    幼儿创造性思维培养论文

    浅谈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关键词]:幼儿 创造性思维 家庭环境 一、启发家长,重视家庭环境对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影响 家庭教育对幼儿的影响是十分关键的,其实幼儿的许多创造性思......

    幼儿文明礼仪培养论文

    幼儿礼仪习惯的养成是知行统一的过程,知是基础,行是关键,习惯是归宿。以下是幼儿文明礼仪培养论文,欢迎阅读。[摘要] 国民的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幼儿期的教育培养。文......

    孩子的独立性如何培养?

    孩子的独立性如何培养?意大利教育专家蒙台梭利说:“教育首先要引导孩子走独立的道路,这是我们教育关键性的问题。”孩子的独立性是指儿童遵循一定的规则,通过发挥自己的能力去完......

    从小培养孩子独立性。

    系鞋带是三四岁孩子的基本技能之一 在美国餐馆,常能看到这样的情景:一家人吃饭时,父母吃自己的,孩子也是吃自己的——即便他们只能坐在专用的婴儿座位上,吃得满脸花、满身油。而......

    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定稿)

    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每个家长都要特别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因为特别是家庭教育,它是随时随地都有教育,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经常为孩子提供独立活动的机会和条件,帮助他们逐步......

    论文:幼儿的常规培养[精选合集]

    如何在一日保教活动中渗透幼儿常规教育----细节管理启示 乌拉特前旗第六小学幼儿园 姚颖英 内容摘要:幼儿园一日常规是幼儿成长、学习的基础前提。幼儿园建立了细化、完善的......

    论文: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论文:培养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安全意识 安全管理研究 王晓蓉 从事幼儿教师管理者已经好多年了,有幸申报了关于幼儿安全教育的课题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培养幼儿一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