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幼儿美术兴趣培养及其重要性论文
画画是孩子可以拿笔的第一部作品,可能是一条曲线,可能是简笔画。那是最初的,也可能是最美的。在孩子进入幼儿园后,画画就承担了表现美、想象美、创造美的责任
美术教育是一把双面的刀刃,教多了幼儿极易成为教学内容与教师偏好的奴隶,教少了期待自然开花的结果,却又会常常看见幼儿因技巧的足而感到学习的过程只有刺激而没有收获。因此如何解决好这二者间的矛盾成了幼儿园美术教师共同探究的问题。
尊重幼儿美术发展规律,首先我们必须了解幼儿美术发展规律。幼儿要经过2—3岁的涂鸦期,4—5岁的象征期和6岁以后的图式期等几个主要阶段,也就是说幼儿的美术才能是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技能技巧的掌握、社会阅历的丰富等诸方面的不断发展而发展变化的,我们从幼儿最初的美术作品中不难看出那些充满自然情感的象征性图案和那些夸张变形的物体,都是幼儿为了表达某些偶然的意向之作,由于这些最初的画面受外界影响较小,自然成熟的成分也就更少,因为这种浅层兴趣往往带有很大的情绪色彩,因此容易停留在“好玩”“我喜欢”的水平上,但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他们的美术目标也从简单的传达上升到了希望表现自己的愿望高度上来了,也就是说己将原来表面的热情转化为了主动参与美术活动的动力了,为了帮助幼儿真正成为美术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我是这样做的。注重美术活动中的情景创设。在美术活动中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使幼儿置身于轻松愉快的美丽的情境之中,去感受大自然的美,从而激发幼儿对自然,对事物的热爱,激发幼儿用自己特有的符号去展现事物的兴趣。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创新力。
一、美术教学中幼儿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一个人活动的动力源泉。对幼儿来说尤其重要。
有人称儿童画是唯一没有被完全污染的领域,是儿童所特有的“原生命形态”。是一种“儿童原生命活动的显现和投射”。它伴随儿童的成长,反应儿童的天性表现儿童的思维活动和思想情感。
现在社会到处充斥着“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要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全面开发孩子的智商、情商”是说法。因此,保持幼儿的绘画兴趣是幼儿美术教育发展的第一要素。
在幼儿美术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幼儿对美术活动有了兴趣,才会有愿望参与其中,才能够认真地从事观察、绘画等活动。了解孩子本我的需求,画画是孩子的天性,无论什么活动能真正愉悦人的心灵才是最有意义的,孩子能用不同的线条,花费很长的时间涂满整面墙,这期间他得到多少的愉悦和满足,这些是我们无法体会,同时也是他们无法用语言形容的,儿童画更是孩子们纯真思想、强烈感情的直接流露,因其不受任何功利影响及思维特点的原创性。
教师应通过各种教学方法,激发起幼儿参与美术的热情,使美术教育活动成为具有吸引力的活动。
目前许多家长和教师过分强调幼儿在语言,计算方面的发展,认为孩子只要多识字,会数数,能做题,就是聪明的好学生。
其实不然,幼儿教育是一个全面的,系统的教育。我们应该让幼儿在体,智,德,美各方面都得到发展。
二、美术兴趣培养的重要性
美术对幼儿的智力发展、人格发展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认识。
1、美术教育是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幼儿期是人的艺术才能开始表现的时期,这一时期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有明显效果,其中美术教育又是艺术教育的主要内容。幼儿美术专指绘画,手工和美术欣赏等极其简单初步的内容。它以其特有的可视形象和色彩,典型地表现出大自然的美和社会生活的美,以其鲜明的形象性和强烈的感染力加深幼儿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并能激发幼儿的审美观念和造型智慧。幼儿审美能力的提高,对他一生的精神素质和文化修养有着奠基作用。如美术欣赏“民族服饰娃娃”使幼儿不仅对连续图案和对比色彩有了认识,而且还懂得了我国有许许多多的少数民族,他们的服饰是多姿多彩的。
2、美术教育还可以开发幼儿智力
据研究表明:人脑的左半部是抽象思维,右半部处理总体形象信息。而目前部分家长和教师重视的文字,数字,这些教育内容,则使幼儿左脑负担过重,右脑锻炼不足。这种现象有损于幼儿正常的和谐发展。美术教育就是用有趣,新奇的刺激,启发和诱导幼儿去感知事物的外形,结构,这要通过想象和形象思维,有利于右脑的发育。如教幼儿画火车,可以让幼儿仔细看看车厢的形状像什么?当幼儿看出一节节车厢像一个个大面包时,他们就会用长方形来概括。
美术教育还要求幼儿手脑并用,如手工制作,通过手的操作,锻炼幼儿的小肌肉群,使手指和手腕协调配合,促进大脑的控制和调节能力,增强幼儿手动作的灵活性和准确性。如剪贴“小鸟”,幼儿须先把印有圆形,半圆形,三角形的彩纸,沿线剪下来,然后在纸上拼出小鸟飞的不同姿态,最后再用浆糊粘在纸上,还画上嘴和眼睛。
3、美术教育可以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操作能力
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基础;想象是将外界事物重新组合,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操作是表现手段,也是再认过程。幼儿在绘画时,能灵活地运用三者。如大班画“春天”,可以先做“春天在哪里”的游戏,教师启发幼儿用眼睛在天空,花丛,草坪上寻找春已来到人间,幼儿也朗诵《春姑娘来了》的诗歌,一边用画笔画出自己的所见,所知和所想的事物,这样他们在创造过程中会表现得想象力充分,情感丰富,思维积极性高,操作能力强。
4、美术教育可以塑造幼儿良好个性
美术教育是陶冶情操的教育。一件美术作品,既能表现幼儿天真的心灵,又能反映他们不同的个性。从美术作品中可以看出有的幼儿大胆,主动,热情而敏感,有的则呆板,懦弱,缺乏独立性。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幼儿美术作品去影响幼儿个性的形成和发展。
由此可见,美术教育对于幼儿来说是不可忽视的。其他学科教育也都有各自的作用,那种认为教孩子画画,唱歌,跳舞是无用的,不如多教些读,写,算的观点是错误的。
我们应该让孩子在欢乐的童年里,健康全面的发展,重视幼儿美术兴趣的培养。让孩子的精神世界因为美术而丰富多彩!
第二篇:如何培养幼儿的美术兴趣
如何培养幼儿的美术兴趣?
扩展视野法 每个孩子都具有自己的特殊兴趣,这需要有心的父母和去发掘,扩展视野对发现孩子的兴趣很重要。孩子如果没有机会接触世界上各种奇妙的事物,他们很难对外界发生兴趣,父母也就很难找出孩子的兴趣,因此,父母应该创造机会扩展孩子的视野。比如,当发现孩子遇到一些令他的双眼发光的事物时,这种兴趣就值得培养,父母就应该马上鼓励他们去探索。好奇引趣法 儿童是好奇的
第三篇:浅谈如何培养幼儿的美术兴趣
浅谈如何培养幼儿的美术兴趣
大自然是美丽的,世界是美好的。每个幼儿天生就爱美,而美术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幼儿更好地认识美和表达美。
一、要给幼儿创设一个轻松、安全、适宜的绘画环境
我们发现,当幼儿还不会握笔的时候,他就喜欢拿着笔到处乱涂乱划。这个时候的大人往往不能意识到这是幼儿发展的需要,而把这种行为定义为“搞破坏”。实际上,幼儿这时是无意识地进行手部肌肉的锻炼,为今后对线条的控制能力的发展创设条件。家长可以为幼儿提供一张纸(纸要比较大),一支笔,让他随意地自由涂画。幼儿对此活动持续时间的长短、作品是否精彩并不重要,家长不需要加以过多干涉。刚开始幼儿使用的笔最好是水彩笔。第一,它不容易断;第二,它有丰富的色彩,可以促进幼儿对颜色的认识。家长在这一过程中可以陪在幼儿身边,但是千万不要去示范,去教他如何画。因为一岁多的幼儿独立性已经开始发展,他们很喜欢独立做事情,对别人的干涉很反感。家长只要陪在他身边,鼓励他,给他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即可。
二、多带领幼儿到自然世界中去观察和感受,为幼儿绘画提供素材
幼儿是好奇的,他们对外界环境的敏感程度要比成人高许多倍。幼儿容易被外界事物所吸引,但是有的幼儿却无法将自己的所见用画纸表现出来,或者说他们所表现的与他们自己所看见的会出现很大偏差。这些主要是因为幼儿虽然爱看,但他们的观察与记忆都是无意识的,保留的时间不长,即使事后有记忆也是零碎的、片断的,甚至会有所偏差。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观察与记忆的方法。如在观察过程中,我们可以问幼儿:“这是什么颜色的?是什么形状的?叫什么名字?”
三、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培养幼儿对于颜色的喜爱,使其大胆地运用多种颜色作画
让幼儿自由作画时,一些幼儿经常喜欢用黑色,把人涂成黑色,把天空涂成黑色,把小草涂成黑色,一张本来构图比较好的图画被涂得一片漆黑。问他为什么涂成黑色,他也说不出个所以然。针对这个情况,我开始通过一些活动让幼儿认识各种各样的颜色。首先,我们开展玩色的游戏,目的是让幼儿认识各种各样的颜色,感受各种颜色带来的不同的视觉冲击力。我们把各种五彩缤纷的颜色调到一个个盆里,让幼儿玩手掌印画。他们只需要把手掌或者是脚掌放进盆里,就可以在纸上印出各种各样的手印或脚印,还可以使用一些玩具进行印画。这些都是以游戏的方式让幼儿认识颜色,以一种最简单、最快乐的方式将他们引入艺术殿堂。
四、重视观察欣赏,提高幼儿对颜色的感知力
现在大部分美术教学只注重幼儿操作部分,而很少让幼儿去观察与欣赏。幼儿对颜色的感知力,只通过操作获得的感受片面的,我们还要让幼儿去观察、欣赏、点评。很多幼儿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只关心自己而很少去关注别人,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能力的发展。他们以游戏为主,只注重过程而忽视结果,换句话说,对于年龄较小的幼儿,用什么样的颜色对于他们而言并不重要,他们只是从涂色的这个过程中获得满足,所以涂任何一种颜色对他们来说都是一样的,这也限制了他们对色彩的认识。因此更需要成人有意识地去引导,带他们去观察,去评价,提高他们对于颜色的感知力。我们可以将幼儿的作品全部挂起来,和幼儿一起点评,重点放在各种颜色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同时要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审美观注入这一过程中来。
五、与游戏结合,练习基本的线条与图形,为构图做准备
我们可以结合颜色进行简单线条的学习与练习。刚开始由于幼儿小,肌肉的控制能力不是很强,所以,我们可以从一些短线条开始练习。例如,可以画五彩缤纷的小雨,添画牙刷上的毛,从而引导幼儿画一些短的斜线或直线,加强他们手部的控制能力,然后再有目的地练习曲线和圆,为构图做基本准备。
六、学习简单的构图知识,让幼儿知道将重点内容摆在突出的位置
我们经常发现,在一张大画纸上,幼儿画的图画经常会跑到拐角上,或者画得只有芝麻粒一般大小,也有的??得出奇的大,整个画面看起来很不舒服。这时,我们可以通过欣赏画来促进他们对这一要求的认识。这些画可以是名画,也可以是幼儿自己的画,可以让他们通过欣赏与比较来认识构图的重要性,从而认识到主要内容应放在一个比较突出的位置,并且尽可能大些。
七、要重视幼儿在绘画过程中的语言活动
艺术作品是人的思想的反应,一些优秀的作品,除了技法上的娴熟之外,更重要的是它们所表达的内在思想。幼儿思维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和语言的发展是分不开的。一些幼儿的画很简单甚至不易让人看得出画的是什么,如果不让幼儿解释他画的是什么内容的话,也许就会错过一幅精彩的作品。
总之,幼儿是热爱美术的,他们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也是非常强的。但是,幼儿美术兴趣的培养需要根据他们自身的发展规律进行。在美术教学中,要重视幼儿的心理,通过自由的、积极的活动来树立他们在美术活动中的自信,培养他们对美术的兴趣,同时注意各项能力的训练。这样,他们今后才能更好地去理解美、表达美。
第四篇:浅谈幼儿美术学习兴趣的培养
浅谈幼儿美术学习兴趣的培养
摘要:
如何提高幼儿美术学习兴趣,对于幼儿的启蒙教育至关重要。要提高幼儿的美术教学,应注重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不断激发幼儿美术学习的主动性,同时积极将美术教育与幼儿的能力培养紧密结合起来。而美术教育是人类社会一项重要的文化素质教育活动,对于培养幼儿应注重他们的创造力,情感,想象等方面的内容,起着重要的特殊兴趣。关键词:幼儿教育
美术教学
主动性
作为幼儿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美术教育,能引导幼儿感受美、创造美并表现美,是培养幼儿审美情感陶冶有热美的情操,引导幼儿体、智、德、美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而现在许多幼儿进行美术教育的模式是:教师先出示范画幼儿跟着学,教师个别指导最后老师评价谁画的像,谁画的好,画的像是评价幼儿一副作品最差劲的标准。幼儿在这种模仿式的教育,没有自我认识经验和感受,就像很被动的被人带着走一样。而结果却是丧失了对美的感受能力和对事物的认识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而我们的美术教师在许多教育认识上也存在这误区。
第一,教育观。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和训练主要被教师们关注,而相对忽视了幼儿对美术活动过程与方法的体验,尤其忽略了幼儿的情感态度的培养。例如:忽视幼儿兴趣的需要,让幼儿进行枯燥乏味的涂色练习和大量的临摹活动,这样只会让幼儿对其更加反感,失去了美术教育的趣味性.第二,儿童观。教师往往缺乏对幼儿尊重和理解,而美术活动中教师是绝对权威的,是教育活动的主要部分,幼儿是接受者,只能被动的服从教师,教师让幼儿怎么做,幼儿就只能怎么做,一切行动听从指挥,完全忽略了幼儿的情感需要的主观体验。第三,教学观。教师主要采用的是师范和讲解的方法,相对忽略了幼儿个体差异和以有经验,使美术活动中学习方式单一,枯燥,幼儿缺乏想象和创造,依葫芦画瓢,作品千人一画。第四,课程观和教材观。大多数教师认为美术课程等于美术知识与技能,教材只是知识与技能的容器,从而很机械化地对待和使用教材,认为教学活动只是将教材内容单向和单一传授给幼儿,缺乏发展的课程观和生成课程的理念,缺乏教师的创造性的教学。
儿童教育专家认为,绘画是幼儿表达行为的第二种语言。幼儿美术是根据幼儿教育的原则,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各种美术活动来感染幼儿,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激发幼儿对美术的创造,并体验美术过程带来的快乐,以满足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提高幼儿美术学习的兴趣对于开展美术教育有着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感性经验是幼儿创造的原动力,然而只有丰富幼儿的感性认识才能为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营造更大的空间。教师通过各种途径,让幼儿接受外界事物,鼓励他们多听、多看、多触摸、多尝试,进而达到发展幼儿感官,丰富孩子生活,增长知识,开阔眼界的目的。比如,教师辅导幼儿画“秋天”是,可带孩子们到大自然登高望远,观察秋日的美景,看漫天飞舞的各色树叶,听金黄的落叶踩在脚下的沙沙声;带孩子去果园参观,感受秋天带给人们的喜悦。这样孩子们画秋天时就不会感到陌生了。心理学研究表明,没有凭空的想象。形象是想象的基础,而没有想象就谈不上创造,有了丰富的形象积累,才能具备独特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有利于树立幼儿的自信心
教师在辅导幼儿绘画时,对幼儿的鼓励是比不可少的,教师的每一句赞扬的话语对幼儿来说都是一个前进的动力。教孩子在画画时并不知道自己画的怎样,他需要成人的点评、肯定及认可,这样会增加他继续画画的自信心。教师在巡回指导时,无意间发现有的孩子想法奇特,孩子们的画面有的充满童趣,有的丰富饱满。教师看到后要及时给予肯定,要启发和引导,并鼓励幼儿自己动手完成。例 如:我实习的班级李俊昊小朋友原本性格很孤僻,不爱主动参加活动,连早操都不去,总呆呆的站在那里,美术课也不敢自己动手画。有次美术课画小鸭,我刚走到他跟前,他连忙用他的小胖手捂住了纸,不肯给我看。身旁的小朋友们说:“他画的难看死了。”我蹲下来轻轻的拿开他的手一看,纸上只有一个圈圈,我装作惊讶的说:“哇!你今天画的小鸡的头真圆呀!”好好看的!比别的小朋 友画的都好,如果能在画上眼睛和嘴就更好看了!孩子听了我的话,眼睛马上就亮了,点点头,不声不响的开始画小鸭的眼睛、嘴巴。等他画好了以后,我在全班孩子面前表扬了他,将他的画展示在小朋友们的面前,孩子兴奋极了,小脸红扑扑的。从那以后,每次画画他都特别认真,连做早操也开始跟着老师 一起做了呢,所以说一副作品和老师得到一句鼓舞的话,可以改变孩子使其树立自信心。三.有利于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美术课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激发引导幼儿的想象力。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孩子们最大的乐趣也在于幻想,每一个孩子的心都是一个充满幻想的神奇世界。所以教师在选取教材时,要贴近幼儿生活实践,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在观察和感受的基础上敢画,想画。由于这些绘画内容能够让幼儿亲身观察和体验到,所以,幼儿能够大胆,自由地作画,并且利用画面来充分表达自 己对生活的感受和理解。同时,教师运用幼儿喜爱的游戏,儿歌,故事,听音乐等多种教学形式启发幼儿思维,丰富幼儿的想象,鼓励幼儿自由作画。自由作画并不是“放养画,”教师什么都不教,它包含着想象画和创作画,从而使幼儿对美术活动怀有强烈的兴趣和创作热情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提出一些线索作为幼儿思考的起点,神奇不是很理解,首先为幼儿解释一下“神奇”的含义,同时出示 几幅神奇的图画,引导幼儿想象神奇的花朵是什么样子,并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给孩子想象得空间和创造的余地,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孩子们的作品大胆新奇,超越了时空观念,把未来的花朵改变的形态万千。
四.有利于情感教育的培养
幼儿对于美术有一种自然的需要,他们总是喜欢涂涂画画,正是这种需要的表现。幼儿时期,其心理发展的一大特色是自我中心,因此他们常常不自觉地把自己的情感放到客观事物,使僵死的无机世界生命化。这种移情任用为幼儿美术教育提供了心理基础,美术活动则为幼儿提供了一个情感沟通与满足的机会,从而使美术活动成为他们喜欢的活动。在美术欣赏教育中,教师为幼儿精心选择美术 作品,引导他们亲身体验和感受其审美特征,促使他们内心情感与美术作品表达的生命力的模式达到一致,满足其审美情感的需要,产生对美术作品的审美能力并且增强了他们对审美的敏感性,在美术创作教育活动中,幼儿可以用绘画或手工这种外在的符号形式,尽情地,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内心的情感,感受到用美术与别人交流的喜悦,从而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一种因自我肯定 而产生的愉悦感,并由美术这种符号化的人类情感形式泛化到生活的其他领域,丰富和发展幼儿的情感世界。如:小朋友们在学画“《绿色的春天》因为小朋友对春天的概率不清楚,将小朋友们带到大自然当中去,让他们感受春天。通过树木,小草去了解春天是绿色的,这样通过观察,再让幼儿作画即培养了幼儿的情感教育又让幼儿施展了自己的想象空间。
兴趣是一个人活动的动力源泉。对幼儿来说尤其重要。在幼儿美术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幼儿对美术活动有了兴趣,才会有愿望参与其中,才能够认真地从事观察、绘画等活动。对于如何培养幼儿美术学习兴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找准基点,打好基础,产生敢画愿望。初学绘画的幼儿,无意识做画已不能满足自身需要,而不断随外界影响及想象空间的增大会激起更高的表现欲望。在这期间,有的孩子就出现了不敢大胆下笔做画,其表现的唯唯喏喏。这时家长再有目的去要求色彩,线条,形象,构图等画面效果,往往只会打消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兴趣。如:教幼儿学画“冬天的雪”要表现出雪花飘落的情景,幼儿对此真是束手无策,不知从何开始画起。而整堂课结束,幼儿作业并不是一张白纸,而是他自己也看不懂的乱涂一片。吸取经验,在以后的选择设计活动内容方面切记适合幼儿年龄特点,运用逐渐深入方法,先从最基本的横、竖线,各种圆形等教起,练习画格子布,手绢,皮球等圆形组合物。让幼儿轻松掌握基本线条和曲线的画法技巧。做到每堂课既有新知识的传授,也有旧知识的链接。即人们常说的“温故而知新”如:在练习绘画流水母,乌龟,熊猫,海龟,恐龙时,总结出它们的共同点,都由一个或两个以上的近似椭圆形或圆形组合而成,所以在教时采用一环套一环的方法,从最基本的圆形开始,练习各种接近物体,然后,再进行简单的组合,也许刚开始幼儿不一定画的那么好,甚至组合不到一块,但这时我们应积极给孩子加以鼓励,也许简单的一句话就可以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动力,让他们感觉到老师对自己画的认可,让幼儿在期望中找出感觉,找出不同,产生敢画敢望,增进下次学习兴趣。
二.有的放矢,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新大纲指出:“根据幼儿的不同发展水平及年龄特点,提出不同要求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每个孩子的能力都不一样,有些能力弱的孩子。老师要怎样对待这些孩子,同样一个教学目标,若要实现在每个孩子身上,那就谈不上因人而异。我们只有给他们一个最近发展区,才能不断满足他的内心愿望,达到求知的乐趣。实习期间,我们班系统的练习了圆形及基本线条的组合物。如:太阳、牵牛花、热带鱼、七星瓢虫等。这些也是教学重点,难点即是事物之间的组合比例,细节画法等。在具体的教学中,受到幼儿的发展水平,能力,兴趣点不同的影响,幼儿的作品也不可能趋于一个体化。所以要对不同幼儿提出不同 要求,随自己愿望,展开想象,画出自己喜欢的东西,让他们对美术活动不失兴趣;能力中等或一般的幼儿,可使其达到教学目的;能力较强的幼儿,提倡美术活动中的创造性思维,尽可能的发挥自己的想象,让充满丰富,离奇的事物,大胆表现在自己的作品之中。让无形的事物开始孩子的空间思维,丰富了想象力,发挥自主,独立意识。也许会有人说“这下,教师轻松了”其实提倡了美术作 品中的自由创作,并不意味着老师不用去教,而是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抓住孩子的特点,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使每个幼儿在指导中都有所得。
三.遵循幼儿的意愿,迎合他们的兴趣。
有人认为:画画是幼儿的一种游戏,也是一种语言,没有任何功利,是一种“手和有关材料互动后的轨迹。”尤其是低龄幼儿,用笔在纸上涂抹,或用手指在沙地上乱画线,完全是受其内在自我发动机的驱使,满足视觉和动作上的需要。幼儿从涂鸦期起,就开始创造的符号系统,按照自身的需要和愿望去表现自我,完成皮亚杰所说的同化作用。如,我实习的班级宋书言小朋友喜欢画他会画的一 些喜欢的东西,而有一次他画了一幅青山绿水,在我看来那将会是一幅完美的《大自然图景》。可他还是添了一架直升机,让我的担心会不会画蛇添足,此时随着寥寥几笔一架在大树上空盘旋的直升机的诞生,早已抛到九宵去外,而我也为没有阻止他的浓厚兴趣而暗自高兴。
四.在丰富的想象活动中激发孩子绘画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却可以概括和创造出世界上的一切,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孩子的想象力是极其丰富,超乎寻常的。他们的言行无不蕴涵着许许多多的灵感和顿悟,而小心的呵护孩子想象的幼苗,思维的火花,则是我们的职责。尤其对于绘画活动,它是孩子想象力的画面形式的表现,是孩子内心的体现。所以,在平时教师应多引导幼儿发挥的自己的空间思维,利用同一事物的不同分析,充分展开他们的翅膀,创造机会让他们各抒已见,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并及时矛以鼓励,表扬,课余时间组织幼儿一起听故事,进行故事续编等等,让他们在“想说,敢说,愿意说”的氛围中不断增进新东西。从而也为画面内容的丰富性提供了充足的素材。
总而言之,对幼儿进行科学合理的美术启蒙教育,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培养幼儿的兴趣,激发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幼儿在教学过程中体验快乐,使幼儿的潜力能得到最大限度发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要画好就必须培养其兴趣。
第五篇:幼儿兴趣培养策略
幼儿兴趣培养策略
赵静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孩子认识世界的动力”、“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这些话无不道出了兴趣的重要性。兴趣是一种基本情绪状态,它可以驱使人们去行动。古往今来有成就的人,他们的成功往往来自于执著的追求,来源于他们在孩童时代的兴趣与爱好。然而孩子不爱学习,贪玩,不爱看书等问题困绕了许多年轻家长,殊不知,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家庭教育有着相当大的关系。本文首先从幼儿兴趣的特点出发,说明了幼儿兴趣表现出一定的不稳定性;有一定的可塑性;具有广阔性。然后简单地说明了兴趣是孩子学习一切知识的主要动力,最后结合幼儿的兴趣特点与一些教育的误区,分析得出幼儿可以从环境创设、把握教育契机、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激发孩子对事物的兴趣,以适当的方式来进行一步一步的培养。
一、幼儿兴趣的特点
幼儿的兴趣是其情感的表达形式,也是学习和实践的原动力。幼儿对活动的专注,靠的就是对学习和实践活动的兴趣。孩子由于的年龄、智能和所处环境不同而兴趣各异,但他们有着共同的兴趣特点。
1、孩子的兴趣表现出一定的不稳定性。兴趣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所改变,不久前还很感兴趣的东西,现在已经“靠边站”,让位给其它更感兴趣的事物了。
2、孩子的兴趣有一定的可塑性。只要用合适的方法引导,孩子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塑造和改变的。
3、孩子的兴趣具有广阔性。孩子的兴趣就好像孩子的胃一样,生来就已经准备好接受任何“食物”,只是由于经过外界环境长期潜移默化的熏陶,而对不同的事物表现出的兴趣程度不同而已。
二、幼儿兴趣的培养
1、环境创设,培养幼儿的兴趣
一定的环境条件使人产生一定的兴趣,心灵单纯幼稚的幼儿更是如此。幼儿的爱好都源于幼儿的兴趣,创设与之相应的环境,从良好的环境氛围中,观察每一位幼儿的兴趣所在,是培养幼儿兴趣的基础,也是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首要的任务。(1)教师和家长应为幼儿的成长创设一个滋生兴趣的环境。(2)教师可以通过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游戏,创设幼儿兴趣发展的环境。例如幼儿园开展的“儿童医院”、“苗苗餐厅”等,可先让幼儿分组准备游戏用品,如建筑组负责搭建医院大门和工作室,手工组负责准备人民币、处方等。在游戏中通过各角色(医院与病人)的转换,使幼儿的观察、组织、交流等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在适当的时候,教师要指导幼儿再为医院开设音乐休息室等,以满足幼儿更高的活动需要,可激发幼儿交往、建构、音乐、绘画、观赏等方面的兴趣,使幼儿在自然愉快的游戏活动中得到提高。(3)让幼儿参与相应环境的创设,培养幼儿的兴趣。幼儿园在每一个学期前都要进行一定的环境布置,而这些布置大多都是教师自己的想法,那这些布置是否是幼儿喜欢的呢?我们在进行环境布置时是否考虑过幼儿的想法呢?这些布置他们感兴趣吗?
2、把握教育的契机,培养幼儿的兴趣
每一个孩子所处的发展阶段、教育环境、生活经验不同,都有自己的发展特点,自己独特的兴趣,这恰恰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契机。(1)要抓住孩子的当前兴趣。利用他的当前兴趣,拓展他的知识和能力,把你想要他完成的目标,悄悄地放进他感兴趣的活动当中去,与其融为一体。如:这几天,我们班的幼儿总是围在一起讨论有关恐龙的事,我发现他们的兴趣很高,于是根据幼儿的喜好,我收集了一些有关恐龙的资料(如:图片、模型和有关的书籍),开展了以《恐龙就在我们身边》为主题的一系列的活动。(2)要善于洞察孩子的目前能力。要从孩子的现有能力水平出发,为他创设稍高于他目前能力的问题情境,使他容易获得成功。而成功的情绪体验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将维持并发展孩子的兴趣。
3、趣味是吸引孩子关注的最佳方式,而快乐是维持孩子兴趣的稳定剂。让孩子在快乐中成长,在快乐中发展兴趣首先,要尊重孩子,给孩子尊严,不要冷漠对待孩子积极的要求,让自己与孩子在平等关系中来认识、研究、对待和决定。其次、不要攀比,给孩子充分的自信,让他在被赏识中展现鲜活的生命价值。值得一提的是,赏识也是一门艺术,得讲究方式方法。一要注意说话的语气,要发自内心“夸”,而不是“说”。“夸”的语气略带惊讶、夸张,而“说”的语气显得比较平缓、温和。我们表扬孩子的时候,要用“夸”,而不能用“说”。二要注意“夸”的内容不能千篇一律,要是你天天都说同样的话,许同样的愿,那孩子的耳朵不长茧才怪呢,你自己也会觉得起鸡皮疙瘩,浑身不舒服。三是表扬要具体。当孩子发表独到见解的时候,老师这样表扬:“你真聪明,能想到别人想不到的地方!”当看见孩子坐得端正的时候,老师那样表扬:“×× 同学今天进步了,瞧,他坐得多端正!”指向非常明确,孩子一听就知道自己哪里进步了,聪明又表现在什么地方。
4、根据孩子的兴趣特点,发展孩子的兴趣
首先,教育者应充当孩子兴趣的发现者,而不是让孩子去产生兴趣。也就是说,不能刻意去培养孩子的兴趣。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不管是教师还是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应该尊重孩子的意愿,切忌把自己的主观臆想当作孩子的实际兴趣,甚至将自己的兴趣强加给孩子。应该根据孩子兴趣的特点,积极地创造一定的条件和空间,鼓励发展孩子自己的兴趣,为发展兴趣搭梯子。第二、在培养幼儿广阔兴趣的基础上,培养其中心兴趣。不要让孩子在许多种兴趣之间穿梭,那样会使孩子应接不暇,疲于应付。第三、为孩子创造一个安全、富有探索性、应答性的环境,唤起孩子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意识到自己处在一个有着神秘的色彩,乐趣无穷的世界之中,使她们获得一种快感和自豪感,从而强化其不断求知的欲望。任何时候对任何事情,都不要忘记孩子的兴趣不是完全天生的,它离不开后天的引导、培养、保护和发挥。
总而言之,兴趣是可以培养的,只要我们用心,就一定能让孩子喜欢上学习。